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妇产科学范文

妇产科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妇产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妇产科学

第1篇:妇产科学范文

教师担负着教育和培养未来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重任。妇产科学教师帮助医学生,使其逐步过渡到没有教师的学习阶段。多年来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教,学生听,记笔记、背笔记,应付考试现象严重,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弊病,即只强调了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教师争分多秒地满堂灌,学生不遗漏地背,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不能进行主动地学习与独立思考,联系能力差。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妇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时数有限,妇产科学知识不断增长,教师应该分析知识的内容,用较少的时间把最基本知识(重点)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有效地承受负荷,将较多的时间用来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上[2],更多地提倡学生自学。改变自学能力差,独立思考、工作能力低,创新能力更低的状况。要达到上述要求,作为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如何搞好教学。教学作为一门学术性事业,是从自己所懂的事物开始,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不能只沉浸在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中。只有广泛涉猎各相关学科的进展,并在智力上不断深化,不局限于本学科的小天地,这样其教学才能得到好评。教学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其需要各种类推、比喻和形象来建立起学生兴趣和教师理解之间的桥梁。教学上的程序应当认真计划、周密安排、不断地检查、修改,并同所教科目直接联系起来。通常教师传授学生的是须要记忆并加以回顾的信息,也改造和扩展知识。通过不断阅读研究新的信息,课堂讨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自身也将被推向新的创造性高度,在教学、学术水平上得到升华,更上一层楼。好的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创造性思维地发挥,使其获得毕业后继续学习的能力。

2强调情境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结合学习目标,将临床病例作为重要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教材等设施,使学生主动对疾病地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有一个全面的自我更新认识,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发现和掌握的过程,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贯穿到从实习到整个妇产科学课程[3]。在课堂上教师适当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教学也是一种情感学习;教师展示出积极的态度,最终会使学生争取一个积极成功的妇产科学学习经验[4]。

3提倡学科间的交叉联系和新技术的相互应用

应重视妇产科学与其他基础和临床学科的交叉联系,在教学中要有一定学时安排生理、生化、病理、分子生物学、CT、核磁共振成像、内外眼儿科等讲座;不断更新知识,将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讲授给学生,使其能够适应科学发展。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无辐射伤害,软组织分辨率高,适用于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MRI所获得的图像清晰精细,显著提高了医生的诊断率,对早期肿瘤地诊断及预后评估有很大的价值[5],应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6],作为将来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学生,应了解和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教育技术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理念已进入到妇产科教学工作中,微课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资源,通过短视频记录,精确表述妇产科教学中的某一个关键知识点或难点,起到较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将手术操作的重要过程进行录制,引入教学讨论,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7-8]。

4注重科研能力的训练

临床医学生最缺乏是科研能力的提高。训练医生重视临床科研工作,培养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科研实例,介绍临床科研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使其主动参加到科研课题设计、实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及撰写科研论文中。重视基础医学科研,通过基础研究,将所获得的新发现、新技术、新方法转化为对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新药物研发的应用性成果,促进临床问题的解决[9]。

5重视临床实训室的建设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实际操作训练是妇产科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必须重视实训室的建设,不断添加和利用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进行临床实践操作教学,培养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采取学生小组讨论式教学[10],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和观摩手术过程,然后由学生运用其学到的临床医学知识,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综合临床诊疗室、化验室及CT辅助检查的结果,对某项特殊病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诊断的思路,思考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并提出处理和治疗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发生根本性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部分学生已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的主动性认识不足。但传统的课堂讲授具有系统性、广泛性、深入性的特点,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相结合是妇产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11]。

6采用新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方法

第2篇:妇产科学范文

妇产科学是一门注重临床实践的学科,常规理论授课知识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临床实践才能得以印证和复习,学生只有在临床医师的带领下接触病历、患者,并进行临床操作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妇产科学临床实践形式繁多,各有利弊[1]。如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反馈意见不断进行改进,是值得所有妇产科临床带教老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此,针对作者近年来在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进行的尝试与思考提出如下分析。

1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

妇产科学教学的特点就是重视临床诊疗过程与临床操作技能的锻炼和培养。临床实践教学的目的包括[2]:(1)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打牢学生临床知识基本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岗位做准备;(2)采取形式多样的临床实践教学,使枯燥难懂的基础理论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临床实践,提高学生对“三基”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近年来学生的出科调查显示,很多学生体会临床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临床专业知识,更可以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能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2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

妇产科教学内容很多机制复杂,如正常分娩机制,四步触诊法、骨盆测量等操作性内容抽象难懂,仅通过理论课上的语言描述,学生常感觉无法理解,通过老师在模型上的演示,然后学生亲自体会,最后再观看录像,可以一步步加深理解和记忆,使他们对机制产生直观而深刻的理解。其次,利用各种教学模型进行常规临床操作训练,既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可避免涉及患者隐私、减少医患纠纷,还可缓解患者人数相对不足的矛盾[3,4]。此外,利用仿真人模型行外骨盆测量、产前检查、妇科检查、接产、双合诊等常规妇产科临床操作训练,同时利用虚拟实验室平台等技术手段观摩一些妇产科检查操作的视频动画,都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训练。通过对本校近3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回顾性调研,82.4%的学生反映模型示教或录像视频的引入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巩固记忆有很大帮助,86.1%的学生表示仿真模型的运用明显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利用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医患沟通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反应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避免和合理应对可能出现的医患纠纷,是除了专业知识学习之外非常重要的培养环节[5]。妇产科诊疗过程常涉及患者隐私,尤其是男同学在学习中参与诊疗检查过程常会引起患者或家属的强烈抵触,还可能影响学生学习妇产科知识的积极性和信心,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妇产科教学的实施。通过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既能加深学生对疾病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概括和交流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在今后妇产科临床工作中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和信心。超过95.8%的学生表示,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模式的运用,能够帮助他们在面对患者时缓解恐慌或紧张情绪;70.4%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有23.5%的学生认为情景设计过于模式化和理想化,仍需要更多的真实的临床实践才能够沉着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况。

4尝试在临床实习阶段进行PBL教学,提高在学生医疗工作中的综合分析能力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走入真正医疗工作前必须经历的临床学习阶段,也是解决示教、视频、角色扮演等虚拟的临床实践所带来不足和问题的根本手段[6,7]。在近年来的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作者也尝试引进了PBL教学的一些模式和手段,取得了一定效果。PBL教学注重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8,9]。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引入PBL教学的模式,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明原因自发性流产等妇产科常见疾病或疑难疾病临床病例为对象,设置问题,由学生通过网络、文献等多种手段寻找答案,并针对问题和答案展开辩论,通过2年左右的尝试,作者发现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语言概括能力均得到很大的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也明显增强。

5注重双语教学在妇产科实习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英文能力

第3篇:妇产科学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育,医学;院校,医学;语言学/教育;产科学/教育

英文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当前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但这一新的教学形式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必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由于临床医学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全面展开英语教学,尤其全英语教学是课程改革中循序渐进的过程,妇产科学教学随着学科的发展也需要在这方面作出相应的变化。在目前临床医学的英文教学过程中,有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2种模式,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英语教学模式如何与专业性强、思维严谨的临床医学相结合,众多教学工作者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妇产科学也不例外。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采用不同于传统的母语教学模式,英文教学过程中可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更有利于与国内外先进前沿的专业知识接轨;使学生除了学习课堂上的临床知识点外,还可以无限制地阅读和吸收国内外的专业知识,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英文学习能力,有利于达到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的[2],但同时对高校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次教学改革总结近3年来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全英语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改革,探索出有利于妇产科教学的英文改革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2013~2014年第一、二学期及2015年第一学期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选择妇产科4种疾病作为英文教学试点:包括异位妊娠、流产、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每种疾病2个学时,其余内容采用中文教学,通过期末考试和见习病例分析,比较判定英文教学和其他内容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否存在差别,评价教学效果。

1.2方法

1.2.1教师准备

选择有妇产科教学经验且英文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担任英文教学,正式讲课前需在教研室内试讲,由整个教研室的高年资教师点评,试讲通过后才能正式授课英文妇产科内容。授课的PPT也是严格按照全英文标准准备,参考中英文妇产科教科书及相关专业书目,授课内容的教案也需要严谨的准备,力求授课过程的连续性和逻辑性。教师在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时采用通俗的英文来解释专业医学词汇,并相应的提出问题,供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及下课以后思考。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求列举相应疾病的典型临床案例,生动教学氛围。

1.2.2学生准备

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上英文大课前1个月将PPT和教学内容告知学生,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准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尤其是涉及的专业医学词语,需要学生掌握。推荐相关的中英文教科书等参考书籍。在讲课过程中认真聆听,对有异议的地方可以以中英文的方式提问,教师采用英文作答。英文授课内容在见习的过程中会以中文病例讨论的方式进行复习和强化,需要学生踊跃参与,将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原则性的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并运用于临床具体病例。其余大课的授课内容及方式延续传统的方式。通过英文教学内容的病例分析结果和期末考试,对比分析全英文教学相关内容和中文教学内容在教学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分析近五学期来,妇产科英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全英语教学这一模式无排斥的情况发生。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全英语课堂教学时,学生能基本清晰地听懂教学内容,并结合妇产科教科书,对应的知识点能够在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四大方面得到明确的中英文对照性的记忆;在见习过程中体现在具体病例时,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发现病例中存在的典型病例特征,建立良好的临床病例思维,与其他中文教学的疾病内容无差异。近五学期来,妇产科期末考试成绩中,英文教学学生得分率与中文教学得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临床医学全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1必要性

临床医学知识的更新和飞速发展,目前来说,全球国内外专家对于本专业的研究结论和新进展多数是以文献的形式得到公开发表和认可[3]。同样,医疗行业的各种诊疗规范和更新也需要不断地阅读文献来解读和吸收,再次适用于临床,在这一过程中,英文这一非母语表达方式是作为医学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重大瓶颈。对于从事医学教育的高校教师而言,这一要求也已经延续到对于医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新时代高校医学生教育要求学生更多、更好地掌握英文,以推动医学知识的更新换代[4]。

3.1.2可行性

英文教学是否能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是师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5]。目前,一些教学医院的医生身兼教师一职,更应具备良好的英文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同时还要求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校妇产科教研室的中青年教师骨干从住院医师培训时就对英文进行了全面的培养,保证了后续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延续性和可持续性[6]。同时,学生作为英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主体,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当今大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了英文教育,对于公共英语基础部分,大多可以接受英文教学,但对于繁多的专业英语,则需要在进入大学时开始培养。可喜的是,各大高校对于医学英语均有充分的重视,本校将医学英语作为必修课,保证了学生在临床医学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医学英语背景。最后,教学过程是承载教学改革的重要过程,关系教学改革是否成功,具体需要从授课准备、教学过程及课堂后的3个阶段来加以指导和规范:授课前的教材准备,学生们对于专业词汇的准备等各个具体的细节在目前的教学改革中已经积累了较完整的流程,并通过不断反馈学生意见和积累教学心得,与学生课后的交流,以及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的再次反馈,不断研究和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经验总结。经过多年的实践,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在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专业学习也未受到限制,说明英文教学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是可行的。

3.2妇产科全英语教学方式的选择

英文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更多的学生配合和参与,教学活动作为教与学的统一体,要求教师和学生为了这一共同的目标共同参与、共同配合完成[7],并从中得到启发,学生能够无语言障碍地学习到专业知识,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完善和积累经验,以达到教学推广的目的。PBL教学是临床教学过程中常使用的方法,妇产科教学也如此,以疾病为教学的主题,首先通过提问式的方式开场,对于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抱着探索的精神完成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在遇到有语言障碍时,更加刺激学生这一主体发挥自己的力量、找到方法解决,从而得出最后的总结性意见[8]。同时,PBL教学过程中建议全英文模式,避免双语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不断在中文和英文间相互切换,全英文教学在整个学时中均采取英文的思维模式,有利于思维的完整性,这一疾病思维模式对学生在今后阅读该疾病的英文文献时,更利于接受作者的思维习惯,从而更大程度地得到文献阅读中的知识。基础知识和临床病例相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英文教学过程中也常常被使用,并显示出部分优势,表现在:CBL可作为开课的方式,娓娓道来的英文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懂故事的同时,提高英文听力水平,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9]。然后针对案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引申到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各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纯理论知识的同时,头脑中始终有比较具体的病案,各种临床表现历历在目,有利于短时间内迅速掌握该疾病的各种理论知识。同时,相较于传统的中文教学来说,对于专业词汇首先需要给予名词解释,而由于全英语教学在妇产科学专业课程中受到专业词汇的限制,让学生初期无法完全接受,而病例的呈现,让枯燥的专业词汇变得形象,因此,让学生在已经理解内容的情况下再给出专业词汇,更利于接受。

3.3思考

全英语教学在妇产科学教学,甚至在整个临床医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值得重视的改革方向,长远来说有广泛推广的趋势。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上的不断应用,使得教师角色正从单纯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教学过程也从简单的讲授过程正向学生探究获得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转变;因而教师必须适应新的教学需求,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10-11]。对于教师而言,吸收国内外优秀的英文教学经验将为自己的全英语教学带来质的飞跃。对于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教师来说,除了会理论结合实践,还需要拓展语言表达能力,若达到无语言障碍的精彩表达临床中的各种典型病例,则需要夯实全英语教学基本功,从自身的英文水平,教学表达能力,换位思考学生的需求等各个方面完善自己。对于学生而言,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利用全英语教学这一平台,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提高英文和专业水平两方面来完善医学生素养,为今后更好地阅读和学习外文文献,吸收医学精髓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自发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课程建设而言,全新的教学方式不单纯是表达语言的改变,而是需要教学表达思维也均做出相应的改变,目前的全英语教学多数参考的是国外的教材,是否更好地适应我国医学生的全英语教学,以及针对我国医学生的临床医学英文教材是否能够统一和规范,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不断尝试和更新。

作者:李聪 徐红兵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教研室

参考文献:

[1]龙燕,蔺莉.妇产科临床实习中开展PBL英文教学查房的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6):479.

[2]范琰琰,叶光华,冯相平,等.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法医学教学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0):1034-1036.

[3]张东亮,赵树梅,丁嘉祥,等.留学生与国内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讲授的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5):1223-1225.

[4]廖晖,史雯静,何晓峰,等.提高医学留学生临床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6):850-852.

[5]郑邈,郑凯,周剑峰.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全英文教学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80-81.

[6]牛英,明英姿,曹萍,等.留学生外科手术学实习课全英文教学经验总结[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2):40-41.

[7]张颖,刘跃,冯蕊,等.病理生理学双语示范课程网络体系建设及教学应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29(10):1892.

[8]卜丽萍,朱文清,钱菊英,等.诊断学英文教学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5):405-407.

[9]陈升平,李文斌.循证医学和PBL教学模式在公共卫生专业妇产科见习中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0):2453-2455.

第4篇:妇产科学范文

妇产科学专业属于临床医学专业,通过5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学生需要保持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特色和要求,同时具备妇产科学专业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大人文知识学习

医学生综合能力是指具备人文知识、专业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1-3]在课程学习时,安排系列人文选修课包括医学发展史、医学导论、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循证医学和医学思维与创新等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德,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懂得医生的特殊社会角色和地位,充分理解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解除人类病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医学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他们追求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诚实、严谨和正直的科学态度。一旦进入社会,能够很快适应医生的角色。在学习临床课过程中,设定师生交流的固定时间,促进教师和学生学习过程的交流。在强化人文课程学习的同时,强化外语学习,并设置包括临床研究方法、医学专业英语、临床医学进展、英语网络自学等课程,为将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全面发展。

(二)理论课模块的建立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学校后,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安排辅修内容学习,而且不影响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学习,这是医学教育存在的共同矛盾。辅修妇产科学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三年级临床课学习妇产科课程时,可以把妇产科学一门课程拓展为妇产科学课程模块,妇产科学课程模块包括产科学、妇科学、妇产科手术与治疗学、生殖医学与计划生育,通过妇产科学课程模块的学习,拓展辅修学生的妇产科专业知识,夯实妇产科学基础知识,提供最新妇产科学知识进展,使辅修妇产科课程的学生在妇产科知识结构方面达到住院医师水平,有利于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

(三)加强课程学习过程中评估

国内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一门课程的学习只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考试,平时缺少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和监控,有些学生往往平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只是学期末才突击,因而知识的掌握往往不尽如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辅修妇产科学生妇产科模块课程学习过程中,最终成绩由多个部分构成,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安排两次测验,各占总成绩20%,期末考试占60%,以促进学生自我努力,不断学习。

二、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包括人文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临床实践技能包括临床疾病诊断和处理能力[6,7]。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医学教育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调整现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紧紧围绕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和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调整和安排理论考试模式、题型使其与执业医师考试接轨。建立了妇产科学试题库、试卷库从而使得考教分离,并优化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开展引入PBL教学法,在妇产科课程开展以临床病例为主导的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觉得妇产科课程学习生动有趣;融合临床医学基础课知识如解剖学与妇产科手术,组织胚胎学与妊娠、流产、不孕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临床处理联系起来,有助于临床理论知识的贯穿和了解,并易于掌握。

(二)安排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早接触临床

安排学生在大二和大三暑期到医院了解和熟悉医院的工作流程,体验医院工作氛围,特别是与病人的沟通技能,通过暑期在医院的短期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妇产科工作的复杂性、严谨性,同时也为后期的妇产科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安排学生参与查房、门诊及手术,通过早接触临床病例,使学生得以改善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爱心,培养与病人交流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了解和掌握临床技能的意识。

(三)实施四级技能培训

当前,社会医疗环境不太宽松,学生在临床动手机会明显减少,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临床技能学习和训练平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临床四级技能培训,将基础护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及儿科学常用诊疗技术整合分成四级培训内容,在技能实验室进行内外妇儿各项临床操作培训,突出临床技能的基本功训练,体现临床技能培训的阶段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在不同的学期开设不同的训练课程,让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就通过训练初步熟悉临床技能。

(四)实习前培训

在进入长达一年的临床实习之前,对学生进行短暂的实习前培训,内容包括实习前教育,再次利用模拟器具强化临床基本功训练和规范化培养,有利于学生进入临床后能很快进入实习医生的角色,适应临床工作。

(五)强化临床技能培训

辅修妇产科学生按照实纲,在妇产科科室实习长达4个月,强化妇产科临床技能培训,分别安排在妇科、产科、计划生育手术室轮转,实行导师制一对一带教,使其完成实习教学计划规定的实习任务,熟练和掌握妇产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出科考试包括妇产科临床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如产科的四部触诊、骨盆检查、妇科的双合诊、后穹窿穿刺等。

三、多种考核模式

辅修妇产科学专业方向的考核包括理论和实践能力考核。除以上多种理论考核方法,在临床实践环节采取以下方法来评估实习过程和结果。

(一)监控实习带教质量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辅修妇产科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和辅修妇产科专业学生座谈会,了解和发现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予以调整和完善培养体系,使教学和管理更科学化和合理化。在学生一年的临床实习期间,要求实习学生按照实纲完成相应的临床工作,如20份以上临床病历的书写,参加外科、妇产科手术及内科、儿科操作,具体到每一项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的数量、参加手术的种类和次数,所有这些操作均需记录在实习手册上,并要求老师签字。

(二)分阶段考核及综合

在实习期间,进行三轮理论实习考试,考核通过不同时间、不同科室实习所需掌握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能力,最终作为实习理论毕业考试成绩,毕业考试不及格则延长实习时间推迟毕业。

(三)毕业前培训和考试

第5篇:妇产科学范文

关键词:生理学妇产科学无缝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2

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即研究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关于疾病问题的理论研究是以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然而现行的课程设置,学生需学完基础课程才能步入临床阶段课程学习,其结果往往造成基础阶段学习枯燥乏味,步入临床阶段的学习时又因基础知识的遗忘而不能对一些临床问题进行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而妇产科学与内科学、外科学及儿科学并驾齐驱的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是一门独立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学科,是临床医学、护理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但要更好的学好妇产科学就必须掌握扎实的解剖、生理学知识。习惯是在讲妇产科学临床知识之前,要用十几个学时重新复习基础知识,费时费力。为了提高医学生生理、妇产科学的学习效果,2012至2012年我校在2011、2012级学生中实施生理、妇产科学无缝对接的一系列教改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校乡村医师专业中专学生200名年龄15-20岁,均为初中起点,通过中招的普通学生,其中2011级学生100人,2012级学生100人,又都分为乡村医学一班、乡村医学二班。两个年级一班的学生为是实验组,二班为对照组。两组学生使用的教材、教学大纲、授课时数和教师均相同。两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等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学生2011级2班、2012级2班分别按照教学大纲,课时计划,进行传统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讲解生理、妇产科学内容。

1.2.2实验组

(1)分组由2011级乡村医学一班和2012级乡村医学一班的学生分组。2011级乡村医学一班和2012级乡村医学一班各出4人组成多个8人学习小组。由2011级学生选一人任小组组长,2012级学生选一人任小组副组长。

(2)开始上课之前,由生理、妇产科学老师分别与学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及达标要求,并签订一份师生学习合约,这份合约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让老师画出课程的重点、难点,然后允许学生在课程规定的范围内制定目标,计划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想查阅那些资料等。并要求他们制定达到学习目标的标准。这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在自由的学习氛围内保证学有所得,并学会承担责任。

(3)由于2011级和2012级两个年级的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而他们的学习目标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先让2011级(高年级)的学生从《病理》、《药理》、《妇产科》等相关知识对2012级(低年级)学生进行指导,使低年级学生增大队生理课的学习兴趣,同时更加增强了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目的性。也使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结合了起来。然后让低年级的学生给高年级的学生详细温习一下《解剖》、《生理》知识,让高年级的学生更好更扎实的巩固基础知识,对妇产科学临床知识能更好的掌握和运用。

2、结果

将两组学生生理考核成绩和妇产科学考核成绩的平均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3、结论

(1)提高了教学效果

生理、妇产科学两个年级的这种相互学习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对所学内容,容易记忆并能保持长久。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运用问题层层设疑,步步推进,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轻松达到教学目的。学生的参与性极高,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高了学生自己的查阅文献和询证能力

在两个年级的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会先提出与教学目的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让学生了解该内容一切相关资料,甚至是医学上的新进展、新成果。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由于教材的滞后,加上受到课时级教师授课水平的影响,使医学前沿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少。通过学生自主的查阅资料,学生既可以了解医学的最新进展,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查阅文献和循证的能力。

第6篇:妇产科学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学;金课;临床医学生;培养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议上提出,各本科高校要实现把低阶性、陈旧性、不用心的“水课”真正向高阶性、创新性、用心的“金课”进行转变,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有效的增加学业负担,改变容易毕业的情况。教育部随后印发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全面梳理,通过“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位中心的教学”转变,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至此,全国吹响了打造“金课”的集结号。什么是“金课”?就是具有含金量的高质量课堂。“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是金课的特性,简称为“两性一度”[1]。本科教育是引导学生求知和探索实践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推动者,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当把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挤“水”添“金”,打造“金课”,成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金课”已经成为了每所本科高校每一门本科课程的建设目标,打造“金课”亟须解决的迫切问题是探索科学的建设路径[2]。《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也是各个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的必修课程和主体课程,由妇科学、产科学、计划生育及辅助生殖四大部分组成,主要是研究女性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病理改变、诊断及处理;研究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同时各阶段的生理及病理变化的诊治和预防;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女性生殖内分泌及不孕等内容。打造妇产科学金课,对医学生的临床培养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妇产科学课程及临床医学生培养模式特点,从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出发,进行了以下几点教学思考。

一、如何实现金课的“高阶性”

所谓高阶性,指通过知识能力与素质能力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临床思维。培养一成不变的医学生不是本科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医学人才的培养应是着眼于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以胜任医学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也就是说,学生的主体性应充分体现在整个医学教学过程中[3,4]。

妇产科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强的学科,其教学对象前期已完成了多门基础桥梁课程的学习,即将走上临床实习阶段,但是由于刚接触临床,对妇产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尚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如果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无法培养医学生所必须的临床思维。要打造“金课”,传授的知识是我们首要重视的问题。而传授知识就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即以“问题的产生、问题的剖析、问题的解决”为主线,指引学生探索知识的本质[5]。因此,要打造“金课”,对任课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教学设计上,秉着“紧扣大纲、紧贴专业、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将传统的记忆、领会、应用的初级认知,上升为以分析、评价及创造为主的高级认知,侧重于学生临床思维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医学人文、沟通技巧及信息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比如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建立妇产科思政教育体系,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病初步诊断要点与预防,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也助于学生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多专业拓展,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政治思想素养。

二、如何实现金课的“创新性”

所谓创新性,指课程内容反映医学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良好的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以往的传统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但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传统教学模式是单方向的沟通,填鸭式教学强调知识点的记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输,缺乏教、学之间的沟通,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必然受到影响;其次,固定的,抽象的教科书式教学,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偏低,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造成高分低能现象。要打造“金课”,需通过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理论授课仍以教材为蓝本,同时注意梳理课本知识与科学前沿的联系,课堂穿插妇产科学的最前进展、新指南、新技术以及相关时事新闻,缩小医学生与科技前沿的差距,进一步拓宽学生们的科学视野,与此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研能力。学生课前可借助国家级共享平台如中国慕课网、爱课程APP、学堂在线APP等资源,以及我们原创微课平台进行课前线上自主预习,课堂上,通过视频、情景模拟导入典型病例,提出问题,展开基于问题的探索性学习,课堂结合多媒体课件、临床图片、视频资料等进行授课,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及自由回答问题,结合导入的典型病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借助雨课堂、问卷星等提出问题,现场完成小测验,检测现场听课效果,最后帮助同学们归纳总结,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同学们既能学习了知识,也能培养了较好的临床思维。

基于理论课的见习课需注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由于妇产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妇产科实践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另一方面,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造成妇产科临床教学较其他学科要困难得多,传统临床见习带教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和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标准和要求,在患者身上进行“练习”也难以使每一位学生的各项临床技能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要打造“金课”,除了继续加强和完善床旁教学建设,还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仿真模型向学生们清晰展示妇产科学的每一个解剖部位,同时使得学生们有机会开展实际的动手操作和测量练习,常用操作如妇科双合诊三合诊检查、产科四步触诊法、骨盆外测量等,都可以借助仿真模型进行操作并对学生考核。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模拟、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及病例导向学习(Case-basedLearning,CBL)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培养学生们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明显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们对理论知识得以学习和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临床诊疗技能和动手能力,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具备更为明显的优势。

三、如何实现金课的“挑战度”

第7篇:妇产科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妇产科学》;PBL教学;改革;实践

妇产科学作为一门建立在解剖、生理病理学基础上的临床学科,具有非常强的操作实践性,教学内容很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掌握,所以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就尤为关键。西方发达国家,PBL教学法开始广泛的使用到临床教学当中,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同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可是,我国医学教育模式受到师资力量、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还是利用教师灌输讲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方法,教学过程中并未真正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融合。最近几年,为了将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水平提升,我们将PBL教学法应用进来,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1PBL教学法的优越性

1.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動性

PBL课前,学生针对病例以及问题,积极的找寻解决问题的答案以及方式,主动的查找各种参考资料以及教科书目,到图书馆进行资料的查找,同时在互联网上搜索各种有关的内容。激发自身的好奇欲望,变为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从被动的灌输式学习朝着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向发展。

1.2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PBL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利用讨论的方法,面对一些临床病症、体征情况、辅助检查等实现系统的总结讨论,帮助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3培养学生的能力,使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对医学生来讲,妇产科教研室利用PBL教学改革的方式,是全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大部分的学生都给PBL教学很高的评价,认为PBL教学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自学、临床分析、口头表达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PBL教学建立了一种更加平等、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保证医学生可以自由大胆的参加到交流探索当中去,讨论课堂上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拓展自己的思维,扩大知识面。

1.4提高创新能力

面对病例资料学生进行互相探讨的过程中,不断的涌现出新的知识点,不断的打破局限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2PBL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中心,关注传授知识,学生往往被动的接受知识,部分学生开始适应了灌输式的教育,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够,缺少主动学习的能力。有些同学认为自己查找资料非常复杂、浪费时间,不具备良好的分析病例的主动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

此外,因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翻阅很多的参考书目,因此学生将提出非常多教材当中没有的问题。敦促教师要做更多的准备,显著延长备课的时间。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还要掌握有关的学科知识。教师一定要将问题和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对问题进行良好设计,对学生实现适当的指导帮助,需要更多的知识技能,同时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精力,学生需要拥有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的意识,师生要紧密配合,不然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推行PBL教学当中需要配套的教学设备,例如图书馆、网络、实验设备等等,因为学生非常多,网络设备、图书馆资源十分有限,直接对学生是否有效收集资料产生了影响,导致PBL教学模式的实施受到约束。

3高职院校《妇产科学》PBL教学方法

3.1确定教改内容

按照教学计划以及专业的特征,确定在妇产科学的学习中利用PBL教学方式,其他的学科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3.2编写病例

对临床当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或者是妇产科学当中具备标志性的常见病作为学习起点。例如将孕妇妊娠当中的出血症状作为线索编写出产科出血性疾病的学习模块,将痛经作为主要症状编写出与子宫一系列的疾病有关系的学习模块,病例的编写当中需要隐含非常多的鉴别诊断信息,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3.3学生学习

3.3.1理论部分

提前一周就将病例发给同学,介绍有关的参考教材和医学网站的资源,需要同学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充分对教材进行查阅,找到有关的资料,学生之间能够相互进行资料的交换,收集信息,下课后可以分组进行讨论,上课的时候教师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讨论探究,最终教师要对学生当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解释,同时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3.3.2实验部分

对实验内容“妇科一般检查”进行PBL教学,前期准备就是通过理论知识,设计病例提出问题的同时,设定了不同类型妇女的妇科检查,具体让学生讨论该做哪一些检查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注意事项,课堂上通过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依靠模型示教以及练习,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率。

第8篇:妇产科学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分析;

作者简介:刘玲艳,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围产医学。

妇产科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妇产科的基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临床见习、实习质量的重要保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接受者及参与者,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最具有发言权,与授课教师征求个别学生意见相比较,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能使参与的人数更多,样本量更大,信息反馈更齐全,评价结论更客观。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问卷调查形式让学生对教学质量、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及建议,从而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式是提高妇产科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1]。

该研究利用学生对妇产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深入分析妇产科课堂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提高妇产科课堂质量的教学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在妇产科学专家指导下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3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于学期末再对班级共250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29份。利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导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开放性问题进行文字总结。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在20-23岁之间;女生占65.5%;74.4%的同学来自农村;74.7%、17.5%的同学分别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

(二)课堂教学效果。

1.学生对妇产科学感兴趣的程度及对妇产科学难易程度的评价。98.3%的同学对妇产科学感兴趣,其中最感兴趣内容所占比例排序为:生理产科学(32.8%)、不孕症与辅助生殖、妇科疾病、妇产科学基础,病理产科学、计划生育;最难掌握内容中以病理产科学所占比例最大,为30.6%。

2.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情况。学生不同能力得到提高,认为专业外语得到提高的人数最少(见表1)。

3.妇产科课堂教学方法的优缺点。99.6%的学生认为妇产科课程内容安排合理;85.7%的学生认为课时过少;与内、外、儿科对比,72%(165/229)的同学认为妇产科课堂教学有以下优点:教师采用典型案例式教学;采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大部分老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讲解,提高学生兴趣;教学态度严谨,条理清楚,富有激情;同时75%(172/229)的同学指出妇产科教学存在以下不足:个别教师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三)教学需求的调查结果。

1.对推荐课外书籍的看法。57.2%的学生认为需要推荐关于妇产科学新进展、妇产科学临床病例分析的书籍及教学视频。

2.对课程中适当增加专业英语授课比例的看法。58.1%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增加专业英语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主要原因是学习时间紧、外语基础不好。

(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看法。

1.教学方法重要性排序。更多学生认为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视频、动画等)、教学模型及授课教师结合临床经验或科研经验,讲述经典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为重要(见表2)。

2.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或意见。88%(202/229)的同学对改进妇产科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1)增加学生讨论及进入临床观摩的机会;(2)增加课时,提高部分教师的教学效果;(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互动。

三、对策初探

(一)提高师资队伍的实力,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由调查可知,学生最感兴趣内容是生理产科学,学生也指出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分娩过程等抽象内容具体化。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法和高质量的授课技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教研室集体备课,教师们相互交流,针对每个疾病制定一个更好、更符合教学实际的系统授课方案,提高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授课技巧,为改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

多元化教学是21世纪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指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结合授课内容与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调整与转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2]。在妇产科教学中实行多元化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妇产科学的特点,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吸收状况,采用并变换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的过程。

在教学需求的调查中,部分学生希望教师推荐关于妇产科新进展的书籍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增加新知识新的讲解,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多媒体、模型等教学工具有助于将抽象内容形象化,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结合调查对象中有25.3%的学生未通过四级、专业外语能力提升较少及医学信息全球化的现状,教学中应加大专业外语授课比例。此外,课间增加病案讨论内容、小组讨论与教师指导等多形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可适当运用并推广开来[3]。

(三)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大部分学生(74.4%)来自农村,对实施课堂提问看法中,部分学生不愿意课堂提问是因为性格内向、易紧张、不善于在公共场合发言,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4]。另外,采取多种形式如回忆式、启发式、混淆是非及加深记忆性提问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

第9篇:妇产科学范文

【关键词】

教学方法;妇产科学;教学质量

Teaching methods adopted comprehensively to promote quality of teach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ZHANG Jia. Medical Department, Tongre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Guizhou Province 554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y adopting some methods to teach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omprehensively,teaching quality should be promoted effectively. Methods Multi-media method,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The experience type teaching method, topic-oriented lecture method, self-teaching type method, students trial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then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in time. Results The abilities of students on study and operation should be promoted significantly by multiple mix methods.Conclusion it is the key hand for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by elaborating mix advantages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furthermore,its meaningful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省略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点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但由于近几年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妇产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观摩及实际操作较其他学科受限,给妇产科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和手段日趋多元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提高妇产科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着重就我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妇产科学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及具体方法进行探讨。

1 多媒体教学法(Multi-media method)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育部在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也明确提出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内容以最有效方式传授于同学[1]。医学教学需要立体形象思维,而多媒体教学恰恰能将文字、图形、照片、录相、动画、声音有机结合,我们将光碟、手术录相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仅使讲授形象生动,传授更大的信息量,而且使教学的内容更形象化,更直观地表现机体的动态变化,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如“分娩机转”、“子宫收缩的节律性、极性、对称性、缩复作用”、“胎盘血循环”等的动画设计,弥补了理论教学中的抽象和空洞,使内容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和学习。又如“妊娠生理”章节,“受精”、“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这些抽象的概念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配有悦耳的音乐和动听的解说,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很快理解基本的理论概念,同时加强了记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兴趣。

2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PBL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2]。学习过程包括起始阶段、引导阶段、学习调查实践阶段及学结阶段。如在讲授“异位妊娠”这一章节时,课前让学生自学书本内容,课堂教学中展示典型的临床病例,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学所得知识对问题加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整个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因为带着问题去学习,其目的明确,热情高,自觉性强,同时教师也可更深入地思考一些细节问题,并对有关知识进行扩展,提高教学管理的艺术性,实现教学相长,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 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由老师负责指导,这样充当医生角色时增加了操作的真实感,而充当患者角色时也体会到了患者的感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进而将“为人民服务”体现到“为患者服务”的实践中,进行深度思考,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评价教学效果。

4 开展专题讲座

利用课余的时间,我们经常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妇产科学知识在临床的实际应用,这样既复习巩固妇产科学的理论知识,又将知识点渗透到相关学科,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妇产科学的兴趣。例如,在介绍流产时,我们会引导学生学习流产的症状及治疗措施,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从而体现妇产科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特别是,请临床经验丰富的妇产科一线医生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示范性专题讲座,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对具体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剖析能力。

5 自学法

对教材中较浅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自学前应针对学习内容及目标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可以准备一些练习题或病例分析题,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此外,为学生提高互联网在线参考学习网站,如世界卫生组织、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等卫生主管部门政府网站卫生法律法规资料、医科院校网站临床医学精品课程教辅资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6 学生试讲法

教师精心选择部分难以适中的章节,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物色学习基础好的同学数人进行试讲,试讲前必须进行课件设计,课件必须达到基本的要求和标准。学生讲完一个章节时,要向听课的学生至少提1个问题;然后教师上讲台对学生讲课的情况进行点评,对要点进行再次归纳和总结。通过该方法,一是可以提高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自信心,二是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三是教师可进一步对教学心得进行总结提炼,从而对深化教学改革提出更多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促进医学教学管理精细化、科学化。

7 及时评价教学效果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主要尺度,也是校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考核,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存在的不足,并能及时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通过发挥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优势,同时辅以其他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学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从而不断提高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对促进妇产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