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内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腹痛的方法,为临床中医内科治疗腹痛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可参考。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76例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症状及其中医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腹痛病因不明时,可将其诊断为腹痛待查后,并结合腹痛的主要临床特征进行辩证论治。结论:穴位按摩、针灸治疗、饮食疗法、辩证组方、中成药等治疗方法对治疗腹痛均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腹痛;中医内科治疗;方法分析
腹痛从中医角度来看,其发病多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的脏腑气机不利,从而使患者经脉气血发生阻滞,进而使其脏腑内的经络失营养供给等[1]。而根据腹痛的部位,又可将腹痛分为脘腹痛、脐腹痛、少腹痛、小腹痛等多种类型。本研究选取76例患者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76例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18岁,其平均年龄为(48.2±10.9)岁;有60例患者因急性胃肠炎引起腹痛。
1.2腹痛病因及常见临床表现
中医认为,腹痛多是由于外邪入侵腹中,饮食损伤脾胃,情绪抑郁失调、跌扑损伤或络脉瘀阻于腹部或阳气虚弱等原因所致。具体如下:
(1)外邪入侵,寒气阻滞:外邪侵,寒气凝滞,使患者脾胃的经脉气机阻滞,寒邪外侵,引起腹痛。此时,患者腹痛剧烈,遇热后疼痛可减,但遇寒邪则疼痛更剧烈,患者手足冰冷,舌苔可见薄白,脉搏则细沉。
(2)湿热瘀滞,寒邪不解:暑热时患者外感湿热,内瘀滞寒邪,郁结于脾胃,致气机不通,引起患者腹部疼痛。此时,患者腹痛多表现为胀痛拒按,受热后患者腹部胀痛增加,小便短赤,苔黄脉滑数。
(3)饮食积滞,损伤胃脾:饮食不节,恣食肥甘辛辣或误食馊腐之物,又或饮食生冷等致寒邪瘀滞脾胃,腑气阻滞,进而引发腹痛。此时,患者腹部胀痛拒按,不思饮食,后腹痛可减,便臭,苔厚脉滑。
(4)情志失和,肝气阻滞:怒火伤肝,气机瘀滞,气血不畅;忧思伤脾,致脾气血失和;肝脾皆伤,又致脏腑经络气血不通,进而引发患者腹痛。此时,患者腹痛胀满,嗳气或情志温和则痛减,怒火旺盛或思虑甚时则腹痛加重,苔薄白而脉弦。
(5)跌扑损伤,气血瘀阻:跌扑损伤致气血于腹部瘀滞,血气通行不畅,则脏腑经络难愈,最终可致腹痛。此时,患者腹部刺痛剧烈难忍,气血瘀滞结块,咳嗽等腹痛加剧,患者舌紫,脉涩。
(6)阳气虚弱,中虚脏寒:患者体弱虚寒,阳气不足,或过食寒凉之物或体虚生寒致脾阳伤损,而肾阳、寒邪内外侵体引起腹痛。此时,患者腹痛绵绵,时痛时缓,喜温恶寒,食寒痛则加剧,体寒手足冰冷,面黄苔薄而脉细。
1.3方法
1.3.1穴位按摩承山穴按摩:嘱患者取侧卧位,若为男性患者则握其左侧小腿下部,而女性患者则握其右侧小腿下部,操作者拇指按其腓肠肌下的正中部位,患者在伸其小腿时其肌腹上出现的交角部位即承山穴的位置。操作者先轻后重用,先浅后深的用其拇指进行按摩,当患者按摩部位感到酸胀时,操作者拇指用力按压承山穴,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再缓慢将瘀滞于体内的寒邪之气呼出,操作者随患者呼气而缓慢放松按压力度后轻柔承山穴,患者痛时即可停止按摩。
1.3.2针刺治疗取患者双侧足三里、梁丘、天枢及中脘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操作者给予患者足三里穴位直刺,梁丘、天枢及中脘等穴位均给予强刺激,若患者疼痛未出现明显缓解者,在其后足三里穴位处将针退至患者皮下,改直刺为斜刺,将左侧针尖刺向外上方,而右侧针尖则刺向内上方,患者顿感疼痛减轻,强刺激留针30min,每日一次,共10次。
1.3.3灸法选取患者天枢、中脘、神阙、脾俞及肾俞等穴位进行灸法治疗,选择穴位,并将鲜姜片放置于其上,后将艾炷置于鲜姜片之上,将艾炷点燃施灸。
1.3.4饮食疗法
(1)丁香、肉桂、草豆蔻及鸭子1只,选取适量的葱、鲜姜、盐、冰糖及卤汁,煎熬两次,并于水沸后再煎熬20分钟,待药汁熬至约3000ml时,将其滤出;然后将鲜姜、葱捣碎待用;再将药汁放入锅中,加鸭子及捣碎的鲜姜、葱用小火煎熬至六成熟后捞起后晾凉待用;再将卤汁置于锅中后,将鸭子也放入锅中,用文火煮熟后捞出,并将浮沫捞净;取出冰糖、食盐及味精搅拌均匀后再将鸭子放回锅中,文火蒸煮,不时滚动鸭子浇卤汁,当卤汁均匀沾满鸭子时将其捞出,再将香油均匀涂抹于鸭子上即可。此食疗方法可以和中暖胃,驱散寒邪,止呕去痛。
(2)选取适量的胡椒、白术、肉桂、葱白、食盐及猪肚1个。首先将猪肚洗净备用,将胡椒、白术、肉桂及葱白与盐搅拌均匀,填埋与猪肚中,再将其置于砂锅中,并添加适量的水用文火将其煮烂,并于空腹时食用。饮汤,每日2次,每次200ml。
1.3.5辩证组方
(1)理中汤:温中健脾,其组成为人参6克(现用党参)、干姜9克、炙甘草6克、白术12克。水煎服,也可炼蜜为丸,名理中丸。
(2)香砂六君子汤:益气补中,其组成为人参3克、白术6克、茯苓6克、甘草2克、陈皮2.5克、半夏3克、砂仁2.5克、木香2克。上加生姜6克,水煎服。
(3)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其组成为陈皮(醋炒)、柴胡6克,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
1.3.6中成药
(1)元胡止痛片:理气剂,可理气,活血,止痛。可治疗因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等。口服,4-6片/次,3次/日。
(2)良附丸[2]:可温胃理气,主要治疗因寒凝气滞所致腹痛、腹胀等。口服,3-6克/次,2次/日。
(3)香连化滞丸:可清热利湿、舒血化滞。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凝滞所致腹痛下痢。口服,2丸/次,2次/日。
2.讨论
腹痛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且各种病因间也可互为因果,共同导致患者外邪侵体、经脉阻滞、脏腑气机不利及经络失养,进而引起腹痛。腹痛的疼痛范围较为广泛,可局限于大腹、胁腹、少腹及小腹等,也可侵犯脾、肠、肝、胆、膀胱等多脏腑及多经脉。因此,在腹痛的治疗时应辩证施治,已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峰.痛证外治法临床研究近况[J].内蒙古中医药,2010,(6):120.
1研究对象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医院,承担大学针推学院五年制本科生临床课理论授课与临床见习带教任务。本研究以2011—2012学年在医院上临床课的针推专业2008级五年制100名学生做为实验组,以2012—2013学年在医院上临床课的针推专业2009级五年制9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入学成绩、性别、年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教材均选用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学》,带教老师为同一组临床教师,且接受过统一的规范培训。
2研究方法
两组理论授课教学内容相同。本研究在2个班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中实施。对实验组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首先,按照中医内科学见习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为主,带教老师带领学生接触病人,一般以新入院的患者为好。第一次接触病人时,通常以一个学生为主向病人及其亲属询问有关病史,然后由小组其他成员补充询问;接着由同一个学生或另一个学生进行望闻问切四诊查体,并将检查结果向全组汇报;如果学生问诊或查体有遗漏或错误时,可以相互纠正,老师进行点评。其次,接触病人后带教老师应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小组讨论,让主询问病史的见习生进行汇报,归纳和分析病人的病史与临床特点,提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拟定进一步的诊疗方案,然后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质疑并提供新的意见。如果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自己在问诊和查体方面的某些遗漏和错误,可由学生自行提出解决的办法;若确实存在某些遗漏和错误而学生没有及时发现时,带教老师应适当提示学生并提供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想办法补充遗漏,纠正查体错误。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异议以及其他各种相关的问题;老师可暂时不直接解答这些问题,可将这些问题归纳、总结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按学生兴趣分配给每个学生,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要求他们应用各种资源(包括教科书、杂志、网络、图谱等资料)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必要时带教老师可为学生指出需查阅的相关资料以及查询工具书、查询网站等。再次,在全班讨论前,小组中指定一名学生对病例进行追踪,这名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向患者的主管医师询问病人的病情发展变化、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必要时在主管医师带领下察看病人。每次获得新的病例资料后,这名学生都要及时地向全体组员汇报。在全班讨论前小组长组织全小组的同学对病例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和诊疗过程制作成PPT形式,待全班大讨论时用。最后,在全班大讨论时,带教老师做主持。各小组先由一名学生用PPT形式向全班同学将本组病例的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结果、实际诊治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讲述,还可以讲述自己的学习心得,本组其他同学可对该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和更正,并阐述自己的意见及自学心得(每组10min以内),然后由带教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围绕病例提问题,该小组的学生进行解答,最后带教老师对该病例所涉及的临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补充、讲解,并对该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点评。逐个小组依次进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医内科学以带教老师为主导的见习带教方法。
3效果评价
学期末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结合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中医内科学综合笔试考试成绩得出结论。
3.1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运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3.2结果
(1)对两种教学方法的主观评价分析。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共发放调查问卷196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分别从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开阔思路,能否培养自觉学习能力,能否提高互助沟通能力,能否对基础知识起到复习作用、能否锻炼对疾病判断力和对资料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否享受学习乐趣等8个方面进行调查。两组调查问卷A+B选项(A选项为有明显作用,B选项为有作用)结果比较。
(2)两种教学方法在临床技能考核效果比较。中医内科学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总分30分,“优”为27分及以上,“良”为22分及以上。两组中医内科学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考核成绩优良所占比例比较。
(3)两种教学方法在综合考试笔试成绩中的效果比较。中医内科学卷面成绩满分70分,“优”为63分及以上,“良”为52分及以上。两组综合笔试考试成绩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笔试成绩优良所占比例比较。
4讨论
【关键词】中医;消化内科;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047-01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健康和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许多人都选择利用中医药防止疾病发生,中医药已成为医疗界不可获取的关键性组成要素。鉴于利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理念和方式都同医学变革模式的整个趋势相协调。因此,中医药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中医可应用于治疗患者的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表现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且患者的肠道功能已经出现紊乱现象,表现为持续性发作或间歇性发作。肠易激综合征通常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或消化不良等疾病。根据肠易激综合征的不同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分别定义为腹泻和便秘等不同范畴[1]。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中的具体症状有四种,第一种是腹痛或腹部不适。患者出现腹痛症状时通常合并肠管部分疼痛的症状一起出现,严重时会恶化成为绞痛,且时间持续为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此时,患者只有进行排气和排便才能减轻绞痛症状。第二种是腹泻症状。一般在患者进食以后出现,特别是吃过早餐后会进行频繁的排便,直至夜间时结束腹泻。尽管腹泻时的排便次数多,但是排便量通常低于正常时的排便量。第三种是便秘症状。即在患者进食正常的情况下,却排便贫乏,很长时间才会进行一次。第四种是腹胀症状。患者腰腹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夜间入睡后腹胀感会明显减轻。中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是由于患者气血不通或忧虑愤怒,出现肝郁气结和肝脾不调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肠胃的正常工作。针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不同症状,应该采用不同的中医治疗手段,促使患者的排便次数、排便量等症状趋于正常。
第二,中医可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针对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可以给予服用半夏泻心汤[2]。半夏泻心汤的方剂包括三组七味中药材,第一组是具有辛开温散功效的夏和姜;第二组是具有苦寒清热功效的莲和芩,第三组是具有甘补调中功效的枣、参和草。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消化道粘膜炎患者和胃肠动力弱的患者都有非常显著的功效。通过准确诊断患者寒热多少的不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给予寒少热多的患者增加莲和芩的用量,并将枣、参、草、夏和姜的用量相应减少,而寒多热少的患者则应减少莲和芩的用量,并增加枣、参、草、夏和姜的用量。
第三,中医和法也可应用于消化内科。中医和法能有效祛除消化内部病邪,帮助患者调整其机体,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方法。首先,中医和法可以用于治疗胃部炎症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其常用方药为柴胡疏肝散,针对有胃寒症状的患者应加用砂仁和良附丸,食欲不振且腹胀的患者加用保和丸,而有胃阴虚症状的患者应加用养胃汤等。此外,中医和法还可以应用于治疗患有肠结核、腹泻及炎症性肠病患者。其主要方药仍是柴胡疏肝散,针对有脾胃虚寒症状的患者加用附子理中丸,有肝火旺盛症状的患者加用痛泻药方等。
3.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的发展前景
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和发展,首先应该制定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症与病理的分型标准。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表现出的胃黏膜症状,以及癌基因的症状等病症的变化情况至今仍无明确的分型标准[3]。因此,应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建构出不同器官所患病症的症状同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联的实验模型,从而制定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症与病理的分型标准。
其次,做好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科研设计工作。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具有时间长、疗效慢和不确定性非常大的特点,因此必须做好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科研设计工作,通过加大投入和实施倾斜政策等方式,使理论研究的成果紧密结合实际效益,使中医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更加准确。
最后,加强研究消化内科的各种有效方药。中医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正处于瓶颈期,并没有明显突破,因此加强研究相关有效方药显得越来越重要。各中医医疗机构及医师应该革新中医理论,结合国内外西医的治疗经验,不断充实中医治疗的相关理论。并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式,最终建立中医理论与治疗实践相结合的体系。
4.结束语
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也取得了成效,但却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中医的应用无法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做好科研设计工作,并加强研究有效方药,从而使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发挥到最佳。
参考文献
[1]张燕.中医"和法"在消化内科常见病中的临床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104.
论及我国的传统医学,那可是不胜枚举。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经典的医学着作《内经》,这里面就涉及到很多急危症的诊疗:曰精气乃绝着,就是指人已濒临死亡,于是说灵枢通天;曰阴阳皆脱者,就是指阳之太盛和阴之太虚者,也会暴死不知人也;及至东汉末年,又有名医张仲景写出了《伤寒杂病论》,里面对当时许多急危症该做如何诊断做了精辟的论述;遂至唐代,又一名医孙思邈着就了《备急千金要》,只看题目就知晓是针对危急症状患者而言的;在此基础上,同代的王焘也出着了《外台秘要》,这里面对前人对疑难急危症患者的诊疗做了归类,总结,形似于现代的医学综述;看了《大宋提刑官》的人都会认识一个叫做宋慈的,就是宋代的他,写出了法医专着《洗冤录》,这是一部对治急性中毒有价值的医书。据说曾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而流传世界,影响巨大。
2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分析
什么是辨证?辨证就是通过疾病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而进行的分析辨别。看它属于哪一种症候,定出症候之后,我们对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就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这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3现代中医对疑难急危症的诊断
问诊得知患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时,且剧烈疼痛开始在上腹部,并很快蔓延到全腹,持续性疼痛的,观诊有腹膜炎体征的,可以初步判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问诊或望诊发现患者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钻顶痛,剧痛时患者可打滚弯腰、翻转叫喊,间歇时可全无症状,按压患者右上腹部,无压肌紧张,可以判断为无黄疸,为胆道蛔虫症。患者右上腹部突然发生放射性剧痛,观察发现患者发热,有黄疸症状;按压患者右上腹部,明显感觉患者肌腹紧张,可扪及胆囊。这是就可判断为胆囊炎或胆结石病症。患者的急性腹痛常由嵌脑疝、肠扭转、肠套叠引起的,并障发性脐周腹痛、呕吐、腹胀无大便、不放屁;患者腹壁可见肠蠕动波,肠鸣亢进,有气过水音。这样可以断定为肠梗塞。如果患者开始于上腹部或脐周腹痛,以后转至右下腹痛,并且患者右下腹痛有固定压痛、反跳痛及肌肉紧张时,可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突然腹壁剧烈绞痛,从一侧肾区及腰部放射到同侧腹部、及外生殖器,发现血尿。这时可断定患者是尿路结石。
4临床病例
病例1:急性肠梗阻患者王某突然剧烈腹痛,被紧送往医院就诊。利用西医输液治疗3d后症状也未见缓解,在这种情况下王某转到中医门诊。经过中医师临床诊断,结合患者的病情,腹部胀痛,按则疼痛加剧,望诊发现舌色鲜红,舌苔黄,切脉发现患者脉弦滑,初步诊断为急性肠梗阻。中医治疗应该开结通腑攻下,理气消导。党参10g、花椒10g、干姜10g、炒莱菔子10g、蜂蜜30g。用于温阳散结,理气化滞;使君子15g、大黄10g、乌梅10g、厚朴10g、枳实7.5g、槟榔片7.5g、元明粉5g,用于驱虫导滞,通腑泻下。患者服药后4h,就大便通畅,腹胀消失,疼痛得到缓解。病例2:急性心绞痛患者林某心口放射性剧烈绞痛,在医院口含硝酸甘油暂时得以控制,但不久再次发病。感觉用西医治疗只能缓解病情,得不到根治,就转到中医门诊,望诊发现患者面色苍白、气短、畏寒怕冷、舌色暗紫,问询得知有心绞痛史,初步诊断为急性心绞痛。当归15g、生地15g、桃仁10g、红花10g、钩藤20g、赤芍12g、枳壳10g、陈皮10g、甘草10g、远志10g、蒲黄10g(包煎),桂枝10g、寸冬10g、五味子6g、人参10g、三七10g、用于补充心阳,疏通血脉。患者服用一剂后,病情就趋于稳定,疼痛得到缓解。连续服用一个疗程后,基本痊愈,半年再无发病。可见,中医治疗心绞痛效果良好。病例3:急性黄疸肝炎患者吴某突然发现双眼和身体发黄、小便赤黄、饮食下降、舌苔厚腻,还伴有恶心呕吐、小腿瘙痒。根据患者病状,初步诊断为急性黄疸肝炎。茵陈15g、山栀12g、大黄6g、郁金9g、板兰根30g、柴胡12g、茯苓15g、川楝子9g、神曲15g、蒲公英15g、泽泻9g。水煎服,一日2剂。用于清除湿热,滋补肾阴。患者服用一个疗程后(7d),舌苔厚腻消失,肤色恢复正常,小便量大而白,又服用了一个疗程,彻底痊愈。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医内科;临床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活血化瘀是中医一个重要的治疗法则,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科。综合应用活血化瘀法,对改善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有着显著的效果。下面将一些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 活血化瘀药理研究
活血化瘀药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能够改善人体内各脏器及其肢体的血液供应,调节和改善微循环,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溶栓抗凝,提高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并使纤维蛋白稳定因子的的活性降低;能够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使血小板和红细胞电泳加快,降低血小板凝聚性;具有抗炎、免疫等作用[1]。例如对增生性疾病的作用就是通过抑制基质酸性粘多糖与原胶原的合成,从而抑制胶原纤维增生来实现的。
2 活血化瘀的临床应用
2.1 黄疸:黄疸的病因主要是脾胃虚寒、肝胆瘀热、湿热蕴结,热毒积聚和炽盛。从外邪上来说是以湿邪为主,从内因上来说是癥瘕积聚、气机怫郁、情志不遂,都可以让脾胃失去健运,肝胆失去疏泄,导致胆液运输失去调控,外泄于肌表而致发黄。我国著名的肝病学家关幼波曾经说过“治黄必先治血,血行则黄易却”,他认为用活血化瘀药法治疗黄疸有四个优点:能够加速黄疸的消退,对肝脾肿大的软缩有利,有助于恢复肝功能,可减轻肝脾区的疼痛。
例如,患者,男,38岁,于2004年7月8日初诊。患者主诉:皮肤及眼睑色黄15天,伴有大便粘滞不顺,小便黄,纳呆,乏力,两胁胀痛,口干,恶心。查体脉弦细,苔薄黄,舌质红。中医诊断为黄疸。辨证为肝郁脾虚,温热蕴结型。治疗方法是以疏肝健脾,清热利湿为主,并佐以活血化瘀。基本方为:焦三仙45g,砂仁10g,元胡15g,赤芍60g,当归20g,郁金20g,茯苓20g,炒白术20g,叶下珠15g,白花蛇舌草20g,垂盆草30g,茵陈30g,白芍15g,柴胡15g。全方随症状加减共服用50剂,患者皮肤及眼睑没有黄染,患者自述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复查肝功:DB 6.7μmol/L,TB1 4.7μmol/L,AST 25U/L ALT 32U/L;乙肝六项为HBcAb(+),HBsAg(+)。
2.2 脑中风:脑中风疾病是一种以出血性损伤或脑部缺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被俗称为脑卒风等。致残率高、难治疗、发病急、致死率高是它的主要特点。脑中风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出血性如脑出血等,另一类为缺血性如脑梗塞、脑血栓等,其中以脑梗塞最为常见。随着我国中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用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方法,效果显著。传统的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病机理为气血运行受到阻碍,瘀血阻滞,肌肤筋脉失去濡养。采用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基本方为:桃仁、泽泻、赤芍、水蛭、川穹、生黄芪、红花、当归,随症状加减中药。若头部胀痛严重则加大川穹的剂量,另外增加牛膝以通经祛瘀;痰多则加生南星、生半夏;肢体偏瘫麻木则加蜈蚣、地龙、全虫等以活络通经;言语不利则加僵蚕、全虫、远志,以散结化瘀。治疗完毕后,要在24h~2d内对患者行CT扫描,以观察活血化瘀法对脑中风疾病的治疗效果。
2.3 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冠心病心绞痛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痉挛、阻塞、变窄,导致心肌暂时或者急剧缺氧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治疗的基本方为:水蛭6g,地龙15g,怀牛膝10g,川穹10g,桔梗10g,郁金10g,柴胡10g,赤芍药10g,枳壳10g,丹参30g,红花10g,桃仁10g,半夏10g,当归10g,黄芪30g。随症加减:气虚者则加党参15g;气滞者则加檀香6g,柴胡12g;痰盛者则加瓜蒌20g。服药方法:上述中药加水煎煮30min,煎两次取汁400ml,于早、晚两次温服。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脉象、舌苔、血压、心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等,监测其他的不良反应。并且随访停药后1个月的心血管事件。
例如,患者,男,51岁,于2004年7月19日初诊。患者主诉2003年开始感觉到心胸疼痛,在手臂及侧肩部也见疼痛,经常因为情志刺激而诱发疼痛,间歇心胸满闷,常伴有五心烦热,肢体麻木,气短,心悸,头晕头痛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服用归脾汤等治疗效果不显著。入院后查血压为179/112mmHg,肌肤干涩,面色少华。舌质少苔呈暗红,脉弦细。中医辩证为心络瘀阻,肝肾阴虚。治疗方法为活血化瘀通络,滋养肝肾。基本方为:桑寄生12g,制首乌12g,薤白12g,全瓜萎24g,钩藤15g,北柴胡9g,川穹9g,桃仁9g,川红花9g,赤芍9g,丹参30g,当归15g。服用12剂后,胸闷疼痛减轻,发作时间延长,头晕胸闷等均有所减轻。以后继续服用本方治疗2个月,临床的症状基本消失,血压稳定在118~137/82~92mmHg之间,工作恢复正常。之后随访4年,仅在劳累过渡时偶有发作,但疼痛程度大幅减轻,而且经过休息后可以很快缓解。
3 体会
活血化瘀法主要包括清下瘀热、益气活血、凉血活血、破血逐瘀、活血祛痰养血活血等方面。在临床治疗中,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2],根据患者情况应用活血化瘀法,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典型血瘀症状或者由淤血因素引起的疾病的患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7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水平也逐渐完善。在中医内科的研究领域当中中医内科肾病学是作为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存在的,而在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和辩证整体关系来说也是基础理论和观念。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一定的临床经验,加之古今中医和西医对肾病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肾”的概念进行了系统地阐释。最后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与理论实践,对中医内科肾病学蕴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析。希望对中医内科肾病学的研究发展有些成效。
1、传统医学中对“肾”的认识
在传统中医学当中,将肾当做是人的先天之本,主要是用来生长发育和给水新陈代谢的身体机能。作为维系人的身体内脏和生理的肾,传统医学中将肾作为水火之脏,主要是用来调节身体环境的平衡。但是在传统医学中与西方医学对肾脏的认识问题方面存在偏差,比如在西方医学中将代谢、内分泌等脱离于肾的范围。因此对于肾研究的领域和理论体系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我国的古代,由于技术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导致了部分医学解剖观念上对医学观念的定义分化存在偏差。肾在中国医学中将其作为五脏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大肾脏的基础之上,将其开窍于耳,纳气和藏精。肾与人的生殖和发育息息相关,诸如早产、不孕不育等病症以及神经官能症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研究中医内科肾病学的时候要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认识到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肾脏认识的异同。
2、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
对于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笔者认为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而是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进行探究。因此对于现代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应该包括两方面的研究,即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内科中的肾脏病学理论。只有这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具有中西结合特色的“中医肾脏病学”。在中医内科肾病学中对内涵的把握要是以西医中的解剖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中医当中的经络理论和脏腑等理论学说为基础。从而在运用的过程当中采取中医的医治辩证的原则来进行干预治疗,最终达到缓解病患疾病的目标。在传统的中医肾脏病学当中是以肾脏疾病为研究对象的,对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已经诊断的方法、护理等进行诊治和判断。笔者认为,对于当下的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容要基于中医内涵的需要,并在现代化的医学研究中,广泛地借鉴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和理论来促进中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肾脏病学研究的内涵也是逐渐深入和发展,在中医肾病学的基础上会衍生出诸如对传统中医肾病学的基础理论和伦理、护理学等次级学科,这将极大地丰富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因此对于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包括肾和肾病的内容,涵括了代谢、生殖、泌尿和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如传统中医当中的五迟五软、耳鸣耳聋等,西医当中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药物性肾损害、慢性前列腺炎等病症。
3、中医内科肾病学外延
在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外延来说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临床医学的实验表明,在现代医学当中的肾,除了可以调节和维持人体内水的平衡知网,还可以刺激人的造血和血压调节的功能。在系统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理论等的支持下,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外延也随之拓展和更新。肾的功能也与人的生长、消化、呼吸甚至大脑不能的功能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临床医学的逐渐发展,中医内科肾病学将会在不同病症的机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分化出多个分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拓展:
第一,在遗传性疾病方面,我国中医当中对于肾脏来说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因此在肾精当中可能存在某种遗传因子和遗传物质。这与现代医学当中的分子和基因病有着一些类似之处。现代医学当中的基因和分子并使由于基因发生变异造成的,在遗传性因素的基础上,出了诸如癫痫、哮喘、糖尿病等与DNA或者遗传基因相关的疾病。这些都是可能在家族性遗传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此方面,肾病学研究的外延可以为疾病基因研究的组成作出了深入地研究,加深了人们的认识。因此对于中医中的先天之木观点,也可以在中医内科防治疾病当中借助疾病因子学来进行研究和探索其机理,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第二,在老年疾病和中后期疾病方面,由于老年人已经处于肾精自衰的阶段,肾易亏而难以积累。这也因此造成了老年人肾病和中后期疾病增多的趋势,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耳聋等病症,要想解决这些疾病,它的根本就在于采取补肾护精法,这也是中医内科肾病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此外在某些中后期疾病上面,中西辩证认识的方法,对高血压和癌症末期等引起的肾脏疾病都是属于中医当中的后期疾病阶段,这些都可以采取补肾护精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患的痛苦。
4、结论
对于我国现代的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是涵括了很大的医学领域。因此在以后的发展和研究中医肾病当中,要注意采取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医医理和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中医肾病的意志水平。在肾病作用机理不断研究和深化的基础上,以系统的医学方法,加快肾病学的研究水平,从而提高诊治患者的水平,造福与人类,并为以后的研究发展开拓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金志甲. 中医学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 中医教育,1995 ,14 (3) :15.
[2]陈晶, 罗仁. 浅谈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J]. 江办中医药.2008,40(10):97.
1.1泻白散加减通过李氏方法对68例病人进行治疗研究,所选择的药物配方按照医学资料记载要求:桑白皮、地骨皮15g;黄岑、知母、麦冬、五味子各10g;桔梗6g;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适当调整。经治疗后,36例痊愈,25例好转,7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0%。
1.2银翘散加减通过马氏方法对54例病人进行治疗研究,结合银翘散加减对肺胃热盛型痤疮加以治疗。药物配方:野30g、红花10g、金银花20g、黄苓10g、竹叶10g、泽泻20g、龙胆草10g、枇杷叶15g、连翘15g、炒桅子10g、天花粉10g、焦麦芽18g、焦山植18g、焦神曲18g、焦槟榔18g;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调整剂量。经过治疗后,34例痊愈,13例显效,47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7%。
2从脾胃治疗
2.1积实导滞汤加减苗氏理论研究中提出痤疮病主要是因为脾胃失运、湿热内积、熏蒸于颜面、胸背等所致。在治疗过程中需积极结合清化湿热法,以积实导滞汤化裁对40例痊疮病人加以治疗。具体配方:积实6g,川芎9g,生大黄6g,茯苓9g,黄等6g,黄连6g,生白术4g,生山碴15g,连翘9g,防风6g,赤芍9g;持续用药10d则为1个疗程。若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囊肿依旧无法消除,则添加半夏9g、莱菔子6g、陈皮6g;月经患者则添加香附9g、当归6g;对舌体胖大、齿痕的病人则需添加黄等减量3g、黄连2g,白术加量15g,此外,生苗仁12g、泽泻6g、陈皮6g。持续2个左右的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5.2%。
2.2二陈汤加减陈氏方法中采用二陈汤加减方法,对16例脾虚痰湿型患者治疗。具体配方为:半夏、惹芭仁、茯苓、扁豆各15g,陈皮5g,苍术、山植、车前子各10g。经过治疗后,痊愈9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87.5%。
3从肾部治疗
3.1三才封髓丹加减宋氏方法中,参照了当前临床理论中痤疮是因雄激素分泌过多,采取了借助于中药补肾泻火的方法。本组研究了三才封髓丹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53例病人。经过治疗后,26例痊愈,1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4.3%。
3.2二至丸加减卢氏理论里提出肾阴不足、相火过旺,痤疮因肺胃血热,上薰面部肌肤后造成该病的出现。在治疗过程中需结合肾部情况处理,选择滋肾泻火、清肺解毒等方法,使用二至丸化裁对65例实施治疗。药物配方:鱼腥草15g、连翘15g、女贞子15g、早莲草15g、知母10g、黄柏10g、桑白皮10g、蒲公英15g、丹参30g、生地20g、枇杷叶15g、甘草6g,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经过持续2个疗程的治疗处理,治疗组、对照组的痊愈达43%、35%;好转率达52%、45%;无效率达5%、20%。两组疗效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4从肝部治疗
柴胡疏肝散加减何氏方法中提出女子痤疮具备肝郁、肝热的病机,通过疏肝清肝方法对32例女性病人实施治疗。药物偏方:柴胡、香附各10g,赤芍、丹皮各12g,茜草20g,黄等6g,夏枯草、丹参、白鲜皮各15g,随兼证加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19例治愈,10例好转,3例疗效不显著,治愈率59.4%,好转率达90.6%。
5从心论治
【关键词】 痔疮 中药坐浴 护理
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是指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及肛缘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张,屈曲所形成的静肪团块。中医学亦称为痔或痔疮,认为痔疮的发病是脏腑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络受阻,燥热内生,结滞不散而成。目前痔疮的治疗主要以改善肛周和痔静脉血液循环,消除静脉的过度曲张和充盈,治疗方面以手术为主,但是手术并发症比较多,另外容易复发,是好多病人不愿做手术的原因。我科选用中药坐浴等疗法治疗痔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2009年4月我科收治的内科系统疾病伴有痔疮患者11例,均符合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65-75岁,病程1-15年,均符合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1.2.1药物组成及制取荆芥20克,防风20克,透骨草20克,川椒20克,连翘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金银花15克,苏木15克,川乌9克,草乌9克。
1.2.2坐浴方法 将上述药物加清水适量,浸泡20-30分钟后,再水约2000-3000毫升,用文火煎30分钟,过滤后将药液倒入坐浴盆中,协助患者排空大便,局部清洁后用屏风遮挡病人,先用药液热气熏蒸患处,10分钟后,可试着用手撩起药液帮助患者洗涤臀部,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时开始坐浴,15-30分钟坐浴完毕后,用消毒纱布擦干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1-2周。
2 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消失,痔消失。好转:症状改善,痔缩小。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
2.2结果11例患者经过1-3个疗程治疗后,临床治愈3例,好转7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0.9%。
3 护理
3.1心理护理。因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有时便中带血及疼痛,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和恐惧的心理。此时,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痔的病因及愈后,又及中药坐浴的目的、方法、效果,鼓励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充满信心,并用暗示疗法,说明中药坐浴对治疗痔疮的显著疗效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3.2中药坐浴注意事项。坐浴前调节室温,注意保暖,尽量避免人员流动,用屏风遮挡患者。保持室内温度22-24℃,坐浴时间不宜太长,最多30分钟,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及时解决患者需要,对活动不便者专人协助,确保安全。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以35-40℃为宜。更应随时询问病人感觉,避免药液过热或过凉。要注意观察肛周局部皮肤对中药有无过敏现象。若局部出现皮疹、瘙痒、刺痛,应及时请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3.3保持大便通畅。为了保持患者排便通畅,指导患者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合理调配饮食。日常饮食中可多选豆类、薯类、萝卜、洋葱、豆芽、韭菜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饮食,少食或不食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于预防痔疮的发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晨起喝1杯凉开水能刺激胃肠运动,预防便秘。另外,晨起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等都可以预防便秘。当有便意时不要忍着不去大便,因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习惯性便秘。排便时蹲厕时间过长,或看报纸、或过分用力,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习惯,应予纠正。多吃香蕉、菠菜、鲫鱼汤等易消化的食物,适当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每餐不可过饱。
3.4预防复发。指导患者每天有意识地做3-5次收缩,可增强括约肌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晚临睡前按摩尾骨尖的长强穴,每次约5分钟,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对于痔疮的预防和自我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保持周围清洁,每次排便后温水熏洗,勤换内裤,可起到预防痔疮的作用。
4 体会
中国古代民间有句传言“十人九痔”,用来形容痔疮的发病率高。正是由于痔疮的多发性,患者不予以重视,最终导致痔疮肆意横行,这也是大部分患者总要等到痔疮发展到忍无可忍的状态下才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所谓痔,虽说小,但绝对不能拖延治疗,否则会给以后生活造成很大麻烦,甚至导致贫血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中药煎汤熏洗坐浴治疗肛肠疾病,实际上也是物理疗法的一种,中药不仅可以改善微循环,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1],药物可借助热力作用刺激局部皮肤,缓解平滑肌痉挛,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是一种纯中药绿色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胁痛 肋间神经痛 中医药研究 毒副作用
一、病因
1、外邪侵袭
湿热、疫疠或寒湿之邪侵犯肝胆经脉,肝胆失于疏泄条达,少阳、厥阴经脉不畅而致肋痛。
2、情志内伤
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均可至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
3、劳欲、劳倦过度
劳欲过度耗伤肝肾精血;劳倦伤脾、中焦运化水谷乏力,气血化生乏源;或久病体虚,精血俱亏、肝肾不足,脉络失养而致胁痛。
4、瘀血内积
外伤或强力负重,致胁肋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脉络而致胁痛;或黄疸、积聚等经久不愈,肝脾受伤,气机郁滞、瘀血内积,胁络塞滞而为胁痛。
5、痰浊郁火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醇酒,或过食生冷,遏伤脾阳,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气机郁滞,肝胆疏泄失司而致胁痛。痰浊阻于中焦,胆腑通降不能,胆汁排泄不畅,内郁而化热生火,湿浊热邪交蒸日久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道而致胁肋剧痛。
二、病机
1、发病
浊实之邪阻滞胆道所致胁痛,起病多急,如感受外邪,外伤或砂石(虫体)所致胁痛,发病急骤且疼痛较重。因精血亏虚、胁络失养,或虚实中夹实所致胁痛,起病较缓,如劳欲过度,情志所伤者,发病缓慢而疼痛较轻。
2、病位
以肝胆二经为主,兼及脾胃、肾。
3、病性
有虚有实,或虚实并见。但疼痛在于气血不行,不通则痛,故临床以实证或虚实夹杂为多见。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等浊邪为主;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肝肾亏虚或阴阳俱亏。
4、病势
病之初期多以气滞或湿热为多见,进而出现气滞血瘀,气郁化火,灼伤阴津之变;或出现湿热化火、气津两伤,湿热未尽、肝肾阴亏、甚至湿痰瘀阻、脾肾不足之变。气血阴阳演化之中,由肝胆而及脾胃,进而及肝胃、脾肾。
5、病机转化
胁痛病机转化表现在邪实积聚与正气耗损两方面。邪实的积聚,一是由气及血,即肝气郁结日久不解,致肝郁气滞,进而可致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肝血瘀阻,甚则形成癥积;一是由湿热蕴积肝胆,化火生毒,熏灼肝体,炼液为痰,致痰火毒瘀内蕴之胁痛重证;或湿热久羁,脏腑失和,湿浊痰毒内生,恋积于肝,进而致痰湿毒瘀迁延肝胆之杂证。正气耗损,即由实转虚之变。肝胆湿热、肝胆实火或肝郁化火,火热灼伤阴液,及肝血瘀阻,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均可致肝阴亏虚;火热灼津耗气,或肝郁乘脾,日久可致脾气虚弱,肝阴亏耗,久竭肾精,致肝肾阴虚,又气阴两伤,或阴损及阳,则可成肝阳虚或肝脾肾阳虚之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凡以一侧以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即可诊为本病证。
二、鉴别诊断
1、胃脘痛
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痛时可牵连胁背,尤其是肝气犯胃证的胃脘痛,发作时常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证。常兼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纳差嘈杂,嗳气或吐酸,或吐清水,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呕血、便血等,可予以鉴别。
2、胸痹心痛
胸部闷痛为主,时可牵及胁背,其疼痛性质及部位与胁痛不同,胸痹心痛一般以前胸、心前区为主,疼痛为刺痛薄嘴唇主榨样痛,多伴有胸部憋闷、呼吸欠畅,且一般呈发作性,严重者胸痛持续时间较长,胸痛彻背,短气喘息,肢冷汗出,面色苍白彧地紫,唇紫,手足青至节,与胁痛不难鉴别。
3、悬饮
悬饮为饮停胸胁之病证,以饮邪停聚之一侧或双侧胸胁肋胀痛为主,疼痛一般持续不解,且于呼吸、咳唾、转侧时加重,并见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症候,与胁痛迥异。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和内伤胁痛
外感胁痛,起病较急,大多为湿热病邪侵犯肝胆,临床多伴有恶寒、发热等表证,且多同时并见恶心、呕吐或黄疸等症状,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浮数或弦数。内伤胁痛,起病较缓,无发热,恶寒等表证出现,多由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或肝阴不足等引起。
2、辨胁痛性质
胁痛病性有虚有实。若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时痛时止,随情志变化而增减,多属肝郁气滞,气阻络痹所致;若胁痛以刺痛为主,部位固定,入夜痛甚,或因跌仆闪挫所致者,为胁络受损,瘀血停着,若胁下可氧及癥块,触之坚硬者,多为气滞血瘀,瘀滞积久不散所致;若胁痛重着,痛有定处,触痛明显,伴口苦心烦,胸闷恶心,发热烦躁,或目身小便发黄,为湿热着蕴肝胆所致;若右胁痛如绞,痛彻肩背,或伴黄疸、发热或呕吐蛔虫,多为砂石或蛔虫阻滞胆道,病属湿热;若出现胁肋掣痛,心急烦躁,口苦,尿黄,则为气郁化火;若胸胁胀痛,右胁痞肿,纳差,舌淡,苔白滑,脉弦迟,则为肝郁夹寒;若胁肋隐痛,心烦口干,伴头晕目眩,舌红少苔,则病属阴血亏损;若胁痛隐隐,但绵绵不绝,疲劳后可使疼痛加重,按之反较舒适,多属血不养肝,络脉失养所致;若胁肋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畏寒肢冷,舌淡苔白,则属阳虚,肝络失养。
3、辨胁痛病位
肝居胁下,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胁痛之病位主要在肝胆,但常与脾胃和肾有关。胸胁疼痛,不论一侧、两侧,呈胀痛、刺痛,或灼痛、坠痛、隐痛,或痛如刀割,痛彻肩背,位均居肝胆二经;但若胁痛伴嗳气频作,恶心呕吐,胃脘胀闷则为肝气犯胃,病位在肝胃;胁痛若伴肠鸣,腹胀,便溏泄泻,为肝逆乘脾,位在肝脾;若胁痛牵引腰背,呈坠痛、隐痛,悠悠不休,遇劳而发,则由肝及肾,位在肝肾。
二、治疗原则
胁痛的基本治则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恢复脏腑功能。对实证胁痛,据邪之不同而予或利湿解毒清热,或理气活血,祛瘀通络等祛除邪气法之主,则经络得以通畅。对虚证者,以扶正为主,阴阳气血俱充,阴平阳秘,气血调达,经络自得荣养。虚实并见者,据虚实之轻重、缓急,补泻兼施,或以补为主,补中有通,或以通为主,通中兼补。
参考文献
1张瑞祥,刘香琴;胁痛用白芍辨析[J];吉林中医药;199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