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翻译 文化差异 影响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语言,这就为彼此间文化的交流构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交流各民族特色文化,翻译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本文主要对浙江地方文化风俗的翻译进行难易分析。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此,翻译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文化差异的影响。
1.社会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浙江地方风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特有的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因而翻译就会受到传统习俗文化的影响。
比如“十里红妆”,虽然有很多译文是“The Red Dowry”,但若细想的话,则会发现其不妥之处。汉文化认为红色象征喜庆,结婚时新娘要穿红,所以中国人习惯用“红”表示与结婚有关的东西。但西方人认为白色是纯洁、忠贞的象征,新娘结婚要穿白色婚纱。但若因此将“红妆”翻译成“White Dowry”显然也是不妥的,因为中国人习惯用白色表示“death”,在举行葬礼时才穿白。因此,若将“十里红妆”翻译成“The Red Dowry”,则似乎并不能让西方人体会到其中的真谛。
2.宗教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不同的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之中,若未能深刻了解东西方宗教文化个性的差异,则会引起错译、误译。
中西方文化中由于长期不同的,决定了两种语言中许多表达方式的差异。英美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传统,而中国人长期信仰佛教、儒家学说,因而在翻译时要顾及各自不同的,特别是有关宗教意义的词语。
如《红楼梦》中的“阿弥陀佛”译成“God bless my soul”,把上帝拿来代替佛教中的无量寿佛,这很可能让西方人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译文大大地减少了中国文化内涵。把“天诛地灭”译成了“stand condemned by God”,这一成语运用“天”、“地”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它只能适用于深受天道观影响的中国,故不能用反映基督教信仰的“God”取代。
3.地理环境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浙江的地理环境与英语国家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而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
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鲁迅先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这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吃苦耐劳的象征。所以汉语说“力大如牛”,英语则说“strong as a horse”。再如“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汉语翻译过来是“雨后春笋般涌现”。此处英语借用mushroom(蘑菇),因其生长快,产量高,而且英国不产竹子,所以英国人就不可能以竹笋作形象比喻。相反,中国人一直不断地赞颂竹子,如画家画竹,诗人吟竹,而且竹笋是一种完全具备“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的植物。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英汉采用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形象的比喻。
4.文化空缺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空缺是指某些说法(或称之为文化概念)是一国一民族所有,不为其他国家民族所有。比如浙江特色年俗祭灶、分岁酒,端午节挂艾叶、赛龙舟,以及浙江传统戏曲松阳高腔、浦江乱弹等,这都是浙江所特有的文化遗产,不了解浙江文化的西方人是很难理解的。
排除文化上的差异,单从语言上来讲,翻译道路也是崎岖坎坷的。由于受母语的影响,汉语在词的搭配上与英文不同。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要保证避免语法错误外,还须时时谨慎,避免出现明显的中式英文。比如“鱼米之乡”,翻译成“aland of milk and honey”,而不是“aland of fish and rice”。再有就是对专用名词的翻译。比如海宁平调、浦江乱弹等。当然,有的专用名词也有现成的翻译,如叫花童鸡,翻译成“yellow mud roasted chicken”。但是,怎样才能确保其翻译的准确性、科学性呢?这就需要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大量的资料比对,结合各自语言的特点,从而确定其最准确、最科学、最具说服力的译文。
除了外界因素给翻译带来的困难外,翻译本身也是一项较为枯燥的运动。但是,翻译能使浙江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对译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动力,因译者是文化传播的使者,本身具有的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在漫长的翻译过程中,不会因为词汇量大内容又枯燥而中途放弃。再者,译者自身对本土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在翻译时相对能够做到“信手拈来”,为翻译工作提供了又一大优势。
Now let me introduce you some interesting customs of Miao nationality.
Lu Sheng Wu will be the first. Lu Sheng's sound is bright and thick, and could be played by both men and women. When celebrating the New Year, getting married or building new house, people always hold Lu Sheng in hands, sing and dance gladly to express their happiness. When people play Lu Sheng, they can also do some difficult activities such as handstand, rolling, climbing rods, human pyramid and so on. That's really surprising. Reed-pipe Wind Instrument Festival is traditional. It is not only for trading, but also for youth to find a lover. During the festival, competing horse skill, ball sports and other events will be held. Festival in different area is different greatly. Dragon Boat Festival, Flower Mountain Festival, Eating New Festival, Tomb-sweeping Day, and other festival are go after one another. Tramping Flower Mountain event is important. A couple who can have bear a baby plant a tree near the village and hang a bottle of wine on for praying a child. Young man and woman will dance and sing under the tree, and many of them fall in love.
Then we will look at Miao's marriage custom. "Pinch finger" is one way for Miao guys to express their love. When lots of people get together in festivals, the guy would crowd to his lover silently and pinch her finger gently. If the girl wants to accept the guy's love, she will pinch the guy's finger as a response, otherwise she won't do anything and the guy would know he is rejected. Once the love relationship is established, the young man and woman will date as other lovers. They make marks with branches, leaves, weeds and wild flowers with different meaning: weed mark means dating, flower mark expresses the secret meeting, while weeds and flowers linking together shows the decision of marriage. After associating for some time, lovers would exchange keepsakes such as towel, cigarettes, silver hairpin etc. Later, they will tell their parents, and the guy's parents would invite a matchmaker to propose for him, then the marriage date would be settled.
Thirdly, I will talk about girls' beautiful skirts. It is said that, a long time ago, a peacock saw a Miao girl; it spread its wings to compare with the girl's skirt, but it was failed and flied away jealously. The legend shows people's praise of these girls' hard-working. All girls there can embroider. Once a girl was born, her mother would try her best to teach her identifying different colors. By the time the girl could use needle and thread, her mother would teach her to embroider, because a girl who can't embroider well, no mater how beautiful she is, won't attract guys' attention.
1911年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关键词: 传承 保护 风俗文化 价值 重要性
一、阿育迈村情况
(一)阿育迈村的来历
阿育迈村是一个海波800米的阿卡族村寨,距离清莱市64公里,距离皇太后县城18公里。该村坐落在山脊的斜坡处,周围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红豆杉、柚木等天然林。土壤肥沃,可种植玉米、咖啡等。离阿育迈村4公里的地方,有中学、医疗站,村里通水电,有手机信号。
阿育迈村的阿卡族是属于黝倮阿卡支系,大部分村民信奉万物有灵,因此有许多风俗是源自于万物有灵的。从村子里的长者那里得知:本村建于1972年,最初有19户人家来到这里建寨,这里不仅交通便利,而且资源丰富。一开始来到这里,村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最玛”的人选,因为举行各种风俗仪式都需要“最玛”的领导,且以后对本村风俗习惯的管理需要“最玛”完成。所以,他们推选出地位和学识很高的一位巫医担任村子里的“最玛”。
之后,在1982年泰国政府进入村寨来普查时,正式将这个村子命名为阿育迈村,且属于清莱府皇太后县管理。第一任村长叫做阿惹・培米亚,从那时候开始这个村就有村长处理对外事务,现在的村长已经40多岁了。
阿卡族在建寨的时候,最玛的家是建在寨子的中心,这也是最玛的权利被村中的人认可的象征。在村子的中心还有个大操场,可以供小孩娱乐玩耍,也是商量各种大小事务的场所及老老少少聊天的好去处。
(二)社会生活
现在,阿育迈村已从最初的19户人家发展到现在的59户人家,共有289人。其中,男性131人,女性158人;21岁-50岁年龄段的男性有67人,女性有86人。一般家庭最多2个孩子,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控制着家庭成员数。
村民们主要种植旱稻、玉米及饲养家畜。种植旱稻不仅是大部分阿卡族的主要职业,而且是与他们的风俗仪式息息相关的;至于种植玉米,主要是用来饲养鸡、猪等家畜的,而这些家畜常常是用在各种风俗仪式和祭祖仪式中。除此之外,村民们也在离村子5、6公里的地方种些蔬菜供使用及饲养牲畜。因此,种植旱稻田是体现阿卡文化的一项事务,它与风俗仪式的产生相辅相成,丰富了阿卡社会内容。
自1989年政府实施引入电力、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事业的发展计划,这些事业的引入是村民增加就业机会和阿卡族信仰改变的原因。虽然如此,村民的主要职业还是种植和养殖业,上述的那些职业还不能成为村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些消费的费用快速增长,无论是送孩子上学也好,还是盖房也好,费用都上涨;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如冰箱、录像机、摩托等一些电器的使用使得费用也增加,这就需要村民们增加收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卷心菜、茄子和咖啡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及最早一批商贩的产生,商贩也介入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例如:曾经种植玉米的一季能获得收入大约1万多元,但后来商贩们压低经济作物的买卖价格,不久之后村民们都不种地了,外出打工,村里的年轻人学业结束后就到曼谷、佛统府、清迈府等地方打工,只有少部分人还留在村子里种地。阿卡族的生活方式正遭到来自金钱和资本体系的挑战,村子里的很多家庭为了外出打工挣钱,都不能够像以前一样定期举行风俗仪式,因为现在举行仪式要花很多钱,为了支付日常生活费用和举行仪式的开销,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并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老一辈。
综上所述,种植旱稻和玉米不仅是阿育迈村民们的主要职业,而且是产生各种风俗仪式的主要职业。虽然几乎每家人都种地,但阿卡族的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因为仅种地的收入不足以支付日常生活开销,他们更愿意去大城市打工挣钱。
(三)教育情况
阿育迈村没有小学和中学,只有幼儿园和教成年人学习中小学知识的夜校,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就要去几公里外的学校上课。家境好点的家庭可以骑车送孩子上学,而家庭困难的则只能走路去,在雨季来临的时候,走路上学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现在,村里的孩子受过大学教育的只有2人,受过高中教育的有10人,受过初中教育的33人。可见,村里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都比较低。
(四)管理
在阿育迈村还存在传统的社会风俗,亲朋好友之间互相帮助扶持的体系,以及对最玛的推崇。最玛是村子里的各种风俗习惯得以实施的领导者,坚持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并继承阿卡先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阿卡族遵照“阿卡章”的规定幸福地生活着,如果产生与村子格格不入的家庭,头人就会让他们搬出村去。现在,阿卡村寨的管理存在两种形式:
第一种,通过选举产生村长及村委会成员,还有一些自愿为村子事务找政府官员接洽的人员,这些人管理着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第二种,风俗仪式的管理者“最玛”,以前的“最玛”还管理村子里的行政事务,而现在他只负责风俗仪式等方面的事务,任期是一辈子。
二、阿育迈村阿卡族传承和保护风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阿卡族的每个支系通过学习传承和保护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随着阿卡社会渐渐融入泰国这个信仰佛教文化的国度,阿卡族知道的很多生活方式不能融入现代生活中,使得他们的一些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正在消失。因此,抢救消失的风俗文化,使之能一直延续到阿卡族的子孙后代成为现在生活在泰国的阿卡族的重要工作。阿育迈村的阿卡族也同样意识到了保护风俗文化对后代的重要性,他们从阿卡青少年的观念意识、生活方式着手,为风俗习惯得以延续引导他们实施以下措施:
第一,自学。让年轻一代人认识大自然,总结自己的实际经验,同时学习一些阿卡的治病方法、草药知识等;学习辨别好与坏,并能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从家族成员那里学习老一辈具有的知识。例如:阿卡族少年可以从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及奶奶那里学到一些生活的经验、生活方式与手艺等。阿卡族的主要职业是种植和养殖家畜,通过老一辈的经验,他们可以不必走弯路,增产增收。另外,阿卡族的刺绣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工艺品,这也是通过老一辈的教授。
第三,从各种风俗仪式中吸取知识。他们要参加每个月村寨里举行的各种风俗仪式,例如:春耕节仪式、耶苦扎节仪式、建寨仪式、婚嫁习俗中的各种仪式,等等。通过参加各种仪式,他们可以了解阿卡族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并能够学习到举行仪式的时间、地点及物品,这样有助于他们掌握整个风俗仪式的过程,为其得以延续提供保障。
为了使年轻一代能学以所用,老一辈对他们的所学都有检验办法,让他们背诵和反复地念。这样有助于他们记忆,记住了就能更好地理解并应用。
由于阿卡族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与重要人士紧密相连,因此传承和保护阿卡族文化需要加入一些科技手段。以前,阿卡族没有文字可以用来记录发生的事情,所以人就成了重要的记录载体,各种风俗仪式都是通过人记住,一代传一代。现在,传承和保护出现的问题是阿卡青年一代不能够真正明白和理解风俗文化的意义,就不能明白价值在哪里,他们不懂得风俗文化的价值,也就不能很好地践行这些风俗文化仪式。老一辈们做了各种努力,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大都市的生活中,像耕种、养殖等传统农业已从原来的重要地位变成了现在的副业,而与这些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一些风俗习惯也随之消失,这意味着风俗文化的消失。风俗文化的消失使阿卡族没了本民族的特色,所以,了解阿卡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对青年一代有很大帮助。
三、阿卡族文化对阿卡青少年的价值和重要性
在阿育迈村,风俗文化对阿卡青少年的价值和重要性表现如下:
第一,在工作方面的价值的主要体现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是阿卡族的主要职业,也是风俗习惯产生的根源,更是阿卡社会文化产生之源。有了这些职业,随之而产生的风俗也会一直存在,有助于本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第二,语言方面,由于阿卡族先民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风俗习惯及仪式就成为记录阿卡族历史和传承阿卡族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后来有了自己的文字,他们才通过歌曲、故事、谚语等记录阿卡历史和文化,且依旧根据风俗习惯举行各式各样的仪式。由此可见,风俗文化无论是在有文字时期还是没文字时期都对阿卡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社会关系方面,阿卡社会通过风俗习惯管理人们的行为规范,例如:在耶苦扎节举行的第一天,男人是不用去“圣泉”舀水的,因为这是女人们的专属工作。一些风俗中的禁忌规定着在节日开始的时候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祖辈相传下来,因此年轻一代也照着这样做。由此可见,风俗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纽带,规范人民的日常行为,对阿卡族青年来说有重要价值。又如:人生礼仪中的一些风俗教会阿卡族尊重长辈,有孝心,有同情心,并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总之,风俗文化要传承,还需要众人的保护,特别是年轻一代。如果年轻的阿卡人不知道风俗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那么不能很好地作为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春潘・查穆尼第.青少年和现代艺术(泰语).曼谷:泰国商业发展出版社,1989.
[2]纳塔柑・斯桑.文化媒介体系(泰语).曼谷:班纳吉谢鼎出版社,1997.
一、凤翔泥塑概述
凤翔位于关中平原西部,东邻岐山、西连千阳、南邻宝鸡、北接麟游,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凤翔更是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彩绘泥塑更是陕西省宝鸡市民间工艺的首推代表,当地人把这种手工艺品称为“泥货”,历经选土、砸泥、擀泥片、上模、脱胎、拉粉、勾线、上光等十几道手工工序才能完成。凤翔县境内两三千年前的古墓中出土的泥塑制陪葬陶俑,足以让人感叹其泥塑工艺历史源头之远。凤翔泥塑制作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6年,“凤翔泥塑”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把文化产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泥塑文化成为重要课题。
凤翔泥塑是至今我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凤翔泥塑借鉴了古代一些民间工艺品中的纹饰等特色,造型生动、色彩亮丽,让当地人爱不释手。每逢过节和集会时,当地人就将泥塑作为礼品送出,寓意有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可见泥塑在当地人的文化传承与交流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如今彩绘泥塑的聚集地凤翔县六营村的农户几乎都还在生产泥塑,凤翔泥塑的加工还会因为选择材料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有的采用晾干定型,有的在制作过程中还要高温火烧,因此制作泥塑的泥土选择尤为重要。黄土是凤翔的一个重要特色,由于各地水土、地理条件的不同,泥土的物理性质也不同,而凤翔就拥有这种先天的优越条件――当地有一种黄土,被称为“板板土”,几乎不含沙石,是凤翔泥塑制作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凤翔泥塑的艺术文化特色
(一)凤翔泥塑的类型
凤翔彩绘泥塑共有180多种花色品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小孩喜欢的泥玩具,包括巨型蹲虎与方寸大的小狗、小狮等,基本借鉴动物造型,做的几乎都是十二生肖的形象;二是装饰挂片,有戏剧脸谱,虎、牛头等动物头像,还有富含寓意的麒麟送子、神话传说中八仙过海等浮雕式的挂片;三是立人,主要根据各种民间传说、历史事迹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塑造。其中大多都是空心的作品,无论是从造型还是神态都会让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因此其视觉效果更是别具一格。
凤翔泥塑一般都以对称的方式表现,点线面的运用恰到好处,布局巧妙,严谨得当。最主要都是以中国吉祥物为题材,这更是大大加强人们对其的好感与喜爱。凤翔泥塑善于运用历史素材,西周青铜器上的纹样就被广泛应用,形成了一种色彩艳丽、生动活泼的泥塑艺术。
(二)凤翔泥塑的造型、色彩特征
凤翔泥塑艺人中流传这样一句话,凤翔的泥塑作品三分靠坯子,七分靠画工。既说明了形塑和彩绘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了后期的装饰在彩绘泥塑中的重要地位,又点明了凤翔彩塑强调概括、夸张、灵巧造型的原因,目的就是将具有象征、寓意性的符号通过简单易懂的彩绘方式展现出来。凤翔泥塑的色彩主要分为彩绘和素绘两种。彩绘主要以红、黄、绿三种为基本色,加上黑色和白色,正好印证了中国传统的五色五行。凤翔泥塑色彩纯度高,又用流畅的墨线勾勒,使得作品流光溢彩、对比强烈,有着农家乡俗审美性。而其色彩的美感,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整体色调稳定统一,突出了凤翔泥塑别样的色彩特征。素绘则受中国传统书法影响,独创出淡雅素洁的白描泥塑,白色的底上用墨线描绘出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形象。作品上黑白相间,既体现了它的优雅,又表现了它的美观,形成清新脱俗、别具一格的风格。
例如,“坐虎”分为彩色与黑白两种(见图1),彩色坐虎的上色手法是在白底上勾绘墨线图案,再局部上色,最后使用清漆增加光泽;而黑白坐虎用色方法相对简单,用墨色勾勒出流畅的线条,再用简练的笔法进行涂染,不用上清漆,给人以淡雅、素洁的感觉。
坐虎前腿站立,后腿卧坐,神态凶狠,五官紧凑,耳朵夸大、嘴巴大张、牙齿锋利,额头正中间有一个“王”字,巧妙刻画出虎的威严。形态极度概括,但不失虎的神韵。艺人在它的装饰纹样上根据当地风俗习惯以及装饰部位的不同,运用了不同且适合的装饰符号。身体用莲花、牡丹等寓示吉祥的花草图案进行装饰,中间配有云勾纹、卷草纹及变体花草纹,整体美观又不失大方。纹饰线条也变化多样并且极为舒展流畅。所有的花纹运用巧妙,疏密得当,总体构图在基本对称的前提下又将局部掌握得均衡得理,整体形象充满幻想与较强的生命感。在色彩运用上,多用红、黄、绿等色为基调,色对比强烈、颜色鲜亮醒目、浓艳大方,充满喜庆与欢乐,富有乡土气息,由此也显示出当地人民对传统美的崇拜与追求。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当地艺人仅凭借自己对虎丰富的想象以及外人的描述,在未见过虎模样的情况下,创造出了自己心中理想老虎的形象。m然造型与真实的虎有形象上的差异,却把虎的神韵和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凤翔泥塑图案特点及寓意
凤翔泥塑图案以“绘”为主,在泥塑图案的表现手法和取材上十分讲究,不管什么形状的泥塑制品,艺人都会在它们身上空白的地方绘制出各种不同的装饰图案。与传统泥塑不同的是,凤翔泥塑以简单易懂的艺术表现手段,将其种类繁多、造型多样的图案用千变万化的线条与颜色呈现出来。凤翔泥塑图案基本以植物类为主调,如生肖猴身上(见图2),就是以牡丹花为主,其中还加有少许的贯钱图案,以及一些辅助的变体花草纹,很少运用动物图案。从图案中的牡丹,人们就可以看出来凤翔人民向往美好、华贵的生活,而贯钱图案表现了其对金钱的渴望。因为在凤翔人心中,他们并非想要靠着读书、科举来实现这些,而是靠着勤劳,靠着自己的双手实现这些。凤翔泥塑的创造者本就是陕西的农民大众,陕西地区民俗淳朴,而这些图案恰好体现了当地农民善良、热情、勤劳的品德,代表了其审美取向。除了这些,凤翔泥塑还以其他花草的变体纹图案为辅助纹,表现出一种简练、大气、神秘的审美色彩。其生肖猴中植物图案主要分布在头部和身体这种面积较大的地方,而动物和事物类的图案,则是以辅助装饰性的功能出现在身体尾巴的部分。
泥塑图案本就是以多种图案组合而成。除了花草类图案的频繁运用,少许的动物图案也被运用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蝙蝠。因为蝙蝠取其谐音寓示“多福”,寄托着凤翔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它们既营造出一种神秘美,又不会让人产生低俗的审美感觉,使这种与众不同的情感载体在陕西地区得到传承,受到陕西人民的喜爱,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
无论从凤翔泥塑的花色种类、造型色彩还是图案特点来看,它都寄托了人们热烈质朴的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形成了凤翔泥塑质朴自然的美学特征,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传统工艺与创业产业的融合使得凤翔泥塑的艺术价值随着商业价值的提高更是备受重视。
三、凤翔泥塑未来发展的思考
保护文化遗产、开发文化资源、传承发扬泥塑文化、打造民间美术精品关乎凤翔泥塑未来的发展。六营村的彩绘泥塑是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胡新明是现阶段凤翔泥塑传承中最具代表的人,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一,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大师”的殊荣,他是2002年、2003年国家生肖邮票泥塑马和泥塑羊的设计制作者之一,他设计制作的“五毒青蛙”、“关公钟魁”被首届中国吉祥文化艺术节评为金奖。目前,艺术市场的不够规范、凤翔泥塑创新性不够、泥塑生产组织方式单一等因素仍制约着凤翔泥塑的发展。通过深入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联合高校传播泥塑文化、培养传承人
许多高校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这项传统的民间工艺,每年都会带学生来这里采风、学习、参观,凤翔作为采风教育基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和高校合作,设置相关课程联合培养泥塑的传人,同时也很好地传播了凤翔泥塑文化。此外,每年都有大量到访者来六营村了解、参观、购买,传承发展泥塑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二)凤翔泥塑在传承中创新
从最原始简单到只有形的泥塑到如今的彩绘脱胎泥塑,凤翔泥塑不断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供人们选择的泥塑题材越来越丰富,为正在发展中泥塑的造型和纹样提供了创新的条件。凤翔泥塑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特色品牌,形成规模化的文化产业,如旅游开发,包括特色纪念品系列、用户参与创作体验、设计游蚪缑娴取
(三)网络时代提供了更好的传播、销售渠道
凤翔泥塑必须顺应时代来发展,不能局限于周边地区和一些游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销售,让凤翔泥塑走向世界舞台。
(渭南师范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学院传媒学部)
【关键词】城市风貌规划;可操作性;地域文化塑造
【Abstract】Having a shape that the city planning cityscape personality, improv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mprove the urban landscape and so on. Changed the original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urban geographical features missing, the city due to the lack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bandoned the original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s, resulting in the original pattern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urban space in the building, etc. a great deal of destructi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disappearing.
【Key words】Urban landscape planning;Operability; shaping the regional culture
1. 引言
城市风貌即城市的风采和面貌,是关于城市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现代风情、精神文化等综合表征反映城市的空间形态。本文将借助于"面、线、点"的景观组织形式从三个层次进行论证,提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地域性特色的基本原则及具体策略,从多方位、多角度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结合淄博当地情况分析如何对城市地域性特色塑造研究。
2. 城市风貌塑造的必要性
城市风貌最早源自于人类生活的气候特征、地理环境、社会观念和交往方式的差异性,对从城市形态、建筑风格与结构选型等形式特征,形成的一种文化上的差异。城市风貌是反映一个城市特有景观和面貌、风采,表现城市的气质。
3. 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是指各类绿地相互联系、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作为一个系统,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应该全面和完整,它包括城市范围内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具有直接影响的所有绿地。
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塑造
4.1塑造城市地域性特色的重要性。
(1)城市的地域特性犹如城市的生命,独具个性的城市才具有优势和竞争力,城市的多样性虽然不一定是地域性的,但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景观一定是多样、富于个性的,在塑造与保育城市地域性特色方面,许多城市都为我们做出了典范,如西安、云南、南京。
(2)现如今人们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的品位和特色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塑造城市特色更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归属感、自豪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
(3)另一方面,城市特色在城市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断加大,同时地域特色对招商引资、吸引高素质人才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城市北京、青岛、上海发挥的地域特色,为当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2所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公园绿地应均匀分布,服务半径合理。
5. 淄博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特色塑造
5.1淄博市地域特征要素。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鲁中,南依沂蒙山区,北临华北平原,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市域形态南北狭长,南北最大纵距15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7公里。包括张店、淄川、博山、临淄、周村五区和桓台、高青、沂源三县。淄博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多风少雨,易干旱;夏季高温高湿,降雨集中;秋季凉爽,易旱易涝;冬季寒冷干燥。
5.2淄博市地域文化背景。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历史文化名城。在三国时,淄博已成为北方的制瓷中心,现被称为"中国陶瓷名城"、"北方瓷都"、"淄博陶瓷・当代国窑",至今仍保留了许多古代窑址。其次淄博人杰地灵,曾是许多名人雅士的故里,如政治家:齐桓公、管仲;军事家:孙武、孙膑;科学家:贾思勰;文学家:王渔洋、蒲松龄等,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沉积。
5.3淄博城市绿地特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3.1绿地空间布局方面。淄博是属于典型组群型的城市布局,各个区之间各有特色。虽然先后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从总体情况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不够均匀,部分区县城市道路绿化特色不突出,行道树遮荫效果不显著,没有真正起到城市绿色走廊的作用,整体绿化种植缺乏联系,不利于城市整体风貌的形成。
5.3.2绿地景观方面。绿地养护在绿地景观效果方面越来越突出。区县城市部分绿地前期投资较大,但是长时间的缺乏管理养护,基本起不到优化市民环境的作用,还有公园基础设施较完善,但是植物搭配过于简单,整体缺乏层次,景观效果较为单调。
5.4淄博绿地系统的地域性特色塑造展望。由于淄博市组群型的城市布局,公园绿地总体呈现出"小而多"的特点,各个区县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结合当地人文特色资源,通过保留、恢复、改造等手段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发展,同时注意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发展淄博市的新形象。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出发:
5.4.1生产绿地规划。积极引进淄博特色树种,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引导城市绿化苗木生产从无序竞争进入有序发展,体现经济特色。
5.4.2植物特色规划。
(1)垂直绿化。淄博市由于地质构造等多方面影响,加之许多区县是老城区,可供绿化的用地非常紧张,垂直绿化在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量,加强城市的地域化特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2)屋顶绿化。结合山地城市地形形态,屋顶形式可采用退台式和大斜顶形式。坡面形成绿色生态屋顶,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形成丰富的特色界面。随着城市发展建筑密度越来越大,借助屋顶绿化形式拓展公共绿地范围,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3)斜坡绿化。加强护坡绿化易于形成鲜明的山地地域特色,丰富道路景观特色。在美化崖壁,增加绿化覆盖面积的同时可有效缓解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充分发挥绿化生态作用。
5.4.3保护古树名木。淄博市目前列入古树名木保护的有167株,树龄最大的为800年。主要分布在地方区县,作为淄博市的活文物,应加以重点保护,及时拆除古树周边的违章建筑,改善地下生长环境,设置保护围栏,及时做好排水、填土、修建枯枝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山东城市规划 201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园林术语标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余柏椿.论城市特色结构理论[J].新建筑.2013(11).
[4]张继刚,蔡辉.对城市特色哲学分析的初步认识[J].规划师.2013(12).
[关键词]中国元素 中国文化 高端品牌 广告
佰草集,是上海家化公司1998年推向市场的一个具有全新概念的品牌,是中国第一套具有完整意义的现代本草中高档个人护理品。佰草集尊崇中国美容经典,糅合中国特有的本草精华与现代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追求“自然、平衡”的精粹,深信清新、天然、健康的美必须发自根源。目前,佰草集已将这个深蕴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土护肤品牌,播撒到了巴黎这个世界时尚之都。对于佰草集这个定位于高端本土品牌又是如何运用“中国元素”广告帮助其完成该品牌定位的呢?
广告主题:借力中国传统文化
通俗的说,广告主题就是一根红线,贯穿于广告作品之中,使各种要素有机地组合成一则完整的广告。而主题的确立,和产品及品牌本身的定位是分不开的。佰草集的产品中加入了大量的本草精华,而以天然的草本护肤为卖点的品牌,佰草集不是第一家,也不可能是最后一家,英国有THE BODY SHOP,美国有Kiehl's,韩国有Skin Food,在中国本土也有红花、可采、相宜本草等诸多品牌,在这个内忧外患,前有古人,后有追兵的草本护肤品市场中,佰草集在广告主题的选择上可谓锱铢必究。
首先,佰草集巧妙地将其产品定位于“中草药个人护理专家”,虽然同样是草本护肤的理念,但加入了“中医”概念之后,就成功地将其和国外草本护肤品牌区分了开来。为了在广告中有效地传达出“中医”概念,佰草集在广告主题的制定中选择了一个汉字“方”。众所周知,“方”是中国传统草药医疗中最常出现的一个字,在此,既有配方也有药方的含义。故其广告主题便是围绕着这个“方”字展开,推出了“新七白方”和“景芝玉颜方”等广告主题,将流传于民间或医书记载的,具有美容疗效的几味中草药作为一个全新而具体的“祖传妙方”的概念推出,不仅强调了其纯正的中国中医血统,又从侧面暗示了其产品的效果,通过一个“方”字便树立起了“中草药个人护理专家”的形象。
其次,为了在众多本土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佰草集则大胆地将其品牌定位于高端,避免了与其它竞争品牌之间的价格大战。而为了塑造这个本土高端品牌,佰草集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拥有五千年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广告主题的选择上大打文化牌,借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以提升其品牌的文化内涵。例如,08年3月和9月先后推出的两期“清肌养颜太极泥”的广告,便是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调和的文化内涵。该产品由黑白两种泥组成,在形象上酷似于太极符号,而先用黑泥清洁后用白泥滋润的使用方法,以及帮助肌肤保持水油平衡的使用效果也和太极阴阳平衡的内涵不谋而合。而佰草集在09年11月最新推出的“新玉润保湿系列”广告,则是更为典型的文化定位,将中国传统的玉文化引入其广告主题,虽然表面上看来,玉和佰草集的产品并无多大联系,但深究其内涵,我们不难发现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不可多得的重要地位,由于玉石温润可人、通透无暇的形象,人们通常把美好的事物比作美玉,把君子的良好品行比作玉,把女子柔嫩的肌肤比作玉,佰草集便是利用了中国人这种对玉的偏爱,将其产品与“玉”的美好形象联系在一起,既表明了其产品的优质,又给受众留下了使用后肌肤润泽如玉的想象空间,可谓一箭双雕。
广告创意:“中国元素”贯穿始终
在广告的选材上,佰草集并没有将其配方中的各类中草药――列举在广告之中,而是选择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元素”作为广告的素材。在其广告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要数莲花了。“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代表着美好而纯洁的事物,《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诗句都是对莲花的清新脱俗、高雅大方的赞美。“莲”便是佰草集在众多“中国元素”中提炼出的一个最符合其产品和品牌的形象。同时,佰草集也通过了“莲”这个形象和其背后的象征意义,提升了其品牌形象,更巩固了其高端的定位。
在广告的表现手法上,则大量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真实图像的拼接。以新七白“莲花篇”为例,广告中的莲叶作了水墨渲染,用墨绿着色,深沉委婉,而在水墨勾勒得莲叶之上的却是一朵带着露水的清丽脱俗的真实莲花。采用水墨画的表现手法是为了体现佰草集的中国特色,而真实的莲花在水墨莲叶的衬托下显得分外光鲜,传达给受众是一种真实的活的美白。
在广告的文案方面,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佰草集广告的文案绝大多数是两两对仗的形式,例如:“臻传古方,美颜恒驻”,“蕴天地之润,生肌肤之津”,“仙菊避暑热,冰凉镇骄阳”,“仙草养水灵,清澈透润泽”等等。这种对仗的文案形式,不仅符合传统中国文学的创作规则,更从侧面表达了其对中国文化中“自然、平衡”的追求。
在广告的构图上,佰草集的众多广告中,也遵循“自然、平衡”的这一原则,在广告的构图上倾向于使用均衡的构图形式。例如,佰草集十周年时推出的“美”系列广告,采用了基本对称的构图,故在“中国元素”的选择上选取了两边极度对称的“蝴蝶”作为设计元素。而蝴蝶的选择不仅是因为蝴蝶是美丽的化生,更是源于中国人对梁祝化蝶传说的喜爱。而另一个构图原则便是留白,在佰草集的广告中,很少看到满画面的布局,绝大多数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经常出现的留白布局,这可能和中国传统的“留有余地”的哲学观念有关。
关键词:宿舍文化;学风建设;学生管理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
宿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休息和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阵地[1]。因此,大学生宿舍文化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学生在学校学习与生活的质量,更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学风建设,目前已为广大教育者所重视。
一、当前高校宿舍文化的特征与不足
高校宿舍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课余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生共创和共享的群体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营造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生活,使宿舍成为学生美化生活、优化环境、独立人格、健康身心的成长与成才摇篮。宿舍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有其独特的功能:融合、凝聚、陶冶塑造、约束规范、心理调适等等[2]。
但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是学生离开家庭的庇护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这一期间,学生在学习内容加深的同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3]。一则,大学生从家庭生活逐步转变到宿舍的集体生活,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自我”真实表现的场所。在宿舍中,个体之间的饮食起居、思想矛盾无不发生接触,在高等学校,大学生宿舍是“事故”多发之地,对于这样一个场所,应当纳入学生管理的轨道,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加强。二则,现在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处于青年前、中期,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群体意识,可塑性强,世界观、人生观处于形成和逐渐成熟阶段,但由于他们社会阅历和自身的缺陷,思想还不定型,行为不稳定,在宿舍生活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他们会有意无意地相互影响,甚至在激烈的互动中自发产生无明确目的、无组织的、有悖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暂时性狂热行为,如果不及时教育、引导,将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的稳步发展。再则,宿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养成一种小集体的保护圈;容易形成防备、排斥外界的心理,在与其他同学交往中,总是跳不出宿舍的小圈子;“画地为牢”,把自己的交往限制在一个有限的空间,无论是参加班、系、学校活动,还是上自习、娱乐,都是本宿舍的成员经常在一起。这样,宿舍小群体就成了封闭的群体,久而久之,导致交往面狭窄,缺乏与其他同学的情感交流,同样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弊端
1.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也对宿舍文化建设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近年来网络经济的迅速崛起,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上网已成为校园内的一种新时尚和交流方式,网络拓宽了学生了解与沟通的渠道,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很多弊端。目前基本上人人都拥有网络工具:电脑、可浏览网页的手机等,学生除了使用网络工具学习之外,还有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形成了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在线阅读小说等不良嗜好,与其他人的交流减少,甚至影响着宿舍内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影响了其他学生的休息和学习。因此,网络文化无疑正在改变着大学生宿舍学习的生活模式、思想观念以及宿舍中的同学关系,如果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时没有正确地引导,就可能发生人生观、价值观及是非趋向的偏差,从而影响学生学业、事业的发展轨迹,这也是对学风建设一个很大的冲击。
2.随着教育主体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宿舍文化的建设。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社会构成的主流,家长对子女的过度溺爱影响了学生对道德价值取向的认识。父母从孩子幼小时便以物质、经济作为高分数、好名次的奖励,也许在某一时间段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自主性有所提高,但长远看来,这种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看重权益与经济利益,而缺失了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他们非常需要通过宿舍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自身团结和协作能力的提高。
3.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仅仅把宿舍文化建设作为宿舍的基础设施与基本环境建设来看待,认为高校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宿舍以外的区域进行,学生宿舍的功能就是提供学生住宿与生活。因此,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没能引起相关管理人员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在指导思想、工作安排、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弱化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
三、创建高质量的宿舍文化,提高学风建设的水平
1.重视教育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长期以来,许多高校过多强调宿舍管理的控制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忽视了大学生宿舍文化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大学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仅靠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自身力量,没有学校领导的关心及教师的参与和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这项文化建设上来。要认识到:社会文化、校园文化虽然对宿舍文化有较大影响,但却不能等同于宿舍文化,宿舍文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相对完整的文化层次,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统一起来,建设健康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的有效途径。
2.良好宿舍文化的营造,不能空谈,不能盲目,更不能急功近利。这是一个长期而深入的工作环节,同样需要注重细节。我们在安排学生宿舍时,通常采用的是学号等数字排列方式,这种形势是客观的或者说是随机的分配,这种方式对于开展宿舍工作来说是不值得提倡的。没有主观的刻意布置就没有可操控性。问题学生相对来说占学生总量中相当少的部分,在安排学生宿舍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做到优秀学生在宿舍中占绝大多数,这样有助于宿舍整体风气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3.注重学生干部在学生宿舍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每人要承担上百甚至几百学生的工作现状,制约了学生工作的开展,往往受到重视的是那些学习优秀或者问题较多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情况得不到深入了解与具体指导,这部分学生也是最容易被引导的。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通过学生活动、班会等多元化的形式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学生干部及时、客观地了解问题学生发展动向,从而使学生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到顺利掌控。
总之,大学生宿舍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宿舍生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风应先从良好的宿舍文化做起,我们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宿舍文化的建设,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为学风建设提供好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 林小艳,周松林,谈军.试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宿舍管理[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4):61-63.
【关键词】理工类 宿舍文化 学生建设
理工类院校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万年不易的主题,抓好学风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学分制”的推行与完善,以“班级制”为主题的学风建设逐步被打破,加之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逐渐深入以及“住宿收费制”的实施,学生可以根据情况相对自由的选择宿舍,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功能逐渐弱化,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趋势逐步加强,宿舍逐渐成为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重要载体。因此,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强化阵地,以学生宿舍为基础,以学生寝室为重点,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已成为理工类高校学风建设的重点工作[1]。
一、当前西部理工类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宿舍文化建设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西部理工类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队伍人员混杂,碍于经费和编制等问题,多少高校都是临时聘用年纪较大的大叔和妇女,思想坚固,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上存在思想落后,宿舍管理能力较差,处理突况能力不足。平时在宿舍的管理上,只是处理简单的事务,充当保安角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种生活指引,学习和职业生涯上,宿舍的文化建设中不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宿舍管理人员能力素质原因,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少巡查宿舍,少与学生沟通,对学生在宿舍出现的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引发一些被动或不愉快事情发生,加大了学校对宿舍管理工作的难度。
2.宿舍功能单一,缺少宿舍文化配套设施
学生在宿舍的活动和学习较少,因为有限的生活条件,宿舍仅仅被作为休息的场所,忽略了在其他学习和生活上的重要作用。理工科学生,课程专业性强,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绘图、作业或者软件处理等,但是很多宿舍提供不了以上设施。西部理工类高校的宿舍并未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高速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建设,饮水或医疗设施有待增加,甚至还存在只有床没有书桌的居住条件以及8人、10人住一间。
3.院校学生宿舍主管杂乱,文化建设无头能牵
目前,西部理工类高校学生宿舍主管部门没有统一,后勤部门、保卫部门和学工部门都有管理,有些实行后勤社会化将宿舍管理推向社会,形成多头管理,责任不集中,互相推诿,再者管理人员参差不齐,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会出现难以协调,处理问题不及时等,而部分宿舍管理不严,安全事故就相对较多。同时,多数学生宿舍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不科学、不统一,严重影响管理效率以及宿舍文化的建设。
4.网络化的生活方式影响宿舍文化的形成。
近年来网络经济的迅速崛起,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上网已成为校园内的一种新时尚和交流方式,网络拓宽了学生了解与沟通的渠道,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很多弊端。目前基本上人人都拥有网络工具:电脑、可浏览网页的手机等,学生除了使用网络工具学习之外,还有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形成了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在线阅读小说等不良嗜好,与其他人的交流减少,甚至影响着宿舍内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影响了其他学生的休息和学习。因此,网络文化无疑正在改变着大学生宿舍学习的生活模式、思想观念以及宿舍中的同学关系,如果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时没有正确地引导,就可能发生人生观、价值观及是非趋向的偏差,从而影响学生学业、事业的发展轨迹,这也是对学风建设一个很大的冲击。
二、打造相适应的宿舍文化,实现学风推进新常态
1.重视教育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由于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大部分高校一直强调宿舍管理的控制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往往忽视了大学生宿舍文化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当前,高校各级管理者要适应新形势! 进一步转变观念,突破原有对宿舍文化简单的片面的认识,把宿舍文化建设放在高校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把育人理念贯穿于宿舍管理的全过程,要坚持全校一盘棋的观念,把宿舍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2]。
2.加强宿舍浅层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宿舍氛围
高校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学校应加强宏观管理,做到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面协调,并努力加强宿舍管理制度建设和学生宿舍附近的文体活动场所、设施的配套建设,确保宿舍学生能够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娱乐活动,增强体质、促进团结、振奋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学生宿舍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制定宿舍成员共同计划和目标,鼓励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学期初,宿舍长根据成员的建议和实际情况,拟定一份宿舍学习发展计划和学期目标,以宿舍带动学生学习,宿舍长负责进度和随时调整计划。通过“一帮一”、“一帮几”的方式,宿舍核心人物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整个宿舍的学习氛围和风气。学期末,同宿舍的学生可以组织学习经验交流、学习方法研讨等活动,互相取长补短,在日常生活中互相鼓励和促进,从而使学风教育进行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3]。
总之,学生宿舍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大学生的宿舍生活是其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宿舍文化,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重要平台,抓好学风必须先从良好的宿舍文化做起,学生工作也必须重视宿舍文化的建设,以宿舍文化为抓手才能将学风抓紧、抓牢,才能形成学风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