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教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可是,学生们却深信不疑。因为,这里的老师和学生谁也没有坐过飞机。不过,在教室的后面坐着一个经常坐飞机的人。这个人就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崔永元。
这件事发生在2006年。女教师的“错误”让崔永元觉得做智力慈善比做金钱慈善要重要得多。他想,如果让这位乡村女教师坐飞机去一趟北京,那么,这位女教师就不会告诉学生乘客是坐在飞机的翅膀里了。
崔永元回到北京,就开始运作智力慈善。于是,“乡村教师培训计划”出台了。这一做就是五年。乡村教师培训的费用全部是崔永元自己募捐来的。2007年夏天,那位女教师与其他99位乡村教师一起坐飞机来到了北京。女教师在机场见到崔永元,不好意思地说,崔老师,那次我讲错了。原来乘客是坐在飞机的肚子里呀!崔永元笑了。崔永元说,你能知道乘客是坐在飞机肚子里,那我们这次培训就算是成功了。
当然,这100名乡村教师的收获远远不只是找到了这个简单问题的答案。他们亲眼看到了天安门,目睹了升国旗仪式的全过程,更巧的是,他们还赶上了观看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演出的《天鹅湖》。在《实话实说》现场,崔永元问一位男教师观看《天鹅湖》的感受。那位男教师红着脸说,她们穿得那么少,距离我又是那么近,慌得我不敢正眼看。
男教师的话引起了嘉宾们哄堂大笑。可是,崔永元没有笑,崔永元哭了。他掏出纸巾抹了抹眼泪,说,这是我们这次智力慈善的最大收获。这位老师说的是大实话,我真的很感动。乡村教师太需要出来走走了!
郭美美事件后,国家红十字会的善款大幅度下降,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这是很可怕的。崔永元很快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原来,人们不是对慈善产生了信任危机,而是对慈善机构产生了信任危机。造成这个信任危机的最大原因就是慈善不透明,成本过大。那么,慈善能不能做到零成本呢?慈善机构的回答是,不可能。因为,慈善的执行是靠人来做的,而这个执行行为必然是要产生费用。
崔永元不信。他开始寻找这个零成本的慈善。崔永元做了一个“为乡村学生加一个菜”的慈善。这个慈善从购买菜的价格、运费、厨师的工资全部晒到了网上。人们诧异,账目中怎么没有执行费?慈善机构要去监督这个慈善的执行,需要车,需要吃饭,这笔执行费用从哪里来?崔永元一语道破了天机,执行费是另外一种慈善,也就是次生慈善。因为,去执行这个慈善的人本身就是在做慈善。崔永元成功了。他实现了慈善零成本。捐款者的每一分钱全部吃进了学生的肚子里。
2011年夏天,第五届乡村教师培训班开始了。这次,崔永元一改过去用网络或者微博募捐现金的办法。他把这次培训班的每一个环节拆开,变成许许多多的小慈善。譬如,飞机票可以认捐,住宿可以认捐,与乡村教师结对子可以认捐等等。崔永元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慈善。
崔永元的这个方案公布后,手机便一时间被人打破。有一位个体老板说,崔老师,你何必这么麻烦呢,这100张飞机票我全包了。崔永元说,不行,每人只能认捐一张飞机票。特别是“与乡村教师结对子”这个慈善,更是引起了北京市民的兴趣。这是培训计划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规定是,一位乡村教师到一户北京居民家中居住一天。这一天的生活费用全部由这个家庭负责。许多人托人情,让崔永元“开后门”,给他们一个做慈善的机会。有一位作家托了人情还是没有争到名额,崔永元只好承诺明年一定安排。事后,崔永元感叹说,善良是人的本性,慈善是挡不住的呀!
关键词:课后反思;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探索;教学风格;教学管理
一、课后记
课后记、写心得,上课状况做审阅。提高教学促成长,增长技艺不能略。看教师,轻课记,久而久之课无别。重后记,寻短缺,及时矫正艺飞跃。一而十,十而百,教学积淀技能绝。做学问,谈敬业,劝君悟教后记写。
注:教师会上强调写课后记的意义,并要求教师写,提高教学技能。
二、教研活动反思
备课将预设,互动则生成。预设多变动,生成难预测。教师应有智,机智化生成。预设跃生成,重在会点播。锤炼功夫到,生成得突破。引领做到位,不怕变动多。
注:是对活动后的思考,阐述知识生成的方式方法见解。
三、未来课堂
传递知识比例小,创设活动多思考。精力时间悟创新,教学过程效果找。教师角色生变化,管理传递化引导。理念实践都做到,我为名师叫声好。
注:对未来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的一种思考。
四、坚守教学个性
课改思潮,层出不穷,一线教师,无所适从。盲目跟风,迷失个性,教无定法,重在生成。坚守个性,阅读取经,适合自己,为我所用。完善自我,自如从容,激趣,贴近成功。教学规律,认识清醒,不断学习,提高技能。个性思想,成才途径,把握完善,实践前行。我为人师,不必跟风,找到位置,探索耘耕。最好教法,适合学生,最好教育,适合本公。
注:对当今教育现象的思考。
五、教学管理四言歌
教学质量,永恒主题。常规管理,力求精细。教学环节,严谨有序。操作得当,提质前提。管理人员,重在尽职。深入课堂,指导技艺。教学检查,全面真实。注重细节,责任落实。发现典型,择优展示。常规教学,入微评记。管理制度,有度可依。力求规范,入情入理。常规指导,创新意识。提高层次,变换形式。课堂教学,追求新意。程序可变,高效必须。科研先导,课堂阵地,重在体验,鼓励参与。学生辅导,重在激励。学困之生,不离不弃。用心指导,专案设计。找到自信,表彰奖励。作业训练,要求具体。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重习。鼓励评语,优秀展示。正确读写,提前预习。专心听讲,乐此不疲。学习习惯,成长之益。持之以恒,必有出息。老师素质,提质第一。重视树就,在于自己。实践探索,交流反思。学中有悟,勤奋务实。师徒结交,互助方式。练功比武,实施
素质。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观看《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对我来说,是一次灵魂的熏陶,一次心灵的洗礼! 感动、泪水、敬仰、震撼、感慨这些词语似乎都难以完全表达我观看视频时的心绪。一个个先进的事迹,一幕幕感人的场面,一声声充满稚气的童声:老师,您好!无不使我潸然泪下,激动不已。
颁奖晚会上获奖的10位教师,一个青年教师团体,用他们的行动展示了对学生无私而伟大的爱。他们如乡村的风光一样,美得自然,美得纯朴,他们燃烧自己的能量点亮学生的梦想。他们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品格为我们展示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伟大,也为我们诠释着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什么叫“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真正是在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他们不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我也曾体验过带病坚持上课的艰难,有段时间我因气血不足,上课经常需要一边吸气一边讲解。而我仍在课余进行家访,找回流失学生;掏钱买录音机,拼音挂图给乡村学生补拼音;也曾为学生垫过书学费,买过学习用品,资助过有困难的学生;也曾在翠华镇较偏远的乡村学校独自一人住校,体验过晚上漆黑一片、空无一人的恐惧。但与仲威平、刘坤贤、吉思妞、阿力太、格桑德吉、王金花、廖乐年等最美乡村教师们相比,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偶尔的行为,只是短暂的付出,我最终还是因身体不佳而选择了调到具备更好条件的县城学校任教,而不顾乡村孩子们是否更需要我。因此我所做的一切在他们面前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我为最美乡村教师们那份执着与坚守而深深震撼。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兰河小学教师仲威平, 分功时21岁,坚守兰河小学24载,从未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无论暴雨滂沱、大雪纷扬,每天都要骑20公里的路奔波于教学路上。为了那些贫困、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学上。她放弃调转中心校的机会,留在偏僻的乡村,24年的坚守,换来无数残疾孩子的未来。“身残志坚”的刘坤贤老为解决教学经费而利用暑假去当挖煤工,却导致左腿高位截肢。当他身体还未完全康复时,他却又拄着拐杖回到学校,重新上了讲台。学校就是他的家,学生就是他的孩子,尽管身体残疾,但他总会用尽全部力量做好每一件事。忘不了刘老师拖着残疾的左腿,匍匐着为学生修桥的镜头,忘不了刘老师领奖时坚持站着的坚毅的表情。刘老师是一位大爱无私的教师,更是一位“身残智坚”典范。我为刘老师所遭遇的不幸而无限悲恸的同时,更为他对学生那无私的大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无比执着的精神而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教师格桑德吉,她所在的帮辛乡小学是墨脱县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因常年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从来没有过完整的路。为了让孩子们上学,12年来格桑德吉老师天天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去帮邻村的学校代课;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跟男老师一样,趟过冰冷的河水、溜铁索、走悬崖峭壁,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13年来,格桑德吉走遍了帮辛乡每个村落,把40多名学生劝回校园,把200多个孩子送出了大山。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她说,自己要在最需要她的地方发光发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女教师阿力太,16年孤身独骑,走遍2万平方公里草原家访。每次家访翻山越岭,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冬天踩冰踏雪,忍耐极寒;夏天骑马趟过湍急河流,多次遇险。16年一人一骑,阿力太走遍辽阔大草原。悬崖、大河、冰川,路途暗藏凶险,她是牧民孩子学校里的妈妈。
观看了最美乡村教师们那一个个先进的事迹,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之后,他们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震撼,更是一次灵魂的熏陶、心灵的洗礼。最美乡村教师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风雨不变的坚持是难得的,那些点点滴滴的岁月,都化着滴水穿石的力量,一点点地托起大山里的孩子,让大山里的孩子们都拥有自己理想的翅膀,走出大山。而这些最美丽的老师们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像一棵棵大树一样,植根原地,更加挺拔地为孩子们遮风挡雨,保驾护航。他们的事迹令人赞叹,他们的精神让人敬佩!
今天下午我们初三全体教师集中在一起在多媒体观看《乡村最美教师》,虽然视频没有放完就下课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直到现在还一直被他们那热衷于,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血所震撼!
我感动于第一位老师——宋玉刚。
从22岁起投身西藏山区教育,把15年青春岁月献给了他所深爱着的藏族孩子。说藏语、吃糌粑,融入藏民生活,他成为藏族学生爱戴的“汉族阿爸”。工作15年来,宋玉刚几乎去过每个藏族学生家里家访。夏日,跋山涉水;冬季,踩冰踏雪,山路崎岖,加上高原缺氧,家访路途漫长而艰辛。日复一日的练习、打磨,四年努力,宋玉刚终于能用藏语表达,跟藏族学生家长交流不再有障碍他是一名汉族老师,完全融入了藏族同胞的群体中。在教育生涯中,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惊天动地,就像高原沙土中顽强生长的“班公柳”,执着、静默、奉献。但,正是这份坚守,更值得我们尊重;正是这份平凡,更让人触动心弦。在祖国的雪域高原,正是千千万万个“宋玉刚”支撑起了基层教育,给大山里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近日观看了《寻找乡村最美教师》令我深受感动,留下久久思索。朴实乡村教师的执着与博爱,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最美乡村教师”那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
(1)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赞歌。向他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振兴永康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2)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他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他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地干事,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我国乡村教师问题,确实很不乐观。有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人降为330.45万人。短短3年时间内,乡村教师流失率达30%。更令人揪心的现实是,我国乡村教师面临着“断档危机”――当前支撑乡村教育的仍然是老中师毕业生,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他们的年龄大多在55岁左右,在未来5年,他们将进入集中退休期。
如何解决乡村教师问题?国家的政策,已经给出了基本答案,即政策向乡村教师倾斜,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乡村教师的权利。根据国家的政策,媒体描述出乡村教师未来的蓝图是:乡村小学教师今后也可评“教授级”正高职称。但是,推行国家政策,还面临传统观念的挑战,即在我国基层政府、教育管理者看来,乡村学校是处在较低层次的,在我国教师管理体系中,早已形成优秀教师“向上流动”的教师升迁体系。评价一名乡村教师是否优秀,乡村社会往往会以其是否离开乡村,进入城镇,或者到城市教书作为一种标准(这与农村学生考上大学离开农村一个道理),反之,一名城市学校的教师到乡村任教,则会被认为事业遭遇挫折,或者不讨领导喜欢,被“发配”。这种观念不消除,乡村教师的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事实上,就在国家提出要建立教师轮换制度,要求向薄弱学校轮换教师时,在我国农村地区,教师的流动,还主要是单向流动,即从农村流向城镇。这还被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认为是对乡村教师的激励――干得好,就可以调到城市学校教书。这不是在向乡村学校注入活力,而是在“抽血”。其结果,是优秀乡村教师在教育部门的主导下,流向城市地区,城乡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加大。最近,媒体在讨论乡村教师评正高职称的问题,认为这一做法,可以留住乡村优秀人才。这想得太过美好。如果乡村地区的教育观念不变,在乡村学校评上正高职称的教师,很快就会离开乡村,到城市任教,这就把乡村学校作为了晋升职称的跳板,以及为城市培养优秀教师的基地。
这种观念,是与我国当前应试教育体系下的升学教育模式密切相关的。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地方政府在推进均衡方面,并无紧迫感。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更看重中考和高考的升学政绩。而集中优质资源,打造优质校,是提高中高考升学率的“好办法”。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这种想法就更强烈――本来教育资源就有限,如果再搞均衡,怎么和教育资源发达的地区、学校竞争?可以说,以升学为导向的农村基础教育模式,让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有把乡村教育当负担的看法。对于乡村学校办学,有的地方政府,采取的战略是低水平维持――毕竟这些学校,无法给地方政府贡献中高考升学率。进而,在乡村地区,还出现抛弃“无希望”进大学的学生的趋势,对于学生辍学,有的教育部门、学校不是把学生劝回课堂,而是放任其自流。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关注的是当地的好学校、好学生。把优秀教师放在乡村薄弱学校,并不符合政府的教育政绩观。
____年很漫长,它占据了人生的4分之1,更占据了人生精力最旺盛时期的2分之1;____年很短暂,犹如弹指一挥间,从教____年来的一幕幕,时常浮现在脑海,晃如昨天发生的一般;____年,我把人生最黄金的青春时段献给了教育事业。回首往事。虽青春流逝,可我无怨无悔。
小时候,家里贫穷,大哥小学都没有毕业,就缀学帮助家里,二哥初中毕业,原本复读一年,也满有希望考上学校的,也因为穷而放弃了。能考上师范专业,成为了当时家里人的希望,也成为我那时的人生目标,因为师范校有生活补贴,节约一点的话不用家里承担较多的费用。贫家孩子早当家,三年的师范学习依然刻苦。毕业后,我分配到____,那是津西最偏远的一个贫穷小镇,交通闭塞。当我提前几天来到一个偏远的村小时,眼前的一切比我糟糕的想像还要糟糕:几间教室破旧不堪,桌椅高低不齐,巴掌大的黑板“黑”“白”相间,屋顶还有漏水的痕迹。几个在校园玩耍的小孩泥猴似的,只看见眼珠子骨碌骨碌的转,见到我这个陌生的人,一溜烟的全跑了。晚上,睡在简陋的竹床上,竹床发出的咯吱咯吱声和窗外松树林的呜呜声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由得捂上被子,缩成一团。那一刻,让我这个血气方钢,一米七五的小伙子也彷徨了,这,就是我踏入人生新旅程的地方。
开学的第一天,让我对自己的选择和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台下二十多个穿着朴素的农村孩子,虽然身上脏兮兮的,眼神却充满了渴求,充满了对老师的崇拜。窗外,挤满了学生家长,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往教室张望。当我用普通话向孩子们介绍自己时,我看见了孩子们和家长们眼中的疑惑(因为当时的农村幼儿园教学大多都是用四川话教学)。那一刻,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更深深的知道老师影响的是一代人。之前的那一点点彷徨,那一点点的失落随风飘散。之后。我把所有的心思放在教学上。早上,我早早的站在校门口,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的小手,一起走进教室;课堂上,亲切的语言,动人的小故事,适当的提问,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到课本知识中,引领他们去探求无尽的知识海洋。课间,操场上,有我和孩子扪一起玩耍的身影,朋友似的师生情谊在无声无息中根深蒂固。晚上,灯光下,批改作业,书写教案,为明天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每一次的教研学习,我都认认真真参加,虚心的学习,认真听取老师们对自己课堂中不足的建议,在教学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利用学校安排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起来了。
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安慰莫过于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爱戴。学生的每一句问候,都会深深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每一个,学生那一件件亲手做的稚嫩的小礼物,都会拉近彼此间的心灵距离。二十年的教学生涯,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不时的,有学生提着糖果,回到母校,和我谈论进入中学,高中甚至大学学习的心得,分享学习中的酸甜苦辣;回忆一起生活时的点点滴滴;交流自己工作后创业的艰苦心酸,奋斗历程;畅谈自己的人生梦想,对生活的憧憬;诉说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苦恼……那时,我就会感觉到无比的幸福,无比的自豪,那种幸福感是物质所无法带来的,会让我感觉到所有的艰苦付出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当初的选择是那么的无怨无悔。
记得有人这样赞美老师:如果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宽广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在我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我选择了大山作为青春的底色,用爱心和真诚点燃着大山的希望,用激情和梦想诠释着青春的另一层含义-----甘于平凡,甘于清苦,甘于奉献,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的燃烧。值此____年,我更加坚定:我将与大家一路同行,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一生无怨无悔。
关键词:乡村教师文化;困境;跨文化生存能力;文化创造
一、“城市取向”的教育与乡村教师的文化积累
当下的乡村学校教育一方面给城市文化以过度的价值赋予,另一方面又对乡土文化进行着无情的价值剥夺,试图利用“城市取向”的教育模式来弥补农村受教育者与城市受教育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国家主导的乡村学校教育本质上就是以城市文化去改造乡村文化甚至取而代之,以期达到所谓农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但这种“国家主义”的教育“无论是以民族传统还是以现代化、科学、文明等为教育内容,都是以忽视、贬低、解构乡村当事人的主体性作为推进教育的方式的。”农村孩子走进学校就意味着要无条件接受学校的城市化教育。即从进入学校伊始,农村孩子城市文化元素的积累过程便宣告开始了。农村学生上学的目的清楚、直白,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通过接受学校教育“跳出农门”,成为真正的城市人。然而,从乡村学校开始的城市化的教育并不能保证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够生活在城市,事实上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仍然回到了农村,其中就包括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的文化积累是通过乡村环境中“城市化”的基础教育和城市环境里中、高等阶段的再教育而完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村教师是农村“城市取向”教育的受益者,因为他们成了有别于农民的拿工资的“公家人”;同时他们又是城市化教育的半成品或者失败者,因为各种原因,他们被重新“抛入”农村,从此不得不长时间甚至一生都得生活在农村。乡村教师成了受过“城市文明”熏陶的在农村学校为农村孩子播撒城市文明的特殊文化群体。他们一方面是乡村“城市取向”教育的产品,另一方面又成为对乡村儿童实施“城市化教育”的生产工具。
可以说,完成了城市文化积累的乡村教师是既携带着失落与无奈,又肩负着责任与使命走进乡村学校的。他们是在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中探寻和实践着生活的意义。
二、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与问题
对于因长时间的城市文化积累而拥有了现代文化价值观的乡村教师而言,一旦进入农村,文化大环境的改变使得文化选择与文化适应成为他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其文化生存现状及其给学校和乡村社区造成的影响值得关注和思考。
(一)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不论什么身份的人,他对文化的依赖是伴随着年龄与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加深的。不同年龄段的乡村教师有着不同的文化生存现状。
刚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大多数“身在曹营心在汉”――处处表现出难以割舍的城市情结。一部分年轻教师热衷于在城市购房,以期在周末可以过一两天城市人的生活;另一部分则是周末去城市购物,娱乐,而不是回家帮年迈的父母干把农活;还有一部分年轻教师以时尚的衣着,新潮的手机、高档的烟酒等某种程度的过度消费来展示自己与乡下人身份的不同,而这种消费心理其实也是城市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乡村社区没有方便的购物场所,只有一些小本经营的百货商店;没有可供随意挑选的放心的种类齐全的商品,只有安全与质量都没有保证的便宜货;没有灯火辉煌的夜市的喧嚣,只有夜幕降临之后的出奇的黑暗与静谧。因此很多年轻教师似乎经受不起那种突然的从城市到乡村的文化生态的改变。对这些年轻教师来说,他们是毫无选择与准备地从城市中被抛了出来,他们成了城市的弃儿,他们正在经历城市文化突然断乳之后的痛苦。在他们言语的字里行间也透漏出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他们也会轻易地表现出对农村学生缺乏教养的失望和对学生家长无知与粗鲁的鄙夷。学生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些等待他们用现代文化加工与包装的土坯,而学生家长们则是顽固不化的落后的乡土文化的代表。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肩负着“上帝”的使命的满怀激情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他们又是远离天堂的“失落的天使”。正是因为这种内心矛盾的影响,他们很少走出学校,走进农户,而只是选择在学校与城市之间机械地不知疲倦地奔走。
与年轻教师相比,多年在农村工作的中老年教师则又呈现出另外一种状况。在学校,他们是教学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权威”;离开学校,他们立刻成为朴实、勤劳,和村庄里其他农民父兄一样的庄稼汉。因为他们的家就坐落在学校附近的村庄,他们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甚至妻子)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且在这样典型的半工半农家庭,如果没有农业收入,仅凭一个乡村教师的工资是无法养活整个家庭的。因此,在学校工作之余帮家里干农活在他们看来天经地义。如此一来,他们更像是有知识的农民,而教师的身份倒像是加在一个优秀的有文化的农民头上的一道光环。他们的妻子儿女和他们在村庄里的院落是他们与乡土社会紧密联系的纽带,所以这些教师与当地村民之间没有太大的隔膜。他们似乎也已经在乡土文化中重新又找到了归宿:农村就是他的家,学校不过是和他家的一片庄稼地一样的劳动场所,学生就像地里那些要他精心培育的秧苗。他们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了乡村的土壤当中,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无不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不同的文化取向对乡村学校及整个乡村社会的影响
从校内来看,相异的文化选择造成校园文化的分裂进而影响校园和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具有相同文化倾向的教师很容易聚在一起,而且他们彼此能够互相理解、相互支持。但不同文化倾向的人却因为没有共同话语而彼此间缺少沟通,互相无法理解,所以日渐疏远甚至相互指责;另外,由于年轻教师在城市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他们受到的城市文化的影响也更深,再加上乡村学校年轻教师比例逐年增加,学校文化的话语权越来越掌握在年轻教师的手中,从而导致了中老年教师的集体失语,在他们身上气息尚存的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影响力日渐萎缩,他们自己反而因为文化的“保守和落后”在学校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而且可以想见,不久以后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他们将从校园中淡出。
放眼于整个乡村社会,年轻教师已经失去了中老年教师与村民所特有的那种亲和力。就因为拒斥乡村文化,他们在乡村环境中失去了根基(其实年轻教师绝大部分就出生于农村家庭)。在农村,只有学校是他们唯一的生活场所,他们没有意愿也没有条件和中老年教师一样生活在乡村社会当中。那些融入乡村文化的教师所特有的一种真切的、朴实的、能够与当地村民自由无障碍交往的可能性在他们身上几乎不会发生。校园的高墙隔开了校内与校外,也隔开了他们和乡村社会的感情。在村民的眼里,城市里边的那栋楼房才是他们的家,城市里边的购物广场和娱乐场所才
是他们的乐园,而乡村社会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村民们也都清楚,大部分年轻教师都是想着尽早飞出鸡窝的凤凰,农村中学只不过是他们的暂时的落脚点。是他们的流放地,是他们的练兵场;他们是孩子们的引路人,是孩子有望光耀门楣的唯一可托付与信赖之人,但他们只属于学校而不属于乡村;他们的存在最多的是在自己孩子的口中,他们在每家农户中都有一定的地位,但他们在真实的乡村社会生活中并不占据位置。
总之。由于城市化教师表现出一种对乡土社会可怕的超然与冷漠,而农民化教师则表现出一种对从乡土文化心安理得的理解与顺从,在乡村学校内部城乡文化冲突与矛盾在所难免的同时,乡村学校在整个乡土社会中也逐渐成为一座文化孤岛。这既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农村社区的文化和谐与进步。
三、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
乡村教师遭遇文化困境的外部原因是文化生态的骤然改变。而他们在单一文化灌输下逐渐被动接受并完全依赖这一文化从而失去对其他文化尤其是所谓“落后”文化的理解与宽容以及自身文化价值观的混乱才是其陷入文化困境的根本原因。
(一)被动的文化选择
格尔茨说过,“人明显的是这样一种动物,他极度地依赖于超出遗传的,在其皮肤之外的控制机制和文化程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说,不同的文化只是不同的环境中的人赖以生存的控制机制。人需要文化,所以才创造文化,然而也正是因为人创造了文化,便有了作茧自缚、画地为牢的可能。乡村教师不论接受哪一种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企图寻找一种值得依赖并乐于依赖的控制机制和文化程序来指导、控制和解释自己的行为。但对于乡村教师而言,不论面对何种文化,他们没有主动选择,只有被动接受。因为他们从一出生就得接受祖辈为他创造的传统文化,而随后一旦进人学校,他们又不得不去学习并接受新文化。旧文化的濡染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而新文化的熏陶又是如此的深刻与持久。
从乡村教师固守一种文化的行为来看,他们明显缺失跨文化生存的信心与能力,因而他们只能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或者在自己已经适应的文化中寻找精神寄托。但当他们不得不面对其他文化的时候,他们的表现相当的让人失望。其主要表现就是持一种文化观点的人对持另一种文化观点的人的排斥或者攻击。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在与另外一种文化接触时,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不为人觉察的影响和渗透,而这种影响和渗透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但当某种文化表现出超强的侵略性的时候,代表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才会表现出疏远甚至敌意。而城市文化的侵略性或许正是乡村社会中的学校成为一个独立于乡村社区的“国家”,同时又称为被乡村文化所包围着的一叶文化孤岛的原因。
不论是对乡村文化的拒斥还是对城市文化的疏远,乡村教师在文化选择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被动与消极的色彩。这反映出了乡村教师对单一文化的过度依赖,也说明他们的跨文化生存能力的不足。
(二)文化价值观的混乱与分裂
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不论是奔走于学校和田间地头的“农民化”教师,还是漂泊于学校和城市之间的“城市化”教师,只要是在学校内部,他们都是学校“城市取向”教育的忠实执行者。在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教学标准方面“农民化”教师的能力甚至远远超过了“城市化”教师。面对学生,城市化教师的目的是把他们从乡土社会带出去或引出去,而农民化教师则是竭尽全力将学生从土地上推出去或者赶出去。也就是说,学校是教师成为教师的唯一场所,教师的意义与职责是由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所赋予的。所有的教师,在完成国家所赋予的使命,或者说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时候,他们固有的文化差异只是被暂时隐藏、搁置或消解。而在日常生活之中,乡村教师不同的文化倾向与文化依赖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再次浮现出来。因此,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从本质上来说只是关系到他们教育之外的“生活”,而与学校自身或教育自身没有多大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乡村教师已经“逐渐失去了文化的独立性,其对现实的文化批判精神渐趋式微,社会批判立场模糊化、社会批判意识淡化”,成为“社会现实生活的适应者、世俗要求的提供者”。
可以说,城市化教师对城市文化的信仰和农民化教师对乡土文化的顺从尽管在学校环境所实施的外向型教育中暂时被掩盖,但这种教育与生活分离的乡村教师的文化价值观是混乱和分裂的事实却持久存在。这对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害的。
四、乡村教师摆脱“文化困境”的出路
(一)乡村教师要从多元文化视角重新审视文化的现代化
随着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因为多元文化观念倡导人们用更加平等和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其他文化。也正是在多元文化观念的支持下,人们对现代化与现代文化有了全新的解读。
首先,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进程,表征了全世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发生转变的程度。中国广大农村也正走在不可抗拒的城镇化的道路上。尽管乡土文化生死存亡因此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但并非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事实上乡土文化也在做着一些适应性调整以至于不被现代城市文化所湮灭。其次,“现代文化”是以西方现代科学认识文基础,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泛指以工业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具有民主与科学意识的社会结构体系。不容否认,西方文化以极具侵略性的方式主导了世界话语权,整个中国社会也在这种强势话语霸权之下丧失了话语权。而乡村社会“城市取向”的学校教育实质上就是这种话语霸权的延伸。但这可能导致现代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从乡土社会中拔起。最后,因为已经有人指出,“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看,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失败或不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单向过程,现代性因素简单地摧毁传统因素,或被传统因素所摧毁。”以,作为文化传播者的乡村教师,对现代文化的推崇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他因此而完全无视传统文化价值之存在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这种“单向性”的城市化教育会导致乡村教育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
总之,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多元文化视角来看,中国的现代文化决不能等同于西方文化,而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促进而非相互摧毁的过程。因此,乡村教师仅仅具备文化宽容的品质还远远不够,他们必须对现代化和现代文化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也要对乡土文化有一种再认识。即实现从一元文化观到多元文化观的转变。
(二)乡村教师要学会适应乡土文化
多元文化观念要求持有不同文化信仰的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对方的文化,而不是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评判对方的文化。这样一来,不同文化各自的优缺点就都可以客观的呈现出来。但乡村教师仅仅具备了多元文化观念还远远不够,如果他们仍然继续生活
在城堡似的校园之内,仍然继续奔波于校园与城市之间,乡土生活和乡村文化在他们心中留下的刻板印象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改观。乡村教师要理解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要理解农村孩子及其家长的要求与期望,就不能画地为牢,将自己用不恰当的方式包裹起来完全拒绝乡土文化,而是要甘于生活在乡土社会当中。
乡村教师只有甘于生活在乡土社会当中,在抛开了两种文化谁替代谁,谁改造谁的思维模式之后,他们自然会发现在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要找到大量的共同点不是没有可能。乡村教师可以尝试着“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是指乡村教师要走进村落,走向田间地头,不仅要活在学生中,还要活在村落中;而请进来意味着学生家长也应当成为乡村教育的主体,成为学校的主人和决策与学校建设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学生家长会时的客人和学校表彰会时的观众。
事实上,乡村教师敢于“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过程就是直接与乡土文化对话交流的过程,也是其跨文化生存能力逐渐养成的过程。
(三)乡村教师要主动参与乡村社区的文化创造
原州区每年约有70名教师离开乡村,其中90%选择前往城市任教
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驼巷小学,坐落在六盘山海拔2 198米的山梁上,距市区30多千米。校园里,砖瓦平房结构的教室、教师宿舍、食堂有序排列,后院是一座依山而建的运动场,除了有篮球场、乒乓球台,还安装了一套健身器材。
“这两年,农村学校的硬件改善很多,我们这么偏僻的地方,也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有了运动场,学生中午还能吃上营养午餐。”驼巷小学校长王建平介绍。
硬件的改善,却没能挡住生源的不断流失。10年前的驼巷小学有381名学生,目前已减至6个教学班、1个学前班,共有147名学生。“经济条件强一点的,或者父母都进城务工的,大部分都把孩子送去城里读书,去年一年就转走了15人。”王建平说。
与学生一同流失的,还有教师。驼巷小学目前共有11位教师,与不少乡村学校相比,驼巷小学的教师在学历、年龄结构上较为合理。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3人,其余为中专或者函授专科学历,50岁以上的只有2个人。但这两年,已有4名教师离开驼巷小学,均为30岁左右的骨干教师,对教学工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据了解,原州区农村学校每年大约有70名教师选择离开乡村:一是调到原州区城区学校任教,大约占农村教师流失总数的80%。原州区是固原市政府所在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有很多农村学生流向城市,城市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需要从农村调入教师。二是调到市、自治区任教,大约占农村教师流失总数的10%。三是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及其他事业编制的农村教师大约占农村教师流失总数的10%。
原州区政府虽然也通过落实农村教师周转房、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力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环境等措施应对,但面对城市与乡村的选择,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的骨干教师,还是想方设法调到城里中小学任教。
工作烦琐,待遇较低,评职称也要比城里的教师晚几年
在不少人看来,学生越来越少,教师的工作不是应该更轻松了吗?校长王建平否认了这一说法。
“虽然学生少了,但5个人的班和30个人的班,上的课都是一样的,教师不得不身兼多科教学任务。”王建平介绍。
除了在教学上捉襟见肘,11位教师还要负责学校后勤、行政管理、档案整理等工作。
“我们学校虽然小,但是五脏俱全,操心的琐事不少。”教师们感慨:80%的学生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料理农田和家务。其中双亲在外、家中只有爷爷奶奶照看的留守儿童有8个。对这8个娃,教师一帮一跟踪管护,牵扯精力大、责任重。学生中有谁头痛脑热病了,教师们要尽好照看责任;山区没有暖气,冬天要提早为孩子们生好火炉,还得防止煤气中毒……
在王建平看来,近几年乡村教师最烦恼、最头痛的事就是这些烦琐的工作。在关于乡村教师“留不住”的讨论中,工资、职称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烦琐的工作成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原因。
但在原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农村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还是工资待遇上不去。
据了解,原州区教师月平均工资3 000多元,按照自治区要求,农村教师每人每月会发放平均200元的生活补助,偏远山区教师每人每月还有50元交通补助。但与城市便利舒适的生活、相对轻松的工作比起来,这多出的几百元,显然没什么吸引力。
“职称和工资待遇直接挂钩,有了职称,待遇就上去了。”驼巷小学的教师们表示:“但评聘职称比例总低于城里教师,这让我们心里感觉不是滋味。”
目前驼巷小学11位教师中还没有一人取得副高职称,9人有中级职称。王建平以他自己的工资待遇为例说:“基本工资2 300元,加绩效工资900元,月薪就是3 200元。由于绩效工资不易量化考核,大家拿的一样多,搞得现在选山区小学校长都是一件难事。”
记者从原州区教育局了解到,每年的职称评聘按照自治区、市、县(区)5∶3∶1.5的比例分配指标。小学教师评副高级职称,全区一年也只有7个指标。原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确实存在同城工作,乡村教师要晚几年才能够取得相同职称的情况。
除了提高工资,增加学习机会、改善工作环境也是他们急切的期盼
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在原州区教育局的几位主要负责人看来,《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从制度上保障农村教师的切实利益,全方位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相信会有效缓解农村教师流失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认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提出的“村小、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将有助于减轻乡村教师的工作负担。如果仅按“生师比”来配置教师,为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乡村教师会比城市教师承担更多任务,加入“班师比”这一指标,符合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实际。
相关专家表示,以前,城乡教师在职称评定上存在很大的不公平,往往用城市教师的标准去评价乡村教师。各地应尽快出台专门针对乡村教师的评审条件和程序办法,这将大幅提升乡村教师的工作动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