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从三个角度出发,说明了第三产业发展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于是得出结论,促进就业的关键在于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然后对江苏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做了分析,发现江苏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江苏省是人口大省,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矛盾突出。论文百事通解决就业问题、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于促进江苏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分布情况看
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1978年到2006年之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由69.7%下降到29.8%,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流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增加且比较稳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0.7%上升到35.4%,上升幅度最大,意味着有大量劳动力流入第三产业部门。从绝对值来看,我省就业总人数从2777.72万人上升到4674.76万人,增加了1897.04万人,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加1319.83万人。即新增就业人员的69.57%在第三产业就业。到2006年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最多、从业人员比重最大。
(二)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角度看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
109145556.00资料来源: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7》数据,运用Excel软件计算
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为0.947,说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与该产业产值之间有高度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即:第三产业产值越高,该产业从业人数越多。同理可以求出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与该产业产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76,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与该产业产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97。说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与该产业产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即:第三产业产值越高,该产业从业人数越少;而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与其产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所以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与促进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就业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出路就是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分析一下第三产业发展情况。下面是1978年到2006年三次产业发展趋势图(以产值代表其发展趋势):上图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呈明显上升趋势,发展已经大幅度超过第一产业,但是与第二产业相比,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06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第二产业低4000多亿元。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首先必须分析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资料来源: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7》数据计算。
上图反映了第三产业各行业发展情况,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业及服务业发展不太乐观,批发零售业发展态势良好。因此,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首先必须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传统服务业高速发展,积极拓展现代服务业。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就是要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特别要在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同时,提升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比重。同时应增加中介服务机构,细化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业的附加值率。2、促进信息业发展。随着信息化的来临,世界经济模式也从工业经济转向了知识经济。在工业经济逐步转为知识经济的过程中,一个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因此,第三产业发展与信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必须促进江苏信息化建设。3、关注餐饮业的发展。现在餐饮业由技术型向管理型转化,要加强创新,打造名菜、名师、名店,以满足人们对饮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追求。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培育龙头,实行集团化连锁经营,兼收并蓄,促进菜系百花齐放,推进我省餐饮业规模化发展。
4、克服金融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促进金融业发展。金融业不仅可以通过资金融通,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自身通过吸纳就业提供金融服务,创造经济财富,因而已成为一项重要产业。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些制约因素:
(1)金融体制不顺;(2)商业银行创新不足,金融效率不高;(3)融资工具单一,渠道集中,资本市场利用不足。因此必须制定明确的金融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消除制约金融发展的因素,以实现江苏省经济持续、稳定、高效的增长。
5、继续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目前,江苏房地产业的发展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今后一段时期,江苏房地产业仍将持续发展,并将走向繁荣。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以市场化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2)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3)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4)着力推进房地产市场主体建设,搞活企业经营机制;(5)加快建立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市场推进机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提高住宅建设质量。
在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基础上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在城市而不是农村,因而发展第三产业必须要以城市化进程作为支撑。提高城市化水平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既大力发展小城镇,又增强已有城市的容量和对外来人口的吸纳能力。
二、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对资本和技术要求也相对较低。且内部管理结构合理有效,符合江苏省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因而有成本上的竞争力。因此,江苏省在今后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有效性,进一步将大型国有企业产权向中小企业分散。
三、正确处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江苏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呈上升趋势,这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就业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经济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产业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振兴。第二产业的人员规模和素质的改善,是第三产业发展、扩张的前提条件。第二产业的经济和就业状况改善了,第三产业才能更快地发展并更好地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参考文献:
[1]江苏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7.
[2]冯雪珍.第三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和制度创新思路[J].产业经济研究,2001/02.
[3]蒲艳萍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为加快实施“443”行动计划,强力推进我市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茶业整体竞争力,实现茶业增效、茶农增收,根据《**市茶产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意见。
一、加强基地建设,夯实茶业基础
1.启动茶树良种工程,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以正在建设的“安徽**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为核心,各区县相应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全面启动茶树良种工程。计划前3年全市新辟和改植换种3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其中2005年0.6万亩,2006年1万亩,2007年1.4万亩。对3亩以上连片每亩补助200元。鼓励龙头企业和茶农合作组织以及外商,通过反租倒包、土地流转等形式,建立连片基地100亩以上,每亩再奖60元。每个区县每年要求建立3-5个良种示范基地,市里每年重点抓好5个百亩以上连片基地,通过示范带动全市建立一批成规模、高标准、高效益的良种茶园示范基地。同时,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对25度以上零星茶园实行退茶还林,对低产低效茶园,通过改树、改土、改园、改管理方式的“四改”综合技术措施,提高茶园覆盖率,提高茶园亩效益。
2.加快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基地建设和认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实行源头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全力推进“三茶”建设和认证,3年内,全市茶园基本实现无公害认证。鼓励企业和组织申报绿色食品茶、有机茶认证。对获得有机茶、绿色食品茶认证的企业或组织,凡认证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分别一次性给予1.5万元、1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际颁证的再增加0.5万元奖励。
3、建立一批生态茶叶示范基地。在全市范围内选择生态条件良好并获得有机、绿色认证的茶区,建立一批生态茶叶示范基地。各区县要认真抓好生态茶园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生态示范茶园,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充分体现生态资源和品质资源优势。市里每年重点扶持一批,并对外推介,以基地招商、以生态引资。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对外招商引资
4.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原则,对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名优茶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出口茶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获得省级以上著名商标或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获得ISO认证、HACCP认证、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其中之一;银行资信度达AA级以上;有自己的基地,每年带动茶农1000户以上的茶叶企业,市、区县给予重点扶持:⑴优先征地用地,优先进入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申请省级龙头企业。⑵优先申请产业化项目,优先申请技改项目,对重点茶叶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市县(区)两级各给予50%的贷款贴息。⑶对企业当年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较上年增长15%以上部分,由同级财政按其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企业,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⑷评选年度“**市十大突出贡献茶叶企业”,由市政府颁发奖牌和证书(评选办法另行制定)。
5.积极推进茶叶企业清洁化改造。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要求,对全市茶叶加工企业分阶段、分步骤全面整改,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出台的茶叶QS认证要求,积极实施《茶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推广成套名优茶机械,推广清洁化能源、机械,改善加工环境,每年在全市建立一批新型清洁化生产示范厂,对达到标准并验收合格的企业,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进行奖励并予授牌。
6.加快园区建设。进一步扩大休宁出口茶加工园区规模,加快**中国茶博园的建设步伐。各区县要结合各自特色,建立绿色食品茶加工园区,**毛峰加工展示园区,旅游茶文化园区。制定优惠政策,对进入园区企业实行代办制、绿卡制,开展一站式的全程服务,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聚集效应,为茶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7.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将茶产业作为**市招商引资重点,市区县集中力量高质量编制一批茶产业项目,建立茶叶招商项目库。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投入茶产业。鼓励龙头企业和外商租赁,承包开发生态茶叶基地。鼓励本地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嫁接联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和外来企业的资金、品牌、网络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要优先支持投资茶叶深加工的企业,提高茶叶产品科技含量,开发超微茶粉、茶饮料、茶多酚、茶食品等多元化茶叶产品,改变我市茶叶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的现状,提高茶业综合经济效益。
三、打造名茶精品,实施品牌战略
8.实施名茶精品工程。启动**毛峰、太平猴魁、老竹大方、新安源银毫、祁门红茶、**绿牡丹系列造型茶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的精品名茶打造工程。完善工艺,推广机制,统一规格,提升品质。进一步提高高档精品名茶比重,开发高端化产品,逐步实现名优茶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清洁化。市里每年组织“精品名茶”评比表彰,对获奖产品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及展销会上宣传推介。对获得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由政府奖励2万元;获得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奖励10万元。
9.加快**茶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实施。组织专家制定和完善现有各类茶叶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加强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实施,统一印制“**茶叶标准”手册,举办培训班,制作茶叶标准化生产光碟,指导茶农和企业按标准生产加工,各地要抓点示范,逐步推广,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批茶叶标准示范基地和示范茶厂,市里统一挂牌。
10.建立品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茶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毛峰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作用,制定**茶叶品牌管理制度,以市茶产业协会为主体,抓紧申请**毛峰等茶的地理标志保护,注册证明商标,鼓励更多企业申报使用地理标识,对符合条件的组织或企业,由市农委和市工商局共同颁证管理,建立**毛峰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园、示范村和示范厂、示范店。制定**毛峰茶品牌市场管理办法,加强**茶叶品牌市场管理,由市茶产业发展领导组办公室会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市茶叶协会,共同抓好茶叶品牌市场运行监督管理。每年开展定期、不定期联合市场检查活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行为,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处。同时,组织到**毛峰主销区督查,并将检查结果通过当地机构和媒体公布,进一步规范**毛峰质量标准,净化**毛峰茶销售市场,提高**毛峰茶的市场信誉。
11.加大**毛峰茶公用品牌的宣传和推介。(1)启动**毛峰振兴和形象塑造工程。在全市各交通要道及旅游景点竖立广告牌,由市里统一规划,区县组织实施。(2)政府牵头,部门承办,企业参与,财政补贴。采取不同形式每年组团在上海、北京、山东等**茶主销区进行宣传推介。(3)不定期举办**茶业研讨会、品茶会,同时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茶叶展示展销交易会,提高**品牌茶的知名度。
四、积极拓展国内外茶叶市场,构建营销网络
12.实施外销市场拓展工程。全面实施“祁红振兴”、“屯绿输出”计划,尽快申报祁红、屯绿原产地证明商标,加大屯绿、祁红自营出口比重。改革传统加工工艺,大力发展烘炒结合型绿茶,加快祁红产品结构调整,迎合市场需求,扩大出口茶小包装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加大特种名优茶的出口比重,提升**出口茶价格。鼓励出口企业通过在茶叶主销国设立直销点和派驻外销员、委托国内外商等多种形式,建立广泛的营销网络,在巩固摩洛哥、乌兹别克、日本、马里、英国等国市场的同时,加大欧美、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开发力度,拓展市场销售空间。对在主销国设立直销点和派驻外销员的企业或组织,分别给予1万元和0.5万元的奖励。对在国外注册商标的企业奖1万元。
13.加快内销市场网络构建。巩固和完善现有的区县茶叶市场,没有市场的区县要抓紧建立。市里重点培育**茶城和祁门金东市场。鼓励企业和经营大户,到大中城市建立经营网点,开设专卖店,进入超市大卖场。加强与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经营**茶叶商号的联系,充分发挥茶叶商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茶叶信息网和安徽农网的作用,大力推广网上宣传推介,开展网上销售,努力构建**茶叶营销网络。每年评选“**市十佳茶叶经纪人”和“**市十佳茶叶销售窗口”,对当选者由市政府授牌表彰(评选办法另行制定)。
14.开发茶文化旅游市场。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挖掘整理**茶的典故、传说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茶诗、茶词、茶文、茶歌,纳入到各旅游景点的导游词中,使旅游从业人员都成为**茶的宣传员。加强茶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协调,将各种茶旅游项目精心设计到风光旅游线路中去,在生态环境好、交通便利和旅游沿线上建立生态茶旅游区,开发集采茶、做茶、品茶、购茶及观茶艺、学茶艺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游、风情体验游。大力开发茶叶旅游商品和特色包装,扩大旅游茶销量。
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体系
15.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茶产业发展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茶产业规划的组织实施。各区县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区县的茶产业发展工作。市政府每年组织一次评比,对茶产业发展先进区县给予表彰。
16.开展茶产业资源普查。在全市范围内,对茶园、茶厂(场)、茶农、经营户、经纪人、茶楼、茶馆、茶叶包装厂和茶叶市场以及在外茶叶窗口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通过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茶产业资源档案。
17.建立健全茶叶检验检测体系。整合现有的茶叶检验检测资源,充实技术力量,完善仪器设备和检验手段,成立**市茶叶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各区、县相应成立检测网点,定期检验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茶叶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经营销售网点进行监控和抽检,确保我市茶叶的质量卫生安全。
18.建立健全茶行业服务体系。成立**市茶叶行业协会,并根据发展需要设立若干分会,各区县要成立相应协会。鼓励乡、村成立茶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组建茶叶经济合作社、构筑茶叶种植户、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之间横向联合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协会联系政府、企业和茶农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对市场、企业、茶农和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服务。稳定和加强各级茶叶技术推广队伍,重视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快茶叶新技术推广应用。
19.加强茶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以科技为先导,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学校和部门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教学、编印资料、推荐进修等多渠道、多手段的方式,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茶产业专业人才。同时,建立茶产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科技水平。
一,产业开放与资源转换
对外开放是我国已确立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扩大开放则是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必然趋势的明智选择。这里,本文将从一般的开放中聚集眼光,考察“产业开放”这一角度,将扩大开放问题集中在产业扩大开放问题上。
产业开放的基本内容为:⑴,将该产业的各种产品市场对外开放,允许外国同类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产生国际商品竞争。⑵,将该产业的各个企业产权市场对外开放,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在国内市场产生国际产权竞争。⑶,本国企业跨出国门到国外开展跨国经营,进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吸收资金与各生产要素,投入国际市场当中的国际要素竞争。⑷,已经在产业中起作用的人才允许跨国流动,吸收外国同行业人才在中国任职。
产业扩大开放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对我国各产业会发生重大的发展效应。但同时,产业扩大开放意味着我国产业进入更激烈的国际竞争。
为什么产业开放会对该产业产生发展效应?其原因,用最简单的表述就是:产业开放便于一国的经济资源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资源进行转换。在各种资源转化当中,不断发生竞争、激励、对比、择优过程,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效益与企业的微观经济都有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要注重吸取国际高位经济资源——科技、管理、人才。
二,产业开放与产业升级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由于比较利益原则的作用,必然会出现国际分工与专业化趋势。对此,将出现产业重组问题。参与国际竞争就要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优势,但对任何一国来说,都不可能、也不需要在所有的产品上都占有优势。当一国某一产业不能维持其竞争力时,让资源流向效率更高的产业,这样对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率是有益的,这就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资源优化配置。
问题在于,一国所放弃的产业与所力争占有世界市场更多份额的产业,在产业发展的阶梯上处于什么位置?哪一个产业的发展更能充分调动最积极的要素或最高位的资源?凡能正确确立主导产业,并及时培育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国家,都有着强大的经济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后劲。由此,产业重组只有服从于国家产业升级的目标,才是从宏观上有利于产业发展。
产业升级包含以下内容:①,在按照要素密集型来划分的各产业中,高位资源占有更大比重的产业更快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当中产业结构发生更能体现现代化的变动。比如,自然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后者比重增大,就是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相比,后者比重增大,就是产业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后者比重增大,就是产业升级。②,现有产业的技术基础有根本性的提高,使产业发生转型(如由资本密集型产业转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半转型的变化,也称为产业升级。③,某一产业中存在不同的技术层次,如果高技术层次部分显著增长、大量取代中低技术层次,也是产业升级。
为了产业升级,进行产业开放是不可回避的选择。①,产业开放通过与外国资本分享市场,吸引国际上的高位资源输入到本国,促进本国产业发展。②,产业开放扩大了国际分工,从而扩大了资源利用、选择的天地,在本国闲置或半闲置的资源,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在一国条件下只能低效利用的资源,可以取得功能放大的效果,实现高效利用。③,产业开放使不同国家的经济资源以一产业为载体,进行优势互补、有机结合,产生新的优势。
(二) 产业开放的冲击涉及产业安全
在产业开放中,不但可能获得产业发展的机会,也会遇上产业受冲击的风险,处理不好,就会危及产业安全。
一,导致产业萎缩的两种最基本的冲击
关于产业安全,这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概念,要专门加以讨论。这里暂且以最直观的“产业萎缩”来代替。
上一节谈到产业发展时,我们可以撇开产业的民族性问题,只从生产力角度来观察。只要在中国国土上建立的生产基地,向中国政府登记注册并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企业,都可算是国内产业。国内产业的发展,必定会利用中国的经济资源,使用中国的劳动力,向中国市场提品,向中国政府缴纳税收。为此,我们完全将国内产业的发展视为对外开放的成就。
然而,产业安全问题却必定与民族产业相联系。只要我们肯定民族产业这个概念,就会看到对外开放会造成对民族产业的各种冲击。
有两种最基本的冲击:一是在商品市场上,外国输入的商品占领本国市场,会导致一些竞争力不够强的中资企业破产倒闭。二是在资本市场上,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可以挤占中资企业的市场,还可以从企业资产产权市场上并购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对前一个冲击,超过一定限度将危及产业安全,这一点大家都承认,因为大批企业纷纷破产与产业的萎缩是一致的。对后一个冲击,认识就不一样了。大批中资企业被收购并不等于在国内该产业会萎缩,可能还会更加繁荣兴旺。
这就是说,如果我们仅仅站在“国内产业”的立场上,只考虑其领土属性,不考虑其民族属性,那么,后一种冲击就不值得关注,就可以视为对产业安全不起很大作用。对国内产业而言,产业安全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照我们分析,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要比较利益在发挥作用,只要国内投资环境改善,只要国家的经济正常发展从而形成越来越大的市场,总会有资本输入,萎缩意义上的产业安全就没什么问题。于是,我们对于对外开放的观念意识也将成为一个程度很高的乐观主义者,观察问题的客观性也就减少了。
显然,我们不能这样看问题。应当站在民族产业立场上关注后一种冲击,承认这种冲击超过一定限度必定危及产业安全。换句话说,本文的主要问题的立足点在于民族产业。
二,民族产业概念
要谈论产业安全问题,前提之一是民族产业概念本身是否成立。这个问题分为三点:
1,是否有必要保留“民族产业”概念?
以对外经贸大学薛荣久教授为代表的观点认为,民族产业已经是过时的概念,应当以“境内产业”概念取而代之。在加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后,我们不要再提什么“保护”,而是要注重权利与义务的一致。即使要保护,也只是“境内产业”而不是“民族产业”。清华大学的魏杰认为境内产业就是民族产业,在本土生产、进入本国进出口贸易体系的产品及其所联系的生产场地和技术,都算民族产业。如日本的松下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进入中国的贸易进出口体系,就是中国的。按国际惯例,民族产业标准在于标识生产场地国的国别。这一观点与薛荣久的观点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实际上都是民族产业概念取消论。
本文认为民族产业概念不能取消。理由有两点:
⑴,在实践上,当前国家实行的对外经济政策和行为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民族产业概念基础上的,如果取消了民族产业概念,这些经济政策和行为岂不都成了无意义的事?打击走私,难道首要目标不是保护民族产业吗?难道是仅仅为了关税收入,或是为了保护“境内产业”?境内产业当中,不属于民族产业的外商所属企业不需要我国政府来作市场保护。就外国公司而言,它对东道国既可资本输入,也可商品输入,它可以根据进入目标国是否实行保护来选择。我国政府为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之所以艰难,就是在保护民族产业问题上要跟人家讨价还价。让谈判对手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入我国市场,关系到民族产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生存发展。要是连民族产业概念都取消了,这些谈判也都不必要了。
⑵,在理论上,民族产业概念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仍有重要意义。所谓境内产业,大体上可分为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尽管这两类企业的边缘越来越难以区分,中间状态越来越宽,但还远未到这两个概念消失的时候。从总体上来说中资企业与境内的外资企业对国家产业发展目标的利益关系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与国家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其利益是一致的,而后者就不同了。部分外资企业在外商控股条件下,只服从母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它的战略意图未必与东道国的国家产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相当多的跨国公司只想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加工场所,成为他们的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的应用场所,这些知识资产的所有、培育、发展都掌握在母国手中,而外资企业贯彻着这个意图,必然与国家产业发展目标格格不入。这就告诉我们,并非境内企业、或中国法人,都是实现国家产业发展目标的可靠力量。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制定
1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发展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km2,涉及总人口1.54亿人。资源型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供应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角色,全国的煤炭、石油、钢材、金属等许多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大都由资源型城市供应。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及其产业发展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城市,即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产生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平顶山、铜川、大庆、克拉玛依、攀枝花等。另一类是城市化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即随着城市化进程,为了发展城市经济主动大力开发城市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发展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徐州、邯郸、鄂尔多斯等。这些资源型城市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重工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地方政府常常面临两难选择。尤其从118座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看,大部分都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只有19座,如表1所示,其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研究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引导性发展战略
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从发展战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都属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后,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对市场干预行为大量减少。然而,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不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有时无从下手。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2.1“市场失灵”是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的理论基础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西方普遍认为政府应充当“守夜人”角色,市场无需政府任何干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比喻,意思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在市场中活动,不自觉地受经济规律的支配,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无需政府的任何干预,完备的市场机制就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自动实现最优资源配置,需要具备严格的假定条件,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具备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市场失灵”的存在,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够解决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缺陷,从而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也不例外,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高效率。
2.2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政府实施引导性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资源型城市纷纷兴起了重工业发展的热潮,逐步形成了金属冶炼、煤炭开采、钢材加工等资源型产业。然而发展到目前,由于受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如资源高度依赖性、产业发展周期性、资本密集性、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下,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资源型城市受计划经济的因素较多,加上盲目追求数量上的扩张导致其产业一直停留在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及初步简单加工上。在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煤炭城市占53%;森工城市占18%;有色冶金城市占10%;石油城市占8%;黑色冶金城市占7%;其他城市占4%。大多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偏慢。2004年包头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8.49%、鞍山市63.3%、大庆市88.15%、鹤岗市62.75%、克拉玛依市87.49%等,都是典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资源型城市。其次是产业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所带来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的压力很大。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中央近几年一直提倡发展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道路。然而由于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巨大,导致许多企业利润下降而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地方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最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过度开发而产生的资源枯竭,严重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许多资源型城市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增长,盲目开发矿产资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面临资源枯竭而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00座矿山即将闭坑,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
3制定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以产业的及时更替为基础,产业的更替需要战略的长期引导。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起引导性作用才能顺利更新产业。资源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更是需要政府提前从战略高度规划好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与以往不同,不是为了简单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大,而是为了协调发展,即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从地区资源情况出发,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国内外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制定。
资源型城市因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协调发展,与非资源型城市有很大差别,其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资源型城市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至少包括现有资源和产业的确定、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国内外市场趋势预测、产业与发展目标的定位、确定政府引导性战略、调整战略等基本环节,如下图所示:
3.1政府应调查分析当地及周边地区拥有的矿产资源和发展中的产业现状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要以当地及周边地区资源为加工对象,因此,只有地方政府准确把握好当地和周边地区的资源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除了勘查这些矿产资源,政府还应必须知道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为发展集聚经济,避免重复建设奠定基础。
3.2对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SWOT分析,把握本地区优势、3.3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
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与政府主导型战略不同,前提条件必须是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下一步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只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发展,否则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将会有相反的效果。所以,分析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市场主要以市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趋势为方向,预测大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发展趋势,如原材料价格、产品市场供求情况、能源需求量等。同时,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非常大。因此,政府也该注意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应知道发达国家原材料需求状况、石油价格走势等。
3.4准确定位本地区产业发展及目标
政府应在把握上述资源、环境、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定位本地区产业和发展目标。产业的定位可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确定,如“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国际科技合金城”等;也可以从产业的结构和内容来确定,如三次产业的比重、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确定等。产业发展的目标应从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来确定,其中不仅包括产值目标,还应强调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能为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直接基础。
3.5实施引导性战略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战略
定位好产业及发展目标后紧接着就是要确定并实施相应的引导性战略。为了应对产业发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政府应该根据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发展战略,这也正符合引导性战略的本质内涵,即根据变化的环境而引导。如一定时期内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随后可能引导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发展战略等。也可能为了区域内的平衡发展,实施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因此,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应以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实施。
4结语
资源型城市政府作为地区矿产资源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制定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与企业制定自己发展战略相似,同样先在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区竞争优势,定位产业和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否则战略起不到引导的作用。现实中有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引导性效果,对城市经济转型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应该认真反思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探索更合理的制定思路。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柳晓森.资源型城市不能矿竭城衰[N].人民日报,2005-04-01.
关键字:产业发展;贫困;反贫困
贫困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按照2011年的国家新贫困标准,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而贵州还有贫困人口1521万,在2012年公布的592个国家贫困县中,贵州共有50个县名列其中。贵州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作为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认清局限、结合自身优势破解扶贫开发难题。因此,通过研究贵州贫困和反贫困,分析贵州产业扶贫的现状和问题,对解决绝对贫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发展与贫困、反贫困的关系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含义
1.贫困的含义。造成贫困的原因很多,学者们主要是从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两方面描述贫困概念的。本文引用了国家统计局关于贫困的定义,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贫困既是一个绝对概念,又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贫困是永远存在的,需要解决的是绝对贫困的问题。
2.反贫困的含义。反贫困,是指针对贫困状况采取的缓解和消除贫困的措施方略。从反贫困的过程来看,对反贫困的表述主要有三种,即减少贫困、减缓贫困和消除贫困。
贫困是多因素之间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的、循环作用的结果。因此,这些因素都应该是反贫困的目标。但是不同状态、不同类型的贫困影响因素有主次之分,要根据其特征,找准主要矛盾实施反贫困措施。
(二)产业及产业发展的定义
从狭义上看,由于工业在产业发展中占有特殊位置,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密切相关,产业有时指工业部门。产业经济学中研究的产业是广义的产业,泛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都可以称之为产业。
产业发展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既包括单个产业的进化过程,又包括产业总体,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化过程。
(三)产业发展与贫困、反贫困的关系
王庆林、贾敬利用布厄迪的实践社会学对贫困与反贫困进行了社会学分析,指出反贫困应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反贫困的主导趋势是以“项目”为中心的,不仅可以使贫困人群从项目中获得实际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改变贫困人群的实践感,从而实现双脱贫――经济生活的脱贫和文化精神的脱贫。
对于贫困地区而言,项目就意味着产业,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人口有效可持续的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是反贫困的一种途径。产业发展能够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最终表现是贫困地区人口的收入增加,不仅仅是免受饥寒之苦,而且能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而从根上消除贫困。
二、基于贵州省产业发展的反贫困环境与条件分析
(一)内部环境与条件
1.制约因素。地理位置、历史环境等不利因素都造成了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制约着贵州贫困地区的的发展。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由于山高坡陡,人多地少,多年的垦植使贵州成为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而贵州的贫困人口大都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扶贫开发的成本很高。贵州还是一个“三不沿”省份,发展受到了地域环境的限制。
2.优势资源。贵州虽然落后,但是具有后发优势,比如拥有舒适的气候、丰富矿产和众多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等。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物制药的优越条件。贵州的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水能分布集中,而且煤炭埋藏浅且开采成本低,是目前全国唯一拥有水煤互济的省份。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也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形成了一大旅游资源。
(二)外部环境与条件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给贵州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贵州科学创新的新发展也形成了产业协调发展格局。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012〕2号,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贵州反贫困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贵州省在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各贫困地区利用高新技术结合自身特色,以发展特色产业的方式,促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破解资源环境的制约,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三、贵州省产业发展与反贫困现状评价
(一)产业发展的反贫困现状
就目前来看,贵州的产业扶贫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特色生态农产业
贵州的山地、丘陵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5%,农业弱而不强,且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现代农业难度较大,只有结合贵州的生态特点、山区特点、气候和物种优势才能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农业。
作为贵州“贫困+石漠化”典型的晴隆县,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通过畜养波尔山羊,2011年75%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成为南方喀斯特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的成功典型,形成了“晴隆模式”。发展茶产业,也是贵州一大特色农产业,例如普安的万亩茶场。除了鼓励龙头企业和茶叶大户发展规模化的良种茶园,还带动群众利用荒山荒坡连片开发,自愿自发建设茶园,并且综合利用粗茶及茶籽进行深加工业。
贵州通过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产业化扶贫,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就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带动农民提速致富。
2.优势工业带动相关产业
白酒产业是贵州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尤其是茅台的故乡――仁怀市,仁怀的白酒工业优势不仅能为当地创造经济收益、转移富余劳动力、促进就业,还能为其他贫困地区带来发展机遇。
黔南州平塘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却具有较适宜于酱香型白酒生产用原料高粱种植开发的土壤和气候环境。平塘县依托仁怀酒产业的发展,以签订“订单”的方式发展有机高粱种植,打造酱香型白酒原料生产基地,通过政府组织、企业技术支持和承诺收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户营销风险,保障了农民利益。
白酒产业为贵州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不仅仅为粮食产业化发展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还能结合酒产业和酒文化开展旅游业。
3.少数民族旅游产业
贵州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更为突出。因此,少数民族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无疑是消除贫困的一个最佳选择。据统计,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42万贫困人口依托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旅游业已成为带动贵州农村脱贫致富的新产业。 例如,有2000多年历史的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寨,长久以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难以摆脱贫困。但是,自大力发展旅游业之后,握着锄头自给自足的农民办农家乐,青年人返乡开小旅馆和民族工艺品店等等,村民的人均年收入4年增长了4.4倍,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产业发展的反贫困存在的问题
虽然贵州为破解扶贫开发难题,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创造出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长顺做法”,整村推进、整乡数乡连片开发的“印江经验”,种草养畜、修复生态的“晴隆模式”,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的“毕节实验”等,完成了“东油西果南药北茶中蔬面上牛羊”的扶贫产业基本布局,使贫困人口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减少,但目前,贵州省的产业扶贫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
首先,在产业发展规划和选择上,怎样才能选择最优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是个问题,此外,产业发展还面临巨大的生态保护压力。其次,在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上,贵州贫困地区特别是山区县,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在发展产业时受到了交通运输、市场营销、技术支持等的限制。最后,在资金和政策制度上,贫困地区的产业起步晚、发展慢,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农户发展产业既缺资金又缺技术,产业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四、基于贵州省产业发展的反贫困对策建议
(一)发展特色现代化农业
以市场为导向,把农业作为工业的原料基地和第一生产车间,运用科技提升农业的工业化水平,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以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推进形式,大力引进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合作经济组织等市场主体,打造农产品品牌。
(二)形成产、加、销为一体的扶贫产业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用高新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培育大企业,推广科技成果,实施产业化经营。要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基础上,将特色产业形成集“产、加、销”为一体的扶贫产业体系,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贫困地区持续发展。
(三)大力发展旅游扶贫,产业有机结合
旅游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一种创新方式,将旅游资源从无形变为有形。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农民可以通过劳务投入、旅游服务和直接就业增加收入。依据贵州纯天然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利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有机结合,例如发展与白酒产业相结合的酒文化旅游等等。此外,大力开发民族民俗产品和特色食品加工产业,例如大方漆器、手工蜡染、银饰、贵州中草药等等。
总而言之,产业是最大限度覆盖贫困区域、贫困群体和促进农民最大限度增收、可持续增收的有效载体。产业融合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庆林,贾敬贫.困与反贫困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J].法制与社会,2008(20).
[2]王晓东,王秀峰.贵州省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及其反贫困策略[J].广东农业科学,2012(14).
[3]杜常春.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困境及路径抉择[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关键词] 草产业 发展前景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1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67-01
我国把草作为产业来发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其在考察过程中提出了“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的理念并得到有关专家的认可,这个概念的重要依托是我国拥有着超过六十亿亩的草原、滩地,同时还包括了十亿亩的沙地,这些丰富的资源可以形成技术含量多样化的产业资源,为我国的解决人口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和副产品。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仅证明了草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同时,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建立草产业是十分紧迫的事情。随着我国退耕还林的速度不断加快,一些地区和省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的探索草资源开发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商机,使得草产业的理念不断的被认识,目前我国西部很多地区都已经将草产业作为本地区开发的重要产业来发展,并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一、草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
1.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地区的农业机构主要以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为主,农田在耕种过程中,长期受到化肥的影响,导致了土壤结构硬化,很多土地的肥沃程度不断降低,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未来的产量。因此,为了改善农业用地的土壤结构,在种植过程中大力发展以苜蓿草为主的草产业,可以加快农业结构的转变,同时还能够改善地区种植模式,逐渐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多元结构的重视方向发展。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营养程度,从而实现丰产的目的。从草产业的发展前景来看,提供适宜的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同时兼顾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产量和积累情况,不断调节当前的结构。
2.生产专业化的需求
随着农业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致,优良的饲料需要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吸引先进的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生产,可以获取较高的生产效益。同时,在草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用生物技术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3.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饲料工业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大力发展草产业,不仅可以增加饲料的数量,提高饲料的品质,而且还可以提高草产品市场的需求,推动地区畜牧产业的发展。
二、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的草产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十分惊人,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从总体的发展情况来看,草产业管理和开发体制的现状与我国的草地面积不相符。很多农业专家都预测我国的草产业的潜力至少可以达千亿元,而且每年会因为草产业的带动给国家创造五十亿元的产值。但是实际情况确实国内市场草产品的供应问题十分严重,我们仅以快速高温烘干加工的优质苜蓿草粉为例,我国国内市场需求量在300万吨左右,而未来有可能会突破6000万吨,但是国内能够生产这种优质饲料的产量尽在20万吨左右。由于国内市场这种饲料紧缺,不得不高额进口国外饲料。最近几年,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多数与地区的环境恶化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的专家说,我国的草产业十分薄弱,绝大多数的草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实力较差,对市场的供需情况的分析能力较差,只能做简单的贸易,开发新品种的能力较差。同时,自从国家成功入市之后,我国的草产业参与到国际间的竞争中,但是由于自身的竞争实力低下,经常导致出现很多恶性竞争的现象,最终影响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应对对策
1.增强创新意识
在发展草产业过程中,应该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大胆采用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发展成为有自身特色的草产业发展模式。
2.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
在学术交流过程中,不能直视泛泛空谈,只是从宏观层面对草产业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论述,提出的任何建议和意见都应该满足当地额实际需求,都应该具有可行性,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详细的操作流程。
3.发展草产业需要进行机制创新
大力发展草产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农民已经使用的各种大面积的草地要求落实好承包制度,使农民把养殖和草场保护密切的联系起来我,农民在经营过程中要想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就需要投入一定的力度把自己的农牧场建立好;其次,对于草场已经存在严重恶化的现象,已经不具备生产草地或者国家需要拿出专项资金治理的荒漠和隔壁,除了优惠政策鼓励农牧民承包的经营治理以外,可以参照国外的做法,由国家设置专项资金,投标给草业科技开发企业进行承包和建设,并对对草场的恢复时间、恢复的标准和恢复的期限,等到验收合格之后,再将这部分的草场承包给农牧民使用。通过这样改造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承包一片的做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良性的循环,能够及时的收回投资,见效快,能够保证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昌.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 积极发展草畜产业――对玉门市发展草产业和牛羊产业的思考[J]. 甘肃农业. 2010(03)
[2]张波,俞兴红. 围绕西部开发大办朝阳产业――酒泉地区草业开况介绍[J]. 甘肃农业. 2001(10)
[3]当前草产业形势及应抓住的两个关键问题[J]. 甘肃农业.2010(12)
[4]盛国成. 加快牧草机械化 推动我省草产业发展[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05)
新能源是相对常规能源而言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尚未大规模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有的甚至还处于初期研发阶段;资源赋存条件和物化特征与常规能源有明显区别;开发利用技术复杂,成本较高;清洁环保,可实现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零排放或低排放;资源量大、分布广泛,但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点。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的界定也会有所区别。发达国家一般把煤、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大中型水电都作为常规能源,而把小水电归为新能源范围。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水平跟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消费结构跟发达国家有着明显不同,对新能源的界定跟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小水电在我国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装机容量占全球小水电装机总容量的一半以上,归为新能源显然是不合适的。核能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比发达国家的水平更是低得多,核能在我国应该属于新能源的范围。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新能源范围确定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个品种。生物质能在广义上分为传统生物质能和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属于非商品能源,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主要能源,利用方式为柴草、秸秆等免费生物质的直接燃烧,用于烹饪和供热;现代生物质能包括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燃料等,是生物质原料加工转换产品,新能源中的生物质能仅指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和大中小水电可称之为传统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则统称为新型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资源评价
跟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资源量巨大(见表1)。太阳能是资源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即使按最保守的可开发资源量占理论资源量1%计算,每年可供人类开发的太阳能也有1.3万亿toe,约相当于目前全球能源年需求量的100倍。风能的可开发资源量较低,但开发技术难度和成本也较低,全球陆上风电年可发电量约53亿kWh,相当于46亿toe。生物质能可开发资源量为48~119亿toe,不过由于存在粮食安全和环境问题,可开发资源量难以全部转化为能源。地热能的热源主要来自于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每年的再生量可达200亿toe以上。按照目前的技术进展情况,全球40~50a内可开发地热资源为1200亿toe,10~20a内可开发地热资源为120亿toe。海洋能资源量并不算丰富,按照全球技术可装机容量64亿kW、年利用2000小时计算,只有11亿toe。天然气水合物属于新型的化石能源,资源量相当于传统化石能源资源量的2倍,达20万亿toe。全球铀矿资源量为992.7万t,如果用于热中子反应堆,所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1400亿toe,而如果用于快中子反应堆,所释放的能量可提高60~70倍。核聚变所消耗的燃料是氘,海水中的氘有40万亿t,理论上可释放出的能量为3万亿亿toe,按目前能源消费量计算,可供人类使用200亿年以上。氢能的制备以水为原料,燃烧后又产生水,可无限循环利用,既是二次能源也可在广义上称之为可再生能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能源资源完全不存在短缺或枯竭问题,人类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开发利用的技术和成本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目前不可开发的新能源资源有可能变为可开发资源,因此,对新能源来说,理论资源量是相对不变的,而可开发资源量却可能会大幅度增加。
开发利用现状
不同种类的新能源在资源分布、技术难度、使用成本等多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各不相同。在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发展势头良好,已经进入或接近产业化阶段,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器、风电以及生物燃料,已经形成较大的商业规模,成本也降至可接受水平。核能技术已经成熟,核电在国外已过发展高峰期,在我国则刚刚兴起。核聚变、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海洋能仍处于研究和发展之中,距离商业化还有较大距离。
截止到2009年2月,全球核电装机已达3.72亿kW,年发电量2.6万亿kWh,在全球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约为6%左右。相比而言,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以2006年为例,其在全球一次能源供应量中的比重仅为1%左右,占全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仅为8%左右。2007年,全球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为1.65亿kW,相当于全球电力装机总容量的3.7%(见表2)。德国、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其市场规模和装备制造水平跟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我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大国,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和保有量、光伏电池产量、地热直接利用量以及沼气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不过,我国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多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供暖和制热领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水平和利用规模方面跟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仅为905万kW,占全球5.5%,远低于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占全球16%的比重。
我国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建议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发展新能源具有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增加能源供应、减轻环境污染等多重意义,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政府把发展新能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加以重视,陆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
从近几年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和瓶颈仍未消除,主要表现在:资源评价工作不充分,技术总体水平较低,成本跟常规能源相比不具备竞争力,产业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市场规模偏小,公众消费意愿不强,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结合国内外新能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借鉴全球各国新能源发展经验,针对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正确选择新能源发展方向
根据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确立以太阳能为核心、核能和风能为重点的发展方向。太阳能是资源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风能、生物质能及某些海洋能都间接或直接来自于太阳能,地球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当前世界一次能源供应量的1万倍。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产量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不过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却与光伏电池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的优势,同时把发展并网光伏和屋顶光伏作为长期发展重点。风能是利用成本最低的新型可再生能源,风电成本可以在几年内降低到常规发电的水平,目前已经初步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我国风力资源较丰富的区域为西部地区及东部沿海,属于电网难以到达或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发展风电应是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核燃料的能量密度远高于常规能源,核电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建造,迅速弥补电力装机缺口,最近国家发改委已经把核电规划容量提高了一倍多。
(二)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力度
我国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构分布在上百个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虽多,但由于力量分散,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建议整合具有一定实力的新能源研究机构,成立中央级新能源科学研究院。抓住当前因金融危机而引发全球裁员潮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外高端研究人才。以新能源重大基础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为重点,加强科研攻关,尽快改变我国新能源科学技术落后的面貌。密切与国外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CDM机制,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并进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努力实现技术水平的跨跃式发展。
可再生能源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缺点,对其进行低成本、高效率利用是新能源开发的首要问题。显然,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的复杂程度要比常规能源高得多,涉及资源评价、材料和设备制造、工程设计、配发和管理等多个领域,必须进行跨学科联合攻关,这对我国目前相对封闭的科研体制提出了挑战。国家需要在搞活科研创新机制、打造科研合作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三)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只有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才有可能使新能源的利用成本降至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为新能源普及打下基础。在新能源开发成本较高、使用不便的情况下,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必须由政府作为推手。促进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措施涉及电价、配额、示范工程、技术转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投资融资等,要对各种新能源的不同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分门别类地制定合适的激励政策。为保证政策的长期有效要建立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以维护国家政策措施的严肃性。
国家应及时更新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指导目录,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新能源的投资。同时,也要对新能源投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一哄而上,造成局部重复投资或投资过热。防止企业借投资新能源套取财政补贴、减免税费或增加火电投资配额等不良行为。约束高污染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行为,尤其是多晶硅副产品四氯化硅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四)及早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国是铀矿资源贫乏的国家,资源量远不能满足未来核电发展的需要,铀矿供应必须依赖国际市场。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铀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有澳大利亚、美国、哈萨克斯坦、加拿大、俄罗斯等,这5个国家的资源量合计占全球的比重为三分之二。其中,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都是无核电国家,所生产的铀矿主要用于出口。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关系良好,可作为实施铀矿“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的国。合作重点应该放在最上游的勘探、开采领域,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为我国核电站提供稳定、长期的核燃料来源。
目前全球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工作程度还非常低,这为我国获取海外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在油气资源领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把全球的优质资源瓜分完毕,而在天然气水合物领域,我国还存在较多获取海外资源的机会。太平洋边缘海域陆坡、陆隆区及陆地冻土带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这一地带所涉及的国家主要是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应努力争取获得跟上述三国合作开发的机会。拉丁美洲国家沿海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也比较丰富,要充分利用这些国家技术力量薄弱、研究程度低的现状,加强与这些国家合作,以期能够在未来取得这些国家的天然气水合物份额。
东南亚处于热带地区,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特别适合油料作物的生长,是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理想区域。东南亚国家是我国的近邻,可为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原料。我国可采取以技术、市场换资源的合作方式,在当地设立林油一体化生产基地,产品以供应我国国内为主。
(五)调整、完善新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我国已经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等,部分行业部门和地方地府也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国家级的规划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发展目标定得偏低,如风能到2010年的发展目标为1000万kW,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为3000万kW,而事实上,1000万kW的目标已经于2008年实现,3000万kW的目标也可能提前于2012年左右实现;二是缺乏设备制造产业和资源评价方面的目标。
国家有关部门应密切跟踪国外新能源现状,充分考虑新能源资源量、技术发展水平、环境减排目标、常规能源现状等因素,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规划作出适当调整和完善,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我国有关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规定和政策措施并不比国外少,但这其中有许多已经不再符合我国的实际,应立即对不合时宜或相互矛盾的规定和措施进行清理,制定出切实可行、可操作性高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
(六)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能源统计体系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体制机制创新 产业融合 人才培养 风险投资
近年来,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借势京津等地文化创意产业辐射,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倾力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并逐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开始走上从旅游名区到创意名区的发展之路。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更突出的是体现在对于传统产业的融合、升级和带动上,若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特性及发展背景不甚了解,就会在认识和实践上陷入一定的误区。因此,对于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而正确的认识与合理的引导是关键。
北戴河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2006年起,总部经济暨文化创意产业是被作为北戴河“四大经济增长点”之一来培育。首先通过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讲座,使北戴河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区科级干部及相关部门人员对文化创意产业模式、特性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链等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其次,聘请专业机构规划北戴河,明确产业选择及发展方向,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借鉴与指导;第三,北戴河基于优良的自然生态优势,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北戴河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内容创意与交易传播这两个经济附加值最大的环节。同时,利用特色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坚持将自然生态旅游与人文旅游相结合;利用夏季广大的客流量,不断更新旅游观念,重点发展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利用北戴河独有的区位优势,把北戴河作为一个整体大园区搭建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发展高端文化产业。
在政府推进下,北戴河挖掘和展示“夏都”的文化底蕴,打造“博物馆之城”和“文化创意基地”两个品牌,实施了“七馆”、“五基地”建设。打造出“运动之春、浪漫之夏、时尚之秋、休闲之冬”四季品牌。同时,教育培训、软件研发(动漫)、网络媒体、广告公关策划、会展经济等七类行业也将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文化、自然资源正在形成一种产业动力,推动北戴河创意名区的快速发展。
北戴河现存老别墅130余栋,是中国四大别墅区之一,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对老别墅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成“五凤楼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雍剑秋别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五凤楼艺术家工作室和汉衢艺术馆,为知名文化企业、著作人、文化人提供幽静、富有历史文化韵味的创作和居住空间。
以老别墅为基础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对钟情于文化创意的企业家、学者、文化创意企业等,特别是产业的高级形态――总部经济暨文化创意产业的总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已经入驻的部分知名文化企业总部,聚集在老别墅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上,不仅创造了北戴河信息技术与文化高度融合的条件,也赋予了北戴河资源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的机遇。
北戴河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但正面临着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型期,也面临着同类海滨旅游区的竞争。面对目前旅游业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北戴河正在积极转变开发思路,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景观设计大师对部分建筑、街道、花园进行艺术化设计,提升城市的艺术品味;引进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创意旅游、文化休闲、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的文化创意企业,将北戴河作为一个整体性文化创意产业大园区进行包装,逐步达到文化创意与旅游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机制创新不足。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出现雏形,但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化的产物,从观念、体制、机制、政策各方面明显创新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特殊组织形式认识不够,忽视了对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完整思考;二是对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创意重视不够,结合本土文化的内容原创不足;三是政府推力强大,而本土企业动力不足,行业聚集带动作用小;四是尚未形成适于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的政策导向作用不足。
创意人才缺乏。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但行业领军、内容创意、技术、营销、管理等相关人才奇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创意人才缺乏认识。文化创意产业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丰富的文化积累和创造性的个体创意精神,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二是对本土创意人才重视不够。北戴河的创意人才大多属于“候鸟型”人才,春夏姗姗来迟,秋冬又匆匆飞去。尽管北戴河对创意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但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需要“候鸟型”一流人才,也需要长期根植于本土的创意人才。
融合深度不够。创意产业的天然属性和产业依托决定了它与旅游产业的紧密联系和互动机制,这方面北戴河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跨部门联动协调制度有待建立;二是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发展,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中充分利用创意产业手段显然不足;三是促进创意产业向旅游业延伸,提升旅游项目中的创意含量,创新商业模式,最终促进产业融合的意识不强。
未来发展对策
全方位打造创意名区。继续发挥政府作用,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价值凸显出来。对北戴河而言,创意精神的引领和渗透是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制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致力于树立“创意名区”的声誉,进一步扩大“老别墅文化创意中心”的影响力,将焦点集中在北戴河资源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的创意设计、建筑、媒体等领域,扎实开展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意旅游名区工程,促进创意产业向旅游业延伸,拉伸产业链,增加产业价值。
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重点突出人的创造力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主体资源,实现文化资源从资源到资本再到市场的多重转化。通过创意将北戴河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资本,突破北戴河有限的资源约束,促进各类资本(经济、文化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转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实施“创意名区”计划,通过将创意、艺术、文化、商业等整合为名区发展计划,激发居民的创造力和激情。应努力探索把北戴河建设成为有利于社会整体福祉与创意人才培养的宜居城市与宜居社区,构建发展创意经济的条件,着力培育居民的创意能力,将设计、媒体、艺术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以实现从旅游名区向创意名区转变。
建立创意学院,培育创意人才。创意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充分利用名区资源优势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北戴河创意学院,实现官、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区建设实行董事会制度,园区内组建创意学院,由创意学院牵头实施联合协作,将创意、设计、制作和生产整体推进,逐步形成聚集人才、培养人才、生产实践一体、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同时,利用名区优势与京津著名大学的艺术和传媒学院建立良好的关系,长期保持与一流创意人才的紧密联系。
着力培养创意产业人才。一是明确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具有原创意识和创意精品意识内容、创意人才以及欣赏与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制定出台有关评判标准,评选创意产业集聚区领军人物,使其产生更大的带动和辐射效应;三是合力培养高端营销人才。打通学科壁垒,培养创意产业营销复合型“通才”;四是开设创意人才培训和服务平台,举办创意产业活动周、国际创意产业展览会等大型综合性的活动交流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意人才成长和工作的包容环境。
走出创意资本之路。创造条件,积极引导金融资本与文化创意企业对接,形成多种资本形式共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资机制。引导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文化创意企业担保机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开办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和企业自身特点,实现设计创意、收益权、作品与个性化服务等无形资产的有效质押。
一、黄州区金融概况
1.有利条件(1)金融机构比较健全。黄州区辖内有8家商业银行,共设有69个分支机构,其中:城区分支机构58个,有7家银行分别有一个分支机构(支行)对口黄州区;有2家保险分支机构对口黄州区;黄州区有5家小额贷款公司,有4家法人机构,1家法人分支机构;有2家证券公司(华泰证券和长江证券);有3家担保公司,其中区属1家。(2)金融部门存贷比相对较高。黄州区金融机构近年来资产规模逐步扩大,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均保持稳定增长。截止2014年底我区各项存款余额289.33亿元,贷款余额153.41元,贷存比达53.02%,高于黄冈市平均存贷比。(3)政府财政大力支持。2014年度,黄州区大别山产业发展基金有1.28亿元支持新材料、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医用敷料等产业,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有6000万元用于黄州区重点支持企业,实体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285万元,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有254万元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4)金融信用创建情况优秀。2014年全区各乡镇、街道建立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202个,覆盖全区8个乡镇,覆盖率达100%,村组覆盖率超过“湖北省推进农村金融全覆盖‘十二五规划’”要求3个百分点,黄州区2012、2013年连续获得省政府授予的“金融信用县市区”称号。(5)普惠金融工作有序进行。为构建覆盖城乡一体化的普惠金融体系,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黄冈市政府将金融服务网格化试点安排在黄州区,目前已选择桐梓岗社区、刘家大屋村等23个社区和村组试点,对接区辖内工、农、建、中、招、邮和农商行,搭建普惠金融网格化工作站。
2.黄州区金融发展瓶颈(1)资金外流造成金融供给不足。黄州区金融机构2014年度存贷差为42.6亿元,占GDP的比重接近24.5%,说明相当于GDP四分之一的资金流向了区外,其资金的净流向基本是沿着“村—乡镇—黄州区—中心城市”的路径运行,资金通过储蓄、信贷、投资等渠道不断向武汉等中心城市流出。(2)贷款不足突出。从贷款构成来看,2014年末黄州区规上企业贷款513903万元,比年初减少6732万元,小微企业贷款231827万元,比年初减少5873万元,涉农贷款511835万元,比年初增加2546万元,个人消费贷款276535万元,比年初增加6231万元。企业贷款的减少,说明黄州区贷款问题仍然突出,这也使得2014年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2013年。(3)资金融通难。一方面黄州区大多数企业处在成长期,融资需求大,企业融资模式单一,基本为银行贷款,企业得到的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区辖内商业银行经营要遵守“三性”原则,有一定的融资门槛。这种矛盾造成企业融资困难,制约了企业成长。(4)融资担保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可以解决企业担保物不足等问题,协助中小微企业成立、成长与壮大。黄州区没有专业的担保公司,企业的融资担保依赖于市里的担保公司和担保体系,目前黄冈市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化、规模化的融资平台,所以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有限。(5)金融要素市场基本上为空白。多层次有效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为企业融到发展的第一笔资金,为中小微企业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但是,黄州区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债券市场,没有自己的交易产权市场,目前只有四家企业在武汉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挂牌,融资情况不太乐观,只有一家企业拟进入“新三板”市场,这种情况使得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
二、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1.将经济持续发展作为主体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金融支持与产业升级来推动整体经济、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2.整合金融资源,通过金融手段有效地促进区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产业价值链增值。
3.通过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助推金融业发展,实现三大产业协同发展。
三、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建议
1.选择确定重点扶持的产业、企业,并制定定向培植方案,分类制定融资办法,配置金融资源。
2.用好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县域经济调度资金、大别山产业发展基金、风险补偿金、农产品加工园区调度资金等专项资金,定向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和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运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
4.发挥好财政性专项资金的放大作用和担保公司的增信作用,鼓励发展“助保贷”、“助农贷”、“集合贷”“银政同保”等新型信贷服务。
5.加强政银企常态化对接,争取金融机构简化融资办理手续,扩大信贷投放。
6.支持重点企业进入“新三板”和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直接融资,对上柜、上市企业给予奖励。争取与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前期宣传-辅导培训-企业上柜(上市)-板块效应”的常态模式。
7.推进黄州区金融服务网格化试点工作,统筹安排区辖内银行机构与23家试点社区对接,早日搭建普惠金融网格化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