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外文化范文

中外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外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外文化

第1篇:中外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外文化;文化融合;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9-0214-03

一、文化融合概念的界定

传统的观点认为,文化融合是外部文化和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这一认定有不妥之处:其一,文化的融合并不必然的要求是不同特质的文化;其二,文化融合的方式并不限定在接触、交流之上,应该还有其他方式;其三,文化融合并不必然是两种文化的融合,完全有可能是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之中,即融入其大背景之中。

笔者认为,文化融合有动态与静态之分。动态的文化融合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它指的是外部文化通过一定的方式融入内部文化的过程;而静态的文化融合就是动态文化融合的结果所呈现的状态。在这一界定之下,以下事件,比如大量拜占庭帝国金币、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在中国出土,郑和船队在非洲留下后裔,中国古代铜钱大量外流日本,西方钟表制造技术、西方火器与军事理论的传入中国等,都将被认为是一种文化融合,而不只是认定为文化接触或者文化交流、或者文化融合的方式,即通过文化接触与交流实现文化的融合。

二、中外文化融合模式的建构

这样一来,就涉及到文化融合的模式的定义问题。对文化融合模式可以进行类型化分析,但是这一类型化分析本身必须建立在非类型化之上,也就是在进行文化融合的类型化分析时,将分析的对象文化抽象为甲与乙,进而得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融合模式是不可行的,而必须将这一分析具体到现实的两个文化,比如中外文化,进而得出这非类型化的类型化融合模式。因而,此部分旨在对中外文化融合模式进行探讨。

中外文化融合模式可以分为任意性融合模式和强制性融合模式。而前者,根据融合原因的不同又包括文化差异模式的融合与文化欠缺模式的融合。因而,根据融合原因的不同,中外文化融合有三种模式,即文化差异模式、文化欠缺模式以及强制融合模式。

(一)文化差异融合模式

事物之间的最根本特性在于其同质性,而常态在于其差异性。中外文化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最明确、简练的对中外文化差异性进行描述的是陈国谦教授的《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主张主客二分,凭逻辑抽象能力,追求普遍同一性;中国文化主张主客混沌,凭生命直觉任万物自然,创造了万物一体、人与自然交融的内心高远境界。虽然这一论断是限定在环境问题上的局部概括,但仍然不失其借鉴意义。

美国学者斯皮罗指出:“符号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符号意义的普遍性,因而,就内容来说,没有普遍的人性,只有文化上特殊的——因而是文化上可变的——特性结构”。中国与国外文化自然亦是如此,由于生产方式的实现形式、地理环境以及历史演绎的差异,中外文化的差异性是常态。但是,这里的差异性需要与即将讨论的欠缺性相区别,即基于差异的文化融合完全是基于对差异文化的向往或者说是好奇,而就这一相异文化,内部文化完全有可以替代的文化。也就是说,不引进并不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内部文化与外部文化处于大致相同的发达程度,引进外部文化是出于一种对“奢侈品”的追求。也正因为如此,基于文化差异的融合的进程是比较缓慢的。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佛教最早在西汉传入中国,但是当时中国已是儒家思想受到广泛的信仰,因而相对于佛教来说,国内有其替代的文化信仰,也就是说,如果不引进佛教,并不会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负面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与盛行,完全是对一种差异文化的向往和好奇,虽然这种向往和好奇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与此想类此,中国的儒家思想的西传,即向基督教国家的传播也是一种对差异文化的向往。但无独有偶,无论是佛教的中传还是儒家思想的西传,都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只是佛教经过几百年的缓慢进程,经过与中国本土的儒家思想以及道教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而中国儒家思想直至今天仍然未能完成很明显的融合,只是以元素的形式融入基督教文化之中。可见,文化差异模式的融合是缓慢的。

(二)文化欠缺融合模式

文化欠缺,是指内部文化较外部文化的欠缺,而且这种欠缺在内部找不到替代文化。文化欠缺融合模式多发生在文化的发达程度不相同,甚至相差较大的文化之间,更具体地说,这种模式的文化融合更多的发生在内部文化是较落后的文化、而外部文化是较发达的文化的情况下。比如古代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融合,多是少数民族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接受汉族文化,甚至摒弃自己文化。

这一模式在中外文化融合方面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历史上儒家文化圈的形成与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引进融合。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发达程度较高,而中国周边的国家,比如东南亚诸国,朝鲜半岛与日本,争相引进中国文化,融入其本国文化,逐渐形成以儒家文化为特征的儒家文化圈。这些国家之所以融合中国文化,是因为其内部文化本身的欠缺,这种欠缺反映到社会生活方面就是较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也就是说,在他们内部文化中找不到预期引进的中国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因而只有通过引进并加以融合才能尽快改变本民族的落后。而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西方诸国,自清朝末年,开始大量引进西方文化,欧氏几何学、西方火器、牛顿力学等等,这些文化融合的原因在于中国缺少这些文化,而且中国本土文化中没有可以替代这些文化的文化,只有通过引进西方文化才能弥补中国文化的欠缺。

也正因为现实的需要性,文化欠缺模式下的文化融合一般是较快的,而不像文化差异模式下那样缓慢。

(三)文化强制融合模式

文化强制融合模式的基本特征在于这种融合是在被强制下进行的,不是自愿的。比如中国元朝,汉族文化对蒙以军事为依托,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侵略或文化奴役。就中外文化融合方面,集中体现在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租界文化以及日本在东北推行的文化政策。

在租界中,列强通过武力威胁以及不平等条约推行其本民族文化,而生活其中及其周围的中国居民被迫接受其文化,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文化的融合,比如上海洋泾浜语的形成就是再典型不过的例子。

而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推行奴化教育,强迫青少年学习日本语言,接受日本文化,以此泯灭青少年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国家观念,从语言、思想、习惯上“日本化”, 同时在社会教育和宣传教化方面,其奴化范围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全部社会意识领域和文化、教育、新闻、体育、娱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侵蚀到社会各个层面。在奴化政策推动下的中日文化融合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是当时日本军事行动的辅助手段。

既然是强制性融合,其特征就必然是这样的:其中的糟粕部分随着强制力的消失而消失。而保存下来的,是那些不违背民族感情的部分。

三、结语

最后想说的是,中外文化融合的这三种模式并没有先后的相继性或者平行的排斥性,而只有以哪一种模式为主或者哪者更为显著之区别,因而本文不强求将某一具体的文化现象的融合归为某一模式,而只是追求其更接近于哪一种模式。中外文化的融合是历时的、传承的,或许某一天还会出现新的文化融合或建构模式,但所有的这种广义上的“融合”都是历史进步的标志。

第2篇:中外文化范文

论文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关注并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对中国相对落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影响和冲击。对各种影响和冲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对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选择方向。

一、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己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据报道,英国文化产业2007年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一早在1993年就已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仅次于航空、航天等产业,在国际上占据了4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已占据总消费额的3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扩一大文化市场的准人,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进人中国市场,都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文化市场的规则仍然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文化管理仍然实行党政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中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幼稚产业和弱小产业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在总体实力、科技水平、市场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是明显的。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关注并进人中国文化市场,推销其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这种冲击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既是深刻的,也是现实的。因此,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在必行。

二、国外强势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和冲击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属于强势产业,而中国则属于弱势产业、在这种强弱分明的态势下,国外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有哪些影响和冲击呢?

一首先,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文化资源不再为中国文化产业所独有,国际化的生产方式使传统上对物质资源的争夺转变为对文化资源的争夺。“文化产业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人类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精神生产力发展的形态。它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方式,使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多样化、精神文化服务市场化。”阴文化发展一旦产业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独有的资源不再是中华民族所独有,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以其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被全世界分享,满足着世界人民的文化消费。这是开放条件下中国文化资源开放带给世界的积极的一面。然而,文化资源的开放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加剧了文化资源争夺,强化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客观上限制了中国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过去,人们经常认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而文化资源是无限的,但是在今天,人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认识。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文化产业的生产能力空前膨胀,它在把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引向虚拟空间、虚拟人物的时候,也把它的生产空间拓展到了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利用他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创造木国的文化产业利润。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支持下,从技术角度讲,它对一国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几乎趋于完美的境界,而对于该国的文化产业落后、经济和技术实力差的文化生产单位来说,对同一素材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再生产几乎成为不可能,因为消费者旱已经认同了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品,由此引发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和对文化资源的争夺。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文化产业背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中选取的题材就可能不同,对同一题材利用的角度往往不间,也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欧美文化市场对阿拉伯文学的消费为例,欧美文化市场在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下,对第三世界文化的消费呈增长趋势。在对阿拉伯文化的消费土,有两类作品特别受西方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一类是有争议的作家和遭查禁的作品,这些作品一旦到了西方就大受欢迎,有的甚至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另一类是表现阿拉伯社会的封闭性特征,描绘阿拉伯社会的愚昧落后、野蛮荒诞的风俗和日常生活图景的作品。从这一例证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背景和需求的不同,不同国家对文化产品的选择角度是不同的。发达国家由于对国际文化市场的控制力,使得以它们为主体的标准成为世界性的标准,表现出了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单一性机制,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的文化资源,从自己的角度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文化产品。在世界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作品必然会很快传送回文化资源的所属国,进而对所属国的文化产品生产产生负面的诱导,威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这种由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所控制的对文化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单一性的消费倾向,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中国的文化市场必然受到强烈的冲击。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必然要履行相关规则的要求和承诺,文化产业的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必然贯通,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审批权将逐步放宽,进出口手续也会简化,中国文化市场将面向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集团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国外文化产品将大规模进人中国,文化产品价格也将随之下降,虽然广大消费者作为直接消费者会从中受益,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的,作为新兴产业的中国文化产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作为文化产业活动领域和文化产品交换场所的文化市场也面临着被冲击和侵占的可能。中国文化市场的消费群体规模庞大。中国本土有12亿人口,海外还有7000多万华人,对作为以传播文化产品为主要职能的文化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华语市场。国外文化资本绝不会放过这一巨大的文化产品市场。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中,中国文化产业虽然有着地缘优势,但是却有着经济、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劣势。

三、中国文化产业的选择

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不能再用传统的封闭或行政的手段来保护中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要避免这一冲突的根本办法是大力发展中国的经济,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的游戏规则,营造适合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适合于其生长的沃土和起飞的平台。

1.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经济的发展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满足程度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展中国经济,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人,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文化产品需求和消费水平,进而使文化产品的需求成为带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拉动力。“文化经济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成熟的高级阶段。这首先表现在它吸收和利用了先前的物质经济和知识经济一切有益的成果和条件,从而最适宜人类生存和全面发展;还表现在文化经济代表了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消费力。”将文化产业当做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经济发展必将实现双赢。

2.以市场为中心,塑造文化市场的经营主体。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只有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国内文化市场中生存,才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立足。因此在文化市场中,政府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退出竞争性行业,同时避免使用垄断性的保护政策,让企业在公开、平等、公正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展示自己的经营能力和企业形象。要按照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把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机构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3篇:中外文化范文

[关键词] 一体化文化交流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一体化进程进程越来越快,中外文化交流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就越来越扩展,只要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停顿,就会努力去促进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文化的包容性较强。随着国力的增强,拥抱世界文化的胸怀会更加宽广。有交流才能有发展,必然会产生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一、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1.文化与经济融为一体

当前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与经济已经密不可分,文化本身成了一种产业,一种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的产业,以致使文化成为经济的主角。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决定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同时,文化的发展也规范着经济的方向和推动其发展。这种形势下的文化交流,其内容、方式、渠道等已经显示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点,就文化谈文化已不合时宜。

2.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全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发展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被彻底打破,无论在出版、报刊、音像,还是在影视、娱乐、广告和旅游业中,资本的国际化、技术的国际化,形成了文化发展交流的国际化,地域和时间概念越来越模糊,文化的世界性日趋突出,固守原有的传统变得越来越困难。

3.参与文化交流的人员群体越来越广泛

尽管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交流可以借助于各种现代信息载体进行,但通过人员进行的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各个领域的交流都更加活跃,参与对外交流的群体大大扩展,而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员。

二、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这样一个背景下,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

1.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自秦统一中国以来,由于中华文化一直保持着强势的地位,故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总的来讲一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另一方面又显示出很强的包容性和同化性。就扩张性、渗透性而言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总是在经意不经意间将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向一切与之交流的外来文化施以影响或进行灌输 ,使这种价值观逐渐进入那些外来文化之中并成为其支配性的思想和观念。在这个过程中 ,外来文化逐渐消解了“异已 ”的面貌 ,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改变了上述情况。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就一般民众来说 ,在一部分人中文化认同感严重地淡漠了,认为中国文化落伍了,只有外来文化才是现代的 ;而在另一部分人文化认同感却病态地强化了,他们希望通过排斥西方文化来弘扬传统文化 ,以此重塑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两种人的思想倾向和方式虽不同,却表现了同一个东西 :对自己本土的文化传统信心不足。因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

2.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

在目前的文化生活中,一方面正统价值观占据了宣传领域的支配性地位,各种主流渠道都在唱响“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另一方面,来自西方 (主要是来自美国)的各种文化却席卷着文化市场,而且势头越来越猛。比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把看好莱坞的大制作故事片当作电影消费的唯一选择,越来越多的孩子把肯德基、麦当劳当做家常便饭,可以说美国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导。尽管这种美国文化是伴随着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强权地位进行传播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文化在保持美国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合了许多外来因素,并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文化环境。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餐厅,在制作食物时均考虑了中国人的口味习惯,所以赢得了中国人的认同。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作品在国际获奖,也表明中国文化被世界的认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

3.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

第4篇:中外文化范文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就对文化差异对外国人员与武术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西方传统文化思想差异、中西方技击思想冲突以及语言屏障等是影响外国人员武术学习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文化整合是调解各类文化差异和外国人员学习中国武术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化整合 武术 对外传承 探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逐渐提高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外国来华工作和留学人数也进入增长最快期,20世纪末已达几百万人。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增多,中国武术作为一种跨文化的国际体育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外国有识之士的重视。这是由于外国人员学习武术是体育文化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科学,具有特殊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对外武术传承亦是武术国际化推广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探寻影响外国人员武术学习的深层原因,以提高中外民间的国际交往,促进对外武术传承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中国武术自身发展的特征

1 重德重礼、克己进孝

李泽厚先生指出:“在整个中国文化思想上,意思形态上,风俗习惯上,儒家印痕到处可见。”儒家的确在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态上起了主要的作用,它对中国武术的伦理思想影响也极大。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非常重视品德修养,把德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主张以德化天下,把德作为统治国家的根本。孔子说的“德”包括“义”和“信”两个内容,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无数的伦理观,如:“武以德立”、“以武会友,点到为止”等古训。以“仁义”精神为核心的武德观念,是汉代尊崇儒家之后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2 克己正身,以君子的标准择人授徒

儒家主张克己正身,重义轻利,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这种谨慎从事的思想,在中国武术伦理思想中深深打下了烙印。如武术中要求习武者,人人成为谦谦君子。明代《内家拳法》中规定了五不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质柔钝者不传。”;《永春白鹤拳拳法》又云“懔十诫”,即“戒私斗、戒好胜、戒好名、戒好利、戒骄、戒诈、戒浮夸逞能、戒弄虚作假、戒挑拨离间、戒为非作歹。”

中国古代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古代无数的传习,主要靠家族代代相传、师傅授艺和拳社武馆等形式来进行。武术组织和宗法组织有着或深或浅的联系,拳社成员往往由同宗组成,极少吸收外姓成员。武术教师传授技艺十分谨慎,往往“传内不传外”,甚至“传男不传女。”中国武术家对于本土的武术爱好者进行教习时尚且如此严格,更别说说是外国人了。再加上近代历史上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凌,中国人对外国入侵者的民族仇恨更是铭心刻骨。在一段时期内,武术被称为“国术”。中国人把练习好武术作为强身强种、保卫国家的手段之一,技艺高超的武术家更是被视为民族英雄。如武术家霍元甲、孙禄堂等就是用其高超的武艺分别制服了外国拳手。他们的事迹不仅真分了民族精神而且为受尽欺凌的中国人扬了眉吐了气。武术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被视为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法宝,这时的外国人要想学习中国武术简直就是白日做梦。但我们也应注意到: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没有完全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尊重,中国武术自身的狭隘性、局限性、封闭性也在不同程度上成了日后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包袱。

二 中西方体育文化冲突的表现

1 中西体育思想的碰撞

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以人文科学为基础,西方体育文化发展则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天人合一”、“阴阳和谐”是我国健身运动和养生的指导观念,武术练习者通过对自身的修炼,寻求身心的平衡和完善,是内向性的,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程式是中国武术沿袭、传承的一个重要特点,武术套路是将许多武术动作按一定的顺序编排来进行演练的运动形式,是高度程式化的动作组合。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中国的技击理念有着浓厚的中国社会意识,如“和为贵”、“点到为止”、“以武会友”等等。中国传统体育还以中医学所依据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为指导,强调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因此,重整体、重精神、主张轻松自然、动静结合。

西方文化由于受资本主义工业和商业竞争和适者生存思想的影响,很主观地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严格区分开来,强调个性的张扬与解放。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重视体育的外部运动,强调个性发展和人体单项技击技能开发,才是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所以,西方更强调竞争性和超越性。

2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体育文化的价值重点在于“练心”,西方体育文化价值重点则放在“练形”上。中国人练武术,不仅仅讲究一招一式的精确,而且还讲究意境美,主张“修身、养性、养智”,追求韵味,在意念作用下,以心会意,以意调气,动作要求讲究动静结合,强调内部修炼。中国武术还主张“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技击上要求力蓄于内而发于外,讲究变化,注重技巧。西方体育则以解剖学、生理学为指导,剖析人体,设计动作。西方的文化传统提倡竞争、肌肉发达、体格强壮,崇拜力量,西方体育所追求的个体外在的完美与崇高,崇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外向性的。因此,他们注重分解,重形体、主动。西方技击术虽然也将一些动作进行相对固定的编排,但并却没有体现出对程式化的高度追求。西方的技击主张强劲制敌,胜负立判;讲究实效,动作高度标准化,注重力量。

3 中外社会制度的差异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是全球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影响着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也是中西方文化有所区别的根本原因。中国社会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时民主集中制,强调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体和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在这种体制背景下,所反映出的体育思想和体育文化或被异化为集中,或被异化为整体秩序,而容易忽略了民主。西方恰恰与中国相反,社会制度实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强调私有制,个人经济利益占有中心地位。由于西方社会公民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的平等权利,很容易就使西方人形成了民主、自由、平等的人权意识,所以西方强调的不是整体和集中,而是把自由和个人权利放在了核心位置。在这种体制背景下,所反映出来的体育思想和体育文化就是强调个性发展。

三 差异造成的主要影响

1 “和为贵”的儒家思想极大地阻碍了武术的竞技化和国际化发展

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代社会“和为贵”的主体精神,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儒家推崇的社会等级制度:臣忠、父慈、子孝、兄和,使得宗法复杂的人际关系保持着一种稳定、平庸的状态。在这种社会体制下,很难找到竞争风尚滋生的土壤,竞争精神受到压抑。因此,武术不可能像拳击等西方体育那样竞技化,也就很难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

盲目自大的思想影响了对外武术传承的发展。向恺然在《拳术见闻录》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吾国拳术至杂,省与省殊,县与县殊,人与人殊,一师各传其弟子。其弟子各守其心得,其传述之方式,变动不居,美恶并见,不能集海内之拳师而合阅之,则不能知其持之所到、与拳术之优劣。”中国武术交流派众多是其繁荣的一个标志,但由于武术各流派之间缺乏相互友好交流的氛围,不仅造成了各自为营、盲目自大的不良想象,而且难以制定统一的竞技比赛规则。从而造成了对外武术传承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传承目标不明确,尚未建立实用的对外武术传承的科学体系。因此,科学化、规范化的武术是进行国际化传播的必备条件。武术欲走向国际大家庭,就必须要把对外传承的体系梳理清楚。日本柔道创始人――嘉纳治五郎先生倡导的柔道也是经过改良的,他吸取中国拳术中很多合乎科学的招式,在日本传统技击术的基础上创立了柔道,后来竟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有鉴于柔道的改良,中国武术欲走向世界就必须要对自身进行科学化的改造。只有这样,武术才能够被更广泛的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才能促进对外武术交流形成完善、严谨的学科体系。

2 语言成为中西方武术交流屏障

语言是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没有了语言,多么绚丽的文化也无法展示于世。通过语言对外武术传承的过程,实际上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一种双向思维、信息的交换过程。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始于近代的闭关锁国和世界列强的掠夺造成了国家落后、国力衰弱的状况,这滋长了某些西方人的文化优越感,看不起东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不愿或不屑于认识中国文化。许多外国人由于不了解而想当然的产生了偏见或误解,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们还不能指望外国人通过汉语来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我们还要通过翻译来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外国人员来自世界各地,许多人初来中国时一句汉语也不会,武术传承如果不借用外语,学习时就很难沟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武术传授过程中,只有懂得外语才能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动向,不断提高本国的专业水平;也只有懂得外语才能了解外国人员的国际文化背景,有效地组织和开展跨文化交流。用一门外语或双语进行武术交流的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义也很富挑战性等工作。

所以说,语言在对外武术传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跨越语言屏障,以武术为媒介,通过对外国语言的研究,探索武术走向世界的新途径,继而推进武术国际化进程,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这对于武术的发展与繁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结语

中西方文化方方面面的差异既是人们交流的障碍,又是人们交往的原动力,因为人们往往对不同的文化感到新奇。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武术文化的悠久历史、灿烂文明,以及现代中国的进步发展对西方人来说无不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们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是要充分利用差异,而不是被差异所困扰。在外国来华人员的武术学习中,我们不仅要调解各类文化差异,更多的工作是促进文化整合。并要更新理念,树立国际武术意识,加速体育文化的交流和开放。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掌握国际多元文化的各自特点,熟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这对于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促进沟通,消除误解,增进友谊,非常有益。

2 不同文化相遇时,相互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加强沟通,取长补短。

3 要有跨文化的意识,而且在组织实施武术传承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有跨文化的观念,与此同时,还有把培养外国人员的跨文化能力作为重点之一。

4 要克服自我文化中心论,尊重来华习武人员自身的个性和价值取向,平等的对待异文化,遵循国际文化交往的基本规律。

5 作为对外文化传播者,武术传承大师们要不断掌握和提高文化沟通的技巧,克服文化冲突,并借用如成龙、李连杰等大师级武术影视明星的轰动效应,借用国际媒体达到国际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庆杰:《北京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体育与科学》,2004年第1期。

[2] 杨啸原:《制约武术实现国际化的因素探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 曾利娟:《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4] 金晓达:《外国留学生教育学概论》,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6]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简介:

张春锦,女,1962―,河北保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大学体育部。

第5篇:中外文化范文

记 者:当代很多建筑大师最后都走上了设计管理岗位,而您一直坚持亲自参与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的具体工作。对您来说,从事一线工作的最大动力是什么?最大收获又是什么?

程泰宁:我现在越做越觉得,非常幸运能从事建筑这个行业,因为它跟很多行业不一样,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设计师可以看到自己的草图从图纸变成实物,而且看到后又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可以再提高的地方。对我来说,它始终有吸引力,促使我去做,让我想要继续往前走。曾经有人给我的展览写过一个前言,题目叫 “归零”,我觉得很符合我的设计思想。“归零”对我来讲至少有两个含义,一是每当接手一个新的工程,我会将过去的东西全部归零,重新开始创作;二是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这些评价在我面前都归零,我该怎么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去做。这两点是建筑这份工作之所以吸引我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它让我不断创新、不断前进,而且这种想法和前进在不断地实现。 程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持人。

正是因为对专业有这样一种态度,我并不觉得我现在的工作很累。有些人诧异我现在居然还会画草图,我说我要是不画草图,这工作我就不做了,我并不想像一些人建议的那样仅仅“点拨点拨”。之所以觉得做这工作有意思,是因为能始终感觉到思想在不断往前走,所以草图我要画,从方案、扩初到施工图的各阶段我都要控制,比如材料选择、节点设计等等,这让我可以看到从草案逐渐变成现实的全过程,这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也是非常吸引我的一个过程。

记 者:您如何在从事设计这份相对而言比较辛苦的工作的情况下,在接近80岁的高龄,还能保持这样年轻的外表和非常有活力的精神状态,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

程泰宁:由于对工作的热爱,我觉得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很正常,而且心态比较好。虽然年纪这么大了,我仍然觉得有希望在前头,我还能做得更好,可能是这种心态让我外表看上去不像实际年龄这么大(笑)。 以民族文化精髓推进建筑创新

记 者:您的建筑作品往往带有鲜明的、中国的民族风格,您在创作时是怎样去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

程泰宁:你提到的两个词――风格和精神,我是赞成精神,不赞成风格。做具有中国性或者说中国精神的作品,是大家目前都在探索的事情,但到底怎么做?我认为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建筑师,都需要一个积累、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不是在形式、风格、符号或元素上,我赞成继承的是“精神”。理解中国的东西,你需要去理解它的“气”,借用北大教授冯友兰先生的话,我们要“抽象继承”,继承什么?继承精神,而不是继承一些具体的东西,这点非常重要。什么叫中国文化的精神?以我完成的黄龙饭店为例,最终方案其实我只花了很少时间,因为重点并不在形式上。中国文化精神特别注重跟环境的融合,我当时把黄龙饭店所在地区当成一幅画,讲究中国绘画当中的气韵连贯,而不是和别的方案一样,设计出一道“建筑”墙把城市跟风景区隔开。

同样,我创作的浙江美术馆也是这样,参加投标的方案有现代简洁的、有传统仿古的,但放在项目所在地似乎都有一点不合适,因为这个地方人文气息、文化积淀太厚重了。我就探讨能不能把所有现代、自然、又是中国的元素,用很抽象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既跟自然和人文环境融合,也融合现代的审美观念。我根据“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抽象融合,最终结果不是表现在某些具体的符号和形式上,而是在更高的精神层面来表达。美术馆建成后,评价传统和评价现代的都有,我觉得怎样评价都行,只要大家抱着各种各样的多义性来理解,就是我想达到的要求。

记 者:您在投标过程中曾经遭遇过甲方对设计机构的“崇洋”,这种情况直到现在似乎也没有大的改善,您如何看待当代中国民族设计自信缺失的问题?您觉得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程泰宁:现在这种现象似乎愈演愈烈。最近,中国工程院做了一个关于中国当代建筑的现状与发展的课题,我们用Google Earth对北上广三地进行调查,研究每个城市的CBD地区里一个平方公里内有多少建筑、由哪些单位设计。最后发现上海陆家嘴地区的26栋建筑全部由境外机构设计,除了3栋由香港机构设计,其余全部由国外建筑师设计;广州的16栋建筑中,只有3栋是由本土设计机构设计;北京的八九个建筑全部由国外设计。另外还有一个我了解到的情况,现在除了一二线城市在做国际招标,三四线城市也在做国际招标,让人不免感到忧虑。最近我们正在参加一个投标,参与的7家设计机构中,除了我们之外,6家都是国外的大牌机构,我觉得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是一种对本土设计非常不自信的表现。中国建筑师同国外建筑师相比,的确存在一点差距,但是要看站在什么角度看这个问题。

去年,我有机会跟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师安德鲁进行了一次对话,我发表了对国外建筑师的看法。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起初我们确实比较封闭落后,但是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建筑师已经逐步跟上。我不认为我们比西方建筑师差到哪儿去,而且我认为中国的事毕竟还是要靠中国人来做,这一看法也得到了安德鲁的赞同,他也认为中国建筑师可以跟他们在同一个水平上来工作。我很感谢他的评价,但这个评价如果能让我们的领导和公众知道就更好了,而实际上领导和公众并不这么看。归根结底,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这点由来已久。我们常常认为西方文化就等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就等于传统文化、等于封闭落后。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有我们中国建筑师自己的问题,我们有一些勇于开拓创新的建筑师,但是还不够多。我相信假以时日、给我们一些条件,我们应该能够完全可以跟西方同台竞争。我希望学生们在年轻时就立下志向,要做好中国建筑,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是对我们大家的一种激励,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做得比别人好,做好了对世界也是一种贡献。如果我们一直跟在别人后面去做的话,将永远没有什么贡献。

记 者:您主张“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的创作理念,如果“此时”指代的是现在城市化大发展的时期,“此地”指代中国现代城市,您对“此时此地”光怪陆离的建筑大量涌现的现状有何看法?

程泰宁:我强调“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体现方案的唯一性。我们今天常常谈创新,以什么创新?创新不是凭空来的,只有“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以后,才有创新的可能,才有体现唯一性的可能。一个设计项目,在杭州和在北京做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气侯条件、文化背景等不一样。即使都在杭州,某个地段和另外一个地段的客观条件也是不一样的,这种“立足此地”的不一样是很明确的。同样地,时代在变化,设计师在不同年代做设计,思想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这点也是很肯定的。最重要的一条是“立足自己”,所有的“此时此地”都是客观存在,对这个客观存在怎么解释?你要“自己”来解释,不同人的解释不一样,作品也就不一样,建筑才能做得丰富多彩。

所以,我对现在很多建筑有些有些不同看法,它们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建筑师比较主观的、强加于某地的一些东西。这样的东西也许很眩、很酷,但是这种眩、酷是没根的、没生命力的,我希望我们的建筑还是要有它本身的根和生命力。“此时”“此地”加上“自己”,这是做设计的一个根本原则。 身体力行,促进建筑设计提高

记 者:在当前中国建筑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设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很好地交流,您作为为数不多的“跨界者”,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程泰宁:这种现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中国建筑界让人感到遗憾的现状――体制内和体制外分得很清楚,甚至年龄段也分得很清楚。其实在我看来,建筑是把我们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体制的人联合在一起,最大最好的一种“粘合体”,为了中国建筑更好地发展,我们应该这样在一起。体制内的建筑师现在都有一个感觉,就是受制于各种因素,导致在创作上受限,客观上因为他们做的往往都是一些大型项目,政府工程居多,领导的意图向建筑师灌输得比较多。反观体制外的一些建筑师,比如李晓东等,他们做的项目相对而言不是太大,往往位于远离权利中心和商业氛围的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做得比较好,这是客观原因。主观上,以我有限的接触来讲,体制外的一些建筑师,思想往往比较活跃,吸收新事物的速度较快,各方面能力均衡,而且也敢于表达,而体制内的建筑师由于受限于各种因素,在表达等各方面都有所欠缺。 程泰宁作品 绍兴鲁迅纪念馆

所以,我一直很想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促成体制内外的建筑师之间更多的交流。我也经常参加一些这方面的活动,感觉到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去逐步解决。要促成体制内外的融合,我觉得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思想如何融合,从而促成大家相互能融合,这点非常关键。作为我个人来讲,我是很积极想要打破这种体制内外的鸿沟的。这可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最终还是要靠年轻的同学,将来可能有些人在体制内,有些人在体制外,你们可能能更加融合、相互融入。

记 者:作为一名建筑师,您如何看待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6篇:中外文化范文

【关键词】 文化融合 大学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古人在作《大学》这部经典时,就把高层次教育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结合在了一起。这部经典随同其它儒家典籍共同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致书中的思想融入了国人的血液,成为了多数人的生活准则和行为标准。国人传承中华文化数千年,每逢遭遇外辱侵略,民族中总会涌现出大量仁人志士,要么赶走侵略者,要么从文化上对其进行融合,中华文明带领华人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 1.现代中国接受世界文化融合的起因

 同样是中华文明,在20世纪初、中叶,也曾经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挑战。曾经的泱泱大国受到了世界列强国家的军事侵略,受到了西方先进科技文明的冲击,中国人第一次认识到自己在科学、文化、教育、军事、政治等方面全面落后了,民族灭亡和文化灭亡的威胁笼罩在每个国人的身上。一个世纪前,大批的年轻学子通过各种方式,远涉重洋到遥远的异国他乡追求救国图存的理想,这些人中的精英学成归国,帮助祖国人民了黑暗统治,开创了国家和民族的新时代。建国之初,我们得到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科技,人才援助,通过艰苦奋斗和学习借鉴,建立了我国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了一定的科技基础。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和学习现代科学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共识。

现在的中国远非半个多世纪前建国时的一穷二白,积贫积弱。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大国的水平,人民生活富裕,中华民族可以在国际上自由平等地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中国人的强国梦想不再遥远。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科技水平总体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文化有待进一步发展,多数时间,出国工作深造,还是优秀学子的首选。祖国的未来是像香港和台湾一样全面西化,还是我们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传统理想和信念,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对国学的热情;要教导学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求学生以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避免学生在泛滥的外国电影和电视文化中迷失了自己。

 2.大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国学教育和外国文化教育的一些思考

 大学语文课是国学教育在高校的主阵地,综合性大学的人本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语文课程来实现的。现在的90后大学生,通常有着极强的自主意识,他们比以往的几代更早接受多元文化的冲击,有更丰富的渠道如手机,网络,电视等去了解世界,他们厌倦了中学的作业和考试,在大学中,他们的自主学习和从兴趣出发的学习更多。如何引导这些时尚前卫的学生学好大学语文课,并在大学中受到最基础的国学教育,通过学习对优秀文化和文化垃圾有鉴别能力,这些都是高校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大学语文课在不同高校有不同的授课方法,就我们这种综合性大学,我认为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并进行深入讲述,发现中外文化差异并进行适当解读和把握当下社会主流文化方向并进行适当引导这三方面来开展大学语文教育。

首先,我们这个时代,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量超越英、法、德、日的过程中,当中国制造成为了大多数国家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时,在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并得到金牌总数第一的荣誉后,在神州五号成功载人飞天的那一刻,中国人的自豪感开始逐渐提升。我们在学习西方科技、文化多年后终于在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当孔子学院在美国设立,当汉语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学必修课时,我们开始回头看自己的文化,发现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品格。更多人开始思考是什么支持中华民族屹立千年而不倒,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没有间断过的文明。伴随中央电视台某些专题节目的推出,一批著名的国学大家开始走出书斋以亲民形象进入公众视线,并通过书籍、网络、报刊等形式普及国学教育,一股国学热开始在神州大地蔓延。

第7篇:中外文化范文

关键词:跨国经营;企业文化;二元组织文化;跨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161-02

一、跨国经营中二元组织文化的形成及其危害性

1.文化与企业文化是管理范畴。在中国“文化”一词产生时就是一个管理的范畴,“观文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将一个人群的行为本质展示出来是为了“化成天下”,是用人的本质整合成组织行为并实现组织的整体生存、发展。与“文化”相对应的则是“文明”,“文明”是测量“文化”的尺度,它反映人的本质特征在“化成天下”时的历史发展水平或人类的进化水平。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组织的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企业文化存在于组织活动背后,并对“化成”组织行为起着重要的本源作用,即通过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实现为员工的行为互动,也约束和规范着每个成员的组织行为。

2.跨国经营导致二元组织文化的形成。跨国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与员工构成,决定了它要在两种管理文化、文明的基础上整合成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跨国经营企业的管理过程同一般的企业管理过程一样,都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行为规范;需要一个统一的宗旨、信念、经营哲学;需要一个一元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管理范畴,它是通过其包涵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则“化成”企业员工的行为互动和组织行为。当不同本源的文化在某一企业组织内处于交遇状态时,它们通过各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分别化成不同的行为互动,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管理过程。跨国经营企业中,当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分别按照他们本国文化和环境的经验来整合各自的行为时,企业内部就必然形成两种组织行为和二元的企业文化,而两种组织行为和二元的企业文化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企业管理过程。所以在跨国经营中,当两种本源文化和文明被人为地组合在一个组织中,不同的文化主体在行为互动中所遵循的不同的行为规则就必然形成组织文化的“二元组织文化”形态或“二元企业文化”。

3.二元组织文化对跨国经营的危害。企业跨国经营的开端,企业具有明显二元组织文化的特点,而二元企业文化必然无法使企业达成统一的管理过程。具体体现在: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使企业无法达成统一的战略。企业在跨国经营之前所形成的战略无法在跨国经营的新的环境中实施,这是由于企业现行的二元组织文化使员工无法在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形成共识,使企业丧失了共同的经营理念,因此既不能贯彻原来的经营宗旨,又不能达成新的统一的经营哲学。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导致员工失去了共同的经营宗旨,也就无法使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信念和准则;一旦企业失去了统一的信念和准则,也就无法“化成”企业的组织行为,无法凝聚员工的行为取向并实现员工的行为互动,无法整合出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发展方向。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形成企业事实上的两套信念和行为准则,必然导致员工无法共同遵守原来的规章制度,使企业的规章制度名存实亡。企业规章制度的破裂,其危害小时,也会造成企业的内耗增加,管理成本上升,管理效率降低;危害大时,甚至会使无序的组织行为发展为混乱,致使组织结构破裂、企业解体。

二、跨国经营消除二元文化的有效措施是跨文化管理

1.跨文化管理的界定。跨国经营中必须消除二元组织文化,在跨国企业中实行跨文化管理则是唯一有效的对策。中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跨文化管理的概念。国外学者认为,跨文化管理比较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行为,并试图找出理解和改善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同事、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效率。它可以用来解释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并指导人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一起工作。国内学者认为,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跨文化管理是指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在企业管理的各个职能、方面中加入对应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高效地实现企业管理。也有学者将跨文化管理定义为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这些概念总体来说没有追寻到二元组织文化的本源文化,没有追寻到跨国企业中“矛盾和冲突”行为背后的文化要素,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消除员工的行为矛盾和冲突上,只是试图通过各种硬性的手段措施来消除员工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行为冲突,没从深入到文化本源进行跨文化管理。

鉴此,本文将跨文化管理界定为一个企业文化塑造和战略管理的过程,它并不是要消除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源文化的客观差异,而是要在企业的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新的企业文化,以取代企业跨国经营时形成的二元组织文化,使二元组织文化逐渐淡化和新企业文化不断成长的跨文化管理过程。

2.跨文化管理的实施。首先,实现跨文化管理要从企业跨国经营后的战略转型开始,新的跨国经营战略的形成必须以所有员工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为基础,逐渐形成蕴涵二元文化的经营哲学,进而树立起企业统一的使命、宗旨。一方面,价值观、道德观是提供员工行为动力、行为取向、约束和收敛员工行为的基础,通过寻找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使全体员工达成最基本认同,才能使员工的行为互动形成最基本的组织行为;另一方面,价值观、道德观上的认同使得企业宗旨、使命、愿景逐渐形成,员工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在新企业文化的成长中,逐渐明确了企业存在的意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而树立起来的企业宗旨、使命、信念、准则不仅使员工逐渐淡化了二元本源文化的差异,而且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也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组织行为规范。跨文化管理的第一步,正是在企业战略转型重塑企业文化的战略管理入手,首先使全体员工在经营哲学上达成共识和认同。第二,在战略管理的基础上,将已经达成的共识和认同不断实现为企业的组织行为。以员工的认同与共识为内在核心,以企业的组织结构为形式,让全体员工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将共识和认同从行为的背后淡出前台,并使之先成为员工行为互动的约定俗成,后成为员工行为互动的行为准则,最终使蕴含在员工头脑中的新文化转变成企业新的行为规范、新的形象和新的组织行为。上述过程中,一方面,企业的组织结构(通过岗位关系和组织行为联系)使员工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依照企业的宗旨、信念和准则(共识和认同)不断地进行着组织行为互动;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组织员工开展各种活动,包括文化、体育活动等,可以增加员工间更广泛文化空间的沟通交流,增加共识,拉进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形成更广泛文化空间的行为互动。第三,将稳定的组织行为中可以固化的约定俗成、行为准则,通过民主形式,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一旦约定俗成、行为准则被提炼成规范化、程序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和制度,也就把企业的经营哲学变成了可以指导实践的经营程序、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的完善,不仅能够深化发展企业的经营哲学,也使企业的使命、宗旨和员工的经营理念、觉悟都随之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跨文化管理实质上是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因此也必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渐进过程。通过战略的转型,全体员工在新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经营宗旨下达成认同、共识,塑造出新的企业文化内核;行为背后的文化的改变必将推动企业行为的整合,并形成新的员工行为互动和新的组织行为;新的行为准则及其组织行为,又将沉淀为企业新的规章制度;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则会进一步完善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这个“战略认同―行为互动―制度创新”的循环过程――跨文化管理模式,最终会使跨国经营企业摆脱二元文化的困扰,会使其二元文化在上述的循环中不断淡化、变小;而能够融合两种本源文化的新企业文化便随之生长壮大。

参考文献:

第8篇:中外文化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语言和文化;文化导入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制约。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既要从语言基本技能方面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还要注意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结合教材的内容适时地导入与语言运用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不注意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因素,就会影响信息的正确传递。文化导入不是简单地罗列文化知识,在导人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由浅入深,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导入

文化导入应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中国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在传授文化时不能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基础汉语教学阶段,交际文化是主要的,在中高级阶段可以有选择地传授知识文化。在初级阶段遇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化因素,除了用简洁的语言讲解外,最好用学生的母语进行解释,例如“你吃了吗”,仅仅向学生介绍这是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是不够的,学生会不分场合乱用。例如,有学生在第二节课下课时用这个句子和老师打招呼就不合时宜。

二、采用多种方式导入

文化教学主要在课堂上完成,除了用目的语或学生的母语讲解文化知识外,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导入文化知识。例如,在介绍北京时文中出现的“北京胡同”“四合院”这类词可以采用图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对于一些成语、俗语,例如“滥竽充数”“不管三七二十一”等教材中一般采用注解的方式进行讲解,如果学生对注解仍然不理解,可以采用母语进行解释,也可以通过设置语言情境。提供例句进行进一步讲解。

三、注重实用性。有选择性导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注意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导人的内容是为语言服务的,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内容进行适当导入,与课堂语言教学无关的内容不能过多提及,否则会造成内容混乱。在初级阶段应着重进行交际文化教学,如社会上流行的打招呼的方式,进行各种日常生活交际的习俗等。在中高级阶段禁忌语、隐喻、成语、歇后语、习惯用语等含有浓厚的文化色彩的词语是文化教学的重点,不了解这些词语的使用会影响留学生与中国人进行进一步的交际。

四、导入时注意分散性与完整性相结合

分散性是指文化因素分散在语言教学中,这些文化因素多以词语的形式出现,授课时将带有文化背景的词语挑选出来着重介绍,可以设置一些语言情景进行解释,如“回头再说”。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后可以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对中国典型文化进行系统讲解,如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

五、导入时应将重点放在中外文化差异的讲解上

1 重视不同语言中词汇蕴含的不同文化因素

中外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语言中词汇最能反映社会文化的特征,最容易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对外国留学生进行语言文化教学时,要重视在词汇教学中导人文化因素。在教学中应重视不等值词和不完全等值词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因素。

2 开办中外文化的对比讲座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本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可以开办中外文化的对比讲座。初级阶段的文化是以“文化因素”的形式分散在语言教学中的,相对来说比较零散。通过文化讲座的方式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进行系统地讲解。例如,可以开设汉民族与学生本民族礼仪对比讲座。再如,到了中高级阶段可以开设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思想的对比讲座。

六、文化导入注意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1 组织学生参观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名胜古迹。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观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观后报告,并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他们所获得的文化知识得到巩固与加强。每学期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假期进行文化访问和文化旅游。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与出行目的地有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出游的机会接受中国文化。

2 组织中外学生进行文化交流

中外文化迥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不够的。教师应努力营造中国文化环境,让学生充分利用目的语环境学习中国文化。节假日时可以组织中外学生聚会,在与中国学生相处过程中,留学生可以快速、高效地掌握一些交际文化。例如打招呼方式,中国的餐饮文化等。也可以让中外学生同台进行文艺演出。让留学生参与表演,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可以在和中国学生一起表演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精髓。

3 组织学生课余时间观看中国影片

文化往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通过观看反映不同年代人们生活的影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例如,观看历史题材的影片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通过观看反映当代中国人生活的影片,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

总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语言教学中传播文化,在文化传播交流中教授语言,使语言与文化在教学中成为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

参考文献:

[1]胡有清,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52.

[2]胡文仲,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9.

[3]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第9篇:中外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文化适应冲突;培养策略

放眼全球,积极开展全球伦理、生态环境、国际理解、和平发展等主题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眼光,提高大学生认识、分析和处理复杂国际问题的能力,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跨文化教育的发展越是蓬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就越要加大。将跨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平台,更应该责无旁贷地加强对大学生的跨文化教育。

一、中外合作办学下跨文化教育必要性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一个国家的文化修养是整个国家和谐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国际化人才,不光要非常熟悉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还要不断学习世界文化知识,尊重他国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风俗和,无狭隘的民族观,培养国际化意识,遵守国际规范,增强国际理解。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也不断扩展,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明显。这些现实都要求国家文化体系、育体系应该具有更大的开放程度,更好地与各国加强教育交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面对西方文化的涌入,教育者既要保证不丢失自身的文化瑰宝,又要加强传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局意识,在高等教育中加强本土化文化学习的同时,紧跟国际步伐。中外合作办学的应运而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本土文化要依靠中外合作办学的平台,进行跨文化教育,方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进国际间的理解,与世界的发展协调一致。

二、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所呈现的文化适应冲突

大学生在接受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适应是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者经常遇到的教育困境。比如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与西方文化的强调本我、战胜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正视这种冲突,并一一剖析。目前而言,中外合作办学中所呈现的文化适应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意识形态差异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基础上。国内教育的基础是指导下的集体主义。无论课堂内外,我们都倡导大学生将国与家相融合,个人价值的实现依附于国家的繁荣发展。而西方文化的教育理念核心是自由、民主,倡导大学生实现自我,强调个人价值,实现自我利益。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势必会对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学习生活带来冲突和差异。

(二)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国内教育者习惯注重知识的讲授,打牢基础,讲解细致,并依靠教材辅助学生熟悉重点,在应试考试中有很大优势;而国外教育者或者来华的外教专家,习惯在授课中以启发式方法教授内容,不依附于传统教材,思维发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诸多大一新生认为外教的教授方式太跳跃。此外,在教育管理模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中方办学遵循校规校纪,设立辅导员、班主任制度,全方位督促学生学业、上课考勤、住宿、安全、卫生等各方面;而国外院校的管理较为自由,完全靠学生本身的自制能力和规划能力。

(三)评价机制的差异

中国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有较成熟的参照体系,主要看个体在集体中的表现;而西方教育的评价机制中,自我评价占据重要位置,较多看中个人的独立性,对人情和社会关系的评价弱化较大。

三、中外合作办学下的跨文化教育培养策略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宗旨是要培育国际化人才,自然要注重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在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进行创新。但是不能毫无规律,肆意定制内容,在讲究形式多样的同时,理论体系化、系统化也是必需的。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的同时,我们要汲取国外先进教育经验,也要注意结合本国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一)以网络教育为新平台,为国际化人才学习世界文化知识创造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对国际化人才教育的重要性,也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对教育的冲击与挑战。在积极运用微博、微信、BBS、贴吧、QQ的同时,高度重视信息内容,营造和谐、文明、清新、活泼的网络氛围,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与教育,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大力度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合理安排学生登录校园网站进行学习。一方面提高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水平,发挥其渗透力强的优势,把握好舆论导向,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网络资源,为其提供学习国际化知识的平台。其次,高校应当合理优化资源。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汲取各方力量,为推进国际化人才建设而努力。

(二)加强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基础培养,树立家国意识

在中外合作办学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普遍缺乏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对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缺少理解。因此,在跨文化教育中,要始K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原则不变,加大传统文化学习力度,并加强现代国防教育,防止学生出现过度西化的情况。跨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国际关系有较深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和国防教育知识,可以树立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还要注重对办学方文化的了解,减少价值观摩擦。在学生接触国外文化环境的同时,有系统地进行交叉式文化培养,可以有效缓解差异带来的不适应,并且引导学生多元化看待处理问题,增强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力。

(三)引导学生树立全球性视角,加强生态教育,树立崭新生态和生存发展观

无论是何种高等教育方式,都要放眼未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全球热点问题。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以生态学的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为依据,塑造生态文明与精神的教育。将其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和解决全世界范围内的生存危机,是人类、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在跨文化教育中引入生态教育,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有助于深化教育效果,又能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四、中外合作办学下,实现跨文化教育的目标探索

(一)用全球化视野定位人才国际化目标

我们要用全球化视野来定位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运用开放多样的教育方式全面推进跨文化教育。围绕国家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按计划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要围绕学科建设,高标准吸纳海外人才,高起点谋求国际实质合作,高水平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协作创新,从而提升学科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要围绕人才培养,在国际化办学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方式,加强课程建设与国际接轨;要围绕制度建设,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加快管理制度创新,加快管理组织体系创新,从而在管理体制机制上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二)建立双方学校的无阻碍沟通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为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更好地开展跨文化教育,应建立中外办学双方的无障碍交流平台。建立重大决策领导小组,尽力缩减教学培养方案的差异,实时统一学生课程进度。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内外教育人才,促进双方教师的交流学习。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改善高校教育结构,带来新鲜空气,给僵化的教学方式注入活力,并能很大程度上弱化文化冲突;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校师资队伍形成竞争意识,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提供动力。在拓展教育资源的同时,应注重国际化人才本身要具有跨文化教育的背景,要对中外文化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新观念、知识。国际化人才对世界经济和文化前沿知识要深刻理解和洞察,在专业领域做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并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善知识结构。

(三)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沟通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一般为“2+2”或者“3+1”等国内国外双方学校培育模式。为保证学生在国外示范作用的延伸,可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设立国外学生骨干组,通过以强带弱,迅速带领国内学生实时了解国外学习状况。

(四)立足创新,不断完善人才国际化配置管理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要求教育者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学与管理,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发展进步。高校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教育部门的帮助,与兄弟高校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国家应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增加高校学生公派出国的数量,创造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给予留学生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加大留学生回国奉献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国际化人才资源配置与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完善的人才国际化配套政策等。

【参考文献】

[1]⒋.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探索[D].太原:中北大学,2010.

[2]毛毳.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01):145-14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