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术语范文

中医术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术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术语

第1篇:中医术语范文

关键词:模糊性;中医术语;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892-02

Fuzziness in TCM Terms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ZHAO Li-mei【sup】1【/sup】,YANG Xue-song【sup】2【/sup】

(1.Yunnan College of TCM,Kunming 650500,Yunnan,China;

2.Yunnan Provience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021,Yunnan,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four main reasons for linguistic fuzziness, namely, generality and abstraction of linguistic symbols, connections between things, people's limited cognition and intentional vague expressions, the paper demonstrations the existence of fuzziness in TCM terms. As far as the translation of such fuzzy terms is concerned, the paper focuses on both "changing" and "keeping" strategies which include such translation methods as westernization, supplement and omission, clarification, direct translation, pinyin translation and pinyin with annotation translation.

Key words:fuzzinessTCM termstranslation strategies

收稿日期:2010-11-03

作者简介:赵丽梅(1974-),女(白族),云南人,副教授,英语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流。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对自然界努力探索的真实写照,大量的自然现象与指导世界观的古代哲学相结合产生了中医术语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中医术语大多言简意赅,简单文字里蕴涵着丰富内涵,意义范围的边界常出现不确定性,即具有模糊性,而这一属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下面从四个主要方面来论证中医术语里的模糊现象并结合实例介绍模糊术语的常见译法。

1 中医术语里的模糊现象

1.1 中医术语符号的概括性与抽象性 语言是一套用符号来表示的概念系统,符号作为一种“意义”媒介,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例如,所有“无色无味且透明,分子式为 H【sub】2【/sub】O,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的具体描述用“水”这一文字符号就可以得到概括和体现,但它同时也将“井水、河水、热水、冷水”等的区别模糊化了。同样,中医病历里有大量术语,它们有助于将很多具体的病征进行概括处理,如“气血不足,气郁”等里的“气”就很典型,中医里有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有自身器官功能转化成的后天之气,如果细分,还有脾气、肾气等。这种种分划一经“气”概括,作为个体事物的“气”之间的区别就模糊了,分布与功用的差异不得而知。但试想,在描述病情时不用“气”进行模糊处理而代之以许多不同性质的术语,一则烦琐,二则很多病历就因繁杂而变得难以保存。

1.2 中医里物象间的相互关联性 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性,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例如,“新衣”与“旧衣”是人对客观对象“两件衣服”之间对比关系的反映,离开对比对象,“新”与“旧”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同样,中医里很多物象也正是在遵循“新旧”这类概念的辩证关系基础上而存在的。这些物象的两极之间常对立而不够分明,在中介过渡时常亦此又亦彼,致使其语言载体呈现出模糊的外延。例如,指导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阴阳学说里的“阴阳”之概念本身就充满了模糊的描述:“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这一解释既指出了“阴”、“阳”界定的模糊性又指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例如,根据阴阳学说,昼为阳夜为阴,但夜还分前半夜和后半夜,前半夜阴气增长,但后半夜阴气消退,属阳,由此可见,中医术语“夜间阴盛”就只是一种模糊说法。

1.3 中医里对于物象解释能力的有限性 从宇宙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充满了太多不为人知的不确定因素,面对变化莫测的客观世界,人们在进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时,经常无法精确确定某一物象的内涵与外延,要表达这种思维的结果,就不得不借助带有模糊色彩的表达形式。中医术语“虚”就是典型例子。“少气懒言”,“头晕眼花”,“怕热易怒”等都只是一种感觉,凭肉眼或科技仪器是无法看到或测量出的,中医将其进行特殊的“虚化”处理,分别用“气虚、血虚、虚火”来做模糊解释,这是对抽象物象的一种灵活处理。

1.4 中医界里人为的语言模糊化 人的认识能力能够分辨出此事物与彼事物的不同,但主体出于某种需要,有意识地在语言表达时进行模糊处理,这种人为的语言模糊化在中医界主要有三方面目的:第一,这是术语特点的要求。模糊语概括性强,可以避免语言的纷繁烦琐,因而在中医术语中被广泛使用。例如,“风”四季皆有,寒、湿、燥、热等邪依附于风,体内痰、湿与风结合等都可侵犯人体,导致“风寒、风热、伤风”等各种病灶,对于它们,中医习惯上用“风症”和“风邪”来概括,这样模糊处理符合言简意赅的术语要求,便于中医的记录、传播与保存。第二,这是职业的需要。在行医过程中,医生常使用模糊语来使敏感话题显得委婉含蓄,例如,中国古代中医们为避讳皇族的“病”而采用“玉体之有所御,玉体不安,帝不豫”等婉词,而“崩、薨、卒”等则是对不同身份的人“死”的讳饰。有时不便直言病名,中医也借用模糊说法,如,“性生活过度,伤肾而引起的劳损症。”就被婉称为“房劳”。【sup】[1]【/sup】在医患交谈中,患者(或其家属)心理上往往比较脆弱,对某些问题心存忌讳,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医生通常会自觉地选用某些模糊词语,这不仅能给受话者应有的理解和尊重,也表明了说话者的良好修养。第三,这是文学表达的需要。在古代中国,许多名落孙山的儒士弃文从医,他们把修辞手法带入中医语言,使其带上浓郁的文学色彩。例如中医病名很多就使用了比喻手法,如“眼偷针”、“风火眼”、“白虎历节”、“鹤膝风”、“狐惑”、“鹅掌风”等。此外,为追求语言的对仗和琅琅上口,中医里出现了大量“四字格”术语,术语间表示逻辑关系的虚词常被省略,呈现一种模糊的关联,如:“健脾开胃”、“补肺止咳”等。这些术语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段,增强了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 常见译法

2.1 变通策略 变则通,变通策略就是发掘中医术语的模糊所在,不直接翻译而是做一些非原则性的变动,变模糊为清晰,还原术语的真正所指。

第一,西化法。同样都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以防病治病为社会功能,中医与西医间存在着交叉共和的通约性,术语之间也有意义对等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可以将模糊的中医术语用西医术语翻译出来,使其变得通俗易懂。例如,中医病名的翻译大多就是采用这种西化法:“眼偷针”译为“hordeotun”(睑腺炎),“风火眼”译为“acute/epidemic conjunctivitis”(急性结膜炎),“白虎历节”译为“severe and migratory arthralgia”(严重游移性关节疼痛),“狐惑”译为“ulceration of throat,anus and genitalia”(口腔咽喉及前后阴腐蚀溃疡),“鹅掌风”译为“unguium in hands”(手癣)等。再如,上面提到出于社会角色与职业道德的需要,古代中医们常用不同婉词,如“崩,薨,卒”等来暗示人的“死亡”,在翻译时,可采用英语委婉语进行西化处理,如“(of emperor) pass away,termination of life,suddenly dropped dead.”等。第二,补删法。为方便读者的理解,译者应对有些模糊术语蕴涵的意思加以补充延伸,而对于部分无实际意义的模糊信息,在不影响传达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应删减省略。例如,中医常用“四字格”术语来概括一个疗法或理论,如“健脾开胃”和“补肺止咳”之间就隐含了一定的逻辑关系,翻译时要增加虚词“and”和“to”,译成“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increasing the appetite”和“tonifying Fei to stop coughing”才能说明其中的并列关系和因果关系。相反,中医术语“劳倦”是一种复指(劳累与疲倦),专家将其省译为“fatigue”,足以表达其所指。第三,阐析法。中医和西医在病理机制方面有截然区别,很多模糊的中医术语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等的词语,要做到准确翻译,只能透过文字表层,探究其实质内涵,运用阐析法,即解释分析法,进行意译。例如,上面提到中医常用“虚化”处理来解释一些抽象的症状,这些症状用西医的方式是无法测量的,所以很难用简单的英语进行翻译,只能用阐析法进行释义。如:虚喘(asthma attributing to insufficiency of the lung and kidney)【sup】[2]【/sup】,虚家(the patient usually weak in constitution),心气虚(a decline of cardiac function)等。

2.2 维护策略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在医理与诊治等方面有其鲜明的特色性,为使这门唯一完整保留至今并以自身体系仍在继续发展的传统自然科学得到发扬光大,在进行中医英译时,不能一味“变通”而应尽量守护好中医独特的内涵,这一点在中医术语模糊化翻译的处理中也应予以强化。实施“保、守”策略,也有三种具体方法:

第一,直译法。英汉双语的表层结构及深层内容常能相对契合,所以,在英译模糊的中医术语时,只要有可能,译名在形式结构上应尽量与其中文形式相似或相近,也可以理解为,用英语里的模糊语去转换汉语中的模糊语,实现信息的对等保留,这既保护了中医的独特性,又有利于两种不同体系的医学在国际上实现双向传递。例如,针对以上提到的“风”就可以用此方法,将“风寒、风热、伤风”分别直译为“wind-cold, wind-heat, injure by wind”就非常传神地凸显出原有的文化与语言特色。第二,音译法。李照国教授指出:“要使中医特有的概念在英译中保持特有的内涵,音译恐怕是唯一可行之法。”。【sup】[3]【/sup】很多模糊的中医术语用英语翻译常显得言犹未尽,概念不明,不如直接使用拼音译法,既易记易写又能保留完整信息。例如,上面提到的“气”字用“vital energy”翻译就不如“qi”概括性强,使用音译法,才能更到位地将中医里的各种气体现出来,具体如:气血(qi-blood),气郁(qi depression),脾气(spleen qi)、肾气 (kidney qi)等。再如,前面提到过的“阴”与“阳”,作为一对模糊的概念,用英语是无法翻译的,即使用汉语进行意译,也是难以道清的,对于它们以及与它们相关的术语,都只能遵从音译法则,如:阴阳(yin and yang),至阳(the supreme yang),至阴(the supreme yin),阴阳失调(im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阴消阳长(ebb and flow of yin and yang)等。第三,音译加附注法。很多模糊的中医术语在英语中找不到等值词,直译不能见词明意,影响信息表达,意译过于冗长繁杂,影响行文可读性,音译又没有形成固定的译语,对于此类术语运用音译加附注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汉语”步入英语外来词的行列,并维护了中医术语的文体原始气质与色调。例如,“神明” shengming (the spirit),“浊气”zhuo qi (the turbid principle)等。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中医术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从其产生到功能上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模糊性,对于它们,任何翻译法的绝对化都是行不通的,只有围绕“变”与“守”的策略,“辨证施用”各种翻译手段,将直译、意译、音译等融合运用,才能使种种模糊浮出水面,还中医以清晰,推动中医英译工作的健康发展,将传统中医文化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帅学忠,陈大舜,贺又舜.常用中医名词术语[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3-94.

第2篇:中医术语范文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中医术语,语义学,字面含义,学术含义

中图分类号:N04;H059;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1-0024-04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or Subjectivity and TCM Term Translation

QIU Hemin

Abstract:This author probe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or subjectivity and TCM term translation from the semantic approach.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nslators are required not only to make the right choice between the literal meaning and the scientific meaning of TCM terms, but also to produce the appropriate versions with a good knowledge of semantics, terminology and TCM.

Keywords: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 TCM term, semantics, literal meaning, scientific meaning

引 言

中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科学中少数能完整地保留至今并在当今以自身独特的体系继续不断发展的学科,她凭借其独特的学术体系影响着当今世界,并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认可。

丰富的中医理论离不开独特的概念,而其概念源于大量的术语。总体而言,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自然科学的术语译自外语(主要是英语与俄语),对中国的现代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饱含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医术语始于先秦,经过几千年的历时演绎,中医学已发展成为富含“国情”的医学体系,其术语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密切相关,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很大一部分术语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译词。中医走向世界,术语翻译无疑是巨大的障碍。多年来,中医翻译研究一直偏向于医古文文本与译入语英语文本之间关系,循着从文本到文本之路,较少探讨在翻译实践中起主导地位的译者作用。

基于多年中医翻译实践的经历,笔者试图从语义学角度解读中医术语的内涵,结合中医术语的特点,提出在翻译实践中要积极发挥译者主体性的作用,以探讨译者主体性与中医术语翻译的深层关系。

一 译者主体性的界定

基于翻译本身的复杂性,国内译学界对什么是翻译主体还众说纷纭。许钧认为[1],译者是狭义的翻译主体,而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广义的翻译主体。杨武能则认为[2],作家、译家与读者都是翻译主体。

笔者对上述观点均表示异议。第一,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曾对由“在场(presence)的形而上学”与“语音中心主义”构成的“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指出,文字使作者与作品相分离,封闭的在场就被解构(deconstructed)了。这就表明,文本一旦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作者就失去了说话的当下性。由此看来,作者不能充当翻译主体[3]。

第二,尽管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论关注读者对文本的建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在译者所提供译本的基础上进行二度解读而产生的,其反拨作用十分有限。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翻译的唯一主体,而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它们三者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4] 。

有学者这样总结:“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5]这样看来,译者主体性虽然具有自主性、目的性与能动性,体现的是一种十分活跃的、个性化的创造意识,但它同样受到相应客体不同程度的制约。将这种主体性的核心引入中医术语英译领域,不仅可指导中医翻译实践,而且能丰富翻译理论,有助于把握中医术语文化内涵。

二 从语义学看中医术语

术语是指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它跟普通词语的区别在于:术语的语义外延(denotation)是根据所指(signified)的关系确定的。换而言之,它跟能指(signifier)没有直接的附属关系。根据术语学规定,术语一般具有单义性(univocal)与单一指称性(monoreferential)的定义要求。现代语义学认为,概念是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产物,语义是客观事物在语言中的反映。俄罗斯学者谢尔巴指出:“任何一种语言的绝大多数概念词与另一种语言的概念词毫无共同之处,只有术语是例外。”[6]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内涵(semantic connotation)有宽窄之分,语义范围有大小之别。

中医术语是指中医里确定某个概念时所使用的专门语汇,它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中医概念与原理的基本表述单位。一般认为,中医术语包含两层含义:字面含义(literal meaning)与学术含义(scientific meaning)。语义学家往往着重研究其字面含义,中医学专家较多注重其学术含义,翻译研究学者则必须兼顾其字面含义与学术含义。

中医术语的字面含义是由构成该术语的每个汉字以及由这些汉字结合而成的句法规则(syntactical rules)共同决定的含义,而其学术含义则取决于专业定义。据现代语义学,术语的字面含义是其学术含义的语言基础,术语的学术含义不能游离于字面含义而独立存在[7]。就内容而言,中医术语的学术含义应该比字面含义更为丰富;其次,中医术语的学术含义应该与学术的字面含义保持一致,并只能在其字面含义基础上加以科学的界定而形成;再次,中医术语的学术含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内涵(connotation)通常会随着学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譬如,《黄帝内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太阳为开,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这里共出现了三个中医术语“太阳”“阳明”“少阳”,若光从“字面含义”看, 似乎与天气天文有关。其实它们是传统中医学里辨证分析病证的术语,表示疾病的深浅程度与邪正盛衰, 以揭示外感病邪侵入人体的病机变化与传变规律。译学研究者必须同时考虑字面含义与学术含义,一般分别将其译成greater yang、 bright yang、 lesser yang。

三 译者主体性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能动作用

中医术语门类繁多数量庞大,具有以下的特点[8]:(1) 历史性;(2) 人文性;(3) 定性描述;(4) 民族性;(5)传统性;(6)抽象的概念由具体的名词来表述。译者翻译时须借助语义学、术语学、中医学等知识。

中医翻译因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中医理论的深奥玄密而变得“趣不乖本”与难以“曲从方言”(汉朝佛经翻译的经验),著名英国翻译家魏杰(Nigel Wiseman)就说,世界上恐怕很少有几个人能够,甚至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从译者的角度看,英语里缺乏中医术语的对应语,这既是面临的最直接与最现实的难题,但同时也是最能发挥主体性的地方,因为成功的译文主要取决于译者如何设法选取合适的译入语。

1.尽力把握好中医术语的学术含义

例如,中医术语“贼风”,从词源学看由“贼”与“风”两个普通的汉字组成,起初有译者望文生义,把它翻译成thief-wind、evil wind与 thievish wind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上这样描述“贼风”:“自孔隙透入之风,易致疾病,故称贼风。宋王衮博济方四胎产:床头厚铺褥,遮障孔隙,免有贼风所伤。”[9]这其实还是语义学上所指的字面含义。而作为中医术语,其学术含义主要指“能引起四时季节性疾病的病邪”(it refers to all abnormal climatic changes and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s, which may attack and harm the human body without being noticed)。译者在参照“贼风”的字面含义时,要更多考虑其中医学术含义,因而经过不断改进,目前形成了pathogenic wind这个比较科学的译语。

又如,针灸有众多穴位(acupoint),其中“远道刺”一词源于《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它指“身体上部有病痛取用肘膝以下阳经的穴位进行治疗”[10],因其针刺穴位距离病灶较远而得名。从语义学看,可把“远道”与“刺”当作两个意群处理;就术语学角度而言,“远道刺”的字面含义比较明确,可理解为“距离比较远的针灸疗法”,其学术含义指“对离患处较远部位进行针刺的方法”。据此,似乎可译作remote needling,distant needling,distal needling等,但如从中医学术含义考虑,distal一词本身包含了“远侧、远端、末梢、末端”等与医学相关的内涵,所以译为distal needling最接近本义。

2.字面含义与学术含义的取舍

医古文含义丰富,行文简洁,语义大多呈提示性,英译时提示性术语往往变成了明确的陈述,这给译者带来很大的挑战。如术语“纯阳之体”,如果光从字面含义去理解,就恐怕很难联想到它与“小儿的体质特点”有关,其学术含义特指“小儿正处于阳气盛发、生机蓬勃之生长期”。有的译者把它译成 infantile body, 从语义的内涵与外延来看,意义不够明确,而译为body of pure yang 更贴近“纯阳之体”的学术含义,因为infantile body没有指明“小儿充满生命活力,茁壮成长”的核心内容。

针灸学里有“交会穴”,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穴位,大多分布在头面与躯干部位[10]。该术语字面含义与学术含义都比较明确,而且也比较靠近,在这种情形下,主要取决于译者对译入语英语近义词的取舍。现在常见的译法有confluent acupoint,crossing acupoint、convergent acupoint等[11]。据《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confluent一词解释为“汇流的,汇合的;尤指两条河流的合流点”,而“交汇穴”的学术含义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穴位”,与confluent正好吻合,以此看来,可译为confluent acupoint。

3.努力保留中医术语固有的文化异质

中医术语的特点往往要求译者在努力保持那些中医学固有的文化特质,特别是要竭力保留中医学有别于现代医学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有些中医术语似乎能在西医里找到对应的术语,出于方便或其他因素考虑,译者可能会自然而然的选择该“对应语”,其实,这种简单的处理办法很有可能会导致中医术语文化异质性的丢失。 如“郁证”从表面上看好像与西医术语“抑郁症”相同。其实,在中医语义语境下,“郁证”的学术含义是“因情志不畅、气机淤滞而引起的征候”,译者只有准确把握这层核心意义,才有可能从译入语里重新构建较为妥帖的译名,可以译为stagnant syndrome或depressive syndrome,尤其是stagnant,从语义学的学术含义看带有中医的原质标记。有译者提出译为melancholia,也未尝不可,但不是理想的译语:第一,它在学术含义方面与中医“郁证”只是存在部分重叠,并且导致该症状的病理原因也很不相同;第二,作为术语,melancholia似乎有一点西医色彩,它表示“以情绪低落与莫名恐惧为特征的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 marked by low spirits and fears that have no real cause),而“郁证”则有明确的致病原因,抹杀了中医术语的异质性。

另外有些中医术语,特别是临床上涉及疾病名称的术语,会有相近的西医学术语,这时译者须慎之又慎。比如“劳瘵”,指的是“病程缓慢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伴有恶寒、潮热、咳嗽、咯血、纳差、肌肉消瘦、困顿乏力、盗汗与自汗等症状”(it is a 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 featured by aversion to cold, hectic fever, hemoptysis, cough, bad appetite, emaciation, fatigue, spontaneous perspiration and night sweat) [11],有译者根据其中医学术含义把“劳瘵”翻译成tuberculosis(肺结核)。根据《现代高级英语双解辞典》,tuberculosis的学术含义为a kind of wasting disease affecting various parts of the body’s tissues, esp. the lungs(肺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影响人体的各个组织,尤其影响肺部)[12],与“劳瘵”相比,其内涵要小得多,只是涵盖一小部分症状。而如果译为consumptive disease,则较好地包括了术语的学术含义,也能保留中医术语的个性化原质标记。

四 结 论

随着中西方在中医领域交流的不断深入,译者需要发挥主体性,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有效的翻译策略,使早期一些较为复杂冗长的译语趋向于中医英语术语。一方面,译者需要把握字面含义与学术含义的不同,为此就需要精通英语与医古文、熟悉中医基本理论、通晓传统与现代翻译理论、掌握术语学要旨;另一方面,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受到源语医古文、目标语英语、语境、历时性与共时性等许多因素的制约。译者需要努力协调好上述各种关系,在实践中创造出比较理想的中医术语译名。

中医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科技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更偏向于文化翻译,因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如老庄、孔孟学说)天生就具有悠久的渊源关系,蕴含着不可分割的深邃哲理。译者在具体翻译实践中须根据实际情形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由于中西文化及中西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许多概念很难在英语里找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对应语,运用几种翻译方法来翻译一个中医术语已经成为较普遍的现象。

参 考 文 献

[1]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9-11.

[2] 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3(3):10.

[3] 裘禾敏. 论后殖民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8(3):87-88.

[4] 陈大亮. 谁是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4(2):6.

[5]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22.

[6] 黄建华. 双语词典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 冯志伟. 现代术语学引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8] 朱建平,王永炎.加强中国术语学学科建设之我见[J].科技术语研究,2005(1):18.

[9]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Z].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0]《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医大辞典[Z].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第3篇:中医术语范文

对等理论功能对等中医儿科英译

1什么是对等翻译理论

“对等”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西方翻译界遵循的翻译原则之一。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Jeremy Munday在《翻译学导论》一书中曾指出现代翻译理论从5个方面探讨对等的方法和途径,即“语言学途径”、“文艺学途径”、“交际学途径”、“社会符号学途径”和“翻译方法途径”。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大师尤金・奈达从交际学途径出发,将翻译定义为“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20世纪80年代,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他认为这一概念将之前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既要求翻译的效果对等,同时也尽可能追求目的语和源语的形式对等。功能对等理论很好地体现了翻译的交际性,因此也是奈达对等理论的核心。

2奈达对等理论在中医英译中的应用概述

自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传入中国,它在中医术语的翻译,译者的素质研究以及中医文化的翻译中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南作用。

关于中医术语的翻译,姚欣等人曾基于功能对等的翻译观,就《伤寒论》的病症名进行了英译研究,从借用西医术语,增补语义和音译三个方面探讨实现对等的方法,为准确翻译病症名提供了借鉴。陈珊也从功能对等的视角下研究中医术语的英译,探讨了功能对等对中医英译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和方法。关于译者素质,奈达认为不仅需要精通源语和目的语,更需要理解原作者的意图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吴建等人提出一个好的中医英语翻译工作者首先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并且了解中医文化西方文化,而且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关于中医英译中的跨文化因素,李永安分析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了4条翻译原则和4条翻译方法。但是关于对等理论在中医各个学科中的应用,目前的研究还较少。曲凡等人从动态对等的理论出发对中医妇科的英译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主要的翻译方法和原则包括忠实原文,借鉴西医术语,运用词素构词法。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医各个学科走向世界必然势不可挡。因此中医各个学科的英译在以后的翻译工作中仍需加强。

3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重视翻译的交际性和可懂性,因此把目标读者的反应放在首位。笔者将通过具体术语翻译实例来分析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作用。

3.1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原则―自然和准确

追求自然的原则是指译者要尽可能在目的语中找到和源语对等的词汇。比如中医儿科术语“胎黄”就指新生儿黄疸,英语中对应的词为“neonatal jaundice”,“痄腮”译为“mumps”,“疳积”指慢性的营养不良疾病,可译为“infantile malnutrition”;中医妇科术语”女子胞“就是指子宫,因此可以直接译为“uterus”,“激经”指怀孕期间仍然会行经的表现,因此直接译为“menstruation in pregnancy”。追求自然原则的前提就是必须要弄清楚这些中医术语的内涵,才能够去找寻翻译中自然的对等。

中医英语属于医学英语的范畴,因此也属于科技英语。对于科技英语的翻译首先要确保准确。追求准确是指译者要保证目标读者从目的语中获得的信息和源语传递的信息是对等的,因此也有不少译者提出在中医英译过程中重医轻文是有必要的。比如中医中的“心,肝,脾,肺”并不是和西医中的各个脏器一一对应的,如果直接译为“heart, liver, spleen,lung”目标读者获得的信息和源语传递的信息其实是不对等的;曾有译者把“带下医”译为”the doctor underneath the skirt”,这样在没有弄清源语本来含义的情况下按字面翻译无法给读者带来正确的信息,只能贻笑大方。正确的翻译是“gynecologist and obstetrician”。

3.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

在以上两种翻译原则的指导下,为了实现功能对等,中医术语英译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借用现代医学术语,直译和意译,增加注释的方法。

在借用现代医学术语方面,最常见的莫过于中医的药物制剂类型的英译,中医中的“片,丸,散,糖浆”均采用了西医的术语“tablet, pill, powder, syrup”.关于直译和意译,李永安先生认为中医术语中的解剖用语,基础理论用语和一些中医疗法可采用直译。比如“艾灸”译为“moxibustion”,“正经”译为“main meridian,“奇经”译为“extra meridian”。而中医中与五行的术语以及一些复杂难懂理论术语可以通过意译来完成翻译中的对等。比如中医术语“中风”,和西医里的“stroke”是不一样的,目前公认的比较好的翻译为“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Wind”.此外,注释的方法也在中医术语翻译中有广泛应用。比如中医中的“气”,不同于英语中的“gas”,有着很丰富的含义。因此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直接用汉语拼音‘qi”表示,必要的时候添加注释加以解释。例如“胃气”的翻译可以在译文“the qi of stomach”后面添加注释“the function of stomach and intestines”,通过添加注释,目标读者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一术语。

4结语

中医的特色疗法,对慢性病的整体调节以及在预防保健方面的优势定会让全让世界接受中医儿科。汪受传先生曾说让中医走向世界。在中医国际化过程中,优秀的中医英译人才定可以大展拳脚,发挥一己之长。但是由于中医语言的特殊性,势必会给译者带来很多挑战。从以上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分析中,不难看出此翻译理论在英译中的指导作用,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理论进行翻译实践,促进中医的对外传播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7.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65.

[3]姚欣,盛洁.功能对等视角下中医病症名英译探析[J].中医药理论研究,2012(10).

[4]陈珊.从功能对等视角看中医术语英译[D].2013.

[5]吴健,丁年青.浅谈中医英语翻译工作者的素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

[6]李永安.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6).

第4篇:中医术语范文

[关键词] 术语;血海;血室;血府;英译标准

[中图分类号] R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a)-0099-02

经过几十年来的实践、研究和研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得到显著发展,“”成为发展趋势。目前中医名词术语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已基本确定、所用方法和策略也基本一致,但在个别概念的理解和个别词语的运用方面仍有不小差异。藏象学说是中医名词术语的核心内容,涉及范围广、词汇量大,对这方面术语的翻译和标准化问题的探讨,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中医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意义十分重大。

1 问题的提出

中医药名词术语作为中医药学说的基本构成单元,其翻译是否恰当、是否有统一标准直接决定了中医药学说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是否出现缺失或偏差。近年来这一问题已日益引起重视,中外学者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涉及中医药术语英语翻译的国内外标准主要有以下五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20348-2006》;②《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③《中医药学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④《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⑤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WHO西太区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2007年)(以下分别简称为标准①、②、③、④、⑤)。5个标准中相同中文词条的英译文多有不相同。作者通过本文就中医藏象学基本名词术语“血海”、“血室”、“血府”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希望有助于其英译标准的统一。

2 几个中医术语英译的不同译法之探究

2.1 关于“血海”的术语英译问题的探究

目前在中医术语中,对“血海”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2.1.1 四海之一,指冲脉,又称十二经脉之海[1-2]。因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气血[3]。《灵枢・海论》:“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素问・上古天真论》王冰注:“冲为血海”。

2.1.2 人体器官名,指肝脏。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3]。《素问・五脏生成篇》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2.1.3 腧穴名,代号SP10。出自《针灸甲乙经》,又名百虫窠、血郄[4],属足太阴脾经,为治血证的要穴,尤能活血化瘀,疗女子漏下,月事不调,能引血归经,似导洪入江海之要路,故名血海[2]。《针灸甲乙经》:“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针灸大成》:“暴崩不止,血海主之。”《医宗金鉴》:“主治女子崩中漏下,月信不调,带下及男子肾脏风,两腿疮疡湿痛等症。”位于,膝盖骨内缘上2.5寸处,即股骨内上髁上缘,当缝匠肌与股内侧肌之间[1]。

在上述五个标准中,“血海”作为单独词条在标准①、④中未收录;在标准②中作为穴位名称“SP10”收录,即足太阴脾经血海穴;在标准③、⑤中均译作“sea of blood”。而“肝主血海”则见于标准④,译作“liver governing the sea of blood”,其核心部分“血海”对应“sea of blood”。此外也有译作“the blood sea”[5]或“chong channel”[5],或“reservoir of blood”[3,6-7],或直接音译为“xuehai”[6-7]。在英文中“reservoir”意为“a natural or artificial place where water is collected and stored for use, especially water for supplying a community, irrigating land, furnishing power, etc.”[8],即(天然的或人工的)水库、蓄水池等可蓄存水液的开放空间;在生物学上有“a cavity or part that holds some fluid or secretion”[8]之意,即蓄有液体或分泌物的空腔。其同义词为“artificial lake,source”[8]。而“reservoir of sth”一般用来比喻信息、事实、知识等的蓄积。而“sea”除了本身就具有海、海洋的意思外,还延伸出“a widely extended, copious, or overwhelming quantity”[8]之意,用来形容范围更为模糊也更为广阔大量的事物。笔者认为,血海本身并不是器官,尽管其释义之一就是肝脏,但更多的是对肝脏调储血液功能的一种描述,而非肝脏器官或冲本身,其中文概念本身就是比较模糊且侧重功能性的。其语义更加符合中医理论对于血海的理解,也更加简洁易懂。因此笔者经过分析比较后认为:前面所述采用的5个标准没有一个对“血海”使用“reservoir of blood”或“chong channel”的译法,只是在对应的注释中有所体现。由此可见“sea of blood”已经被普遍接受,而“SP10”作为针灸腧穴专用代号也已被广泛认可。

2.2 关于“血室”的术语英译问题探究

“血室”一词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及《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在中医理论中也有不同理解,大致分为以下三种[2]:

2.2.1 指冲脉。《妇科经纶》:“王太仆曰:冲为血海,诸经朝会,男子则运而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谓之血室。”

2.2.2 指肝。《伤寒来苏集・阳明脉证上》:“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

2.2.3 指子宫。《类经附翼》:“故子宫者,医家以冲任之脉盛于此,则月经以时下,故名曰血室。”笔者认为将血室是冲脉、肝肾和子宫共同构成的一个关联体系,其病症多围绕妇人经带胎产,受肝肾影响,又多与起于胞中的冲任二脉相关,三种因素相结合,其病位多在胞宫,则其概念不难理解。

在前述五个标准中,标准②、④未收录有关“血室”术语,在标准①、③、⑤中均译作“blood chamber”。“chamber”一词在英文中有“room”或“bedroom”之意,生物学上意指“enclosed space or cavity in the body of an animal, in a plant or in some kinds of machinery”[8],即(动植物体内或某些机器中封闭的)洞穴、腔、室。笔者认为此种译法较好,不仅体现了子宫解剖上的空间性、生理上蓄血孕胎的可充实性,也简单明了便于记忆理解。而其他译法如“uterus”[5],“chong channel”[5]或“blood room”[3,5]则都有失全面或语义局限,只侧重了血室释义的某一方面。而“house of blood”[6]这一译法则因与“血府”的英译“house of blood”相冲突,极易产生歧义,故笔者不赞同继续采用。

2.3 关于“血府(血之府)”术语英译问题的探究

“血府”即血之府,指解剖结构中的脉管,《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其英译也较为统一。“血之府”见于标准②,译作“house of blood”。标准①中有“脉为血府”,译作“vessel as house of blood”。“脉者血之府”见于标准④,译作“vessel being house of blood”。作为核心词的“血府(血之府)”均对应“house of blood”。“house”有“contain or cover”[8],及“provide housing for”[8]的意思,与中医血行于脉中、脉为血之通路之意正好相一致,笔者认为采用此种译法较好。

3 结论

建立统一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使专业和非专业的翻译活动日趋规范、有章可循,有利于中医药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发展,有利于中医药的对外传播。笔者将这5个英译标准与此前出版的各类中医英译词典[1-7,9]比较发现,随着中医药标准化体系的逐步完善和确立,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英译标准也将进一步统一。一些不够准确、不能完整反映中医术语原意、容易产生误导的英译逐步将被淘汰。一些约定俗成,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译法有助于完善中医藏象学说名词术语的英译词条,有助于其英译标准的进一步统一。

[参考文献]

[1]李经纬.简明中医辞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94.

[2]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63,367-368.

[3]原一祥,任继学,黄龙,等.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80-381.

[4]袁钟,图娅,彭泽邦,等.中医辞海上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239,1244,1247.

[5]郑凤钦.汉英英汉中医大辞典[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154,156,157.

[6]张奇文.实用汉英中医词典[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19,1125,1137.

[7]谢竹藩.新编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20-21.

[8]Nigel Wiseman.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EB/OL]. http://Dictionary.省略.

第5篇:中医术语范文

1.1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

在指标体系设计阶段,原则上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核心概念,即“辨证论治”。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观察等搜集了相关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提炼出有关临床医师“三基”能力的初步指标体系,随后依据调查结果对这些指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与调整,形成指标体系。

1.2指标体系的内容

有关临床医师“三基”标准以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学》最为权威,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方剂、内外妇儿疾病。结合“三基”的内涵以及临床医师使用中医药的特殊角色,可以将临床医师的“三基”概括为以下两个主要维度(一级指标):中医药基本“三基”能力和中医药专业“三基”能力。两个一级指标下设定了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这些指标基本能反映临床医师中医药“三基”能力(见表1)。

2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根据表格的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录入SPSS13.0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并对数据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在临床医师使用各种中医药的情况数据统计中剔除了表2中认为中医药“三基”对他们不重要和没有回答该问题的l3位临床医师,并将他们使用中医药的情况分为四个等级:从不=1,偶尔=2,一些=3,经常=4,未答=0,统计各项回答的人数百分比,并对中医药的使用人数进行了算术平均值的计算(见表3)。有关临床医师中医药“三基”的指标体系也分为四个等级来衡量:不可能=-2,有一点可能=-1,可能=+1,很可能=+2,对各项指标进行了算术平均值的统计(见表4)。再次,将有关临床医师使用中医药的影响因素分为四个等级:强烈反对=-2,反对=-1,赞成=+1,完全赞成=+2,整理统计后的数据(见表5)。继续教育是反映临床医师中医药“三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将继续教育按照不可能=一2,不太可能=一1,可能=+1,很可能=+2分为四个等级,对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整理后得出(表6)。

3结果

3.1临床医师的中医药“三基”能力

首先,本研究假设临床医师的个人因素会引起他们在中医药使用方面存在差异,比如临床医师的工龄越长,年龄越大,则使用中医药的频率越低;中医科的临床医师使用中医药的频率会大于其他科室的临床医师。但有关的标准差数据显示出临床医师之间的差异不大,同时也验证了以上各表格数据的有效性。调查数据显示,大约95%的受试临床医师意识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重要性(非常重要61%,重要34%,表2),其中经常使用的是中药注射液(平均值是3.50)和中成药(平均值是3.43),但是对中药煎剂(平均值是2.77、外用中药为2.14)的使用率相对较低(表3),这说明临床医师虽然重视使用中医药,但类型单一。绝大多数临床医师重视中医药,但数据对比发现重视中医药的临床医师不一定会经常使用这些中医药。在自认为重视中医药的临床医师中经常使用中成药的人数仅有占总人数的43%,使用中药注射液的人数仅有41%(见表3),这可能与临床医师对待中医药的态度和自身需求有关,中药注射液和中成药使用技术门槛低,容易使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些药物只有在本医院才可以找到,临床医师为了临床需要而不:请记住我站域名得已查找和使用中医药,这说明临床医师对中医药的使用还受到所处环境限制。此次调研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医药的疗效是激发临床医师使用中医药的兴趣所在,他们能适时适量地将中医药理论应用临床治疗过程中,比如他们经常将望闻问切用于内科疾病(平均值是1.39),四气五味用于妇科疾病(平均值是0.05),气血津液用于外科疾病(平均值是0.83)。有时临床医师也会使用藏象理论(平均值是0.94),临床医师最常使用的中医药理论是君臣佐使(平均值是1.42见表4),但阴阳五行(在内科疾病平均值是0.60)、八纲辨证(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在内科疾病平均值是0.43)、理法方药(在内科疾病平均值是-0.73)却极少应用,这说明临床医师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但是面对疾病对如何“辨证论治”却不知所措。临床医师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中医药能力一直是有关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师的中医药继续教育主要通过单位培训(平均值是1.46)、网络(平均值是2.99)和自学(平均值是1.57)中医药来获取,但由于途径和学习时间太少,所以中医药继续教育尤其必要(表6)。

3.2临床医师中医药“三基”能力的影响因素

如果临床医师实际参与中医药活动,则他们使用中医药的动机远远大于那些未使用的临床医师。有一些研究认为需要有一些外在动机鼓励临床医师在使用中医药改变他们中医药使用行为(药物说明书、继续教育等)。表5的数据显示,临床医师普遍反映的一个最大障碍是中医药知识遗忘(平均值是0.94),反映出西医院校中医药教育的失败。客观上,中医药的出现改变了临床医师可以多种选择药物的途径。因此,继续教育应该不是一个阻碍因素,那些抱怨“继续教育”的人可能因为其使用中医药的内在动力不足,更可能是受自身的中医药“三基”能力的限制。另一个限制他们使用中医药的障碍是不懂中药中医术语(平均值是0.42),这也与“三基”能力相关。第三个影响因素是临床医师认为中医药疗效不肯定(平均值是0.45)。

4分析

调查发现,大部分临床医师在使用中医药过程中,常常不是“辨证用药”而是“辨病用药”。“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病的精华所在,同一种病不同证候用药完全不相同,忽略这一点,不但治疗无效果,反而可能导致不良反应。辨证有误则药不对证,会使机体阴阳偏盛偏衰更趋严重,王忠山等[2]认为清热解毒中药注射液只能用于“寒证”,龚雯[3]则认为清开灵注射剂属寒凉之药,易伤脾胃,脾胃虚弱者应慎用。中西药联合应用也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为合并用药可因化学成分、pH值改变使得药理性质改变而引发不良反应。中药与西药是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有关中西药物搭配使用的基础研究尚存在许多空白。很多情况下,单独应用某一中药或西药可能不产生毒副反应,但如随意将中西药混合使用可能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使用中药一定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之下,对于中西药混合使用临床医师应慎之又慎[4]。临床医师尽管因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使用中医药,但由于中医药基础知识的遗忘,继教项目注重内容少,流于形式多,先进性、实用性欠强[5]。宋琪[6]通过对10种常用静脉用中药注射液安全性分析后认为:临床医护人员如果能够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中药注射液就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 综合医院充分认识中医药“三基”对临床医师的重要性,在“三基”培训计划和继续教育中增加中医药内容,那么临床医师的中医药“三基”能力将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逐步提高。

第6篇:中医术语范文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引领性和示范性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为人师表者,必须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一概念,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可以理解为对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加强各种专业艺术院校的培养,如戏剧院校培养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院校培养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等。

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因为现代社会,360行,行行都或多或少地要涉及艺术,或读小说,或看影视,或听音乐,或欣赏舞蹈,都要与艺术发生关系。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加强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与此同时,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启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一句话,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言而喻,在人欲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当然,作为当下的一名艺校教师,更多则是偏重于狭义的艺术教育,最终才是汇归于广义的艺术教育。不论广义和狭义,“艺术教育”这项职业,它都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对象)进行专业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还应该以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对象)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引领和示范他们通向未来的艺术殿堂。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但凡综合素质高、人格魅力强的老师,学生(对象)对他都会产生一种既尊重又信服的心理倾向,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效仿。我们常讲的“尊师重教”、“师道尊严”,就含有教师行为规范对学生(对象)的有形无形影响成分。唐宋家之一的韩愈所谓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说明教师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正如有人说,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格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象)的学习习惯,感情培养和行为取向。

艺校是学生进入社会生产实践前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是艺校主要成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艺校功能逐步增强。艺校除了要给学生传授新的知识之外,还应使学生具备未来生活和艺术生产的能力,方能适应与时俱进的变化。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日渐增多,形势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须有相应的提高和增强,而不是“量”的堆积。形势要求教师不能只局限和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应全身心地投入到与教学做人相关的各个环节。只有教师加大力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日益增强的求知欲,以优秀的品格引导和示范学生。应该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艺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本校中专毕业留校担任教学工作的,只有少数教师通过进修取得了本科、专科文凭,其中还有只重文凭不重知识的教师。

除此之外,大多是中专毕业教中专,这种“先天不足”的现象,很难做到“学高身正”,这给艺术教育提出了一个重大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学生思想、业务的全面提高。要根除这种现象,非采取有效措施不可,必须从长期着眼,进行必要的经济和智力投资,对艺校师资进行分期分批培训、进修。例如,对一些艺术骨干可采取先自己投资在高等艺术院校去进修,并对进修成绩突出者予以奖励。进修教师(除特殊情况外)的学习费用可在返校工作两年后报销。这样对学校的工作可带来以下优长:其一,可变教师被动进修为主动进修,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避免了一些教师借进修之名行休闲之实;其二,可使进修者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倍加珍惜,进而调动其主动性。办法上,可用“请进来”,如学校聘请高水平的校外客座教授来校作示范教学,艺校教师必须参加,课后还须及时研讨,总结得失,这样教师既可达到进修的目的,又可多快好省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又如,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学校亦可“走出去”,即组织部分教师到全国各地的兄弟艺校取经,其费用可采取“包干”和“奖励”相结合的办法,既可解决教学的单一性,又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再者,还可以开大课讲座,邀请校外社会知名学者、名流来校作学术报告,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除此之外,学校亦可定期奖励为人师表突出的教师。

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增强,教师就应逐渐放手学生,有些强制性、被动性的课目,就逐渐变为自由性、主动性地任其发展,进一步与学生平等和谐相处,深交朋友,以“为人师表”的综合素质及人格魅力启发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在仪表、性格、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审美意识等方面都能与教师拉近距离。课堂上,提倡“教学互动”,听取学生对教学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给学生更多一些发表个人见解的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须注重以自己爱岗敬业的师德、无私奉献的品格,

身体力行的榜样为学生作出表率。

二、注意艺术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近些年,由于社会影响和艺术市场的火爆,艺校的学生大多是带着“明星梦”、“大腕梦”、“玫瑰梦”步入艺术殿堂的。许多学生家长也是抱着孩子将成为“未来之星”的美好希望把他们送到艺校来的。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当一个合格的艺术家必须具备的条件。让他们明确,艺术家这个光辉的名字的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包括个体劳动和集体劳动的方式,许多作品和艺术形象是由艺术家组成的创作集体共同来完成的。艺术家首先须具备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艺术家须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艺术家须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艺术家还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总之一句话,任何艺术家和明星大腕,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不是一夜成名,一蹴而就的,没有艰辛的付出,就不可能有美好回报。辛劳结硕果,勤奋出天才。

据近年招生情况,也有部分学生是奉家长之命“要我学”的,这些学生家长是把艺校当成锻炼孩子增长“艺术细胞”的场所,至于能否学好专业并无多大关系。这部分学生,都是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独生子女,他们进校后不能正确对待学业,怕艰苦,光想成名成家而又不愿作艰苦的付出,在学生中充当“大哥大”、“大姐大”,打扮“前卫”、超群,举止不凡、“另类”,谈吐“帅呆”、“酷毙”,既影响自己学习,又给周边同学带来负面影响。要解决这些同学的厌学情绪和不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价值观,是艺术教育的当务之急,必须采用一些制度来约束纠正。第一,要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年龄大的同学要不厌其烦地以规劝为主,必要时“响鼓也用重捶”。对年龄小的同学则多以鼓励为主,肯定成绩、发扬优长,激发其好奇心,循循善诱地将他们的好奇心及聪明才智引上正道;第二,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厌学情绪,克服心理障碍,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和成绩的优劣;第三,培养他们良好的广泛的学习兴趣,并让其在愉快地完成专业学业的同时,也耳闻目染一些琴棋书画的艺术作品;第四,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并为学生制订一个有针对性的个人可行性计划,使之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学习并完成学业。

此外,还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偏课思想。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艺校在“进出口”的把关上不够严格,致使学生偏学,教学重心偏移。如学校注重请专家教授加强专业教学而忽略文化基础知识的群体熏陶。其结果,今后势必要出现许多后遗症。鉴于此,笔者以为,首先要让他们在思想上明确现阶段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如果综合素质的基础不打牢,将来“高”也高不上去,“精”也精不起来,“尖”也尖不到哪里。有不少同学这样错误认为:“我来艺校是学习艺术的,今后只要能挣到钱就行了,文化理论之类学不学没关系”。这就要反复地给他们讲明一个道理:“演好一个戏容易,可要一辈子都能演好戏,这就要看你的文化修养了。”偏课的人,是不能做到“德艺双馨”的。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考虑:一、艺校领导要重视文化理论课的教学。据统计,每年学校专业课汇报、比赛演出花样繁多,而文化理论课的单科成绩展示却是空白。适当开展一些类似作文比赛、讲演比赛、知识问答来激发学生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其中的佼佼者有崭露头角的机会,未尝不可?二、要修订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调整文化与专业课程比例。国家教委规定艺体类文化课比例不得低于35%,我校却大大低于这个比例。且有个别专业文化课全都安排在晚上进行,其收效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现象须作及时调整;三、要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兴趣的办法。根据年龄大小、文化高低,分班、分组,不要“一锅煮”,也不要“一刀切”,要因人而易,因材施教。

三、关照学生成长的可塑性和脆弱性

第7篇:中医术语范文

板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配合口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板书确是一门艺术,但它并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孤立艺术,它应该体现文章思路、教学思路、学生学习思路。课堂教学板书讲究精要与美观,这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共识与追求;然而,板书的自然,却常常被忽略。成竹在胸,才能得心应手地画枝添叶,才能随时掌握火候,寻找契机,“书为心画”,语文课堂中及时自然地通过板书来推进教学进程,有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与理解,为提高课堂效益服务。

板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配合口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好的板书,既是展示教学任务的“屏幕”,又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既是引人入胜的“导学图”,又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掌握了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也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王松泉先生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这话虽是比喻,但却生动地揭示了语文板书的深刻价值。多少年来,板书地位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很少受到质疑,好的板书设计无疑能为学生同化和顺应新知提供便利。但笔者认为:语文板书的功能切不可过分夸大,课堂教学板书讲究精要与美观,这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共识与追求;然而,板书的自然,却常常被忽略。

还清楚地记得一位语文老师讲《岳阳楼记》时的板书,随着“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伴着抑扬顿挫的朗诵,长江、洞庭湖、湘江潇水,转眼画就,再点上几笔地名,板书得何等轻松自如!学生本来对岳阳楼、洞庭湖等,搞不清天南地北,板书上的简图一经构成,洞庭湖吞吐长江的气势,岳阳楼上迁客骚人的吟叹,一下子就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景象了。学生领悟毫不费力,且长久地记忆下来,这不能不归功于该老师板书的自然与恰到好处。

由此想到,板书确是一门艺术,但它并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孤立艺术。它应该体现文章思路、教学思路、学生学习思路。因此即使是事先设计的十分周到的板书,也要在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气氛随时加以必要的修正,这是驾驭课堂、驾驭教学进程的基本功之一;不合教学气氛的板书,犹如运动员雕塑,本身很美但因为与环境不协调,“标枪”前面是封闭空间,“ 铁饼”隐居在密林之中,雕塑的形象不免黯然失色,原有的美感便荡然无存。

板书设计本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而采取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板书的形式内容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但我们不少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却常常使学生误以为这就是语文学习要达到的结果,因为板书设计常常表述了学习的主要任务,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并被教师所倚重。语文板书设计的内容,通常是从知识接受与掌握的角度来设计的。那些提纲挚领的结论性文字,只能使学生记住一个空洞的结论,而不能使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它不是要让阅读者欢跃地、投入地、感性地带着自己强烈的生命信息和主观愿望进人文本世界,而是为了得到一个结论。它解决的是知识或者工具的需要,而不是人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换言之,新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传统的板书设计理念下,很难全面有效的达成。

我们在执教具体的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感知、研读课文,然后小组内形成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交教师,再由教师指定一名同学即时将问题打人电脑后显示问题,围绕问题全班进行探讨。这样,屏显的问题构成了课堂板书,较之传统的板书设计,它没有精巧性可言,它也没有为文章的学习作结论,但无疑它是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并获得实效的一种板书形式。在这里,教师没有越俎代庖,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并以屏显的方式板书,学生也没有了将板书记录下来的紧张,因为在这里板书已摆脱了陈述性知识的简单再现,显示了对学习进程和方式的充分关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图示材料的出现与教师的指导语配合适当,即教师讲课与板书要配合好。这从主观上说要摆正板书与教学进程的关系,让板书很好的服务于教学进程;从客观上讲,板书的出现必须是情理之中的,是教学进程的自然体现。

第8篇:中医术语范文

关键词:文字起源;书法艺术;园林艺术;文化共性

园林是一种文化,又是容纳其它文化的场所,中国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巍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文化的国粹。园林艺术和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园林所特有的园林艺术。研究书法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共性对现代园林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国汉字书法艺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国粹,探讨中国园林与书法的艺术文化,可以从书法中的文字起源说起。中国最早的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远古时代仓颉和其他先民们根据生活实践经验慢慢创造的结果,他们根据“六书”法则,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创造了数达10万的汉字,可谓浩如烟海。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其图画性强,让我们看到了早期象形文字记录下来事物的形象,即用线条描画出具体事物的形状。如“囿”、“室”、“宅”、“车”等的甲骨文与其物形非常相似,由此可见,这些古代汉字的起源与古代园林元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中国最早的“园林”是满足皇亲贵族攻猎休闲需要的,历经历史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逐渐发展为能够满足多功能需要,且富含内容和内涵的现代中国园林艺术。同样,汉字也从当初的形象汉字,逐渐演变为为语言而书写的符号,书写上由当初没有粗细变化的“铁线银钩”的书法逐渐演变成点线有粗细变化的“有血有肉”的书法。具有生命意象和韵律点画与文学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书法艺术。中国古代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园林几乎是那些诗书画全能的文人雅客所创建的,绘画在中国园林发展中起到极重要的推动作用。书画同源,书法艺术也为中国园林艺术赋予了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探讨中国园林艺术与书法艺术之文化共性,可从平面空间美和立体空间美中几点管见。

1.平面结构的形式美感

1.1书法文字的间架结构与中国园林平面空间营造

文字是以点画为基本元素构成的,书法艺术便是用点和线构成流美的空间艺术。书法难,难在间架结构和章法上,即是汉字点画之间的联结、搭配、组合、虚实的布置,笔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章法。中国园林构建序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物质元素和书法文学精神元素组成,园林规划设计难,难在如何把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有机结合起来,组成流美的空间艺术。由此可见,二者具有平面空间艺术上相通的文化。

1.2文字书体与园林风格和线的力度、重心稳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分3类:第一类是结构规整、左右对称,有明显中轴线、主体突出的北方皇家园林;第二类是布局自由、不讲究绝对对称,颇具自然情趣的江南私家园林;第三类是前2类风格兼有的。中国汉字书体同样也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比较规整的,正如篆书、隶书和楷书;另一类是自由形体的,如行书和草书。这种规整与自由的园林风格与书体的结构规律是不谋而合的,是有着相同造型文化原理的。

力度是外观感知上的反映,与平整、滑面、纯净、利落、曲直形态有关,属于美学范畴。书法中笔法的力度是指从点画形态上体现出来视觉上一种“精神气质”的感觉,“力透纸背”、“屋漏痕”、“锥画砂”等都是常用作表达笔法力度的术语。中国书法从魏晋南北朝的钟瑶到“二王”再到唐代的“欧、褚、颜、柳”四大家,各家有各家的风格,王羲之的法书,风骨内揉、道劲典雅,富有一种弹力的美;欧阳询的险峻峭拔、刚柔并济,富有一种英俊之美;颜真卿的宽博浑厚、苍老古朴,富有一种雄强之美;褚楷的倔强之美,柳楷的挺拨隽永之美。中国园林中,皇家园林中的建筑一般比较高大、笨重而雄伟又含蓄,正如书法中的颜体风格,而江南园林的建筑比较细小灵巧、轻盈、峻拔而率真,正如书法中的欧体、柳体风格。

重心稳则是由点画构成的单个字或是多字构成篇幅的平衡稳定状态,重心稳才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意趣。园林元素建筑、山水、花木更需要重心稳,就象楼歪了不会给人以美的感觉一样。

1.3神采

神采即表现事物外在形态的高雅趣味和精神风貌,体现艺术家的灵魂。书法家通过文字点画的不同造型,结合文学艺术构成千万种文字排序,表达书法家技巧、精神风貌、性情、艺术、修养和心境。园林艺术家则通过建筑、山水、花木等的多样配置,同样能体现造园者的兴趣、精神风貌、学识、阅历、修养等丰富的思想意境。物出人形,写字造园是一样的道理。汉字点画的构连大概与当时建筑物的构件搭接有着惊人的相似,都集中体现在神采当中。

1.4静与动和先抑后扬

书法中有动与静之分,楷、隶、篆书属静态书体,如欧阳询的《九成宫礼泉铭》;行、草书属动态书体,如“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字里行间是那样静逸自然,一似行云流水、道丽天成、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有些书法作品,正文是楷书,属静区域,落款是行草书,属动区域,静与动结合,既符合汉字演变规律,也符合艺术审美规律。同时,正文是篆隶楷的,给欣赏者略有些压抑感,收尾落款是行草书体则给人以自由释放、豁然开朗的感觉,正如园林中先抑后扬,欣赏过苏州留园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这是园林艺术上的典型案例。

1.5色彩

书法家在书写过程中,或快或慢,或曲或直的点画,产生粗与细、浓与淡的墨色变化,表达不同的性情、心情、心境和意趣,当然这个不是一般观赏者都能体验到的。如在天下第二行书――颜公书的《祀侄文稿》中,观赏者可从微弱的墨色和点画变化中,看到无处不流露的那种悲愤心情,达到了用点画来表达心境的艺术境地。园林中色彩的使用非常丰富,包括建筑、山水和花木等。其中,花木色彩能够表现不同的季相变化,表达不同的思想意境,内涵更丰富。甚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南北园林艺术在运用色彩风格上有明显不同,北方园林多用浓烈壮丽色调,表现恢宏、庄严、尊严、权力、张扬、华丽富贵,而江南私家园林用色则是自然淡雅秀美,表现自然、淡雅、率真、内敛、趣味和含蓄。

2.空间意境创作艺术文化的融通性

2.1空间的间架结构

园林中多种元素如建筑、山水、花木等的合理设置,穿插使用,甚至细到植物品种间的搭配,形成流美的立体景观;书法艺术中,字的结构,点画间的相互联结、楫让、虚与实,从而构成结构严整而且美观大方,富有立体空间感的汉字,如有号称“巅张狂素”的怀素,其草书代表作《自叙帖》,李白赞诗云:“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扫却中山兔。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这个跟园林中元素的设置和搭配原理是一脉相通的。

2.2作品创作前意在笔先

书法家创作前总是先谋划一番,包括笔、墨、纸、文字内容、字数、字体风格、章法和落款等都作一番谋划安排,更关键的是调整好心理状态,达到恰当的心理境界,然后再动手创作,这就是意在笔先。宁静致远,心静易产生意境,静才能制动,才能充分表现书家的“功夫”和思想情感,意在笔先就是这个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法的思维就是造园的思维,中国园林的创作与书法创作一样,深在思致、妙在情趣、高在意境。园林规划设计中,也必须在设计前对园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条件、指导思想、总体规划、景点设计等都作一番周密的谋划,同样也需要静静地事前谋划,做到胸有成竹,园林和书法的思想方法是一样的。

2.3作品创作时巧用点画,气韵生动

书法作品的气韵,指的是技法表现、法度的准确、笔意的神采、通篇的精神以及展现出的气质和风貌。中国汉字书体变化较多,结字间架方法也不同,篆楷书讲究方圆综合运用,起笔收笔极尽变化,规举中不失生动;草书则极尽变换之能事,巧拙、轻重皆有变化,一笔连到底、跌宕起伏、流畅洒脱、气势连绵。书法难,难在用笔和结字,用笔难,难在“活”字,否则就会“平直相似,状若算子,上下方整,前后方齐平,便不是书,但求其点画耳”(王羲之《题《笔阵图》后》)。园林也同理,造园家苦心经营园林中的“点画”元素,如山、水、花木、建筑等,求得一个“活”字。例如在动势处理上,亭子的发戗造形,波浪形的景墙,假山堆叠中采用悬、挑、跨等手法,给人以动态之美;有了曲折的游廊还不够,还注意了结合环境与两侧的景观,使游人左右顾盼而得景,形成景画连绵的感觉。陈从周特别注重造园的气脉连贯,有“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之说。

2.4作品创作技巧的虚实相生,曲直互生,计白当黑

虚与实、曲与直这些概念,从广义上说,都是相对而言的。园林中有亭台、楼、阁的为实,没有的为虚;有密的为实,稀的为虚,园林就是利用园林构建元素间的相互交替运用,来表现园林的主题;书法中,有字的为实(黑),没字的为虚(白);笔画多的为实;笔画少的为虚;笔划粗的为实,笔划细的为虚;墨浓的为实,墨淡的为虚,书家精心安排粗细、黑与白、曲与直、浓与淡等虚实相对关系。计白当黑,通过熟练的技艺,抒发心境,对于书家或是园林艺术家来说,都是最高境界。

在园林中往往是人文书法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水融。实的是亭、台、楼、阁、道路、山水和花木等多种园林元素组成的自然景观,虚的是匾额、楹联、碑刻等题咏书法艺术品文字的形神意境,多种园林元素组成如画的自然风景给书家以神意,挥洒在酣畅淋漓的笔墨中,恰当地、最大限度地将激荡于胸次、情景交融的园林文化内涵表达于寥寥数个书法艺术汉字当中,为园林景点起到点晴作用。这种虚实相生,水融的艺术手法几乎是成功的现代园林不可或缺的园林艺术技法。

2.5作品创作技术的前后呼应,多样统一

中国汉字结字成书难,难在如何在方正曲直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笔断意连,独具匠心。欣赏书作如同欣赏园林,透过点画结构和景致布局,看到作者苦心经营的努力,宛若天成、巧夺天功。书法作品讲究前后呼应,字里行间产生气韵连贯、顾盼生情、风格协调。一幅成功的书作,其正文和落款字体应该符合字体的演变发展史实,如正文是篆隶楷书,其落款则应该是行草书体,如果题跋也应该用行草书体,形成顺理成章,而且形成动静结合的美感。造园如作诗文,内容丰富,技法也较复杂,如空廊、花廊、花墙、漏窗等与外景物取得视觉的呼应,多种元素的统一,做到散而不乱,达到形散而神不散,恰当地而又透彻地表达造园者的本意。

第9篇:中医术语范文

【关键词】壁画意义;美术教育;积极意义

我国壁画艺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其中敦煌壁画享誉世界,不仅因为它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还在于它融合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多方文化,是属于整个世界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细细挖掘、品味。美术教育重点在于实施美育,核心是审美教育,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欣赏美术作品提高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培养健康审美感受和高雅的审美趣味,同时通过艺术熏陶,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创新发散思维。其中,壁画艺术对于美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主要以敦煌壁画为重点阐述对象,分析壁画艺术对于美术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壁画作为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精妙的结构布局、灵动的人物造型、细致的线描勾勒、大胆的赋彩设色等在美术史上的价值都是极其珍贵的,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壁画艺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欣赏壁画艺术,外在形式美是浅层次的美,藏于画作形式美之下的内涵意蕴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深层次的美。敦煌壁画不仅画面美,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胜在风采,胜在气韵,壁画中人物形象的描摹细致生动,形神兼备,无论神佛菩萨,还是英雄凡人,都有着细致入微的神情和气韵刻画,有的人物形象神思飞扬,有的人物形象肃穆俨然,给人以无限的心灵激荡。除了人物形象神情的细致刻画,动作的表现也是意蕴无限,敦煌壁画中人物千姿百态,行、立、坐、卧,每一形象不同的动作有着深刻的文化蕴意,同时也反映出该人物精神心灵世界,令人遐想无限。在美术教育中,通过让学生欣赏敦煌壁画的经典作品,分析壁画中的深层意蕴,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二、有助于学生的道德教化

审美鉴赏力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美术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教师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而壁画艺术正是融入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陶冶人们的情操,有助于学生的道德教化。如敦煌壁画中,大多壁画都有深刻的意蕴,学生在欣赏学习的同时,心灵能够受到滋养和进化,在学习壁画知识的同时,深刻的内涵、法理能够促进道德内化,从而得到情感陶冶。如第257窟《九色鹿本生》的故事,讲述九色鹿善意救助溺水之人,溺人却见利忘恩,将九色鹿的行迹告诉想要捕捉九色鹿的国王,最终国王得到事情因由,下令此后禁止猎捕九色鹿,而溺人卑劣的行为也受到了上天的惩罚,最终全身生疮。壁画生动的向我们讲述九色鹿与溺人之间生动的故事,没有强制的说教,没有居高临下的训诫,而是以感性化的故事将“善意”“道德自律”的道理娓娓道来,发人深省。在美术教育中,壁画所体现的道德教化,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将思想道德中的大道理通过蕴涵着内涵和情感的故事、画面表现出来,唤醒学生的感性思维,并且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教化。

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美术教育还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壁画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其中广泛反映了艺术与历史、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人的关系,学生在欣赏和品评壁画的过程中,能够极大地扩充文化视野,使学生具有历史文化视野和人类艺术文明视野,不断丰沛学生的人文精神。我国壁画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其中人物画、装饰图案画、山水画、动物画、宗教故事绘画等等,不同壁画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同时也反映出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敦煌壁画中以宣扬佛教文化为主,如《鹿本生故事》,教化人“善意”“道德自律”的道理;也有展示东西文化差异的画作,反映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的画作,如《福田经变》的专题壁画,广泛反映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还有表达艺术美的壁画名作,如著名壁画《飞天》《千手观音》,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且被后世人们挖掘,将壁画换另外一番面目,改变成震撼人耳目的音乐、舞蹈。

四、结语

壁画艺术是我国的艺术文化瑰宝,我国的敦煌壁画更是享誉世界,尚有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领悟的无穷艺术文化魅力,壁画艺术对于我国美术教育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教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我国美术教育应该加大壁画艺术的教育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壁画、欣赏壁画、理解壁画,进一步领略艺术文化的无穷魅力,培养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作者:荣梅 单位:兰州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