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术思想范文

学术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术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学术思想范文

[摘 要] 系统地记述了石学敏教授的学术 思想。在中医理论上,弘扬针灸,倡导正统,首次对14经脉361个穴位的功效主治进行 了系 统的归纳和总结,完善了腧穴学的理论体系;阐发经旨,明辨病候,科学地对十二经脉的病 候体系进行了破译和阐发,确立了治疗大法和针灸处方,发展了经络学理论。在临床上,倡 用"醒神"、"调神"法治疗急危重症;推崇泻血,祛邪扶正;选穴精当,讲究配伍;以神 统针,注重感传;针药合用,力求实效;坚持中西医结合,用夏变夷,融西贯中。

[主题词] 名医经验 石学敏 针灸学

Research on Academician Shi Xuemi ns Academic ThoughtMa Yanf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College of TCM,Tianjin 300193)

[Abstract] Professor Shi Xuemens academic thought was introduce d.In theories of TCM,he summarizes syst ematically efficiency and indications of 361 acupoints of the 14 channels and ves sels,perfects theoretical system of acup oint science,elucidates conception of ch annels,differentiates symptoms and signs ,scientically elucidates the system of s ymptoms of 12 channels,establishes thera peutic principles and prescriptions of a 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develops the theory of channels;Clinically,he uses p rinciples of "restoring consciousness"an d "regulating mentality" to treat immine nt and serious diseases,and has agreat esteem for purging blood and strengtheni ng the body resistance to eliminate path ogenic factors;Selects appropriate acupo in ts and pays attention to acupoint prescr iption,pays attention to needling sensat ion propagated along meridians,and combi nes acupuncture with medicines and insis t s on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TCM and wes tern medicine.

[Key words]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Acup Mox Science

导师石学敏院士系饮誉海内外的著名针灸学家, 国 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院 长。他勤奋求实,博大精深,学验俱丰,尤其善于临床治病,善于用针灸治疗急危重症,广 得病家信誉。笔者在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有幸跟从导师学习,亲聆教诲,受益良多。兹将 导师的学术思想胪列如下。

1 弘扬针灸,倡导正统

导师非常重视中医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尤其尊崇《内经》,他认为《内经》是中医学术 理论和原则的渊薮,要学好中医必先通《内经》。多年来,他不遗余力地研究《内经》,并 不断以新成果充实、完善自己的学术观点,且用以指导临床实践。去芜存真,刮垢磨光,发 皇古义,崇古而不泥古,是导师治学的一条原则。遇有疑难,他尤其重视旁征博引,反复推 敲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发扬光大,提出自己的见解。譬如关于腧穴功效主治,历代文献 对于腧穴功效主治的认识只是罗列了一些病症,而缺乏用中医理论对穴位的功效进行高度的 归纳和总结,以确立其主治证候。导师根据历代文献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首次对14经脉 361个穴位的功效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完善了腧穴学的理论体系。

又如关于《灵枢・经脉》篇"是动"、"所生病"的概念,历代医家认识极不一致,聚讼纷 繁 ,各执一端。对此与真实再现发病症候息息相关并与针灸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导师 通 过对历代文献的反复研究,又结合大量临床研究,摆脱了诸家之争论,从更高的层次指出: "是动"、"所生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对十二经脉及其相联属脏腑由生理转变为病理 所产生的各种症状、体征、传变和转归的综合性记述,应包括病因、病位、发病缓急、病程 长短、标本、虚实、转归、预后。他将 "是动"、"所生病"的概念进行了具体概括。如 表1。

再如,历代针刺手法在刺激的计量方面概念模糊,欠乏规范操作,使得医生难以掌握, 并影响了临床疗效的提高。导师认为针刺手法的实施是针刺治疗疾病关键环节,自1981年以 来,在中风治疗的基础上总结了九种疾病针刺规律,首先提出针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术时间、两次针刺相隔时间等针刺手法量学的四大要素,改变了历代针刺 忽视计量的状态,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新概念,丰富和发展了刺灸学。

2 阐发经旨,明辨病候

成书于两千年前的《灵枢・经脉》篇是经络理论的基础,十二条经脉的主治病候是其中的重 点 内容,是指导针灸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古代汉语深奥难懂,历代对于病候的诠释 和阐发多"以字解字",使学习者很难领会其实质。导师认为:在针灸已成为世界医学一个 组成部分的今天,作为针灸发源地的中国针灸工作者,应该对十二经病候有一个确切而完整 的概念,还《灵枢》经旨以本来面目,赋历代认识以新的内容。导师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对 每一条经脉的病候群进行了剖析、划分,并与现代相关疾病进行了对照研究,科学地对十二 经脉的病候体系进行了破译和阐发,确立了治疗大法和针灸处方,发展了经络学理论。兹举 例以见一斑:对手太阴肺经的病候,《灵枢・经脉》云:"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 缺 盆中痛。"《铜人》注云:"膨膨,谓气不宣畅也。"马元台说:"膨膨肺胀者,虚满而 喘 咳"等等,众说纷纭。导师指出:"肺胀满",是病人的自觉症状,是患者的主诉,是指 憋 气、短气、动则气不够用。"膨膨而喘咳",是形容咳喘时声音的洪亮有力,咳时面部青紫 ,喘则张口抬肩。这些气机升降方面的病变,主要是由于肺失肃降所致。"缺盆中痛",缺 盆指锁骨上窝,是两个肺尖部;作为肺的发病,首先反映的是肺尖部,但也反映到下部,出 现胸痛;从经络学说讲,缺盆部虽为十二经之通路,然距肺尤近,故在剧烈而频频的喘咳振 动下出现缺盆疼痛。这组病候病因上为外邪诱发,发病急,病程短,其性质属热属实。临床 见于大叶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导师 相应提出以下治法。(1)咳嗽治则:宣肺止咳。选穴:①鱼际、太渊、列缺。②孔最、天 突 、尺泽。操作:鱼际直刺1寸,太渊直刺0.5寸,列缺逆经而刺1~1.5寸,孔最直刺 1.5寸 ,尺泽直刺0.5~1寸,诸穴均施捻转提插相结合的泻法。天突针尖与胸骨柄呈平行线直 刺 1.5~2寸,施捻转的泻法。以上二方可对证选用。(2)喘(急性期,属热属实阶段) 治则:宣 肺平喘。选穴:①背部大杼至膈俞华佗夹脊穴。②风门、肺俞部刺络拔罐。操作: 华佗夹脊穴均施捻转的泻法,刺络拔罐疗法以每罐出血量5~10毫升为度。对二方同时施 术。

3 醒神调神,拯救急危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导师在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结合西医学,立足于中医"神"的 学说而创立的治疗中风病的大法。导师提出中风病的根本病因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 ",确立了中风病的治疗法则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在取穴上改 变了以阳经穴为主的传统配穴原则,而以阴经穴为主,取水沟、内关醒脑开窍,三阴交滋补 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经络,并对所选腧穴的进针方向、针刺深度和施术手法等方面 做了重大创新,使之操作严格规范,从而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创立了"醒神""调神 "的学术思想。

导师认为:百病之始,必本于神,凡刺之法,先醒其神,神调则气顺,百病除矣。导师倡用 "醒神"、"调神"法治疗急危重症,疗效显著,取得重大突破。如,导师用醒脑开窍针刺 法治疗中风患者3000多例,治愈率达56.47%,总有效率达98.47%;用醒脑 开窍针刺法治疗 假性延髓麻痹患者325例,治愈率达68.92%;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病窦综合征患 者30例, 治愈率20%,显效率63.3%;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抢救中枢性呼衰患者26例,抢救成 功率为50 %,存活率达25%。此外还将醒脑开窍针刺法用于血管性痴呆、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等 的治疗,均取得良好的疗效。

4 推崇泻血,祛邪扶正

近世针灸医学渐有存毫针刺法和部分灸法而忽视九针中砭法的倾向。导师详研刺血疗法,如 《灵枢・小针解》云:"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 也" ;《素问・腰痛篇》云:"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而已""……横脉出血,血变而止"等等 ,指出刺络疗法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消痈散结、活血止痛、祛瘀除邪之功效,对于 表虚阳热,气血瘀阻,风毒疫邪所致之病症确有良效。只要辨证准确尽可大胆用之。导师对 支气管哮喘,面肌痉挛,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诸神经痛,软组织损伤 ,丹毒,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静脉炎,带状疱疹等多种疾病应用刺络疗法。导师指出: 在临床治疗中泻血以祛邪,疏经祛风,务求其尽,单纯刺络法为血液自然流出,或稍稍挤压 针刺局部,往往瘀血留驻不消,贼邪伏而不退,用闪火罐造成罐内负压,可达血尽邪出,且 可控制出血量,以求疗效。导师的刺络术操作包括刺络术、闪火拔罐术。

导师运用刺络疗法,强调选穴配方。如对臂丛神经痛,导师治以行气活血,通经止痛之方。 养老为手太阳郄穴,主治急性疼痛,天宗、肩外俞系小肠经穴,痛点多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之 所 过,取之可疏通经络,活血以止痛。导师治疗臂丛神经痛取养老、痛点、天宗、肩外俞等腧 穴。

5 选穴精当,讲究配伍

在针灸处方配穴方面,导师主张用穴要少而精。他在辨证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和运用正统的 配穴方法,灵活机动,力专效宏。导师善用特定穴,并化裁出其他配穴方法,现介绍如下。

5.1 善用特定穴 临床上如急性热病,肢端麻木,昏厥,常用各经井穴刺络放血;喘逆 气 急,多取肺经的郄穴--孔最,配八会穴中气会--膻中;咳嗽、喘急的呼吸系统疾病,多 取肺 脏的俞穴--肺俞和募穴--中府。导师十分欣赏"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观点,认为循 经取穴,远近相伍,是针灸治病的重要原则。

5.2 同名经配穴法 所谓同名经即手足太阴、手足厥阴、手足阳明、手足少阳、手足太 阳 等十二经脉的概括。这六对同名经在人体头面躯干上部交接联系构成经络系统上下联系的一 种途径,即中医文献中常提及的六经。同名经配穴法是在同名经"经气相通"的理论指导下 ,在手足同名的两条经脉上各取一穴,组成"穴对"而应用于临床。导师常运用同名经配穴 法来组成不同的配穴处方。如:高血压、癫、狂、痫取两厥阴的内关、太冲;胁肋痛取两少 阳经的支沟、阳陵泉等。这种"穴对"精巧玲珑,圆机活法,为导师临床屡验不爽的常用处 方。

5.3 交汇经配穴法 交汇经配穴法即按经脉的交叉、交汇情况来配穴。某一病变部位有 数 条经脉交汇或某一病症与数条交汇经脉有关,都可按此法配穴。导师临床常运用此法,如其 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就是依此法配穴的。中风病的总病机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肝肾 阴虚"。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达巅,故泻督脉与手、足阳明经之会穴水沟,调督脉、开 窍启闭以醒神安神;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的交汇穴三阴交以滋补肝肾、 醒脑开窍,且足厥阴肝经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汇于巅;内关为八脉交会穴, 通于阴维,属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泻内关以宁心安神、疏通气血。又如:髀枢部有足太阳 、足少阳经交汇,故临床髀枢部疼痛常取环跳配秩边、承扶、阳陵泉、承山。泌尿、生殖系 疾病多与任脉、冲脉以及足三阴经病理变化相关,临床常取气海、关元、中极,配太冲、太 溪、三阴交治之。

6 以神统针,注重感传

针灸治病,自古就强调"得气"。《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气至而有效"。气至何处呢 ?据《针灸四书》言"气至病所"。在历代师传中,对如何才能气至病所,言及不多。笔者 3年来跟随导师查房,观摩导师的针刺手法,其手法独成一家,稳健、轻柔、有韵律,充满 灵活机动,循、摄、弹、旋、刮、震、颤,或慢如流水,或迅如闪电,潇洒自如,尤其是他 的凤凰展翅飞法更是惟妙惟肖,漂亮得好似凤凰在飞翔。笔者还有幸亲身体验了导师的针感 ,他进针手法快捷、轻巧、无痛,最奇妙的是进针的同时就有舒适的得气感。

导师指出:进针时既要遵循《素问・针解篇》"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进针的姿 势必须端正,又要遵循《针灸大成》所云:"凡下针要病人神气定,息数匀,医者亦如是, 切不可太忙,又须审穴在何处……少待方可下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无痛与入穴的要求。 欲使针感直中病所,必须注意治神和守神,不断实践,历历不爽。现在导师在临床上"气至 病所"已成为必然效应的一项准则。其具体操作如下。

6.1 专心致志 针刺或艾灸时,按《灵枢・终始》规定:医者应严肃认真,"必一其神 , 令志在针",必须全神贯注,精力集中,细心观察病人神气的变化,体会针下的感应。同时 令病人专心致志,使其精神高度集中,静心而意守病所,如此才能使医患之间心心相印,神 气相随,得神取气,提高疗效。

6.2 凝意治神 用针之际,必使患者凝意、精专而不散,乃可刺。即针刺或艾灸时,嘱 患者将注意力有意识地移往病所,守定不移;医者根据患者神气的变化,选用适当的针刺补 泻手法。怎样才能使病人神定而气至呢?一是要用医者的双目观察病人的神态、目光,通过 医患间的目光暇接,使病人安定下来。二是要通过谈话减轻病人对针刺的恐惧和疾病的忧虑 等,使病人精神聚合,心情舒畅,神气内守,安静地接受治疗,然后进针。针刺时针尖方向 依病情而定,为达到气至病所,针尖方向应朝向病所,配合适当的手法,患者立即或逐渐出 现酸、麻、胀、重、触电感,有时还可能出现凉、热、痒、痛、虫行感、气流感、上下传导 及水波样感的针刺或灸治感应直达病所;医生手下可有沉、紧、涩的感觉,用手触摸腧穴周 围,可感到肌肉由原来的松弛变为紧张,有些原来因病而痉挛的肌肉可由紧张变为松弛,病 症立即减轻,某些久治不愈的症状也霍然而去。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效之 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6.3 密意守神 《内经》谓:"针已得气,密意守气勿失"。针刺或艾灸时,出现经气 感 传,针刺得气后,病人应摒弃杂念,牢牢意守病所,以意领气,自然气至病所。此点至关重 要!若半途放弃意守,针感亦往往随之消失。此时医者仍专心致志于针端,手法亦和缓轻柔 、均匀绵软,才有利于针下神气不散。若手法快速猛烈,或骤然终止施术,其结果与病人放 弃意守病所相同,针感亦容易消失。当气至病所,病人感到病症减轻或消失时,方可停止施 术。此即《灵枢》"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亦即《灵枢・终始》"气至乃休" 之意。

6.4 接经通气 若患者因个体差异或精力分散一时未能获得经气感传时,医患双方应进 一 步强化诱导,彼此配合密切,遵照《灵枢》"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的古训,或用后世 的"接经通气法",在同一经脉距离病所的近端,选2~3个穴位依次针刺,或用"以意通 经 广按摩法",在与病所相同的经脉路线上,循、切、扪、按,使其经气感传,"气至病所" 以获良效。此即《灵枢・终始》篇的"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 神,气至乃休"之旨的灵活运用。

7 针药合用,力求实效

导师十分赞赏古代针灸先贤张仲景、孙思邈"针药合用"的主张。该主张源于"毒药治其内 ,针石治其外"的原则。导师临症,遇疑难痼疾,也往往针灸药物并用。他指出:以药辅针 则十二经气血和,以针辅药则脏腑功能调匀,针药合用,则经络脏腑如被甘霖而无虞矣。例 如导师治疗中风病,常用针灸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同时又自配方研制成"脑 血栓片"以活血化瘀、醒脑通络、潜阳熄风,每收捷效。

导师擅长针灸治疗技术,对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亦颇有研究。他极力主 张《伤寒》、《金匮》及历代方药之书,习医者不可不学。药之理即针之理也,只有谙熟中 医内科杂病,方能成为优秀的针灸医师。他指出:"针药各有适应症,只有谙熟中医理论, 通晓二者之所长,临症时方能方寸不乱,施药用针切中肯綮"。

8 用夏变夷,融西贯中

导师行医近四十载,他尊崇孙思邈"兼收博览、推陈出新、用夏变夷、恪守《内经》"的精 神 ,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风格。在他的学术思想中渗透了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的思维 方式。导师的用夏变夷的学术思想的核心就是立足发扬光大中医的立场,吸收现代医学理论 要素,将其融入中医理论中。导师作为中医针灸专家,一贯坚持中西医结合以取长补短,在 教学与临床中,常与西医同道

切磋,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应用中医和西医两套理论和诊疗方 法会诊疑难病人,并从中汲取西医学的种种营养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了教学和临床医疗 质量,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主编了《中西医临床急症学》。

9 小结

第2篇:学术思想范文

关键词:《古今医鉴》;龚信;六气四因;调气开郁;外治熏法;推崇明医

中图分类号:R-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5-0057-05

Study on Academic Thoughts of Gu Jin Yi Jian

YANG Wei, Qu Shen, YU Zheng, Du Song*

(Institute of Basic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Gu Jin Yi Jian is a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medical book in the Ming Dynasty. It is compiled by GONG Xin, compiled by GONG Ting-xian, and corrected and complemented by WANG Ken-tang. This book collects all the theories, learns widely from others' representative points. Pulse methods, pathology, medicine properties, and five movements and six climates are discussed in the book. It also includes hundreds of diseases and symptoms of internal medicine, surgery,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s with high clinical reference value. This book pays attention to pulse methods and five movements and six climates, advocates to take the six pulses and eight key points as the outline of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On the aspect of regulating the emotion, the method of regulating Qi is most often used. While fumigation method is advocated to apply in the external treatment. Gong's father and son respected the physicians in the Ming Dynasty, criticized the quacks, which has a very goo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present.

Key words: Gu Jin Yi Jian; GONG Xin; six qi and four factors; 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depression; external treatment and fumigation; respect the physicians in the Ming Dynasty

《古今医鉴》为明代医家龚信的代表作,其子龚廷贤续编,又经王肯堂校补。该书汇集上自《黄帝内经》,下至元明诸家之论,博采众长,分门别类。首列脉诀、病机、药性、运气总论,其次分论各科诸门,每门又列若干证,涉内、外、妇、儿、杂科病种百余种。其中部分内容以歌诀或韵文概括,便于诵读记忆。本书是一部切合实用的综合性医著,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笔者对其学术思想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1 概况

1.1 刊刻情况

《古今医鉴》初刊于明代万历四年(1576年),龚信纂集,原作8卷,初刊本已佚。其子龚廷贤续编,刊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后经王肯堂校补,改为16卷刊刻传播。《古今医鉴》存世可见明万历 五年(1577年)金陵周四达刻本,明万历十七年 叶华生刻本(1589年),日本明历二年(1656年)刻本,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蕴古堂余元声刻本、文盛堂刻本,清崇顺堂刻本,1930年上海受古书店石印本,1958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等[1]。

1.2 编撰者情况

龚信,字瑞芝,号西园,明代医家,生卒年不详,江西金溪人,曾供职于太医院,以医名世,《古今医鉴》为其代表著作。传世还有《重刻图像本草药性赋定衡》13卷,龚信编,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书林洪宇李良臣刻本;《太医院补遗医学正传》16卷,龚信编,余应奎补遗,日本庆长 十一年(1606年)刻本;《医学源流肯綮大成》 16卷,龚信编,余应奎补遗,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建邑积善堂刻本、清刻本、日本刻本等。

龚廷贤(1522-1619年),字子才,号云林山人、悟真子,明代医家,龚信之子。龚廷贤幼习儒业,后承家学,弃儒习医,名声鹊起,因治愈鲁藩妃之疾,出任御医院太医吏目,获“医林状元”美誉,赞为天下医之魁首。龚廷贤访贤求师,游学行医于四方,著述丰富,著有《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种杏仙方》《云林神彀》《鲁府禁方》《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书》《小儿推拿方脉全书》等,其中《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浅显实用,流传最广,传入日本、朝鲜等国。

王肯堂(1549-1613年),字宇泰,号损庵,江苏金坛人,明代医家。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后志于“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留心医事,鄙薄功名,终以医名天下。王肯堂博极群书,治医“采摭繁富,于寒温攻补无所偏主”,所著《证治准绳》120卷之多,条理分明,“博而不杂”,为医家所宗。

2 学术思想

《古今医鉴》是一部切合实用的综合性医学著作。书中指出医家须指下明,病源悉,药性熟,证治投,故首列脉诀、病机、药性、运气4项为总论,其次分论各科诸门,内科分诸中、诸伤、虚损、诸痛等门及时病杂病,妇科分经水、血崩、带下、产育、产后等门,儿科分惊风、诸疳、虫痛、夜啼、丹毒等门,杂科分口、齿、眼疾等门,外科分痈疽、疮疡、破伤、中毒、骨鲠等门,兼载外科轻微病证的简易疗法、膏药配制、济民方药及医德歌诀,末以通治、救荒门为终。每病证皆按脉、证、治、方叙述,分论病原、病象、诊断、处方。首明脉象,次以辨证,再则论治,详加斟酌,辑古方、今方必验之有效者,还记载部分针灸、外治疗法,以济方药所不及。书中以医为鉴,“虽隐伏沉痼,罔不洞察,与鉴之照物妍媸不爽有相类者”,条分缕析,一目了然。

本书经龚信20年搜辑,博学众采,广辑约取,远宗先哲,近取名公,绍其正传,示之成法。选材上起周汉,下至元明,如周汉的医和、医缓、淳于意,金元的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明代的戴元礼等,名医论辩精详之说悉皆辑录,参考价值较为突出。同时,本书融会古今,选精用粹,参以己见,重视实用。荟萃各科归于简括,不漏不芜;阐发诸说务求透彻,条理明晰;纂辑宗旨不涉门户之见,并蓄兼收;又以歌诀或韵文概括,便于诵读记忆。书中提倡“每视疾则先诊以脉息,次察其病原,而攻治之法,方药之制,又酌其脉、病而投之”,详审细察,有的放矢,求得疗效。如论治脾湿之痰的二陈汤,加用升提之药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师常法而求变,扩大治疗范围;论治癫痫不拘泥成法,主张“俱宜豁痰顺气,清火平肝”,以黄连、瓜蒌,南星、半夏之类“寻火寻痰,分多分少治之”等。

2.1 辨病以六脉、八要为纲

《古今医鉴》强调诊脉法,“先要定得三部,位分明白;又要晓得十二经络、五脏六腑,及五脏配合、五行四时生克之理;又要知得脉之息数,分别浮、沉、迟、数、滑、涩,及诸脉阴阳主病之原也”。两手俱有寸、关、尺,需详察六部脉位,因人而异,如“长人脉长,当疏排指;短人脉短,当密排指。人瘦小,则轻取之;人肥大,则重取之”,另有反关脉、鱼际脉等。六部脉位依六气排布,“左手寸口,心与小肠之脉所出,君火也;左手关部,肝与胆之脉所出,风火也;左手尺部,肾与膀胱之脉所出,寒水也。右手寸口,肺与大肠之脉所出,燥金也;右手关部,脾与胃之脉所出,湿土也;右手尺部,命门与三焦之脉所出,相火也”,脉诊以处百病而决死生。

本书对脉形的诊察和描述较为细致。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的四季之脉,即为寅卯春脉弦者,弦而长,以应东方肝木之气;巳午夏脉钩者,脉来有力,浮大而散,以应南方心火之气;申酉秋脉毛者,脉来浮涩而短,以应西方肺金之气;亥子冬脉石者,沉濡软滑,以应北方肾水之气。辰戌丑未四季月脉迟缓者,脉来和缓而大,以应中央脾土之气。概括而言,总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而芤、洪、散、大、长、濡、弦皆轻手而得之类,伏、石、短、细、牢、实皆重手而得之类,濡、缓皆迟之类,急、促皆数之类。脉诊判断病性、病因,需谨记浮为阳,在表,为风、为虚;沉为阴,在里,为湿、为实;数在腑,为热、为阳、为燥;迟在脏,为寒、为冷、为阴;滑为血多气少;涩为气多血少;滑为血有余;涩为气独滞。又左脉不和,为病在表,为阳,主四肢;右脉不和,为病在里,为阴,主腹脏。

本书强调“六气四因,病机以明”,病本于风、寒、燥、湿、暑、君相二火,内伤、外伤,内积、外积。五运为诸病纲领,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诸气郁病痿,皆属肺金;诸寒收引,皆属肾水。六气各有主病,如诸暴强直,支痛绞戾,里紧筋缩,皆属于风;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浑浊,腹胀大,鼓之如鼓,痈疽疡疹,瘤气结核,吐下霍乱,瞀郁肿胀,鼻鼽衄,血溢,血泄,淋闭,身热,恶寒,战栗,惊惑,悲笑谵妄,衄蔑血污,皆属于热等。

判断病证不离“表、里、虚、实、寒、热、邪、正八要”。因外邪是风寒暑湿燥之所客,内邪则虚实贼微正之相乘,通过辨口鼻呼吸之情审别内伤、外伤,通过审察尺寸往来之脉,辨别阴证、阳证,浮表沉里,迟寒数热,滑为痰多气盛,涩为血少精伤,缓则正复,大则病进。

病有标本,治有缓解,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表证宜汗解,里证宜下平,寒者温而热者清,虚者补而实者泻。《古今医鉴》重视临证遣药技能,按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活血药、行气药、化痰药、消食药、祛虫药、渗湿药、清热药、解表药、温中药、祛风药、安神药、外用药等,列出常用中药的药性、主治、功能及诊治要点,如人参补元气,泻虚热而止渴,色苍肺实休凭。黄芪补三焦,敛盗汗而抵疮,肥白卫虚宜准。白术健脾强胃,主湿痞虚痰。苍术发汗宽中,导窠积饮。茯苓安惊利窍,益气生津,和中用白,而导水用赤,禁与阴虚。甘草补气助脾,调和百药,温中用炙,而泻火用生,满家须谨。

2.2 调治情志,以诸气为法

《古今医鉴》重视调治情志疾病[2]。人禀天地之气,五运迭侵于外,七情交结于中。怒、喜、悲、恐、寒、暑、惊、思、劳,人之九气,多是人体情志活动的外在表现,常则安,变则病,易见情志失衡、九气为病。《内经》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泻,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劳则气耗。”调治情志疾病以治气开郁为法。

情志气病,病因病情多种多样,《古今医鉴》称“有七情气,有郁气,有怒气,有热气,有冷气,有厥气,有逆气,有痰气,有虚气,有中满气,有腹胀气”,务要详究,治疗加以区别。如男女情志气病,因男子属阳,得气易散,女子属阴,得气易郁,所以,“男子之气病常少,女之气病常多。故治妇人宜以顺气,而兼乎散血”。调治总以调理气机为主,使情志舒畅,五脏协调,诸郁自除。

诊察情志气病,脉诊最为便捷。书中记载,“下手脉沉,便知是气。沉极则伏,涩弱难治。其或沉实,气兼痰饮。又曰:沉弦细动,皆气痛证。心痛在寸,腹痛在关,下部在尺,脉象显然”。

治疗情志气病,“必须自能知戒”,调节情绪,改善生活习惯,才能戒除病原,保障长期疗效。用药治疗,“郁气宜开郁”,可选用苍术、香附、川芎、青皮、竹茹、山栀子、枳壳、连翘、木香、泽泻等,各具功效,“香附快滞气,陈皮泄逆气,紫苏散表气,厚朴泻胃气,槟榔泻至高之气,藿香之馨香上行胃气,沉香升降真气,脑麝散真气,木香行中下焦气”,临证灵活选用。还需注意,行气开郁之药多服有损气耗气之弊,如“枳壳破滞气,然多服损胸中至高之气。青皮泻肝气,多服损真气”,临证需“用之能治气之标,而不能制气之本”,主张中病即止,以免损泄正气。

《古今医鉴》所载治疗情志气病的方剂丰富,疗效肯定。如治疗“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梅核气,认为此病为“始因喜怒太过,积热蕴隆,乃成厉痰郁结”所致,治宜导痰开郁、清热顺气,“如老痰凝结不开,以咸能软坚立药,海石、立明籽之类”。选用加味四七汤、加味二陈汤、行气散治疗,多以半夏、茯苓、厚朴、紫苏、苏梗、青皮等为主药。又如治疗忧愁思虑、忿怒伤神,或临食忧感,或事不遂意,使抑郁之气留滞不散的胸胁痞胀,用分心气饮,以青陈皮、半夏、赤白茯苓、紫苏、大腹皮、肉桂、桑皮、木通、羌活、甘草治疗,依症化裁,性急加柴胡,多怒加黄芩,食少加砂仁、炒神曲,胸膈痞闷加枳实、香附,三焦不和加乌药,气闭加莱菔子、枳壳,气滞腰疼加木瓜、枳壳,翻胃加沉香磨服,水气面目浮肿加猪苓、泽泻、车前子等。

郁证“脉多沉伏,或涩或芤”,遵循《丹溪心法》所论“气血冲可,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辨证论治气、血、痰、火、湿、食诸郁。以六郁汤“开诸郁之总司”,用香附童便浸炒、苍术、川芎治气郁,用苍术、川芎、白芷、茯苓、羌活、防风、柴胡治湿郁,用栀子、青黛、香附、苍术、抚芎、黄芩、天花粉治热郁,用海石、南星、香附、瓜蒌仁、贝母、竹沥、姜汁治痰郁,用桃仁泥、红花、牡丹皮、延胡索、川芎、香附治血郁,用苍术、香附、山楂、神曲、枳实治食郁。用越鞠丸加橘红、白术、黄芩、山楂为加味越鞠丸,“解诸郁火痰气,开胸膈,进饮食”;越鞠丸与保和丸合方为越鞠保和丸,“扶脾开郁,行气消食,清热化痰”。

2.3 外治杂病,推崇熏法

《古今医鉴》用熏法治疗药力难以达到病所的顽症痼疾,如气闭耳聋、久嗽不愈、牙齿痛等,或外用有损于人体的峻猛毒药,治疗外痔、脱肛、杨梅疮及杨梅疮服用轻粉后致筋骨疼痛、牙肿烂等,取得疗效[3]。熏法开窍通络,内病治外,可使药力直达病所,加强清热利湿、杀虫定痛、祛风止痒等功效。

如以吸药如神散治疗风入肺中、久嗽不愈的久年痰嗽症,用雄黄、佛耳草、鹅管石、款冬花、甘草、寒水石、青礞石、白附子、枯矾、孩儿茶等分为细末,“纸燃烧烟,令病人吸之”。因外病风邪伤肺,一般辛散轻宣药物难以治疗,所以选药吸烟,通过“肺开窍于鼻”,使温肺化痰、通络止咳的药物直达病所,剔除积痰,散除结热,搜刮肺络顽痰,使痰净而愈。

又用熏耳神方治疗气聋,不论远年近日者均获疗效。方中重用芳香温通的蕲艾,伍以透窍入络的麝香,辅以灵磁石、珍珠研为细末,合一处令匀,用白纸一张铺热铁器上,用黄蜡5钱搽纸上,纸上摊艾,艾上掺药,卷作筒子,点火吹灭,侧耳熏之。此法《理瀹骈文》亦有收载。用哭来笑去散,以雄黄、乳香、胡椒、麝香、荜拨、良姜等为末,“用纸卷药末在内作条,蘸香油点着,燎牙痛处,火灭再燃再燎”,治牙痛脸肿。

用烟熏法治疗痔疮,如“用半新马桶一个,入新砖一个,放桶底上,再用新砖一个烧红,于砖上,上用全蝎两三枚,烧烟,患人坐桶上熏之,不二三次即愈”。或用刺猬皮、雄黄、北艾为末,“每作核桃大炷子,用竹筒如小酒杯一杯大,长尺余,一头留节,钻一窍装入于内,烧烟令窍透疮口熏之”,久则痒不可当,稍歇再熏。或用花椒、艾叶、葱头、五倍子、皮硝、马齿菜、茄根为散,“水煎,先熏后洗”,当时痛止,指日可愈。

治疗梅毒引发的杨梅疮,《古今医鉴》主张“切忌服水银、轻粉等药,以取速效,而遗患于后也”,所载方剂中也有熏法治疗的。如熏鼻奇方,用水银、白锡、百草霜为末,作纸樱于早、午、晚,“用纸作罩,勿令泄气,熏鼻孔,男左女右”,口噙凉水,温则易之。三教归一方,先用表药,后用熏法,以水银、银朱、朱砂、枣研匀作丸,置瓦上,药居中,用炭火围,“令患人仰卧缩脚盖被,将口频吹火,烧烟熏之”,熏后再服药。金灯照眼方,白锡、水银、乳香、没药、白丁香、辰砂、轻粉、自然铜、麝香等为细末,将皮纸卷条,香油润湿,“燃灯,照眼观灯,口含凉水,灯用帽匣盛之”,前后服通圣散十剂。治牙床上下肿烂作痛,或因杨梅疮多服轻粉,致筋骨疼痛、牙肿烂者,用神灯照眼法,以乳香、没药、雄黄、朱砂、水银、锡花、银朱、川乌、草乌、白芷、自然铜为末,“绵纸裹作条子,香油透点灯,以瓦片盛置斗内或桶内,将手掩其口鼻,以目观灯”,有汗出则佳。

2.4 推崇明医,以释医德

《古今医鉴》中有明医箴、庸医箴两篇,堪称劝诫医生向善弃邪的医学伦理规范[4]。“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洞晓阴阳,明知运气,药辨温凉,脉分表里,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因病制方,对证投剂,妙法在心,活变不滞,不炫虚名,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明医,芳垂万世”。书中批评庸医,“炫奇立异,不学经书,不通字义,妄自矜夸,以欺当世,争趋人门,不速自至,时献苞苴,问病为意,自逞明能,百般贡谀,病家不审,模糊处治,不察病原,不分虚实,不畏生死,孟浪一试,忽然病变,急自散去,误人性命,希图微利”。强调行医目的是济世救人,施仁术于社会,不得贪图名利。业医者当钻研医学,精通医道,博采众家之说,学识渊博。临床上应详察病情,谨辨病原,因病制方,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不拘泥于形式,治疗方法灵活多样,以求简、便、廉、验的最佳疗效。而不能不学无术,自吹自擂,欺世骗人,谋求私利。这些论述对现今医生坚守职业操守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薛清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

[2] 苗萌,刘健,王米渠.《古今医鉴》七情五郁的心理学思想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3):1713-1714.

[3] 黄仲阳.《古今医鉴》外治法特色及贡献[J].江西中医药,1997, 28(1):6-7.

[4] 曹志平.明代父子御医龚信与龚廷贤的医学伦理思想[J].职大学报, 2011(2):33-36.

第3篇:学术思想范文

王之士著述颇丰,据史料记载著有《理学绪言》、《信学私言》、《大易图象卷》、《道学考源录》、《易传》、《诗传》、《正世要言》、《正俗乡约》、《王氏族谱》、《正学筌蹄》、《阙里瞻思》、《关洛集》、《京途集》、《南游稿》等;所述著作有《先师遗训》、《先君遗训》、《皇明四大家要言》、《性理类言》、《续孟录》等。在王之士去世二十年后,其子嗣请冯从吾将其著述厘定为《秦关全书》。然而,至清末民初时王之士的著述多已佚失,蓝田学者牛兆濂曾搜辑其著述,也“仅具一文一诗,他无考也”(《蓝川文钞·秦关先生拾遗录序》)。牛氏未云诗、文为何诗何文?今疑其诗为《梁日缉为言辋川雪中之游》(见牛兆濂纂《(民国)续修蓝田县志》卷22),文为《灞水龙王庙记》(见《(光绪)蓝田县志》附录《蓝田县文征录》卷2、《(民国)续修蓝田县志》卷20),牛氏弟子陈敬修又取“儒集中有及先生者,汇为一册,名为《拾遗录》”(《蓝川文钞·秦关先生拾遗录序》),惜今未见其书。故拟根据现存史料略论其思想。

一、学宗父师,以尽性无欲为宗

冯从吾《秦关全书序》云:“蓝田王秦关先生,理学醇儒也,其学以尽性无欲为宗……顷先生冢嗣伯敬持先生著作若干种,乞余订正,会余病,不能细读,乃留伯敬数日,命门人辈稍为编次以归之,而以《文简公粹言》及《飞泉公语录》列于前,见先生学问渊源所自,其日:‘先师遗训,先君遗训云者,先生所自命也。’”牛兆濂《秦关先生拾遗录序》亦云:“先生以近道之资,禀父师渊源之正,加以笃信。”可见,王之士之学自有渊源,一则其父王旌(号飞泉,任代邸教授),一则其师文简公吕楠(1479—1542,字仲木,号泾野)。就父教而言,据冯从吾记载,“先生幼承庭训,七八岁即知学,教授公授之毛诗二南辄解”。可见,王之士深受其父王旌影响无疑,立身处世恪守遗训。王旌著述现多不传,《(民国)续修蓝田县志》卷20仅载其《七盘坡》诗一首;但《关学编》云其“明理学,有语录藏于家”,而王之士年轻时又“治《大戴礼》,兼通《易》”,则可推知王旌对理学,尤其是《礼》、《易》有较深刻的理解,并撰语录加以阐发,这必然会影响到王之士。就师教而论,据牛兆濂《秦关先生拾遗录序》记载,“先生学本泾野,然泾野没,时先生年十四五岁……先生学问渊源所自,其日‘先师遗训’、‘先君遗训’所自命也。此时文简不别以姓氏,其为泾野无疑矣。”可见,牛氏认为王之士受学于大儒吕柟(谥号“文简”),然而《明史·儒林传》云:“潜(吕潜)里人郭郛,字维藩,由举人官马湖知府。蓝田王之士,字欲立,由举人以赵用贤荐,授国子博士。两人不及楠门,亦秦士之笃学者也。”《明史》明确提出王之士未及吕柟之门,有悖于冯从吾所载。冯氏与王之士相知,所说理应可靠。然而,冯氏所论王之士“其学以尽性无欲为宗”。“尽性”、“无欲”虽为宋明以来理学家多谈,尤其是在阳明学者那里;但是在以杂融程朱、张载思想为特色的吕柟那里,甚少谈论“尽性”、“无欲”。仅就现存《泾野先生文集》而言,也仅有两句相关语句:“圣人无入而不无欲,一静坐不可便了也”(《静修书屋记》)、“圣也者,尽性者也”(《韩生祖父母八十寿序》)。若以此推断,王之士的“尽性无欲”似乎就成贤希圣的工夫而言。

二、推行《乡约》,以礼敦俗

自张载以来,关学素有“以礼为教”、敦化风俗的传统。在蓝田推行“以礼为教”的典型,莫过蓝田吕氏的“乡约”实践。据史料记载,吕大钧作为较早向张载“执弟子礼”的门人,将张载重礼的思想付诸于实践,“居父丧,衰麻葬祭,一本于礼。后乃行于冠婚膳饮庆吊之间,节文粲然可观,关中化之”(《宋史·吕大钧传》)。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乡约在彰显儒家道德理念,教化民俗,稳定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故有“敷教同风,莫善于乡约”、“乡约行,则一乡之善恶无所逃,盗息民安,风移俗易”等褒誉。《吕氏乡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在后世影响甚大,诸如吕楠在谪解州时即教化百姓,“行《吕氏乡约》及《文公家礼》”(《明史·吕楠传》)。在王之士的家乡蓝田,素来重视推行乡约,在明代时就有邵氏推行《柳庄寨乡约》(见牛兆濂《续修蓝田县志》卷14),直到清末民初大儒牛兆濂仍整理《吕氏乡约》,教化民众。

王之士也如其乡贤吕氏和后学牛兆濂一样十分注重《乡约》的劝善惩恶、移风易俗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其云“居乡不能善俗,如先正和叔(吕大钧)何”,“乃立《乡约》,为十二会,赴会者百余人。设科劝纠,身先不倦。诸洒扫应对、冠婚丧祭礼久废,每率诸宗族弟子,一一敦行之。于是,蓝田美俗复兴”(《关学编·秦关王先生》)。可见,王之士效法前贤制定和推行《乡约》的目的在于“居乡善俗”,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身体力行。王之士所制定的《乡约》,应为史料所载的《正俗乡约》,虽然其内容现已无从考索,但其通过宣讲乡约,使民众将儒家的道德思想内化于民众心灵,自觉遵守伦理规范,复兴蓝田淳风,成为一时美谈。

三、辟邪崇正,道法邹鲁

自张载以来,关学学者十分注重辟邪崇正,尤其是通过批评佛、道异端,维护和弘扬儒家的道德义理和治平理念。张载力批判佛、老,发掘儒家精微义理,认为佛教以心为法,以空为真,万物依照“形自形,性自性”之“无自性”的因缘而生,因而成为悬空的幻象,其生死轮回也是惑业所致,最后走向以寂灭为解脱归宿的“往而不返”的极端。又认为,老子的“有生无”之论导致“虚无穷,气有限”,以无穷之虚来对待有限之气,乃是体用殊绝,将本体与现象割离,是不知道“不有两则无一”的道理,结果导致道教重生执“有”,追求保身养生,甚至成仙不死之说,其弊在于没有看到生命的变化,走向知聚不知散的另一个极端,“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其后,关学学者多批佛老,诸如冯从吾撰写《辨学录》,拒斥佛老,阐明“吾儒之正传”,认为佛教无法揭示天理,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至善本原;虽然佛教明心见性,直指人心,但却没有像儒学般直指至善的本心。后世的李二曲也曾阅读《道藏》、《大藏经》,核其真赝,驳其荒唐,彰明儒学与佛道的不同。王弘撰则认为:“盖为佛之徒,服佛之服,行佛之行,言佛之言,是出世之异人也,如沈莲池是已。虽有谬悠之谈,其志坚行修,是难能也。士大夫而学佛,吾实恶之。”(《山志-初集》卷4)

王之士同上述关学学者一样,严辨佛道“二氏”与“吾儒”之不同。据史料记载:“即时贵或谭及二氏,辄正辞距之不少假。既而道邹、鲁,瞻阙里,遍拜先师及诸贤祠墓,低回留之不忍去,梦寐如见其人。”(《关学编·秦关王先生》)可见,王之士对于佛道的态度是严辨辞距,坚持不懈;同时,又对孔孟儒学深信不疑,以身践履,梦寐体悟。故能久之以其辟邪崇正、道法邹鲁的行实,“名动海内矣,凡缙绅莅兹、道兹者,罔不式庐愿见”(《关学编‘秦关王先生》),以致其好友冯从吾在其殁后二十年后仍赞扬说:“辟邪崇正,百世可师。”

综而论之,虽然现存史料不足以考察王之士思想的全貌,但无法否认王之士在关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其人其学深受关中学者的推崇,屡屡被缅怀赞咏。如冯从吾访其祠时,情不自禁地感叹说:“清癯之貌,笃实之学。四吕而后,公称先觉。昔聆公训,今拜公祠。辟邪崇正,百世可师。”(《少墟集。秦关王先生像赞》)赵用贤推崇其为:“海内三逸,公居其一。”(《关学编·秦关王先生》)王以通赞云:“表帅一乡,矜式后学。”(《关学编。秦关王先生》)清初关中大儒李二曲云:“他若吾乡李介庵、王秦关,学足以明道,才足以应世,粹德卓品,朝野钦仰。此皆克自奋拔,知所从事,登科而弗囿于科,由数十年科目而进于数百年科目,光重史册,彪炳无穷者也。”(《二曲集,谂言》)其后世同乡牛兆濂过其祠,作诗云:“斜阳片石久嵯峨,到此行人唤奈何?前志有基难考信,断碑无字易传讹。秦关一去乡贤少,荆岘不来野寺多。千古辋川名胜地,从教诗画说维摩。”(《蓝川文钞》卷1)又竭力辑其著述,并作《秦关先生拾遗录序》,赞扬说:“吾邑之兴于关学者三百年来无一人焉,关学之统遂终于先生矣。”(《蓝川文钞》卷3)

第4篇:学术思想范文

【关键词】 现代B江医家;脾胃;学术思想

从古至今, 许多医家都注重脾胃的调理, 传承古代B江医家脾胃学术思想之精要, 现代B江医家脾胃思想蓬勃发展, 涌现出杨志一、姚荷生、张海峰、姚奇蔚、万友生等医家。这些医家促进了中医教学科研临床一体化的发展, 为脾胃的学术思想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本文将对几位医家的学术思想进行探析。

1 杨志一

杨志一(1905~1966年), 名佩贤, 江西吉安人, 业医南昌。1937年, 杨氏出版了《胃病研究》一书, 为胃病专著。书中较全面的阐述了胃的生理病理、发病原因、预防治疗、饮食调护等, 并且本书还收录了先前医家治疗胃病的经验及作者的临证实录。

1. 1 对胃病病因的认识 杨氏根据自己几十年的临证经验, 归纳了几点胃病的病因, 其观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符合实际且实用。①饮食没有节制, 摄入过多。②烟酒辛辣刺激之品, 过度摄入。③情绪不定, 忧思苦虑, 尤其伤脾。④过多体力活动, 全身乏力, 胃之收缩因此而迟缓。⑤缺乏运动, 消化机能随之减退, 导致消化不良。杨氏认为:“胃为人身最重要之关键, 后天之根本, 营养赖之以富, 气血赖之以生。胃气强则气血充旺, 体力健壮。胃气弱则脏腑机能均蒙其客。”作者在书中, 附录了他临证胃病实验录。例如, 他在胃病逍遥囊中列举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医疗相关的单方及验方。

1. 2 强调预防, 重视养生 杨氏认为:“人既患不消化之证, 因苦不能立愈, 亟亟乞灵于药物。不知胃病从饮食不节而来, 治法当从调节饮食着手。”根据临床并联系生活, 列预防不消化之要诀, 此要诀丰富实用。①宜择易消化之品, 食后使牙清洁无垢。②宜食时从容, 细嚼慢咽, 切忌急咽。③宜戒绝烟酒, 因其不论多寡, 皆含刺激性, 尤其是烟。④宜食时不发怒, 心情平和, 不宜多想他事。⑤宜少食生冷坚硬之品, 避免损伤胃力。⑥宜注意身体劳动, 精神疲倦时及剧烈运动后, 皆不宜马上进食。⑦宜每日大便1次, 腑以通为补, 攻泻涤荡之品, 需谨慎用之。⑧宜食后广步庭园, 不做劳力之举动及用脑之事等。⑨临睡勿食, 睡后消化之力也需休息。⑩宜食有定时, 脾胃之力有休息恢复之机会也。如远行方止, 勿立即进食。这些预防调护之道, 不仅对有胃病患者实用, 对平常人们的生活, 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1]。

杨氏在治疗胃病的过程中, 理论上博采历代医家之长, 理论联系生活, 他提出的预防消化之要诀被当代医生所遵从。可见其脾胃学术思想对现今临床诊治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 姚荷生

姚荷生(1911~1997年), 南昌人, 精伤寒、脉理、内、妇、儿科等, 对脾胃的研究也较为精专。姚氏认为, 脾主运化, 胃主降浊, 为枢纽, 故脾脏病变, 大多与运化或统摄失职有关, 主要表现为饮食、二便的异常。脾主四肢, 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 故其外在病变多为腹部、四肢、肌肉、口唇的改变。

2. 1 虚证 姚氏认为虚证多为中气不足与脾阴不足。脾气不足症状多见疲倦思睡, 四肢无力, 食欲不振, 大便软或腹泻, 可用六君子汤类治疗。若脾气虚不统血, 则见大便下血, 牙龈出血, 女子则月经崩漏, 其色都比较暗淡, 其质都比较稀薄, 可用黄土汤类治疗。若脾虚兼挟寒湿则口淡, 甚则口冒清水, 大便溏泻, 或兼呕吐, 寒较多者, 腹痛绵绵不断, 喜按;湿较多者, 大便更稀, 小便不利, 脘腹闷胀等, 可用平胃散类加减治疗。脾阴不足症状, 常见大便秘结, 便出干涩, 但无坠胀灼热、腹痛等痛苦, 便色近常, 或稍有青色。姚氏认为当治以润导为主, 如麻仁之类。

胃之虚证, 姚氏多分为津液素虚与虚气上逆。津液素虚者常见咽干、口燥, 时欲冷饮而所饮不多。嘈杂善饥而不能多食, 食物多喜清淡, 有时也出现胃痛, 但不反酸, 治疗以增液汤类。虚气上逆者常见中脘痞闷, 按之软(有的硬如薄板)而不痛, 干嗳食臭(嗳出饭食的气味), 并不反酸与呕吐, 有的经常呃逆, 其声不高。面黄消瘦, 舌质淡红, 脉虚弦, 可选用旋覆花代赭汤加减以达降逆益气之功。

2. 2 实证 姚氏认为实证可见湿热或湿热兼淤浊以及虫食积结。湿热较为多见, 多表现腹部胀满不舒、口中粘腻, 有时觉甜, 渴不多饮或喜热饮, 不欲食, 时而呕恶。小便不利, 色黄或偏混浊, 大便溏而粘腻不爽或有灼热, 其色酱黄, 面色深黄垢腻。舌红、苔黄厚而浊, 脉濡数。临床治疗当以清热利湿为主。兼瘀浊者, 可见肝脾肿大, 治疗可加以赤芍、鳖甲之类。而虫食积结比较少见, 常见于小儿。

胃之实证多为燥热、湿热、寒滞所致。燥热可用白虎汤类;湿热可用藿香、佩兰、郁金、芦根、薏苡仁、滑石、茵陈、栀子、大黄之类;寒滞可用香砂平胃散和保和丸之类加以治疗[2]。

3 张海峰

张海峰(1915~1988年), 业医南昌。主要学术观点是重正气, 重脾胃。他认为, 凡病以正气为本, 邪气为标。治疗外邪疾病, 要考虑标本兼顾。治疗内伤疾病, 则要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有助于复元益气。张氏认为, 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不外是纳和化、升和降、燥和湿三对矛盾变化的结果。这三对矛盾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寒、热、虚、实。现将其治疗脾胃的主要观点探析如下。

3. 1 补脾开胃 张海峰教授认为胃要有所纳, 脾才能有所化。“人以胃气为本”故其临床治疗脾胃病非常注重胃气, 并根据实践提出开胃主要有两法:①芳香开胃法。寒湿秽浊之气, 阻塞胃气, 使得胃不得纳, 当用芳香开胃之品化之。如四逆散加入白蔻仁、砂仁、藿香、鸡内金、谷麦芽等, 以开阻塞之气, 胃气得复, 则脾有所化。有一医案:男, 45岁。症见面色苍黄无华, 全身浮肿, 纳呆腹胀, 不思饮食, 神疲嗜睡, 四肢乏力半年, 舌质淡白、苔白滑, 脉缓弱。辨证属湿邪困脾, 键运失司。治宜燥湿健脾, 芳香开胃。处方如下:砂仁和木香各10 g、生麦芽30 g、苍术12 g、白蔻仁(后下)、厚朴各6 g、甘草3 g。连服5剂后, 胃口大开, 后改用四君子汤加减善后而获效[3]。②养阴开胃法:胃阴不足, 胃中嘈杂或有灼热感等, 张氏认为当用养阴清热之品, 如梨汁、蔗浆、石斛、麦门冬、玉竹、北沙参等。此法屡收良效。

3. 2 寒温并用 张氏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脾胃病每多寒热错杂, 故他在调理脾胃时常寒热并用。脾喜燥恶湿为阴土, 主升清。胃喜湿恶燥, 为阳土, 主降浊。燥与湿, 升与降, 相反相成。邪在太阴, 易从阴化寒, 脾土受抑, 清阳不升, 运化不及, 水湿下趋, 虚寒内生。脾寒胃热之症在临床易同时出现, 治疗上需寒温并用才能达到良好效果。张氏喜用仲景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加减化裁[4]。张氏善用经方治疗脾胃病, 且将经方运用于现代临床游刃有余。

3. 3 补脾胃必用甘味 《内经》指出:“五味入胃, 甘先入脾。故甘味药品是补脾的主味。脾为阴土, 喜燥恶湿而升清;胃为阳土, 喜湿恶燥而降浊。甘有甘温和甘凉之别, 阳不足者, 治宜甘温。阴不足者, 治宜甘凉。”张氏宗东垣思想, 善调理脾胃, 认为补脾多用甘温, 他将补中益气汤类大量运用于临床。当然并不是所有补脾都用甘温, 对于脾脏而言, 脾阳不足较脾阴不足多见, 故多用甘温。如果为脾阴不足者, 当用甘淡类药物, 常用如怀山药、扁豆、薏苡仁、茯苓、芡实、莲肉等。叶天士云:“胃为阳土, 宜凉宜润。”张海峰教授调理脾胃善用甘凉, 于胃脏而言, 胃阴不足较胃阳不足多见, 临床常用甘凉之品, 如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等。如遇胃阳虚者, 当用温阳寒药物[5]。总体说来, 张氏认为脾喜甘温, 胃喜甘凉, 并要结合患者特点, 辨证而得。

3. 4 师古不泥古, 倡衷中参西 张氏认为中医有中医的长处, 西医有西医的优点, 他倡导取长补短。西医学进行疾病诊断时, 可以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进行客观检查。在此基础上, 可以再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治疗疾病。他注重权衡诊断和选方用药, 以此可获得较满意疗效。多年来, 张氏把西医学诊断的相当多的疑难疾病运用中医药来解决, 特别是通过补益脾胃来做治疗。另外, 张氏辨证论治脾胃病时, 还注重与其他脏腑的关系。虚者补其母, 实者泻其子, 用以协调与他脏的关系。同时, 他还注重饮食的治疗, 药补不如食补, 除了服药, 调理饮食, 从而促进治疗。

总之, 张海峰教授几十年的临床经验,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脾胃观学术思想, 且实践性强, 对后来学医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4 姚奇蔚

姚奇蔚(1916~2003年), 主任医师, 南昌人。从医六十余年, 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颇有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4. 1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姚氏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器质性损害的病变。本病开始, 一般以饮食呆滞、胃胀、胃痛、胸脘痞闷或灼热、嘈杂、噫气等胃的功能变化病症为主。继而由气及血, 胃络受损, 甚至阻闭, 逐渐发展为器质性损害的病理状态。姚氏认为胃为水谷之海, 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以和降为顺。肺主宣肃, 肝主疏泄, 与肝肺的关系密切。一是要肺能制肝, 肺气舒达, 肝气不郁则肝不犯胃。二是要中气不虚, 胃阴不亏, 才能布气于肺, 输津于肝。如是则肺舒肝达, 胃气和调, 气血流通, 不致阻滞生病。

综上所述, 姚氏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以中虚胃弱为基础, 肺虚肝郁为主因, 胃络阻痹器质损害为结果。姚氏的思维开阔, 认识创新, 有其独到之处[6]。

4. 2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嘈杂、吞酸等范畴。姚氏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多为胃阴不足, 病位在胃。胃为阳土, 喜润恶燥, 病久多寒湿化热, 燥热伤阴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唐容川说:“胃燥不能食, 食少不能化, 譬如釜中无水, 不能熟物也。”引起胃阴不足的原因:①嗜食辛辣食物或过嗜烟酒, ②肝气郁结化火乘胃。临证常见胃阴不足、脾胃虚弱、脾胃湿热等证。

4. 2. 1 胃阴不足证 临床见胃脘隐痛, 嘈杂不适, 胃纳欠佳, 口干等症状。患者常舌质红、苔黄少津, 脉细数。当治以甘凉养胃为主或佐以微酸, 常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药用北沙参、麦冬、淮山、天花粉、竹茹、石斛、山楂、麦芽等。他倡导滋阴与健脾、行气、消食合用。“胃以通为补”, 使动静结合, 滋而不腻, 补而不滞。

4. 2. 2 脾胃虚弱证 临床见胃脘疼痛, 食后尤甚, 喜温喜按, 纳呆乏力, 腹泻便溏等症状。患者常舌淡苔白, 脉缓无力。治以健脾和胃为主, 方用六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用党参、炒白术、砂仁、陈皮、半夏、茯苓、薏苡仁、木香、麦芽等。

4. 2. 3 脾胃湿热证 临床见胃脘满闷不适或疼痛不已, 嘈杂嗳气, 口臭, 纳呆, 便溏不爽。患者常舌红苔腻, 脉弦数或洪数。治以健脾和胃, 清热化湿, 方用三仁汤和半夏厚朴汤加减, 药用薏苡仁、蔻仁、厚朴、半夏、黄连、苏梗、竹叶、茯苓、佩兰、大黄、桑叶。

姚氏认为临床不能以一方一法统治诸症, 审视揣度, 按不同病情、病性、病位, 随证分析, 灵活用药。治疗时应注意疾病发展过程中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的现象常常存在。所以, 在治疗过程中, 温阳之剂宜温而不宜燥, 以免损伤阴液;养阴之剂不宜过于滋腻, 以免阻碍脾之运化[7]。

5 万友生

万友生(1917~2003年), 江西省新建县西山乡人氏。他对脾胃观学术理论进行了有力的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充实。

5. 1 重视脾胃的生理病理 万氏在临床诊治时, 对脾胃的重视程度是非常突出的。生理方面, 先生强调两点。一点是“脾胃为元气之本”, 另一点是“脾升是升降运动的关键”。这些观点, 李东垣也有相关论述, 万氏的理论是对《脾胃论》的发挥与发展。病理方面, 万氏突出“气火关系失调”和“升降运动失常”两大理论。气火关系失调是脾胃病理的一大特点, 本观点由李东垣首先揭示。万氏将其条分缕析, 使之易学易用。升降运动失常是脾胃病的基本特点, 先生在这里把东垣的主升与叶桂的主降结合起来, 再结合临床实际, 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8]。

5. 2 脾胃为元气之本 万氏认为元气是健康之本, 而脾胃则是元气之本, 比先天命门真阳更为重要。先天禀赋再足, 若没有后天脾胃的充养, 就难以维持生命。因此, 在出生之后的生命活动中, 脾胃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在这个“小宇宙”中, 与自然界一样存在生生不息的升降浮沉运动。而在人体内, 最重要的就是脾胃的升清降浊。在脾胃的升降问题上, 万氏指出脾升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关键。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 此处的胃气, 就是指脾的升发之气。如果脾气不能升发, 反而下陷, 则水谷不能运化, 气血生化则无源。如此, 五脏六腑失养, 元气就会亏乏和消沉, 生机也就不能活跃如常, 病变由生。万氏认为李东垣独重脾升之论不够全面, 他认为在人体升降浮沉的生理活动中, 脾升和胃降相辅而成。临证时, 需注意二者并重, 不可偏执;二者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 只不过脾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已。

5. 3 阴火理论 李杲创立了阴火学说, 论及脾胃元气虚弱是阴火产生的根源, 但没有将阴火的概念诠释清楚。万友生在其基础上, 进行了继承, 并对其理论进行了完善。他认为阴火是相对于阳火而言提出的病理概念。此处所谓之“火”, 是指热的现象, “阴气”是指引起该热象的性质。如果阴火的产生为寒湿阴邪外郁, 生冷饮食内遏, 这些病邪其病理性质为阴寒之邪, 但可令阳气不得宣发透达, 而使得所表现的病症为火热的病理现象, 此为阴火实证;如果阴火的产生, 由于劳倦过度、饮食不节、起居不慎、七情内结等引起外在的火热之征象, 则为阴火虚证。总体说来, 阴火是指病性为阴寒而病症为火热的病理概念[9]。

5. 4 继承并创新脾胃思想 万氏认为, 李东垣善治脾胃, 应是金元以前的最高水平。随着医学的发展, 到了今天, 有其不足之处, 大致有两个方面, 这两方面对临床实际有一定指导意义:①偏重脾胃之阳, 忽略脾胃之阴, 温补脾胃之方虽多, 滋养胃阴之法欠缺。②对脏器间相互影响的认识也有不足, 只着重阐述了脾胃和肺、肾的相互影响, 而对脾胃和心、肝的相互影响则有所欠缺。他认为, 在辨证论治脾胃时, 要注意到脾胃有阴阳两方面, 要兼顾之。另外, 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诊治时要全面考虑, 顾及其他四脏之间的相互影响[10]。万氏对脾胃观的思想在古人的基础上, 发展并进行了有效创新, 使得脾胃学术进一步发展, 更为深入。

6 小结

以上仅撷取部分现代B江医家脾胃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以飨读者。B江流域历史文化底蕴源远流长, 涌现出了数百位闻名于世的杰出医家。在传承古代B江医家之精要的基础上, 现代B江医家对其学术发展进行了大量探讨。古代B江医家脾胃观的学术思想, 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现代B江医家脾胃观学术思想, 旨在传承B江医家精华之要, 弘扬地方医学文化特色, 以期对B江医家经验薪火相传, 从而推动中医学教学、医疗、科研以及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焦丽杰.杨志一《胃病研究》的学术思想初探.中医文献杂志, 2001, 19(2):16.

[2] 姚芷龄, 姚梅龄.姚荷生脏腑辨证论要(二).江西中医药, 2007, 38(290):5-6.

[3] 张经生, 章耀楣, 张和平, 等. 张海峰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简介.新中医, 1988, 20(6):7.

[4] 张小萍, 严小军, 张经生, 等. 中医对胃癌前期病变机理的探讨 .江西中医药, 2003, 34(6):1-2.

[5] 于世伟, 于庆, 王彬, 等.张海峰先生谈补脾.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31):200-201

[6] 李紫昕, 张伦. 名老中医邱健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2):110-112.

[7] 喻玲, 徐立平, 罗晓晶.姚奇蔚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江西中医药, 2002, 33(1):2.

[8] 万兰清 .万友生学术思想简介.江西中医药, 2007, 1(38):12-13.

[9] 安伟伟, 崔娜娟. 阴火本义探析 . 中医临床研究 , 2014(21):8-9.

第5篇:学术思想范文

【关键词】 万全 幼科发挥 学术思想

《幼科发挥》是万全在历代医家的学术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病证诊法及五脏辨证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具有鲜明的学术特点,对儿科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万全的学术思想浅析如下。

1四诊合参,尤重小儿望诊

中医诊断疾病的理论和方法,早在《周礼·天官》便有“以五气、五色、五声,眂其死生”的记载。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对疾病的诊断有“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的观点。[1]中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望闻问切等诊断内容进一步进行论述。后世不少医家都在疾病诊断理论方面有不少新的成就。在小儿疾病诊断方面,由于小儿与成人不同,尤其3岁以内,其寸口脉位短小,加之切脉时常哭闹,易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刘昉的《幼幼新书》中都详细论述了小儿指纹的诊断方法和临床意义,对小儿诊断理论做了贡献。万全在疾病诊断中同样强调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要求全面收集疾病的相关信息,以作为辨证的依据。尤其强调了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其形气未充,脏腑柔弱,因而在儿科临床中运用四诊时当与成人有区别。正如万全说的“小儿方术,号曰哑科。口不能言,脉无所视,唯形色以为凭”。可见他更加强调了望诊的意义和运用。在《幼科发挥》中万全对望诊方法做了详细论述和系统总结,他认为“白乃疳劳,紫为热极”“年寿赤光,多生脓血;山根青黑,频见灾危”。通过对小儿的望诊来确定病因、病位、病机,以判断疾病的发展与预后,经验独特,丰富了儿科的诊断内容。

2五脏生理,强调有余不足

小儿脏腑娇嫩,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古代医家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说法。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说:“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万全在钱乙的基础上,从临床实践出发,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理论认识,将其与五脏气血阴阳相结合,提出了“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他认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此都是本脏之气也,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少阳生长之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肠胃脆薄,谷气未充,此脾所以不足也”。万全的这些学术思想以五行学说为依据。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小儿初生,犹如树木方萌,少阳之气日渐而壮,所以肝常有余。万全在文中论述的小儿急惊风证多与此生理特点相关。脾位居中焦,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正如《医宗必读》中所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化,而人资以为生者也。”然小儿之脾胃薄弱,谷气未充,故曰“脾常不足”。所以小儿易患脾胃之疾,多与脾胃虚弱所致运化失常有关。关于“肺常不足”,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肺叶娇嫩,通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且外合皮毛,易受邪侵,不耐寒热,有“娇脏”之称。《医学心悟》中有“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金性刚燥,恶冷者也”。小儿初生,脏腑娇嫩,尚未发育成熟,又鉴于肺脏本身之特点,故“肺常不足”,易感外邪,易患感冒、咳嗽等肺系疾病。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人体之精气源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由于小儿发育迅速的特点,后天脾胃之不足,其生成的后天之精气亦不足,故有“肾常虚”之说。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也指出:“肾主虚,即胎禀不足之病也。”肾主骨生髓,故小儿易患解颅脊疳之病。万全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做出了精辟的阐述,对于中医儿科临床治疗和预防保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3五脏分治,善别主病兼证

关于脏腑辨证理论,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确立了以脏腑病机立论进行辨证论治。钱乙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开始运用五脏辨证,他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到了“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学术思想,发展了脏腑辨证理论。万全在《小儿药证直诀》的基础上,将五脏证治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他在《幼科发挥》中以五脏为纲,总述病因病机及治则,以病症为目,详述症候治法。于五脏主病、五脏兼证、五脏所生病之下,分别具体病症,提纲挈领,条理清楚,切合临床实用。

万全的五脏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使脏腑辨证在理论上发展到一个相对系统化的阶段,给儿科临床医生在治疗方面提供了相对明确的辨证思路。特别是万全在论五脏主病时,并不是仅辨明病证所在的脏腑部位,还分辨出脏腑病位上的病因病性,更重要的是他考虑到人体五脏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特点。他认为一脏生病,多兼及其他脏腑。如论述肝经主病时,他认为“肝主风,实则目直视,虚则咬牙呵欠。气温则内生,气热则外生也”。在论述肝经兼证时,他提到“诸风搐搦,牵引Z斜,皆肝之病。兼见心证,则发热而搐。兼见脾证,轻则昏睡,不嗜饮食。兼见肺证,喘急闷乱,痰涎壅塞。兼见肾证,暴喑失音,手足强直”。都说明了万全在临床上以五脏为纲,区分病因病性,分析五脏之间及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得以全面而正确地判断疾病。这些都体现了万全无论是在中医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实践中都遵循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哲学思想和基本原则。

4重调脾胃,善施医中王道

万全在儿科疾病临床诊治中,非常注重调理脾胃。“脾位居中焦,与胃相表里,运化水谷,输布精微而藏营,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1]。万全在《幼科发挥》中就指出了“胃者主纳受,脾者主运化。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峰起”。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也说:“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脾胃的重要性。它是元气之源,脾胃伤则元气伤。尤其对于小儿来说,“脾常不足”这一生理特点就意味着其脾胃易伤,而引发他病,反之,其他诸病也会影响到脾胃,而且其他疾病的康复也与脾胃密不可分。故万全在疾病诊治中就特别强调了调理脾胃的必要性和方法。他认为:“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在调理脾胃的方法上,他从脾胃本身的生理特点出发,深入分析,论述透彻,调理脾胃的根本方法不在医而在食。万全在文中指出:“胃喜温而恶寒,脾喜清而恶热,故用药者偏热则伤脾,偏寒则伤胃也。”“偏热偏寒,食也,食多则饱,饱伤胃;食少则饥,饥伤脾。故调脾胃,宜节饮食,适寒温也。”即使在用药调理方面,万全也是很慎重的,他认为用药不可偏寒偏热,不可偏补偏攻。在调理原则上,他认为小儿有少食易饱者,多为胃之不受,脾之不消,宜益胃之阳,养脾之阴。对于小儿有多食易饥者,多为脾胃之邪热甚者,宜泻脾胃之火。可以说万全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不但在调理脾胃疾患方面给我们很大帮助,而且在临床诊疗其他疾病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5煎服用药,重视经络流注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均须通过经络系统的运输和传导、联络调节的功能得以实现,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2]。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循行时间及所属脏腑的规律,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相结合进行分析,可以判断疾病的所属脏腑。万全的学术思想也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论述急惊风的病案中提到“一儿未周岁,因伤食发疟,间一日一发。在子丑时,疟发搐亦发也。子时属胆,咬牙者心肝俱热也。肝木心火,子母病也”。《子午流注针经》[3]中提到了经络循行时间,在十二时辰中,子丑时属肝胆流注时间。同时万全在服药方法上也注重经络流注,他在用当归龙荟汤治疗肝胆有热的惊风发疟时,让其在寅卯时服竹叶汤,在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的惊风发疟时,令病者巳戌二时服。这些都体现了万全在临床中运用经络理论和五行学说理论来辨证论治这一学术特点,值得临床医生深入探讨和体会。

4 结语

《幼科发挥》的这些学术思想,医理精研之深,论述之精辟,见解之独特,思维之开阔,均对中医儿科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然,除了这些学术特点外,万全在小儿的预防保健、创制新方、外治汤洗等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见解,我们应当深入地研习和领会他的这些学术思想,并能运用于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61.

第6篇:学术思想范文

关键词:赵贞吉 致仕 学术思想

赵贞吉其人,据明代胡直《少保赵文肃公传》记载:“赵文肃公讳贞吉,蜀之内江人,字孟静,号大洲。”[1]他是明代四川内江人。“其先世五代时,由荆南入蜀。十世祖赵雄,淳熙二年拜右丞相,赠少师,谥文定。祖父赵文杰,丙午举人,授武功训导。父赵绩,万历五年赠资政大夫,礼部尚书。母余太夫人,赠孺人。”[2]其一生经历从“选庶吉士,寻授翰林院编修,升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司业事到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授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兼掌都察院事;从习静般若寺,到讲学桂湖,遂乞休归,设教圣水寺;从乞求真儒,经历庚戌之变,阁臣之争,到最后致仕归里,长眠于三堆山下”,①其学术思想力求以“二氏学通吾儒”,②吸收佛道二家之言,追寻性命之本,可谓与佛道儒三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学界对赵贞吉已有初步的研究,而将其致仕之后的活动及其一生经历与之学术思想的关系相结合来进行探微,则还是凤毛麟角。笔者不揣浅陋,就其概况作如下探讨,望方家指正。

一、隆庆四年至万历三年

赵贞吉于隆庆四年(1570年),致仕归田。③其于隆庆三年八月被召入阁,至四年十一月致仕,在阁时间仅有一年零三个月。隆庆五年辛未(1571年),赵贞吉六十四岁。③“上荫贞吉子鼎柱为知府。贞吉上《谢荫疏》”,[2]说道:“所惜筋骸衰憋。自愧年景催颓,肝胆徒存矢激。此生已矣,报答何堪!惟愿后世他生,再为犬马臣,早致方刚之臂力,重输未效之涓埃耳。臣瞻天望极,垂老含情,心披愿竭,无任感戴激切,愧悚之至。”[3]一个年老体衰、“筋骸衰憋”、“致仕归里”的老臣,一颗“此生无以为报,来世再为犬马”的涓涓报国之心,何以言表?只能“垂老含情”罢了。可见其血液里深深地流淌着“君君臣臣”的传统儒家伦理道德。“隆庆六年壬申五月,穆宗崩”,③他哭临至水浆不入,哀毁成嗽疾。万历元年,赵贞吉六十六岁,撰《杨文忠公墓祠碑记》。

二、万历二年至万历三年

万历二年,是年贞吉弟蒙吉卒,贞吉撰《弟仲通广记》道:“时上尊人丘墓,抚松楸而感今昔,时事悠悠,真影乡耳;年命促促,真朝露耳。道术事不复讲也。”[4]贞吉伤弟之先逝,已有迟暮之感。曾经一起为尊人上墓,而今只剩一人,孑然一身,抚松楸而感叹罢了。时事悠悠,年命促促,人生何其短矣!于是不在讲道术事。“伤哉,弟胡舍予先去乎……愿大觉真宰常放光明,照其身心;常倾甘露,灌其顶门,世世生生出为道侣,遇不请之友,发无师之智,得早登无上之果耳。嗟嗟,虚空有尽,劫石可消,此愿无穷,我记不忘。呜呼哀哉,呜呼哀哉!”[4]希望大觉真宰,时常放光明,阳光普照。“世世生生出为道侣,登无上之果”,希望弟超脱于尘世,逍遥于物外,破碎虚空,追寻道家的境界。

三、万历三年至万历四年(六十八岁至六十九岁)

万历三年己亥,他在这年遂杜门不复会讲,“汇秦汉而下三教遗言,勒为内篇曰《经世通》,外篇曰《出世通》”。[2]其弟子邓林材在《赵文肃公先生年谱序》中记:“宁无何,谢阁事归,年逾耳顺矣。心与口言曰:‘孔子不梦周公,东周之志衰矣,乃删六经以垂万世。吾老矣,惧此生虚度也。’奋起编摩之思,作《经世》《出世》二通部。”[5]其实赵贞吉“自童稚诵法孔子时,即有求通二氏学,即有志出世而经世”,[6]而此两者的关系,在其《祭古圣贤文》中明确地说道:“身居臣子之地,每怀经世之忧;心慕道德之门,时发出世之愿,如此辗转四十余年。迩来垂白谢事,形志俱衰,顾影枯残,忽生勇猛。乃取架上旧书,以类列,随文点布,各就部曲,曰统,曰传,曰制,曰志,属之史门,中治理也。曰典,曰行,曰艺,曰术,属之业门,明学术也。夫学术必助于治理,治理必原于学术。二门通矣,世可经矣,题曰内篇。又取东度金经之目而观之,函部整齐,出于御制,非贞吉鲰生可得改易,但于每部摘采要文,以便修习。曰经,曰律,曰论,属之说门,大智二昧所自出也。曰单传直指,属之宗门,大行三昧所自出也。夫行智二严如震轮两足,阙一不可。二门通矣,世可出矣,题曰外篇。”[7]约要而言,“经世者不碍于出世之体,出世者不忘于经世之用,然后千圣一心,万古一道,圣人忧世之念可少慰矣”。[7]经世不碍出世,出世不忘经世,以此为标准处理经世与出世,则千古以来再无圣人为世道而担忧了。万历四年丙子(1576年)赵贞吉六十九岁。是年,“三月十五日,贞吉卒。享年六十九岁。上震悼,辍朝一日,给祭葬,赠少保,谥文肃少宗伯。墓在三堆山下文曲峰侧”。[2]从此,先生长眠于三堆山下。

四、结语

纵观赵贞吉的一生,其仕途相当坎坷,从选庶吉士,寻授翰林院编修,升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司业事到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授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到后来加太子太保,兼掌都察院事,官居一品,最后致仕归里,几起几落,历经宦海浮沉。未尝不可归为其醉心于佛道,寻求精神上的慰藉的重要原因。其思想性格由青年时的“忘情斯世,立志出世”,到老年时成熟的“经世不碍出世,出世不忘经世”。其一生以“二氏学通吾儒”,吸收佛道二家之言,追寻性命之本。“尤深明出世之旨,于道禅宗,咸各晰其微言,以合于性命。”[8]在其弟子邓林材《赵文肃公先生年谱序》一文中对其一生做了很好的总结:“先生自冲年以至垂老,学术凡几更历,始焉求道于载籍,既而潜心于本体,既而显设于事,为晚而加意于著作。事与年易,道与时迁,然而精神意向始终惟一,而随处自得以性命了悟为宗也,故其论学一洗陈言,直指本体,廓披圣途,诞登道岸。所谓愈真切愈易简,愈易简愈真切,在能者从之耳。有论先生之学者曰:‘以性命为根,文章其枝叶;以经济为用,出处其蘧庐。’君子曰:可谓知言。谨序。”[5]

注释

① (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九三・赵贞吉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5123-5125.

② (明)胡直.衡庐续稿・卷十一・少保赵文肃公传[A]//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7册)[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779.

③ 官长驰.赵贞吉诗文集注・附录・赵贞吉年谱[M].成都:巴蜀书社,1999:830.

参考文献

[1] (明)胡直. 衡庐续稿・卷十一・少保赵文肃公传[A]//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7册)[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783.

[2] 官长驰.赵贞吉诗文集注・附录・赵贞吉年谱[M].成都:巴蜀书社,1999:807,830,831,833.

[3] 官长驰.赵贞吉诗文集注・卷八・谢荫疏[M].成都:巴蜀书社,1999:357.

[4] 官长驰.赵贞吉诗文集注・卷十八・弟仲通广记[M].成都:巴蜀书社,1999:600.

[5] (明)邓林材.民国内江县志・艺文・卷七・赵文肃公先生年谱序[A]//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23册) [C].成都:巴蜀书社,1992:875,876.

[6] (明)姜宝.赵文肃公文集序[A]//赵贞吉.赵文肃公文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100) [C].济南:齐鲁书社,1997:244,242.

第7篇:学术思想范文

11月17日下午,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与音乐学系联合举行了纪念已故老教授、杰出的老一辈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孟文涛教授的专题研讨会。学院副院长彭志敏教授主持会议,院党委书记杨锋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孟文涛教授的家属、生前好友、学生代表,武汉音乐学院的专家教授,以及作曲系党总支书记魏平安同志、系主任钱仁平教授,音乐学系党总支书记杨于芳同志、系主任孙晓辉博士出席会议。

与会代表踊跃发言,对孟老先生作为教育家一生诲人不倦的品德和作为理论家永远追求真理的精神,做了真挚、诚恳、深入的讨论和总结。会议还对孟文涛教授的《成败集》续编的编辑出版工作进行了部署。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学术团队,孟文涛教授是老一辈学者、专家们的典型代表之一。孟文涛教授1934年生,2005年去世。在他84年生命中,全部精力都投入在了艺术教育和理论研究的工作中,为中国音乐理论和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他的学术研究涉及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评论与批评研究以及音乐文献编译等领域,共计2000余篇,可谓硕果累累;而他培养的以彭志敏、刘健、田可文等专家、教授为代表的大量学生们,已成为推动当代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孟文涛人品高尚,一生求真务实,要求真理、讲真话。这个特点在研讨会的发言中被提及的次数最多,也被认为是他最大的特点。而正是由于这样的求真精神,造就了孟老先生不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学术研究中遇到疑问总是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趋炎附势、人云亦云,也形成了他在学术研究中独特的文风文品。孟文涛一生秉承“契而不舍”、“追求真理”、“不畏权威”、“敢说真话”的学术精神,使得他的学术论文具有“言他人言所未言,说他人言所未尽,议他人文之缺失,驳他人论之谬误”的显著特点。作为作曲系老一辈学者的代表之一,孟老先生在“为人”和“治学”上的求真精神,充分体现了作曲系优秀的学术传统,而这样的传统及其延续,也正是作曲系、武汉音乐学院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除了对孟文涛教授的人格人品、学术思想的讨论之外,研讨会还总结了他在教学中的严谨作风和教育理念。作为教育家,孟老先生秉承“艺术教育中不追求唯一标准”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严谨的治学风格,同时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他一生诲人不倦,不仅带出了一批在当今中国音乐理论界享有盛誉的优秀人才,而且他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朴素的生活作风更是影响了一代代的武音学子。

第8篇:学术思想范文

【摘要】秦伯未是近代中医名家,出身中医世家,年少即熟读中医经典著作,独钟情于《黄帝内经》的研究,其深入浅出,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对于我们今后学习整理中医经典著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秦伯未;《黄帝内经》;学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03

秦伯未(1901~1970),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名之济,字伯未,号谦斋。上海县陈行镇(今属上海市)人。《辞海》【秦伯未】的词条对他的评价为“对中医学术颇有造诣,精于中医理论并擅诗文书法”。秦伯未出身于中医世家,他认为中医学从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而成,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是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经的起临床重复的科学的学术理论。年少时即在父亲的指导下学医,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继而学习历代名医名家著作,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学成后即边悬壶边任教,博览群书,教学相长,形成了一套自身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

秦氏对于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尤钟情于《黄帝内经》,素有“秦内经”的美誉。关于《内经》的著作主要有上海中医书局出版的《读内经记》(1931)、《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1932)、《内经类证》(1933)、《群经大旨・内经》(1934)、《秦氏内经学》(1936)、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经知要浅解》(1957)、《内经知要概论》等,这些著作都体现出秦氏在研究《内经》的方法上不仅善于钻研微义,对原著本身做出全面、深刻的归纳分析,还结合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反过来印证《内经》理论,使《内经》的大义等到发扬、扩展。

秦伯未先生之所以投入这样大的精力到《内经》的研究中,他认为“《内经》是秦汉时代的医者总结前人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表达了古代的医学思想体系,构成祖国医学发展的基础,研究祖国医学就先要学习《黄帝内经》,然后才可以顺流而下地贯彻到其他医书,不如此,便像失掉了钥匙,无法打开中医宝库的大门。[1]”秦氏在民国中医药期刊上登载的《内经》相关的部分教材和论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内经》研究的成就。

1分类整理,条理清晰,溯临床病证之渊源

秦氏在《中医指导录》中“医药论文”栏目中多期连载文章《类证释惑》与《类证新辨》,即1929年整理出版的《内经类证》一书。《内经》是中医学习的必读经典,包含宏富有,义奥玄深,单从临床诊疗的辨证论治来讲,如果不将散在于《内经》里的病症分析归纳,系统的列举出来,就不容易领会古人遗留下来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更不便于对《内经》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掌握进而指导临床和实际运用。《内经类证》一书,秦氏将全书分为四十四种病类,三百十一种病候,每一病类分为概论和各论,按照因、症、脉、治次序排列。

例如他在“肿胀类证辨”中这样分类[2]:

“甲 水肿气肿辨,水肿之状,肿而腐,按之有深凹,怔忡喘息,皮薄色泽,四肢胸腹皆肿。气肿之状,腹肿,按之不成凹,皮厚色苍,胸胁膨胀,四肢瘦削。

乙 诸胀辨,又分为水胀,气胀,血胀,谷胀。丙 中满如胀辨,中满者,实满也,腹内满而外肿大。如胀者,不满也,胸腹自觉常满,外无胀形。丁 脚肿脚气辨,脚肿,脚胫腐而肿,不痛。脚气,足胫麻顽肿痛。”

这样的内经分类既如实摘录《内经》原文,不参入后人及作者意见,既忠实于《内经》原旨,又提纲挈领,条理清楚,便于后人查阅学习,是研究内经者良好的参考材料,对于内经理论的研究、中医经典的编纂,临床辨证施治,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撷各家之言,参以个人意见,深入研究经典条文

秦氏连载的《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该文章内容分为两大纲目,一是“分析之研究”,将病机十九条的原文逐条分析阐述;二是“合并之研究”,将病机十九条中的有关条文综合比对。对后学理解和运用病机十九条,并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如其在“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一段中这样论述到[3]:“湿,湿病也,终肤肉浮满也,充盈也,谓凡一切湿病浮肿充满属脾脏也,湿病详见金匮痉湿篇,其言曰,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导致湿病肿满的病因病机为“湿家身疼痛,夫湿为重浊之邪,有从外感者,有从内生者,山岚瘴气,天雨湿蒸,远行涉水,久卧湿地,及穿汗衣湿衫,致湿气浸入肌肤,此外感不干脾也,膏梁之人,或食生冷瓜果,甜腻之品过度,致脾肠不运而化湿者,此内生而属于脾者也,然其甚者,外感之湿,每渐入于脏腑,内生之湿,每渐传于经络,非谓与脾绝不干系也。”张介宾谓“未有不干于脾肺肾三脏者也,其意以脾主运化精微,肺主气行治筋,肾主五液行水,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轮转二脏,利水养肺,悉属于脾”,其论说精辟得当,且与内经大旨也相吻合,陶节庵则曰“胸满多带表症,胁满多带半表半里,以邪自表传里,必先胸胁以至心腹入胃也,更考内经太阴所至为中满,岁土太过,发为中满,则满自属于脾为多,惟有内外湿之分耳”,然此脾字,终当作湿字活看。

3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开内经教学之创举

《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是中医学生必读之经典。秦氏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即留校任教,深知学习中医之困难,致力于帮助后学打开学习内经,研究中医之门径,教育之初就着手编写教学讲义,在其编著《古医学讲义》时,将其定义为《内》、《难》诸书,第一编即为《内经》,并吸收西医教学课程的特点,将《内经》有关条文分为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治疗学、方剂学、杂病学等专题。对于病证,则取“厥逆”为例,分为寒厥、热厥、煎厥、薄厥、暴厥、尸厥、臂厥、骨厥、踝厥分别论述,均取《内经》中所论之病证加以讲解,每一厥病又以所属经络、临床表现、所属脏腑、运用方剂、常选药物作为讲述提纲。1934年以《秦氏内经学》为书名,由上海中医书局发行出版,该书择内经必要之条文,作详尽之说明,将《内经》之学按照现代医学教学特点编写成系统的教材,开创了当时《内经》教学之创举,该教材在秦氏离开学校五年后,仍作为该校的《内经》教学课本,足见其实用价值。

4客观评价《内经》价值,寄希望于后学

秦氏对于中医经典论争中的偏激言论,客观公允地提出:“《内经》确有研究之价值,不必以真伪定存废也”。既看到了《内经》在整个中医理论中的重要作用,也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在《内经知要概论》中就讲到:“《内经》毕竟是两千年前的古老著作,它存在的系统是粗糙的,理论是不完备的,所说的辩证唯物观点也是自发极为朴素的,不仅从现代医学来看十分陈旧,就是从中医的历史发展来看,也没有一直停留在《内经》这个阶段。《内经》仅仅是中医的门径,问题就在如何通过这门径来窥视更渊博、更广阔的中医成就,进一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整理、提高它。”

总之,秦氏对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的钻研、传播,对中医进一步的提高和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究其一生不仅创办了许多与中医有关的机构,主编了多种中医杂志,编写出版了许多中医教材、著作,为培养中医人才,推动中医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秦伯未秦伯未医学名著全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396

第9篇:学术思想范文

逸,又作越、越林、达德僧等,后世尊称越林上人。约清代乾隆、道光间人,生卒年代已不可考。湖州乌程籍,自幼遁迹禅门,于嘉庆间住持乌镇西栅之倩泾寺。性极慷慨,诗画琴棋兼擅,并喜藏书,博学精医。尤其擅治内、妇诸难症,与张千里、吴古年并列为“西吴三杰”、“浙西三大家”。据后世载:“(逸)处方简洁,医理湛深,屡起大症,在民间享有极高声誉。后辈弟子中知名者甚多,传承至今不绝。”逸无医著传世,临证医案散佚无刻本,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后由浙江名医宋鞠舫向湖州医界前辈辗转抄录,选辑成册。1979年由湖州市中医院整理为《湖州十家医案•逸医案》[1]出版,吉光片羽,弥足珍贵。《湖州十家医案》共收录逸医案四十六则(文中以下所引医案,皆出自《逸医案》),涉及内、妇、儿科二十三种疾病。既有外感时病如暑温、颐毒,又有内伤杂病,尤以后者为主,占四十二则。综观之,其医案案语简洁,医理通透,旁引各家,博采众长。处方精练,经、时方并用,一方用药在十味左右,最多不过十三味。现通过《逸医案》管窥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特色。一得之见,就正于高明。

1 崇尚经典,学有根柢

逸性喜藏书,博学精医,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有深入研究,颇有心得。故其医案多处引经据典,阐述病理,分析病源,显示出深湛的理论功底。如“颐毒”案,引用《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之处,便是邪客之处也”阐述病机,认为系外感温热时毒乘正气之虚而侵袭阳明少阳,结为颐毒。但受病之后,其证即实,故治以栀、芩、翘、薄荷、牛蒡等辛凉清透之品。又如“休息痢”案,引《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明休息痢病因系食滞撑伤大肠支络,饮食转输至此,必有留滞成积,日久病由肠腑渐入太阴脾脏,机轴失运,血渗于肠,挟积垢而自下,酿为休息红痢。对于休息痢机理的认识可谓深刻。其论治处药妥贴允当,以附子理中温脾,黄连清热燥湿,归芍活血养营,木香调理气机。所谓活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至于久痢治不如法,变为痿症,当责诸湿热入络。并引《内经》“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张,软短为拘,弛张为痿也”经文为证。自《金匮要略》确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后,对痰饮多从脾肾论治,所谓“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用药不离温化,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但“痰饮案”系新感引动伏饮,痰热壅肺,肺气郁,激伤肺络,故痰中带血,治以清化痰热,肃降肺气。可见治疗痰饮,也必须辨证施治,不能一遇痰饮即用温药。如此则可谓善师仲景矣。

2 旁涉诸家,博采众长

逸医案以内伤杂病为主,外感温热病仅四则。但从中可以窥见,其论治温热病,一以叶、吴为宗,用药轻灵。如“暑热”王案,遣方有吴鞠通黄芩滑石汤意,加六一散、薏苡仁者,是遵叶氏“暑热必挟湿”之说。另可与《温病条辨》上焦篇的清络饮加杏仁、薏苡仁、滑石治暑瘵条互参。“暑湿”沈案用竹茹、半夏、黄芩、豆豉、山栀、陈皮、神曲、通草以祛湿清热,用薄荷、杏仁、连翘、黄芩、豆豉、山栀以辛凉宣透,治疗暑风挟湿之证。处方注重轻清宣透,不用苦寒直折,是得温热学派之真传者。其中栀子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治伤寒胸膈郁热,心中烦或懊恼者,吴鞠通扩其治法,用于温热病、湿热病热郁气分证,取其微苦以清热、微辛以宣通。“休息痢”蔡案因痢久阴伤,治以清热祛湿、健脾益气,仍然后重,故曰“究系痢久伤阴,纯乎气药,未免益气助热,此阴虚气坠,湿热下注”,故仿许学士《普济本事方》之法,加用酸甘养阴如乌梅、白芍、阿胶珠等。论治“胀满”温案曰:李东垣本是旨立脾胃论,独详乎升降,所谓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今早食善消,晚食难运,总在乎阴气用事之际,而乏阳运之机也。所以愈晏则愈胀,直至子夜以后阳升,寅卯交泰,胀势平矣。脾机运迟,胃输失职,肝木横逆,来侮其土,胀益增焉,依东垣意。因脾胃虚弱,肝木乘脾,气虚则中满,故投以健脾疏肝理气之剂。以参、术、夏、曲等健脾益气,柴、芍、香附、木香、枳壳等疏肝理气,方法兼善。又治僧某“噎膈”案,不食不便,系关格之证,因不食则无以生化精微而充养身体,大肠失于滋润,故大便不通,属“津液枯竭”之证,拟丹溪法,治以五汁饮加味,养阴生津,润肺降气,以通大肠,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也。另“青腿牙疳”案以六味地黄丸去萸肉的酸敛,加石斛、银花、绿豆、甘草等治疗,是宗御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书载“军中凡病腿肿色青者,其上必发牙疳,凡病牙疳腐血者,其下必发青腿,二者相因而至,……内地人初居边外,得此症者竟十居八九”[2],并述初起时宜饮白马乳,兼服活络流气饮、加味二妙汤及六味地黄汤加减等方药,以宣其气血,通其经络。本案仿其意,可见其博学多闻。其治眩晕,从肝阳化风立论,也是受到叶天士的影响。医案虽仅四十余则,但已可窥测逸的博采众长、医术高妙。

3 重视脾肾,固护元气

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在人体生理病理中占有极其重要位置。后世医家虽有“补脾不如补肾”、“补肾不如补脾”之争,但其争论焦点在于补益的先后步骤,也即是说技巧层面:或是直接补肾固本,或是通过补益后天脾胃以充养先天。但充养元气、固护真元其揆一也。逸临证,重视先后天之本脾肾。正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所云“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只要元气不亏,即使患病,也易痊愈。如“瘰疬”施案:“串疬已久,兼之咳呛失血,近更疬溃不敛,气血交伤,积虚成损之候。议用两固。”处药:熟地、绵芪、党参、菟丝、山药、云苓、归身、杜仲、杞子、大枣、苡仁。此案已延为劳,更见疬溃不敛,气血不能长养肌肤,从脾肾先后天入手调养,脾肾两固。药虽平淡,但寓意深刻。方中黄芪主痈疽久败,用量宜大,以固护元气。“龟背脊痛”孙幼案:“先天赋薄,经络失于维附,脊骨突出,羸弱龟背,与五疳同为一例,儿科损症也,年仅五龄,谷气不充,当理阳明。”处药:党参、绵芪、归身、白芍、茯神、冬术、南枣、甘草、鹿角霜、猪脊筋。此病系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一种病患。其症状脊骨弯曲隆起,状如龟背,故名。主因是先天肾精不足,加之后天失于调养,故治法以补益脾肾为主。经所谓“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以参、芪、归、芍辈以温养其形,鹿角霜、猪脊筋血肉有情之品以补益精血。处方层次分明,允为至当。又 “闭经”案,系“中焦失运,谷食少进,阳明脉虚,是以月事不来也”,并且体质甚薄。治从后天脾胃,佐以疏肝。如此则肝气得疏,脾胃得健,气血得充,月事自来,而体质也有望改善。一僧“失血盈斗,不热不渴,由胃腑而来,阳明大虚”,主以胃药。用党参、绵芪、炙草、云苓、苡仁、扁豆、杏仁、川贝、玉竹等益气健脾和胃之品,并无止血之药,正所谓治病求本,本于后天脾胃。既可以益气摄血,又可以补脾生血,一举而两得之。

4 辨体论治,病证结合

对人体体质的探索,古已有之。一些论述散见于历代医家医著医案中。体质学说是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的升华,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逸医案就对其有深刻认识,并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在其医案中就有“木火体质”、“体质甚薄”、“先天赋薄”、“是禀赋气虚而痰湿偏盛也”、“阴虚之体,最忌遇夏,是不耐热逼也”等有关体质的论述。共出现“木火”、“湿热”、“阴虚”、“阳虚”、“气虚”、“痰湿”等六种体质类型,故其论治也常结合体质而进行。如同为血证,体质不同,论治亦异。“便血”彭案见“面白脉濡”,辨为“中焦阳虚何疑”,治则“宜通阳明”,方用六君去甘草加黄芪、当归、木香。“咳血”朱案属“阴虚之体”,且恰值时令炎暑,湿热相交,而“阴虚之体,最忌遇夏,是不耐热逼也”,故拟煎剂养肺胃之阴为主,或可免金被火刑,不至失血再发。药用沙参、麦冬、玉竹、蛤壳、地骨皮、苡仁、百合、川贝、冬瓜、湖藕、八仙长寿丸(吞)等。“痢后变症”案患者因“平昔气急多痰,举止不便,是禀赋气虚而痰湿偏盛也”,即气虚兼痰湿体质。痢后气急更甚,中虚显然,且舌苔白腻,中阳失宣失化,水谷精微不化精血而化痰浊,乃“脾胃运输之机迟钝耳”。 故以香砂六君去甘草,加枳壳、藿香、白芍等益气健脾而化痰浊。“休息痢”吴案曰“木火体质,而饮酒积湿,酿成湿火,蕴积肠胃,已成滞下。紧逼后重,下痢红白,将近三载,舌绛脉细数,为休息痢”。患者属木火体质(即肝阴虚火旺体质)兼湿热体质(饮酒积湿,酿成湿火,蕴积肠胃),症见“紧逼后重,下痢红白,将近三载,舌绛脉细数”,辨体辨病结合辨证,显然是湿热蕴积、肝阴血虚,方选白头翁汤加阿胶、当归、白芍、枳壳、甘草、柿饼等,苦降泄热为主,而佐阿胶、归、芍养阴。

5 参考文献

[1]宋鞠舫辑.湖州十家医案•逸医案[G].湖州中医院整理(内部发行),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