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域文化范文

西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域文化

第1篇:西域文化范文

[关键词]元杂剧;宗教戏;西域乐舞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69-02

元杂剧作为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促进了我国戏剧创作的发展与繁荣,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为人类戏剧领域增添了奇特的色彩。

笔者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与研究,发现西域文化对元杂剧产生过深远影响。

一、西域艺术对元杂剧的影响

据《丝绸之路文献叙录》载,早在公元2世纪左右,西域就已有了佛教大师马鸣用古典梵文写成的剧本《舍利佛剧》。公元6~8世纪之间,出现了用吐火罗文写成的《弥勒会见记》。这两部剧本的出现都比内地早数百年,说明戏剧这种文学样式在古代西域盛行已久。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的乐舞逐渐传入中原,已在西域盛行的戏曲这种文学样式也一并传入了中原,促使了中原戏曲的雏形――唐代参军戏和歌舞戏的产生。也许有人会对此质疑,以秦汉时已有的角抵戏来驳斥。汉代的所谓“角抵戏”,虽然有一定的故事内容,演员们也有特定的服装和面部化装,但它并不具备戏曲所应具备的三个特点。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这样给戏曲下了明确的定义:“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角抵戏只是一种竞技而已。

而西域百戏的东渐又为中原戏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为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杂剧是在宋大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宋大曲是在唐代参军戏与歌舞戏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唐代参专戏与歌舞戏又直接继承百戏而来。因此,元杂剧与百戏之间有一定的传承关系。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这样说:“盖魏齐周三朝,皆外族入主中原,在其与西域诸国交通频繁,龟兹、天竺、康国、安国等乐,皆于此时入中国,而龟兹乐则自隋唐以来,相承用之,以迄于今。此时外国戏剧,当与之俱入中国。如《旧唐书・音乐志》所载拔头一戏,其最著之例也。” “《拔头》者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之也。” “而此戏出于拔豆国,或由龟兹等国而人中国,则其时自不应在隋唐以后,或北齐时已有此戏,而《兰陵王》、《踏摇娘》等戏,皆模仿而为之者欤。”从王国维这一系列的论断中,我们不难看出胡戏对中原戏剧的影响程度之深广。魏晋南北朝与五代时期,西域地区的百戏、幻术、小戏、杂戏及《拔头》、《苏幕遮》、《合生》之类的歌舞传入中原地区。在宋、辽、金、元时期,北方的契丹、女真、蒙古等外族与西方印度、波斯等地的原始乐舞、胡曲与宗教剧也传入中原地区,与中原地区传统词文、乐曲融合为一体,促成了古典杂剧的产生。由此可看出,胡戏在杂剧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元杂剧的形成过程中,除了胡戏的作用外,胡乐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东汉时期,中原地区甚为流行西域乐舞,据《后汉书・五行表》载:“灵帝(168~189)好胡服、胡帐、胡座、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之竟为。”因此,胡乐在中原有了一定的市场,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有了更深的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乐舞伎迁入中原,特别是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命吕光西征龟兹,东归时带回一大批西域舞伎。据《晋书・吕光传》载:“以驼二万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伎异戏,殊禽怪兽千有余马,骏马万余匹。”以上史料,无一不说明西域乐舞是受广大中原人民所欢迎的,中原文化以其博大的胸襟、兼收并蓄的态度,吸纳了胡乐舞,让胡乐舞在中原有了立足之地,从而影响了以后中原戏曲的形成。关于西域龟兹乐之表演,《通典》曾这样生动具体地描绘:“龟兹伎人弹指为歌舞之节,亦\之义也。” 形象生动地概括了西域歌舞的特点,展示了古代新疆民族乐舞的艺术风韵。

二、西域戏剧对元杂剧的影响

研究表明,西域戏剧的形成与发展比中原戏剧早数百年。“过去,一般认为中国戏剧始于宋末、形成于元明时代。然而,近40年来,随着西域考古的重大发现,加之20世纪以来一些学者锲而不舍地对西域戏剧进行研究,人们才惊异地发现:西域戏剧对中原戏剧的影响是那么的深远。”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了残缺的梵文剧本,其中较完整的是佛教剧本《舍利佛》。该剧本主要描述了释迦牟尼的两大弟子摩诃浃叶佛与舍利佛放弃自己原来的婆罗门教,皈依佛教的故事。1959年,新疆哈密一个牧民发现了一本回鹘文文献,据专家鉴定,该文献是1000多年前的回鹘文剧本《弥勒会见记》,是一部共293页、长达27幕的大型佛教剧本。据专家考证,该剧本的抄写者均为高昌回鹘人。该剧本主要叙述了诸佛、天佛、弥勒佛等圣贤如何欲将世间的生灵从苦难中解救出来,论述了佛教的理论和哲学。有学者研究指出,仅在北朝时期西域演出了《鱼和龙》、《套驴神车》、《吞剑》和《吐火》等剧。早在公元435年,龟兹上演了著名佛经翻译家、阐释家鸠摩罗什的母亲罗什创作的四幕话剧《苏莫遮》。上述古代戏剧说明隋唐之末前西域不仅有了正规的剧本,戏剧演出活动也相当盛行。西域佛教传入中原,促进了中原固有的戏剧发展,对中国戏剧的形成、发展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西域宗教对元杂剧的影响

古代,西域作为丝绸之路的要道,是东西方各国文化交流的枢纽,中原汉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波斯文化以及希腊文化等世界几大文化体系的汇流之地,这就是构成新疆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的主要原因。西域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变成了中原文化与印度文化、阿拉伯―波斯文化之间的一个重要中转站,维吾尔人变成了不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桥梁。古代西域是个多民族的地区,摩尼教、拜火教、佛教等宗教在西域曾经流行,土著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古时期的西域除流行佛教、萨满教乐舞外,还盛行由中亚、西亚传入的祆教、摩尼教、景教等一些宗教色彩浓郁的乐舞,诸如祆教乐舞《穆获子》、《穆获砂》与《拜火舞》等,这些乐舞在文化交流中逐渐被中原人民所接受,为戏曲中的舞蹈提供了范本。由此可见,在杂剧的孕育成长过程中,西域戏曲与歌舞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西域散曲家对元杂剧的影响

元杂剧最为独特的特点是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学与北方民族文学风格。由于散曲和杂剧都以套曲形式进行延长,艺人们也兼演散曲和杂剧,元人经常将散曲和杂剧混同一起进行评论。萨都剌、贯云石、薛昂夫、马祖常等西域散曲家为元杂剧繁荣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萨都剌(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元代回纥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词作家。《明史》称萨氏后裔萨琦“其先西域人”。贯云石(1286~1324),本名小云海涯,字浮岑,号酸斋,西域北庭人,是元代杰出的维吾尔族散曲家。薛昂夫(约1270~1351),名超吾,回鹘人,其祖籍西域,后内徙中原。马祖常(1279~1338),出身维吾尔族贵族家庭,系西州之旧族。除此之外,有乃贤(1310~1368)、丁鹤年(1335~1424)等西域籍散曲家。西域散曲家以典雅清丽的诗词极大地丰富了元杂剧的艺术。

总之,“金元北曲――元杂剧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激荡碰撞,交流融合后的艺术结晶,经唐、宋、辽、金、至元,经无数有名的与无名氏的千百次的锤炼加工,经历代广大群众(包括广大的城市市民)的欣赏、鉴定、品评而后认可,从而走向成熟,走上高峰,形成中华戏曲的民族艺术传统。”元杂剧是时代的产物,它之所以能作为一种进步的文学出现并且兴盛起来,有着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特殊的社会背景。元杂剧在其漫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除了继承前代文学的优秀文化传统外,还积极地汲取与融汇了外民族文化的精华,从而登上了我国文学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黎蔷.新疆民族舞蹈史略[J].新疆艺术,1997,(2).

[2]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族文学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

[3]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4]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5]郎樱.西域佛教戏剧对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贡献[J].民族文学研究,2002,(2).

[6]・艾沙.维吾尔族古代戏剧初探[J].民族文学研究.2002,(2).

[7]阿布都秀库尔・依明.唐代时期的新疆歌舞艺术 [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

第2篇:西域文化范文

2015年5月16日, “亲近中国文化”-2015年Scratch Day China主题活动在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举行。宝虹小学的孩子们携“小小考古家” “丝绸之路” “敦煌飞天”三个西域文化主题项目参加了此次盛会,获得了在场领导、专家、师生的一致好评。这是宝虹小学的孩子和老师第一次参与到Scratch活动中,第一次体验到“创造”带来的快乐!刚开始收到活动通知时,我们也惴惴不安,老师和学生学习Scratch软件才短短两个月,我们真的可以参加吗?“Scratch看重的是创意而不是技术!”关键时刻,是LEAD中国区Scratch委员会的各位老师打消了我们的顾虑,给了我们信心。是呀,虽然我们对于编程这回事还很懵懂,但是在和各校专业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有了一点点自己的想法:用眼睛发现问题,用技术改变生活,我们可以做到!“亲近中国文化”主题给了我和孩子们探讨华夏文明的机会,在“细数”家珍的过程中,孩子们更爱自己的祖国了。在讨论交流中,我们也不断提问、追问:“珍贵的文物是如何被考古学家发现的?” ”我们从文物古迹中可以学习到什么?” “不同的国家是如何保护文物古迹的?” “如何做一个文明游客?”……最终,孩子们将目标锁定在西域文化。

【作品名称】

西域文化之小小考古学家

【创作思路】

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用Scratch软件编小游戏:走迷宫、射击、拼图等,我们也想用中国文化的元素来设计游戏。搜索了一些小游戏网站,发现和“考古”相关的只有和玛雅、埃及相关的几个游戏,中国元素游戏的缺失也让孩子们觉得有些遗憾。“做一款我们自己国家文化背景的游戏!”每个孩子充满着自信!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挖恐龙蛋活动给了我们一些灵感,能不能设计一款关于中国考古的益智游戏呢?

从历史文化的问答到考古工具的分类,再到文物的修补。整个过程可以让参与者通过游戏了解中国考古文化。

【创作过程】

1.中国元素的图案素材的选择加工

应用软件: 画图、Photoshop、Illustrator。

2.中国西域文化问答题设计

问答设计第一次初步完成时,孩子们的答案比较单调程式化。之后,我们坐在一起探讨:你觉得可以怎样改进?有孩子说需要民族风的背景音乐,也有孩子说提示的语句可以换一换,还有孩子说可以加一点鼓掌的声音……在罗列了“需求”后,孩子们找素材、改程序,完成了问答设计的“20版”。

3.中国考古工具分类环节设计

主要运用了“如果碰到颜色,那么……”命令,一开始孩子们用Scratch角色创建自己绘制一个单色矩形,在“20版”的改进过程中,在具有考古特色的图形素材中绘制靶心图案,既有了美观的效果,又能让命令照常执行。

【创作心得】

当老师给一个基本的编程模块,很多孩子都能模仿完成,而在此基础上,分享、改进变得尤为珍贵,从10版到20版改进,很多都是孩子们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进行的音效和图案上的改进。

【作品名称】

西域文化之丝绸之路

【创作思路】

Scratch编程+外接设备,可以做出很多有趣的效果,能不能让电脑做一回智能讲解员呢?

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轻泥作品配合声光电,程序控制讲解开关,小学生也可以设计景观模型!

【创作过程】

1.“丝绸之路”素材收集、学习,撰写解说文稿,录音

2.轻泥制作骆驼队

3.外接设备程序编写

【创作心得】

和百度百科学术性的文字相比,孩子们意识到作家优美的文字配上动听的旋律,可以制作出好听吸引人的解说词。虽然最后呈现的外接技术是利用了简单的按钮模块,但是孩子们通过轻泥造型、改编文字、录制配音、下载音乐,大家都动起来了,不仅每个孩子都知道了古代丝绸之路是怎么回事,而且在网络学习中孩子们也了解到主席提出的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事业。

【作品名称】

西域文化之敦煌飞天

【创作思路】

近年的一些旅游观光踩踏事件、不文明游客记录,都成为爱旅游的老师和孩子们的话题。文明旅游,从我做起!在学习了一些Scratch案例之后,我们对光敏模块产生了兴趣:光线原来可以触发很多命令!让电脑在光感统计到一定数值后语音提示观展人数过多,这一装置既通过控制洞窟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护壁画,同时也提升了游客的观展体验。有个别孩子发现国外很多博物馆、美术馆没有明显的止步设施,不少中国游客因为不了解过于接近展品而接受告诫,如果我们能让游客在国内就养成好习惯,那么在境外游中大家可以避免很多“尴尬”,于是我们又想到一个很简单的命令:通过光线数值变化播放提示声音。

【创作过程】

1.利用废旧材料绘制敦煌壁画

2.改装支架,设计光线路径

3.外接设备程序编写

【创作心得】

孩子们从绘画、调整支架到编写程序再到现场作品推广……在全程参与的过程中,每个人对于为什么要设计、怎么设计、设计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于设计作品背后的人文关怀、环保意识、文明礼仪也有了更好的体验。

第3篇:西域文化范文

关键词:外来词 产生 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H1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萨丕尔在其著作《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中说:“言语,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己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或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可以是有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不同文化的交际最主要的是以语言作为载体而进行的,那么便必然会导致语言的相互碰撞,外来词就是各民族间文化交流在语言上的产物。作为一种具有跨文化性质的语言现象,外来词之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很好的表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门语言,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其体系中的外来词现象必定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一、 外来词

(一) 外来词的定

外来词也叫借词,是一种从别的语言中借来的词。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具有二重性,蕴含着外族词的内容,却又有着本组次的外壳。

(二)外来词的分类

按照罗常培老先生的观点近代汉语里的外来词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声音的替代:

(1)纯音词:如:沙发、雪茄、水汀等

(2)音兼义:这一类词虽然是译音,但所选的字往往和意义有关。

(3)音加义:一部分是译音,一部分是本地语意义如:卡车(car)、卡片(card)。

(4)音译误作译义:“爱美的”(amateur)

2、新谐声字:按照罗常培老先生的说法这种外来词是“外国语词借到中国后,中国的文人想把他们汉化,于是就着原来的译音,再硬把他们写作谐声字。”如:茉莉(mali)、铝(aluminum)、泵(pump)。

3、借译词: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之中,引进了许多中国没有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事物。在本民族语言中无法找到相应的词,于是便把原来的语言逐字直译过来,形成的外来词。常见于佛教以及哲学名词。

4、描写词:有些从外国引进的实物在本国找不到对等的名词,于是便造一个新词来表示。往往是在相近的本地名词上加“番、西、洋、胡”等字。如:番茄、胡萝卜、西米。

二、 外来词的成因

(一)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

从外来词的种类及构词法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只有语言交际才会产生外来词。为什么会借用外族词,就是因为不同的民族交流之间出现障碍,遇到之前没有出现过的事物或情况才会需要借用。这是最直观的现象。

(二)翻译

“外源词产生的历史是与翻译史相行并进的。一个民族有多长的翻译史就有多久的外源词历史。”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无法在本族语中找到对应词的词汇,因此便自己根据需要来进行翻译。翻译出来之后如果被大众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运用,便成为了所谓的外来词。并且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外来词都是经过翻译的手段而创造出来的。

(三)本民族对外来文化的态度转变

外来词产生的高峰最开始在汉朝,那个时候汉武帝派使臣出使西域,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也是一种好奇的心态,因此引进了许多外来词。再到唐朝时期,更是与外国交流频繁。但是到了明清封建政权统治时期,长期闭关锁国,统治者的愚民政策使得老百姓长期对外来事物有一种抵制心态,与外界的交流也是少之又少。只有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留学等途径与外界保持着沟通,因此那个时期的一些外来词多是只被少数人所理解和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外界交流的增多,人们的陈旧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大部分人能够正确的对待外来文化,还有许多对外来文化特别感兴趣的人,更有甚者也会出现崇洋的现象。这种心态的转变也促成了外来词的增加和产生。

(四)全球化的世界进程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也是互动不断。在这些期间所产生的文化语言的交流,以及彼此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也注定会加深。世界各个民族之间的距离也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而逐渐拉近,“地球村”等现象频频呈现。如此大环境大背景之下,外来词的数量以及涉及的范围也日益扩大。同时人们对于这些外来词的接受也越来越快,往往很快便被广泛运用。

三、 外来词中所隐藏的文化现象

(一)语言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个民族的语言,同该名族的社会历史发展、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具有储存民族文化信息的功能,所以,在民族文化进程中,语言负担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使命。语言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这个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子形式,而其中尤为词汇所反映的文化背景最为突出。”①,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预言师最主要的形式和载体,而语言之间的交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蕴,因而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由于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最重要的交际媒介,而且凝聚着整个文化系统,因此,它在文化的建构、 传承和发展上,在文化的接触与交流上,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也是带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因素。”

(二)文化碰撞对语言必定会产生影响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必定会会对语言产生明显的影响。比如葡萄、茉莉等词语,都是由于在中外交流之中事物被引进,并且把外国语言的读音音译过来被本族人使用,结果世代相传使用下来人们几乎都感觉不到这些原本都是外来词,已经完全被内化。反过来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汉语词汇,如:功夫、豆腐等等,也已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接受,并且中国的文化也随着这些词被传到国外。这些都是随着中国的传统风俗文化在国外的传播而逐渐被接受的。这一点从之前外来词的分类上就可以看出,都是文化交流中出现本国语言无法表达的事物才会借用外国语言的。前提是要有文化的交流。

(三)外来词对于词源地文化的保存作用

“汉语外来词的来源非常广泛,既有境内少数民族的输入,也有境外其他民族的渗透。”。其间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民族己经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消失灭亡,但是它们的部分文化习俗却由于其词语在汉语外来词中的存在而得到了保存。除此之外,汉语外来词也是反映了外来文化现象的词语,它反映着外国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以及政治形态。透过汉语外来词,我们也可以窥探出这些文化内蕴。因此,汉语外来词也常常被用作历史文化现象的有力证据。

总之,语言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是始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文化语言学教程》,张公瑾 丁石庆 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2] 《语言与文化》,罗常培,北京大学出版社。

[3] 《汉语外来词》,史有为,商务印书馆。

[4] 汉语外来词与汉民族的文化心里 刘丽辉,《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9月19卷第三期。

第4篇:西域文化范文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 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了民族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

    与中国文化西传和对西方的巨大影响不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除了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挑战。

第5篇:西域文化范文

关键词:语言 中西文化 差异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它是由一个民族或社会的风俗习惯所构成。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的学习不是单纯地学习词汇、语法,更重要的是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一种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看到该社会的人们的风俗习惯。下面就英汉两种语言现象在风俗习惯方面的不同展开对比分析,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敬语和谦词 汉语中存在大量的敬语和谦辞

如高见、光临、寒舍、愚见等。英语中则少有敬辞和谦辞, 不论对方年龄多大, 级别多高, 并没有汉语中“您”这样的代词。 一位英国妇女遇见一位上了年纪的中国人, 用汉语客气地问“:老爷爷, 你几岁啦?”老人诧异地看着她,很生气。这位英国妇女后来才知道误会的原因,“几岁”是问小孩年龄的, 对上了年纪的人应问“您高寿?”或“您多大年纪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它要求人们跟长辈或上级说话时有时甚至跟同辈说话时,要用敬语,否则就会被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甚至显得高傲;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词,如不使用,也被认为没有礼貌。英语中这类词少的原因有二:一为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二为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不一样。操汉语的人往往使用“否认”或“自贬”的方式来应答。中国人听到恭维或赞扬的话后会说“哪里,哪里”、 “我做得不好”之类故作谦虚的话。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 you。当西方人说 Thank you 表示谢意时,中国人会马上回答说不用谢,以表示客气。西方人听后,会大惑不解,觉得中国人没有礼貌。如一位英国女教师表扬一位中国女学生: A: Oh, 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B: No, no, not at all. 在女教师看来, 该女生的回答是粗鲁的, 否定了该教师对书法的审美观和鉴赏力, 损害了她的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 虽然女生本意并非如此, 只是符合了汉语的谦虚准则。英美人善于恭维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恭维。当他们觉得该受到赞美却没得到赞美,会感到受到冷淡。对别人的赞美、恭维,英美人最常见的反应是“迎合”或高兴。他们把中国人的这种“否认”看作是无礼,把“自贬”视为自卑和言不由衷的虚伪。赞美语是人际交往的剂, 处理得好, 可以增进友谊; 但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运用不当, 不仅无助于友谊,反而会产生误会, 伤害感情。

2、称呼语:中西方的称呼语的使用差别也很大

“小+姓”在汉语中称呼年龄比自己小的人, 可表示亲切、稔熟等感彩。但如果用此称呼英国人却是不礼貌的。 “老+姓”或“姓+老”在汉语中称呼年龄较自己长的, 可表示尊敬、礼貌。如果用“老+姓”称呼英国人,如“old smith”,对方在心里可能会生气。在英语文化中, 忌讳“老”字。“老”容易使人想到“年龄大”“、体衰”、“无用”等。所以, 在称呼英美人时应避免使用“old”。称呼语中有一类亲属称呼语, 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汉语中许多亲属称呼语可用于非亲属关系,也就是把一些其他人看成是亲属的延伸, 用这种亲属称呼语来表达说话者的尊敬、亲近等意思, 中国人遇到一位不认识的年长妇女可以称她为“阿姨”“、大妈”、“奶奶”; 但在英语文化中这却是很不妥当的。汉语中姓与职衔(title)或亲属称谓连用, 可用作称呼语。职衔包括职业、职位和头衔。如“李老师”、“汤经理”、“陈校长”“、丁爷爷”等。而在英语文化中姓与职衔、亲属称谓连在一起用作称呼语并不普遍, 如不常说“Bureau Director Smith”“、Manager Jackson”“、Principal Morris”等。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了dad、mum、 grandpa、aunt、uncle 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不用。人们常常直呼对方的名字。直呼姓名,避用称谓,是想与对话人取得平等地位(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追求人人平等是西方人的理想)。而汉语中表示其属关系的称谓却非常多。英语中的 cousin 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而brother-in law 一词对应于汉语的姐夫、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小舅子(妻子的弟弟)、连襟等。汉语把表亲、夫妻之间的亲属关系区分得如此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笼统统一个词了事。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中国两、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

3、个人隐私:与外国人交谈,要避免不该问的问题

两个中国人在一起谈及家庭、收入等话题是很平常的, 并将能不能谈及这些视为人际关系远近的标准之一。而同外国人交谈时,则不应问及这些问题。外国人私事观念极强,年龄、收入、婚姻状况, 甚至体重都是非自由谈论的话题。这种“寒暄”无疑成了对他们私事的干涉。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 对中国人和英美人来说, 有可能完全相反。例如, 在中国文化中“胖”和“福”这两个概念是相互依存的, 人们常用“你发福了”来恭维对方长胖了。而对英美人说他们长胖了, 他们会很不高兴,这不仅干涉了他们的私事, 而且在他们眼里, 长胖是体质下降的标志。英美男女之间经常相互恭维“你很性感”, 被恭维的则会说“thanks”, 而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对方会认为你心怀不轨。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那些文化差异性要引起双方的足够重视, 以避免社交语用的失误。此外, 还应宽容地理解异族文化的礼貌习惯, 不能以己度人, 更不能用自己民族的礼貌标准去要求对方。如果言语双方都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文化习俗, 那么因各种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就会减少,并达到彼此理解、配合默契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2]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6篇:西域文化范文

认识问题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文学被长期拒之门外。究其原因还是英语文学语言晦涩与同现代生活中使用语言相差太大造成的,因此,外语教育界也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重实用轻素质的问题。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文学实际上是语言艺术的一个分类,是一种必要的理想的语言输入系统。文学语言是文学家们通过汲取大众化的语言经过筛选、加工与提炼完成的,因此并未脱离大众也没有发生所谓的异化。事实上,文学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丰富与多样的语言资源,是现实生活的语言学习场景与文化知识宝典,了解相关的文学作品不光是学习语言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自然延伸,因此文学语言的输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输入方式。一方面,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无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在如今的大学课堂上,教师如果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就不能充分地将学生不理解的内容传输给学生。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必然无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教师能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入英语文学的赏析就能够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沉淀。在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即便是教师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也大多还是从遣词造句技巧的角度来阅读与理解文学作品,很多教师的英语课还仅仅是将教学停留在句子的翻译与句子的成分分析上,并没有对相关的文化背景,协作创新技巧与遣词造句方式进行分析,如此一来,造成了很多大学的英语课堂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另一方面,学校要关注英语教学的师资培养问题。教师在英语文学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下的高等院校中,绝大多数的中青年教师都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但让这些教师得心应手的教授英语文学还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因为英语文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仅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考试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在绝大多数院校中,中青年教师也很少有参加国外学术交流的机会,这样一来也就大大的制约了中青年教师的发展。要想让中青年教师教好英语课,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素质,学校一方面应该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也要尽可能大的加大投入,为教师创造进修学习的机会。

二、英语文学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赏析英语文学文化赏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在轻松的学习中获得好成绩。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教育者一定要打破传统英语教学记单词学语法的方法,尽最大可能的不要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高级体现,其语言工具能够形象的反映生活,抒感与表达思想。读者可以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元素与思维方式,这样学生内心深处的美感才能被有效的引发,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具体到大学英语课堂上也是一样,学生会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其次,赏析英语文学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赏析英语文学作品,不光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常识,且文本中的词义、意象、情感、意境、主题、思想与社会意义也都能够在赏析的过程中实现重新建构。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英语文学文化赏析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运用英语文学技巧的机会,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具体事实,也能够进一步理解作品中抽象的概念。学生的理解,包含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也包含对英语文学文化赏析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英国文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态度,意图与某段某句中的逻辑关系,最终根据所分析出的结论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判断。这样不光能够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与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最终也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践到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此外,赏析英语文学文化赏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是培养一个人人文素质的摇篮,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很多大学的英语教育还在过分强调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很多教师引导学生考取这样那样的证书,结果让学生疏于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从乏味的说教中走出来。将人文教育有效的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学生一定要阅读,赏析与评论一定量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才能掌握正确的语言使用方法,最终成章成为有情怀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与此同时,在学生不断阅读英语文学的过程中,还能感悟历史与感悟人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整体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教师如何将英语文学文化赏析融入到学英语教学中

第7篇:西域文化范文

1.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制约。

纵观古今中外的大量描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文献,可以看出中外学者一致的观点是:中国人喜欢静与内敛的文化,对有激烈身体接触或碰撞的体育活动较为抵触。这是有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儒家文化熏陶下所形成的。中国传统的体育以及娱乐活动有围棋、象棋、太极拳、气功等,可以看出我们喜欢的益智、修心与养性的体育活动,这也反映了中国体育文化缺少科学的接纳和涵容机制,外来体育文化的融入与生态体系的形成收到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抵制。

2.闲暇时间和社会空间的局限:

中国体育的尴尬地位。人们日常生活活动中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比例是衡量一个社会体育文化现状的重要指标。这也是一个国家体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基础内容。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而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劳动时间仍“名列前茅”。职场的加班文化现象仍普遍存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的平均工作时间会越来越长,这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与精神文化风貌的矛盾体将长期存在下去。

二、中国体育文化建设事业的未来发展对策

1.体育文化建设必须转变体育观念,推动体育体制改革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我国体育文化的运行机制是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为中西而建立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更注重的是“大国体育”的建设,而轻视了“以人为本”的体育机制的建设。要改变这一体育运行机制,难以由体育管理部门独立完成,这要决定与体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人”。要推动我国体育体制改革,就要首先改变人们的传统体育观念,依靠媒体宣传、思想教育、文化部门活动组织等,形成体育文化的接纳与涵容体制。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通过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来促进我国体育文化体制的改革与体育商业市场文化体制的形成。

2.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

将体育活动的文化性与经济性相结合,逐步建设一条成熟的体育文化与商业文化相结合的产业链机制,其核心建设内容便是高度市场化的体育赛事活动以及各类与体育活动相关的文化产品。作为体育文化产业链的根基,中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努力打造具有中国品牌特色的体育赛事,这也是我国目前体育文化发展所面对的最大困难。如何结合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借鉴“NBA联赛”、“欧冠联赛”等成熟的体育与商业合作的成熟模式是体育改制的关键内容。没有高品质的体育赛事,就不能形成与之相关的商业市场。

3.加强体育文化遗产保护。

第8篇:西域文化范文

关键词:维吾尔谚语 树 文化

中图分类号:H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49-02

谚语作为人类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几乎都有富含哲理的“现成话”,《辞源》中解释说,谚语是“长期流传下来文词固定的常言”。《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因此,负载着大量民族文化信息的谚语既是古今词汇宝库中的瑰宝,又是凝聚民族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有认知领域的成果,映射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所以,作为民族之林中的一员的维吾尔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成的谚语也同样反映了维吾尔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1 树是维吾尔人的情感寄托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二十四载《高昌王世勋之碑》记述了维吾尔人先世的传说,皆为树生人的故事,这明显说明大树曾是突厥,维吾尔祖先源出之根本,大树即维吾尔人的始祖神,人们因此而对之叩首膜拜。至今,维吾尔人仍有拜树求子的习俗。人们向大树祈子是视其为男性生殖神,不孕之妇到树林中过夜便能得子,英雄玛纳斯和阿勒帕米斯的母亲都是在林中独居求得妊孕的。由此可以看出,树作为维吾尔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来已久,树已经成为了维吾尔人的情感寄托。维吾尔谚语中也说“不能生育孩子,却去寻找摇床”,摇床的制造中就含有对树木的崇拜之情。在长期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树不仅是维吾尔人崇拜的对象,也象征着维吾尔人的美德,体现着他们的人生哲理。

1.1树――信仰的寄托

1.栽树会积德,不栽树会遭

Orman sal an savab , salmi an azab(tapar)

2.不要和伯克较量,不要和大树摔跤

B?藓g bil?藓n eli?蘩ma, ?挢?藓r?藓 bil?藓n ?beli?蘩ma.

3.有树林的地方没有灾难

Orman bar j?藓rd?藓 bala joq.

维吾尔人先后信仰过很多宗教,如萨满教,摩尼教,景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其中现在大多数维吾尔人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伊斯兰教中重视自然环境保护认为真主创造了万物的思想深深的影响着维吾尔人。从以上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树在他们的信仰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他们将自己的平安寄托于大树,认为树力大无比,不可与之摔跤,甚至认为栽树就是做好事,积德。树已经成了他们信仰的一种体现,一种寄托。

1.2树――美德的象征

1.独树不成林,国和不可破

Jal uz ?挢?藓r?藓 orman bolmas, inaq ?藓l v?藓jran bolmas

jfl uz ter?藓k boxtan bolmas.

2.树干难折,树枝易断

?挢?藓r?藓x oli?挢in sonmas, ?蘩exi?挢in sunar.

3.为杨树流汗,可以收获甘甜

T?藓r?挢im ter?藓k, uni?耷?挢in ?biqti kez?藓k.

4.年轻时建果园,美名永流传

Ja?蘩aliqi?挢a ba ?藓ts?藓?耷,nami?耷 ?尴?bm?藓s.

5.爱家乡的男人好比有树荫的大树

Jyrt s?尴jg?藓n ?藓r-sajsi bar ?挢?藓r?藓.

6.没有爱的心好比不结果的树

Muh?藓 bb?藓 tsiz k?尴?耷yl mevisiz.

7.无知的人好比不结果的树

Bilimsiz ki?蘩i-mevisiz ?挢?藓r?藓。

在人类文化中,因为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有不一样的美德衡量标准。维吾尔人视和谐、团结、勤奋、有知识、有爱心的行为为美德,这在谚语中就有体现。如例1、2中说国家和谐,人民团结,国家就不易衰败。例3、4中说勤劳不仅可以收获甘甜,还可以名垂青史,鼓励后人辛勤劳作。例5、6中说做人要有爱,有爱心,要爱祖国爱家乡,要像大树一样用自己的树荫和果实来服务社会。维吾尔族也是一个重视人才教育的民族,不管是以前的宗教学校,还是现在正规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都体现着维吾尔人重视知识的教育观,这一点在谚语中也有体现,如例7。

1.3树――人生哲理的体现

1.没打杈的树上桠杈多

Putalmi fn ja a?b putaqliq.

2.十年育树,五十年育人

A?挢em ?藓llik jili?挢a jetili?挢u,?挢?藓r?藓?b on jili?挢a.

3.慢走的已翻过高山,快跑的还留在果园

Asta jyrg?藓n ta a?蘩ar,jygyrg?藓n ba a?蘩ar.

4.灾难不在树上,在人的身边

Bala-qaza ?挢?藓r?藓?b be?蘩i?挢a ?藓m?藓s,a?挢?藓m qe?蘩i?挢a.

维吾尔人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取譬设喻,以此体现维吾尔人长期总结的人生哲理,他们以树生长的品性,以育树的经验为本体喻指人生哲理,如例1是讲人要教育才能成才,例2就如同汉语谚语中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讲育人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例3是讲欲速则不达,例4是讲灾难会远离小心谨慎的人而跟随粗心大意的人,因此人们做事应认真细心。

2 树是维吾尔人生产生活的依托

2.1植树造林成为了维吾尔人的财富来源

1.树林是钱,日子似花

Orman ?挢eg?藓n pul,kyny?耷 bolar gyl.

2.有四十座果园,有何可愁?!

Qiriq be im bar ,nemi?挢in emim bar ?!

3.家住林中,用柴不愁

?尴jy?耷 orma?耷?挢a bolsa ,otun?挢in ?藓m jem?藓js?藓n.

4.栽了树苗常修剪,长成笔直房梁柱

?Dirim qojsa?耷 putap tur,tyz lim alis?藓?耷.

维吾尔人大部分生活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这里地形特殊,深居内陆,有着全世界第二大沙漠,维吾尔人则居住在沙漠边缘的绿洲中,这里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为了生活,维吾尔人选择了种树。树的全身都是宝,因此,树就成为了维吾尔人重要的财富来源。

2.2植树造林成为了维吾尔人的生活习惯

1.伐一种十

Birni k?藓ss?藓, onni tik.

2.建房建高处,栽树栽洼地

?尴jni egizg?藓 sal, k?尴?b?藓tni p?藓sk?藓 sal.

3.桃树种给自己,杏树种给孩子,梨树种给孙子,核桃种给重孙

?蘩aptul qoj ?尴zy?耷g?藓,?尴ryk qoj bala?耷 a,amut qoj n?藓vr?藓?耷g?藓,ja?耷aq qoj ?b?藓vr?藓?耷g?藓 .

4.若要延年益寿,就要树木环四周

Uzartqu?耷 k?藓ls?藓 ?尴mry?耷ni, orman a ?bymg?藓 .

据统计,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7%,而新疆干旱区面积占全疆总面积(165万平方公里)的73%。新疆的绿洲面积仅为14.76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8.89%。在新疆可供人们生存的土地面积是非常有限的。对于终年从事种植业的维吾尔族来说,绿色即生命,即希望。因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为了改善环境,防治荒漠化,他们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年轻时,拼命种树总结种树经验,告诫自己的子孙要爱护树,年老时,和儿孙们坐在一起享受着丰盛的果实。他们除了努力种树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养成了经常观察树的习惯,把树木视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谚语既是一种语言艺术,又是民族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他既反映了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又镜射出了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蕴含。维吾尔人受着传统树崇拜和伊斯兰教信仰的影响,同时又受着新疆特殊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维吾尔独特的树文化,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要了解维吾尔的树文化,只有综观他的历史与人文,才能准确剖析和把握这一文化的精髓,作为透视维吾尔文化内核的百科全书――谚语,将是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一文化内核。从而对树文化有个全新的认识,这对正在面临着环境破坏危机的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借鉴和弘扬,也对我们探寻多元一体文化和谐共生发展之路具有很好的启示,同时也对民族文化的交流有着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华锦木.维吾尔谚语中的地域文化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陈冬季,蔡宇知.西域文化论稿[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

[3]马启成,丁宏.中国伊斯兰文化类型与民族特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贺金瑞,熊坤新,苏日娜.民族伦理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5]阿布拉江・.从文艺遗产看维吾尔人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伦理思想[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5).

[6]张昀.维吾尔族的绿色观阐释[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2004,(3).

[7]《维吾尔民间文学大典》编委会编.维吾尔民间谚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8]马俊民等编译.对照维吾尔谚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第9篇:西域文化范文

我们听到别人的赞扬、恭敬话以后,往往表现出谦虚的态度,用“不值一提”、“没有什么”等回敬对方;而西方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总表现出高兴、自豪的样子,并立即向对方表示感谢。例如对方说:You are so pretty!你就应愉快地作出反应说: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客人赞扬你做的菜好吃时常会说:The dish you cooked tastes very nice.你就应该回答:Thank you. Please have more.

我们习惯用职务或官衔作称呼语,如李老师、王工程师、张经理、刘局长等,但英语若用Teacher Li, Engineer Wang, Manager Zhang, Director Liu称呼对方就不符合其表达习惯了。英语中的称呼语除大家熟悉的Mr, Mrs, Miss, Ms外,还可以用Dr.(博士),Prof.(教授),Chairman(主席、董事长等),President(主席、总统、大学校长等),Premier(经理、首相),Majoy(少校),Captain(上尉)等。我们作介绍时可以提及官衔或职务,让对方知道其身份。例如:This is Mr Wang, an Enginner.又如:May I introduce(介绍)Mr Yang to you,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系主任)?

我们同外国朋友初次见面时或关系不密切的情况下,切忌问个人私事。例如: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doing?What’s your name?Are you married?这样的问话看似关心对方,却会使对方反感,误认为你居心不良。同外国朋友见面打招呼时通常只说Hi!Hello!How are you doing?How are things with you?等。还可以谈天气,如:It’s a lovely day,isn’t it?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