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文化范文

护理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文化

第1篇:护理文化范文

1.1医院的护理服务文化概述

1.1.1概念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医疗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倡导和培育而生成的一种群体文化,是由医院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4个方面组成[1]。而护理服务文化是医院护理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在为人类提供护理、保健服务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物态服务文化和意态服务文化的总和。

1.1.2护理服务文化的特点[2]

1.1.2.1创新性护理服务文化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竞争文化,它必然带来观念和机制上的革命,这种革命要求护理人员走出原来的规矩,尽快实现“以医疗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研究服务的内在规律,实现理念、机制、管理的全方位创新。

1.1.2.2情感性护理服务文化是一种情感型的“亲情文化”,医疗市场既是战场,也是‘情场’,情为商先,方能情通商顺,要热情为各类对象服务,尤其要理解病人、尊重病人、关心体贴病人,发展“感情银行”建立忠诚关系。真情必然换来服务对象的赞誉和宣传。

1.1.2.3实践文化既是一种边缘文化,也是一种实践文化,护理服务文化始终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服务文化相对于其它领域,更注重人的价值和人的心理、注重质量、注重服务。护士在提供服务时,需研究服务对象的不同文化需求,以求得其心理上及文化上的认同与支持,为其提供高品位的服务。

1.1.2.4协调性护理服务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护理是由多部门、多范畴组成的复杂系统,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服务手段的快速更新,服务的整体协调性越来越突出,护理人员只有与其他各类人员密切配合,才能确保护理系统功能的实现。

1.1.2.5社会性护理服务是个开放系统,社会文化为护理服务文化提供依托和引导。如今“医不叩门”“坐堂行医”的时代早已过去,医护人员不仅着眼于院内服务,也开始走出医院,面向社会提供保健服务,护理服务文化不仅在医院主体间发挥着特定的功能,而且也向社会特定群体如病人和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向其他社会文化起着辐射和推动作用。

2医院护理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2.1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护理服务工作面对的就是病人及家属,那么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就是以人为本,重新认识病人的需求。患者到医院就医,护患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关系。护理人员要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使之成为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体现,成为护理人员行为的准则,成为约束护理人员行为的规范。“以病人为中心”实际上形成了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抓住了这一关键,就能够步步深入,开展有效的护理服务文化建设。

2.2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

2.2.1“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基础

护理工作是围绕病人开展的,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应紧紧扣住以病人为中心这一主题。具体来说,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2.2.1.1主动换位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不断进行换位思考,用一名患者的眼光加以审视,不断提出要求,做到严格要求,不断完善自己,为护理服务赢得主动。在护理服务中,用“假如我是一名病人”和“假如我是病人的家属”的态度去对待病人、服务病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2.1.2主动沟通开展人性化服务要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给患者更多心灵上的关爱和慰藉。沟通的方式是多样性的:一是语言沟通;二是形体沟通;三是心灵上的沟通,这是沟通的最高境界,是护患之间的一种默契和心灵的共鸣。

2.2.1.3在护理服务过程中,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让患者到了医院就有回家的感觉,心理的创伤得以慰藉。

2.2.1.4要充分调动病人的参与意识,让病人真正参加到诊疗活动中来,从诊断到治疗直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2.2.2“客户永远是对的”是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升华

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不光有病人,还有病人家属。因此仅限于“病人第一”还是不完全的,准确地说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应该统称为“客户”。

那么怎样做到“客户永远是对的”?一般认为有如下方法:首先应该认识到“客户永远是对的”的原则有助于解决问题,首先承认自己可能犯下的错误(不管事实如何),然后提出负责任解决问题的方式,请求客户帮助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客户会更乐于来做出努力;同时护理人员也可以向客户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在实践过程中,其实善意的意见一般都可得到客户的同意,关键要做到让客户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

3医院护理服务文化的创新性构建

3.1创新护理服务文化理念

3.1.1以“客户”观念置换“病人”观念。这种称呼上的转换,起到了使护理人员“置换角色”的观念转变作用,使护理人员真正以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在思想上认识到“客户是衣食父母”,树立了“客户第一”的观念,用热诚为客户服务的观念代替了传统的高高在上的观念。

3.1.2主动服务上升到感动服务。感动服务是人性化互动服务,是创造超过患者期望值的创新服务。护理人员要塑造自己的感动服务品牌,关键在于要把关注力集中在日常细微的服务言行和服务措施上,激励全体护理人员将服务一次到位,将服务一次做好。

3.1.3将“共情”运用到护理服务中。“共情”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护理人员关怀客户,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自己就是他,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这样将有利于与客户的沟通。

3.2创新护理服务文化行为

3.2.1提供人所谓“人”,就是强调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出发开展护理服务,尤其使服务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和心理需要。

3.2.2提供个所谓“个”,就是护理服务人员注意从细微处来关心和贴近就医客户,精确地了解和提供每个服务对象希望得到的个性化服务,它重视病人的个体差异,致力于满足不同病人的多元文化需求,使护理服务关系进入更深的层次,这也是一种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的市场观念。

3.2.3提供延伸服务延伸服务不仅是指医疗服务产品的售后服务。还在于延伸和扩大医疗护理服务的传统范畴,如对凡在医院就诊过的患者,进行电话健康指导等。

3.2.4提供便捷服务简化服务流程,提供各种便民服务措施。

3.2.5提供知识服务所谓“知识服务”,是指在为病人提供精湛的护理技术服务的同时,为病人传播及普及医学保健知识。还可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健康教育讲座。深入社区为居民义务提供健康知识传等。

3.2.6提供透明服务所谓“透明服务”,就是重视医疗服务过程中病人的参与权和知情权,通过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公开医疗服务过程等途径,使服务对象亲身感受医疗护理活动的真实性,增添对服务的信赖和认可。

3.2.7提供承诺服务“承诺服务”,是指向公众公布医疗服务质量或效果的标准。护理服务承诺是对护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质量实行全面的承诺。

3.2.8提供温馨服务是指给就医客户营造一个温馨的就医视觉环境和听觉环境。

3.2.9提供超期望服务所谓“超期望服务”就是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向服务对象提供超越其心理期待的、超越常规的、高附加值的优质服务。

3.2.10提供优美的就医环境医院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好的就医环境,可以改善病人的就诊情绪。

3.3创新护理服务文化管理

第2篇:护理文化范文

(一)护理礼仪的概念

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它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它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的礼貌性,护理行为的贴心职业性,对待护理病人的心态。护理人员的护理礼仪好与坏,不仅仅体现个人素质的好坏,而且与其自身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密切相关。护理礼仪是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职业水平的一种表现,是其是否热爱据理工作的一种表现,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出好的生理素质。护理礼仪课程的学习是护理专业的学生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据理专业学生职业自信心的有效补充。通过护理礼仪的学习,可以让据理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到其工作的神圣性,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让其更加充满信心的准备加入护理行业。

(二)护理文化的概念

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文化是护理工作人员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其服务宗旨的体现,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服务内涵。它是一个医院经营理念的体现,也是一个医院服务文化的体现。它是一种文化,它是指医院针对护理业务的开展,对全体护理人员提出的要求,倡导全体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践行的服务宗旨,指导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它是全体护理人员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护理文化受医院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医院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推动医院全面文化建设。护理工作人员除了要坚守自身的职业道德,还在在护理的过程中体现医院的服务理念,将医院的护理理念融入到护理礼仪之中,并从护理人员的具体行为体现出来。

(三)护理礼仪与护理文化之间的关系

1.护理礼仪是护理文化的载体

护理礼仪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职业护理习惯,它是有形的,能够被病人感知的实实在在的行为态度。但是,护理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下,会对护理人员的思想产生影响,而护理人员的思想则可以指导人的行为。通过护理人员的礼仪让病人感受到医院的关怀,感受医院经营理念的传达。因此,护理礼仪是护理文化的载体。

2.护理文化是护理礼仪的理论基础

护理礼仪是护理文化的体现,它属于职业素养中的一种。而护理文化是医院针对护理工作而提出来的工作理念。虽然,护理工作的核心理念是细致入微的照顾病人,但是对于不同的医院经营方针指引下,其护理工作的侧重也会有所区别。而区别产生的原因就是护理文化的不同,医院护理理念的不同。理念控制思想,思想指导行为。因此,护理文化是护理礼仪的思想指导。

3.护理文化与护理礼仪相互促进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长期以来,被誉为“白衣天使”的职业其本质内涵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静止是相对,而运动则是绝对的。护理文化与护理礼仪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在悄然的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易被人察觉,却真实的存在。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护理文化推动护理礼仪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护理礼仪又会反过来推进护理文化的充实。二者在护理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会相互作用,不断演变,形成适合于时代需要的护理文化与护理礼仪。

二、护理礼仪教学与医院护理文化融合的措施

(一)让学生在学习护理礼仪的同时,了解护理文化

护理文化是护理礼仪思想的土壤,学生要想学会护理礼仪,将自己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较高的礼仪水平,首先就要了解护理文化。了解护理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职业,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让学生增加职业自豪感。了解护理文化可以让学生摆脱对待护理工作的世俗的看法,树立起正确的护理工作价值观。护理文化是护理礼仪基础,没有文化何来礼仪规范,没有文化的评判,礼仪也就无处谈起。了解护理文化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护理礼仪时更积极、更主动。礼仪从外表看,是一个人内心世界、情趣的反应。整洁的仪表、得体大方的举止是护理人员的外在表现形式,而透过护理人员的这些行为表象,其实他们所得当的礼仪举止下是展现来现的是一种护理文化。学生在学习护理礼仪的同时,深刻理解本院的医院护理文化,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强调用礼仪规范护理行为,用文化指导护理行为

护理人员在每一位住院患者接触到的第一位医护工作者,他们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更代表着整个医护工作队伍的形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还是院方对医护工作者进行培训与考核,一直强调的是他们的护理行为,要求其护理行为要得体,要有熟练的护理技术,扎实的护理基本工,形成其工作需要的一套护理礼仪。护理礼仪成为了规范护理人员行为的标准、尺度。但是,要想让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体现出执着的敬业精神,除了完成工作任务之外,其工作质量也无可挑剔,让护理工作在简单的、重复的、枯燥的护理行为下,展现出对护理的热爱与热情,这就需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换句话说,护理礼仪用以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而要让护理人员达到更高一个层次的工作境界,就要让护理文化来指导他们的护理行为。让护理人员展现患者的每一个微笑不是职业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三)重视学生礼仪规范知识的考核,更要重视学生护理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对学生进行护理礼仪知识讲授时,要向学生讲解每一个礼仪深层次的道德观念。每一个护理礼仪的背后,都有一个道德理论作为支撑。教师在进行礼仪规范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护理价值观。学生的护理价值观,是护理学生内心的护理文化的集结,是一个学生护理职业心态的表现。只有具有良好的、端正的价值观,才能让护理文化扎根发芽,才能在外面表现出礼仪上的标准化与职业化。学生护理价值观的培养是高于礼仪规范培养的更高层次,但却由礼仪教养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尺度,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三、结语

第3篇:护理文化范文

【关键词】 骨科护理;新方向;多元文化

现代护理模式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的不断发展[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国界、跨区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出现了多种文化的人共同聚集在一起的社会――多元文化社会体系[2]。于是,传统的生物护理模式很难满足当今骨科患者的需求。这就需要护士更新护理观念,掌握新的文化知识内涵,转换护士的角色向多元化角色发展,以适应不同民族、国家患者的共同需求――健康,从而适应现代骨科护理发展的要求,让骨科患者早日康复。

1 般资料

选择骨科创伤术后患者500例,年龄2~97岁,平均年龄55岁。病种包括:慢性骨髓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大面积皮肤脱套伤、胸腰椎等骨折;民族包括:汉族、藏族、哈萨克斯族、蒙古族、彝族、羌族等;国际包括:中国、美籍华人、哈萨克斯坦。

2 多元文化

2.1 多元文化概念 是指不同民族、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

2.2 多元文化来源 多元文化护理无论构思多美妙,都要靠护士在工作中的实践来完成。因此,首先要提高护士的多元文化意识,除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应自觉学量涉及非专业的不同文化民族的习惯,礼仪修养、法律知识等,提高自身素质,并应用到护理实践中,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

3 多元文化在骨科护理中运用

3.1 护士的心理素质 南丁格尔说:“一个护士必须十分清醒,绝对忠诚,有适当信仰,有奉献自己的心愿,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同情心”要成为一名优秀护士,除了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临床操作技术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由于职业的特点、特殊工作环境压力、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相关社会因素及护士本身内在性格等方面因素,直接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的质量[3]。因此,护士作为一个高应激的职业群体,工作对象是患者,其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工作质量及患者的康复进程有着积极作用[4] 。

3.2 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广泛综合,护理学与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相互促进,在方法上相互启迪,在技术上相互借用,形成了许多新的综合型、边缘型的交叉学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全方位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定位,它强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强调宽容博爱、豁达乐观,强调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强调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这些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软实力[5]。

3.3 儒家思想运用于骨科护理 本组500例骨科患者,在护理上除采用现有基础专业知识、骨科专业知识、心理护理外,儒学文化思想也运用于其中。在护理中主要针对以下几种儒家思想:①“仁者爱人”,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就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对知识缺乏的病人,要做术前、术后访问、耐心倾听他们的主诉、热情回答他们的提问、深入浅出地介绍手术的意义、方法、术后功能锻炼和预后等,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护理工作的对象均来自不同国家、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人生经历、、价值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与生命的不同认识理解,于是要不断学习多元文化,才能满足当今人类的需求。③“默而识之”指在临床工作、生活和现代化信息网络中了解其他种族、民族、人群的文化,且牢记于心,运用其中。

4 结果

骨科护士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知识、习俗、理念、技术以及儒家文化思想相结合,运用于5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满意度为98%,护患纠纷下降为0。实践证明,多元文化护理运用于骨科手术前的病人,对手术的安全有信心,对恐惧、应激反应、怕术后疼痛、手术中出血过多发生意外、失眠、血压升高、食欲减退等影响了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及相应的并发症,能降至到最低。术后病人的运用多元文化护理能将疼痛减轻让病人感到舒适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恢复到理想的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5 讨论

儒家文化及其多元文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护理学发展的过程也是沿着这一方向去发展。因此,要开展这一更高层次的护理,需要通过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确定研究范围,加强全方位教育和护理人员培训等诸多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以加速现代骨科护理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参考文献

[1] 杨运秀,从护理学发展谈现代护理道德教育,首席医学网 2007,10,10

[2] 郝玉梅,探索现代护理的新方向多元文化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6,8,5(15)

[3] 王晓艳,浅谈护士职业心理素质《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5,6(5)

[4] 范瑛,对现代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思考《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6,19

[5] 方忠敬,弘扬儒家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乡村发现网2011,9,19

第4篇:护理文化范文

1.1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患儿3057例,其中1个月~1岁1058例;1~6岁1892例;6岁以上407例。2011年5月~2012年4月共收治患儿3428例,其中1月~1岁1472例;1~6岁2056例;6岁以上524例。主要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脑炎、川崎病、过敏性紫癜等。

1.2方法

自2011年5月我科被确定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后,为了切实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履行医务人员职责,首先转变了观念,在以往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和规范了相关内容,将具体措施更加落到了实处。

1.2.1成立了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自我科被确定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后,成立了由护士长为组长,另外2名理论基础扎实、工作经验丰富、有责任心和警惕性高的护士作为组员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并制定了工作标准。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相关知识及护理安全相关制度,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法》等,学习《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从思想上和理论上强化安全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强化安全意识。

1.2.2建立健全护理安全制度

启动了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达到≥10%/100张床,对瞒报和漏报者进行处罚,并定期对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杜绝再次发生。只有规范和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提高临床护士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保障患儿的安全,达到管理标准化,从而进一步降低病房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推动优质护理的发展。

1.2.3安全隐患、高危患儿的管理

在护理活动中,对于高危、坠床跌倒、压疮风险以及精神异常的患儿,预见性的启动高危、坠床跌倒、压疮风险评估表,根据情况制订相关的预防措施并积极干预,增设安全提示语:如“小心地滑”、“小心跌倒”、“小心烫伤”、“小心坠床”等警示牌,让患儿及家属有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让患儿得到更全面、更安全的护理。对于有纠纷苗头的患儿家属,除了与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外,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防患于未然,把护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实践证明,与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以前相比,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明显减少。

1.2.4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对于资质较浅、服务态度欠佳、理论及操作能力较差的护士,除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外,更应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降低不安全因素。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儿科护理既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护理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工作,是技术和服务的统一,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引导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和优化流程,从理论及技术方面让他们感到就医过程的安全,自觉地以病儿及家属医生的要求为导向,以他们的满意为宗旨,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

1.2.5加强医护和护患沟通

强化沟通意识,要求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多与医生沟通,启动应急情况下口头医嘱及疑问医嘱执行流程,发现疑点及时与医生联系,确保医嘱执行无误,保证了患儿的用药安全。同时,责任护士必须遵循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患儿家属从入院到出院各个环节都有责任护士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病情变化、治疗过程、各种检查目的、饮食及护理效果等,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护理问题,让家属参与到医疗活动中来,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对保障医疗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护理时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改变以往做得多说得少的缺点,倡导主动问候,首问负责,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患儿的疾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1.2.6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

细化管理流程,创建安全文化氛围。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采血、给药、输液、实施各种诊疗时,必须有两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不得只以床号作为识别患儿身份的唯一标识,认真落实患者的安全目标,执行腕带识别标识制度,完善关键流程的识别措施,从最大限度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节假日进行安全检查,消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加强物品管理,按管理标准进行管理,达到“一专二及时三无四定”。加强药品管理,要求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方法及常见不良反应,盒装存放,专人负责,标志醒目。强化院感意识,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及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切实落实手卫生,加强耐药菌管理,减少和杜绝院感的发生。

1.3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开展优质护理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开展优质护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开展优质护理之前。

2.2随着护理安全文化的开展,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讨论

对于医院的安全文化一直是整个医院的核心,也是体现医院整体和医护人员的素质与内涵的重要表现,健全相关的安全文化管理制度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以“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因此,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是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重点,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对护理安全工作的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3.1自2011年5月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在我科全面展开,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公示了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切实落实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儿提供全面、全程、主动、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护理人员转变了观念,优化了工作流程,改变了排班模式,简化了护理文件书写,健全了绩效考核机制,为患儿提供了连续、无缝隙的护理,夯实了基础护理,提供了满意服务,为全面实施安全管理更新了理念,提供了保障。

3.2对科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干预,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通过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健全的病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出具有儿科特点的护理质量安全标准,坚持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消除了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强化了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规范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保证了在给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3通过对高危患儿、纠纷苗头人员以及重点护理人员的管理

对人力资源相对薄弱的时间段增设了二线班,保证了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预见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的发生。

3.4通过沟通协调工作,达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让患儿家属能够有效地遵医,主动参与到医疗活动中来,对保障医疗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落实手卫生,有效地杜绝了交叉感染。只有患儿家属感到就医环境及就医过程非常安全,才会真正满意,这才是我们实施优质护理的最终目标。因此,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护士对护理安全风险的认识大大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安全隐患的认识,有效地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由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不安全因素大大降低,也就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升;护理风险减少了,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从而护士的心理压力降低了,提高了工作效率,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大大提升,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足够的重视,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对优质护理的关键点最好的诠释,同时对医院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4结论

第5篇:护理文化范文

护理的对象是全体人群,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要适应和满足人们不同的保健需求,并加以规范,便形成特定的护理文化。护理文化建设是以文化为载体,以管理为目标的护理活动。良好的护理文化可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队伍凝聚力、价值观及护士整体行为的体现,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条件,同时在培养新时代护理人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求护理人要具备竞争观念、创新意识。惟有如此,才能不断创新,也使自身不断获得发展,使护理水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1护理文化的定义

护理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护理专业自身特征的一种文化。护理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全体护理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集中表现。是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共同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和文化信念为核心,最大限度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将护理组织内各种力量聚集于共同的宗旨和哲理之下,齐心协力地实现护理组织的目标。其反映和代表了护士思想、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要求的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以及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这个定义概括了护理文化的主体、内涵和作用。

2护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1护理文化的形成

文化是一个社会及其所特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为适应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所共有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基于人们对文化及其属性、范畴、功能、价值的认识,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了80年代最初形成了企业文化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此时,医院文化随之形成并付诸实施,护理文化作为医院文化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种服务文化类型以及作为文化在护理领域中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对护理的文化索求。

2.2护理文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和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护理文化既要了解人类文化的传承,又要研究护理领域的文化,并有意识加强挖掘和利用。20世纪60年代Leininger提出了较早的“跨文化护理”,随后1999年Leininger又提出了“文化和谐护理”。在1992年ANN专家提出了“适当文化能力护理”[1]。现阶段护理文化在护理组织特定环境下,逐步形成在护理环境下的共同的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自身形象以及相适应的制度,反映护士的护理思想、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要求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以及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

3护理文化的内涵

护理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通常包含三个层面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及核心层的精神文化构成。

3.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护理文化的外壳,将抽象的护理理念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护理工作的文化要素在社会外观的表露。包括医院的内在环境、护理人员的礼仪、仪表、技术操作、服务态度等自身形象[2],反映医院护理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团队精神和品牌效应等。

3.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护理文化的支撑[3]。包括各项管理制度,也包括书面和非书面形式的或部分约定俗成的标准及程序,是护理人员共同的行为规范。即通过护理质量的形成,把看不见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制度[4]。护理制度的管理是一种硬性的管理手段,对护理人员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控制作用[5]。

3.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护理文化的核心,是护理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包括建立明确的护理理念,即护理组织内共同信守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生活模式[6]。

4护理文化建设的作用

护理文化建设作为护理管理的整体管理策略,涉及护理管理的各个方面,它有利于激励和调动护理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以下作用。

4.1导向作用

护理文化具有把护理人员的个人目标引导到护理事业目标上来的功能。使广大护理人员自觉的把个人目标融入到组织目标中来,进而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因此,护理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建设护理事业内部的动力机制。

4.2凝聚作用

当一种护理文化的价值观被护理人员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效益。

4.3激励作用

护理文化建设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文化引导为手段,激发护士自觉行动。激励越大,所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就越大。有了这种自觉性,就能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护士潜能。

4.4约束作用

护理文化作为护理人员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通过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规范和约束,有效地防止、纠正与护理文化价值观念相悖的操守和行为,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护理作风,提高护理质量。

4.5辐射作用

护理文化不仅在医院内部起作用,也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护理的对象是患者,是千差万别的人,其文化自然会通过患者传递给社会。一个医院具有优秀的护理文化,就会有很多医院自觉效仿,就会对社会文化产生一种示范导向作用和辐射作用。

5护理文化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文化突出的作用是通过护理理念、行为、视觉等把管理渗透在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护理管理中引入健康的护理文化,护理服务中创建自己医院的护理文化。不仅是通过护理专业技术为医院获得经济效益,重要的是在护德护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方面为医院获得社会效益。

5.1护理物质文化与护理管理

物质文化是护理文化的表层,可将抽象的护理理念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包括医院的内外环境、护士自身的形象、技能培训、护理设施安全等因素。运用合理的管理手段塑造一个人性化、科学化的充满了人情味的就医环境和工作环境。

5.1.1规范护理服务、塑造护士形象,创造病区人文环境

当患者走进医院,通过视觉要求:干净、舒适、温馨、各种标识设计人性化、就诊流程便捷;护士仪表端庄,语言和蔼亲切,主动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医生和护士按操作流程规范服务,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被尊重感,提高了护士社会形象和医院形象。据调查,满意的患者会把自己的感受告诉4-10个朋友,而不满意的患者会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多一倍的人,传播自己的不满意的信息。这就要求管理者改变以往的质量结果管理,而强化质量的过程管理,抓每个环节质量,患者由入院到出院每个服务流程都按规定完成,使护理人员职责明确,操作规范。

5.1.2加强护士人文素质培养和教育

在护理教育中包括了护理伦理、心理、修养、护理美学等。护理工作过程中有群体合作,还要有慎独的情操。护士能否认识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是一种态度,实际就是做人。但我国目前实的整体护理的设计中,还遗留着许多功能制护理的痕迹。“以人为本”的服务于患者来不够完善,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了解还远远不够,整体护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实施办法。培养护士良好的人文素质是护理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之一。

5.2护理制度文化与护理管理

5.1.1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以往护士的配备都按传统的床位量配备

其结果是患者多时,护士不够用,患者少时护士过剩。这就要求护理管理者应按自己医院的市场实际,建立灵活的调控机制,减少人力资源的不足与浪费,按护理工作量合理配备护士。

5.1.2抓环节质量管理

近年来过程管理模式开始被护理管理者认识,在制定和修正护理质控标准时,加强环节质量管理,注重过程。把护理操作的每一个步骤,每一次的服务按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完成,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所经历的是全程优质服务。

5.3护理精神文化与护理管理

多元化的护理管理社会进步以人为本的时代,强调了社会的多元文化。要求护理管理者了解每个护士的多元文化,关心帮助、尊重、了解每个人的价值观、职业行为,增强道德规范认识;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关爱意识。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护理活动中相互信任尊重,保持一种和谐的心理状态,共同认识提高护理专业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

“以人为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疗养环境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心理状态,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文化信仰、经济状态、目前的病情,制定出适合个体的护理计划。在护理过程中,以护士特有的人文素质,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不仅是护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护士在获取护理知识后,自觉给予患者的情感付出,护士能从患者的眼中读懂他们的需要。

6结论

护理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护理领域的表现形式,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护理文化建设可以从制度上、纪律上规范护士行为。可以激励护理人员的职业自豪感,使护理人员在思想上得到归属、依恋,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开展护理文化建设有利于护士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自觉维护护士形象,出色完成任务,提高了护理质量。在医院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今天,只有不断加强护理文化建设,全方位营造良好和谐的护理文化氛围,逐步建立一种稳定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护理文化环境,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促进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服务水平,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壮大注入无穷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彩虹、曹和安.护理文化探讨的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5,28(8):68

[2] 王萍、杨庆玲.现代医院护理文化建设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3,3(3):2-4.

[3] 陈丽静.21世纪医院护理文化建设初探[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20):118-119.

[4] 孙淑云.重塑护理文化推进整体护理[J].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10) :59-60.

[5] 梁银辉、何国平、李映兰.护理文化的内容及建设[J].中国护理管理,2004,4(3):44-46.

[6] 赵惠荣.新形势下医院护理文化与护理管理研究初探[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141-142.

第6篇:护理文化范文

一、确立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目标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三级质控体系。99年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8%。开展整体护理病房达50%。

4、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手术室打开"瓶颈",做到“来者不拒”开放周六全日手术,与98年8月同期相比,手术率增加了21%。急症科开设绿色通道,与市救护大队联网首创开设"311"急救专线,做到畅通、安全、高效。急症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

三、服务文化研究试点与成效

1、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的研究内容包括:(1)术前出室访视(2)术中播放背景音乐(3)建立信息窗口(4)术后认真随访满意率100%,需要率100%。

2、急诊室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服务的研究具体措施为(1)建立鲜明识别系统(2)建立急救呼叫系统(3)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抢救护士队(4)设立绿袖章专职服务员(5)开展共青团示范群体竟赛(6)急诊观察室病房化(7)开设本市第一条急救专线电话急诊室绿色通道服务开展以来,深受群众欢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电台、电视台及全市各报刊先后七次报道。急诊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急诊护理组荣获上海市医院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3、心内科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研究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达到普及化、板报化、书面化、辐射化、连续化、扩大化、及时化、灵活化、实用化,每天对住院病人进行集体或个别健康教育时间达30分钟左右。使病人的满意率从原来的90%上升到98.5%。此项工作还延伸到社会与家庭,组织了"起搏器之友联谊会"为健康教育开阔了前景。

第7篇:护理文化范文

1.1文化关怀共性的护理

精神病病人在精神病症状的控制下,会在思维、意识及行为等方面受到一定的损害,要求精神科护理人员全面评估病人,并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及康复程度予准确的判断并制定出人性化的护理方案。在急性治疗期,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的恐惧不安心理。护理人员要尊重病人,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精神上给予支持性的安抚和疏导。如为病例2购买了老花眼镜,以解决病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当病情开始缓解时,引导病人对发病前后自身感觉、思维、行为进行对比,通过回忆、反思、对比等方法,增强病人对精神病症状的认识,并使其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疾病[4]。如当病例2说到有人迫害他时,告诉病人“我理解你恐惧的感受,但我不能接受你的观点,你有实际的证据证明有人想害你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病人认识到这些想法是精神病症状的表现。当病人自知力恢复时,告知病人治疗和服药的必要性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

1.2文化关怀差异的护理

1.2.1文化关怀保存医护人员对待文化差异应采取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并帮助病人维持其有利于健康、身体康复的生活方式。在护理过程中,介绍和称呼病人用“外国朋友”,不用“疯子”“傻子”“老外”等形容,避免产生偏见和歧视。交谈过程中,引入话题常以天气及新闻开始,尽量不询问病人的工薪、婚姻家庭生活等隐私。在对病例1的护理中,发现该病人信仰基督教,因此为病人提供圣经(双语版),允许病人饭前祷告和诵读经文,避免对病人说星期五和安排13号的病房,以尊重病人文化和。病例1不喜欢食猪肉、鱼;喜欢食用大米、水果和可乐,所以在用餐时给病人提供西餐,尽量保持病人的原有的饮食习惯。病例2病人退休前职业是工程师,早晨有看报纸、看新闻和下午运动的习惯,因此为病人提供英文的书报和将电视台调为英文播音频道,下午安排病人去参加公寓活动,尽量保持病人原有的生活方式。1.2.2文化关怀协商因为中西医疗护理模式、异地心理和文化的差异,导致外籍精神病病人对中国的治疗、护理模式不太了解,因此,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掌握精神专科的护理技能,还要注重双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护理技能,引导病人配合医院治疗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向他们讲解各种检查的意义、注意事项和结果,同时介绍中国文化的中药治疗、针灸等特色治疗,让其了解并参与治疗康复计划的制订,不仅增加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还增加其对治疗的了解和信任。通过病例1的心理评估发现,高压的国际贸易职业和家庭重负(养育5个孩子)是导致病人情绪不稳的主要原因。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让病人明白只有把病治好,才能更好地为家庭服务,同时安排他和他的家人电话联系,减轻对家庭的牵挂。病例2在缓解期的主要护理问题是因异地住院和不能去香港旅游而产生的孤独失落感和思乡情,通过教导病人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事物和介绍香港的特色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并教会病人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深呼吸,既能释放内心的消极情绪,又能防止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考虑两例病人均为同一国籍,故安排在同一病房,同一餐桌,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并介绍康复期的病友给他们认识,让他们尽快适应病区的环境。1.2.3文化关怀重建对病人及其家属做好健康宣教,使之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避免诱发因素,是促进康复和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途径[5]。医护人员通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为病人发放中英文版的知识宣传小册,构建有利于病人健康的行为习惯。病例1由于性格较冲动,故教病人要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放慢生活工作的节奏以减轻工作、家庭的压力,遇到困难要通过合理的途径解决,以免发生冲突,评估发现病例1喜欢拉丁音乐、摇滚乐和MichaelJackson的舞蹈,因此安排病例1到音疗室多听摇滚乐,并鼓励病人表演MichaelJackson的舞蹈以达到改善认知、释放负性情绪的目的;病例2喜欢中国文化和古典音乐,安排病例2到公娱部学习中国绘画、书法、音乐及简单的中文词汇,艺术疗法。

2小结

第8篇:护理文化范文

护理文化作为疗养院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现代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1]。为了适应现代医疗护理改革的需要,全面提高疗养院护理管理与护理服务水平,我院护理部在全面开展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注重人性化护理,树立“以疗养员为中心,开展人性化服务”的服务理念,强调护理是由医院文化、护理质量、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研究等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环环相扣、整体协调一致构成的更加科学、规范化的专业。现把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内容归纳如下。

1 制定护理理念 创建护理文化

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服务病人。创建疗养院护理文化,促使护理人员认识到疗养院的服务理念是对服务对象提供高素质的关怀与服务。为此,护理部多次组织了专题讲座,把疗养院文化建设与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观念逐步渗透到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意识中,并组织护士长到其他医院、疗养院参观学习。外出参观学习,给护士长们的触动很大,对创建工作有了直接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初步树立了品牌意识,为创建护理服务品牌注入活力和动力。

2 讲究护理服务艺术

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 严抓服务质量

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两级质控体系。为了充分调动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护士长的作用,护理管理实行护士长目标责任制,在年初护理部与护士长签定了目标责任书。护理质控小组每月一查,护理部随时抽查,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分析原因,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年底护士进行述职和综合考评。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及对护士的考评,一方面确保各科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护士长的工作能动性。从开展考评至2006年底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100%。

4 提高护理服务效率

为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服务质量,护理部多次邀请外院老师为护理人员进行礼仪培训。利用护士节开展了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护士的风采形象展示。同时,为了培养护理骨干及优秀护理人才,开展“护士之星”评比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风貌,大大激励了全院护士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也涌现出一批年轻有为的护理人才,对提升护理质量、选拔护理管理接班人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5 深化整体护理 注重内涵建设

如果说整体护理是棵大树,那么人文精神则是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整体护理内在发展的动力和灵魂。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的责任心等都是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促进要素。因此,在整体护理工作中,要不断加强护理文化建设,以提高护理品位,达到理想的护理文化境界[2]。

总之,护理人员只有对护理服务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具有强烈的危机感,才能把不断创新作为自己求生存、求发展的手段,使自己的服务在不断更新换代中获得发展,才能使护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3]。

参考文献

1李旭.今后十年我国护理管理发展趋势.护理管理杂志,2001,1(1):24-27

2吴晓莲,谭德玉.浅谈护理文化建设与整体护理.当代护士,2003,10:10-11

第9篇:护理文化范文

关键词:护理服务文化;医院;文化建设;实践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始逐渐更为完善和健全,同时老百姓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在医院的健康发展过程中,在加强完善和健全医疗技术、设备、价格等的同时,还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医院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化的医院的更好发展,必须注重文化建设才会赢得人们的认同和医院本身更加长远的发展。因此护理服务文化是所有医院文化建设内容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精神,必须通过建设良好的护理文化才能促进医院的未来长远发展。

1医院文化建设内容是有效指导护理服务活动的核心

医院文化工作的开展,是基于医院医疗工作的实践过程,并通过不断提倡和培养出来的一种群体文化。医院文化其本质是开展以人为本的文化,重视人文关怀和人文服务。护理服务的关键性作用在于能否切实做到救死扶伤,真正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真切的医疗服务,这也是当前医疗环境发展如此激烈的过程中,更好的抓住机遇和把握机会的重要关键所在,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以及硬件设备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完善,所以通^护理服务文化的方式来提高医疗事业的竞争力,是当前各医院竞争的重点。在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医院的护理部门应把医院文化建设延伸到护理服务中去,并通过在渠道、形式上的多元化来更好的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服务文化工作的培训与再学习,深化护理工作人员对医院文化建设的深层次理解,从而引导他们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践行护理服务的文化,关心患者的生命与健康,维护和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需求,并将文化与服务之间进行相互联系起来,真正的护理服务中践行医院文化中的服务理念、人文精神并从行动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从而把医院文化渗透和延伸到为患者服务的整个过程,真正的将这种护理服务理念深入人心,逐渐转变为护理工作人员的一种自觉行为。

2护理服务文化的概念概述

护理服务文化所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其主要包括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文文化以及物质文化这四个方面。整个护理服务文化中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并紧紧围绕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来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并为医患提供最为优质和全面的服务。作为医护人员,要秉着医院文化的精神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和服务态度,并严格按照医院的管理制度和护理的正规流程来办事,为患者及家属在护理服务过程树立良好的医院服务形象。

3护理服务文化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3.1重视并讲究护理服务艺术 护理事实上属于一门艺术,不仅需要在护理过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同时还必须注重态度,包括微笑待人、礼貌和舒适服务。患者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过程,是属于身心受苦人群,作为护理人员应怀着一颗关爱和体贴的心去善待患者。而从医院方来讲,在医院的硬件设施方面更要考虑周全。为了让患者在病房的生活更加有趣,可考虑安装网络电视让患者的养病过程更加放松和有趣,并找到可以消遣的娱乐活动;同时还可在患者房间或者床边摆放鲜花或绿色植物,来增添医院的色彩,避免一贯的白色的单调,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温暖和爱意,促进患者内心愉悦,更有利于患者的病痛康复。

3.2对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范畴予以确立 护理服务文化建设要做到从物质层、精神层以及制度层三个方面着手,物质层则旨在医院需建立护理服务的理念和意识,不断规范护理人员在仪表、护理技术、服务患者的语言沟通和行为举止;而精神层则是护理服务文化中最根本的原则和基础,作为护理人员应具备共同信守的信念、价值标准、护理职业道德以及精神面貌;制度层则要求护理服务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护理组织机构和相关护理服务的规章制度。

3.3建设内外和谐一致的护理服务的职业形象 作为护理服务行业,其职业形象是内外相互统一的一种和谐体现,这其中包括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服务过程。在采用了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视觉识别设计之后,可实现护理理念通过物化的表现形式来感染和传达到患者及整个社会,达到患者治疗过程的"视"悦和护理人员在精神上的喜悦的双重效果。作为医院可根据一年四季时间的不同来规范护士着装的规范性,并同时制定护理部相应的文明护理用语,培养每一位护理人员在礼仪、礼貌以及护理行为上的合理规范性。护理技术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服务效果,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医院的文化建设,因此护理部与医教处要共同协作起来不断巩固护士在护理服务上的技术。

3.4建设急救与危重症监护的护理服务 为了不断深化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水平,其中做好急救与危重症监护护理服务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在确立急救与危重症护理理念的过程中,应对护士道德和护理服务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明确化,并通过工作目标和相关的流程的制定,做好在急救与危重症护理方面的培训学习,构建急救重症护理服务的"生命绿色通道",建立专业化的急救护理服务,培养急救与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才队伍。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根据当前人民大众的护理需求来不断改善和完善医院的护理服务文化水平,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不断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莹,陈兴华,张亚卓,等.优化医院文化环境 深化护理服务内涵[J].护理管理杂志,2013,3(1):39-40.

[2]蓝珍玲,岳建荣,王惠兰,等.我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实践效果[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6(4):197-198.

[3]李娟,米冬花.服务文化理念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738-2739.

[4]吴欣洪.浅谈医院护理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142-144.

[5]杨广湘.以病人为中心,以职工为中心努力提高医院党建工作的凝聚力[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