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生态经济效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经济效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经济效益

第1篇: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一、树立科学的理念

要实现两个效益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树立一个科学的理念:既不能过分强调绝对的经济效益,也不能强调绝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应该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森林只有实现了生态效益,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同样也只有经济效益发挥的好了,才有条件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应该在林业经济的开发中必须做到合理的开发,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

二、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林业经济

林业经济发展要多元化。我们必须根据林区或者林区周边环境特点,在坚持发挥林业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实行多种经营。另外,由于林区生态环境改善的长期性与林区居民要求增加经济收入的短期性存在着矛盾,在发展林区经济时,必须把林业作为林区生态经济结构中的基础产业来看待,始终把林区的生态效益放在重要地位,并根据林区的特色来规划森林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形成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把“以林业为基础”和“综合发展”结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

三、发展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要求把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整体研究,尊重森林生态系统自身发展的规律来发展林业经济,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林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森林功能的多样性基础之上的,且森林的大部分功能与生态有关,因此,林业的发展应该服从于森林的生态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的同时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生态林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生态林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同时 ,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并为保护动植物物种以及遗传的多样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空间。同时,生态林业实现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营林人和全社会的利益的共赢,也实现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它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加强科技创新

(一)科技创新是维护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科技创新是维护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它要求林业资源的开发与林业生态的承载力相协调。林业经济的发展与林业环境的保护应该是一致的,相统一的。森林资源短缺问题出现时,应该正确面对,进行原木林产品技术和节约技术的开发。我们要解决林业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维护林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二)科技创新是森林资源培育、恢复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森林资源的培育、恢复和发展工作,必须切实依靠科技创新。这是由森林资源培育、恢复和发展的自身特点决定的。首先,由于人工培育林的生长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因而,国家必须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由于森林具有被破坏后恢复原先的功能的时间相当长的特点,而依靠科学技术却可以促进其恢复的进程。基于以上原因,人们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做到开发利用与及时更新并重,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管理,注意开发利用、更新和抚育三者的平衡,以保证林业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五、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传统的林业经济结构是以木材的采伐和利用为主,既制约了林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又损害了生态效益。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林业经济,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合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发挥林业景观优势,建立优质的生态旅游区。其次,以市场导向,大力推进工业原料林等短周期林木资源和其它相关林木资源的建设。根据地方林木资源特色,发展本区域优势林业产品,从而解决林业产品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再次,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把过去由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技术性的加工和开发转变,提高林木产品的附加值,增强竞争力。总之,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六、坚持抚育间伐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与长期以来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发而不注重维护和培育有着很大的关系。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进行抚育间伐,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分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生长,使其更好地发挥防护效能;必须正确处理好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间的关系,在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抛弃那种不分林种,覆盖式采伐,不及时更新林木等错误的做法,做到用科学的采伐与更新相结合。从而才能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七、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开源节流,促进森林资源增长

首先,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实行森林资源层级负责制。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保护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把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发展林业经济作为其任期成绩指标,建立森林资源首长目标责任制。把扩大森林资源,提高生长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杜绝火灾、病虫害和乱砍滥伐纳入任期目标,列为考核林业企事业单位经营水平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合理的限制森林资源的采伐。针对我国森林资源少且综合利用率低的情况,应该调整采伐结构,挖掘木材潜力,增强木材的利用率,减轻木材的开采压力;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代用,充分利用采伐和加工剩余物,发展相关的产品和替代产品,减少原木消耗,从而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

第2篇: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分析可以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一所4万名学生的高校校园生活区实行废弃物生态化管理,三年的费用和收益核算可知校在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同时,不但将成本收回,还获得4.8万元的经济净现值,本项目从费用-效益分析上来说是具备较好经济效益的。

关键词:

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

一、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基本情况

从生活垃圾的来源和特点来说,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主要包括: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打印机墨盒等。另外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污染——白色污染。并且该种垃圾不易腐烂,田野、河流湖泊、街巷等处随处可见。它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尤为令人头痛。

二、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传统的投资项目评价主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进行财务评价,根据国家现行的价格和相关财税制度的规定,分析测算拟建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费用和效益,来分析其可行性。一个项目按照投资使用方向和投资主体的活动范围,可以分为基础性项目、竞争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其中公益性项目都是具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这类项目的投资基本上形成不了经济效益,因此这类项目一般由政府运用财政性资金采取无偿和追加拨款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传统的项目评价方法去评价公益类项目是不合理的,故本文将对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项目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来判断该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费用-效益分析法就是分别将经济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和效果折算为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费用和效益,通过对比项目所产生的费用和效益,按净效益对项目的经济性做出评价,通常用经济净现值ENPV作为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评价依据,其中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及流动资金,并对项目投产后各年的生产经营成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数据进行预测估算。该项目的前期投入主要是垃圾桶、垃圾清运车、生态处理设备等费用,后期运营成本包括环卫人员工资、运行水电费、汽车燃油费、垃圾填埋费、设备维修费,由于该项目前期投入并不算太大,加之学校已有基础设施,故不需要向银行贷款,可以不考虑建设期利息。

三、大学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费用效益评价

在相同地区,规模相似的高校垃圾生态分类项目运作模式及运营费用不会有太大差异,一所4万名学生的高校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投入有以下几项:(1)垃圾清运车,根据类比高校环卫处提供的资料,负责该高校垃圾清运车共5辆,其中清运量为1t的小勾皮3辆,每辆价格为11万元,使用年限7年;清运量为10t的大压缩车2辆,每辆价格40万元,使用年限6年,垃圾清运车的总投资为113万。(2)生态分类垃圾桶,由于高校已配备公共生态分类垃圾桶,故此部分费用不考虑。图书馆、教学楼及生活区都应按照原有垃圾桶个数再配备一个,方便学生按照生态分类要求投放,按照学校人数,学校应再购置600个垃圾桶,每个50元,且垃圾桶的使用年限为3年,垃圾桶总投入3万元。(3)湿垃圾脱水压榨机,根据市面上某品牌垃圾粉碎压缩机,除金属外的生活垃圾经粉碎压榨后,含水率低于10%,日处理量为30t,功率为5kw/h,使用年限2年,价格10万/台,需购置2台,一用一备,湿垃圾脱水压榨机总投资为20万元。(4)某4万人高校设备维修,水电油费三年分别花费621.9万,614.5万,627.4万。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益,而且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可观。从填埋垃圾中抽取气体回收能源最具经济价值。英国每年从垃圾回收和垃圾制品获得几十亿元的价值,日本每年从垃圾中回收的物质所获经济回报也十分丰厚。当前,对于我国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而言,其收益主要来源于出售分拣出来的可回收物品。根据以往经验将回收品出售给废品回收站,回收站又将物品出售给原料商,所以回收站作为中转处,回收价格会偏低,由于学校产生的可回收物品量比较大,可以选择直接出售给原材料商,故将通过市场上最新的回收价格来估算本项目收入,某4万人高校该项收益三年分别为599.1万,658.9万,724.7万。

综上所述,大学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较好,项目评价高校在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三年中,不但将成本收回,还获得4.8万元的经济净现值,本项目从费用-效益分析上来说是具备较好经济效益的。

参考文献

[1]孙华强.校园生活垃圾回收与利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08:117-119.

[2]崔炜.循环经济与校园垃圾分类回收[J].污染防治技术,2006,04:82-84.

[3]张宏艳.高校生活垃圾资源化管理的思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01:338-340.

[4]赵锐.校园生活垃圾的生态足迹估算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4618-4620.

[5]赵雪,孙婷婷.大学校园垃圾回收与循环利用现状初探[J].能源环境保护,2014,02:51-53.

[6]刘国,周洪.西华师范大学校园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及建议[J].科技视界,2014,20:271-272.

第3篇: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我国水污染治理问题由来已久,在今后30年内,要使水污染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除了需要全面调整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模式外,发展一种低费用、低能耗的污水-土壤循环圈,利用污水灌溉,是加快改善水污染,特别是解决北方缺水地区的水污染和水文生态恶化的根本出路。

我国水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

我国20年来水污染的趋势是: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上仍在持续恶化。特别是近10年来,水污染持续恶化的速度有加快的趋势。2002年与1993年相比,七大流域的水质断面检测表明,失去任何利用价值的劣5类水质增加2倍多。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资600亿元,2004年劣5类水质断面达60%,比2002年高出36%。20世纪90年代中东部地区的湖泊全部遭受富营养化污染,80年代的10年中,近海海域赤潮发生频率28次,而2002年一年中赤潮发生79次。因此可以认为,我国水污染是大规模的、普遍的和严重的。

由于我国在人口、工农业主要产品和化肥施用量等方面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所以对一些湖泊的氮和磷污染物的检测表明,仅来自农业氮、磷贡献量均占50%以上,即使全部污水进行了二级处理,由于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量,湖泊与海域的富营养化污染将持续恶化的危险依然存在。因此,我国水污染治理将陷入极大的困境,是一个难以应付的严峻挑战。

假如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达10亿以上,按污水处理率达到美国1996年的处理水平(72%),发生的运营总费用占GDP的2%时,届时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总费用(含工业)将占GDP的10%左右;按日本城市污水处理发生的费用,则我国仅城市污水处理的年费用将占GDP的5%左右。显然水污染治理费用将成为我国经济上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

污水――土壤循环新概念

《墒》一书指出,土壤有强大的净化能力,每盎司肥土里含有几百万个细菌、真菌、水藻、原生动物以及微小的无脊椎动物,如蚯蚓和节肢动物等,所有这些生物体对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起着重要作用。杀虫剂正在摧毁这些生物的栖息地,大大加速了土壤的熵过程。其结果是土地严重衰竭,并受到侵蚀,加重了水土流失。很多浪费掉的能量四处散逸,污染了河流、湖水和土壤。一半以上的水源污染归咎于化肥流失所引起的硝酸盐污染。

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和美国的专家们就提出,取自土壤的营养物质应还给土壤的生态学观点。近几年来,一些专家分析了水污染和石油农业中出现的困惑,又强调这一生态学观念。1999年UNDP淡水高级顾问安德逊提出“利用污水灌溉农田比使用化肥更安全”的观点。《水危机》一书强调指出:“污水进入土壤,雨水进入河道”的主张。

上个世纪70年代初,美国从物质流的原则,对城市污水三级处理工艺的评价结果:污水处理过程中投入的资源量大于原从污水中去除的污染物量,结果是净化了水体污染了土壤和空气,使环境陷入恶性循环,进一步论证《墒》一书中“技术不是一种力量,只能是能量的转化器”的观点。

目前我国的水污染治理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圈,在今后的30年内,要使水污染有根本性的改善,除了需要全面调整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模式外,发展一种低费用、低能耗的污水-土壤循环圈,将是加快改善水污染,特别是解决北方缺水地区的水污染和水文生态恶化的根本出路。

污水-土壤循环经济的最大效益是:把取自土壤的营养物质返回土壤,从而减少入河污水量及其处理费用,减少城市污泥的处置,同时可以达到改善土壤有机质、节约新鲜水资源、减少化肥施用量及其对水体的污染等多种效益的目标。因此,利用土壤净化污水,利用污水滋养土壤,是一项生态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循环经济工程。

石油农业――化肥面临的生态问题

矿物化肥增加了粮食产量,但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墒》一书中,从能流的观点指出:“仅是为生产一个270卡的玉米罐头,就得耗费掉2790卡的能量,即在整个过程中,用掉10卡能量,方可生产出1卡能量的食品(表1),其中大部分能量消耗在农机使用上以及满足庄稼的化肥和杀虫剂的需要上。”

杀虫剂和化肥的施用大大加速了土壤的熵过程,使土地有机质衰竭并受到侵蚀,加重了水土流失和水污染。我国一些地区调查表明,由于绿肥施用量由1975年的990万公顷降至1990年的420万公顷,减少1/2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由数十年前的约9%降至目前的约3%。1995年我国化肥施用量3592万吨,占世界总施用量的28%、亚洲的53%和美国的1.8倍,单位面积施用量是世界平均的2.1倍,亚洲的1.72倍,美国的1.26倍(表2)。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利用效率将逐年降低,而化肥流失量将不断增加。近20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增加了2倍多,而单位化肥的产粮只增加44%,即化肥效率减少56%(表3)。

2000年全国化肥施用量4145万吨,而且约76%施用于占国土面积不到30%的中东部地区,这个地区的农田平均每公顷施用488公斤,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污染而设置的界限的2~3倍。据有关资料,我国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10~20个百分点,有的地区氮肥利用效率仅30%。据统计,1984~1994年氮素化肥的损失率达45%。上世纪80年代中期,河北省由于水土流失,每年流失氮、磷、钾肥约155万吨以上,相当于全省全年化肥产量的42%。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湖泊全部遭受富营养化污染。据统计,来自农田的污染占湖泊总污染量的比为:太湖氮污染占60%,巢湖主要污染中约70%的总氮和50%的总磷来自农业生产。此间,全国污水排放量只增加45%,而化肥施用量增加2.3倍。农田的污染可能是我国近海赤潮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我国京津塘69个乡镇的地下水饮用水中,有一半以上硝酸盐含量超标,主要是氮肥所引起,这说明氮肥对地下水的污染远超过污水灌溉的污染,农田化肥流失已成为地下水主要污染源。

污水灌溉的生态效益

污水农业利用可以达到低费用、低能耗的污水处理费用,同时改善土壤生态和水污染的多重生态经济效益。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利用污水灌溉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污水灌溉6年后土壤20厘米深处的有机物含量是灌溉前的7倍。污水灌溉可提高土壤中的肥力,资料证明,污水灌溉26年后,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可分别提高3、4和6倍多。

我国20世纪80年代,统计的每吨城市污水的氮、磷、钾含量为0.088公斤,目前全国污水总量约500亿吨,相当于440万吨化肥。1980年我国污水灌溉面积约120万公顷,灌溉污水量33亿吨左右,相当于提供硫铵和磷酸钙化肥约46万吨,增产粮食126万吨,90年代污水灌溉面积比80年代初增加1.7倍。目前我国污水灌溉农田面积330余万公顷,污水灌溉面积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主要分布在海、辽、黄、淮资源短缺的四大流域,而且占总污水灌溉面积的85%。

土壤有强大的净化能力

发达国家实践证明,传统的二级处理不能根本解决水污染,只能延缓水污染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初,几个发达国家的城市污水三级处理率占总处理率(服务人口与总人口比)为:瑞典93%、瑞士70%、德国56%、芬兰87%、挪威75%,美国和加拿大分别为39%和44%。

综合世界各国的城市污水灌溉与传统二级生物处理效果相比,前者对氮、磷、钾的去除率分别是后者的2.2倍、3.3倍和4.3倍。因此,污水农业灌溉完全可以代替污水三级处理。

污水――土壤循环系统的优势

传统的处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营养氮和磷营物,需要昂贵的设备、化学品、能耗和费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可以达到同样的处理水平――三级处理,土地处理的能耗只有传统处理的约1/10,基建投资为1/2~1/3,运行费用为1/3~1/5。

污水农业灌溉工程基建投资(包括污水预处理、污水储存库和污水灌溉系统)可能低于缺水地区的远距离引水、水库建设或农业节水设施的水源工程投资。它与新水源工程比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北京市用水的吨水成本将达6~8元,而目前城市污水三级处理的成本不超过1.5元;我国某省一个农业节水改造项目,包括管道、防渗渠、配套渠系构筑物、各类抽水站和喷滴灌等工程设施的项目预算,平均每亩需要投资1452元,而亩均净增加灌溉供水仅10m3,即吨水的基建投资高达145元多,约是城市污水二级处理投资的近30倍。因此在许多地区应首先把城市污水作为农业水源更符合生态经济原则。

发展污水灌溉系统存在的问题

污水农业利用已几百年的历史,其生态经济效益是明显的,但为什么生态经济工程没有全面推广?调查分析认为,存在的主要障碍是:

1.农民不愿意改变已经形成的农田种植管理方式;

2.顾问公司缺乏农业灌溉的设计经验;

3.关于对污水灌溉存在的环境和公共卫生的争论。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曾开始有组织地发展过较大规模的污水灌溉工程,由于利用未经任何处理的钢铁、石油化工废水直接灌溉,以及灌溉工程不够完善,导致了对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1980年调查表明,全国污水灌溉面积1900万亩,有65%的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8.4%因污染而失去利用价值,有的地区灌溉水稻引起镉米问题,但所有灌溉地区并未引起流行病问题。所以污水灌溉导致的污染是由于水质和灌溉系统混乱所引起的。

我国除存在认识上的因素外,还存在着管理体制的障碍。农业水源工程、农业灌溉系统和污水处理利用设施,分别属水利、农业、城建和环保等部门。有人形容我国的污水系统存在着“井水不犯河水”或形成了各谋其政的独立王国。

在发展中国家的水规划中往往不包括污水用于农业的计划,使城乡居民面临风险,世界银行的专家指出:“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即使没有回用计划和回用主管部门,出于经济需要肯定也会回用废水,但却不会有足够的卫生控制。当地农民私自接入城市污水截流管道,偷水灌溉作物的实例不胜枚举。另外,间接回用无处不在,高度污染的河水常常作为大型灌溉项目的主要水源。”在我国农民偷污水灌溉的例子同样比比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污水灌溉的面积持续扩大,90年代的污水灌溉面积已达330万公顷,比80年代增加了1.7倍,主要分布在海、辽、黄、淮资源短缺的北方四大流域,占污水灌溉总面积的85%。有的地区农民利用污染严重的工业污水灌溉几十万亩水稻田,明知道存在着污染,但在没有污水就没有粮食的自然条件下,污水成为农民生产粮食的根本生计,成为社会的稳定因素。因此,污水农业利用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污水灌溉任重道远

美国著名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副所长、全球水政策项目负责人珀斯特尔,走遍中东和考察世界许多国家后指出:“污水回用主要障碍是心理上的,不是技术上的。城市污水大规模地回用于农业有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水污染、水短缺、水传播疾病三位一体,给现今的世界带来无穷烦恼。各级政府、开发部门、工程建设人员长期努力,大力推动污水低成本处理与灌溉相结合,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4篇: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一、引言

由于人口较多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大量缺失,并伴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使得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其中,区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经济效益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个地区开始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各个地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全国生态农业县和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使得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热点问题之一,也成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

其中,对于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衡量是我国学者当前对于区域生态经济的主要研究内容。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多用指标体系来描述和分析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但是缺少能够整体反映人文要素、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协调、合理布局与分布的空间统计分析指标,致使现有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不能够真正评价生态效果,导致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割裂。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建立更为全面的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够真正的将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出来,达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更好地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要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使之能充分反应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内涵和经济实质,目标明确,测算方法准确规范。[1]与此同时,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估也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系统,在确定指标体系时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注意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同级指标之间的互斥性,分级分层次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得指标体系的构建合理。

(二)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其数据采集较为方便合理,选取的指标尽量采用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可通过数据对经济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并便于检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定性指标则很难获取相应数据,使得评价指标体系不能较好的反映以及比较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别。且采用的指标一定要具有实用价值,如果构建的体系较为完整和规范,但不适用于大部分区域,体系的推广不可能完成,使得其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没有较大意义,研究成果没有任何意义。另外不要过分追求指标的覆盖范围,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三)全面性和综合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应在考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全面的、综合的可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可以体现其大致的发展现状并将相对重要的指标归于其中,使得指标体系覆盖全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关键,可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和共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生态环境基础的发展状况(地质地貌、大气、土壤等)、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状况、环境的污染和治理状况、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按照其指标的构建原则,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影响其生态经济效益的各类因素,从而实现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将衡量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指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划分为综合经济发展、人均影响、社会影响、公众影响、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综合生态指标几个方面,建立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因素

其中,综合经济发展中的绿色GDP是指区域GDP减去社会生产生活的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损失,它能够客观的评价区域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可由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计算得出,环境破坏损失由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出量得出。绿色GDP/区域GDP越大,证明该区域经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而符合生态条件的产业占区域总产业的百分比、生态产业产值占区域产业总产值的百分比这两个指标则反映生态对其区域是否存在重要影响,生态产业的经济效益是否较好,比值越大,说明生态经济在此区域占有重要位置。另外,区域财政收入和国家对地方的财政补贴则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社会因素

社会影响方面的指标,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可以体现出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可以直接获取数据。城市用地面积由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公园建设用地来计算。公众影响方面的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可以由有节能消费习惯居民比率来反映,而公众对于其环境的满意度这一定性指标,虽然无法用定量指标来表达,但可以对其进行赋值,公众对其非常满意为2分,对其不满意为-2分,认为环境对自己无影响的为0分,用其进行定量分析。

(三)生态因素

其他生态指标中的资金利用率=生态回收/生态投入,这一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区域生态保护是否到位。生态投入则可根据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投资进行计算,生态回收根据资源回收利用产值的金额,此比值越小,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较好。区域生态效率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影响价值的比值[3],经济发展水平可用该区域工业总产值计算,环境影响价值可以生态投入来计算。突发灾害损失则可根据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而资源利用这一因素中的单位GDP能耗、水耗和单位土地面积较好的反映了该区域的大体能源消耗,人均用水量、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能源利用则反映出该区域的自然能源是否丰富,能否在生态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由于各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所以该指标体系根据前人研究的基础,基本选取了适合各个区域大致特点的指标,可以适用于各类区域。评价一个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下一步则应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进行结合,同步提高,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以及指标权重的研究,学者们大都采用专家调查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评价方法。对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首先应对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赋予其权重,对其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本文认为现阶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影响较大,社会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所以对其指标体系中的社会因素赋予权重0.15、经济因素0.35、生态因素0.5。其中,经济因素中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影响这两方面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都较为重要,都能表现出生态经济对于其区域整体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所以两个方面各占整体经济的0.175。社会因素中的城市建设可以明显的反映出区域城市建设对整个区域经济所做的贡献,占整体经济的0.09,而公众影响对初期生态经济建设的影响相对较少一些,因为它所带来的效益是长期的,在初级阶段影响较为浅面,所以它占整体经济的0.06。生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利用、节约、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较为明显,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资源都对经济效益产生较大作用,环境保护则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较大,使得区域的生态效益得到提高。所以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整体经济的0.1、0.15、0.15。具体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将具体指标赋予合理的权重,寻找合适的评价方法,对整体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再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保护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使得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限于论文篇幅,将在下文述及。

五、结语

构建较为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下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步伐,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实施,加快实现我国“青山绿水、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

[2]李崇勇,陈森林,范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4)

[3]郭莉,郭亚军.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6(8)

第5篇: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关键词 防护林;防风效应;水热效应;经济效益; 吉林省;农安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2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204-02

Analysis on Ecological-economic Benefits of Shelter Forest in Nong′an District of Jilin Province

XU Peng ZOU Chun-jing* LI Miao-miao LIU An-tian FANG Hui DAI Xue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Urbanization & Ecological Restoration,School of Life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windproof effects,hydro-thermal effec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matured shelter-forest in Jilin Nong’an Distric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rest-network formed by the four forest-belts,reducing 30.4% of the wind speed on average,and minimum wind speed appeared in the range of 3 H to 10 H(height of shelter belt)on the leeward side in observation area with reduction of 60%. The heating zones appeared in the range of 1 H to 10 H on the leeward side and 3 H to 5 H on the windward side. Th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0.4 ℃ to 1.0 ℃. However,the low temperature area appeared in the range of 15 H to 35 H on the leeward side and 6 H on the windward side. Th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 by 0.3 ℃ to 0.5 ℃. 2-line forest-belt within an effective distance of the windbreak,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ive humidity was the lowest,which had an average increase of 6.3 percentage points. 12-line forest-belt was next,which had an average increase of 10.1 percentage points. 6-line forest-belt was the best,which had an average increase of 20.4 percentage points. Corn in forest-network yielded 9 211.9 kg/hm2 on average,which had an increase of 14.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ast area.In the range of 3 H to 10 H site it′s yielded 17% to 25%,which was the highest increasing area. It showed that farmland shelter-forest had very significant windproof effects,hydro-thermal effects and economic benefits,which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farmland capit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helter-forest;windproof effects;hydro-thermal effects;economic benefits;Jilin Province;Nong′an District

吉林省农安地区是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北”防护建设中的样板,现己林网成型。由于营造大面积农田防护林,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基本改善,初步形成一个稳定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1]。为了总结防护林综合效益,进行农田防护林生态因子观测和农作物产量调查以及经济评价,可为进一步完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吉林省农安县境内,在地理上位于北纬43°54′~44°56′,东经124°32′~125°45′,地处松辽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可划分台地、川地和沙地三大类型。台地(岗地)可分高台地和台地,高台地分布在区域的西北和北部,海拔250 m以上。川地主要包括河漫滩、一级阶地、湖积平原和浅谷。沙地以固定沙丘为主,大部分已开垦为农田,只有在残余沙地上还分布有贝加尔针茅(Stipa bungeana)、糙隐子草(Cleistogeaes gquarrosa)群落。土壤以黑钙土和黑土为主,其次为草甸土、沙土,零星分布的还有盐土、碱土等[2]。地带性植被为贝加尔针茅―糙隐子草群落,在低平地分布大面积羊草(Leymus chinesis)群落和沿湖附近分布有杂类草群落、碱蓬(Artemisia anethifo-lia)群落和沼泽。该地区可划分4个农田防护林立地类型[3-4],主要优势树种为双阳快杨(Populus × xiaozhuamicu)。试验区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降雪较少。年平均气温4.7 ℃,1月平均气温为 -16.9 ℃,7月平均气温为23.1 ℃,年平均降水量508.2 mm,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多集中在夏季。5―9月的≥10 ℃活动积温平均为2 895 ℃,无霜期121~148 d,多为西南风,春季>8级以上大风30余次,使农林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营造农田防护林是保证农业丰收的基础。

1.2 研究方法

1.2.1 生态因子观测。在择林网主林带500 m,副林带250、420 m,平均树高7~13 m。采用垂直林带观测法,选迎风面5 H(H为树高,即观测点外林带的平均树高,是一个特定数值)、3 H、1 H,背风面1 H、3 H、5 H、10 H、15 H、20 H、25 H、30 H、35 H处设观测点,进行风向、风速、气温、土温、空气湿度等项目的定点观测,遇灾害性天气时进行临时性观测。

1.2.2 产量调查。在观测区内采用机械取样方法,设定生物产量样方,测定产量,样方面积为4 m2,要求调查样地的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播种期、培育管理技术需基本保持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田林网的防风效应

农田林网有明显的防风效能,风通过林带时,受其阻挡,风速降低,气流性质改变,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小气候因子[5-7]。根据观测,由4条林带构成的林网,风速平均降低30.4%,变幅在10%~45%。林网四边形成风区,最低风速出现在观测区的西南背风面的3 H~10 H处,降低60%,但向东北逐渐加大,至东北区背风面30 H时,基本恢复对照点风速。强风区只在主林带的迎风面6 H处,副林带背风面35 H和东北区30 H处恢复对照风速,形成一个椭圆形,约占全林网面积的15%。林带的防风效能与林带的结构、季相、行数、透风系数以及林带树种的株行距有密切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一路2行(道路两侧各1行)的林带平均降低风速11.9%,防护效果最低,一路4行的林带降低风速24.0%,虽然起到了一定防护作用,但其效果不如一路6行的好。一路8行和一路10行的林带分别降低风速24.0%和23.7%,其效果均不如一路6行,而且比一路6行的多占用农田,一路12行和一路28行风速分别降低34.8%和37.0%,风速降低较高,但占用农田过多。林带与风向交角直接影响防护效能,从表1可以看出,交角越小,林网内平均风速降低越小,防风效果越差,防护距离相应越短。

2.2 农田林网的水热效应

林网对气温的影响比较复杂,其变化与林带的结构、天气类型、风速大小和空气乱流交换强弱等因素有关。但是林网内气温变化总是比旷野区平均增温0.60~0.63 ℃,并出现增温区和低温区2种状况。从图2可以看出,林网内背风面1 H~10 H处和迎风面3 H~5 H处为增温区,日平均增温为0.4~1.0 ℃,而林网内背风面15 H~35 H处和迎风面6 H处为低温区,日平均增温0.3~0.5 ℃。林带内地表温度变化比林外的温度变化较小,根据6月10日观测,地表温度林网内5:00平均最低温度14.5 ℃,13:00平均最高温度为27.0 ℃,其变化幅度为12.5 ℃,而防护林外(对照区),5:00最低温度也是14.5 ℃,而13:00最高温度为45.3 ℃,其变化幅度为30.8 ℃。另外,林外的温度受天气阴晴变化影响也较大,如6月10日15:00左右降雨,林内地表温度为19 ℃,比13:00温度只降低8 ℃,而林外温度为20.5 ℃,比13:00降低24.8 ℃。

从表2可以看出,地下温度变化虽然不如地表温度变化激烈,但是在0~5 cm土层变化很大,而在深度15 cm以下土层变化较小,总的趋势是林网内的温度比林网外提高1.6 ℃。林网中的空气湿度比林网外高,由于树冠减弱水蒸汽向上输运和树木蒸腾作用放出水蒸汽,再加上林网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形成林网内空气湿度比林外高的特点。从表3可以看出,林网内的空气湿度与林带的行数有密切关系。2行林带在有效防风距离以内,相对提高的湿度最低,平均提高相对湿度6.3%;12行林带次之,平均提高相对湿度10.1%;6行的林带最好,平均提高相对湿度20.4%。其中以背风面1 H~15 H和迎风面1 H~5 H提高湿度最多,平均可提高湿度20.4%。因此,在东北西部农田防护林中,应提倡营造6行的林带。

2.3 农田林网的经济效益

林网内玉米产量调查是从主林带的背风面1 H~30 H处取样,对照区以林网内防护效能最低和产量最低的为对照(30 H)。从表4可以看出,林网内玉米平均产量为9 211.9 kg/hm2(不包括30 H产量),比对照区增加14.1%。实际上对照区(30 H)也由于林网防护效能提高了产量。林网内玉米增产分布与林网内防护效能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3 H~10 H增产幅度为17%~25%,属于增产率最高区,其余地区增产率在10%左右,接近林带0.5 H~1.0 H范围内为减产区,减产幅度在9%左右。玉米千粒重变化与产量相似。林网的实际经济效益可通过调查林网样地加以分析说明,林网样地面积为20.8 hm2,其中林带占地面积2.3 hm2,道路占地(下转第209页)

面积0.6 hm2,沟渠占地面积1.1 hm2,其比例如下:①玉米地占用面积=16.8/20.8×100%=80.8%;②林带占用面积=2.4/20.8×100%=11.5%;③通路占用面积=0.6/20.8×100%=2.9%;④沟渠占用面积=1.1/20.8×100%=5.3%。由于当地属易涝盐碱地区,所以农田必须排涝、修路、治盐碱,如按空旷地平均产玉米8 070 kg/hm2(实际是林网30 H)计算,则由林带占用面积11%,所造成的产量损失为8 070×11%=887.7 kg,林网内玉米平均产量9 211.9 kg/hm2。对比二者的结果,有林地减去林带占地损失的产量后,还比无林地增产254.3 kg/hm2。林网本身的经济效益还有生产木材,根据对农田防护林调查,树种为双阳快杨,平均树高12 m,平均胸径12 cm,年龄11年,其立木材蓄积量为135 m3,平均为59.55 m3/hm2。

3 结论

由4条林带构成的林网,平均可降低风速30.4%,最低风速出现在观测区背风面的3 H~10 H处,降低60%。林网内背风面1 H~10 H处和迎风面3 H~5 H处为增温区,日平均增温为0.4~1.0 ℃。而林网内背风面15 H~35 H处和迎风面6 H处为低温区,日平均增温在0.3~0.5 ℃。2行林带在有效防风距离以内,相对提高的湿度最低,平均提高相对湿度6.3%。12行林带次之,平均提高相对湿度10.1%。6行林带最好,平均提高相对湿度20.4%。林网内玉米平均产9 211.9 kg/hm2,比对照区增加14.1%。3 H~10 H增产幅度为17%~25%,属于增产率最高区。可见,农田防护林具有非常明显的防风效应、水热效应和经济效益,是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参考文献

[1] 马国飞,崔学明,刘静,等.两种杨树农田防护林气候效应的对比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5,26(1):42-45.

[2] 张元林.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土壤特征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6,35(7):15-18.

[3] 徐文铎,孙广云,刘志明.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农田林网区立地因子与林木生长模型的遥感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3,9(1):6-10.

[4] 徐文铎,孙广云,刘志明.松辽平原中部地区农田防护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的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4,10(1):4-8.

[5] 沈青叶,李晴,邹春静,等.上海市崇明岛不同模式农田防护林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2):198-204.

第6篇: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

二、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当前生态需求是人们的主导需求,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向生态、绿色、环保型发展,园林绿化成为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1、实施对象大部分是活体

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本,通过各种彩叶植物的配置,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净化空气,吸尘降温,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空间。

2、养护管理的长期性

只有长期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和良好长势,否则,难以达到生态园林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长期的管护计划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3、营造工程的艺术美

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更讲究艺术性,其景观效果要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给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要求。

三、提高城市园林工程的绿化效益

城市绿化不仅是增加绿地面积,还应该对城市具有较强的美化效果,体现赏心悦目的美学功能。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所在。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园林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它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绿色环境有降温增湿、改善光照、净化大气污染物、杀菌等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和作用。园林工程的综合效益,最显著的是由其公益性特性所产生的绿化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绿化建设的成效来看,得益最大的是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的城市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广大市民,这完全符合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时,由绿化建设带动起来的旧城改造、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绿化环境的改善对吸引国内外企业到我国城市投资产生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花钱发展的绿化,最终将反馈于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

1、发展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能充分利用了土地和空间,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美化了环境,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墙面绿化可保护墙体结构和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湿度,增加空气负离子。减少粉尘和噪声。

2、增加乔、灌木层绿化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草坪发展越来越快,甚至大有以草代树之势。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草坪和乔、灌木相比,草坪层厚度非常小,其绿量少,生态功能弱、种植及维护费用高,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茂密森林层厚度非常高,绿量差别明显。

3、绿化大环境,发展城郊森林

目前园林界已经认识到独立、封闭、有限的城区绿化已不足以形成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的绿地系统,必须越出城区界,向城郊一体化的大环境绿地方向迈进。通过绿量实现大规模组合,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谋求人与环境进一步和谐的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7篇: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关键词:土地整理;资源条件; 效益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42

土地整理后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显著地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价土地整理后形成的效益已作为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基础性内容,也是科学测评土地整理效果的标准。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县康庄乡整理项目为例,在资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地整理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

1 项目区基本概况

项目区地处邯郸县西南部,涉及康庄乡的吝家河村、东望庄村、中庄村和户村镇的霍北村4个行政村,研究区共分一片。研究区4至:南至吝家河村地、中庄村地,北至吝家河村地,中庄村地、霍北村地,东至中庄村地,西至吝家河村地、东望庄村地。项目区的地理坐标:N36°28′24″~36°44′0″,E114°16′50″~114°38′48″。

2 3大效益分析

2.1 社会效益

土地整理社会效益指土地整理实施后,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即从社会角度出发,土地整理能为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目标(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别、公平分配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

通过该研究的实施可新增土地面积151.4241hm2,新增耕地率72%,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通过研究实施,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生态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指土地整理行为主体活动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使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生态效应。

2.2.1 土地整理能有效保护耕地,改善水土流失

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研究区建设达到的有路必有林、路树相依效果的减缓风害,既发展生产,又推进土地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2.2.2 通过土地整理建立防护林提高了农田抵御灾害能力

通过研究区防护林建设,使研究区内林网控制面积有了提高和保障,林网参与形成了生物生产力高、稳定性强的复合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形成合力能量流,对自然灾害具有巨大的抗逆性,能有效抵御干热风对农作物的侵害。

2.3 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经济效益指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对整理土地过程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对土地整理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法对河北省邯郸县康庄乡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2.3.1 新增耕地经济效益

根据近3a统计资料显示,研究区耕地在土地开发前,小麦单产可达3720kg/hm2,据目前市场价格,小麦为1.6元/kg,玉米为1.5元/kg,按产值的40%扣除成本。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

2.3.2 改造中低产田的经济效益

土地整理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和产出得到明显改良,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例。玉米、小麦单产分别由2835kg/hm2、2205kg/hm2 增加为3720kg/hm2、2925kg/hm2,总产值分别由23.48万元、19.48万元增长为30.8万元、25.84万元,纯收益分别由14.71万元、12.18万元上升为19.3万元、16.15万元。

2.3.3 静态经济分析

静态投资收益率=新净增纯收入/项目总投资=101.79/1073.36=9.48%;静态投资回收期=项目总投资/新净增纯收入=1073.36/101.79≈11a;项目每万元投资新增耕地数量=新增耕地数量/项目总投资=151.4241/1073.76=0.141(hm2/万元)。

3 结论

第8篇: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关键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营林工作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96-1

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调节气候、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和提高生态环境的作用,并且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资源效益。

1 营林工作的经济效益

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是营林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比如说,在选用树种的时候,选择易于种植而且经济效益比较高树种,是有利于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一种方式。

1.1 影响营林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营林经济效益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是几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不同等级的林地所培育出来的木材等级有差别。②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木材售价的波动。③在营林过程中的突发性灾害,比如说病虫害、自然灾害等等。④育林费、营林设施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以及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

1.2 进一步加强对林区的综合开发

对林区的综合性开发,是指依靠着林区的天然优越条件,开发特色加工业、花卉园艺以及森林旅游等等,这样可以充分挖掘林区的潜能,还能开发林区附加的经济价值。

2 关于营林工作的生态效应

政府部门应该支持和重视营林工作的发展和扩张,因为植树造林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是无穷的,可以促进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水质、空气质量等的严格要求,营林工作的生态效益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2.1 关于植树造林所产生的生态意义

首先,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在风沙席卷的大部分地区,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空气质量下降,甚至会造成水源污染、荒漠化现象加剧。树林可以有效阻挡风沙的速度,风沙遇到森林,它的移动速度可以下降八成左右,风沙中的沙砾、沙尘会沉积在草丛根部,不易被刮起。比如 “防风固沙带”的建设,就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其次,树木的根系发达,埋藏在土壤里面的部分也比较深,可以有效地聚合泥土、牢牢地抓住地面。树木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水、涵养水源。当降雨量减少的时候,树林的根系就会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子,并积蓄起来。

再次,森林可以有效发挥出消除污染的重要作用。据统计一亩地的森林在一年中大约可以吸收70千克的二氧化碳和48千克的二氧化硫、2万千克的尘土,并且释放出大约50千克的氧气。有一部分树木还可以分泌出有效的杀毒素,从而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此同时,树木还有降低噪音污染的作用。总而言之,植树造林的生态意义是巨大的,它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相应地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2.2 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进一步提高生态效益

森林资源是我国的宝贵自然资源和自然财富。它是一种可经营、可创造、可更新、可维护的资源。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可持续”的营林模式是育林、营林工作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它可以不断地创造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为我们的后代子孙带来益处,森林所创造出来的巨大环境价值,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在接下来的营林工作中,林业的发展应该朝着多方面、综合性的方向来发展,来满足人类发展所需要的多种要求。加大营林资金和精力的投入,进一步扩大我国的森林国土覆盖率,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森林之路”纳入当今世界林业发展的主题中来。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支持和重视,一方面要对《森林法》进行详细的修改和完善,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另一方面,还要注入大量的资金,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好基础。根据笔者多年的营林经验,总结出了几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生态效益的补偿制度,也就是说向森林资源的使用者收取相关费用,对保护森林生态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地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和经济补偿。

其次,进一步完善森林业的保护管理机制和监督管理力度。全国各地区的森林监管部门应该负好责任,各尽其职。加强对开垦林地、毁坏林地、违法征用林地的现象进行监督恶化制止,将林业监察工作落实到实处。

再次,加强林权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建设,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整体上加强对各项制度的监督和完善,避免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开始分析,从两个大的方面:营林工作的经济效益和营林工作的生态效益,分析了经济以及生态效益在营林工作当中的体现。在接下来的营林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长,进一步发挥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林建和.速生桉树的营造林技术与效益分析[J].海峡科学,2008,(15).

[2] 潘辉等.试论福建省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及其对策[D].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03).

[3] 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法制出版社,2009,(10).

作者简介:王宏伟,女,吉林森工集团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处长,营林工程师。

第9篇: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关键词: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策略

一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

1.生态效益的基本概念。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依据生态平衡的定律,能够使自然界的生物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产生有利的影响。生态效益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且生态效益能够促使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林业生态环境。对于林业中的生态效益而言,是由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物质因素所决定的,伴随着科学发展和经济体系的进步,人类一方面不断的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使生态环境的物质要素功能发挥出来,同时通过商品交换的方式,把生态环境中的物质要素从物质转化成价值,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据推算,一颗生长了50年的树,所产生的氧气价值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气体的价值为62500美元,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7500美元,为各种栖息动物提供的生存价值为31250美元,产出的蛋白质为2500美元,各种经济总价值为196000美元。

二 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需要推进天然森林的保护工程,更为重要的就是国土资源的绿化,这些都是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的基本策略和前提条件。但是所有的基础性工作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给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十所带来的影响,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开辟多个渠道进行投资,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采用租凭、承包、股份合作的方式,吸引各方的投资,形成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营资本和国外资本共同参与的投资机制,通过政策上的支持,保证投资收益。

三 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生态效益补偿起源于德国1967年所实施的Engriffsrelung政策和美国1986年所实施的NO-net-loss政策。这两个政策都体现了生态补偿的原则,对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以林业经济效益货币化计量为基础,按照效益划定的征收范围,实行分级征服、比例流程、纳入预算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各地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都有所不同、内容各异。我国的法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最基本的规定,在《宪法》的第9条中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这条法规提出,使我国林业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更加的完善。

四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策略

1.水土保持效益。对于水土保持效益的实现,需要以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为主要手段,根据赫章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将赫章实施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作为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计算。通过林业由于水源涵养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森林净化水质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通过林地枯落物结和土壤的净化,用于灌溉和生活的用水,相应的降低了处理费用

2.防风固沙防止土地石漠化效益。对于防风固沙防止土地石漠化效益的实现,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依据林地、无林地带风沙推进情况而定,把固沙转化成为造田、护田的效益。防风固沙林在防止土地石漠化发挥作用、减少侵蚀的同时,还具有着水源涵养的作用。

五 结论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是一项十分复杂,又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课题,当今形势下的林业经济,在投资机制和补偿制度上都要充分的做好相关工作,使生态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华锋,项卫东,祁大化.基于生态效益补偿创新的生态会计核算模式构建――以江苏溧阳龙潭林场为例.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06):132-137

[2] 尹振海.邯郸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河北林业科技,2010(04):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