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情趣教学法范文

情趣教学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情趣教学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情趣教学法

第1篇:情趣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趣教学; 教法探究

一、情趣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情趣教学中的“情”,主要指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情趣教学中的“趣”主要指趣味,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悦耳动听的音乐,令人开心的游戏,体现才思敏捷的竞赛,富有深奥哲理的谚语,活泼轻松的舞蹈,使人身临其境的多媒体,逗人开怀的小品等。从情趣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教师用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情感。

二、初中情趣英语教学的实施

(一)从“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一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俗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从其学"。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英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时时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二是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为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流利,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等。同时,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完成教学前的热身运动。一堂课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

(二)从“趣”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一是用英语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完全置身于一个英语语言环境中,不论从视觉上或是从听觉上接触到的都是英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长此以往,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二是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周围环境,创设逼真的情景,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语境之中,进行交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实践证明,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然后运用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言学习,使学生产生兴趣。

三是开展游戏,增强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动,喜爱游戏活动。如果能将英语学习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就会乐意学,教师也会喜欢教,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

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经常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同时有意识地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话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节目。让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四是灵活运用教法,保持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面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不断地探索,不断的追求,恰当使用各种教法。

例如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再重复一下,football足球的音形意就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 ,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再如,教课文,可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和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多种教法灵活配合使用,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第2篇:情趣教学法范文

从教师角度而言,各种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了实现我们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服务的。虽然教学方法有千种万种,但绝对不是一个死的定律。我们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科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实施教学,以便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小学英语情趣教学法优化设计营造氛围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和经验相对比较匮乏,在对待学习上易于情绪化。当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或对知识有了好奇心时,便会产生强烈求知欲望,注意力也就会特别集中。反之,当他们觉得所学知识枯燥无味时,自然就不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便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知识的积累和和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启蒙和入门阶段。我们一定要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征,重视情趣的激发和培养。一、明确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现行小学英语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要求。”因此,我们就要围绕这些特征和要求,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来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学习PEP3 Unit4 Part B Let's talk时,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创设“健忘的John收拾房间”这一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对话操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展示:Are they on/in/…?和No,they aren’t.播放课件:(语音对话)T:Good! Where are the flowers?Ss:They are in the bedroom.T:Look this is a fussy bedroom.John is forgetfu1.Let’S help him.Where are the pencils?Ss:John,let me help you.启发式提问:Are they on/…?T:Maybe.Are they on the desk? Yes,they are.T:Where are the dolls? S1 John,let me help you.Are they on the desk?T:No,they are’t.S2:John,let me help you.Are they on the shelf ? Ss:No,they aren’t./Yes,they are.为了能够吸引学生,我特意在课件中加入声音,让学生根据课件的声音来判断,当放错位置时,课件就发出sorry的声音,当放对位置时,课件则发出拍掌的声音。真正体现出“寓教于乐”的教学特色。二、优化教学设计,调动学习热情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动力,也是进行外语教学的基础原理。尤其对小学生来说,采取多样化手段,引导学生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能够促使他们主动进入到学习状态。众所周知,小孩子对比较直观好玩的东西感兴趣。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无意识记的心理特点,优化课堂教学,采取一些符合儿童心理和年龄特点的方式方法,来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亲切、自然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例如,在教学PEP 5 Unit 5“My New Room”中的Mike’S room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短文画出Mike的房间,这样便可让孩子们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从整体去理解文章的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教学PEP 8 Re―cycle 1 “Let’s Take A Trip!”Read and say时,我先由“Do you like taking a trip ? Where did you go?”导入话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自己曾去过哪些地方旅游?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此一来,就为理解下面所要学习的“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re ? When are you going ? Who are you going with ? How are you going ?”句型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教学PEP 6 Unit 3 “My Birthday”中的Read and Write部分的阅读理解内容时,我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设计家庭生日卡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己家庭成员的生日卡片,并把精心设计的卡片作为礼物增送给家人。这样不仅让他们在“玩”中获得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情感教育,这一切妙处都应该归功于“情趣教学法”的选择与应用。三、加强师生互动,共建和谐氛围小学英语是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受年龄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仍然是停留在感性之上。如果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巧妙融入各种游戏之中,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而且可以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例如,教学PEP Book4 Unit3 Part A Let’s talk 当中的句型:Is this your skirt ? Yes,it is./No,it isn’t.时。我采取竞猜抢答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学生事先准备好的衣服,放在讲台上。 T:Hello,S1.W here is your jacket ?Sl:It’s on the teacher’s desk.T:(拿出一件不是他的问)Is this your sweater?学生纷纷抢答:S:No,it isn’t.T:You can say:No,it’s not.T:Is this your skirt?S:No,it’s not.再如,学习PEP3 Unit4 Part B Let's talk时,我以课本中圣诞节即将来临为背景,设计了“圣诞大派送”游戏。让学生伴随着欢快的圣诞音乐,用英语进行交流,传送礼物、传递快乐。S1:Hello,…. I have…. For you. Close your eyes. Please. OK! Where are the…? S2:Are they on/in …? S1:No,they aren’t./Yes,they are. Look,they are on/in/under….由此可见,这样的师生互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孩子们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总之,小学阶段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要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优势,重视学生情趣的激发和培养,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课堂教学波澜不惊、了无生气的状况,让小学英语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刘艳娥.游戏在儿童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J].教育艺术,2005,(9).

[2]刘咏梅,李毅.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7,(6).

第3篇:情趣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情趣教学;师生关系

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进而在心理上产生积极的情绪,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主动将情趣教学法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始终,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情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说明了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话,接受其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向性活动,所以,教师应打破传统观念,解放思想,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产生对所教学科的兴趣。体育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其课堂的主体是操场,更易于师生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在培养和谐师生关系方面也较为有利。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也更容易与教师产生亲近的感觉。在学生进行自由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也更易于走近学生,加深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从而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而将情趣教学法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精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根据学生的主体需求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

初中生的心智尚处在发展时期,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此,体育教师应抓住初中这一心理特点,将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直观的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生获得知识、锻炼体能。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体育教材内容革新力度较大,给广大教师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丰富有趣的体育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女生的身体较为柔和、柔韧性较好,为增强学生的平衡性,可以通过“跳皮筋”的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平衡性。男生则对对抗性强的游戏比较感兴趣,对此可以为男生设计“拍背”的游戏。此外,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师应对其进行适度改革,使其更加具有趣味性。以篮球教学为例,篮球训练的机械性较强,再加之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致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鉴于此,可以将趣味教学法运用于篮球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教师可以在地上画圈,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各自的圈内进行传球,规则就是不能跃出圆圈。这样的传球训练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在传球和抢球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脚下,不能跃出圆圈,增强了运动的趣味性。通过简单的游戏,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效率自然会获得提升。

三、教学活动的选择应遵循贴近生活的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间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习内容与生活越贴近,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会更加容易。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忽略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过于注重理论部分的学习。例如,在复杂的田径运动学习中,田径运动本身难度较高,动作也较为繁琐,单纯的理论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缺乏联系,致使学生的学习比较困难,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进行摆臂练习时,如果教师仅仅是向学生讲,练习时要注意五指张开,这样有利于减少空气阻力,世界冠军在跑步时便采用这种摆臂方式。这样的讲述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感觉枯燥无趣。如果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冲出亚马逊》的经典片段,在重温经典镜头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注意到摆臂的要领。然后对学生进行电影角色的分配,一部分学生负责奔跑,一部分学生负责“捉拿”。这样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便掌握了摆臂的技术要领,其效果也更为明显。

总之,情趣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提升了体育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借鉴与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奎.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青年文学家.2010(2).

第4篇:情趣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趣教学 课堂

一、情趣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趣教学中的“情”,主要指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教师将爱倾注在学生身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自觉地爱戴教师,喜欢教师,以及延至他所教的课程。情趣教学中的“趣”主要指趣味,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悦耳动听的音乐,令人开心的游戏,体现才思敏捷的竞赛,富有深奥哲理的谚语,活泼轻松的舞蹈,使人身临其境的多媒体,逗人开怀的小品等。从情趣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教师用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情感。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

二、初中情趣英语教学的实施

1.从“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

(1)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流利,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同时,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完成教学前的热身运动。一堂课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情况,教师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从其学”。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与鼓励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英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时时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从“趣”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开展游戏,增强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动,喜爱游戏活动。如果能将英语学习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就会乐意学,教师也会喜欢教,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经常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同时有意识地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话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节目。让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2)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周围环境,创设逼真的情景,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语境之中,进行交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实践证明,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然后运用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言学习,使学生产生兴趣。

(3)用英语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完全置身于一个英语语言环境中,不论从视觉上或是从听觉上接触到的都是英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长此以往,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第5篇:情趣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趣教学 课堂

        一、情趣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情趣教学中的“情”,主要指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教师将爱倾注在学生身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自觉地爱戴教师,喜欢教师,以及延至他所教的课程。情趣教学中的“趣”主要指趣味,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悦耳动听的音乐,令人开心的游戏,体现才思敏捷的竞赛,富有深奥哲理的谚语,活泼轻松的舞蹈,使人身临其境的多媒体,逗人开怀的小品等。从情趣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教师用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情感。

        二、初中情趣英语教学的实施

        1、从“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从其学”。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与鼓励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英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时时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流利,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2、从“趣”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用英语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完全置身于一个英语语言环境中,不论从视觉上或是从听觉上接触到的都是英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长此以往,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2)创设情景,引发兴趣。例如教师扮演服务员,学生扮演顾客,顾客要喝饮料时说:“could i have some bottles of milk(pears)?”,服务员就拿出该件商品回答:“ok”,然后问:“how many would you like?”,顾客答“two”,服务员就拿出顾客想要的东西说:“here you are”,顾客说:“thank you”。实践证明,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然后运用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言学习,使学生产生兴趣。

       (3)开展游戏,增强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动,喜爱游戏活动。如果能将英语学习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就会乐意学,教师也会喜欢教,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例如在上课前,播放“小象要回家”的歌曲,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学生摇摆身体,边摇边唱:ten little elephants stand in a line!ten little trunks waving! hello, hello,hello1,oh! time to go!

        (4)灵活运用教法,保持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面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不断地探索,不断的追求,恰当使用各种教法。例如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再重复一下,football足球的音形意就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 ,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

        实践证明,初中英语情趣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英语新课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肖慈 英语教学中情趣教育新模式探索.《宁波大学学报》,2001,(3)。

第6篇:情趣教学法范文

一、读一读

借助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自己读准字音并凭借课文内容的情节性,朗读成诵,既读准了字音、初识了字形、理解了字义,又训练了阅读能力,规范了学生语言。

1.趣读中识字。基于汉字不能表音这一特点,在识记生字前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准字音,不但巩固了汉语拼音的运用,而且培养了基本的识字能力。教学中可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找字朋友”的方法,告诉学生生字表中的字朋友藏在了注音的短句或短文中,看谁能尽快找到他们,认识他们。一个“藏”字使学生有了和朋友玩捉迷藏的感觉,他们兴高采烈地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并通过读老师的生字卡片比一比谁认识的朋友多。

2.美读中巩固。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后,采用带入情境、绘画、演示、小组学习等方法生动活泼地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喜爱这图文并茂的文章;采用范读、评议读、配乐、配课件读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兴致勃勃的多遍朗读中巩固字音,理解字义,感知字形。

比如看图读拼音识字“上、中、下”一课,书中配合生字出示了一段韵文,即“小亮在上面,我在中间,大明在下面。我下去了,大明上来了,小亮在哪里?”教学时,我先出示三个小朋友玩滑梯的图画,让学生说说三个小朋友分别在滑梯的什么位置,然后告诉他们:在这三个小朋友当中,有一个就是你啊!哪个是你呢?我们读读书中的句子就知道了。学生这时可来劲了,边读书边对照图画,很快找到了“自己”。紧接着,我又急切地说:“向我介绍一下你的朋友吧,我也想认识一下他们。”这个提议又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学生又边读书边对照图画,这次读书他们更加认真,因为一会不仅要叫准朋友的名字、说准朋友的位置,而且要读读书上是怎么说的。你想如果连朋友的名字都叫不准,那多难为情啊!在一遍遍有趣味、有目的的朗读中,学生读准了字音,初识了“上中下”的字形、字意。最后,我运用两面活动式人物教具,活动的拼音句群,让学生边玩边读,即不断地变换三个小朋友在滑梯上的位置,相应变换句群的位置,并把变换的句子读出来,学生愉快的情感融于朗读之中,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字音、字意,识记了字形。

二、记一记

汉字虽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有其自身的规律。教师在教学字形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言语运用器官的相互联合,准确、形象地识记字形。

1.运用构字规律形象记字。汉字学的研究表明:汉字是音、形、义融合为一体的“复脑文字”,从造字法角度说,汉字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可相互联系。教学中应注重基本字、偏旁部首和七中间架结构的学习,规范按构字规律记字的方法,如:换偏旁法、去偏旁法、加偏旁法、分析结构法、方位组字法等。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像读口诀、念顺口溜一样轻松识字,逐步增强其识字能力。

2.采用多种途径生动识记。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的直观感觉中生动愉快的识字。

图画演示:运用汉字象形的特点,借助图画形象记忆。如学“鸟”字,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抬头挺胸的鸟,然后出示“鸟”的字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了一撇是鸟头上的羽毛,一点是鸟的眼睛,竖折折钩是鸟挺起的胸膛,最后一横是鸟的尾巴的结论。这样,学生牢牢地记住了生字。

实物演示:适时直观的物体演示,会给学生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如学生写“纸”这个字时经常会在底下加点,于是我在课堂上拿出一张白纸,并装作不经意间滴上一大滴墨水,在学生的惊呼中告诉他们“纸”上有黑点是很可惜的,借助实物突破了字形难点。

形体演示:让学生运用肢体动作生动活泼地记忆字形。如学“人”字,让学生用身体动作来记忆,即:站立后两脚分开。学“手”字,让学生用双手来帮助记忆,即:左手伸出三个手指,与右手的食指、拇指形成的竖钩组合在一起。用形体演示字形法还可以两人、多人参加,有时还可以借助尺子、橡皮做横、点,使学生在合作中、演示中、思考中巩固字形。

3.掌握方法自主认字创新识记。识字教学与其他教学一样肩负着开启学生心扉,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挖掘学生大脑中蕴藏的巨大潜能,让学生想出认字的办法,因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语)

三、玩一玩

小学生入学,从幼儿园的“以游戏为主”转化为“以学习为主”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因而教师应根据儿童身心特点与认识规律,设计出形象生动的认字、巩固字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享受“玩”的欢乐,在有意的“玩”中调动学生记忆的热情,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1.病字门诊。写字多一笔、少一笔,调换偏旁的位置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于是请几位平时字形掌握不好的同学做医生,老师把学生日常出现的错字写在卡片上发放给其他同学,由他们带着错字去看病。“医生”将病因告之“病人家属”,听了“医生”的处方后,“病人家属”判断“病人”是否痊愈。这种双相互动的游戏大大减少了学生日常的错别字,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

2.生字王国。人有赵、钱、孙、李百家姓,在生字王国里同样有“亻”家、“扌”家、“讠”家。把“新生字”(新学、新认识)的“孩子”(生字)送回家是学生们爱干的一件事,随着识字量的增加,生字家族就越来越兴旺,学生归类识记的生字就越来越牢固。

3.双胞胎集会。班里有一对几乎让外人分辨不出来的孪生姐妹,使我又想出了这一辨析字形的游戏。先由学生自己去寻找字形相近的孪生“字兄弟”,像“王”——“玉”、“日”——“目”等,再把他们写在自己制作的外形独特的图片(如小孩、西瓜、小兔等)上,算作自己给图片起的名字。集会时由其他同学叫出孪生“字兄弟”的名字,比一比谁找得多、认得多。

此外,“猜一猜”(巩固字音)、“把迷路娃娃送回家”(音形结合)、“优秀邮递员”(巩固字形)、“摘苹果”、“找朋友”、“过河搭桥”(实物展示、演示三种游戏)等多种识字游戏,寓教于乐,促使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

四、写一写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从一年级起就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教学中应保证充足的写字时间,教师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如:抽拉片、覆盖片及多媒体课件等新颖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分割田字格的方式详细说明汉字的间架结构;用集体与个体相结合的指导方式使学生掌握行笔的缓急,相信干净、整洁的本子,漂亮、端正的字体,会使学生产生写字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五、用一用

斯霞老师曾经说过:“我一直认为,真正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会运用,才是识了字。”因此,识字和听说读写应是一体的。让学生用学过的字组词、造句、说话;鼓励学生在街道上、包装盒上、课外书中找到刚刚学过的生字,并看看他们在那里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看、听、想,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听一听、想一想、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在运用中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巩固识字效果。

第7篇:情趣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故事情境教学法;古典诗歌;诗经

一、新课程对古典诗歌教学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歌,应有意识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感受诗的音乐美,进入诗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二、古典诗歌的特点及其教学要求

高中古典诗歌具有语言凝练隽永,内容深刻含蓄,情感意境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支离破碎地拆分字词句分析,就会破坏诗歌的整体意境和美感,学生也会兴趣全无,无法体味挖掘诗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而故事情境中的教学,可展现大量语言信息、拓宽知识面、生动情节、丰富情感意境,既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又符合其思维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使其保持浓厚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故事情境教学法是古典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故事情境教学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故事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故事情景为教学载体,把教学目标渗透其中,把教学内容融合其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入景动情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落实各项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四、故事情境教学法在《诗经两首》中的实践运用

《诗经两首》是粤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古典诗词”第14课,包括《静女》和《氓》两首诗。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①把握诗歌的情节和主题,情感交流,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②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认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与命运及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滚滚红尘中不衰的话题,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本课的教学设计,扣住“真挚又变幻莫测的爱情过程发展”为主题线索,贯穿《静女》、《氓》两首诗,用“拟小标题”“串联拓展相关诗歌作品”的方法,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呈现画面,再结合优美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的诗意氛围,再现情诗含蓄、朦胧、蕴藉的意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情激趣,以诗动人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爱情诗歌名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等等。这些爱情诗歌名句凝结着人类最崇高的情感,代表人类最纯洁的心灵碰撞。学习《诗经》二首,一起来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二)爱情之伊始:《爱慕“秋水伊人”》

我们学习过《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在水一方”这种“可望不可即”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的呈现。“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指明,却让人充满想象,河水的阻隔了“伊人”,易联想到“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引起情感共鸣。

(三)爱情之萌动:《执着追求“窈窕淑女”》

我们学习过《诗经・国风・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在艺术上巧妙地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第一节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诗歌重在抒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描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真挚热烈的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四)爱情之苦恋:《“一日三秋”,度日如年》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让学生发挥联想,身临其境的感知诗歌内容,想象体会: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分离是极大的痛苦,即使是短暂的分别,时光也很漫长,生动展现了想念情人越来越强烈的情感,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表达了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让读者触摸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听到他发自心底的呼唤,唤起情感共鸣。

(五)爱情之相见:《约会“静女”解思愁》(教学重点一)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充分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景”,深层理解诗歌情感。与诗歌文本进行情感对话,感受《静女》中爱情的甜蜜,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体味诗中主人公热烈而纯朴的恋情,揣摩这首诗描写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极富写实性。

(六)爱情之结合:《“桃夭”之时,执子之手》(过渡,引入新课文)

《诗经・国风・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

“恋爱―结婚”就一定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有时爱情并不一定完美,我们来学习诗歌《氓》。

(七)爱情之终结:《“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教学重点二)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氓》是一首叙事诗,以“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

(2)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3)《氓》讲的是爱情悲剧。请学生探讨:悲剧的根源。悲剧的根源固然跟男子的二三其德有关,但也与女子的盲目轻率,不够庄重失去理智不无关系。贵的是,这个女子已经觉醒,最后敢于勇敢地选择自己的命运,虽然伤害已经造成,但总比一错再错要强得多,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

第8篇:情趣教学法范文

情趣是什么?情趣就是情调趣味。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谈到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就讲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术通而未得,悱者口预言而未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创设一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并能很好地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情境创设不是简单盲目地取悦学生,应该有一个科学规范的规范和原则。具体地说,我们应充分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逻辑性:情境创设自然合理,它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2)新颖性:要尽可能做到新鲜奇特,引导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进来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澜;(3)目的性:使学生初步了解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形成一个欲罢不能的追求目标;(4)准确性:对问题的表达不仅要简明,而且要准确,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会感到困难,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机制和情感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创设的情趣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引入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成功的导入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关键因素,所以优秀课堂导语的设计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活动的兴奋中引入课内学习上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驱动力,为新课讲授做好铺垫。如:在教“正数与负数”时,我引用了坡先生的佳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阴与晴、圆与缺、悲与欢、离与合都描绘了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截然相反的真实状态,这些矛盾的东西融为一体,营造和谐而真实的生活氛围。在数学世界里,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也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他们彼此矛盾而又和平相处,为数学世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兴奋点一下子转移到数学课上来,很自然地进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了解数学的兴趣。

二、用富有逻辑性的趣味故事、笑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哪怕是一则故事、笑话,它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数学奥妙。例如:在讲解“乘方”时我上课前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印度王国,一个丞相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很快喜欢上了下国际象棋。一天,国王问丞相有什么要求,丞相说让国王按他的要求在棋盘上放麦粒,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4粒、第三格放8粒、第四格放16粒,按这个倍增的比例放满整个棋盘的64个格子,他只要棋盘上的麦粒即可。”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这个丞相太傻了。”其他学生随后也跟着议论纷纷,这时我适时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函相是聪明还是傻,这到底有多少麦子吗?那谁能先猜一猜?”“50斤。”“120斤。”“1580斤。”……有的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我适时问道:“大家想知道答案吗?”我告诉大家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棋格子,全部摆满后成了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啊。”室内顿时“啊”声不断,一双双差异的、惊奇的、渴望知道答案的眼睛不断地看着我,我及时地问大家:“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么得到的吧?只要大家学会了今天的知识,这个问题你就迎刃而解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讲乘方埋下伏笔。

三、通过新课创设情趣,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新课设计如何体现新颖独特,如何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例如:在讲解初三数学“解直角三角形”时,我做了如下设计:我把学生带到操场,问:“同学们谁能知道球场边那棵最高的树有多高?怎么测量?大家讨论一下,看谁的方法最好?”操场上立刻活跃起来,大家围着树转着、瞧着、想着、议论着:“把树砍倒量。”“反对,这种杀鸡取卵的方法不可取。”“爬上去量。”“不行,太危险,另外嫩嫩的树尖儿怎能承受得起。”这时,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张亮同学说:“量出身高、人影高、树影高,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计算出来。”我鼓励道:“很好,张亮同学动脑筋了那么其他同学哪?你们动动脑筋看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时,我看到一双双一眨一眨的、好奇的眼睛在看着我,我及时调动大家的情趣,问:“看谁动脑筋?看谁还有好方法?”当大家苦思冥想、兴趣正浓时而又对问题的解法一筹莫展时,我把握机会及时向他们介绍本章将要学的知识及其生活实践中的一些应用。通过这样的引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调动了他们探求新知识、渴望得到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超乎寻常的效果。

第9篇:情趣教学法范文

一、用生活例子创设问题情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的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用他们所喜闻乐见、耳濡目染的生活内容为题材,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当教学优选方案中的函数应用题时,我设计了如下一题:老师要去购物,甲商店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乙商店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领取九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该到哪家商店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问题抛出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各抒己见,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既巩固了两个变量间关系,又受到了优化思想的熏陶,体验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对生活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认知冲突型情境,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例如,在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创设出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在ABC中,AB=AC,倘若不留神,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没了,只留下了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请问: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学生先画出残余图形并思索着如何画出被墨水涂没的部分。各种画法出现了,有的学生是先量出∠C的度数,再以BC为一边,B点为顶点作∠B=∠C,B与C的边相交得顶点A;也有的是取BC中点D,过D点作BC的垂线,与∠C的一边相交得顶点A,这些画法的正确性要用“判定定理”来判定,而这正是要学的课题。于是教师便抓住“所画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引出课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法的实质,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即“ABC中,若∠B=∠C,则AB=AC”。这样,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证明方法。问题如此创设,很快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心地投入探索问题的答案中。经学生努力探索后,教师加以引导,使问题得到解决。如此,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将培养起学生“学以致用”的数学意识。

三、创设操作性问题情境,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主动学习状态中去,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才容易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结论,只能促进学生单纯的模仿和机械的记忆,但如果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则能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物的态度、科学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实践操作中创设情境从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看,传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讲授,学生联系的单一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了,这种方式造成学生学习的障碍。动手操作是最好的知识内化的方法,很多有意议的知识或经验都是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的。

例如,当讲“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时,先让学生亲自动手,用硬纸剪出两个三角形,并使其中两条边与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然后再把这两个纸三角形重合在一起,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得: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这样很快就总结出了结论。又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长度为4厘米、5厘米、6厘米、8厘米、10厘米、12厘米的六根小木棒拿出来进行动手操作。任意取三根将其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接着老师提出下列问题:①任意三根小木棒是否都能拼成三角形?②有几组三根小木棒能拼成三角形?有几组三根小木棒不能拼成三角形?试比较两根短棒长度之和与长棒长度的关系;③通过上述操作,请猜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与第三边之间的关系;④试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你的猜想并证明。

可见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归纳出结论,不仅能使学生对此公理深信不疑,而且印象也很深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