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效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Smit等[13]提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评价要从空间分析、关联分析、生物地学分析、交互干扰、生态模型及专家意见等多角度开展。薛联青等[14]建立了累积效应响应因子的阈值模型;Jordan等[15]研究了人类扰动对墨西哥湾沿岸不同规模渔场的珍稀水产品栖息地的生态累积影响,建立了多指标协同评价预测模型。King等[16]将以往评价水产养殖业环境影响的模型提升为包括累积影响在内的协同评价模型。Nitschke[17]利用栖息地模型结合GIS技术进行区域的ECI研究。Chen等[18]则建立了针对河流水坝系统的多尺度ECI分析框架。Hogan等[19]在评价美国佛罗里达南部的区域景观变化的ECI时,设计了一个包含6个子系统的自组织评价模型;常青等[20]在矿区生态风险评价时设计了土地破坏累积作用指数概念模型,以此来评价矿区土地的累积负效应。3S技术在ECI研究中应用的比较普遍[21~22],目前已被证明是ECI研究中反演时空累积特征的有效方法之一[23]。例如吴贻兵等在研究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中采用了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动态模拟;Gustafson等[24]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比评价几种森林管护政策对森林景观的累积影响。Nitschke[17]的研究则表明资源开发对生态整体性的影响可以用生物多样性变化来表达;张洪波等[25]的研究表明水文变异法(RVA)适于表征河流梯级开发对水生态要素的累积影响;连达军等[26]建立了以土地利用/覆被态势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等指标描述矿区生态环境采动累积效应分析的程度方法。
2ECI机理与协同效应研究
ECI的发生机理与机制是目前ECI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生态系统中多个要素的协同、拮抗等相互作用,是引起生态完整性风险的原因[17],揭示这些相互作用发生的驱动力和作用机理,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需要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实验模拟以及上述方法的综合等多样化的研究手段[23]。何鹏等[27]研究了南水北调工程梯级电站建设造成的渠道径流、水温、水质、泥沙和水生动植物等方面的累积效应发生规律和机理;陈庆伟等[28]尝试用交互矩阵法研究两个以上开发活动叠加对流域水环境产生的累计影响程度。生态累积的负效应无疑是生态风险所在,因而生态累积效应往往与态安全或生态风险进行协同研究。张晓等[29]建立了农业生产指数与生态安全指数协同评价方法,以此来评价贵州省县域农业经济的ECI。气候变化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大背景,立足于区域生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ECI协同研究,目前也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30]。
3生态累积效应研究的热点区域
3.1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区域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作用于区域水环境、水生态,而且影响到流域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方方面面,时空尺度的积累作用都非常显著。钟华平等通过长时段的径流量、水温、水质、泥沙和鱼类等实测值的时空分布,对澜沧江流域8个梯级水电站和黄河上游梯级开发等的ECI进行了研究[31~33];Nitschke[17]利用长期野外调查数据研究了加拿大东北部典型区域资源开发活动中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方面的累积效应;Mantel[34]的研究则揭示了南非小型水坝在河流水文和水化学方面的累积效应;Du[35]与Kang[36]等利用采水漏斗和地面沉降数据分析了河北省东部平原区深层地下水开采造成的累积效应及各效应的相互关系,预测了今后的变化方向与关键点位;邱兴春等[37]对乌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周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3.2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区域
矿产资源开发往往引发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地质灾害高发等一系列后果,具有很强的累积和放大作用,因此,矿区是生态风险研究的焦点区域,这方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矿业开发ECI负效应的静态评价和动态预测[20]。专门性的矿产开发区域ECI研究主要是以水土要素为主要对象,以典型矿区为范例,辨识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形式、途径和特点[38]。由于矿区的采动活动对土地系统的干扰巨大[39],因而土地系统的演化成为监测和评估矿区ECI效应的核心[40],3S技术成为矿区ECI研究的有效工具。
3.3人工绿洲区域
绿洲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高敏地区,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非常迅捷,人工绿洲开发建设无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生态系统都会产生序列性变化。研究显示,沙漠绿洲的开发,必然改变绿洲与荒漠系统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在区域层面上往往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反馈作用,即环境变好—绿洲发展—环境更好—绿洲再发展和环境恶化—绿洲退化—环境更坏—绿洲再退化[41]。对绿洲生态环境带来最大累积效应的因素是农业开发[42],有关克里雅绿洲1991~2002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绿洲和绿洲荒漠交界带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ECI研究表明[43],绿洲生态在短时期内表现出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但从长时间尺度上看国内外的绿洲开发,此两种情形比比皆是[44~45],正效应和负效应质的转变往往在量的累积基础上发生。
3.4湿地及其他典型区域
湿地往往是区域物质流动、中转和汇聚的场所,ECI的放大作用表现突出,因而也是ECI研究的典型区域。湿地水位、水量等与ECI的关系[46~47]、湿地景观累积变化的生态影响等是湿地区域ECI研究重要内容[47]。近年来,湿地组成、功能及其生态服务等对ECI的响应问题研究成为研究热点,如刘红玉等研究水禽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响应[48~49];衷平等[10]采用生态功能指数评价云南公路网建设对岭谷区湿地的负效应;孙贤斌等研究湿地廊道效应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50];Trautwein等[51]研究了湿地水文特征对鱼类长度的累积影响;等等。温敏霞等[52]采GIS手段和生态足迹评价法,分析了我国东北样带生态容量时空积累特征;袁兆华等[53]利用不同耕作年限的湿地土壤理化数据,研究三江平原耕作活动对湿地土壤的累积影响。
4区域开发的生态累积效应研究展望
关键词:生态学 生态园林 生态效应 园林植物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过渡,传统的造园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生态园林,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那么,如何将生态的内涵赋予到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去,以及如何构建绿地生态效应的城镇生态园林成为园林工作者的新挑战。
1 植物生态
1.1 植物生态学与城镇生态园林的内涵 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植物生态学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学四个部分。植物生态学则是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使命是利用植物生态学的原理,揭示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自然规律,以便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和保护环境,使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达到最好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1.2 城镇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 园林植物是城镇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态效应一直受到有关专业人员的重视。园林植物具有维持城镇碳氧平衡、蒸腾吸热、净化空气、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等生态效应。
1.2.1 维持城镇碳氧平衡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在城镇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节和改善城镇的碳氧平衡状况,改善地区的空气质量。
1.2.2 蒸腾吸热降低城镇气温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消耗城镇中的辐射热,以及通过植物枝叶形成浓荫来阻挡太阳的直接辐射和来之路面和墙面等的放射热,产生降温增湿效应,对缓解城镇热岛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1.2.3 净化城镇空气 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SO2、HF 和Cl2等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不同园林植物对SO2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大小与其形态、叶量、叶面积、气孔开度等有密切关系,即使生物量相同吸收硫的量也不同。HF是常见的危害植物生长的污染物,各种植物对HF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而言,敏感植物的容氟量低,抗性植物的容氟量高。Cl2它是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之一,对植物的危害往往比SO2、HF 等更为严重。Cl2对植物叶片组织有很强的杀伤力。不同的植物对Cl2的敏感性相差很大,一般来说,常绿的比阔叶树抗性弱或敏感。
大量研究证明,植物可以起到滞尘作用。不同的园林植物,由于各自叶面粗糙性、树冠结构、枝叶密度和叶面倾角的差异,导致它们滞留粉尘能力的差异。一方面植物可以通过滞尘作用,减少附着于尘埃而悬浮于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另一方面园林植物的分泌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植物分泌的气体挥发物中有大量的杀菌或抑菌物质占气体挥发物总量的30%~50%。
1.2.4 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 植物群落周边环境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植物群落,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植物群落中的各种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程度不同,人们可以据此来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同样种植园林植物对降低噪音具有重要作用。理论上讲40m宽的林带可使噪音减少10dB~15dB,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减少噪音8dB~10dB。
2 城镇生态园林植物的选择
提高城镇园林植物生态功能,一方面应尽可能地扩大城镇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利用园林植物的配植结构,提高现有绿地上的绿量。由于城镇用地紧张,采用复层结构能够提高单位绿化面积上的绿量,从而使得园林植物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功能。
关于植树造林所产生的生态意义。首先,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在风沙席卷的大部分地区,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空气质量下降,甚至会造成水源污染、荒漠化现象加剧。树林可以有效阻挡风沙的速度,风沙遇到森林,它的移动速度可以下降八成左右,风沙中的沙砾、沙尘会沉积在草丛根部,不易被刮起。比如“防风固沙带”的建设,就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其次,树木的根系发达,埋藏在土壤里面的部分也比较深,可以有效地聚合泥土、牢牢地抓住地面。树木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水、涵养水源。当降雨量减少的时候,树林的根系就会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子,并积蓄起来。
再次,森林可以有效发挥出消除污染的重要作用。据统计一亩地的森林在一年中大约可以吸收70千克的二氧化碳和48千克的二氧化硫、2万千克的尘土,并且释放出大约50千克的氧气。有一部分树木还可以分泌出有效的杀毒素,从而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此同时,树木还有降低噪音污染的作用。总而言之,植树造林的生态意义是巨大的,它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相应地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1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基本概念
通过多年来人们对水利工程的研究和认识得知,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指的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中,可能会破坏与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将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摈弃开来,注重验证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效应,从而反射出生态负效应要多于生态正效应。[1]也就是说,要将水利工程从规划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给予足够重视,科学有效地进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合理看待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正负效应,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
2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体系和设计原则
(1)评价体系。水利工程评价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科学客观地进行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也要理性客观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分析。那么,对水利工程的评价该坚持什么标准呢?笔者结合查阅文献资料得出结论,一定要客观、公正地进行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这种评价与其他的建筑工程是存在差异的,它是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包含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三项内容,根据国际惯例,对水利工程的环境效益评价也是采用成分分析和模糊评价等方法利用树状图来展开。(2)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坚持的原则。科学客观地对水利工程环境效应进行评价能够对水利工程的长远规划期待积极的引导作用。在最初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和建造时,设计者的初衷是提供更多的水资源、起到防洪和排涝的作用,这就要保证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的质量,使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实现、使它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让它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正是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存在,才是水利工程最大的价值所在。因此,在设计修建水利工程时,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考虑到当前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环境换取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利益,这样才能实现水利工程最大的效益,才能真正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价值。
3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发展前景分析
水利工程的兴建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对其生态环境效应客观地评价才能给整个工程一个科学的定论。但是,我们毕竟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化。近年来,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也逐渐认识到科学客观地进行生态效应评价的重要意义,这就奥更加深入地研究相关理论。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指标体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指标体系,使所确立的指标具有说服力,能够经得住现实和历史的拷问是关键。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从中选择能较好地反映系统状态、能基本反映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累积和叠加影响的指标因子是一个较难把握的问题。[2]这就要求在进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时,准确地收集相关定量指标,合理地对分析定性的指标,只有将定性和定量指标都融入考虑,所建立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更加科学、客观、合理,才能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在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和使用更加有效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析和评价方法,这样才能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评价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依据,才能实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总之,科学客观地进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其水利工程对气候、水文产生的影响,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降低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风险,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深入地在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评价上下功夫,不断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利工程做出更加精准、科学地评价,实现水利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作者:梁茂营 单位:青岛新华友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分析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效应,首先就要弄清楚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这对概念。城市化,指的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化转化或强化的过程,具体可理解为城市化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生态环境,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城市生态环境,它主要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城市人工环境和城市社会环境等。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性质。首先,环境具有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过程中,环境日益人工化,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其次,环境既具有城市居住环境所显示的区域性,也具有与地球相关的连续性。如,大气污染具有“地域”,环境具有区域的不平衡性。
在理解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具体分析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互效应。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良互效应是指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良好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以及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促进效应。
一、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社会进步。良好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生态环境要素的支撑能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需要生态环境要素的支撑。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能保证城市水、优质空气的供给,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宜人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环境支撑能力强,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拓展,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
2、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使城市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提高,从而起到吸引人口,加速城市化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吸引具有良好经济实力和文化素质的居民,从而使技术和资金随之流入,促进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从而促进城乡人口、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交流与互补,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
3、提高投资环境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城市,同时从更高层面上看还可提高投资环境竞争力,吸引投资项目和外资,吸引企业资本,加速城市化进程。比如,现代高科技企业就对生态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吸引高科技企业进入城市,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的科技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
4、促进城市有形资产增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的一笔巨大无形资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可以促进城市这一国有资源的大幅增值。优美、高效、舒适的城市环境,不仅能提高城市的身份和知名度、提高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商务活动能力、提高对周边地区集聚和辐射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城市有形固定资产的大幅增值。
二、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促进效应
1、城市化的人口集散效应。为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我们必须适当收缩我们生产与生活活动的空间,走人口适度集中与分散有机统一的道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城市化过程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人口走向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的过程。人口实现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也就是“小集中、大分散”,其生态环境效益显然高于人口相对平均分摊。人口向城市适度集中,即“小集中”,其土地使用效率和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比分摊要高许多倍。同时,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可以使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减轻,农村人口就可以实现“大分散”,农村土地因而可以实现规模经营,这就促使生态效率大大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反过来为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城乡生态环境之间可以实现良性互动。
2、城市化的污染集中治理效应。人口通过城市化适当集中,可以实现污染集中治理,这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其一,污染过于分散,就会使相应的运输成本加大,而污染相对集中就可以减少大量运输过程。其二,污染源的分散意味着治理难度的加大与治理成本的提高。其三,消费人口过于分散,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废弃物的重新利用难以实施。而消费人口的适当集中则为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的产业化提供了规模保障。
[关键字]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生态效应;技术进步
一、引言与文献分析
通常认为,第一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弊有利。例如,农业与林业生产中绿色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而农业面源污染则会破坏环境①。但从第一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比较来看,第一产业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ι态环境的影响均较为有限②。第二产业的生产方式与产出种类决定了其单位产出的污染程度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业的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相对于轻工业需要更多的能耗,对环境的污染也更为严重③。于是,处于高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通常会发生较为严重且难以避免的环境污染;服务业发达的地区则通常生态环境较为优良,这是因为现代服务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少④。然而,传统服务业尤其是交通运输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⑤。由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不尽相同的影响,这被称为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⑥。产业结构的变化既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又改变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其重大的经济意义和学术价值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产生了丰富的学术文献。彭建首次确定了生态环境影响系数和生态环境影响指数①,其研究具有开创性,之后的研究多以此为基础。赵雪雁和张海峰等利用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对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实证研究发现,两省的产业发展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②。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对象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变化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③。也有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随时间的演变并非只是给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对鄂尔多斯市和武汉市的研究就表明,生态环境未来有改善的趋势④。对其他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也得出了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⑤。
已有的研究在丰富人们认识的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却也亟待改进和提高,以单一省份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相互矛盾的结论也造成认识上的莫衷一是。基于此考虑,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使用2000年至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构造面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研究结论的可信性也有望增强。
二、生态环境影响系数与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一)生态环境影响系数的确定
由于国民经济不同行业的生产投入、产出种类与生产方法存在巨大差异,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就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行业上的细分,度量每一细分行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进而综合分析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表1为已有文献中给不同细分行业赋予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的代表性观点。
由于学者们对于同一细分行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程度持有不同看法,因此所赋予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存在差异。学者们通常按照行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高低进行排列,既有按百分制的系数赋值,也有五分制的系数赋值。通过比较分析表1中所列的4种典型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赋值,本文认为,许正松等所给出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对此前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作了较为明显的改进和调整⑥,影响系数赋值更加科学合理。本文接下来的分析均采用此影响系数。
(二)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在确定各细分行业生态环境影响系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加权求和,权数为各细分行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加权求和所得值被定义为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nfluence index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 IIISNE)。
其中,IIISNEkt为第k省第t年的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ISkit为第k省第t年第i行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该比重同时起着权数的作用;IEki为第k省第i行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
各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和为1,意味着权数之和为1,因此,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5,即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5]。该指数数值越小,表明产业结构演变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小;反之,则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大。将区间范围[1,5]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分为5组,则可以大致划分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指数分组情况如表2所示。
三、中国各省份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的比较(2000―2013年)
按照本文第二部分所构造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IISNE)的计算方法,通过查找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0年至2013年各细分行业的增加值数据,计算得出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0年至2013年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出于数据连续性和可得性的考虑,本文所用数据截止时期为2013年。
(一)中国各省份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2000―2013年)
下页表3为2000年至2013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的统计性描述。从统计性描述的结果来看,极小值随时间增加呈递减趋势,表明个别省份的产业结构从以工业为主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而极大值几乎未随时间发生变化,这表明依然有部分省份维持着以工业为主的生产格局。2000年至2013年,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的均值呈现出缓慢波动增加的趋势,维持在接近3的水平,生态环境影响等级整体呈中等;同时,2010年至2013年,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的众数也较前几年有所增加,这些变化意味着,从整体而言,中国以工业为主的国民经济不仅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反而有所加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远没有完成,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将会持续较长时期。2005年之后的标准差系数较之前的年份有所变大,在均值有所增加的情况下,这表明各省份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部分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有所减小,而有些省份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所有年份的偏度系数均小于0,中位数大于均值,这表明生态环境影响指数为左偏分布,即重尾在左侧。
(二)不同区域代表性省份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的比较(2000―2013年)
除了整体上分析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之外,本文还选择了北京、河北、广东、贵州和四川5个省市分别作为不同区域的代表,比较分析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如图1所示。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在5个省市中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最低,且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河北省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却为5个省市中最高。为什么北京与相邻的河北却出现了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的天壤之别?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作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市在最近十几年来不停地向河北转移其非首都功能产业,大量的污染型工业被转移到河北。北京市的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8.3%持续下降到2013年的不足12.2%;而河北省的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则从2000年的27.1%增加到2013年的35.1%。与之同时,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如旅游业和会展业等,以及总部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其支柱产业。由于第三产业对生态环境的毫ο喽越闲。使得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也较低。
广东、贵州和四川三省虽然分处于中国东部沿海、西南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其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却比较接近。经济欠发达的贵州省其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整体上低于广东,2000年之后出现了逐渐趋同的势头,2013年两省份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几乎相同。2006年之前,四川省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略低于广东省和贵州省,但之后的上升趋势却较为明显,2010年超过广东,差距越来越大。这可能与广东省近几年来一直持续推进产业发展上的“腾笼换鸟”政策有关,也可能与交通障碍逐渐解除之后,大量资本进入四川发展工业有关。
四、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的聚类分析
(一)聚类分析的结果
使用SPSS20.0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划分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划分为3个集群和划分为4个集群聚类结果的区别在于:将3个集群分类中原为一类成员的北京、海南和分为2个集群,划分为5个集群的聚类分析则出现了结果上的较大变化。考虑到北京、和海南与其他省(市、区)相比具有独特性,将除北京、和海南之外的其他省(市、区)分为3个集群较为合适。
(二)分类结果的统计性描述与分析
划分为5个集群后的统计性描述如下页表5所示。集群1和集群2分别由北京、和海南组成,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等级为较弱。北京作为全国首都,其主要承担的是首都功能,经济上的发展方向以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为主,其特殊的历史和政治地位,使得北京在全国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地域宽广、人口稀少,较少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较小。同时,的国内生产总值也不以工业为主,2013年其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8%。虽然的产业结构演变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较小,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不具有可模仿性。海南省全境为一岛屿,其国民经济以农业、渔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工业不是经济的主流,且渔业生产地主要在海洋,对本省和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微弱。同样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海南也不可能成为其他省份产业结构调整的学习对象。
集群3、集群4和集群5的成员为中国省份的主体。整体上而言,2000年至2013年,集群3的产业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中等的压力,而组成集群5的9个省份其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最大。集群4和集群5主要由中西部的省份组成,这些中西部省份虽然总的产值较低,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比重较高;同时,近十几年来,东部沿海省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了大量的资源型产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天津和河北虽位于环渤海湾地区,但天津的制造业和重化工业非常发达,河北的钢铁产业占到了全国比重的一半,这使得天津和河北在聚类分析时被分在了同一个集群。江苏、山东和福建的重工业比重明显高于广东和上海,这是该3个省份未能与浙江和上海分在同一集群的主要因素。集群3中的贵州、云南、江西和广西因山区面积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其他省份,虽然这4个省份经济欠发达,也与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分在同一类中。中部的安徽、湖北和湖南,以及西部的重庆和四川,分别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表现出色;同时,其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相对较小,应该成为中西部其他省份的学习榜样。沿海发达地区的上海、浙江和广东,在实现经济领先发展的同时,还较为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优化的同时实现。例如近十几年来,上海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持续下降,从2000年的2.83一直减少到2013年的2.48。这几个省、市应该成为经济欠发达且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省份的追赶对象。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回顾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国民经济细分行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并利用所构造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使用中国全部31个省(市、区)2000年至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出了相对应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进而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基于对聚类结果的讨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对环境的压力显著大于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因此,除了要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环境升级改造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应逐步降低石化、金属冶炼与加工、水泥及水泥制品等传统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降低污染排放强度。
关键词:环境税;旅游经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
一、在环境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地位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存在着矛盾,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旅游业有促进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在我国分成两派,一种是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建设,另一种是旅游业发展抑制经济的建设。
(一)在环境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建设
20世纪60年代旅游业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业中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行业,对世纪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据相关部门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的增加值对全球GDP的影响远超其他行业,也就是说,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产业。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我国旅游业的建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由于旅游商品不受关税壁垒的约束,因此旅游业还能促进商品的进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平衡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在环境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抑制经济的建设
虽然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但是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地区,过度发展旅游业也会对经济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很多地区在看到旅游业带来的好处之后,也想要效仿其他地区开展旅游业,但是在进行之前并没有对该地区进行统筹规划,使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物价上涨,旅游商品本来是促进旅游地经济建设,象征着旅游地文化风情的物品,却在飞涨的价格中变成了游客避之不及的事物。不仅达不到提高旅游地经济效益的目标,还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给居民带来了过大的经济压力,只会使经济越来越不稳定。由此可见,在发展旅游业之前,必须要做好统筹规划,不能过于以来旅游业,要根据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促进旅游业与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在环境税背景下,生态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一)生态环境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
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改善这种现状,首先要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完善的生态系统能够拓宽旅游业的发展路径,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对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之间的良性互动。首先,生态环境相对于旅游业来说,其价值就是促进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我们可以来设想一下,如果你旅游的时候,你是希望在鸟语花香、风景宜人的地方还是希望在臭气熏天、漫天要价地方,我想所有人都会选择前者,由此可见,想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好生态环境;其次,生态环境的和谐有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让人们在观光的同时对植物、动物、地质等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促进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之间的矛盾
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有优势自然也有劣势,在旅游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多恶劣的影响。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业的中,人类制造的生活垃圾不能及时带走,留在旅游地堆积成山,不仅会降低旅游景点的观赏性,还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再加上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严重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加重了环境污染的情况。另外,很多企业为了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对旅游地进行随意的开发,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生态环境失去了其原本的样子,毁掉了很多生物的家园[1]。
三、在环境税背景下,如何协调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
(一)大力宣传旅游环境税的好处
很多旅游企业并没有认识到旅游环境税的好处,甚至不知道旅游环境税的内容,但是在旅游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旅游环境税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旅游环境税,接受旅游环境税,必须要加强对旅游环境税的宣传力度,让人们意识到他们的每一旅游出行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从思想、环境、道德等各个方面对人们进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旅游环境税的宣传对象也各种各样,政府官员、旅游企业、旅游开发商、人民群众都在宣传的范围内,要从旅游发展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人民群众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保护环境的责任,用民众的力量来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环境。
(二)完善法律机制
我国旅游环境税的发展情况不是非常乐观的原因除了其宣传力度不足以外,还缺少完善的法律机制,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合法的控制,即使不能提升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要从法律的角度对他们进行约束,强制性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我国现阶段旅游环境税的实施情况来看,针对旅游环境税的法律机制还存在很多漏洞,像是在分工、核算、税基、税率等方面的规定都是不非常完善,才会让旅游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由此可见,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确保旅游环境税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绿色管理
我国很多旅游地由于旅游企业的肆意开发和人类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仅破坏了旅游地周围的生态环境,使生物失去的家园,还会影响到旅游地的观赏性,长此以往,会大大降低旅游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要以绿色管理为主,积极的对生态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像是水体、土壤、大气等各个方面,与有关部门相配合进行综合治理,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近几年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绿色管理手段,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不断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具有我国发展特色的绿色管理计划,确保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的全面发展。另外,国家也要对参与旅游绿色认证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优惠,为绿色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四)拓宽实施渠道
旅游环境税的存在价值就是协调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为了旅游企业能够积极落实旅游环境税,充分发挥旅游环境税的作用,国家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激励政策与优惠制度,提出对旅游企业有利的政策,加强旅游企业对旅游环境税的执行力度,如果实施旅游环境税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旅游企业也会积极执行的,以此来实现“双赢”的目标[2]。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在环境税的背景下,我国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之间既有良性互动,也有矛盾冲突,而妥善解决这个矛盾冲突就是环境税的存在价值。要不断加强对环境税的宣传与实施,为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薛明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多媒体教学营造生动形象的微生态情境,把教学材料转化成形象直观的教学微元,构建了各微元充分互动的微生态,把学生变成教学微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主体。同时,多媒体易使教学微生态中各微元关系机械性僵化,因此,基于教学微生态理论的多媒体教学,必须明其长、知其短,方能扬其长、避其短。
关键词:
多媒体;微生态;效应
基于教学微生态理论的多媒体教学效率研究,是将教育生态学的动态链与教育理论相结合,探讨多媒体教学各微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教学效率的影响。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利用其能动会画的特点,图文并茂地进行实物模拟,让数学生动有趣形象直观,便于教师把模糊的概念形象化描述、把抽象的知识模型化展示。另一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刺激视觉、听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自然会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当然,由于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千差万别,多媒体教学也天生会在某时某地水土不服。因此,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必须明其长、知其短,方能扬其长、避其短。
一、多媒体教学营造生动形象的微生态情境
教育家戴尔的“经验之塔”,提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依赖于具体的实际经验。把数学中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模型是多媒体软件的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课堂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比如,对八年级第十七章勾股定理(一)学习时,适当引入教学情境是关键。对此,我们做如下实验,在A班利用多媒体将毕达哥拉斯的一些历史成就和及其观察发现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用动态彩图来刺激学生视觉神经参与,利于学生观察和区分各部分的面积,学生分组讨论后提出猜想a2+b2=c2。A班猜想正确的学生有35人。在B班,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样介绍毕达哥拉斯的历史成就,介绍毕达哥拉斯观察地板图的过程,引导同学进行观察讨论并猜想得出a2+b2=c2。在此过程中B班学生只有18人猜想正确。课后回访学生对毕达哥拉斯的了解程度,A班39人表示印象深刻,而B班25人大致了解,还有15人表示没什么印象。通过勾股定理(一)的情景导入来看,缤纷多彩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情景导入,更能刺激学生的视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记忆,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多媒体构建了各微元充分互动的微生态
继续学习勾股定理(一)中,A班同学提出猜想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度量验证猜想a2+b2=c2。启发学生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为3cm另一条边4cm的,连接斜边,量出斜边长为5cm。再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分别为5cm、12cm连接两边得到又一个直角三角形,量出斜边长分别为13cm。学生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并很快验证了猜想a2+b2=c2。同学们的结论是否正确?老师运用多媒体按赵爽弦图作证明演示,通过图形的切割、拼接,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猜想,得到勾股定理。在B班教学中,同样让学生先画直角三角形,画完图后让同学猜想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边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一半学生很迷茫。教师用板书证明勾股定理时,在画图和计算过程中有12人表示此过程太复杂完全听不懂。对比两班不同的教学方法,可知中学生在认知上更容易接受多媒体方式,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创建生动直观、动感十足的几何情景,从而构建学生、教师、知识成分、电子媒体等多微元充分互动的微生态。多媒体数学课堂上,教师指导点拨,学生讨论交流,多媒体动感展示,知识成分具体而生动地生成,这样的教学场景生动活泼、积极向上,是一幅正能量十足的多维画卷。
三、多媒体教学把学生变成教学微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主体
由于遗传物质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而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又决定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各不相同。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需求。因此教研不应该只停留在概念、问题解决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更应该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理清数学解题思维路径、抓住数学问题的核心、联系新旧知识结网成面,达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证明时,通过多媒体演示画出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过程。让学生回忆并讨论,为什么只需一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对应相等(HL)就能证明两直角三角形全等。在学生积极讨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联系新旧知识结网成面。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数学思想的生成和知识迁移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动手,既巩固旧知识又发现新思想,既解决问题又获得成功的,这样,学生就自然地成为了教学微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主体。
四、多媒体把数学材料转化成形象直观的教学微元
多媒体教学设计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经过动态模拟变得形象逼真,是抽象问题的直观呈现。例如,在学习函数图像时,通常要通过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画函数图像。如果用粉笔在黑板上画y=2x、y=2/x、y=x2的图像。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上,大大降低课堂效率,数学课堂则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加上手工画图准确率的局限性,也会降低学生学习欲望,甚而产生抵触情绪。利用多媒体进行函数图像教学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对一些复杂的函数,计算机也能准确直观地画出函数图像。短平快的画法展示有利于学生抓住画图的关键,一条条曲线的动态化生成深深刺激着学生的数学美感。再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应用时,探究无理数姨5的大小,利用多媒体在平面上画一个斜边为姨5的直角三角形,经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画弧与数轴的交点即姨5的位置。随后要求学生画出姨10、π的位置。A班多媒体教学节约时间,课堂有大量时间做练习,再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茅塞顿开。A班学生有33人在数轴上找出了姨10相应的位置。B班用粉笔加黑板教学,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弧与数轴的交点,并指出这个交点就是姨5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一部分学生始终不能理解。再要求学生在数轴上画出姨10的位置时,B班学生只有25人正确画出了位置。对比两班,在A班的上课过程中,学生的情绪高涨、气氛活跃,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强烈、思维敏捷。B班学生情绪低落,思维上反应迟缓,空间想象困难,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数学的抵触情绪。不同教学方式的对比与反思,我们发现,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把抽象的数学材料转化成形象直观的教学微元,的确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多媒体易使教学微生态中各微元关系机械性僵化
由于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具有鲜明的选择性和注意力的不稳定性,多媒体教学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的同时,过于华丽的教学手段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对于一部分思维活跃注意力又不稳定的学生,其关注点很难集中于教学内容本身。多媒体教学在调动学生注意力和积极性方面虽有诸多正效应,但是,冰冷的屏幕往往成了教学的“主角”,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易被减弱,师生互动的质量下降。特别是,教师在黑板上的数学计算演示减少,数学的推演过程得不到体现,数学思维路径的暴露不够充分,数学教学变成了“电灌”。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冰冷”特质使各教学微元之间的关系机械性僵化,特别是对于注意力不稳定的学生,不但不利于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反而可能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因此,在发挥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种种正效应的同时,我们必须研究降低这种机械性僵化的负效应。总之,基于教学微生态理论的多媒体教学,必须明其长、知其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方能扬其长、避其短。
作者:张西恩 张海艳 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数信学院 廊坊市数学生态模型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吴鼎富.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生态环境;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1) 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2]。
(2) 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受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乡村旅游地政府和社区往往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地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乡村旅游具有了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进和乡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社会功能。如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垃圾集中处理、污水综合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乡镇生态工业,有力地保护了乡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2.提升经营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
(1) 促进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吸引游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促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完善管理,积极优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如浙江宁波塍头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低碳、生态的乡村系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典范。
(2) 促进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层级,是乡村旅游引力源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有效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乡村旅游搞得越好,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这是因为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自然会高度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搞好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外来游客也会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促成社区居民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3) 促进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并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旅游者置身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欣赏乡村的自然美景;置身淳朴自然的农家风俗,体验古老的农事生产、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极其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价值,无形中实现了对游客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导游员的生态解说、景区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标志的醒目提示,都会加深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游客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认知。可以说,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这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的体现。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乡村旅游开发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环评论证不充分为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植物、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测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环评认证是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环评,才能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都未经详细、专业的环评认证,只是在相应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和要求,缺乏强制性指标规定,实际运作中指导性不强,并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
(2) 随意更改项目规划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可分为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两类。原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直接影响,如旅游索道修建中的开山、炸石、砍树等行为对山体地表、生态的影响。继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间接或诱发的环境变化,包括由于旅游开发引起的大气质量、水质变化等[3]。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上述两种环境影响类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和缺乏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极易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规划,对原有地形骨架和植被、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改造,随意改动和破坏固有特色,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大投入、高档次,从而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2.乡村旅游经营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依托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的乡村旅游属于环境敏感性资源,很容易因乡村旅游的过快发展而遭到破坏[4]。”其中,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客观方面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 3 个长假、其它国家法定的传统假日以及每周的双休日,在游览项目选择上又大多集中在如农作物耕作与果实采摘等,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地的游客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大量聚集,从而使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从主观方面看,由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旅游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多地依赖游客规模增大、数量增长,而不是依靠效益提高。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否则“即使短期内为当地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损失和经济损失远远超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5]。”这将使乡村旅游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2) 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黄大勇将它划分为五类,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旅游垃圾污染等[6]。若不予以及时有效治理,就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清洁生产,搞好各种污染物的科学处理。但清洁生产和各种污染物的科学有效处理需要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投入,进而增加经营企业运行成本。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经营企业极易诱发极端唯利行为,置乡村生态环境于不顾,随意倾倒固体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各种污水、废水和废气,从而污染乡村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无视环境脆弱性的旅游行为。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全新改变和超越,是一种求新求异、超越常规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短暂的异地游览特征就容易使游客产生“道德感弱化”,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暂时性突变,人们原有的对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积极反应和遵循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甚至会产生道德盲区。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心所欲、懒散率性、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行为举止上就弱化了原先常态生活与工作中的道德顾忌与约束,增强了物质摄取意识,极易产生过度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乱攀乱摘、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等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
1.全面提升环保意识。
(1) 增强经营企业的环保认识。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对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和社区居民进行环保责任意识教育。乡村旅游地政府部门应经常性地向旅游经营者、游客、社区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经济、环境的损害,使大众对旅游与环境关系有正确的认识。这种教育活动需长期进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负起责任。政府环境部门、社会环保组织、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要大力宣传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使公众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提升自己旅游质量的保障;要大力宣传旅游活动可能会给环境造成的损害,尤其应让公众认识到游客活动中不文明行为对旅游环境、景观的污染和破坏及其后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支持节能节水、降耗减排,提高环保低碳发展理念。我们的管理决策者要明确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实行科学管理,要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落实到干部考核和工作监督上。由于旅游环境改善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紧密关联,我们要注重旅游和保护环境互相促进,在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舍弃经济利益,保护生态环境。
(2) 强化社区居民的环保理念。“在旅游社区环境演化的过程中,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自然演化、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旅游者旅游活动以及由此而进行的人为开发建设[7]。”这其中,社区居民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又是乡村旅游地环境的重要影响者和改变者,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均会影响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状况和质量。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地方政府应积极协调经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社区居民生态环境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增强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强化乡村旅游的环境正向效应;另一方面,在普及环保知识中,应当按照当地社区居民和农户的习惯,多采用广播电视、户外广告、印刷品 (书刊、报纸、杂志、宣传折页) 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同时需要进行强化培训教育,并借助网络通信、电视、电话等现代传媒方式,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采用包括经济、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等多途径的手段,综合提升乡村旅游业主的生态环境意识。
(3) 提升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游客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方面,除地方政府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应重点承担起对游客环境保护的教育责任,通过发挥乡村旅游内在的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提高乡村旅游环境消费品位,引导和鼓励游客学习和掌握乡村生态环境知识,激发游客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发挥游客自我约束与社会教育的双重作用,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游客在情感上爱护自然环境,在行动上保护自然环境;同时,针对游客因异地游览道德感弱化并由此引发的各种环境破坏行为,可通过设立公众生态教育点进行渗透性导引和主导性导引,如在游客集中处设置生态保护宣传牌、宣传窗、加强导游和一线服务人员生态宣讲等方式,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引导,倡导低碳旅游、责任旅游,对生态破坏情节严重的游客应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以增强游客环境保护意识[8],有效保护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
2.完善政府管理调控。
(1) 搞好规划调控。政府对乡村旅游环境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将自身环保职责贯彻于乡村旅游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引领、管控作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对控制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保护植被环境尤为重要[9]。”乡村旅游地所在政府要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原则,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规划。要在科学论证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市场潜力和乡村旅游环保评估基础上,围绕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实施生态功能分区分级保护与优化,因地制宜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以科学规划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调控前置,避免因乡村旅游无序发展可能带来的农村生态环境劣化。
(2) 强化法规监督。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环保法规体系,确保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保护有法可依;严格执行乡村旅游项目审批、环评等制度,确保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符合环保标准;加强乡村旅游经营行为的环保指导和监管,健全乡村旅游环境监管动态协调和监督机制,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杜绝乡村生态环境破坏性开发和资源浪费,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增强环保投入。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税收收益的环境反哺,重点用于加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体系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乡村旅游地建立“生态监测站”,在各主要环境敏感区建立相应的生态观测点,便于对旅游活动造成的乡村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定位监测,通过对乡村旅游地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表环境变化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动态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和改进,有效维护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
3.促进企业生态自律。
(1) 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行业协会要充分履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职能。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分级”评定制度时适度强化生态环保标准和要求,提高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环境准入门槛,引导和监督乡村旅游开发企业与经营企业大力开发绿色乡村旅游产品、低碳环保旅游经营设施设备和用品,以行业生态自律促进乡村旅游目的地整体生态环保水平提升,实现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发挥企业主体核心作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影响和作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企业必须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注重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切实按照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将节能环保、低碳减排发展理念贯彻于从开发到经营的整个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如乡村旅游景区道路减少水泥、沥青的使用;景区内部倡导使用人力、畜力为主的传统交通工具取代现代机动车 (船)的使用,以降低尾气排放,创建绿色低碳乡村旅游目的地;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采取旅游低谷期主动吸引旅客,旅游高峰期控制游人数量、科学分流游客等有效措施,加强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的合理控制和科学调度,避免游客过分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确保乡村旅游始终处于环境承载力许可值域内,避免因旅游超载引发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破坏;必须加强游客管理,引导和监督游客践行环保责任。具体可在乡村旅游地入口、乡村旅游景区 (点) 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引导游客尽量选择徒步,提醒游客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4.增强环境技术供给。
(1) 加强环境适用技术研发和应用。“当前我国产业生态管理的关键问题是采取措施加大环境技术创新的作用。”破解乡村旅游发展衍生环境负效应,除强化环境协同管理外,须加强适用环境技术创新与有效供给。政府要加强乡村旅游发展中相关环境适用技术需求调研,增强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财政投入,积极构建政产学研协作平台,结合乡村旅游需求组织、协调相关产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环境适用技术研发,并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采用财政专项补助等方式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积极应用相关环境适用技术。乡村旅游经营企业要不断增加环境保护和治理适用技术资金投入,积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主动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加强节能减排,践行企业生态环保责任和使命。
(2) 突出重点环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应在乡村旅游环境负效应生成原因系统分析基础上,重点围绕乡村旅游发展衍生的水环境污染、固体垃圾环境污染、空气环境污染等进行技术创新和相关适用环境技术及新产品研究和推广运用。针对水环境污染,着眼降低成本,重点应建立乡村旅游地统一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中心 (站),搞好污水处理管网系统建设,加强废水处理装置与污水处理系统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或通过管网并网区域污水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实现无害化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确保水体不受污染;针对固体垃圾环境污染,致力于全面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生态环保处理技术。垃圾分类收集重点是搞好乡村旅游服务区、主要游览步道、游客休憩区等游客活动集中区环保可回收型分类垃圾箱的科学合理配置。同时,提高环保产品使用率,积极推广无毒无害、少污染和低消耗的生态环境材料,用纸质、布质等可回收再利用替代品淘汰塑料等对环境破坏较大的相关用品,便于实现回收和再生循环利用。
垃圾生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其中垃圾焚烧厂具有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无害化较彻底及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等优点,应加以重点推广;针对空气环境污染,要积极推广空气污染控制与大气环境保护技术。加强乡村旅游地的主通道和游客密集地的噪声监测,对进入车辆实施限速禁鸣,降低噪声污染。加强适用油烟净化技术研发,并面向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全面推广。加强汽车尾气污染净化控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装有尾气净化装备的汽车和基本无污染的非燃油汽驱动绿色汽车,如电动车、天然气车、太阳能车等环保节能旅游交通工具的使用面,有效降低大量机动车涌入、大量汽车尾气排放引发的大气污染,优化乡村旅游地大气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春梅等。 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探讨 [J].现代农业科技,2010.
[2] 翟付顺。 农业旅游产业生态环境效应及发展策略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9- 10.
[3] 张红珍。 旅游发展与环境效应问题研究- 以石林地质公园为例 [D].昆明理工大学,2005(10)。
[4] 何玮。 基于环境保护理念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0):57.
[5] 顾筱和。 论乡村旅游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98.
[6] 黄大勇。 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56.
[7] 毛长义等。 旅游社区环境与景区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2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