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远程监控系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人们不断提升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以及安全,在各种安全隐患中,火灾一直都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不管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会接触到电和火,火灾通常是不可预见的,其传播速度很快,造成的危害也难以想象,因此,需要我们对其进行高度重视。由此,我们可以明确消防工作具有的重要性,在消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就是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想要建立这一系统就必须要对其进行设计和实施,下面,笔者就分析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分类、功能以及特征,探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城市消防远程监系统设计原则以及目标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要求我们必须要按照国家所制定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对具体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这一实际情况主要包括城市建设需求以及城市经济发展需求,在保证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操作方便容易、反应迅速、数据真实准确以及功能完整的同时,还要保证我们所建设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必须可靠和安全,最好能够满足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自身升级以及扩容的需要。
我们所建设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以及实施目标主要体现在将现代化通信技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GPRS技术、电子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诸多目前为止十分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在整个城市的范围里面建立起对于城市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报警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为119火警通讯指挥中心提供一个经过我们仔细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不仅能够为城市的公安以及消防部门提供方便的查询功能,更加能够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一个可靠、实用以及先进的系统。
2、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构成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这六个子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备份和上传子系统、用户服务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发送机以及报警受理子系统,其中,发送机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户信息传输的装置,本文中,笔者就参照系统信息服务平台流程图(图1)对几个子系统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的网络传输子系统主要通过无线宽带网以及光纤等进行传输,联网的单位所建立的消防设施自动进行信息的运行以及报警,再经由用户信息传输这一装置中的GPRS模块,经过VPN直接传输到消防监控中心。而报警受理子系统主要包括录音终端、电话交接机、火灾报警受理终端、火灾事件调度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火灾接警服务器这六个主要方面,在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的报警受理子系统中火灾报警受理终端往往采用一机三屏这种方式,能够同时将火灾报警、发生火灾建筑物以及单位信息、发生火灾位置地理信息、报警监控视频、报警设备信息、报警系统图、报警楼层平面图以及报警运行状态信息等诸多方面,那些经过我们确定和检查的报警信息则会立刻上报到119火警指挥中心中,这一上传是自动上传,无需人工操作。
3、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
3.1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能够为联网用户提供信息
联网用户可以通过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对本单位在一定时期之内火灾报警情况、开停机情况、消防设施故障情况、基础资料、消防设施的配置等进行查询和统计,还可以通过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了解到本单位对于消防设施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维护记录以及检查记录进行录入、统计以及查询和修改工作,对本单位所实行的消防培训工作、火灾应急疏散演习以及消防安全巡查等等工作进行录入、修改以及查询。
3.2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能够方便相关消防部门查询
通过对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和实施,我们能够很好的方便相关消防部门到系统中进行查询工作和统计工作,实施其自身的监督职能,主要包括联网单位实施工作时火灾报警的相关记录、联网单位自身的消防设施配置情况以及基础的资料、联网单位对于消防设施所施行的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维护记录以及检查记录等、联网单位自身报警系统开机和停机的记录等等,消防部门对这些信息来进行统计和查询,进而了解城市消防工作的具体情况,实施自身的监督职能。
3.3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对火灾报警信息进行准确处理
设计以及实施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对火灾报警信息及时的进行接收和显示,原因在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很好的对联网用户报警的主机进行实时的监控,监控中心就能够在报警的主机发出火灾报警20s之内进行相关信息的接收工作;在接警的终端准确的将火灾初始的发生时间以及发生报警时候的房间、楼层、单位、建筑以及平面位置等等详细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显示,还可以对所发生报警的设备相关信息进行准确显示;一旦报警的火灾得到确认,有关详细信息就会立刻被传送到119火警指挥中心;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接警终端中,能够对一个单位里面所有的报警事件进行同时处理,在终端对某一个单位报警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可以把这一个单位新产生报警信息很好的传动到正在进行处理工作的接警终端;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将已经经过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及时的发送到特定的人员手机上面,这一种传送的方式是手机短信的方式。
4、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特点
根据笔者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不难看出,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一直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4.1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由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采用了一种十分灵活的业务逻辑对其进行定义,使得该系统自身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这一可扩展性体现在其功能的可扩展性。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并不需要对其代码实施修改,能够将不同类型、多层次的监控中心组建起来,进而使得这些监控中心能够按照某种特定的范围、级别以及层次来组成一个有机的网络,比如119监控中心、消防行业中心、区县级中心以及省级中心等等。
4.2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具有兼容性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自身的设计对当前我国消防设施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多样性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这样能够从本质上保证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对各种消防报警主机通信协议以及数据形式进行兼容,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具有一定兼容性。
4.3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具有先进性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通常采用了当前国际上很多成熟和先进的技术,这也就使得监控系统的设计在一个比较高和比较严格的起点上面,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自身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体系结构等等都在全世界具有发展潜力和十分先进的水平,并且一直都处于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构架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1-037-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基于计算机的远程监控系统在社会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远程监控系统具有传统现场监控所不具备的优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引入了Internet技术,监控范围广,管理相对集中,建设成本低,监控系统更加灵活,因此更加适用于工业以及民用生活中。
基于计算机的远程监控系统利用现场控制网络和Internet,对分散的各种终端进行监测和信息捕获,把数据、文本、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压缩后再依靠网络进行传输,实现远程信息交互,监控中心对收到的信息解码后得到多媒体信息,从而实现远程监视的目的。如果需要对远程终端进行控制则由监控中心发出控制命令,进行压缩后传输到终端,终端解码后对其进行响应,从而实现远程控制。
1 关键技术研究
1.1 远程控制技术
常用的远程控制技术有Web技术、Activex技术以及套接字(Sockets)技术。
Web技术是在超文本技术上演进而来用以实现多媒体信息的传输。Web技术主要涉及到HTTP协议和HTML语言,习惯上称使用Web技术的客户端为浏览器。由于传统的Web技术功能较单一,因此开发了通用网关接口和客户端的增强技术来丰富Web系统的功能。当前采用Web技术的监控系统具有维护方便、功能灵活等特点。
Activex技术是在COM/DCOM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专门为进行Internet应用开发而设计的。Activex技术常与Web技术结合应用于监控系统中,当浏览器对含有Activex控件的页面进行访问时,浏览器会下载此控件并在系统中进行注册,此后就可以在控件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间进行通信,从而实现一些远程监控的功能。
Sockets技术是实现TCP/IP通信的基础,该技术可以建立起某个主机甚至整个网络的编程界面,从而实现主机间的双工通信,并且依靠Sockets技术可以实现非常多的应用,从而实现远程监控的某些功能。Sockets可以分为流套接字和数据报套接字两类,前者侧重面向连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后者则采用无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
1.2 网络协议
基于计算机的远程监控系统利用Internet网络进行传输,因此该系统是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的,但是仅仅依靠TCP/IP协议又不能满足计算机间的多媒体通信的需求。H.323协议的制定满足了这种多媒体双向通信的需求,该协议规定了基于MCU和基于可扩展的IP Multicast两种多播方式。同时,该协议集中的H.225使用RTP/RTCP协议对媒体流的实时传输和控制进行了规定。
1.3 压缩与传输技术
在远程监控系统中,实时监测采集得到的多媒体信息如果直接进行传输非常占用带宽并且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压缩从而实现高效、快速传输。
对于音频的压缩可以采用霍夫曼编码、Fano-Shannon编码和游程编码等无损压缩或者波形编码、模型参数编码等有损压缩,如PCM、DPCM等。有损压缩中的波形编码虽然会产生一定的失真,但是其实现简单、保真性能好、压缩率较高,因此在远程监控系统中的音频压缩通常采用该方法。
对于视频的压缩可以采用MPEG、H.261、H.263以及专用小波压缩算法等。其中由于H.263编码方式具有压缩率高、图像质量可调节、技术成熟等优点而在远程监控中得以广泛应用。
2 系统构架研究
常见的远程监控系统构架有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和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C/S结构中的客户端负责检测收集信息并向服务器提供请求,服务器负责数据库的管理和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在这种结构下需要保证客户端和服务器使用两者共同认可的方式来保证通信,需要配套的客户端软件实现监控系统管理,在不同操作系统下需要进行客户端软件的重复开发。B/S结构的客户端可以直接利用Web方式访问服务器并向其提出一定的请求,客户端利用HTM进行逻辑表示,服务器利用Web技术建立,便于使用各种数据库访问技术,因此B/S结构更加的灵活便于实现,已经成为远程监控系统构架的主要方式。
采用B/S结构的远程监控系统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以及优秀的可扩展性和移植性,只需在服务器端进行升级便可完成功能扩展,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可以使用同一客户端;远程监控系统的后期维护和升级较为方便,在Web服务器上进行更新后,客户端只需要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即可实现升级维护。
3 安全策略研究
对于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安全策略的研究对于保证系统性能的稳定可靠,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远程监控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可以分为有软硬件两方面。
远程监控系统的硬件威胁主要是指传输线路及硬件设备而言,在进行系统设计与建设时需要考虑各种自然灾害、电磁干扰等因素,要建立系统状态检测系统,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维护检修。
远程监控系统的软件威胁主要有信息安全问题、病毒及黑客入侵问题、技术缺陷和bug问题等。因此对系统需要进行加密技术进行层层保护,根据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加密算法;具有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功能的监控系统可以有效防止黑客入侵及信息泄露,设置权限管理,保护数据的完整可靠性;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网络控制结束,保证系统安全。
4 结束语
基于计算机的远程监控系统涉及到计算机网络、通信、控制等多门学科,该系统的研究对于工业及日常生活中的自动化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其关键技术与系统构架进行了研究,为建设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指明了方向,并对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谢建中.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的技术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8).
[2]张宁.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7(11).
[3]郑昌波.计算机远程控制技术研究及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6).
[4]张丽红.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华章,2011(10).
关键词: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 RFID传感设备 GPRS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0-01
1 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根据杭州德志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成功案例来看,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主要有信息监控中心、供电系统、GPRS平台和远程GPRS无线数传终端、RFID传感设备等主要部分组成,其中监控中心是核心控制点。监控中心主要是采用的标准CS或BS架构的建设标准,通过建立网络实现对外的数据,监控中心的控制系统通过接收来自大棚温室的测控终端DTU上传的数据并及时进行处理,实现数据接收、数据显示、数据存储和生成曲线报表等功能,继而接入外部连接。检测中心的数据接收服务器是通过接入因特网而实现对多个组网的数据整合的,监控的画面可以动态的显示前端数据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实时的查询和分析数据变化了解作物生长规律根据作物的成长情况和需要进行参数的设置,做好突然事故的预警方案。
在监控点设置先进的传感器,实地测量当前的流量数据,并将其通过通信平台传输到监控中心,再由监控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内部参数掌握其温湿度情况。在温室大棚的温室远程监控运用中,主要是最作物的室内温度,露点温度、湿度和水分等进行检测,通过传感器传输数据,分析器大气温度和湿度,判别作物生长条件,制作其生产趋势图,从而更好的对其温湿度进行控制。
通过直观的图标和曲线形式,将温室大棚中的作物生长信息和温室内的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阳光及水分等环境参数进行一一列举和分析,并根据其作物的需求设置报警系统,当温湿度超过定值的时候,则开启或关闭设备,形成自动化的关系系统,而监控中心则可以通过传输过来的参数进行分析,时刻掌握作物的生长情况。
2 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的基本设计原则
一般来说,在温室大棚中的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具有基本的实用性和实用性,对作物的生长变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扩展性,在应用的实际功能中具有一定的经
济性。
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用性和适应性。有现代高科技衍生而来的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是一项功能强大、用户界面友好且报表功能齐全的强大系统,但是其流量趋势图和日常的维护工作比较便捷,因而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也体现了GPRS网络系统的优越性。而其适应性则主要体现其对大棚温室的特殊要求,对现场掌握的精准度比较高,因此需要技术成熟可靠性强的传输方案,从而保障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温湿度远程监控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根据应用情况的变化和实际需求,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具备一定的接入能力和可扩散能力,采用标准化的接口对于往后的系统改造和增加I/O接口组态都比较便利,设点的成本也不会太过,同时可以加入3G,实现监控点的移位,从而更好的了解大棚温室中的温湿度情况。
温湿度远程监控具有非常强的经济性。当前应用于大棚温室中的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网络改造对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可用性和连续性,同时远程控制操作相对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对于整体投资来说具有很强的经济
效益。
3 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优势
3.1 GPRS系统优势
设备投资价格不高是其主要优势,且通信自费比较便宜,当前移动公司对于GPRS资费包月非常实惠。在GPRS网中,只需与网络建立一次连接,就可长时间的保持这种连接,并只在传输数据时才占用信道,进行计费,保持时不占用信道通常是不计费的。所以营业点不用频繁建立连接,也不用支付传输间隙时多余的费用。再加上网络的安装比较方便,不用担心线路维护或迁移中的通讯中断,传输速度很快,分组交换接入的时间在一秒以内,并提供快速即使的连接,同时覆盖面较广,支持IP协议、X.25协议和VPN组网。
3.2 系统功能比较齐全
温湿度远程监控的操作系统具有安全的用户登陆和界面管理,只能制定用户具有使用权限,界面采用中文操作简单并富于人性化。能够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监控,通过授权的计算机可以在远程读取主机计算机上的实时数据,进行远程的监测和打印。
系统操作的自动化管理。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在监控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参数时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当湿度超过设定值的时候,自动的开启或者关闭喷雾设备,并由PLC进行下位的采集控制,保障系统在PC机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运行。
能够科学的显示环境变化的参数信息。通过显示系统采集到的实际数据形成曲线或图形,便于及时的存储和检测,通过历史测量参数的变化曲线,分析参数变化对作物的生长影响,设置系统参数值。
报警功能的多样性。在进行温室度的远程监控过程中,当发现检测的结果超出了设定值的时候,会立即进行报警,报警的形式多样,具有E-MAIL报警、电话报警、声光报警和短信报警等多种形式。
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并有效实现信息的无线传输。根据温室监控面积和测试点多少的要求,建立系统化的传感器网络,实现智能化的检测和管理,进行所有计算机的联网远程控制。
参考文献
[1] 郑华.浅谈远程监控机房温湿度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12).
关键词:地铁 自动扶梯 物联网 远程监控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地铁在规划和设计上滞后于城市及人口的飞速发展。车站、列车、轨道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整条运营线路瘫痪,甚至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引起安全事故。自动扶梯是地铁交通乘客上下车的重要工具,但近几年来,地铁自动扶梯由于故障导致死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根据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要求,杭州地铁4号线车站每台自动扶梯需设置安全运行远程监控系统,将信号传递至杭州市应急救援中心。实现地铁自动扶梯故障报警等安全监管及应急救援功能,确保杭州市地铁自动扶梯安全运行。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世界三大著名自动扶梯制造厂家均有自己的扶梯监控系统,以美国OTIS的扶梯远程监控系统AES为例。该系统主要侧重于扶梯运行状态的直观展示,故障信号的传送,同时可以记录下电梯和扶梯的运行情况,对电梯和扶梯进行集中管理,及时掌握电梯的运行状况,分析电梯的故障原因,能够在电扶梯异常情况下发出告警。但是监控信息的传递只能通过监控系统本身单链路传递,冗余能力欠缺,无音视频传输,远程控制现场功能欠缺,同时对监控单元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已开通的杭州地铁1号线每台电梯设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可实现线路级远程监控功能,该系统可直接从设备控制系统中采集电梯运行、故障和维保数据,通过有线/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杭州市应急救援中心,具体的功能包括1)信息采集功能:通过控制系统读取电梯的上行、下行、冲顶、蹲底、开门、关门、超速、门区外停梯等信号,对异常信号进行报警。2)视频监控功能:通过轿厢内的摄像头,记录24小时内轿厢的实时状态,一旦出现故障信号,将调出视频信号进行监测。3)语音通话功能:通过轿箱内的音频系统,与乘客进行语音沟通和提示。4)故障采集功能:通过故障信息采集器,对故障进行实时的统计和记录,以便维保人员有针对性地维修和保养。
目前,国内已开通和在建的地铁线路,车站内自动扶梯还未实现线路级乃至线网级远程监控功能。
2 地铁车站级自动扶梯远程监控系统
在保证扶梯安全运行的状态下,最大程度的实现节能、稳定和舒适的运行,国内地铁自动扶梯大多数采用微机控制变频调速系统,在自动扶梯上机房设置一个微机控制柜和一个变频器,
变频器单独设置柜体,与控制柜分别安装在自动扶梯上部机房内。
杭州地铁车站综合监控系统(ISCS)对自动扶梯实现远程控制功能。ISCS在车站控制室的IBP盘上设有急停按钮,对站内自动扶梯可以实现远程急停控制。根据接口协议,ISCS与自动扶梯的接口界面位于扶梯上机房自带控制柜的接线端子排上,扶梯方在控制柜内留有与车站控制室IBP盘上急停开关的接口,ISCS负责IBP盘至扶梯控制箱之间的线缆线管敷设。
车站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对自动扶梯实现远程监视功能,对站内自动扶梯监视5种运行状态:上行、下行、故障停梯、左、右扶手带异常;其中扶手带异常发出声、光报警。对出入口自动扶梯监视6种运行状态:上行、下行、故障停梯、左、右扶手带异常、出入口上下机房盖板被盗;其中扶手带异常和出入口上下机房盖板非正常打开发出声、光报警。根据接口协议,BAS与自动扶梯的接口界面位于扶梯上机房自带控制柜的接线端子排上,扶梯向BAS提供扶梯的站内5种,出入口6种监视信号,控制柜向BAS提供干接点,并规定控制线的规格要求(一般是一根485总线),BAS根据控制线的规格型号负责从BAS设备室至扶梯控制柜之间的线缆敷设。
BAS系统负责将监视到的信号传递到车站控制室IBP盘上,自动扶梯负责提供IBP盘面布置要求,状态指示灯和按钮及其回路。IBP盘面设计如图2-1所示。
图2-1IBP盘面示意图
3 线网级自动扶梯远程监控系统
线网级自动扶梯远程监控系统总体可以分为四层结构:信号采集层、车站线路传输层、4号线线路中间层和线网处理层。
3.1 信号采集层
是指安装在扶梯处的前端设备,对扶梯的运行状态和异常报警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主要包括1)自动扶梯的自带控制箱,设置在扶梯上机房内,采集扶梯内部传感器传递的状态信号,即站内自动扶梯的5种运行状态和出入口扶梯的6种运行状态。2)功率测试仪,设置在扶梯上机房内,反映扶梯的实时功率,主要测试扶梯是否超载,当实时功率大于额定功率时报警。3)音视频采集器,设置在扶梯下水平段的天花板上,朝上拍摄。摄像头内置语音模块,在视频监控的同时可进行语音输出。对扶梯上方乘客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在发生危险时进行安抚。4)扶梯远程监控集成控制箱,设置在扶梯上机房内,采集上述3个采集器的信号,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成光信号。一个远程监控集成控制箱最多可以连接两个扶梯控制器,同时采集两路扶梯数据。方案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3-1 方案示意图
3.2 车站线路传输层
在公共通信机房配置一套交换机设备,通过一根光纤将每组扶梯的远程监控集成系统与交换机相连。对车站内自动扶梯的远程监控系统集成网络。
3.3 4号线线路中间层
在车站区间内敷设光纤,将每座车站公共通信机房内的交换机集成网络。
3.4 线网处理层
依托通信运营商的网络,将信号传输至杭州市应急救援中心。线网处理层是整个系统的最终展示,它提供了对所有接入扶梯的运行状况实时监控,扶梯故障的处理、汇总和分析,应急救援处置,扶梯日常信息管理,扶梯维保工作管理,扶梯前端设备管理等业务功能。
3.4.1 扶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主要包括扶梯的状态实时信息,视频采集,语音安抚,扶梯故障事件录像取证及回放功能。
3.4.2 扶梯故障处理、汇总和分析
主要包括扶梯的自动报警及整个故障处理流程,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功能。扶梯控制系统判断扶梯发生故障时,会给中心告警,显示故障原因,运行状态及实时音视频图像等信息。通知维保人员赶赴现场,启动救援程序,安抚现场受伤人员。同提供扶梯故障表功能,可显示扶梯的当前及历史故障记录。
3.4.3 扶梯管理
记录扶梯的安装位置,生产厂家,型号,速度,提升高度等基本信息,同时提供扶梯的维保记录,年检管理功能。
整个网络示意图如图3-2所示。
图3-2 杭州地铁自动扶梯远程监控系统网络示意图
4 总结及展望
城市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十分关注。杭州地铁自动扶梯安全运行远程监控系统,是新一代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能够解决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不掌握、救援不及时等问题,同时还可以依托这些信息数据,指导安全生产,促进行业发展,从而实现政府对行业、市场的有效调控。
远程监控系统中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是综合性技术,目前自动扶梯只能对故障停梯和左右扶手带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对系统的深入改进可采用神经网络与其他理论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扶梯故障进行预警,通过检测电动机的实时功率,计算电动机负载值,结合视频图像,判断传动机构的异常及扶梯负载大小。
7 参考文献
[1]徐海琴. 远程监控技术的新发展[J].微型电脑应用,2004,20(8):3.
[2]刘润莉.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J].控制工程,2011,18:118.
[3]曲立东.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 GB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5] GB16899-2011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关键词:因特网 局域网 远程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014-02
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联盟和虚拟企业也相继出现,因此对自动控制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于是,远程监控技术这一新的技术诞生了。远程控制技术就是将Internet技术和现场监测控制结合起来的一种技术,通俗的说就是将现场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因特网传输的控制中心的一种复合型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很多大型企业的管理和安全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时效性。本课题是基于Internet网络的远程监控技术,由于该系统具有简单易用、可实现无限互联、易于再次扩展、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在高新开发技术中具有巨大潜能。
1 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
本课题是一种把嵌入式智能体、远程监控、网络传感器等相关技术集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在工业装备的控制和监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从组成结构上主要包括监控中心(上位机)、网络服务器以及现场信息采集终端(CAN节点)。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监控中心(上位机)是由VC++结合数据库技术编写,主要功能是监测现场设备,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Internet网络存储到数据库中,并进一步根据需要对向终端发送控制指令。网络服务器主要的作用是完成以太网和CAN总线之间的协议转换工作。数据采集终端,即CAN节点的作用是采集现场的数据,并负责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到因特网进而发送到上位机,同时响应应来自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并完成相应的动作。
本系统的硬件组成上,主要包括:局域网设备、基于CAN/TCP协议的网络服务器、监控终端以及CAN节点。从软件的角度本系统主要分为:上位机控制程序、设备的驱动程序、数据采集程序、网络通信程序、数据库程序。
2 系统硬件设计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设备三部分,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由于嵌入式开发的对象是具体的应用,并且各个项目实现的硬件环境也具有针对性的特点,所以开发嵌入式必须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配置、设计和调试[1]。
核心板主要包括微处理器S3C2410A、随机存储器(SDRAM)和FLASH。其中,SDRAM即为操作系统和运行程序的空间,FLASH用来保存移植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代码。板包括系统电源、CAN模块、以太网模块、JTAG模块和串口。电源模块用于输入5 V电压,提供3.3 V和1.8 V输出的直流供电。CAN模块用来收集和发送CAN总线上传输的数据,以太网模块用来连接互联网和硬件系统,JTAG和串口用来开发、调试和后期维护嵌入式服务器电路板,这些模块都是为了满足后续软件实现交叉编译方式而加入的。嵌入式服务器的硬件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3 系统软件设计
本课题在设计远程监控平台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步骤,综合起来主要有五大阶段,分别为。
(1)需求分析阶段。在该阶段中,可以比较准确、及时地了解并分析用户的某些需求,因此它是远程监控平台设计过程中最基础的阶段,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2)总体设计阶段。通过对前一阶段获取的用户需求加以综合、归纳与整理,形成一个与具体系统相独立的总概念模型,它是整个远程监控平台设计的关键阶段。
(3)各个部分具体实现阶段。在该阶段中,借助具体的开发语言、工具及运行环境,并依据总体设计的结构达到预期目标,同时建立各部分对应实现的功能,并对应用程序进行多次运行和调试,直到无误为止。
(4)系统集成阶段。这部分的主要工作是是对各部分实现的功能进行系统集成和整体测试,并根据测试所得结果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修改完毕之后再次试运行。
(5)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再次试运行成功以后,即可进行正式运行操作,整个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错误或非错误但不完善的问题,必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和调整将其全部解决。如图3所示。
在连接创建的过程中,必须与嵌入式服务器的网络进行连接,只有这样,这两者之间才有可能正常通信,如果两者未建立连接关系,则通信失败。正确连接之后,下一步的工作是获取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这样正确设计接收模块就显得尤为重要,使用Socket来接收数据需要下面三个步骤:(1)监听网络,同意网络连接申请(即连接)。(2)获取用于接收数据的Socket实例以接收远程主机发送来的控制码等数据信息。(3)根据远程主机发送来的控制码,断开网络连接,并将资源进行清除。接收数据流程图如图4所示。
4 结语
在课题中,把CAN总线和嵌入式因特网技术结合之后应用到远程监控系统中,从而使得测控网络的全分散、全数字化得以实现,此外,它还解决了因特网和现场底层设备的无缝连接问题。在此过程中,远程监控平台通过嵌入式服务器对CAN总线上的智能设备进行访问,记录其在各个时刻的控制运行状态和参数,并把所获得的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以便于后续访问和获取。此外,网络数据库还支持智能CAN节点的动态配置与重构。
参考文献
[1]任明伟.基于ARM的嵌入式视频采集与远程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
关键词:工业厂房;远程监控系统;RST;监视末端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3-0019-03
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自动化控制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设备自动化系统也应运而生,在新的系统中,设备的数字信号、模拟信号和脉冲信号都集中在一起,管理人员能及时根据有关要求和现场情况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工业设备的信息自动化管理,而且节能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 工程概况
某工业厂房位于广州市XX开发区。工程用地77万m2,建筑面积19万m2,其中钢结构18万m2。分为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树脂车间、综合站房以及其相应配套的生产车间、办公室、加油站、成品停车场等一系列建筑配套
工程。
此工业厂房的远方监视系统是(广州XXXX有限公司与广州XX钢机公司)双方的第二次合作,由于第一次的远方监视系统采用了XX钢机公司的产品,因此,系统可以低成本、非常容易地实现与一期系统的联网。
2 系统概况
远程监控系统的名称是协调自动化系统Harmonas-DEO:(1)采用过程控制积累的高可靠控制、监视、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由计算机处理与由人进行判断之间平衡的协调自动化。(2)采用开放的OS(Windows XP)及网络(Ethernet),真正的多任务人机接口及冗余化构成的具有高可靠性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控制系统Ethernet LAN进行连接。(3)由控制系统LAN(Ethernet)连接的人机接口「开放操作站(DOSS)及可编程控制器(PLC)构成。将来用Web进行监视的场合,可沿用本次作成的流程画面,在Web上显示。(4)开放操作站(DOSS):人机接口、系统构筑及过程操作/监视使用。(5)可编程控制器(PLC):标准采用三菱电机公司的MELSEC。(6)本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信号处理。系统概况见图1:
图1 系统概况图
3 设备规格
3.1 监视末端
监视末端对各设备的状态、测量值、计量值反映到流程画面上进行监视,同时对设备执行运行/停止、报警监视、报表作成。(1)设备接收设置在RST盘内的PLC经过通讯传来的数据。(2)基于Microsoft Windows的OS(操作系统)基本软件的PC(个人计算机)作为监视末端,进行集中监视室,共设置2台。(3)各台监视末端有作为上位通讯用的端口板。通讯规程采用TCP/IP。(4)设置报表用打印机1台与监视末端连接。报表可任意存在外部存储装置上。(5)监视末端的CRT采用17英寸的液晶显示屏。硬盘容量可确保3年的报表、报警履历等数据保存。(6)监视末端的MAC地址按世界唯一设定,规程采用TCP/IP。(7)2台监视末端各自备有UPS,且UPS的报警引入监视系统中。(8)按操作者及职务种类设置操作权限,经预先登录/许可并经电子签名后,方可进行操作。安全口令等请经过计划部门、运行维护管理部门讨论后决定。
3.2 RST盘
RST盘通过PLC对设备的信息进行采集,把该信息经通讯传送到监视末端。(1)与上位监视末端的通讯采用TCP/IP规程,设备信息的接收通过控制用LAN 进行。(2)RST盘根据各工厂及原动力的点数构成。(3)PLC盘用于收藏PLC、I/O端子台、必要的转换器、继电器、N/W设备等。采取设置棚、盘面固定等措施。(4)RST盘中安装的PLC采集各原动力设备的状态、测量值、计量值信号并经由控制用LAN(专用LAN)向监视末端传送数据。原动力设备是指电气设备(开闭所、变台、低压配电盘)、空压机设备、冷冻机设备、空调机、给水设备(泵)、各流量计、热交换器、消防设备等。(5)PLC安装有输入输出卡,对来自各设备的信号进行输入输出处理。(6)在设计上,即使PLC发生故障而停止,也不会对设备的控制产生障碍。(7)采取停电时也能保护PLC内存内容的设计。采用不挥发性内存等不需维护的构造。(8)PLC使用的设备的MAC地址是世界唯一的,采用TCP/IP
规程。
4 软件功能
4.1 监视功能
(1)工厂全体监视画面及各设备单位的监视画面在流程图上制作。(2)监视画面上,显示各设备的运行/停止/异常状态、测量值、计量值。(3)在监视画面上,用符号表示各设备,并根据运行/停止/异常状态,显示色变化。(4)运行/停止/异常状态的显示更新周期根据设备状态变化时,作为事件更新。(5)测量值按含小数点的工业单位值显示,超过上下限报警值时,显示色会变化。(6)测量值、计量值的显示更新周期按1分钟。但当超过测量值的上下限报警值的场合,将按事件立即更新。(7)从监视画面上对空调机(AHU、FCU、RF、SF、室温)执行运行/停止
操作。
(a)
(b)
图2 送电系统图
由于试验数据在导线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和产生衰减,特别是处于运动状态的设备或被隔离区域内设备的数据测量,敷设信号传输线将十分不便,而且安装与维护比较麻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接口方案,可以克服传统有线数据传输存在的弊端。
方案选择
1 远程监控系统信号传输的基本要求
大型的试验站多为自动测试系统,其试验参数由各种变送器、变换器及测量仪器等测量所得。有些数据需要现场监控,但大多数测量数据需要传输到试验间,由试验人员监控并处理、分析波形、绘制特性曲线并生成报表。总体来说,信号传输有如下几种要求。
・传输数据通道及精度满足试验标准要求。
・传输响应速度快。
・运行稳定可靠性高。
・可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
2 现状分析及方案确定
基于以上要求,国内外目前可采用的无线传输方式有以下几种方案。
・数传电台远程监控方案:它可采用编码方式完成软扩频或是硬件扩频以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但系统造价比较昂贵;数据传输可靠性低;维护困难。
・基于CDPD网络的远程监控方案:在简易再开发应用中,产品硬件部份造价太高;覆盖范围太小,无法应用于试验站可能存在的偏僻地带。
・基于GSM SMS模块无线数据监测系统方案:具备网络覆盖面广、用户综合投资小、运营费用少,数据传输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对于解决监控采集点分散、覆盖面广、监控点移动、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监控采集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受到公网业务开通状况及信号覆盖范围的影响较大,受系统及网络运行情况影响,不可控因素较大。
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无线数据传输和以太网络相结合的监控系统单片机网络接口,把监控系统中的智能控制单元扩展到网络上,嵌入TCP/IP协议的单片机数据通信系统,使试验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主机或因特网了解并控制远程设备。在TCP/IP协议和STC89C5x系列单片机及C51开发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程序构架的设计,利用TCP/IP协议中的TCP、IP及简单的应用层协议实现单片机之间以及单片机和上位机之间的网络互连。这样既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又保证了传输的正确性,同时还扩展了数据传输的有效作用半径。
网络接口的构成
无线传输系统网络接口的控制器采用8位单片机+精简TCP/IP协议栈方案。总体方案结构如图1所示。
仪器仪表或控制设备经过RS232/RS485接口连接无线传输模块,发射与接收数据。无线传输的另一端经过TTL连接单片机,单片机再通过8位数据总线连接RTL8019AS,网络控制器用RJ45接口与以太网连接。通过无线传输和以太网,仪器仪表或控制设备和远程监控主机或Internet建立了网络连接,利用远程主机上的监控软件可以读取仪器仪表的数据,了解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
系统组成
在工业测控系统中,多种仪器仪表测量的现场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装置无线发送,在监控主机(PC)端通过无线传输装置无线接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存储,实现信息化管理。
处于仪器仪表端的无线传输装置接收的是PC发送过来的命令数据帧,无线发送的是从仪器仪表上读取到的电量和非电量数据。处于监控主机端的无线传输装置接收的是仪器仪表端发送过来的数据或参数,而发送的是读取数据、参数或写参数命令。
1 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网络接口的设计采用STC89C52RC来控制以太网芯片RTL8019AS进行数据的传输。
①RTL8019AS的工作方式
RTL8019AS支持三种工作方式:第一种为跳线方式,I/O基址和中断由跳线决定;第二种为即插即用方式,由软件自动配置相应的参数;第三种为免跳线方式,I/O和中断由外接的93C46的内容决定。
RTL8019AS采用哪种工作方式由第65脚JP决定,JP是输入引脚,当它为低电平时(其他引脚也是这样,悬空的输入引脚的电平为低电平,里面有一个100kΩ的下拉电阻),RTL8019AS工作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下,需要使用93C46芯片;当JP接高电平(接到Vcc或通过一个10k Ω的电阻上拉),RTL8019AS工作在第一种方式下,不需要使用93C46。通常使用的计算机一般采用即插即用方式和免跳线方式,但本设计的外设不经常插拔,所以不支持即插即用的功能,也未使用93C46存储以太网控制器参数(由微处理器初始化时设定),而是采用易于控制的跳线方式。这时芯片的地址由85,84,82,81(IOS3…IOSO)几个引脚决定,如表1所示。
在本系统中将IS03…IS00设置为0000,对应的I/O Base为300H。
②RTL8019AS的网络接口方式
RTL8019AS的网络接口类型由PLO,PLl引脚决定,如表2所示。
在本设计中采用PL1=0,PLO=0,即第一种自动检测方式,RTL8019AS会自动检测媒介是同轴电缆还是双绞线。
RTL8019AS与以太网的接口采用无屏蔽双绞线RJ45接口,中间需要接一个网络隔离变压器,也称为发送/接收滤波器,用来把信号变成平衡信号传输,防止电涌,以减少共模干扰,提高传输效率。
本设计中使用的隔离变压器是GROUP TEK的20F001N。在具体的连接中信号地线要通过一个l OnF的电容接到电源地上,在20F001N的输出口上必须加上一个200Ω的电阻来抑止输入8019AS的电压大小,这也是一种保护措施。
以太网控制器的布线还包括RJ45接口以及LED指示灯的连接,其具体的连接原理图如图2所示。
③单片机与RTL8019AS的连接
本设计中采用跳线方式,将65脚JP接高电平当系统上电复位后,住RSTDRV下降沿,8019AS将读入各个跳线引脚的状态,写入系统配置寄存器中,作为系统默认的初始配置。
各跳线引脚连接:RQS0~IRQS2(78~80脚)为中断口,本设计中采用查询方式,所以中断口选择没有影响;IOS0~IOS3(81、82、84、85脚)为I/O基地址选择,用于选择I/O口的起始地 址,要使其全部置低电平,则起始地址从300H开始,地址总线连接必须与此相一致;PL0、PL1(74、77脚)为网络介质类型选择,本系统中设为“00”,表示进行连接检测;BS0~BS4(67、69、71、72脚)用于BROM容量与基地址选择,本系统中没有连接BROM,只要将BS4、BS3设为低电平,就可禁止BROM。
由上所述可知,各跳线引脚全部配置为低电平即可。芯片引脚内部接有100kΩ的下拉电阻,所以当引脚悬空时,本身就默认为低电平,因而也可将这些引脚悬空,在相关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中应注意要与这些跳线引脚配置相一致。
数据与地址总线连接:采用8位数据总线,将96脚IOCS16B接27kΩ下拉电阻即可使8019AS工作于8位数据总线方式。系统数据总线与SD0~SD7连接。8019AS内部寄存器和存储器的读写地址为OOH~1FH,只需要5根地址线就能进行选择。但在系统跳线配置中已将起始地址设为300H,因而在地址选通时,还必须令地址线SA8、SA9为“1”。
其他还包括对晶振的连接,以及电源和地的连接。
2 TCP/IP协议栈的总体设计
该网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网络节点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数据通信,但是设计一个对所有可能的通信模式均是有效的、完整的、全面的协议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将通信问题划分成小块,并为每个小块设计单独的协议,这样使得每种协议变得容易设计、分析、执行和测试。一方面,每种协议应该处理其他协议没有处理的通信问题,以免重复工作。另一方面,设计的协议应该能够共享数据结构和信息,以提高执行效率。当然最重要的是各个协议之间能够很好的协同工作,不能将每种协议设计成孤立的协议,这就需要将他们设计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系统,系统中的每种协议解决一部分通信问题,而所有的协议便能解决所有可能的网络通信问题。
本系统网络接口采用以太网接口,所以协议栈遵循TCP/IP模型来设计。考虑到系统的程序空间极为有限,所以设计时对标准协议栈进行了简化,通过选择合适的协议,可以降低对处理器硬件资源的需求。例如,由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可以只选择使用TCP协议,而不使用不可靠的UDP协议。另外,对于已经选择使用的协议,在具体实现时也进行了适当的简化,保留其中必须具备的部分,以节约程序空间和执行时间。同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遵循分层设计思想和模块化设计方法,各协议由对应的模块实现,模块对外提供接口函数供主程序调用,精简的TCP/IP协议栈如图3所示。
网络接口层是TCP/IP模型的最底层,由RTL8019AS的驱动程序来完成基本功能。RTL8019AS的驱动程序负责将单片机传输到Internet上的数据封装成以太网数据包的格式发送,以及将网络上传来的数据包进行分析使其进入上一层的协议处理程序。
网络层的功能则由ARP(地址解析协议)、IP(网际协议)和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协议共同完成。ARP协议能够判断数据帧中的目的地址是否与本地IP地址相同,如果相同则接收数据帧,否则将数据帧抛弃。而IP是TCP/IP协议栈最为核心的协议,所有的网络层和运输层的数据都是以IP数据报格式传输。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系统需要传输的数据通过在每个协议层添加头部信息,最后封装成为以太网数据包,在物理网络上进行传输,数据的封装过程如图4所示。
关键词:Zigbee协议 远程监控系统 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014-03
我国在近几年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物联网技术,不仅发展迅速并且应用的范围非常广。这种远程操作系统的设计主要采用的是将硬件中的物联网技术与无线传感技术相结合,将ZigBee中传感器作为主要的中心点与采集点;利用相关的系统理论以及控制计算方式等进行管理与核算。根据相关资料中显示这种技术对于室内的监控效果非常明显,并且将室内监控等进行了提升。文章主要针对这种ZigBee协议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根据相关的技术分析等对其进行详细描述与介绍。
1 Zigbee技术
在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物联网已经逐渐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项新兴科学技术,尤其是这几年发展范围已经扩展到全世界,成为促进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发展重要的推动力。文章所讲到的Zigbee技术主要是在全面适应无线传感器条件下将其设计的成本降低、并且耗费能量比较小、拥有高容错性的一种科学技术。Zigbee技术的研发主要依据是IEEE 802.15.4。当然这种技术并不是完美无瑕的,针对这样的现象,在此基础技术上逐渐进行技术升级,衍生出IEEE更高一级的网络运行协议并对API等相关的技术进行了规范化的整理。具体来讲,这种Zigbee技术主要是一种针对短距离以及周围速率比较低的情况下设计的一种无线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器中使用的网络连接点需要将其中掌握的数据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主要包含:MAC层、路由器以及连接网络接口层与传感的应用层,当然若是单单使用传统的无线连接或是传统协议,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无线传感器的相关要求。基于这样的基础,逐渐发明了Zigbee协议,这项协议产生的基础是在IEEE 802.15.4的条件下。Zigbee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控制监督技术,同时文中也提到其自身短距离以及低速率的优点为现在的监控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其有自身规定的协议以及使用标准,并且在很多比较小的振动与传感器之间相互实现传感以及联系,并且这些传感器在工作期间只需要使用比较少的能量就可以实现网络上的连接与通信,从整体上来讲这种技术在网络连接以及通信方面工作的效率非常高。Zigbee技术的组成主要是由无数个无线传播的模块共同组成的一种无线传播平台,并且这种组成模式与现实中的通信技术非常相似,不同的Zigbee传输模块就好比通信中的CDMA网络,是通信联系中的一个基点,通过各个基点之间可以使他们相互进行联系,逐渐形成一种网络体系,实现网络上的连接。
2 远程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构设计
根据现在的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们的生活起到了非常大的提升作用,并且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对于很多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对生活的环境还是居住的安全方面都非常重视。所以社会在进行城市建设期间也对人们居住的小区、学校与医院等进行了非常全面地安全监控安置,制定一项比较全面的安全监控系统保证小区或是学校的安全,对其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安全。在现在IEEE 802.15.4的技术之上对Zigbee协议栈进行详细地研究与分析,并且在这基础之上制定了关于其中的物理层与MAC层的标准。这种协议栈不仅涉及到网络中的很多层面,还对其中的服务与质量等进行监督与控制,保证无线网络的使用安全。在这种协议下需要使用3种必要的设备,其中包括:协调器、路由器以及终端设备。并且每个协议中的网络都需要一个Zigbee的协调器来进行协调与控制。在进行组织网络连接期间这种协议栈支出多种形式或是结构的远程监控监督系统,其中主要是根据其自身的协议连接W络建设专业提供的技术监督平台,利用一高科技的终端设备等进行安全监督检测控制,并且根据各个数据信息中掌握的数据等进行远程的监督与控制,其中工作系统方案简洁结构图如图1所示。
3 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中的硬件设计
根据这种协议基础上对于物联网中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中需要进行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其中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3个重要部分组成,分为传感控制模块与通信模块以及嵌入式网络关键点与视频制定关键点为主。
3.1 传感控制模块的系统设计
在进行硬件设计期间需要非常注意关于这方面的设计环节,模块设计期间主要分为传感器与继电器两种形式,其中这两者可以利用Zigbee协议设计点中的关键点进行设计,形成传感器中的控制点与节制点。在传感控制模块设计期间使用的传感器不仅包含湿度的传感器还包含光度与热度的传感器,并且这种湿度的传感器在设计期间因为考虑到湿度的影响,所以主要是利用数字精准的传感器将其中的温度值与湿度值等进行了分辨,并且将传感器中使用的电源与电压等设计到 V并且电流主要控制在μA。当然在进行设计的环节中还需要注意关于数据的收集,在进行采集期间需要将其进行准确的定时,将传感处的电源等进行设置,最好设置成停止供电的状态,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其中关于能源的损耗与能量的流失。在进行光感的传输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对照,还需要对其中的光照等进行收集。
3.2 系统设计中的通信模块设计
在进行这种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关于通信模块的设计。这种设计主要是对芯片的选择方面,在这种设计下对于模块中的芯片使用型号一般都是CC2530F256,经过科学分析可以确定这种设计主要的使用于比较复杂的协议栈中,所以文章在研究这种协议栈期间使用的都是这种芯片。这种芯片设计中比较重视使用设备的前端,并且在无线使用过程中对于信号的收集与散发能力非常好,并且在设计使用期间还需要对其进行密封,因为芯片整体的使用面积与板块书比较小,所以需要进行严格的保管(图2)。
文章中提到了3种硬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详细介绍了两种关于硬件设计中的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一种是嵌入式网管和视频的设计,文章只做简单介绍,这种设计主要需要注意在进行视频的设计与制作以及网关等涉及制作期间需要保证其设计的参数以及浏览。
4 远程监控系统中的软件设计
远程监控系统中的硬件设计笔者在上文中做了详细介绍,下面是对软件设计进行的详细介绍,其中软件设计主要包含协调器软件设计与路由器软件设计等,主要讲解的是关于这种无线网络使用的各种协调器等。
在进行软件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路由器与协调器的设计,在整个系统中所使用的编程软件为IAR Embedded Woekbench For MCS8051 7.51A,其中关于这方面的设计图如图3所示。
在路由器与协调器进行设计期间还需要掌握其中的待机状态,将其中接收到的信息指示进行处理,并且在处理之后将成功识别的信息传输到SEV的中间服务传输段中,这样就会保证传输的数据等能够准确无误地进入到待命状态中,并且在接收到信息时候自动断开连接,保证数据使用的安全性。这其实和路由器与协调器之间的使用流程与设计流程等非常相似,并且在安装期间也具有相同之处。
该软件的设计不仅包含协调器与路由器的设计,还有控制软件的设计等,并且这些设计软件都需要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之后才能使用,这主要是因为软件设计对整个系统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期间也需要十分注意。
5 结语
在很多大城市中对于这种远程监控系统设计非常重视,并且应用也非常广泛,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城市大型超市或是大型的商城等对监控的困扰,还方便了城市具体的安全管理等,所以文章⒄庵旨际踅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这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鹤立,景林,钟凤林,等.基于ZigBee和3G/4G技术的分布式果园远程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661-667.
[2] 罗强,胡三根,臧晓冬,等.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环境因子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8-33.
关键词:MCGS; 触摸屏; PLC; 橡胶坝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25-001
为妥善解决日常蓄水与汛期行洪之间的矛盾,改善生态环境,某市于2009年实施拦河蓄水工程,在十五公里河道范围内新建七座梯级橡胶坝,形成七个梯级蓄水湖面。七座橡胶坝的建成需要很多工作人员值守,同时也需要管理人员巡视,这给水利部门管理处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此,研究和设计橡胶坝的远程监控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在水利方面的大力推广,远程监控系统也日益受到重视。运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来建立橡胶坝远程监控系统,不但能够在网络的基础上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快速性,而且可以加强其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供有关部门监督和统计,为上级领导部门做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系统组成
1.系统的基本构成
本文以七座橡胶坝为研究对象,主要任务是控制系统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为原则,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采用分层、分布的方式组网,并且综合运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自动采集现场的状况,通过工业以太网技术实现信息上传至远程监控室,以便上位机监视现场情况,从而实现了橡胶坝的远程监控。
2.系统逐级控制
此系统的拓扑结构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现地级、监控级和管理级。
2.1现地级:处于网络的最底层。PLC以网络节点的方式挂靠在工业以太网上。液位仪的数据、水泵、阀门和空压机的状态都由PLC的模块采集,然后这些数据送入触摸屏中显示出来,同时通过工业以太网送入上层网络。
2.2监控级:主要包含局域网内的监控主机、服务器等。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将PLC、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联系起来,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100Mbps,抗干扰能力较强,采用星型结构,优点是任何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对其他工作的节点不产生影响。
2.3管理级:也称远程监控层。此局域网与管理处的内网相连通,用浏览器的方式即可观察橡胶坝的设备和周围环境的信息,真正实现监、控、管、调一体化。
二、硬件设计
此监控系统的硬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现场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上位机控制单元、传感器单元、视频设备单元等。
1.现场控制单元
主要由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组成。使用的器件主要有断路器、接触器、熔断器、继电器、指示灯和按钮等。
2.PLC控制单元
本系统选用了施耐德莫迪康系列Micro PLC作为主控制器,选用一个电源模块、一个CPU模块TSX3721、三个数字量输入模块DEZ32D2,两个数字量输出模块DSZ08R5和两个模拟量输入模块AEZ802。电源模块用于给PLC各个模块供电,CPU模块用于存储信息、运算数据和控制命令,数字量输入模块用于采集开关量的信息,数字量输出模块用于直接控制电气回路,模拟量输入模块用于采集传感器信息、电参数模块信息。
3.上位机控制单元
包括触摸屏和工控机两部分。触摸屏选用的是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PC1063E,该产品是一套以嵌入式低功耗CPU为核心(主频400MHz)的高性能嵌入式一体化工控机,采用了10.4英寸高亮度TFT液晶显示屏(分辨率640×480),四线电阻式触摸屏(分辨率1024×1024)。通过RJ45以太网接口与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连在一起,接收PLC传送过来的数据同时显示出来。工控机选用的是研华IPC-610/AIMB-763VG/E5300 2.6G/1G/160G作为主机,另外配置19寸液晶显示器、UPS电源、打印机等。工控机和触摸屏中都装有昆仑通态公司生产的MCGS软件。
4.传感器单元
此监控系统用到的传感器主要包括压力变送器和水位传感器。压力变送器选用的是HM20通用型压力变送器,用于采集橡胶坝袋的水压力,输出4-20mA的标准电流。水位传感器选用的是HM21投入式液位变送器,用于采集深水井、集水井和坝袋高度的水位,输出也是4-20mA标准电流。它们都是把信号传送到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中,经过PLC内部程序处理后在触摸屏和上位机组态软件中显示出来。
5.视频设备单元
视频设备单元包括3台摄像机和1台硬盘录像机。摄像机分别拍摄泵房、控制室内和控制室外三个部分;1台硬盘录像机负责记录采集到的信息。视频摄像机采集到现场画面后存入硬盘录像机,同时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百兆单模光纤将此信息传送到管理处,管理处可以实时监测每个坝周围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
三、系统上位机设计
此系统的上位机软件设计包括上位机组态软件设计和触摸屏软件设计。由于上位机组态软件设计与触摸屏类似,所以这里仅介绍上位机软件设计。
1.上位机组态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本系统采用了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和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的集成的方式。工程师和操作员站通过每一个独立的IP地址来采集各个PLC的信息,并存储于服务器中。在网络时,使用B/S的方式将有用的信息到网络上,管理处可以通过浏览网页的方式监视运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