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高产种植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产种植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产种植技术

第1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75-1

1 种薯的选择与处理

品种是马铃薯高产种植的基础,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市场需求、生育期、种植季节等方面综合考虑。同时要特别注意针对本地主要病虫害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品种选好后,挑选完整、颜色好、无霜冻、、无病虫害、表皮光滑的薯块作为种薯。将种薯切成三菱形,每个切块有1-2个芽眼,大小约30-40g,40g以下的可整薯播种,切块阴干愈合后可堆放在向阳背阴处催芽,堆厚不能超过30cm,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切块上可盖潮湿袋、薄膜来增湿加温。当芽长达到0.5-1.5cm时,将切块摊开,置于散射光下练芽,以提高出苗率和出苗质量。

2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就是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保持土壤中水、气、肥、热的协调,为马铃薯早产、高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2.1 除草

杂草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很大,它不仅会争夺水、肥、阳光、空间等,还会向马铃薯传播病虫害。因此除草要除早、除小、除净。

药剂除草一般采用播前混土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较好,其优点是省工,省时。

人工除草虽费工、费时,但是在除草的同时又可疏松土壤,对保墒及提高地温很有利。对宿根性杂草和早春性杂草一般采用苗前铲地效果较好,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出苗。待全部出苗后除1-2遍,在去除杂草的同时促进根系发育,以保证植株健壮生长。

2.2 培土

培土可以增加地下茎的节数,利于匍匐茎的萌发,多结薯。因为在黑暗条件下马铃薯的每一个叶腋均可萌发匍匐茎,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同时,培土也可防止马铃薯块茎外露形成绿肩、青头,影响商品性。

2.3 追肥

马铃薯追肥一般在团棵期进行,发棵中期后不再追肥。团棵期追施氮肥,对营养器官的建造非常有利。但是施肥量要根据天气、土壤及植株的生长情况而定,如果量过大,易引起徒长,影响结薯。为使肥料全部进入土层内,追肥后要及时中耕培土。干旱时,追肥后要立即浇水。如果是叶面追肥,则要注意氮、磷、钾浓度的控制。

2.4 灌溉

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大量水分,且茎叶繁茂,蒸腾量大。因此,在整个生育期,尤其是进入结薯期后,需大量水分,土壤水分要是不足会严重影响产量。同时,水分要是不足会直接影响追肥效果。

灌溉时要根据马铃薯生育期间的需水规律进行。播前如遇严重春旱,应先灌水,待土壤吸收水分后,再播种,切忌播后灌水。如果土壤墒情较好,则不需灌水。出苗后一段时间,对水分的需求不大,只要不旱也不必浇水。团株以后到开花期,茎叶生长旺盛,根系迅速扩大伸长,气温也逐渐升高,对水分需求量较大,这一阶段如果缺水,会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难于丰产。另外,这个期间缺水会影响匍匐茎顶端的膨大速度与结薯数量。现蕾期植株体内养分的分配从茎叶生长中心转向供应块茎的迅速膨大,此期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和养分,原则上不灌水,否则容易引起徒长。结薯期是块茎形成和迅速膨大时期,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总需水量的一半以上,因此,这段时期要严格保证水分充足。结薯后期,即收获前10天左右,要停止灌溉,利于收获。

3 防治病虫害

3.1 马铃薯早疫病

发病初期植株叶片上会出现褐黑色水浸状小斑点,之后斑点会逐渐扩大,形成同心轮纹并干枯。块茎感病呈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的褐黑色病斑,病斑下的薯肉呈褐色干腐。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前或发病初用药剂喷施。

3.2 马铃薯晚疫病

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开始,初期在顺缘或叶尖出现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周围有较宽的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会迅速扩展成黄褐色至暗褐色的大病斑,,边缘灰绿色,界限不明显。叶柄和茎秆染病,通常会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条班,严重时会引起叶片萎缩卷曲,终致全株黑腐。薯块染病,初期呈浅褐色斑,之后变成褐色至紫褐色的不规则病斑,稍凹陷,边缘不明显,病下薯肉呈浅褐色至暗褐色,终致薯块腐烂。防治措施:严格选用无病种薯,加强田间管理,避免雨后田间积水和偏施氮肥,发现病株及时喷药或连株清除。

3.3 马铃薯病毒病

该病在田间主要表现为卷叶、花叶、坏死3中症状。防治措施:选用抗耐病品种,采用无毒种薯种植。栽培中施足有机肥,增施磷肥、钾肥,实施高梗或高垄栽培。出苗后喷药预防。

3.4 马铃薯环腐病

植株发育中后期,茎及叶片出现萎蔫。下部叶片褪绿、叶脉间有淡黄色区、边缘稍有向上卷曲。块茎染病后,茎部横切面维管束呈褐色环状腐烂,挤压常排出无味的乳白色菌浓。防治措施:确保种薯无毒,采用整薯播种。栽培中结合中耕培土,及时将病株拨出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第2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番茄 高产 种植

一、选种与种子处理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为了防止病害发生和保证良好的出苗率,可对种子做如下处理:

1.温汤浸种

在55℃热水中放入种子,然后不停搅拌至水温降到30℃后浸泡3~4小时。主要防治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溃疡病。

2.磷酸三钠浸种

先在清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可有效防治病毒病。

3.干热处理

将干燥的种子在80℃的恒温箱中处理48小时,主要防治病毒病。

将浸种后的种子在25~28℃的条件下催芽,等到60~70%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

二、培育无病虫壮苗

1.播前准备

选用阳畦、大棚、温室等育苗设施,并最好配有防虫遮阳设施,以有效防治病虫害。营养土用2/3无病原物熟土与1/3充分腐熟的圈肥混合,拍细过筛,并在每立方米过筛混合物中加入氮、磷、钾复合肥2kg或过磷酸钙1kg,草木灰5kg。可用50%的多菌灵对营养土进行消毒,也可将福尔马林喷洒在床土上,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等到气味散尽后进行播种。

2.播种育苗

播种期要根据当地当年的气候条件和所选品种的苗龄来确定。播种量根据定植密度及种子大小来定,一般每667m2栽培面积,直播用种量100g左右,育苗定植用种量20~30g。苗床播种前要浇足底水,水渗下后薄撒一层营养土来找平床面,播种后覆0.8~1.0cm营养土。苗床上再用50%拌种双粉剂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上细土均匀薄撒,用以防治猝倒病。

3.苗期管理

出苗前的管理:高温天气时白天要遮阴,床温要保持30℃以下,雨天要加盖薄膜防雨。播种后出苗前苗床土不能见干,要保持湿润,畦面可覆盖草苫进行保湿。

分苗:在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可将幼苗分入直径10~12cm的营养钵中;也可分入事先调制好营养土的分苗床中,株距12~13cm,行距12~13cm。

分苗后的管理:分苗后缓苗期间,中午应适当遮阴,保证床温白天在25~30℃之间,夜晚在18~20℃之间;缓苗后床温白天保持25℃左右,夜间15~18℃。定植前数天,适当降低床温锻炼秧苗。

苗期防病:苗期应及时拔除病虫苗及弱苗。也可喷200~250倍波尔多液预防病害。

三、 定植

定植地块应在整地、深耕的同时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并配施氮、磷、钾等复合肥。如果用营养钵育苗,定植时可将营养钵一同栽入土中。如果不是,则应在定植前4-5小时浇一次透水,移植时多带土,减少伤根。定植密度视品种特性、气候与土壤条件、整枝方式及栽培目的而定。

四、田间管理

1.灌溉与排水

番茄生长初期,需水量较少,但到结果旺期,由于正值夏季高温,蒸发大,需水更多。往往需结合施肥(粪肥)每隔3~5天定时定量灌水一次。沟灌时水面不宜高于畦面。

2.追肥

除基肥外,要有充分的追肥。定植一周内,施一次“催苗”肥,促进营养生长;第一穗果开始膨大后,施第二次追肥;第二穗果相当大,第一穗果将要成熟时,茎叶又生长,需肥量大,要施第三次追肥;第一、二穗果采收,第三至四穗果迅速生长,要施第四、第五次肥。和基肥一样,追肥亦不宜偏施氮肥,而要配合磷、钾肥 。追肥为人粪尿时,初期施用宜薄些,后期要浓些。在生长前期如果发现叶色淡黄,可施一次硫酸铵,效果很好。

3.中耕、除草与地面覆盖

中耕常与除草及培土结合进行。第一次中耕一般在定植缓苗后进行,第二次在定植后一个月左右,结合培土进行。此后因植株已高大,不再中耕、培土。用塑料薄膜进行地面覆盖,可以促进茎叶和根系的生长,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

4.植株调整

整枝方式主要有单干式与双干式两种。单干式---把所有的侧枝全部摘除,只留主干。双干式---除主枝外,再留第一次花序直下叶腋所生的一条侧枝,而把其它的侧枝全部摘去。因植株各部分生长有相互的作用,故整枝摘芽工作不可过早或过迟。如叶腋的生长能刺激根群的生长,摘除过早不仅会影响根系的生长,还会导致根群内输导系统的发育不完全。此外,在番茄的植株调整中,还要结合摘心、摘叶、摘花等工作。

5.落花落果及其防治

落花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花器的发育不良,花粉管伸长缓慢,以及营养不良,水分缺乏引起的花柄离层的形成。对于因阳光过弱、下雨过多或营养及水分的不足引起的落花落果,可以通过改善栽培技术来解决。若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落花,则可用2.4-D10-20 ppm,PCPA25-50ppm等生长调节剂来缓解。

六、保果疏果

在不适宜番茄坐果的季节,使用番茄灵、防落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果效果。为保障产品质量,除樱桃番茄外的其它品种应适当疏果,

第3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脱毒;高产;种植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6-65-1

1 选择土壤

白城地区土壤属于黑钙土和砂性土壤,其土壤性质适宜马铃薯种植。种植马铃薯,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松、排灌条件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的平地或缓坡土壤和砂壤土中栽种,不宜在碱性土质中种植。马铃薯栽种前茬作物地块,以高粱、玉米、小麦及禾本科谷物等作物最佳,切忌重茬种植;前茬茄果类地块不宜种植马铃薯,如番茄、茄子、辣椒等地块不宜种植马铃薯,上一年用过普斯特、玉农乐、阔草清、甲黄龙、二氯喹啉酸等除草剂的地块也不宜种植马铃薯。

2 脱种选择

2.1 脱毒马铃薯

脱毒马铃薯是指马铃薯种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技术措施清除薯块体内的病毒后,经检测获得无病毒或极少病毒侵入的薯种。经实验证明,脱毒种薯的增产效果显著,采用脱毒薯种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30%~50%,高的可增产3~4倍。

2.2 品种选择

要因地制宜选择高产抗病毒种薯。建议农户选种时,要选择生产种薯地在高寒区、有信誉企业繁育的薯种。适宜吉林地区种植的早熟品种有:早大白、荷兰七号、超白(早50)、尤金、新尤金、富金(找黄麻子)等;收获后可复种二茬,如白菜、萝卜、粘玉米等;中、晚熟品种有:俄七、科新13及新培育的敦八等品种。

3 播前种薯处理

3.1 困种、晒种、催芽

种薯在播前30天左右出窖,放在12℃~15℃的室内散射光下晒种,晒种期间翻动1~2次即可,待芽眼长到冒白芽时,即可切块。

3.2 切块

在播前1~2天切块,切刀要用酒精等药剂消毒;切块时要选择定顶芽生长旺盛,将密集顶芽切开,后按螺旋顺序切成立体块,每块应带1~2个芽眼,切块重量不应小于30克,切块大时不要剩薯肉,小薯可整薯播种。切好的种块可放于阴凉干燥处,在2~3天内播种完毕。

3.3 药剂拌种

为防止播后田间烂种和病虫害为害,应用药剂拌种。1公斤多菌灵加15公斤滑石粉拌均匀可处理2000公斤种块,要边切边拌。也可选用其他马铃薯种块处理剂,如生物钾或草木灰拌种,按说明合理使用。

4 土壤施肥方法

马铃薯是喜水喜肥的作物,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施肥方法:根据地力一次性施足底肥,有机肥应深层施用或播种前集中均匀散于垄沟,腐熟有机肥每亩施肥量一般为5000公斤即。在施用有机肥同时,可施用含氮磷钾三种元素的磷酸二胺、尿素、硫酸钾化肥或复合肥,施用氮磷钾的化肥比例应以2:1:4比例最佳;每亩一般施用尿素施用量5~1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50%硫酸钾25~30公斤;在施入氮磷钾或复合肥后,需要覆一层3厘米薄土,之后播种薯种芽块,严格避免芽块与化肥直接接触,以避免烧芽;施肥、种植薯种芽块后,应及时合垄覆土。

5 播种

5.1 播种时间

白城地区可在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覆膜播种可在4月中旬播种。这时土壤10厘米以下温度一般稳定在7℃~8℃以上。

5.2 播种深度

马铃薯播种前,土壤需要深耕30厘米,加深扩大松土层。可在垄上深开沟播种,也可改垄上播种为垄沟播种,垄上深开沟需20厘米左右,播种后薯块芽眼朝上,覆土后薯块芽眼离垄面应6~7厘米为宜。

5.3 播种密度

根据农户选择的品种不同,薯种播种密度也不同。早熟品种种植密度一般在15~20厘米左右,中、晚熟品种一般在25~40厘米左右。

5.4 播种方法

开沟、施肥(种肥隔离)、芽眼朝上摆放薯种种块、覆土、及时镇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的农户,有条件的可使用机械一次性完成播种。

6 田间管理

6.1除草

薯种出苗后要及时田间除草,即人工除草或喷撒除草剂,视田间情况。喷洒除草剂主要是出苗后,用杜邦宝成在杂草2~3个叶时喷撒,每亩4~5袋(2.5克/袋);单纯防治禾本科杂草还可选用精稳杀得或精禾草克杀草。

6.2 中耕培土与浇水

中耕培土是在马铃薯开花前完成,做到铲趟结合,即三铲三趟。封垄时地垄要培成“宽肩垄”,不要培成“尖顶垄”,这样结豆时土豆不宜外漏,薯豆有利于土壤供应养分。马铃薯开花正进入结薯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产量。

6.3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晚疫病、地下害虫和瓢虫。

6.3.1 晚疫病防治 晚疫病一般在7月下旬开始发病,田间发病应立即防治,预防可7~10天交替使用杜邦克露和杀毒矾;田间以发病可用银法利、霍多科或科佳等药剂治疗。

6.3.2 地下害虫防治 每亩可用5%甲拌磷或呋喃丹(2~3公斤)和化肥一起混合施用,还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等防治。

第4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玉米是根量较大的作物,需要深厚的耕层。搞好轮作换茬进行精细整地尤为重要。

1、选地:选用土层深厚,质地适中,有机质含量高,肥劲足,排水良好的黑土、黑钙土等。

2、选茬:选正茬、软茬。如大豆茬、土豆茬等。不能用甜菜、向日葵、白菜等做前茬。

3、整地:

实施以深松为基础的松、翻、旋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松、翻、旋三年中各实施一次。不可连年旋地,使得耕层变浅,犁底层上升。秋季作物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秋整地,采用大型农机具整地,确保整地质量。旋耕灭茬时必须要细,否则残留根茬茎杆太大,透风跑墒,影响播种质量,易造成缺苗断条。深松起垄时耕深要达到20—25厘米,达到待播状态。春整地时,要等到土层化冻到15公分土层以下时,进行灭茬,然后深松起垄,并及时镇压保墒。

二、 施肥

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施用基肥(有机肥)时,应使肥料与土壤均匀混合,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尿素做种肥施入时,必须将肥料施于种子侧下方,种肥距离7—10cm,以防烧种。每公顷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施用优质有机质农肥30m3以上。直播玉米,每公顷施入尿素75kg,磷酸二铵150kg,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75kg,硫酸锌肥22.5kg做种肥使用。严重缺磷缺钾土壤可在上述底肥中每公顷混施入10亿个/克有效活菌数磷钾激活剂类粉剂生物肥2kg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投入。

三、选种

要求选用品种的生育期应比当地正常年份的无霜期少10~15天,或所需活动积温(≥10℃积温)比当地平均年活动积温少100~200℃。这样选用的品种才能在正常年份充分成熟并有一定的田间脱水时间,创造优质和高产;遇上低温早霜年份也能基本成熟,保证基本的品质和产量。适合一个地方种植的优良品种正常年份应能在8月1日之前抽丝,在初霜前5~10天达到蜡熟末期或完熟期,否则产量和品质将受到影响。

四、种子处理

1、选择质量合格的种子:发芽率应不低于85%,实际必须达到96%以上;纯度应不低于98%;净度应不低于99%;水分不高于14%。

2、种子包衣或拌种

在地下害虫重,而丝黑穗病轻的地区:干种下地可选用种衣剂包衣,播前按药种比1:40进行包衣,放在通风处阴干待播种。或用八一农大20%玉米种衣剂种子量的1.5~2%拌种。

五、播种

1.播种期的确定:一是土壤表层上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田间持水量在60%以上;二是调节玉米播种期,使玉米需水高峰与本地集中降雨期相吻合,避免“卡脖旱”及后期涝害;三是尽可能利用当地积温条件。

2.播种方法:秋翻地直接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埯种,没有秋翻基础的地,可在4月10日前打垄后机械播种或人工埯种。春早年宜采取深、浅、重播种方法,即深开沟(或刨埯),覆土(压后4-5厘米),重镇压或人工刨埯坐水方法。播种量棚番亩用种量3~4公斤,人工埯种亩用种量2公斤左右。

六、田间管理

1.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是查苗补苗、间苗定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主要是为了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养分和水分,一般玉米长到3-4叶的时就要必须分次间苗,间苗应当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病株留壮苗,基本上叶片数在4-5叶的时候就把整个田块的苗定好。如果要补苗,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补播种,就必须在浸种催芽后播种;二是移苗补栽(移植的苗一般都要求在3叶期内,如果移栽的苗过大,成活率低),移栽后要浇足定根水,总的来说无论是补播种或移苗都必须在3叶期前完成,补苗后施水肥1-2次。

苗期的虫害主要是地老虎,地老虎的危害主要是咬断幼苗近地面的茎部,使植株死亡,造成缺塘断垄,地老虎的防治可用50%巴丹可湿性粉剂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以1:50撒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

2.玉米中耕管理:玉米的中耕管理一般结合苗期和拔节期追肥来进行,6.5-7片叶时结合追肥进行小培土,11-12片叶时,结合追施拔节肥进行大培土。

七、防治病虫害

种子用包衣剂包衣,选用针对当地所需要的成分配比的包衣剂。按说明使用必须达到用量标准才能有效防治。为防止玉米矮缩病发生,在玉米6~8叶期喷施玉米粗缩灵一次。

第5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大白菜根系主要分布于浅土层,有很发达的平行侧根和网扩分根,而深土层根系不发达。为促浅层根系发达,深层根系增加,对土壤要进行深翻,其深度为20厘米,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佳,忌十字花科,以免病虫害流行。

大白菜生长期长,生长量大,需要大量肥效长且能加强土壤保肥力的有机肥料,前茸作物腾茬后,结合深翻亩施有机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基肥施入后,结合耕耙使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平整土地。土地平整后,即可做畦,根据当地土壤条件来决定畦的形成,盐碱地和砂性土地以做平畦为宜。土壤条件好的采用高畦(垄)栽培,垄宽55-60厘米,垄高15-19厘米。

2、品种选择

栽培大白菜应选用抗病、耐湿、高产的杂种一代或常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同时要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可与葱蒜类、瓜豆类、茄果类和粮食作物等轮作,从栽培制度上预防病害发生。宜选排灌方便、土层深厚、透气性好,腐殖质多的中性或偏碱性的壤土种植。

3、播种

①药剂拌种,进行种子消毒可有效防治软腐病、黑腐病。软腐病:播前用3%高锰酸钾浸种。先将种子在冷水中浸1小时取出,放入药液中浸30分钟,清水冲净,催芽播种或用丰灵每亩50克拌种。黑腐病:可用50℃温水浸种20~30分钟或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2小时,晾干后播种。②播期:一般为立秋后3~5天。一般种子从播种到发芽出土历时24小时,所以应选择在下午播种,使幼苗在播后第三天傍晚出土,经过一夜的生长可忍耐较强的日晒。

4、合理密植

大白菜的产量由单株重量和群体数量两个因素所决定。也就是说,在单位面积上,要种植足够的株数,并且使每一单株长够一定的重量,这样才能夺得高产。稀植,单株重量虽然高,但总产不高;过于密植,株数虽多,但单株重量轻,也影响产量和质量。

5、田间管理

5.1间苗、定苗、蹲苗。间苗进行2次。第1次在幼苗拉小十字时(两片真叶)进行,株距3~5厘米;第2次4~5片真叶时进行,株距8~10厘米。间苗时注意留壮苗,淘汰病、弱、杂苗,播种后1个月内需中耕3次,第一、二次中耕分别在第一、二次间苗后,定苗后进行第三次中耕。每次中耕结合锄草,做到深锄沟。浅锄背,切忌伤根。白菜长到10片叶时。按株距定苗。晚熟品种亩保苗2400株(行株距65×40厘米);中熟品种亩保苗2500~2600株(60×40厘米);早熟品种亩保苗3000株(55×35厘米)。定苗后进入蹲苗期,蹲苗时间要根据天气、土质、菜苗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当白菜外叶变为浓绿色,叶片早晚挺立,中午出现萎蔫时结束蹲苗。一般沙壤土7~10天,粘壤土10~15天。

5.2追肥浇水。追肥用化肥和人粪尿等速效肥料。第2次间苗后(真叶4~5片)追提苗肥,在距离菜苗8~?10厘米处开沟,条施尿素7公斤/亩;蹲苗结束追莲座肥,结合培土条施或穴施尿素30公斤/亩,要求先施肥,后培土,再浇水;进入包心期,大白菜已封垄。随水每亩追施大粪稀500公斤或尿素5公斤。为了增加产量和抗病性,可在莲座期、包心期各喷1次0.3%的磷酸二氢钾和2%的硫酸锌溶液。浇水是决定大白菜能否高产的关键措施。白菜播种后浇水,要求小水浸灌,以浸透播种位为宜,防止大水漫灌冲掉种子。头水后2~3天浇第2水,4~5片叶时结合追提苗肥浇1次水,以后可根据天气情况再浇2~3水。蹲苗期一般不浇水,使根深扎,促根群发达。蹲苗结束,结合追肥浇2次水要防止日晒使土地干裂、白菜断根。白菜包心期是生长最快的时候,要保持地面潮湿。视天气和土壤干湿情况,约7天左右浇1次水,收获前15天停止浇水。

5.3病虫害防治。防治病虫、夺取高产。大白菜生长期要注意防治根蛆。根蛆是大白菜种蝇的幼虫。种蝇产卵于菜帮基部的背面,经2-3天孵化成小蛆,钻入土中咬食根部的表皮。菜根被咬伤后,病菌乘机侵入,造成危害,引起掉帮腐烂。防治方法:(1)于大白菜根际施用草木灰,可抑制根蛆的发育。(2)当大白菜长至6-8叶时用草木灰、石灰和2.5%敌百虫粉混合,撒施于菜根四周,防止种蝇产卵和杀死入土前的幼虫,药剂配制比例为2:1:1。(3)当田间发现有根蛆出现时,立即用90%晶体敌百虫600-800倍液灌根,杀死幼虫。

幼苗期重点防蚜虫,兼治菜螟、菜青虫、小菜蛾,每5天喷一次乐果或杀灭菊酯等农药。莲座期重点防治霜霉病,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每7-10天喷药一次,连续3-4次,用40%乙磷铝300-400倍液,或瑞毒霉一份加代森锌二份混合后配成的800-1000倍液。

大白菜莲座至包心期,极易受软腐病、碳疽病的侵染危害。大白菜软腐病俗称“翻蔸”。

第6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大豆、小麦、马铃薯茬或肥沃的玉米茬等茬口。实施以深松为主体,翻、松、耙、旋结合的土壤耕作制,3年翻一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参考以下五种形式。①秋翻秋起垄。翻深20cm-23cm,做到无漏耕,无坷垃,及时起垄,及时镇压,做到翻、耙、起垄、镇压连续作业。②秋翻春起垄。早春耕层化冻14cm时,及时耙耢,起垄镇压,防止跑墒。③深松起垄。先松原垄沟,深度25cm以上,再破原垄台,合成新垄,及时镇压。④顶浆起垄。早春耕层化冻14cm时,进行顶浆起垄。⑤耙茬起垄。适用于有深翻或深松基础的大豆茬,先灭茬,深松垄台,深度25cm以上,后扶原垄,镇压。

2.选用优良品种

知何选好玉米良种,是关系到秋季产量增收的关键问题。应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硬粒型、高淀粉、高赖氨酸)、抗逆性强、高产、适于当地生育期的品种。第一积温带可选用郑单958、吉单517、丰禾1、吉单522 等熟期品种;第二积温带可选用吉单27、鑫鑫2号、吉单519、丰禾3、绥玉15、龙单32等熟期品种;第三积温带可选用海玉6、海玉4、绥玉7、龙单30、哲单37等熟期品种;第四积温带可选用海玉5、卡皮托尔、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等熟期品种。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可选择生育期较直播当家品种生育期晚10天-15天的品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7.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0%,含水量不高于16.0%。播前15天将种子晾晒2天-3天。并进行1次-2次发芽试验。

3.合理密植

3.1清种

根据品种特性,株型收敛品种每公顷保苗5.5万株-6.5万株;株型繁茂品种一般每公顷保苗4.5万株-5.0万株。

3.2通透栽培或间种

根据品种特性,株型收敛品种每公顷保苗6万株-7.5万株;株型繁茂品种每公顷保苗5.0万株-5.5万株。

4.适期精量播种

10厘米土壤地温稳定通过7℃-8℃时,抢墒播种。第一积温带播期为4月25日-4月27日,第二积温带播期为4月28日-5月2日,第三积温带播期为5月1日-5月7日,第四积温带播期为5月5日-5月15日播种。覆膜播期以放苗时错开终霜期为宜,育苗移栽播期根据育苗天数(一般育苗天数在25天左右)和移栽时间确定播种时期。土壤含水量低于20%地块坐(滤)水种,土壤含水量高于20%的地块可直接机械精量播种。播种方式可采用清种、间、套种或密植通透直播栽培或保护地栽培。播种质量应保证深度适宜,盖土一致,镇压后播深3cm-4cm。提高出苗整齐度,达到苗全苗齐苗壮。

5.科学施肥

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每公顷施入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5t-30t,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化肥要求N75%施入底肥,25%作为追肥,底肥深度15~20厘米(以免化肥烧幼根,要拌入尿素缓释剂),施肥标准要根据当地地力肥水条件调解用量。一般每公顷施用尿素75kg-100kg、磷酸二铵150kg-225kg、硫酸钾60kg-90kg做种肥。

追肥:玉米拔节前或6叶-7叶期间,结合铲趟每公顷追施尿素150kg-225kg,追肥部位离植株8cm-12cm,深度10cm-15cm。

6.田间管理

6.1补种

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预备苗;出苗后及时,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

6.2铲趟

直播地块出苗后和移栽地块移栽后要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头遍铲趟后,每隔10天-12天铲趟一次,整个生育期做到三铲三趟。覆膜地块在6月末至7月初,选睛天上午,表土已干燥且不粘膜时进行揭膜,气温低和干旱条件下可适当晚些。揭膜后结合追肥铲趟一次,隔10-12天进行第二次中耕。3片-4片叶时,要把小苗、病苗、弱苗拔掉。每穴留一株壮苗,做到一次等距定苗。覆膜地块放苗时间苗、定苗,移栽地块按大小苗分类移栽。

7.防治病虫害

7.1预防玉米丝黑穗病

种子用包衣剂包衣,选用针对当地所需要的成分配比的包衣剂。按说明使用必须达到用量标准才能有效防治。为防止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在玉米播种前包衣。可使用含有戊唑醇成分的种衣剂包衣,且戊唑醇有效成分含量要达到10公斤种子拌0.8 克药,催芽玉米要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药种比要达到0.4%。

7.2粘虫

6月中下旬,平均100株玉米有50头粘虫时达到防治指标。粘虫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每公顷用量300ml-450ml对水450kg喷雾防治,或人工捕杀。

7.3玉米螟防治

防治玉米螟可应用DT-15P型投射式杀虫灯在玉米成虫羽化期,把投射式杀虫灯设置在村屯周边玉米堆附近或玉米田地边,每隔200米放置一台杀虫灯。或用赤眼蜂生物防治,于玉米螟卵盛期在田间放蜂一次或两次,每公顷放蜂22.5万头。或用3WX—280G型自走式高杆作物喷杆喷雾机在玉米心叶末期(5%抽雄)每公顷药液量270L BT乳剂喷雾。或用每克含50亿孢子的白僵菌粉每公顷2.25kg于玉米心叶中期用机动或手动喷粉机撒入玉米心叶中。

第7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玉米; 高产; 种植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尤其是东北地区多以玉米为主要的种植作物,但是在玉米的种植中,因为劳作的繁重,病虫害以及杂草的危害逐渐加重,生产管理的松散,使玉米的产量逐年下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改良玉米的种植技术,增加玉米产量,是值得农业工作者研究的问题。

 1 我国玉米种植的现状

 

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平原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很适合玉米的生长、种植。随着机械化种植的宣传,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普及机械化生产。但是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还在使用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玉米的产量小,质量差,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

 2 玉米高产的种植技术

 2.1 改革种植方式 

多数地区都以清种为主,即以玉米种植为主,少量插以黄豆等低矮作物。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采用放大行距、缩小株距的二比空种植形式,增加玉米的通透性。另外,还可以采用玉米与大豆等低矮作物的交换带间作种植方式,增加玉米之间的间距,提供玉米充足的光照、水分、肥料等生长必需能源,保证玉米的良好生长,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2.2 大垄双行地膜技术 

在不改变原垄宽度的基础上,采用大垄双行的方法,实行小轮耕。发挥边行的优势,将玉米垄的通风、采光等做到最好,促进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对玉米实行覆膜技术,有增湿、保肥、早熟、增产等功效,是玉米增产的新技术。

 3 其它种植技术

 3.1 合理选种、处理种子 

种子是玉米种植的基础,所以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高产种植的成败。在玉米种子的选取中,应选晚熟或者中晚期成熟的高产的种子,同时,优良的杂交品种亦是首选。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可以提前进行育苗,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另外,气候适宜的地区可以先晒种,进行种子包衣,还可在温水中浸泡种子,提高发芽率。

 3.2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玉米的种植应该在适宜的土壤以及温度下进行,采用点播方式来进行播种,合理密植,株距35-40cm为宜,尽量做到给每一株玉米以充分的生长空间,玉米植株之间都具有充足的土壤、肥料和水分的供给,保证大部分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

 3.3 巧施肥、广除草 

改变传统的施肥方式,选择高效的复合肥料,将种植过程中多次施肥简化为只施一次基肥,一次给足玉米生长所需的矿物营养,增加农肥的使用,补充养分。肥料营养丰富,不仅仅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同时还会使田间杂草得以快速生长,杂草将田间裸露的土壤覆盖,影响了玉米根系的呼吸。使用化学除草剂拌以细沙,用喷雾法施药,除草效果较好。值得注意的是,尽量小雨后喷药,因为这种方法对干燥土壤的除草效果不理想。合理施肥、除草,给玉米生长以良好的环境,促进玉米高产。

 3.4 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种植中的病虫害多以玉米的白斑、根腐病、玉米螟、玉米粘虫为主。对于玉米的白斑和根腐病,正确分析余米的冰的原因,多数采用施以相应的肥料来解决,另外,轮作也是一项很好的解决办法;对于虫害,可采用生物除虫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法,人工饲养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喷洒除虫精粉来除虫。

 3.5 节水灌溉 

在一些较为干旱的地区种植玉米,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灌溉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保证了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充足水分。通常汲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在整块地的整理工作完成之后,以水泵喷洒的方法对玉米田进行灌溉。注意节约用水,根据玉米生长需要的水分来调节灌溉的水量,以水来调节发挥肥料的作用,使玉米在水肥的共同作用下,良好生长。

 4 结束语

 

在追求玉米高产量的同时,还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不是所有先进的技术都适宜所有地区的玉米种植。由于土壤、气候等等原因,农业工作者应该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适应本地区玉米生长、高产的技术,适当播种,及时收获。

 参考文献

 [1] 矫贺霞.高产优质玉米种植实用技术.作物栽培,2011,(03):35-40.

 [2] 李严.简化玉米栽培兼顾高产高效.作物栽培,2011,(05):67-70.

 [3] 包额尔敦嘎,张建华,张晋纯,高玉华,高丽辉,张桂华,冯晔.通辽市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内蒙古: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

第8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马铃薯适应性较强,但要想获得较高的产量应选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土质疏松,壤土或砂壤土,且涝能排,旱能浇,不重茬的地块上种植。整地最好在秋天进行,深翻22~25cm,随翻随耙压。

2.种薯的选用

优质脱毒种薯表现为:生长势旺,光合生产率高,抗逆性强,N、P、K吸收能力强,产量高。

注意:合格脱毒种薯应到有种薯生产资格的正规单位或场(厂)家购买。

3.种薯处理

3.1切块:切块的主要目的是节约种薯、打破休眠,切块和削腚破皮可加速内部新陈代谢。但切块必须注意切刀消毒,防止传播毒素病。发现病薯切刀及刀板可用75%的酒精、0.2%和升汞水、5%石碳酸、0.1%高锰酸钾、0.1%度米芬等消毒,也可用几把刀具在食盐水中煮沸消毒,切到病薯时可更换刀具使用。马铃薯的芽眼有明显的顶端生长优势,生产时为了使薯块提早发芽、发芽一致,应提倡平分顶芽的切块方法。

3.2催芽:切块方法:切块时,尽量带顶芽,50克的种薯,可自顶部纵切为二, 50克以上的大薯,应自基部顺螺旋状芽眼向顶部切块,到顶部时,纵切3~4块。为加快马铃薯催芽速度,在催芽前也有用赤霉素处理,未切块的整薯,使用浓度是5ppm~10ppm,浸3~10分钟;切块后的使用浓度是0.5ppm~1.0ppm,浸后立即取出。浸过后的种薯必须摊开,晾4~5小时。赤霉素处理的优点是出芽快,缺点是苗瘦长易早衰。春季有条件在温室、温床或塑料大棚内催芽,可不用赤霉素处理。

4.播种

10厘米深度地表土层的温度稳定通过7℃,即进入适宜播种期(4月20日-5月20日)。土壤相对含水量要保持在60%以上。 播种深度为薯块位置保持在地平面或稍下方,覆土厚度10cm。

5.田间管理

5.1中耕培土

作用:防止薯块变绿,防除杂草,提高品质。时间:第一次培土,苗全后10~15天。第二次培土,苗全后20~25天。第三次培土,在花期前结束。每次培土厚度各5cm。

5.2施肥

5.2.1马铃薯需肥特点:马铃薯是需钾作物,吸收的钾素最多,氮素次之,吸收的磷素最少。根据试验,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5公斤,磷2公斤,钾11公斤,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应为1:0.5:2。施肥种类和数量可根据土壤肥力确定,做到配方施肥。

5.2.2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当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5%以上时,则示土壤肥力较好,如低于3%,应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以改善土壤肥力。

5.2.3肥培土壤:农家肥不仅含有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氮磷钾,还含有马铃薯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有益微生物。有机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矿质化,既能供给马铃薯生长需要的营养,又能使土壤肥沃,还可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增加透气性,有利于块茎膨大,高产。农家肥(有机肥)可在播种前,均匀撒于地面上,旋耕入土,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和,起到肥培土壤的作用。

6.及时灌溉

马铃薯生长发育需水规律:发芽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幼苗出土到团棵阶段40cm耕层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发棵期和结薯盛期60cm耕层保持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结薯末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经生产实践证明:整个生育期田间最大持水量应保持在80%以上,增产20%以上。

7.田间杂草防除

马铃薯田间杂草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导致马铃薯减产。杂草防除有机械除草、人工除草和药剂防治三种方式。

人工除草应结合松土和培土进行。苗前铲地可以将表层已萌发的杂草嫩芽根系切断,使嫩芽暴露于地面晒死,除草效果好,另外可提高地温有利于出苗。苗出齐后,即团棵期,结合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铲第二遍地,将杂草连根铲出晒一两天后进行培土。发棵期株型已定型,此期为促使植株形成粗壮叶茂的丰产型植株,应铲第三遍地,清除田间杂草,进行第二遍培土。

药剂防除杂草应主要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因马铃薯叶片对除草剂敏感,所以用药要慎重。一般用50%乙草胺乳油1-1.2升兑水380公斤喷于垄表,然后覆盖地膜,除草效果可达90%。另外,可用赛克津每公顷使用药1.5公斤加水40公斤喷洒,可杀死多种杂草。

农田杂草的防除,应遵循综合防治的原则,即播前以机械方式消灭一部分杂草、播种后出苗前用药剂防除一部分杂草,团棵及发棵期结合松土和培土进行人工除草,这样利用综合措施可基本消除田间杂草,增产效果一般在10%以上。

8.及时收获。自然成熟或割秧后,选择土壤湿度低、天气晴朗时及时收获。用手扶拖拉机带犁收获,可采隔垄操作,每垄犁两犁,第一犁翻除1/3的垄土,第二犁将整垄及薯块翻出,人工进行捡薯。采用这种方式收获,比全部进行人工收获可提高功效3-4倍,而且挖烂的薯块少。

9.贮藏管理

第9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 选好种 精细播种 种衣剂 氮肥后移 浇好“三水” 化控防倒 一喷三防 化学除草 适时收获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74-01

近年来,获嘉县夏粮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越来越大,气候干旱、倒春寒、死麦穗、扬花期阴雨天气,麦黄期大雨小麦急死等多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并发,导致小麦普遍减产20~30%,个别严重地块 减产50%以上,农民损失惨重。大家对防控自然灾害的技术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挽救夏粮生产的被动局面,帮助广大农民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稳产高产高效,尽快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在专家的指导下,本人与各村农技推广员一道深入调查,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一条简单有效、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那就是实行良种良肥良法三配套高产种植技术。也就是说,要想抗击自然灾害,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择好品种,二要选择好肥料,三要一个好的管理办法,三者互相依赖,互相提高,缺一不可。现将良种良肥良法三配套高产种植技术总结如下,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可以参考利用。

一、要选择一个好品种

农业大发展,种子要先行,优良品种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今年,推广的小麦优良品种是:金麦9号和国麦6号。这两个品种的主要优点是: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抗到,三要素协调,在我县各种肥力地块种植表现特别优秀。

二、精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1.深耕细耙,提高播种质量

耕深达25厘米以上,要求平展似地摊,土碎似细沙,上虚下实。

2.施足底肥,平衡施肥

高产麦田一般亩底施有机肥3~4方,做到秸秆还田。

氮肥(折尿素)15~20公斤左右、磷肥(折过磷酸钙)50~60公斤,钾肥(折氯化钾)8~10公斤,钾肥1.5~2公斤或40%配方肥料50公斤左右。

3.适时晚播

半冬性品种播期应在10月8日~20日,超过20日,每超过一天加0.25公斤种子。

4.一般土质应足墒下种,胶板地或粘土地应先浅播,过2~5天后再浇水。

5.精量匀播是指土壤差的地块或大粒麦种,最大播量不应超过15公斤或12.5公斤。如怕基本苗不够,可改变播种方法,实行宽垄宽行或重耧复播宽行种植技术。

宽.垄宽行或重耧复播宽行种植技术,可使产量增加30%左右。宽垄为10公分左右,宽行为25公分左右。

7.入冬前促弱控旺,采取一切措施促孽促壮。

三、用好小麦种衣剂

用好中国农科院研发的拌拌好小麦种衣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死麦穗,促进小麦分蘖、促苗,效果很好,应大力推广使用。这是一项关键的增产措施,用量250毫升拌拌好种衣剂可拌种15~25公斤。

四、浇好“三水”

越冬前浇好封冻水。封冻水能塌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既能预防冬季冻害,又能起到冬水春用的作用。封冻水要掌握适时,一般在11月底夜冻日消时浇水。一般从日平均气温降到3℃时开始,降至0~1℃时结束。拔节期是需水关键期,3月下旬小麦拔节后期天气干旱时,要普浇拔节水。灌浆水是保障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在小麦扬花后7~10天内浇灌,且要看天,看地,不要大水漫灌。以水过地皮湿即可。以防浇后遇风遇雨,造成损失。

五、配方施肥,氮肥后移

播种时要求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前面已提到)。两年深翻一次土壤。没有条件深翻的,可配施土壤改良剂,达到深翻的效果。对于肥力较差地块,可在3月上旬施起身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对髙水肥麦田,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待到小麦拔节后期(三月下旬),植株基部节間固定后,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增产20~30%。对播种偏晚、冬季冻害等原因造成的弱苗,可在2月下旬进行追肥,一般应追配方肥15~20公斤,稻田撒播小麦,要搞好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两次追肥。

六、化控防倒

群体偏大的麦田,在小麦起身期(2月底至3月初),每亩用15%的多效唑40克,对水30~40公斤,充分溶解,均匀喷洒到麦苗叶面上,进一步增强小麦的抗到性。另外小麦返青期要对死麦穗、赤霉病再次进行防治,用每亩10毫升苯醚甲环唑或每亩20毫升神圣2号,对麦根大水量喷雾。7天一次,连喷2次,效果很好。

七、搞好小麦“一喷三防”

小麦抽穗扬花期,应搞好小麦“一喷三防”。主要防治蚜虫,吸浆虫、灰飞虱、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干热风、麦虚尖、后期早衰,增加粒重等。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毫升加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或25%戊唑醇乳油40毫升,12.5%禾果利1500倍液)加氨基酸叶面肥50毫升或98%磷酸二氢钾100克进行喷雾。

八、化学除草

1.冬季

冬小麦3~6叶,杂草2~3叶,气温12摄氏度以上,11月底12月初。亩用3%世玛25~30毫升加10%苯黄隆1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治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2.春季

小麦拔节前(3月上旬)进行化学除草。防除阔叶杂草,每亩用杜邦巨星1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洒;对于禾本科杂草,每亩用6.9%的骠马乳油70~80毫升,对水50公斤进行防除。

九、预防晚霜冻害

在寒潮来临前,采取浇水、熏烟、喷洒防冻药物等措施,预防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等补救措施,促进受冻害麦苗尽快恢复生长,将冻害损失将到最低。

十、适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