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提高政工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
政工干部的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面对市场竞争加剧,本身必须适应时代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高素质的政工队伍。一是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作为政工干部不仅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人的心理活动所进行的一项特殊工作。因此,每个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都必须做到才思敏捷,洞察秋毫,要善于从工作对象的表情、性格、只言片语和人际关系中判断其真实的心理活动,准确把握工作对象的心理变化和思想脉搏,学会措辞技巧、语言技巧,以按照工作对象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谈话内容和技巧,这是政工干部做好新闻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二是政工人员必须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积极学习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化。三是必须具备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政工干部应具备吐字清晰、言简意赅、幽默生动、逻辑严密的口才,通过报告、讲授、座谈等形式,循循善诱地说服教育对象。
二、加强和改进新闻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工作体制到位。即要做到组织机构健全,使思想政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要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二是工作措施到位。要紧密结合社会精神文明化生活新发展,努力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应结合新闻单位的实际,坚持以书籍报纸、音像制品为媒体,以“星期一夜校”学习讨论、听专家辅导讲座为阵地,以文体活动、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引导性,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使大家学有内容、做有样板、赶有先进、乐有所为;坚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以制度、职责、责任及工作实践为基础,对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品德,对创造出的新经验和好做法,要及时表彰、奖励,总结推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工作投入到位。在人员、精力、措施到位的同时,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经费的投入,这是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正常开展和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四是工作研究到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特别是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将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三、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
关键词:社会 影响 来源
媒介是社会的一个节点,媒介具有社会性。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媒体的社会属性问题,在我国是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及新闻媒体功能的丰富化、多样化,新闻媒体的社会属性渐渐被人重视,以社会学的方法和视角来研究新闻现象、探索新闻传播规律的专著、论文大量出现。但若翻检中国近现代新闻史,可以发现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复旦大学新闻系第一任系主任谢六逸先生即已剖析了社会与新闻的关系,开始了新闻社会学方面的探索。虽然他并未明确提出新闻社会学这一学科名称,但称他为中国新闻社会学研究之滥觞者应不为过。
看报即是看社会:新闻媒体、新闻信息对社会的倚重
任何新闻媒体的活动都是以人的活动、以人所构成的社会活动作为主要的反映内容的,新闻媒体必须面向社会、面对受众,新闻媒体与社会之间其实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于新闻媒体与社会的紧密关系,谢六逸先生观点十分明确,他借用了一句十分经典的话来精练地概括两者的关系:“看报就是看社会。”①他从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新闻信息的社会来源、新闻媒体(当时主要指报纸)的社会环境及新闻媒体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闻与社会的紧密关系。
他认为把新闻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报纸,显得过于狭隘。在他看来,社会里的新闻现象才是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如果把新闻学所研究的对象定为‘报纸’,则范围不免狭隘,我们应该认定‘社会里的新闻现象’为新闻学的对象。”②并且他对“社会里的新闻现象”进行了详尽的解释,他说:“所谓‘新闻现象’,就是指新闻记者从社会采访新闻、写作编辑,或附加意见批判之后,由印刷机构印成报纸,送还社会。……从采访新闻起,到影响社会止,其间的各种现象,总名之新闻现象。”③采访、编辑、传播等新闻信息的生产环节,都需要社会的各种资源,而且新闻媒体中所负载的信息资源,又会对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活动产生影响。可见,谢六逸先生是以社会作为新闻信息生产活动的文化大背景,从新闻信息生产过程对社会的依赖来审视“新闻现象”的,从而突出了新闻对社会的倚重。
他也从新闻信息的来源分析了新闻的社会性。他认为:“报纸上面所登载的新闻,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报馆自己的记者采访而来的;一类是通信社(即通讯社――笔者注)供给的。”④但无论是记者采访所得还是通信社供给的新闻,他认为社会是新闻的终极源头。他从新闻、社会、新闻纸(报纸)三者的关系论述了“新闻”的社会性。在他看来,“新闻”是构成报纸的材料,而这种材料的源头却在广阔的社会生活,“新闻”来自社会。他说:“‘新闻’是一种原料,而原料的出产处就是‘社会’,用这种原料做成的生产品(或制成品)就是‘新闻纸’。”⑤
不仅新闻取材于社会,他更进一步指出,新闻其实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他认为政治、经济、教育、艺术、外交等是社会的构成要件,而与这些构成要件相关的社会活动、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这一切都是新闻的材料,新闻离不开这些元素。“新闻纸的原料是政治、经济、教育、艺术、外交等等,新闻的实质不过是指这些东西。”⑥因此,他认为新闻其实就是社会的缩影,是提炼过的社会,看报纸其实就是看社会,是在了解社会中的各种变动。他说:“……文明人是没有一天不读报,并且在每天很早的时候就想读报的。因为‘看报就是看社会’。……所以可以说,报纸上记载的,就是提炼过的社会。”⑦
新闻信息既然来自社会,新闻媒体的发展也就受制于社会。新闻纸的发展离不开由政治、文化、经济、艺术、教育、交通等外在条件所构成的宏观环境。谢六逸指出梁启超早在1898年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里对中国报界寄托了期望,但之后的业界现状却让人失望。“我们知道梁氏创办清议报是在1898年,到现今已是三十余年了。这三十余年以来,我国的报纸,无论在量的方面或是质的方面,实在不能达到梁的期望。”⑧这既有办报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民国时期的社会条件影响了新闻的发展。“我国报纸的贫弱,乃是一个无可讳言的事实。如果追究我国报纸贫弱的原因,决不能把责任的全部,推卸在‘办报’者的身上,这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交通各方面都有连带的关系。”⑨
新闻以民众福利为依归:新闻对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信息不但来源于社会,也会回归社会:“新闻记者从社会里面将这些新闻采访到手,或者写成记事,或者写成评论,送到工场……再送回社会。”⑩回归社会后,新闻媒体对社会的文化、社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他说:“现代的新闻纸(报纸)对于社会文化有莫大的贡献,在政治、经济、教育、艺术、外交各方面,新闻纸的职能都可以充分发展。新闻纸的职能充分发展之时,它对于社会文化的推进力甚大。所以观察一国的文化,必先观察那国家的新闻纸。”???
因此,谢六逸先生接受了梁启超的影响,十分强调新闻纸对社会的责任。他在《实用新闻学》教材的绪论里,引述了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一文中关于报馆责任的观点:“报馆者,政本之本,而教师之师也。惟其然也,故其人民嗜之,如饮食男女不可须臾离。……故报章益多,体例益善;议论益精,记载益富,能使人专读报纸数种,而可以尽知古今天下之政治、学问、风俗、事迹,吸纳全世界之新空气于其脑中。故欲觇国家之强弱,无他道焉,则于其报章之多寡良否而已矣。”并且谢六逸先生在其相关著作中多处谈到了新闻纸对社会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谢六逸认为报纸作为社会公器,是社会的前驱,因此,报纸应该重视民众的福利,引领社会前进,发挥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作用。“报纸不比别的事业,它是时代的前驱,又是一种民众的公共事业。一家报馆虽是由少数的企业家办的,但必须以民众的福利为依归。如果办报的人能够认识这一点,他们就应该引导社会向前走去,不该躲藏在环境的后面,以求媚于少数的阅者。”???
新闻对社会民众的引导一个表现就在于新闻如同大学,对社会有一定的教育作用。谢六逸认为报纸是一所文化大学,但与学校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近代的报纸是一所极(好)的文化大学。而且是永无卒业时期的大学。它的学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普通的学校教育是在特定的时间,把特定的知识,施教于特定的学生。报纸是将非特定的知识与问题,教授非特定的学生。学校教育把原理原则教人,报纸将实际状况教人。学校教的是过去的社会,报纸教的是眼前的社会,把现在的社会人所必需的经验知识资料供给它的学生……”???
鉴于此,谢六逸先生进一步提出,新闻纸是人生的教科书,是人们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能经验人世间的各种生活,也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吸收在脑里,我们每天只费少许的时间,打开报纸一看,那上面便有着鲜明的社会的缩图。……现代的报纸,就是人生的地理教科书,人生的历史教科书,社会教科书等等。它能指导青年,它能指导成人,甚至于隐居在‘菟裘’里的封翁,它也能暗中指导。”???此外,新闻纸还有政治、经济、艺术、外交等各种职能,这些职能和教育职能一起,共同对社会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新闻纸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但如果新闻工作者无视众生之福祉,则新闻如同毒物一样于社会有着恶劣的影响。他说:“恶劣的报纸,正如毒物一般,在每天的早晚,残杀最有为的青年,颓唐健全的国民。看报纸的人的头脑浸润在战争、奸杀、盗窃、寮、酒食、冠盖往来、买办暴富里面。一切受苦受难之声音,被虐被榨的实况,国际情势的变迁,近代学术的趋向,是永远和中国的阅报者绝缘的。”???
影响的发挥及思想源头
新闻来自社会,又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谢六逸借用西方新闻学理念阐述了新闻影响社会的发生机制。他认为在于报纸是人们求知的工具,而“知”会对人的精神发生作用,从而影响社会。他说:“看报的目的在于求知。看过报纸之后,即在借报纸得‘知’以后,必发生精神作用。例如‘热河失守’的新闻登在报纸上面,被看报的人‘知’道之后,必发生悲愤的感情,此种悲愤的感情,即为一种精神作用。既发生悲愤的感情,必思如何救国,于是生出种种的爱国运动,所以能够影响于社会。”???
报纸的这种精神作用也是社会得以组合的一个重要桥梁。社会是由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组成的,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谢六逸先生援用西方社会学的理论,将社会分为基于血缘或居住地而形成的“共同社会”以及基于共同利益、环境、情感、知识、思想、礼仪等而形成的“利益社会”。此两种社会之间本是隔膜的,但因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而得以和谐统一。而成员之间能相互理解又以相互之间精神上的沟通为前提。“新闻”对成员之间的精神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结合的重要因素。他说:“不问‘共同社会’或‘利益社会’,凡社会的结合,必有待于成员间的互相理解。而理解的相互作用,必以成员间的精神的交通为前提。成员的精神的交通,乃是社会结合的重要的要素,‘新闻’就是社会之精神的交通的重要机关,也就是社会结合的重要的要素。无论‘利益社会’或‘共同社会’,新闻一定是为社会所需要的,它和‘社会生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
谢六逸早年留学日本,因此,他关于社会分类及新闻是社会精神机关的思想,颇有日本新闻学者的印痕。他说:日本新闻学者栋尾松治氏著《新闻学概论》,原书第一编即讨论“新闻的本质”。而栋尾松治认为“新闻的本质,即社会之精神的交通机关”,是“利益社会之精神的交通机关”与“共同社会之精神的交通机关”。???而栋氏关于“利益社会”与“共同社会”对立的观点,又来自德国社会学家邓尼斯。因此,谢六逸又间接地受到了邓氏思想的影响。
同时,谢六逸的新闻社会学思想无疑也曾受过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影响。“光(谢六逸号光――笔者注)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喜欢读梁启超的著作。”???在他所编的《实用新闻学》教材的绪论里,大段引用梁氏对新闻责任的论述,显示出谢六逸新闻思想中的梁氏痕迹。
总之,谢六逸看到了新闻媒介对社会的影响,看到了新闻媒介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交通技术环境等媒介生态空间,这些都是富有前瞻性的真知灼见。新闻与社会的交涉,涉及面是相当宽泛的,但谢六逸先生主要是从新闻信息生产环节、新闻对社会的影响两个方面探析新闻媒体的社会性,未能从新闻媒介组织内部去研究报纸的社会性,也未能把自己提及的两个话题进一步深入开拓,考察视野略显狭窄。这反映出谢六逸先生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新闻学学者的局限性。但因受过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更兼自身的悟性与勤奋,谢六逸能以独特的视角来研究新闻,把新闻放在社会环境里来探讨的做法,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应该说是相当新潮的。
注释:
①⑦?????????谢六逸著:《新闻教育的重要及其设施》,《谢六逸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72页,第276~277页,第277页。
②③⑤⑧⑨??????????摇谢六逸编:《实用新闻学》,第8页,第10页,第22页,第4页,第4页,第9页,第22页,第20页。
④谢六逸编:《通信练习》,第1页。
⑥⑩???谢六逸编:《实用新闻学》之第四章《新闻的职能》,第2页,第2页,第1页。
???谢六逸著:《最近的感想》,选自《谢六逸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93页。
???秋阳著:《谢六逸评传》,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已迈入新闻传媒时代,在该时代中,新闻传媒作为最具典范性与代表性的媒介体系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主要推动力,我国新闻媒介的有效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了社会进步与繁荣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终身教育思想而言,早在几千年便成为了人们的启蒙思想。其中,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教育者之一,他所提出的“有教无类”从本质上反映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本质,并且在《论语•为证》中,孔子将自己一生的教育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外,控制在《论语•述而》中也制定了教学大纲,并对弟子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总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子也明确指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并且所提出的“吾生有涯,学海无涯”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源头。在传媒时代的发展中,新闻传媒对终身教育思想非常重视,从西方推崇的平等自由到东方坚持的矜持柔和,都能够将新闻传媒对终身教育思想的本质见展现。从西方知名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言论中可以了解到,人只有接受终身教育思想日后才能成就,而这种思想的接受往往需要从儿童抓起。由于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受众在古代社会中并没有太高的地位,而新闻传媒的出现,促使受众变成了媒介受众,各种新闻内容、新闻理念以及新闻媒介的发展,从根本上将这一局面打破。在今天,在以新闻传媒为主的时代中,每一位受众均成为了传媒社会中的主要人物。除此之外,在新闻传媒的影响下,受众往往会在几岁便开始接受教育,并且形成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基本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新闻传播对终身教育的作用
所谓的终身教育思想是在积极适应社会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学习的一个过程。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出发,新闻媒介将终身教育思想中的受众、思想与新闻融为一体,促使三者之间形成了统一、协调的发展关系。除此之外,在受到受众因素的影响中,新闻传播的特点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趋势,教育的范围也得到了扩大,从家庭到工作,从社会到朋友。近几年,在我国新闻传媒的发展与进步中,新闻媒介自身所具备的基本特点逐渐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特征。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分析,新闻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展现社会事务的关键。在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中,新闻作为最为基础的内容,对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进步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新闻传媒得到了有效进步,人们获取终身教育思想的途径得到扩大。与此同时,在人们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中,各种类型的媒介产品出现在人们身边,以新闻传媒为主体的发展趋势下,人们能够将新闻传媒的特点与教育模式进行融合,在将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进行改善之余,也从根本上适应了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变化,这种情况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是非常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媒介传播模式的。除此之外,新闻传媒如今已经成为了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对终身思想理论的传播与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开始,媒介产品、媒介思想、媒介传播的渠道便已经成为了终身思想理论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在上个世纪新闻媒介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在今天,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新闻传媒、新闻媒介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主要趋势与依靠。在1970年,朗格朗所创作的《终身教育引论》成为了终身教育理论的主要著作,标志着终身教育理论的诞生,其中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基础是以人文理念为主,在通过新闻媒介的角度中实现受众在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思考,这对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朗格朗还认为在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下,各种与职业交往会受到挑战,而这一系列挑战会从本质上改变人们的命运。其中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人口快速增长、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存模式发生改变等,在传播学理论中,“沉默的螺旋”在进一步将新闻传播的本质进行分析的同时,也进一步对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近几年,在新闻媒介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受到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且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次上,新闻媒介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均会促进终身教育的创新发展,这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而言起到了媒介保障。
三、利用新闻传媒推广终身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107-01
所谓时事新闻案例,是指通讯社、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期刊社、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对国内和国外新近发生的事情的报道,具备准确性、真实性、公开性、时效性等特征。时事新闻案例是活生生的课堂教学资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入时事新闻案例,能让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当前形势密切联系,实现学与用的密切结合,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国家和社会的命运,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趋向完善,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此,笔者谈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时事新闻案例的具体应用。
一、贴近学生的生活
新课程改革主张教学活动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才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才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思想品德教师在可选择的条件下,应选择一些学生身边所发生的时事新闻案例来进行辅助教学。这里所说的“身边所发生的”,是相对空间远近而言的,在空间上可以取近舍远。选择时事新闻案例时,能用国内的时事新闻案例,就不用国外的时事新闻案例;能用省内的时事新闻案例,就不用外省的时事新闻案例;能用本地的时事新闻案例,就不用外地的时事新闻案例;能用学生身边的时事新闻案例,就不用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时事新闻案例。这样,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承担责任》(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可以举“五・一二”汶川大地震时社会各界援助汶川灾区人民的例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又如,教学《走向小康》(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一课时,教师可以描述学生的生活所发生的变化(如手机更新换代、地方城镇化建设加快等),借此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教学,使深奥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并且具备了浓厚的时代气息,能培养学生观察新闻事件、分析新闻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思想品德教师在选取时事新闻案例的时候,可以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展开。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收集并整理时事新闻案例,展开讨论,探究问题的答案。这一过程让思想品德教学成为一种教和学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学生在主动、交互式的学习中提高了素质。
例如,教学《战争与和平》(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一课时,教师可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66小时的新闻来探究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探究答案。学生A得出如下结论:奥巴马上任第一年就来中国访问,打破了美国总统在第二届任期才来中国的习惯,开创了中美友好交往的历史。这说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学生B则认为,奥巴马的演讲体现了对中国善意的用心,引用古语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应展开交流,也说明了青年人应承担的时代责任。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切创新,来源于问题,来源于发现。思想品德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用新闻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从中学习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可持续发展》(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新闻素材(2010年3月5日,政府的节能工作报告;2010年3月3日,九三学社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提案……),创设教学情境,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我国提倡“低碳经济”,反映了我国正在建设什么类型的社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的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我国现在正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低碳经济”需要的是节能。这样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把新闻宣传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助推器”,营造浓厚发展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要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站三大媒体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针对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强化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兖矿集团及矿党政工作部署的宣传报道,强化形势任务宣传教育,加大舆论宣传报道力度,分主题,列重点,挖经验,加大活动的动态进展和经验典型报道,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深化安全视频教育专题和《济三矿讯》开设专栏、创新济三新闻网站管理等有效形式,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矿井重大决定、会议精神在第一时间传达到职工,达到安全教育创新、直观、生动、及时的良好效果,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将各基层单位在工作中涌现的先进经验做法和成效进行集中报道,形成浓厚的发展氛围。
要把新闻宣传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切入点,加强写稿策划。面对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在信息传递主动作为上坚定恒心,及时传递信息,沟通互联,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宣传报道,力求实际效果。针对形势任务教育、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建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稳定、企业文化建设、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谐矿井建设、先进典型等各项工作进行精心策划,深入报道。对矿井分阶段开展的重大活动都制定专门宣传报道方案,通过在电视、报纸、手机短信、济三网站等媒体,精作专题、现场采访、连续报道、征文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使全矿上下掌握活动动态、了解工作成效,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为矿井的中心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要把新闻宣传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维护队伍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导作用,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聚焦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动态式跟踪,采取日常动态与集中挖掘相结合,大力挖掘基层先进经验。重策划,围绕年度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和谐济三建设楷模、优秀班组长、技术革新、节支降耗、感动兖矿人物的挖掘宣传及各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先模人物、先进典型和各类先进经验,及时制定宣传报道方案,进行深入系统的报道,树立的典型让职工感觉可亲可敬可学。
关键词:新闻行业 政治思想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044-01
2009年,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31%和97.23%,这充分说明新闻行业影响的人口之众,加强新闻行业从业人员政治思想教育,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一、影响政治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因素
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个体差异,新闻单位的差异、新闻工作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
1、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首先,表现在个人知识水平的差异,一般而言,知识素养高,其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更好,而知识素养低,则可能会由于认为政治思想教育“无用”而产生抵触情绪,并降低了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其次,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道德素养高,其对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视程度越高,并且个人也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对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就相对更好。反之则反。
2、新闻单位的差异
新闻单位的差异,首先,单位的文化氛围影响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一个单位如果重视学习,并能培训出积极上进的文化,则由于现有学习机制的帮助,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会更好,反之则反。其次,单位的重视程度。政治思想教育并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果,也对新闻单位的工作业绩没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单位的重视程度对政治思想教育的影响变得更为重要。如果单位领导积极参与,并认真组织学习,则能有效的带动员工积极努力的参与到政治思想教育活动中,其效果必然会更好,反之则反。再次,单位政治思想教育体制。这主要是单位是否拥有完善的政治思想教育机制,主要包括经费配套,时间安排等,如果有,则其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难度会更小,从而能有效的提高教育的效率,反之则反。
3、新闻工作的复杂性
新闻工作的复杂性对政治思想教育也有重要的影响。首先,新闻工作者要普遍的接触社会各个阶层,包括政府高层领导、大企业家,也包括基层工人、农民,这种接触层面的复杂性会对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视野造成冲击,并使得其产生情绪上的波动,面对政治思想教育时,会根据教育内容与自身实践进行思考,这就会对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产生促进或者弱化作用。其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全球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增加,各种思潮会随着人员、新闻等各类媒介加以传播,这就使得我国的新闻工作面临复杂的局面,要求在政治思想教育中能结合我国的实际,对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潮加以有效的吸收,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进行有效的甄别,如果甄别的好,则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就好,反之则反。
二、对策建议
要提高政治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建立完善的政治思想教育机制,建立完善的政治思想考核体制,建立完善的政治思想监督管理体制人手。
1、建立完善的政治思想教育机制
建立完善的政治思想教育机制,首先,要加大投入,完善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场地、教育设备等。以及教育用的书籍,并划拨专门的经费,用于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其次,要完善师资力量,不仅要通过单位内部人员来讲授政治思想教育的有关内容,而且可以向党政部门、高校教师等单位引进高水平的授课者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此外,还可以引进社会政治思想素质高的优秀个人,如劳动模范等。再次,要培育政治思想教育文化。要通过领导重视、全体干部群众参与的方式,培育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文化,从而为政治思想教育效果的提高奠定基础。
2、建立完善的政治思想考核体制
开展政治思想教育,需要对教育的效果进行考核。首先,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考核。不仅要将教育过程中干部群众的参与程度如实记录,而且要通过考试等形式来进行考核,通过多方位的考核来提高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其次,要将考核的结果予以运用。通过将考核结果记录在案,并与新闻工作者的薪酬福利、职务晋升等直接挂钩,以提高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表现不合格的,要坚决予以处罚,如通过再教育等方式,以此来严肃政治思想教育。再次,要注意考核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性。要将考核结果通过适当的渠道进行公开,对考核中存在可能影响公平的问题,要坚决的予以改正,以此来造就政治思想教育的公正性。
3、建立完善的政治思想监督体系
提高政治思想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完善的监督体系。首先,要完善监督渠道。要进一步利用单位内部的人事、纪检监察部门来进行监督考察。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等监督方式,畅通监督管理渠道,以此来加强监督。其次,要建立多主体监督的制度。既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对下属的监督,同时还要加强同级之间,下属对上属的监督,以此建立一个立体性的监督网络。此外,还要引人群众监督等外部监督力量,以此来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再次,要严格监督管理制度。对于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既不能草草了结,也不能直接进行处理,而是要进一步做出调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政治思想问题进行处理。
在新闻评论中,逆向思维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式。譬如,新闻报道豪华庆典,新闻评论则逆向思维,对豪华庆典的经费来源提出批评。这种评论有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新闻事件,也有助于人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分析新闻事件产生的社会效果。
新闻评论不是“抬杠”,必须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当前我国新闻评论之所以存在混乱现象,就是因为某些评论工作者缺乏起码的规则意识,他们在评论的过程中既不尊重评论对象,也不仔细研究新闻报道的来龙去脉,只是把新闻评论当作发泄的方式,借用一些文学的表达手段,东拉西扯,结果导致评论成了激化公众情绪的放大器。
新闻评论中的逆向思维,必须遵守以下几点:第一,必须遵守一事一议的原则,绝对不能脱离讨论的主题,把新闻变成一个由头,展开无限的想象力,远离新闻事件本身发表评论。新闻评论的价值就在于,针对新闻报道中所传达的信息,充分阐述自己的意见,从而使受众多一些观察问题的角度,多一些思考问题的空间。假如新闻评论变成政治策论,那么,新闻评论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强调对新闻事件的把握,就是要尊重新闻记者的劳动,帮助人们了解新闻报道所披露出来的信息,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假如断章取义,把新闻报道中的只言片语作为新闻评论的由头,或者把新闻事件当事人在特定场合的表态作为阐发自己观点的依据,那么,不仅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而且会损害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第二,必须遵守基本的逻辑表达规律,不能牵强附会,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力,把子虚乌有的东西作为批评的对象。新闻报道与评论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根据评论表达的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果无视新闻报道本身的内容,把新闻报道中没有包含的信息生拉硬扯在一起,那么,新闻评论就失去了逻辑性。
新闻评论不仅要强调自身表达的逻辑性,而且要强调与新闻事件本身的关联性,这一点在逆向评论中尤为重要。因为逆向评论是在新闻报道逻辑前提下,逆流而上,提出相反的观点或者得出相反的结论。如果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没有一定的关联性,那么,逆向评论很可能会变成“唐・吉诃德大战风车”。强调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关联性,实际上是要求新闻评论者遵从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针对评论的对象作出基本的“假定”,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假如没有新闻评论“假定”意识,而只是根据新闻报道呈现出来的信息展开无限的联想,那么,新闻评论就会失去逻辑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新闻评论工作者都必须自我圈定新闻评论的范围,自觉建立新闻评论的逻辑边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新闻逆向评论中站稳脚跟,并且产生社会共鸣。
第三,必须学会合理的肯定,在新闻评论中。新闻评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辩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同时又要合理地吸收有价值的观点,做到,凝聚共识。
不同的新闻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新闻评论者在逆向评论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新闻事件的复杂性,学会肯定新闻报道或者其他评论者得出的结论。新闻评论不是你死我活,新闻评论实际上是一种平等交流,一种思想的碰撞。对于那些值得肯定的观点或者意见,新闻评论者必须毫不犹豫地加以吸收。可以这样说,新闻评论是一个不断寻求共识、凝聚共识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割裂共识、激化矛盾的过程。假如把逆向评论看作是一种追求绝对真理的评论,那么,新闻评论就会各执一端,不断放大彼此的缺点,从而使逆向评论变成毫无价值的“泼皮吵架”。
【关键词】企业 宣传 新闻报道
一、洞察全局,围绕企业“闪光点”选材做文章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发展,一切都是空谈。在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面前,拉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外贸、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同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众多的民营企业连同国有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面对企业举步维艰的境地,记者和通讯员就必须进行“换位”思考,在诸多不利的环境与因素里,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和要求,用新闻工作者独特的视觉看待生活,积极寻找企业发展经营的“闪光点”,积极报道企业发展经营的“闪光点”,使广大职工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为企业共度难关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如在1996年,笔者在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煤矿宣传部时,当时煤炭企业经营面临困难,效益较差,职工人心涣散。围绕写出高质量的稿件鼓舞人心,我认真思考,采写了《创造活力之源》、《托起贫困矿工的期盼》、《寻觅新生之路》等文章,系统反映了矿经营集团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如何帮助困难职工自立自强的经验和做法,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如在今年,面对新成立的神木煤化工产业有限公司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公司职能定位及其经营战略,我先后撰写了《在困难与夹缝中生存》、《煤化工产业发展,一道似难易解的课题》、《春色满园关不住》等文章,在《陕西工人报》发表后,收到各方肯定。
二、选准切入点,让职工群众唱主角
企业越是困难,越要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企业经营阵痛,宣传思想工作者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深入开展形势宣传教育的同时,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真正将镜头,将笔锋面对最广大的劳动者,突出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让他们成为报纸、电台宣传的主角。因为,他们才是宣传报道永恒的主体。
多年来,我始终把企业宣传的主体对准基层、对准第一线的那些“最可爱的人”。如《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中国煤炭报》刊发的《执著铸辉煌》、《工人技师徐国代》等稿件,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歌颂了全国煤炭系统工业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国代鲜为人知的奉献敬业精神和他感人至深的内心独白。《煤海恋歌》、《矿上包公》等稿件,则是歌颂了科技尖兵何国益和劳动模范姚俊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广大职工“学先进、赶劳模”的工作激情。《矿工张勇成为难不倒的维修大拿》、《30年风雨人生路》等稿件,记叙了矿工张勇等人不计个人得失,立足岗位,勇破技术难题的事迹。
三、审时度势,从抓焦点、热点、难点上下功夫
每一次新的社会变革,都会产生新的思想碰撞;每一次突发的金融危机,都会形成不同的关注热点。对于企业也不例外。因为,每个企业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都不可能独处其身。
面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面对金融危机给新闻宣传报道带来的新的变革,如何在危机里增添新闻宣传报道独特的视觉,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破解的难题。首先,要破解的是纵横交织的不同矛盾体如何对待。此外,要破解的是东西方新闻思想、理念如何交融。如我采写的《打造诚信的金字招牌》,文章从市场并不可怕、市场是一个大课堂、市场是核心技术的竞争等方面,记述了合阳合亚达公司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思路和对策,达到了平中见奇的效果。如《面向市场的战略转移》、《兴办三产不可盲目决策》等文章,则是从经济发展规律、市场如何运作的角度,回答了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挑战的现实问题。这些文章在《陕西日报》、《中国劳动报》等报刊发表后,同行们纷纷赞同说,“问题抓在了点子上,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四、要立意深远,从针褒时弊上选题下功夫
危机中的经济报道,是没有局限性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新闻体裁综合地、立体式地报道。否则,就不会收到好的宣传效果。
纵观今年内我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每次新闻报道都显示着不同凡响的思路和举措。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山西黑砖窑事件、陕西的华南虎事件等等,媒体采取的宣传报道方式有图片、长篇通讯、报告文学、言论、评论等,可谓是“百花齐放”。这种立体式的宣传方式,所起的作用非常具有震撼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对于困难企业的新闻工作者来讲,虽然平时难以经历宏大的事件,但却有专业记者们所不具备所的生活环境。因为我们身处基层,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得天独厚,只要找准了视觉,掌握好了采写的角度、高度和深度,也会写出高质量的稿件。如笔者结合矿区“三乱”问题,撰写了《不妨也为煤炭企业立块盾牌》的言论。稿件从问题现象、管理者的忧思、管理对策等方面进行组稿,提出了治理矿山“三乱”问题的对策和思路。《比富要比出精神》一文,则是结合煤矿企业实际,针对高档消费、大吃大喝回潮等不良现象,以两个农民相互比阔,比出两所现代化的小学为由头,指出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了应当倡导的社会主流。言论发表后,收到好评。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结合。张耀灿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领导部门、主管机构及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创造性活动。”在大学里,则是校园内部的领导部门、主管机构及管理人员通过管理手段对校园内外环境及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二、信息管理的内涵
信息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内容,是任何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沟通的主要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当前,携带各式各样信息并以迅捷著称的网络正在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延伸,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查阅相关信息,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给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和乐趣。人们获取的信息量加大,信息性质也就变得复杂了,如果大学生在信息的选择上没有正确的态度和明确的目标,不主动选择积极有益的信息,必然会导致不良的影响。真实、及时、适量的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础,有利于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适当的信息量能促进个人的发展,科学管理必须有足够有用的信息量而不是一切信息,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信息管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