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哲学范文

生命哲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哲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命哲学

第1篇:生命哲学范文

关键词:尼采;生存意识;反科学主义;生命哲学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83-02

尼采被视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也是最有争议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在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对西方传统基督教道德的批判以及对人自身的深刻分析,破除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本体、本质、普遍价值以及绝对权威的迷信和追捧,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尼采哲学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他对他所生活时代的一切道德和价值观念做了重新评估,对人的生存意义做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一、否定对生命充满“怜悯”的传统基督教道德

“对一切价值的重新评估”是尼采在他所著的《偶像的黄昏》一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就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来看,当时他的祖国德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壮大的时期,整个德意志帝国在俾斯麦“铁血政策”的刺激下如同一只发狂的猛兽,向称霸欧洲的道路上迈进。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在各个领域强权已经成为主宰一切的法则,尼采极度痛恨这种绝对的权威,他认为权力使人昏庸,德国的一切思想高地都已经被俾斯麦主义占领,因而他在他的书中愤然写道:“有德国哲学家吗?有德国诗人吗?有像样的德国图书吗?有,俾斯麦!”所以,尼采决定向这些权威开火,首当其冲的便是在欧洲占据道德高峰的基督教道德观,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是极为激烈的,他认为基督教教给人们的是一种同情的道德。这种同情的道德观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它削弱了人对于自身的重视,使弱者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接受他人的施舍。而尼采认为对虚弱、病态和残缺生命的容忍与同情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他甚至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病人是社会的一个寄生虫。在一种特定情况下,再继续活下去是不高尚的。”“当不再能以一种骄傲的方式活着的时候,就以一种骄傲的方式死去。”或许在他看来,“病人”一词更加适用于思想上的弱者,因为肉体上的创伤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得到修复,而思想上的怯懦与不完整是使人颓废的重要原因。尼采立足于人的生命超越和提升这一价值维度,强调基督教所传播的同情实质上是怯弱者对自我的虚弱、受难生存的一种间接的自我肯定与欣赏,会妨碍生命中美好的实现。他认为同情使人软弱无力,低俗自利,同情遏制了人的提升所需要的直面人生、无畏苦难、挑战风险、自强超越等境遇的生成,因而会伤害刚健有为的情怀,削弱人自身的力量。

二、对以理性为代表的科学主义的批判

自工业革命以来,欧洲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科学知识逐渐转化为科学技术成为了社会的革命性力量。当时的科学主义者们认为,他们已经握住了人类前进的脉搏,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解决一切问题。他们相信,只要按照以理性为前提的科学的方式去生活,人类就不会再有困惑,他们宣称,欧洲已经进入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但是尼采认为,科学建立在逻辑之上,仍把追求人自身之外的并不存在的所谓“真实的存在”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而忽视生命自身,而理性主义即为科学精神的实质,人们对于科学的崇拜和狂热与人们对于宗教的狂热是一样的,是陷入了一种“理性的迷途”。尼采认为这种对科学知识的极度夸大是受苏格拉底主义所激起的求知欲望的疯狂表现,是把“理性”作为另一种膜拜对象的又一次造神运动。他在关于苏格拉底的问题中曾经说过,苏格拉底使理性成为暴君。在当时的科学狂热思想的影响下,理性被看成是继上帝之后的又一个救世主。他把理性主义者称为“苏格拉底的病人”,他认为就是苏格拉底和“苏格拉底的病人”们把理性神话了,无论是苏哥拉底本人还是他的病人们都不能随意地成为有理性的,因为理性对他们来说已经称为了他们区别于庸人的最后法宝。苏格拉底式的人的大量存在造成了人们求知欲的泛滥,无论好坏,求知就是生活的目标,科学技术就是辨别正确与否的准则。而人,理性的创造者,却又反过来被理性被科学所奴役,尼采认为理性的逻辑本性使它本能地寻求条理化和秩序,因而害怕感官,而人与世界的交互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感官。理性对感官世界的约束使人们游离于自然世界之外,存活在了一个由他们的科学幻想构筑的世界中。尼采眼中的所有科技主义者都有着共同的目的:寻找宇宙万物根本原因,最一般普遍的原理,并且运用逻辑的方法在抽象思辨中通过概念、范畴、命题表达最一般的原理。

三、由自由的生命意志推动生命本身发展

“意志”是指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切思想和现实东西的根基和原动力,有时候体现为一种盲目的冲动,一种对生命的欲望和渴求。尼采十分重视人的自由意志,他认为无论如何都不能抹杀掉人的自然性,不能压抑人性。任何一种健康的道德,都是受生命的本能支配的。他仇视基督教道德的原因就是他认为基督教道德极大地压抑了人的本能,是对生命存在的一种无良的压制。叔本华认为人内心的痛苦源于不断循环往复的欲求,人生的目的是求得生存,追求欲望的最大满足以实现自我的幸福。因而,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中产生的欲求是痛苦的本源,所以要想摆脱痛苦就必须抑制人的欲望,摆脱世俗利益的欲求,否定生命意志。尼采的哲学思想深受叔本华的意志概念影响。但是尼采认为只要生命所在的地方,都会有意志,一切事物,植物、动物乃至人,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一切争斗现象,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求生存,还是为了求得某一种权利,一种为自身赢得更好发展的权利。为生存而做出的挣扎无论大小,都会在各处造成优势,会增加扩张,会形成一种与生命意志一致的力量,这就是尼采的强力意志。强力意志是一种要求自我本能的无限增长的意志,它所追求的不是生命自身的意志,而是使生命得以超越自身的潜在力量,其核心是“自我提高和自我强化”。尼采认为生命是一种冲动,是一种创造力,是一个不断地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活动的过程。他主张人的行为应该全由自己确定,自己衡量,不应当受到外界的种种限制;人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超验的目的,而是由人自己来确立目的;人本身就有重新创造自我的本质。因为尼采十分强调自身的力量,所以导致很多人批评他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但就尼采在其著作中表现的观点看来,尼采的这种“自我中心主义”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那种自私自利。这里应该包含着两种含义,一是我们确实在关注着我们自身的利益;二是我们应当关注我们自身的利益。尼采的强力意志伦理是以自然生命为价值基础的善恶彼岸的道德,尼采认为以基督教为代表的旧道德是否定生命的、无视生命的,而在他的观点中把生命看为第一重要的东西,“道德中的每一种自然主义,也就是每一种健康的道德,都是受生命本能支配的”。尼采强调生命的意义,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生命价值观建立的基础,把生命的意义由基督教虚无缥缈的彼岸转换为立足现实的、活生生的此岸,以生命力是否强大作为评判生命价值的标准。

四、尼采的生存观点给我们的启示

尼采对传统生命观的批判实际上是教导人们要回归个体生存所在的大地。对生存问题的考察,对超越生存有限性的可能的寻求要在个体生存之中进行。从这一点来说,尼采的哲学比传统形而上学对个体生存的态度要更为积极。他反对哲学家们用非历史的、永恒的观点来看待一个事物,他反对“存在者不变化,变化者不存在”的这种说法。他认为个体存在着就要发展着,肯定个体生存的意义,要从生存方式之中去寻求本真意义上的存在。人类一直引以为荣的道德文明,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项重要标志。仁慈、诚实、友爱、平等、正义等价值观一直在鼓舞着人类不断探索通向更高尚、更美好社会的道路,但是尼采因为痛恶基督教道德的颓废性、腐朽性和不合时宜性而反对一切道德,认为所有传统道德都是违反自然的,压迫生命活力的,这确实有失公正。客观地看,尼采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有其合理因素和价值。因为,基督教道德的确有其不合时宜的一面,如那些教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教规”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它所倡导的怜悯、仁慈、同情等都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品德,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所必须具有的基础。因为人作为社会的存在,是生活在群体,生活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的,人不可能离开社会去得到更好的发展。但尼采对于社会原有道德的全盘否定肯定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正确的,这必将导致道德虚无主义,会导致人与社会的脱节,这是极端错误的和危害极大的,对此必须坚决反对。因此,我们对于尼采的生存观,不能全盘接收,我们在肯定他的批判精神、进取精神的同时,也要看到他观点的局限性。我们可以根据已确立的道德价值体系,在其基础之上加入尼采生存哲学中的有益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更好地吸收尼采生存哲学中的有益部分,并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中建,巨乃岐,王健.尼采“超人”概念新解[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

[2]王守昌.尼采的道德哲学[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5).

[3]普慧.尼采的虚无主义与上帝之死[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6,(1)

第2篇:生命哲学范文

一、 关注行动——人与宇宙的关系

生命在于与周围世界所获得的关系,正如劳伦斯所说:“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完美关系就是生命本身。就它的第四向度意义而言,它是永恒的、完美的。”[1]这种“永恒与完美”的四维关系,不仅体现在人类身处自然、并与自然建立全方位的空间关系,同时也体现在人类对宇宙自然的行动的关注和感知,它具有时间的连续性。行动正是一种连续的节奏,它是连贯的变化,而非某一时刻的状态。正如玛斯庄园的日升日落、春去秋来、拉格比庄园四季的变化。关注行动就是以身体作为感知的媒介,人类用流动着汩汩血液的身体和宇宙自然万物建立起必不可分、浑然一体的联系。身体“关注岁月与季节的大行动、灵魂的轮回的行动、女子与男子的生命合为一体的行动,漂泊的月亮的小行动,太阳的大行动……”[2]这些生命的行动。关注行动本身也正是人类与宇宙建立起的一种“有生气、有助益”的关系,是维系人类与使其内心获得养料与新生的伟大源泉——宇宙——的联系。当钟表取代了太阳,人类不再以对太阳行动的关注作为对时间的感知,表盘上的数字,即时刻和状态称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对状态的关注,是人类割裂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系的标志,当下成为人类唯一的存在。对与当下与状态的关注,使得人类不顾古老的传统与训诫、不管未来的隐忧与灾难,恣意挖掘自然、挥霍自然,自然丧失了与人类血肉相连的地位,成为被认知、被利用的客体,人类从与宇宙自然的密切关系中抽离。在劳伦斯看来,这种抽离,不仅在消耗自然,同时也在消耗人类生命本身,“人类就像一棵被连根拔起的大树,根底朝天”[3]。

人类之所以取消对宇宙行动的关注,可以追溯到悲剧时代。在悲剧时代以前,人类满怀自信地拥抱着宇宙与生命,将自己与宇宙连为一体,以血流感受生命的脉动、宇宙的行动。前悲剧时代告诉我们,“人的最大的需要就是永远地更新生与死的全部节奏”[4]。而释迦牟尼、柏拉图、耶稣这三位极度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却对人类训谕:幸福只有在脱离了凡俗生活的抽象自我中才有,幸福超脱了平日的生死成败,而存在于“永世不变”的或者永恒的生活之中。正是因此,人类几乎被完全从季节、生死和成败的富有节奏的生活中抽象出来。劳伦斯认为,这种抽象既非幸福也非解脱,而是虚无,这种抽象带来的是毫无意义的僵化[5]。也因此“最近三千年的历史走的是一条引入理想、空想和悲剧的歧途”[6]。理性主义宗教和哲学,在工业文明面前的溃败,使得这条“歧途”结束。在被知识和理性操纵的工业时代,人类以理性思考、以知识定义世界的状态,取而代之以身体、血液感知世界的行动。理念、知识与人的身体感知相悖,人类对理念和知识的仰仗,使得人类割裂了自古以来用身体与宇宙建立起来的密切的联系。因此,劳伦斯说:“对我们来说,生活已经死了”,“‘知识’毁掉了太阳,把它变成了一个布满斑斑点点的气体之球;‘知识’毁掉了月亮,把它说成是一个受天花般的死火山侵蚀的毫无生命的小地球”,而现在“机器毁掉了地球,把它变成了一个稍微有点崎岖不平,但你可以遍地飞驰的平面”[7]。工业时代的宇宙,拥有人类的认识客体和利用对象的双重身份,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彻底破裂。

劳伦斯认为,能拯救人类走出困境的方法就是返璞归真,“走到理想主义观念以前,走到柏拉图以前,走到生命的悲剧理念出现以前”[8]。人类必须回归整体,以生命的纯然状态回归自然中的位置,关注生命,重新在万物中建立联系,“让大生命在日换星移的宇宙的接触中再生”[9]。劳伦斯将这种对自然的关注深刻体现在其作品中。在《白孔雀》中,他描写了主人公西里尔将身体融入自然的感受:他的双眼看到鱼儿、树林和山谷,耳朵听到唱出生活欢闹的潺潺溪流,身体感受到“阳光的嬉戏”、风儿的微拂和土地的温暖,他还嗅到芦苇的清馨。而具有“农妇本能”的乔治,则更是将自己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他回忆大柳树边的那棵茂密的梧桐树时说:“记得当我的父亲折断它的主枝时,我非常难过……好像我自己的主茎也被折断了似的。”[10]在《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康妮在如注的滂沱大雨中裸身一路跑开。她发出野性的狂笑,朝大雨挺起酥胸,展开双臂,在雨中朦胧地奔跑,跳着她多年前在德累斯顿所学的律动舞[11]。康妮正是用身体去感知自然,是一种“野性的顺从”,这种顺从使她感到生命的存在,尽享自然的厚赐,感受到大写的生命的存在。

二、 血的意识——男女两性的关系

第3篇:生命哲学范文

《泰晤士报》曾经这样评价《生命之树》的导演泰伦斯马力克:这位哲学家导演的作品如此之少的原因在于,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试图回答一个关于生存的意义的问题,每次他都给出一个答案难以理解。 泰伦斯马力克曾在哈弗大学跟随斯坦利卡维尔教授,学习哲学。他青睐于对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马丁海德格尔、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研究,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马力克影响更深广,1969年马力克将海德格尔的《论真理本质》一书翻译成英文。而在他导演的影片中也总是围绕着哲学与自然、生命本意的扣问。在他的电影中也能看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演绎。 什么是存在主义?萨特相信存在即是被感知,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的法则的前逻辑(非逻辑)思维方式,逻辑(logic)应源于讲话(Legein)的母体,Legein所意指的并不是一种顺序推论、前后连贯的语言,而是对已然消散的存在之痕迹的一种收集、一种收获、一种聚敛和一种复原(即回忆)。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是一部成功诠释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的影像作品,也创造了一套存在主义的影像叙事风格透过影像的叙事电影语言镜头画面与话语的模糊:人物X的独白的心理时间来操纵影片的物理时间、画面呈现影像时间虚拟现实时间,所制造出的时间错位、模糊来呈现思想上的至上和真实,或的内心的自由。《生命之树》影片也展现出这种非逻辑性的叙事风格,影片的影像(镜头语言)与话语形式是自由的,来至不同角色(母亲、父亲、杰克、教士)围绕生命意义思考的旁白,与现实、回忆、幻想的画面无规律可循的交织在一起。这是已然消散的存在之痕迹的一种收集、一种收获、一种聚敛和一种复原(即回忆)的叙事非逻辑性,对内心的存在的自由的诠释。

二、思与诗的影像诗化的修辞风格

在《生命之树》的影像里,它是由许多关于现实、回忆、幻想的碎片似的片段组成,每一影像片段在柔缓的音乐的伴奏下,诗意的旁白下,显得动人而意蕴深长。母亲给予小杰克了对生命之路(生命存在状态)的启蒙的旁白:修女们曾经教导我们活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秉随天性(本性之路),一种是慈悲为怀(慈悲之路),你必须选择一种自己的活法。悲悯不是给自身带来愉悦,而包容他人的轻视、遗忘、憎恨,包括侮辱和伤害。伴随着缓缓摇晃的镜头:小女孩依附在窗台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小女孩怀抱着小狗站在草地上,透过蓝天云层的阳光,田野中的向日葵花簇,透过小女孩的背影,在草地上的吃草的奶牛,女孩依偎着父亲,逆光的夕阳照射着他们。旁白、音乐与画面形成了影像的互文,看似画面的内容与旁白没有直接关系,而一些列的影像传达出了一种亲近自然温情宁静的画面;影片的风格与塔可夫斯基的《镜子》非常相似,具有诗化的叙事风格。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观认为一切艺术都是让存在者的真理达到发生,艺术本性上是诗。

影片中间部分由一大段的宇宙生命起源演化的影像,与现实回忆中的杰克的生命成长历程有着换喻的修辞关系。向日葵、树、戈壁之门、海洋、沙滩的意象反复在影片中出现,甚至在影片的结尾所有的人物(现实、回忆中人物)跨越时空的界限,都聚集在沙滩上面超海洋,这些都是影片中的隐喻,正如影片的旁白所揭示的,父亲教给小杰克生存的成功之道:要有坚强的意志,若你真的强,人们会对你刮目相看。你知道那些头脑人物是如何登位的?见机行事,别让他人左右你,如你有追求,就要去做,别抱憾终身。教堂教士的教育世人对生命的无常坦然面之:生命如浮云易逝,如秋草易枯,如树木根基尽毁,难道这是宇宙无常之际的骗局?有谁可永生,永存于世?我们不能驻足不前,要勇往直前,我等必须寻找生存与毁灭的本意,除此,无他法可以带来安宁,智者与义士的血肉之躯,可否历经痛苦,可否经忧患,可否于残破于眼前而不惊恐,可否受病痛而不气馁,汝等信我主否?这世上无一处场所,可永保安康取之亦将还之。这是对生存状态、生存的态度、生命进化形式的思考的隐喻。

第4篇:生命哲学范文

(一)单一的研究思路

由于受到实证主义的影响,许多心理学研究,从选题开始,就是以得出被假定制约着人类行为的一般法则为目标的。在经验主义影响下,实证主义更25注重用精确、客观的话语方式描述现象,因此多数心理学问题在研究伊始,就已经想好了所要运用的测量工具,对研究对象,以及实施过程做了详细周密的规划,并对预期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在研究过程中,更是直接采用既定的量表,搜集所需的数据,加以统计学的运算,最终得到一个或一组数值,用这一数值来描述一件或一类事件发生的趋势或概率。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完全是实证主义的研究思路。然而,与其他自然科学学科不同,心理学所针对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人的多样性在这种量化的调查取证中完全无法体现,由此对于研究结果的描述也只是表面的、粗浅的大概,最终提出的干预方式也仅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对策,针对性不强。因此,用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指导心理学研究,在研究初期就忽视了人的多样性,使得研究结果在解决问题时失去了实用价值。

(二)物化的研究对象

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心理学研究总是忽略现实生活中的个别事实,力图把握各种必须当做个案来加以研究的现象,并且有意无意地将研究对象分割成不同的部类,以便从更细致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受实证主义影响,许多心理学研究希望透过观察和感觉经验,去了解每个主体身处的客观环境,并将这样的现象做个案研究,由一个人,推及一群人,由一群人推及一类人。在任何一门学科中仅仅凭借感觉和经验做研究是经不起推敲的,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心理学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整合时,恰恰忽略了人的本质的多样性,将人按照客观存在的条件分为几类,或者将人的生命整体割裂为毫不相干的几块。生命应该是时间上一个永不间歇的自发流转,是一种“绵延”的意识流。这种机械的分割破坏了生命完整性,将主体生命的每一个时期看做是互不干涉的几个不同阶段,从而忽视了早期生活经验对于主体后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研究结果,我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得出的结论也仅仅是数据和数值的文字性描述,并不能详实可靠地说明问题。

(三)僵化的研究方法

在实证主义影响下,多数心理学研究默许这样一个事实———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采取严格的科学方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应该的。相比多数社会科学学科所做的文献研究和思辨研究,许多心理学研究更偏爱通过系统方法(如调查问卷)而获取证据,或通过“受控”的观察来搜集第一手资料。常见的心理学研究喜欢在一个可控的环境中,发放既定量表(这些量表是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量表上的内容不能随意更改),用统一的指导语将研究内容强加给被试。当研究人员采用这样的研究方法时,自然而然地将被试搁置在一个被动地位,即使这是一个关乎自己的研究,作为被试也丝毫没有权利对研究作出任何评价或提出任何建议。这种生硬的研究方式忽视了被试的主体性,使生命失去了“流向一个不能确定的方向”的可能性,往往让人难以接受。然而,被试身处这样一个受控环境中,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调查。这种丧失主体自由的心情可想而知,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也会随之大打折扣。由此观之,这种实证主义研究观被人诟病,其一在于未认识到心理活动的生动性,从而将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僵化的客体去研究;其二在于未认识到心理活动中人的特性,从而将人置于客体行列,并用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来分析人的种种心理活动。

二、生命哲学指导下的心理学研究新理念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反对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而产生的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发端于叔本华和尼采,代表人物主要包括德国的狄尔泰、齐美尔和法国的柏格森。尽管这些生命哲学家在理论上各有主张,但他们之间很多关于“生命”的论述却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将关注的主题由自然物质世界转向了人自身,转向了人的生命,以及与人的生命不可分割的人的生活;他们反对把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还原为物质或精神存在,更反对把它们的特性简单归结为物理特性,而认为应当把它们看作是具有活力、或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存在。哲学所应探索的不是世界的物质或精神本原,而是内在于并激荡着整个世界的生命。由此出发,他们强调生命的变异性和创造性以及作为人的生命体现的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强调生命和激情对理性和经验的超越。换句话说,生命哲学就是把生命看做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领悟,是心灵的内在冲动、活动和过程;他们虽然强调生命和激情对经验和理性的超越,但是又并不完全否认经验和理性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带有一些非理性的倾向。

(一)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研究目的

生命哲学首先提倡尊重主体的生命,也就是允许主体产生属于自己的心灵冲动,保留自己的生存体验。因此,在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就要将这种宽容的心态贯穿始终。20世纪末,我国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认为我国教育应该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又何尝不是如此,保有个体的独特生命体验,提倡个性的多样化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允许和尊重人的自由发展,尤其是心灵上的自由发展。首先,在课题选定上应该尊重现实生活中的个别事实。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一个时期,甚至时间点的思维意志都不相同;即使是面对相同的事物时,不同的人所做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如果仅是从把握那些可以当做个案来研究的现象出发,就免不了落入为了研究而研究的形式主义。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种体验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因此心理学研究应该适当放弃其个案研究的思维方式,将更多的视角转移到生命的个性意义上来。其次,心理学研究应该将重点放在对既成事实的干预或问题的解决上。现象作为已然存在客观现实,其存在必是合乎理性的,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应该更加侧重于问题的解决。人作为一切生产关系中的主体,我们所做的一切研究都不应该脱离人的发展。现象的展示和事实的陈述其目的是提醒大家更好注意,由此通过积极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升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心理研究角度促进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将情感的付出融入研究过程

心理学研究的过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互,研究人员应该对研究过程投入情感,真诚对待研究被试,才能收到理想的科研效果。每一个人都有着对亲密和真诚的人际关系的渴求,只有在这种关系中真实的情绪和情感才能自发地表现出来。正是在这种充满信任和理解的气氛中,心理研究才可能消除隔阂,将抵触情绪降到最低,获得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即使是一些性格怪癖、固执、武断的人,也会变得通情达理;一些神经过敏、好冲动的人,也会变得精神放松,更可能对研究人员敞开自己的心怀。当今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研究中,提倡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这是一种相对于量化而言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人员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充分地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而不是在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中,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这种研究方法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实际互动来理解他们的行为。在调研过程中,研究人员与被试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建立起亲密交流的朋友关系,使得双方更容易处在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条件下。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在对被试人做调查研究之前,首先要做一种情感的投入———做被试人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他们防御戒备心理,使僵化的“索取—获得”关系消失,从而鼓励被试人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与研究人员分享自己的生命体验。也只有在这样的研究场域中,被试人才会感到精神振奋,更乐于表达、倾听、分享新的思想。从而使心理学研究更加人本化,真正走进人的思想和心灵。

(三)构建研究的主体间性

第5篇:生命哲学范文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卷六】【生部】生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屬皆从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下象土。上象出。此與出以類相從。十一部。凡生之屬皆从生。作为动词的“生”的含义如表1所示作为名词的“生”的含义如表2所示。

2.建筑的生命精神内涵

古人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时间现象,从而产生了具有不同情感的生命感悟。例如:《周易》“生生之谓易”。这是从时间循环变异现象而产生的恢宏阔大的生命情怀。又如:《周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具有生生之德,正是四时运行而化生百物,并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生命顺序,“突现了生之理”(朱良志,1995)。尤其是自然景物随四季的盛衰荣枯更容易化时间现象为悠悠心境。这是从四时运行的时间现象而产生的对生命过程的感悟。中国传统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古人的时空观念或者说是宇宙观。宇是空间观念,宙是时间观念,宇宙连用是时空观念的综合体现。《庄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二字连用,始见于《庄子•齐物论》曰:“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可见,对中国古人而言,时间的体验虽然是具体的、经验的,但更是一种无法定质定量的心理时空。他们善于将物理时间转换成富有感性色彩的生命感悟,其关键就在于客观场景的具体时间现象能否在人的心理上引感。2.1建筑时间观建筑的时间观,体现在居住其中的人的心理感知从而对时间现象进行抽象的抒怀。而这种时间观往往是同“宇宙”的观念相连,指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古人崇天“巍巍乎,为天为大”,古代的建筑甚至城市规划,也往往“象天法地”。《三辅黄图》上记载的营建咸阳时的“……信宫作极庙,像天极”,汉代宫室,如班固所谓“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1]P24-25,都是古人建筑时间观的体现。另一方面古人对时间秩序的感知上升为规范人们行为的“礼”的秩序,因四时四季不同,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所建设的建筑,形成的不同的空间与氛围。今日北京仍然保留有祭祀自然的坛庙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2.2建筑空间观当人们在院落中,触摸斑驳的墙体,看着白墙上枝桠稀疏的影像岁日光西暮,而逐渐挪移,时光在建筑上完成了传递,而人们也从光影的变换中体会岁月时间的流逝。完成了从时间到成空间的转变。传统建筑院落所构成的空间,在园林住宅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把构成院落的元素仅仅当成建筑元素的话,那一道门、一扇窗便只是具体的物质存在;那一面墙、一座游廊,只是空间的分割,但就是这些实实在在存在的建筑元素,在时间的作用下,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观。即时空的交错与融合。作为建筑的使用者,居于其中的人,在游廊中穿梭,透过一扇漏窗,望见如意门洞所框出的半枝芭蕉,于是多个空间在以人为主体的活动中,完成了空间的转化。“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多进院落形成的纵向纵深的空间序列与横向跨院形成的水平序列,往往通过不同的墙体或门的变化完成空间的转变或推进。建筑元素就变成了空间转换的节点而存在。

3.中国建筑艺术的生命论

3.1生——生命结构论张皓[2]认为立足在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广阔背景上,中国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生命哲学。他认为这一哲学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结构,以“生命即本体即真实”为其基本纲领,并通过时空两位的纵向横向展开,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有机生命之网。因此有了“生之为性”的哲学命题。善即生即仁,人间之美乃生之美。故天地之大德曰生,这“生”是真善美的统一。3.2时——生命时间论中国文化形成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时间观,这种时间观十分重视生命,以生命的目光看待时间。“莫若以时”,以时就是应时,适时。具有两个侧面即莫错用时和莫错过时。而由此“奉天时”通过审时,窥时的到达“契时”最终达到“契生”和“与时俱化”。3.3气——生命基础论中国哲学以气为本原范畴,中国美学也以气为艺术生命之本,气是美的发生与作品的活力所在。中国文化思想以“气”为万物之本,生命之元,阴阳之化,精神之流;中国文化以“气”将精神与物质、运动与时空统一的思想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对于美学,以“气”阐发之,更有无可比拟的精辟、深刻、超然于贯通等长处。所谓“三来”盖之文艺创作由审美感应而的三种动因:神来,情来,气来。自魏文帝曹丕主倡以气论文之后,人们更多的从艺术创作本身来寻求气的奥秘,气范畴也更多的纳入审美主体的内涵。曹丕《典论论文》曰:文以气为主。“文以气为主”是一个划时代的命题,标志着文学由经学的附庸走向自觉、自立。中国美学素以生命之气来看艺术和审美活动。在中国美学中,神气既指创作个性才气的油然体现,又指艺术作品奇妙传神的审美特征。

4.结语

建筑的生命精神内涵,特别是传统建筑自营造之时,就同“生”息息相关。传统建筑观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便生利人”。人们从自然界中的万物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也认识到了阳光、水分、植物等条件对生命的重要性,“生”,是华夏先民对自然事物的一种极远古的认识。生命是有限的。一座建筑的生命可以很久远,远到建它的人随风逝去,而它依然挺立;一座建筑的生命也可以很短暂,短到它还未建成,可能就一夜间轰然倒塌。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亦是有感情的。建筑中承载着使用者的喜怒哀乐,保留着居于其中的人的痕迹。于是人们可以在古建筑中发忧思之情,才可以在建筑中缅怀曾经的人和事。

参考文献:

[1]王其亨,当代建筑史家十书•王其亨中国建筑史论选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年9月

[2]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3]萧默,建筑的意境,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1月第一版[4]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6]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冯柯,说宅,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

第6篇:生命哲学范文

关键词:自我批判;哲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哲学本质上讲并不是提供具体系统的理论知识,哲学的本质是提供思想。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它并不能让学习者学会“是什么”这一类的具体的知识内容,而是思考“为什么不是这样”和“应该是那样”的一种思维活动,哲学的侧重点则更多的是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正如哲学的本身意义是基于对现有存在的批判,从而为人们指出更新更合理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回答人们的疑问和生活的意义,帮助人们更有价值的生存。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就是因为哲学与其他具体学科不同,它没有某些确定的领域,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但它可以立足于整体和全局,在现实的运动中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它帮助人们从身边的琐事中超脱出来,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人生和世界的根本问题,使人能在繁琐的事物中过的更加有意义。

一、哲学批判的基础

哲学意义上的批判并不是对以前原有东西的否定,并不是抛弃以前所有的东西,而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的反思和批判,其目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而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也就是说,哲学的批判是对原有东西的适当调整,批判的基础首先在于对现存进行合理的理解。哲学是对智慧追求的一种过程,但其过程要立足于现实,以现实为根基,就是对过去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哲学是帮助人们理解和认识现实生活的;永不满足的是人类的天性,但这个前提是必须满足他个人的基本生活之后,不安于现状的人类,是在已有现状的基础上的不满足。如果说,现有的哲学是对原有哲学思想的再思维活动,可以说它是现有哲学思维活动的前提,没有前提作为批判的目标,批判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哲学不可能得到继承、发展和延续,现有的批判者也就没有足够的精神粮食,为人类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基于人类的认知活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这是使人类具有不同于一般生物的特点,其以语言符号系统作为媒介和社会传递物的人类,不仅能够从前辈那里获得和掌握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能够把自己所取得的知识和经验传递下去,为后人的认知和创新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社会传递模式使人类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这个过程也需要对以前的事物的进行鉴定,接受的过程并不是盲目的,否则就不能反映出创新和发展,所以人类发展和创新是离不开哲学批判的。哲学就是在西方哲学传统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对这个传统的继承,就不可能有哲学;当然,哲学对人类的作用,更在于对传统的革新,在批判中实现对传统的变革。对现实的论证,也是哲学批判得以进行的条件,在论证中才能深刻理解现实生活,才能发现其中的不足,才能知道批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去批判,通过批判要么修补了原有的观点,从而实现超越,或者摧毁了原有的体系,实现自我扬弃,开拓出新天地。

在哲学的批判中,通过对时代的存在和意义的理解或自我意识,科学地把握实践中的矛盾,正确地提出问题,以及对事物特别是惯常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论前提的勇敢怀疑,是至关重要的两个部分。不能正确的提出问题,也就失去了批判的对象,“胡批”、“乱批”不是哲学的功能;没有勇于怀疑的精神和态度,迷信权威,唯书唯上,做习惯思维、习惯势力的奴隶,也就不可能有批判的要求。哲学的批判是一种彻底的批判,这种批判贯穿着对批判者及其哲学本身的自我批判,它所要批判的不仅仅是作为思想对象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哲学理论或哲学思维方式自身。哲学的自我批判的内在要求是批评者要敢于面对和承认的时代的局限性,社会环境、传统给自己造成的局限性。没有人可以超越自己所存在的时代,没有真正意义上一尘不变的东西。真正有生命力的哲学,它是能意识到这种局限性,并将对这种局限的反思、批判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才能是人们加深对现实存在的历史性的理解,从而才能确保哲学的价值性原则不会因僵化自封而死亡。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纠正,自我超越,才会使现代哲学的价值立场更为合理,才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更好和更为合理的方案。

哲学批判是一种冷静的无私地反思和批判,通过对时展的自觉把握,渐渐地明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情况,进一步明确人类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以促进人自身发展的方向感,增强在实践过程中的自觉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哲学之所以是不可替代的,是在于人类不能没有对自己的存在和发展上面的自我意识的理解。新的哲学问题,新的提问方式,以及对问题的新探索,对人类生活的进行批判性的反思,理性的揭示人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现实的选择,从而塑造和引导新时代的到来。

哲学创新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创新不是随意可以进行的。只有当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系统反思的时候,才可以实现自我完善,可以向前发展,才能做到既肯定自己又超越自己,不仅实现了哲学上的创新,而且还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社会变革。

二、哲学创新的意义

哲学必须创新的根据是在于社会实践是永无止境的,新的实践需要一种新的哲学理念作为支撑,因此创新也是永无止境的。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实践中,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特征的社会实践,对象,内容和具体实践的水平也各不相同。实践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是在不断前进的发展,是超越自我极限的发展,是制约和打破制约的矛盾斗争中不断前进的。只有在实践中勇于创新,才能不断获得新的知识,才能永葆哲学的生机和活力。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时代的哲学创新,从来都是以当时实践突出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并存在着自己特有的历史局限性,不断克服这种局限性就构成了历史的连续和理论的发展。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每一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都是对于现实实践的彻底反思和深刻批判的结果,不仅为人们解决现实问题指明了途径,更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方向,并描绘出了具体的蓝图。哲学的批判是不盲目和随意的,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故弄玄虚,它要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冷静和理性的指导人们,让生活更合理,使人与世界的关系更加和谐。

在哲学创新的过程,必须以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依据,据实践的历史任务和所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才能够进行。理论来源于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但不能认为,在实践的基础上,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也不能认为实践的人越多,理论水平也就越高。哲学的创新首先要掌握前人传下来的思想,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水平,开阔眼界,勤于实践,善于接受同时代的不同观点和意见,敢于提出新的思路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为世俗所羁绊,要以海阔天空的胸襟和卓越超凡的智慧,才可能进行艰难的创新。创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切不可把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对社会实践进行的反思和批判,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为了人类全面自由的发展。只有在批判中,才能出培养独立的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才能逐步走向公平公正的新境界。虽然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和艰难,但这个过程会一直进行下去,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

三、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

现代化是人类的必经之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影响,它们对对欧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有些还延续至今。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发展步伐较快,在这只争朝夕的节奏中,我们有时还来不及对当下所发生的进行反思,更不用说是批判的批评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理性的借鉴欧美国家处理这些影响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等,使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尽可能的避免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可避免的出现也要想法设法使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例如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和国际标准接轨,这些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标准,我们在吸收的同时,即吸收了其中的精华也吸收其糟粕,这就让我们必须坚持深刻领悟中华文化根本精神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髓,做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文化的自觉和实践,再现中华文明的伟大魅力。

四、哲学的教育培训

哲学教育培养的好坏直接涉及到哲学创新的问题。按照哲学的规律来讲,要想培养出创新者,首先就要培养出批判者。这是因为,每一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都把前辈取得的成就视为自己试图去超越的目标,而这种努力一代代传承,一代代的发展,这就是哲学的发展历程。当其他学科都试图去搞明白:“这是什么的时候”,唯有哲学在思考和探索“人为什么要去了解这个是什么”做为一种高级精神思维运动,那就是对于每一个时代人类的智慧达到的最高水平和极限状态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自我意思和自我测度,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质疑,挑战和超越,不断更新和提高人类智慧的哲学分析水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哲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出自己的批判者,用先辈们的思想培养掘墓人。

哲学教育应该恢复其本来的面目,就是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在思想的相互的流中逐步领悟到批判性思维活动的意义,才能培养出创造思维能力。因为不断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扬弃是哲学创新的生命力,只有把学生们引入到自发的批判性思维活动中,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教育,也只有这样,哲学才能得更好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0-1

[2]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04-1

[3] 康德.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M]人民出版社,2009-12-18

[4] 罗素.哲学问题[M]商务印书馆,2007-04-1

[5]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0-1

第7篇:生命哲学范文

生命可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科學家已找到了各种各样顽强的生命样本。而人类刚更是无论从生理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充满了极端条件下的生命奇迹。这一切何解?西方哲學从活力、意志、无意识、生命冲动等等方面展开论证。而东方哲學刚从万物一体、万物本源具有无限潜能的高度进行解析,

极端条件下人的生命奇迹

生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它们可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在地球上很多原本认为根本不可能存在生命的极端条件下,科學家都陆续寻找到了各种各样顽强的生命样本。

极端条件下生命的发现,证明了生命具有不屈不挠的创造力,而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更是充满了生命奇迹。

2011年8月5日,33名被困700米深处井下的智利矿工,历经漫漫69天,终于在2011年11月13日重见天日。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地震的灾后救援中,涌现出诸多废墟下存活的“生命奇迹”……在这些极端困苦的条件下,缘何生命奇迹不断?是强烈的求生渴望,是对生命的坚持,是人在艰难困苦中求生的欲望和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自觉追求。

相对于这些在极端条件下所创造的生理奇迹,人类在极端条件下所创造出的精神层面的奇迹更加可歌可泣:“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前苏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当代中国的张海迪更是以顽强的意志演绎了极端条件下人类精神之花绽放的极限。

东西方古代先哲对生命有不同的解读。

西方哲學维度对生命的思考

活力论曾经在哲學史上盛行一时,它认为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是绝对的,只有在有机物中才具有生命活力。这种活力,在希腊语中称之为“隐得来希”(entelechy),古希腊的科學权威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任何生物体内,都有一种叫做“隐得来希”的神秘力量,它并不存在于空间中,然而可对空间施以作用。

叔本华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學及生命哲學流派。他认为人类真正的本质、本源应当从人的内心深处去寻找,这就是人的生存(生活)意志,或下意识的生命本能的>中动;而生命乃至世界的本质就是意志。在他看来,生物最珍视的就是其生命,只要求得生存,其他一切都可以忍受:反之,其他一切都会失去意义。生物如此,其他一切事物亦如此。例如,一颗埋在土中的种子,可以长久不发芽,却能保持其生命力,这些都是它们求生存的表现。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人生就是意志活动”这一中心论点,但是在意志领域发现了一种不曾被污染的健全本能——就是对生命的深深眷恋与热爱,提倡正视人生的痛苦而不是逃避。基于此,尼采把“意志”看作是一种个人自我引导与自我超越的“权力”,是完全自由的,不应该受到任何环境影响的而能够支配环境。尼采强调权力意志的作用,进而提出一种超人哲學。他认为,超人能够控制自己的内驱力,能够自由选择而使自己有所成就,而种种恶劣环境是对超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考验。

而奥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则认为真正支配人类活动的是无意识,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无意识才是埋藏在水面下的巨大冰山的主体。无意识中起主导作用的又是性本能,并且认为性本能有不同的两类,即最广义的性本能以及攻击本能。最广义的性本能又被称之为生存本能,包括人的一切积极的、爱的、建设性的、寻求安全躲避危险的种种求生意志。攻击本能又被称作死亡本能,人的一切消极的、恨的、

转贴于

破坏性的等等毁灭意志者包括在内。正常情况下,人的生存本能起着优于死亡本能的主导作用。

法国哲學家柏格森倡导的生命哲學则是对现代科學主义文化思潮的反驳。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唯一真正本体性的存在——生命存在的“绵延”。这种借助于直觉(而非分析)体认、领悟实在的方法,在哲學史上叫做直觉主义。在《创造的进化》中,柏格森提出和论证了生命的冲动。“生命冲动”既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又是创造万物的宇宙意志。“生命冲动”本能的向上喷发,产生精神性的事物,如人的自由意志、灵魂等。

东方哲學视野中的生命智慧

古老智慧的中国道家思想认为,万物实际上是同源的,并且越低等越质朴的生物其能量更加巨大;而人只要通过修炼,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在《至乐》篇中就阐释道:万物的种类,都萌发于极微小的物质‘几’,这种‘几’不断演变而成人,最后又返回到大自然极微小的质体。庄子认为通过修炼得道的“至人”,将进入绝对的“天人合一”,就可以长生并且摆脱一切劣境的束缚。

起源于印度、光大在中国的北传佛教,认为人本具有无限潜能,但因为“无明”而被无边欲望所苦。勤修“戒定慧”三學,就可以进入“涅”的至高境界,并产生六种神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一通永通,一得永得,再不会失掉。佛教同时认为,万物皆为“有情”,所以力主“不杀生”和吃素,因为动物也有感情,被杀时其惊恐异常,并会在身体内产生大量的毒素。

起源于古印度的瑜伽修炼术已经风靡全球,

“瑜伽”名称的本义便是“相应”的意思,意即通过“梵我一如”般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相应,人的身心高度融合,潜能也得到极大开发提升。瑜伽练习者通过修炼来制约自己的内心活动,达到瑜伽的境界,即彻底清除了一切物质欲念,进入超然存在的境界,就能够把自己的感官从感官对象事物那里撤回来,这样的人就是真正处身于智慧之中。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能成大事者,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以“浩然之气”保持气节,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够经受各种逆境考验并超越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第8篇:生命哲学范文

当前,山区职校生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弱势群体,他们是中考的失落者,其中大部分是学校“问题生”或“特殊生”,他们在学习或生活遇到不顺利时,往往就把郁闷、迷惘、痛苦深埋心底;在个性伸展、独立意识受阻,自立性被忽视或被妨碍时,会通过无视或漠视生命等方式来表示他们的反抗,具体表现在:

1.不务正业,虚度青春。一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睡觉、玩手机、看视频或聊天;部分学生经常旷课,沉迷于游戏厅或网吧,在校得过且过,荒废学业,虚度青春。

2.斗殴伤人,漠视生命。近些年,从学校违纪学生处分的情况分析来看,其中一半以上受处分的是打架斗殴的学生,部分学生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违纪违规,伤害生命。如上学、放学时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车祸的;违反游泳禁令下水溺亡的;违反学校管理规定爬墙、爬窗摔伤的;上体育课不按教师要求活动导致受伤的;上专业实训课时不按规程操作发生事故的;课后吸烟、酗酒,个别学生还与社会青年一起吸毒,自我摧残等。

4.偷尝“禁果”,践踏生命。有的学生放纵自我,与社会不良人员交往密切,践踏自我;有的学生陷入早恋,不懂得自我约束、自我保护,从而发生“早孕”,不得不采取措施终止妊娠,这是对生命极不负责的态度。上述现象无不反映当今部分中职生对生命的漠视和践踏,对生命价值认知的不足及态度上的偏差,反映出中职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二、在德育课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尚未系统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中职学校生命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生命安全知识教育上。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究,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中职德育课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渗透途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挖掘哲学与人生课程各单元知识点,有计划地渗透生命教育内容

从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看,中职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五个单元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梳理了各单元知识点,并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具体表现在:

1.渗透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教育。在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使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让中职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的祖先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都没有放弃对生的渴求,而生活在当代的我们没有理由去虚度光阴,漠视、践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相反应该倍加珍重和爱惜,从而促进学生牢固树立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

2.渗透认识生命、感恩生命的教育。在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事物和周围的事物是紧密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自己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孤立的个体,没有大自然恩赐、父母养育、教师教诲、他人关爱和国家守护,我们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长。教育学生对周围的一切常怀感恩之心,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学会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坚决反对无视自己、践踏他人生命的暴力行为。

3.渗透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在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让学生认识身边或全国优秀人物奋斗事迹,真实地感受和体会到生命意义和价值,从而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生活实践,提升文化素养,促进专业成长,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享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活出人生的滋味,绽放生命的光彩。

4.渗透理想信念对实现生命价值追求作用的教育。在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教学中,要强调理想和信念作用,让学生明白理想对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个人只有拥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悲观的情绪,才会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渴望,发挥人的潜能,促进生命价值的实现。

5.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第五单元的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明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正确处理一切人生问题的前提。要加强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升生命质量。

(二)在哲学与人生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

第二课堂是课堂内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由于侧重在实践中体验,符合中职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和好“玩”的心理需求,因此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深化并践行生命教育的内容。

1.围绕单元知识,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如让学生在校园内采访校园“成长之星”或在寒暑假去采访我校优秀毕业生成功创业的事迹或收集家乡成功人士故事等,再从哲学角度辩证地去分析成功的原因,探究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寻找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撰写文章并在学生中交流分享。如2013届水电专业的苏德敏同学在暑期采访了我校1991届优秀毕业生余作旗,撰写了《从职专生到“水电大亨”的人生启示》一文,并被主人公的信念和行为感动和折服。同学们在采访中感悟到中职生生命的多姿多彩,体会到生命在曲折中成长,潜能在磨难中激发,进一步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不仅如此,我们也安排了学生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家庭、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增进他们对苦难的理解,珍惜现有的生活状态,学会感恩等。

2.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法庭旁听。如每年的6月份,组织部分学生到县看守所视察,目睹这些犯人失去人身自由的无奈与痛苦,感受生活中违纪违规、漠视生命、伤害生命、践踏生命的严重后果,自觉改正在校我行我素、不计后果的行为,促进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用法纪来呵护和保障生命健康成长。

3.结合学校“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主题月教育活动。如每年3月份的主题是“综治安全教育”;6月份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12月份的主题是预防艾滋病的“红丝带行动”等,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与学校月主题有效结合起来,开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主题活动,探究中职生如何正确面对人生发展道路上的诱惑,促进中职生掌握运动、交通、消防、游泳、心理健康等安全知识、增强识毒、防毒、拒毒、禁毒等意识,引领学生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三、总结

第9篇:生命哲学范文

一、柏格森生命哲学理论概述

亨利·柏格森是生命哲学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生命哲学理论以生命冲动为基石,以绵延为本质,以直觉为方法,强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把对世界整体和人的存在的认识推向非理性的直觉。

生命的冲动是万物进化的本源。这一思想乃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本体论学说。柏格森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不断创造进化的过程,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内在于生命中不可遏止的“生命欲”——亦即生命的冲动。有了这种冲动,才能促使万物像喷泉、像火箭一般保持向上喷射的运动状态,从而表现出一种动态生成的、生生不息的无限活力。

绵延,为生命真正的实在。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是“绵延”。如果用河流的源头来比喻“生命冲动”,那么“绵延”就是川流不息的状态。而把“绵延”与生命联系起来,它则是一股“生命之流”,柏格森称之为生命的“真正的实在”。柏格森曾经从“时间”、“生命”和“变易”等方面为绵延作界定。但不管是从哪一方面的阐述来看,都能从中概括出“绵延”具有连续、不可分割、运动变化发展等本质特征。也正因了这一动态生成的特征,才使得绵延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新的创造,新的超越。

直觉,乃通达生命本真的路径。柏格森认为,人具有一种特殊的直觉能力,他试图通过直觉体验认识论的阐述来揭示生命的奥秘。由他在《创造进化论》和《形而上学导言》两本著作中对直觉的阐述可以得知:直觉,是意识的向内运动,是“用一种精神的听诊法去感触原本的东西的心灵的博动”,即直接通达生命的本质——绵延,并与之相融合的体验和路径。而这种纯粹的、不自觉的精神活动也正是实现人类认识返璞归真的重要途径。

二、语文课程的生命特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具有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独特性质,其教与学都离不开人的听、说、读、写、思等生命活动的参与。也就是说,不管是语文学科本身,还是语文教学活动,都具有突出的生命特性。

语文学科的情感性和不确定性与学习主体的情感性和个性化是息息相通的。语文学科的情感性和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文学形象的塑造与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过程中。首先,文学创作的过程正是作者捕捉、体验与提炼现实生活的生命过程,文学作品形象则是积淀着作者情思的生命化了的意象表达,它是作者认识和情感融合、感性与理性统一的生命智慧的结晶。其次,“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对语文学科特征的准确概括,有限的语言往往承载着无限的阅读情思。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总是会表现出理解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这正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与个体生命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还能不断唤起主体生命新的体悟,让学生常读常新,获得绵延不绝的精神满足。这更是语文学科的生命特性的直接体现。

审美过程中的非理性和模糊性,以及教学主体智慧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和生成性。语文教学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对教学内容的灵活把握与重组以及对教学活动的巧妙安排与组织。语文教学的生成性特点则主要体现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动态生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智慧地、动态地把握的结果。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会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而是结合“生活”这部百科全书,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条件等,在教授预设知识的同时,随机创设新的教学情境,适时导入新的相关的信息,完善与生成新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中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调整预定的教学环节和步骤的同时,必然也要改变教学的手段和策略。因此,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从最初的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安排,到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案的灵活变动,都充分体现其创造生成的特性。而这一点又是时刻伴随这师生的思维活动和创造活动进行的,教学智慧的参与让整个教学过程时刻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语文学科的情感性和不确定性必然形成语文学习的内隐性、体验性。内隐学习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语文学习的内隐性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发而产生新的生命感悟;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会无意识地将自身已有的文化素养、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和需要兴趣等一同参与到阅读、鉴赏、写作等学习活动过程中而获得新的生命成长。体验学习是体验主体的身心与外部世界产生交往并生成反思的认识与实践活动。语文学习的体验性突出地表现在文本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语文文本是学习主体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在审美欣赏阶段,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用自己的全部感情与整个心灵去拥抱作品,在情感与理智的相互交融中,达到审美体验的,精神生命在体验中成长。另一方面,语文文本本身又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会在充分调动感知、情感、想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平时的体验,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以满足生命的情感需要和表达需要。而这个投入身心的作文过程本身也就是生命体验的过程。

三、生命哲学对语文教学智慧的启示

所谓语文教学智慧,应该是教师在深刻地把握语文课程和教学对象的生命特性后高屋建瓴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在洞见课堂氛围以及学习者认知与情感发展方向后机敏、巧妙、高效地进行教学引导与生成的能力。它是“教师全身心融合、全过程投入后达到的圆融贯通、自由和美的一种艺术境界,应该洋溢于课内课外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之中。”

作为一门具有生命特性的特殊学科,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教书”的责任,而且必须扛起“育人”的重任。然而,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持续蔓延的现代语文教育中,生命严重缺席了。因此,寻找回归生命的轨道,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智慧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柏格森呼吁对生命的关注,通过对“生命冲动”“绵延”“直觉”等生命活动的深入研究,主张用非理性来认识事物的生命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教学,特别是对具有生命特性的语文教学智慧的生成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

构建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释放师生的生命活力。语文学科具有情感性、审美性、体验性等特点,但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体悟生命至真的情致,实现语文课程的生命特性,从而成就语文教学的独特智慧?柏格森生命哲学指出,生命冲动具有强大的、永恒的力量,是世界万物的源起,又推动着世界万物持续地创造和进化。这种内在于人本身的“生命欲”,使人成为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存在体,它推动每个人不断学习,创造生活,展现出生命独有的光彩活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像珍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一般重视和保护这种生命冲动,并且,创造机会充分地释放这种生命活力。

释放师生的生命活力必须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而这个过程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基础的。首先,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交流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真诚、平等的对话让双方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相互倾吐、碰撞与接纳的过程中实现新的精神交融与生命觉醒。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探究课题,并给学生留足思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感悟与分享中享受生命的高峰体验和创造乐趣。最后,教师还应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阅读见解即时创设一些新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更好地获得思想的陶冶和情感的升华,也由此获得人性的解放与心灵的自由,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引进内在于生命的教学内容,激发师生的无限潜能。柏格森的“绵延”本体论向我们阐明:世界并不存在一个绝对静止的本源,它是处在永恒流变和生成之中的。柏格森认为,每一个人都拥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表层自我,另一个是深层自我。表层自我处于自我的外层。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时刻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而是不真实的。深层自我则是“真正的自我”,这种自我内在最本真淳朴的自然状态“是混杂紊乱的,变动不停的,不可言状的”。人的“深层自我”所表现出来的不受束缚、自由创造、自由成长正是人的生命本质之所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这样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处于一种不断生长发展的状态,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而语文学科的不确定性和语文教学的创造性、生成性正好吻合了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生命的自由创造性和不断发展性。有人说“语文生活是人的生命的栖息地”。师生或者在对由有限的文字符号构成的文本的解读中,获得无限的思想碰撞和情感的共鸣;或者在对语文教学情境的适应及相互作用中逐步把预设的教学目标变成现实,同时又不断生成自己新的理解、新的领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激发师生生命无限潜能的智慧。

激发师生“深层自我”的无限潜能要求引进内在于生命的知识。柏格森曾说:“我们幼时的感受、思考和希望无一不延伸到今天,与现在溶为一体,使你欲弃不能。”“没有任何知觉不是充满了记忆”。意在强调任何知觉活动都必然有着个体内在的经验和能力的参与。也只有具备内在的经验和能力,才能顺利进行新的学习与活动。而平时我们语文教师教授的,诸如文字的辨识、语句的表达、诗文的积累等内容,却几乎始终是直接存在的、占有空间的、可以计量的,也即“外在于生命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无法帮助学生真正形成内在的经验和能力。只有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内在需求,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和充分地理解,对这些表面存在的有限的文字和符号进行大胆地想象和联想,达到尽情尽兴的审美体验,实现生命与知识的一体化,最终获得有助于生命的创造和成长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才称得上真正的知识,即“内在于生命的知识”。“内在于生命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顺利引进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其需求搜集开发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或借助直观、形象,或通过实践、活动,着力引导学生进行生命的体验,探寻师生之间内在的心灵共振,帮助学生将一串串直观的文字内化为内在于生命的知识——内在的体验和感悟、深层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无限提升。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尝试开阔思维,丰满想象的羽翼,从而在体验中获得深层的情感体会和能力素养。

创设自由体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直觉体验。柏格森认为,直觉是“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也就是说,直觉就是当下的内心体验,也是通达生命本质,感受生命灵动的途径。虽然柏格森的“直觉”涉及到整个宇宙的运动、变化和体验,其外延远远大于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直觉体验”,但并不妨碍它对语文教学智慧产生巨大的启迪作用。而当柏格森强调直觉的发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基础,同时还有赖于超越理智的审美态度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这时,我们便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启示。

如前所述,语文学习的内隐性和体验性清楚地表明语文学习的本真状态总是未经理智的思考和抽象的分析,仅依据个体的体验、感知迅速地对客观对象作出判断、猜想和设想,或者突然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灵感”与“顿悟”。此即语文教学中的直觉体验。直觉体验对语文学习具有直接有效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实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创造和超越。因此,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应该致力于调动学习主体内在的知识涵养和情感态度,使其精神穿梭在字词间,寻找与“深层自我”相融合的本质,以达到最真实的,富有意义的直觉体验,并最终形成内在于生命的语感能力。首先,要打破以往单向灌输、生搬硬套、师者至上的教学格局,时刻注重学生的自由体验。并且,还必须保证这种体验不受自我主观意识和外在功利的干扰,要潜心深入对象内部,以获得对对象的本质的理解和感悟。其次,要着眼于学生对相关的语文经验的积累和规律的认识,着力创设自由体验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正确的判断力和审美的态度。

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生命化语文教学智慧对于焕发每一个生命的活力,促进生命的不断创造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现语文教学生命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9.

[2]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6.

[3]卫灿金,行恭宝.谈谈语文学科的非科学性[J].新理念,2003,(1):6.

[4]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2,(34)4:351-356.

[5]靖国平.体验性学习与新课程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4,(2):28-30.

[6]娜仁其木格.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J].今日科苑,2010,(2):200.

[7]罗小娟.个性化阅读教学智慧探讨[J].教育评论,2011,(1):85.

[8]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7.

[9]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6.

[10]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9.

[11]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4.

[12]罗小娟.儿童口语交际的特征[J].湖南教育,2011,(6):36-37.

(编辑:赵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