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疼痛管理范文

疼痛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疼痛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疼痛管理

第1篇:疼痛管理范文

【关键词】 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 肾结石; 疼痛

doi:10.14033/ki.cfmr.2017.7.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091-02

肾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各个年龄阶段人群,如急性发作可表现为剧烈绞痛、发热、畏寒,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疼痛为急诊肾结石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剧烈疼痛可引起机体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影响患者正常生理平衡。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针对急诊肾结石患者实施,旨在为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为探究在急诊肾结石患者中实施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肾结石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患者均为急诊入院,表现不同程度腹部或腰背部剧烈疼痛,经超声明确诊断为肾结石。个体化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0~72岁,平均(42.5±7.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3例。常规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1~76岁,平均(42.9±7.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协助患者完成治疗前准备,遵照医嘱实施药物和护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针对患者可能存在不良心理M行干预。个体化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1)评估患者疼痛。按照疼痛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程度、性质、缓解及加重因素、是否放射痛顺序快速评估,对患者疼痛程度和对疼痛耐受程度进行分级。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健康知识接受程度、心理状态制定个体化疼痛管理方案。(2)疼痛护理。采用语言、行为方式实施护理,让患者感到亲切、和蔼,受到尊重。首先指导患者在床上安静休息,以蜷缩、屈曲、膝胸或患者自觉最舒适减轻疼痛。向患者讲解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对肾结石发病及引起疼痛认知,消除患者对剧烈疼痛过分恐惧、担忧和紧张心肌。指导患者有规律呼吸,给予患者精神安慰、让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交谈患者感兴趣事情或话题,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方法减轻患者疼痛。指导患者家属采用按摩、腹膜腰部,以帮助患者放松,提高疼痛阈值,减轻不良情绪。对于有发热、恶心、呕吐患者积极予以降温、止吐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1.3 观察指标

(1)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6 h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在0~10 cm刻度尺分别代表0~10分,10分表示剧烈疼痛,0分表示无疼痛,由患者主观进行评分[2]。(2)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时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对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方法等8项内容进行评估,总分50分,39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6 h疼痛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6 h后个体化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个体化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肾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结石类型,为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患者以急性疼痛、畏寒、发热起病,具有症状表现重特点。急诊肾结石患者多合并有剧烈疼疼,为结石刺激肾脏或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多呈绞痛,严重者可表现为休克[3]。研究指出,疼痛可反射性引起机体体液、神经调节紊乱,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造成影响,以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为主要主要表现,减轻疼疼痛可有效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平衡[4-5]。另有研究指出,肾结石疼痛可引起患者对疾病产生过分紧张、恐惧、担忧情绪,可引起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抵触等不良情绪,从而加重疼痛,形成恶性循环[6]。

临床护理工作在减轻肾结石患者疼痛中应用有重要作用,疼痛为人体主观感受引起发生,减轻患者不良情绪、转移患者注意力、保持乐观心态等方式均能提高患者疼痛阈值,从而减轻患者疼痛[7-8]。本次研究将急诊肾结石患者分组进行对比研究,个体化组在常规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通过护理干预后个体化组患者疼痛较常规组显著减轻。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评估患者疼痛及整体情况,拟定针对性疼痛护理方案,通过干预、健康知识提高、不良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精神安慰、按摩等多种方式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以疼痛发生机制为指导原则,通过非药物干预方式提高患者疼痛阈值,进而减轻患者对疼痛主观感受,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另得出,个体化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表明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在急诊肾结石患者中实施具有较高护理质量,得到患者广泛认可。

综上所述,个体化疼痛护理管理在急诊肾结石患者中实施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褚凝萍.人文护理关怀对肾结石手术患者术后睡眠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581-583.

[2]李自青,李凤霞,任凤荣,等.无痛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效果观察[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7):648-650.

[3]张丽萍,文艳,方莉萍,等.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脓毒症休克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79-281.

[4]牛效敏.个体化护理对肾结石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后肾造瘘管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4):1683-1685.

[5] 李颖,李水莉,单鑫,等.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J].安徽医学,2016,37(7):902-904.

[6]李丽,胡梦玲,王婷,等.孤立肾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行肾盂持续冲洗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89-1490.

[7]李婉琼,李婉银,黎小梅,等.经皮肾镜取石术92例循证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103-104.

第2篇:疼痛管理范文

【关键词】 个性化; 疼痛管理; 胸部外伤; 疼痛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pain management on pain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thoracic trauma.Method: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4,198 cases of thoracic trauma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5,198 cases of thoracic trauma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individualized pain management on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ain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at discharge time,pain score,sleep time and Barthel index score of 1,3,6 days in hospital and satisfaction with pain control at discharge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pain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pain score,sleep time,Barthel index score and satisfaction with pain control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ndividualization; Pain management; Thoracic trauma; Pain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Houji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Dongguan 523945,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9.025

胸部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创伤性胸部外伤的发生率一般为10%~15%,交通事故、高空作业、自然灾害事件等都是胸部外伤的重要原因[1]。胸部损伤时,无论是闭合性损伤或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最为常见,约占胸廓骨折的90%,肋骨骨折分为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和开放性肋骨骨折。闭合性肋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胸部闭合性损伤,在不合并严重的血气胸和肺挫伤等胸腔脏器损伤的情况下,大多数只需要局部固定对症处理,肋骨骨折断端可刺激肋间神经产生局部疼痛,在深呼吸、咳嗽或转动时加剧。胸痛使呼吸变浅、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潴留,易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2-3]。其处理原则为有效控制疼痛、呼吸管理及早期下床活动,理想的镇痛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及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缩短住院时间。胸部损伤不能预测是否能引起患者呼吸困难,但确实能引起患者疼痛和身体功能的局限性[4]。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396例患者,进行个性化疼痛管理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19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3例,女95例;年龄25~82岁,平均(50.5±4.0)岁;双侧肋骨骨折87例,外伤性血气胸49例,肺挫伤21例,胸腔积液20例,胸骨骨折4例,其他17例。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198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99例,女99例;年龄24~87岁,平均(48.3±4.0)岁;双侧肋骨骨折78例,外伤性血气胸60例,肺挫伤31例,胸腔积液17例,胸骨骨折3例,其他9例。入选标准:从急诊科直接收住院,不伴有脑外伤等严重疾病。排除标准:年龄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由责任护士依照胸科护理常规进行疼痛护理,主要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卧床休息与床上翻身活动,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呼吸道管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记录。

1.2.2 试验组 由胸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疼痛护士共同参与的疼痛控制小组来负责,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疼痛管理[5]。从疼痛评估时机、个性化的疼痛护理措施、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痛药物三方面展开,主要内容如下:(1)疼痛评估时机:患者入院时、每天9∶00~10∶00、患者主诉疼痛时、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改变时进行评估,并记录疼痛的每个分值,得出24 h的平均疼痛分值[6]。(2)实施个性化的疼痛护理措施:①建立患者的疼痛档案。入院时由疼痛护士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记录疼痛发作的持续时间、疼痛性质、发作频率、伴随的症状、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对疼痛的认知、对患者睡眠和自理能力的影响、用药史等,建立初步的患者疼痛档案,根据每名患者的情况制定相适应的疼痛控制方案,住院期间根据疼痛控制效果进行实时调整[7]。②提供系统规范的疼痛健康教育[8]。入院时给患者发放“胸部外伤疼痛护理手册(患者篇)”,病房走廊宣传栏里有疼痛相关知识宣教、走廊宣教视频里循环播放疼痛知识讲座。由疼痛护士一对一地进行疼痛知识宣教,时间选择9∶00~10∶00,从疾病的层面讲疼痛的感受和体会,做哪些动作的时候会出现疼痛,如何可以帮助减轻疼痛的发生等患者切身体会的问题来开始[9]。让患者体会到医护人员的感同身受,与患者建立了最初的信任感,也提高了患者配合的依从性。让患者能明白护士相信他说的疼痛和到底有多痛,接下来可以教会患者如何判断疼痛的程度,什么情况下需要寻求医护的帮助。疼痛评估有数字评分法、语言描述法、脸谱判断法、行为疼痛评估量表、功能活动评分及简明疼痛量表等,本院针对成人统一选用的是数字疼痛评分法[10]。告知患者分别记录每天最高和最低疼痛的评分,还有每天的平均疼痛评分为多少,特别是爆发痛的时候,如果影响到休息,及时告诉医生护士处理。由患者将自己每天的疼痛评分告诉护士,得到正确真实的疼痛评分记录。③医护一体化的疼痛管理模式。改变已往被动的模式,转变为主动进行患者疼痛评估的模式,形成医护统一,在患者住院期间的查房、治疗、护理过程中进行。(3)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痛药物。从入院的患者中了解到,大部分患者对疼痛药物的使用还存在比较大的错误认识,认为止痛药是痛的时候吃,不痛的时候不吃,等到急性爆发痛的时候,口服药又不能快速起效,就需要医生给予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等止痛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11]。患者的疼痛认知教育训练中,用药护理方面,告知其正确的是按时给药,规范化的疼痛治疗,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将疼痛控制到最好效果,快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早日康复出院。

1.3 评价指标 (1)疼痛认知问卷调查:参照国际常用的初次疼痛评估工具、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及咨询本院心理科的专家,自行设计疼痛认知问卷量表。共发放问卷198份,收回198份,有效率达100%。(2)疼痛评分:采用NRS数字疼痛评分量表,以24 h的平均疼痛评分记录,无痛评0分,轻度疼痛评1~3分,中度疼痛评4~6分,重度疼痛评7~10分。(3)睡眠时间:每天通过晚班查房和晨间护理询问患者夜间的睡眠时间。(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无需依赖评100分,表示无需他人照护;轻度依赖评61~99分,表示少部分需要他人照护;中度依赖评41~60分,表示大部分需他人照护;重度依赖≤40分全部需要他人照护。(5)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患者出院时评价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分为4个等级,其中非常满意评5分,满意评3分,一般评1分,不满意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认知情况比较 试验组在疼痛认知调查问卷调查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试验组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在疼痛管理和控制效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个性化疼痛管理能从主观上改变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疼痛的认知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觉和情感体验,已经作为第五生命体征被引起关注。胸部外伤患者受伤后,身体的疼痛和医疗治疗引起的疼痛,如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或开胸手术,留置胸管的过程中,随着呼吸和翻身活动,疼痛是持续存在的。通过正确的疼痛教育来改变患者的认知障碍和错误行为,可帮助患者调整自身的错误认识,建立积极和正向性的应对疼痛的方式。表1中可以得出,通过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改变了患者对疼痛的错误认知。表2中可以看出,改变患者的疼痛认知后,带来的是患者疼痛评分降低,疼痛缓解后,患者的睡眠时间延长,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后逐渐恢复自理能力,不再依赖家属或陪护人的照顾;患者的心理负担也减轻,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也增加,有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让患者不再因为害怕疼痛而不敢咳嗽、不敢做深呼吸及不敢移动身体[12]。任晓凤[13]也指出患者对疼痛的认知与疼痛的缓解起到正相关的作用。

3.2 个性化疼痛管理能提高患者和护士对疼痛知识的掌握 表1、3患者的满意度高低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接受程度和护士提供的疼痛认知教育有一定的正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只有38.2%的患者会考虑到与医生讨论疼痛的问题,52.2%的患者有想到了解疼痛的问题,82.4%的患者认为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讲解关于疼痛的知识[14-15]。患者原有的文化知识水平是由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环境决定,但可以通过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进行正确疼痛知识的教育,掌握到这些疼痛方面的知识,教育内容包括疼痛是如何产生的、疼痛怎样表达、怎样来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做些什么能缓解疼痛等方面。每天接触的疼痛宣传画册、疼痛控制教育、心理疏导、物理治疗及音乐疗法等,可提高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接受程度[16]。护士对疼痛知识的掌握,需要医院建立有系统的疼痛培训机制[17]。从2011年起,全国范围内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项目,对癌症患者的疼痛引起了高度重视,因而在大部分的三级医院也产生了许多的疼痛护士,疼痛护士通过每天评估患者的疼痛,了解镇痛效果,与医生共同制定患者的诊疗护理计划,以提高对患者的疼痛护理质量[18-19]。对癌痛慢性疼痛的认识逐渐引起重视,但是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急性疼痛,医护的关注还是不够的,所掌握的知识也是不够的[20]。

3.3 患者疼痛认知教育的充分程度决定了疼痛护理质量的水平 刘敏君等[10]研究中指出,构建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持续提高疼痛护理质量,更好地发挥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疼痛评估的主体是护士,其作为疼痛护理质量评价的敏感指标,而患者参与决策是实现优质疼痛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还建议以患者疼痛信息告知充分程度的评价代替患者满意度的评价,作为疼痛结局评价指标。这样不难看出,对患者的疼痛认知教育尤为重要,并且疼痛认知教育的充分程度更加能体现疼痛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和金,焦鹏辉,李一杰,等.115例胸部外伤诊治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2):104-105.

[2]章骁颖,唐燕,郑冬云,等.心理干预对外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伤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183-184.

[3] Murata H,Salviz E A,Chen S,et al.Case report:ultrasound-guided continuous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 for outpatient acute pain management of multilevel unilateral rib fractures[J].Anesth Analg,2013,116(1):255-257.

[4] Dhillon T S,Galante J M,Salcedo E S,et al.Characteristics of chest wall injuries that predict postrecovery pulmonary symptoms:a secondary analysis of data from a randomized trial[J].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5,79(2):179-186.

[5]余婕,李小燕,周阳,等.基于格林模式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J].护理学杂志,2015,30(19):20-23.

[6]孙胜男,张春玲,高小雁.骨折患者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50-251.

[7]朱姗,卓冬红,朱文洁.个性化疼痛管理在血液病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5,22(11):120-121.

[8]傅欢香,谭颖徽.强化疼痛教育对跟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疼痛认知及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5):17-20.

[9]张艳,吴静.护理干预对于肋骨骨折非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111-112.

[10]刘敏君,童莺歌,田素明,等.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125-1128.

[11]刘胜利,杨霞,舒艳.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4):92-95.

[12]张凌云.术前疼痛教育对腹部术后疼痛缓解及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4,34(9):124-125.

[13]任晓凤.术前疼痛认知教育对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30-31.

[14]叶兰英,倪家晶.骨科患者术后疼痛认知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3):426-428.

[15]王晓杰,孙红,高娜,等.外科术后急性疼痛控制结局现状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8):3005-3006.

[16]周丽珍.个体化护理在骨科病人疼痛管理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28):2644-2645.

[17]范晓玲,许华群,周芬华.粤北地区二级甲等医院临床外科护士疼痛认知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15,7(5):440-442.

[18]黄钦,陈阳阳.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患者疼痛评估与心理痛苦筛查的护理实践[J].护理学报,2014,21(5):43-46.

第3篇:疼痛管理范文

萧山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0

【摘 要】目的:观察在骨折患者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1 月-2015 年2 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100 例,将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50 例患者)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导管护理、康复锻炼等,观察组则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与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0%,远小于观察组(98.0%),差异显著。结论:在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缓解消极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骨折患者;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满意度

近年,我国的骨折发生率持续增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受伤后因为失去行走及自理能力,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身体上的疼痛则会促使其出现烦躁、焦虑等消极心理,不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康复进程[1]。所以,在常规护理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给予一定的疼痛护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生活质量。笔者观察了在骨折患者中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 年1 月-2015 年2 月之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00 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与有关的诊断标准相符合,且没有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共50 例患者,包括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年龄19-65 岁,平均(37.5±3.1)岁,骨折部位:下肢骨折29 例,上肢骨折15 例,其他6 例;观察组共50 例患者,包括男性29 例,女性21 例,年龄18-66 岁,平均(37.8±2.6)岁,骨折部位:下肢骨折28 例,上肢骨折16 例,其他6 例。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基本资料在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导管护理、康复锻炼等,观察组则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针对疼痛给予以下各方面管理:

一是科学评估患者病情;二是系统考察与培训护士;三是知识宣教;四是外界因素护理。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疼痛评分标准:重度疼痛7-10 分,中度疼痛4-6 分,轻微疼痛1-3 分,无疼痛0 分,疼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最终评价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满意率与非常满意率之和即为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时采用了统计学软件spss19.0, 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计数数据,采用(均数± 平均差)的方式表示计量数据,其组间比较则分别采用X2 与t 加以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分结果:对照组不满意7 例,满意28 例,非常满意15 例。护理满意度为86.0%;观察组不满意1 例,满意11 例,非常满意38 例。护理满意度为98.0%,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于身体上的剧烈疼痛,很容易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各项生命体征异常,不利于展开后续治疗。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个性化的疼痛护理,从而有效减轻其心理压力与生理疼痛[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0%,远小于观察组(98.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缓解消极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丽芳, 翁留宁.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6(24):20-22.

第4篇:疼痛管理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52例创伤骨科患者纳入本研究,在性别上,男女34例,女18例,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为(39.8±4.2)岁,其中胫腓骨骨折12例、胫骨平台骨折13例、髌骨骨折17例,足踝骨折10例,在致伤原因上,41例交通事故,9例坠落伤,2例机器绞伤,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52例患者分为疼痛护理管理组(n=26)与对照组(n=26),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致伤原因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影响实验效果。

1.2 护理方式

1.2.1 对照组

对于本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用药护理、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等内容。

1.2.2 疼痛护理管理组

对于疼痛护理管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新护理理念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很多护理人员都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开展工作,以为只有患者在无法忍受痛楚时才有必要止痛,没有意识到提前镇痛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与医疗技术的进步下,疼痛理念在不断的更新,为了满足患者的客观需求,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患者疼痛,为此,护理人员必须要转变常规护理观念,加强对患者的关爱[1]。

第二,开展系统的培训考核

对于护理人员,需要开展系统、针对性的疼痛知识培训,邀请专门的药物镇痛专家与疼痛管理专家开展全方位培训,帮助护理人员掌握疼痛相关概念、疼痛护理措施、骨科治疗方法、镇痛药物作用、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

第三,成立管理小组

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我科室成立了专门的疼痛管理小组,负责疼痛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由护士长负责指导、护理业务查房、小组讨论、实践指导等工作,让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可以掌握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与综合水平。此外,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学会帮助医师科学评估疼痛原因,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患者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观察患者疼痛表现,合理使用止痛药物。

第四,疼痛护理

疼痛护理措施有非药物干预与药物干预两种类型,其中,非药物干预包括环境处理、护理、早期冰敷等内容,在患者入院后,要为其安排通风与采光环境好的病房,避免由于环境因素让患者产生紧张心理,同时,对患者开展正确的护理,降低局部疼痛与软组织挫伤发生率。此外,在骨折早期,要为患者科学采用冰敷处理法,减少局部出血与水肿。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使用音乐疗法,该种方式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提升舒适感[2]。

第五,疼痛教育

在患者入院后,要对患者与家属开展针对性的疼痛教育,目前,很多患者与家属对于疼痛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使用镇痛药物会出现毒副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要帮助他们转变这种思想观念,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疼痛治疗。

1.3 评价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分为完全缓解、中度缓解、轻度缓解几个部分,完全缓解即患者疼痛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无痛感;中度缓解与患者疼痛症状未完全消失,但是影响不大;轻度缓解即疼痛未消失,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以完全缓解来计算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疼痛管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3.1%,前者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护理管理组、对照组患者疼痛情况缓解程度对比示意表详见表1。

表1:疼痛护理管理组、对照组患者疼痛情况缓解程度对比示意表

3 讨论

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创伤、手术方式、术后固定、、特殊治疗与功能锻炼均是导致疼痛的重要诱因,临床研究显示,骨科患者中的疼痛感是最强烈的,此类患者的疼痛已经引起了临床中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镇痛措施与疼痛护理措施。骨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要护理内容就是疼痛管理,科学合理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存质量[3]。

第5篇:疼痛管理范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76

胃癌是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 2]。本研究将近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11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5年 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为首次确诊晚期胃癌, 预计生存时间均 >6个月, 排除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其中男 68例, 女 42例;年龄 18~68岁, 平均年龄 (56.5±7.8)岁。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55例。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疼痛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 具体如下:①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癌性疼痛, 告知患者疼痛程度与环境、疼痛敏感度、其以往的生活经历、疼痛体验等因素有关。给患者讲解疼痛评估方法。②癌性疼痛是晚期胃癌患者的一个重要表现, 疼痛程度较严重, 多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极大痛苦, 同时造成心理负担, 所有多数患者表现出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 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宣教, 给患者和家属讲解疼痛产生的原因、疼痛的治疗方法、药物使用方法以及药物干预产生的副作用等相关知识。让患者和家属认识什么是药物成瘾性, 告诉患者产生药物成瘾性的因素与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方式等情况有关, 认识到药物成瘾性的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一般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 根据患者的疼痛描述将疼痛分为 5个等级:Ⅰ级疼痛:无疼痛感;Ⅱ级疼痛:有轻微疼痛感, 可被忽视;Ⅲ级疼痛:有疼痛感, 但不影响日常生活;Ⅳ级疼痛:有严重疼痛感, 影响日常生活;Ⅴ级疼痛:有剧烈疼痛感, 需卧床休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表总分 10分, ≥8分视为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2 结果

2. 1 疼痛程度 观察组Ⅰ级疼痛 9例, Ⅱ级疼痛 8例, Ⅲ级疼痛20例, Ⅳ级疼痛18例, Ⅴ级疼痛0例;对照组Ⅰ级疼痛3例, Ⅱ级疼痛6例, Ⅲ级疼痛12例, Ⅳ级疼痛31例, Ⅴ级疼痛3例。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为 98.2%(满意 54例, 不满意 1例),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7.3%(满意 48例, 不满意 7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癌性疼痛是多数晚期胃癌患者存在的问题, 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情况严重时可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痛苦, 极不利于患者预后[3, 4]。所以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管理和干预是临床治疗普遍关注的问题。优质护理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管理是根据患者癌性疼痛表现给予进一步干预, 为患者预防、缓解疼痛提提供有效条件[5]。告知患者以及家属癌性疼痛产生的原因、疼痛的干预方案以及用药剂量、用药方式、用药时间等相关注意事项, 以此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发挥疼痛干预效果,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外利用疼痛转移法转移患者注意力, 缓解疼痛, 必要时可利用药物止痛。优质护理的实施加强了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交流和通过, 让患者和家属对癌性疼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有利于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管理质量。

第6篇:疼痛管理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肛肠科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行诊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如下:①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手术;②患者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③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理解能力过于低下者;②造血功能异常或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具有其他重大器质性病变者;④患有直肠癌或炎症感染者;⑤不能完成该研究或临床依从性过差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18~65岁,平均(35.26±4.18)岁,病程1~7年,平均(2.32±0.87)年,其中肛瘘者20例,混合痔17例,内痔6例,外痔7例,肛裂10例;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18~63岁,平均(34.15±4.32)岁,病程1~6年,平均(2.44±0.95)年,其中肛瘘者21例,混合痔18例,内痔5例,外痔7例,肛裂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整体情况,定时换药,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注意患者情绪,给予及时安抚以及镇痛护理;观察组行疼痛护理管理模式:①成立专业小组。由医院主任、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相关专家以及护士长等建立专业的疼痛护理小组,分析患者在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疼痛情况较为严重的时段,制定护理方案进行重点护理,并制定监督方案。②临床实施。对临床护士进行定期培训,讲解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以及个体化镇痛的理念,在患者围术期进行合理镇痛,缓解患者痛苦,防止伤口撕裂以及伤口感染等相关要点,由专业小组人员每天不定时进行临床检查,了解护理方案的落实情况,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案的漏洞及不足,并进行适当整改。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到配合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重要性,缓解对换药以及手术的排斥感,指导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促进伤口愈合。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受患病部位以及检查治疗方式影响,患者往往出现紧张、羞耻、排斥甚至厌恶等情况,患者临床依从性不佳,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治疗,积极配合。 

1.3 观察指标 

1.3.1疼痛改善情况 使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3]。其使一条两端分别为“0”和“10”的游动标尺,使用时需将背面面对患者,让患者结合自身疼痛情况在直尺上标出相对应位置,数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强,由医生根据标出位置进行评分,统计患者评分情况。 

1.3.2 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护理满意度根据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定,问卷共10题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对护理的满意度越好,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填写。 

1.3.3临床依从性 根据医院自制的依從性调查量表进行判定,此问卷一共包含4个项目:遵医嘱服药、定时换药、清淡饮食以及日常生活管理。每个项目包含4个小题,按照5级评分,依从性为各个项目评分总和,总分为8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依从性越好。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疼痛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临床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前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临床依从性 

观察组遵医嘱服药、定时换药、清淡饮食、日常生活管理以及依从性总分分别为(18.66±1.34)分、(17.45±2.26)分、(18.45±1.38)分、(17.21±2.15)分以及(73.75±5.14)分,对照组分别为(17.78±2.15)分、(16.15±2.47)分、(17.48±2.45)分、(15.13±2.86)分以及(65.44±5.07)分,观察组临床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肛肠疾病临床较为常见,病程长,给患者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目前医学记载肛肠部位疾病可达70余种,临床以痔疮、肛裂以及肛瘘较为多见,多是为炎症侵犯所致[4]。其中痔疮主要是痔下静脉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临床可见皮下生成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压力增加时会脱出肛外,目前以手术切除法为主;肛瘘一般行瘘管切开术治疗,需将楼管内肉芽组织刮去,创面填塞纱布并定期换药;肛裂是患者产生肛管处剧烈疼痛的主要原因,愈合困难,通过手术切除创面较大,伤口愈合缓慢,术后换药、小便以及排气时将反复对伤口进行摩擦,内括约肌的不定时痉挛以及收缩也将对患者切口进行刺激,疼痛剧烈[5]。

疼痛护理管理应用于临床获得患者以及专家认可,可有效改善常规护理中患者与护理人员沟通较少,剧烈疼痛时默默忍受,或服用过多止痛药引起不良反应以及对临床治疗产生消极抵抗心理等弊端。其主要通过建立专业小组,制定临床护理方案,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运用多种疼痛护理方式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同时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定期考核,使疼痛护理得以有效落实。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改善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依从性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体现出经系统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规范的针对性超前镇痛、个性化镇痛以及多模式镇痛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促进创口愈合速度。专业小组在围术期仔细观察患者整体情况,统计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护理人员在麻醉失效前先进行超前镇痛,减轻疼痛程度,对于个别对疼痛耐受较差的患者,格外加大镇痛力度,进行个性化镇痛护理,同时鼓励患者多与他人进行交流,转移注意力。要求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换药技巧,要求动作轻柔,防止伤口的再次撕裂或加重,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病房内可放置鲜花,保持整洁干净,定时播放音乐,缓解患者紧绷情绪,提醒术后及时排尿,防止尿毒症的发生。定期进行考核,统计考核相关项目情况,使临床护理规范化,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人员的信任以及临床依从性,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在肛肠科应用疼痛护理管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燕芳,刘雪芳,陈芳.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3):219-221. 

[2] 张春蓉,胡兰苹.综合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6,6(7):45-46. 

[3] Aitken,R. C. B.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S].1969. 

[4] 馬明娟,周静.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1):1178,1180. 

[5] 郭璐瑜,郭丽娟,吕美玲.综合护理干预对非手术型痔疮患者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204-206. 

第7篇:疼痛管理范文

【关键词】 疼痛; 无痛病房; 腹股沟疝; T淋巴细胞亚群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4-0152-02

doi:10.14033/ki.cfmr.2016.24.087

外科术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无痛病房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已在骨科广泛应用,近年来在肝脏外科亦有报道,其可以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术后痛苦,有助于术后恢复。本研究旨在分析无痛病房规范化管理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及实施管理后患者的T淋巴细胞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科室2015年6-12月收治的39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收入无痛病房(研究组)和普通病房(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56.0±3.5)岁,腹股沟斜疝18例,腹股沟直疝3例,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压病5例,冠心病1例,陈旧性脑梗死2例。对照组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53.0±2.1)岁;腹股沟斜疝17例,腹股沟直疝1例,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4例,冠心病2例。两组入院后检查过程一致,对年龄>70岁者,常规查心脏彩超及肺功能。入选条件:无严重心肺疾病等手术禁忌证;血压、血糖控制平稳;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复发疝、双侧疝、腹股沟疝嵌顿、感染、鞘膜积液者除外。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式 两组均采用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硬膜外阻滞麻醉,植入强生超普网片,补片由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术中处理方式一致,均未预防使用抗生素。

1.2.2 疼痛管理 研究组采用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采用按时镇痛为主、多种镇痛方法结合,包括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建立疼痛护理单,按词语描述量表进行疼痛评分。住院患者于手术前1 d建立患者疼痛评估表,术后给予自控镇痛泵联用帕瑞昔布40 mg,1次/d,连用2 d,2 d后给予塞来昔布200 mg,2 次/d,连续3 d。术后3 h实施首次疼痛评估,若疼痛分值≥7分,每小时进行1次评估;若4分≤评分≤6分,每4小时进行1次评估;若1分

对照组采用自控镇痛泵+按需止痛模式,在患者主诉疼痛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镇痛药。镇痛药物:帕瑞昔布、塞来昔布、地佐辛、氯诺昔康、哌替啶等。

1.2.3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方法 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

24 h、术后48 h,采清晨空腹血,使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生产)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的疼痛控制效果以及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比较两组疼痛控制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3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比较

两组术后CD3+、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较术前均有所降低,CD4+/CD8+比值均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

调查显示,研究组满意度为85.7%(18/21),高于对照组的55.6%(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疼痛已成为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可导致机体出现焦虑、烦躁、失眠、血压升高、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心理的变化[1]。2010年在蒙特利尔召开的第13届世界疼痛大会上宣布获得疼痛管理是一项基本人权[2]。有调查显示,接受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中,75%的患者担心术后疼痛,92%的患者迫切需要术后镇痛,80%的患者反映镇痛不足[3]。减轻疼痛是住院患者的基本需求,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是康复外科理念的核心措施之一,是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早期肠内营养的前提[4]。为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快速康复,国内已有医院在骨科、肝脏外科及肛肠科相继建立无痛病房,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5-7]。

手术应激与术后疼痛常常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有效的镇痛及睡眠,可改善术后近期机体细胞免疫功能[8]。T淋巴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系统中功能最重要的一群,不同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异常均可以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表面共有标志物是CD3+分子,根据细胞表面是否表达CD4+和CD8+将T淋巴细胞分为CD4+和CD8+两个T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CD8+T细胞则抑制机体免疫应答,正常情况下,CD4+T细胞与CD8+T细胞所代表的两大类最主要的T细胞亚群互相协调,相互制约,共同参与对机体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9]。

本研究将39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收入无痛病房(研究组)和普通病房(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和疼痛控制满意度,并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T淋巴亚群与手术、疼痛的关系。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评分、镇痛效果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腹股沟疝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可以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术后近期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袁青,黄蓉,赵龙桃.无痛病房的开展现状及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114-1116.

[2] International Pain Summit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Declaration of Montréal:declaration that access to pain management is a fundamental human right[J].J Pain Palliat Care Pharmacother,2011,25(1):29-31.

[3]史占军.更新理念,满足患者的无痛权益关节外科无痛病房的现状与未来[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2):140-141.

[4]周红,乔晓斐,荚卫东,等.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7(6):647-649.

[5]方淑莺,康焱,黄天雯,等.无痛病房模式在早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33(2):202-205.

[6]荚卫东,乔晓斐.精准肝脏外科时代无痛病房建设[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6):415-418.

[7]谭嗣伟,梁存河,粟光明,等.65岁以上老年痔患者手术治疗的无痛病房管理体会[J].结直肠外科,2014,20(5):322-325.

[8]张川蓉,任瑞芳,赵晓文,等.双向干预疼痛及睡眠对胆道探查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41(5):475-477.

第8篇:疼痛管理范文

【关键词】 无痛病房; 骨折; 机体疼痛; 满意度; 护理管理

Application of Painless Ward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 and Its Effect on Pain and Satisfaction/OUYANG Lang,YANG Yue-ying,OUYANG Li-yi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06):078-081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inless ward management mode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Method:79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outine group,and the patients received general nursing mode;painless ward was set up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y 2016,improved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79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The nursing satisfaction,evaluation score of life quality,pain degree and comfort level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patients in research group was 96.20%,which was higher than 77.22%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ainless ward; Fracture; Body pain; Satisfaction; Nursing manag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in Qingxin District of Qingyuan City,Qingyuan 5118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6.021

骨科主要收治的疾病类型包括骨折、风湿性关节炎等,对于此类患者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固定骨折部位、手法复位、用药治疗等,但治疗期间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机体疼痛感,影响患者身心舒适度[1-2]。而骨科医护工作者应积极改进科室传统护理模式,以患者机体感受为护理目标,为其提供舒适护理服务,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关怀护理、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等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本院科室设置无痛病房,科室护士长联合医院领导层制定全面的无痛病房护理管理计划,明确具体的护理计划、服务流程、及操作标准过程等,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以将其机体疼痛作为护理目标,开展护理服务[3-4]。本文研究在骨科建立无痛病房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4年2月-2016年5月骨科科室实施两种护理管理模式,将不同时间段收治的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79例骨科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X线片检查、手法触诊等确诊为骨折;患者主诉骨折部位疼痛,影响日常活动[5]。排除标准:交流障碍患者;合并严重并发疾病的患者;不能较好配合研究患者。常规组包括男47例,女32例,年龄25~75岁,平均(46.2±9.6)岁;疾病类型:车祸导致多处骨折伤21例、跌倒导致股骨颈骨折20例、风湿性关节炎30例、踝骨骨折8例;平均住院时间(30.2±5.6)d。研究组包括男45例,女34例,年龄26~73岁,平均(47.9±10.2)岁;疾病类型:车祸导致多处骨折伤20例、跌倒导致股骨颈骨折21例、风湿性关节炎31例、踝骨骨折7例;平均住院时间(31.5±6.0)d。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接受一般护理模式,包括为入院患者积极评估疾病现状、为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检查工作、疾病确诊后及时告知患者病情、进行知识宣教、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及主诉,提供较好治疗环境,对于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及时告知手术具体过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加强护患沟通,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疼痛表现,监测体征变化,为其加强干预。及时遵医嘱为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做好护理、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早期行健康指导,强调术后家庭疗养要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加强术后随访干预[6-7]。

1.2.2 研究组 骨科建立无痛病房,(1)首先成立无痛小组,组员包括护士长、骨科医师及护师等,所有成员均需接受专业培训、内容包括疼痛评估、干预、药物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心理关怀、舒适护理服务等,定期组织接受培训;护士长应及时为组员组织讲座授课、邀请兄弟医院的著名骨科医师来院进行经验交流,护士的主要任务包括对入院患者积极评估疼痛情况、掌握疼痛药物干预的指征,制定护理诊断,积极落实止痛措施[8-9]。(2)患者入院后及时提供健康指导,包括为其加强疾病知识宣教,为患者发放健康指导,让患者了解疼痛知识,为患者讲述无痛病房概念,包括常用的镇痛药物,加强护患交流,及时评估患者对于疼痛知识的理解程度,嘱咐患者准确描述自身疼痛表现与性质,护士应及时在术后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如患者24 h内主诉疼痛次数超过2次即符合用药标准。(3)患者入院当天,应及时了解疼痛情况以及镇痛需求,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嘱咐患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告知无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痛,而是最大程度上降低疼痛感。患者入院后次日,护士应及时评估患者机体健康状况,了解患者骨折表现、机体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创伤情况,提前制定患者术后镇痛方案。(4)手术结束后及时护送患者返回病房,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术中体征变化及术后体征变化,为患者加强术后镇痛模式,按照疼痛评分采取疼痛措施,疼痛早期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进行镇痛,医师下达长期医嘱,根据患者表现而选择用药。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表现,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2)采用疼痛测评表(VAS)观察患者干预后机体疼痛情况[10],采用10分制,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对患者日常活动影响较小,无需用药干预;中度:4~6分,患者感到疼痛,可使用药物缓解;重度:7~10分,疼痛感觉较重,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患者不能忍受,需及时采用措施干预。疼痛缓解度=(无痛例数+轻度疼痛例数)/例数×100%。(3)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估[11],主要指标包括日常活动、户外活动、社会融入度及心理情绪等,总分为100分,单项指标为25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较好。了解患者住院期间机体舒适度表现[12],主要指标包括:机体舒适、内心情绪波动、环境舒适等,总分为10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20%,高于常规组的7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5.630,P=0.000),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表现比较 研究组患者经护理管理干预后,疼痛缓解度为84.81%,高于常规组的4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5.860,P=0.000),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常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机体舒适度表现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无痛病房的建立主要由护士、医师等共同组成,其中护士是与患者联系的直接途径,护士应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评估疼痛表现、实施具体止痛措施、了解患者疼痛程度、鼓励安抚其不良情绪、提供舒适缓解护理、进行健康指导工作。大部分患者表示对于临床护理服务工作感到满意;且科室通过建立无痛病房,通过围手术期全面病情监测、加强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服务等;疼痛是骨科患者主要存在的护理诊断之一,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为患者做好治疗及用药措施,此外,还需重点监测并改善疼痛情况,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13-14]。

文献[15-16]研究表明,对于骨科患者机体疼痛度缓解程度与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环境、镇痛用药、操作技能及沟通等均存在较大联系,而骨折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导致患者入院后机体已经存在较大的疼痛表现,因此护士应早期评估、及时控制、建立镇痛计划、并在住院期间积极进行疼痛管理[17-18]。而本次研究中,建立骨科无痛病房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疼痛表现,通过全程干预,有效将患者疼痛感受控制在可承受范围,提高患者机体舒适度。无痛病房中由专业接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作为实施主体,为患者提供综合护理服务,科室建立责任管理制度、实施分工制,普及人性化及舒适护理服务理念,及时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提高其身心舒适度[19-20]。

综上所述,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身心舒适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且持续性疼痛发作对于患者心理情绪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患者睡眠障碍、影响预后结果,而本次研究中在骨科建立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包括科室以护士长为首成立护理管理小组,重点针对研究对象进行入院时疼痛评估,医师建立长期用药镇痛计划,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疼痛表现并加强干预、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为患者宣教疼痛及疾病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机体疼痛,树立疾病治疗信心,采取适宜镇痛措施,建立无痛病房责任管理制,提高了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且干预后患者的机体舒适度评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机体疼痛缓解度较好。

参考文献

[1]凌红.OEC模式在骨科无痛病房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2):24-26.

[2]程金焱,沈洁.创建骨科无痛病房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140-141.

[3]李俊豪,张帅,黄其志,等.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应用于骨折患者疼痛控制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6):3719.

[4]王志红,乐汉娥,刘文杰,等.疼痛护理在骨科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骨科,2015,6(1):45-48,52.

[5]韦永鲜,陆晓生.骨科阶段性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109-111.

[6]张莉,梁爱华.骨科无痛病房优质护理工作模式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86-387.

[7]刘丽梅,杨元娇,古玉燕,等.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220-2221.

[8]任爱红,马秀琴,张海霞,等.循证护理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早期无痛康复的护理[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164-168.

[9]袁青,黄蓉,赵龙桃,等.无痛病房的开展现状及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114-1116.

[10]蔡小花,林琼,梁玲欢,等.个案追踪法在骨科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5):365-367.

[11]鲁雪梅.手术室皮肤管理小组在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作用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4):83-84.

[12]单月霞,耿云艳.骨科术后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2):93-95.

[13] Wootton C I,Elliott I A,Sengdetkha D,et al.Melioidosis:an unusual cause of recurrent buttock abscesses[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2013,38(4):427-428.

[14] Unbeck M,Sterner E,Elg M,et al.Design, application and impact of quality improvement 'theme months' in orthopaedic nursing:a mixed method case study on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3,50(4):527-535.

[15] Rodts M F,Glanzman R,Gray A,et al.Measuring outcomes in orthopaedics implementation of an outcomes program in an outpatient orthopaedic practice[J].Orthopaedic Nursing,2014,33(6):331-339.

[16] Otto C,Shemenski R,Scott J M,et al.Evaluation of tele-ultrasound as a tool in remote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at the 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 and the McMurdo research station[J].Telemedicine and E-health: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elemedicine Association,2013,19(3):186-191.

[17]章莲.无痛病房管理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3):58-60.

[18]董晓彤.骨折患者术后无痛护理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0):914-915.

[19]梁君.疼痛规范化管理在骨关节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7-28.

第9篇:疼痛管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7-0100-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7.053

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外伤,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固定,而手术后带来的疼痛等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睡眠和休息,同时还会影响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不利于术后的功能恢复[1]。为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往临床多使用单纯药物镇痛,其效果并不理想[2]。本院在临床工作中,对骨科手术患者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18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7例,女83例,年龄16~88岁,平均(48.32±15.09)岁;疾病类型包括:胫腓骨骨折、股骨干骨折、手外伤、踝部骨折和坐骨结节囊肿等;将1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大小、病情严重程度、骨科疾病类型、手术及麻醉方式等基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科术后护理,观察组进行下列疼痛护理干预。

1.2.1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耐心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重要性、手术疼痛产生的原因及注意事项等,积极做好术前后的宣传工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1.2.2 心理护理 患者在手术后,护士要主动热情地为患者进行服务,为患者摆放良好的肢置,耐心地回答患者的各种疑惑;通过图像等向其讲解有关骨折治疗的知识,消除其内心的顾虑[3]。为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各种需求,并尽量满足;为患者建立多种社会支持系统,共同鼓励患者。

1.2.3 生活护理 手术前为患者设置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并减少病房内的宣教,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干燥,及时为患者更换衣物[4]。手术后根据患者术中、术后具体情况,以及出现疼痛不适的原因,给予相应处理,使患者在术后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1.2.4 疼痛护理 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观察其对疼痛的反应,并认真评估其疼痛的程度,避免患者过度夸大和掩盖疼痛;在检查和治疗、护理时动作应轻柔、准确,尽量减少疼痛的刺激,对骨折部位要重点保护;使用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等,缓解其疼痛感;使用电视、书籍、报刊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无菌,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注意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脱落等,有引流管者应注意引流管护理,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术后有石膏固定时,检查末梢循环情况,观察石膏是否过紧,并给予护架保护,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肢体肿胀,减轻切口疼痛[5]。

1.2.5 止痛干预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适时使用镇痛药、物理镇痛等方式。使用镇痛药之前需评估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严格控制药物剂量,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药物代谢情况等选择性地使用止痛药,避免出现呼吸循环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认真观察药物所致患者的不良反应,尤其是第一次给药后[6]。

1.2.6 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沟通提高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认识,为患者提供功能锻炼等知识,如患者有肢体肿胀等,可通过抬高肢体缓解,并指导患者进行骨关节的屈伸活动,从而提高肌肉锻炼的力度,促进患者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采用VAS疼痛判定标准评价患者术后2、24、72 h的疼痛程度[7]。(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3)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后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72 h的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89%,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57,P

3 讨论

骨折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骨折患者的治疗,大都首选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手术治疗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即术后疼痛[8]。患者术后疼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性格、情绪、对疼痛的敏感度等主观因素与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更多的疼痛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与手术操作对机体造成的伤害、术后特殊与固定物应用、术后功能锻炼等因素有关;患者不同,其耐受阈值不同,同种程度、性质的疼痛在不同人身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疼痛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它会加重术后应激,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以及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极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其预后,积极有效的术后镇痛对手术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