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英文化范文

中英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英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英文化

第1篇:中英文化范文

【关键词】礼貌原则;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0.引言

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礼貌是一种社会规约,它对任何社会成员产生制约作用。对礼貌的阐述自古就有,但对礼貌系统研究和总结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随着语用学的发展,礼貌问题逐步成为这门学科的一大研究主题。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它不仅能维护交谈双方的均等地位,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东方文化国家(如中国和日本)比西方国家更强调‘谦虚准则’,英语国家则更强调‘策略准则’。当然,这些观察认为,作为人类交际的总的功能规则,这些原则多少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其相对重要性在不同的文化、社会和语言环境中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差异性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受社会、价值观、思维模式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中人们遵循的礼貌原则,与西方世界国家所遵循的原则有较大差异。

1.中西方的礼貌理论研究

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因此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对礼貌的的研究是非常活跃的,格莱斯、布朗和列文森、利奇、徐盛桓、顾曰国等中外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礼貌准则。

1.1西方的礼貌理论研究

1.1.1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格莱斯提出所有的谈话者都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即合作原则。他提出4个相应的准则及相关次准则。(1)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一是所说的话应包含为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尤其是:一是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二是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4)方式准则: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尤其要:一时避免晦涩;二是避免歧义;三是简练;四是有条理。

1.1.2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论

布朗和列文森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为“面子”理论。他们相信“面子这一抽象概念是具有普遍性的”,“其中心思想就是要理解相互交往中对不同行为所采取的策略,而这些行为是建立在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基础上的”。

根据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面子就是公众形象,它可以被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 。前者指人们希望自己的言行、思想等得到肯定和赞赏,即希望受到恭维;后者指人们希望自己享有自由,不受外界的干扰或侵犯“,消极”不是“坏”的意思,只是与“积极”相对而言。因此,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的面子,比如,如果说话人迁就或服从听话人,从听话人的角度着想,不强求或打扰对方,这就是维护听话人消极面子的行为。与利奇的礼貌原则相比,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更具人性化,体现了人的理性和交往中的面子需求。这种人性化的体现远远超出了规约的理论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面子”这一跨文化现象。

1.1.3利奇的礼貌原则

B&L的面子理论一经问世,立即引起广泛关注,相关著作不断涌现,其中成果最显著的当属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利奇提出一套礼貌原则极其相关的一系列准则用以弥补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的不足。利奇指出合作原则指导我们应该说什么,使之达到预期目的;而礼貌原则可以帮助维持友好关系,这种关系是使双方加以配合的前提。利奇的礼貌原则共分为以下六条准则:

(1)策略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损失;尽量增加对别人的利益。

(2)慷慨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加强对别人的赞扬。

(3)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尽量表扬别人。

(4)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

(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分歧;增加自己与别人的共识。

(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自己对别人的厌恶,增加对别人的同情。这些准则有时可归纳为三条:1)损惠准则(得体、宽宏);2)褒贬准则(赞扬、谦虚) ;3)求同准则(一致、同情)。利奇礼貌原则的精髓在于最大限度采用礼貌言语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尊重。

1.2中国的礼貌理论研究

1.2.1徐盛桓的礼貌原则

徐盛桓在批判利奇的礼貌原则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礼貌理论框架:注意自身一方;尊重对方;考虑第三方。

1.2.2顾日国的礼貌原则

我国语言学家顾日国吸收和借鉴利奇的六条礼貌准则,并追溯了现代礼貌概念的历史渊源,总结了与汉语言文化有关的五条礼貌准准则:第一是贬己尊人准则;第二是称呼准则:指人们出自礼貌,在相互称呼时仍接“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关系;第三是文雅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第四是求同准则:这与“脸”、“面子”有关,所谓求同,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第五是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

1.2.3 索振羽的礼貌研究

索振羽指出利奇的礼貌原则存在一些不足,“应该寻找一个涵盖力强,覆盖面大,能包容‘礼貌原则’以及其他一些起救援‘合作原则’作用的小原则的高层次的具有普遍性的原则”,也就是著名的‘得体原则’。这一原则包括礼貌准则,幽默准则和克制准则三个小类。索振羽认为得体原则适用于拐弯抹角的言语活动。得体原则利用国外的语言学理论,洋为中用,描写和解释汉民族的言语交际现象,给人处处逢春的欣喜。

2.中西礼貌原则的异同

2.1中西礼貌原则的共同性

一方面,我们还是不可否认中西礼貌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利奇(Leech)的策略准则和慷慨准则相当于汉语的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或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会话表达上尽量夸大得到的好处或尽量说小自己的代价;利奇的赞扬准则和赞同准则相当于我们的求同准则。在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框架里,他们所谓的“积极面子”相当于汉语的求同准则,即通过增加双方的一致性来满足对方的欲望。Leech的谦虚准则相当于汉语贬己尊人准则的一部分,即不以贬己来抬别人,只以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为准则。所以,英汉礼貌原则都包含着为他人着想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要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限度。

2.2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性

另一方面,就不同的文化而言,礼貌的准则和内涵就有较大的差异和冲突。礼貌准则来源于文化,是进入言语行为的文化准则。汉英礼貌原则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对于同样的礼貌现象会存在不同解释和反应。

对于礼貌原则中各个准则的侧重, 中西有所不同。对西方来讲,策略准则是最重要的准则,构成了英语语言文化的核心。它是人们在实施诸如请示、命令、警告等言语行为时惯常遵循的准则。然而在中国和日本等东方社会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核心。这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在听到赞美之词时,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

3.中西礼貌差异的成因

3.1礼貌的不同渊源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的礼貌与传统的礼治紧密相连,“礼仪者,治之始也。”在传统上衣差序格局为主要去取向的社会结构并以群体取向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社会,礼的精神就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礼不仅维护了社会传统秩序,还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言行,从而协调了社会上各种关系和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统一和稳定。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现代的礼貌原则仍然强调“别”,它大大不同于西方的那些仅仅规范人们在交际中如何措辞的礼貌原则,而是比它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文化特色。

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是平等取向,“上尊下卑”受到人们的唾弃,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在同自然界作斗争中树立自己的形象,个人利益,个人自由,个人解放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礼貌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协同,礼貌原则主要强调人们在交往中必须使用的言语规范。在西方不分尊卑,长幼,显示出人人平等,个性独立的文化特征。年龄相似的人之间,年龄悬殊的人之间,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甚至孩子对父母,学生对老师都常常直呼其名,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

3.2价值观念系统

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独特的一套对人们的活动起规定性作用的,指导人们行为和思维,评价事物的标准系统,这就是价值观念系统,它具有相对性,即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在一种文化中可以被接受,甚至被崇敬的价值观念,在另外的文化中则有可能被人所贬斥,唾弃。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在思想意识及语言方式上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统一,重感性和经验,重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任何事情都要先考虑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因为“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们的言行都严格遵守那一套“清规戒律”,不得越雷池半步。崇尚谦虚达礼,克己受到,知足常乐,避免张扬,以免“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在性格上内敛,含蓄,谦虚,忍让,所谓“让三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讲究合作,重视能省反思,慎言戒言,“言多必失”,“沉默是金”;重视从姿态容貌中进行交流,依靠含蓄间接的相关信息暗示的限制语码进行交流,过多的依赖环境、对方或心理等间接因素,间接去理解别人的意图,做到“礼恭,辞顺,色从。”

在西方文化中,天人相分,二者对立,因而西方人在思维上重分析,重逻辑,求准确,极端崇拜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和差异,求变突破常规是他们的精神动力。语言的功能就是能最清晰,最准确,合乎逻辑的说服和改造别人。对于西方人来讲,由于缺少大量共同经历,在交际时需要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管道的详细语码,属于低语境文化。他们习惯于用非正式和直截了当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健谈,喜欢表现自己,直言快语,喜欢公开的,平等的争论,对抗,争吵只是辨明事理,说服他人的手段,一般只要是礼貌范围允许的,不会引起他人的不快。而所有这些在东方文化中都是不礼貌的现象,甚至被认为是说话没有内涵,不含蓄。

3.3思维模式

不同文化的人们对外界的认知模式存在差别,“浸透在一种文化里的人们很难映现另一种文化的心理表征”,因而他们在思维方式上也必然存在差异,东西方文化尤其如此。

东方文化属于圆式思维模式, 人们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 富于想象,重视知觉产生的灵感、顿悟,追求和谐和辩证,思维带有笼统性和模糊性。东方人对环境十分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更容易对社会提示产生反应或更容易屈服于社会,重面子和礼,属于场依附型, 即环境文化型。语言特征是简洁、含蓄、委婉, 强调语言的形。而西方人则刚好相反。西方人属于线性思维,他们习惯于从部分到整体,重逻辑分析, 把事物“一分为二”,进行“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场独立型。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取舍上,人们首先考虑合作原则,即如何用最佳的方式和最佳的渠道向听话人传递信息,包括礼貌或不礼貌的方式,礼貌原则则被放在其次。

4.结语

礼貌概念作为制约人们日常交际的语言制约规则,客观上为人们顺利交际提供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规则平台, 也为人们研究语言交际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理论基础。礼貌是一个区域内人们在交往时所认同的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礼貌不仅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更是受文化制约的动态的个别文化行为。中国人认为礼貌的行为英国人往往认为是不可理解的和不礼貌的, 说到底不论是礼貌还是不礼貌, 都是相对概念,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理解“礼貌的绝对性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礼貌的相对性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在改革开放, 跨文化交际频繁发生的今天, 中国人有必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并掌握中西两种文化的区别, 只有掌握了双方礼貌概念的同与异, 才能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 礼貌的概念不再狭义我们应该逐步建立世界范围的礼貌观, 使其在整个社会行使功能, 为交际双方创造和谐的气氛、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舒畅的心情, 使交际, 特别是跨文化交际在交际双方相互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Brown,P.& Levinson,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In E.N.Goody(Ed.),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econd Intera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978,65-311.

[2]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Unpublished MS.Of the William James Lectures,Harvard University.Leech,Geoffrey N.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1967.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2篇:中英文化范文

【关键词】 中英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一、前言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二者互为依托。中西方语言不同,各自的文化也是大相径庭。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的区分,文化的渗透必不可少的。这能够让学生熟悉目的语的文化,进而与母语文化进行区分。其次,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能帮助学生在使用这种语言的时候以此种语言的文化因素、思维方式去理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减少交流障碍。总而言之,学习英语的文化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跨文化交际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能够恰当地与人用英语交流而不显得突兀,并且使学生在认识到中英两种文化不同的情况下有意识地注重本土文化。

二、中英文化主要差异

每一种语言,由于其历史起源、地理位置以及历经的变更总会形成各自的文化差异。区分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对学习英语起着重要作用。

日常问候语不同是学习英语过程中最易发现的。由于地理位置、社会背景、历史演变的不同,中英文中问候语也有所区别。汉语中常见的问候语是“吃了吗?”、“上哪儿去?”等 比较隐秘的言语,但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则不同,他们会简洁地说"Hello!","Hi!",或者是谈论天气。另外,在打断别人的谈话,或者向别人寻求帮助的时候,中英文也有所差异。汉语中习惯用“你好…”、“不好意思…”;而英文中常见的则是"Excuse me",不是用"Hello"这种在英语中易引起陌生人误解的词。

英语教学中会遇到初级学生问英语中“舅妈”、“伯母”等怎么表达。这就是中英文的另一个区别:称呼语的不同。在英语中"uncle"涵盖了汉语里面的“叔叔”、“舅舅”、“伯伯”等一系列跟自己父亲同辈的人。而相应的"aunt"则包含了跟自己母亲同辈的人。像这样的词还有"cousin", "grandfather"等。

另外一个区别就是习惯用法。习语在英语中占得比例比较大,这也是英语的一个特点。很多词汇就体现了中英的差异。“狗”这个词因中英文化的不同导致了其意义的不同。在汉语中,和“狗”有关的词语一般都带有贬义:狗腿子、狗仗人势等等。但是在英语中,与“dog”有关的一般都是褒义:Love me, love my dog.此外,“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代表权贵和好运。而在西方龙是邪恶的化身。

困扰学生英语学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宗教词汇。这与两种语言的人们的信仰密切相关。英语国家多信奉上帝,因此很多词汇、习惯都与此有关: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傻人有傻福);而中国人多数相信佛,语言中就有与佛相关的说法:临时抱佛脚。

三、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方法

1、通过教师的讲解渗透文化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时遇到的文化现象进行专门地解说。尤其是词汇与习语。很多词汇习语的意义都是固定的,跟中文的成语有相似之处,都是有其来源的,或来自圣经,或来自历史事件,或来自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就要给学生解释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加深学生对词汇以及习语的理解。例如:the apple of one's eye这个用于表示珍贵的人或物的习语就来自《圣经》,若不知道其来源,对于中国人就很难理解这一说法了。

2、通过阅读了解文化

教师收集一些与英语国家概况,文学作品等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任务型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因此,教师在让学生阅读此类文章时要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此外,若文章所讲到的文化知识在汉语中有类似的文化现象,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这样也能让学生知道两种语言文化的迥异而不至于盲目趋从别国文化。

3、观看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是文学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直接反应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国家电影电视也能知晓英语社会文化,这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学生会有意识地注意其中的表达方式、风俗习惯、社交礼仪,是他们学习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英语教师应该选择性地给学生播放英语电影或者给学生推荐英语影视作品,让他们自己利用闲暇时间欣赏。

4、创建实践情景渗透文化

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教师都能构建情境让学生用到英语,学到英语文化。课堂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一文化现象进行引导,再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课外的活动相对要丰富多样,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成立英语文学作品赏析会,并以戏剧、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比如莎翁剧社。此外,当下的学生比较热衷于外国节日,学校、教师可以举办万圣节晚会、圣诞晚会,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英语的节日文化,而非现在大众所理解的狂欢。这也能让学生了解中英文化区别,提高他们的文化辨证意识。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因自身的文化素质不同、对文化的理解各异,因此在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式也有所差别。但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进行文化渗透,帮助学生培养文化修养,而不是只注重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

五、结语

本文在中英文主要差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提出了通过教师的讲解渗透文化、通过阅读了解文化、观看影视作品、创建实践情景渗透文化的建议。由于本文有较强的主观观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有些方法并不适合所有教师与学生。因此,研究此类话题的学者可以根据相关资源做一个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有效性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轶玲.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教学策略[J].教育艺术,2012.2

[2]魏华、马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2

[3]张世英、付明霞.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途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

第3篇:中英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学文本 翻译 误读

一.中英互译文化误读的负面影响

Nida认为,翻译即是交际,其过程要看人们在阅读原文时所获得的东西,这体现了Nida“读者反应论”的翻译观。我们说,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大多数是通过翻译完成的,所以,翻译中“文化误读”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误读和误译确实不利于跨文化的交流,中英翻译文化史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点。爱因斯坦有一段名言:西方科学的发展,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他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而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人们常爱引用这段“至理名言”来表达对中国古老文化传统的自豪感,殊不知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是地道的误译,而且原文也没有“在中国”几个字,这句话应译为:“如果这些发现果真做了出来,那倒是令人惊奇的。”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刻意把“红”译为“绿”(Green),误导了英语读者对“绿”的联想,因此,西方读者读英译《石头记》同中国读者读《红楼梦》原著的反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读者正确理解异质文化的本质产生了负面影响。

文学文本翻译中文化“误读”不利于译文读者全面了解“他者”文化的民族特色,不利于文化信息的准确传播,有时不利于超越“自我”文化的局限性,不利于克服对“他性”文化的公正评价。但是,在民族文化交流实践中,这种结论确实有失偏颇,正因为“文化误读”的存在,世界民族文化的交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二.中英互译文化误读的另类效应

从表面看来,尽管因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误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所难免,但是译者对源语文学文本的文化有意进行“误读”,期待着接受者作出积极反应,以实现翻译者有意附着于译文的意图。因此,译者在翻译中的有意“误读”,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具有特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通过译文与目标语文化的日益融合,启迪潜在读者进行创新,这种“误读”功不可没,这在文学翻译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哈罗德・布鲁姆认为:“一切阅读均为‘误读’,世上没有释义的存在,只有‘误读’的存在。”文学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误读”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这种“独创性的误译”是一种文化(源语文化)在另一种文化(目标语文化)里的流变和创新,有时甚至误译的译本常常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文化效应。王克非认为:“从翻译文化史看,起到重大的文化作用的译本,不一定是翻译精品。翻译常常是一种创造,掺杂有误解、删改、发挥的种种所谓不准确译本,导致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受容,创生出不同的但很有意义的效果。”但是,这种“掺杂有误解、删改”的译文一旦被普遍接受,他就能产生巨大的艺术力。

例如,著名的汉学家、意象派发起人庞德对中国诗就进行了自己独到式的“误读”和误译,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现代意象派新诗运动。庞德的翻译“误读”在西方文学中具有极大的文学创新的参考价值。通过误译原作,庞德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创作价值和新的生命源泉,例如,他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译The smoke-flowers are buried over the river。经过庞德之手,“烟花”被译为the smoke-flowers(冒烟的花)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译文是不忠实于原文的,显然是误译,但其“误读”的译文结果把扬州“烟花”三月那种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迷人景色和优美意境渲染得更加浓郁,如临其境,译文之美胜过原文,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类似例子在庞译中不胜枚举。庞德的误译不仅激发了西方人对中国古诗的兴趣,而且开辟了西方意境优美的意象主义诗歌运动,为中西跨文化的文学交流,丰富世界文学的表现形式做出了重大贡献,它也为我们进行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误读”的美学价值、文学价值和社会文化研究价值。

再如,伟大的翻译家鲁迅先生,在翻译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名著《察拉图斯特拉的序言》时,“误读”了尼采的“超人”本意(其本意是超越自身),结果这种“误读”启发了鲁迅的创作灵感,并在其作品中猛烈抨击和辛辣地嘲弄了中国的封建礼教和“吃人”的旧文化,这再次证明了“误读”的独创价值。尼采的思想里有著名的“权力意志”说,即“我愿成为其它民族的征服者”,而茅盾先生却解读为:人类只有向“权力意志”挑战,不愿做奴隶,不愿像猪狗一样苟且偷生,才能不畏强权去追求解放和自由。茅盾结合中国当时的现实实际,从弱国反占领和反征服的角度,故意“误读”尼采的占领和征服的本意,旨在激励当时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敢于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反侵略反占领,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鼓舞斗志。因此,我们说,鲁迅、茅盾等翻译家们充分利用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克服人民的畏难情绪,唤醒人民的斗志,实现文学救民的愿望。也可以说,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有时可以打破目标语文化的封闭和僵化的惰性状态,积极促进其变革,在文化发展中起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中英互译文化“误读”的现实意义

文学文本翻译中“文化误读”与误译,客观上,他们都是一种文化过滤或文化选择,译者解读原文文本时,毫无疑问是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带有“前理解”的,这种“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本土的文化特质。然而,“误读”却填补了语言文字之间的空白,赋予了文本新的意义,清除了文学文化交流的障碍,彰显了其另类的实际效应:

首先,“文化误读”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文学作品更容易在引入国的传播。正是因为林纾的翻译才源源不断地把大量优秀外国作品引介到中国,从而在当时的中国激起了“外国文学热”。在他译介的外国文学作品中,虽然误读、误解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但这恰恰使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中国文学的样式增添了多姿的色彩。

其次,“文化误读”促进了本族语文化的发展。译者对异性文学文化的“误读”而创造出的新文学“产品”,在特定的语境下,有助于建构本族语文化新的文学样式,从而促进其发展。尤其是在本族语文化缺乏异语文化的文学形式时,经“误读”的译品可以催生出一种新形式,或者说是一种创造。庞德正是利用中国诗的意象,对其进行“发明式”的“误读”和误译,引发了20世纪美国的一场新诗运动,促进了意象文论的产生,意象派在美国文学界风靡一时。

再者,“文化误读”最终促进了世界文学文化的融合性和对话性。“异性”文学在本土得以传播从而注入新鲜的营养,结果使本土文学文化得以长足发展,尽管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文化冲突在所难免,但最终达到与异质文化的融合。从另一角度讲,虽然“异性”文学文化之间在某些地方存在着不可透明性和不可译性,但正因为“文化误读”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逾越这种文化壁垒,而使异质文化的融合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中英文本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探讨,可以得出以下总体认识:

因译者而产生“误读”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社会文化因素的客观原因,也有译者的动机、目的和态度等主观原因;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化方面,还体现在文学、政治文化、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文化等方面;翻译的“误读”虽不利于译文读者真实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源语文化的精神本质,并构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但是,翻译的“误读”在特定的政治、历史、文化语境下,可以丰富目标语文化的艺术表现力,启发文学创新意识,使翻译与创作构成一种互动关系,客观上有利于目标语文学发展,甚至可以推动社会的变革。

诚然,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和一体化并存的局面,跨文化交际的手段日益先进,我们要在翻译中尽量避免消极的“文化误读”,减少“误读”带来的弊端,提高跨文化的翻译水平;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文化误读”和误译在跨文化文学交流中的价值和作用的研究,将其积极效应发挥到极至。

参考文献:

[1]陈明远.对爱因斯坦的误译[J].文汇报,1998年。

[2]布鲁姆.误读图示[M].北京:三联书店,1989:134页。

[3]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9页。

第4篇:中英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英文 文化差异 广告

语言和文化的联系非常密切,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可分离。语言是思想与文化的统一体,传达着传统文明、生活方式和某一特定文化体系中的观念和观点。语言凝聚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它包括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蕴涵着该民族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文化也是语言的反映。语言反映文化的同时,也受到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文化是语言源泉,也是语言表达的内容。广告是通过付费的方式对大众进行传播,来传递和通告信息,目的是为了引起消费者对广告商品的注意,促使消费者产生兴趣,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愿望,诱发消费者付诸购买行动,从而使广告主获得利益。广告语言是有别于其他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但仍属于语言的范畴,同样具有语言的特点。广告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同时,特定的文化背景也会对广告语言起着制约作用。为了让消费者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广告语言又有其独特之处,用简洁新颖的词汇、简单生动的语言形式来言简意赅地表达内容。

一、中英文广告的语言差异

(一)语音

中英文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有着不同的语音特点。汉语是汉字表义、拼音表音;而英语是音形结合的。中文广告中的叠音现象是英文不具备的独有的特点,把相同的两个音节重叠,构成重叠的音律形式,便于加深印象,增强美感。如:晶晶亮,透心凉(雪碧广告)悠悠岁月久,滴滴沱牌曲(沱牌酒广告)而英文广告中的头韵又是有别于中文广告的一个重要特点。所谓头韵,就是在一个词组、一行诗或句子中有两个以上彼此靠近的词,其开头的音节具有相同的字母或声音。如:Health,hum or and happiness. Gifts we’d love to give. (星期六晚报广告)Double delicious,Double your pleasure. (某食品广告)

(二)句法

中英文广告在句子结构、语法规则上也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中文广告在句式上整齐对仗,妙趣横生,以达到音律对称、结构整齐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主要体现在回环、顶真、镶嵌等修辞手段上。利用回环修辞,强调产品的特点,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例如: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园田牌通风透骨广告)再如利用顶真的修辞,使中文广告句子紧凑,别具匠心。例如: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丰田汽车广告)这种句式上的特点源于汉语句法规则的灵活性,英文则缺乏这方面的特点,而具有简洁、客观、逻辑性强的特点。英文广告写作可以概括为KISS原则,即:Keep it short and swee!t简短清晰的句式,经济实惠,节奏急促,跳跃性强,易于记忆且给人印象深刻,容易激发消费者的情绪,是英文广告用语的首选。例如:Easy to shoot Easy to share,Share moments,Share life. (柯达相机广告)

(三)词法

中英文两种语言词法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英语属于屈折语,存在复杂的词形变化,词和词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示。中文广告用词十分讲究,广告用词的最明显的特点是四字结构的使用。特别是产品广告中的套语,大多为四字结构,如“规格齐全”、“品种繁多”、“款式新颖”、“经久耐用”、“品质优良”等,不仅数量多,而且使用频率高。英语广告在用词方面却不如汉语那样讲究,而用简单口语,杜撰大量新词、错词和合成词是英语广告用词的一大特色,使消费者能在不经意间注意到广告的商品。这样既体现了产品的新、奇、特,满足了消费者追求新潮的个性心理,又可取得某种修辞效果,引人注目。如:superslim (减肥食品); timex (天美时表);footique (女鞋);band-aid (邦迪)(2)用倒拼、错拼、合成等方法创造新词,如:klim (美国一奶粉,由milk倒拼而成);Ezyrub (易擦鞋油) ; OIC (Oh,I see!缩写眼镜广告);hi-fun (由hi-fun演化合成新词,意为超级趣味)。

二、中英文广告的文化差异

(一)思维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思维方式是螺旋形的,所以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是含蓄的、间接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广告善于用大量的华丽辞藻,罗列详细的具体信息做铺垫。而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的,所以西方人的表达方式直截了当,一目了然,开门见山。这决定了英文广告在布局谋篇上会先亮要点,再讲细节,语言倾向直白。

(二)习俗

由于历史、宗教、信仰的不同,东西方在社会风俗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中国人喜欢红色,西方人认为红色象征暴力和流血;中国人忌讳“4”、“7”等数字,西方人忌讳“13”;中国人认为龙是神圣吉祥的象征,西方人认为龙(dragon)是罪恶、邪恶的象征;中国人喜欢用美丽的鸟虫作广告,西方人认为鸟虫给人以质量低劣感,而使用大量大人物名作商标,如: Apollo (阿波罗钟表)、Chrysler (克莱斯勒)、Lincoln (林肯)。“孔雀”牌彩色电视机不能直译为“Peacock color TV”,孔雀(peacock)在汉语中是十分优雅美丽的象征,而西方人通常认为孔雀是“污秽”,“自傲”的。

三、总结

总而言之,广告是跨语言、跨文化的商品推广的重要手段。广告创作与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竞争力。广告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揭示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心里特征,信仰和价值观念。广告的创作和翻译需要的不仅是一些简单的方法和技巧,还需要从跨文化的角度综合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文化艺术鉴赏力。

参考文献:

[1]王兰.中英文广告的语言与文化差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3).

第5篇:中英文化范文

一、影响习语翻译的文化因素

习语的含义甚广。狭义上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或句子,其含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广义上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张春柏,2003)。它是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已约定俗成,是地道的本土语。翻译,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外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许建平,2003)。每一种语言都是所属的民族、所经历的历史阶段及此历史阶段过程中积累出来的文化结晶,即语言与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因此,翻译时要理解原作所包括的内容———使用词语、风格和态度,并且在译语中忠实原作的内容,保持原作风格和态度,如实地传达原文的思想,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篡改原作,而是一个再创作过程。

在翻译工作中,要理解两种语言中蕴藏的文化背景,找出两种语言的异同,对具有不同特征的两种语言所表达的原文和译文的词汇、修辞、逻辑、语法等进行对比研究,准确地了解原作,用准确的译语来表达。虽然,同一件事情用不同语言都可以表达,但因文化背景不同,理解也不一样。比如:白色在西方人眼里象征纯洁,所以用作婚纱之色,而中国文化里,白色在传统上却与丧事有关。所以,要想准确通顺地表达,必须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尽管译者没有必要逐句翻译每一个词语,但必须理解原文的每一个词语。所以文化背景在习语翻译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词语和语句的形式及表达方式。

1.,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群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行为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文化心理文化心理是指一定的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稳固的心理定式。不同国家的文化会导致不同的文化心理,虽然是无形的,但民族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的心理、情感、行为和语言,从而给跨文化交际和翻译活动带来了障碍(包惠南,2003)。翻译时,若过度归化也会使译文缺乏甚至散失原文的文化背景,读者也会觉得阅读中的故事发生在自己国家。

3.思维方式思维与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它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和角度(贾玉新,1997)。不同国籍(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角度不同,其思维方式也不同。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方式的差异,译者及其所进行的翻译工作必须认识和体现此点。

4.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是指某一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土地、河流、湖泊、山脉、气候、矿藏及动植物资源等,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住行、饮食、衣着、呼吸等(李小园,2008)。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中西两种文化截然不同。在地理环境上,中国几乎没有内海,辽阔的内陆远离海洋,属于半封闭的大河大陆性质。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社会逐步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型社会,并倾向于固守耕地,较少流动,整个民族特性倾向于“保守”。西方则相反,欧洲大陆实际上被黑海、地中海、波罗的海等内海所分割,古罗马、古希腊属于海洋———商业文明社会,因而欧洲人适于流动生活,并具有向外开拓的精神。

5.风俗习惯风俗是指集体或个人的礼节、习性、传统风尚,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通常,人们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

二、从中西文化差异看习语翻译方法

1.直译法直译法,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习语的语言格式,包括句子结构、用词、比喻手段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司显柱等,2012)。直译法能够保留原文独特的意义和语言形式,同时向译文读者介绍了源语文化,并丰富了译入语及其文化。如“crocodiletears”直译成“鳄鱼的眼泪”,保留了原文“鳄鱼”和“眼泪”的文化意象,起初,读到这个词时许多中国人或许不会把它和虚伪的意思挂钩,久而久之,时间证明中国人接受了这个译法。“一国两制”直译为“onecoun-try,twosystems”保留了中国特色。又如将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译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提到它时又有多少人不会想到它是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笔下的名言呢!

2.意译法意译法,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原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译文流畅即可(赵海燕等,2012)。如Hewhokeepscompanywiththewolfwilllearntohowl,如果直译为“跟狼在一起,就会学会狼叫”,中国读者很难联想到它的比喻义,这时译者就需要提炼原习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并舍弃原文的意象,将其译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如Justicehaslongarms,如将其译为“正义有长胳膊”,很多时候大家难以理解,这时在汉语中找到与原习语对等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直接进行翻译,这样读的时候会让人觉得比较亲切,是地道的本国语,但这种译法不能保留译文中的意象,有点美中不足。

3.套译法中英文化的差异导致语言表达上的悬殊,使得许多习语无法使用归化或者异化译法进行翻译,勉强使用的话,只会产生意义扭曲和风格不符等问题,令读者无法理解和接受。这种情况下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套译法。套译法,就是在不影响原文信息传递和语义表达的基础上,套用译语中固有的表达模式,如习语、口号、诗歌等进行翻译(孟琳等,2001)。如将teachfishtoswim译为“教鱼游泳”,可能很多人会不得其义,但在理解译文后就会知道它与我们所知道的“班门弄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又如Somepreferturnipsandotherspears,译成“有人喜欢萝卜,有人喜欢梨”没有“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更能为中国读者接受。再如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译为“Twoheadsarebetterthanone.”就是一个很好的舍弃译文字面意义而译出其精髓的例子。汉译英时套译法同样适用。比如“打开天窗说亮话”可以译为“franklyspeaking”,“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译为“Allgoodthingscometoanend.”又如可以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套译为“Youcannottakebackwhatyouhavesaid.”这样译入语读者就会很容易理解并掌握译语的深层含义,为日后的应用注入活力。

4.略译法略译法,是指将涉及特定文化内容的部分略去,只译出对译文读者来说意义明确的部分(张春柏,2003)。比如“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若译为“Ofthethirty-sixstrata-gems,thebestistoquit”,英美读者未必能领略其含义,而且还会分散其对实质问题的注意力,甚至纠结于“thirty-six”这个数字上,因为他们不一定知道我国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实际上,说这句话时许多人主要还是表达实在不行就尽快脱身,所以也可译出其核心意义:Thebeststratagemistoquit,略去前半句的“三十六计”。又如在翻译Itisnevertoooldtolearn时,就可以略去作定语用的物主代词it,将其译为“活到老,学到老”。

5.补译法补译法,是指为帮助读者理解可能因直译而难以理解的译文,在直译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原文所隐含的文化信息(张春柏,2003)。例如若用汉语拼音直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一习语中“诸葛亮”的文化形象,英美读者很难领略其中的韵味,因为“ZhugeLiang”这个名字对他们来说是毫无意义。因此,如将此句译成“EventhreecommoncobblerscansurpassZhugeLiang”,仅传达了字面意思,而完全没有译出其核心意义。因为,“诸葛亮”不仅仅只是一个人名,而是智慧的象征。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适当的增加解释性的补译,译成“EventhreecommoncobblerscansurpassZhugeLiang,theMastermind.”效果明显增加。另外,在It'stheoldstoryofthestitchintime中,句中stitchintime是英语谚语Astitchintimesavesnine(一针及时顶九针)的省略说法,但译入语读者不一定了解其背景,所以翻译时需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以使句意完整。

6.直译加注法许多习语含有比喻和象征意义或反映当地人特有的文化心理,为了便于理解,一般要在直译后附加解释性注释,即直译加注法(张震久等,2009)。如“ItwasFridayandsoonthey'dgooutandgetdrunk.”星期五[Friday]为英国的发薪日,如不解释,读者就不会明白英国人为什么要在这一天上街大吃大喝。若我们要翻译“杀鸡给猴看”这个习语,我们可以先形象地说Tokillthechickentofrightenthemonkey,然后再加注解释说明Itmeans:topunishsomebodyasawarningtoothers。又如在Intheopera,sheplayedthemaleroleofJudgeBao,thejustandimpartialjudgeinChinesehistory中,“包公”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人物,只有加以解释才能让读者读的明白。

三、结语

第6篇:中英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 影响 对策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至关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在他们的语言表达形式上留下强烈的印迹,因此也造成翻译的困难。

同一个词或成语在不同国家人民中含义也往往不同。所以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的转换,而是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涵义。只有透彻的理解两种语言,翻译时才能“全文神理。融会于心”, “下笔抒词,自善其备”。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又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像一个窗口揭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人口多,有很多的农谚。如:

槁木死灰(withered wood or cold ashes)骨瘦如柴(be lean as a rake)

对牛弹琴(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众人拾柴火焰高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而英国人喜欢航海,故很多谚语都源于航海。如:

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好风快

Still waters run deep。 静水流深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小洞不堵要沉大船

二、风俗上的不同

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龙在中国文化里是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因而有“望子成龙”的说法,但是在英美却把龙当作是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相反,中国人把猫头鹰当作不吉祥的象征,而英语中却说as wise as an owl,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

三、联想上的不同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又是客观的反映。人类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验和共同感受,所以文化中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英汉两种语言中都用狐狸比喻狡猾,用猴子比喻灵活。但有时候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民族也常用不同的比喻表达同一思想。如;汉语用“一箭双雕”,而英语中用“一石二鸟”,德语用“一掌双蝇”,俄语用“一石双兔”。英汉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差异类似的还有: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In the land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挂羊头卖狗肉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

胆小如鼠 as timid as a rabbit

一箭之遥 at a stone’s throw

水中捞to fish in the air

蠢得像猪as stupid as a goose

守口如瓶dumb as an oyster

害群之马 black sheep

挥金如土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四、制度,信仰和世界观的不同

自然界是五颜六色的,绿色的田野,蓝色的天空,红色的玫瑰,人类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但颜色用于人类社会时,就在人们的心目中产生了特定的意义,引起了特殊的联想。如黑色常代表压抑,白色意味着纯洁。然而由于特定环境和文化的不同,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如在英语中黑色表示悲哀与庄严,而中国以白色表示哀悼;在欧洲紫色是权力的象征,而在中国黄色是不可侵犯的权贵颜色。

五、社交礼节上的不同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社交礼节方面,英语国家和中国也有着许多的差异。如中国人见面经常说“你吃了没有?”或者“到哪去啊?”等之类的问候语和客套话,而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常用“Hello”, “Hi。”如果不清楚英汉文化的差异,在见到外国朋友时用 “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 Where have you been?“ 打招呼就会带来很多不便和尴尬。又如”您辛苦了”在中国使用的范围非常广,而在英语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表达方法。例如欢迎远道而来的外国客人可以说“You must have had a tiring journey。”表示“路上辛苦了,一路好吗?”而对于刚刚完成艰难任务的可以说“Well done! That was a hard job。”

六、文化上的空白与意义上的冲突

文化上的空白是指有些说法和行为在有的国家有,其他国家没有。如中国有很多说法在外国就没有:唱红脸,老油条,半路出家,跑龙套,拍马屁,班门弄斧,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等等。同样,英语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说法: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take French leave, a white lie, a green eye。

意义上的冲突指的是有些事物或行为在中国有,英国或其他国家也有,而且有相同或相当的词汇,但是涵义却不一样。如“中国是块肥肉,谁都想吃。”肥肉在英语中也有,但外国学生却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把中国比作肥肉,而不是瘦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译者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也是各种文化之间的桥梁。译者不仅是中外文化的使者,也是一个永恒的学生。翻译不仅要跨越语言的障碍,而且要逾越文化的鸿沟,笔者在长期的翻译教学过程中发现,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不够透彻是导致学生翻译失误或者作品质量低的根本原因。其主要表现如下:

1.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造成误译。尤其是谚语,习语的翻译。如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s。(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由于对“to eat no fish” 和“to play the game”这个英国的典故和习语不熟悉,有人将此句子按字面意思译成“他一向不吃鱼而且经常玩游戏”。It was Saturday afternoon, and the landlady was cleaning the stairs。(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女房东正在打扫楼梯。)在英国常有人把房屋分间出租,这种人被称为landlord 和landlady。正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有人误将“landlady”译为“女地主”。

每种语言都有丰富多彩的谚语,习语,他们都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也是翻译中最难处理的部分之一。在翻译谚语,习语时,一定要准确的理解原文,决不可望文生义,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直译法,意译法等翻译技巧对原文进行灵活的处理。如To move heaven and earth不是“翻天覆地,惊天动地”而是“千方百计,不遗余力”。To talk horse不是“谈论马”,而是相当于汉语的“吹牛”。To gild the lily也不能按照字面直译,这句习语相当于汉语的“画蛇添足”。 2.中文水平低。英汉笔译者往往只注重英语的学习,将中文学习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或无暇去潜修中文。翻译家陈廷祐认为,译得出译不出,基本上看英文的功底;译得好不好,主要看中文的根底。

Because of this explosive progress, today’s machines are millions of times more powerful than their crude ancestors。有了这种突飞猛进的进步,今天的机器比起原始期的机器不知强了好几百万倍。“explosive”本义为“爆炸性的”,根据上下文和特殊的语境,译成“突飞猛进的”更通顺,准确。Enjoy the luxury of doing good。 以行善为乐。

Luxury常译成“奢侈,奢华”,但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所以该句应用中文的思维去阐释。

It is two years come Christmas。到今年圣诞时就是两年了。

He identified himself with the masses。他和群众打成一片。

以上例句的翻译,最难的地方不在于对原文的理解,而在于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找出合适的,符合汉语思维习惯的汉语表达。

要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中英文化差异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词汇和句法入手,充分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为做好英汉翻译打好扎实的基础。英汉语言对比,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因为英汉互译的理论,方法与技巧都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异同对比的基础上的。正因为有了“同”,才可以互译;正因为有了“异”,才产生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因此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掌握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2.重视双语的修炼,尤其是母语的修养。对许多文学翻译作品的研究表明,在译者理解表达水平大致相等的情况下,真正能够流传久远的译本,如林纾,傅雷等译本,皆胜在其译文文字之优美。汉语精炼简约,而又富于意象,只要掌握了汉语的行文特征,就能在翻译的过程中自觉地在字里行间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字传统,创造出灿烂的译文篇章。

3.在翻译过程实践中,译者难免会碰到各种写作形式复杂多样,不同体裁,题材的作品。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如果不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背景,就很难做到译文忠实,准确。所以,丰富的社会经验,生活常识,天文地理知识,都是翻译时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

4.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加强翻译的。训练实践。翻译技巧来自翻译实践。在表达相同的意思时,英汉句子结构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异,只有遵循这些差异,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才能使译文忠实地道,合乎表达习惯。比较常用的有词类转译法,词序调整法,增词减词法,拆译法等,掌握了这些翻译技巧,对于进行各种题材和体裁的翻译大有裨益。

不论是成功的译者还是优秀的译评专家,都必须是充满两种文化意识和精通两种有关语言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没有交流就没有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理解。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文化史是各民族思想感情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历史。

参考文献

[1]英汉比较与翻译(增订版),陈安定,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2]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第7篇:中英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语言;差异性

英语中“culture”源于拉丁文字“cultura”,其最早的基本意义为“耕作、种植、作物。”但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文化“culture”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于产生的条件、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所具有的差异性远胜过其共性。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社会文化进步的成果,是记录、传播、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活动的大环境,各种文化因素都必然在语言文字中体现。在语言活动中,处处都有文化的烙印,时时可见文化的踪迹。因此,在不同的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各种文化信息的差异,无一不体现着每种文化个体的独特性。中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两种文化的显著的差异性,就可作为比较文化的典范加以探讨。

一、两国民俗风情差异在语言中的反映

1.“人名”对比。中英两国在“人名”方面的差异可总的概括为:中国重姓轻名,夫妻各姓;英国重名轻姓,妻随夫姓。汉语中的“人名”的基本构成为“姓”+“名”,其位置关系为“姓”在名之前;而在英语中“fullname”的构成是:教名(Christianname,firstname)+中间名(middlenameorgivenname)+姓(surname,familyname),位置关系与汉语习惯截然相反,姓放置在最后。“姓”“familyname”是一个家族的代号;“名”“firstname+middlename”则是宗教或具有血缘关系的群体,是所有成员的代号。因此,从中英两国“姓名”位置关系的差异,可得出结论: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共性,宗教至上;英国则强调个性,提倡个人奋斗,尊重个人的独立人格与自我价值,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英两国家庭中妇女不同的地位与处境:中国家庭中妇女并未因为结婚而受到地位上的认可,新的家庭仍然将其视为一个外姓者;而英国家庭中,妇女婚后能被家庭所接受,已被视为新宗教中的一员。

2.亲属的称谓对比。汉语中,各种亲属称谓可谓纷繁复杂,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使用的讲究上,远非英语能及。a.汉语中亲属称谓讲究辈分,大小分明;英语中只有辈分之分。如英语中“brother”一词就可表示汉语中的“哥哥”“弟弟”;“sister”一词就可表示汉语中的“姐姐”“妹妹”;“uncle”则汉语中的“叔叔”、“伯伯”和“舅舅”。甚至英语中,孩子对父母师长可直呼其名,以示关系亲密无间。在《走遍美国》中“Marilyn”常呼其母为“Ellen”b.汉语中亲属称谓重性别,男女分明;英语中则对这些没有忌讳。汉语中表哥表弟与堂哥堂弟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表哥表弟是母系亲属,而堂哥堂弟是父系亲属。但在英语中,所有此类的称呼只一个词:“cousin”,甚至汉语中的表姐表妹及堂姐堂妹也包括在“cousin中了。

3.颜色引申对比。中英两国人民虽对自然本色的认识与感受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各种颜色对两国人们心理上引发的联想却不尽相同。如green(绿色)在英语中的引申义为嫉妒眼红,故有greenwithenvy(十分嫉妒),greenasjealousy,在莎翁的悲剧《奥德赛》中有“thegreen-eyedmonster”(青眼怪物,喻指嫉妒);英语中green还可以表示没有经验,缺乏训练,知识浅薄的意思,如greenhorn表示没有经验的人;汉语中的绿色仅能引申为戴绿帽子,即某人的妻子与他人私通。一个曾经经历过皇权社会,另一个仍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中英两国文化中都有其最尊贵的颜色,但由于历史渊源与传统的不同,两国的尊贵颜色也各异。黄色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中央之色”、“帝王之色”,因此,皇帝登基谓之曰:“黄袍加身”;而英国则推崇“purple”(紫色),因此对应汉语“黄袍加身”,英语也有“toraisetothepurple”(升为红衣主教)。“tobeborninthepurple”(生于帝王之家),“tomarryintothepurple”(与皇室联姻)等成语。

二、中英两国民族个性差异的语言中的反映

1.中国人含蓄,英国人直率。a.这种差异在感情上体现得较明显。中国人讲面子顾形象,因此总是控制自己,避免感情外露。汉语中,也很少有男女双方表达爱慕之意的称谓。仅有的几种如“亲爱的”也被中国人慎之又慎的使用;而英语中,此类词语可谓数目繁多,“sweetheart”,“dear”,“darling”,“honey”等不胜枚举,并且使用频繁。b.此种差异也能体现中英两国的人对金钱的不同态度上。中国人(特别是知识水平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儒学思想及古典文学的影响,还包括汉民族个性的缘由,对于金钱持有一种复杂的态度:内心对金钱并不排斥,甚至是渴望,而又要在公开场合表现出不屑一顾,以示清高;而英国人就无此禁忌,他们对“money”,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态度,很现实:“moneyisnoteverything,butsomething”,并且与金钱相对应的单词只有“money”,远没有汉语丰富。

2.中国人安分守己,除元朝外。中国人从古至今从未发动过对外扩张战争,因此在汉语很难找到有扩张战争,民族矛盾的影响(当然也有、抗美援朝战争影响而出现的“日本鬼子”“美国鬼子”的称呼)。但与此相比,英国的历史就完全是一部侵略与被侵略的历史,从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人入侵(Romanconquest)开始,英国历经的几次战争都在语言上有所反映,并且这些语言无一不是在对外族责贬嘲讽(罗马人人侵是在英国形成统一的封建国家之前,且“theRomansbroughtotherthingswiththembesidestheirswordsintoEngland”,故英语中对罗马人责贬之词还不算明显)。a.关于罗马人人侵:(romanconquest);“Romewasnotbuiltinaday”;“wheninRomedoastheRomansdo”;“AllroadsleadtoRome”.b.关于英国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Spanishcoin(虚假的奉承话或恭维话)”;“WalkSpanish”(鬼头鬼脑或是提心吊胆地走),“Spanishathlete(吹牛者)”;“Spanishcatarrh(流行感冒)”。c.关于英法战争:excusemyFrench(请恕我失礼);“Frenchking(喝醉了)”;“Frenchmolt(鸟类秃女症)”;.d.关于英荷海上霸权争夺战:“Dutchact(自杀)”;“Dutchauction(开价很高,然后逐步减价的拍卖)”等等。

3.中国人善于交际,英国人处世保守。无论是在何地,与陌生人搭讪的第一句话“lovelyweather,isn'tit?”已成为英国人的保留节目,当然这其中确有英国天气很糟,难得享受一次阳光的缘故,但这也恰恰以另一侧面反映了英国人保守、不善交际,他们忌讳自己及自己家庭隐私的话题。而中国人则善于找任何借口与人交谈,好天气、国际国内新闻等,即使一句老生常谈的“你吃了吗”也会拉近距离。

三、中英两国思维方式不同在语言中的差异

1.中国人侧重具像思维,英国人则善长抽象思维。从语言大方面而言:汉语属于表意体系的语言,由象形文字演化而来;英语是印欧语系的西日尔曼语族的语支(thewestGermaniclineoftheIndo-Europeanfamily),属于表音体系的语言。这些归属体系及演化过程的差异就体现了中国人的具像思维与英国人的抽象思维。此外,英语常有由抽象名词指代有共概念的一类人或现象的用法。“blind”(盲人),“news(新闻)”还有“wisdompreparesfortheworst,butfollyleavestheworstforthedayitcomes”句中的“wisdom”,“folly”分别指“聪明人”、“愚蠢人”,“loversquarrelsaresoonmended”中的“lovers”指“夫妻”,也都体现了这种差异。

2.中国人侧重顺向思维,英国人侧重逆向思维。不同的民族观察事物时所采取的角度与维方向是不同的,在语言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人出于礼貌,请人先于自己时说“你先请!”而英国人这些类似说法则为“afteryou”;汉语中“前”用于时间概念上的指过去,“后”指将来,有诗为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而英语中“back”在时间上指过去,“forward”,才指将来,如“thatwasafewyearsback”,“backinthemiddleages”,“fromthistimeforward”等。

总之,中英在民俗风情、民族个性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从其语言中可见。从语言中了解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有助于两国文化交流沟通,避免不必要的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误会。

参考文献:

[1]王喜绒,李新彬.比较文化概论[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第8篇:中英文化范文

茶叶从16世纪开始由中国传到英国并深受英国人的喜爱,由于两国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在英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与中国茶文化相迥异的英国茶文化。因此,我们需要从中英茶文化差异的背景下探求茶叶商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从而达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吸引眼球的最佳语境效果。

一、 中英茶文化的差异

(一)物质文化层面的差异。茶叶物质文化是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茶产品的总和,包括有关茶叶的种类、茶具、饮茶场所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中英两国在物质文化层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品饮种类的不同。中国的茶叶种类包括绿、红、白、青、黑、黄等六大类茶,还有花茶、药用保健茶等。其中,中国人最为喜爱的是绿茶。英国人最喜爱的是汤浓味醇、营养丰富的红茶,红茶在英国被视为国饮,这与英国的地理环境有关。英国四面环海,气候阴冷潮湿。红茶性暖,英国人往往喜欢在红茶里加入糖和牛奶,把茶水当成甜饮料来饮用;品饮茶点的不同。中国的茶点内容丰富,凡是食物都可以当做茶点。包括坚果类、水果类、肉禽类、奶制品类等。与中国丰富多样的茶点相比,英国茶点的选择比较固定,英国茶点一般都以面食类配以肉类和糕点为主;品饮场所的不同。中国人对品饮场所统一叫做茶馆。英国人则对饮茶的场所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也曾有过茶室这种称呼。茶室是当时专供英国上流社会阶层的少数人群品饮的场所;品饮茶具的不同。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由于中国人个性内敛,很多人钟情于古朴而有文化底蕴的紫砂茶具。英国人对茶具极为讲究,包括精致的银质茶壶,高贵的骨瓷茶杯,再配以精美的蕾丝花边桌布,用鲜花和蜡烛加以点缀,体现了英国人热情奔放的个性。

(二)制度文化层面的差异。茶叶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中国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对茶叶的生产和管理,并形成一系列的茶政措施,这是中国茶文化在制度层面的表现。以茶生产和管理为例,中国古代茶谚中有许多关于茶叶饮用和生产经验的概括或表述,这说明茶文化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对生产、经济的影响。如“清明发芽,谷雨采茶”、“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立夏茶,夜夜老,小满过后茶变草”、“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等茶谚,至今仍对茶类生产和保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英国因为不产茶,有关茶生产和管理的谚语基本没有。但是茶文化作为制度文化层面在英国也有表现,给服务员付小费的习俗就始于英国的茶叶制度文化。付小费习俗的来历与茶相联系,当时茶室的侍者把一个上锁的小木盒放在茶室的桌子上,木盒上刻有T、I、P、S四个字母,这是“To Insure Prompt SerVICe”(为确保快捷的服务)的字母缩写。如果客人想要侍者快点端上茶来,他就要往小木盒里投入一枚硬币,以享受快捷的服务。由此,付小费习俗开始在英国形成。

(三)行为文化层面的差异。茶叶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以饮茶礼仪为例,中国人认为饮茶随时可以进行,没有固定的仪式。以茶待客成为中国人家庭生活和日常社交中最基本的礼仪。客来敬茶;奉茶时,茶水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上茶时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等。英国人则有嗜茶、尊茶的风气,一天至少喝五次茶。早晨醒来,喝一杯醒早茶(Early Morning Tea);上午11点是红茶佐茶点(Eleven’s Tea);中午午餐时要喝奶茶;下午5点钟喝下午茶(Five oclock Tea);晚上睡觉前喝告别茶(After Dinner Tea)。

(四)心态文化层面的差异。茶叶心态文化是指人们由茶而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精神层次的文化。以茶道精神为例,中国的茶道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体构成,总体基调是高雅而深沉、博大而精深。饮茶作为一种精神的激励与情感的寄托。与中国茶道不一样,英国人品茶更注重社交,强调一种优雅的格调。

二、中英文化差异背景下茶叶商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茶叶品牌混乱,茶叶商标翻译标准不统一。我国长期以来是以茶叶原产地来对茶叶命名,这使中国茶叶品牌出现了比较混乱的格局:根据茶的发酵程度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绿茶、红茶、黑茶、花茶、白茶、黄茶等。根据原产地命名进行分类,包括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庐山云雾等;在原产地品牌下又有不同的品系,如武夷岩茶之下又有大红袍、水金龟、肉桂、玉女掌、名枞、水仙等子系列。品牌的混乱带来了茶叶商标译名的混乱。如福建名茶——“铁观音”目前就有十多种英文译名:Tie Guan Yin;Ti Kuan Yin;Iron Goddess; tit gwun yam;Thih-koan-im;Tit Kwun Yum;Iron Buddha;Iron Goddess of Mercy; Tea of the Iron Bodhisattva; Iron Avalokite vara。这种现象削弱了中国茶叶的整体竞争力,不利于中国茶叶进军国际市场。

(二)忽视中英文化的差异,生搬硬套。茶叶商标的翻译是跨文化传播活动,要充分考虑目的国的文化差异,尊重其风俗习惯和文化禁忌。比如“龙井茶”被译为“Dragon Well”是不准确的。因为在中国,“龙”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图腾崇拜,被视为高贵、权威的象征。但在英国人眼中,龙(Dragon)是一种邪恶的动物,使人联想到残暴、贪婪、邪恶。因此,龙井茶作为中国名茶,在国外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可以直接音译为“Longjing Tea”。又如受到云南纳西族人喜爱的“龙虎斗”茶被错误译为““the fighting between dragon and tiger”。事实上“龙虎斗”茶是用开水把茶叶在瓦罐里熬的浓浓的, 然后把茶水冲放到事先装有白酒的杯子冲泡调和而成,杯内发出悦耳的响声,就像龙虎在争斗,遂得此名。再如武夷岩茶中的名品——“大红袍”被错误译成“Red Robe”。中国文化中的红色是吉祥、喜庆的象征,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贬义词,它象征着残暴、危险、流血。译为“Dahongpao Tea”是比较准确的。

(三)没有采取正确的翻译技巧和方法。目前茶叶商标翻译中过多采用音译法。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内涵不甚了解,采用拼音翻译出来的茶叶商标会让外国人难以理解。一些茶领域的术语,如果断章取义,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就会造成错译。如“熟茶,生茶”分别被译为“ripe”and “raw”。其实,“熟茶”是指发酵茶,生茶是指未发酵茶,所以译为“fermented”and “unfermented”比较合适。又如“竹叶青”茶是由于泡开后形似竹叶,青秀悦目而得名,因此被翻译为“Bamboo Leaf Green”是不准确的,这容易被误解为用竹叶做成的绿茶,无法反映茶叶的原料和性质。再如珠茶,因外形圆紧,呈颗粒状,身骨重实,宛如枪弹,故译为“gunpowder”,但由此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误解。1984年初,浙江省茶叶公司去科特迪瓦共和国洽淡贸易,一位印度商人看了珠茶样品很中意,但签订合同时却一再要求我方品名栏只能写“中国绿茶”,不能显示“gunpowder”字样,理由就是免得被当地海关误认为是一笔军火交易,招来麻烦。

三、中英文化差异背景下茶叶商标翻译改进方法

(一)结束茶叶商标命名的混乱局面,统一翻译标准

茶叶商标翻译的准则是商标的命名必须能够吸引消费者、识别产品、联想产品、广告宣传,因此翻译商标译名也必须个性鲜明,优美悦耳,内涵丰富且顺口易记,以激发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促进营销。目前我国茶叶商标命名处于混乱局面,国外消费者不容易从茶叶的名称了解到茶叶所属种类。因此,茶叶厂商应该能够在茶叶的商品名称下标示该茶叶分类上的名称,以便顾客了解所买茶叶的具体种类。我们可以将茶分成四大类,即“不发酵茶”(Non-fermented)如“绿茶”(Green Tea);“后发酵茶”(Post-fermented),如“普洱茶‘(Puer Tea);“部分发酵茶”(Partially fermented),如“乌龙茶”(Oolong Tea);“全发酵茶”(Completely fermented),如“红茶”(Black Tea)。如果进一步地分类,我们可将”绿茶”再细分成“蒸青绿茶”(Steamed Green Tea)、“粉末绿茶”(Powdered Green Tea)、“银针绿茶”(Silver Needle Green Tea)、“原型绿茶”(Lightly Rubbed Green Tea)、“松卷绿茶”(Curled Green Tea)、“剑片绿茶”(Sword Shaped Green Tea)、“条型绿茶”(Twisted Green Tea)、“圆珠绿茶”(Pearled Green Tea)等八种。将“普洱茶”再细分为“陈放普洱”(Age-Fermented Prer)与“渥堆普洱”(Pile-fermented puer)。将“乌龙茶”再细分为“白茶乌龙”(White Oolong)、“条型乌龙”(Twisted Oolong)、“球型乌龙”(Pelleted Oolong)、“熟茶乌龙”(Roasted Oolong)与“白毫乌龙”(White aaatipped Oolong)。将“红茶”再细分为“条形红茶”(Unshredded Black Tea)与“碎型红茶”(Shredded Black Tea)。

(二)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出于对中英文化差异的考虑,茶叶商标翻译中应尽量采用符合外国消费者语言习惯的词语,符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如中文的茶字和其英文相对应的“tea”概念意义有些不同。在英语中,“tea”的词义得到了扩展。“tea”既指“茶叶”,又指“茶树”、“茶点”、“茶会”,还指下午五六点钟的便餐。又如中国的传统“黑茶”被翻译成“Dark Tea”。在英文中,“dark”是与“暗”同义的,也有无知的、忧郁的含义。“Dark Tea”这个商标名是无法打入国际市场的。事实上,黑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应该直接采用“Heicha”的拼音译法。再如中国红茶正确的英文翻译应是“Black tea”。这是因为西方人相对注重茶叶的颜色,而中国人相对注重茶汤的颜色。所以红茶不能译为“Red tea”。但确实有一种茶的英文名字叫“Red tea”,这里的“Red tea”实际上是“Rooibos”茶,是一种生长在南非、完全不同于茶树的野生植物,不是真正的茶叶。但由于“Rooibos”茶冲泡后呈红色,中文译名就是“红茶”。

(三)采用正确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1.直译法。“当源语和目的语受众的认知环境几乎没有差异,并且对商品名称的认知角度、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趋于一致时,译者可以采用直译”。大多数的茶叶名称英译都可采用这种方法。比如武夷岩茶被译成“Rock Tea”,这是因为武夷岩茶生长在山间岩石上,无污染,“rock”能突出武夷岩茶具岩骨花香韵味的特征。而且“rock”在英文中带有振奋,动感的意思。又如不发酵茶(Non-fermented)即绿茶(Green Tea),绿茶(Green Tea)可以再细分为八种,其中五种茶名的翻译都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园珠绿茶(Pearled Green Tea)、剑片绿茶(Sword Shaped Green Tea)、蒸青绿茶(Steamed Green Tea)、银针绿茶(Silver Needle GreenTea)、 粉末绿茶(PowderedGreen Tea)。

第9篇:中英文化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文化差异;文化融合;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47-02

一、课堂教学中文化差异的分析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口语交际文化方面的差异

1. 称呼语。在汉语中我们一般用“姓 + 头衔/职务”的称呼方式,如“王院长”“马经理”;但在英语中,对中小学教师通常的称呼方法是:Mr./Ms.+姓,所以我们可以称呼“张老师”为Mr./Ms. Zhang.

2. 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3. 介绍

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二)生活习性文化方面的差异

1. 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避免去问以下这些问题: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 What's your religion? What have you been busy doing? 等等。这些“关心”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 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是属“个人私事”问题, 而他们很重视 privacy,不愿别人过问个人之事。

2. 道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 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 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 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4. 称赞与谦虚

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用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称赞和夸奖时,总是客气地说“我不行”“我还差得很远”之类的话。而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会欣然接受对方的鼓励和称赞,并用“Thank you.”来回答。

(三)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1. 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打电话的对话,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要说:“Is that …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 speaking?”。谈话结束时,英美人大多会说“Thank you for calling.”因为在他们看来,给人打电话一是要花钱,二是要花时间。中国人却没有说“谢谢你打电话来”的习惯。

2. 社交礼节(Social contact formality)。以please(“请”)为例。在某些场所我们不宜用 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美国人不说please,一般说:After you。但是初学英语的学生常用You go first,这也是不恰当的。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或者请人抽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th.),也不用please。

(四)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 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融合意识应遵循的原则

(一)真实实用原则

真实实用原则就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与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培养和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二)比较融合原则

比较融合原则就是通过比较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用融合的方式把文化融合意识教育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全部系统地融入英语教学之中,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运用英语的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英汉文化融合意识教育。

(三)参与体验原则

参与体验原则就是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直接参与跨文化交际,在亲身参与的跨文化交流体验中感知英语文化,获得跨文化的知识、形成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开放、平等的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跨文化交际态度。

三、课堂教学中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培养的策略

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一) 比较法

比较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可以从称呼、招呼语、告别、作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 较。如:

A:Hello,you look tired today.

B:Yes,I went to bed too late last night…

A:You'd better go to bed earlier tonight if you can.

这样表示关心的建议在中国比较普遍,但根据英文习惯,A只须说 “ I do hope you’11 be feeling better soon” 或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这类肤浅的说法以表示关心。反之,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除非双方是父母子女关系(潘昌森译,1987)。

(二)课堂交流或专题介绍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较直观地了解外国艺术、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有什么节日,怎样庆祝节日,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观点。有时可以邀请中外有关专家以及曾经留学或访问过英语国家的人士作这方面的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也可以建议学生多读国外有关游记、人口统计、民意调查、官方思想研究、时事评论等方面的书,从中了解文化。

(三)阅读文学作品

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想了解新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四)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例如,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因此,英语中出现的大量的隐喻与基督教有关,“shepherd”, “the morning star”, “son of man” 都可以用来指代耶稣。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例子引入文化背景和增加学生的文化意识。

(五)角色表演

教师让学生熟读课文对话后.学生按照角色,进行模仿角色表演。初时可跟课文一样,待熟练后,可以表演进其它东西和回敬各种赞美的话语。

(六)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了,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人们的喜怒哀乐,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演剧。从演剧的反复排练中切身地体会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也可以搞化装晚会,使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的生活中。

综上所述,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既要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实际交际能力。而培养交际能力,离不开了解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是培养语言得体性的重要前提。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