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行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责任目标
主要目标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农业行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标准,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认真做好农业机械、农村能源、农产品质量等行业安全生产的管理。确保2013年度安全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各项安全生产事故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1、各村遏制重、特大行业安全事故发生。
2、不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发生。
二、管理责任
1、农业机械安全:认真落实上级业务部门规章制度,协助农机监理站做好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驾驶操作人员考试考核、牌证核发、事故处理等方面工作,确保驾驶操作人员技术素质和农业机械安全技术要求。认真组织开展2013年度农机安全技术年度检验工作、使农业机械挂牌率、年检率、持证率分别达95%以上。抓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每年在四次以上,并有宣传教育记录、农机手签名。根据农机作业时节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检查有记录,被检查人签字,继续抓好“平安农机”创建工作,以乡农业服务中心牵头,以村为单位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力争“平安农机”创建达标、全年无农机事故发生。
2、农业能源安全:协助区农能办加强质量监管,坚持质量和数量并重,质量优先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项目建设和行业标准,专业施工,统一操作规程,重视和加强沼气池的建中、建后的全程管理和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开展沼气使用安全知识教育。加强对大型沼气池的监管和废气沼气池的处理,及时排除事故隐患,防止责任事故发生。
3、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助乡农业服务中心抓好农产品生产源头质量管理,积极推行农业投入品的购销,使用台帐制度,加强对农业投入品质量的抽查工作,加大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力度,对农技推广人员和生产者,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严格按农业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全面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抓好农业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监督,依法实施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努力打造本村有机、绿色农产品品牌。
三、考核及奖惩
1、安全生产考核由乡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对责任书执行情况分项检查,逗硬打分。
[关键词]县域经济;商业金融;县域业务定位;发展措施
一、农业银行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的必然性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一般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属于国家最基础的财政单元。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资料,截至2003年末,全国县域人口9.16亿,占全国的70.9%;县域经济GDP为6.45万亿元,占全国的55.15%。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总体规模大。2003年,全国县域GDP平均32.04亿元,县域财政收入平均1.21亿元;二是发展不平衡。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域是最低县域人均GDP的15.1倍;县域GDP占比最大的贵州省(74.4%),比占比最小的上海市(1.1%)高出73.3个百分点。三是资金需求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到2020年我国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约5万亿元左右。县域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凸现了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各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亟待健全等问题。由此可见,县域经济发展呼唤金融的有效支持。
县域经营与农业银行改革发展息息相关,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具有客观必然性。
(一)县域市场是农业银行市场布局的基础。据统计,目前农业银行有县城网点8400多个,集镇网点8600多个,县域网点占全行网点总数的60%,51%的在岗员工、42%的存款、31%的贷款、29%的经营利润也分布在县域。农业银行是由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转轨而来,在县域建立了坚实的客户基础,打造了影响力深远的品牌形象,形成了以县域为基础、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本外币一体化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特色。
(二)县域经济蕴藏巨大发展潜力和业务经营商机。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县域经济的基础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农业银行只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开拓县域有效市场,就能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具有服务县域经济的机构和队伍优势。农业银行是唯一目前仍保持在所有县域都有县支行机构的国有商业银行,也是在县域点最多、面最广、网络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内部一直保持着农业信贷部门,并且随着近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还专门设立了小企业信贷部门。农业银行队伍对县域经济服务特点、模式较为熟悉,具有服务县域经济的优势、能力及亲和力。
(四)具有服务县域经济的业务产品基础。农业银行在服务县域经济中独立开发形成的农业产业化信贷、农村城镇化信贷、小企业信贷、“绿色家园”贷款、最高额担保可循环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等业务已成为各县域经济实体喜闻乐见的业务品种。据悉,未来5年内,农业银行将新增贷款4670亿元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七成以上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得到支持,年均投放934亿元,达到全行新增贷款的30%以上。
二、农业银行县域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银行县域业务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业银行在县域经济中担负重要的金融服务职能。当时的农业银行在保障支农资金需求、促进农村商品流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因政策性因素形成了大量的历史包袱。在风险管理的理念、风险补偿机制和管理手段不到位的情况下,引发了县域资产业务的风险,特别是乡镇企业贷款、供销社贷款、国营农业贷款,形成了较大的资产损失。在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由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打破原有的业务分工,农业银行重视区域布局调整,重点发展城市业务,不断上收贷款权限,县域资产业务有所削弱。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更多农村经济主体的出现和民营经济规模的扩大,县域经济主体的产权格局由原来的公有制主导转变为多元化产权并存,产业结构也由原来的农业主导转变为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在新的形势下,农业银行在县域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部分行对县域业务发展定位不清晰。一些行没有看到县域经济的深刻变化,没有认识到县域业务的发展潜力,权限上收后县支行被动调整多,主动出击少,对县域有效金融需求研究不够。二是对发展县域业务的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经营范围狭窄,产品结构单一。三是产品和服务创新不够。适合县域经济和县域客户特点的产品较少,营业网点的功能转型不到位,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四是对县支行分类指导不够。县支行的信贷授权和资源配置缺乏针对性,差别化管理程度低,影响了经济强县支行的竞争力。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在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农业银行应从国家战略和自身改革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发展县域业务的重大意义,着眼于充分发挥县域固有优势,着眼于未来潜在市场,着眼于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增强拓展县域市场的紧迫感,将县域市场作为加快有效发展的市场基础。
三、农业银行县域业务定位模式选择
(一)经济较发达的县支行要以个人业务为基础,以公司业务为重点,全面拓展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对优良中小企业客户和优质个人客户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要全方位介入。积极营销存款资源相对富集的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具有较强还款能力的重点医院、高级中学和优质房地产项目。对于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社会信用环境较好的县,可以适度介入县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尤其要做大做强中小企业业务,重点支持处于快速成长期和稳定增长期的配套型、特色型、科技型、出口型和资源型小企业。要逐步把已经成熟的城市金融产品推广到县域市场,设立县域金融超市,引入保险和证券业务,提升县域市场的金融服务水平。要增加外汇业务、网上银行、现金管理、贷记卡和理财卡等新业务品种。
(二)经济基础一般的县支行要重点抓好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并围绕当地经济特点稳妥发展资产业务。可适度介入优良中小企业客户和优质个人客户的资产业务。重点拓展以下县域业务有效市场:一是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县域劳动密集型企业、特色产品生产企业、高科技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的小企业群;三是出口创汇型、高新技术型、旅游观光型和生态型现代农工商企业。
(三)经济欠发达县支行要以开展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为重点,同时理性发展资产业务。其资产业务要紧盯国家扶持贫困地区的各种优惠政策措施,继续发挥农业银行的优势,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以上扶贫经济实体作为资产业务营销的效益增长点。负债及中间业务要在着力改善网点布局和设施基础上,瞄准外出务工客户群体,将务工储蓄作为工作重点,辅之以借记卡、理财卡的发行。
四、农业银行拓展县域业务的配套措施
(一)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行施策的原则。要根据当地经济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拓展县域市场,打造差异化经营的特色。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市场潜力和各行不同的管理能力,实施区别对待策略,重点支持中小企业、龙头企业、个体经营户,确保理性发展、稳健经营。
(二)健全制度约束,促进县域业务发展。要在业务准入、授权管理、风险补偿、授信问(免)责等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并利用数据大集中的优势,探索开发专门的县域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引导县支行严格执行操作风险管理制度,从严追究道德风险责任,在提升县域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基础上,引导和发挥好县支行拓展业务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科学配置信贷和财务资源。要区别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配置经济资本和信贷计划,适当降低零售业务的经济资本系数,引导县域农业银行加快发展零售业务,尤其是零售资产业务。要适当增加县域农业银行在电子设备、网点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加大零售业务与业务经营考评的挂钩力度,使零售业务发展较快、贡献较大的县域支行获得更多的财务资源。
(四)加快产品创新和机制改革。要积极开办适合县域客户需求特点的业务产品。如增加个人信贷业务品种,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和银政、银企合作方式,改善县域客户的融资条件。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探索小企业定额信贷客户评级、授信、贷款“三合一”机制。完善县支行分类授权管理,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提高信贷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业务
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网络交易平台便是电子银行,它的应用可以使银行的客户通过网络实现办理各项金融业务,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具优势的服务。这种服务方式打破了传统银行办理业务的时间、空间局限性,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客户拥有电子设备通过互联网便可办理金融业务。电子渠道在银行的应用包括多项内容,例如POS机终端、电话银行、手机银行、ATM自动柜员机等。而电子银行则属于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它是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与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可以对传统商业银行中服务的不足之处及时补充,并加以提升。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的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异常迅猛,作为农业银行也意识到电子银行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农业银行也在不断扩展服务方式,提高客户应用电子银行的服务体质量。
1.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现状
1.1创新产品少、发展层次较低
1997年,我国网上银行业务首先从招商银行开通,之后网上银行业务便开始逐渐遍布各大商业银行。截至2015年,我国使用网上银行的个人用户达一亿人次,交易额突破百万亿元。我国近200家商业银行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不少企业开始通过网上银行注册用户。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很多电子银行只是传统银行延伸至互联网上的业务,网上业务基本都属于传统业务范畴,业务量也多集中于存取款、转账等内容,并无更多创新型产品。尽管电子银行在我国出现较早,但整体层次较低,创新型产品微乎其微,并且电子银行的服务尚不健全,很多客户利用电子银行还会承担一定的风险。
1.2业务发展水平较低,后期潜力巨大
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约七成的家庭使用电子银行。在电子银行业务中几乎涵盖了70%的银行业务量。我国现阶段使用电子银行的商业银行较多,但发展水平不高,很多业务内容受限。但是电子银行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交易总成本却不会因为业务量大幅度提高而受到影响,因此后期电子银行的发展潜力巨大,很多内容值得深入挖掘和利用。
1.3电子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日趋成熟
现阶段,在我国金融业发展领域,一个重要的内容便是电子银行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成立了金融监管体系,并且以金融信息化作为重要课题,在支付系统中也不断在强化现代化体系的发展和运行,全面信息化管理也成为中央银行广泛推广的管理模式。我国也正是进入推广应用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时代。从金融服务到经营管理,再到宏观货币政策,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了一体化。整个金融服务系统由支付服务系统与清算系统组合而成,我国的支付服务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2000年,我国成立金融认证中心,电子证书成为当下电子商务中为实体办法的唯一凭证,且难以造假,有效保证参与者身份的真实性,便于检验和管理。我国也针对当前电子银行广泛发展的趋势,颁布了众多条例、管理办法等内容,有效监管和保障了电子银行在我国顺利发展。
2.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电子银行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早,但是农业银行开设电子银行业务的时间较晚,因此电子银行业务在农业银行的发展较晚,后期发展速度迅猛,如今农业银行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电子银行业务体系,包括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多项业务范围,客户规模也逐步壮大。2015年底,我国在农业银行开通电子银行的客户已经超过4亿户,传统业务在电子业务中分流高达七成。很多地区,农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已经初具规模,电子银行业务在农业银行也得到跨越式的发展。超过60%的总银行业务量都是在电子银行业务中办理的,业务量也随着客户对电子银行的熟悉程度不断呈现攀升趋势。
2.1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
最初在推广网上银行时,农业银行是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推介产品的,让客户不断熟悉网上银行的使用方法。现在农业银行已经在门户网站上建立了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不仅可以实现账户资金的管理,还能通过网上银行投资理财、交纳各类费用,并且享受各类营销服务内容,大多数传统农业银行网点办理的业务,均已实现了在网上银行办理,网上银行正以十足的发展势头发展,从交易规模来看,网银交易量也呈现大幅攀升态势。
2.2电话银行的发展现状
利用电话网络办理完成各类金融业务的方式便是电话银行,客户可以通过拨打银行电话完成金融交易内容。此项业务出现于1992年。最初,农业银行开通电话银行时只是作为银行信息查询的方式之一,并不能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转账、还款等金融业务。之后,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农业银行开始借助电话银行开通更多的特色服务,帮助客户实现网上转账付款,直接订购产品等金融业务。
2.3手机银行发展现状
2005年,农业银行开始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短短几年里,手机银行已经成为农业银行一个重要的金融交易平台,很多客户利用智能手机便可轻松掌握账户信息,并进行个人理财管理,在线消费、享受公共服务等内容也可轻松实现。这个平台上多种金融业务的开通,使金融服务内容不断优化和丰富。客户只需扫描二维码,手机上便可以轻松利用农业手机银行办理各项业务,也可在微信客服中寻找需要办理业务的内容,这无疑为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便捷的发展空间。
2.4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瓶颈
首先,定位不够准确。农业银行开通电子银行业务,并未将电子银行业务作为主推内容,而是将它作为传统银行业务的补充,因此,无论是传统产品的推广、同步都未及时将电子银行开展的相关业务同步开展。第二,管理体制尚需完善。现阶段农业银行的管理机构停留在残缺不全的现状,并且不同部门间取法协调互助,很多网点的管理能力薄弱,业务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有碍各类信息的广泛普及。第三,营销机制有待健全。无论哪种业务都需要科学的营销机制,而农业银行中并未将自己的电子银行业务作为独立的品牌来营销,在电子银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农业银行显然市场推广力度不足。很多客户并未充分了解电子银行业务,参与电子银行业务的积极性相对较低。第四,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现阶段,农业银行中的从业人员普遍精通传统银行业务,但是对电子银行内容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农业银行在选拔人才队伍时没有按照人才引进计划,及时更新对人才知识内容的要求。掌握专业而全面的电子银行方面知识的人才稀缺,这也是导致农业银行在开通电子银行业务后,创新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五,电子银行的风险防控机制尚未构建。从农业银行内部发展来看,它们并未建立电子银行业务统一标准的操作规范,在流程设置方面也缺乏必要的规范内容,权限制约方面来看,不同的部门间规划不清晰,并且技术层面的保障力度不足,这也给电子银行业务未来发展中带来一定的数据安全隐患。
3.加快农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策略
3.1加强电子银行品牌建设
作为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发展内容,农业银行应当给予电子银行业务足够的重视,不断强化对电子银行品牌建设的力度。过去,农业银行一贯以产品至上为发展理念,如今应当转变发展理念,将客户需求作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将业务流程不断简化。尽可能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在开展电子银行业务过程中,要让客户看到农业银行可以提供的贴心服务,更个性化、综合化的服务内容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针对客户通过电子银行反馈的需求信息,农业银行应当合理利用好这些信息,对客户需求做出预测,超前开发,将电子银行业务产品领先研发。此外,农业银行应当发挥自身的农业优势,拓宽渠道,吸引更多农业电子银行业务,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这也是塑造品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将电子银行的特性与金融同业有机结合,将提供的金融服务不断优化。在创新层面上,农业银行要把握好金融市场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不断研发覆盖能力更强的金融业务,将所有银行开通的电子银行业务囊括其中,并利用农业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业务,扩大电子渠道,提高业务覆盖面。要注重技术研发队伍的人才培养力度,让他们拥有更先进的技术,不断年研发和推广电子银行新业务,实现现有银行业务的优质升级,在增值业务方面,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实现银行与企业的有机合作,扩大宣传范围,树立品牌形象,将过去保守的观念突破,让客户充分感受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便捷条件和优越性,并且重视客户体验及反馈信息,将这些作为不断改善电子银行业务的源泉,将品牌打造地更加深入人心。
3.2打造过硬电子银行人才队伍,健全考核机制
提高现有的专业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定期寻找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人才前来授课,让专业人才掌握的内容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并且强化管理岗位、业务营销岗位的综合素质,在培训中着重对员工开展业务知识、信息技术、营销策略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全方位素质。在员工掌握过硬的传统银行业务素质基础上,还应当让员工意识到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并将电子银行业务的相关技能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内,鼓励员工积极主动营销,将电子银行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例如,对新开户的客户介绍电子银行业务的优势,鼓励他们使用电子银行相关业务等。并将考核指标逐步向电子银行相关产品方面倾斜,建立好相应的考核机制后,让员工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以此来引导员工认识电子银行业务的相关内容。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客户的信息反馈,可以建立专门的客户体验中心,将客户在使用电子银行过程中的体验真实记录下来,作为后期改进业务内容的主要参考内容,在体验过程中还可以使很多潜在客户加深对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认识和了解。
3.3加强电子银行维护,提高电子银行使用率
除了建立必要的反馈机制外,还应当积极开展激活活动,不少电子银行用户虽然开通相关业务,却从未使用过,这部分用户称之为睡眠户。为此,农业银行应当不断加强对这部门客户的回访和指导工作,帮助他们解决使用过程中的疑问,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的使用率。针对企业用户还可开通上门推介活动,不仅负责使用的辅导,还应当负责后期的维护工作。电子银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产品销售的竞争力还是吸引力都需要不断提高,农业银行在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应当利用好成本优势,为开通某些电子银行业务的用户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提高打折力度,鼓励客户使用电子银行业务完成交易内容,让客户在使用电子银行业务时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和更加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战军,楮海山.浅析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若干问题[J].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S1:157-160.
[2]管晓珂.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31:11-12.
[3]胡磊,王雪平.农行电子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研究――以农业银行苏州分行为例[J].现代金融,2014,05:25-26.
[4]陈颖亭,陈彦波.农行加速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4,05:33-34.
[5]齐文忠,周萃,张正华,卓尚进,戴磊. 我国电子银行迎来发展新机遇――四大银行相关负责人谈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新战略[J].金卡工程,2006,04:61-64.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行业特点 动因 西部农业上市公司
一、西部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行业情况
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一种经营方式。据调查,目前在沪深两市A股挂牌交易的西部13家农业上市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多元化经营。西部农业上市公司是指在沪深两市A股上市交易的、属于“农林牧渔类”的公司,其股票简称分别为新中基、G新希望、ST秦丰、ST禾嘉、香梨股份、新疆天业、新农开发、景谷林业、亚盛集团、冠农股份、新赛股份、通威股份和敦煌种业等13家公司。
结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行业分类指引》,本研究整理了西部13家农业上市公司在各业务部门的经营情况,下表给出了它们在大类(单字母加两位数字编码)行业的多元化经营情况。可以看出,西部农业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范围涉及的行业数最少是3个,最多是10个,平均行业数是5个。从整体看,多元化经营程度是比较高的,形成了跨多个行业提供多种产品或服务的多元化经营格局。业务范围以涉农业务为基础,以农林牧渔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主导,以向农林牧渔服务业提供服务的塑料制造业和综合类业务为补充,公司每项业务几乎都与农业紧密相联,这是多元化经营的共同特征。为了提高盈利能力、有效规避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投资回报较高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和旅馆/酒店业的经营。这就形成了以涉农业务为主,兼营其他行业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表 西部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情况
资料来源:本研究根据2003年~2006年度报告数据整理
二、西部农业上市公司涉农经营行业特点
1.农业生产过程客观规律的固有限制
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农业上市公司的涉农经营项目要受这一客观规律的制约。农业生产对象具有其固有的生长、发育、繁殖的规律。农业上市公司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新产品的试验和推广都要受这一客观自然规律的约束。从农业生产的经济再生产过程看,它是人类以有生命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为对象所进行的经济方面的投入和产出的周而复始的、不断更新的过程。西部农业上市公司要想通过经营农业持续的获利,就必须在涉农项目上进行持续的经济投入。
2.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大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受气候、土壤、降水量等外界自然环境变量的影响大。在自然环境中,这些影响因素常常又是不确定的,自然风险大。西部农业上市公司涉农经营项目的收益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承担风险的压力大。
3.农业项目资金需求多,财务风险大
农业项目建设、生产周期长,农业上市公司涉农经营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积压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使农业上市公司涉农经营业务季节性和周期性资金需求大,季节性和周期性筹资压力也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要求农业上市公司必须注意季节的交替,涉及农业种植的公司必须筹足资金保证农业种植和采摘,而涉及农副产品加工、制造的公司则必须有良好的季节性现金流量以保证季节性收购,并注意季节性的存货保管和市场的季节周期性预测。综上,农业项目资金需求大的同时资金积压也大,周转缓慢,盈利性不高,收益不稳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大。
4.农业经营优惠政策与政策限制同时存在
现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优惠政策,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中的涉农经营企业给予了优惠。而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西部农业上市公司,更是享受到了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好处,这主要表现在税收减免优惠、价格补贴、信贷优惠和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上。同时,国家对农业产业的价格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市场经营有一定的限制。2005年,农业宏观物价政策向农民倾斜,对水稻等农作物种子实行限价销售和定价收购政策。这一价格政策增加了种子经营类上市公司的收购成本,导致部分公司销售毛利减少。
三、西部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动因分析
1.涉农经营的风险性特征促使西部农业上市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分散经营风险
西部自然条件较其他地区更加恶劣,西部农业上市公司涉农经营项目面临的自然风险也更大。农产品市场部分原材料供应受自然灾害和资源条件的约束较不稳定,加上国家对农业行业实行保护的限价和最高定价政策不利于公司盈利目标的实现,增加了涉农业务经营的市场风险。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与周期性特征要求西部农业类上市公司必须具有良好的现金流量,以满足季节性收购和存货季节性存储的需要,其涉农经营业务面临季节性筹资压力和资金的季节性积压问题。农业项目建设期长、资金周转缓慢、投资回报期不稳定,公司涉农项目经营的财务风险大。所以,西部农业上市公司要面对涉农经营业务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甚至技术风险,要有效分散这些风险,进行分散化的多元化投资是规避风险常用的一种方法。
2.农业产业盈利性不高
农业盈利水平低下,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尤其是生产环节,还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水平。搞农业产业经营需要增加管理、协调成本,如果最终产品没有较高的附加值和盈利水平,则从事农业产业经营的公司将在市场竞争中不具备优势,并加大了公司从事农业行业经营的风险。为了降低涉农业务经营风险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成长性和收益性,西部农业上市公司纷纷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
3.农业产业市场竞争激烈,发展空间小
农业是弱质性基础产业,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和价格弹性都较低。现阶段,该行业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发展空间较小。西部农业上市公司就其涉农经营的范围、经营环节和经营手段看,都带有竞争的性质。为了追求更高的成长性,多数公司往往试图开拓或者进入新领域。同时,如果一家公司在新行业或者开辟新领域取得成功时,其他公司出于竞争战略的考虑,也会跟着模仿,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
4.借助农业“壳”资源,谋取便利和优惠政策
目前,政府对西部农业类上市政策扶持的主要措施有所得税减免或返还、出口退税和补贴、增值税返还、价格补贴,以及银行信贷支持等。这些扶持政策中,有的对业绩产业直接的影响,如所得税减免和返还、出口退税和补贴、增值税返还、价格补贴等;有些则对业绩产生间接的影响,如银行信贷支持政策。西部农业上市公司作为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扶持对象,借助农业“壳”资源不仅能够实现上市融资目的,而且能够“合法的”利用这些优惠政策所筹集到的资金投资非农项目,谋取便利。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使得西部农业类上市公司纷纷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设法扩大企业的经营领域和规模,以降低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姜付秀: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决定因素研究[J],管理世界,2006(5):128-135
[2]金晓斌陈代云路颖联蒙柯: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J].经济研究,2002(9):67-73
【关键词】 农业 技术标准 专利
1 引言
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作为“独占权”的专利权逐渐进入技术标准之中,对技术标准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一项专利技术先进且适应市场需求时,其便具备了成为技术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应地,技术标准为产品设计了市场准入条件,排斥“不合格”产品,只为符合技术标准的产品开绿灯。因此,依仗国家对专利权的合法保护,再借助技术标准的平台,专利技术可以寻求更大的利益。我国农业机械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势必将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基于此,为使农业机械企业在将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本文主要探讨技术标准和专利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农业机械企业技术标准和专利策略的现状及相应的对策。
2 技术标准和专利的关联性
2.1 专利是形成技术标准的基础
制定技术标准的企业通常具有很多具有专利权的关键技术。为了谋求对市场的控制地位,引导市场的发展方向,这些企业会想方设法将其已具有的专利技术融入技术标准,或者以所属行业的各巨头行业联合起来的方式,将各自的核心专利技术都贡献出来,共同制定所属行业的技术标准。如此一来,这些企业既合法利用了专利权的地域性和排他性特点,也利用了技术标准的统一性,顺理成章地能够通过制定垄断性的技术标准,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而其他达不到相关标准的企业只能面对坚固的技术壁垒望而兴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项技术要想成为本领域的技术标准,首先转化为专利技术是必经之路。
2.2 技术标准是专利推广的高级表现形式
专利技术的终极目标是进入市场,通过其“排他性”的特点取得经济效益,而将专利技术纳入技术标准对专利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纳入技术标准这一市场准入条件之中,生产同一类产品的其他企业就必须适用该标准,从而必须支付专利许可费。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控制专利许可证的发放、通过技术标准左右市场的规则等,使其他竞争对手只能尾随其后。因此,如果说获得专利意味着研发成功,那么专利技术成功写入技术标准则意味着市场开发的成功。也可以说,专利和技术标准的捆绑使得专利具有了战略价值,而不仅是简单的专利许可使用费[1]。前些年,欧盟将“打火机安全锁”的专利技术纳入其技术标准,我国本不一定要使用该技术,但要进入欧盟市场,必须符合该标准,这使得我国企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本可以靠价格取胜的企业的竞争力被大大削弱。这就是专利和技术标准的捆绑所带来的威力。
2.3 专利是成为技术标准的条件
虽然专利权人为获得效益的最大化,都希望自己的专利能够纳入技术标准之中,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方能成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专利技术在技术标准体系中存在的必要性,即该专利技术必须是不可缺少的,不能由别的技术来替代,而且要和标准针对的产品或方案息息相关。一般而言,专利技术成为技术标准需要经历以下过程[2]:
3 农业机械行业技术标准化的发展状况
(1)随着中国农业机械行业从维修、仿制、批生产向自行研制的过渡,中国农业机械行业标准化的工作范围和标准化对象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从螺钉、螺帽、图示符号、工装标准为主体,扩展到产品性能、设计规范、试验方法、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农业机械行业涉及的几乎所有领域;(2)标准化管理本身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提出了标准化系统工程的理论并用于指导农业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在标准体系的建立,标准化工作体系的建立等方而取得实质性进展,效果显著。在计算机辅助标准化方而也实现了突破,提高了农业机械行业标准化的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3)适应我国自行研制农业机械装备的形势,把农业机械标准化工作前移,实现了农业机械行业标准在贯彻实施上的历史性突破。农业机械行业标准的贯彻率达80%以上,对提高装备性能、保证产品质量、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而起到了显著作用[3]。
4 我国农业机械企业技术标准化策略探讨
4.1 专利二次开发战略
专利二次开发战略,即采用具有相同原理并围绕他人基本专利而开发的许多不同的专利,形成专利网的反包围,以加强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的战略。依照日本发展技术标准的经验,在遭遇先进企业技术标准壁垒限制时,日本企业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研究,即二次开发,形成自己的专利权。如此一来,由于二次开发的研究成本远低于首次开发的核心技术,而且更具针对性和经济价值,因此,完全可以用来当做与所述核心技术交叉许可的筹码,进而可以为下一步的技术标准化赢得机会。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企业面临着国际巨头的重重技术壁垒,核心技术悉数由上述巨头公司所垄断。因此,首先我国农业机械企业必须励精图治、刻苦攻关,努力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尽可能多地形成具有优势的关键技术,为将来早日摆脱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壁垒打好坚实基础。但是我们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的形势是核心技术皆由他人所有,这个事实是必须接受和面对的,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企业必须选择相应的得当战略进行应对,上面所提到的“二次开发”战略就是完全可以采用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可以避开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壁垒,而且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进而为形成可能的技术标准打下基础。
4.2 国际专利申请战略
由上文可知,专利技术是技术标准的基础,由于专利技术具有地域性,在中国授权的专利技术并不被在美国的企业所接受。而为了使我国农业机械企业在国际技术标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话语权,必须具有一定的具有分量的国际专利让国外相关企业所认同,从而确保能更好地参与到制定国际技术标准之中。因此,为了拓宽国际市场,我国农业机械企业必须在未来想要进入的国家或地区尽可能多地申请专利,包括普通发明专利以及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为将来可能的国际标准化提供专利筹码。
4.3 专利联盟战略
集体的力量远大于个体的力量,在专利领域也是如此。对于国外先进企业而言,技术标准化中的专利联盟是一个重要战略,就个体而言,他们已然具备雄厚的实力,一旦联合制定标准,这可以使他们的垄断地位不断地得到加强和巩固。对于我国农业机械企业而言,在外国巨头企业技术标准和专利技术明显占优势的情况下,要想冲破重重技术障碍,更要充分利用专利联盟的手段,否则单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国农业机械企业不仅需要在国内同行企业、院校形成专利联盟,在国内形成一定的合力,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一致对外,将所有能联合起来的技术优势形成一个整体,并适时地形成一定的技术标准;也要积极和国外先进企业形成专利联盟,这可以保证既可以参与和学习先进企业的标准制定方法,并努力纳入其标准体系,从而为自己减少障碍,同时还可以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关键技术和战略理念,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提升的空间。
4.4 管理提升战略
企业专利技术标准化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的研究、提高标准意识,还要实现专利战略和标准战略的齐头并进,为企业的技术标准化提供支持和服务。在实施技术标准化中,我国农业机械企业还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的技术标准和专利管理机制,应当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企业的专利和标准的管理工作,为技术路线、研发方向等提供有效的标准/专利信息,并定期进行标准/专利知识的培训工作,使企业员工、尤其是科研人员具有充分的标准/专利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带入到日常的科研工作中,提高效率,少走弯路。此外,还应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专利、标准的管理规章,使专利标准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升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只有在相关管理切实有效的情况下,我国农业机械企业的标准和专利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和加强。
5 结语
发展农业机械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会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很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我国农业机械行业企业当前正蓬勃发展,但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在技术标准领域,不仅需要标准化工作本身进行改进,还需要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得当战略,尤其是要将专利战略引入其中,将其二者捆绑起来,不仅在克服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壁垒方面发挥作用,也可以为我国农业机械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优势,不断创造有利条件,为我国农业机械企业日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驾护航。(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参考文献:
[1]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第2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78.
农行股改十六字原则中“面向三农”列在首位,体现了国有资本意志和农行自身市场定位的结合;“整体改制”是必要条件,是农行服务“三农”而必须具备的体制保障;“商业运作”是本质特征,是农行服务“三农”的基本业务运作方式;“择机上市”是具体目标,是国家明确的把农行打造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现代化大银行”的具体要求。
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是个有趣的话题。从名词上看,“面向三农”意味着某个有意愿且有能力的信贷主体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所需资金的有力支持。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当前的信贷主体,即现实中的农行是否可以视为一个合格的支持者?第二,如果它是合格主体,那么此种资金支持为何要安排为贷款而非拨款形式?可能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只有有偿融资才能形成对农业的激励约束,避免单纯拨款带来依赖行为;二是国家或其他机构财力有限,无法对传统县域农业实施单纯性投入。因此,无论“三农”贷款是否具备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性,其存在本身就体现了一定制度背景下的合理性,即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需专项贷款支持这个大背景。
然而“三农”贷款一但进入现实运行,道义性“支农”与营利性“贷款”的矛盾随之产生。要么贷款支持力度不够,要么支农性资金无法回收,由此形成两难困境。
为深入研究传统农业县域“三农”贷款运行状况,我们对华容县444个村、5723户农户进行了“三农”贷款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生长在农村,发展在农村,特别是经过改革规范,联系“三农”纽带的情结已初步建立,基本成为一种相对有效的微观金融主体。但是由于机构、社会信用环境和县域经济环境等因素制约,“三农”贷款质量很难提高。
二、农行转型:供给面的发展
(一)农行支农作用弱化,信用社挑大梁
据对5723户调查显示,有68.3%的农户需要借款时,首先想到的是信用社,18.5%的农户首先想到是亲朋好友,13.8%的农户想到向其它银行贷款(主要是农行,因其在乡镇还有少量网点)。67.3%的农户认为信用社能满足和基本满足贷款需求,32.7%的农户认为不能满足。这说明,农民对信用社的信贷投入比较满意,信用社支持“三农”的力度还是较大的。
以2009年一季度为例,全县信用社累计发放各项贷款3765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县8家金融机构(工、农、中、建、信用社、邮储、农发行)的24.16%,净增额占83.53%,位居第一,其中累放“三农”贷款16783万元,占累放贷款额的100%,“三农”贷款余额达到32815万元,占到贷款余额的100%。而农行面向“三农”的贷款余额近五年来逐年减少。
(二)县域农行渐边缘化,信用社服务质量占明显优势
从2003年到2009年,华容农行的营业网点从13个减少到7个,人员从151人减少到83人。从改革后的情况看,简单的撤机构裁人员并未增效,我们先分析下前些年农行“三农”贷款为什么会无效投入?
一是贷款随产值向上滚动,产值增长了,贷款增加了,经济效益却没有同步提高,有些传统农业地区反而下降了,但“前车之辙”,仍未成为“后车之鉴”。
二是信贷资金运动是价值运动,必然要求实现价值的补偿和增值,但是,由于某些信贷政策违背基本经济规律而投向失误,造成“三农”贷款沉淀。
三是农行自我盲目扩张,争贷款规模而不争经济效益,争贷款总量而不重资金管理,争业务地盘而不争整体化,缺乏资金科学规范化管理意识。
四是对国家支农投入期望值过高,当国家提出增加投入支持农业时,农行和农村其他各界一样寄厚望于财政增加投入,结果因配套支持难以到位也造成了不少项目出现失误。
五是对农村自身积累能力看的过高。以为通过吸引农民投资,会形成大办农业、大办企业的,但这种迟迟未见到来。
农业生产受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双重制约,为什么信用社在与农行脱钩后在县域越做越强呢?我们拿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据对5723户农户调查,有81.3%的农户对信用社的支农工作是比较了解的,只有11.2%没有听说过。在问卷中,有62%的农户接受过信用社“了解贷款需求”的服务,有9%的农户接受过信用社“提建议、出点子”服务。问到是否想到农行贷款时,有农户反映:农行卡用起来还是蛮方便,贷款没有办过,这几年也没听说农行可以贷款。在调查时,有87%的农户到信用社存过款,有13%的农户到农行存过款,有80.2%的农户贷过信用社的款,只有8.1%的农户缺资金时到农行办存单质押贷款,另有0.83%的农户向高利贷借过钱。
(三)“三农”领域得以拓宽,贷款投入呈多元化
调查表明,农村信用社在优先满足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等农业贷款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信贷支农深度、广度上下功夫。一是配合农业产业化,贷款投向突出区域性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支持了棉花加工、蔬菜业、养殖业等。如华容信用联社重点支持插旗镇芥菜业发展,现已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支持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基地,形成了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模式,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如信用社支持华容银利棉花加工有限公司,就是这种模式。农行该如何利用传统农业大县优势搞好产业定位、客户定位、服务定位,从而真正实现“面向三农”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信用环境:需求面约束
社会信用环境欠佳是导致“三农”贷款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当前社会整体信用环境质量受多方因素影响呈下降态势,影响了“三农”贷款的按期收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80年代改革初期,发放的贷款沉淀较多,这些贷款至今悬而未决,不了了之,动摇了农行的社会信用基础。二是由于企业集中改制,短时间内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成为事实上的“核销贷款”。三是农行在分离出农发行之前承担了部分政策性贷款任务,也形成了部分“核销贷款”。四是公民的诚信意识较差,在赖债有理,逃债有功的不良风气影响下,不少贷户对农行的债务漠然置之,高枕无忧,更有甚者,要款没有,要命一条。五是农行剥离部分不良资产,导致了贷户对拖欠农行的贷款持等待观望态度。六是农行改革进程缓慢,行业自律职能弱化以及内控松驰,也在一定程序上加剧了信用环境恶化。
目前,“三农”贷款受制于经营机制落后,信贷机制设计缺陷等诸多因素,呈现总量不足,结构偏差等有效供给不足问题,撇开农村信用社不说,单从农行为寻求适合“三农”信贷投入和促进传统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下剖析,就可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影响了投资的整体效益
财政投入、农村自筹和信贷投入是“三农”资金来源的三条主渠道。由于近几年地方财政普遍困难,农行收缩网点减员增效,农发行只保收购无其他投入,信用社虽适度增加了对“三农”的投入,但仅靠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对广大的农村市场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潜在的资金需求单靠农行和信用社无疑难以满足。据对华容县农户贷款需求调查显示,80%的农户有贷款资金需求,仅有41%的农户基本得到满足,满足率不到一半。因此,农业资金投入总量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据统计,2007年华容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5.48亿元,较上年下降5.1%,而当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1.7亿万元,较上年增长12.5%。
(二)信贷投入方式难以适应农村经营机制变化
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组织、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等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了一些制约农村信贷投入的不利因素:一是大部分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薄弱,不具备担保资格。二是分散、独立的经营实体,决定了它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能在有限的小规模土地范围内进行。三是科技贷款、农田水利建设贷款等农业基础信贷投入缺乏借款主体。
(三)信贷结构和机制僵化,弱化了支农效益
一是长期贷款比重偏低。“三农”生产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一般年周转1-2次,有的需2-3年周转一次,而农行在实际贷款发放中,贷款期限与“三农”生产的周期不相吻合。以华容县金融机构贷款构成为例,期限在10个月以上的农业贷款所占比重只有41%,而期限在半年以内的农业贷款所占比重达到55%,跨年度贷款仅占4%。
二是基础性贷款投入少,农田基本建设和科技开发资金匮乏。2007年末,华容县用于水利建设和科技方面的贷款只有1200万元,占新增“三农”贷款总额的6%,占各项新增贷款总额的0.98%。政策性,长期性“三农”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原有基础设施老化,农业发展缺乏后劲。
三是农业贷款质量偏低,非正常资金占用量较大。近5年农行基本没有发放过“三农”贷款,据对华容信用社资金占用形态分析,在现有的64658万元“三农”贷款中,非正常贷款占用明显偏大,占现有贷款余额的20.89%。
(四)产业结构的缺陷性调整,制约了信贷的有效需求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虽说见到了成效,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调整的品种单一,结构雷同,普遍是压“粮”扩“经”,调整后的产品没有特色和优势,效益欠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支柱培植一哄而起。特别是农业支柱项目、支柱产品、支柱技术缺乏统一规范,有相当部分支柱不是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来选择,而是受地方示范效应左右,简单进行模仿,一哄而起,导致立项不准,最终大多以失败告终。而在支柱众多的情况下,农行在该不该支持,如何支持上也不知如何把握。
二是农业协会不规范。华容是传统农业大县,现有粮食协会、棉花协会、蔬菜协会、养殖协会等。一些乡镇想靠大力发展农业协会来增加农民收入,但美好初衷往往由于盲目跟风而忽视风险,出现农业经济受损、银行信贷资金沉淀的现象。
三是规模效益不显。受信息、市场、资源、交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的微观经济组织不健全,活动范围极为有限,规模经济性差,龙头作用还未形成,而且一些地方只重生产,忽视流通,只抓生产技术,不重市场规律,不能为农业生产、经营和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五)“三农”贷款的政策性和趋利性的矛盾
由于“三农”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而社会效益较高,因此带有一定的政策性,导致与农行的商业经营“趋利性”目标相矛盾。近五年来,农行逐渐“城市化”并与中行、工行、建行争客户,以求获得丰厚利润,加剧了农村资金的供需矛盾,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四、政策建设:机构与社会信用环境改良
我们认为促进“三农”贷款增长的关键在于改良机构和社会信用环境,这也是改善经济环境的前提条件,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机构本土化经营策略
首先,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目前,农业银行在县城以下网点已日益萎缩,人员年年减少,在农村金融中显得不是那么有位,支农主力军作用也没有发挥,尤其是在传统农业大县,更谈不上担负支持“三农”的重任。为此,农行要支持“三农”,必须要脱下“皮鞋”换上“草鞋”,深入农村了解情况,大力宣传农行支持“三农”的政策。在服务定位上,以县域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网点优势,满足“三农”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牢固树立“大三农”、“新三农”理念,不断拓宽服务“三农”的范围。
其次,针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三农”资金需求发生新变化的情况,农行信贷投入要学会适应,及时调整服务目标和方向。一是大力扶持巩固主导产业,使期成为“三农”增收主渠道。二是坚持种植业不动摇,支持农村搞好传统种植,确保粮食稳产增收。三是坚持畜牧业和传统农业相结合,达到农业的良性循环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四是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粮食、棉花就地转化增值。五是支持特色农业,为农村、农民开辟新的效益增长点。六是积极拓宽“三农”消费领域,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实现内部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在客户定位上,大力扶持带动“三农”发展的重点客户和项目。以全县100家规模企业为重点,扶持企业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改造升级生产技术。优先支持“公司+基地”的一体化经营,积极支持“公司+基地”的契约式经营、支持农机经营,改进农业装备。加大对县域扩容,旧城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择优支持县城房地产开发,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关系国计民生、财政性先支后收的投资型项目为重点,大力支持通乡油路、通村公路、供电、供水、医院、学校等公益建设项目,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县域中小企业群体。重点支持分布在工业园企业的配套建设,品牌优势突出,现金流量充沛的服务型小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看好的科技型小企业。择优支持农村经济示范户。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链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基地建设,结合县政府的技术支撑,市场引导等服务,大力支持种养大户,能人示范户、订单农业户扩大生产规模,积极支持城郊型“农家乐”。择优支持城乡个体工商户,以及各类集贸市场经营户、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等,活跃农村经济。
再次,灵活经营。一是要适当延长“三农”贷款期限,特别是遇到灾年,要自动为“三农”贷款办理展期,同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三农”防灾减灾工作,如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科学种田等。二是对“三农”贷款适当降低利率,以充分体现倾斜“三农”的原则。三是农行虽然向商业化转型,但必须坚持支农方向,保证县域有一定规模的资金用于扶持“三农”。
最后,完善机制。一是既不能慎贷、惜贷,又不能无休止、无原则的放贷,要结合“三农”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三农”规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二是对贷款质量的考核,既要明责自清,严加惩处,又要对贷款放得出,收得回的银行客户经理给予从物质到精神两方面的适当奖励。三是要正确界定县级农行贷款审批权限和贷款限额控制权,充分调动县支行支持“三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基层农行创造良好的服务“三农”环境。在产业定位上,支持粮、棉、油、鱼、蔬菜产业。依托华容丰富的资源禀赋,重点支持主宗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农村电网改造续建配套工程等,着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二)良性政府干预促社会良好信用环境
实践证明,在建设信用环境上,单靠金融机构作用是有限的,在该领域具备比较优势的是政府和司法部门。因此,有必要引进良性政府干预,解决本地区信用制度建设问题。
致力于产业布局区域化,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两区”建设的部署,我们以发展精品农业为主题,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主阵地,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组织领导。2009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精品农业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水平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五三零”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并把发展精品农业列入对各镇(街道)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初下达任务,年中检查落实,年终考核奖励,为发展精品农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科学合理规划。我们编制了“458”精品农业发展五年规划(2010-2014年),大力提升我县白(食用菌)、绿(蔬菜)、蓝(淡水养殖)、彩(花卉)“四色”产业带发展水平,建设千亩精品花卉、万亩精品水果、万亩精品水产、万亩精品瓜菜和千万平方尺精品食用菌“五大精品农业产业区”及80个精品农业示范点。县一级成为省级蔬菜和食用菌强县,5个镇(街道)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三是突出建设重点。粮食生产稳定在18.29万吨,同时做优、做大、做强、做精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集中力量建设和培育30个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30个现代农业园区、30家农业龙头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0个知名农产品品牌,全县已累计完成投资5558万元,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4个,已建成精品农业示范点48个,同比面上增效19.5%。发展精品农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2010年农业总产值42.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83元,近五年来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7%和12.8%,其中去年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为2646元,占比18.4%。
致力于产品生产标准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把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作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立标准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建立工作机制,推进质量安全转型升级。一是注重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无标立标”的原则,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配套农业标准体系,使环境条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都有标准可依。全县制定各类农业标准37类77项,农产品企业标准15类26项,其中双孢蘑菇、厚皮甜瓜标准成为省级标准。二是注重农业标准化生产。我们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示范户等引导和带动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把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到户,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面。全县创建国家蔬菜标准园1个,实施省级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建设项目10项,全县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38万亩,占总面积的83%。其中精品示范点的农产品生产实现全程标准化,农产品全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三是注重建立标准化工作机制。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机制,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强化农产品认证机制。全县农业投入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9.8%,2个精品农业示范点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全县通过认证的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8个,面积15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4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18个。
致力于产业经营集群化完善农产品营销网络
我们围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打造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促进经营方式转型升级。一是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县已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示范性合作社6家、持证农产品经纪人1377人,加入合作社农民6560人,带动农民5,7万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联结生产基地面积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农产品加工量占全县农产品总量的25%。二是拓展农产品市场营销。实施农业接轨上海战略,加强与上海等长三角市场主体的合作,设立农产品销售窗口,开展农产品供沪推介,建立农产品供沪配套基地。全县依托优势农产品基地建立起8个产地市场、2家与沪合作的配送中心、6个在沪销售窗口和5万亩供沪农产品基地。2010年全县供沪农产品38万吨,销售额23.8亿元。三是实施农产品“双品牌”战略。打造“嘉善农业精品”区域品牌,注册“银加善”集体商标,推进品牌资源整合,对县域内同一农产品采用同一品牌,努力做响“区域品牌+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县已培育浙江名牌产品9个、著名商标3个,55个农产品获得部级名优农产品称号,48个农产品获得省级名优称号。
致力于农业环境生态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们坚持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推进农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一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已完成1495家规模养猪场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沼气建设工程,已建设沼气池4.67万立方米;实施化肥和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已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推广有机肥20万亩,实施病虫害无害化防治22万亩。二是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注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因地制宜推广农业生态循环模式,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8%,蘑菇生产废料100%再利用,全部用于新增的1500亩大棚芦笋种植。三是加强平原绿化造林。突出绿色家园和绿化创建两大环节,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动,大力开展绿化造林,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目前,我县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41.19%、绿地率36.26%,先后获得省级、国家级“园林县城”称号,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22个。
一、了解农业市场行情的途径
了解农业市场行情的途径有很多种,选择好的途径,可以让我们花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农业市场信息。
1. 跑一跑市场
农业市场是众多市场中的一种,目前呈现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农业市场已涵盖农业生产、加工、运输、服务等活动,包括规模种植、规模养殖、设施农业生产、农业经营、组建农业经济合作社、创办农业企业等。
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创业投资都必须好好地跑一跑市场,认真搞好调查分析和研究,从而选择自己准备从事的创业项目,避免走弯路。创业者可以亲自跑市场,也可以借助其他途径了解掌握农业市场行情,考查支持自己创业的市场条件是否已经具备,这些条件包括资金、场地、人员、技术以及市场要求和发展状况等各个方面。
2. 查一查资料
市场行情在现实中是以各种信息形式存在的。这些信息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资料当中,有些是现成的,可以直接运用;有些是隐藏的,需要从现象中分析提炼,形成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这些资料的来源有报纸、杂志、专业书籍、新闻报道、互联网等。我们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资料查询,此外也可以委托其他机构如市场调查公司、咨询公司,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了财富。农民朋友,请捧好信息这只“聚宝盆”!例如与农民朋友创业密切相关的信息有:市场信息、名特优新种苗信息、各级政府关于农业方面的政策信息、气象信息等。一般来说,有效信息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报刊、电台、电视、网络也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另外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我们提到警惕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的损害,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大牌蒙人。假借政府、科研部门、国有单位的名义,挂出“某某科技研究所”或“某某大学科技开发中心”的招牌,虚假信息;免费哄人。宣称“免费供种,保价回收”、“免费供料、寻求合作”等,让缺少信息、致富无门的农民朋友心动;高利诱人。谎称某动植物市场前景看好、价格上涨、可赚大钱等等,借机以远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种苗,赚取钱财;“三包”坑人。谎称技术转让或种苗出售,实行三包,并实行公证。
3. 问一问行家
对于农业市场行情中的一些专业问题,往往需要请教行家里手、专业人士。如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政府部门的行业管理人员。这些专业性问题主要是指资金运作、成本核算与控制、企业运营管理、生产经营技术、政府相关政策等。
二、应该了解的市场行情
农业市场行情信息众多,而且以各种形式存在着。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具体可以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了解:
1. 谁是你的客户
如果你已经初步选择了一个农业创业项目,那你首先就要确定为谁服务、何时服务、提供什么服务、用什么方式服务和为什么要为他提供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分析,必须获得一定的利润方可进行投资。因此客户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这里的需求是指现实意义的需求,是指具备一定的规模和购买能力并且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群体。这个消费者群就是我们的客户。
在进行客户分析时,我们可从客户的兴趣爱好、年龄性别、需求偏好、购买能力以及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分类管理,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市场开发。
2. 谁是你的对手
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了解并熟悉竞争对手的情况至关重要。所谓的竞争对手就是在市场上提供与本企业相同或类似产品和服务,且在配置和使用市场资源的过程中与本企业有竞争性的企业与个人。
选择不同的竞争对手就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和结果。一个行业中会存在千千万万的竞争者,你需要做的是找准主要竞争对手,而不是所有的竞争对手。如果错误判断了竞争对手,就会直接影响决策的方向和目标,最终影响企业的成败。主要竞争对手都有哪些特点呢?
(1)与本企业提供相同或类似的产品和服务;
(2)与本企业具有共同的或基本重合的市场范围;
(3)与本企业具有基本相同的客户;
(4)在具体、特定的时间内与本企业共同争夺有限的资源;
(5)与本企业的市场份额接近,或近期有潜力接近或超过本企业;
(6)技术实力、创新能力、产品性能或服务质量与本企业相近;
(7)企业规模与本企业相近;
(8)对本企业市场形成有现实或潜在的挑战和威胁等。
3. 购销渠道在哪里
目前,市场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买方更具主动性和发言权,再好的产品或服务也不能身居高阁,必须移居到街头巷外,找准合适的购销渠道。例如:由政府牵头举办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由专门机构或组织专业从事农副产品购销活动;可以与上游及下游签订合作协议,按要求组织生产,形成订单农业;找专业经纪人或商,由他们销售;搞一些特色农业项目,加强宣传,提高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经常参加农产品的展销或展示活动或将客户请进来等。
4. 发展前景怎么样
一个有价值的农业项目,应该呈现“四有”:有一定规模,有发展潜力,有市场效益,有特色。
外部环境分析。农业创业项目的外部环境是创业者难以把握和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如消费者的偏好及其变化、政策法规的变动、市场结构的变化、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过程的变化等。
市场需求量分析。市场规模过小或趋于萎缩状态,企业进入后难以发展,而过大的市场竞争又十分激烈。因此,市场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适当。
市场竞争者分析。一个具有适度规模和良好潜力的农业市场,如果现实中已形成一家或几家企业独霸天下的局面,进入的难度就会很大。在进行市场选择时应选择尚未被控制或未被完全控制的市场。竞争对手分析主要应了解现有竞争对手的数量、经营状况、优势和弱势、竞争策略以及潜在的竞争对手等。
自身能力和成本分析。市场行情也许很好,但如果自身能力有限,那么所能获得的市场机会就有限。我们要选择“跳一跳,够得到”的市场,这样的市场发展前景才会好。同时,还要考虑为了获取市场而付出的成本。只有市场的开发带来的收入大于投入成本时,所开发的才是有效益的市场,才是有前景的市场。
通过抓好农业产业化项目,拓宽粮食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提高粮食产量,深入实施“千万头猪富民工程”,促进粮食“过腹转化”;大力发展粮深加工业,促进粮食“过机转化”。积极发展和培育粮食副产品加工业,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通过发展生物质能源等项目,提高玉米秸秆、稻草、玉米须、玉米芯等副产品的工业利用率。
2重视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力
通过打造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深松、深翻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标准,作业质量及耕、种、收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不断增加农机补贴规模的基础上,鼓励发展节油、节水、节肥、节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节约型农业机械,大力推广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等环保型机械化技术;从政府公共投入的角度,大力加强与农业机械化相匹配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机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创新人员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体系;在市场层面,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的引导,扶持农机经营服务的中介组织,开创农机维修、作业、运输等服务市场,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3科技和创业培训,提高生产和就业能力
一是用技术培训提高素质。通过科技大集、科技培训、广播电视、报纸,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的科技水平;二是就业培训增强能力。通过“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项目,整合农广校、职业培训中心、农机校、广播电视大学、就业培训机构等各方面资源,对农民开展多形式、经常性的职业教育。
4打造品牌带动,提升影响扩大市场
利用农产品品质的优势和量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了提高效益、提升影响、扩大市场,重点从三个层面推动。一是企业层面,推动做大优势龙头企业,增强企业的品牌整合能力;二是行业层面,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管理和组织协调,实现农超对接,降低流通成本;三是政府层面,加大对优势品牌和具有一定潜力品牌的扶持力度,优化品牌建设环境,有序推进同类农产品的品牌整合,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5建设体制机制,强化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