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soa技术范文

soa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soa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soa技术

第1篇:soa技术范文

1实现原理

战术通信服务控制技术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此架构是一个开放的、可扩展、可组合的分布式软件架构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封装为服务。服务之间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采用跨平台的方式进行设计,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使得构建在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用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战术通信服务控制技术参考Web服务技术的实现方式,通过采用轻量级XML编码技术、内容过滤、数据压缩和专有战术传输协议等改造手段,适应以无线信道为主、带宽较窄、分布式的战术环境。在服务控制系统架构上,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以适应战术通信系统的分布式环境。

2技术特点

战术通信服务控制技术将战术通信网络的各项功能都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最终用户或者其它服务,提供一种开放、灵活的系统集成框架与标准化的接口,使得采用不同技术的系统之间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并可通过网络把服务按需动态组成应用软件。此技术的主要特点如下所述:(1)soa技术架构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服务)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SOA的核心是服务,它专注于“以业务为中心”的服务,这些服务具有业务级的事务粒度。SOA的核心实质是实现服务和技术的完全分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服务的重组和集成,以达到服务的可重用性[2]。服务控制采用SOA技术[3]架构,面向应用层提供服务。Web服务是SOA架构的一种实现,迄今为止,是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技术。依托Web服务技术,根据战术通信网络具有的无线信道多、带宽窄等特点,进行改进设计的适应战术环境下的一种Web服务技术[4]。(2)网络服务封装战术通信网络服务控制技术采用统一的标准,将战术通信网络提供的各种能力封装为可重用、可注册、可发现、可管理、具有统一的远程调用接口的服务组件。(3)网络服务即插即用网络服务的即插即用能力主要包括服务注册、服务、服务发现功能等。1)服务注册。战术通信网络以受控、安全的方式将自己能够提供的服务及调用该服务所必需的信息注册到服务注册中心,并接受注册中心的管理。2)服务。服务注册中心将网络服务的调用信息以通用的形式对外。3)服务发现。采用基于总线架构的分布式服务发现技术和基于语义匹配的、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发现技术实现服务发现,使应用系统能够自动查找、定位网络服务,获得服务调用的相关信息。(3)网络服务柔性重组战术通信网络服务控制平台实现战术通信服务的模块化、可重用与接口标准化,支持服务合成与编排。(4)分布式目录服务技术由于战术通信网络是分布式网络,管理分布的服务资源成为必然,如何快速定位服务、获取服务成为异构环境下服务资源利用的关键。目录服务[5]为网络中的各种服务提供了统一的存储容器,并为服务的名称、位置、访问、管理和安全等信息设计了统一的描述方法,使网络服务能够协作工作。(5)资源移动性管理能力由于战术通信网络具有高度移动性特点,导致网内用户、节点或网络都具有移动特性,战术通信网络服务控制平台确保用户移动过程中和移动后,均能够获得不变的通信服务质量;即便在网络资源变化后,也能够自动调整网络资源,保持通信服务的不间断。

3管理架构

战术通信服务控制使得战术通信网络环境下各类通信服务的管理与相互协作成为可能。使用战术通信服务控制的管理规范提供一套管理接口,并辅以一个灵活公用的框架,使用战术通信服务控制实现分布式环境中网络资源的管理。战术通信服务控制由服务提供者对战术通信服务提供服务质量保证。战术通信服务需要跨越多个管理域进行部署,服务控制系统必须能够跨不同的管理域有选择地共享服务管理信息;提供机制保证被管理域能够按照预定的服务等级向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服务质量。因此,服务管理需要构建网状的、分布式的管理架构,采用基于策略的网络自组织管理技术,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网络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从而大幅改善战术通信服务质量。战术通信服务控制的功能实体为服务管理节点。战术通信服务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协同架构,该架构将网络分为多个管理域,在每个域内部署一个服务管理节点,使管理功能和管理信息的交互分布到全网的各个节点。战术通信服务控制架构如图1所示。

4主要构成

战术通信服务控制由服务管理和战术通信服务组成。组成如图2所示。其中:(1)服务管理服务管理是指对战术通信服务进行描述、选择、组合、初始化、监视、控制、报告和质量评估等一系列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行为的总称。服务管理对战术通信服务正常高效地部署、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服务管理定义了战术通信网络中分布式服务的功能与属性,并给出服务管理的标准,使得对跨异构战术网络环境的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及相互协作成为可能;对用户、应用系统使用服务进行认证和授权,以及确保服务和数据在整个系统中是可发现、可访问、可理解、可利用和可重组;提供了运行时环境,负责管理服务运行、执行服务级别协议(SLA)。该功能主要由服务注册/发现、服务信息管理、服务监控、服务编排、服务访问认证/授权以及SLA管理组成。1)服务注册/发现。服务注册指战术通信服务提供者在服务信息库中增加服务详细描述信息;服务发现指在服务信息库中查找匹配满足查询条件的服务。2)服务信息管理。定义战术通信网络中服务的功能与属性,如服务名称、有效性、响应时间和利用率等,使得跨网络环境服务的统一管理及相互协作作为可能。3)服务监控。对服务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和控制。4)服务编排。可将现有服务和新建服务组织编排起来,从而形成具有综合功能的服务集合。5)服务访问认证/授权。建立战术通信服务访问架构和全局认证授权机制,确保服务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完善的安全控制策略确保战术通信服务的安全可控。6)SLA管理。SLA(ServiceLevelAgreement)信息维护管理,保证服务提供者之间共享资源的一致性和为用户提供服务质量保证。SLA中包含共享的信息细节和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等级保证[6]。(2)战术通信服务战术通信服务将战术通信网络的网络资源管理、网络态势感知、数据分发等基础能力,以及为上层应用提供的与网络相关的基础公共功能,封装为可灵活部署、高度抗毁的服务,为战术应用和业务系统提供高效的、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能力。战术通信服务包括网络态势感知和传输服务[7]等。1)网络态势感知服务。感知、计算网络拓扑,端到端时延、带宽、丢包率等链路状态。为上层系统的业务决策和动态调整提供依据。比如什么样的QoS、发送速率、编码方式等。2)传输服务。结合缓存、压缩、组播、网络状态感知等技术,实现战术网络环境下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它是各种服务间交互信息的基础。传输服务中的网络加速服务,是针对战术通信网络具有的低带宽、高时延、高误码和低可靠等特点,为实现服务之间信息交互,需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战术网络环境下信息高效、有序和可靠的传输,包括专有传输协议定制、基于信息的优先级进行区分服务、数据压缩、数据拼接、数据就近缓存以及多路径传输等技术。

5关键技术

5.1服务交互技术战术通信服务控制采用基于语义的服务描述技术,可解决战术通信系统之间数据传输不兼容等问题。然而,针对战术通信网络带宽有限、高度动态特点,实现服务的自动发现和自动组合,使服务可以灵活的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实现“按需服务”。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服务能够被应用系统“理解”,即对服务的描述要具备语义信息。基于语义的服务描述技术可解决战术通信网络上各类应用系统“可理解”服务的问题,通过与本体论相结合,经过RDF,RDFS,OWL等技术的发展,语义描述具备了以应用系统“可理解”的方式来描述信息的能力。采用在分析战术通信服务描述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语义服务技术的方法,实现战术通信服务的语义描述。

5.2分布式目录服务技术从战术通信网络服务提供者来看,服务分布在各个网络节点上,结合服务特点和服务总线技术,提出一种分布式目录服务结构,来提高服务查询效率、服务有效性及目录服务之间的信息同步。分布式目录服务可迅速发现目标服务,且带宽消耗小,对网络动态性适应性强。设计方法是将整个网络自动组织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域都有目录服务,存储本域服务信息,各目录服务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可相互通信,并且能够提取其他目录服务中的信息,形成全局目录。

5.3数据分发技术数据分发技术能够识别应用、业务、内容等多优先级信息的传输需求,根据策略将其转换为战术通信资源分配需求,发送至通信网络承载层,进行资源控制;并将资源控制结果反馈给用户。数据分发技术使得战术通信网络能够在有限的带宽上保障各种信息的服务质量,最优地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数据分发技术还能够保障用户/应用系统之间交互信息的实时传输。

5.4服务编排技术服务编排技术是指在运行时刻选择和调用所需服务组件并将之合成为一个复合服务的过程。整个构建复合服务的过程,是在复合服务的运行过程中完成的。动态组合与静态组合不同之处在于,动态组合能够适应动态变化的运行环境以及动态变化的应用需求。在运行过程中,系统可根据实际运行需要,从服务组件库中动态选择所需要的服务组件来提供和完成相应服务。战术通信服务动态重组采用基于语义的动态服务重组技术。动态重组是在服务的使用过程中,根据用户的需求实时地选择服务,并进行重组,从而能够为用户提供其需要的新服务。而语义技术可以提高服务重组效率,实现服务柔性重组的半自动化,甚至自动化重组。

5.5传输服务技术传输服务技术能够识别应用、业务、内容等的优先级等级,将其映射为信息的传输需求,根据传输需求结合传输控制策略[8]进行战术通信网络资源分配,将分配指令发送至通信网络承载层执行,实现对各种通信资源的控制,并将资源控制结果反馈给用户,使用户实时掌握信息传输状态。另外可通过应用专有传输协议定制、数据压缩等网络加速技术,使得战术通信网络能够在有限的带宽上保障各种信息的服务质量,最优地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

6结语

第2篇:soa技术范文

本报讯 日前,“2006长风联盟(电子政务)SOA技术应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作为我国软件产业向SOA战略演进的重要一步,此次会议就SOA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实施,以及技术标准研究与制订等一系列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为中国新形势下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具有创新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在本次会议上,长风联盟了SOA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框架,充分融合安全、业务、办公软件、基础建设、未来建设发展等综合要素,长风联盟以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1部分:总则》和北京市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框架为依据,紧密围绕国家及北京市电子政务总体要求,基于国际及国家的标准与规范,充分考虑国内电子政务现状,遵循联盟SOA互操作性技术架构,建立了以两套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五个层次(基础设施、资源、支撑服务、综合应用、展现服务)为主特征的“长风联盟SOA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框架”,不仅完成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落实,更为联盟广泛成员企业实施SOA电子政务应用建立了统一框架与功能、技术依据。(吴穹)

首家事业单位信息服务平台启动

本报讯 日前,环讯网的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国内第一家事业单位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据了解,环讯网是在中国外文局、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和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建设、运营的,面向全国事业单位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网络平台,致力于为全国范围内的事业单位提供全面、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资讯和优质、高效的增值服务。

据中国网主任助理、环讯网负责人田玉成介绍,目前全国共有110多万家事业单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已经事业单位自身改革发展的需求,为适应单位需要一个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作的渠道,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标准的提升。

据了解,环讯网分为政务通报、福利政策、成绩展示、单位公告、单位检索、招标采购和人才职场等七大频道,提供事业单位的最新信息,为事业单位之间、事业单位和公众之间、事业单位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搭建沟通平台,促进事业单位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公平、便捷、高效的服务。(李响)

简讯

阿里巴巴企业软件产品

本报讯 1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宣布,旗下第五家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成立,阿里巴巴全面进入企业商务软件领域。阿里软件总经理了阿里软件外贸版、内贸版、C 2C版和阿里旺旺4款产品。(李响)

译典通7.0至尊版

本报讯 近日,原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了译典通系列产品译典通7.0至尊版。译典通7.0至尊版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精准的中、英、日全文翻译,这具有强大的网页翻译功能。(陈芳丹)

第3篇:soa技术范文

关键词:应用集成;SOA;体系架构;服务;ESB

中图分类号:TP311

信息化的发展让企业建立了众多的信息系统,以帮助企业进行内外部业务的处理和管理工作。公司现有应用的信息系统都包含它自己的应用、流程以及数据,支持着企业各业务和职能部门的工作,但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通信和信息共享。在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显然重新设计并实现这些独立的信息系统归并为一个整体、超大的系统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因此,从公司整合自身业务流程、利用现有资源等方面出发,提出了企业应用集成技术架构。

1 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期间,企业应用大多是用来替代重复性劳动的一些简单设计。当时并没有考虑到企业数据的集成,唯一的目标就是用计算机代替一些孤立的、体力性质的工作环节。

20世纪80年代,企业规模开始扩大,企业业务和数据日趋复杂,一些公司开始意识到企业应用集成的价值和必要性,很多公司的技术人员试图在企业系统整体概念的指导下对已经存在的应用进行重新设计,以便将他们集成在一起。此时,点到点(PP,Point To Point)的集成技术开始出现,在各个应用系统之间通过各自不同的接口进行点到点的简单连接,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共享。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应用系统不断增加,简单的点到点连接已经很难满足不断增长的应用集成要求,企业迫切需要新的集成方法:可以少写代码,无需巨额花费,就可以将各种旧的应用系统的新的系统集成起来。这时第1代企业应用集成技术采用了公共对象请求体系结构(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Microsoft 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OM,Message Oriented Middleware)等技术,实现了对企业信息的集成,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及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对应用集成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局限于信息集成的第一代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很难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自动处理、管理和监控,基于业务流程管理(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业务流程改进(BPI,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的第2代企业应用集成技术成为更加合适的集成选择方案,实现了端到端的业务流程,顺畅企业内外的数据流、信息流和业务流,是当前集成技术发展的主流。

对于非IT企业,其信息化发展历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一般都会经历从起步到发展,然后进行集成、逐步优化和最后实现提升这几个阶段。跟踪国际知名油田服务企业,斯伦贝谢、哈利伯顿在应用集成上已基本达到覆盖整个油田服务业务,进入优化和提升阶段。国内中石油、中石化也着力地正在研究应用集成问题,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公司目前的信息化处于分散建设、分散管理模式,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集中管理模式过渡的发展阶段。

2 面向服务的应用集成技术架构

在应用集成类项目的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将适当的IT架构与企业的业务要求相结合,建立满足业务要求的系统十分重要。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SOA的产生适应于业务的灵活变化以及IT系统的改变的要求。结合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在SOA平台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SOA的技术演变和要求,以此作为基础,构建基础的IT业务平台,IT架构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架构演进示意图

SOA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架构而言,重点强调两个原则。一是从业务角度,追求业务越来越灵活,通过增加流程的粒度、快速生成业务流程以及组装应用来及时响应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从IT角度,追求IT系统越来越简单化,通过服务生成的技术无关性、最大化的重用现有服务等方法来实现IT系统的灵活与简化。

从SOA的原则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与其它既有的架构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在建设IT架构的时候,同时直接从业务层面去思考的架构。以往的IT架构更多的关注于IT技术本身的特点、如何去优化、简化开发、增强处理能力等。因此,SOA应是更为适应业务要求,生命力更为持久的架构体系,是指导IT建设的重要原则。

图2 SOA的参考架构解决方案

如上图2所示。SOA的参考架构分为多个层面,包括应用对外服务的提供、业务流程的管理、企业服务总线的构建等,分别又对应传统应用连接(通过适配器实现)、工作流与数据流程的实现等,但其中又融合了组件技术、Web服务技术等新技术、新标准。

在SOA的架构中,服务的生成可以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之上通过封装得到,对于新开发的应用,特别是J2EE应用,则可利用产品工具自动获取。总之,服务将以合约或契约的形式存在,而企业服务总线(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则在服务与调用者之间进行服务的组合、完成透明化的处理包括协议转换、调用方式、内容格式转换、安全控制等,而应用之间的协同工作则通过流程定义来实现。

3 企业应用集成项目的实施方法

SOA作为新一代的体系架构,其实现是建立在IT标准的逐步成熟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在Web Services/BPM等技术的基础之上逐步成熟的方法与技术。基于SOA的企业应用集成项目的实施方法有两部分:应用集成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应用集成项目的实施路径。

3.1 企业应用集成标准的制定原则

SOA的标准制定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服务的划分和建立,例如:各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定义,相关的技术标准。二是流程的标准,在SOA体系,服务定义的标准采用服务描述语言(WSDL,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流程的标准采用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服务部件构建遵循面向服务组件的架构(SCA,Services Component Architecture),服务数据规范遵循服务数据对象(SDO, Services Data Objects)标准。

企业应用集成相关标准分类如下:

(1)主数据编码标准。业务系统之间交互的数据,其中都含有主数据的信息,两个业务系统之间传递数据就像两个人互相说话,必须能够理解对方的信息,如果编码不一致,就犹如不同语言的人互相通话,不能理解对方信息,产生信息错误,所以,企业应用集成必须首先统一主数据的编码标准,这是企业应用集成的基础。

(2)数据交换标准。两个人对话必须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有了语法规则大脑就能正确的解析理解,并转化成指令,指导行动。业务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也是如此,必须有统一的语法规则即数据交换标准,有了数据交换标准才能够正确的承载信息,业务系统才能够接收信息,加以解析理解,并根据自己的业务逻辑进行处理。所以,数据交换标准是企业应用集成的关键。

(3)服务标准。企业存在若干业务系统,要在业务系统之间搭建桥梁,使信息能够自由的流动,必须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使业务系统能够按照这个标准来与企业服务总线进行对接。企业应用集成是基于服务来构建,无论是业务系统还是企业服务总线,都需要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接口,供其他系统来使用,这些服务必须遵循企业相关的服务标准,这样才能使业务系统低耦合高聚合,使业务系统之间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达到企业应用集成的目标,这是企业应用集成的核心。

(4)信息资源标准管理平台。企业的相关标准通过信息资源标准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和下发,以标准管理为基础逐步实现企业标准的规范和统一。

根据公司的需求,企业应用集成类项目的标准制定要点如下:

(1)用例(流程)驱动的,通过流程确定企业流程的接互控制点。

(2)以架构为中心,根据用户需求确定整合方式,体现用户的SOA构建策略。

(3)迭代和递增的实施方式,将项目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进行标准的细化和扩展。

(4)关注标准的优先级,确保高优先级的规范在前期阶段被实现。

(5)关注标准对现有系统的实施风险,并制定应急运行模式。

(6)服务标准库的定义和制定是SOA集成的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

(7)每个阶段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标准实施:阶段目标定义—需求获取—标准化需求分析—确认(类别定义)—高层方案定义(架构、分层、内容、范围)—详细标准方案设计(流程设计、规范设计、制度设计、技术设计)—实现(组件、服务、流程实现)—标准测试(测试、治理及应急等)。

以上都是SOA的基础,基于SOA的应用集成实施与厂商技术平台无关,各厂商的技术在使用上具有相通性。在项目建设中,采用支持SOA的技术与方案则会为企业标准化建设奠定基础。

3.2 企业应用集成项目的实施路径

通过企业应用集成将现有分散独立的各个业务系统,逐步进行规范化地改造,分别以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业务接口。以企业服务总线为核心,集中管理各个业务系统,并在此之上进行业务整合,实现跨系统的需求;同时实现系统接口和流程开发规范化要求,如下图3所示。

图3 企业应用集成的一体化业务体系图

企业应用集成项目必须经过详细规划后才可以逐步实施,如下图4所示,在规划中制定出详细的实施规划,必须经过做(总体)规划、定平台、打基础和定模式的四个阶段,最终明确项目中每期的实施计划和目标,为了达到企业的动态适应和创新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

图4 企业应用集成项目实施路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支撑企业的业务随需求而变化,集成平台建设阶段至少需要经过整合异构阶段向服务协作阶段迈进,为一体化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总结

企业应用集成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一体化平台的应用整合,而SOA架构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方案,更加便于各应用系统更好地支撑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基于SOA的集成平台进行企业应用集成,使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自由的流动,消除信息孤岛,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信息的价值,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4篇:soa技术范文

[关键词] 区域图书馆联盟;SOA架构;多Agent;信息服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75

[中图分类号] G250.7;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125- 02

0 引 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 各高校都引进或开发了适合自己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系统,但由于所采用的平台和语言可能不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又缺乏开放的接口,所以这些系统功能和数据只能被系统本身使用,难以实现跨系统的信息共享,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抛弃了传统的图书馆财产单位所有、业务条块分割的模式,将地区内图书馆群组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 实现了图书馆间资源共建共享、合理配置、共同服务的目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图书馆联盟模式、基于服务架构(SOA)和多Agent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集成模型,系统不改变原有应用底层架构,采用中间层以服务模块方式实现的解决方案,结合多Agent技术思想,能够经过较小的改动即将原有的分布式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功能封装为服务模块加以集成和重用。有效地实现了高校图书馆间的信息集成,更好地满足了数字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需求。

1 SOA架构和多Agent机制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种软件架构,W3C将SOA定义为:“一种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在这种体系结构中,所有功能都定义为独立的服务,这些服务带有定义明确的可调用接口,可以以定义好的顺序调用这些服务来形成业务流程”。SOA架构具有粗粒度服务、松散耦合、基于开放的标准化接口3个基本特征。基本的SOA体系结构中有服务提供者、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注册中心3个角色,通过、查找和绑定3个基本操作来相互作用。

Agent是一种在分布式或协作系统中能自主地持续发挥作用的计算实体,它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学习性、反应性、性等特征。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感知器被Agent接收;知识库是Agent的核心,内部有知识处理模块;Agent与其他成员的交互机制或协议由通讯管理完成,效应器是Agent对外提供的界面,角色列表是指Agent在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单个Agent在分布式环境下解决大型复杂问题时,受自身的知识、计算资源及与其他Agent相互关系的限制, 突显出能力的不足。多Agent系统是由多个单Agent形成的松散耦合的网络系统,Agent之间遵守某种协议连接起来,通过交互与合作来解决单个Agent所不能处理的复杂问题,其中每个Agent的活动是独立和自治的,自身的行为和目标不受其他Agent的限制,通过竞争或磋商等手段协调和解决各单个Agent的目标和行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多Agent系统已被认为是构建复杂分布式信息处理系统的重要技术和框架。

2 基于SOA架构和多Agent的图书馆联盟信息服务集成模型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OA架构的多Agent图书馆联盟信息服务集成模型,在面向服务架构基础上,构建―个相互协调、层次化的多Agent系统来完成联盟内部不同分馆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

2.1 客户层

完成系统和客户的交互,给客户提供一个友好的交互界面。接受客户的服务请求,为客户请求确定系统中相应的业务流程,将客户请求的业务流程ID传递到管理Agent,并向客户提供请求的结果和所需要的信息。该层由客户服务Agent组成。在个性化服务中,可以通过对话记录发掘客户的操作习惯,提供给客户更多的智能、合作建议和帮助,进而为客户提供其所感兴趣的内容和与其最相关的内容。

2.2 业务控制层

是整个集成信息服务系统的核心层,管理Agent是该层的控制中心,负责协调其他Agent工作。它接受客户服务Agent的服务请求,通过业务流程ID从流程项目集中选择相应的业务流程,生成合适的业务流程Agent。

2.3 业务服务层

对应联盟中已有系统中的服务功能,如检索服务、导航服务、咨询服务等,采用面向服务的思想,应用Web Services技术规范封装为Web服务,并将其集成。为此要对已有系统的功能进行解析,分解为功能组件并封装为合适粒度的服务。

2.4 资源层

由分布的各馆资源数据库组成。

3 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的管理由流程管理Agent负责,流程管理Agent为任务流程中的每一个任务节点分配服务Agent,通过与这些服务Agent的通信交互协作完成流程任务。

Step l:流程管理Agent获取业务流程的开始标志节点,以及后置逻辑节点信息。

Step 2:根据所获取的逻辑节点的类型和后置节点属性,确定其后置节点。

当后置节点为结束标志节点时,根据逻辑节点类型和后置节点激活条件,判断结束标志节点是否已被激活。如激活表明该业务流程执行完毕,则转至Step 8。否则不进行操作。

当后置节点为任务节点集时,则根据该逻辑节点的类型及每一个任务节点的激活条件,确定激活的任务节点集。如果任务节点集合非空,则转至Step 3。否则不进行操作。

Step 3:对激活任务节点集中的任务节点查询节点映射表,确定服务Agent集。

Step 4:为服务Agent集中的各服务Agent制作服务脚本并发送。

Step 5:接收服务Agent集中各服务Agent发回的确认信息。设定重发时限,如果全部确认信息在重发时限内收到则转至Step 6。否则对没有发回确认信息的服务Agent重发服务脚本,直到收到全部确认信息。

Step 6:接收所有服务Agent返回的服务结果并获取其中结果属性内容作为中间结果保存。

Step 7:读取任务节点集中每一个任务节点的后置逻辑节点信息,并对每一个逻辑节点从Step 2开始执行。

Step 8:激活结束标志节点,业务流程结束并保存服务结果。

4 结束语

基于SOA和多Agent的图书馆联盟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了成本低廉的、高效的信息服务解决方案,能在不淘汰成员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使各分馆原有系统资源得到重用,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自组织能力。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模式更适合国内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况,方便实现区域性馆际合作甚至跨地区馆际合作,有效地解决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肖焕忠.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利弊谈[J].图书与情报,2007(3):95-97.

[2]杜慧敏.构建多Agent环境下的网上协同信息服务[J].现代情报,2004(7):61-63.

[3]胡舜耕,张莉,钟守义.多Agent系统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J].计算机科学,1999,26(9): 20-24.

[4]李燕.多Agent技术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25(2):111-114.

第5篇:soa技术范文

【关键词】SOA 数据集成 Web服务

1 前言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建立了大量的应用系统。对于企业来说,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由于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当企业实施一个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时,部门间缺乏沟通或出于数据保密等原因,对其所涉及的数据进行独立存放,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多个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彼此独立、无法实现共享,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的数据孤岛。

数据集成技术就是要实现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中的异构数据源的集中存储,而SOA架构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平台无关,使用SOA架构可以较好的解决企业中的数据集成难题,在SOA架构中,最重要的是服务的概念,SOA中的服务可以是Web服务和消息等其他各种形式的体现,但Web服务仍然是最常见的实现方式。

1.1 数据集成难点

数据集成主要面临如下几个难题:(1)异构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需要集成的数据分布在异构的操作系统中以及异构的数据库中,而且还有可能是一些桌面数据源,如Excel或XML等;(2)分布式系统。需要集成的数据分布在网络中的不同结点,需要考虑到网络传输性能、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问题;(3)统一不同的语义。不同应用系统对同一个业务领域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数据定义,数据集成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1.2 SOA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中文译为面向服务架构)是从结构化编程、面向对象编程、基于组件编程逐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构建应用程序的新方法。基于SOA的应用程序的功能实现是基于一系列称之为“服务”的基本单元之上,应用程序与这些服务之间通过事先制定好的契约和规范进行数据交互。并且这些服务是与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以及程序设计语言无关的,应用程序开发者只需要关注服务的具体功能是否能够满足需求即可。

2 基于SOA的异构数据集成解决方案

2.1 方案设计

假设当前需要将数据集成到中心数据库SQL Server中,而待集成的数据可能存储在异构的数据库中,如SQL Server、Oracle以及MySQL,如何在异构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集成,是本系统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本文采用了基于SOA的数据集成方案。第三方业务系统通过调用数据集成服务将存放在异构平台、异构数据源中的业务数据“推送”到中心数据库中。

如图1所示的设计方案。

如图1所示,SOA中的“服务”采用了Web服务的形式,其实现过程如下:

(1)在数据集成系统的Web服务器中部署数据集成的Web服务,对外进行;

(2)由第三方业务系统(待集成数据存放的系统)进行服务发现和订阅;

(3)第三方业务系统中将待集成的数据转换成约定好的xml数据格式规范;

(4)第三方业务系统对服务进行调用。

(5)数据集成系统接收到服务调用后,根据消息类型进行路由,找到相应的服务以及服务响应处理程序,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后保存至SQL Server数据库中。

通过服务,屏蔽了具体的实现细节,包括底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以及具体实现方式;其次数据在网络间通过xml进行传输。由于xml是数据存储和传输的标准,能够较好的解决异构数据在网络中进行传输的问题。

2.2 系统主要模块

SOA架构包含服务提供者、服务注册管理中心以及服务调用者。其中服务提供者需要提供对服务的声明功能,并考虑到服务的安全性;服务注册管理中心需要提供对服务的注册、等功能;服务调用者需要通过服务注册管理中心发现服务,然后进行调用。系统主要设计以下几个模块:

(1)服务声明模块。服务声明模块主要根据系统需求声明实现各个Web服务,从而实现对各类业务数据的集成,最终保存到中心数据库中。

(2)服务管理模块。服务管理模块主要实现服务的注册、等操作,为服务调度和业务运行提供服务支撑。当服务被声明后,通过服务管理界面,将服务注册到服务平台上。经过对服务的测试验证,管理人员将可以稳定运行的服务到平台上。服务后,进入到服务目录中,供第三方业务系统进行订阅和发现。当服务组件过程或功能不满足业务要求时,可以将服务组件从服务平台注销掉。

(3)服务调度模块。服务调度模块主要根据第三方业务系统的服务请求,完成身份认证和服务解析,并根据消息类型进行消息路由,完成服务调用和处理,并返回服务调用结果。

(4)服务安全模块。服务安全模块主要提供传输通道安全和数据安全,并提供用户签入授权与身份验证,确保服务平台应用信息安全。 系统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安全策略保证系统的安全:①数据传输安全策略:使用加密算法对xml元素进行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②身份验证策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服务签入授权的两级验证方式,保证服务的安全性调用。

3 总结

本文应用了一种基于SOA的数据集成解决方案,具体的服务形式采用了基于SOAP的Web服务,并设计了数据集成系统的核心模块。本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对不同平台中异构数据的集成。SOA的特点使模块间的耦合程度降到了最低,同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

参考文献

[1]Mike P. Papazoglou,Willem-Jan Heuvel.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 approaches,technologies and research issues[J].The VLDB Journal,2007(3).

[2]张文江.地质灾害数据集成关键技术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学,2013.

[3]郎炯,刘宴兵,熊仕勇.基于SOA软件架构的数据集成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0(9).

第6篇:soa技术范文

【关键词】SOA 数据交换平台 设计

不管是哪个行业,信息能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快速传播都是这家企业能否做好自己领域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世纪,信息是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人员尤其需要有效信息,因为只有做好客户端与提供方意见统一,才有可能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服务,和别的其他行业相比,服务行业内部现在数据交换系统还不完善,急切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平台建立。

1 什么是SOA

在进行进一步论述过程之前,笔者想首先为大家对SOA的概念进行进行说明。SOA简单说就是主要服务与服务机构的一个组件,通过这个组件可以把服务业不同层次之间具有的信息统一结合起来,达到信息共享。这种组件并不属于服务机构,也不属于消费者,这是一种两方面都可以实现信息获得以及信息交流的平台。在进行构建过程中,如果使用统一数据标准进行数据输入以及数据传递,这种系统可以实现整个行业内部信息的传递。建立起来这种系统基本模型之后,在服务业内,这种系统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实现数据构成与收集。

SOA从本质上说其实就是一种服务架构,他通过各种接口传递与服务有关的数据信息,并且可以通过定位接受者的接口,单一进行数据传递与共享。这种服务并不会对基本模型造成干扰。如果这种模型构建成功,将会非常有利于研究软件的工程师了解在企业中各种程序以及组件开发模式,企业相关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合理应用SOA服务系统对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在SOA系统上企业一切工作流程都可以显露无疑。如果企业经济事项发生重大改变,企业管理者可以借助这个服务系统及时对企业各种经济事务进行有效调整。

因为SOA服务系统有许多传统服务方式不具备的优点,所以这种系统在服务上具有松耦合的特性。因为由松耦合组成,在进行服务具体过程中,一般有别的组合不具备的两个优点:

(1)这种组成相对于其他组合构架本身就具有非常灵活的特性。

(2)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当这个组合的内部结构发生一些变化的时候,这个组合可以继续存在,而不是随着这种变化消失。与松耦合相对的是紧耦合,这种结构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因为这种结构内部每一个接口以及程序之间都联系的比较紧密,所以,当有一些变化或者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这种结构的构成就可能不能继续存在,或者因为这些简单更改造成整个服务系统的数据变化。

2 这种构建模式的优点

前面我们已经简要了解了SOA数据服务系统,如果利用SOA服务组件构建数据交换系统,会有其他组成结构不具备的相关特点以及作用,主要包括:

2.1 业务方式更加灵活

一系列科学研究表明,利用这种服务组件进行系统构建会使相关服务以及业务变化更加丰富与灵活,因为一般企业内部各种业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时刻处于变化过程中,利用这种服务组件进行数据交换平台的构建之后,可以特别好的使用工作具体环境,比如说企业合作方出现变化,一些相关政策要进行改变,以及由于一些突发状况,这次业务整体目标需要有一个调整。这些改变在进行具体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都是特别常见的,如果使用这种数据交换系统,相关更改措施就可以很快传递到企业各个工作部门,企业工作部门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更改措施。如果使用这种系统,就可以随时进行一些政策或者相关决策更改,使用方式非常灵活。

2.2 改变了传统方式的局限

虽然这型技术只是简单的把紧耦合更换成为松耦合,但是,这个小小举措,却是服务信息平台一个重大进步。传统方式虽然也是针对整个服务系统提供相关服务,但是它却不是面对每一个服务对象。现在的新数据系统虽然也是使用针对整体的服务模型,但是,工作却是面对整个服务对象,并且不是以传统语言为工作基础,这种数据交换平台采用了新的交换语言XML。因为这种语言具有普遍性,可以在整个行业内部实现数据交流沟通。这种系统已经更转为更加灵活地数据服务系统,传统数据交流方式已经不能和这种系统进行比较。

2.3 具体组成部分

这种结构有许多组成部分进行集合,主要分为应用具体部分,为提供服务进行平台管理的相应模块以及针对服务器以及操作系统上安装的各种监察控制设备。这三个平台构成了整个系统的基本框架。三者在进行具体工作中缺一不可,相互结合共同实现整个平台正常运行。在进行操作过程中,监控系统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针对数据平台发生有些差错的时候,及时对平台进行数据修理,因为如果服务平台出现比较严重问题,进一步进行数据收集统计工作非常困难。

3 结束语

通过本篇文章关于服务模块系统以及数据交流平台的简要分析,我们简要了解了这种系统相关服务概念。这种服务系统和普通服务系统相比,具有很多过去传统系统没有的优点。在文章中,我们简要介绍了这种服务系统基本组成以及各个组成模块的相关功能。因为这种服务系统在进行具体应用过程中具有很多传统系统没有的优点,越来越多服务业内部的人员开始逐渐使用这种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参考文献

[1]史光丽,翟清剑,马玉梅.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中多重报警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02).

[2]刘锦德,姜新文.基于SOA的特种行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7).

[3]孙丕石,曹占峰,王亚玲,尹洪苓.国家电网公司数据交换平台研发与应用[J].电网技术,2012(22).

[4]张志慧,钟雪涛.基于SOA架构的电子政务系统集成技术应用[J].电脑与电信,2013(05).

[5]刘志芳,陈骁,郭岗.多任务分布式异构环境下数据交换实现[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2(06).

[6]林培龙,刘柏嵩.基于SOA的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第7篇:soa技术范文

功能划分清晰的按钮设计。

由于成像效果出众而且生产成本较高,3CCD设计通常出现在高端或专业级数码摄像机中,近日,《个人电脑》实验室收到的Panasonic(松下)NV-GS258就是一款这样的产品。

NV-GS258使用了3片1/6英寸的CCD芯片来处理红、绿、蓝三种颜色,其单片80万像素CCD芯片像素数为80万,用于记录动态图像的像素数为63万,用户输出静态图像的总像素数为310万。使用Leica Dicomar镜头则是NV-GS258的另一个亮点,该镜头具备10倍光学变焦能力,其焦距为2.85~28.5mm,最大光圈为F1.6,拥有较大的通光量。不仅如此,NV-GS258还采用了Panasonic MEGA OIS光学防抖系统,相对电子防抖系统采用像素冗余防抖的方式,这种采用变换驱动镜片位置与角度的防抖方式更能对来自外界的震动作出修正,从而获得很好的防抖效果。

NV-GS258带有自动拍摄模式,也带有比较丰富的高级调节模式,它允许用户自定义白平衡、调整光圈大小以及快门速度等参数,而且带有5种预置的场景模式,让用户有比较充分的施展空间将创意落实到影像。此外,NV-GS258有两项十分人性化的功能,第一项是“变焦麦克风”功能,在开启该功能后,机器会随着镜头焦距变化自动增加录音音量,因此即便用户和被摄者的距离很远,仍可以录制到清晰的声音,在采访人物时相当实用;而另一项功能则与夜拍相关,由于NV-GS258不带有辅助拍摄灯,但为了提高夜拍能力其将LCD屏幕灯光设计成了“辅助拍摄灯”―在开启夜拍模式后,摄像机会提示用户反转LCD屏幕,将LCD最高亮度的灯光作为辅助光源,在没有专用辅助灯的情况下,能提高夜拍效果。

NV-GS258的所有拍摄、播放功能都通过一个拨盘进行切换,从当前模式切换到其它模式时很容易,但这个拨盘与其它常见数码摄像机使用功能拨盘最大的区别则在于NV-GS258的拨盘将电源开关分离开来,因此避免了切换功能时可能出现误关机问题。而位于电子取景器旁边的“Quick Start”按钮是NV-GS258的另一个特色所在,启动该功能后磁带与磁头将始终保持在预工作状态,免去了磁带服伺机构进入工作状态所需消耗的时间,因此在遇到精彩镜头时用户可及时进行录像。

NV-GS258的功能设定显然经过仔细考虑,它将不经常使用的功能集中在Menu菜单中,而与拍摄相关的功能,例如,远近景模式切换、转场效果切换以及快门、光圈、通光量调节等功能都可以直接通过拨盘上方的一个5向多动能摇杆经进行操作,这不仅降低了NV-GS258的按钮数量让操作更加方便,而且可以让用户在拍摄的同时根据外界条件的改变快速对摄像机设置进行调整。

NV-GS258带有标准DV、USB2.0两种传输接口,但不同于其它产品将两种端口赋予不同使命(DV用于传输视频、USB端口用户传输静态图片)的设计,NV-GS258不仅可以使用DV端口导出视频,而且USB端口也能够支持以USB 2.0接口传送DV影像的Video Class标准,因此在绝大多数PC上都能顺利导出视频,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

NV-GS258凭借3CCD成像系统以及Leica镜头、光学防抖系统为用户提供了良好成像基础,它的成像效果值得称赞,在拍摄人物以及室内景物时色彩表现尤为突出,作为针对高级个人用户的数码摄像机我们认为NV-GS258在相同价格基础上非常具有竞争力。

主要参数

型号 Panasonic NV-GS258

感光芯片(类型/像素数) 3CCD

LCD显示屏 2.5英寸

电子取景器 0.33英寸

有效像素(动态/静态) 63万/310万

光学/数码变焦 10x/500x

焦距 f=2.85~28.5mm

最大光圈 F=1.6

防抖方式 光学防抖

最小照度 1Lux

预设曝光模式 运动/肖像/低照度/聚光灯/海滩和雪景

Panasonic NV-GS258 DV

成像部件性能出色,操作方便。

光学变焦倍数较低。

9500元

松下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第8篇:soa技术范文

关键词:OA;;

中图分类号:TP3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based Key Technologies Analysis of OA System

Liu Kai,Ren Qiang,Lu Zhigang

(China Petroleum,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enter,Lanzhou 73006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OA system based on technology,a critical analysis.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were discussed: data access technology,business analysis systems,mail systems,conferencing systems and safety analysis module.This discuss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A system in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OA;;

引言:OA全称是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将计算机网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与办公相结合的新型办公方式。是Microsoft基于.NET平台而采用的新的动态网页技术,利用Web技术和组建对象技术,以及其他关键性的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OA系统中的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协作,达到现代化、信息化、无纸化办公的目的。

一、数据访问技术

是重要的应用程序级接口,用于在平台中提供数据访问服务。是专为基于消息的Web应用程序而设计的,同时还能为其他应用程序结构提供较好的功能。通过支持对数据的松祸合访问,减少了与数据库的活动连接数目(即减少了多个用户争用数据库服务器上有限资源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数据共享。提供几种数据访问方法。如果Web应用程序或XML Web服务需要访问多个源中的数据、需要与其他应用程序(包括本地和远程应用程序)相互操作或者可受益于保持和传输缓存结果,则数据集是一个极好的选择。作为一种替换方法,提供数据命令和数据读取器以便与数据源直接通讯。使用数据命令和数据读取器直接进行的数据库操作包括:运行查询和存储过程、创建数据库对象、直接更新和删除。

二、系统业务分析

分析系统功能,结合企业日常办公习惯,我们将该系统分解为功能模块,包括分别是:个人办公、公文流转、信息交流、共享硬盘、会议管理、办公用品管理、人事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完整的运行机制如下: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后台的应用服务器时,应用服务根据登陆信息调用登陆人员的逻辑配置,根据管理人员设定的相关策略(MVC模式),动态实施相关的配置。如:用户界面的生成、相关功能模块的生成挂接等在生成的这些模块的过程中,从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中,获取相关的数据,时将反应结果响应到WEB客户端。

三、邮件收发系统

邮件收发系统是个人办公模块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发送与接收内部文件。提供了单人发送和多人并发等功能,邮件可存储在邮件箱,以便今后查阅。邮件系统方便了企业职工内部的书信往来,提高了办事效率。在本系统模块中,我们进入了Ajax技术,来实现邮件发送的即时显示。对应的数据表如下:用户登录表、发件表、登录信息表、附件表、邮件目录、草稿箱、收件表。用到的控件代码如下:

//实时刷新控件

//实时刷新计时器Timer

ontick="Timed-tick">

//刷新内容显示控件以及属性配置

BackColor="White" Font-Bold="True">

四、会议系统模块

本模块实现会议室管理、计划、准备、记录、查询的功能。在会议召开前可以对会议的议题和内容进行审批和准备,准备内容包括合理地安排会议的参加人员、时间、场地、内容议题,准备会议文件,发放会议通知等。对己召开的会议可以对出席情况、议题讨论结果、会议决议等内容作记录并整理会议纪要。本模块在实现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如下三个表:会议表、会议室表、部门表。细分功能如下:(1)会议:会议功能可以设置会议主题、参会人员、会议的重要程度、选择的会议室、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会议内容保存后成功。(2)会议列表:会议列表可以显示出会议有多少条一记录、什么主题、重要级别和的时间。(3)会议室添加:添加上会议室的名称成功后可以看到在哪个会议室开会。(4)会议室管理:会议室管理是进行会议室名称的更改及删除。

五、安全性分析

在中提供了两种内置的安全模型:①Windows本身给验证和ALC授权的结合。通过IE主动加入身份验证过程,这使得用户名和密码的相关信息会自动加密以实现在Internet上的安全传输。但是其弊端在于对服务器的配置进行实际的修改,这会使得对单服务器的管理变得复杂。②FORMS身份验证。它提供了一种具有离度扩展性的,web方案。通过这种系统,HTTP客户端会将未经过身份验证的请求重定向到某个HTML窗口,应用程序如果请求进行身份验证,系统会发一个cookie,在其中包含用于重新获取标志的密钥或相关凭据。并在随后发出的请求中附上cookie 事件处理程序使用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指定的任何验证方法对请求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在一般性的OA系统中,可以采用FORMS身份验证的技术。同时,在文件传输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加密设置,因为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传递的文档都有相应的密级限制。该加密处理过程包括对网络传输的数据流加密和对存储介质中的相关文件加密两部分。常用的加密算法如下: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算法及其变形Triple DES(三重DES),GDES(广义DES),在本系统中应用了DES加密算法。

参考文献:

第9篇:soa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铁;ASON技术;通信系统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行的交通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从之前的普速列车到现在的高铁、飞机,这些快速发展的出行方式,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生活,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各个城市之间都开通了高铁服务,与此同时,大家在追求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加注重列车上的通信服务,而列车上的通信网络作为基础网络承受着各种信息、管理、列控等系统,这些系统对整个列车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的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增强高铁通信系统的扩展性、可控性、可靠性、安全性,对整个高铁的稳定、高效和安全的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从高铁的ASON技术角度入手,以建设调度枢纽传输系统为案例,简要介绍分析ASON技术在高铁通信中的应用。

2ASON技术的概述

2.1ASON的概念ASON技术作为新型的光网络方式,能够建立用户业务数据请求的模式,可以进行自动化的交换,具有动态性传输的一种管理模式。ASON可以在通信网络、传送平面等方面传送数据,进行统一的数据处理,达到掌控平面的综合管理。通过在高铁中应用ASON技术,可以掌握整个系统的技术控制。

2.2ASON技术特点及运用现状目前,ASON技术在高铁通信系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势特点非常明显,具体如下:①ASON技术结构现代化,可以建立系统的恢复机制和综合维护,防止了高铁运行过程中数据的丢失,确保了网络运行的安全。②ASON技术在恢复机制管理中能够减少保护倒换的时间,从而提高高铁通信系统中网络资源的利用性,此外,也可以确保电网的安全性。③ASON技术可以自动添加节点从而提高网络的覆盖性和互通性,促进网络的增强和扩大。④ASON技术可以形成交叉网络模式致使高铁通讯系统遇到特殊事件时可以及时处理。

3高铁通信技术的核心运用模式

3.1核心技术分析的整体运用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改进,高铁上的核心技术也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过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并催生了以LTE为代表的3G演进型系统,高铁要想提高自身的网络通信技术,ASON技术是最好的选择,它能满足高铁对网络通信的需求,以建立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的方式,形成一种专门管理的专门系统,特别是在无线列车、应急通信、养护维护通信方面等,通过整体的现代化的数据系统,可以有效诊断高铁运行中出现的相关数据问题,实实在在为乘客提供高效、安全的乘车增值服务。

3.2面临的难题而在高铁通信系统中,仍然存在一些相关的问题,其中存在如下两个难题:①如何进行小区的快速重选与切换问题;②如何进行多普勒频移转换的问题。因为列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会达到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多次的小区切换和重选的问题存在,而这种频繁多次的小区重选和切换工作会导致在接电话途中出现掉线或是通话质量不良的现象,大大影响乘客在列车上的通信系统的满意度。与此同时,当列车在快速行进过程中,因为多普勒效应会引起频移的现象,这同时也会对通信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整个列车的行进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小区的频繁切换问题,还要解决因为多普勒效应引起的频移的问题,如此一来,才能为高铁的通信系统提供更为高质量、更为稳定的语音通信系统,稳定、优质的语音通信系统同时也是数据传输下载其它高级服务的基础,而市场上的通信龙头企业如华为、中兴等都拥有这些问题的大部分专利,因此,高铁通信系统可以通过这些企业的相关专利来解决小区的频繁切换和重选以及多普勒的频移问题。而高铁上所采用的LTE通信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频谱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切换的次数和切换的时间,如此一来,便大大提高了服务的质量。

4高铁传输系统ASON网络的建设

4.1ASON网络在移动回传网中应用的探究意义ASON技术对移动网络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建立一种家统基站的管理运用方式,特别是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建立一种蜂窝基站形态,并且在建立的同时,形成一定的IP协议,来综合进行高铁通信技术的管理工作,而对整个宽带网络的管理采取的是,将FTTX以及XDSL技术融入到整个ASON管理系统中。因此,在整个高铁通信技术的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多方面的控制技术,这样一来,就可以从多个层次,多个技术角度来对高铁通信系统进行控制,在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生成一种支持3G或4G模式的网络产品,在与外界联系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与室外基站频段相同的格式,并对手机进行一定的连接,建立一种与终端系统设备连接起来使用的模式。与此同时,在处理家庭基站的载波中,采用一种100MW的发射功率,从而大大增加了高铁运行过程中的覆盖面积,通过对增加活动的用户方式,提升整体的运动速度。在整个系统中运用ASON技术,可以增加与家庭基站的对接的几率,然后融入到整个网络之中,与其它普通基站等无线设备联合对接使用。综上所述,ASON技术在高铁通信技术系统中的应用,是高铁通信系统技术的一大创新,通过形成无线网络中垂直分布和相应的体系结构,加上SDH/MSTP光缆中断设备中4G网络背景的控制点,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种全面控制的模式,这种全面控制的模式大大增加了通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4.2主干光纤断裂或OLT检测不到预期光信号一般发生告警现象,主要是因为上联口出现故障或者是上联路出现中断现象,如此便会形成告警处理,在进行告警的过程,特别是在处理OLT业务中,ASON技术的运用就会产生一种具体综合的管理模式。例如,在某地区的3F混合1传输机房的告警及告警处理过程中,告警处理是如此描述的,北里3F混合1传输机房-OLT001-HW-MA5680T架框槽1-0-4端口-10NU-208:[ASON告警]主干光纤断裂或者是OLT检测不了原先要检测的光信号,在处理器上都有相对应的按钮和信号灯,如红色、橙色和黄色,一般红色就是紧急告警,橙色的告警度要小点,而黄色则是更为次要的告警,说明警告的情况一般般,如此便可以通过这些按钮来进行分析,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4.3信号丢失类告警当出现信号丢失情况时,要进行多方面的检查,要对设备以及光纤可能出现的故障都进行统一的检查和处理,一旦设备或是光纤出现故障,就会导致ONU的下带业务出现中断情况,一般在这种情况下,ASON技术的运用也会形成一种告警的提醒模式,跟上述出现的问题是类似的,同样也会出现三个按钮进行告警显示,一旦发现出现哪个告警的通知,就根据相对应的问题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

4.4全IP组网方式当运用IP组网方式时,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特定的接口模式,然后可以把握相关的技术数据,通过一种特定的输送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整体性能的网络管理模式,同时,通信系统中融入ASON技术的同时,要形成一种承载的模式,在整个IP组网的形式中,一端的端口接入特定的ONU,然后通过分仪器来进行数据的集中处理,将数据集中处理后,再将这些数据发送到OLT,然后OLT再通过相应的网络,最后形成一种包括语言业务、包括仿真技术的IP承包使用的模式。这样的组网方式,与高铁高速的运行速度相结合,就会形成一种特定的PIN的承包使用模式。如此一来,便可大大降低建设4G网络所需要的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4G网络输送的高质量,大大增强了对整个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

5结束语

ASON技术在高铁通信系统中的运用,解决了高铁上高速行进遇到的网络信号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A-SON技术是整个通信系统中的重要资源优势,对形成一个整体高效的通信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磊.关于高铁通信系统技术的探讨———ASON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5(8):125~126.

[2]肇毓.浅谈ASON技术在高速公路智能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4(2):242.

[3]黄志强.浅析智能光网络ASON及其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12):130~135.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