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色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特色文化 创新人才培养 异化 回归
一、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解读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之魂,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并作用于学校师生员工的文化,一般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中。学校特色文化是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凝练,它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区别于他校文化、彰显本校文化的独特标志。学校特色文化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历史性。它是奠基于学校长期发展的历史基础之上,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历史性是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石和持久动力源。第二,差异性。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种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1]因此,学校特色文化贵在“特色”,它是“属于自己的句子”[2]。第三,育人性。《易经》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在深层次上为组织成员所认同和共享的基本假设与信念,它潜意识地发生作用,达致文化化人、文化育人的旨归。学校特色文化的灵魂在于育人,通过文化的浸润、滋养,促进师生多样化发展与精神意义的生成。
基于文化形态的视角,学校特色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有机构成的系统结构。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物质环境、生存空间以及外在文化标志等,一般包括:校园环境、楼宇设计、校徽文化等。组织文化是指学校机构部门及其规章制度体现的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一般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以及师生的思维方式体现出来。行为文化是指渗透于师生价值理念的文化,一般体现在日常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中。物质文化属于外部层,它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形体结构,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发挥着载体性的功能。组织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内部层,它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核,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行为文化属于外部层,它不同于物质文化,它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价值表达。由此可见,三个层面的文化有机地构成了学校特色文化。
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异化
1.偏离本体的功利化价值取向
文化的本质在于属人性和为人性。文化与人具有内在的密切关系,离开人讨论文化与远离文化谈人都是丧失了根的异化。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谈到:“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理性是个很不充分的名称。但是,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3]文化是意义符号的集合,只有通过文化才能理解人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创造性。文化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发生,它由人类创造,体现人的本质属性,同时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本体价值在于立足于学校,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然而,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大量标语、口号的盛行凸显了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这些口号能够有效地表达校园文化建设者的决心和魄力。然而,仔细推敲,它却暗含着校园文化建设中急功近利的迫切心态、线性的工程式思维和忽视人与文化关系及其本体价值的跃进方式。
2.成人逻辑对儿童哲学的僭越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表层目的是促进学校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形成“属于自己的句子”,深层目的则是实现师生积极、健康、幸福与和谐的发展。因此,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不仅要基于学校历史和现实,更要以师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然而,在实践中,从成人的视角开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成人逻辑对儿童哲学的僭越使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游离于文化本身,偏离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宗旨。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主要体现为成人思维方式的主导和儿童哲学的隐退。一方面,在学校特色文化的“规划”和建设中,仅仅立足于学校发展,彰显学校个性,而没有或者较少考虑到学生的立场和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大量的学校特色文化反映了儿童哲学被无情的淹没。如: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现代化技术的精致运用,大量书法作品被复制或者雕刻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尤其是各种草书作品、篆体作品深受欢迎。试想,简单的复制雕刻能够散发出校园的书香气息吗?各种草书、篆体作品又有几人能识?更不要奢谈处于识字阶段的小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享受这种书香文化的熏陶。
3.行政主导对内在动力的抑制
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学校特色文化并非是“建设”的,它只能是在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与凝练而成。它并非外在赋予,也非自我标榜,而是一种内在的表达与内涵的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是自觉自为、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然而,在实践中,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被异化为“政府行为”、“品牌”标志、“项目工程”,尤其是各种名目繁多的教育评估与验收工作,通过量化指标将学校特色文化机械地分割为不同模块,丧失了文化本身的内在属性与育人价值。尽管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尤其是政府的推动与合理作为。但是,过多的行政干预乃至行政主导,使得学校丧失了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异化为一系列政策的执行与指标的达成。进一步而言,学校主体性的式微导致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内在动力不足,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轰轰烈烈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文化的昙花一现。
三、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本真回归
1.明晰理据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具有三层理据:一是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4]。认识学校的文化传统有助于发掘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优质种子,奠定学校特色发展的深厚基石。二是时展使命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不同的时代赋予主体不同的使命,不同的社会也具有不同的核心价值。知识经济时代,革新与变化是永恒的主题,主体不仅要具备策略性知识和适应社会的技能,还要富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不仅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还要反映和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学校的当下实践。立足学校现实,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前提。学校所处地理空间特征、师生状态以及不同生活背景中形成的文化特质等规约着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因此,系统整合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据,是当前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走出复杂困境、超越历史和现实、实现学校文化改造和重建的必由之路。
2.辨识主体
主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着领导与决策作用,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推进活动的关键。消解政府行政主导和过多干预,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需要打破单一主体观,树立多元主体观,“包括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职工以及间接参与学校建设的专家、家长、社区人员等,他们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形成了一个建设共同体”[5]。
首先,校长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校长的领导力和决策力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校长要具备学校特色发展的战略意识,树立“文化兴校”、“文化强校”的观念。同时,校长要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思想,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实践,提炼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此外,科学的指导和艺术的领导是校长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其次,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主体,他们的有效参与不仅有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而且有助于在整体上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让师生参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凝练学校文化价值观,创建学校特色文化的物质环境等。一方面教师是学校特色文化的践行者、享用者和创造者,通过教学活动和日常行为传播和扩散着学校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打破成人逻辑对儿童哲学的僭越,而且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生文化,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再次,家长、校友、社区工作人员等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由于他们处于不同的工作领域,具有多样化的实践能力。因此,他们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一方面,他们是学校历史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本身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他们愿意而且也有能力提供各种资源,如智力支持、经济资助等。由此可见,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统筹各方力量,合力协同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3.拓展内容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不同于校园文化建设,它是在校园整体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彰显学校个性,突出学校的文化性、独特性和优越性。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点不在“大而全”,而在“特与精”。因此,需要全面认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多元内容,并结合实践,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开发和建设。
整体而言,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多元内容一般包括课程文化、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组织管理文化等。课程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不仅具有知识性价值,而且蕴含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价值观,课程“所蕴含的价值、精神、意义并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师生协商与互动过程中通过达成共识的方式而被生成的”[6]。课程文化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教学文化以课堂教学变革为核心,它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话、交流、合作等方式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的文化。一般包括教学方式变革、新型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过程创新等内容。教师文化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日常交往实践活动形成的、具有融合性、发展性和意义性的文化。一般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教研组、校本教研等体现出来。积极和谐的教师文化是提升教师归属感,生成教育性情感体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学生文化是学校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学生群体的生存现状与精神状态,也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成效的关键表征。在学校中,学生文化一般通过同辈群体、兴趣小组、学生日常学习与交往活动体现出来。组织管理文化是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机制,一般包括学校组织管理机构的合理设置、制度设计、领导的管理风格与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等。良好的组织管理文化是系统调动各方积极力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整体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4.优化路径
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实践中,创生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基于学校发展的历史、时代特征和当下实践,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路径主要由“凝练理念――物化塑形――内化生成――外化展现”四个部分有机构成。
文化创生理念,理念引领发展。理念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功能,凝练理念是形成学校特色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前提。理念的提炼一般依据对学校发展历史、当下实践和时代特征的整体综合分析。物化塑形是从物质环境的角度营造学校特色文化,它以直接感知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表达学校的文化价值理念。一般可以从空间布局和内容设计维度创设物质文化。前者如校徽、校歌、校服、校门的设计、教学楼布局、学习长廊建造以及文化广场利用等。后者如名人格言、名家字画、励志故事、校友趣事以及建校历史等。内化生成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也是实现文化育人的关键环节。它是一个持续长久的过程,是师生通过对学校特色文化价值理念的感知、理解,在学校文化的浸润下,逐渐认同并内化学校文化价值的复杂过程。学校特色文化价值理念的内化生成一般可以通过组织研讨、教学渗透、日常传播等方式展开。如:组织师生围绕学校特色文化价值理念实施专题讨论、主题演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讲述学校发展历史、名人事迹以及发展愿景;通过对学生团体,尤其是各种非正式同辈群体的影响,促进学生对学校特色文化理念的认知、认同和内化。外化展现是学校特色文化的整体表达,它通过对学校特色文化的呈现、张扬,提升学校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外化展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形象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二是教师诲人不倦,具有高度饱满的精气神,享受着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感;三是学生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孜孜不倦的乐学精神,和谐美善的日常行为。
――――――――
参考文献
[1] 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 杨九俊.学校特色建设:“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J].教育研究,2013(10).
[3]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 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J].科学中国人,1993(4).
关键词:校园文化 特色 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学校软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塑造、弘扬有高职院校鲜明特点的特色文化,对于培养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一、特色文化内涵
从广义上来看,特色文化应该是一个单位个体或者一个区域所承载的,具有稳定性、持续性、辐射一定范围的,为大众所认可、有较强区分度的文化。从整个中华文明进程来看,特色文化是人类历史的财富和底蕴,是社会文明和谐的基石、是城市时代强音和竞争力、是整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特色文化则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有以下特性:
1.鲜明性。特色文化之所以“特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蕴含的鲜明性,包含着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特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紧扣“农林”二字,打造了独具风格的“农林文化”
2.稳定性。特色文化的形成,非朝夕之功,而是历经长时间的锤炼、磨砺,经受住了人们的质疑、推敲之后,为广大师生接受,并长期植根影响、辐射学校的发展
3.代表性。特色文化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发展方向
二、特色文化的功能
特色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一所高职院校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特色文化有如下功能:
宣传功能。特色文化塑造学校的形象,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开展科技下乡、到企业、到街道的实验实训及文化活动,能辐射校园文化。特色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的建设发展以及社会功能的发挥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而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熏陶功能。特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在于熏陶,就可能避免单纯教育引起的逆反心理,收到更好的效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催人上进的校园文化犹如“无声润物的三月春雨”,会使师生逐渐产生一种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刻苦学习,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产生高尚明达、宁静淡泊的情操和博大庄严、任重道远的使命感。
凝聚功能。特色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观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象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能使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关心集体、关心学校,进而形成一种心理需求,具有学校特色的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以及具有专业技能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进一步激发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升华。
扬弃功能。特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还具有扬弃的功能。它既需要从社会文化中汲取营养,也要排斥和抵制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自身的影响。高职院校也是一个小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但校园文化不是隔离学校和社会的围墙,它是一条“净化带”,社会上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在进过这样一个“净化带”后,消极的东西被过滤,积极向上、文明高雅的东西被发扬光大。[2]
三、特色文化的营造
特色文化的营造,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1.创新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特色文化的载体。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精神风貌、文化内涵等直接影响着特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校园特色建设应着力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通过一系列积极健康的活动来增强学校的活力,提升特色文化的质量。
2.融合企业文化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引入企业文化,突出职业教育特征。而且实践己经证明,凡真正实施“校企结合”的学校,其毕业生就受社会各界欢迎,反之则不然。在具体的操作上,高职院校在校园特色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学习、研究和广泛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定期选派相关老师和学生到优秀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能有效地吸纳各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3]
3.建设创造型教职工队伍
几乎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家都极力推荐教师的表率作用。只有创造力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创造力强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合格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健全完美的人格、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具备创新精神,能主动接受新事物, 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竞争的挑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有着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学工、团委专职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手段、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意识,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胡旺阳.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J].东北大学报,2008(12).
[2]夏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1).
[3]罗双燕.营造特色校园文化,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 (12).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特色文化;戏剧文化;二人台; 内蒙戏剧
一、戏剧与文化
用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眼光看去,戏剧因素的出现是缘由某种特定的文化(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总和)的产物,戏剧因素一旦出现,它便作为一种文化因素汇入特定的文化结构之中,对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美国戏剧家艾·威尔逊说:“不
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产生了人类社会,它(戏剧)就在哪里出现,不仅在欧洲是这样,在东方也是如此,事实上,在每一种有历史记载的文化中,在整个非洲,在新几内亚,在美国的印第安人中,我们发现他们的宗教信式、宗教典礼和庆祝仪式都会有戏剧因素。……这里,只要懂得: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文化中就足够了。”印度古代梵语诗歌说“一切语言艺术中,戏剧最美”。可以说,戏剧是民族文化积累与各时代的结晶。
二、 内蒙戏剧与内蒙特色文化
2.1内蒙戏剧发展历程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 —— 简称“内蒙古”。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个民族自治区,她疆域辽阔,资源丰富。广袤辽阔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也使得内蒙古的戏剧事业源远流长。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发现的古墓壁画,有多处对乐舞百戏作了精美描绘,表明当时内蒙古南部已有规模盛大的乐舞百戏演出。辽代,上京(今巴林右旗)设有教坊,蓄养伶工,宫廷散乐中有杂剧表演。金、元之际,北区流入中原,对杂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明代,俺答汗封贡后,马市重新开放,长城边口的城堡修建了许多庙宇。经常有酬神戏演出。清代,内蒙古与内地交往日渐密切。商路的开辟和延伸促进了内蒙古城镇的发展,内地戏曲流传到草原腹地。内蒙古的王公贵族仿效清宫宴享宫戏的规制,相继成立王府戏班。著名的蒙旗十八班,于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和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两赴承德,在避暑山庄清音阁为皇帝祝寿献艺。以后,晋、陕、甘移民走西口,冀、鲁移民走东口,形成了内蒙古西部和东部剧种流布迥然不同的格局。西部剧种主要有山西梆子、二人台、大秧歌、道情等。东部剧种主要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二人转等。三十年代,归化城等地的一些青年学生排演话剧和文明戏,使塞外观众耳目为之一新。通辽市(原哲里木盟)和原察哈尔盟的蒙古族学生,将叙事民歌《金珠儿》、《黄花鹿》、《敖日古丽玛》等改编成载歌载舞的戏剧。开了蒙古戏创作和演出的先河。1947年自治区成立以后,内蒙古的戏剧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国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戏剧工作,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大力进行戏改工作。一批整理、改编和创作剧目,在自治区和全国会演中多次获奖。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自治区相继建立了话剧、京剧、民族歌剧、二人台、冀剧、曲剧等直属剧团,创作演出了《嘎达梅林》、《金鹰》、《席尼喇嘛》、《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不同剧种的优秀剧目。自治区和一些盟市还成立了艺术学校和戏曲学校,培养新一代戏剧人才。1956年出现的乌兰牧骑,是活跃在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也是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一支生力军。党的以后,优秀的传统剧目重新上演,各个剧种新创剧目不断涌现。
这些戏剧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内蒙人民智慧与心血的浸润培育,在土生土长的成分中,亦有对外来艺术的吸纳兼容和输出影响。这种“有容乃大”的品格与气派,是形成其独特魅力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内蒙地区特色文化的重要表徽之一。
2.2 内蒙特色艺术文化
秀美的草原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梦幻的沙漠戈壁,童话般的森林冰雪,奇特地貌景观,都牵系着草原往事,传承着草原文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远出塞外的昭君,集汉、藏、蒙古民族艺术精华于一身的寺庙,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辽阔无垠的草原大地和塞北群山之中,这是内蒙古和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文化精品的历史见证。另外,内蒙的安代舞、呼麦、马头琴、鄂尔多斯婚礼、蒙古长调等国家级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得到有力保护与传承,并正以全新的面貌走向社会。还有深得观众喜爱的乌力嘎尔、笑呵亚热、好来宝等都是蒙古传统的曲艺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内蒙古文化事业茁壮成长的沃土。
三、内蒙戏剧现状问题
任何对于历史的回顾、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弘扬都是为了现代与未来,为了创新与发展。
内蒙古地区的戏剧框架是在本世纪构成的,组成这个框架的剧种有二人台、东路二人台、二人转、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京剧、评剧、蒙古族宗教仪式剧、蒙古剧、话剧、歌舞剧、漫瀚剧等。上述剧种既有我区的地方剧种,也有从内地或域外流入我区且有较广泛影响的剧种。就剧种的数量而言的确不少,但至今尚难确认一种较能代表内蒙古的戏剧文化,为蒙、汉族人民,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观众较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剧种。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在管戏剧时就很难做到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各个戏剧艺术表演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也就难以充分发挥。目前我区戏剧事业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之一是如何发现和培养新人,尤其是剧本创作和戏剧理论研究方面的新人。应该看到人才匮乏已经严重制约着蒙古戏剧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艺术的精华,无限的魅力之所在,戏剧曾经而且必将在内蒙特色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戏曲教育的传承与教育,为戏曲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戏曲走得更远,需要文化本身和经济力量的支撑,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创造戏剧和接收它、评判它的人共同付出努力、并且是高度自觉和无代价的努力。蒙古戏剧将带着内蒙古地区民族戏剧的希望,吸取更多新的戏剧方式,在民族戏剧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 邢野.内蒙古艺术史料选编[M].内蒙古艺术研究所出版,1988.109.
[2] 赵智晓,梁悦玲.民族戏剧在草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内蒙古艺术,2005( 2).
[3] 刘新和. 内蒙古戏剧——面对21世纪的思考[J].内蒙古艺术,1999( 2).
1.特色文化——“生命、生态、生活”
黄陂小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对众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并与上级领导和各级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将“生命、生态、生活”教育(以下简称“三生教育”)定位为学校特色文化的核心,并强调启智应贯穿于“三生教育”之全过程。“生命”的内涵在于生命本身之伟大,足以让任何人产生敬畏之心。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类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启蒙阶段,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能促进学生对生命的正确认知,进而懂得人生的价值所在。“生态”的内涵是指生态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地球上的全部生命体共同组成了这个生机盎然的世界。面对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态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知识,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让学生切身参与到保护生态的活动中去。通过物质影响、心理感受、精神引导等途径,对学生开展全面系统的生态体验教育。“生活”的内涵在于,它是一种参与活动,是与人们最贴近的一层社会意义,也是人们最容易接触但又难以悟到的一个理念。通过生活教育,我们要让学生们真正认识生活、了解生活,懂得生活中的和谐,学会享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寻找生活中的幸福感。在确立“三生教育”的同时,我校又提出“让启智贯穿于生命、生态、生活教育之全过程”。对小学启蒙阶段的孩子而言,应该将深刻的道理蕴藏在简朴的生命、生态、生活实践与思考过程之中,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学校文化氛围,使之成为促进孩子增长智慧的动力源泉。
2.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微笑走路”
“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出自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在书中他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这样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由核心文化引领,黄陂小学确立了自己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微笑走路”,展现“自信、奋发、愉悦”的精神状态。这一办学理念的具体内涵为:“每一个”——面向全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关注全面素质的发展;“抬起头来”——自信、坚毅,以校为荣,以己为荣,是内在能力的外在表现;“微笑”——谦和、友爱、开心、文明、有礼,充满阳光和希望;“走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迈步成长之路,是健康、生命、生活、学习、事业与智慧之路。本着“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微笑走路”(Leteverychildstepswitharaisingheadandawarmsmile)的办学理念,我校以童心培育童真,以成功体验成长,努力造就德义日新、学思日进的学子。
3.校训与校风、教风、学风
以“三生教育”为核心,学校秉持办学理念,延伸出相应的“一训三风”。学校校训为“立志树人、适应发展”;校风为“文明好学、团结进取”;教风为“爱生奉献、乐学善教”;学风为“诚实友爱、多思善问”。这种精神文化体系的建立,形成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人际关系,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建设校园环境,以物质文化凸显学校特色
物质文化建设既是推进特色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我校物质文化建设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打造,同时融入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充分体现“三生教育”的特色。
1.打造绿色生态校园环境
十多年前,我校还只是村级小学,学校环境脏乱差,运动场一度成为村民的放牛场,导致校园牛粪遍地,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学校领导下决心整治,争取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萝岗区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和配合,推进校园改扩建工程和卫生环境改造,对校园进行全面绿化,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如今的校园,干净整洁,绿荫环绕,成为标准化绿色生态校园。
2.校园环境渗透特色文化
在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的基础上,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面墙,展示伟人的成功事迹、名言警句等,经常举办学生优秀成果、学校优秀毕业生及学校各种荣誉展等,让师生感受到学校厚重的历史和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学校还加强教室文化、餐厅文化等的建设,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些充满了成功、自信,催人向上的文化气息,激发了师生的热情和朝气,促进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打造特色标志
以“三生教育”核心精神为指引,我校在校徽设计、建筑命名等方面融入精神文化,打造出我校特有的文化标志。我校的校徽是以校名“黄陂”拼音首字母“B”“H”缩写为主体,用艺术手法变形构成流畅具有现代风格的图案,以橙色、红色、绿色为主要色调,给人们带来蓬勃向上的现代感。“B”为橙色,代表健康、阳光、胜利,形状酷似书本,代表了知识,寓意学校师生在知识的海洋翱翔,学习不断进步;红色圆代表兴旺发达,吉祥如意,代表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寓意黄陂小学在祖国的阳光沐浴下茁壮成长;绿色流线代表积极向上,代表生命、环保、绿色、宁静、力量。我校注重建筑物的命名的系统性和文化内涵,为建筑物赋予文化的灵感。如教学楼——至真楼、至善楼,综合楼——至美楼,行政楼——德馨楼,食堂——稻香楼。这些楼名的寓意,充分表达了我校“三生教育”中蕴含的对生命本真的追求、对生态的敬重、对生活的热爱等内在精神。
三、贯彻特色管理理念,以制度文化确定主导性原则
制度文化是推进“三生教育”特色文化的强大保障。黄陂小学的管理理念简称为“八字十发展”,是我校建立管理制度伊始便确立并始终贯彻的理念。“八字”是指:公平、和谐、激励、创新;十发展是指:让参与促自己发展、让制度促公平发展、让宽容促友情发展、让能干促事业发展、让成绩促学校发展、让自律促形象发展、让幸福促家庭发展、让和谐促大家发展、让赏识促个性发展、让学习促持续发展。在进行学校管理时,学校首先要求管理者率先示范,起带头作用。以前曾有村干部向校领导反映说:“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我从村委二楼时常看到学生还没有离校,有的教师却先走了,这哪能出成绩呀?”校领导面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整改,通过“以已律人,以彰导人”的模式,率先示范,早来迟走,每天早早站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到校(如今已成人人参与的制度),放学后直到最后一个学生离校才走,同时表彰遵守考勤制度的教师。很快,迟来早走的现象消失了。在这一点一滴的变化中,学校逐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形成了“八字十发展”的特色管理理念,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事事处处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现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四、抓好教育教学,以行为文化外化精神内核
校园行为文化是特色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特色文化是通过学校里的个体行为显现的,包括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等多个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学风、教风、校风等。我校通过德育、特色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行为文化的养成。
1.积极开展德育工作
我校的德育理念为:“文明源于有礼,厚德修于常时。”这一理念体现了认真负责、积极修身的生活态度,最终升华为美好的生命体验,与我校“三生教育”的内在精神一致。“文明源于有礼”出自《论语》:“不学礼,无以立。”是处事立身、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教育教学中的文明礼仪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和品格。“厚德修于常时”是指日积月累的善事就像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人就会与时俱进,健康地发展。我校将德育理念落实到德育工作中,取得了成效。如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儿童很难把握对方的年龄,称呼长辈时常出错,或者会因不了解来访领导的职务,而不知如何称呼。为此,学校根据儿童的年龄认知特征,传承中国交往礼仪的生活化特点,倡导文明用语,结合现代人(特别是在改革前沿的广州)生活中的言行细节而进行规范,对本校教师可称呼为“老师好!”(当然对认识的教师可前置姓氏或职务),对不认识的来宾一律称呼为“客人好!”这样使儿童既没有年龄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又表现了中国“过门都是客”的礼仪修养,让人感受到黄陂校园家的生活氛围。更值得肯定的是,通过学校的培养,学生将这一习惯迁移到家庭生活中,他们对家庭来访者也会自然地称呼“客人好!”将来也会将这种礼仪带到工作和生活之中。
2.开展安塞腰鼓特色项目
1、物质文化方面的保障:从本校实际出发,对校园物化环境建设进行全面规划.设置阳光心理小屋、微机室、语言室、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工作室、教科研室等功能室,并配备了优秀辅导教师,为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延性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2、精心设计,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在加强美化绿化的同时,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利用走廊、墙壁创造文化氛围,师生共同制作宣传栏、壁报栏,给校园植物制作说明牌等,让学生无论走在校园的哪个点上,都能感受到深深地启迪,都能受到优良地教育和知识的熏陶.
3、校园书香文化的建设:以“追寻生命厚度 尽享阳光人生”为主题,以书香校园建设为中心,让教师学生在读书中幸福成长.有计划地开展读名著佳篇活动、经典古诗文诵背活动、读书比赛活动等.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等建设,创设优越的读书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由此取得的成果是振奋人心的:2010年学校获临淄区书香校园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7月全国第九届新教育年会在海门举行,我校作为我区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代表参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专题展示.
4、课程文化发展逐显特色:在阳光课堂构建方面,以理想课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线,努力形成生成、动态的阳光课堂;在阳光体育课程构建中,以阳光大课间、师生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以“让笑声溢满校园,让运动感染你我”为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阳光体育;在特色校本课程上,首先以大阅读为载体,开设《颂千古美文 做阳光少年》古诗文经典阅读课程,配以丰富多彩的书香活动展示,形成特色文化阅读课程;再者是以德育体系建设为主线,开发德育读本《童年在四季中走过》,以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课、课外实践教育课为平台通过阅读、活动、操作等深化德育课程.
5、师生行为文化建设方面:首先在阳光教师的发展上,以“拥有阳光心态,尽享阳光工作,哺育阳光少年”为责任目标,加强师德建设,打造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读书评价,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水平.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淄博市教师十不准为标准,以“爱与责任”为核心,引导教师真诚的热爱事业,热爱人民,热爱学生 .再者是在阳光少年发展上,以素质教育、兴趣教育为载体,通过班会、校会以及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感人事迹故事会、献上一份爱等活动,培养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合作、奉献精神,形成学生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加强学生善思、乐学、合作、进取的学风,让他们具有把握现实,面向未来的胸襟等等,并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星级评价、德育评价为展台,形成班级特色文化氛围,着力塑造具有阳光心态、富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多才多艺阳光少年.
6、科室管理制度、教师责任制度、教师量化评价制度、学生星级评价制度等制度文化明确,落实有效.
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不断扩大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沟通大学生、电影界、学术圈、娱乐圈、时尚圈的盛大电影节之际,浙江师范大学还活跃着一个历史更加悠久的大学生电影节。历经28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品牌体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代表。
1.师大电影文化的酝酿
对浙江师大的学生来说,电影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许多师生都与师大电影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上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活动较为贫乏,在电视、录像机没有普及的条件下,学校电影院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学生的业余生活基本上都是与电影有关,这就催生了第一个电影周的诞生。电影周这种视听盛宴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和好评,为它的持续提供了动力。电影周发展到现在的电影节,为师大学生提供与国内院线同步观影的机会。师大的电影氛围也孕育出中国电影界的一些知名人物,如陈晓云、何苏六、陆绍阳等。正如中国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郑洞天所说的那样,北京电影评论界还活跃着的半壁江山都由师大电影人占据着。
2.学会和学科专业的互动
师大电影节的主要学生承担部门是影评学会,它的前身是1986年创建电影周的电影研究学会。该学会在师大电影氛围的推动下产生,聚集了一批电影发烧友,以张扬青春激情、彰显学术品位、追求文化意识为宗旨。1986年创建时,之所以叫“学会”,是因为他们视电影为一门学问,同时又重视电影理论的研究,可见电影节创办初衷并不仅是为了一个娱乐的途径。在电影研究学会的传统下,如今每年的电影节设有影评征文、电影研讨会等学术性活动。电影节在师大的经久不衰,和学会的成立与发展息息相关。1989年,师大开设了电影课程,纳入到各级教学计划中。2005年,师大和天琪影视文化公司合作创办了影视人才培养基地,开设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和广播电视艺术的硕士点,为电影节的活动培育了专业的后备军。
二、电影节的困境
作为品牌活动建立起来的电影节,无疑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波助澜,尤其是在传播电影知识和审美教育方面。但反思当下,也存在着生长的困境。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之所以在中国形成如此大的影响力,并一直区别于娱乐圈其他电影节,其最主要原因在于对学术品格的突出。每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后,公众都可以得到电影学术的启示,可以看到这一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缩影以及电影学术的前沿动态,这赢得了电影理论界的广泛赞誉。反观浙江师大的电影节,在很多细节上的定位似乎并不清晰。以大学生为主体是校园文化活动的要旨所在,但在调动全民参与的同时,趋向于娱乐主义,最初的学术品格渐渐失色。尽管电影节仍然有一些传统的学术活动,如影评征文、研讨会等,但学术性活动相对电影节其他趣味性活动而言,影响并不显著。师大电影节在创建之初就秉着学术的追求,在它的萌芽中已经蕴含了学术的种子,电影学会也试图将这一学术传统继承与发扬下去,但近年来,我们可以发下如下几个问题:一、学术性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学生参与电影节,大多为的是饱览当年的热片,而观影后却没有沉淀出一种思考。在影片征文这个传统活动中,来稿几乎都是文传学院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且稿件数量、质量近几年不容乐观。二、对电影的分析多半停留在现象研究、内容赏析上,真正触及到电影理论的论文凤毛麟角。三、从近几年电影节的主题来看,大多都停留在对学生对生活的人文关怀上,“光影梦想力量”,“创意光影,给力青春”,“有爱,更温暖”等,这些虽然是师大电影节的特色,但对于学术性的强调却远远不够。
三、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浙江师大电影节的发展机制、价值意义和生存困境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指出了一种思路。
1.构建文化品牌的专属特质
品牌成功的进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创设品牌的专属特质;消除品牌的可复制性;实现品牌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之所以为“品牌”,是因为具有其他文化活动不可替代的专属特质。师大电影节的专属性首先在于它的主题鲜明。每一届电影节都会设定一个鲜明的主题,例如25届以独特的青春视角关注电影,关于光影世界中的青春迷茫和反思、青春的热情和创造。其次,作为品牌活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活动体系。每届电影节都设置电影展播、主题研讨会、电影游园活动、电影知识问答活动、电影创作论坛、电影节征文比赛、微电影作品比赛、原创微电影剧本比赛这几个活动环节。每年都在12月份举行,时间固定化基于活动的连续性和约会性理念,促进了学生对活动的期待,这也是一个成功品牌所必须的规划之一。再者,电影节自身包含的学术价值。如果一个文化品牌活动光有娱乐性,那它难以成为一个有文化内涵的经典品牌。对于高校来说,本应是学问之府,学术性的融入让品牌富有生命力,学术底蕴的积淀让品牌的价值意义不断扩大。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电影节应找回深刻的学术品格。最后,电影之于大学生的美育价值让电影节在校园文化品牌中独占鳌头。大学是“育人”,而不是“制器”,也就是化育人的灵魂。电影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成为大学生最亲切的艺术欣赏对象,潜移默化地引导师大学生审美生活的形成。
2.结合时代主流文化的脉络
从当下电影市场消费情况来看,大学生无疑是电影欣赏的主要群体。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关于当下大学生电影消费调查报告表明,92.24%的大学生喜欢看电影。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影视文化盛行的时代,影视这架造梦机器制造了比现实世界更能给人现实感的奇观,制造了人类缺失的“梦”。美国文化理论家丹尼尔?贝尔坚信当代文化正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声音和影像约定审美、主宰公众。视听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影相比其他文学、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更受人追捧。成功的高校特色文化建设需要把握当下时代主流文化的脉络,显示主流文化的走向。电影节把握住了时代的契机,将校园文化和时代文化巧妙结合,它被视为一种时尚,活动影响扩散开来,掀起高校电影热潮,那么它的成功也是不言而喻的。
3.建立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在项目工作目标上,抓住“特色课程建设”的“牛鼻子”,以顶层设计为基础,聚焦特色课程建设这一重点,提倡将环境资源作为课程的载体和条件,将制度创新作为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富有校本性和区域性的特色课程,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2.结对发展,以优带新。要求基层学校以“1+1”结对共建的形式开展工作。即,一所具有较好学校文化建设基础,已经形成较为鲜明的学校特色和文化品牌,在特色课程建设中有着成功经验的学校(下称共建学校),结对帮扶一所具有一定学校文化基础和特色项目基础的,亟待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特色文化的学校(下称建设学校)。“1+1”结对学校由学校自主申报,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审核认定。先行学校与建设学校应正式签署协议,明确结对帮扶工作方式、特色文化建设规划、特色文化建设目标,并就建设成果接受市、区教育局考核评估。
3.市区联动,强化保障。为强化项目工作保障,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文件(宁教初[2014]13号),明确了各区教育局是实施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责任主体,要求设立专项经费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经认定的每个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在市教育局、财政局给予20万元经费奖补基础上,各区按每个项目不少于40万元安排配套经费。在过程管理机制上,市、区教育局将依据项目建设规划,加强对项目建设情况的检查视导,对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并将共建学校对建设学校的帮扶力度和实际效果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市将依据相关考核评估情况认定一批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项目并给于经费奖励。
4.全程辅导,以评促建。市教育局将促进学校发展作为首要目的,注重从起点开始,全过程对学校进行培训指导。先后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申报学校开展了三轮咨询、指导,在此基础上,市局推荐6所学校参评立项为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实验学校,组织市级项目评审,确定市级项目实验学校18所。2014年下半年,市教育局开展了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遴选,从已经具有一定的特色文化建设成效的学校中,确认12所,加大扶持力度,打造新的品牌学校,对全市进行示范引领。如此,形成了“品牌学校引领———示范学校培育———实验学校提升”的三层次梯级推进机制。
二、阶段性实践成果及反思
1.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注重整体性。通过培训引导和示范引领,项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顶层设计的意识。从办学理念方面,对学校精神文化各要素重新审视和完善,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的进行梳理和新的建构,避免了文化建设主题模糊,特色不明的现象。通过顶层设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办学思路的逐步清晰完整。
2.充分挖掘整理,建构特色凸显区域性。区域资源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掘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是使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相生,不断获取社会资源支持,以利于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府西街小学的“诗意民居”、瓜埠中心小学的“古镇游学”、东坝中心小学的“创意民俗”等主题,将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建设建基于区域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独特资源,为特色的生成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3.关注办学传承,生成特色注重延续性。我们要求学校要避免为了打造新特色而放弃办学历史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项目,要注重在传承中发展特色。古平岗小学的“悦动童谣”、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悦心儿童剧院”,就是在学校十多年特色活动基础上的课程化改造。
4.融入现念,发展特色体现创新性。不少项目学校借鉴当前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先进理念,如SETM的理念、学习社区的理念,创新学校的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学校的课程建构更加贴近儿童学习研究的前沿。小行小学“地铁研究院”、秣陵中心小学“故事农场”等概念的提出,就体现了与新理念的融合。
5.提倡综合课程,学习方式体现活动化。我们强调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有别于国家课程的形态,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的活动化。在申报评审中,我们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已经摒弃那种领域单一的特色课程规划,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综合性、统整性课程已经更多出现。
6.重视基地建设,物化环境突出资源性。在物化建设中,每所学校不仅着力建设品位高雅、独具匠心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将学校环境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支撑保障,注重将物化环境建设与课程特色结合起来,建设校内的课程基地。通过这一轮的建设,市教育局预期将完成10个左右的校内课程学习基地建设,并将实现基地的辐射功能。纵观18所市级、6所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工作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一些亟待厘清的认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表现在:一是,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整体建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念系统、实践系统和保障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将一事一物一课程理解为特色文化建设的全部,忽略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二是,在学校的教育愿景、办学理念的梳理上,概念较多,内涵宽泛,缺乏个性;三是,特色课程不能支持学校文化在育人上的特色追求,对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一关键问题,把握不够到位,存在着“特色文化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的问题;四是,某种意义上,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理念的折射,但从校长心目中的学校文化走向全校师生文化追求的过程中,仍有一个解读、理解、认同的过程,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上而下的沟通、宣导,也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和社区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文化成为共同的信念。
三、进一步加强区域推进工作的思考
1.凝聚共识,倡导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高位引领、扎实推进是职责所在。今后,市教育局将通过有力的引导督评,提升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得每一个区都将“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内小学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炼,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城”建设的宏伟蓝图。二是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应当是差异均衡发展,避免同质化,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三是要坚持“内涵丰厚,深入细节”。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优质化的过程,是通过改革过程中的“增量”与“进步”实现对学校自身的不断超越,并非是一个静态理想目标的追求。学校特色文化的重构、教师的能量提升、学生的学力提高、管理的科学规范等都折射出一个学校丰厚的内涵,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建立学校的理念系统、形象系统或者打造一个品牌,还应深入至学校的每一个细枝末稍。
2.梯次发展,抓好特色文化学校建设的“三个层面”。因为学校发展的阶段不同,我们要认识到在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阶段性。既要充分发挥先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使先行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锻造特色,打造品牌;既要着力与改造与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忽视基础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既要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强弱两头,又要使得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发展,尽快成为优质的特色学校。首先,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校、特色名校,这一类的学校,已经成为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中的“先行学校”,成为“1+1”策略中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及学校领导、教师,对这些学校的特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有效的特色发展范式,使得他们由特色品牌到学习样板,更好地凸显示范作用。同时,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对这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其次,要实施对已经形成一定办学特色学校的提升工程。要帮助他们不断理清思路,加快特色发展,孕育新的特色文化名校和特色办学品牌。市教育局在今年底,实施了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评审,将这些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已经通过评审认定了一批,将对他们采取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孵化这些“准特色文化名校”。第三,加强对基础薄弱学校或新兴学校的特色建设引领。这一批学校,以省首批认定和市跟进认定的20余所为代表,市教育局将与区教育局一起,进一步细化特色建设的工作举措,通过强化管理、结对发展、专家指导、目标督评等有力手段,切实提升他们的建设实效。
3.重点推进,强调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个结合”。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根本表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要通过课程建设,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一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要引领学校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背景,学校文化建设应当与课程、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紧密相融,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结合学校的特色资源、特色项目,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使学校特色文化进入课堂和学科,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市、区教育局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将深度整合教育行政、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基层学校的多方力量,切实加强对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督评和指导,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等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努力改变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梳理的现象。
二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是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特色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特色课程发展作为学校核心实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将课程发展的全程,作为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我们将加强与在宁高校、研究所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培训,推动针对课程发展的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打开教师课程视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
三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校特色建设应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4.强化指导督评,构建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机制”一是建构特色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完善工作推进的“评估奖补机制”。组织有关方面力量,加快研制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鲜明的目标导向,引领学校不断优化实践。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开展市、区两级对有关学校的定期督导、评价,明确工作阶段性目标,对于工作推进扎实、有效的学校,实施市级奖补、区级增量配套,保障工作富有成效的学校得到更多的行政支持。
关键词:特色城区;文化建设;沈阳市;皇姑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049-02
一、引 言
特色城区文化建设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不断挖掘与建设城区特色文化,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特色城区文化建设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有关部门的文件和领导讲话中,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流行语言”和核心理念。但是,当前,我国一些城区特色文化建设体系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公益文化事业单位业务经费短缺、基层文化建设配套经费落实难等方面的问题,而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因此,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特色城区文化的实现方式,努力实现和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覆盖全社区,以期为皇姑区特色城区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皇姑区城区建设现状调研
为了获得更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一手资料,本次调查针对沈阳皇姑区居民,采取网上调研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收到网络有效数据140份;走访调研8个企事业单位,收到有效数据999份。
经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皇姑区在特色城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1.成绩
(1)皇姑区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的风韵深入人心
问卷关于体现沈阳市皇姑区的历史文化的词语的问题中,有678人和473人被调查者认为“古朴”和“悠久”更可以体现皇姑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反映出沈阳市皇姑区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的风韵深入人心的特点。
(2)皇姑区历史建筑众多,传统文化气氛浓厚
在问卷关于选择沈阳市皇姑区城市名片的问题中,701人更加青睐昭陵作为沈阳市皇姑区的名片,408人选择新乐遗址、404人选择烈士陵园。这几处是历史悠久的旅游景点。反映出沈阳市皇姑区历史建筑众多,传统文化气氛浓厚的特点。
(3)居民对一些非主流民间传统文化十分重视
皇姑区居民十分支持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在问卷关于居民对一些非主流的民间传统节日被挖掘出来的看法的问题中,共540人次的被调查者认为一些非主流的民间传统节日被挖掘出来很有意义,占比54.05%,超过总调查人数的半数。反映出皇姑区居民对一些非主流民间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他们认为挖掘非主流民间传统节日对文化发展十分有意义。
(4)城区发展需要特色文化促进已被认同
在问卷关于居民对特色城区文化对本区域的发展作用的问题中,69%的被调查者认为特色城区文化对本区域的发展作用影响很大,意义深远。反映出皇姑市民有急切的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皇姑区亟待进行特色城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2.问题
(1)政府对文化产业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
皇姑区政府为建设特色城区文化,于2014年提出了建设“4191”文化名片,调查中我们发现居民对“4191”概念的了解程度不够,问卷中关于居民对“4191”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理念了解程度的相关问题,只有12.61%的被调查者听说过,并比较了解沈阳市皇姑区提出的“4191”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其余大多数被调查者不了解甚至不知道“4191”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反映出沈阳市皇姑区政府对文化建设产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皇姑区居民对文化建设产业的关注度不高。
(2)皇姑区城区建设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文化需求
皇姑区城区建设还不够成熟,在问卷关于居民对当前沈阳市皇姑区城区建设的态度的问题中,有37%的人选择了“不满意”,有31%的人选择了“一般”,反映出皇姑区的城区建设无法满足大多数居民的日常文化需求,无法加强各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的现状。
(3)基础设施不完善,活动氛围不浓厚
在问卷关于居民对沈阳市皇姑区文化活动方面的建议的问题中,有37%的人选择了“基础设施需要加强”,各有27%的人选择了“活动氛围需要提升”、“增加活动项目,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反映出皇姑区在文化活动方面,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活动氛围不够浓厚,活动项目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创新的现状。
(4)缺乏“文明”的城区环境和“勇敢”的建设态度
在问卷关于一些能反映皇姑精神的词语的问题中,有509人和399人认为“文明”、“勇敢”最可以反映沈阳市皇姑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反映出沈阳市皇姑区居民渴望“文明”的城区环境和“勇敢”的特色文化建设的态度。
三、皇姑区特色城区建设创新路径
城市的定位如同企业精英定位,都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要想与众不同,就必须显示自己的特色、张扬自己的优势,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定位。我们经过对城区建设现状调研的分析,结合皇姑区城区历史人文特点和城区特色,借鉴国内外优秀城区建设的相关经验和成功案例,对皇姑城区建设创新路径提出以下建议。
1.围绕城区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皇姑区应形成自己新的城市文化“名片”,简洁有力的城市文化名片可以使人迅速了解城市的文化面貌,加强城市在旅游业、商业方面的吸引力,也能为城区政府更集中地进行文化建设提供一个纲领性路线。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古韵绵长,贵纳百川,尽在新皇姑”。
2.活用知名景点创作城区文化宣传语
基于调查数据,笔者认为,在沈阳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关注点已经从单一的经济转向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从对GDP的盲目追求到呼吁传统文化的复归。皇姑区应以知名景点为蓝本,打造朗朗上口的、有鲜明皇姑区特色的城区宣传语。因此,笔者提出了“富庶皇姑、文化皇姑、魅力皇姑、幸福皇姑”的“皇姑四美”。
“皇姑四美”的提出,既是与皇姑城区市民基本愿望的契合,又是全体皇姑人民努力的方向。“览昭陵皇家贵胄之威重,访新乐先民智慧之丰姿;寻共和国长子厚重之足迹,聆昔日东大琅琅书声犹存”。可将宣传语录音,制成简短的宣传片,在各级电视台和广播台播放,向市民、游客传达有关皇姑区文化的信息。
3.拍摄宣传片推广特色城区文化
在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情况下,皇姑区城区文化建设应采取新的措施。我们建议拍摄适合投放于网络的皇姑区城区文化宣传片,放置在皇姑区政府门户网站上和其他兄弟网站上,拍摄地点可选择昭陵、新乐遗址、东北大学旧址等,采用全新的策划和创意,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潮流。
4.依托主题文化活动共享城市特色文化
区政府应继续投资加强特色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小区公共文化设施、健身器材的定点投放,开办社区业余老年大学,为街道放映电影等。皇姑区文化建设中,应增加活动项目、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提升活动氛围。增加图书馆、报刊亭、电影院、健身房、运动场等也应成为皇姑区文化建设的重头戏。
为唤起人们内心对传统文化的归属和向往,节假日期间,在皇姑区各大广场上,由政府统筹,文化部门举办带有传统节庆色彩的活动。例如中秋节,可举办“花好月圆人长久,皇姑和美话中秋”赏月大会暨传统文化节目展演,还原传统的赏月形式,为参与台上活动的市民赠送小礼品等;七夕节可举办以“七夕情话”为主题的文化展演或联谊活动。
5.利用明星资源传播城市特色文化
东北地区向来不乏全国著名的笑星,沈阳作为东北最大的城市更是如此。巩汉林、范伟活跃于荧幕多年,演艺界的印小天、佟大为是当之无愧的一线小生,那英、毛宁叱咤歌坛多年,更有蜚声海内外的钢琴大师郎朗。而近年来火爆的“中国好声音”更是有多位学员来自沈阳或在沈阳求学。可通过文化部门邀请明星各自为家乡说一句推荐语,或请专业曲作者编写一首与皇姑区城区文化有关的歌曲,请明星演唱。有了明星代为推广和传播,沈阳皇姑区的城区文化能传播得更远更好。
6.培养青少年对城市特色文化的认同
青少年是传递皇姑区城区文化的中间力量。教育部门与文化部门应编写并印制皇姑区城区文化特色读本,下发到皇姑区中小学每一位学生手中,并开设相关课程,定期组织中小学学生参观皇姑区特色城区文化景区,以此来提高他们对皇姑区文化的认知和向往,此举能在纵向上和横向上共同促进皇姑区文化的传播。
7.联姻商业活动塑造特色城市文化形象
为扩大皇姑区的城区影响力,可举办皇姑啤酒节,并命名为“魅力皇姑,畅饮盛夏――皇姑区的酒文化”。庙会作为一个皇姑区经久不衰的文化活动应该继续保持,并逐步推广。皇姑区的面塑艺术、陶印艺术等传统工艺都可在庙会上做展演,并为游客进行现场制作,将传统文化以实体的形式保存下来,寓教于乐,让市民和各地游客有更具象的皇姑城区特色文化印象。
在传统节假日举办商场特色产品的促销活动,例如,文化部门牵头,在端午节,买粽子送荷包,元宵节的汤圆促销,中秋节买月饼送茶叶,引起人们阖家团圆话中秋的愿望等,以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特色城区文化建设既丰富了城区居民的生活,又提升了城区的文化形象,增强了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的挖掘城区的文化突破点,破解文化发展难题,使城区文化建设更具有实际性、独特性、创新性。更好地满足城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保障城区居民的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吴静.沈阳市皇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9.
一、 用“绿色文化”引领物质环境建设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具有外显性和感观性,她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步入校园,你会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洋溢着一种绿色和谐之美。我校的校门一边是一本打开的大书,一边是高高耸起的不锈钢的大笔。这样勾画出的大门造型,象征着我校“自强不息、和谐共进”的绿色办学思想。“展翅”不锈钢雕塑,曲径通幽的绿韵紫藤长廊,造型别致的蘑菇亭,融种植、养殖为一体的2500多平方米的“绿源生态园”实践基地,丰富了绿色文化,凸显了生机与活力。校园一年四季绿意盎然、鲜花朵朵、果实飘香,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我们诠释、提炼与设计校园文化,如以“绿”字打头的楼名、“绿源生态园”、“绿源”回收站、“绿源”广播电视台、“绿”字打头的走廊,以及绿色环保类标志、世界珍稀动物主题长廊等,无处不透露出绿色文化的气息,充分体现了绿色文化所倡导的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为学校推进绿色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用“绿色文化”拓展德育工作
“绿色文化”教育最终是塑造“人”的教育,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它包涵了这样的德育理念: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人类的长远利益考虑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和谐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全新的人生观和发展观。
规范学生的绿色行为习惯。我校以“净”、“轻”、“律”、“礼”、“护”为行为规范突破口,积极开展“德积小学学生绿色行为规范”教育,通过班主任和教师例会,明确要求,达成共识。充分利用晨会课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利用绿源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形式加强宣传。同时,加强常规检查、评比,结合绿色之星、绿色班集体等评比,从一点一滴抓起,强化学生绿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内化学生的绿色道德品质。我们注重实践育人、体验育人,以校本课程《绿源》为蓝本,与其他学科进行渗透整合,带领学生走进“绿源生态园”综合实践基地,走向社会,开展“帮果树过冬”、“欢乐枇杷节”、给果树修剪、施肥、浇水等活动。同时,还把“绿源”实践活动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相结合,教育学生要爱护果实。每到收获季节,基地中的梨、枣、橘子等果实挂满了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这些果实不仅仅是基地之果,还是学生的劳动之果,也是学校绿色文化建设的特色之果,更是全体师生的道德之果。另外,还积极参与当地的绿化、环保教育宣传工作,使学校的影响向社会辐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净化学生的绿色心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我校以创建“苏州市合格心理咨询室”为契机,对我校心理咨询室进行重新设计。每一位小朋友走进我们的咨询室,都感到非常温馨。学校不断加大对心理工作的管理,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利用中午时间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学习困难学生和行为问题学生,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我校本着“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对这类学生给予了特别的关爱。重视品德与社会、班队课等德育课程教学,拓展校本德育课程。
构建绿色德育新机制。我们定期组织家长学校培训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组建家长委员会,召开家委会议,向家长反馈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家长畅谈学校的办学思路,请家长对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等。每学年,我们都要带领学生走进元丰社区、学前社区,举办共建活动,学校、家庭、社区三块德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三、 用“绿色文化”推动教学改革
构建绿色生态课堂,落实有效教学。学校承担了全国“十一五”教科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生态课堂案例研究”的子课题“农村小学绿色生态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和苏州市规划课题“‘绿色’校本课程开发对课堂教学促进作用研究”,其中后者已经结题,并着手“十二五”课题“绿色理念下的小学文化品牌培育研究”的研究。学校在科研课题的引领下加强了“构建绿色生态课堂,落实和谐有效教学”为主题的“课前预学案―课堂教学案―课后拓展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制定了“三模”,即“绿色课堂评价标准的一般模式、绿色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预学案编写的一般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三进”,即预学案进课堂、练习进课堂、作业进课堂。通过系统的绿色教育理论学习和各学科备课组的研讨实践,“积极有效的绿色课堂”有了新突破。“绿色生态课堂”为实现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展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我们严格按上级规定设置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其中以室内“琴棋书画”、室外“跑跳投踢”、基地“种喂看护”为依托的德丰少年宫建设更具特色。2010年9月学校少年宫建设经验在张家港市第37次校长论坛上进行了交流。2011年9月,《光明日报》在宣传我市少年宫建设报道中专门列举了我校的做法。同月,在全国少年宫建设推进会上,我校作为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几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实施绿色生态评价,促进学生快乐发展。我们改变了原有三好学生和特长学生两个单一的评价体系,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立体绿色评价体系。既有平时学习之星、艺术之星、体育之星和文学之星的评比,也有在期末评选的三好学生、绿苗之星等。这样的考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获奖面,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应有的肯定与激励,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快乐地成长。
四、 用“绿色文化”促进教师发展
学校文化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文化的建设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绿色文化的思想,能帮助教师抛弃陈旧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确立现代人才观、学生观,真正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当作是有感情、有灵气的人,进而巩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在“厚德尚绿”的校训下,要求教师常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常思《教师“十不准”规定》,常念绿色文化之“经”,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对绿色文化理念下的“绿色和谐教育”的认识,并努力践行。如秉承绿色文化思想、绿叶精神,开展 “绿叶教师”和“绿色办公室”的评比,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养,并以此影响教师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精神风貌等。
加强教师学习培训活动,积极开展“绿源发展论坛”活动。我们利用每周一的教师工作例会时间,安排20分钟让3~4名教师上台交流上一周的所学、所思、所悟,以此为平台,促使教师认真准备,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大胆交流,促进成长。我们积极倡导教师投身于“绿色文化”课题研究,促进自身发展。各个备课组根据学校的“学校绿色文化建设管理研究”课题,分解成自己的子课题,把各教研组、备课组内部组织进行的一课三议、三课一评等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真正走上了教科研联动、科研促成长的良性轨道。
五、 用“绿色文化”推进行风建设
学校行风建设也注入绿色文化的品质,既增强了依法治校意识,又渗透了人文关怀,学校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充分展示出了学校绿色文化建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