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模块式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分层教学 模块教学 实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157-0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知识化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形式变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使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 因材施教,实行大分层教学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愿望出发,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满足学生就业和升学两种愿望,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为国家前途命运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我校将在校生进行了分流,学生根据意愿,确定升学还是就业,通过分流,把在校生分为两大块,实行大分层教学。学生分流后实行动态管理,真正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升学有途径,就业有门路。
2 实施模块式教学,注重个性化培养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认真研究和实施“大专业小模块”的教学方式(即模块式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学习,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一技之长,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育人质量。
首先,根据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将各专业分成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能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具体包括机械模块、家电模块、电气模块和数控机床加工模块,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包括计算机应用、动漫设计和网页制作模块,会计专业包括财务会计和经济信息管理两个模块。其次,确定课程体系。对于每一个模块,建立了模块式课程结构,将全部课程划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和选修专业课四部分。我们依据人才规格的文化素质确定开设的文化课,根据技能型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身特长、就业方向,尽可能多的开设选修课,并对每个模块的教学环节进行了量化管理和考核。第三,针对不同的模块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学生前三学期学习必修的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每学期拿出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教学实习。第四、五学期,学生可根据个人条件、兴趣爱好、就业需要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模块,学习必修的专业课和选修的课程,每学期拿出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生产实习或见习。第六学期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使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达到3:7。模块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我们不断修订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及时添加新课程,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真正做到了教学贴近社会发展。第二,培养目标的多向性。实施模块式教学,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可选择一个模块,学习一技之长。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选修两个以上模块,掌握多种技能。甚至有的同学可跨专业选修。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面。譬如,近几年来,计算机初级操作类的人才目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时也暴露出中职计算机专业知识单一所带来的弊端,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因此,学校对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大胆实施模块式教学(实施“1+X”模式),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增加专业选修科目,学生跨专业进行选修。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实施模块式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专业,选修自己需要的课程。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又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3 注重实用性知识的传授,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普高热”的持续升温,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下降,给职业学校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打破职业教育的“大统一”,改革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突出技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达到相对的高质量。
针对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进行了正确的分析。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在数学、英语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同时,学生在学习成绩、求知态度、学习动力、学习个性等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而目前的教学体制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基本上是按照全国职业学校教学大纲统一要求和统编教材的同一进度进行,使学生中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教与学的矛盾日益加大。部分学生由此丧失学习信心,失去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厌学、辍学。
鉴于上述情况,我校从就业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改革。根据培养目标,删减理论性偏强并与后续课程联系不多的内容,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增加实验、实习技能训练课时,增加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我们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出现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及时添加到教学内容中去。我们对就业的学生提出“合格+特长”、“能力+素质”的口号,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减少了文化基础课(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课时比例,增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课时比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对升学的学生我们提出“高分+素质”的口号,其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考试大纲要求进行,在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升学的学生能够顺利升学,争取将来能更好地就业。
4 走校企结合之路,加强实用型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一是各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认真修订了各学科实践教学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二是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想提高学生技能水平,首先要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近几年,我校通过选派教师外出培训或到企业轮训,以及聘请专家和能工巧匠到校任教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积极开辟教学实训基地。通过系列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赢得社会的好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教育精品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
目前,高职会计教育面临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职会计教育在新的环境下存在许多问题。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律,但已不能适应社会和生产的实际需求。为此,应改变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以就业率为导向重新进行专业设置﹑构建以应用性为核心的模块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人才的时候,更多强调的是应聘人员是否有过工作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会计教育受到了极在的冲击。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突出会计专业实践性强、动手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特点,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的距离。为此,必顺进行大量的实践环节教学。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实训教材及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保密等原因,多数单位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这给会计实践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完成会计实训课程,许多学校通过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校内模拟实习,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但是,由于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会计准则经常修订,涉及会计核算方方面面的变动,模拟实训教材很难跟上这种变化。现有的许多会计模拟实训教材漏洞也较多,有的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
高职会计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取决于它是否有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没有真正出过校门。专业教师大都只具有专业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尽管大部分教师通过职称考试取得了会计师,具备会计师、讲师资格,即“双师”资格,但距离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远远不够。
(三)对实践性教学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
目前,高职高专会计教学必须面向实际开展教学工作,面向实际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办学水平;必须从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更新会计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措施进一步做好会计教学工作。
二、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会计的不断变革和发展,高等会计教育随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会计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要对老师角色作新定位;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不公要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更要具备适应经济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认识是:在教学实践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总体教学目标的调控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认知结构和需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教育机制要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三、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会计专业教学管理
我国现有的在职会计人员中,约57%的人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其中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的占83%,职业教育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会计人才,成为我国会计队伍中的主体力量。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和结构需求的新变化,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巨大挑战,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我院会计专业拥有独立的会计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机房,能满足学院内大型模拟实习,但这并没有完全达到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只有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改变以学院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订单培养”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改革,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来办学。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瞄准就业岗位需求,主动做好市场调研,把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作为办好高职学院的核心环节,在就业市场上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学院和骨干专业品牌。
四、从学生角度看会计教学模式
会计教学研究是现代会计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高校会计教育界正在着手于深化会计教学改革,会计教学改革要有成效,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并立足于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实际,确立适合学生的会计教学目标,才能为会计教学改革指明基本方向。而会计教学目标的确定,又离不开恰当的会计教学模式。
关键词: 模块式教学 教学方法
焊接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种,它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要求焊接技术人员不但要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必须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行。但目前,因学生往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领悟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各不相同”,致使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在多年的焊工实践操作中积累了少许经验,针对我个人的感受就目前的焊工实习教学方法谈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一、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块式教学,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整合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通过“模块化”设计,使理论与实践在课程结构上融为一体,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确定该项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工艺知识),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这样就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
比如,将焊接实习教学按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手工氩弧焊、弧焊提高训练、特种方法的焊接、典型材料的焊接、焊接生产应用等几个模块进行划分,每个模块包含不同深度广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国家焊接职业标准和企业组织生产和技术发展需要,对每个模块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提出教学目标和技能要求,即把每一模块所涉及的机械制图、电工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焊接理论、操作方法、技能以及相关安全知识等内容进行合理组合。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模块式教学
模块式教学法是复合型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以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1. 演示教学法。演示是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采用各种实物挂图、模型进行示范性实验,以及示范操作等手段使学生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好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加深书本知识、抽象理论和实际事物及现象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理论,在实践中积累职业经验。以手弧焊立对接焊为例,在焊接前要教给学生根据焊接材料、焊接尺寸、焊接位置甚至焊接环境合理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的方法,焊件在装配与定位时要采用减小焊后变形的措施(如,反变形法要采用多大的变形量等),在焊接过程中要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手法(如,采用灭弧法操作时,挑动的是手腕,而非手臂)等等。这一些经验数据及经验手法,在训练时教给学生,使其养成正确规范的操作习惯。示范操作演示以形象的语言,熟练而规范的操作动作,为学生掌握专业课操作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参观教学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组织和安排学生到焊接单位进行参观。在参观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内容,主要有焊接材料、焊接操作、焊接方法、焊接工艺、焊接设备与工具、以及焊接检验等方面。参观时,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联系书本的知识,给予现场解答,使学生对所学焊接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深入了解焊接技术在生产现场的实际应用、焊接技术专业发展现状、企业和社会对焊接人才的需求情况。
3. 讨论教学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提出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互相讨论。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深入。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要进行辩证地分析,作出科学的结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板平对接和立对接焊的课题时,将学生分组进行,一般6~8人为一组,每个小组集体讨论制定焊接工艺。教师根据每组制定的工艺措施来现场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并分别给予合理的建议,每小组根据焊前制定工艺独立完成。最后教师根据各组的焊接质量给予评价,指导学生练习,克服操作中的随意性,使操作技能训练趋于规范化和稳定焊接质量,学生再进行讨论总结,写在卡片上,并将卡片固定在焊位上,学生按照制定的工艺卡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换工艺卡中的工艺参数。进一步提高学生质量意识,培养良好工艺作风,形成一种学习——应用——检验——再学习的教学模式。同学之间会形成一种学、比、赶、超的学习氛围。
三、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
如何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是实习教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等应该是衡量的主要标准。采用技能和理论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以技能考核为主,学生完成能够体现若干项操作技能水平的工件加工或调试、维修,同时解答与技能考核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必要的计算,对考核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能够独立解决或者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对考试件的加工方法、工艺、使用工具及工件本身等方面提出技术改进的设想,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每个模块实习结束由实习老师进行考核评分,考核内容包括多个维度:实习态度,敬业精神,服从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助精神,守纪情况,技能达标情况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管理,既能减少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又能促进其技能的学习,提高其动手能力。
严格的管理是靠科学的评价来作保证的。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怎么样,不是靠老师随便下评语的,必须有严格的考核过程,每一过程都有严格的考核,并有记录。每一记录都应该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具体实习情况。
总之,我们应立足技工教育,为劳动力市场培养有用、实用、够用的复合型人才,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2]浅谈职业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职教论坛,2007.1
Abstract: Course form often reflects educational ideas of some course form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of course model and has their specific course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ir specific cours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their specific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expression form.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exploration of course model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the basic education courses which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or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the core of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关键字: 基础;模块;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Key words: basis; model; course design; course 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243-01
0引言
当今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育模式。每种课程模式,均体现某种课程形态的教育思想,具有特定的课程观念和自己的理论架构,有其特定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功能,有其特定的开发方法和表现形式。我们的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类技能、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操作工人,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通过课程形态的研究能够直接指导课程方案的改革。
1实施“夯基础、抓模块、重实践”的教学模式
夯基础,即在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公共文化科,课程接近普高水平,开设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某专业大类范围内的职业能力分析,将相近的专业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进行组合和拓宽,构成该专业可能发展方向的宽厚的基础模块,为学生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抓模块,即从职业岗位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出发,按某一工种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将课程分类,组成若干模块,根据不同的工种要求,对模块进行拼装、组合和调整,消除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内容偏多、偏难的弊端,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加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若干模块供同一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实施专业分流专修,培养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人才。重实践,即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能力结构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内容相关的实习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保证实验实习设备、场地符合专业要求的前提下,按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独立设置操作性、工艺性强的基本技能训练课题和综合技能训练课题。通过实践的教学使学生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达到“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不同类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2课程模式的构思
2.1 文化基础板块课程内容为语文、数学、外语。将课程设置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语文以应用为主;数学以拓宽思路培养创新为主;英语为专业服务;不同的年级进行不同的调整。改变过去职业教育中文化课程只限于一学年的做法,使学生有较强的文化基础能力。
2.2 社会适应能力板块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自我发展能力和创业意识,为今后职业生涯的生存、竞争、独立工作、人际合作打好基础。主要课程有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社会学基础,增设公关礼仪和现代企业管理等课程。
2.3 专业基础理论板块专业基础课程将根据企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削减一些重复、繁琐或者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2.4 生产实习板块生产实习课程将依据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开设机床操作技能、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作技能、电力拖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等课程,重点讲解车床、磨床、铣床的工作原理及加工方法,同时突出技能实训课程,达到能胜任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电工专业的重点放在电子技术操作方面。
3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3.1 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结构,施行灵活多样的课程编排职业教育要体现技能培训的特点,在课程的选择上应体现以实用知识、实用技能为主干线,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程的设置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针对不同的职业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课程。在课程设置时要遵守“夯基础、抓模块”的原则。“夯基础”,就是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课程的内容上要浅显易懂,难度、深度应适当。“抓模块”,就是突出专业课程的灵活性,将专业课程的内容分解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在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建立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由单一的知识输出者,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目前而言,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在生产服务一线解决常规问题的能力,应用各种知识、技能和技术对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践活动提出新的设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说一说这么简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出一套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模块式教学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应用范围广、实践性强的公共基础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写作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写作常用应用文体的方法,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科研中的写作需要。但当前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中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往往导致学用脱节的现象。四十几个课时完毕后,对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还是一知半解甚至如同未学者大有人在;而真正能将“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学生,则寥若晨星。笔者将模块教学引入应用文教学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明显得到了提升。
一、 以项目为导向,重组教学内容
过去应用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总是从应用文写作原理到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应用
文等各种常用应用文体的写作这样的顺序安排。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首先应当有明确的目标体系,其次,目标体系应当以能力养成为中心。传统课程观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对知识的传授,将学生放在被动地位,因此传统的学科课程只要求学生学什么,而不告诉学生为什么学,学了干什么,其教学目标只是教师单方面掌握的,也可以说是一厢情愿的。对于学生,这种缺乏目标驱动的做法是违背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也是违背了人的情感认同规律的。模块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学会应用(应用理论和技能)、学会活动(社会活动或职业活动)的教学目标,即从养成一种具体素质与能力出发的教学目标。
现在我们打破了应用文课程固有的知识体系,而是以项目为导向,重组了课程内容。
我们整个课程设计围绕三个大的总体项目进行:一是就业招聘会的文种写作,这主要包括了求职书、个人简历、竞聘词、毕业论文;二是产品推介会的文种写作,这主要包括了函、协议、说明书、广告词、推介会的活动方案、请示、报告、演讲词、邀请书、消息;三是成立学生创业公司的文种写作,其中又可分为成立阶段和运作阶段,成立阶段包括了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可行性报告、成立公告、公司章程条例、公司制度、成立公告、讲话稿、通知、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简报,运作阶段包括了计划、总结、招聘启事、状、答辩状。
在这三个大的项目训练中基本包含了应用文常用的文体,而以项目为导向来重组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强。对于学生,他们有了目标和任务的驱动,在学习过程中会更主动,更积极。这切实做到了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同时注重教学内容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就业招聘会的文种写作和产品推介会的文种写作应属于“通用技能模块”,成立学生创业公司的文种写作应属于“具体岗位所需要技能模块”,而“基础知识模块”则贯穿于每一具体文种的教学内容中。
二、 以情境导入,革新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传授,以讲授法和传授法为主,模块教学侧
重于能力和素质培养,更多地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等符合认知规律和情感认同规律的先进教法与学法,强调“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操作边理解”的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双边教学法”。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与合作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我们主要围绕就业招聘会、产品推介会和成立学生创业公司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根据不同文种的写作目的和要求去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尝试着让学生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并按角色特点来设计写作内容,既能有效弥补教学对象的经验欠缺,又能克服传统教学中文种互相割裂的弊端。比如在“函”的教学中,我们不是直接从函的定义,函的基本写作要求开始,而是先给学生展示某次产品推介会的具体要求,然后让学生充当产品推介会的推介人,尝试写作联系函,学生写好后抽取一份学生作业,与优秀信函作对比评析,指出其优点与不足。最后在评析中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引出信函写作的基本知识与要求。再由另一学生将自己作业做简要的对比评析。学生通过自己的练笔,和老师对其习作与优秀信函的对比分析,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函”的基本知识,并很好地将这种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写作能力。这就形成了实践――归纳――对比――纠错――修正的系统链条,最终达到了知识的理解内化,达到了乐中求知,趣中长智,动中增能的目的。
2、案例教学法:美国教育家格雷夫斯曾就写作课有这样一段论述,“我们一方面想教学生写作,一方面又有意无意地抵消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作困难,多半是因为教师忽视了‘没有让学生把写作练习当成一种乐趣’造成的。”他主张写作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活动、兴趣的榜样而自然地进行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比那种通过乏味、讨厌的练习而进行所谓的直接技能教育要好。”这对我们应用文教学也有所启示。我们针对这些常用应用文文种在日常生活中从企事业单位、报纸杂志等方方面面收集典型的应用文作品作为写作案例。在课前将其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随时呈现给学生。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讲解、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的内容,增设了课堂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质疑、去发现,对照书本去校正、去总结,那么应用文写作就会走向乐中得道的幽境,就不会显得枯涩乏味了。
3、合作研究性学习:我们还强调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每班由五、六名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在调查、选材、写作训练中形成学习团队。根据背景材料、特定的交往环境,能够写出交往环境中的多种规范的文书,并会正确分析、评价和修改。学生自己模拟角色,完成主要项目训练。如学习写作被推介产品的说明书时,先让各学习小组网上搜集3份不同性质的产品说明书进行分析对比,并且要在网上查阅国家相关部门对被推介产品的管理规定,产品的相关科学知识,然后老师介绍说明书的基本知识,最后各学习小组写作产品说明书,并进行交流评析。
三、 以练代考,改革学习评价体系
我们改革学习评价体系,不再是单纯以一张试卷的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而是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多元化需要,建立起一种能够激励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调发展的评价理念。我们在思考如何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探究上来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如何才能真正使评价的重心从传统的唯分数定论转移到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质量上来。
我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从这四个方面去衡量的:一是在课外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这主要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评,每个小组成员分为三个等级,这一项占总分的20%;二是针对不同的项目任务,老师对每个学习小组的完成情况打分评定,这一项占总分的30%;三是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完成练习情况,主要由老师掌握,这一项占总分的30%;四是期末面试。课程备有“面试百题”,占课程总分的20%;内容以课程知识点、案例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为主,如:某市人事局向同市财政局要求拨给某项市级活动的经费,应该用什么文种?请示与报告的主要区别有哪几种情况等等。我们不再强化理论的掌握,而是重视知识的运用与理解的评价、重视探究学习所需要的实验技能的评价,训练学生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重视评价学习的过程,注重科学态度的培养、科学方法的训练,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而且还经常在课堂内外采用活动化、游戏化、情境化的动态评价方法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大量的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创新精神等的协调发展。
Practical Writing modular courses on teaching
FU yun-hui
(lecturers of Huna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serving 2005 Master of Higher Education)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currently exists in practice re-light theory and other issues, I believe tha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modular teaching theories to reform the Practical Writing teaching. This is mainly in three aspects: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content to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to context, to study and practice of reform and test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Practical Writing Course Teaching Module
参考文献:
【1】李慧.确立应用写作在高职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J].职教论坛,2004(26).
【2】张仁青.应用文[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3】赵飞. 对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2(6期).
【4】王桂宏.应用写作教学中如何加强实践环节的几点做法[J]. 常熟高专学报.2002(6).
【关键词】 媒介融合;模块式教学法;护理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生数量越来越多,学历层次越来越高,加之临床设施与技术更新的速度较快,临床护理带教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实践活动,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要途径和重要环节[1]。现阶段我国护理专业专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在政治思想和身体素质方面要达到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基本要求之外,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大学专科的毕业生应成为临床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人才,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而本科毕业生除了要具备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之外,还要具备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进行社区护理的能力[2]。我院每年都要接收大量的大专、本科护理实习生,如何正确引导、提高实习生的各种能力,做好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提高护理临床实习质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
1媒介融合的概念
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最早提出了媒介融合这一概念。媒介融合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会随着不同体制下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3]。WwW.133229.CoM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4]。
2模块式教学法的引入
临床护理带教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临床教学经验的概括化,直接面向和指导临床教学实践。作为结构框架,它突出了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模块式教学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根据培养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等,按需施教,目标明确,在优化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培养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等[5]。
3媒介融合模块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建议
3.1媒介融合的方式将印刷形式的讲义、杂志、书籍、电脑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互联网等媒介有效结合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
3.2教学模块的分类及考核建议
3.2.1基础理论和技能强调《护理学基础》中涵盖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在护理实习生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强化学习和应用。带教老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分发讲义、示范操作等途径向护理实习生有效传达教学内容[6]。待实习生出科或结束实习时予以理论考核、技术把关。
3.2.2专科理论和技能根据各科室的自身特点,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渗透本科室典型病例,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或标准化病人模拟等多种途径,以求护理实习生能够有效掌握相关专科知识与技能。待实习生出科或结束实习时,整合基础理论和技能给以系统化考核。
3.2.3沟通能力整体护理的理念已被现代护理界广泛认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有效实施整体护理的必备条件。在沟通过程中护理美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交叉其中,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护理实习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临床护理带教工作要重视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入院宣教、操作前评估宣教、操作中合理解释沟通、操作后健康宣教、出院前指导等多种途径为实习生创造沟通条件,给予合理化建议,达到最佳沟通效果。待实习生出科或结束实习时,可征求患者同意进行实用性考核。
3.2.4专业英语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护理人才与护理对象日趋国际化,护理教育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的高级护理人才成为临床护理带教的一个重点。临床带教老师可根据实习学生知识需求,制定适宜的专业英语学习目标,为之创造积极的语言学习氛围。待实习生出科或结束实习时,进行情境模拟法给予考核。
3.2.5科研能力借鉴研究生教学中的导师制教学形式予以带教,鼓励实习生参与科室内的课题研究,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生的临床科研能力。综上所述,媒介融合模块式教学法是一种倡导融多媒介于教学工作,将教学内容细化、目标化,优化教学资源,力图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目前,媒介融合模块式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系统性研究尚少,研究者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邱瑞娟,梁桂兴.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86-189.
2沈宁.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黄建友.论媒介融合的内涵及其演进路径.当代传播,2009,(5):50-52.
4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中国记者,2005,(9).
论文关键词:中职;数控专业;模块式教学;课程改革;一体化;培养模式;教学体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一体化教学现已不是最初的工艺课和实习课简单融合的教学模式,而是更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更趋向于探索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行模块化、“培训菜单”等教学方式。一体化教学符合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的前提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便于实施的课程体系。
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中职数控专业课程大多秉承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论教学模式,不少职业学校仍沿用“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技能实训为辅”的传统教育方式。此种教学体系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不适应生产实际的要求,理论性内容偏难、偏多,与实践脱节,实用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改变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是目前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正逐渐淡化学科课程的界限,普遍采用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此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学体系,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生产、贴近实际,缩短了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距离,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完成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接轨,培养出了大量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数控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与人合作的良好品德,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型高级人才。毕业生须具有数控机床加工的工艺工装设计和编程能力,能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进行产品加工,能够进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也可以从事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
(二)职业能力要求
基本素质与能力了解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和与人合作的良好的品德,身体素质好,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工程计算问题,能阅读专业英文文献。
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能够阅读和绘制零件图、产品装配图;掌握常用机械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能查阅有关技术资料,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能力;能根据零件图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掌握金属切削原理与数控机床常用刀具的相关知识。
工艺工装的设计能力能编制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能设计常用的夹具。
数控加工与编程能力掌握数控编程指令并能手工或用计算机熟练地编制加工程序,掌握数控车、铣床的操作,能熟练地加工产品。
数控机床的调试、维修的能力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数控系统的构成;掌握数控机床维修常用的方法、工具;会排除常见的故障。
数控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旨在构建一套区别于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具有先进职教理念与思想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课程和核心能力课程。综合职业能力包涵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经营管理、社会交往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具体而言,一体化课程开发步骤有:(1)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明确一般专业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课程体系。(2)整个课程设置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突出实用性、应用性,按照“实用、适度、够用”的原则来进行。(3)在课程内容上,采取“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不必要的内容,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加以筛选综合,形成新课程。(4)在教学方法上,以项目教学为主,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将理论和实践加以整合,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获得综合职业能力。
(二)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应以项目实践为主线,贯穿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以任务引领为主要方式,落实相关的技能要点;以完成产品、工件为载体,培养现代工人所应具备的良好素质。通过完成一个个产品,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获得劳动的成就感,同时掌握各种生产加工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把专项操作技能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课程内容方面,以数控编程及数控原理为核心,以CAD/CAM为主线,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为基本出发点,建立相应的核心能力模块、理论教学体系模块、技能教学体系模块,并使三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成为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贯穿于整个课程改革的全过程。 转贴于
核心能力模块核心能力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服务,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核心能力模块涉及的课程包括政治、语文、实用数学、专业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德育等。有关调研发现,企业更看中毕业生的工作态度、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严谨有耐心等素养,所以核心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为终身教育服务。在文化基础课程方面突出“实用,够用”的原则。数学、英语课程要更贴近数控专业内容需求,相应教材内容要简化、专业化,进行必要的整合。语文、体育课程应增加通用职业素质训练内容,重点增强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能力的拓展训练等。德育课程方面要注重学校德育,包括纪律、行为习惯、爱国、爱校、爱家的思想品德的养成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设计工作任务,从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增强身体素质方面来定位。可设计体验义工、观察工作现场、分析成功者工作投入、探讨工作的价值、反思工作价值观、专业工作模拟实践等学习任务,让学生感知工作,通过体验、观察、分析,感悟到做好工作需要奉献、严谨、耐心、吃苦等精神。
理论教学体系模块在一体化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目前推行的多是通过工作任务把专业基础课融入教学体系,不再单独开设专业基础课。这种教学体系在职业院校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设备、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阻碍,而且目前没有出台相应的考核标准,这种模式与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的考核方式有一定差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推广。一体化教学体系在原有学科制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把数控专业课程项目中涉及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经过选择、提炼,有机地整合为综合基础课程。它以任务的形式设计课程内容,分析任务的图样表达、技术要求、相关工艺等,从而将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绘图等融入到理论教学基础模块中,既体现了任务引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特点,又保留了专业基础课程的系统性,易于实施和推广。
技能教学体系模块建立以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要求主要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重点强调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的能力,所以技能教学体系模块应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首先要确定人才的培养方案及课程方案,即确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确定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应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等渠道获得,再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有若干学习任务。对低年级设计数量较多的引导性较强的学习任务,对高年级设计数量较少但综合性和开放性较强的学习任务。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后,要确定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及教学设计与考核评价方式。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上要能体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隐性能力)的培养一般须通过专业能力(显性学习任务)的培养过程来实现。
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为使新开发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体现职业能力导向的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技能教学体系模块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实行基于生产过程的项目教学法,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项目,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会其中,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中掌握理论知识。要把传统的“教书”转变为“教学”,从讲授书本知识转变为教学生学习,使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学生的学习伙伴,加强如何组织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判断、分析、解决和创新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开展自学质疑,明确课程教学要点
学起于思,思始于疑。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课程知识,更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思维方法。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质疑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运用,更多体现了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关怀,让学生能够有足够思考认知的空间和时间。
运用自学质疑模块,应围绕学生学习实情和课程目标任务,设计富有层次性的学习思考引导题目,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深入感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差异,合理安排思考引导题目;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用做笔记的形式划出自己的理解疑难之处;结合课程教学要求,确定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围绕这些知识要点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鼓励学生就各自的疑难问题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激活学生学习认知思维。
该模块的运用,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7A Unit 1 “This is me!”的Reading“Welcome to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预习来找出自己的学习疑难之处。同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思考题目,例如:Why does the author like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 and your school? 通过这样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在自主质疑思考的过程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感知。
二、借助互动探究,提高语言表达技能
课堂应该是学生议论纷纷和笑声不断的天堂。按照语言表达的交际性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来深化认知感悟,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验,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的互动探究模块,应在任务型教学原则指引下,为学生搭建合理的学习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氛围中大胆表达交流。教师一方面应该创设自由活泼的环境氛围,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和责任要求;另一方面,应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建议学生通过同桌讨论或者小组交流的形式相互表达。学生通过彼此的合作交流,更能提高探究的激情。互动探究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语言文化知识不断积累和丰富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互动探究,让学生在表达中发现问题,提高探究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我们以《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2 “My day”的Reading “School life”为例,可要求学生围绕“What’s the character of school life?”及“What information do you get from the article?”这两个题目,通过同桌讨论和小组交流的形式来相互表达,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学生在彼此互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深化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感知,还能够在表达交流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语言交际运用能力。
三、通过迁移反思,指导学习策略运用
学生在接受了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后,可以通过自身的总结反思形成一定的语言学习策略,最大限度消除母语负迁移影响,增强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掌握思维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总结反思和拓展迁移的形式来鼓励学生自主归纳演绎,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运用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迁移反思中丰富学习思维,满足他们多元化发展需要。
教师在该模块运用中,应该围绕“策略性”和“生成性”,建议学生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探寻更为灵活的学习策略,要求学生围绕资源优化、表达交际、调控运用等来归纳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同时,教师应多运用留白,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创造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建议学生根据课程文本学习要求,多思,多看,多听,多读,多讲,多总结,让学生能够在自我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有效性。
一、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仍沿用传统模式:总成绩=∑平时作业(在总成绩中比重少)+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比重少);教学模式采用“独角戏”模式:老师主讲,学生主听。以上教学模式和学生成绩考核模式沿用已久,适用于大部分按部就班的学生,但是不适合不专心读书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正日益增大,不可小觑)。这部分学生总是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去钻传统教学模式的空子或者平时考核的漏洞,比如以下三类学生:
1.平时上课玩失踪,在考试前通过找关系,给老师打招呼,说他是哪个领导的亲戚,请求通过;
2.平时课堂基本上也只是“我来过”、“我睡过”、“我无聊过”,导致在专业上一问三不知,期末考试时想尽一切办法作弊,最终依靠比较低的卷面成绩通过该门课程;
3.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在考试前突击学习,知识学习不扎实;
以上种种弊端所带来的后果:平时成天玩的学生期末考试照样过关,照样毕业,照样工作,洋洋得意,好不惬意。相比之下同宿舍同班级那些爱学习的人,整天认真学习,按时出勤的同学就受伤了,爱学习的人的自信心受到打击,爱学习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学习氛围就越来越差了,班级学风每况愈下,鉴于所谓领导的亲戚和及格率要求等等限制,老师只有放水了,而“聪明”的学生掌握以上规律后,就会让事态不断循环恶化。
二、高职教育模式改革
如何减少或者尽量避免出现以上情况,让爱学习的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丢人的事情”,让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习氛围,加强学习效果,减少任课老师在学校领导关系户的压力与教师本身考核公平性之间的各种矛盾。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零存整取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
1.教学模式
零存整取是银行定期储蓄的一种基本类型,是指储户在进行银行存款时约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种储蓄方式。零存整取的教学模式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将教学内容细分成模块,每次课程就围绕其中一个模块的内容去学习,讨论,交流,总结发现。一堂课四十分钟,两堂课八十分钟,课前老师规划、设计好自己每次课程的教学活动。比如,每次课堂上老师可以先提问,让各小组单独学习与交流讨论,然后老师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再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学生一个对应的成绩,与此同时老师要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来阐述本次课程计划相关知识点。每个模块可以是一门课或者说一本书的章节部分,各个模块汇总下来,就构成了一门完整的门课程,逐个模块攻克,最终完成整门课程,即所提的零存整取教学模式。
2.考核模式
零存整取的考核模式是将每门课程最终考核的成绩零碎化,分模块教学后对应的分模块考核学生,给予相应的模块成绩,学生最终的总评成绩就有这些零碎的模块成绩构成。如:将一门专业课程细分为5个模块,则这门课程就是这五个模块的成绩之和(总评成绩=∑模块i)。并且每次课的成绩打完后要公示出来,让每个学生都可见,增加透明度,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2.1激励爱学习的同学更有信心去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
2.2直接秒杀关系户的嚣张气焰,因为每次成绩都是透明的,最终他们想通过期末考试托人情关系去搞黑成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2.3将那些因为关系户而痛苦矛盾的老师解救出来,让所有的成绩都透明、阳光起来。
3.教学模式完善
对于零存整取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除了上面提到的改善学风和提高成绩的透明度,更重要一点就是会无形的提高课堂效率,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最终的成绩取决于每次课程的成绩的话,就不敢一味的逃课了,相反为了获得好一点的成绩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预习、学习和复习,这样老师教的也轻松,学生也学的有成就感,有愉悦感。这也是无形的在给朝着高效课堂前进,朝着促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前进。
当然零存整取的教学模式的要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得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说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在领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用适当的语速和合适的表达方式,将问题清晰明白的讲解给学生听。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的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以此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之前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以此达到师生之间的双赢教学模式。
三、新模式执行
课堂面对的主体是学生,目的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如何有效的实施零存整取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更轻松的更有效的获取知识,大体总结为下面几点:
1.以大纲为基础,结合实际,设计好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须考虑活动应具有实效性、活动的全面性及完整性)学生预习,教师备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同时可以考虑加入一些相关学生感兴趣的元素。
2.把握好时间安排和学法指导,注意语速,借助合适的语言将自己要将的问题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