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舞蹈创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某个时期的舞业发达程度,一般应以伴随“政令”以及自社会投入的人力、物力之总合概念为据。以近期国家对各项文化工程投入的大幅度增升,可窥舞业发展之一斑。
二、审阅某个时期的艺术发展趋势,须对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和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创作成果(数量、品质)予以评估。估且选取检验综合实力的大型舞剧创作为剖析面(样本),不仅新作数量递增——“遍地开花”,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尤其是主旋律作品)在题材拓展、思想深度、艺术呈现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三、关注人才资源——队伍(“舞体”)状况,除应肯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个人、群体)的积极追求与探索,更应看到基层、群众舞蹈创作的空前活跃、提高。
四、尤其不可忽视舞蹈作品进入文化市场及产业化建设方面的进展。在组织、策划、推广、经营等方面,出现了多种形式(体制)的运营机制并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果。
但就创作而言,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且存在的时间不短,波及面不小,令人忧思难抑。现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一、“‘大晚会’综合症”应引起注重
大型主题性诗舞乐综艺晚会,不仅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也是时展之使然。有史可鉴的《大武》可追溯至公元前11世纪左右(颂扬武王伐纣之功德);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更是公认的20世纪艺术精品。此外,亦不可否认有一些大制作型的主题晚会,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
任何艺术形式(现象)的生成、发展,都与社会情态、审美需求相关。改革开发以来,逢节日庆典、历史纪念、重大事件以及歌颂英雄等等,群情激昂,社会需要一种具有较大气派的、色彩丰富的艺术形式来歌颂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于是,这种“综艺性标题性大晚会”便应运而生。它们大都是围绕某一主题的“拼接型”制作,比原创性艺术作品的孕育、创作要快捷得多,但比起往日“唱中心、演中心”(图解政治)的那种“活报剧”,又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尤其是有了明星加盟和华丽包装,既能配合特定的主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群众的观赏需求。它的电视的传播率,远高过舞台艺术精品,故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审美习性。
仅此,亦无大碍。令人忧虑的是,由此而形成了雷同化的艺术模式,束缚了艺术创造力的开掘并衍生出一些“综合症”。
二、“‘大晚会’综合症”的主要表现
1、制作替代创作:此类大晚会大都是任务篇、急就章,其中大量作品是重复性、拼接型制作,少有独特、鲜活的形象塑造和创造的灵性。在长期运作中形成了一套“熟能生巧”的“制作流程”,被一些急于求成者争相效尤,波及当今之舞风。如此制作出品,如同批量生产的物件,很难成为具有保留价值的艺术佳作。
2、“艺术激素”替代创作激情:生活孕育和艺术积累的先天不足,使创作者、表演者缺少艺术创作不可匮缺——蕴积内心的——真实激情,只得借助于夸张无度的煽情、造势来充填。那不过是艺术激素——为舞造情,掩盖不了作品的虚空、矫饰、苍白。
3、假招子替代真功夫:此类作品的“总导演”基本是“不掌勺”只“拼桌”,甚至采取“飞行”指导。较少真情投入、精心设计,也难以激发二度创造的热情。通用的堆砌和豪华包装的滥用,看似“花哨”,却没什么真东西。
4、套用、抄袭替代适度借鉴:缺少了生活孕育和艺术积累必然导致想象力、创造力的贫乏,而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却提供了迅速获取他人灵感的便利。借鉴本是艺术创作难以或缺的滋养,但必须是创造性汲取——经历切身生活体验的酿造和联想力的生发,而非懒汉式的复制。令人悲哀的是,即使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也不乏明显的套用、抄袭现象(包括舞剧音乐)。
5、媚俗化的感官刺激替代观赏性:游离于作品基调的媚俗化审美倾向,在现时的舞蹈作品中并不乏见。浓妆艳抹、扭捏作态,外加服饰度的盲目扩大,成为一些舞蹈追求“观赏性”的妙方。即使是比较优秀的主旋律作品,也难免会穿插、掺糅进低级“歌舞厅”的“佐料”。
6、舞蹈本体的萎缩:综艺性大晚会,歌星云集——形成“主动脉”,这并无妨。但舞蹈却成为其速效制作流程中无法摆脱的蹩脚陪衬,劣质的“歌伴舞”不仅侵害了舞蹈艺术的独立品格,对歌的呈示也未必添色。
“‘大晚会’综合症”如同感染力极强的“流行病”,侵润到诸多地区高投入予以打造的“精品工程”舞目中。某些主抓创作的领导,对其缺少识别力,审美品位趋同化;一些“腕”级主创人员,疲于接活,严重艺术透支,也有赖于此种模式走捷径。由此而逐渐形成非良性“创作生态”的蔓延,众人熟视有睹,却不觉其害。
三、与此相关的倾向性的问题
1、“三贴近”的差距:“三贴近”不是一时一事“响应中心号召”的权益之计,而应是长期创作实践中的自觉追求。当前一些重点舞目的策划——创作流程,存在着“三脱离”的组织行为模式:领导出题;高价招徕“勇夫”;云集宾馆纂本子、侃手法;,不惜工本搞包装、炒作------即使安排了“采风”,也旨在“立竿见影”——跑马观花。相比之下,平日对艺术家深入生活的常规性投入(含:时间、经费、人力)远不够重视。看似“方法”问题,实质是对文艺创作基本规律——“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人民是艺术的拥有者、创造者”的忘典。长此以往,又何以产生“三贴近”的作品呢?
2、重“大”轻“小”:自古以来,文艺作品难以篇幅之大、小衡量其价值。无论是唐诗宋词之名作,亦或是芭蕾经典《天鹅之死》等等都非“大”作,却长久流传,具有永恒的魅力。建国以来,在《讲话》的指引下,在继续传统、深入生活、向民众学习的基础上,创作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小型舞目,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并经受了历史的检验。五脏俱全的“小”作品,对艺术的精致度、完整性有更苛刻的要求,磨砺、检验着编创者的功力。短小精悍的作品,演出灵活,也更易于贴近群众,乌兰牧骑就是很好的榜样(可惜近年来也存在“贪大”倾向)。现时的“形象工程”,多盲目贪大,不屑于搞生动活泼的小节目。不练手,不积累,无论条件成熟与否,各种“稀释”型大而无当的作品纷纷出台,艺术价值不高,浪费巨大,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3、民族舞属性的淡化:“民族民间舞蹈”这个称谓,在西方一般理解为在民间自然传衍的各民族(ETHNIC)的民俗舞(FOLKDANCE),难登大雅之堂。在中国,则包含各个民族在民间自然传衍的舞蹈和在此基础上经过艺术家加工、创造,具有专业水准的舞台艺术品——建国以来成为我国舞蹈创作中的主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之勃兴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建国初期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整理、加工民间舞的经验,也具有积极作用。“”前的民族舞创作,大都在深入民间向群众学习(采风)的基础上,从原生型动作元素中提炼其审美特质,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新的意蕴、塑造新的舞蹈形象。历史地分析这一时期的民族舞蹈,具有不可忽视的创新、开拓意义——破天荒地将“下里巴人”的舞蹈,升华为精美的舞台作品,又回到民众中,为其喜闻乐见。尽管当时在理论上未明确论证,应该承认它们从内容到形式已具备社会主义的文化属性,并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舞坛。但不可否认,时代的局限和文艺思想上某些“左”的影响,致使其创作方法的“一体化”现象日趋严重。主体意识的张扬和艺术手法的多样化,受到无形、有形的束缚。即使没有“”的摧残,不突破“一体化”模式,民族舞蹈创作也会陷入窘境,走入峡谷。
从“”后的复苏期到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发展的今天,民族舞创作在题材、体裁、风格、样式、结构、语言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繁荣景象。新生代编导的创新性探索,强烈地冲击——突破了固有模式,强化了民族舞蹈的视觉、情感冲击力。这是任何人都难以否认的。但当前必须引起注重的倾向是民族舞属性的淡化和扭曲。
我们并不限制舞蹈编导依自身的个性和审美选择,创作各色品种、样式的舞蹈,也并非狭义地认为“民族性”必须依循特定的地域风格、传统形式,不可变通、借鉴、发展。但千百年来,民族舞蹈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形态特征而成为了各个民族的“标记物”,这个“标记”随时代的发展而渐进性地变化着,假如艺术家的“加工”——人为“变异度”,远离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也就不成其为“这一个”民族的舞蹈(“标记”)了。
当前比较显见的做法是,打着“民族舞”的旗号把“劣质洋荤”当“创新”。随手拈来几个似是而非的“民族舞动作元素”,生硬地嫁接同样未经认真学习的“外来形式”,造成民族舞属性的淡化、扭曲。
4、学术品位的滑落:这不仅有见于导致民族舞属性淡化的“民族文化匮乏症”,在诸多历史题材的舞蹈中,也存在“胆大而‘格’低”的现象。如,以当下“服饰秀”式的形体裸现,阐释“唐代舞风之雍容、华美”;以盛行于阿拉伯地区的东方舞(俗称“肚皮舞”)为效颦,再现“古西域《龟兹舞》之风貌------诸多号称取材于“唐韵”、“宋
风”的舞目,不深入考查历史背景、人文风貌,缺少舞蹈形态之依据的任意发挥,随处可见。我们并不要求艺术创作等同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却提倡艺术家注重文化学养的修行。一旦“想象力”缺失了历史依据和学术后盾,必将导致认知、审美品位的滑落。
四、值得关注的理论与批评问题
毋庸置疑,舞蹈创作的诸多问题,与现时社会文化生态和一定的文艺思潮密切相关。所以,分析舞蹈创作思想,不应就舞论舞,而应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层次的问题。
1、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情势下的文化思考:
如何看待新世纪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非凡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文化领域该如何应对?这是当前文化思潮的焦点之一。其中有两种观点形成对垒:一是认为“文化一体化”趋势不可抗拒。有意无意地趋同于西方“强势文化”,认为这才是“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二是偏狭的民族主义倾向。认为“应对”就是单纯意义的“保护”,抵制外来文化——片面地理解“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就大多数而言,是主张并关注中国主体文化发展的,但应对严重的挑战,须对中西文化的精粹有深刻的学习、领悟,才能把握“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对接点,这是长期课题,非一蹴而就。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在熟悉上、理论上,必须面对这个课题;目前不同领域出现的各种文艺现象(其中包括舞蹈创作),大都与对这个问题的熟悉和态度相关。
联系当前的舞蹈创作实际,窃以为,相比于偏狭的民族保护主义倾向,“文化一体化”似乎更有市场。或许舞界同仁不如某些知识界人士那样有明确的论点、主张,但付诸实践却“出手”较快——急于求“新”、立“异”,盲目择食。
确曾有非舞界的“闻名”文人公开指出:中国舞“大都是皮相敷衍”,“与西方现代艺术接通了血脉,才能直逼生命的本质”(参见余秋雨《东方哲学的微笑》1997,11,1.《中国文化报》)。这个论点颇有点代表性并为舞界同仁提供了“理论依据”。比较常见的“学舌”是把“继续”与“封闭”、“陈旧”相等同,把“创新”与“西化”相对应。没有爱好下功夫深入学习民族文化(充其量是从“祖先”那里“掏”点“小本钱”),两眼瞄着西方寻求“标准”,却不求甚解难取精华。如:盲目推崇西方现代派艺术“面向自我、背向生活”的创作信条;生吞活剥地把西方流行舞的动作元素“塞入”民族舞等等——误以为是在向“现代化”迈进……大体是这种思想倾向的直接、间接反映。
放眼当今世界文化之发展,某种“围城”现象值得注重。即:发展中国家渴望与外面的世界迅速接轨,难免有盲目趋“洋”趋“新”忽视传统的倾向;而发达国家却热衷于寻根,对外推行“强势文化”的同时,注重于自身多源(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其文化政策调整,除政治需要外,也反映出经济、文化发展到相当高度的社会,往往有赖于更接近于人性本真的原生文化予以激活;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历程中,汉族就曾数度经历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与滋养。这姑妄称之的“围城“现象,似乎蕴涵着文化发展的规律,需进一步研究。
置身于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异域文化之间的冲撞和相互交流、吸收、融合,确实日益快捷,这当然有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相互借鉴。但却不意味人类文明的发展会顺应趋同化的走势,更不应把新形势下不同文化的“交汇”现象,误认为世界文化具有“大一统”的合理趋势。在日益变“小”的世界里,人们更渴望保护各自的精神领域——民族文化差异性,它不是任何个人意志的产物,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创造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的结果。此外,生活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比任何时期更渴求人性的回归和精神滋养。所以,维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彩性,是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每个国家、民族都应为维系各自的文化特异性承担责任。
舞蹈艺术的呈现方式直接付诸于感官,又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它对受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导向——情感、意绪、品味的培养,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并将反转过来影响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精神面貌。所以,中国舞蹈应意识到置身新世纪的发展方向:不是趋同化而是突出特色;不是“接通西方血脉”——失却自己,而是强化自身的“消化力”——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全球文化一体化”论,既不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民族发展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和清醒熟悉,才能增强舞蹈创作的自觉意识。
2、关于优化社会文化生态——疗救现时“流行性浮躁病”的思考:
日新月异的生活,日渐丰富的物质条件,日趋开放的发展空间,为人们提供了进取、成就的机会,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基础。但社会变革的剧烈、发展速度迅猛,使人们的心理节奏和处世态度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激烈的社会竞争与个人的“实惠”直接关连,而竞争机制的公平化——社会价值判定的完善,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凡此种种,促发了“流行性浮躁病”——注重短期行为,渴求速成、暴发。更有甚者,假冒伪劣有见于各行各业,学术、艺术领域也难免俗。
前面列举的舞蹈创作问题,大都与浮躁病相关,它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与创作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创作主体对于所处环境因素本应具有其主观能动的自觉。当前,并非无人真正沉下心来作学问、搞创作。各个领域(包括舞蹈)并非没有出现可以传世的,或经过磨砺有希望传世的佳作、精品。只不过在相当程度上被沉没在弥漫着的浮躁风之中,没有形成应有的社会影响力。而就大多数——创作群体或个人——而言,也并非对浮躁病无所醒悟,而是需要理性的支撑——摆脱功利的诱惑,调整心态,开阔视野,积极充电,厚积薄发。
但流行浮躁病的遏制,不能仅有赖于个人行为的完善,而应致力于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众多努力。实践证实,各个时代(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都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我们应进一步分析其内部结构因子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具体作用(方式、程度)——旨在从各个层面促进文化生态的优化。
窃以为:经济投入、政令推行、权威评判以及审美消费的培育、引导,是对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态因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着并共同作用于“舞业”、“舞风”之发展——形成“生态作用络”。经济投入的力度是强化政令的基础,而经济投入的指向则取决于政策取向;“政令”、“市场”、“权威评判”具有相互制约作用,它们之间的理想关系应该是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从本质上看,社会——历史——选择作用对于文化艺术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它是以“受众”——长远的——的审美消费选择为驱动力。任何朝代、任何社会,这种“驱动力”都不可能是纯粹自发的产物,而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制约下,实施某种政策的后延性结果。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无疑必须重视培育文化消费的导向。
按照上述的分析,假如我们能适度调整检验“文化政绩”的标准及相关政策,不
那么强调以“获奖率”论英雄,而是向各级文化主管要“累积性”、“后延性”成果——把目光投向更具长远意义的专业队伍的素质培养、文化消费的审美导向,有更大的耐心孕育精品自然分娩;假如在经济投入上强化科学论证,有效遏止“形象工程”的盲目上马;假如“官员”(领导)、“权威”(批评家)之间能建立起坦诚相见、探讨真知的正常关系,克服现时存在的相互“号脉”、“依附”、“驾驭”的不健康因素;假如对文化消费、文化市场的培育具有更长远的自觉意识,对名目繁多的畸形“暴发”——不正之风,有所治理,对赞助文化事业的企业家的审美品位,予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将会形成遏止“浮躁病”的“生态作用络”。
3、关于文艺(舞蹈)批评现状的思考:
近年来,舞评人并不寂寞——在热闹的文化活动中地位“见涨”,并保持着以稀为
贵的“优越性”。不过,在更真实的世界里,“批评失语”、“批评滞后”的舆论,令人惶惶然。面对“研讨公关化,评论广告化”的时风与“关系网”的羁绊,舞评人似乎显得很无奈。即使有勇气坚持独立品格,花力气写出具有一定见地的文章,往往势单力薄,难成气候。
不是吗?置身于创作第一线的人员有许多非艺术的“实际”问题要考虑,一纸批评——如不纳入“炒作攻势”,不能对作品的命运及主管者的升迁有所“贡献”,很难有“吸引力”。如若真产生了一点“批评效应”,轻则会施以压力,重则变相封杀。权力终究比“权威”更有权威性!创作者与批评者之间不能形成合理的“生态链”——缺少真诚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以及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更高的美学追求,文艺批评(含舞评)何以获得恰当的“生态位”,真正显示其生命力呢?
也有人把“批评不景气”的症结归于稿酬太低——影响批评家的尊严、积极性。目前固然存在着不尽合理的价值评判和政策,但任何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首先是自身的斤两。窃以为,舞评人首先应该反思“内因”,对现时舞评之不正之风进行自我讨伐。
试想:假如那些轻易吐口、超标吹捧的“腻话”——有如食品里的糖、油超量,令人作呕;那些手到擒来味同嚼蜡的“套话”——放之四海皆“准”,缺少个性与血性;那些游离于具体作品的“泛论”——与套话“交叉感染”形成“并发症”;那些名词爆炸、概念堆积、云山雾照的“涩话”——“虎”味儿十足却暴露了理论的欠通透;那些“华丽辞藻”联成“流水线”的“花腔”——不啻是作品的蹩脚“化妆师”;那些胡乱上纲、上线的“霸气”——看似气势汹汹,实则色厉内荏-----凡此种种伪(虚假)、媚(媚俗)、违(违心)的“病态舞评”占有相当的比例——鼓噪“浮躁风”劲吹,怎能指望舞蹈批评发挥固有的生态功能?
关键词:少儿舞蹈;创作
少儿舞蹈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文体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对少儿舞蹈的创作,是群众文化少儿舞蹈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基础,创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舞蹈的热爱。
一、少儿舞蹈基本特性
1.少儿舞蹈的题材具有广泛性
舞蹈创作题材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点滴提炼与升华。少儿舞蹈作为舞蹈的组成部分,其素材也是舞蹈创作者根据自身思想认识,结合实际表达需要,从社会生活中筛选出来的最具表现力的题材。对题材的选择与处理是创作文化舞蹈的基础,而题材选择的质量将直接决定着舞蹈作品的成败。群众性的少儿舞蹈题材一般都是选取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熟悉、接受的文化题材,具有广泛性特点。
2.少儿舞蹈的形象具有亲和力
群众文化少儿舞蹈的形象具有亲和力,具有亲和力的形象与舞蹈题材的广泛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少儿舞蹈的艺术形象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这与舞蹈创作者在进行少儿舞蹈创作的过程中,深入群众日常生活、广泛搜集创作题材,寻求具有群众亲和力的舞蹈形象密不可分。亲和力的形象作为文化舞蹈创作的主要形象,更加贴近人民生活,更能让人们乐于接受与喜爱。
3.少儿舞蹈的情感具有平民性
情感是舞蹈的美学特征之一,少儿舞蹈之所以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其根源在于舞蹈本身所表达的情感具有平民性,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舞蹈艺术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对于少儿舞蹈而言,其情感的表达就是整个舞蹈的内涵的体现,也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情感紧密联系的心声。在创作少儿舞蹈的过程中,创作者在了解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情感的基础上对素材所能表达的情感进行整理,从而创作出能抒发人民群众朴实而又真实情感的舞蹈作品。
4.少儿舞蹈的风格具有民族性
少儿舞蹈的风格是对整个舞蹈的个性体现,也是该舞蹈成熟的标志,世界上所有的舞蹈艺术,都是立足于民族性上。舞蹈的地域风格越鲜明,其民族特色也就越鲜明。如创作新疆地区的少儿舞蹈,其舞蹈必须具有浓烈的维吾尔族风格。特别是群众文化的发展带动起来的广场舞,更是处处体现着民族性的特点。
二、少儿舞蹈创作要点
1.少儿舞蹈的主题要鲜明
从少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发现、探索少儿关心和喜爱的生活形象。选取的创作主题要鲜明化,能够充分展现童心,让作品深受少儿的喜爱。少儿特定的生长阶段决定了少儿舞蹈的创作、编排与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天真、单纯、活泼、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少儿舞蹈创作者要从少儿的角度观察生活的点滴,在成人看来普普通通的的事物中,找出生活中的情趣和丰富的想象素材,创作出能用舞蹈形式来表达少儿情趣的舞蹈形象来。比如少儿舞蹈作品《小蚂蚁》,描写了一群小蚂蚁的团结,不怕困难。小蚂蚁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小动物,但孩子们却觉得它们很有意思,小小的身体却能搬动大虫子,会摔跤,会在树叶下躲雨。编者充满童真的表演设计,增加了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根据少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创作舞蹈,才能更好的表现、教育少儿,才能被人们接受和喜爱。
2.少儿舞蹈音乐要多元化
音乐和舞蹈是亲密的伴侣,他能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一首动感十足的乐曲,可以让创作者浮想联翩,让舞者激情四射,让观者心旷神怡。少儿舞蹈音乐同时要具有儿童特色,旋律流畅、动听、节奏鲜明具有多元化、音乐形象活泼生动,充满趣味性和联想性,易于少儿理解和接受。在少儿舞蹈创作阶段,舞蹈创编人员首先要对乐曲充分认识,风格把握得当,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排练周期,更可以在后期的调整和修改中体现更多的便利。在创作舞蹈作品时,理解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舞蹈动作与音乐情感和谐与统一,产生共鸣,真正把舞蹈与音乐融为一体。少儿舞蹈作品《我的爸爸》,背景音乐中孩子们说“我的爸爸姓张,但我不知道他长什么样”,老人靠拣破烂卖钱资助贫困学生。在舞蹈编排时充分体现了,希望小学的孩子想要见到资助爸爸的心情。音乐和舞蹈动作的结合,把整个作品的主题更加完美的展示给观众。
3.少儿舞蹈动作设计要主体化
舞蹈的语言既肢体语言,在创编少儿舞蹈动作时,舞蹈创作者要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原形中提取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变成观赏性极强的少儿舞蹈作品。由于少儿所处生长阶段的独特性,决定了少儿在认识舞蹈,学习舞蹈以及观看舞蹈时,往往是从有趣的形象动作开始。因此舞蹈创作中的核心内容是形象创作,这就要求少儿舞蹈创作者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多捕捉现实生活中少儿喜闻乐见的形象,并运用到舞蹈编排中。少儿舞蹈编排中的动作设计要重点考虑少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住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注意少儿舞蹈的生理性和生活性。比如舞蹈作品《戏雨》,在“下雨了”的喊叫声中冲出一群男孩子,任其雨水将自己淋透,甩鞋子赤脚戏水,用雨水浇洒同伴的脸,浇灌同伴的脖子,在冲锋声中分成两排打水仗等展现了男孩子的顽皮个性。
4.少儿舞蹈服装设计要具有独特性
舞美设计包括服装、道具、灯光等,服装在舞蹈中也决定着整个作品的效果,舞蹈服饰总体要求除了轻便、精美、合体,美化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还要求款式、色彩和作品的内容、风格、气氛等相吻合,也就是必须贴近生活。少儿舞蹈创作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观察多思考,及时更新舞蹈创作素材库存以求充分表现丰富多彩的少儿生活,创作出喜闻乐见的少儿舞蹈,让少儿在舞蹈中获得身心与情感的熏陶和滋润。比如少儿舞蹈作品《抬轿轿》群舞者的造型设计是头戴一顶大而绣有“王”字的老虎帽,胸前是大头娃娃的面具,长衫盖至脚背,舞蹈动作设计以民间矮子舞为动律,融入儿童的形体动作,两个主要小演员各扎着两个朝天的纠纠辫,会说话的大眼睛交流着情感,加以顽皮的风趣的舞姿,给人以民间儿童年画的美感色彩,突出了儿童画色彩的艺术美和孩子的稚气可爱。
综上所述,在少儿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喜好,创新性的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并能促进我国群众文化少儿舞蹈的发展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关键词:舞蹈创作 灵感 生活 升华 体验 感悟
好的舞蹈创作过程总是历经波折,充分发挥想象力是创作的超越。有深度的作品是一个不断尝试和完善的过程。常说灵光一现,指的是灵感爆发。而爆发的一瞬间需要的是长期积累,然后某一信息或时间触发了你想象的飞跃。此时,舞蹈形象在创作者的脑海里具象起来。所以舞蹈创作和灵感出现的条件有如下几点。
第一,拥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感悟,然后升华为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感受。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果没有真实生活做基础,艺术便沦为泛泛之谈,像是一座地基不牢的高层建筑。一座世人瞩目的高楼大厦,首先要谈的便是无坚可摧的地基。此关系便是艺术和生活的紧密关系。舞蹈艺术家的生活又该如何丰富起来,以便让艺术创作为之借力呢?
首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别让一成不变的生活腐蚀生命的热力。要有创意的把生活过好,磨亮对生活的想象力。如果可以,抛开既已养成的生活习惯,找回与生俱来的纯真特质。自然中蕴含的丰富生活哲学,能帮助你发现自己的热情和创作力。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自然的多样性让我们学会表达真实的自我,然后在舞蹈艺术创作中才会有真实情感的流露,观众才会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感。
其次,体验新的环境和用心观察。可以到任何有兴趣或好奇的地方去旅行,然后悉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城市街头的一只动物,地铁站里的人来人往,街上槐树飘落下来的一片叶……不同的物体,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表达方式的碰撞才容易产生创作的新想法。
再次,寻找故事和释放自我。某个人的故事,某种文化的故事,某段历史的故事,都是灵感迸发的来源。有人从齐白石的画作《白石画虾》中诞生了舞蹈创作的灵感。我自己也因有过相同经历,感同身受,在中国美好的二十四节气中,我看到了舞蹈创作的源泉,为此编排了二十四节气一系列的舞蹈作品,并深受大家好评。
总之,舞蹈创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生活,给人以生活启迪,给人以艺术熏陶,激励所有人去追求更好的生活。舞蹈创作中只要有真情实感,舞蹈形象就是丰满的,作品的意境和意义也会随着每个动作的舞动传达到观众的内心里。“真情”要求舞蹈创作这对生活有深刻而美好的体验和理解;“实感”便是创作者高于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为了舞蹈创作,我们决不能只满足于既有的感受和领悟,要努力寻求新的感受方式,打破已有常规,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呈现艺术,使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二,机遇的激活。创作灵感是从量到质的飞跃。在灵感爆发的时刻,原先在头脑中模糊的情景,一下子变得清晰并且有条理起来。之前也许经历过思路阻塞,但现今变得豁然开朗。用过无数次的舞蹈动作,也加入新奇的元素。人物形象至此变得灵动无比。此时,舞蹈创作者的创作想法已经成熟起来。由此,形象确立、动作设计、舞段组织、情节编排、舞台效果、道具使用、整体调度等等一系列环节逐渐展开并形成。
作为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舞蹈动作并不能对所有的元素做到随心所欲的表现,举例说,对于故事性的表达就是舞蹈艺术的难点。舞蹈动作的结构和所要表现的内涵大部分来自于舞蹈创作者的情感和体会。那么,观众在获取动作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信息,以及对于艺术感染的认同感时,需要依靠和联想自己的记忆,情绪,经历和想象等等。舞蹈艺术形式传递给观众是一种将心比心,将情比情的过程。所以,正如文中已经提到的,舞蹈创作者的真情实感至关重要,源于生活的真情,升华于生活的实感。如此,舞蹈创作才会走进观众的内心而引发共鸣。
第三,具有时代感的舞蹈创作才会引起共鸣。艺术作品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否则,艺术创作便失去了自身的生存价值。回顾那些流传至今仍赞誉不绝的经典舞蹈作品和创作,无一例外,他们所表现的主题和思想都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抓住了当下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和需求,并在舞蹈作品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上升到了理想化的高度。任何艺术创作,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创新才得以生存和发展。舞蹈艺术和创作也需要成为反应时代形态的一种艺术形式,利用这种艺术形式去反应当下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和期待。
好的舞蹈作品除了给观众以美和艺术性的享受之外,更要让观众们领悟精神世界的美好,引发对于艺术和生活,甚至对于人生的思考,使大家对于自身的生活和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产生一种关切的爱。
第四,舞蹈创作素材的积累和艺术修养的提高。积累丰富,才能在舞蹈创作中自由发挥。舞蹈语汇是靠积累丰盈起来的。舞蹈形态动作的形成是从日常生活中习惯动作美化和提炼出来的。丰满的舞蹈形象是对于生命的体现。
另外,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学习也至关重要。创作舞蹈不仅仅是对于动作的娴熟运用,还要通过其他艺术手段和方式对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的到来才会完整。
舞蹈创作者应具有很强的音乐感。不仅在音乐理论理解上,更重要的是对于音乐如何表现情感的理解。舞蹈创作者要充分培养自己的音乐想象能力,通过音乐使舞蹈动作具有抒彩,作品才会打动观众,和观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并引发对于更深层意义的思考。
舞蹈创作想要具有独创性,想象力至关重要。比如,在舞蹈创作中,将传统的民间艺术作为舞蹈元素,加入色彩艳丽符合主题的服装使整个舞蹈演出更为新颖和创意。
在对服装进行设计和挑选时,要明白服装是辅助工具,是帮助指点主题;并且,服装要符合特定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服装设计和其他舞蹈道具的加入和使用要充分考虑人体艺术,舞蹈演员使用肢体语言来传达情感,表达思想。
当然一个完美的舞蹈创作还包括对于灯光的了解。运用舞台灯光渲染浓烈的氛围,深化作品的主题,使观众更容易进入特定的场景。
关键词:畲族舞蹈;高校舞蹈创作;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引言
畲族舞蹈是畲族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劳动中创立出来的一种表达他们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原始的畲族舞蹈是基于祭祀、庆典、丧礼等活动之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联系加强,畲族舞蹈正在逐渐的地化和发展。高校是当前我国技术创新和文化发展创造的集中地,随着高校教育的普及,各种各样的艺术也在高校中得到传承和创新[1]。文章试从浙江畲族舞蹈发掘和保护的重要性、怎样实现浙江畲族舞蹈的创新和发展、浙江畲族舞蹈创作重点在于一定要形成本土特色的风格统一的动作体系三个方面研究畲族舞蹈在高校舞蹈创作中的传承。
1.浙江畲族舞蹈发掘和保护的重要性
1.1浙江畲族舞蹈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的文化活动密切相关
舞蹈是在生产生活之中形成的,它是一种通过肢体动作表达情感的方式。浙江畲族舞蹈是畲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早起主要涉及到狩猎、祭祀、丧葬等内容,而这些舞蹈内容的出现,与畲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畲族人民生活在浙江的山区地带,日常生活多涉及到打猎;出于对先祖的崇拜和尊敬,因此会定期举行祭祀,族人过世之后会有相应的丧葬活动。这些组成了早期畲族人生活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他们的主要文化[2]。
1.2浙江畲族舞蹈艺术是当地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
舞蹈是基于感情之上的艺术加工。畲族舞蹈艺术在经过原始的狩猎祭祀所跳的舞步,在生产生活中一步一步加以传承和再创造,逐渐形成了今天畲族舞蹈的样式。我国少数民族一般具有能歌善舞的特点,舞蹈是他们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构成了他们的文化内核,是畲族人民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1.3浙江畲族舞蹈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丰富当地文化活动的迫切需要
畲族舞蹈传承自畲族先民,在长期的发展中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当前经济活动愈加密切,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现代生产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大,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断绝的危险。畲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力量,对畲族文化的保护也尤为重要[3]。作为畲族文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舞蹈,对于传承和保护畲族文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丰富当地文化活动,让少数民族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就必须对畲族舞蹈艺术加以传承和保护。
1.4浙江畲族舞蹈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推动文化活动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畲族舞蹈伴随着畲族的传承一直延续至今,已深深融入畲族文化之中。同时,文化又通过舞蹈表现出来,形成了一种共生的形式。在畲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中,对之进行传承与保护,避免它消失,就在间接上推动了文化的创新。
2.怎样实现浙江畲族舞蹈的创新和发展
畲族舞蹈传承至今,凝结着一代代畲族人的智慧,正是这些人的创新才使得畲族舞蹈发展至今。在当前环境下,如何让畲族舞蹈在高校舞蹈创作中传承,让畲族舞蹈进一步发展,成了本研究的重点。
2.1畲族舞蹈各动作体态和动作的渊源
畲族舞蹈在动作上主要是有师公口吹龙角,手舞灵刀,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伴随着锣鼓敲打声;也有体现采摘茶叶,林间砍竹等生活场景的舞蹈。在形式上有独人舞、双人舞、四人舞和集体舞等;在舞蹈内容上多表现为狩猎和耕种。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在高校舞蹈创作中,创作者首先要了解畲族舞蹈所代表的意义,每个动作的内涵所在。在了解了畲族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对之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改变,赋予畲族舞蹈新的灵魂。同时,要注意畲族舞蹈的精髓之所在,形式改变了,但精髓不变。根据畲族舞蹈的不同表演形式,在舞蹈编排上灵活变化,以恰当的形式表达出舞蹈的核心精神。在舞蹈的创作上,积极融入现代化的审美和传统舞蹈元素的提炼,让舞蹈更具有时代气息。
2.2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发展性创新,使之风格统一,具有本土代表性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当今文化不分民族,艺术逐渐融合的环境下,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和艺术无疑具有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因而要发展民族文化,首先是要具有民族文化意识。在高校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同时也要适当提高教师民族文化素养。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之一,任何艺术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对于艺术系的高校学生而言,民族文化意识较差,民族文化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因此首先要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畲族文化。其次是基于原有艺术水平的基础之上,畲族舞蹈历经了漫长时间的发展,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有了如今的面貌,要使它进一步发展,应当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传统的舞蹈加以继承和创新。在不改变畲族舞蹈内核的基础之上加入新的元素,使得畲族舞蹈具有本土代表性,同时又不失时代特点。
2.3增强畲族舞蹈创作中的情感输入
舞蹈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舞蹈一旦脱离感情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命力,因此在舞蹈创作中一定要加强感情投入。如畲族著名舞蹈《丰收喜》是创作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舞蹈中蕴含着对社会主义的建设热情和丰收的喜悦,同时,舞蹈中还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的纯真爱情。该舞蹈一经演出,获得广大好评,直到1980年,参加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使得该舞蹈进一步传播开来。这段舞蹈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浓烈的感情投入,能够和观众发生共鸣,真切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淳朴和建设的热情。在高校舞蹈创作中,创作者也要在舞蹈中加入感情因素,让舞蹈表现自己,让舞蹈鲜活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创作者首先要有创作动机,被某一种东西所吸引,不自觉的想通过舞蹈表现出来。其次就是注意感情的投入,这个投入要把握适度,太少了舞蹈显得生硬,太多了会显得矫情。保持适当的感情投入,让舞蹈这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发挥它独特的生命力。
3.浙江畲族舞蹈创作重点在于一定要形成本土特色的风格统一的动作体系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性的核心便是有特色,没有特色的舞蹈便谈不上艺术,顶多只能算是技巧。浙江畲族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流传到今天,因此在当扬这一优秀的艺术,也要坚持拥有本土特色的原则,让畲族舞蹈进一步发展[4]。
3.1立足民族文化
上文说到民族文化是艺术的根基,要发展畲族舞蹈艺术,必须立足在畲族的文化之上。因而在高校舞蹈创作中,首先要全面了解畲族文化了解畲族人的生活方式,了解畲族人的思想观念,积极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为舞蹈创作提供素材。编导在一次“三月三”采风中,看到满山遍野的惠明茶树,生机盎然,心灵手巧的姑娘们采茶的身影与山歌交相呼应,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画卷,回来后,编导开始了作品《畲山春》的创作,取名为《畲山春》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大自然春天的景象,第二层是姑娘们心中的“春”。其次是了解畲族的舞蹈文化,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因而有必要了解畲族舞蹈的演变,畲族历史上的善舞之人。采茶是畲族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体验,舞蹈《畲山春》从畲族人民的茶文化入手,整个舞蹈贯穿了畲族女孩惠明茶的摘茶,炒茶,筛茶,闻茶,劳作之余的嬉闹及丰收后的喜悦与满足,这样舞蹈营造出畲族的茶文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最后是在创作中运用这种文化,只有在创作中有畲族文化的内涵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畲族舞蹈,才能保证畲族舞蹈的纯正性,才能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
3.2明确风格定位
畲族舞蹈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具有随意性,目前没有形成完善的舞蹈体系,但是却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一点直接说明了舞蹈的魅力不在于有多么完善的理论和体系,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舞蹈《畲山春》整个作品的风格特征为古朴粗旷,秀丽灵巧。作品的引子以山歌请茶开头,姑娘的身体和手中的箩筐似蜿蜒的小溪,展现了畲族山清水秀的自然风景,给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主要大舞段时进入主题动律,脚下动作以“挪移步”和“上山步”为主,仿佛姑娘们约定好了一起上山去采茶,经过溪水,跳过石头,往山下放眼望去,看到了帅气的插秧郎,姑娘们害羞的用竹筐挡住脸,中段慢板采用了创新的“悠荡步”,体现姑娘们劳作之余,来到溪水边休息,有的洗脸,有的把水泼到同伴身上,引得大家嘻嘻玩闹起来,水声,姑娘的笑声,银铃般的响彻山谷……,发展段,姑娘们采茶归来,用了大量的“下山步”来体现,来到了山下的空地上,开始“比茶“筛茶”“炒茶”,丰收了,姑娘们喜悦的心情真切流淌,她们斗歌斗舞,互相祝福,用畲家女儿独有的方式抒发真实的情感,舞蹈的结尾,把采茶用的竹筐用来相互击打,发出“啪啪”的声音,姑娘们发出“哩哩”“塞塞塞塞”的呐喊声,与竹筐的击打声融为一体,把丰收后的满足和欢喜推到。当前高校舞蹈创作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必须要明确风格定位,即在舞蹈创作中要清楚舞蹈本身的风格和舞蹈要表达的内容是否相吻合。其次还要考虑定位之后的舞蹈是否有着畲族舞蹈的内核,是否体现着畲族文化,要保证畲族文化在舞蹈艺术中的呈现。
3.3大力发展创新
创新是艺术永不衰竭的动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会让舞蹈一直传承和发展。畲族舞蹈发展至今,必定跟畲族舞蹈创作之初的风格大不相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舞蹈进行了创新,对之前的舞蹈有所扬弃[5]。舞蹈《畲山春》保留了许多传统畲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元素,如“悠荡步”“座蹲步”,在动律上加以创新,例如“悠荡步”,原来只有两拍和四拍的节奏,在《畲山春》中,编导进行创新,发展出3M4拍子的“悠荡步”,使之更具有强弱的对比和起伏感,再例如“采茶”动律,传统的采茶就在身体正前方,重复左右手,在这个作品中,编导把采茶平均的节奏打破,开放出体侧和体前相交叉的采茶动作,使之更具有时代节奏感,视觉上更活泼灵动,观众也更能接受这种现代的节奏。在服装设计上,将畲族的图腾,绣花,古代宫装等元素进行提炼组合,体现鲜活的传统畲族民族服装服饰元素,畲族人以“凤凰”为图腾,女孩的着装要有“凤头”和“凤尾”做装饰,本作品的“凤尾”就用了宫装的“七彩色”作为“凤尾”的色调,视觉上提升了色彩感和可看度,裙子为“百褶短裙”,因为畲族人讲究“裙不过膝”,所以必须要保留在膝盖以上,色彩上运用了“天蓝”和“桔黄”这两种冲撞色,更具有少数民族服装的色彩感,而上衣则保留了传统的黑丝绒做底色,绣制上畲族特有的花边和“四大姓氏”的花边造型,既保留了传统工艺,又不失现代的美感。无法想象历经千年不变的舞蹈是何种面貌,但可以肯定的是,舞蹈历经千年不变必定会断绝。因此,在高校舞蹈创作中,要利用高效的优势资源,在舞蹈创作中加入新的元素,大胆创新,为舞蹈增添新的活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新不是对原来艺术的全盘否定,相反,创新一定要在原先基础上进行,否则就是舍本逐末。
4.结束语
畲族舞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发展畲族舞蹈艺术在当前环境下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大学师生作为我国最具创新能力的人群,高校舞蹈创作要在当前基础之上进行。立足于畲族文化、明确风格定位、大力发展创新,把畲族舞蹈艺术发展成为有着本土特色的风格统一的动作体系。文章认为,在认清畲族舞蹈各动作体态和动作的渊源,了解畲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增强畲族舞蹈创作中的情感输入,赋予畲族舞蹈以时代意义,才能真正促成畲族舞蹈的长远发展。(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沛.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创新研究――试析以普高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6):116-118.
[2]苏京.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5):93-94.
[3]唐云.原生态民间舞与学院派民间舞分析[J].艺海,2010(1):213-215.
创作题材同质化,使得校园舞蹈缺少对民族民间舞蹈题材的真正观照。一部作品往往能够显示出创作者的心声,这就是作品的主题。无论是各类艺术竞赛,还是高校间艺术交流活动,地方特色是广西高校的“招牌”。大多院校都是以地方特色为突破点。因此,地方特色使得舞蹈创作有“瞻前顾后”的特点,也使得创作主题显现同质化。纵观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比赛的历届获奖作品,反映校园题材的作品甚少,表现广西本土民族生存现状、生产生活、习俗礼仪等的作品较多,舞蹈动律元素采用本地民族的舞蹈元素,其中以壮族、瑶族舞蹈元素最为盛行。如以壮族舞蹈动律为元素,反应男女青年美好爱情、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甜蜜蜜》;以广西花山壁画为题材,进行二度构思创新的《花山群语》(广西财经学院选送)等等。特色是非常明确的创作立足点,然而当以“特色”为名,虚化、淡化舞蹈作品的立意,颇有偷换概念之嫌。同时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仅以表现民族元素,而学生不能从作品或是表演中体悟到高校校园对本地民族的观照,其本身也远离了校园文化、校园舞蹈的初衷。
以教师为主导的创作方式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众多伪“创作型作品”成为参赛捷径。目前,广西高校舞蹈团大都隶属于高校团委,并没有独立的艺术教育中心。学生训练基本都以课余时间为主,时间捉襟见肘。师资方面,舞蹈教师往往单枪匹马,一位老师统筹舞蹈团的所有事务,因此教师投入作品创作的精力有限。此外,经费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牵绊着创作的脚步,从而出现一些将专业剧目“被迫”性地整编的作法:一些教师以各类舞蹈大赛的优秀剧目为基础,进行调整编创,达到以最小的物力和精力的投入,提升作品的竞争力,同时使学生学习了解舞蹈精品,提高其审美辨识力的效果。这类“伪创作”之风日益蔓延。从现实角度来看,这种作品有不得已之处,但也能借助高水平的作品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审美辨识力。然而,改编作品在舞台的呈现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反而加剧了在“像专业”的道路上的趋同之势,并没有在题材、立意、表现形式上深入挖掘适合学生的表演方式。同时也可看出,以教师为主导的创作方式并没有较好地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执行力以及独创力,以致于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艺术方面的自我成长较为有限。
二、广西高校校园舞蹈创作策略
高校校园舞蹈团也应有别于专业化院团,编导在编创中应有敏锐的辨识力,而不是盲目遵循专业舞蹈的创作模式。专业舞蹈创作在艺术表现的形式上具有先验性的探索,而校园舞蹈创作应更注重对校园生活、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的表现与思考。作为高校舞蹈团,其舞蹈创作则更应具有人文气息、校园气息和生活气息,同时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广西拥有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资源,因此,在创作中应综合以下几点考虑。
(一)完善创作主题
主题是作品的思想内涵,是作品的中心内容,是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在广西高校舞蹈团的创作中,应丰富创作主题,突出校园舞蹈的特点,使其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明确校园舞蹈的属性,确立校园舞蹈的独特性和创作的立足点。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刘建老师曾说过:“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作首先在创作的语言、创作的技术以及创作的内容上,界定自己认同自己,才能够在这场文明的冲突中找回自己。”同理,在广西高校校园舞蹈创作中,应突出“校园舞蹈”的个性,而不是盲目地向专业化方向靠拢,与专业化混为一谈。在主题上,校园舞蹈作品应更富校园气息、人文气息,表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和情感气质,融入当代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在手法上,校园舞蹈创作应多采用写实、勾勒的方式,使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从而在效果上弱化学生训练时间少,基础薄弱等问题,使学生易学、易理解、易参与,作品更加生动自然。以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作品《校园变奏曲》(北京工商大学选送)为例,该作品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为表现内容,舞蹈动作融舞蹈性与写实性为一体,其中不乏一些日常生活动作,如敲电脑键盘、刷牙、打篮球等,诙谐幽默的表演、青春活泼的动律,将细致的生活写实与舞台艺术二度创作完美融合,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在民族民间舞题材和动作元素的选择上应把握“度”与“破”的原则。“若想得奖,在编创中就必须走本土特色的路线,否则没戏。”这无疑体现一种“以特色压倒一切”的观念,也使校园舞蹈创作陷入了一个不以表现校园为主,而以表现民族民间为主的怪圈。虽然“校园”与“民族民间舞”之间并非二元对立,但以民族特色取代校园舞蹈本身的属性也是不可取的。高校舞蹈团的学子多来自各类专业学科,若仅以地方特色塑造、训练他们的肢体,是否会略显片面和狭隘?这种对民族元素过度青睐是否会使广西校园创作主题和思路纠结于那细小的缝隙中?因此,在创作主题的择取中,应把握“度”的原则。编导们在彰显地方特色方面应避免过犹不及和盲从,即使选择了民族民间舞题材和元素,也不应单纯苍白地彰显地方本土特色,而应将视角转换到当代大学生的诉求上。在创作手法上,既要突出民族特色,又要避免手法的同质化,不拘泥于单一的表现形式;又或者以作品主题为主导,在舞蹈元素上有更为多元化的选择。以获得第二届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舞蹈作品《起跑线》(广西艺术学院选送)为例,该作品选用现代舞的动作元素,描述一位残疾青年从沉溺于沮丧———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拼搏———奋于起跑的成长和蜕变,反映了当下青年敢于面对挫折、勇于拼搏进取的毅力和魄力,情感真挚,引起当下大学生的心灵共鸣,也较鲜明地反应当代大学生内心诉求,在众多趋同的作品中使人耳目一新。虽说此作品并非来自普通高校舞蹈团,但它的成功也折射出了高校舞蹈团在舞蹈创作中的新角度、新空间。
(二)“情”能补“拙”
情感是舞蹈的命脉。舞蹈情感化就是在舞蹈编导从构思酝酿阶段到最后合成推上舞台的过程中,用情感的方式对思维指向中的对象进行“拟情化”处理。校园舞蹈团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他们虽然舞蹈基础薄弱,但是在文化基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理解和认知能力较强。在肢体的开度永远比不上思想的张力的情况下,与其费尽心机地让肢体突破极限,不如注重作品的情感性,加强情感的运用。在创作过程中,应“以情带形”,侧重作品的情感特征,使学生能以“情之真”补“动作之拙”。这样在舞蹈表现时,学生容易进入表演状态,诠释作品的情感内涵。从受众方面,任何一个读者、观众或听众在艺术鉴赏中,对于艺术形象的感知和接受都会受到情感的影响。同时,在特定情感影响下进行的艺术感知,又会作用于情感,引起更深的情感活动。作品情感的表现更易引起受众的共鸣,饱满的情感常常能感动受众,从而使其不再只拘泥于动作技术、动作规格、动态特征。舞蹈《起跑线》的成功,不仅是其主题的新颖、动作的张力,更重要的一点是直入人心的情感表达。当演员从摔倒到爬起继而冲过终点声嘶力竭地呐喊时,受众想必都完全沉浸于舞台上的呐喊欢呼,而忽略对演员的肢体形态的苛求。
(三)“巧取”动作构成
在校园舞蹈的创作过程中,编导不能如专业舞蹈编导一样以自己的创作思路为主,而需综合考虑学生的现实条件进行“筛选式”创作。以广西大学为例,由于没有招收特长生制度,舞蹈团成员均是非舞蹈专业学生组成,舞蹈基础薄弱。在编创过程中,面对学生有限的舞蹈基础,编导需要准备多套主题动作,由难至浅,由繁至简,最终的主题动作只能以学生最终的掌握能力为主。因此在动作的设计和构成中,不可“硬拼”,应“巧取”。首先应侧重舞蹈动作的直线型特征。所谓直线型,就是动作的路线以直线型为特点,动作干脆利落、力点分明,不过分迂回盘旋、不过多注入“小范儿”的东西。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模仿能力、舞蹈惯性感相对薄弱,对于小范儿的处理能力较弱。因此在编创动作时,可多使用动作方位感明确、角度清晰、流动路线清晰、记忆点明确的动作,尽量避开运动路线过于迂回、小范儿过多的动作素材,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更能扬长避短,提升舞蹈的质感。其次,巧妙处理舞蹈技巧。
在该类舞蹈团的舞蹈创作中,巧妙处理动作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跳轻转。校园舞蹈团的学生虽然舞蹈基础薄弱,但跳跃优于旋转。旋转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而弹跳是从小伴随着他们成长的必备技术,体育考试的跳远、篮球场上的跳跃等等,相对于旋转技术,学生的弹跳能力更强。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可考虑重弹跳轻旋转,特别是男子舞蹈,可多使用交替性的跳跃动作,提升学生舞蹈动作的张力。其次,重整体轻个人。由于缺乏特别优秀的个体,在处理技巧时,可采用整体的方式,如将群体托举难度提升,抑或丰富调度,削弱技巧薄弱的视觉效果。最后,重质感轻难度。在该类舞蹈团的舞蹈创作中,不可盲目追求技术,应更侧重艺术感。旋转、跳跃、翻腾、软开度,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身体条件可能性的前提下,不可好高骛远,应强调技巧的质感而非难度,切忌技巧与舞蹈动作独立存在,应将技巧与舞蹈动作自然融合,避免技巧的唐突性。
(四)善用道具
道具是舞者情感的寄托、延展。鉴于校园舞蹈团学生的舞蹈基础,道具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淡化学生动作规格、动作细节方面的不足,如手形的不精准、肢体的延展局限等等。在广西高校校园舞蹈的舞蹈创作中,在道具的使用上,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日常生活道具的运用。有别于舞蹈专业团体的舞蹈创作,在该类舞蹈团的舞蹈创作中,可以尝试使用日常生活道具。舞蹈《校园变奏曲》中的篮球、雨伞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物品,形象具体,真实通俗,通过艺术的处理,生活性与艺术性达到统一。再次,地方特色道具的运用。广西有13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特色道具种类繁多。如壮族的绣球、蜂鼓,瑶族的长鼓等等。在校园舞蹈团的创作中,可运用本土特色道具,抑或打破传统意义中的道具,尝试生活用品作道具。以第二届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舞蹈作品《甜蜜蜜》(广西河池学院选送)为例,众所周知,广西是全国重要的蔗糖产地,甘蔗对于壮族人民来说有着深厚的寓意:甜蜜的生活,节节攀升的未来。该作品采用以壮族舞蹈动律为元素,以象征甘蔗的竹竿为道具,表达了壮族青年们品味甜蜜爱情、珍惜幸福当下,展望节节攀升的未来。在道具运用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善于从生活细节出发,富有新意。
三、结语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逐步积累这些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
例如:浙江省孙红木在谈她创作《养蜂的小妞》的创作过程时说:从表面看,养蜂的工作按照舞蹈创作要求缺乏动态,即可舞性,难以很好的树立舞蹈型像。但从舞蹈长于抒情的角度认真地思索分析,发现蜜蜂这种神奇的小昆虫勤劳、坚韧、勇敢,它为人类创造财富,送来甜蜜。而养蜂人常年四处奔波,追踪蜜源,工作辛苦、平凡。养蜂人的工作和蜜蜂的精神都值的我们去赞美。但是如何用舞蹈去表现呢?经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养蜂人与蜜蜂有着不同寻常的亲蜜的爱的关系,而这种特殊关系使我们在他们“静态”的劳动中看到他们“动态”的内心世界。他们那种欢乐、甜蜜、幸福的内心世界洽洽适合用舞蹈去表现。具体的方法就是把思想、情感化为能被观众看见的“动”的形像,这种形像是情感,升华的表现,绝不是去勉强模仿表现他们劳动的外部形态,而是要始终抓住并表现养蜂人的“情”。
艺术作品不夸张就没有表现力,而夸张就必须有丰富的联想——想象力。联想到养蜂人的头、身、手都沾满蜂蜜,引起蜂对人的追逐、嬉戏,从中体现蜂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这种交流形成的欢乐劳动中的“节奏因素”使舞蹈“形”、“情”具备,由此产生了舞蹈的形像基础。加之巧妙的运用道具,突出养蜂小妞可爱的性格特征等,使《养蜂小妞》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像。
生活美不等于艺术美。创作者对生活中各种美的事物要进行高度的浓缩与升华,要善于像蜜蜂吮吸花蜜那样,吸取生活中最甜美的营养,进行艺术的高度概括,使其成为鲜活动人的舞蹈形像,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与薰陶。
(二)舞蹈作品要歌颂崇高品格,富于时代精神。
任何艺术作品都服务于它所处于的那个时代,跟不上时代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就失去了它的生存价值。大量民族民间舞蹈能在我国长、期流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们能顺应人民大众一断变化的审美追求,紧根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才得以生存。众多的经典舞蹈作品之所以常盛不衰,也是由于他们所表现的主题抓住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在作品的内容、形式上达到了理想化的高度。现在我们提倡弘扬民族文化,强调文艺作品要反映时代主弦律。弘扬民族文化是指我们民族数千年所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精粹,它蕴含着我们民族开拓奋进,勇往直前,富于创新,敢作敢为,无私奋献等最歌唱家贵的精神品质。而文艺工作者由其是进行作品创作的人们,就应该用大量蕴含着民族崇高精神品格的艺术作品去教育感染人,鼓舞激励人,去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素质。
我们所指的“时代精神”,应该是一种积及向上的、催人奋进的、能鼓舞人们斗志的精神。这种精神能使人迸发无穷的力量,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能使人深切的感受生命自然的美好,从而对生活充满着希望。“时代精神”不是某些人追求的所谓“时尚”任何时尚都是有他的属性的,有的代表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有的却表现出一种颓废、落后的观念。在当前的一些创作作品中,确有一些人追求的“时尚”背离时代,远离生活。作者把自已狭隘、消沉的人生理念融进自已的作品中,表现他们自身的与时代极不合拍的精神和内心世界。这是我们应该坚决摒弃的。有的作者为了标新立异,为了迎合市场中一些观从低级趣味的需要,即强调所谓的剧场效果、经济利益。对一些优秀的、能体现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独特魅力的民间舞横加扭曲,
一些最能代表东方含蓄美的舞蹈,被硬性的塞进西方的剧烈的弹胯、顶肚、顶胸的动作。认为这样才有“性感”,才能迷住观众,才够刺激且不论社会上怎么样评价,仅是这种无视我们民族的审美感情,无视或淡化我们民族所独特的、为国际社会所赞叹的东方美的创作思想,也是我们应该批评的。
大量好的作品,能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从这种艺术美的享受中,领悟一种精神情操的美,使人们对生
活、对社会产生一种深切的爱,这就很好地起到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
例如《闪闪的红星》中冬子妈英勇牺牲的舞段,烈火熊熊,英勇顶立火中;震憾人心的音乐旋律,满场红彤彤的灯光;叠印出潘冬子一句无声的“妈妈!”给观从众以及大的冲击力,震憾了人们的心灵,引发了大家强烈的精神共鸣。
又如《春蚕》根据唐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的名句,把春蚕、蜡炬献身精神体现了出来。编导着重塑造和体现春蚕的心灵美,突出了他造福人类的品格。在艺术手段的运用上,设计了一片硕大透明的桑叶,叶子背后是充满曲线美的“春蚕”(演员)。通过演员优美的双臂动作和手中漂渺的纱巾,表现春蚕吐丝作茧自缚的过程,展示“丝方尽,情不断”的意境,并从中给观众以春蚕丝尽至死无憾的深刻思想内蕴。这个作品表现的是春蚕,实际歌颂的、给人的启示是献身精神。
再如舞蹈《敦煌彩塑》,作品没有直接歌颂英雄人物,也没有赞美某种崇高思想。而是取材借鉴敦隍石窟中的“飞天”,塑造了一群少女的舞蹈型象。作者抓住女性美中最能打动人的几个方面——温柔、端庄、委婉、恬静,刻画出鲜活动人的东方青春少女的群像,使人观后难以忘怀。作品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舞蹈的姿态、动作、造型,与舞蹈意境融洽的音乐,以及营造出特定氛围的舞美灯光,反映了伟在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精美绝伦的造像艺术,由此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一是通过优美的舞蹈,展示女性美的独特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以上事例都是说明,舞蹈作品虽然以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表现手法去创作艺术形象,但这些作品的品格是崇高的,是健康向上的。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去反映生活,并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薰陶。因此,它符合当今的时代精神,能很好的为时代服务。
(三)熟悉积累专业素材,全面提高专业修养。
1。多看多学舞蹈语汇。
舞蹈语汇(动作)是靠积累才能丰富的,只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也只有对动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它的运动、变化规律,再进一步对这些动作进行变化发展。
另外,对是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人们劳动或其它习惯动作进行分析,了解它们的型态、动作规律、动作节奏等选择其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进行美化提炼,使之成为闪烁光彩的舞蹈型像。如《浪里人》的创作,作者深入到渔民中,观察渔民劳动生活如织网、拉网、撑篷、摇橹;渔民习惯两腿分开站立,走路步伐沉稳有力;战风斗浪形成他们勇敢、豪爽、憨厚、直率的性格特征等。作者对这些素材进行了典型化的表现,创造了生动丰满的舞蹈型像。
2。对各艺术门类的综合学习。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创作舞蹈不仅要有对人体动作的娴熟运用,还要通过其它的艺术手段,为作品的主题、人物型像、情节发展、的兴起等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首先,创作者应具有很强的音乐感。音乐感是指对音乐的理解。不仅在理伦上理解,更重要的是对音乐表现情感和音乐型象上的理解。例如,一个舞蹈家和一名画家同时听一首名曲,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就会不同。画家脑海里出现的是画面、构图、布局、是各种色彩、明暗的对比。舞蹈家则会根据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音响的强弱、脑海中不断闪烁着各种跳跃,旋转和时而翻腾激烈,时而舒展委婉的动作形像。虽然二者理解不同,但他们都是很强音乐感的欣赏者。
(2)要对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
舞蹈构图在作品中至关重要,好的构图能给人以振奋,感到它变化无穷,内蕴丰厚。呆板的、一成不变的构图画面会使人感到枯燥,毫无感染力。俄罗斯小白桦歌舞团的《小白桦树》,虽然动作简单,但它却运用蜿蜒流动的队型,迭幻繁复的变化,描绘出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闪射着迷人的魅力。重庆龙灯艺术节开幕晚会中的,《中国人》舞段,仅靠此起彼伏的万里长城的阵型、四大片块交错、快速穿插和组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浩大的气势,给人以很强的震憾。
(3)要对灯光、服装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学习,以便于在创作时综合考虑运用。
舞台灯光变化运用的好,就能深化作品的主题,渲染浓烈的氛围,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景中。《春蚕》的背光、顶光、侧光的运用,形象地造就“蚕”晶莹剔透的美妙胴体;《再见吧,妈妈》通过特殊的灯光效果,营造出朦胧的、如梦似幻的母子相见的画面。这些巧妙运用灯光的艺术手段,都是灯光师按照编导的创作和设计要求而解决的。
舞蹈服装的设计当然是设计师的工作,但是编导要提出对服装的设计要求。这个要求一般要考虑两点:一是有助于点题,看了服装的样式、色调,就能明白你要表现何题材;二是服装要体现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另外,服装设计要充份考虑舞蹈上人体艺术,是用身体、四肢来“说话”,表达一定内容的。服装设计不合格,不符合作品的要求,不但无法表达作品的内容,甚至会破坏预想的效果。好的舞蹈服装,会给观众以鲜明的人物形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中的变色长裙,先后变出黄、红、绿三种颜色,表达出不同的内涵;《丝路花雨》的“飞天技乐”服饰,把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塑造出来。
(4)编导要充份培养自已的想象
能力(联想、幻想),使舞蹈具有浪漫抒彩,这是作品打动人心、感染观众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回顾20世纪90年代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真可谓大河浪涛连天涌,花雨缤纷话神奇。这是中国舞蹈家们乘东风,张大帆,鼓干劲,争上游,创造当代中国舞蹈奇迹的年代。
首先,中国舞蹈艺术前所未有地探触当代中国人的时代精神,以动感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极其丰富的社会精神风貌,以舞蹈艺术之美勾勒着中国社会精神生活之旅。1989年问世的《黄河一方土》以鲜明的个性勾勒出黄河人的内在情愫,虽然仅仅是婚姻生活的幅幅画面,却极力地将艺术的目光聚焦在人的内心深处。随后,1991年问世的大型舞蹈晚会《献给俺爹娘》,更是整个90年代舞蹈创作的先导。其中对于民族情感、民族性格、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艺术表达,得到了众口一词的高度称赞。它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舞蹈创作发展,也几乎可以被看作是自延安新秧歌运动以后中华民族精神在舞蹈领域的又一次昭彰。《俺从黄河来》、《黄土黄》等作品或用大群舞构图中充满渴求力量的身影,或用浓烈的鼓声和奋跃的舞蹈姿态,积极反映了中国开放初期人民群众从闭守心理到张望远方的急切目光和冲动心理。《东方红》、《阿莫惹妞》等一系列作品则比较深入地探索了华夏民族不屈不挠的坚韧性格和容纳百川汇成大海的胸襟与气魄。
另一方面,为了更深刻地揭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90年代的舞蹈创作不得不打破原有舞蹈艺术的样式和风格,采用新鲜的手法,大胆探索新的表现理念和表达方式。《长城》、《绿》、《地平线》等作品,也都将艺术创新写在了自己的艺术旗帜上。2001年创作演出的《我们看见了河岸》、《我要飞》等现代舞作品,更是将中国人大胆吸取外来艺术,创造全新自我的时代风貌勾画得生龙活虎。演出中那紧握拳头的速写,让每一个观舞者都深切地感受了历史前进的巨大冲动和力量!
90年代以来,舞蹈艺术不仅是时代的号角,吹响着当代中国进步的主旋律,还用舞蹈艺术特有的心理刻画力量揭示着人类内心的丰富世界。换句话说,如何深入开掘人类内心世界,是这一时期当代舞蹈艺术发展历程上最重大的课题之一。舞蹈艺术创作积极探索了多种社会层面的丰富社会心理,以及不同性别者的精神之旅。《暗战》用双人舞的形式表现了生活中普遍发生着的对抗、冲突及其复杂。在国际上获得很高声誉的《也许是要飞翔》、《和梦一起上岸》则表现了人在现实中所遭遇的暂时挫折以及那不可放弃的永恒追求。也许是舞蹈艺术语言富于优美动感的缘故吧,许多优秀作品都将视觉焦点集中在女性心理的刻画上。《天边的红云》以中国工农伟大中的女性战士为表现对象,用浓重的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艰苦绝地上的牺牲之于女性战士所潜藏的解脱意味,以及正是在牺牲中所蕴藏的精神之壮烈、追求之高尚!杨丽萍的名字,自80年代开始响亮起来,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它不仅证明着一种舞蹈艺术被普遍认可的社会现象,还证明着让舞蹈艺术走进千家万户的艺术理想。这在当代青年舞蹈家中并不多见,也是新时代以前中国舞蹈界所梦寐以求的事情。如果我们深究其理的话,除去杨丽萍所创造的特殊舞蹈形态美之外,我们不得不承认她非常善于创造具有独特心理色彩而又非常富于民族性的舞蹈艺术形象,舞台上时有即兴发挥部分而至自由状态,能够触及人心和生命底蕴。她的《雀之灵》、《两颗树》等,都可以当作女性心理的独白去细细解读。
10余年来,舞蹈者们穿行于历史的时空里,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审美需求的鼓舞之下,以独特的思考力量和极大的创作热情,创作了大量的舞剧和舞蹈诗。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至1978年间,近30年里舞蹈界共创作了70余部舞剧。自1989年至今的10余年来,共有约120部舞剧问世,是此前舞剧创作的近两倍!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舞剧创作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0余部。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这也是个惊人的数字!如此众多的当代舞剧拥有一批鲜明的艺术形象,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舞剧人物之画廊。如由黄豆豆主演的舞剧《闪闪的红星》,以巧妙的舞蹈艺术手法,用一个孩子般的眼睛观察事物,塑造了一个充分舞蹈化的“潘冬子”。舞剧《妈勒访天边》,对一个简单而富于象征意味的壮族传说做了大胆的加工和改造,以超越自我、战胜人性中的弱点为艺术表现的大主题,在传统故事里做深入开掘,成为一部当代人心灵历程的诘问史。《阿炳》、《大梦敦煌》、《妈祖》等舞剧和大型舞蹈诗作品,都在各种角度上塑造了多样的人物,或以神奇的民间艺术家生平故事为底本,或以沿海人民普遍尊崇的神灵人物为表现对象,或以古代文化遗产为创作的依托,给我们的舞剧艺术舞台增添了相当美好的形象。
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内在的启示。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作为一名少儿舞蹈的教育及创作工作者,笔者认为:儿童舞蹈从创作规律和创作技法上与成人舞蹈创作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创作,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舞蹈的创作主体是成人。因此,受生理、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使成人与儿童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这就需要儿童舞蹈创作者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
一、童心纯真,富于幻想
唐代刘长卿有诗句云“心镜万象生”,即人的思维与感情皆附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而生存游戏于这万象自然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有着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天生的好奇会使他们看到原来空无所有的地方有某种美妙的图象出现,更喜欢模仿自已在某地方看到的景物。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是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不开的。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是创作儿童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努力把握儿童认识客观世界和反映客观世界的特点,洞析儿童微妙的心灵内涵,儿童舞蹈创作者便会得到无竭的启示,便会从在成人看来无足为奇的事物中,产生出无穷的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并从中捕捉到能用舞蹈形式来表达儿童情趣的舞蹈形象来。
二、夸张与变形的舞蹈语言
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启迪,但它所提供的艺术图景却远比生活更突出,更鲜明、更感人。美学家朱彤说:“只有通过虚构进行夸张,才能创造艺术美。”在生活基础上的虚构与夸张,正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所以,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显现出更美好、更浪漫的艺术境界。
夸张与变形是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表演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是适应舞台表演和没有语言作为媒介交流的表演形式,只有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才能让观众从视觉中获得清晰的表情信息。
兰、拟人化的手法
拟人化的手法,很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在孩子们的眼里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会说话、会吃饭、会生病,有爸爸、有妈妈。创作者按作品的内容需要,将儿童的各种特征和思想注入动、植物溶化成一个完整的感人形象。使孩子们进八角色,在美的节奏的动作中,自由自在地表演,从而体现出儿童舞蹈语言更追求形式的新颖性、变化性,它不只是简单的模仿和夸张,不是照搬成人现成的动作,而是在不断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建造自己的素材结构,努力去创造,去寻找新意,寻找新奇,以美的成功的艺术形式吸引广大儿童,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激情,满足他们的欣赏需求,儿童舞蹈语言的创造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以夸张、简洁、明了、灵活的语言,展现儿童的神与形,情与趣。
四、自然天成的童趣
自然,作为一种艺术品格是指真谆、质朴、清新。舞蹈作品的自然气质,首先得之于精心的选材。儿童情趣就是符合儿童年龄,生理特点,体现儿童情感,激发想象力,观察力,能为儿童心领神会的饶有兴趣的事和物,如何寻求儿童情趣呢?从儿童生活中去发现那蕴藏着富有情趣的事和物,进行独特巧妙的构思,创造令孩子们神往的意境和生动的艺术形式,给儿童以羡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浓郁的儿童情趣,最终使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
五、为了明天
美国舞蹈大师特德・肖恩说:“舞蹈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人们新的需求和社会新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开启着人们的心智,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个从事舞蹈事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代儿童的自我意识增强趋向复杂、成熟。
根据社会功能的要求,可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综合训练。一是抓住儿童爱蹦爱跳的天性。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诱导,抓住节奏,突出整齐,追求美观。二是抓住舞蹈性,练好基本功。三是编排组合,增进兴趣。适应孩子们认识规律,编排拟人化的动物动作组合。四是用民族舞律功,提高孩子灵敏度。五是开设毯子功,增进舞蹈技巧。毯子功训练是提高舞蹈技术技巧的捷径,一般经过二年多训练的孩子们都能做到学用结合。六是用集体舞增强群体意识。儿童们参加集体舞训练,能在愉快的歌舞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增进团结、自觉地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一、舞蹈的灵感获得
舞蹈灵感是极端感性刺激的结果。在现代文明中,人的理性过度发展,情感的进化却大大滞后,理性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对于艺术创造是致命的弱点,为了艺术创造,就要不断地寻求新的感觉方式,开启新的感觉之门,打破原有感觉世界的极限,进入生命感觉的崭新境界。艺术的创作依存于感性生活,极其重视自己的感觉,对于感性生活产生一种偏好并乐于沉溺于其中,艺术的世界把创造者置身于一种非常境地,并主动地置身于各种高强度刺激构成的环境中,觅找新感觉,进行创造。
舞蹈灵感的获得是舞蹈创作不可逾越的第一步,是舞蹈创作的原动力。它的获得源自生活,同时要克服生活中的理性,在感性的极端中获取。好的舞蹈灵感一闪即过,昙花一现。创作者需要凭借自身的感受去迅速地捕捉它,捕捉到后舞蹈创作便开始了。
二、舞蹈思维创作
在舞蹈创作中,肢体创作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普遍的。但舞蹈的思维创作却一般被注意。舞蹈思维创作主要是观念的创作。古往今来有成就的艺术大师都是先从概念上打破了当时的旧观念,从而超越前人。所以在我们舞蹈创造中,也要进行思维创造和观念的改变。
舞蹈思维创作受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和社会需求的影响。如现代舞本身是一个地区性的舞种,一般起源于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这与当时当地的社会习俗、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更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街舞的出现。街舞之所以起源于美国黑人,其中有许多原因,第一,美国有强烈的种族歧视,压制了一些黑人的情绪。这是舞蹈动机的根本。为了发泄情绪黑人舞者们抛弃了“审美”这一要素,保留了其它要素,剩下的要素有社会生活的反映、情感以及动态意象;第二,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为“社会存在”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第三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文化消费方向发生了改变,成多极化趋势,不再以上层社会的审美为最终标准(如:文雅的芭蕾剧),所以有了不同的“社会需求”;第四、文化思潮的进一步解放。人们的艺术追求已不再是求真写实,和抒发个人情感,而是追求新奇的感觉。因此,舞蹈思维创作应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审美标准,不至于“曲高和寡”。
三、舞蹈意象创作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是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在舞蹈艺象的特定情境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与情感强度的统一所体现的情感倾向,以及动作在运动中的“力效”,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内容,表现人物情感,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艺象,具有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
在成功获得舞蹈灵感后,创作者需要进行的下一个步骤是进行舞蹈艺象创作。舞蹈意象创作不同于简单的动作设计,它不仅讲究动作、结构安排的对称、均衡,而且注重场面的丰富变化与和谐统一。还要借助服饰、道具、灯光和象征性的舞美设计,特别是音乐的烘托和渲染,形成多层次的美感效应,产生震撼人心的巨大感染力,综合体现多方面的舞蹈美。它是恰如其分表现舞蹈灵感的一种艺术形象思维。它综合了时间、空间、音乐氛围、舞蹈表现内容等因素。它要求创作者不仅有良好的舞蹈基础,更需要有较高的艺术形象思维能力和独特的创作手法。
四、舞蹈的意境创作
舞蹈的意境有许多种,第一个是心态意境。心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喜怒、哀乐、忧愁、烦躁等心理活动的表露形式,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复杂多变,在一定的范围里,标志着社会某一个民族或个人的精神斗志。 再者是生态意境,舞蹈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原始状态起,就由各种物体打击出各种节奏相伴随,而打击出来的各种节奏也正是音乐的原始状态。舞蹈艺术发展到今天,更是与音乐难舍难分。好的舞蹈构思创作出好的舞蹈音乐,好的音乐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的成功之作比比皆是。三是情态意境。情态,顾名思义是指“情”和“景”的交融,“情”是人所为,“景”是客观存在,两者统一形成动态情势。当人与景观产生联系融为一体时,情态便在情景交融中自然结合,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
舞蹈艺术和其它的艺术门类一样,在建构自己的艺术大厦时,情要真,意要深。而情真需要创作者对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意深则需要艺术家们对社会生活有高屋建瓴的理解和认识,只要情真意深,形象必然丰满,作品的哲理品格也便会透过情节自然浮现出来。
舞蹈的形式美,技术性极强。但这种形式美和技艺性,都是发自人体自身的,外部的形态美和技艺,都不可避免地与人体内部精神情感相通,受其支配并表现情感。不是这样,就不能称之为活的人体了,这样的舞蹈也就失去了舞蹈的真谛。舞蹈作品的生命源于人体内部精神情感的创作机制。
五、舞蹈创作中应避免的倾向
(一)避免求大心态
任何艺术形式(现象)的生成、发展,都与社会情态、审美需求相关。改革开发以来,逢节日庆典、历史纪念、重大事件以及歌颂英雄等等,群情激昂,社会需要一种具有较大气派的、色彩丰富的艺术形式来歌颂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于是,这种求大的心态应运而生。它们大都是围绕某一主题的“拼接型”制作,比原创性艺术作品的孕育、创作要快捷得多,尤其是有了明星加盟和华丽包装,既能配合特定的主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群众的观赏需求。它的电视传播率,远高过舞台艺术精品,故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审美习性。当然,这样的创作也是必需的,但是切忌形成一种趋势,这样会形成一种雷同化的舞蹈创作模式,束缚了舞蹈创造力的开掘。
(二)民族舞创作中属性的淡化
“民族民间舞蹈” 曾是舞蹈创作中的主流。它是包含各个民族在民间自然传衍的舞蹈和在此基础上经过艺术家加工、创造,具有专业水准的舞台艺术品。当前必须引起注意的倾向是民族舞属性的淡化和扭曲。部分创作者打着“拿来主义”的旗号,把“劣质洋荤”当“创新”。随手拈来几个似是而非的“民族舞动作元素”,生硬地嫁接同样未经认真学习的“外来形式”,造成民族舞属性的淡化、扭曲。
我们并不限制舞蹈编导依自身的个性和审美选择,创作各色品种、样式的舞蹈,也并非狭义地认为“民族性”必须依循特定的地域风格、传统形式,不可变通、借鉴、发展。但千百年来,民族舞蹈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形态特征而成为了各个民族的“标记物”,这个“标记”随时代的发展而渐进性地变化着,如果艺术家通过“加工”使其远离固有的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也就不成其为“这一个”民族的舞蹈了。
(三)切忌急于求“新”立“异”
中国加入WTO 以后,在当前文化领域思潮中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认为“文化一体化”趋势不可抗拒。有意无意地趋同于西方“强势文化”,认为这才是“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二是偏狭的民族主义倾向。认为“应对”就是单纯意义的“保护”,抵制外来文化,片面地理解“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舞蹈创作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这两种思潮的影响。相比于偏狭的民族保护主义倾向,舞蹈创作者更倾向于接受“文化一体化”,在创作中更是急于求“新”、立“异”。他们除了在一些非舞界的“著名”文人所说的:中国舞“大都是皮相敷衍”,“与西方现代艺术接通了血脉,才能直逼生命的本质”(参见余秋雨《东方哲学的微笑》1997,11,1.《中国文化报》)中找到依据外,在舞蹈创作中不深入考查历史背景、人文风貌,缺少舞蹈形态之依据而任意发挥的现象大量存在。
艺术创作的严谨性不能等同于学术研究,但艺术家的文化修养、舞蹈形态的历史依据和民族背景是必须的,抛却这些基本的要求必将导致舞蹈创作中认知和审美品位的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