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文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笔者认为,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该反思一下了,洪禹平先生的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反思,新的教学模式是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呢?给现代文阅读教学把把脉,让学生重拾阅读的兴趣,或许能给素质教育打开新的局面。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无疑,现代文阅读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比较有兴趣的部分,是让学生喜欢上语文的突破口。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他们没有发现语文的乐趣是很大的因素。如果语文只剩下干巴巴的文言实词、虚词时,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如果学生学语文只是为了考试,中国人的文学素养又如何提高呢?现代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领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故事起起伏伏,然后推向,让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我们也可以对话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小说的作者,如《我与地坛》里与史铁生一起成长。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学生自学,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显然欲很重要,现代文阅读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欲的最好载体。
二、现代文阅读教学不可轻言抛弃传统教学方式
新课标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教师绝不能为了贯彻新理念而摒弃一些传统的好的教法。现代文虽然基本上不存在阅读方面的障碍,但有些地方还需要教师精讲细说,否则学生在自悟中很可能得不到要领。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学习固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授之以渔的渔,也不可忽视。再反观我们十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不少事情,似乎并没有按照我们良好的愿望去运行,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种有意思的现象就需要我们对现代文阅读教学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琢磨。
对课文进行层次划分并概括段落大意是现代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曾经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划分层次,如何精简用词概括大意成为了黑白照片,教改后的语文课非常重视合作与探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但在整体上远不如传统的课堂,也欠缺对文章的归纳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不仅阅读能力提高缓慢,而且思维也容易碎片化。学生读不懂,当然也就兴趣乏乏,特别是一些情节不是那么紧凑的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等先锋文学作品,学生在阅读时就更加困难。
现代文阅读教学也需要精讲细说。新课改的课堂并没有否定精讲细说,以学生为主体与精讲细说也并不冲突,一些作品特别如鲁迅的作品,因为句义深刻,含义丰富,如《祝福》里的社会背景与现代社会相去甚远,柳妈等的形象把握等等,不精讲细说能行吗?相反,应该大讲特讲,作精要点拔。现在很多老师上课离不开电脑,喜欢用PPT把一些知识点展示给学生,一堂课看似精彩绝伦,也美轮美奂,但是收效却甚微,因为教学手段永远替代不了教学艺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向广阔的现代文阅读天地,使学生爱读、读懂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深知、谨记,能说会讲也是对语文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
一味地摒弃传统意味着背叛,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一些精华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重视阅读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
现在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弱,阅读量不够是很大的原因。那么如何打开学生不愿读书的藩篱,老师的引导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老师在上课时要重视教材的资源,深挖教材,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延伸,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这不仅能拓展阅读的广度,也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阅读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特别是思维的深度。我们知道,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体。它外显为以听说读写为系统的语文技能或语文能力,而内隐为一种思维能力。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影响到他的言语能力的高低:概念模糊,用词就不够准确;思维缺乏条理性,说话就颠三倒四、层次混乱;思维缺乏严密性,表现为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或者上下文不通顺,缺乏照应;思维方法片面,表现为不能辩证地分析问题,强词夺理等。现在学生喜欢碎片化阅读、快餐化阅读,其阅读是肤浅的,思维是片面的,因此他们易偏激,语文课堂可以让他们的思维成熟起来。然而现在课堂上很多老师打着合作探究的名目,实际却在做一些假语文的行为,如课堂探究过多,或者探究过泛而无价值。因此探究一定要谨慎,因为它能培养学生的逻辑及辩证思维能力。
四、审美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
文学之所以能打动人,因为文学里的情感蕴含着真善美。学生阅读的过程即是一段审美的历程。现在的社会较为复杂,特别是网游及电视剧对年轻人影响特大。网游里,宣扬的是一种丛林法则;中国的电视剧更是被人概括出必备的三要素小三、怀孕、毒药,宣传的多是一些阴暗的东西,祸害匪浅。高中生正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建立的时期,学生更应该呈现的是一种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风貌,而文学显然可以很好的哺乳学生,同时这也是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与价值观所要求的。我们可以在现代文教学中挖掘出真善美来,如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城里的安详与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友爱、纯洁与无暇,通过作者沈从文我们还可以认识弘一法师、汪曾祺等,他们的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纯洁人的心灵。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 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99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为此,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改变语文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方法,调动一切因素提升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和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为此需要教师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语文阅读教学生本原则。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认识到教学对象的行为主体是高中生,目标的确定要仅仅围绕高中学的学习需要,比如在《荷塘月色》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有一点是“教师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作者创作的情怀”。在《雷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有一点是“通过课文绘制的故事情节发展进一步把握戏剧冲突。”
二、语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信息加工教学策略
现代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是通过课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知,即现代文阅读教学重要任务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选择、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为此要求教师在信息处理加工中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现代文阅读文本内容较长,想要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需要快速阅读文本信息,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阅读信息供学生细细品味和鉴赏。比如高中人教版必修小说单元安排了三篇小说,这三篇小说的文章篇幅都很长,其中《边城》主要选择了小说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一共21节。为了透过这21节内容了解翠翠、傩送、天宝的人物特点,感受到湘西文化内涵,教师需要先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从中选择有用的信息高度概括小说的内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信息加工教学方式,确定“用200字概括小说内容”、“找到文章描写环境、人物心理和对话的句子”两个教学目标。
(二)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
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适合篇幅较小的散文和诗歌阅读教学,针对篇幅长的现代文阅读教师可以选择文选的一部分应用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其中阅读和思考结合教学策略中的读指的是对文章内容和精确语句的感知,从而感受作者创作的情感。思考是指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语言特色。以《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在两分钟时间内阅读全词,了解词的上阕和下阕所写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上阕和下阕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出上阕是写景,下阕是抒情。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全词内容之后,教师选择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词汇“独”、“尽染”、“竞”等,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内涵,谈谈自己对这些词语用意的理解。这种教学安排体现了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词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字句的推敲进一步把握全词的思想感情,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实现了多样化发展,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新型学习方式,具体要求教师结合现代文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各个小组的学术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在一般情况下,比较简单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进行分组自主学习,而对于一些有一定理解难度的语文教学内容则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比如在学习《祝福》的时候,对于主旨的理解,学生受个人经历的限制无法深入理解小说主旨,遇到了阅读难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的死应该谁来负责?”之后学生经过小组探究得出了是封建社会导致了祥林嫂的死,加强了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再比如《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学生受年纪的限定对人、事的思考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加上学生对鲁迅那个时代了解不够,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教师需要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学生基本了解《荷塘月色》内容之后,教师提问学生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师为不同小组的学习提供不同学者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让学生划出文章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并结合学者的研究把握文章的内涵主旨。
(四)体验教学策略
一切知识都来自于感知,学习的体验也是学习过程的一种体现,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实现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通过一定情境的创设来还原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小说和戏剧的学习,文章中会涉及大量的人物对话,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分组、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文本内容的感受。比如对于抒情性的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渲染和背景氛围的创设再现课文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比如在《雷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出自己喜欢角色的语言和描写这个角色的语句,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分析感受戏剧刻画人物的语言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感受到人物形象。应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雷雨》教学的原因是在文体上,戏剧本身是一门舞台艺术,会应用到丰富的语言台词和动作刻画人物,向读者展现社会现实。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戏剧这一文体的特点。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提升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需要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科学性的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更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信息化是挑战更是机遇
我们正处于一个迅捷变化的时代,新科技、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利益与弊端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尽管我们有着信息化带来的种种担忧,但网络化、信息化毫不理会我们的感受,以不可逆转之势迅猛地发展着,这一趋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带我们语文教学带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伴随挑战的还有机遇,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绝不全是洪水猛兽,信息化技术也不是给语文老师增加额外的负担,而是给我们提供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实时掌握学生动态、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有效抓手。
当然,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要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用热情、智慧、勇气来担起这个重任。俗话说的好,要想地里不长荒草,就得种上庄稼。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用好信息网络这个平台,把学生圈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然后再加以积极的引导,教给学生甄别、选择和接受有用的网络信息,用我们的行动传递正能量,让学生在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快乐的学习,用信息化的手段来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
2. 信息化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从倡导多媒体教学十多年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从时下信息化发展的形势而言,我们对信息化的运用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
(1)认识的狭隘性。很多老师一谈到信息化技术运用,就想到简单的程控教学、多媒体课件,或者认为网络只能让学生沉迷于游戏、聊天听音乐看电影,却没有认识到网络给语文教学提供的广阔天地。
(2)手段的单一性。就目前来看,很多老师在运用网络技术给语文教学服务中,手段单一,方法滞后,很多时候都赶不上学生掌握的网络技术,有的老师电脑水平还停留在一指禅的阶段,更不要说走在时代的前面引领学生了。
(3)被动应战的尴尬。大多数老师只知道一味的批评学生沉迷网络,不思进取,殊不知,自己对网络信息和网络运用知识少的可怜,无法了解和掌握学生在网络上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找不到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渠道和载体,批评学生和点评网络的语言苍白无力,没有说服力和感染性,被动应战的效果可想而知。
(4)盲目说教的无奈:由于对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缺乏,找不到引导学生的有效武器,只能用自己的经验,过去的说辞来教育今天的学生,在学生听不进去或发生顶撞是反而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育,在学生筑起的“防火墙”前无所适从,一筹莫展。
3. 全面探索和创新信息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笔者的观察,我们大多数的老师已经掌握了基本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即我们所说的课件,当然也有不少的老师已经在拓展信息化教学手段上做了大量的尝试。下面联系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列举一些信息资源和信息化手段,权当抛砖引玉,具体的创新运用还有待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去实践。
一是从内容上看,网络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大量的文学网站、电子书、教学论坛,还有电视媒体制作的游记散文、百家讲坛和视频教程等,还包括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学习网站等等,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诗书音画无所不包,都是我们可以运用的教学资源。老师在运用这些网站资源查阅资料的同时,要选择归类,择优推荐给学生经常浏览学习,正确的引导学生浏览绿色健康的网站,有效减少他们由于盲目上网而浏览不良信息带来的负面作用,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掌握查阅资料的手段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是从形式上看,网络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我们可以创建班级QQ群增加教学互动交流,定期选择题目组织网上讨论,给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提供表达的平台,还可以根据教学进度上传课外资料供学生下载浏览。可以创建班级网站或博客空间,设置不同功能的栏目,例如“文学沙龙”可以发表学生优秀作文,“专题研讨”可以转载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探讨热点问题,积极参与道德、诚信以及公众人物的评价讨论,在积累语文素材的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电子作业”可以布置一些需要搜索的素材让学生搜索上传,甚至在网上提交暑(寒)假作业等等。还可以创办电子文学报,或者利用微博班级动态和语文基础知识,可以由学生分组轮流主办,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设想,把以上这些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内容,可以量化为具体的考核指标,例如论坛参与次数、作文采稿率等等,如此一来,可以把学生大量空闲的课外时间和假期时间利用起来,有效充实和掌控学生的周末、假期生活,对课堂教学形成有益的补充。
4. 信息化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一是要主动适应,不打无准备之仗。潜心学习网络技术,增加网络知识的储备,积极关注网络动态,熟悉和掌握各类网站、论坛或班级网站的使用,关心和研究网络语言,增加和学生的共同语言,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和共鸣。
二是要主动引导,占领信息制高点。牢牢把握引领学生思想的主动权,让学生除了校园和课堂之外,能在网络上和你面对面、心连心的零距离交流,让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找到诉求渠道,建立自信。
三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语文教学的特点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广泛吸收各类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要关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既要提高专业化水平,又要建立复合型知识储备。
5.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把握好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的关系。不管网络如何发达,技术如何熟练,都不能削弱课堂教学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体,网络是有益的补充。不能因为有了网络平台,就少了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或减少课堂上传统教学方式的使用,尤其是朗读背诵、汉字书写和课堂讨论。一定要做到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教学艺术绝对“控股”,广泛吸纳和运用多种手段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修辞表达
一、把握初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重点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二十余载的教学生涯中,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是一个飞跃的过程,教师采用的阅读教学模式应该以阅读方法的训练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大量的自我训练实现读写能力之间的迁移,有效提高学生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的整体感知能力。
(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重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中考的现代文阅读题型中,评论分析类的题目占有比较重的分量,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效组织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要求学生能够多角度地解读文章的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够在理解教材中的现代文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并学以致用。
(二)加强丰富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外延,课堂上的语文现代文教学应注重方法的培养,在学生掌握一定阅读技巧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进行感悟和体会,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选择和推荐阅读材料时,应该有针对性,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合适的阅读材料能够实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最终使学生对现代文的感知力得到提升。
二、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的教学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应关注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结合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重点,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下简单介绍以学生以日常基础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以合理的阅读顺序进行阅读,关注重点句子以及代词用法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一)重点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工作
要想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做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储备,这个过程是枯燥而繁琐的,教师应该做好有效的引导工作,储备的基础知识除了基本的字词知识外,还包括必要的文体知识。根据中考的题型规律,文体知识的教学应贯穿于整个现代文的教学过程,如常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式、写作手法等,根据文章的类型不同,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说明类的文章注重说明顺序以及说明方法,记叙类的文章注重记叙的顺序以及线索,议论类的文章则关注文章的结构及论据。
(二)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阅读顺序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时必须以合理的教学步骤,在讲解教材中的现代文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阅读顺序。合理的阅读顺序一般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全面阅读文章,掌握作者创作文章的写作主旨,记叙类的文章要抓住主要事件以及关键人物,议论文则要抓住主论点和分论点;其次,要根据课后习题的引导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句子和段落,并加以分析;最后,是对筛选的句子和段落进(下转29页)(上接27页)行总结,通过调整语言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习题的答案。
(三)通过练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无论是课堂上对教材中现代文的讲解,还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阅读,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因此,应该注意文章本身表达的道理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作者的写作主旨可以从文章的关键句子,以及文章整体上的脉络进行分析,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重点句子,在关注首句、过渡句、承上启下的句子的同时,要注意寻找文章的中心句,以概括出作者的写作主旨。
(四)加强学生对文章中代词指代含义的关注与练习
在现代文的阅读过程中,文章中的代词运用一般比较灵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代词的指代含义,只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注意训练,学生在独立进行现代文阅读时,才能根据阅读需要对代词的使用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代词的作用一般是替代,有具体的指代以及不定的指代,根据代词的指代原则,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另外还有文章中使用的特殊指代,如小说中的人物,如孔乙己、闰土、范进、于勒这些形象,往往有其特殊的指代含义,在讲解课文时,要注意分析这些指代形象的含义。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受限,也影响到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模式,注意从作者的写作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注意从语言技巧的运用上分析文章的用词和语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 语文教学参考资料 试用本 七年级 第二学期[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阅读意识;培养情感;对话文本
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过程中,普遍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
理、知识、写作技巧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加强教学策略的应用,有效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渐实施,对于现代文阅读的教学策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一定要予以重视,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
在高中阶段开展现代文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加强三步读书法的运用。首先,将全文大致浏览一遍,掌握大框;其次,进一步揣摩文章的细节;最后,联系全文融会贯通。根据这样的教学策略展开现代文的阅读教学,其阅读过程就是从整体到局部,之后再由局部到整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比如,在阅读《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快速阅读,对文章的整体进行一定的感知,之后利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对故都的秋的特点进行概括;同时,老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文章中很快找到答案,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表达完毕之后,老师就可以顺势提出文章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进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都的秋“静、清、悲凉”的意境,并且通过文章的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一些景物描写的方式以及情感融入的手法等。接下来,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阅读,描绘文章的几幅秋景,并且让学生对其特点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相关意境的体会。最后,老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探讨:秋景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如:红叶似火的香山、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为什么作者只是描写了“静、清、悲凉”的景色?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老师予以总结,进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加强个性化阅读方式的运用,通过对现代文的阅读,抒发学生的真实情感,进而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不仅仅是在老师和教科书的影响下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可以对阅读文章进行主动的理解与体会。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促使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在阅读《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景色描写进行探讨,并且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个人价值、个性价值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当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自我发挥,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在有一定指导的前提下,带领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文章内容进行赏析与理解,进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文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更是不可取代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这里指的教材文本,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理解、被复制、被记忆的对象,而是可以和学生展开积极对话的一种主体或者说是一种意识,其主要就是一种表达方式,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展开积极、有意义的交融。在学生使用教材文本的时候,不再解释和记忆,而是更深层次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材文本看成是主体,引导学生和其展开直接的交流和对话,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在整体上掌握文本的概况,进而通过对文本的感知与体会取代老师对文本的讲解与分析,对目前的复制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好主体作用,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全面提高。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现代文阅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在高考中的分值也越来越高,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整体阅读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并且和文本展开对话,进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锡能.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及有效策略探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8(18).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现代文阅读可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形式,课内阅读范围小、变化少,反映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最能反映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考试中拉出差距的是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那么,如何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明确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呢?
首先得让学生真正地阅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达到书与我化,我与书化,书为我用。不要急于完成文本的细评细讲,关键是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和感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复述课文因读得不多,竟说不出一个大概。请学生回答问题,因读得少,思得浅,因而不能说出所以然来,如此现状是没有让学生充分阅读就实施教学的结果。没有充分的阅读文本就实施教学实际上是不尊重学生,是无视学生存在,是“满堂灌”。这样的阅读教学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让学生积极、乐观地学习。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先读后教,给学生充裕的诵读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以读悟义,以读悟情,以读悟理的目的。凡是学生自主读书能体会到的,教师重在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复述、默读以及略读、浏览、精读,
其次,根据文章创设情景,让学生能投入到文章中去。语文教学是以情感为基础的,一个语文老师光靠呆板的冷冰冰的说教是难以成功的,课堂的活跃也能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一个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全身心投入,激起和调动学生相应的情感,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寓意。阅读教学是一个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碰撞的过程,只有情深才能感人,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是最大的难题,学生阅读文章往往不知道该看什么,从何入手,故而要慢慢引导学生学会咀嚼欣赏,领悟意蕴。咀嚼欣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为把握作品形象、领悟作品意蕴所进行的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精神活动。新语文教材有大量的文质兼美的课文,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创作作品形象到作品意蕴等,都值得学生咀嚼欣赏。也只有通过咀嚼欣赏,学生才能获得情绪上的激动,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满足。
阅读中的咀嚼,是把文本内容融会贯通的过程。教师应循循善诱,让学生以多种阅读方式,调动多种感官细心咀嚼文本。
①“嚼”出文眼。文章中总揽性的词或句就是文眼,找到它就把握住了文章内容主旨。
②“嚼”出文脉。在阅读过程中要弄清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结构特点、意义、关系及表达形式和作用,使读物的文脉既从宏观上得到把握,又从微观上得到理解。
③“嚼”出内蕴。内容含蓄的读物,需要老师诱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体会。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让学生去咀嚼欣赏,教师只是呆板的、冷冰冰的理性说教,自然很难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和满足,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甚至让学生感到如同嚼蜡,实在无味,因此咀嚼欣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认真对待这一环节。阅读需将文本熟读,字字咀嚼,令其有味。
一、不少语文教师对现代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相较于文言文,现代文浅显易懂,学生一看就能大致明白,因此不少语文教师尤为注重文言文教学而相对降低了对现代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写作能力的训练,认为“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写”。殊不知文言文的学习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是以现代文阅读为基础的。不阅读大量的现代文,缺乏现代文阅读的知识和能力,其文言文阅读也难以进行,其作文水平也难以提高。现代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各方面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对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均有重要意义。
二、一些语文教师没有真正树立起“大语文”的教学观。毋庸讳言,整体来看,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封闭式的教科书教学,是“应试教育”。在这种语境下,学生的阅读行为多是被动的,阅读目的带有极大的功利性,他们很难从中体味到语言的魅力,也非常不利于其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要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大语文”观,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还在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让学生在现代文文本阅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升自我修养和人生境界。
三、教学方式缺乏活力。目前的现代文课堂教学,很多老师习惯使用轻驾就熟的“注入式”、“四部曲”等传统教学模式,喜欢使用一成不变的“讲读法”。教师在台上有头有脑地讲,讲得深、讲得透,却忽视了学生参与和探讨的积极性,也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过程指导。这种重讲读轻思考、重分析轻体验、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感悟熏陶的程式化的教育模式,使得现代文阅读教学变得毫无生机。教师的教学行为缺乏语文教学所必需的激情和创造力,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很难提高。
以上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在目前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它是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几个重要因素,也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新课程理论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的开展,语文教学也需要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经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笔者在这方面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够对目前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所裨益。
首先,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博”而“精”。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在进行语文阅读训练时,语文教师要善于选择所需阅读素材,以突出重点、凸显效果。在阅读材料的内容方面,我们既要努力选择不同类型题材的作品,又要强调三个面向:(一)面向名家。多选择冰心、李健吾、苏叔阳、周国平、冯骥才、韩少功、季羡林、余秋雨等各富创作特色的现当代著名作家和文人的作品。(二)面向生活。多选择与学生的年龄、阅历、认识、情感、心理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现当代作品,多选择具有时代气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接近的现当代作品,多选择与社会重大事件或社会思潮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现当代作品。(三)面向人文。多选择表现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深入揭示中国精神和“中国人”思想性格的现当代文学精品。此外,我们还要注意阅读材料体裁的广泛性,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不同文体的特性和表达方法,有时还需要依据训练学生不同写作技法的需要。需指出的是,语文教师在注重选择面的广度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选择篇目的精度,毕竟学生用来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的时间是有限的。语文教师精选的阅读材料要有某些方面的典型性,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此外,语文教师在选“好文”的基础上还要精心研究,为“好文”设计“好题”和“好答案”,以求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其次,现代文阅读教学方式要“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有其独特的要求,我们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而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注重发挥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总结的能力。在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尤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随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并作适当引导。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安排也要灵活,比如速读、精读、跳读等方式可结合进行,鉴赏阅读和理解阅读可结合进行,阅读材料要适时更换以让学生保持新鲜感等。语文教师还要注重汲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比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念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就比较有效。现代文阅读教学还要注重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该课程要教授给学生的不仅是固定的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在阅读中发现知识、认识自我和社会的能力,并形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这样的要求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对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提倡课外阅读,还要适时举办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如阅读沙龙、专题读书报告会、经典范文诵读、名言警句诵读、优秀读书笔记展览会等,以让学生广泛涉猎、厚积薄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现代文阅读素养和语文修养。
再次,语文教师要及时总结和传授现代文阅读技巧。如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拟题技巧和能力,教给学生把握主旨和关键句、简要表达和概括、理解文章中各部分的关联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功能、把握文章的语境意义和言外之意、细致审题等方面的能力。此外,尤要指出三点。一是现代文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关注作者信息。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知人论世”,只有对作家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心理状态、精神面貌、思想情感等问题把握清楚,我们才能对其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二是现代文阅读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语文教师要在平时训练中提供各种典型的规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熟悉各种技法、各类主要文体,综合熟悉所阅读文本的内容、手法,作者的立意、构思和思路,培养其触类旁通、综合运用的“整体感知”能力。三是现代文阅读教学要注意寻找个性阅读和标准阅读的平衡点。从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看,国家对中小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大语文”教学观的体现,比较注重阅读的个性化;同时我们又要提倡标准阅读,毕竟学生考试是要求有标准答案的。语文教师要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意识的同时又要兼顾对文本理解的准确性。
良好的方法是正确解决问题的保证,是确保少走弯路的捷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唯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做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去读、怎样去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没能切实地去解答,就不能很好地算注重了方式方法。”在给学生日常授课和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白他们要去读的是什么,要有明确的方向感和指向性,目标要明确,还要明白怎么去读,怎么去理解。对于不同题材的文章,它们有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行文脉络。不同的作者在写相同体裁的文章时也会因为个人文学修养、意趣爱好、侧重习惯等的不一样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写作习惯和突出的语言文字风格等。
在给学生授课和指导时,要引导学生精细阅读,逐渐去发现这些差异和不同,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分类,以提高其学习能力。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记叙文时,首先要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旨,重点去品味叙述部分和议论抒情叙述部分。一般来说,初中学段学生所接触到的议论文,其论点往往出现在句首或句尾。但偶尔也有出现在句中的,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能因为一般性特征而湮没了特殊性存在,亦不能一概而论。学习说明文时要仔细分析其课文内容,明确课文的说明对象,找出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并根据关键字词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体裁文章不同的知识点去进行有针对性的归纳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的知识点,以循序渐进式地提高现代文学习和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是关键。
二、鼓励学生适度扩大阅读视野,涉猎课外美文,加大阅读量,进行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分析
能力的有效训练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语文这一门课程的特点是其阅读量积累量是没有限度的,是没有上限的。从古自今,没有哪一个大文学家敢说自己读尽了天下书,识尽了天下字。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也是积淀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阅读是积累,是吸收,是消化,是把阅读材料内化为自己阅读能力的关键步骤和必须方法。我们应该鼓励新生代学生放宽视野,不要做井底蛙、蜀地犬,在学好教材里面的课文之外,还要广泛涉猎那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读物和文章。在选取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选择那些符合初中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读物,尤其要注意思想情趣方面的精细选择,要挑选出那些能激发学生正义感和有助于培养学生真善美特性的文章。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也说:“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量的长期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课外阅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起了强化和促进作用。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符合法度,显然跟吸收密切相关。”无论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是针对语文考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当今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任。
三、问题式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具体措施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首要任务是精心设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着手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初中课本所选篇目都是著名作家作者的优秀作品,在词语的使用、句子的把握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为学习的典范,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在知识积累之余深化文意认知。比如,朱自清的《春》《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冯骥才的《珍珠鸟》、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等佳文中,词句运用写作技巧无一不蕴藏着作者无限寓意、深情,教师可在学生掌握字词、句子的基础上,设置与课文写作背景、引申含义、留白手法等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一思考、解答,进行知识的拓展训练。其次是逐步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即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时应作出具体的思路解析,对学生的优缺点要有所掌握,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加以引导,详细说明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考虑,如何考虑以及注意事项等。再者是增进交流,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分析,确定教学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进而自己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法使自己发现的问题得到解决,还要对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2.注意事项据笔者教学经验,建议采用上述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前计划,即在计划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先行制定本季度或年度的工作规划,并将该教学方法融入到整体教学计划之中,从而妥善分配课时。二是设计新教案,即教师先要全面加强对此教学方法的学习,积极借鉴以往教学案例,并对此展开纵深层的研究、分析,学习相关教学技巧与经验,在已有的教案基础上创新。三是充分教课准备,即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应大致介绍本堂课采用的教学法的概念、作用和意义,使学生能够对问题式教学法有所了解。四是充分备课,即根据课标要求选择应实施互动教学的章节,结合知识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并于课后调查此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五是将课堂提问设置为开放性。语文学科并不像数学、物理,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和既定的答案,所以,将语文问答设作开放性的答题方式,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使想象力和联想力得以充分锻炼。以笔者教学经验总结,在解答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有更多尝试性的思考,能紧扣文章主旨,进一步深化对文本内涵的认知。
3.效果分析采取问题式教学法,结果显示,学生“睡觉不听课、听讲但不互动、听讲且参与互动、积极提问与考试成绩”等课堂指标调查结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法授课的学生,同时,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学习兴趣的调动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由此,说明了问题式教学法对学生课堂表现、提升学习成绩等改善作用显著。
阅读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培养并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现代文阅读中包含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现代文阅读中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目前教师在教学中所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想提高现代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常都是通读一遍阅读材料就算完成任务,这种阅读方式使学生对阅读内容只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不能准确掌握阅读中所涵盖的关键知识点,同时也没有办法找到切入阅读的关键内容。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刻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改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从行动上引导学生,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始之前要求学生在阅读期间不但要用眼睛来阅读材料,还要用笔对阅读材料的段落进行标明,对阅读材料中的总体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还要把阅读时所发现的问题圈划清楚,真正做到用心阅读现代文。与此同时,在阅读期间还要用大脑进行思考,在看到阅读材料中的某些语句时,要思考自己的想法和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主旨,这些都是阅读过程中所需挖掘的内容。所以,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做到手、脑、心、眼并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并且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提高自己的现代文阅读水平。
二、改变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改变,因此,教师要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现代文进行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其中的韵味,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挑选优美的语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营造现代文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氛围中体会文章作者的精美语句,学生在深刻了解整篇文章后,教师可鼓励他们尝试创作类似的文章,这样学生在写作期间就能够真切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之后教师再对学生文章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为学生详细讲解作者的写作技巧,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数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这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教师在遇到优秀文章时,可让学生抽出一定时间来阅读和背诵,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量、词汇量等都会有一个较大提升。在实际作文课堂中,教师可拿出一些优秀文章为学生进行讲解,一方面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肯定,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为自己制订更高的写作目标。另外,教师在讲解优秀文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他人的写作思路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三、引导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每一位学生都有各自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师教学引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出一些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做到熟记于心,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板块的得分率,还能够在长期的训练和实践中提高他们对现代文阅读的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他们阅读水平的目的。另外,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也有不一样的答案模板,例如,从描写的角度来说,通常会对人称加以叙述。在叙述第一人称时,要表现得更加亲切和自然,让读者由此产生真实情感。在叙述第二人称时,可增强文章的亲切感,方便后续的感情交流。在叙述第三人称时,需直接地展现出一种多姿多彩的生活状态,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所反映出来的现实要更加灵活和自由。从叙述顺序的手法运用来说,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其中,顺叙要根据某一个顺序清楚完整地进行记叙。倒叙是给文章制造悬念,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插叙是对文章内的中心事件进行补充说明,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补叙是对上一内容进行补充,对下文内容进行交代。而平叙就是为了让文章头绪更加清楚,前后呼应。
综上所述,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现代文阅读环节不仅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