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反馈机制范文

反馈机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反馈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反馈机制

第1篇:反馈机制范文

>> 论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研究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机理与传导机制研究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改进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与金融稳定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文献评述 试论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应对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中国的经验数据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研究 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 我国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梳理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及其改进 危机视角下公允价值会计的顺经济周期性及其启示 论公允价值会计与顺周期效应之间的联系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基于经济回暖下的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顺周期效应的思考 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及其监管改革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顺周期效应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Barth, M.. 2004. Fair values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volatility[EB/OL].http:///NR/rdonlyres

/721AD4A0-42BB-4A09-9A91-140D27D65B84/0/FairValuesand.

[3] Hodder, L. D., P .E.Hopkins, and J.M.Wahlen. Risk

-relevance of Fair-value Income Measures for Commercial Bank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6(2):337-375.

[4] Wallison. P.. 2008. Fair value accounting: a critique[EB/OL].http:///system/files/private/Fair+Value+Accounting.pdf.

[5] IMF.2008.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EB/OL].http:// /external /pubs/ft/gfsr/2008 /02

/index.htm.

[6] 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J].会计研究,2009(11):23-29.

[7] 刘红忠,赵玉洁,周冬华.公允价值会计能否放大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J].金融研究,2011(4):82-99.

[8] 胡奕明,刘奕均.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场波动[J].会计研究,2012(6):12-18.

第2篇:反馈机制范文

在实践当中,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反馈机制虽然没有形成体统,但在人才培养和文化服务方面已有所体现,但这些方式和措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人才培养反馈难以形成回路哲学社会科学对人才的培养更侧重于一种素质的教育。正是由于哲学社会科学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方式,哲学社会科学服务育人的效果的评价以及反馈方式在两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困难。一方面是育人效果的反馈难以实现。目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主要是依靠就业率这种单一的途径进行,虽然这种直接的、有效、有说服力的方式能反映社会对人才的认可,但是却过于片面,维度也较为单一,特别是难以对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反馈信息反馈由于缺少多方参与,难免会出现反馈信息不准确、反馈实施不科学等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反馈工作的专业性减弱;反馈过程不完全,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信息仅仅停留在就业部门而很少能够及时反馈给人才培养其他环节,或者难以应用到人才培养的调整上和人才的素质培养、思想教育上,导致信息的传递仅仅是一个单线的模式。另一方面是对教育产品的需求难以被感知。怎样对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进行设计,使“教育产品”能够获得受众的认可、接受和喜爱,这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由于信息反馈机制的匮乏,使得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比较缺乏创新,实践教学比较薄弱,课程的教学、考核等环节存在缺陷等等。6这与其说是一个教学模式的问题,还不如说是联系机制问题。这说明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在信息反馈上,很明显地脱离了受众,没有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设计“教育产品”,这样就难以使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服务深入人心。

(二)社会文化服务路径存在交流阻碍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一条重要方式,就是提供文化产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全体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7目前我国公共文化产品中存在着供需不对称、不适配问题,与公民参与面不广泛、参与人次少、参与不便捷或无参与需求相关。8这种供方和受众反馈链的断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在公共文化供给方面,无论是公共文化供给的国家化路径还是市场化路径,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部门始终是处于一种被动和缺位的状态。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缺失,使哲学社会科学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响应度降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部门倘若不能嵌入公共文化供给链条,那么它在反馈链条中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信息相关者。其次,国家路径和市场路径的反馈方式也是两种不同的逻辑,这使得哲学社会科学服务部门难以使自己的文化产品同时符合国家路径和市场路径的运作逻辑。因此,哲学社会科学服务部门往往会放弃从市场路径提供文化产品或者是忽视这一路径的受众回馈,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市场化、产业化方式存在难度。

二、社会服务反馈机制建设的原则和路径

根据反馈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要建立长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反馈机制,需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以系统的观点构建反馈机制。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是一个相对开放而又独立的大系统,期间涉及到众多环节。这都要借助于反馈控制,将现实状况与预定状态之间的偏差信息及时输送到施控与受控系统,借以调整和改变,能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系统预定目标的达成。因此,必须将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和行动者都纳入到反馈系统当中来。

第二,信息反馈与控制协调相结合。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效地、及时地实施控制,就需要有真实可靠的反馈信息。应以信息的最大化利用为方向,避免信息资源的浪费;增强对反馈信息的科学化分析和处理,提高对信息的反应力;增强反馈信息在服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避免对反馈的麻木不闻或不以为然。

第三,全员参与和持续反馈相结合。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信息反馈机制的实质,是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全面参与为基础,进而构建让受众满意和社会受益的管理途径。从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性质来说,其服务对象既是不特定而又各具特点的;服务的方式是多途径的而又各有不同的实施逻辑;服务的时间既是持续的,但又不是连续的。因此保证社会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纳入反馈体系当中,保证不同的服务阶段和方式能以恰当有效的途径进行反馈和持续进行,这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反馈机制从这两个层面去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反馈机制能发挥作用。

第一层面要建立服务工作者与管理主体间的反馈机制。一是建立项目过程跟踪管理平台。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具有长期性、阶段性、持续性的特点,因此在监管和自我调节这个方面需要进行一种持续不断地信息反馈,以保证在每个阶段都能够对服务进展能够得到及时掌控。二是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哲学社会科学进行社会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将其理论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科研成果转化是否顺利、是否合理,如果仅依靠自我感觉的话,难以得到一个客观评估,因此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对成果的转化情况得到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三是科研团队建设的服务平台。科研团队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主体提升自己服务能力的立足点,管理主体和服务工作者之间不仅是一种“扶持—受助”的关系,更是一种“委托—”关系,因此服务主体有义务向管理主体就其科研团队的建设情况进行反馈,管理主体有义务对服务主体进行监管。四是建立专家咨询平台。通过邀请专家对某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监督和反馈,有利于对咨询者提供重要的意见参考,深化社会服务的力度和深度。

第3篇:反馈机制范文

一、反馈机制理论在档案工作中的意义

(一)何谓反馈

反馈又称回馈,一般来讲,控制论中的反馈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又构成新的原因、新的结果……反馈在原因和结果之间架起了桥梁。

(二)反馈机制理论

反馈机制通过调整输入方、输出方的配合,修改流程,从而影响着管理效能的结果。系统的输出会影响系统的输入,在输出变动时,所造成的影响恰和原来变动的趋势相反,此即负反馈;反之则是正反馈。从对控制目标的偏离来说,正负反馈刚好相反:负反馈描述目标差减少的调节;而正反馈描述目标差越来越大的过程,往往标志着达到预定目标的控制过程的破坏,即表示一个失去控制的过程,人们常常把它叫做“恶性循环” 。因此,负反馈及其良性循环机制是各领域开展研究的追求所在。

(三)反馈机制理论在档案工作中的意义

档案工作的涉及部门和相关人员共同组成了反馈机制中具有互动联系的“输入方和输出方”,它们互相影响,通过档案工作的各业务环节完成内化与外化。在负反馈和主动反馈中,内化表现为个人责任感增强、专业技能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外化体现为工作流程得到优化、工作质量得到提高,最终表现为整个档案工作(有时甚至超出档案工作范围)管理效能的提升。反之,则是正反馈和被动反馈,会导致整个档案工作管理效能的降低。无论档案工作的涉及部门和相关人员是否察觉,反馈机制总是伴随着二者,并且总是贯穿整个档案工作的始终。为推动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档案工作的涉及部门及参与人员积极主动反馈,形成负反馈的良性循环势在必行。

二、高校档案工作反馈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档案工作反馈机制存在的问题

1.档案工作反馈主体单一

在高校档案工作反馈过程中,无论是档案归档率、利用率统计,还是反馈信息收集,都是高校档案部门的职责。专职档案员被繁重的档案接收、整理业务所累,很难有精力投入反馈工作,形成反馈文字报告的少之又少。兼职档案员移交完归档材料后,往往认为自己的工作就算完成了,至于归档材料是否完整、质量如何已不关己事,更别说形成相应的反馈情况报告。

2.档案工作反馈内容简单

档案工作反馈内容多集中在档案收集、利用等方面,包括归档文件材料不完整、质量差、移交不及时,大部分师生利用完档案后不能认真填写档案利用效果登记表,或者干脆不填写,又或者对利用效果仅有“好”、“达到目的”等笼统的描述,缺乏对利用效果的具体阐述。

3.档案工作反馈渠道不通畅

组织高校档案工作会议、提交档案工作报告和发表档案业务论文是高校档案部门较为常见的档案工作反馈途径。目前多数高校档案工作反馈信息仅仅停留在档案部门,很少能够及时反馈给其他档案涉及部门,或者并没有将反馈信息切实应用到档案工作实践中。

(二)原因分析

1.档案意识薄弱。一些院校的领导和中层干部不重视本校、本部门文件的收集,甚至错误的认为只有上级部门的红头文件才是档案,对自身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随办随丢,致使归档材料散失严重。不少专任教师认为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材料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忽视其产生的职责因素,往往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不做这方面材料的移交。不少查档的学生表达利用需求模糊,不能清楚填写档案利用效果登记表。

2.制度不完善。大多数高校档案工作只限于制定档案管理办法,对档案工作只作原则上的规定,缺乏对考核、奖惩的具体化,制度上的不完善为反馈工作留下不作为的空间。

3.档案工作性质的负影响。随着数字化校园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传统的档案工作方式受到了极大挑战,部分高校档案工作者由于工作条件的变化造成职业认同感低,出现职业倦怠。这种认识或者说其反映的现实无疑影响了档案工作反馈机制的顺畅运行。

三、推进高校档案工作反馈机制应用的建议

(一)大力宣传档案法制法规。要形成档案工作负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必须注重提升档案形成者的档案意识。当然,高校师生档案意识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高校档案部门要争取资源,借助校园微博、校园网和校报等媒介,加强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二)细化档案工作制度条款。制度越健全,越便于执行。完善档案工作相关制度、细化相关条款,建立激励机制,将档案工作同绩效考核挂钩。

(三)及时公布档案工作反馈报告。建立档案工作反馈报告台账,内容涉及档案移交、质量和利用等,将各方面的反馈情况实时更新公布。

(四)跟踪档案工作反馈信息。档案部门要积极跟踪反馈信息,了解情况,分析检查,促进管理效能的提升。以笔者所在高校档案室为例,近几年学院参加“专接本”考试报名的人数激增,一到年底就会出现学生扎堆到档案室复印录取名册的现象。在提供录取名册利用过程中,“你来我借”的被动服务方式暴露出了弊端,有学生反映多人查找名册时,档案室由于人手有限,造成利用者等候时间较长且利用效率低。针对这一反馈信息,次年“专接本”考试报名开始前,专职档案员先将名册复印件提供给各系部,学生到所属系部复印名册。此举给广大学生带来了便利,也使档案员有更多精力从事其他档案工作。

四、关于档案工作反馈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档案工作反馈机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高校档案工作者要开阔眼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在大专生落户政策放宽的背景下,专科生学历认证可能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利用需求,这是高校档案部门不得不关注的大趋势;同时,在全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成和完善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相关原始信息也是高校档案部门绕不开的社会责任。这些社会趋势或需求反映到高校档案工作中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档案工作者要未雨绸缪,在实践中考虑加大反映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相关材料的收集力度、适当延长学生考录材料的保管期限以及学籍档案的信息是否齐全等问题。

(二)档案工作反馈机制是文档一体化管理中前端控制理论和全程控制理论的缘起。当我们认真思考档案工作的反馈机制后不难发现:档案工作反馈机制要改善的是源头――文件产生时的质量控制;要改进的是流程――文件流转过程中的监控;要跟踪的是效果――文档功能的实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前端控制理论和全程控制理论是反馈机制在文件生成与管理过程中的一种理论提炼。所以,建立及时、主动又高效的档案工作反馈机制对高校档案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第4篇:反馈机制范文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所在,更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宗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量至上观已经深入人心。早在1985年,我国中央政府就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又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03年教育部也启动“质量工程”,学术界也展开了对高教质量的广泛研究。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文献、会议、报告、讨论非常多。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关于高教质量的研究成果多达几万。对高教质量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质量问题、评估、保障机制等方面,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沟通与保证的重要环节——反馈机制的研究却很少。而反馈机制却恰是目前我国高教质量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

一、我国高教质量反馈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反馈渠道不够畅通

我国高等教育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通常由各校的教务处或分管教学质量管理的教务部门负责组织,一般在每学期的期末展开。但有关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则先是由教务处单独收集,之后再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各个学院(系),这些信息经由各个学院(系)的领导决定的过滤之后再决定是否公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过程通常至此为止。显然,这种评价过程和机制无疑会导致如下状况的出现: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对自己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不甚了解,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和今后改进教学质量的建议也就不会关心;只有那些学生评价特别优秀的教师及问题比较严重的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二)评价结果反馈简单化

此外,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是反馈结果过于简单。目前,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反馈,通常被简化成一个简单描述甚至仅仅是一个数据。这不仅使得被评价教师根本不了解这一评价结论得出的依据,也不清楚教学过程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哪些环节存在问题,教学质量改进措施自然无从谈起。另外,由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问卷中评价指标的含糊性,未能具体指出需改进的方面,这会使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针对性。

二、高教质量反馈机制保障措施

(一)构建ISO9000︰2000为基础的教学质量体系

ISO9000族标准秉承这样的基本思想:质量形成于过程,因此,必须使一切影响质量的因素得到全过程的控制,否则质量就会出现偏差。这一思想强调借助过程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它也突出了质量体系以模块化的形式对质量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只有保证过程才能保证教育质量,任何结果都是通过过程实现的。基于此,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对其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是关键。可见,要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质量,要保证素质教育,就必须贯彻ISO9000︰2000质量体系下的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质量,而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与提高的关键措施。要想从根本上鉴定教学质量的优劣并不断提高教水平,以切实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构建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系统。这对于形成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良性反馈机制,是必要和必需的。

(二)构建高教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某一认证公司推荐的织造企业的质量体系过程目标监控和测量表——质量管理体系模板,并结合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特点,本研究建立如图所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总输入。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作为高等教育顾客的学生,现在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进校接受教育,他们更关注的是在被选高校中究竟能够学到什么以及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职位;作为高等教育产品的接收单位,用人单位也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招聘到一定数量的学生,他们更关注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层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本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预期。

在ISO9000︰2000体系中,“顾客为关注的焦点”是首要的质量管理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学校需要将自己更多地定位为服务者而不是纯粹的管理者,这是高校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扭转的观念,高等教育要以满足顾客当前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基于这种思想,本研究将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期望和需求作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输入。

2.最高管理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高管理者需要根据总输入也就是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期望和需求,确立教学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年度计划。质量方针的设计,围绕如何通过提供给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以使顾客满意和认可。这规定了质量导向,以便于质量目标向这一方向靠拢、接近。反之,假如质量目标不能满足要求,则“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的目标就不能实现。这样,最高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在于通过确保质量目标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建立,使质量目标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并增加组织对质量目标的可考核性。此外,由于教学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教学质量目标也应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借助管理评审可以实现对教学策划合理与否的审核,并根据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需求、期望以及外部环境等的变化来实时调整质量目标、方针等,以确保发展方向不偏离既定目标。

3.产品实现过程。把在最高管理者过程中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年度计划、学校的发展战略,和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需求、期望作为分产品实现过程的输入信息,通过这一过程,将学生转化为有能力、有知识、适合于社会需要的人。这一过程又包含两个子过程: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提供过程。前者主要指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和调整;而后者主要指以多种方式、渠道向学生传递知识、实践指导、课程与毕业设计等。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准备,之后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实施教学,将知识传递给顾客——学生,使学生在课程讲解中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4.教学支持过程。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其他配套过程的支持。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将这些过程分为文件管理、内部沟通、内外满意度、数据分析、内部审核、质量改进六个子过程。

三、高教质量反馈机制的构建

高等教育产品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反复循环和完善的过程,从期望和需求分析开始到产品输出直至顾客满意。也就是说,即使目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满足了顾客需求,这种状态也只是暂时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短暂过程。这一过程会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更新而被打破,整个系统时刻处于短暂的相对平衡和长久的绝对不平衡的交替状态之中。要想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对支持性过程中的有关教学质量信息实时、全面、有效反馈是必要保证。只有如此,相关人员在获得有关信息后,才能及时反省、纠正教学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提供给顾客更加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信息的有效反馈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

(一)教学质量反馈思路

1.学生评教。在信息反馈获取的途径中,在校学生尤其是较高年级的学生的评教是首要渠道。这是因为,作为教学质量的直接感受者,学生对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目前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外比较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由结论性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过渡和倾斜。本研究认为,在过程评价的基础上,最好能进一步开展终结性评价。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能盯紧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适时地对教学各阶段进行调整,最终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合理化。此外,对毕业生或者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的评价也是一项重要信息来源。通过让已经就业的学生对整个大学教育期间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可获得对学校四年期间包含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与否等更客观的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就非常重视这种评价。在每届毕业生离校之际,校方会以问卷的形式请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整个四年期间接受的大学教育进行评价,通常问卷包含两个对立问题,即分别列出四年大学教育期间认为教学效果最好和最差的三位教师并简要说明其理由。此举使校方可以很好地了解两类教师的状况,并针对被评价较差教师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其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2.用人单位评价。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客观评价的另一个渠道是用人单位。作为高等教育产出的学生的接受单位,用人单位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能否满足其生产和服务功能。因此,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的合理性与否非常具有话语权,这就为学校指明了学生能力培养的维度和深度。这些来自企业的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有助于促使学校站在企业的角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有助于拉近教育提供与社会需求间的距离。

3.准备性评价。所谓准备性评价,是指在教学开始前的一种评价,它主要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教案和教学背景等方面的评价。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从前人的教学经验中获取某些反馈或建议,或通过对有关教师的访谈和交流,甚至可以通过知识测试、查阅过去的试卷和成绩,这些手段有助于即将展开教学的教师获取有关信息反馈,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求知欲以及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有关的基本情况和教学中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总之,准备性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现状及改进教学质量。

4.利用网络信息反馈。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进行网络教学评价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学生根据教师的上课情况随时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1.学生评价信息反馈。来自学生的评价将作为评教的主要根据,并将评价结果及时、不失真地反馈给有关教师。这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准备性评价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2.学院整体教学评价。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有助于校方了解各个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状况,同时便于各个学院进行横向比较。这种制度能够促进各学院领导清楚本学院目前的质量状况,加强学院之间关于教学质量的交流,取长补短,从整体上提高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3.教学简讯信息反馈。为增强学院之间的相互了解,学校需要建立有关教学信息的通报制度。此举有助于校方不定期地将教学工作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形式,方便及时地提醒教师关注相关信息,使有关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常态化、日常化。

第5篇:反馈机制范文

关键词:长株潭;两型社会;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

作者简介:刘林奇(1973-),男,湖南理工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贸易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01-02

自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简称“两型”) 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发展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任务。但是,要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2015年单位GDP能耗较2010年下降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10年下降17%。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其节能减排的任务将更为艰巨。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通过简单地关闭一些资源消耗大户和环境污染大户,在短期也许能做到。但要进一步节能减排,势必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因此,要使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一个好的资源环境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而好的政策不是一步到位的,而必须通过政策反馈机制的作用,不断地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才能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一、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的内涵及其构建原则

对于反馈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杨春时等人认为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指控制系统把信息传输出去后,又将信息作用的结果返回到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的再输出施加影响的过程[1]。另一种观点认为,环境受到系统的作用后,会把其结果作为信息返回到系统中去,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调节自己的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功能,这个过程就叫反馈。显然,这两种观点均认为信息的获得与应用对反馈是至关重要的。冯国瑞认为,反馈是把施控系统的信息(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系统后产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的过程[2]。综合这些学者的不同观点,我们可以认为反馈是一个做出决策或行动,获取关于行动结果的信息,根据信息对决策方式或者行为方式进行改进,以获得更好结果的封闭回路。

对于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笔者认为是指包括企业、居民、研究机构、环保部门和经济发展部门在内的资源环境信息流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机构及其职责、运作流程,具体地讲是环保部门根据企业、居民和政府经济发展部门对原有资源环境政策的评价,综合考虑后,委托研究机构对原有政策进行修正和补充,以使该政策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

在构建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

(一)重点支持与系统构建相结合的原则。系统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是以系统形式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政策作为一个相对开放而又独立的大系统,是由施控系统(环保部门)和受控系统(企业和居民)在内的若干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复合体。只有借助于反馈控制,将系统运行中所出现的现实状况与预定状态之间的偏差信息及时输送到施控与受控系统,借以调整和改变施控与受控系统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方能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系统预定目标的完成。

(二)信息反馈与控制协调相结合的原则。美国学者维纳在由其创造的控制论中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反馈控制理论,即反馈是控制系统把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所产生的反应,作为信息全部或部分回收,并通过比较、鉴别和分析,对控制系统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资源环境政策要有效地、及时地实施控制,就需要健全的反馈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提供真实可靠的反馈信息。

(三)全员参与与持续反馈相结合的原则。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的构建可以参照TQM(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进行。TQM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面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消费者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它包含“四个核心原理”,即要让消费者满意、全员参与、保持质量持续改善和根据事实来管理。有鉴于此,资源环境政策应在充分了解资源环境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通过调动所有相关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以获取它们的的评价信息后,综合考虑做出的决策。

二、当前长株潭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存在的问题

长株潭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有利于促进该地区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但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构建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的意识不强。虽然该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较为注重资源环境的整治和发展,但在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资源环境的发展上面,往往倾向于制订静止不变或相对不变的政策,很少考虑到通过构建政策反馈机制使政策动态化。

(二)资源环境政策反馈主体过于单一。当前,包括长株潭在内的中国很多地区在制定资源环境政策的时候,过多地考虑了企业的利益和呼声,而较少或忽视了居民的利益和意见,显然,由于这种反馈机制考虑的主体过于单一,其收集的信息必然不全面,势必会影响到资源环境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资源环境政策反馈信息不透明。作为政策的制定者,不一定非要接受信息提供者的意见或建议,但不接受时,应当说明不接受的理由。但在我国,通常的情况是,决策者不给出不接受的理由,而作为信息提供者,更多是受邀提提建议,至于建议是否接受,往往也不是很在意,这就容易造成信息反馈不透明和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四)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渠道不畅通。虽然政府部门在制定资源环境政策时,会定时举行一些类似听证会性质的会议,邀请一些代表参加并提意见。但参加会议的代表不多,并不能代表各方面的意见,并且只有受邀才能参加,这意味着即便你有意见想提出来,但是如果得不到邀请,你的意见便不能反馈给决策者。

三、长株潭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的构建

长株潭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是多元的回路系统,应该将制定资源环境政策的内外环境结合起来,不但重视政府经济部门和企业的反馈,而且重视居民、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以及社会的反馈。其中,企业、居民、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评价是主要的反馈信息源,政府经济部门、研究机构是主要的信息反馈机构,环境保部门是主要的反馈信息接收点。

(一)加强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机制的工作,实施政策动态化管理。每制定一个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包括居民和企业在内的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由研究机构对原有政策作出修正和补充。但修正和补充不是一次性的,还要根据实施的效果对其进行检验,检验的标准一方面看统计数字,另一方面要看上述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再根据检验的结果,决定是否还要进行修正和补充,以此反复,实行态化管理。这样的资源环境政策才经得起考验,才是最佳的政策。

(二)扩大反馈主体的范围,避免信息反馈的单一化。由于企业特别是环保型或污染型企业,对资源环境政策的制定往往比较关注,加上是团队应战,其对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会产生重要影响。相比而言,居民虽然人多,但由于无组织,没有团队力量,其对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再加上有些地方政府由于片面追求GDP,人为的邀请更多的企业代表,只象征性地邀请居民代表参加类似的听证会,这样的结果,政策必然会更多地考虑企业的利益,而对居民的利益考虑较少。因此,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应该加强组织性,提高他们的团队力量;从政府环保部门来看,应该主动地扩大相关居民的参与比例,尽量避免信息反馈的单一化。

(三)及时公开资源环境政策反馈信息。由于各个阶层一般只考虑本阶层的利益,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因阶层不同而不同,甚至相互矛盾。作为政策的决策者不可能全盘接受,但不接受时,应该说明不接受的理由,虽然不一定马上答复,但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更不能置之不理。否则,会挫伤信息反馈主体的积极性,从而不愿意提更多的意见,或不愿意提供真实意见。

(四)理顺和拓宽资源环境政策反馈渠道。鉴于组织全部相关利益阶层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集中讨论不现实,作为政策制定者的环保部门,不应该坐在家里等信息送上门来,而应该积极地走出去,通过发放问卷、与人交谈等方式取得第一手资料。这样的信息源不仅广而且真,对修正和补充资源环境政策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第6篇:反馈机制范文

关键词: 贫困生 资助 反馈 综合资助体系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也随之大量增加。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不断加大对大学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经济上建立“奖、贷、助、减、补”资助体系,动员了更多的资助主体参与的同时,还从资助体制、经济、就业、心理健康[1]等各个方面加强贫困生综合资助体系的建设。经济资助是综合资助体系的重点;贫困学生资格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同时又是最重要、最困难的一步,综合资助体系包含的全部工作都在此基础上展开。资格认定工作的改进必将推进综合资助体系的建设,反过来综合资助体系完善将从根本上增强资格认定工作的效果。为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落到实处,本文探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合到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中的新机制,并就综合资助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

一、目前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问题与特点

1.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复杂性。

贫困学生资格认定工作不仅涉及经济资助,而且涉及贫困学生的经济利益问题,是广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资助资源有限,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为了获取资助,提供被夸大了的信息;无偿资助的概念,强化了部分人不拿白不拿的观念,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上报虚假信息的动力。同时、生源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基于主观的不负责任和客观上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出具的证明没有公信力,不能对虚假信息进行有效修正。为此,高校确定资助对象贫困程度具有很大难度。所以,贫困生资格及贫困等级认定必须依据区域经济水平、家庭成员结构及其劳动能力进行修正;同时,采取学生参与测评、打分、开展在校消费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实际生活水平,并进行认定等级修正。为了确保资助目的顺利实现,促进学生自立、自强,有必要参考教务、思政等各部门数据,并按照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的分类不同,对贫困资格和等级进行修正。

2.各项资助政策的效果交叉重叠。

在我国高校,各级各类资助政策存在较突出的交叉重复现象。以某校学校奖学金为例,就分社工优等、学术创新,以及国家奖/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金额10000到800不等。同时,又有学费减免、勤工助学、师范生学费减免等各方面的资助政策。有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同时被减免当年全部学费,并且国家奖学金不影响其他奖学金的获得。既获得奖学金,又减免学费,这部分学生重复获得多项资助,挤占了其他贫困生获得资助的机会。

3.贫困学生占到在读学生的20%[2]以上,数量巨大。

要将各个方面的指标纳入到贫困学生认定标准中,必然产生巨大的工作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现阶段学生资助工作绝大多数以学校为主体,投入到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资源有限,工作人员较少,难以满足工作需要,更难以圆满解决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为最大限度地协调与贫困生认定相关的职能部门,需要整合各方面的信息资源,才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进一步推动资助工作的开展。

4.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具有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绝大部分贫困学生从踏入大学校门到毕业,其家庭经济情况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所以,一般情况,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期间每年都会提出贫困生资格认定申请。以某高校近三年的贫困生认定为例。2009—2010学年度共认定贫困学生3572人,除大四待毕业学生后的3331名获助学生中有2988名在2010—2011学年度也获得了困难补助,占到上年获助学生的89.70%,占本学年老生的77.42%;2010—2011学年度共认定4769人,除大四待毕业学生后的3472名获助学生中有2587名在2011—2012学年度也获得了困难补助,占到上年获助学生的74.51%,占本学年老生的76.22%。2010—2011学年度共认定4326人。分析以上数据发现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以此为基础,建立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系统,并建立反馈机制将学生用餐、学习情况、思想品德情况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量化,并纳入到中长期监控之中。

二、贫困生资助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为准确把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规律,完善资助工作评定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资助现象,发挥资助资金的最大效益,有必要对各项资助政策通盘考虑,制订详尽合理的资助不兼得规则,并制订合理的资助评定标准,做到有奖有助,奖助结合。激励受助学生自强、自立。建立贫困生资助系统有利于平衡各方面的因素,并提高工作效率。以SQL数据库系统为支撑,采用B—S与C—S系统混搭的模式,搭建了基于反馈和信息共享机制的贫困生资助系统。

系统以贫困学生资格认定流程为主线,提供学生申请、投诉支持,并与校内勤工助学、思想工作、教务管理、校园卡信息管理等系统互相连接支持,自动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作为贫困生资格认定的重要辅助参量。并着重理顺贫困生评定工作流程、破除资助政策交叉重叠效果、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无纸化。与民政、财政等政府部门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一直的接口协议,方便于政府统筹协调整个资助体系工作。

图1 贫困生资助系统

第7篇:反馈机制范文

关键词:政策反馈;委托;控制权

0 引言

自1948年诺伯特·维纳提出控制论,反馈的重要性开始为世人所知。从系统视角出发,信息反馈与信息输入、输出共同构成了一个闭合的信息回路,是完整的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政策反馈是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决策质量的必要基础。但是我国的各级决策部门在实际的管理中,只强调政策输入和输出的质量,而往往忽视政策反馈的作用,这一点从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标准中可以得到证实。政策反馈途径不畅、反馈主体缺乏积极性、反馈信息失效、失真等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损害着政策反馈的质量,极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败,是“十二五”规划着重强调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化,因而探究我国政策反馈存在的问题,剖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提出应对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1 委托和控制权理论

从委托的角度来看,中国政府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中央政府、中间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可以视为委托方,将政策目标(如高速免费通车、节能减排等政策)发包给承包商,即中间政府(如直辖市或省级政府部门),中间政府在将政策目标细化修正再交付给下级商,即地方政府(如市、县级政府部门)。各级政府之间这种发包关系同样具有一般意义上委托的特征,因而由于委托方与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作为方的下级政府同样会有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从而对政策执行产生负向影响[1]。从控制权的分配角度出发,周雪光[2]认为中央政府拥有设定政策目标和行使验收“货物”的权利,中间政府对下级政审拥有激励、惩罚的权利,而地方政府则拥有实际执行的权利。不同行政主体拥有不同的控制权,权力的协调和制约成为政策执行的关键。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策的反馈是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其本质是政策信息的反馈[3]。如果将上级政府把政策目标发包给下级政府的过程视为是一种信息自上而下的流动,那么政策的反馈就是一种信息自下而上的流动,正是有反馈机制的存在才保证了政策的持续性和不断修正的可能性。同时在政府组织之外,还有着多元的利益相关者,如新闻媒体、政府的合作伙伴、专家群体等等,他们往往被称为议题网络[4],会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产生影响。

本文在委托的理论和控制权分配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反馈的结构模型。当政策在执行中出现偏差或者本身存在缺陷的时候,政策反馈的机制可以实现信息的逆向流动,通过一次或者多次的反馈,决策者可以利用丰富的反馈信息更加深刻地了解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政策进行修正,在提高了决策的质量的同时也尽可能的降低了因政策偏差、亏空和失败而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政策反馈的实效性和反馈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政策反馈的质量。

2 我国政策执行反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政府组织具有鲜明的官僚体制的特征,政策信息通畅是逐级传递,反馈的信息也是要按照层级由低到高的方向流动。我国政策的反馈一般经历两个阶段:中央政府与中间政府之间的反馈,中间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反馈。在这里我们将前一个阶段定义为政策执行前段反馈,指中央制定宏观政策后下发给各直辖市、省级政府,并由其负责根据地方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的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反馈;后一个阶段定义为政策执行后段反馈,是指中间政府政策实施细则后交付由基层政府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反馈。

2.1 政策执行前段反馈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央政府和各中间政府之间存在着遥远的行政距离和漫长的空间距离,中央政府将全部的控制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里是不可能的或者说由此带来的成本是十分巨大的,同时由于信息上的不对称,中央政府无法随时随刻的对中间和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因而许多情况控制权的分离是必然的选择。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政策目标,并对中间政府(承包商)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验收,而将激励、监督、执行等权力随着委托任务一同转移给了中间政府。权利的下放,一方面增加了中间政府的灵活性,可以依据当地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对政策进行修正,从而使政策更有效的执行;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中间政府与中央政府、中间政府之间的动机存在很大的差异,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会使方中间政府依据自己的偏好在一定范围对政策进行扭曲,偏离于甚至有悖于中央政府最初的政策目标。当一项政策触及地方政府以及利益集团的利益,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他们有足够强的动机来阻碍政策的实施。这一点可以通过政策过程的表征,即政策反馈的情况进行验证。

政策反馈一般具有两种模式:积极的反馈和消极的反馈[5]。积极的反馈是指中间政府积极主动的将政策执行信息反馈给中央部门,通过主动的沟通,协调好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在政策真正实施以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政策执行做好充分的准备。消极的反馈模式是指中间政府对于上级的政策普遍采取观望的态度,选择暂不执行政策。当政策公布的时候,一部分中间政府进行反对意见的反馈,但是往往会遭到中央政府的无视和驳回,因而更多的中间政府不会主动的向上级进行反馈政策执行情况,而是选择拖延,尽可能的推迟政策生效执行的时间。中间政府只要完成委托方规定的任务即可,对于委托的任务(政策)本身往往无权修正。因而当中央政府的政策损害到中间政府的既得利益的时候,中间政府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反馈模式。

2.2 政策执行后段的反馈存在的问题

在三级政府结构中,地方政府是真正的方,具体负责政策的执行,而中间政府扮演的是承包商的角色,其中心任务是确保如期按约向中央政府(委托方)交付政策成果。在政策过程中,中间政府地方政府拥有了实际的管理权,通过激励权确保了奖惩与地方政府的努力程度相对等,降低了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相对于中央政府,中间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更倾向于一种利益的共同体。这种权利结构所具有的反馈模式与政策执行前段的反馈模式有所不同,地方政府选择消极反馈的拖延策略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但是这种模式强调政策命令自上而下的传达与执行,地方政府只负责政策的执行,很少会关注政策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即使地方政府发现了政策存在问题也无权终止执行,需要逐级上报进行政策的反馈。这种政策反馈模式无法保证反馈的时效性和质量,由于错误的政策得不到及时的修正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更大损失。

3 现有政策执行反馈的思考

本研究认为我国现有的政策反馈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政策执行前段,缺乏反馈,消极反馈。二是政策执行后段,反馈时滞较长。一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需要不断修正的过程。政策反馈实现了政策过程的回路,保证了政策的持续性。执行反馈背后的组织结构影响着政策反馈的质量,不同的权利划分,不同的管理层级又会产生不同的反馈结构。节约交易费用是一切治理结构演化的动力[6],因而从这一思路出发,本研究关于政策反馈进行了以下思考。

3.1 理顺委托关系,健全反馈机制

委托关系的存在导致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普遍存在政策执行中,因而正确对待委托关系是必要的。目前的政策反馈多是随机性的非制度化的,缺乏稳定的制度安排和可以遵循的反馈机制。由于行政强制力的存在,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目标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考虑下级政府的意见,因而在政策制定的环节缺乏有效的政策反馈和沟通。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惯性和层级节制的官僚结构,中央政府认为基层政府没有足够的信息和能力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来,因而对基层政府的反馈意见重视程度不够。但是一项政策的出台必然会损害一部分政府的利益,由于缺乏健全的反馈机制,基础政府的利益诉求无法有效的向上反馈,于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就会采取“选择性执行政策”的方式来减小损失,即只执行政策中有利于自己的部分或假执行。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完整的反馈机制,下级政府无法将信息反馈到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同时在信息反馈的过程会受到重重的阻碍,因为将会承担大量交易费用,基层政府便可能选择放弃信息的反馈。综上,健全反馈机制,可以降低上下级政府之间因沟通协商而造成的交易费用,提高政策的质量,减小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阻力。

3.2 合理分权,优化反馈组织结构

优化结构的关键在于权利的合理分配。权利分配的原则是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在政策反馈的组织结构中,下级政府只对政策执行情况负有责任,而不会去考虑政策本身是否存在的问题,即使存在问题,由于自己并未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因而也无需承担政策本身缺陷而产生的责任,因而下级政府缺乏足够的动机进行政策的反馈。组织理论认为合理的分权是激发下属工作动机的有效方法。控制权的向下转移可以激发下级政府的积极性,下级政府在获得剩余索取权的同时也承担了政策执行的风险,因而会对政策的执行投入更大的经历,以保证最终政策目标的实现。

政策执行反馈的结构对于政策反馈的效果也有显著的影响。管理层级的数量与反馈时间存在反向关系。管理层级越多,反馈所要经过的程序越多,所产生的反馈时滞则会越长。对于直辖市或省会城市来说,如北京、上海、广州由于权利嵌入的程度很高,管理层级较少,所在政府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当政策在执行中出现偏差时可以迅速对其进行修正,从而有效的缓解缺陷政策带来的损失,然后对于行政级别较低的众多地方政府,权利嵌入程度较低,他们需要通过更多的行政层级进行反馈,同时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权利地位也有很大差异,其向上级反馈和上级向下级的回馈都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因而反馈的质量也无法保证。

建立预案是优化反馈结构的一个有效措施。预案是指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从权利分配角度来看,预案是将解决问题的权利赋予下级政府,一旦有突况发生,无需得到上级批准即可依照预案自行采取措施,因而是分权的一种具体方法。预案是属于触发式的“零时滞”的反馈,可见预案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反馈的时间,提高了政策执行的效率。

3.3 丰富反馈形式,拓宽政策执行反馈渠道

政策的反馈主要是信息的反馈。反馈渠道是否畅通、反馈渠道是否多样都会影响信息反馈的效果。首先要丰富信息反馈的形式。政府间信息反馈的形式以书面形式为主,优点是反馈内容相对准确,形式正规,但其缺点就是反馈信息流动速度较慢,缺乏时效性。因而需要丰富政策反馈的形式,可以通过点子政务平台,进行电子邮件反馈、视频反馈等等,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缩短反馈过程的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对反馈内容进行统一的管理,保证反馈信息的质量。第二,反馈信息的有效共享。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有效决策的保障。一方面,各级政府之间进行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信息的共享,互相学习先进经验,及时发现并修正政策中的问题,从而节约了社会成本,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政府与公众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政府通过及时指导信息,对公众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第三,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包括数据层面的系统,即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反馈的循环系统,也包括完整的信息反馈的组织结构。专门的组织和技术支持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反馈信息流动的阻力,缩短反馈时滞,提高反馈质量。

参考文献:

[1] Waterman R W, Meier K J. Principal-agent models: an expansion? [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998, 8(2): 173-202.

[2] 周雪光,练宏.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J].社会学研究,2012(5):69-93.

[3] Sterman J. Business dynamics [M]. Irwin-McGraw-Hill, 2000.

[4] Rhodes R A W, Marsh D.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policy networks [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1992, 21(1-2):181-205.

[5] Lasse Gerrits. Punching Cloud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Complexity of Public Decision-making [M]. Emergent Publications, 2012.

第8篇:反馈机制范文

关键词 免疫反馈机理;MOCVD系统;温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Q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174-02

自1950年来,专家学者开始研究仿生学,生物在几万年的进化中自然有很多优秀的生物控制系统。所以参照生物进化机制,人们提出了很多新型方法解决以往难以解决的工程问题,例如:遗传学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等等。生物中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出抗原,并进行系统记忆,再次遇到同类型抗原时能够直接产生响应抗体,从而能够对外界的物质及时反应,在动态的环境中表现出稳定的特质,所以专家参考免疫系统设计出人工免疫系统,解决生活生产中的识别问题。下面以MOCVD系统为例,对免疫反应机理在该系统中的温度控制的作用进行分析。

1 免疫反馈与系统控制

免疫系统虽然复杂,但是抵抗外界因素和自我适应能力非常强,免疫优化算法也是根据这个机理解决实际问题,外来抗原对应问题、抗体对应问题的解。在控制系统中,我们可以将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应抗原,根据仿生学,定下总原则:识别出抗原并设计出对应抗体解决问题。若是采用数学方法表示,就是记录下抗原子集以便识别,抗体则是抗原子集的非集。

在自动化应用领域,免疫反馈机理也是能够解决很多从前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的。例如故障检测,传感器感应到故障后,能够反馈给处理器,处理器分析后能够自动分析出故障解决方式并记录下该故障,将故障解决方法传送到故障区,使之能够自动解决排除故障,随后感应器感应到故障已经解决,便停止传递故障信号,从而处理器也停止发送处理信号,留下本次故障的记忆,设备正常运行。若是再次出现同样的故障,处理器便可以根据相关记忆直接处理,省去很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MOCVD系统温度控制简介

MOCVD系统用于高质量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包括第三主族到第五主族的化合物、第四主族的半导体、金属合金薄膜等等。材料的生长过程中温度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温度高低、保温时间、升温速度都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生长状况。所以,材料的生长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温度。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温度是很难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一直是生产中的难题,虽然国内外一直在进行相关问题研究,但是成果很少。

由于研发困难,专家学者们也在多方向寻求解决方案,直到引入了生物免疫反馈机理,将传统的PI温度控制模式和新进技术进行了有效组合,改进了控制系统,大大加强了系统温度控制功能。

3 MOCVD系统的免疫反馈控制分析

在MOCVD系统中,通过PLC控制实际温度,在石墨基座下端有相应的测温装置,用来测量温度并显示在温控器上,经过大量实验分析可知,升温的过程是自衡的非振荡过程,由于滞后时间较长,采用PI控制,计算出相应的比例和积分参数。只采用PI控制器整定出的参数并不能满足工程的超调量和反应速度的相关要求,会使系统响应速度过快,从而造成超调量过大。但在实际的温度系统控制中并不要求过快的响应速度,而是对于超调量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所以,选定参数时要综合考虑相应速度和超调量,保证实际控温时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通过进行仿真实验研究,得出,只要参数选择合理,免疫控制器的加入能够有效抑制超调量,即在同样的参数下,加入免疫系统控制器能够减小系统超调量。即在MOCVD系统或其它相似的系统中串联进免疫控制器后,能够有效改善原有性能,特别是抑制超调量。

4 免疫反应机理在控制领域的应用现状

免疫优化算法已经取得了一些领域上的成功,例如:规划问题、网络设计、故障诊断等等,尤其是控制领域。

4.1 免疫系统解决识别问题

免疫系统能够通过抗体解决抗原侵入问题,即便是首次遇见的抗原,该系统也能通过自身的设计产生出针对性的抗体。即面积系统能够跟随环境进行进化,是动态的系统。给出基本算法:

1)随机产生B细胞;

2)引入抗原;

3)运行下列算法,直到终止:

(1)从抗原群体中任选一个;

(2)将抗原插入到B细胞网络中;

(3)选择该B细胞邻域指定范围所有B细胞;

(4)对选中的B细胞计算每一个的免疫相应程度;

(5)按照反应程度排序;

(6)消除反应较差的5%;

(7)产生25%的新B细胞;

(8)选定5%的B细胞加入到免疫系统中。

这种算法能够有效识别DNA序列。

4.2 采用免疫原理的优化算法

优化算法将抗原和抗体对应目标函数和搜索空间的解,按照抗原抗体间的关系选定解,当抗体数量过大时,产生抗体细胞会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抑制细胞,减少抗体增加,加深对应的局部记忆。这种算法能够对研究全局进行快速优化。

4.3 高级智能控制器的行为模拟

智能控制器的设计和人工免疫网络系统具有非常相似的四个层次,即:鲁棒反馈控制对应天然免疫防御、根据误差准则判据进行参数自适应控制对应T细胞激活B细胞响应、目标函数优化自适应控制对应抗原激活T细胞响应、目标函数会随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化使其适应全局优化对应微噬菌体也会对其他抗原产生反应。这种高度的一致性能够让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免疫系统,探索高层次智能系统的新形式。

5 结论

将免疫反馈机理应用到温度控制系统中后有效改善了整个系统的温度控制,该系统还能进一步继续探讨,找出更合适的相关参数,所以,专家学者还应不断探索研究,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小红.基于免疫反馈机理的MOCVD系统温度自动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

第9篇:反馈机制范文

关键词:内反馈调速电机 控制原理 设计

一、内反馈调速电机的控制原理及特点

根据电动机学的理论,电机的转速与机械功率及电磁转矩成如下关系:

(1)

式中: Ω 为机械转速

PM 为机械功率

T 为电磁转矩

根据能量守恒:

PM=Pem-p2 (2)

所以

(3)

其中:Pem为电磁功率,p2为转子损耗。

公式(2)表明,电机转速可以提供电磁功率或损耗功率两种控制获得调节。电磁功率控制改变的是理想控制转速,调速是高效率的;损耗功率控制振动转速降,调低是低效率的。所有调速方法都归属于功率控制原理之中。这一原理便是内馈调速发明人曲维谦率先提出的“电机调速的功率控制理论“(即P理论)。

内反馈调速是根据功率控制调速理论创建的新型交流调速系 统,通过将转子的部分功率(即电转差功率)移出来,反馈给在电机定子上安装的内反馈绕组,来实现功率控制。转子反馈给内反馈绕组的功率越多,电动机定子消耗的功率就越少,相对转速就越低;反之,转子反馈给内反馈绕组的功率越少,电动机定子消耗的功率越多,相对速度就越高。内反馈调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内馈调速的上述技术原理决定了其具有以下特点:

1.1 不受电机额定电压限制。

1.2 高压电机,低压控制。

1.3 成本、价格较低,投资回报期短。

1.4 可靠性高、维护简单。

与变频调速相比,内反馈调速采用的转子控制,因此避开了定子控制的高压问题,两者同属于高效率的电磁功率控制,并无本质区别。

二、内反馈调速电机的电磁设计

2.1 主电机的计算依据绕线型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计算

2.2一般内反馈调速电机要求:定子主绕组为星形接法,反馈绕组为三角形接法,转子为星形接法。

转子开路时:

(1)

式中: Sm 为开路时的转差率

U反 为反馈电压

U转 为转子电压

β一般取30° 则cosβ为0.866

转子闭路时:

(2)

如内反馈电机的调速范围要求为50%~100%

则根据公式(2)可得:

Sm= 0.5=0.75*0.866*U反 ÷U转

因此: U反 ÷U转=0.77

即:U反=0.77* U转 (3)

式中: Co取0.75

根据变压器原理:N主/N反=U主/U反

带入主电机计算出的N主、U主及公式(3)所得U反

即可计算除反馈绕组匝数N反 (4)

计算时:P反≈30%*Pn (5)

式中: P反 为反馈功率

Pn 为主电机额定功率

说明:反馈功率占比不同控制厂家稍有不同,设计时可协商。

依据电机学: P反 =3*U 反*I反 (6)

结合公式(5)与公式(6)即可得出I反(即反馈电流)

最后根据电机一般电密的选择即可求出反馈绕组的线规

至此反馈部分的电压、电流、线规、匝数均已求得,内反馈电机的设计也就完成。

注意事项:在计算内反馈电机时需要注意热负荷的选取应稍微保守些,因为调速使电机速度低时对散热不好而且内反馈电机本身会产生一些谐波,会产生附加的热量。

三. 内反馈电机的应用

该类型的电机已经在电厂、水泵、风机等行业得到应用。在许多企业应用中获得的检测报告一致反应为节电效果明显,运行良好,经济效益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