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专业课程主要有素描、速写、色彩、动漫技法、二维动漫设计制作、影视广告制作、角色造型设计、动画脚本、场景规划与浏览、运动规律设计与应用、影视后期合成技术、游戏策划与制作、计算机制作等。
课程目标是3D动画设计师,CG艺术创作基础动漫造型基础通过学习生动、有趣的案例,掌握动漫创作的基本构思与方法,从商业的角度全面地掌握场景、角色、插画设计的制作流程与注意事项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对色彩的认识,对分镜头语言有较深入的了解,可以完成漫画插图工作以及动画故事板制作,成为漫画师、插图绘画师。
(来源:文章屋网 )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与农业化学、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物技术、现代种子种苗学、现代农艺学、植物育种学等。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推广、管理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以及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制药、新能源、教育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制药/生物工程;
2 新能源;
3 教育/培训/院校;
4 农/林/牧/渔;
5 建筑/建材/工程。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销售代表、销售工程师、农业技术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销售代表;
2 销售工程师;
3 农业技术员。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农业、园林、林业、食品、医药、畜牧等行业从事与植物科学相关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同时去国外相关研究领域深造的机会较多。往届报考研究生的考研率均在56%以上,该专业属新兴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在考公务员或企事业机关单位时,往往受限于专业限制,出现无法报考的情况,本专业相对其他传统农林类专业而言没有任何优势,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本专业毕业生质量社会普遍反映较好。
(一)课程设计水平下降
“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是任课教师结合林化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给定设计任务、学生每人一题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学生首先要查阅参考资料,选定所用的生产工艺;然后进行物料和热量衡算,并根据物料和热量衡算选择所用的设备;最后编制设计说明书,并使用CAD软件绘制所设计工厂的平面布置图、流程布置图,以及画出一个处理单元的工艺流程图(包括平面图和立面图)。近几年来,学生完成的林化专业课程设计出现了质量下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设计说明书的页数变少、设计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不平衡、设备选型与计算不符,以及设计图纸的排版格式不当、尺寸标注不正确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还存在抄袭现象。
(二)课程设计缺乏创新性
在“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了省事,要求任课教师提供相似的设计样本。如果没有设计样本,学生不会做,也不愿意去做。然而,一旦有了设计样本,学生就不会自己动脑筋,只是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上一届学生的设计。不下功夫,自然也不可能有创新,所以学生完成的林化专业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很差。
(三)课程设计缺乏统一的质量评判标准
现行的“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考核通常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定设计任务,然后根据学生上交的设计说明书和绘制的图纸评定课程成绩。虽然有的任课教师会将学生的设计答辩成绩纳入课程成绩,但是所占的比例很少。而且不同的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的要求不一样,评判标准也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任课教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课程设计,评定成绩的标准也存在差异。课程设计缺乏统一的质量评判标准,课程成绩的评定不规范,都势必会影响“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所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强调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填鸭式教学方式仍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这样的设计类课程在高校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随着高校教师工作量量化考核的推行,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工作量被人为地打了折扣,赋予的分值较低。这导致教师对设计类课程教学缺乏积极性,不愿花费大量精力去精心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
(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工科学生不能脱离工厂的实际,课程设计是工科类本科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工厂设计能力为目的的。然而,一些学生认识不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为课程设计很好完成,加加班做几天就能完成;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与设计无关,既然以后用不着,了解一下过程就行了,所以就不想用心学,根本不愿意在课程设计上下功夫。
(三)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在大学4年级第1学期的最后2周。在这个时间段,本科生其他课程的考试都已经结束了,原本可以安安心心做课程设计了,但是实际上这一时间安排使“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首先,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科生找工作的时间不断提前。大学4年级第1学期,学生已经开始在找工作了,有的学生还要到就业意向单位实习。其次,在这一时间段,有些学生已开始做毕业论文实验,有些学生已经着手准备考研了。而且,学生会把所有需要完成的作业都集中到这个时间段完成,所以除了要完成林化专业课程设计之外,往往还要完成其他的课程设计或课程结业论文。此外,有些学生为了早些回家对课程设计应付了事;或者哪个任课教师要求严、抓得紧,哪门课程的作业就完成得“早”和“好”。在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精力不集中,花费的时间少,更缺乏创新的动力,这都势必会影响课程设计的质量。
(四)课程设计的资料欠缺、内容老化
“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松香生产车间、单宁酸生产车间、活性炭生产车间的设计等。由于松香、单宁酸、活性炭这些产品的生产规模较小,设备一般比较落后,现代化的企业很少,所以生产车间的设计内容更新周期很长,这导致课程设计内容一直存在老化的问题。同时,学校图书馆中有关林化专业课程设计的资料很少,有的图书甚至是十几年前的,所以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时可查的资料不多。即便学校图书馆有一些比较新的设计类参考资料,如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等,但是由于库存册数很少,所以不能满足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需要。此外,现在网上可查的相关资料也不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课程设计的创新。
(五)教师对课程设计的审查不严
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工作实行的是量化考核,由于量化考核对设计类课程教学工作量赋予的分值较低,所以难以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同时,我国对高校的排名、对教师职称的评定和工作业绩的考核等都更注重科研成果部分,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也导致高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不够。此外,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在完成课程设计的一些环节时基本是走形式。但是,如果设计类课程考核不及格,不及格的学生还要在大学4年级第2学期补做课程设计,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而且会影响学生找工作,进而影响学校的就业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往往不敢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过于严格要求。上述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审查不严的原因。笔者曾对林产化工专业2008级和2009级本科生开展有关“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所下滑;同时,在对教学质量下滑进行归因时,32.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不重视、觉得以后不一定用得上,28.6%的学生认为是课程设计资料欠缺、内容老化,21.4%的学生认为是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与找工作、准备考研、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其他事情的时间有冲突,14.3%的学生认为是由于课程设计很容易通过考核所以不需要太认真,3.6%的学生认为是其他原因。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印证上述的原因分析。
三、提高“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提高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
大学的科研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要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特别是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针对当前高校对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关注度下降、任课教师缺乏用心指导课程设计的积极性等问题,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提高对设计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课程教学工作量核定、课程设计经费投入、课程设计质量评价等方面入手,加大对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投入和监控力度,以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加大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在学生开始“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学习之前,林化专业的专业教师要加大对课程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对设计类课程的重要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学生学习“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之初,任课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工厂生产设计的能力,并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工科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其次要通过课程设计应用典例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即使现在看也许将来的工作用不到,但并不意味着一直都用不到,使学生认识到通过课程设计有利于提高其综合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三)切实保证课程设计的教学时间
原来将“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安排在大学4年级第1学期的最后2周,主要是考虑这个时间段其他课程都已经结束了,不会因为课程设计影响到其他课程的进度,从而有利于保证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课程考试、找工作、毕业实习、考研准备、毕业论文实验以及学生想早日回家等诸多因素都影响到了“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为了突破这一困境,首先,任课教师要在大学4年级第1学期的中间时间段提前布置课程设计任务,甚至可以在学生开始专业实习之前就布置,让学生带着设计任务到工厂实习。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对课程设计的原料情况、产品销售、选厂地点、工艺流程、设备型号、污染控制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再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设计方案的考虑,为完成课程设计作好准备。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的课程设计富有创新性。其次,为了避免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时草草了事、提前回家过年,任课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并且要求学生只能在设计周的最后2天上交设计说明书和图纸。通过采取这些保证课程设计教学时间的措施,不仅使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实际时间加长了,使课程设计时间得到了保障,而且有利于促进“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丰富课程设计的内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设计离不开大量相关资料的支撑。学生只有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扬长避短,才能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也只有通过探讨各种工艺的优缺点,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针对目前可供“林化专业课程设计”使用的资料严重短缺的情况,笔者建议一方面学校要加大相关资料的采购力度;另一方面,学校要采取一些措施,加强教务处与科研处的合作,推动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使科研成果能够为教学服务、能够为教学所用。例如,可以将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如新型工厂设计、工艺设计等纳入“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丰富课程设计的内容;可以将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所需建立的工厂基地作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样本,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从而避免课程设计内容的老化,进而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的一体化。
(五)尽快建立课程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
要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课程设计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并以之规范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对课程设计进行有效的监控。课程设计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所以笔者建议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课程设计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整体工作,出面组织有指导课程设计经验的教师共同研讨并建立涵盖课程设计准备、课程设计指导、课程设计效果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同时,由各学院和教研室负责制订具体课程的质量标准,并在定期检查、评价课程教学及其效果的基础上,及时完善课程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
四、结语
【关键词】信息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作用;策略
1信息化相关含义解析
信息化主要指的是以当代网络通信以及数据库技术为核心基础,对所要研究的对象各个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的人群工作、学习、生活、辅助决策等与当代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信息化使得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尤其对于人类思维的改变,可以说,信息化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2信息化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在我们周围所看到事物,其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教育领域,信息化的作用也得到体现,就以其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所产生的作用为例。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过程有了极大的改善,不仅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且还能够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也更为丰富,不仅可以让新媒体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合理应用,而且还使得教学过程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信息化是时展的表现,是提高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有利保障。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要想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保质保量的人才,就必须充分地利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能够借助于教学资源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在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主要涉及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为了更详细地清楚地阐述在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策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3.1对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是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整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是围绕所设定的课程体系进行的,所以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化的发展为设定一个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的课程体系奠定基础,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我们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展调研工作,借鉴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功的案例,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保证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的有效性。推进专业核心课课程改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旅行社虚拟运营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营销运营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3.2对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而很多的知识都已经过时,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脱节严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备运用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熟悉我国有关旅游行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且熟悉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等等。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使用最新的教材,并且及时地调整课件里的内容,将旅游管理行业最新的研究成果添加到课件当中,满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要,完成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需要。
3.3对教学方式改革
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而实践课程教学课时则很少,这就很容易使得学生实践能力不强,遇到问题时很容易慌乱。对于旅游管理行业来说,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而且还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心态,保证他们在遇到实际问题以后临危不乱,从容地处理问题。而这就对当前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授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技巧,锻炼他们的心态。所以,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优势,找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并且尽可能地让学生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4改变教学理念。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授课教师并没有把旅游管理专业当成是实践应用性强的专业来看待,所以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更倾向于“纸上谈兵”,并没有多大的能力。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容易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得到“生存”。与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相比,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更为重要,这就需要相关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能够相互之间传递信息、交流心得,这也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供了条件。
4结语
一言以蔽之,信息化是时展的表现,是提高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有利保障。如果结合信息化背景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不仅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需要,而且还可以改变旅游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赟,方法林.基于高职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信息化课堂赛项教学设计探讨——以《客房迎接服务中的手势礼仪》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现代教育观念,崇高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又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二、培养要求
1.领会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要求。
5.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5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最低毕业学分为160分,其中通识教育课48学分,专业基础课51学分,专业主干课13学分,专业系列课12学分,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0学分,其余为任意选修课,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1.专业教育课
参见“东北师范大学教师资格教育课程目录”。
2.任意选修课
参见本专业专业系列课、学校通选课和其他学科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目录。
六、副修专业和第二学位课程说明
1.副修专业课程说明
副修专业是根据学校的要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性而提供的选择。副修专业的课程为专业课程计划中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必须修满30学分,符合要求的学生,发给体育教育专业副修证书。
在历年的教学经历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信科专业是一个就业领域宽、知识范围广的宽口径专业。虽然本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普遍较宽泛,学生就业面普遍较广,但仍有少部分本科学生对专业教学内容及就业前景缺乏正确认知。最极端的情况是,极少数学生从入学以来不认同本专业,对本专业从心里抗拒。原因在于初始就读本专业是被动选择,并且在就读过程中对本专业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优势不甚了解,以致消极被动地接受本学科专业课程,存在只求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的消极想法,而在课余时间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或者参加其他专业的资格认证考试,只待毕业后转往其他学科领域就业。这个问题影响了部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信科的专业设置具有知识面广、操作性强的特点,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较大、课堂气氛较沉闷、实践环节不够等。这些问题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实践环节不受关注,使学生的学习局限于理论,整体教学效果欠佳。针对上述问题,引入基于多学科交叉的信科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其他专业的特定问题,使学生从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获得兴趣及成就感,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其专业学习兴趣。基于交叉学科的信科专业课程设计有利于学生将专业课程包含的基础知识实际运用到某个非本专业的具体问题,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从多学科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基于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设计培养模式具体如下:(1)通过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案例,调查分析近年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热点趋势及对应的技术、能力要求;(2)开展对本校其他学科尤其是农业类学科的调研,着重分析它们与数学及计算机学科的结合点;(3)实施课程设计交叉性命题,在尊重学生个人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将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其他学科的问题结合起来,分别开展结合不同学科方向的课程设计并由学生自主选题及探讨。
信科专业的交叉学科课程设计与实现
信科专业的交叉学科课程设计主要是在信科专业基础上引入其他专业学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依靠信科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融合交叉。相比单一的信科专业课程设计,交叉学科课程设计将覆盖更多的学科知识,待解决问题会更复杂,培养出的学生适应力更强。学科交叉型的课程设计要取得成效,必须要考虑到各方面的细节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水平,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的专业兴趣,因此学科交叉型课程设计题目最好来源于学生就业时所面对行业的要求,或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知识结构及本校的优势学科。首先调研本校各优势传统学科与数学、计算机学科的结合关系,寻找可能的交叉点,其次对其解决方案所需的技术做分析研究,确保交付给学生的课程设计题目难度不会超出学生的知识架构。为此,在多门信科专业课的课程设计题目构造过程中,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因素,结合华南农业大学传统的优势学科,给出一些较为典型且简单的跨学科课程设计题目。例如,在2012年上半年度的“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课程中,给出的课程设计题目有股票推荐系统、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系统、贵金属走势预测系统、购物推荐系统、常见疾病诊断系统。在2010年和2011年下半年的“数据库原理与方法”课程中,给出的课程设计题目有耕地资源信息系统、气象信息系统、主要农作物历年收成信息系统、农业人口信息系统、植物资源信息系统、动物资源信息系统、化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系统、食品安全追踪信息系统。以上课程设计题目均带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质且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课程设计题目给定后,由选课学生自由组队并选题。学生在选题前,必须先查找相关的专业资料,清楚各个题目要解决的问题,并从中选择感兴趣的题目;然后再结合理论课及实验课中所学的理论及操作,总结得出实施方法;最后概括出完成该课程设计题目可以采用的几套技术方案,从中选出一套最合理的技术方案并实施。上述过程在必要时可以由老师评论学生的构想,进一步给出指导意见。这个过程中同组与不同组之间的组员可以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学生根据本组成员最终讨论通过的方案进行具体实现。
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课程设计构造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涵盖知识的实际运用有了一定体会;这个过程使信科专业的学生与华南农业大学其他传统优势专业有了交集,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豪感和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而且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其将来参加工作培养了必要的专业素质。,相比以往的单一学科课程设计,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践操作,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问题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学生也提高了具体问题的总体方案设计、技术路线的选择以及针对实际问题的数据采集、预处理、分析和挖掘等综合能力。交叉性质的课程设计通过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解决课程教学内容较封闭的缺陷和学生知识面窄等多种弊端。在交叉课程设计教学及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掌握了独立思考和设计技术路线的技巧,提高了动手能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结语
关键词:水务工程课程群;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水务工程专业是顺应我国从传统的多龙管水向现代的水务管理一体化转换的新时代需求,为一体化解决城市各类水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本科专业。水务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性强,课程设计多。水务工程专业课程群包括六门课程设计,即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排水管网课程设计、给水处理课程设计、污水处理课程设计、城市防洪与排涝课程设计。现行的课程设计一般都安排在相应理论课程之后,由理论课任课教师独立拟定题目,独立设定设计参数,设计内容相对独立。这种方法虽然便于组织教学,但各门课程设计内容缺乏关联性,学生在经过课程设计学习之后,得不到良好的技术知识连贯性、系统性和整体意识的训练。河北科技大学在电气传动课程群课程设计方面,开展了开放式课程设计体系的尝试[1]。将综合性开放性课程设计安排在课程群理论课都完成之后,大四第一学期进行。大连工业大学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群课程设计中探索了集中实践模式,即在所有课程群理论课结束之后,由相关课程多位老师同时指导,集中完成课程设计[2]。这两种尝试都收到一定的成效,但课程设计与理论课间隔时间较长,不利于学生及时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必须对现行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本文根据水务工程专业课程群各课程设计间的相关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对设计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优化整合,解决课程间的衔接问题。同时在不改变原有教学安排的前提下,对课程群课程设计进行实践探索。
一、课程群课程设计题目的优化探索
(一)课程群课程设计题目的优化整合
水务工程专业课程群各课程设计不是独立无关的,可解决某工程主体设计的不同设计任务。各课程的设计成果组合起来即是某项工程完整的设计文件,通过和所有指导教师的深入讨论和分析,对各门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审核和优化,并将六门课程设计题目整合为一个大题目(如某城市新区给水排涝系统设计),有其总的课程设计任务书。每门课程设计按各自优化后的设计内容,确定设计子任务。现就“某城市新区给水排涝系统设计”为例说明。整合的设计任务:对某城市新区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排涝系统进行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各系统间的兼容性。各课程设计的子任务: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主要解决此设计中给水泵站、排涝泵站的设计,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主要完成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设计,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主要完成自来水厂设计,污水处理课程设计主要完成污水处理厂设计,城市防洪排涝课程设计主要完成排涝河道整治与堤防设计。课程群课程设计题目的优化整合,可以让学生预先获知总设计的目标,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欲望,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逐步完成设计成果的过程,使学到的专业知识更系统化,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构建,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二)课程群课程设计间的衔接问题
课程设计题目的优化整合需要做好各课程设计间的相互衔接问题,主要包括设计内容的关联性、地形数据的统一性、设计参数的合理性。
1.课程设计间内容的关联性
课程群涉及的六门课程设计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连接,往往前一门课程设计的成果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设计资料。如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第4学期)的主要内容为给水泵站、排涝泵站的水泵选型和泵站布置。其中给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将为给水管网课程设计(第5学期)提供资料,水泵与水泵站和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成果又将为给水处理课程设计(第7学期)提供资料。六门课程设计间的关联情况可见下图。这种关联性使得后续课程设计的内容受前导课程设计内容的制约,而前导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成果,必须满足后续课程设计的需要,避免出现前后矛盾。
2.地形数据的统一性
课程群中的六门课程设计都需要地形数据。水泵与水泵站需要利用地形数据确定泵的型号、台数及泵站的布置,给水管网和排水管网课程设计需要利用地形数据进行管渠定线及埋深计算,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课程设计需要利用地形数据确定工艺布局,城市防洪排涝课程设计需要利用地形数据计算河道水面线和堤防高度。所以在选择原始地形数据时,需要综合考虑所有课程设计的需要。
3.设计参数的合理性
某些设计参数在课程群课程设计间重复使用,如新区的人口数据和产业布局数据。这些数据要被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排水管网课程设计、给水处理课程设计和污水处理课程设计使用。在选取这些设计参数时,要根据前后课程间的影响和制约关系,综合考虑每一门的需要。
二、课程群课程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课程群课程设计指导的实践探索
课程设计的优化整合,要求每一位指导教师都要有全局观念,统筹安排,系统管理。指导教师不能只注重自己课程的指导,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本次课程设计在整合题目中的作用,明确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同时要帮助学生协调好本次课程设计与前导及后续课程设计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如何从先导课程设计成果中提取所需的设计资料,同时为后续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为本次课程设计选择合理方案,使得学生不再只停留在单门课程的局部设计上,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3]。
(二)课程群课程设计考核方式的实践探索
现行的课程设计考核是由指导教师自行制定、执行的,各门课程的分数组成各不相同。课程群的课程设计考核需要制定水务工程专业统一的考核标准、分数组成一致。在课程设计的答辩环节,除注重本次课程设计成果外,还要分析前导成果的合理性以及后续课程所需的条件,从而检验学生对课程关联性的掌握程度,同时能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初步了解实际工程的复杂性,增强整体性概念。
作者:赵超 朱木兰 刘光生 单位:厦门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梁永春,刘建业.电动传动课程群开放式课程设计体系研究[J].电力教育,2011,208:167-168.
1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及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不是对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作简单的增删,也不是一鳞半爪、随心所欲地内容调整,而是实现整体优化。其基本原则为:一是坚持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基础、面向教育规律,提高培养质量,社会需求是出发点,学生基础是前提,教育规律是保障,提高培养质量是目标[3];二是要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和谐发展;三是要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并达到目的。因此,总体指导思想是“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奠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基础。不可忽视广博基础知识的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交流、沟通、协调、管理、组织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掌握,民族文化、社会学、外语、写作等方面的学习兴趣的激发,风险规避意识的培养等,这都是就业创业潜能的储备,同时又是终身学习、转岗转职的前提。专业基础知识是先导和基础,要立足学扎实,这是知其所以然的根本。专业技能则要求精深,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涉及“饲养,饲料,管理,繁育,兽医,预防”等多个环节,课程包括畜禽解剖及检查,畜禽日粮配合,常见饲料加工与调制,畜牧场设计及环境控制,畜牧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动物疫病防治,草食家畜(牛、羊,兔等)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家禽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特种动物养殖,畜牧产品加工与检测,畜牧场经营与管理、畜禽繁殖与改良等[4]。高职的培养方向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有是实用型、技能型、创业型人才。因此,专业技能教学不能强调“全面,多向”,要力求在某一方面学深、学精,掌握一技之长。根据上述原则,认为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目标最终应达到以下要求:
1.1课程结构合理
要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特色。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毕业生要能适应养殖生产第一线岗位,且在工作中能解决实际问题。但高职养殖教学绝不是为养殖场进行现行生产的操作工培训,培养对象是高级养殖技术人员,而不是普通饲养员和农村兽医,学生应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较高的、可持续发展的操作技能。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应突出“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5]。理论课程结构和内容要把握好必需与够用的关系,专业操作技能同要求一是熟练,二是融合,三是突破。课程所涉及的面比较宽,但要突出重点,要将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2课程设置实用
即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一切要以职业能力为定位目标,该添加的添加,该删减的删减,该整合的要整合。课程结构可是由若干个不同模块组合成,每个模块包含相关单元,而每个单元是根据生产工作流程中的专业技术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特点是精选教材内容,突出专业技术训练为主,要有利于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构建“教、学、做”一体化[6]。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2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2.1知识体系力求全面
学习知识目的在增强能力,提高素质,高职学生的素质包括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两大方面,能力主要是职业能力,包括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其知识的构成集中在综合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3个方面。
2.2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体系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涉及课程较多,但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要“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根据对湖北民族地区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就业领域主要包括动物饲养及管理、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动物疫病防治3个方面,工作场所集中在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含养猪场、养禽场、养牛场)、饲料(兽药)公司、宠物医院等领域,主要职业岗位包括养殖场技术员、宠物医生、饲料(兽药)营销员、技术员等。在基本框架内,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与就业岗位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只要保证学生的技能学习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即可,具体地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针对动物疫病防治岗位,可增加动物防疫检疫和畜牧兽医法规、宠物诊疗与美容技术等课程;而养猪、养禽、养牛羊三门课有教学内容重复,也可将这三门课合并为一门,关键在增强教学的职业针对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7]。
2.3合理调整教学时间
尽管是同一专业,但从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能能力培养的需要出发,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原则上要在学生基本能接受掌握的前提下,尽量压缩理论课,增加实习教学时间,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大致为1∶1.2,其中,职业素质课(公共课)5约占23.4%;职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专业课)约占57.6%;实习约占19%。这样实验教学、实训教学、生产实践实习和技能训练总课时占比接近60%;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选俢课的理论授课约占40%,这样既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又便于课程结构外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配合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会计学;课程设置;问题;改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企业相继在中国成立,会计人员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适应这种需求,会计学专业也作为一热门专业相继在各层次的高校中开设。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本科院校共计844所,其中开设会计学专业的有531所,占总数的62.91%。但在目前,我国的本科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会计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中,过多注重企业会计,而忽视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的教育。而就目前的会计就业方向来看,理财咨询、公务员越来越多地受到毕业生的青睐,尤其是近年来盛行的“公务员热”,各类学生都一头扎进公务员堆中。这一现实状况就与会计的教学产生了矛盾,企业会计课程(包括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大约占整个会计专业教学的一半,而金融会计,预算会计等一般只在一个学期开设,无论从学时还是教材来看,都只能粗略的了解,这将导致从事理财金融领域或非盈利组织领域的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脱轨。
(二)课程设置重复
1、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
这三门课程的设置主旨是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学习,但正是由于这种渐进的关系,导致教材在编排上存在很多重复。
2、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
这三者存在着以管理会计为覆盖核心的大量重复现象,成本会计面向的是对企业的核算和管理,而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全面管理就是从成本管理开始的,两者的交叉之处就在成本管理,在内容上包括成本预算、成本分析、标准成本会计、责任会计等;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对象都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二者在本量利分析、资金时间价值、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上都存在着重复。
3、税务会计与税法
很多开设会计专业的高校在税法之后又开设了税务会计,虽然税法是以介绍会计构成要素为主,税务会计是以解决纳税主体对涉税事项的会计核算为主,但两者涉及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阶段,将二者分割,不仅会给教学带来困扰,更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缺乏实践性
在大学本科的教学中,多数高校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课程大多以模拟为主,只是对着电脑操作,根本没有身处办公室严谨工作的感觉。另一方面,学校与外界的联系较少,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参观学习的机会较少,以至于学生不了解业务流程,甚至会疑惑所学知识到底有多少可以用于实际,也就无法了解自己与社会需要的差距了;至于实习,一般高校都是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好多同学为了求职而放弃实习机会,实习一般只是流于形式。
(四)专业课设置时间滞后
现阶段,不少高校采用1+3或者2+2模式,开始阶段不细分专业,只学基础课程,虽然这种模式有其优势,但专业课程集中在大三学期开设不仅会破坏学生对专业的热情,更会加重大三学生的负担,大三阶段,很多学生面临考研或者工作的抉择,过重的课程负担不利于其自主安排时间。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畅想
(一)精简课程
在课程设置重复问题上,需要精简课程设计。就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而言,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有关政府机构编写教材大纲,统一口径,确定各自范围:成本会计作为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础,其应以成本的核算、成本报表、成本基础分析为核心;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重复的专门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以及成本控制纳入管理会计;而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重复的资金需求量预测、货币时间价值以及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等内容纳入财务管理。[1]
(二)强化实践
会计实践教学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主要是在会计专业实验室开展,包括手工实验和电算化实验,实验可以按课程设置分为成本会计实验、财务会计实验、金融会计实验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会计核算的流程必须强化,让学生对整个会计业务流程有宏观的把握。[2]
(三)突出特色
基于我国开设会计专业高校众多但课程设置雷同的事实,笔者认为,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开展具有特色的会计课程体系。我国开设会计专业的高校可大致划分为四类:第一类,以清华、北大为首的国内顶尖学府,这类高校可以与西方、国际会计接轨,注重国际会计准则与外语课程的教育;第二类,开设会计专业的一般性综合大学,这些高校大多开设会计专业的时间不长,会计专业一般属于管理学院的小专业之一,这类高校可以强调学生的“厚基础”,要求学生更多地涉猎自然科学等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第三类,以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为代表的、原隶属于财政部的国内重点财经类院校,这些高校一般开设历史较长,专业细分以及科研水平均处于国内前沿,这类高校可以立足科研,致力于会计准则的修订等专业性研究;第四类,以南京审计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代表的地方财经类院校,这些院校一般专升本时间不长,但是会计专业办学有一定基础,这类高校可以以实务教学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突出的实践能力。[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会计人员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为顺应时代的需求,高校必须改革现行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本科会计教育水平,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当然,会计改革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动态地寻求改革方案,提高会计教育整体水平。(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林丰岩,刘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教学内容的融合与分离[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