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学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国美学;中国音乐美学;系统性;思维能力
1发掘、展示和重新阐释在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
上有着较为深刻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人类文明由来已久,历史的厚重推演人类文明的进步。历史感是人类思想意识中的一种重要品质,它能唤醒历史使其在古今关系中绽放光芒。当代美学思想家叶朗在其《美学理论》《中国美学史大纲》等著作中提出的系统理论和所作的系统性论述是在学科理论建设的统摄下所作的古今通释。叶朗在其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借唐代思想家柳宗元重要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阐述的“美”不是一种实体化的,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美”与审美活动互不分离;又借马祖道一“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固有。”阐明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借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意象世界是由人的意识照亮和唤醒世界万物形成的一个充满意蕴的美的世界。认为意象世界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审美活动与意象世界是不能脱离而存在的,美感活动产生美,表明美与美感的同一。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对象为美学学科理论发展和建设明确了学科研究的对象,作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审美活动不是认识活动而是体验活动,它的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其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这些思想加以展示并加以重新阐释,发掘中国传统美学在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深刻内容,并着力与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一些思想相融,在美学核心理论问题上认为“天人合一”是研究“美”的问题的模式,在审美中人与世界相融合一。而主客二分的模式是人与世界的外在关系模式,主客二分不应是审美研究所依照的模式,是认识论模式。在其美学学科理论的建构中,其在美学理论上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审美意象是中国美学的情景相融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感性的,具有完整意蕴的,充满情趣的世界,是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在审美的愉悦中产生的美感。美学界对美学史的研究着眼于历史中的美学概念、范畴和命题及其产生、发展、转化的历史,其美学史研究推进美学学科理论建设,在其美学学科理论的建设中,善于发掘中国传统美学在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深刻内容,并与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一些思想相融,建立中国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概念、范畴和命题在音乐美学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产生、发展、转化所构成的历史形成了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国音乐美学史以它们的产生、发展、转化为研究对象。这些闪耀着思想光辉的范畴、命题、思想体系必然长久启迪学科发展研究。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应以敏锐的视角发掘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的一系列核心概念、范畴和命题,使得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在这些核心的概念、范畴和命题上予以充分展开。而如何展示及其明确处理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的一系列核心概念、范畴和命题,思考音乐美学基本原理与基本问题,把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有着较为深刻的思想与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基本原理相联系,充分发掘其思想的深刻性,使这些深刻的思想在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上,在音乐美学学科理论建设上予以展开。这种展开会在一系列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上观照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解决的。带着学科发展的历史使命研究历史上的音乐美学思想理论,用学科研究方式重新予以显现,在其基础上研究体系化的音乐美学基本问题,明确音乐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体系化的中国音乐美学学科思想理论。当然,“白马是马”与“白马非马”相斥的窘境我们在对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中也会碰到。为了正确处理音乐美学史研究中的古今互用关系问题,立足音乐美学学科理论发展,阐释历代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古今融合,让古今视界在音乐美学科学理论体系的高度上达到融合。
关键词:情感;个性;兴趣;评价;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6-0051-02
音乐是一门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从情感入手,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因此,音乐教学要突出音乐性、艺术性、审美性的特点,从感受入手,遵守听觉的感知规律,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理解音乐学学科的内涵把握情感因素
众所周知,世界三大歌王怕瓦落地不识谱,但却能唱出令人美妙动听的歌曲,星光大道2008年年冠军张羽能唱到嗨降A,他们学音乐的前提是感受和体验。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修养为目的的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从纯知识性、技术性的音乐教育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在轻松自如、无拘无束的状态下通过情感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音乐课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因此音乐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用心理解音乐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二、情感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
通过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水平较小学时段虽有一定提高,但任处于基础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能力与审美能力,只是在基础技能上略差。我们应根据此现状,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以掌握基础的知识,最大限度的简化技能,尽可能地注意美感。另外,在教材的安排和使用上,也应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灵活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要正确处理好艺术与技能的关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结合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等乡土特色,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增补和删减,例如《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当地特产、常用乐器等,然后以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在创作动律和创编节奏中感受和体验新疆风格特征舞蹈动作,从而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特点和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通过以上情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新疆本土文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引起他们对歌曲的演唱兴趣。
三、采用表情训练有利于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要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感情。音乐作品包括:力度、速度、节奏、音色、和声等,只有教师对音乐作品的表情有正确全面地把握和感受,才能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其次,教师传递的过程也始终贯穿着表情教育。这里的表情指教师除了要善于认识挖掘美,还要善于表现美,如教师应有的表情,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情绪明快活泼。语言要准、精、美、说话富有感染力。最后是学生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在表其中完成的,例如学生感知理解音乐作品过程中的模仿、表演、动作、讲述等。因此在教学中,要从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入手,注重表情的训练和培养。
四、运用情感模式合理评价学生
本人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初步取得了一些同学的信任,所以经常会有一些学生找来提出他们的要求和建议、甚至信件。其中有一封信这样写到“老师”,期末考试快到了,我心里特别紧张,升入初一后在你动听的歌声的感染下我慢慢地喜欢上了音乐课,但我知道我五音不全,没有一点音乐天赋,在小学我对音乐课的态度特别反感,因为我唱歌总是跑调,经常受到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嘲笑,特别是考试的时候。现在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我还是不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唱歌,希望老师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在你一个人面前唱歌行吗?”看完这封语句简短的信件后,使我感触很深,心情不能平静,更是非常心痛,音乐如果给孩子带来的是伤害,是使他们的缺陷更加引人注目那谈何教育人?因此我们深知首先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如果我们非要让那些五音不全的学生唱好歌曲,音乐还有什么美可言。音乐教育越来越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参与和创作,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态度,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音
一、作文教学与音乐
小学生普遍反映作文难,这是因为缺少对生活和劳动的体验,缺少写作的素材和灵感。运用不同的音乐形象来启迪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依靠点,写作就容易多了,例如,五年级听话说话课,听音乐说话写《小鸟捉虫》,导语可以这样设计:“小朋友,今天我们都表现了哪些情绪呢?请同学来听一听。”播放音乐《苗岭的早晨》,然后启发学生根据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等音乐表现手段,来辨别音乐的情绪,再来想象音乐表达的内容。为了便于学生听辨,可把乐曲分为三部分:a.春天的早晨,一群欢快的小鸟在树林里欢叫;b.发现虫群,鸟儿们齐心协力消灭害虫;c.鸟儿们高兴地向家中飞去。通过欣赏音乐,老师先指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再让学生把口述的内容写下来。要求第一和第三部分略写,第二部分详细地写出小鸟捉害虫的过程,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写作文,让学生根据音乐、内容分组进行即兴表演,在即兴表演中修改成型后,老师进行点评,从而使音乐作文课成为一种智力活动、一种创造、一种艺术享受。
二、阅读与音乐
1.创设情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儿童过着幸福的生活,特别是本地区孩子,他们根本体会不到北方寒风刺骨的气候条件和终年冰雪封冻的地理环境,更体会不到当年二万五千里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在教学第五册15课“”时,为了创设翻越大雪山的途中遇到的恶劣气候和险峻的地理环境,可以播放组歌《》:“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用这首男声合唱曲,低沉浑厚的音乐,丰满和谐的声部,缓慢的速度衬托着坚定的情绪,容易将学生带进时困难重重的路途之中,既创设了特定的教学情境,又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好铺垫。
2.导入新课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可用一首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歌曲导入新课,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有趣的歌词还能激发学生好奇的心理。例如第三册14课“美丽的公鸡”,老师先让学生学唱一首儿歌《大公鸡》:“我是一只大公鸡,戴金冠,穿花衣裳,穿得多美丽。”“那么你认为这只公鸡美丽吗?今天要学的课文‘美丽的公鸡’中,老师会告诉你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丽。”这样用音乐为引导,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有了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3.配乐朗读
关键词:音乐课;结构特点;结构关系;教学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21
音乐教学是学校美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学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以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需要精雕细琢;音乐课堂教学是科学,应该有严谨的结构、可循的规律。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学工作者的目标。如果在上课前认真思考这节课哪些内容是贯穿性的、哪些内容结构是从属的、各内容结构需要多长时间为宜,周密地、全方位地思考之后,才有可能使一节课的重点突出,既有科学性、系统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从不会到会、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笔者看来关于音乐课的结构特点有以下几点需要进行探究和反思。
一、探究音乐审美结构特点
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结构也就成了贯穿音乐教学过程的重要结构。音乐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过程要贯彻音乐课的始终,情感因素是审美过程的突出特点。音乐课上,教师应运用各种载体介绍作品,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音乐美,再通过音乐、文学诸方面的分析使学生能理解美、感受美,用变化力度和变化速度等手段去表现美,构成重要的审美结构。不具备审美结构的音乐课只是知识课而不是艺术课。
二、探究音乐认知结构特点
音乐认知结构特点是指音乐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知识的讲授过程要符合认识规律,学生掌握起来就会更容易、更顺利,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科学知识有自身的系统性,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也有自身的规律性,二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并不一致。
三、探究音乐教学方法结构特点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过程,因此教法结构、练习结构就成了音乐课的重要因素。教法结构直接影响着练习结构,而练习结构直接影响着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教法有两类: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各类教法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所需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作精心设计。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手段上要想办法创设意境,交替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提高学习效率。要精心选择传递信息的媒体,精心安排载体结构,适时运用艺术语言、教具、学具、录音、录像、板书、挂图等,以通过形象的教学手段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练习是知识与技能的中介,只有通过反复练习,知识才能得以巩固,只有通过反复练习,知识才能形成技能。音乐课上,学生要有大量的参与活动,如节奏的击打、音高的感受、配合歌曲的律动和表演、欣赏活动中的讨论和器乐的演奏等。通过这些艺术实践,学生才能将知识转变成能力。
四、探究音乐能力结构特点
音乐课上的能力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1. 基础技能。音乐课最基础的能力是听的能力,包括对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的听辨能力。2. 基本技能(含音乐知觉能力)。如对调式、调性、节拍、节奏、力度、速度等的感知能力,还有音乐注意力、音乐记忆力、音乐联想能力和音乐想象能力。3. 音乐能力。音乐能力,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培养目标。这就是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表现某种情感的创作能力。
五、探究教学时间结构特点
以上几种结构的应用,都是在流动的时间里进行的,因此,时间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有效地利用时间,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最佳时间不过十几分钟,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安排,最好在学生优势兴奋中心形成的时候突破难点。为防止疲劳,可利用无意注意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课上练习,最好是综合利用时间,比如一个学生板书答问,全班可同时进行拼谱、声势、音程等练习,以提高时间利用率。
六、探究音乐课上各个结构间的关系
音乐学科是进行美学教育不可缺失的学科。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意识是我们的目标,审美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审美结构是我们研究的重要结构。不同的审美观可以决定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成不同的练习结构,不同的审美观可以为学生组成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能力结构。
课堂授课,从感受美开始。我们在启发学生感受作品美的同时,可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同时,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同样,在要求学生以某种情绪,运用技巧去表现作品美的同时,可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美感教育 艺术
目前,我国高师音乐学科的教学体系过于专业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多是根据专业课的目标设置的,因而培养的学生是就业面比较狭窄的对口专门人才。这种高师音乐学科毕业生适应性较差。因此,高师音乐教育要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完善知识结构,注重能力培养,走出纯专业技术教育的狭窄空间,进入一个既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广阔天地,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一、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应首先增强德育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具备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枯燥,脱离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应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充实和更新内容。应增设伦理道德课程,使学生在市场条件下,具有现代公民应有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国际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但身体无缺陷,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里的适应能力包括道德的完善程度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应对学生进行人格和心理方面的教育,使之更好的做一个心智健康的人,善于与人团结合作,具有更强适应性和竞争性。
二、 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质量
课程结构、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的改革,是强化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高师院校的课程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专业学科类课、普通基础类课和教育类课。专业课是为解决高师毕业生将来从事专门学科教学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而开设的系列课程;普通基础类课指的是高师毕业生作为未来教师所需要的较广博的综合性科学文化知识的系列课程;教育类课程主要指体现师范特点,以向学生传授教育理论和培养从师技能为目的的系列课程。
在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专业课太多,教育类课程和普通基础类课少。高师音乐学科是为中小学培养音乐师资的,课程设置要以中小学音乐教育为依据,所以,我们在注重专业课的同时,也要提高教育类和基础类课程的比例。教育课程应增设教育哲学,以引导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教育思想和教育规律;应增设教育史,以拓宽学生的教育视野;增设教育管理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管理模式与方法,从而获得最佳教育效益。基础类课程应增设科学概论、科技史、社会学、人文科学、文化与文明史等课程,使高师音乐学科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为其胜任基础教育岗位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三、强化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理解作品、讲述作品、分析作品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学语文课要增加讲述,分析中外著名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内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汲取音乐领域外的文学要素。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和文学有不解之缘,文学使他们的视野开阔,受到启迪,激发创作灵感。文学是音乐创作的底蕴、旋律的基因,不断提高文学修养,才能正确的掌握音乐作品的精髓,理解作品的内涵。
四、 加强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舞台艺术实践是音乐学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要多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或由学生自己组织召开音乐会,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演唱、演奏技巧,理论知识通过演出得到锻炼、提高和巩固。特别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突破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界限,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引发兴趣、激发创作灵感,使自己学到的知识特长得到较好地发挥。应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
五、 改变个别课总是“一对一”的授课方式
“一对一”的授课方式虽然沿袭已久,也为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也存在很多弊端。个别课缺乏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不能互补。可以用集体课、小组课等形式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补充。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在集体课上解决,学生在集体课、小组课上训练,使自己得到锻炼的同时可以得到教师、同学们的指导评议,而且通过观看其他同学训练,可以更多的了解不同声部、不同嗓音、不同水平、多种风格类型的作品和艺术处理手法,还能观摩到教师的整体教学。教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以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用课堂提问、讨论、学生相互讲解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提高理解力。当然,对于专业课,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依然要采取“一对一”的小课来解决。同时也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研究成果,多渠道、多方位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不断探索高师音乐学科素质教育的新方法,为高师音乐学科的建设,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开创一条新路。
六、 建立多媒体教学体系
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音乐”教育,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电脑作曲、电子乐器演奏、音乐制作、乐谱打印、音乐教育软件应用。
音乐教育和其他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传统授课方式有许多局限性。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音乐”教育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易于领会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学习音乐边缘学科知识,在学科交叉、知识综合运用方面相互渗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多媒体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广阔的前景。
七、要重视美感教育
所谓美感教育,是运用美的规律和艺术的实践,训练和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能力和创造力。美感教育属于美学的审美范畴,它是人们从事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的一种方法论,使人们更加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因此,高师音乐学科开展美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通过有意识提高自身对美的认识、美的追求,进而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从美的角度去发现音乐作品的美学价值和内涵,逐步提高并最终具有较高的欣赏品位。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变得乐学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如果能够把学生的这一特点和学习挂钩,那么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常常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降温”。音乐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正好抓住了学生活泼好动这一特点,能够将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传统教学中的挂图和录音磁带等所不可比拟的。例如,在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时,我在网上下载了《渔舟唱晚》乐曲视频。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有听的,又有看的,兴趣盎然。学生在其中可以得到声、形、图、文多方面的感受,得到多方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在脑海里形成更深刻的印象。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敢于创新
音乐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艺术,音乐的创造是音乐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生动活泼的创造活动能使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展露才华,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积极主动的音乐创造活动能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激励创造性思维,激发创造意识。伴随着多媒体音乐编辑软件、MIDI音乐制作软件和影视制作软件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性学习音乐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软件体验音乐创作、影视配乐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促进学生音乐方面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音乐欣赏教材可以使学生通过课件欣赏乐器,如通过《法国民谣变奏曲》《在中亚西亚草原上》等作品的观赏,学生认识了小提琴、长笛、双簧管、萨克斯、二胡、笛子、笙等乐器。具体的操作、交流、演示,让学生探究在多媒体计算机中进行“乐器借鉴”,这一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认识了乐器及其音色,还认识了创作中对作品表现的作用,体验音乐创作过程中创造音色美的乐趣和成就感,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突破狭隘的民族观,从世界大文化的高度,加深对“乐器借鉴”这一文化现象的社会价值的认识,且在参与、交流和对自己、对他人音乐的评价中开启了音乐创造性的思维,激发起了创造性意识。
三、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学生则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自主探究与互动的过程,不仅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而且能手脑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使得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欣赏戏剧《红灯计》片段时,我并没有只局限于本课的内容,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丰富的信息量将戏剧中不同行当、不同脸谱等用最直观的手段展现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饶有兴趣地查找信息,交流信息,那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总量,延长了知识的保持时间,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有所获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CAI课件的使用,既能生动地展示课本中的图片、知识,又能方便、快捷地展现课本外的多种信息,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堂内外的沟通,拓宽学生的视野,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出旗曲》时,先让学生欣赏阅兵式画面,再让学生欣赏我校“六一”鼓号队入场式表演。这样学生理解了队列行进的特点,也就理解了进行曲的特点,为学习本课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学低年级课本都设计一些与动画有关的知识,我在教学的时候,除教学课本中涉及的知识外,还根据学生实际,引入最新、最受欢迎的动画片,设计成课件,让他们欣赏精彩的动画音乐,音画结合,提高了学生鉴赏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学科 教学评价 发展性评价
一、研究背景
学科教学评价是指对音乐学科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通过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可以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了解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提供音乐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评价就是考试”的观念占据着音乐教师的头脑。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音乐教师设计的评价方式和操作程序中有相当部分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使评价的功能和结构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也使音乐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无法推陈出新。新课程改革将音乐课程定位为普及音乐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课程,并把逐步建立与完善音乐学习评价制度作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以音乐课程标准为准绳,以音乐基础能力为基点,教学评价应主动适应所有进行音乐学习的学生,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不断扩大评价的激励、改善与调整的功能,引导和促进所有学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提高,大多数学校以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获得的水平作为音乐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而事实上,音乐学科教学内容除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外,还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音乐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技能及知识获取多少为目标,这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如果我们用一般学科考试的方式、方法来对待音乐学科的考试,那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准确的测评,而且会背离音乐学科自身的规律及其特征。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评价应该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新课标提出了明确的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要实施评价就要遵循以下原则: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在评价中,我们主要遵循以下依据。
(一)依据教育方针
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首先面对的是中小学生,根据音乐的特征和音乐的性质,音乐教育是塑造人、健全人格、增加人的审美情操和鉴赏美的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以它特有的音响拨动人的心弦,从而引起人的情感上的共鸣,音乐的直指人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因此,音乐在培养人的性情、陶冶人的情操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是在起“育人”作用,根据《音乐教育行动纲领》中音乐教育主要是“育人”的这一教育目的,音乐评价有了政策上的依据,即育人是第一位的。有了政策依据,教学评价就有了一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依据音乐教学大纲
音乐教学大纲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订的教学指导性参考资料,它按照不同的年级、不同阶段制订不同的教学目的、任务、要求和内容。如音乐学科教学大纲中要求小学低年级段音乐课以唱游形式为主,让学生在动中乐、动中学、动中唱,通过游戏的形式获得音乐知识,从中得到美的熏陶。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评价必须准确把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才能达到大纲要求标准。总体上说教学大纲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如果忽略了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要求,评价就会出现主观随意性,导致评价的不科学性和不公正性。
(三)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学生的身心发展各个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身心特点,如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中高年级学生有着好奇探索的心理特点;初高中学生有着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他们爱思索分析、爱讨论研究。针对学生的各个年龄特征的表现,在制订评价指标时应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对教学活动作出合适的评价。
三、研究目标
(一)以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前提,通过音乐评价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
(二)评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以及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
(三)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音乐学科的教学评价是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既定的教学总体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考查方法,对音乐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它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结果等诸多领域。
中小学音乐学科的发展性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情感的评价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教师要长期正确地引导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对学生理解、表现音乐和终身热爱音乐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具有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并无直接的联系,如有的学生“五音不全”,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一般,但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态度和对音乐形象准确的把握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情感应作为音乐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学习情感的评价应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二)音乐知识技能的评价
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指《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经过学习应达到的演唱、演奏、识谱视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教学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它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其内容和要求都从感受与表现音乐的情感需要出发,适应音乐实践活动的需要,不作过高、过难的要求,而且,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习也都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之中,没有独立的分科,因此,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评价应与专业音乐教育相区别。以往那种把演唱、演奏、读谱视唱割离开进行评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评价应根据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综合演唱、演奏、读谱视唱、音乐欣赏等内容进行,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考核。比如:选取一段欣赏过的乐曲主题让学生视奏、视唱后说出乐曲名或作曲家等。
(三)音乐创造能力的评价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创造是指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它不同于一般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在以往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很少涉及音乐创造教学,音乐学科评价也没有音乐创造的内容。近年来,随着音乐课改的深入,音乐创造教学开始走进中小学音乐教学,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已把音乐创造教学列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标认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音乐创造能力应作为音乐学科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创造主要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等,对音乐创造能力的评价可参照《音乐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采用量化测评。如: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制一件简易乐器,用音乐中的主题来填词演唱,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音乐创造能力的评价应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应当以有助于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的积极性为前提。
(四)音乐技能的考核
考核要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听赏为主综合乐器的音色听辨、音乐风格的听辨、音乐主题的记忆、节奏节拍的听辨等,主要让学生从听觉上直观地感受音乐。
音乐技能的考核要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愉快和谐的评价氛围,淡化学生的考试心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
2.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重视学生的自评,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表现音乐情感。
3.要根据各学段不同的目标和学生不同的音乐水平恰当选用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考核的项目中,让学生自选有兴趣、有特长的项目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扬长避短,满足表现欲,发展特长。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五、研究成效
(一)通过研究转变了音乐课在学生心目中极其不重要的看法,使同学们更进一步体会了音乐的魅力所在,在考核活动中得到了进步。
(二)通过小组学习和配合,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意识,培养了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进步的学习音乐的好习惯。
(三)使同学们真正了解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通过欣赏音乐可以获得很多的知识,陶冶情操。
六、研究后的思考
(一)由于地域的差异,在农村中学,音乐课至今仍然是不被重视的边缘科目,普遍认为音美学科不设任何考试程序,没有方法来测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老师教授水平的高低。我们更应当完善音乐学科的评价机制,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正确的看法。
关键词:创设环境、形式导入、音乐感染、培养自信
【中国分类法】G623.7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才的起点,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的动力。教育者不仅要教的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究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动力,又是一种强大内趋力。
一、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设轻松,活泼的育人环境
音乐老师一进课堂,应给学生一脸的微笑,一腔的热情,这种朝气与生动会不自觉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同时,小学生天生好玩、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教师应该培养孩子们自由表达的能力与胆量,让他们能 “说起来”、“动起来”、“跳起来”。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营造一个轻松而愉快的学习乐园,让孩子们不仅学到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小学苏教版二年级的《小红帽》这一课中,我把个童话剧分成六场。第一场:森林的早晨。第二场:去外婆家的路上。第三场:森林中遇到狼。第四场:外婆家遇难。第五场:外婆家获救。第六场:小红帽和外婆告别平安回家。这些场景分别由学生自由分组担任,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进行创编和表演。这个环节使全体学生在充满兴趣而愉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完整地学唱好歌曲。所以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是引导孩子喜欢音乐课、对音乐课感兴趣的环境基础。
二、采取形式多样的新课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通向学习新歌的桥梁,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音乐教学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教授新课导入方法:故事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看图导入法,意境导入法等,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唱歌课《嘀哩嘀哩》的教学中,我运用了提问、看图、意境、故事四种导入法。师:“有一个可爱的小花籽在找春天姐姐,可是春天姐姐到那里去了呢?一会请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告诉老师。”多媒体图片各种图片展示。(冰雪融化、小河流水、万物苏醒......)生:“我听到了流水和小鸟的声音;我听到了冰雪融化的声音;我听到了泉水丁冬的声音;我看到了万物苏醒,春天来了......”
三、用优美的音乐感染学生
音乐课,音乐是主旋律。我们教授的歌曲与聆听的音乐能否打动、感染学生,是成为学生是否喜爱音乐课的关键。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孩子只要走出校门就不再唱老师教的歌曲,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的音乐课存在不足,学生不大爱唱老师教的歌,存在许多原因:如所教歌曲旋律过于复杂,歌曲内容过于陈旧,不贴近学生生活,不为学生所熟悉,学生不感兴趣,老师在学唱过程中不注重学唱效果,而只一味地要求学生唱会唱准,不带着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和谐声音的美妙等。所以,我们在教学歌曲时,不仅要求学生唱会、唱准,还要让他们通过和谐、优美的演唱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如教学《布谷》,如果只是平淡的演唱,这首歌显得很平淡,没有一丝朝气,老师如果指导学生轻声的、有控制的去唱,这首歌就会立刻鲜活起来,老师再让学生边唱边听自己的声音,去欣赏自己的歌声,明白自己的歌声原来也这么好听,他们便会渐渐的喜欢演唱,喜欢音乐课所学的歌曲。再如欣赏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的有效途径。这部分内容可灵活机动进行,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欣赏。我曾上了一节苏教版四年级下《忆江南》。首先我利用课件展示“姑苏行”以及古镇小巷、苏州美食、苏州园林、民间服饰、刺绣年画等等图片,学生从视觉对江南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听音乐,第一遍听完,我问学生有什么感想,有的学生说音乐很优美;有的学生说,真想去看看。接着听第二遍,我给每个学生分发三种不同色彩的卡纸,让每个孩子在听到不同情绪的段落时出示相对应的卡纸。这遍听完之后,大多数孩子都能较准确地把握乐曲有几部分组成、各个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了。如此这般,再去细致分段欣赏,可谓从远象到近景,有了一个欣赏层次的提升,音乐欣赏课也不那么枯燥。可见,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通过不断的欣赏音乐,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己留心听音乐,当然,他们就会逐渐喜欢音乐课。
四、用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关键词:情商;激励;情绪;情感
一、什么是情商
简单描述是:对自己情绪和情感的控制能力以及对他人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专业的定义是:了解自我与自我觉知、管理自我、双向激励、情绪与情绪控制、处理人际关系。解析如下:
1.了解自我与自我觉知
对自己情绪、情感的了解、把握与控制能力;
2.管理自我
面对逆境、挫折的承受和超越能力;
3.双向激励
乐观人生、自我激励、激励和感染群体、自我把握能力;
4.情绪与情感控制
对别人情绪、情感的了解、把握、疏导与驾驭能力;
5.处理人际关系
觉知、调控、管理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技巧和能力;包含了计划、组织、协调、沟通、分析、领导、控制等方面。
二、情商实践
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无声地传递着情商的教育。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融合在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中体验这个过程。
1.了解自我与自我觉知的实践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依然处于少年儿童时期,这个阶段一些高年级学生会有所觉醒自我,但更多的学生还没有非常清晰的自我认识。根据学生的不同而在教育中引导对自我的觉醒和认识,学生心理存在几个疑惑如下:我为什么要学这些?学了这些对我有什么用?我喜欢的是什么?适合我的是什么?我需要什么?
我们首先要回答为什么和有什么用,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含义和意义,激发学习的兴趣,然后就要开始区分这些学生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A组学生知道了自己喜欢高音,B组学生了解了古典音乐是自己最有兴趣和擅长的。
虽然小学实际教育中,对“了解自我与自我觉知”的实践还停留在表层,但通过不断强化同样的方法和体验,实际运用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利用这些方法更多地了解自我,让学生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不断体验,这些方法就能够深深扎在心里。
2.管理自我的实践
群体中总是有成绩的差别,即使是实际的一堂音乐课程,有些学生可以表现更好,一些学生可能并不能完全掌握,这个时候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分化,容易产生挫折感,一些学生厌学、逃学、沉溺、捣乱、浮躁、抗拒等等,所有这些情绪都不会是偶然产生的,有果必然有因。因此,教师应该首先深入去了解这些原因的本身,找到了原因,就能够通过调节教学方法、活跃气氛等手段去疏导这些情绪,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鼓励、学习的快乐。对于个别学生应单独进行沟通,建立他的信心和培养兴趣。
教学本身就是心理沟通的过程,一个愉快轻松的开始,吸引更多的兴趣和注意力,然后拉到教学的核心部分,以另外一个活跃的气氛结束一堂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建立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中间传授的知识才会被学生更高效率地吸收。尽量不要让学生有挫折感,一旦感觉到这个情绪,应迅速调整引导学生能够克服这个挫折感。当教育一段比较枯燥而艰难的课程,应配合一个轻松而熟悉的氛围来缓解这个压力。这个过程的不断强化是对自信心的最大鼓励。
3.双向激励的实践
双向激励是指:自我激励和对他人激励,在国外教育更多是开放式、引导式、激发式,这点和国内非常不同,他们更多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会非常多地说:尝试一下、非常好、你做得很棒;学生本身时刻都在心里说:“我一定能做到,我会做得非常好”;他的同学会这样激励:“你一定行,我给你加油”。
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这种激励非常缺乏,当一个学生成绩不好或犯了错误,学生胆战心惊地到了教师的办公室里准备挨批评,或直接把家长请到学校,而事实上原因可能从头到底就没有人真正了解。
我们可以把更多的内容给予学生来陈述,如果回答正确教师把这个答案再次加强给其他的学生,帮助他们记忆,而回答正确的学生还收获了信心本身,这是一个引导式的教育方法。一起来唱这一段的时候,是群体的激励过程:“好、非常好,再来一次”。如果回答不对或不完整,应该说:“A同学加油,这段应该这样……,A同学和大家一起再来一次”,并轻轻拍拍A同学的肩膀,给予他加油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参与的乐趣,而不是教师讲学生听到想睡觉,这个激励是学生本身发起的,因为产生了兴趣和注意力,当这个过程不断强化成了习惯,那么自我激励的能力将极大加强,配合一些同学分组之间的互动,要求互相的鼓励,群体的激励效应就会形成。
4.情绪与情感控制的实践
首先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让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建立情感:和谐、关爱、信赖,而一些情绪能够鼓励、沟通、疏导等方法能够良好控制。
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都比较弱,但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互动情绪控制比教师对学生的情绪控制要有效得多,因此建立一个学生之间的感情互动氛围非常重要,而教师就是这个平台的建设者。
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的生日全部登记起来,当一个学生生日,点燃一根蜡烛,全班为该学生唱生日快乐歌。虽然用了几分钟,但活跃了气氛,增加了相互的感情,可以灵活运用谁来领唱谁来点蜡烛。
当A学生产生了情绪,那么先给B学生一个机会去沟通他的同学。尝试如何去疏导一个人的情绪,他自己本身就感受到了当自己产生情绪别人疏导自己时候的体验了。如果疏导无效,继续安排C学生去疏导。如果依然失败那么教师应该亲自去沟通,首先要做的是倾听找到原因才能入手去沟通。如果沟通成功,那么下次D学生有情绪的时候,就会叫A学生去疏导D学生的情绪,他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切实体验到这个心理过程。这个不断沟通的过程,能够教育学生引导别人情绪的感受,学习对别人情绪调节的方法,也能够更多体会到同学之间的信赖和爱。
5.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
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情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音乐作为人类的共同语言,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特效,它可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人们懂得相互协作的重要性。西柏林阿思特高级中学音乐教师凯乐夫人在介绍他们对音乐教学目的认识时,讲到音乐课可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和开朗性格,学会怎样与周围的人相处。例如,歌曲《我爱米兰》教学中,就产生了相当强烈的教学效果,歌曲使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又拉近了一层。而在合唱、合奏中,队员都要以和谐为前提,突出主旋律而不可喧宾夺主,处于伴唱伴奏、副旋律、次声部时,要求队员起到甘当绿叶映红花的作用。音乐作品表现的这种相互配合、水融的关系正是我们协调人际关系所需要的。实践证明,喜欢音乐并表现突出的人,性格大都开朗,与人相处也大都具有亲和力、讨人喜欢。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一段话,似乎道出了音乐的这一特性:“有时,人们相处在一起,虽然互不敌视,但彼此的情绪与情感是格格不入的。突然间,音乐像闪电一样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克服过去的隔阂,甚至敌视,人们感觉到团结和友爱。”
以上简要阐述了情商的概念,并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说明小学教育中师生互动沟通的具体实践,由于小学生教育范畴还无法彻底覆盖所有的含义,但情商的教育确实在实际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必要。
参考文献:
[1][美]格尔曼.情商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新课程标准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