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原生态保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标记已广泛地存在于中国文化和艺术之中。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原生态的特征,就为其艺术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生态保护则成为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二、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
由于原生态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一直处于被主体文化忽视的边缘地带,所以一直不为众人所知。但其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总和,一直引导着这一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所以,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保护这一民族的精神核心。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从研究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其寻求的是阐明不同地域的特定的文化特征。在文化研究,特别是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应当从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艺术形式和神秘的文化入手,以最自然的方式去了解最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
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瑰宝,但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其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艺术都是一个形式,要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原生态民族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样,原生态的民族艺术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民族艺术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民族文化,只有尊重民族文化内部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其次是要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很多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代表的往往是一个整体,在其内部有存在不同的分支和体系,因此保护多样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种类的多样性,也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再次要注重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空间和谐性。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集中的地区,建立相应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和谐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空间,尊重其民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和文化活动,尊重其变化发展规律,不进行人为的或刻意破坏其和谐性的活动。最后,尊重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体系,有着其独特的、巨大的凝聚力和穿透力,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其族人。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体系,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在不断的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的价值体系。因此,注重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结语
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都是民族独特性的体现,以自然的方式对其进行生态保护能够保持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本身的特点,保留二者的整体与差异性,保持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保护空间和谐型,延续涵盖性和包容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民族艺术是一种不可以商业化的自然状态。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如何保护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就成为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晏月平,廖炼忠.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与原生态民族文化转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75-76.
答:国家在制定这项政策时,根据全国不同草原牧区的实际,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测算数据,即禁牧平均每亩补助6元,草畜平衡每亩平均奖励1.5元。这只是测算的数据,并非每亩草原一律按照禁牧6元补贴、草畜平衡每亩按照1.5元奖励,因为不同载畜能力的草原,应当采取不同的补贴和奖励标准,这样才能体现公平。例如10亩就可以饲养一只羊的草原,同70、80亩饲养一只羊的草原享受同样的补贴,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草原类型、不同载畜能力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我区经过各方面专家的共同研究,提出以“标准亩”作为补贴的基本单位。
“标准亩”是指根据我区天然草原的平均载畜能力,测算出平均饲养1只羊单位所需要的草地面积为1个标准亩(根据2009-2010年我区最新草原普查数据,全区平均载畜能力为40亩养一只羊单位),其系数为1,大于这个载畜能力的草原,其标准亩系数就大于1,反之则小于1。利用标准亩系数,将禁牧实际面积换算为标准亩面积,再计算出1个标准亩的补助额,以此确定不同地区禁牧的补助额度。
问: 封顶和保底政策是怎样规定的?
答: 为了防止出现补助奖励两级分化的现象,我区提出要实行封顶和保底措施。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封顶和保底的具体标准不能搞全区一刀切,而应当同各盟市牧民的实际生活和收入水平挂钩。按照这一思路,结合自治区“十二五”期间农牧民收入年均增长12%的需要,提出了按照本盟市上年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进行封顶。保底标准将根据全区汇总后的实际情况,由自治区政府进行统一研究确定。通过采取封顶保底的措施,既可以有效防止垒大户的现象,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牧民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问: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否影响畜产品供应?
答: 实施补奖机制后,就全区来讲不会对畜产品的供应造成大的影响。原因是,从牧区来看,虽然短期内牲畜数量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通过草原的合理流转,将会有一大批牧业大户通过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科学养畜水平发展成为家庭牧场;还有大批的牧户通过牧民合作组织建设,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小区。今后牧区通过发展家庭牧场和养殖小区,在促进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同时,还能有效缓解牧区牲畜饲养量大幅波动,对稳定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稳定牧民收入,稳定牧区畜产品供给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从半农半牧区来看,我区有21个背靠牧区、连接农区的半农半牧区旗县,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产业结构蕴藏着巨大的畜牧业发展潜力。既具有承载牧区转移牲畜的能力,也具备北繁南育的优势,因此,半农半牧区是我区畜牧业生产重要的增长点。此外,还有农副产品资源富集的广大农区,通过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秸秆的加工转化,全面提升饲草料的生产供给能力,可以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充裕的物质保障。
问: 如何确保补奖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答: 一是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补奖机制,国家将采取切块下达任务的方式,目的就是要做到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切合实际。对我区而言,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草原生态环境、牧民收入以及地方财政等情况千差万别。为避免脱离实际、大包大揽,防止一刀切,我们也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分级负责制。总的想法是,工作重心下沉前移。自治区负责制定实施补奖机制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部署盟市任务,提供技术支持,承担监督、检查、指导、服务的职责。各盟市本着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各旗县的任务,并发挥承上启下、组织协调的作用。旗县作为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允许从实际出发,在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大原则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治区要同盟市、盟市要同旗县、旗县要同乡苏木、村嘎查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办的工作格局。同时,明确旗县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人,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将补奖机制的落实作为旗县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强化对补奖机制工作的监管。自治区组成了包括草原监理、草原监测、草原技术推广以及项目管理在内的四个专门工作团队。每个团队都明确了工作职责。草原监理团队由自治区草原监理局牵头,会同各级草原监理部门,负责对实行禁牧和草畜平衡的草原进行监督管理;草原监测团队由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和草原监理局共同牵头,会同各级草原监理和技术推广部门,负责对草畜平衡草原进行动态监测,为开展草畜平衡提供科学依据;草原技术推广团队由自治区草原工作站牵头,会同各级草原技术推广部门,负责对人工种植优良牧草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项目管理团队由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抽调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整个工程的项目库建设、项目区草原上图、档案管理以及相关管理软件的编制,要求做到禁牧和草畜平衡草原都要实现电脑上图,每一个享受补贴的牧户都要建档立卡。还要求上述各个团队都要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尤其是基层项目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可能的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技术,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为了保护和改善我区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牧区经济社会稳定,现将新一期生态奖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已与XX户牧民签订XX年《禁牧责任书》,签订完毕后,将XX年草原补奖资金通过惠农一卡通发放到牧民手中。
二、资金发放情况
自2011年以来,XX区按照XX市禁牧政策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全面禁牧,制定了《2016年至2020年XX区禁牧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禁牧执法大队,加大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力度。
XX区XX年草原禁牧补奖面积XX万亩, XX年中央为我区下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总资金为XX万元。通过与牧民签订禁牧协议书,对牧民进行补贴从而达到全面禁牧,XX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正在发放中。资金发放情况说明如下:
XX区现有牧民XX户,结合草原确权工作,经实地勘验测量,符合发放条件的牧民XX户,发放草原生态补奖资金XX元;其余XX户牧民不具备发放条件,暂缓发放草原生态补奖资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拒领生态奖补资金:涉及牧民XX户(毕力格),该牧民坚持要求按照原XXXX年发放的第一轮草牧场使用证确认草场面积, 与XXXX等牧民草场面积重叠面积较大,且大部面积已被厂矿企业占用,现状为非草地类型。XXX持有XX年XXX农场发放的第一轮草牧场使用证,矛盾无法调解。XXX从一期奖补起一直拒领生态补奖资金。
2、因涉法涉诉停发生态奖补资金:涉及牧民XX户(XXX)。XXX因采取不正当手段取得一轮证换发了第二轮草原使用证,XX区政府吊销其第二轮草原使用证,乔志高不服XX政府行政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国家最高法要求自治区高院重新审理该案件,目前案件仍在重审中,因权属不明,停发生态奖补资金。
XX因经济纠纷,区法院执行局将其草场及草场收益冻结,目前,法院未解除冻结决定,暂缓发放生态奖补资金。
3、改变草原使用性质暂停发放:XX户(XX),XX270亩草原已被厂矿占用,全部变为非草地类型,不予确权,不予发放生态奖补资金。XX草场基本被厂矿企业占用,部分在保护区内,如企业退出,恢复生态植被,可依据生态恢复情况再发,未恢复生态前,不予发放。XX草场基本被厂矿企业占用,全部在矿区综合治理区域内,如治理结束,生态植被恢复,依据生态恢复程度再发,未恢复生态前,不予发放。
4、牧民对核减企业占用面积有疑义:XX户牧民(XXX),牧民XXX部分草场被企业占用,我站占用面积进行实地测量,XX户牧民对核减面积不认同,因面积暂时无法确认,暂缓发放,准备聘请第三方有资质的测绘单位,重新测量,确认面积,确认面积经牧民认可后,再行发放。
5、登记面积全部征收:XX户(XXX),牧民XXX草场登记面积XXX亩,政府历年征收面积XXX余亩,不予发放。
6、草场边界纠纷导致无法核定补奖面积:XXX户(XXX),牧民XXXX草场重叠面积较大,虽多次调解,牧民之间互不退让,无法确定奖补面积。暂缓发放,现仍在组织调解中,如调解成功,确认面积,再行补发。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保护;法律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4-0055-02
一、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出台了《草原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刑法》等一些与草原治理有关的法律法规。随之,内蒙古陆续制定了两自治条例分别为《草原管理条例》《基本草牧场保护条例》;三个部门规章分别为《草原管理实施细则》《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草畜平衡暂行办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草原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制度上创造出西部民族地区草原生态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保护的良好社会环境。[1](P.44)
在草原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中,《草原法》第5条、第12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草原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草原管理条例》第4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政府积极保护草原、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草原管理实施细则》第7条明确规定:“集体所有草原由旗县人民政府确认草原所有权,核发《草原所有证》。嘎查村农牧民集体所有的草原,《草原所有证》发给嘎查村农牧业集体经济组织;已经属于苏木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草原所有证》发给苏木乡镇农牧业集体经济组织;已经分别属于嘎查村内两个以上农牧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草原所有证》分别发给各该农牧业集体经济组织。”第9条明确规定:“全民所有草原和集体所有草原,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从事畜牧业生产。”《基本草牧场保护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基本草牧场,是指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适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畜产品的需求,而确定的重点保护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草原。”《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第5条、第7条明确规定草原承包经营权可以合法流转;集体所有的草原承包在本集体内优先流转,流转时要保证草原等级的稳定,不能破坏草原资源。 [2](P.35)
二、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效果评析
文章上述这些法律法规遵循新理念,加强了草原监理体系建设,规范了草原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明确草原权属,为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实现草原畜牧业和谐发展创造出良好氛围,具体表现在:
第一, 在制度上营造出草原资源保护的良好环境。《草原法》较为完整地规定了草原资源生态保护的各项基本制度,不仅完善了法律层面意义上的禁止传统的过度开垦草原、禁牧和休牧,还预见性地规定了中部草原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矿产企业开采作业活动、维持半干旱地区的草畜平衡、发展生态性草原地区民族特色的旅游活动管理等制度。[3](P.23)与此同时,《草原法》还着重于加强规范一系列关于草原的各种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补充了草原行政执法的配套监督检查、相关人员法律责任方面,建立了一种有效法律机制,健全了草原生态资源管理机制内容。《草原管理条例》《基本草牧场保护条例》《草原管理实施细则》《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和《草畜平衡暂行办法》构建了内蒙古草原资源生态保护、监督体系,加大了草原纠纷案件的执法力度,依法解决草原权属纠纷,明确草原权属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落实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打破草原粗放经营模式和固化均衡的传统,实现草原生态管理体制等,为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氛围。[4](P.56)以2011年为例,包头市政府就针对西部高原地区草原结构的特点制定、拟制了《包头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这一方案不仅进一步强调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的总体思路和原则,还规定了符合当地经济水平的草种补贴标准、禁牧补贴标准等具体配套政策,从而细化了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范围和保障措施;同年达茂旗、九原区、固阳县这三个旗县提交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试点的申请,并已得到包头市政府批复,已开始加紧运作各自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巴彦淖尔市通过大量调研,由政府牵头,组成制定行政规章的领导小组,在分析当地草原管理机构提供的基础数据上颁布了《巴彦淖尔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牧草良种补贴实施意见》,这一实施意见对巴彦淖尔市具体落实草原补奖植物种类和草种补奖标准做出了配套的政策规定,现已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并通过审核。鄂尔多斯市派遣技术人员对各旗区基层政府、村委会、牧民进行相关草原补奖具体实施方案的专业指导,对其所制定的补奖补贴政策进行评审,使草原生态补奖方案和牧草良种补贴方案的落实与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的总体思路和原则相一致。
第二,在实践工作中营造出草原资源保护的良好环境。在草原保护意识方面,上述法律法规颁布出台后,广大农牧民自身合法权利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基层草原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的遵法、用法积极性明显增强,[5](P.76)以2011年为例,包头市针对本地区的希拉牧仁草原相关矿产企业、牧区的农牧民推行了一系列有关草原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持续进行宣传的车辆、人员有26台、67人次,地方电视和广播草原法规专题讲解11次,共发放蒙汉文宣传材料8100余份、举办草原法律业务培训班10期、培训农牧民7723人次、基层草原监理员34人次。巴彦淖尔市以“保护草原生态、共筑美好家园”为内容举办了草原普法专题活动,制定了《关于开展2011年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制作了专题节目对草原征占用内容进行重点报道,通过地方媒体重点针对草原上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形式多样的各项草原保护法律法规学习。鄂尔多斯市的各级草原监理人员在村民委员会、那达慕召开之际举办了各种形式多样的草原保护法律法规培训班,向广大农牧民播放微电影和PPT,生动地讲解了草原保护法律法规,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草原围栏面积和禁牧面积方面,以2011年为例,农牧业厅、财政厅首家批复了《包头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6](P.75)同年包头市政府又在原有基础之上进一步制定了《包头市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助任务》,明确规定包头市草原禁牧目标为2415.29万亩,全市补贴多年生牧草保留补贴面积21.42万亩,即按照4个等级进行分类补奖,多年生牧草70元/亩、一年生牧草30元/亩、饲用灌木15元/亩和10元/亩。据统计,20011年全年巴彦淖尔市就多年生牧草共补贴资金600万元、新建面积达到20万亩,饲用灌木共补贴资金1000万元、新建面积达到100万亩。在草原保护的基础工作方面,包头市政府积极推动建立以市、旗县区的两级草原监理单位为核心的草原生态保护机制,其中包括市级草原监理机构1个、旗县区级4个、草原动监测点27个,该机制由包头市草原监理部门带头、围绕希拉牧仁草原生态现状进行监测分析、把乡镇作为检测单位制定调查路线,全面了解围封禁牧和草原保护的现状,从而制定相应的草原监测与评价机制对草原植被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同时,包头市农牧业局为强化草原生态保护基础工作,组建了草原生态补奖机制领导小组,依照各司其责的要求,按照部门职能性质特点具体分设了草原监理监测组、草原旅游项目管理组、草原人工种草技术支撑组三个小组,由行政正职担任组长、行政副职担任副组长,负责落实补奖机制的具体实施。巴彦淖尔市重点查处各类非法占用并开采草原、侵害牧民的违法行为,共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85起、非法临时占用草原案件56起、已进入审理阶段并结案的4起,遏制了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的趋势。
同时,西部各地方政府加大了基层草原监理机构建设,建立以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积极开展对所属的草原流转情况、相关草原承包家庭的调查,积极掌握草原流转的参与主体,草原流转收益的分配,草原生态的监测预警,草原生态破坏的形式、面积和时间等,及时将新问题和新发展反馈给立法机关,使之做出相应对策;认真核查草原矿产开发活跃区、草原违法开垦易发多发区的相关行政审批程序,尽快完善这些地区的行政处罚、恢复补偿等票据具体操作流程,降低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冯学智,李晓棠.我国草原法律体系的完善[J].草业 科学,2013,(5).
[2]斯庆图.内蒙古“一法一例一规章”草原法律体系的 实践探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6).
[3]王俊霞,贾志敏.内蒙古草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法律研究[J].内蒙古 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 ,(6).
[4]巩芳,王芳,长青,刘鑫.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意愿 的实证研究[J]. 经济地理,2011,(1) .
【关键词】生态旅游 资源保护 布置状况 调整措施
我国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之余,旅游产业日渐兴盛,旅游资源数量和规划形式五花八门,生态旅游便是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旅游模式。其主张将视野集中投放在生态自然景观改善层面之上,力图令游客精神需要得以全方位满足,避免对既有生态环境体系造成任何冲击弊端。不过因为我国经济和科研实力限制,在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机制设置上还存在诸多不足。该类机制是否能够得到落实健全,将直接决定今后旅游产业和我国综合国力竞争拓展前景,针对其加以精细化探讨验证,绝对是势在必行。
一、在我国开展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必要性论述
生态旅游模式,主张针对各类生态资源进行科学妥善性开发、沿用和保护,令游客在欣赏特色景致基础上,身心情感得到深刻的渲染。利用优质化且独特的自然景致吸纳广大游客之后,经济、社会、环境交互式关联性将顺势强化,进一步释放出生态资源既有的魅力。截至至今,生态旅游项目已经得到社会各类领域的认同,整体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然衍生转化出形式丰富多样的旅游业务组织方式。
当然,为了愈加深刻强劲地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健康良性控制进程,在生态资源开发应用力度必须予以适当加强。不过盲目地进行既有生态资源大规模开发活动,必然会给原有生态环境体系和经济结构造成不小的冲撞危机。须知,我国在生态资源保护法律机制搭建上存在诸多缺陷,某种层面上令生态资源开发约束效应全面弱化,一旦相关监督人员思想和行为产生任何懈怠反应,便会对生态资源造成深度破坏,令生态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步伐至此遗留显著的滞后迹象。生态资源一旦遭受侵蚀,生态环境整体价值自然大打折扣,所以说,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机制,便是这部分旅游事业可靠发展的保障条件。目前急需着手处理的,便是在生态旅游发展前提条件下,构建起健全完善样式的生态旅游资源监督保护机制,这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事业发展等,都将发挥关键性的影响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规划布置的实际状况研究
生态资源保护始终是生态旅游事业系统化发展的前提保障,对应保护机制可以为生态资源保护提供诸多便利支持服务性条件,随着时代进步,我国目前已经针对相关生态旅游资源实施特殊性的保护规范措施,希望借此令以往激烈的生态资源开发沿用行为得以适度克制。不过该类体制结构上还是存在诸多缺陷,实施过程中未能见得可观的整改实效,加上现场监管控制力度有待加强,使得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就此面临发人深省的改革困境。
(一)既有法律规范内容有待健全完善
尽管说如今我国已然制定实施诸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监督防护体制,法律监督力度得以适度强化,不过生态旅游中始终未见显著整改实效。当中许多法律体制的建设动机,都是进行各类游客基础权益保障,至于在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和保护上并未提供详细的规范要求。所以说,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一直都不能提供完善性的法律规范,如若长期放置不管,最终生态旅游资源也将难以得到妥善的保护。
(二)既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处理上不够科学合理
旅游机构在针对相关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和应用管理过程中,时刻将精力集中投射在个人利益获取层面之上,为了保证赢取经济价值的最大结果,在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事务上不够上心。实际上,为了快速拓宽生态旅游实际发展空间范畴,推动多元化旅游经济革新拓展步伐,有关开发商对生态资源才进行全方位或是过度开发。另外,因为对应法律机制约束效应的缺乏,使得相关主体在进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改造环节中,不能重视保护机制交叉布置的现实意义,随后造成严重的生态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这已经和预设的生体可持续化旅游事业发展观念,产生强烈的冲突迹象。
三、新时代下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监督保护机制的建设手段解析
(一)修缮相关立法监督体制
判定一类生态资源保护机制是否具备实效性,主要看其为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前景绽放做了多少支持辅助贡献。在此期间,需要构建起生态旅游资源专属样式的立法掌控体制,至此令生态旅游业务得以合法性规范控制。面对如今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实际保护状况,有关领导应该尽快地将相关保护机制贯穿到国家、地方立法体系之中,力图针对以往生态旅游资源过度开发行为加以强而有劲的约束掌控,维持后期多元化生态旅游实践项目管理的合理性,进一步为该类事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明确健全的法律指导建议,针对既有生态环境提供完善的保护功效。这类结论如今已经得到明确认证和推广,不管是对于多元化生态旅游保护机制,或是法律支持维护,都是极为有利的。
(二)构建起健全完善样式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机制
在进行立法缺陷修缮基础上,仍须构建起专业完善的生态旅游资源监督保护机制,并且交由旅游单位予以统一化管制。经过一系列立法约束之后,使得既有管理模式得到前所未有的规范。
首先,便是进行各类生态旅游资源持久性开发沿用,在严格化的资源保护机制指导作用下精心布置拓展各类生态化旅游项目。事实证明,唯独在生态环境资源良好状态控制作用下,各类生态旅游项目才能顺利交接。
其次,针对旅游管理机构内部所有职责内容进行合理认证,提升不同结构单元管制水准,使得生态资源保护的实际效果得以有机提升,特别是在生态旅游项目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提供妥善的保障,为生态旅游长效发展提供不竭推动力。
四、基于生态资源保护机制下的我国旅游事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建议补充
(一)布置拓展保留地方生态人文特色的民族旅游发展项目
第一,开放保留休闲功用且品质高端的民族乡村生态化旅游模式。此类旅游运营服务模式和既有民族乡村生态化旅游相互对比,时刻呈现出以下规范特征:时刻凸显民族生态文化的核心主导地位,随后衍生的旅游产品独具特色且可以提供游客多样的休闲服务,令该类群体多元化旅游观赏诉求得以有机迎合。这部分强调的生态化旅游产品的高端品质,就是说将民族生态文化基础性内涵在各类旅游资源中得以充分呈现,同时维持对应服务内容的规范性,满足主人社会的实际发展利益,并且兼顾社会、经济、生态,以及市场等多方利益。如才伦多森林农庄,其位于青海省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址公园内部,经过内部经营主体市场细致划分之后,主动进行各类旅游服务单元精确化定位设计,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现代体育和户外运动功能得以全方位融合,同步提炼公布出一类静养研习的理论内容,加快了后续系列森林生态多元化旅游产品的打造进程,过渡成为全面关照游客身心发展的现代民族乡村旅游模式。
第二,设置功能多元且专业的民族博物馆旅游控制模式。不同类型具有权威性的博物馆存在的核心功用,便是进行稀有的民族文化展示,经过和多元化生态旅游业务交接融合之后,便过渡成为广受旅游市场青睐的民族博物馆旅游,对于诸多民族区域来讲,属于一类饱含生命活力的民族生态创新化旅游业态。民族博物馆的主要吸引点,就是收藏容纳了不同类型民族物器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态多元化旅游项目中予以贯穿,可以强化更多游客主动游览的欲望。
(二)构建起科学健全样式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体系
为了顺利贯彻有限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效性,有关项目规划主体需要将生态化旅游活动特征、资源特殊性和区域实际气候状况等多方因素考虑进去,同时不断加大政府引导、扶持、投入等支持力度,鼓励全社会都参与该类资源保护工作之中,相信在生态社区主体规范体制牵引作用下,将尽快搭建起愈加科学有效的民族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控制体系,如不同层级政府立法保护机制、政府组织、学者参与的规范保护机制等。事实上,该类体系规划实施期间需要时刻秉承分类和立体保护原则,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生态资源进行全方位尊重,自觉地令该类体系转化成为现代我国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以及关键性指导行为。如在进行山地原有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保护过程中,要清楚地明白山地旅游风景区的最大吸引力,始终在于富有特色的原始自然风貌和山地文化。至于其间细致的保护管理工作内容将顺势细化为:
第一,保证人工防护建筑设置的少与精效果。在山地风景区,不宜多建人工建筑、人工景点,更不能新建寺庙,索道缆车也应尽量少搞。应做到数量少、质量精,讲究特色。不得不建的建筑或项目,也必须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制度。对已列人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的山地,还要遵守国际公约和标准。旅游线路和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要尽力做到不破坏自然景观,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物种生存和繁衍,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二,维持人工保护设施和既有生态资源体系的协调性。人工保护设施在选址、体量、色调、形式等方面必须讲究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山地建筑风格宜山野化、园林化,不宜人工化;空间布局宜分散,不宜过分集中;建筑色彩宜淡雅,不宜浓烈;建筑材料宜采用木石竹草,慎用水泥,有条件的地方应推广生态建筑。
(三)兼顾各方利益,同时重点保护东道主社区和游客利益
生态旅游业在国际范围内大力革新发展背景下,形成一类利益共同体,当中直接利益方将同步细化出不同地方政府、旅游投资商、东道主社区、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和游客等,同时还包括诸多间接利益方,想要切实地赢取我国现代多元化生态旅游事业可持续改革发展绩效,就必须事先针对上述共同体各自利益加以有效维护。处理好不同参与主体在生态旅游事业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将是判定一类区域生态旅游事业科学发展结果的重要指标。具体来讲,科学式的生态旅游事业,应该针对东道主社区提供合理数量的经济效益和改革发展动力,令他们自身能够不断强化对身边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
第一,旅游应该赋予各类游客一段饱含价值的经历,在此类理念控制范畴之下,不同层级政府和旅游业职能机构,需要竭尽全力地推动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机制构建速率;同时秉承整体利益维护观念,利用相关资源保护举措系统化制定实施途径,处理好东道主社区利益维护事务,特别是在进行生态旅游事业中当地居民利益过程中,要清晰地认知并控制该类社会群体参与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期间福利保障条件的合理性。
第二,全方位保护各类游客基础性利益,避免和其余利益方的冲突迹象,至此令特定区域生态旅游事业朝着愈加科学可持续化的目标方向过渡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经过内部资源多元化开发改造和沿用之后,衍生出别具一格的旅游规划控制模式,阶段化赢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为了顺势加快生态旅游事业的可持续革新发展速率,就必须搭建起完善样式的生态资源防护机制,同时主动完善相关立法制度,使得以往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缺陷得以调试改善。相信长此以往,必将为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独有功用发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童伟.论地方旅游资源保护法规的贡献与完善[J].滁州学院学报,2010,(01).
[2]于春雨.黑龙江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
[3]韦杰.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大众科技,2011,(01).
[4]胡洪亮.淮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推广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17).
[5]吕德.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利用研究[J].商,2013,(16).
关键词:草原生态变迁 生态保护 节水灌溉 高新节水
一、草原生态的重要性
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是我区长期依赖且将永久依赖的基本生态基础,在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起重要的作用。加强草地生态置换保护体系建设,加快牧民定居的步伐,对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发展、牧民增收,实现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草原生态变迁和保护
1.草原生态变迁
1.1草地退化沙化现象
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现象十分严重。根据2003年底数据统计,全地区可利用草场面积10859万亩,退化草场面积6929.5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64%,其中严重退化面积占40%,沙化草场面积545.99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5.03%,盐碱化草场面积458.86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4.23%。
1980年以来有375万亩的草场因严重退化、沙化和盐渍化而成为裸地,情况十分危急。目前草场覆盖度减少,草层低矮,据1981年的调查资料与60年代相比,山地草甸及山地草原植被总覆盖度平均减少5%,平原草地即草原化荒漠地和荒漠草地植被总覆盖度减少5~10%。其中超载过牧是造成草地退化最为主要的原因。
1.2草原生产力下降
据1981年调查资料与1960年资料相比,山地草甸及山地草原草层高度降低30~50cm,产草量每亩减少10~20kg,即1/5~1/3。平原草场即草原化荒漠草地和荒漠草地的草层高度降低5~10cm,亩产减少10~20kg。同时草地种类组成发生变化,优良牧草明显减少,毒害草,不食草大量增加。目前原始植被的面貌已不复存在,以禾草、苔草和杂类草为建群种的草甸植被已被千叶耆扁蓄和一年生杂草播娘蒿所代替。草地产草量和植物覆盖度不断下降,估计产草量比60年代下降30~60%。严重者下降60~80%。天然草地退化严重,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3水土流失严重,沙尘灾害加剧
阿勒泰地区草地严重退化面积为3446万亩,由于草地生态恶化导致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劣变,主要表现在土地沙漠化严重,沙漠侵袭绿洲趋势加快,洪水、沙尘暴频繁,强度不断增加。据调查从建国开始到80年代,准噶尔盆地沙漠在30年间向北扩展了20多km,近些年虽然有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使沙漠化进程减慢,但是仍然扩展了10多km,沙尘暴天数呈增加趋势。
2.草原生态保护
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是我区长期依赖且将永久依赖的基本生态基础,在加强草场保育,恢复天然草场的同时,大力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提供足够的饲草料是实现牧民定居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草原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
2010年底,阿勒泰地区牧民144343人,其中已定居42158人,占牧民总人口的和29.2%,仍有70.8%的牧民人口102185人未定居。这些牧户过着逐水草而迁徙、居无定所的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有30%牧民户均牲畜头数不到50头(只),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牧区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力过剩、人均占有牲畜数量偏少、草畜矛盾和人畜矛盾突出,已影响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阿勒泰地区行署提出,争取用8年时间,全面实现阿勒泰地区游牧民的标准化定居,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草原生态的逐渐恢复和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保证措施
全地区水利发展与改革要围绕水资源调配如何建设这一主题,在确保跨流域调水的同时,以保障、支撑和促进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起城乡供水、城乡节约用水、城乡水安全、城乡清洁饮水、城乡景观水利、城乡水资源保护、水利多元投入、水利工程高效管理等“”保障体系;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方针。
1.加快农牧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耕地草场不足、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农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打破“瓶颈”,必须先走“节水、增水、增地”之路,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水灌溉项目的机遇,大力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把“节水、增水、增地”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来抓,今后,新开工的农田、草场水利建设项目都要采取节水措施,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技术。要加快现有灌区的节水改造,通过节水和高效用水,实现土地的有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尽快实现牧民户均50亩饲草料地、农民人均10亩耕地的目标,为农牧业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我区生态环境脆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生态环境质量会严重下降,使生态旅游无法开展,而且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障生态旅游的顺利运行。
3.围绕大中型水利项目建设,加快水能发展
以建设全疆重要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区和水电基地为目标,围绕引额济克、引额济乌等大型水利项目的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水平。利用中小型水利工程,加快发展农村小水电。通过整合水电资源,努力降低电价,吸引高耗电企业来阿勒泰投资落户。要在全力配合自治区做好引额济克、引额济乌工程的同时,积极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一批生态补偿项目,合理布局和配置区域内的水资源,确保地区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与艺术设计系,江苏 南京 210015)
摘 要: 面对着全球化经济发展与现代文明的冲击,通过保护民间文化的原生态艺术特征与文化空间可以真正地实现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理性发展。首先要在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综合基础上建立一套符合我国民族传统与民间艺术特征的审美导向与评价体系,建立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体系;另外,利用现代媒介的人性化特征,使其成为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型传承方式。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民间文化;理性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
Promoting the Ration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riginal Culture
XU Ling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性、行为性和综合性的人类遗产的重要资源,是特定文化群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是存在于民间的传统的和俗世的文化,是典型的原生态的文化。从民间的服饰建筑到风土人情,它体现着各个文化群体独特的历史发展与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但是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迅速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这些处于弱势的非物质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有学者声称每一秒钟都有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在消亡。因此,如何挽救我国丰富但又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理性的反思,要处理好它们自身的原生态文化特性与民间文化传承的独特性,才能有效地保护好这些关乎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宝贵文化遗产,促使现代文化的多样性的良性发展。
从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中心、重点、主旨均在‘民间文化’”。[1]它的文化空间是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的地点。这一定义力图“从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学角度来看具有特殊价值的民间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是民间的文学、民间的艺术、民间的文化。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1)诗歌、神话、传说等的叙事的表演的公开的口头表述;(2)节庆或礼仪活动中的音乐、戏剧、歌舞等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如人的出生到死亡的一生中的成年、结婚等各种仪式,有关四季的仪式等;(4)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包括农业活动、气象、医药、航海、冶金等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这些从口头表演、衣饰器物到知识实践等的民间文化形式与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文化相比,是一种处于社会发展的底层的具有边缘特征的俗文化。这些语言、歌唱、舞蹈等都是一种以“人体器官、行为和传人”为载体的“人体文化”。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行为艺术,以口头传承的形式代代相传。这种非文字的文化流传方式使得这些非物质的文化形式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们“是一代代口头传承的多民族活态文化传统,是一部用人民的生存行为和生存情感构筑成的文化史。”[2]但由于未受到主体文化的尊重,这种活态文化传统同时也非常脆弱,自生自灭,极易受战争、自然灾害等外力影响而随时消亡。
“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最本质的特性就在于它是社会性的普遍的大众的”,它们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1]丰富的民间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范式,更是不同的群体对自身的文化价值、文化存在的和在社会大群体中的文化地位的确立,是对自身认知在文化领域内的反映。这些文化范式所承载的宗教、伦理、社会次序等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多元体现。这些普遍的文化精神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发明创造的,每一种形式都有它的物质和精神功能,成为民间大众普遍遵守推行的行为方式、价值准则、作为能力等。通过历史的传承和空间的传播,各个具体的民间文化范式得以在一定的群体内流传继承,具有典型的原始文化的特征。由于受到对自然认知不足的限制,对自然现象蒙昧无知的敬畏与崇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普遍存在,这种混沌的多位一体的认知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阶段。这些以人传授的方式积累的原生文化意识在表象的深层,构筑了一道“集体无意识”的风景。正是具有强烈原始状态象征与比喻意义的活态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独特的原生态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扎根、生长、发展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才是其作为遗产的整体价值所在。当我们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渊源与发展特征时,对它们的保护与发展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它们所扎根的原生态文化空间。
具有深厚民族历史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民间的文化空间,呈现出与现代文明截然不同的原生态文化的特征。“原生态”本来是专用于自然生态保护的术语,现在被引入文化领域,成为界定文化的一种特征或标记。原生态,是生命之态,是自然之态,是生活中最基础的艺术之源。原生态体现自然的形态与生态特征,是民间的乡土环境、人文历史、民族风俗融为一体的多元的文化空间。在这种生活中的文化空间中,不同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具有专门的理论、艺术流派等的正统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等,这些活态的原生的艺术不脱离生存发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与民俗、民风相伴的一种特定的生活与表达情感的方式,是活态文化承载的朴素的生存与繁衍哲学最自然的体现。虽然这些艺术遗产的存在往往是自生自灭,但它们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深入到民间生活的各个层面,是民间各种生活诉求的精神体现,但它们又不是做给他人看的,它们是生活的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文化特征不是一种可以商业化界定的自然状态,它本身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在的自我欣赏的文化,是民族的深层心理的体现与维系。纵观人类的历史,这些民间的文化形态丰富,具有民族文化价值与心理认同的共性特征,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口头的活态的历史见证,也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根源与保证,是保持现代文化多样性的生命源泉。从濒危的昆曲到热闹的年画,从各民族的服饰到不同节日的风俗,它们都能让现代的观者体验到来自自然艺术空间的美的冲击,体验到民族文化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它们只是以最自然的形态展现出现代商业文化所所忽略的原生态的文化形式。
但是不可否认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已经对原生态文化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尤其是现代工业生产和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都对原生的自然生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正如著名的理论家詹明信指出的那样,“全球化在各地都在标准化。这种标准化影响到文化问题,使文化也产生了标准化,相同的媒介在全世界到处宣扬。目前的文化远不是差异大的问题,而是越来越趋向同一的问题”。[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里提到“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而近几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产的濒临灭绝的状态也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现状。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文化空间多包含着从自然状态到生态状态诸多的原始农业文化因素,在当今外来商业文明的快速冲击下,这种文化空间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一方面是现代的社会理念与价值观的迅速转变与建立,主流文化、时尚文化以及文化市场在现代传媒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严重缺失传统因素或民族自我意识。另一方面,来自民间的文化一直被主体文化所忽视,处于边缘地位。当现代传媒将商品文化生动地呈现在一直处于原生态文化背景中的民众时,主流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以及一直存在的不被认同的心态和否定的态度也导致这些原生态文化迅速地失去受众。同时,这种由于长期历史、社会等原因造成的民族文化的自卑感使得活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处于一种缺少积极引导与有效保护的状态,这也直接导致这些传承这些活态文化的人才的流失甚至是后继无人。
因此,为了有效保护与积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需要建立符合我国民族传统与民间艺术特征和文化空间的审美导向与评价体系,在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综合基础上建立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体系。在此体系的指引下,建立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与尊重的文化认识与文化责任,加强对原生态文化的更加深刻的文化诉求。“如果没有理论和学术为后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最终一定是杂乱无章,事与愿违”。[4]
作为“文化分类的一种”和“观察文化的全新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文化保护体系的学术背景或学科技依据更多的侧重于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标准”。[1]这种科学合理的体系可以帮助我们从人、历史、文化和生态的角度确认、研究、保护与发展我们的丰富的活态文化。广义的人类学是一门设计多重角度与学科领域的研究,它的许多研究成果帮助我们对人类的文化有更加丰富与科学的认知。人类学从人的角度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科学。现代人类学在人类传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从体质、文化、考古和语言诸方面对人类进行广泛综合的研究。体质人类学从生物的角度研究包括人类的起源、发展、种族差异、人体与生态的关系等内容,并在如人类进化的研究、人种学的研究等领域形成一些技术性手段和许多理论和分析方法。文化人类学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文化人类学最突出的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学则在对有关古代的人工制品、遗迹及与人类有关和自然环境的考察基础上力图复原人类历史文化,研究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等。人类学的语言视角则通过从语言功能、语义等的研究了解语言与文化的科学关系与相互影响等,发现语言与社会环境、人类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的关系等。生态文化实为“人--社会--自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所遵循的应该是“人、社会、自然共生的存在”的基本原理。人类学日益多元化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都可以成为几近空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体系的理论依据。?功能学派、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等的人类学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和演进、发展规律、文化的深层结构、民族文化的具体功能、国民性等。另外,人类学普遍采用的跨文化对比分析与实地考察已经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倡导的可行方法。如冯骥才就提出“理论发展的最佳途径则是深入田野实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4]在这些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实践的指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可以更加系统、科学与健康的发展,也可以真正地实现民族文化的多元与整体的良性发展,而不是在正规、系统与规范的主流文化评价体系下丧失其原生态的文化特性,成为主流文化的牺牲品。
以民间文化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还需要“时效性、应用性和工具性”。[4]当我们建立系统科学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时,我们还面临着如何进入主流文化的评价、传播体系。尤其是原生态文化原初的口头传承的传播渠道如何与现代传媒相融合,以更好地促使民众了解接受这些活态文化。原生态文化的口头传承的方式使得它具有广泛的传承性与传播性,口头语言的因人而异的不确定性则加强了它的变异性与丰富性。但在现代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冲击下,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很难承担其实这些文化内容继续广泛地传播与发展下去。在面对现代媒介的冲击,这种口头传承的方式已经不再具有它历史上的作用了。
作为现代文明的代表,现代媒介促使人们从多维的角度反思对待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在文化领域,关于现代媒介对文化发展的冲击也是众说纷纭,毁誉参半。现代媒介是否会毁灭人类的最自然的文化生态与深层的文化需求呢?本文认为现代媒介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取得文化艺术的发展。根据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他对媒介演进和人类前途抱积极乐观的态度, 认为技术的进步不会使人丧失主体能力。莱文森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4]一方面,人在技术发展中具有创造能力和理性选择。另一方面,人类的技术将越来越完美,越来越“人性化”。[5]也就是说,现代的媒介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加速它们的灭亡或异变。当然,这种保护建立在对原生态的非自然文化遗产的科学认知与自觉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中面临着原生态文化作为生活的文化如何保有其自然的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与现代新型文化的冲击下,这些宝贵的艺术遗产是在我们这一代消亡还是发展,是所有炎黄子孙面对民族文化索要思考的问题。而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审美标准和价值标准的体系,在其原生态的文化空间中正确利用现代传媒宣传与保护这些活态文化,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正如尼采所说:“艺术是生命本生的形而上学活动,唯有艺术才能拯救人生”。[6]当我们在现代科学发展的繁荣下渴求文化的滋润时,我们是否会面临着一片文化遗产的荒漠呢?当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运关系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为何还在无所作为甚至是肆无忌惮地毁灭呢?让我们在科学与艺术的理性发展下善待我们的民族文化,珍惜我们的灿烂文化。
参考文献:
[1]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乔晓光.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3]詹明信.回归“当前实践的哲学”[J].读书,2002,(12):12-24.
[4]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
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全球范围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严重后果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过度开发土地、滥伐森林、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所产生的其他负面效应。近些年来暴雨、高温等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就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
在我国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和*%,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实践充分证明,物质文明建设,不仅同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而且同生态文明建设互相依存、互为条件。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年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二产业占*%,其中工业占*%,分别比*年提高*和6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几年一些消耗资源多、污染大的行业发展过快,这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消耗资源较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只比*年提高*个百分点。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并且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同时,要立足我国国情,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乡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应当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是建立在索取全球资源基础上的。据全球生态足迹网估计,如果在全球维持一个像美国社会这样的物质社会,将需要五个地球的资源,而维持一个像英国这样的社会也需要将近三个地球的资源。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一些发达国家以挥霍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比如,城市应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适度发展私家车;建筑应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的,限制建设占地多的别墅、高尔夫球场,等等。
小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拥有它,一个小小的心愿便诞生了。上学了,想做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又成了我的心愿。可现在的心愿是什么呢?其实,我的心愿太多太多,它们仿佛离我很近,可又很远,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见,却够不着,其中有一颗始终放着最耀眼的光芒。
在21这个高度发达的世纪中,人类充当着主角,他们是最伟大的。他们让这个世界丰富有趣,绚丽多彩。然而当他们创造了辉煌的同时,却又深深地伤害了以人类为朋友的动物种群,玷污了水精灵的身躯让我们的地求母亲伤痕累累。
更为残暴的是,人类居然无情地戳穿了为他们遮风挡鱼的森林。尽管它们无私地奉献――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新鲜的氧气;降低气温,增加湿气;防止水土流失;等等。但人类没有顾虑这些,为了眼前的一丁点利益,用电锯把它们一根根砍下来。
终于,地球母亲忍无可忍,让狂风带着沙砾,冲入了人们的安身之所,面对着她最有出息的儿子――人类,使劲地发泄着心中的愤怒。大街小巷,飞沙走石,到处都显示着她征服人类的痕迹:一位老农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下的稻谷,被漫天飞舞沙砾掩埋着,心中的悲伤不知道向谁倾诉;
一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招架不住突如其来的龙卷风,整个身子已经坍塌崩溃了;一家家商店顾不上钱财,纷纷关上大门,狼狈地写着:因天气变化,营业暂停。
街上几个稀少的行人,都是眯着眼,带着口罩,顶着狂风艰难的行进人类不怨天,不骂地,自己就是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