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层农业技术范文

基层农业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层农业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层农业技术

第1篇:基层农业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190-01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教育、科研与农民以及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 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一是机构队伍不稳。部分地方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认识不到位,加之经济条件限制,用于技术推广的专项经费就更少。农技人员交替频繁,往往是兼职其他工作,从事农技推广的时间不多,真正到一线开展农技推广的人员少之又少。出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

二是工作条件较差。除基本待遇外得不到保障外,推广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尤其缺乏现代化信息设备,无法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无法将农业服务的触角真正延伸到村户,不能障碍解决农民缺技术、少信息、盼服务的难题。

三是专业素质不高。从总体上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不少,但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近年来乡镇公务员招考工作不限制专业,分到农技推广站的人员大多不是科班出身,这些人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而且由于经费紧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致使其知识越发陈旧老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

1.2 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错位影响推广效果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科技成果数量不少,但这些成果多不适宜推广应用。当前通常采用“论证立项研究与应用活动验收鉴定自下而上层层报奖”运作机制来肯定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这种机制带来种种弊端:自下而上层层报奖,无形中增加了成果的数量,造成成果数量较多的假象;挤小现有成果进一步推广转化的空间。科技成果必须最终得到生产的检验和认同,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民以取得经济效益为根本取向,对技术要求呈现多样化、高效化的趋势,并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增加有效综合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而现行科技成果以及推广机制偏重于单一技术,对配套集成技术,以及对技术的整体作用和区域效果重视不够;对节本增效、农产品安全及产后加工等技术的应用服务能力较弱,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错位。加之市场、技术等信息不畅,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际效果。

1.3 农民吸纳新技术的能力不高导致推广难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从宏观上分析,对各式各类农业技术成果的需求巨大、迫切,但从各地推广实践微观看,真正具有采纳应用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需求”并不高。一是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特别是无形技术方法类成果的推广应用,要求采用者一般应具备一定的农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原理和严格的操作技术,而现阶段实际是仅有少量科技带头户具备这种能力,多数农民尚不具备。二是创新技术的采用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小规模经营和农业比效效益较低及其他负担较多的多重压力下,多数农民由于资金薄弱,仅能采用一些效益显著、见效快的物化类技术成果,而对一些见效慢或投资大的高新技术,仅有采纳的欲望,但缺乏购买使用能力。

1.4 农业生产分散使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增加

我国农业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型小农经济,农户经营规模小,生产分散。进入城镇从业的农户大多数仍倾向于保留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土地流转出去的比例很低。对于土地种植种类、耕作方式等方面,每个农户都有其充分的自。这种由农村土地所形成的小规模农业经营问题,不仅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效益的形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技成果的大规模推广和转化的成本,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严重制约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农业生产高度分散,农户各自为政,加之村委会组织功能弱化,农业技术推广更是缺乏有效的渠道。

2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2.1 发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具有不可替代的公益性职能,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和进行机制创新,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政府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三定”工作,逐步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增强为农村科技服务的能力,保障各级推广机构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

2.2 保障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是为政府和广大农民服务,以社会效益为主,各级政府应依法保障公益性推广工作的基本经费。一是保障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和办工经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集中可能的财力、物力,加强推广体系的硬、软件建设;二是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并制度化地逐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份额,加大对一些公益性的推广工作的实施规模和支持强度;三是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技术服务、产业化经营和信息服务能力,以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

2.3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对接机制

首先要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成果评审制度。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农业动物、植物新品种纳入专利范围,鼓励研究单位研制生产更多实用的科技产品,解决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局面。对一些研究与开发示范相结合的科技项目和以开发性为主的科技项目,在鉴定评奖过程中可考虑将创新技术和经济效益分离开来,或加大创新部分权重,降低已获效益权重,增加成果的实用性,促使产生更多的能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实用技术。其次要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一是要加强农业技术市场建设,促进农业技术转让。二是要广泛采取市场化激励手段,创新推广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2.4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农业技术推广离开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将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作为首要目标。一方面,加强技术培训,使农民应用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农民技术培训要注重层次性和实用性。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区、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

结束语

我们要发展多样化的推广方式与全方位的服务领域,完善农业技术市场,让农民逐渐成为推广活动的主体;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用国际惯例改革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等,从法律上!体制上!机制上!管理上全方位地改革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参考文献

第2篇:基层农业技术范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文章主要分析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其他产业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稳定,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在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推广农业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常见问题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比较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经常因为其工作态度不好,而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因此,为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序进行,应该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从而有效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除此,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学习能力较差,所以他们对新型农业技术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脱贫攻坚战阶段,有些偏僻农村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本身对农业技术没有专业的认识,导致农业设备配备严重不足。同时,农村青壮年由于经济等原因,逐渐向城市发展,去城市工作,剩下人员多为老年劳动力,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差,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对策

3.1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推广农业技术

脱贫攻坚战中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由之前的广泛推广已经转变成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农业技术。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推广。同时,还要根据农民的实际要求进行推广,即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例如,工作人员在进行农业推广时,可以对村庄中农户走访调查,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在调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有效总结,从而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推广适合的技术。同时,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可以让农民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对农业技术提出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和创新农业技术,并及时调整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有效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我国农村,由于地域偏僻,信息接收比较困难,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比较低。因此,为促进我国农村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例如,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拿出部分资金,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帮助他们不断拓展农业技术专业知识。同时,还要适当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并调查农民在应用农业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记录,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应提高农业推广人员对农业技术的重视,帮助他们充分了解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除在农村开设农业技术培训班,还可以引进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有效培训,不但能够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职业管理能力,还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增长。

3.3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需要适当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可以定期发放农业技术推广费用,大力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在进行农业技术研究过程中,只有保证农业技术研究人员的研究费用,才能够促进他们进行科研工作。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不但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还要不断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重视,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可提高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如在偏远山区修建公路,让农民与外界取得有效联系;还可以在缺少水资源的山区修建水利工程,为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从而有效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还应该进行专业化建设,通过招聘优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国家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组织建立一个文明、专业、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从而有效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改革发展阶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不但能够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因此,在农业发展中,推广农业技术至关重要。

4结语

文章对脱贫攻坚战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性进行简单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提高,从而有效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建春.浅谈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农业与技术,2016,(16):153

[2]余波.达川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四川农业科技,2016,(7):69~70

第3篇:基层农业技术范文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质量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农业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在相应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的,尤其是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以使农民的耕作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还能让农民的收入得到切实的提高,从而真正改善农民的生活。

1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的环节中人才匮乏

在农业技术推广的环节中,很多基层领导不能充分重视推广工作,甚至有的基层领导认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可有可无,不用采用多元化的推广方法。大量的农业技术在基层推广中不能有充裕的实施时间,从而导致农民不能及时的把握农业技术,其生产力也就不能切实的得到提升。在基层,农民获取技术的渠道比较闭塞,而且农民都大是独立生产,人员比较分散,同时鉴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他们无法深入地了解农业技术,不能在各项生产活动中切实掌握各项技术的应用。农业技术推广涉及很多技术性的问题,所以在推广的环节中也涉及很多专业性问题[1]。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薪资待遇往往不是很高,而且他们每天面对着交叉的工作环境,相关部门未能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导致这些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低。由于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提升,在推广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给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不良影响。

1.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够灵活,经费投入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涉及的机构较多,基层推广人员的素质较低,而且推广技术不足,会导致推广工作的任务非常的繁重,使很多大型的推广项目无法合理地落实。农村的技术与其他地区的技术无法实现交流,不能形成完善的协调统一的系统。所以,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非常低下,而且会产生大量的资金浪费问题,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产生的影响也较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资金投入较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不多,甚至出现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各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有的地区连推广的基础设施都不具备,更不具备充足的资料支撑,导致推广项目无法实现,技术的研发不能有充足的资金支撑。

1.3技术服务与农业发展需求存在差异

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多持肯定的态度,但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农民希望技术的使用流程可以简单易懂,并且提高技术的实用性。但很多技术人员都是在讲述一些非常复杂的使用流程,而且语言的理论性非常强,导致农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因此各项技术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不能得到充分应用。在实际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不能结合农民的实际生产情况和文化水平进行推广,导致各项技术的收益较小,却消耗大量的资金,而且农民并不能将这些技术投入到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农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性并不高。

2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措施

2.1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

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应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为目的。各级政府应该采用有效的措施,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完善自身的责任意识,完善自身的服务能力,不断接受培训,对农业技术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推广能力。当地政府也应该不断的对农民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结合农作物的生长特点,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完善科技的普及,通过通俗易懂的科学技术手段使农民更易理解和接受。

2.2改建推广体系,增加资金投入

在农业技术推广的环节中,要完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员的作用。推广部门要履行相应的职责,开办实体经营,完善股份制合作的方式,大力培养多类合作方式。同时,应加强资金的支持力度,强化当地的监督和执法能力,完善推广的透明度。在当地结合政策,积极引导农业技术推广,确保农业推广工作顺利的进行。

2.3根据农民的需求进行各项推广工作

农民需要相关的技术可以在实际的生产中发挥效果,只有农民在农业技术中受益,他们才会在推广工作中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关部门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将科研技术和推广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农民在实际的生产中可以应用这些新的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确保技术流程的简单化,确保农民可以听懂使用的流程,并且长期跟踪农民,解答农民在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2.4完善政府财力投入

在农业技术推广的环节中,当地的政府应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技术设施的建设,完善各项经费的投入。地方乡镇政府应该整合各项资源,争取更多的推广经费[3]。除了农业技术推广推广人员的薪资外,还应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环境,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5改善用人机制,完善竞争策略

完善用人机制,长久的人员队伍不能做好合理的员工分配,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活力不足。所以,应该完善用人机制,引进就业资格制度,实现持证就业上岗,完善竞争力度。农业技术人员采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完善分配制度,实现公平竞争,从而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展现。

3结语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环节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要完善体制方面的改革。科技人员应该提高其责任心,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水平。在生产经营的环节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技术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祥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35(20):208.

[2]孙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4):191.

第4篇:基层农业技术范文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大同市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及农业产业化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农业生产不再只是单纯的产中领域,更是涉及到了产前、产后领域,不仅包含了合理投入和使用生产要素,还和国家政策、法规、组织设置、国内外市场、农户素质、经营规模及各项资源等内外部条件相关。这也就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在组织结构、推广功能及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的转变更加用户化、综合化及多元化。目前,除了国家所拥有的推广机构外,还有一些非政府组织的推广团体参与了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所推广的内容大都由传统的技术为主转变为了以市场信息、决策咨询、管理甚至产品加工、包装、贮运的综合。因此,建立起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是适应时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选择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

农业技术是生产要素中的重要一部分,市场机制的运用能够将私人化及商业化的农业技术引进市场中,使其充分发挥出非政府部门的作用,而且通过市场手段能够使供需双方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形成良性竞争的市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需要履行自身的公益性职能即可。

(二)农民导向原则

传统由政府主导的推广机构主要实行的是自上而下通过行政指令的推广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农民并不参与推广计划的制定、实施及评估,这就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并不相符的现象出现。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民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体,成为了农业技术主要的使用者及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对于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农业技术实现预期效益以及展现出真正价值的重要方式。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和机构是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重要提供者,当跟不上农民的需求时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三)针对性原则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都被看作是一个万能的存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那时的农业发展中,农业技术的选择通常是依据政府的意愿来实现的,这就使得政府因为缺乏了对于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了解,而造成技术推广缺乏针对性等现象发生,农民常常会出现技术同质化的现象,但是却因为自身的技术能力、经济状况、素质水平及资源拥有量的差异性,使得自身在技术的需求方面无法做到同质化。因此,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必须遵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具有针对性的原则。

(四)政府主导原则

目前,大部分的农业技术都有着公共物品的性质,而公共物品普遍拥有着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的特征。因此,在以价格为主的市场经济中,就无法达到最优化的生产和供给水平,还会使得大量以盈利为目标的私人组织,因为技术投入过高及效益较低等因素而不愿意参与到农业的供给和生产中,因此政府必须承担起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任务。

(五)主体多元化原则

政府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最早源于计划经济时代,而目前所出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推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求,这就使得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农民对技术多元化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需要建立起一个由各类推广组织参与并分工协作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而在这个模式中,政府在其中虽然依据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却并不是主宰着一切,而是充当着鼓舞社会力量参与推广,并且为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条件、机会等,从而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多元化的发展。

(六)职能细分原则

基于多元化的推广体系中,各主体间的分工协作优劣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怎样才能够确保各主体间的运行更加有效是决定多元化推广体系优劣的关键性因素,对于推广体系的运转更加高效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

(一)改革县级农业行政体制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县级农业还采取的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模式,而这种方式对于自加入了WTO后的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来说极为不利。因此,目前县级农村行政体制改革成为了必要的步骤,必须将现有的农业局、农机局、水产局、畜牧局及林业局等农村格局合并起来,建立起全新的农业格局,而这也是转变农村发展格局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还可以建设种植业股、水产股、农机股及畜牧股等专业股,并成立农业执法大队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委员会,来承担起立项、竞争和推广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等工作。

(二)剥离非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所承担的职责主要有4种,即行政委托执法、农业技术推广、中介服务及经营创收等,其中行政执法、中介服务及经营创收的工作人员占据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50%,这些工作人员并没有实际的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中去,却占用了大量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因此,将这些人员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剥离出去是一种有效提高效率的方式。另外,还可以推行“一人一村”的工程建设,即一个村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只需要由一个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负责。而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却远远大于所需的农业技术推广村。因此,实行“一人一村”工程,可以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更加明确自身的职责,并更加及时的解决所负责村中村民的技术问题,甚至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市场信息,真正实现为农民服务及推广技术的职责。建设“一人一村”工程,不仅能够使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而且能够使得基层政权的建设更加有效。而且因为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通常由政府承担,因此能够大大减少农民的生产负担。

(三)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是由乡政府直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而这种模式使得推广活动遭受到了一定的打击。而且目前所实行的“一乡一站”方式也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团队过于分散,这种方式不仅使得大量的经费处于占用的状态,而且在引进技术、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工作也受到严重的影响。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都是以县级为单位的,然而却因为经费短缺等问题使得大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无法真正走进农村,因此可以在实行“一人一村”的基础上,建设更多的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在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示范基地。中心站不仅是技术与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农业新技术的扩散中心,不仅要负责在县级以上的地区引进新技术及试验工作,而且承担起所负责村庄的技术推广工作。在进行人员配置的过程中,所负责区域内的中心站工作人员应以目前的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基础,适当地上调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数。

三、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于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协调性以及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实际情况的适应性。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已有几千年,古人所创造出来的农耕技术与新时代的发展理论相结合,是我国发展的重要财富。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农业一直是我国发展的产业,先进技术的提高是确保农业生产力及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现使得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及生产能力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逐渐拥有了自主研发的科学技术。然而,在将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时却发现转化率非常低,这对于农业生产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对于科技资源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因此,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落实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浅析[J].农技服务,2016(4):37.

[2]崔卫星.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改变农民种植方式[J].吉林农业,2016(4):73.

[3]蒋洪元.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分析[J].北京农业,2016(5):183.

第5篇:基层农业技术范文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基层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强化各个乡镇、县市的发展。辽宁省彰武县冯家镇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体制不健全、资金不充足、人员不全面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最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推动我国农业的长足进步。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彰武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负责机构众多,推广效果不佳方面。推广机构之间沟通不畅,权责分配不明确,阻碍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顺利运行,进而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由于农村的组织制度不完善,呈现出分散性特点,缺乏全面有效的推广渠道,导致技术与基层农业无法实现统一。没有健全体系的引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工作效率降低,服务质量难以满足产业要求。传统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无法顺应现代化的市场变化规律。

1.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不充足

资金是促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在推广过程中,缺乏资金支持将严重影响推广进度和范围。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主要来源于彰武县冯家镇政府支持,而缺乏企业和民间的支援,资金严重不足,将不利于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生产力的转化过程属于公益性事业,各级部门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支持不足,将无法促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发挥出重要的效用。

1.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全面

当前多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技术存在不全面的问题。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教育程度不足,对技术的应用情况掌握不足,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往往存在效果不佳现象。对于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素养不全面也将影响推广效果。当前基层农业领域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推广人员的待遇低,保障措施不足等,都将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老龄化现象,专业技术人员获取新知识速度较慢,科研和推广相脱节。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策略

2.1健全管理体制,强化宣传推广

基于彰武县冯家镇当前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分布情况,健全管理体制,强化宣传推广具有重要作用。整合现有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对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配,明确岗位职责,以此提升各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基层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正确认识,促进工作的有序展开。在管理体制中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让农民群众参与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监督工作中来,提高部门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创新和发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出彰武县冯家镇基层农业部门的管理职能,起到带头作用。构建信息交流机制,利用现代化手段定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帮助更多人了解技术推广的重要性。争取基层群众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不断普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知识,在全体人员的协调统一下,促使基层农业生产朝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2.2基于政府支持,加大投资力度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力度,实现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和改革。强化政府和财政部门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正确认识,联合事业单位及农业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员培训费用,弥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不足问题。政府鼓励企业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行列中来,为基础农业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基于政府的资金支持,在彰武县冯家镇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增加财政收入,通过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良性运转。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硬件和软件水平也具有一定作用,基于政府的公益性财政支出,改善地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环境,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引入先进的设备,构建推广网络互通系统,利用现代化手段促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更加全面和立体。

2.3做好培训工作,提升人员素质

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做好培训工作,提升人员素质是彰武县冯家镇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确定编制背景下,开展一系列培训和轮训工作,不断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向农户普及农技专业知识,传授相关的基层农业技术,利用现有的条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帮助一线农技推广人员掌握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技巧,在工作过程中明确自身的职责,定期进行走访和实践调查,了解基层农户切身遇到的农业发展问题,并及时解决。优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结构,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确保上岗人员符合实际工作需求。建立合理的竞争上岗制度,促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满足岗位要求。

3结语

第6篇:基层农业技术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指导,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农民,把农业的优良品种推荐给农民,做到“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到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的要求,通过农业技术服务和各项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相结合,全面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和到位率,真正把农业良种加良法转变为农业生产力,有力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能够普遍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农业生产先进的实用技术和农业生产实践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时处理在萌芽中,减少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培训内容规模

粮油、蔬菜、果树、茶叶、水产、畜禽、蜜蜂、农机是我县主导农业产业和农业行业,结合我县的农业产业现状,将上述产业和行业作为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其中:粮油高产栽培技术、绿色植保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良种良法配套等内容16期800人次;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等内容12期共600人次;果树丰产栽培技术、果树病虫统防统治技术等内容12期共600人次;茶叶高产栽培技术、高档名优茶制作技术等内容12期共600人次;水产养殖技术、鱼病防治技术、种草养鱼技术等内容8期共400人次;畜禽养殖、防疫等内容16期共800人次;农业机械操作、维修、保养等内容14期共700人次;上述产业开展技术指导4500人次。

四、培训资金的安排和使用

1、粮油培训6万元;2、蔬菜培训4.5万元;3、果树培训4.5万元;4、茶叶培训4.5万元;5、水产培训3万元;6、畜牧培训6万元;7、农机培训5万元;8、科技宣传1万元;9、教学设备的配置1.5万元;10、物化技术补贴3万元;合计39万元。

资金的使用主要用于技术手册及相关培训资料的编印,科技宣传,教学设备的配备添置,培训教师授课、农技人员下乡技术指导补贴、物化技术补贴、用车燃料费等。

五、培训措施

1、加强领导和监督。为了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成立县农业技术服务领导小组。

2、广泛开展宣传,加大送科技下乡活动力度。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耕备耕期间,充分利用宣传车、标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农业技术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民心,同时,将派出6组农业技术队伍到镇(乡)集镇农贸市场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免费发放优良杂交水稻种子、蔬菜种子500斤,农药、化肥0.5吨等物技结合的方式,促进农业发展。

3、确定服务重点对象。根据我县农业产业的现状和产业分布,从全县农业产业和行业中挑23个村、场或镇(乡、街道)中的一些种养大户,生产技术骨干,致富能手,村民小组长农机手等作为服务对象,通过培训能起到传、帮、带示范推广作用,达到以点带面效果,推动产业的发展。

4、编写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为了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在课堂上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县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全县农业技术力量,充分调查研究,结合我县当前实际和农民生产需要,编写《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油料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生猪养殖技术》《果树丰产栽培技术》《茶叶丰产与加工技术》《实用水产养殖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蜜蜂饲养技术》《农业机械操作、维修、保养知识》、《绿色植保手册》等实用技术手册和培训资料。

5、开展集中培训和跟踪指导服务。根据各产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季节,以行政村为单位,及时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培训,当前农民生产技术需要,同时开展现场跟踪指导服务,解决他们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边学边用边指导,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真正把农业科技变为生产。

6、加强技术服务的监管和考核机制。为了使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取得实效,对培训教师和农技指导人员实行考核制度,一是推行培训登记表,每次学员参加培训后,必须在培训登记表上进行签字,并记录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地点等情况,确保培训次数,和学员进行考评。二是推行服务对象签名制,农技人员开展下乡指导服务,被服务对象要进行签名,对服务质量和次数也进行考核,项目结束由县农业局和培训学员进行考核评比,农业局对考核结果优的,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通过开展督促、检查激励机制等手段,确保培训效果和服务质量。

第7篇:基层农业技术范文

1宝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宝山区共有种植业方面的农技推广机构6个,其中区级1个、镇级5个(镇各专业站合并称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见表1)。截至2013年12月,宝山区共有农技推广人员65名,其中区级33名、镇级32名,与前10年相比,技术人员数量减少了31人。全区农技推广人员中,本科学历有28人、占总人数43.1%,大专学历有18人、占27.7%,中专学历有9人、占13.8%;高级职称有21人、占32.3%,中级职称有22人、占33.8%,初级职称有19人、占29.2%(见表2)。由此可见,从区到镇,高学历、高职称人数比例下降,初级学历职称人员比例上升趋势明显。

2宝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2.1推广理念与现实不相适应

宝山区的农技推广是以推广普及农业技术为核心,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的产量和农产品的质量,推广方法基本是“技术示范+行政干预”,虽然也开展一些培训,但很不规范。而农业发达国家通常把农技推广称为“农业推广”,是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推广人员通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来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加速农村发展;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参与推广,通过示范、培训、交流、研讨,引导和帮助农民提高科技素质,提高农民种田水平;推广人员的基本职责是走访和培训农民,着重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产生的实际问题与困难。

2.2技术推广力量严重削弱

国务院国办〔1999〕79号文件明确规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国家在基层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但调查发现,宝山区乡镇农技站无法将大量的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及时普及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究其原因:

(1)乡镇农业“四站”划归乡镇政府管理,造成政事不分。

(2)农技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普遍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3)农技人员与农民脱节,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停留在区级,技术难以传授到农民手中。(4)有一定数量的在编人员根本不在农技推广的岗位上工作,农技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如大多数乡镇农技人员被乡镇领导干部牵着鼻子走,随意被抽调去干其他工作,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存在在岗不在位的现象。

2.3年龄、知识老化,整体业务素质下降

宝山区各镇农业技术人员年龄基本在50-60岁,他们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但在产业结构调整后,因知识更新较慢,存在知识老化、整体业务素质下降的现象。同时,因受诸多因素限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的时间少,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更少,再加上自2000年以来,各镇农业系统基本没有招收新的农业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人员老化、知识更新慢,严重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发展。

3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重要性的认识

若没有积极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就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不能因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后,农业的经济效益低、占比小,而放弃或削弱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

3.2增加投入,稳定农业技术人员队伍

为稳定农业技术人员队伍,除要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增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资金外,还需各级政府继续坚持《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及相关政策法规不动摇,提供政策保障。

3.3强化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主要内容包括:

(1)加大对现有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内容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再教育活动,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逐步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以适应本市(区)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建立农技推广带头人培养制度,采取外出考察、委托农业院校培养等方式,加速培养一批中青年高级农技人才,充实到区、镇农业技术部门中,使其成为业务条线的农技推广带头人,让其承担宝山区重大农技推广项目。

3.4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装备水平

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条件,加快建设农业预警体系、检验监测中心,完善服务手段,提高预测预报、检测能力和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并对承担公益性职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支持。

3.5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增强推广活力

按照便于管理、集中力量、利于发展的原则,建议由区级农技推广机构派出成立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由区农业技术部门统一管理和调配。同时,健全村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每个村从农业合作社中选择确定1-2名农业技术员,逐步建立和规范村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

3.6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保障体系建设

第8篇:基层农业技术范文

前言:农业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由传统的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将农业的发展方式进行彻底的转变,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能够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路径选择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要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角度对其路径进行合理的选择,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我国农业发展

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一直以来处于较低的状态,进行粗放式的农业经营,农业投入和消耗较大,但产出率十分低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由过去的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在农业产业结构上做出了调整,投入了大量先进技术和自动化设备,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1]。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投入,我国农业技术的传播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很大差距,必须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路径进行合理的选择,才能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1.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在朝着现代化的农业转变,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必然少不了科学技术的支持,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农业技术传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农业技术传播的效率。我国农业生产在整体上一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可长期持续当前的农业发展模式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发展的进程必然会受到阻碍[2]。

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

强化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快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更新,农业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可以将科学技术转化成农业生产的动力,提高农业的粮食的产量和生产效率,提高畜牧、水产等综合生产的实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提升农业生产力,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缺陷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工作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无法满足大面积技术推广的需求,同时,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高新科技的掌握程度也偏低,技术推广人员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上的缺乏,使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无法达到要求的标准,加上推广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实际推广的效果不明显[3]。而且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在思想意识上没有对技术推广工作给予相应的重视,使得推广工作无法得到快速有效的落实,许多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的农业技术不能第一时间推广到基层农民手中。

2.推广对象技术基础较低

基层农业技术主要是在农村进行推广,推广的对象也是以农民为主,目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都很低,大多数农民是在小学毕业之后就回家务农,文化水平和素质有限,对于高新技术和知识的掌握较慢。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对象对技术进行快速、熟练的掌握,但是由于农民普遍素质较低,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对高新技术进行理解和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上也不是很熟练,在生产的过程中会由于这种不熟练而放弃使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这为基层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路径选择

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主要采取的是组织传播的模式,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农民只能很被动的对技术信息进行接受,技术传播的效果较差。推广的技术信息中缺少实用的农业技术信息,与农村的生产实践无法进行紧密的结合,有时会对农民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使农业生产蒙受损失,这种技术推广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必须采取新的方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针对农民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可以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时选择体验传播的方式,使农民亲眼看到农业技术产生的效益,才能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识[4]。单纯的技术信息宣传很难达到技术推广的理想效果,可以在农村选取科技示范户,在他们的土地中首先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其生产力,在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后,农民自然看到了农业技术带来的实惠,激发其对农业技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改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1.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力度

在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科研技术的开发,提高农业技术的水平,逐渐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升我国农业技术生产的总体实力。

2.加强技术推广团队建设

在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要时刻注重技术推广的团队建设,增加技术推广人员的数量,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技能,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加强技术推广人员对推广工作的重视,才能使其在推广工作中更加的认真负责,提高基层技术推广的效果。

3.技术推广理论要联系实际

第9篇:基层农业技术范文

引言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是建立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中创新服务平台的基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站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单位,是普及农业科技,提高我国总体农业技术水平的重要平台,也是广大农村干部、农户了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产量与财富的重要载体。财政政策作为中央发展农业科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必然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果起着重要影响。

农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其自身存在的双重性风险致使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保护。作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离不开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因此,分析财政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果的关系具有必要性与合理性。从财政资金配置规模角度来说,财政资金的支持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以存续的基础,假如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便无法开展正常的技术推广与宣传工作,这将导致我国总体农业技术水平长期停滞不前。从财政资金配置方式角度来说,合理有效的财政资金配置结构与方式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更好地落实推广工作起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同时对农户接受并尝试应用先进技术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困境

1.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资金投入强度偏低,保障经费不足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投资强度(本文由收集整理农业技术推广支出/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相较于世界平均水平较低。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投资强度长期低于0.4%,农业技术推广人均经费仅1400—2000元,这一水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资强度(0.62%)的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投资强度(0.44%)的水平。虽然近年来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仍然难以维持庞大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运行。长期以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主要的经费投入来自于各级政府制定的中短期农业政策而拨付的推广项目费,而据本项目实证研究表明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推广事业经费预算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状态。财政对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普遍采取“全额拨付、差额拨付与自收自支相结合”的资金拨付制度,这导致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长期处于保障经费不足的状态,只能勉强维持其日常运行,这极大地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果的发挥,在调研中97%认为经费不足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都表示难以落实年度推广计划。

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在机构改革中为了减少负担,不断减少甚至取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金投入,致使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走上自收自支道路或者长期处于“瘫痪状态”,这也导致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果长期得不到提升。

1.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补贴方式难起激励作用

据笔者的实证调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补贴方式难以激励农技推广人员积极开展工作,创新推广方式,也难以激励农户尝试使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目前,大多数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水平都低于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甚至低于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部分地区长期拖欠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迫使工作人员不得不另谋生计。据调查得知,75%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地不存在绩效补贴的方式,这严重地限制了财政补贴激励作用的发挥。86.7%的农户表示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下乡推广频率过低,推广方式单一且效果较差,这也表明了不合理的财政补贴方式难以激励农技推广人员更好地落实工作。

目前财政对农户的补贴主要有良种补贴、节约环保技术补贴与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虽然补贴范围比较全面且补贴标准不断提高,但是这些补贴政策普遍存在忽视公平的现象,这也导致财政难以激励农户去应用推广的农业技术。由于我国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国家的良种补贴政策上更愿意支持适宜在粮食主产区的作物品种,而忽视了西部抗旱保收类作物与南方经济类作物的补贴,这导致广大西部与南方农户不信任推广的技术,严重阻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调研中,了解财政补贴政策的农户只有26.7%选择了因为存在财政补贴而尝试应用推广技术,这进一步表明了财政补贴的激励作用有限。

1.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在发展动力不足主要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低、继续教育与培训机制不健全。截止到2007年。中国共有农技推广机构103334个,农技推广人员752441人,其中县级以下机构及人员数量分别为98990个和679032人,分别占总数的95.8%和90.24%,但是县乡两级的农技推广机构国家编制内人员中具备农业专业学历的农技推广人员仅占编内人员的38.3%。而且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中40岁以上的占了七成,51岁以上的占到了25%,超过半数的农技推广机构没有引进年轻的专业人才。这说明了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呈现 “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的现状,这难以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专项资金不足使得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与农户培训难以进行,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每年仅9.7%的人才能够得到一周左右的培训机会,每年只有2%的人可以获得三个月以上的培训机会,由于再教育不足导致了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也难以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创新服务方式;由于长期缺乏对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导致农民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普遍较低,这严重限制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持续发展。

1.4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风险增加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风险增加主要是指影响其稳定的因素增多,主要包括农技推广工作从业欲望下降、业务工作重心转移等因素,这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我国近十年来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出现了投入时间少,从业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的现象,甚至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被迫倒闭。由于财政投入资金的不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得不另谋生计,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财政的压力,缓解了农技推广人员收入下降的问题,但由于背离其公益性的性质必然会带来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稳定开展的因素。

1.5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供给主体单一,与市场要求不适应

由于目前政策环境仍有待改善、融资困难等因素导致民营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发展较为缓慢,大多数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仍由政府统一管理,而长期存在的靠行政管理方式、按计划模式运行的管理方式致使推广工作缺乏协调配合,导致了推广体系的低效率与推广组织的低效能。同时由于供给主体单一,在推广项目、项目推广范围方面主要由政府决定,而不是依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

2提高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果的对策

2.1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项目的投入,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方式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投入随财政收入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保证农技推广工作得以顺利落实;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与技术条件,更新老旧设备;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平台建设投入,保证农业信息更新及时;确保基层农业科研、宣传、培训等领域的资金达到一定的水平。

优化财政补贴方式,发挥财政激励作用。各级政府应当逐步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待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绩效工资体系,将农技推广人员的薪酬与推广效果结合起来;定期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效果进行评估,适合对工作成效优异的人员给予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中央政府应给予各级政府调整补贴种类与范围的权力,各级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农业分布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良种补贴种类与范围并上报中央,激发农户应用农业技术的热情。

2.2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信息反馈与考评机制

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宣传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宣传投入强度达到一定标准;建立乡镇农业广播电视频道,利用媒体宣传提升农民对国家农业政府的理解,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发挥示范场的宣传与带头作用,密切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关系,培养一批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新时代农民。

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设立信息反馈点,定期下乡收集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了解农户应用技术的效果以及遇到的问题,知晓农户对技术推广工作的看法;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并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便于以后工作的改进与方式的创新。

完善考评机制。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考评机制,将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量、下乡推广工作效果与服务态度列为主要考评指标,以群众为主要调查对象,定期进行考评排名,对考评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对考评成绩较差的给予惩罚。

2.3重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工作

重视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待遇,拓宽其发展前景,吸引更多的农业专业人才投身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加强与地方农业学院的交流与合作,为农业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推广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建立健全农业技术人员准入制度,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准入资格,确保农技推广人员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鼓励支持与引导涉农专业大学生毕业生下乡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一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更新其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有助于创新基层推广服务方式、提高推广服务效果;二是要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推广技术,转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方面要利用当地农业频道或者定期下乡开展农业课堂,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操作技巧。另一方面是通过重点培养一小批专业技术强,理论知识过硬的农民,让他们在实践中带领其他农民学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2.4加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规范农技推广单位的职能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