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体化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校是一所工科中专,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着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与专业特点有机结合的倾向。课程被人为地归入理论课和实践课。一方面导致实践未能很好地支持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理论仅仅被用于考试,而没有被用于提高实践能力,实践往往也就成了简单的操作训练,学生只能从经验水平,而无法从理论水平去掌握所要学习的技术,这与传统的学徒训练无异。这种割裂,必然难以培养出能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技术人才。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其后果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收效甚微。不改变此类现象,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改革中专教学的核心是搞好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正确处理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因此,我校决定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组织人员,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结合学校的师资、设备和场地的实际进行探索,达到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办出自己的特色。
一、一体化教学的背景
由于各种原因,我校近年在生源的重大压力下,不得不降低录取标准。学生大多是从中考中被筛落下来的。只要有中考成绩,就可入学。在文化学习上有点“先天不足”。十五六岁,贪玩、不成熟,出现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论理解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绝大多数家长认为上中专不过是“无奈之选”。因此,如果教学方法不与时俱进,就必然会出现学生厌学、逃学、退学的现象。对于理论教学,大部分学生听不懂,厌学、课堂纪律较差,如果按照原来教学计划实施,难度就会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差。
传统教学方法的课程设置在“教”和“学”两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大多数专业知识来自生产,这些知识具有“现场感”和“动感”,用书本、板书、语言甚至用图形较难生动表达清楚。因此,在教室进行理论教学,效果较差,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困难。课堂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听起来费力,学起来吃力,严重影响了学习兴趣和效率,学生只是在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而不是有重点有条理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结构;进入实习场所后,学生也不可能将本来就学得不尽如人意的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造成学生瞎干、蛮干,最终导致“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学校声誉和竞争力,给就业和招生带来更大的困难。
在学生看来,所有的教学首先要“听得懂”,即学生在付出一定努力的情况下,教学的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可以理解与掌握的。更确切地说,“听得懂”指的是“学得会”。根据中专学生可塑性强、情绪不稳定、学习状况被动的特点,必须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之路。
二、一体化教学的做法
“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我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懂理论会操作的技术人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实施《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即将授课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再按一定比例分成四大模块,由四位老师各承担一大模块的教学;全面地将理论与技能融合在一起,以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提高技能操作能力。学校在前期就对所需设备、器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完善了实施教学大纲,为一体化教学做了充分准备。真正由过去的老师满堂灌变为学生自己做,主动学。学生希望教学中多一些“做”的内容,在他们看来“做”比“听”容易懂,而且“做”与原有的学习基础相关性不大,这些都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学得会”的内在需求。具体做法如下。
(一)对照教学大纲对课本进行取舍。
目前教材有十多个版本,五花八门,甚至是大学教材的翻版,有的还错误百出。学生为什么首先希望课堂教学内容是学得会的?这反映的是当前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课程太多、教学内容过难,学生学不了、学不会。正因为听不懂、学不会,消极的学习行为才随处可见。要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关键在于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学生认为“要把过多的教学内容去掉一些,把过难的内容删掉”,这实际上就是“过滤”。学生希望“教学能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因为“与生活联系起来就容易懂”,这实际上是教学内容的“还原”,其本身来自生活与生产的实践,“还原”就回归了职教的本质。
精选教材,将可有可无的内容进行删修处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真正选择那些主要的、有用的、必需的编好讲义。根据培养生产一线技工的目标,以及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的特点,在内容的确定、增减上力保实用化、精简化,突出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讲课中尽量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例作比喻,帮助学生克服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障碍,对教学内容感到有用、不难、通俗,学有所用,快速入门,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由于上课形式由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自己练,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被活跃、生动的教学代替,教师的作用和角色由纯知识讲授变为理论讲解、技能培训、技术指导和咨询,教师当场言传身教,学生当场练习锻炼,在锻炼中遇到问题马上向老师请教,师生互动,学生有了更多动手机会。中专生一般在课堂的前20分钟注意力较集中,而且学习效率较高,过了这段时间便会有部分学生出现打瞌睡、思想开小差等情况。“一体化”教学采用讲授和实训交替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提高了上课效率。
(二)分组进行。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每位教师都只带10人左右。每个模块按“结构―原理―修理―检测”顺序展开,理论教学占1/4,实物及演示占1/4,实践教学占1/2。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切实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而且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两者脱节而造成学习难度加大的问题,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逼着学生学而学生不学的局面,真正使学生达到我想学的目的,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每个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并进行测验。
学生上完理论课后,技能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从而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把理论知识通过操作练习进行验证,系统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在练习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强调操作安全,增强练习的效果,教师认真巡回指导,加强监督,发现错误动作立即纠正,保证练习的准确性。对每名学生的操作次数、质量做一定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增强练习效果。对不操作的学生要求在旁边认真观摩,指出操作中的错误,其他学生复习课本内容与实物进行比较,认清零件的名称,对一些概念、原理进行熟记,教师及时提问,并做好记录作为平时的考核分。每个模块结束时,都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作业并进行检查,然后讲解。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避免忽视理论讲解而变成实习教学的现象出现。
“一体化”教学并非只强调实践和技能,轻视或完全忽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它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纯理论教学或理论和实践分开教学模式的弊端,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一个个的实训项目中,以实用、生动有趣的实训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它突出了职教的特点和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治愈了中专生文化素质偏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先天顽疾,以实用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作导向,使学生学有所值、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这就要求在加强学生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基础文化课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把中专办成“手艺匠”的学校,而要把学生培养成既精通本行业务,又具有广泛基础知识的人才。
三、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体会和问题
(一)“一体化”教学的体会。
“一体化”教学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对学生而言,由于对所学专业了解较少,常会产生胆怯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文化基础知识较差,专业知识肯定也学不好。通过教学,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可以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吸引学生勇于动手,敢于实践,快速入门。经过实践,采取“一体化”教学,学生愿学、愿干,积极性高,求知欲强,成绩好,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让学生满意,学生感到生动、不呆板,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理论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能使学生感觉学到了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由于激发了兴趣和调动积极性,技能形成进程加快。
(二)“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校组织了教学调查。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专业知识更容易理解,操作技能掌握得更为熟练。但是,推行”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必然会在观念、经费、设备、场所、教师等方面遇到较大的困难。
1.思想观念转变是关键。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现状,切实把实践教学摆在首位。传统的中专教学模式一直沿用大中小学通用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室中,学生对着教材听,教师对着黑板讲。虽然我们现在采用了挂图、幻灯片、录像、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但由于专业知识大多来源于生产实践,需要有现场的感性认识,结果在教室的常规理论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抽象,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学习效率低、效果差,使教师感到专业课难教。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转变过去的传统观念,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应用型理论和实际技能相结合”,应立足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教学改革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除了“教什么”以外,还有“如何教”“怎样学”的问题。现在还存在的僵硬刻板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及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应当革除,否则是达不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的的。
2.有充足的财力、物力,加强实习室的硬件建设。
由于学生进行实习需要一定的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有的属于易损件,需要及时补充和更新,有设备、工具的损耗,有电力和材料的消耗,这些都使教学成本急剧上升。
目前学校与曲靖市汇龙公司联合成立珠江源汽车城,把教学实践基地设在其中,探索出“产教结合,校企合一”的联合办学模式。学校建立了“教学―实习―就业―发展一体化”的终生教育模式,以订单式、项目任务式原则实施教学。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学校节省了教学成本,企业抓住了人才,最终形成了良性循环。
3.师资队伍建设还待加强。
中专的教师有两个来源,一是从企业出身的,他们实际动手能力强,但知识结构不全面;二是大学毕业分配的,他们有理论,但是实际能力不够。近年来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投入,很多学校购买了大批的先进设备,但是真正会用这些设备的老师不多,他们不会,学生又怎么会呢?所以要求教师既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了适应中专教学改革的要求,应重点放在“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工作中。
4.一体化教学应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中写道:“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会学生学。”学校的任务不只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我学习、吸取新知识的能力。在走出校门到工作岗位后也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满足社会的需要。也就是说学校教育要考虑学生毕业以后的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会创造、会发展”;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经济社会既要有高明的“指挥家”,又要有娴熟的“演奏手”。目前中专的培养目标由学历型转向应用型,毕业生应是既掌握专业必需的文化与专业知识,又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学校的生命在于培养的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工作能力,能手脑并用、服务于社会。因此,必须搞好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正确处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际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不能把实际技能仅看做是操作技能,在技能培训中应该能力重于技艺,重视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总之,相对来看,学生学习基础差一些,应按照宽进严出的教学方法办学,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工夫,在技能操作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实践中不断完善,改变以往沉闷、压抑的教学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这样我校的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从而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高级技工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义智等编.职业学校管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关键词]教学练做 教学模式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154-03
国家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到目前,法律高职教育模式已经运行了十多年,这期间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探讨,对专业设置理论的研究,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均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提升。本文没有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而仅从微观层面以劳教管理专业(戒毒方向)于第四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为例,将宏观理念融入微观教学中,以课堂为载体,将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进行详细解读。
一、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课程实施中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主要从以下四点进行可行性分析: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教学对象对教学模式的需求、教学保障条件、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理论基础部分并不难讲授,结合实务操作,掌握部分理论就足够了。在课程内容构建方面,将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进行有效结合,先掌握实务部分,再进行总结汇总,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种先实务后理论、边实务边理论的上课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学科体系下先理论、后实务的授课模式,这是一种挑战,也是顺应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
(二)教学对象对教学模式的需求
1.对象特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课程于大二下学期开设。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对公共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学习和掌握。现在进入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这是学生今后走向就业岗位、掌握职业核心能力、与岗位核心能力无缝对接的关键一个学期。
2.情绪特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等先天性不足一直干扰着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再加上面临“2+1”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整体处于浮躁期。学生对下个学期即将到来的实习充满了各种好奇、期待与不安,总之焦虑等各种不良情绪会干扰学生对正常教学内容的关注与学习。
3.心理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农村学生占据三分之二的比例,这些学生性格内向、自卑、不自信等特点比较突出,这与成为一名管理者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之间有很大差距。
以上三点对本课程实施提出很大挑战,如何将课程讲活,让学生掌握好,能学以致用,这需要教师对课程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同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意向旺盛。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对于自身能力提高的需求,学生急需在课堂上进行专业化训练,通过训练及教师对训练过程和效果的指点、评价,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条件保障
本教学模式设计学生规模为40人,方便进行分组练习。另外,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投影仪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物质保障。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司法部强制隔离戒毒交流资料等资料为课程的外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四)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课程标准,设定三层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表1
■
二、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一)课程实施原则
鉴于劳教管理专业(戒毒方向)学生在山东省内就业面窄、门槛高的现状,本门课程以戒毒管理为主线,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扩充,以团队建设为基础,以课堂演练为载体,通过反复演练、质询、探讨、评价,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提升课堂效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运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总结归纳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进行宏观的教学设计与引导,将教学设计、课程规划、课堂实施、课程评价进行综合设计,主导课程的发展方向。
(二)课程实施过程
1.教学内容分模块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进度表)(见表2)
2.以一次课实施过程为例。(以学习情景五,项目1:回归社会准备期戒毒人员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管理内容为载体进行展示)(见表3)
三、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课程评价分析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课程评价体系由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共同构成了横向和纵向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互评融入过程评价中,分值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50%;期末评价和教师评价作为综合评价,分值占期末总成绩的50%。本课程评价体系突破传统的“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评价标准的固定模式,修正了平时成绩由教师进行概括化评价的高度盖然性,由学生就训练项目进行具体评分替代老师的单一评分体系。该评价体系优势明显,一是提升了学生对课程评价的关注度;二是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度;三是提升学生观察问题的高度与广度;四是锻炼学生的概括汇总能力。
四、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效果评估
学期末,笔者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实务》课程在授课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以期对整学期上课质量进行评价。问卷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大项,共计五十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单项选择题,有“非常好、好、一般、不好、非常不好”五个选择答案。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具体统计数据见表4。
表4
■
从统计数据看,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学生认可度很好,认为非常好的占据72%。
五、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广建议
教学练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工科院校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在各工科职业院校中演化出各种类似版本的教学模式,如“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但是在文科职业院校,尤其在法律职业院校中,由于专业性质和课程特点,该种教学模式推广起来有一定难度。现建议从以下三点进行操作:
(一)转变教师思维定式
1.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堂教学,改变课堂上“一本教材、一个课件、一张嘴”的由教师一人主宰的独角戏格局,转变为发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把课堂转变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扮演导演角色,指导学生向着更专业的高度和深度发展。2.将教师的尊严与教学服务进行科学定位。教师要带着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将对学生的教学服务做到极致,用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水平换取学生对教师的尊敬。这要求教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教学态度,接受学生在课堂展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并进行专业化的指导。
(二)突破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操作难点
该种教学模式的难点在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程度,包括课堂进度控制、气氛调节、情绪调动、平衡各种观点纷争等现场调控。这要求教师除了精通专业知识之外,更要懂得如何进行差异化、个性化教学服务。
将法律类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务的教学顺序,转化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思路。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合适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总结相关原理、原则等理论性知识,教师进行宏观调控,对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汇总、反馈,再进行下一次演练。如此反复练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完全掌握了专业课程实务内容,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定学习效果。
六、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建议
1.教师的专业培训。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法律类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着重视宏观结果,忽略微观教学实施过程的现象。建议对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培训,开展多形式的学习、观摩、交流等活动,推动教师对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接受、领悟与执行。
2.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训练。在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转变为集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掌控能力为一体的“导演”。这要求教师除了钻研专业知识之外,更要关注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恰当的评价、奖励、惩罚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及课余时间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 参 考 文 献 ]
伴随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了适应这一特点,实施一体化教改便成为深化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力。“一体化”教学是指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一体化具体表现在教学场地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师一体化等几个方面。教学一体化的实施目的在于实现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会计电算化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就是立足会计专业的特点,把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并加大实际操作的训练力度,从而培养出“出校就能用“的会计人员。
关键词:
电算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一、电算化一体化教学发展的前提
(一)加强对一体化教学课程的开发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设置是教学的基础,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教育学生培养定位,以会计基础为中心,企业模式为依托编写适合技工学校学生学习水平的电算化教材,合理设置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同时,教职人员也要科学设置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在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充分体现实践和理论的结合、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设定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
(二)积极打造一体化的教学师资队伍一体化的教学师资队伍是一体化教学基础条件,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以及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设计出集合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等为一体的课程,在教学管理中不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为了培养电算化一体化教师,我校教师利用暑假期间到企业参观学习,亲身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另外,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学技能。在一体化的课程开发建设中,要求教师要应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强教师的自我实践能力。在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不断打造一支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准、高示范性的优秀教职队伍。
二、会计电算化一体化教学的措施
(一)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重视实训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实训教学处于从属地位,两者所占比例通常是1:1。新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教学体系以实训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在课程设计上,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所占比例达到1:2。电算化一体化课程全程在专业的实训机房进行,老师讲授完理论内容后,学生马上就能进行实训技能训练,这样子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相衔接,巩固所学知识。
(二)证书与教学相结合电算化一体化教学引入考证机制,教学内容涵盖职业资格、高新财会应用考试的所有内容,学生学完课程就可以参加会计从业资格和高新技术考试-会计软件应用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毕业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多取得一种职业能力证书,多掌握一种技能,多一个就业机会和可能。
(三)教学与案例相结合在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剖析和真实模拟,进一步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工种,比如会计师、会计主管、凭证审核员等主要工作任务,加强学生对整个会计行业的认识,为之后对学生展开的实际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实训的进行。在基本了解现阶段企业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工作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记账凭证程序,将会计电算化的人物的权限和工作内容划分成如下几点:第一,出纳员或会计助理员(原始凭证审核员、制单员)。他们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对原始凭证资料的审核‘这种审核工作在以往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管理中很容易被忽视,缺乏对其实际操作演练,而是应用事先编写好的经济业务文字描述工作,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工作情况和预期认为的不一致,为工作的有效进行带来了局限实,缺乏实践课程的真实性,是盲目进行理论教学的一种体现。第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工作一般还是根据审核没有错误的原始凭证来进行记账处理,并录入期初余额,设置凭证类别。第三,会计主管。会计主管的主要工作主要是对凭证审核、过账、结账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记录。
案例剖析:首先,将学生以四人一组的形式来模拟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工作,对每名学生分别安排不同的会计工作,主要有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会计员、出纳员等,规定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操作。其中,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对操作员的增加、对账套的建立和引入工作;账套主管主要负责会计部门的档案审核;会计员主要负责期初余额录入、填制凭证、查询凭证、期末结转等工作;出纳员主要负责现金、银行业务操作、出纳签字等。其次,教师要向学生的模拟试验讲出具体的操作重点和操作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解决自己的工作任务。再次,教师要在活动结束之后对活动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学生的模拟活动问题提出具体的处理思路和方法。最后,在进行案例演示后,每个小组再分工合作完成相应的任务。通过分工操作,模拟企业财务操作环境,使学生更近、更真实地接触显示企业管理模式与操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更好地投入到操作中。开展小组学习模式,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写作能力。
三、会计电算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现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一体化教学才是现在技工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通过一体化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也能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更能曾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毕业生到岗就能进入角色,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顺应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天明.一体化教学[J].中国证券期货,2010(10).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实训;改革
一、对“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即警察院校在进行教学管理中,把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模拟实战的“练”、警察一线岗位的“战”等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教学链,进行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教学模式。
“教、学、练、战”一体化模式中的教、学、练、战四个环节必须紧紧围绕人才的素质、能力培养展开。“教”,就是在教学方面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要重点研究如何落实“厚基础、宽口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就是要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在强化教与管的有效结合、提升教师课堂管控能力、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改革和探索学生的学习途径及方法上有所突破。“练”,要强调理论和实战相结合,通过“练”让学生熟悉掌握相关业务工作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战”,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解决学生能干什么,要紧密结合监狱实战需要开展学生培养,确保学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教、学、练、战四个环节中,改革的重点是“教”和“战”两个环节。对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与论证,要考虑从专业纵向上和专业横向上如何实现教、学、练、战一体化,抓住重点环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试点班实施“教、学、练、战”教学改革中面临的困难
1.学员大部分底子薄、相互之间差距大。以我校2009级监狱管理试点班为例,全班共49人,由于他们离开学校已有好几年了,学历从中学到大学不等,再加上学员的年龄较大,而且专业也不一样,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学校的专业教学是全新的,与学历班的学员相比学起来很吃力。尤其他们具备一定的社会经历,而且工作问题已解决,学习压力小,不像学历班学生那么努力。
2.教学时间难以保证。试点班的学制按规定为两年,其中半年为顶岗实习,理论授课的时间控制在三个学期中。但是由于其招生程序与普通学历班学生不同,不仅有统一的笔试,还有面试,与公务员招考程序完全相同。按照政法委当初的实施计划,试点班的招考工作一般在每年的七月底到八月初完成,录取工作在九月完成,计划上安排在十月份开学,但由于招考及录取环节的拖延,招录学员一般在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左右才开始报到,第一学期最多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进行教学,很难完成教学计划,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这势必影响试点班整个培养方案的实施,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3.教学资源未理顺。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在师资安排上给试点班配备了最好的教师,挑选理论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师;这些老师虽然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缺乏一线工作经历,讲课时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授课没有吸引力。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足,尤其是缺乏学员将理论知识很快转化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对试点班学员“教、学、练、战”改革的实践
根据中央政法委等十五部门《关于印发〈2011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政法[2011]21号)文件精神,监狱管理试点班学员的培养要围绕加强监狱工作和监狱民警队伍建设大局,按照“政治建警,素质强警”的要求,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实战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复合型监狱管理人才。
1.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针对监狱管理工作中缺乏懂监狱管理知识、技能的民警的现实,确定了“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尊崇法律、崇尚科学、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刑罚执行相关技能,能够胜任罪犯劳动现场管理、监区及分监区工作、内看守工作、罪犯教育改造等工作的刑罚执行的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对教学课程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大多数课程中设计了针对“一线人才”职业能力需求的实训项目。
2.重点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 为切实落实“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新教学模式,监管教研室对试点班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改革,第一学期的课程在学校课堂讲授,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的课程实行课堂讲授和监狱现场实训交叉教学的方式。教师由学校的专业老师和监狱的教育改造能手担任,实习学员的管理由学校和监狱共同负责。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融为一体,在一个课堂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传授。即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工作环境中,学生首先完成理论基础的学习,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认识和训练。该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和矛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职业教育目的。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很显著的特点:
1.实用性强
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融为一体,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使学生亲自进行操作过程,从中学习专业技能。
2.技能性强
这样的教学模式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主导思想,即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又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
3.教学质量和效率高
一体化教学从根本上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离的问题,缩短了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迁移的时间和距离,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4.要求教师素质高、能力强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能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
5.要求教学条件高
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训教学的条件,这是一体化教学模式前提和保障。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我院的一体化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教师一体化”和“教学一体化” 。
1.教师一体化
教师一体化就是专业理论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与班主任老师由一人担任。
首先,专业课教师任教周期长、课时量大,与学生的接触机会多、时间长,相对而言了解学生。为了便于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教学效果,也要求班主任能有更多时间与学生相处。因此在理论教学阶段只有专业教师才能较好地胜任班主任工作。
其次,在实习阶段,主要是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培训和操作技能指导,学生信赖老师。因此实习教师可以凭借学生对自己的信赖去教育学生。另外,由于实训教学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这有利于对学生加强实习指导和管理。
因此,技师学院的教师一体化,既解决了课堂上管好学生的难题,同时还解决了技师学院师资不足的问题。
2.教学一体化
教学一体化就是专业基础课、工艺课与实训教学一体化。要想使这三者完善地融合在一起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要做到一体化课程设置模块化,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如我校推行模块化教学,将各个技能训练分成若干个课题,各相关专业教学以课题为教学目标,完成相关知识的教学,如识图、材料等。
(2)选择或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写一体化教材。根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学校组织专业教师结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训教材,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补充编写一体化教学专业教材。
(3)利用一体化车间,营造一体化教学氛围,更有利于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标。如我校的技能教学大部分都是在一体化车间内进行,这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前提和保障,这是根本所在。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主体原则。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开动脑筋想办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四、要认清一体化教学的阶段
提到一体化教学,每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在学校里理论与实习的结合。笔者认为,在一体化教学中,除了在学校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与企业的一体化结合。技师学院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技术人才,所以我们要实现学生转变到工人的无缝对接就要求学生一到企业就能马上适应身份的转变。所以,除了在低年级将理论与实习相结合外,等学生升到高年级后,学校应该有阶段的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去,为将来的身份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目前高职院校广泛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相关的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的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目前基础和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要求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它是以项目为载体,创设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情境,将理论学习与实训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一、要有合格的“理实一体化”教师
在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具有“一体化”教学能力的教师是成功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合格的“理实一体化”教师?简单说,就是要求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实现“一体化”。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功底,还要掌握熟练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更要具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分析能力和教学过程的组合能力。目前,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教师,一般都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能力也较强,欠缺的往往是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综合能力。尽管现在计算机技术及软件的更新速度很快,但计算机教师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和软件,这是不成问题的。而要提升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自身创新综合能力,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发现和解决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能够将实习所得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回到学校,传授给学生,促进教学和实践的结合。
二、建立良好的实训环境
建立良好的实训环境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学与实训场所既要满足一般实践操作的需要,又要适合讲授教学、讨论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的需要。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而言,良好的实训环境主要体现在:
1.必须有与生数规模相适应的实训机房,要保证在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2.实训场所的学生座位设计要以小组为单位,便于学生分组、合作学习。3.在空间分布上,实训场所要能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区域划分,形成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际操作;既能集中听教师讲解,又能利于学生分组讨论的不同区域。4.应保证实训场所硬件设备的先进性。所使用的设备应采用当前的主流设备,能流畅地运行保证教学计划顺利开展所需的相关软件。5.教学中所使用的软件也应为当前主流软件。实训设备数量不足,软、硬件过时落后或软件运行不流畅,不但会使教学过程受阻,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而且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直接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
三、高质量的教学案例
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是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如何建立和丰富实践案例库,以及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并具有该专业代表性的案例,对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至关重要。首先,教学案例的设计和选择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某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以真实的职业岗位项目和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其次,教学案例的设计和选择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习基础不同、发展需求各异的学习者的需要。要针对不同的专业的特点,对同一教学内容、同一能力或技能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的教学案例,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
四、建立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相适应的考核与评价手段
考核与评价是检验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考核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教学效果。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评价形式, 成绩评定必须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其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评价应齐头并进,不应出现偏重于某一部分,使得评价流于形式。在具体的考核与评价过程中,可以从多方面开展。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大对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并做好记录,对其分析、总结和评定。在期末考试中,在不忽视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的同时,加大对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另外,也可不定期地开展技能竞赛,激发学生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创设不同计算机教学情境,把计算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计算机的实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转变了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都有很大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也有了明显地改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适合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魏书生.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3]何先应.略论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面临的七大问题[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6):71-73.
关键词:钳工一体化教学 教学方法 探索
一、何为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为中心转变。由此可见,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一是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课教师构成一体;二是教材一体化,即理论课教材与实习课教材构成一体;三是教室一体化,即理论教室和实习车间构成一体。
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为何要实施一体化教学
1.学生的素质现状适合开展一体化教学
目前技校学生普遍素质低下,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在学校获取知识的能力可分为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接受理论知识快,普遍成绩较好,他们的目标是上高中考大学,而来到技校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尚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在教学理念上,应根据学生的现状,顺其自然,加强形象思维教学,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2.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传统的技工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者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这是一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有许多弊端。
(1)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大部分理论课教师不会教实操课程,不知实操课使用哪些理论知识,常常根据自己的想象或学科逻辑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学的一些理论在实操中用不到或已经陈旧过时,而一些实操中必需的理论却没有学到或学得不深不透。受技工学校生源质量的影响和学生对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水平的限制,脱离实践的理论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也就达不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2)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动力最主要来源于实习操作或是实践应用,即学习兴趣具有明显职业倾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分离使学生不清楚理论的应用价值,造成学生学习理论课程动力不足。失去理论的实践教学,只能变成简单重复练习,单调枯燥,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精神,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
(3)不能满足现代生产企业对人才的质量需求。现代生产活动要求技术人才不仅能操作机器,还应该懂得生产原理,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理论基础。脱离理论的实践,把学生变成只会重复操作的“机器”,使学生不能有效改进生产工艺和适应技术进步,降低了生产能力,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能力。
(4)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的优点。一体化教学可以减少授课内容的重复,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实践时间;可以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求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指导型变为交叉互补型,由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消化式吸收;可以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拓宽知识结构。
一体化教学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的内容重复,培养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既解决了教学资源短缺的矛盾,又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较之其他工种复杂,各种操作技法包括:“锉、锯、錾、刮、钻、划、攻、套、铰、研”。现代化企业需要的人才是“技术全面,操作熟练”的技术工人,为此,在课程安排上,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1.课堂示范法
教师要把理论讲授与实际示范操作搬到实习课上一起讲,这样学生注意力集中,效果好。为此,我们把工具教具准备充足,把挫、锯、刮研、铰孔、攻丝、套扣等课题,边讲理论,边示范操作,用规范的动作,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直观感受,提高兴趣。
2.增强记忆法
教师可以把一些基本操作技能要点编成顺口溜,便于学生实习中记忆。如锉削是钳工专业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锉削姿势正确与否,对锉削质量、锉削力的运用和发挥以及操作者的疲劳程度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锉削的操作姿势又很难掌握,于是我们采用口诀法教学:
两手握锉放件上,左臂小弯横向平;
右臂纵向保平行,左手压来右手推;
上身倾斜紧跟随,右腿伸直向前倾;
重心在左膝弯曲,锉行四三体前停;
两臂继续送到头,动作协调节奏准;
左腿伸直借反力,体心后移复原位;
顺势收锉体前倾,接着再作下一回。
简短的口诀,把握锉、站立步位、姿势动作以及操作用力几方面动作要领进行了形象的概括。学生记熟了口诀,明确了教师的要求,可按照口诀和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一但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教师可针对错误现象有的放矢,用口诀进行及时纠正,使得学生易记易改。
四、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作用
1.提高了教学质量
由于一体化教学有效地避免了工艺课和实习课的脱节,使钳工工艺课更有针对性、直观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效果有明显提高。工艺、实习课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例如在钳工生产实习中,当我们锉削有形位公差要求的凸件时,向学生讲解形位公差代号:对称度、平面度、垂直度和表面粗糙度代号的含义,如果单纯地把理论或实习教学分开,就很难让学生明白其真正含义。我们的“双师型”教师,能够把理论性的知识带到实习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比单纯在理论课堂上讲解高得多,并且教师能够真正地把理论应用到实际,这恰恰符合职业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2.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
钳工“一体化”教学成功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围绕如何向学生“灌输”知识,向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如何“教会”学生知识的转变;从严格以大纲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向以鉴定规范为标准,以实现手与脑的有机配合为目标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习车间、场所能讲解结合的“一体化”教室为中心转变。
3.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化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形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探索,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化。我们让一体化教室具有科学研究的情境和氛围,就能很好地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使他们跃跃欲试。例如,在彩电故障检修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先设置故障,鼓励学生认真分析故障形成的原因,利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努力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自豪感。故障排除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写出故障分析和检修过程,从实际操作上升到理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这样经过反复实验,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采用学生自主提问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质疑为切入点,以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4.推动教材的改革
目前有些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市场严重脱节或滞后,而且实用性不强。一体化教学凸显了形象思维教学,这就要求教材的侧重点要转移到操作技能上来,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舍弃一些烦琐冗长的理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结束语
一体化教学主要应用于专业课和技能课的教学,并不是所有学科都能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一些对学生技能形成相关性不大的专业理论要大胆舍弃,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课时数。语文、数学、英语作为基础学科,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尽力体现直观性原则、够用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的前提下,切实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育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的毕业生是不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那些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将成为用人单位选拔的标准。一体化教学所培育的学生顺应了市场的需求,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拓展了空间: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全面锻炼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改革?科技创新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大批的技术和创新人才,以适应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专业理论和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而随着一体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笔者学院目前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模块式教学的思路和做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学生学习收获方面,学生感到存在模块式学习课时紧、内容多、任务重、压力大,而且感觉枯燥,在自己学习过程中没有进一步消化理解的时间,对学习内容没有吃透,不知道学习了这门课如何应用于实践等种种问题。
笔者结合一体化教学经验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发现如果将创新作品的制作融入日常专业教学,将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较好掌握专业技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就以学生三菱PLC模块学习为例谈下一体化创新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一、提出要求,明确工作任务
模块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科技创新作品制作,可以单独制作也可合作完成,以此作为模块考核的一项指标。
二、制订工作计划,作出决策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制订本组工作计划,提出创作思路和创意,加以归纳总结。并将结果汇总,老师进行初步筛选,而后挑出与对本专业结合较为密切的作品进行完善。
三、实施计划
明确任务和作出决定以后,教师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逐一完成,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分工合作、检查完善等环节来完成计划。下面以“小型水陆两用勘查机器人”作品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小型水陆两用勘查机器人”作为较突出的作品创意,它装载了电机、风扇、摄像头等部件。设想可以在陆地或水中利用摄像头来探测人不易到达的地方。
第二,老师提出问题:如何实现陆地上的行走、如何保证在水下的电路安全(密封性)、摄像头如何对外部环境提供较准确的图像等。
第三,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网上或图书馆进行资料的查找,以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以此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学生采用四轮来实现机器人在陆地上的行走,老师提出在运动中会遇到各种不同地况,采用四轮可能侧翻,还有问题就是不能多方向灵活转动。学生经过资料查找认为可以用履带实现,可是带来的问题就是只能实现前后控制。
第五,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履带由电动机控制,只要控制两只电动机不同工作状态就可以实现多方向运动。学生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发现电动机靠接线不能多向控制,再次提出问题如何解决。
第六,本模块学生正在学习三菱PLC,提示学生是否可以用PLC来解决电机的不同工作状态。教师结合学生碰到的编程问题在班级进行集中讲解。
第七,学生在外部接线环节遇到困难,由于是小型直流电动机,不知如何进行外部接线。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地在班级讲述PLC接线的重要性以及接线的方法。
第八,学生进行接线安装与调试,完成工作报告。
四、验收、总结与评价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基本完成工作任务,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演示文稿、展板、海报、录像等形式向全班进行汇报与展示。交流本组成员在工作期间如何分析、解决问题等心得体会,教师最后做出点评与评价。
五、小结
一体化创新教学是一种尝试,是一种体验。在整个一体化创新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仍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改进与完善。这也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环境和条件,努力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郝琦蕾.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
关键词:PLC 工学结合一体化 教学方法
一、PLC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做法
第一,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电气类专业规划教材为基础,在PLC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重视实际编程能力的培养,结合工厂生产实际,根据学校PLC一体化设备的具体情况,从电力拖动技术学习实训入手,在理解掌握电力拖动技术的控制思想、控制方法后,进一步学习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与实训,循序渐进,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第二,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浅入深,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开始尽量利用最基础、最简单的单元电路进行训练,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从感性知识学习自发过渡到理性知识的学习。
第三,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中,以项目课题带动理论的主动学习,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潜力得到发挥。例如教师在引入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课题学习时,首先引导学生找寻电动机启动正转反转的工作原理,对照控制图,通过接线,让设备实际运行起来,进一步理解电动机的正转与反转。理解控制和被控制之间的关系后,在继电控制图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动手编程,画出梯形图,进行接线、调试等。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将继电控制和PLC控制做了一个很好比较。
第四,技工院校PLC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甚至下厂实践,以适应教学需要。
二、PLC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案例
项目单元为按钮式人行道交通灯的制作(共10学时)。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PLC的基本编程方法,PLC定时器原理,三色LED管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会使用编程软件,初步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元器件在线路板上能正确布局、接线,PLC与线路板正确接线。
2.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请你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编写一个按钮式人行道交通灯程序,并在电路板上调试模拟运行。要求:在正常情况下,汽车通行,主干道绿灯亮,人行道红灯亮;当行人想过马路,就按按钮。当按下按钮之后,主干道交通灯将从绿(5s)绿闪(3s)黄(3s)红(20s),当主干道红灯亮时,人行道从红灯亮转为绿灯亮,15s以后,人行道绿灯开始闪烁,闪烁5s后转入主干道绿灯亮,人行道红灯亮。
分类指导:任务给出以后,教师分类指导学生。对于不能正确理解题意、甚至无法动手操作的学生,听教师引导、讲解指导;对能正确理解题意、有一定思路的学生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这样,每位学生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了正确选择,自主学习。
探究解决:学生编写完程序后上机调试,不断完善修改相关程序内容,看是否能完成项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调试结果提交指导教师评改,教师指出学生程序需要修改、需要补充的地方,学生回去后进一步完善,在过程中提高综合编程能力。
实物演示:把学生最终调试好的程序写入PLC后,通过外部接线将PLC接到学生自己已经焊接好的带有按钮、三色LED管电路板上,由学生自己演示,自我检验、补充、修改完善。至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完全激发出来,学生不仅初步学会了PLC的逻辑编程思路,还掌握了从编程调试到接线演示操作一系列完整过程。
评定成绩:教师根据演示效果,结合程序编写情况,线路板制作、接线情况,对照具体评分标准,对每一位学生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布置作业:设计相应作业,延伸思路。
3.实际效果
项目为引导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原来枯燥无味的PLC编程因为有了项目为载体而变得生动活泼。当学生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项目在自己的手中变成一件产品,从心底涌出的自豪感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对其他专业课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三、PLC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体会
第一,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使任务项目与相关专业理论紧密衔接,实现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第二,技工院校电气类专业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教师指导,学生主动,这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项目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通过不断解决新问题,学生自信心不断提升,技能水平也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