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感染管理范文

感染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染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感染管理

第1篇:感染管理范文

【关键词】:院内感染;门诊管理;抽血室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70-01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 [1]。门诊是医院的窗口,而抽血室是门诊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我院门诊采血量在300~500人次。抽血室为半开放式格局,存在护理人员和患者潜在易感因素,因此对采血室的感染管理工作不同于医院的其他部门, 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本文就采血室的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做如下分析。

1 造成感染的因素

1.1 医院环境的污染 抽血室设在门诊大厅正中间,是人流最密集的所在,与患者的接触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1.2 医务人员手的污染 由于每天采血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8:10~ 11: 30, 患者就诊集中, 工作量大, 两个采血者之间手卫生不及时,无法彻底清洁消毒双手,形成传播病原菌的载体,有研究表明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引起院内感染的比例高达30% 左右, 同时国外有关文献报道, 医院感染80%是由手引起的[2]。

1.3 环境物体表面的污染 室内环境空气消毒,门把手、止血带、治疗巾、采血桌、椅表面的消毒或更换不及时都是各种病菌的间接传染媒介。

1.4 医疗废弃物的污染 医疗废弃物如:采血针、按压针眼的棉签等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感染。

2 医院感染管理对策

2.1 制度管理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三级网络管理网。同时设立门诊院感督导员, 把采血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纳入日常质量考核管理, 每天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化学监测, 每月对空气质量、物表、采血人员手进行采样监测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2.2 人员管理

增强采血护理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提高采血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明确防护标准,杜绝防护措施上的漏洞,如摘脱手套前后洗手,皮肤破损戴双层手套等。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安全教育,遇有暴露,立即上报感控科进行防护评估,必要时免疫接种,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严格采血人员着装要求,重视手卫生,手无可见污染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血操作时一人一巾、一人一带、一人一消毒、一针一管。

2.3 环境管理

抽血室要保证充足的光线,以防止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或划伤。定期对采血室空气进行通风换气,防止空气污染,据报道, 每次通风20~ 30 min 可使细菌数减少40%~ 75%, 开窗30 min可减少96. 75~ 99. 5%[3], 除通风换气外用吸顶式空气消毒机消毒整个房间。

2.4 采血室物品及医疗废物的管理

采血室严格区分三区:无菌、清洁、污染,始终保持室内清洁,每日进行物品清点整理,按消毒日期对无菌物品进行有序摆放。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台面、地面,用500mg /L有效氯拖、擦,定期对采血室、人和物品进行菌检。一次性采血针、棉签要三证齐全, 不得使用包装破损、超过灭菌有效期及包装袋未注明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的物品。采血时用过的感染性废物放入有标识的黄色塑料袋内, 采血针放入锐器盒, 密封严紧后送焚烧炉焚烧,所有医疗废物满3/4后封装交医管家统一收集。建立综合登记本,记录当月监测情况以改进消毒方法,实现达标。

参考文献

[1]何晓辉.门诊护士长在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作用[J].临床要学,2011,12(02):88

第2篇:感染管理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30例;年龄24~71岁,平均(45.7±5.4)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系统疾病24例,呼吸系统疾病18例,消化系统疾病15例,其他4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9例;年龄25~76岁,平均(46.4±6.1)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系统疾病20例,呼吸系统疾病17例,消化系统疾病14例,其他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即予以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药物。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强化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如下:(1)构建护理管理制度:医院内可采取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成立医院感染委员会,护理部主任作为委员会副主任,各科室的护士长作为会内成员,在各科室安排1位监控员。尽可能做到分工明确、分层管理,明确职责,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另外,委员会还应不定期检查科室的医院感染情况,了解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状况。(2)强化医院工作人员培训:医院应加强对医院内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物品存放管理上做到无菌化,了解保持手卫生的意义等。医院应对各科室的护理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3)完善管理细则:医院应完善与健全相关管理细则,包括如何正确应用抗菌药物,患者服用抗菌药物后需加强观察;规范无菌技术的实施、操作细则;术后医疗垃圾应当如何分类等。另外,需监督细则的实际落实情况,通过制度规范护理工作,加强医院护理管理,促使广大护理人员自觉遵守相关规程,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展开护理工作。(4)注重细节管理,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全面彻底地消毒室内物品、环境等;医务人员需严格按照洗手操作流程清洁手,保证手卫生;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对无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患者住院时应坚持“按病种归类”的原则,病因不详、特殊感染患者应予以隔离处理;抵抗力较弱的患者(如幼儿、老年人等)由于其极易受到感染,需予以保护性隔离;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医护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准备好基础设施,如空气净化设备、消毒设备等;构建感染监控网络,加强监测医院环境。医院感染科需不定期检查各科室的情况,若存在不合格之处,应找出原因并予以改进。(5)强化管理患者及其探访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有些为非典型致病菌,是人体中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故集中管理难度较大。护理人员应组织座谈会,邀请患者及家属参加,向其介绍一些有关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并告知其避免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措施。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指导患者用药,在患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鼓舞其多摄入一些营养物质,以提高自身抵抗力;针对身体较虚弱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其更换,嘱其注意口腔护理与皮肤护理,以免产生压疮。在宣传栏上张贴一些标语或图画,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引导患者及家属,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不触碰院内的医疗设施,以免病原菌的传播。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根据我国原卫生部颁布的“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判定医院感染。

1.4评定标准

(1)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满分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比较满意,70~79分为一般,<6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一般率。(2)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简表(QOL-BREF)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满分100分,分数愈高,表示生活质量愈好。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2例(3.3%);对照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5例(8.2%)。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第3篇:感染管理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 医院感染; 控制; 管理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507-02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

1健全医院与科室感染管理的网络组织

我院成立了医院感染办公室,有分管院级领导,还设置了感染科主任,专职工作人员等负责全院的医院感染任务,每周不定时下科室督促、检查、检测,加强对科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手术室也成立了4人医院感染小组,由科主任、正副护士长、监测员组成,主要负责科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平时医院感染工作督促,每周随机抽查检查,发

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控制感染意识

科室领导和骨干经常外出学习与短期培训,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全科医护人员,普及医院感染知识,不断地更新医院感染意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杂志及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门卫制度、消毒制度、洗手制度),根据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执行,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率。在全面普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监控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管理者首先要得到正确、规范化的培训后才能正确指导、监督、管理他人的工作,监控工作专人负责由护理人员定期轮转(一年轮转一次)。训练与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使其认识到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

3.1手术室空气控制感染对策:手术室须每日及术后进行清洁卫生消毒,用含氯消毒液拖擦地板,每日常规用臭氧照射1次,每次30分钟以上接台手术需全封闭净化30min才可使用,手术室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避免不必要移动,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在手术间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每周清洁空调过滤板1次。各手术间的拖把、抹布应固定两套使用,以保持一套在外风吹日晒使之干燥,减少拖把、抹布的污染。

3.2手术物品控制感染的对策: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原则上能用压力蒸气灭菌,首先压力蒸气灭菌,它具有高效、快速、方便、经济、安全等诸多优点。对于不能耐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到目前为止环氧乙烷是最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纤维肠镜等高危险度手术用品,可用2%戊二醛浸泡

小时以上可以达到灭菌,每次灭菌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低有效浓度。

3.3手术人员手的控制感染对策: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措施之一,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

3.3.1外科洗手:我科常用的术前洗手法为肥皂液刷手,流动水冲洗2分钟高效碘伏原液刷手法,整个刷手过程不少于5分钟,保持双手高过肘部,避免污染。如有对碘过敏者,可用肥皂水刷手酒精浸泡法,刷手过程为10分钟,浸泡5分钟,待酒精自然干后穿无菌手术衣、戴灭菌手套,才能参加手术。定期监测,保证工作人员手指带菌数不超过5cfu/cm2。

3.4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液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采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可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因此,我院手术室已大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3.4.1加强一次性物品使用前的检查:使用前查看1次性灭菌物品;核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产品商标、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包装密封性好才可使用,如遇有过期、不合格、不配套、被污染、潮湿、破裂、字迹模糊不清者均不可使用。

3.4.2一次性灭菌物品的贮存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10cfu/立方米,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3.4.3一次性物品回收管理: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垃圾分类处置,回收后全部送供应室进行无害化处理。

3.5手术后污物处理:一般感染手术器戒的处理:将术后器戒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在流动水下清洗干净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分类保存于器戒柜中。

特殊感染手术器戒的处理:将术后器戒 泡于含氯 消毒液中30分钟除步冲洗包装高压灭菌于流动水用毛刷 底刷净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包装再次高压灭菌后保存于无菌器戒柜中备用

内镜手术处理:初清洗酶洗消毒彻底清洗干燥专用剂内镜储存设备保养。

3.5.1非感染手术处理:手术器械先消毒再清洁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包装或分类放于器戒柜内备用。手术后必须,更换床单、被套、约束带,用氯消毒液擦拭手术单位血迹。污物桶内及吸引瓶内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倾倒,手术布类送洗衣房处理。

3.5.2HBsAg阳性手术处理:将手术器械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在流动水下清洗干净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分类保存于器戒柜中。布类用黄色编织袋装好,注明“阳性”送洗衣房处理,手术单位、地面用含氯消毒液刷洗,污物桶和吸引瓶内吸出物及手套配制成含氯消毒液浸泡10分钟后倾倒处理,手术间按8ml/m3用0.2%过氧乙酸喷洒。

3.5.3特异性手术处理:手术用过器械及物品双重高压灭菌处理,手术用敷料、布类及手套焚烧,手术室空气消毒按每立方米40%甲醛10ml;高锰酸钾和水是甲醛的半量熏蒸,密封24小时后通风。

4小结

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开展层流手术间以来,明确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有菌区,有专人负责把好“三关”。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有具体的消毒隔离办法与措施,建立登记制度。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样,科室每月定期对手术间和无菌物品贮存间空气、物体表面、手术前刷手、医护人员的手、无菌物品(高压物品、熏蒸物品、一次性物品、浸泡物品)、消毒液进行一次细菌培养,结果均在合格以内。每月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1次,如<70uw/cm2以下,超过1000小时及时更换。几年来我科无一例感染发生,无发生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参考文献

[1]钱倩健,周嫣.实用手术室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刘正良,彭望香.手术室护理管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第4篇:感染管理范文

1 存在的问题

卫生主管部门虽然加大了对院内感染力度的监控,医院也成立了院内感染科,加大了院内感染的工作力度,但医院重视的是临床一线科室医护人员感染及患者的感染和预防,对于检验科还没有以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监管力度不够。

1.1 工作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淡薄,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得到与检验专业水平相适应的消毒、隔离、感染及无菌技术教育和学习的机会,多年养成的老习惯使科室一些工作人员并未按最近国家出台的一些医院内感染管理规定执行,口罩、帽子、手套统统不带,在接触传染性标本或离心机离心标本过程中,既不带手套、口罩,又不戴护目镜,溅出的液体标本也不能去进行规范系统的消毒处理,甚至在离心过程中不开启相应的抽风设施。在工作间饮水、吸烟、会友,用污染的手去接听电话、手机,用戴着手套的手或拿过污染标本的手再去拿洁净的物品,穿着防护服或白大衣进入生活区及厕所等,一项新的调查资料显示医院白大褂污染严重,将是医院感染危险的潜在传染源之一,相关部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1.2 执行感染管理规范不严格,感染机会增多,防护设施不全。室内紫外线灯配置不足,不能进行合理的杀菌效果监测,受污染的台面、地面,不能及时消毒,检验工作人员不能按规范使用六步洗手法或进行手消毒,污染的检查单不能及时进行消毒,试管架乱放等。

1.3 计算机及仪器表面不能定期消毒,申请单及报告单不能严格区分并消毒,检测后产生的废液没有通过消毒后就倒入下水道,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发生。

2 管理办法探讨

2.1 健全组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教育力度,定期组织全科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对新职工实习进修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学习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并组织考核合格后上岗,并严格进行监督。

2.2 加强自身防护,对工作人员进行《标准预防》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教育,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严禁将个人物品带进工作区,严禁在工作区内吃喝、抽烟等日常生活中的与试验无关的行为,工作人员在接触任何标本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工作服帽、口罩、手套佩齐,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护目镜等,认真按照六步洗手法规则进行洗手,工作结束后进行手消毒,定期给工作人员体检并建立档案。

2.3 严格消毒管理,杜绝交叉感染,静脉采血必须认真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对每位病人都要做到操作前洗手,对无菌棉签、棉球、纱布等消毒物品开放后不能超过4小时。

2.4 使用后的一次性检验用品、废弃物品、标本必须放入黄色垃圾袋内集中统一焚烧,废弃标本培养基应高压灭菌,采血针头必须用黄色利器盒盛装回收处理,各类垃圾回收后要做好记录。

2.5 每天要做好空气,各种物表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每天不能少于1小时,并做好记录,紫外线灯要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各类物体表面,每天上班前和工作结束后,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6 各种日常器具要及时消毒,加样器、移液器及日常检验用具,用后要清洁、消毒,对计算机键盘、鼠标、电话等办公用品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2.7 申请单要用微波炉,先消毒后登记,最后报告单同申请单分开或用电脑打印报告单,避免以申请单为媒介带入病区及病人手中以防交叉污染。

2.8 自动化检验仪器工作中产生的废液,要在桶内加入消毒剂,按规定时间和比例消毒后倒入下水道,需要进行离心振荡操作的标本,应将器容和试管加盖以免液体外溢,离心机内外要定期进行消毒。

第5篇:感染管理范文

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原因,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准。众所周知,大多数医疗活动由护理人员单独完成或协助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整个环节。因此,护理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护理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各种规章制度

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医院感染管理的目标是针对引起医院感染的环节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均离不开护理工作,如消毒、灭菌、隔离、医疗废物的管理等均与感染控制息息相关。临床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管理的整体水平,加强护理管理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关键。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充分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医疗护理质量。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日常工作中把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归入护理部业务学习之中(包括在岗护士、新上岗护士、实习护士)。感染管理办公室有培训医院感染知识的责任。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医院感染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培训,包括医院感染的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预防和控制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和消毒学等。感染办专职人员深入重点科室(如产房、血液净化室、感染性疾病科、新生儿监护室等)、针对重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如六步洗手法、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等),人人参与,逐个过关。感染控制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全部过程,确保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准确无误。

认真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CDC提出[1],其特点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既强调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患者,也强调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其隔离措施是根据各种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建立,隔离系统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防护措施。实施标准预防措施是防止感染性疾病、多重耐药菌株引起医源性感染的有效措施,也是预防新发和未知传染病的惟一手段。

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职能

参与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措施,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操作流程。

落实各种规章制度: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护理部将制定的各种操作规程装订成册,发放各科室。成立护理质检小组每月进行检查指导。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例如棉球、棉签、敷料未注明开启时间;未正确使用利器盒;医疗废物分类不清;感染性病人未按要求进行分类安置;未认真执行手卫生制度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护士长及时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使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并教育科室护理人员提高“慎独”修养,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加强环境物品消毒管理:规范病区建筑布局,使功能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病房环境与卫生,进行晨晚间护理时做到湿式清扫,做好出院患者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处理,保持病室环境整洁。无菌物品分类放置,专人管理,使用后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交供应室统一处理,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均严格消毒。

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重点部门的感染管理是感染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尤其要重视与重点部门护士长的沟通与联系,每月重点监测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剂的使用、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等,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追溯,使问题尽量得到解决,确保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监控质量。

建立健全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完善监督考核机能,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其中外科护士长兼管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制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表,定时检查,检查结果与科室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每月以简报的形式反馈给各科室,落实持续改进措施,保证医院感染质量不断提高。

结 果

护理部与感染办密切合作,相互配合,落实各项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医院感染管理融入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从医院感染管理的角度,延续和加深护理管理的相关理念,两者相符相成,提高人人参与医院感染的意识,互相促进,取得了更好的效果[2],使医院感染率逐渐下降。

参考文献

第6篇:感染管理范文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控制 管理 监测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controling infection , enhance quality of each work and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in hospital.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work, it's feasibility to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controling infection and lower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by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and publicity,targeted prevention, routinization detection,standardized operation,and secure check.RESULTS:The management of controling infection has been standardizated,and actual lowere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CONCLUSION:Improv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from all-round aspects.

【Key words】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Control management monitoring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成为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医院感染管理也是涉及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课题。我院自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15a来,通过对影响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管控,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与对策,强化医院感染各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在最低,医疗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我们的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1 加强组织建设,建立三级监控管理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将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评之中,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成了三级医院感染监控体系,明确了各自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实行分级目标管理,责任层层落实,严格考核,共同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成医院感染管理预定的目标。

2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培训,强化感染控制知识

感染管理委员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了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级职责。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临床、医技科室行使指导、检查、考评和监督职能,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评价、反馈,持续改进。

2.1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落实

2.1.1严格消毒灭菌,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医务工作者,人人都应重视消毒灭菌这个环节,严格消毒灭菌观念,使医院感染率降到最低。严格遵守《消毒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在进行消毒灭菌之前根据物品的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消毒方法和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不能使用,配制和更换消毒液时要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1]。

2.1.2宣传教育、强化培训对医院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普及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医院内任何一个与患者接触的岗位,都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环节,不能疏忽,对分布在这些岗位的所有人员都应分层次认真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医院感染意识,提高责任心,全面掌握并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操作规范、控制措施等专业技术知识[2]。

2.2医护人员的培训、通过对感染联络员的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能力,增强了感染管理质量和责任意识,提高了知识技能。感染联络员组织全科工作人员学习掌握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全院的特点制定出一系列制度,并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感染事件制定了感染防止措施。

2.3新材料、新技术的管理特点,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反复研究,制定院内相应操作流程和规范,从环节上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减少安全隐患[5]。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抓管理质量,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操作行为,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2.4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证明,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8]。多次举办手卫生讲座,同时应用大量宣传标识及图片在全院范围向职工、患者及陪护人员强调洗手的重要性,所有洗手池水开关上方统一张贴正确洗手图片及流程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加强日常督导来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切断医院感染的第一道传播途径[6]。

2.5培训实习护士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学习掌握《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我院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要求实习护士熟记医疗垃圾收集,运输.贮存,处置过程中的各项规定和基础的消毒隔离知识[4],培训完毕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上岗后由专门的带教老师进行指导监督,再每周进行相关内容的考试。科室每周利用继续教育组织学习,了解感染新动态,新技术,并由外出学习人员组织专题讲座,传授所学知识,共同探讨,不断提高。

2.6加强易感科室、重点科室的管理

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口腔科、导管室、重症监护室、产房等都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必须对其加强管理。各种医疗用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7],对HIV抗体、HCV抗体、HBsAg阳性者应该使用专用的器械和设备,并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对各种污染材料、器械应及时按不同要求消毒处理[2];供应室保证消毒、灭菌质量[1]。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各科病房仪器、设备及环境的消毒和患者出院后的终末消毒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医院未发生感染爆发病例,感染率有明显下降,确保医疗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2.7加强目标责任制考核,及时反馈信息

为确保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到位,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全院不同区域分别制定考核标准,做到日检查、周总结、月分析、季评估,不断持续改进。对因消毒、隔离不当造成卫生监测不合格者,扣其科室目标管理分,对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错报者,将扣除当事人目标责任奖、并对其病例质量降分。每月将检查结果反馈全院各科并与奖金挂钩,形成标准-考核-奖惩三位一体的责任制管理体系。

2.8合理使用抗生素

2.8.1医院感染管理科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协同药剂科、医务部按照《抗感染药物应用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制定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及围术期预防用药专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反馈,并及时指导整改。检验科对细菌培养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监测[7]。

2.8.2使用抗生素要有的放矢,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在应用抑制免疫疗法时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先治疗慢性病灶防止自身感染,定期检查白细胞动态与其他监测,提供药物预防等。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时机、给药剂量的大小、疗程的长短、是否联合用药等,针对不同的致病菌,首选敏感、窄谱及廉价的抗生素,严禁一味追求新药和广谱抗生素,以防止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的产生[9]。

2.9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废物的管理.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

废弃针头由特制容器盛放,盛放至容器内2/3处封盖,在容器外侧填写日期并称重,密封后交专人回收处置。对回收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进行消毒、毁形,并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2];对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消毒卫生管理法规,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装[1],标志醒目,由专人、专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3 做好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医务人员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向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是防止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9]。结合本院实际,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各类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培训, 医护人员着重培训无菌技术操作、无菌观念等,对进修生、实习生、新上岗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重点专科如口腔科人员应重点培训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室人员应重点培训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5];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医院感染的环节质量,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患者入院时的健康行为宣传和住院期间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主动积极地配合护理治疗,通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4 抓好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把好监控质量关

监控工作被认为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石,医院感染监测的范畴较广,包括引发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及其特点和防治方法,易患医院感染的基础疾病及其处理原则,易导致医院感染传播的医疗操作及其改进方法,医院设施环境微生物种类及浓度的监测和异常情况的预防处理等。我院对医院感染病例每月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汇总、院周会通报,基本掌握了全院和各科室的医院感染情况,如: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菌、病原学送检率等;检验科对各科室每月都要对病房空气、室内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进行细菌学培养,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还要对重点科室和临床科室进行抽查,紫外线强度定期监测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了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记录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详细资料,将所有监测结果进行管理,便于及时上报、查询和统计分析。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及时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生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有力的防止医院感染。

5 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管理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重要工作。医院感染预防系统包括管理、监测和控制三个子系统。监测和控制是手段,管理是杠杆,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医疗安全[7]。各级医院都应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控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监测常规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5]。我院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影响医院感染管理成效的主要因素与难点层层分析,积极探索预防、控制及持续改进的策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对策,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水平,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S]. 2002: 1-2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S].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7-6.

[4]马成云,李波,李文君,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5): 550-5.

[5]叶晓春,叶爱群.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49-350.

[6]顾克菊,郭明华,贾淑梅,等.医院感染控制系统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63-765.

[7]李书章,府伟灵,黄庆.现代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的思路与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64-66.

第7篇:感染管理范文

1 医院感染管理

1.1 本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在院内感染委员会的领导

下,按照卫生部和卫生厅、卫生局有关文件规定及有关法规接受监督,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及管理,全面负责院内感染的监控管理工作,并配有专职、兼职工作人员,落实护理工作中的监控措施,把院内感染降到最低限度,并与奖惩挂钩,制定奖惩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强化管理职能,使院内感染工作按照预防医学的规律正常运行,保证医院患者和社会人群不受医院有害因素的侵袭和影响,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健康,使院内感染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1.2 要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从组织落实、开展必要的监测、严格管理措施这三个环节入手。护理工作与预防感染的关系最为密切,医院中在杜绝感染的重要手段是消毒隔离工作,主要由护理人员来执行。因此,加强护理管理将直接影响到防止医院感染的效果,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是护理管理的一项内容,因此,科室的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医院感染控制的措施必然大部分落实了。

1.3 在医院管理上首先应做好医院检测工作,掌握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摸准院内感染的分布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做到防治医院感染措施针对性强。而防治效果好坏可通过监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反馈给管理者,为制定新的决策提供信息。

1.4 对全院工作人员进行医德教育和预防医院感染知识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院内感染主要是诊治和护理过程中获得的,与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各种检查、操作密切相关。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又与医护人员医德密切相关,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对患者高度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自觉执行消毒隔离规则。

2 监测内容及要求

2.1 对宿主的监测,包括对患者、医护人员及陪护的监测。目的是保护患者及医护人员不受感染,防止外源性感染的发生,重点监测手术室、产房、母婴室、新生儿室、儿科病房、ICU、CCU病房,每月进行1次监测,化验室、换药室、病房定期抽查。医护人员的手细菌数不得>10 cfu/cm2,手术室、婴儿室,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的手细菌不得>5 cfu/cm2,婴儿室、儿科病房物体表面和手指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2.2 环境监测,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物体接触,有的起到贮菌所的作用。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供应室、急救室每月空气培养1次。

2.3 物品监测 ①对含氯消毒液浓度使用方法及合格程度的监测,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浓度,随机抽样检查,定期细菌培养;②对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新灯管强度不低于100 VW/cm2,旧灯管强度不低于70 VW/cm2,不合格者必须更换;③凡经消毒后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④各病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妇科检查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其物体表面细菌数应少于10 cfu/cm2,而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其物体表面细菌数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2.4 一次性物品监控,必须三证齐全,每个批号的检验合格证、消毒日期、出场日期和有效期,合格者才能使用,用后经消毒、毁形和无害化集中处理。

2.5 消毒隔离监控。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洗手,实行湿式扫床法,并一床一套、,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治疗室、换药室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每日紫外线照射治疗室1 h空气消毒。

2.6 无菌操作监控。注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一灭菌,一人一根止血带,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消毒、清洗备用,开启的溶液不超过4 h,治疗柜、治疗车上的物品有菌、无菌分别放置。

2.7 消毒灭菌的监控。供应室严格区分有菌与无菌区,做到每锅有详细记录,对上中下进行化学监测。

2.8 妥善处理好医院内污物,做到无害化。

第8篇:感染管理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医院感染;管理;监测

1.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特点

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医院管理系统(HIS)的子系统软件,患者所有信息资料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的操作过程简单,信息准确全面,具体功能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原于医院感染的监测内容复杂,需要统计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手工处理既不全面,也不完整,而且效率低下,很难做到及时监控。尢其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分析与评价,涉及因素非常复杂,人工分析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是目前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和难点[3]。许多医院感染管理者都在寻求一套科学实用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以解决以上难题[1]。但是,医院感染管理包涵了医院消毒卫生学监测、感染病例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等多个方面,数据流程复杂,专业性强,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问题。感染管理系统监测模块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ICU监测病人感染监测主要对于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人进行目标性的监测。计算导尿管病使用率和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和与相关性原发性菌血症感染率、呼吸机使用率和与相关性肺部感染率。除此之外,还可根据病人的不同危险等级来调正感染率的计算。

高危新生儿感染监测主要对于高危新生儿(HRN)的病人进行目标性的监测,计算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和与相关性原发性菌血症感染率、呼吸机使用率和相关性肺部感染率,可根据病人的平均住院人数来调正感染率的计算。

抗菌药物监测主要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联数、使用目的进行监测,输出相关统计分析图表。

环境卫生学监测由检验科人员或院感工作人员录入医院消毒卫生学监测的检验结果,软件可对监测结果自动评价,并打印监测报告单和各类统计图表和报表。

现患率调查供感染科做现患率调查时录入数据,基本上是仿照现患率个案调查表的形式来做的,重点用于统计各科室调查时的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细菌培养等情况。相应的报表有按科室汇总报表、按疾病系统分类汇总报表、按易感因素分类汇总报表、病原体与抗菌药物情况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剂统计等[1]。

针刺伤录入及处理提示是录入职工针刺伤的详细情况之后,系统可以自动根据关联病人的情况做出处理提示。相关报表有按科室汇总、按关联操作汇总、接工别进行汇总,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职工针刺伤的情况。

职业暴露录入及处理提示是录入职工的血液体液暴露情况之后,可以自动为此次暴露评级,并根据关联病人的情况做出处理提示。相关报表有按科室汇总、按关联操作汇总、接工别进行汇总等。

暴发预警是此暴发预警会从当前日期开始,向前推算一定的天数内,自动计算同一科室、同一感染诊断的次数(或感染同一病原体的次数),达到用户设定的次数时,给予提示,双击记录时可以自动打开该病人的详细感染记录。监测的天数、同时发病的人数等都可以由用户自己设置。用户还可以设置时间,每天到了设定的时间,系统就会自动计算一次,有暴况就自动提示。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医生工作站中医生对患者所下的医嘱,及患者所做检验项目的结果数据。再由计算机按照相应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进而得出感染方面相关数据。

具体流图如图1。

1.2 医院感染信息管理

医院感染信息查询是指患者在院住院期间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医疗数据,包括患者信息查询、感染病例报告、感染研究数据和字典维护。

病人信息查询是可以查询在院或出院病人的基本信息、在院时的感染情况、抗菌药物应用及侵入情操作信息及该患者在院期间的所有病历资料。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是医生实时在医生工作站完善患者的感染信息,如有发现新的医院感染病例可以随时填报,使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全院的医院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近代控制医院感染的流行。

感染研究数据,是提高对医院感染资料的利用率,形成智能立体的数据分析库。

字典维护是维护数据的基本项目,用于描述数据和标准数据。

2.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优势

2.1 管理目标明确采取并行管理

即人工与计算机并用的统计方法,在逐步探索、理清上机处理统计资料的操作程序、完善了统计汇总方法之后完全摆脱人工计算方式。由于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的系统分析功能的高科技优越性,使我们的监测项目得到不断扩展,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2 监测与控制密切结合

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可迅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的第一手资料,获得多角度的综合监控数据。为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如抗生素合理使用监测,以大量实例统计分析结论,必然会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而推动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2]。

2.3 监测内容全面

对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重危病人、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无菌手术切口人数及其感染率的监测,均能从中及时了解感染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有无感染的流行或暴发倾向。将统计分析结论及时反馈于临床科室指导工作,从而推动工作的深入进行,这些都是手工操作所不能达到的。在进行的临床标本细菌培养阳性菌株耐药率监测,可以随时掌握本院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分布情况,了解各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抗生素提供客观依据。这更是人工统计汇总监测资料时所难以奏效的。计算机的应用,为医院感染监控工作进行快速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分析反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2.4 设有阶段性的总结

数据自动储存、统计、分析,汇总形成图文并茂,阶段性动态监测的重要信息。如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抗生素使用率与耐药谱等监测信息均可以线形图、真方图、圆饼图表示。动态监测,并有同期对比,信息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使各级领导充分把握本地区、本单位以及各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及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决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郑佳.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

[2]赵文敏.医院管理系统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学杂志,2008(6).

第9篇:感染管理范文

[关键词] 感染管理;对策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一大障碍,是评价医护质量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医院的飞速发展,应用介入性诊治越来越多,带着大量病菌的器械被统一回收集中到供应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又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材、敷料的重要科室,每一项工作都和医院感染、医疗护理质量、科研、患者的安危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为了防止医院感染,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管理,采取各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加强素质教育培训

有针对性组织培训,不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消毒灭菌知识,全面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经常分析典型医院感染事件,强调主动参与预防医院感染管理,自觉执行国家卫生部制定的规范,提高灭菌工作质量。

2、不断完善灭菌工作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卫生部标准和规范要求,以预防医院感染、保护病人健康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在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制度。严格执行制度、严格履行工作操作规程,把差错降低在最低限度。

3、严格执行灭菌工作操作规范

严格灭菌工作操作规范的执行,重视操作过程的监督。再生器械的回收、清洁、消毒、灭菌、保管、分发、供应、补充、贮存等其环节多,具有紧密的连续性,是靠人操作,为避免交叉感染,应洁、污分流,严格“区域”划分,按工作程序,合理开展工作。从设备操作流程、污染物品、清洁物品、灭菌物品的放置,物品的运行方向、人员活动的场所,均应符合要求。对预防医院内感染、交叉感染,提高灭菌工作的质量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4、细化灭菌工作流程,抓好质量控制

避免由于工作量大,产生省时节力、从简从快取代灭菌工作流程的游击习气,从而引起的医院感染隐患的发生。重视细节的管理,讨论工作中易忽视的细节,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建立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的服务理念。再生器械回收、清洁、干燥、分类、核查、组装、灭菌等工作程序过程中,严格操作,质控组长负责监控。

5、强化灭菌工作的全程监测

严谨全程质量监控:物理监测(灭菌器显示的参数―温度、时间和压力);化学监测(BD测试、批量测试、包内卡、包外信息卡);生物监测(对生物芽孢的实际杀灭效果)。医院消毒供应科的工作特点是: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共存一个服务保障科室,其灭菌工作都是间接为患者服务。注重灭菌工作监测,保证向医疗科系提供优质、低耗、合格的无菌物品,有效地做到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消毒灭菌专业的工作人员始终把“质量第一”,“全程监测”的思想贯穿于灭菌工作的每一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冬梅,赵凤梅.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1).

[2]谢肖桃,汤雪英,林燕玲.控制医院感染必须加强护理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