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训课教学范文

实训课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训课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训课教学

第1篇:实训课教学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electrical products and more advanced electronic products. In face of such a market, th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skill talent fr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have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skill and high operational level.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o teach students in the electronics well, train e-skills and abi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grasp the teaching link of e-training courses.

关键词: 高职;电子;实训课;教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E;training courses;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177-02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与设备愈加先进,运用范围也愈加广泛。为此,做为一名现代电气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专业技术,练就一手过硬的基本技能是职业教育和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现就如何提高培养高职学生电子专业技能谈析下面几点。

1 基本功训练要扎实

先进的电子科技与先进的电子产品都是由电子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发展而来的,学生要掌握先进科学、先进技术就必须把基础环节打牢,否则将一事无成。

电子基本技能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焊接技术;第二是元器件识别与质量判断;第三是分析产品线路工作原理及元器件的作用并组装电子产品,第四是故障点查找与修复。其中焊接技术为电子操作技能中的基本功。一个电子产品焊接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与寿命,所以这一环节一定要严格训练,严格把关,为培养良好的技能水平奠定好基础。

焊接技能要让学生分几步来掌握:一知道焊料与焊剂的种类,会依焊接产品性能来合理选用;二会依据焊件规格熟练选用烙铁型号;三熟练掌握焊接技能中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烙铁吃上适量焊锡下焊,此种方法比较难掌握,但一定要多加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第二种是用焊锡丝放在焊点处熔焊,此种方法较易掌握;四是训练去焊技术,这一环节不可轻视与焊接技术同样重要,要快速准确去掉元器件才为合格。具体焊接标准如图1。

2 电子产品组装与制作

产品组装训练实质上是将焊接技术与元器件检测判断合而为一的一个系统操作训练过程,然而,最好的电子实习产品是收音机,因为它包含了弱电的方方面面。现就我院校制作产品超外差收音机为例,阐述一下此环节训练要点。

第一步,训练识别检测元器件。在产品组装前,首先要将坏元器件一个不少的检出调换,否则组装的产品不能正常工作。主要训练学生会用万用表不同档位检测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中周、二极管、三极管等技术数据,筛选出好的元器件组装产品。

第二步,使学生熟知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这个环节必须严格训练,为组装和调试及下一步维修工作打好基础。训练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总体到具体,循序渐进的步骤实习。如图2,首先让学生熟练学会并绘制方框图工作流程,知道信号在每个环节上的变化,接着学习图3收音机工作原理,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应着两图来掌握,例如方框图中的天线,在原理图中学生马上要知道是T1的a、b 端,本机振荡是由CB与T2构成等。然后再掌握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及作用是什么,信号由输入端到输出端变化过程要清楚。

第三步,知道电路中每个元器件担负的作用。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在产品出现错误时,能正确分析原因并找出故障点,提高检修速度及准确性。例如图3中电容CA与CB主要是用来调整谐振频率f大小,电容C2、C3等是用来通交隔直,C8是退耦电容等,这些学生一定得熟练掌握。

第四步,组装产品。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焊接技术把不同元器件规范正确的焊接在线路板上。遵循安装工艺要求操作,即先装低矮和耐热元器件,再装大元器件,最后装怕热元器件。

这部分教学尽量把相关的无线电常识介绍于学生,如信号是如何产生,如何传播,其它类型收音机又有什么特点与不同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心里就很清楚,很透彻,培养了兴趣,提高了效果。

3 故障检查与排除

故障排除实训,主要结合学生自制产品出现异常现象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查找、学会排除。教会学生应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就是利用万用表检测线路各种技术数据,具体分为两个步骤步,第一步测静态值,第二步测动态值。以两步测试数据值就可断定功能模块是否正常,也就是找出故障范围。

例如我院校一学生组装图三收音机,整体检查正确,测静态值,得出结果为A、B、C三点正常,D点无数据,经检查功放输出部分元器件都安装正确,焊点也较好,但无静态值,不用说此部分肯定有故障,继续测试电压值,发现测到a点处有电压,b点处无电压,显然变压器输出断路,然而观其元件,焊点、管脚都完好,问题判断为线路内部,拆下测试,线圈断开,经排除修复,收音机正常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发展与提高,实训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强化电子专业技能课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加强电子理论课教学力度 电子实训课一般安排两到三周时间,除去基本功训练,剩余的时间也不多了,在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阶段中,深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因电子产品是一个非线性器件,不知因果关系就无法准确查找,同时实训当中,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上对技能帮助明显要好些。

4.2 变动实训中不合理环节 如焊接训练阶段需增设焊具体元器件,如可买些便宜的电阻、电容让学生练习焊接,这样可以为下一步学生制作打好基础。另一个是增设故障检修环节教学,以学生自制的故障产品和专门设置的故障产品为例,强化调试与检修环节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检修技能水平。

4.3 制作典型产品 市场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实训要尽量从典型产品入手,教会学生方法、解决问题能力,保证部分产品在实训课教学中精益求精,符合高职教学要求。

4.4 实训教师技能经验有待提高 理论与实践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两者绝对不可脱离。只讲理论不讲实践就带不好学生实习,只讲实践不讲理论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分析解决,更引导不好学生,所以在教学环节上老师首先应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提高教学技能水平的途径,一是老师自身要多多钻研,二是教师尽可能多接触实际总结经验、开阔眼界,这样教师将会更好的做好专业教学工作,服务于高职办学特点。

参考文献:

[1]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2008.

第2篇:实训课教学范文

在授课之前事先树立明确的目标,以目标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还能增强教学效果,利于学生技能发展观的形成。

1.专业能力目标

对于建筑专业的能力,应要求做到:①能制订有效的施工计划;②能有效对施工过程进行组织与协调;③拥有专业熟练的技能;④对工程结果的评定总结能力。

2.职业精神目标

建筑行业作为一项难度大、强度高、环境多变的专业,在对作为将来从业人员的学生进行培育时,对其职业精神的培养同样必不可少。除了需要有基本的团队协作与吃苦耐劳精神外,还必须拥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意识,才能保证施工快速安全地进行下去。

二、完善实训课教学方法

1.有效利用现场情境教学

建筑专业的实训课教学,是让学生将从书本上习得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体验转化为头脑中真正知识的有效环节。中学生的社会阅历浅,缺乏经验,并没有真正接触或体验过建筑行业,假如在此时对其灌输过多理论知识,会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失去积极性。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可使用大量现场教学或者情景模拟来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内容,如利用实训课时间带学生参观社会上的施工场地,体验实地操作,或者在课堂上利用一些角色扮演、情景演示的方法以加强直观认知。

2.师生间互动与合作

在具备了完善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在实训课教学时能否把握好教学的关键点,提出正确的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点。由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过少,在刚刚接触建筑专业的知识时总会出现一知半解,难以全部消化理解的情况。作为教师,应当在此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心中认为的难点疑惑:如在课堂上专门腾出时间为学生答疑,或者在课后深入学生中进行交流探讨,同时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法,找出每一个学生的不足与欠缺,对其引导指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

3.利用模型

在上文提到的实践教学中,当学生通过实地调查从直观主体上对建筑学有了了解;然而对于建筑的内部结构、材料类型尚存在很多疑问,而这些内容仅通过书面的知识来补全显得过于抽象,因此,可用三维立体模型的制作与分析来弥补这一空缺。教师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利用手边的材料进行三维立体模型的制造。材料可用纸、木头、铁丝、陶土等,做出模型后教师对每位学生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模型来讲解构造与材料,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最为直观的认知,还培养了其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

4.加强实践训练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才是培养职业能力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实训的先后顺序应依照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教师的带领下循序渐进地推进,以搭建建筑中最基本却最重要的脚手架为例:教师先根据此项目选好场地,提供所需资料与材料,再利用课堂时间先向学生具体展示工作过程,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学生进行任务分配之后,开始讨论脚手架的材料并研究正确的搭建方法与工序,并做好记录。在进行真正的实地实验前,还可以通过模型的制作与拆解来分析正确搭法的原理与错误搭法的原因所在,避免材料的浪费。

三总结

第3篇:实训课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焊接一体化教学

焊接一体化实训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应将焊接理论知识和焊接的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技能应用能力。我院焊接实训中心的建立,为焊接一体化实训课进行教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以焊接操作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在焊接实训中心进行大量的实践性教学训练。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掌握焊接操作技能的方法和过程,在焊接工艺理论的教学基础上,加强实践操作与训练,使学生在技术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

一、注重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教师是焊接一体化实训课教学的主体,需要“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还包括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术技能、深远的教学经验、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完成实训教学任务而所需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跟时展,不断补充新知识,更新教育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技能操作水平。在授课时力求科学、严谨,讲解通俗易懂,学生能理解。进行示范操作时,对操作动作要领进行充分细致地分析讲解,力求动作规范、完美。

二、认真准备教学项目,做好教学准备

课程授课计划是进行教学安排组织的依据,是实施一体化教学工作的前提。因而在准备教学项目时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教学项目,围绕教学目标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相关概念和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操作等进行系统的准备。依据课程教学任务,制订完整可行的训练步骤。备课不仅要准备与本次教学有关的内容,同时还应兼顾与之相关的内容。要拟订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安全技术生产贯彻始终,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从各方面入手,既抓项目教学内容,又注重难点和重点。

三、加强基础训练,培养学习兴趣

焊接一体化实训课的实训操作是一个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为一体,技巧性非常强的教学项目,要求动作规范、正确。在实训过程中必须加强基础训练,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和提高提供更大的空间。首先从技术安全操作规程、焊接原理、引弧方法、操作规程及操作姿势等方面入手,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及时辅导和纠正学生在操作中的错误,告诉学生对错的判断标准。当学生操作规范,正确并顺利完成项目,教师给予肯定的支持和表扬,使学生从心里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实训中积极启发学生,善于总结,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和实践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强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强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我院焊接一体化实训课在焊接实训中心进行,利用实训中心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来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实训中心的设备及设施进行一体化项目教学。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讲重点、难点,讲操作动作要领。并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6人,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实际训练时间,又便于实训学生的管理,同时,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观摩,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相互提高。

示范操作是焊接一体化实训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抽象理论和实际事物及现象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理论。以手工电弧焊对接立焊为例,在项目实施前,根据焊接材料、焊接尺寸、焊接位置及焊接环境,合理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焊件在组装定位时,要采取减小焊后变形的措施(如反变形法,要采用多大的反变形量),在焊接中,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方法(如采用灭弧法操作时,挑动的是手腕,而不是手臂)。这些经验数据和经验手法,在训练时传授给学生,使其养成正确规范的操作习惯。

注重启发式教学。在焊接一体化实训课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操作错误,不要直接点出和纠正,而要通过提示,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对学生完成的项目作业,应及时给予认真仔细的讲解和点评,指出产生缺陷的原因及防止缺陷产生的正确操作方法,通过前后作业结果比对,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及学习积极性。

五、耐心指导,教书育人

在焊接一体化实训课教学中,做好指导工作对保证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刚接触焊接操作时都会出现胆小、怕危险、不习惯、操作姿势和焊接方法不正确等现象,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的动作,在自己进行操作时就会“走样”。这时要求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不规范操作,勤指导、勤检查、勤纠正,使学生保持规范的操作动作。从而使学生完成由不敢到敢,由不熟悉到熟悉,由做不好到很好做,充分掌握操作技术的这样一个学习过程。

总之,在焊接一体化实训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从焊接工艺理论和实践操作等出发,认真准备好每个教学项目,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为学生学习焊接操作奠定基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强化学生对知识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求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4).

第4篇:实训课教学范文

关键词:实训课;教学方法;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027-01

县级供电企业的培训学员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但他们来自生产一线,喜欢动手操作。作为实训指导教师,目的是把学员培养成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人才,学员的操作主要是通过实训课教学来获得的,实训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员对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可见实训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安全教育

电流互感器的检定实训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学员需要带电操作,很多学员由于工作中习惯性违章,缺乏安全意识或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所以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稍微不慎,便会造成重大教学安全事故。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训第一节课,就要对学员进行安全教育,要明确告诉学员带电作业属于高危作业,容易发生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对学员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列举检定中出现的违章作业案例,分析这些事故案例产生的原因、后果及教训,详细介绍电流互感器检定中的注意事项,例如: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试验时应集中精力,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站在干燥的绝缘垫上。试验区域应有安全警示线,并悬挂警示牌“在此工作!”。让学员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学员的事故预防能力,确保安全实训。

二、精讲示范

指导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精讲本节实训的理论要求、依据、实训目的、结论。 其次进行示范,教师给学员做示范,让学员仔细观察动作要领,重点内容边讲解边操作,然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员动手操作,训练技能。例如从电流互感器校验仪的结构到室内检定的作业环境、检定项目、检定线路的接线、操作步骤;从数据的记录、误差的限值到数据的修约间距、从修约结果的分析到得出结论,详细介绍规程对每一项的要求等内容,指导教师应边讲解边接线然后操作演示,力求熟练地对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做出正确、完整、规范的示范演示,使学员建立起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在示范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观察学员的反应,如果有个别学员不理解,很茫然,指导教师应该耐心地进行精讲示范。

三、独立操作

在教师演示结束后,还可采取程度较好、理解较快的学员率先进行操作,多数学员观摩的形式,引导学员亲身体验,当学员在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中出现不规范时,指导教师要立即纠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注意事项,保证学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例如,退磁时,要求工作人员应集中精力,谨慎操作,密切监视仪表的读数,电流的上升和下降,均需平稳而缓慢的进行。发现有的学员说说笑笑,电流的上升和下降不规范,马上纠正。保证学员每一个操作动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若不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就会影响学员操作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鼓励学员大胆地去操作,尽可能地提高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掌握技能,然后再按照学号,一个人一个人的接线、按步骤开机、退磁、调整、误差测试、数据记录、修约、得出结论,指导教师在旁边密切注视学员的操作,这一环节是培养学员独立操作能力、掌握操作技能、提高操作熟练程度的关键所在,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训总结

在精讲、示范、学员操作后,指导教师要用几分钟的时间对这节课进行归纳、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给学员以正确的、完整的认识,对操作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重要环节,关键技能点进行适时点拨,总结出注意事项,同时要求学员做好实训记录,对检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比如室内检定电流互感器的常见问题:极性反; 变比错; 二次开路; 校验仪误差读数异常等情况,分析这些异常情况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真正提高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五、场地清理

每次实训课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及时组织学员清理实训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让学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实训课结束后将所有的接线拆除,实训工具和仪器仪表清理好,按规定要求进行归类摆放,恢复实训前的状态,以备下一次实训用。最后进行实训场地的清扫,指导教师应组织学员将实训场地进行彻底的清扫,保持实训场地的整洁。

六、结束语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做到一个“严”字。严格要求学员安全文明操作,勤于思考,刻苦训练,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实操能力,为职业技能鉴定打下良好的专业技能基础,实践证明,培训过的学员在工作中和职业技能鉴定时,操作非常熟练。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是实训指导教师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去探索。

参考文献:

第5篇:实训课教学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实训课;误区;实效

21世纪是全球化的竞争世纪。为让我们的学生在迈出职高校门的时候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中职学校往往注重开设一定课时的实训课。目前我校的专业课中,理论课和实训课的开设比例为3∶7,实训课已是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更大程度开设各种提高学生技能的实训课,更大程度通过实训课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一直是各职业学校进行各种努力和改革的目标。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发现,由于世俗教育观念的干涉,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计算机实训课程设置随市场的变动,使我们的计算机实训课存在不少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误区一:实训课中重技能轻品德

有人说:21世纪是数字化的世纪,是全球化的竞争世纪,却忘了21世纪是人的世纪。没错,这是来自社会的呼声。教育家司锡龄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知识,还取决于他的能力和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与一个人的品德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知识×能力×工作态度。这个道理很简单,即使一个人知识很多,能力很强,但他的工作态度是“0”,什么也不干,那他的贡献只能是“0”。目前,我们的实训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抱着以技能为本的原则,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品德教育。这种重技能轻品德现象存在的原因,可以说是多重的。第一,来自我们的教育系统。每年都有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比的是技能,拼的是技能,这样使老师心中的教学天平自然而然地倾向于技能。第二,来自我们对学生的考核标准。每年学生都要参加技能等级考试,通过技能考级来衡量学生在校所学情况。第三,来自学生家长。他们对学生、学校以技能为重的要求更是持续攀高,已形成一种公众心理导向,这样使我们老师心中的教学天平彻底倒向了技能。

而我们的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恰恰相反。暑假期间我们走访了一些企业,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一组数据。用人单位对职高学生就业能力需求的调研结果:岗位素质要求——工作态度认真、有责任感,占全部调查岗位的百分比100%;岗位素质要求——实践经验与能力,占全部调查岗位的百分比90%。可以看出,用人单位不再盲目追求学生的个人技能水平,而更加重视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让学生懂得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面对这种“窘境”,我们老师该如何驾驭好实训课中对品德的培养,如何重视把品德教育贯穿于实训中,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在实训中通过感知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而养成现代企业需要的各种职业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误区二:追求课堂模式多样化,技能落实成空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法,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我总结了一下,新的教学方法不下20种,有游戏法、探索法、任务驱动法、情景设定法、问题悬念法等。那么,大胆地去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有错吗?没错,错就在追求过了头。在一次计算机技能教学大比武中,某个老师一节课中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有游戏法、任务驱动法、情景设定法。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们个个兴致盎然。课后,有个学生问另外一个学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什么的呀?”另外一个学生笑了笑:“不知道。”一句“不知道”,埋没了这位老师所有的功劳。教无定法,但作为职高的老师,不能片面地优化课堂的环境,我们需要的是有较强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全部教学模式必须围绕帮助学生“学”而展开,实而不虚。

误区三:课程设置太丰富、太时髦,学生所学知识使用率较低

以上两个误区,可以说是我们老师自身原因造成的话。那么,第三个误区在设置计算机实训课程这方面,主要和学校息息相关。职业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紧跟这个时展的目标,会构思各种综合性的课程来进行教学。这种行为有错吗?没错。但这种盲目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学无所用。比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目前很热门的动画实训课,有用吗?没用,因为在我们当地连家动漫企业都没有。而对于他们来言,只要掌握过硬的计算机硬件知识以及对个人电脑硬件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独立完成硬件的组装、单个硬件的更换,通晓各种硬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就行了。我们的职业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课程的设置讲究的是适销对路。职高的计算机课程不需要花哨,需要的是一种实效,一种能融合市场、适合用人单位的实效。

第6篇:实训课教学范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2-0274-02中图分类号:R 472.2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2.061

急危重症护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救护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医院乃至一个地区急诊医疗救护水平的重要标志。2007年国家卫生部下发了《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针对重症监护室护士,从基本理论到专业技术的培训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国内已有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将《急危重症护理学》或《急救护理学》列为主干课程或必修课程。由于《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与临床实际联系紧密,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护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必须掌握多种急危重症救护技术,因此,实训课在本课程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教学角色。现将我校《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课的教学现状和改革方法作一探讨。 实训课教学的现状1.实训课与理论课比例不合理我校《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课为32学时,实训课为4学时,实训课与理论课比例仅为1∶8,实训课所占比例显然偏低。护生需在4个学时内掌握数项常用临床操作技能,学习任务繁重,然而,实训学时不足,护生往往尚未熟练掌握相关的临床操作技能,课程就已结束。上海、大连等城市的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已将急救护理学的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由1∶3增加到2∶3[1,2]。

2.教学内容偏少受学时数过少的限制,目前实训课仅开设了徒手心肺复苏、简易球囊辅助呼吸、除颤术、气管插管术、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使用等临床操作技能项目,其他常用的急救技能如吸痰、吸氧、洗胃术、紧急静脉输液、微量泵及注射泵的使用、气道开放及管理等项目均未能开展实训。实训课教学内容偏少,而实际临床工作对我校护生所要求掌握的临床操作技能较多,供需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3.教学场地及教学设备有限随着我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数量剧增与教学场地及教学设备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数门课程共用实训室的前提下,任课教师需多方协调使用实训室的时间,不同课程的教学设备需反复搬运及布置,教学人员也因此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由于教学场地条件限制,无法建设模拟重症监护室(ICU),大量用于模拟教学的医疗设备、仪器等教学资源也无法配置。

4.教学方法单一当前,我校的实训课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为教师作示范性教学后学生再分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从旁指导或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国内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在实训课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角色扮演、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综合性情境模拟实训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3,4],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5.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由于招生规模扩大迅速,我校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工作负荷大,任课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到医院进行阶段性临床实践的机会减少,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与实际临床工作需求无法同步,必然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教学改革与探索结合我校《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课的现状及不足,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质量优良的医学类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本课程实训课的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增加实训课学时数,调整实训课与理论课学时比例作为一门应用性及实践性强的学科,理论讲授应该与实训课充分结合,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理论。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对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始终是衡量其护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要使我校护生熟练掌握临床常用的急危重症护理操作技能,并使之转化为有利于护生就业的巨大优势。当前我校《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课与理论课的比例仅为1∶8,无法达到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标准及要求。为丰富急危重症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实训内容,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来掌握相应技能,实训课学时应合理增加,实训课与理论课比例应达到1∶3以上。否则,实训内容过少,护理操作技能薄弱,必将成为影响本课程教学效果、制约学生临床工作能力的一块短板。

2.丰富实训课程内容依照2007年卫生部下发的《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要求,可增设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的护理、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微量泵及注射泵的使用、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临床操作技能。如果我校学生在校期间已熟练掌握部分常用操作技能,对其尽快进入临床工作角色、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无疑是相当有益的,也会使我校学生在当前的高就业压力环境中更具竞争力。

3.扩展教学场地及增加教学资源配置应积极建设模拟重症监护病房(ICU),依照医院的ICU来配备部分常用仪器设备如呼吸机、中心供氧及负压吸引系统、心电监护系统、除颤仪、输液设备等。通过在模拟ICU中进行各项操作技能的仿真教学,使在校学生对ICU的环境设置、工作流程、ICU常用设备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获得初步认知,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下对模拟病人进行各项急救技能操作的综合演练,使学生在反复的仿真训练过程中强化了各项操作技能,将来在临床实际工作当中就能做到熟能生巧、临危不乱。

4.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总称[5]。实训课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其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急救反应能力、思考能力、沟通能力、操作技能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综合提升。如开展综合性情境模拟实训,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单项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设计某种急救场景,让学生集体参与到急救活动当中,需运用的急救技术涵盖心肺复苏、电除颤、心电监护、紧急静脉输液、吸氧、吸痰等多项操作技能。还可通过运用多媒体或音像资料,阶段性地组织学生开展急救技能竞赛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良好目的。

5.增设重症监护病房见习及实习环节在校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在实训课中熟练掌握了多种常用临床操作技能后,可安排其到医院ICU进行见习,由ICU工作人员带教,使学生对ICU的工作环境、设备仪器、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进一步加深认识。在临床实习期间,建议在完成其他临床科室的轮转学习后增加ICU实习环节。由于ICU的收治对象是各科的急危重症患者,通过对各科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学生可以将各临床科室的护理知识及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有利于培养他们全科护理的观念及能力。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要重视教学人才梯队的建设,青年教师要有计划地、阶段性地参与继续教育,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参与临床实践,扎实提高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高年资教师要注重知识更新,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会议与交流,关注学科的动态发展,同时,指导青年教师以利于他们的快速成长。此外,还可从医药卫生单位引进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卫技人员补充到老师队伍中来,或聘请学术造诣较高的专家作为外聘教师,从而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样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利之道。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宗旨。只有重视实训课程的建设,真正把理论指导实践这一原则贯彻到教学活动当中,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承翎,海莉,王泰蓉,等. 急救护理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护士,2010(6):100101.

[2]孙雪洁,张迎霞,付靖,等. 急救护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6631664.

[3]黄伟.《急救护理学》常用非传统教学方法探析[J].中医药导报,2009,15(6):119120.

[4]钱荣.《急救护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8):10331035.

第7篇:实训课教学范文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重点,其注重实际操作,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的应用等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Word中简单的排版容易,但将一个大论文排好版却不容易,Excel做一个简单的表格容易,但把表格做漂亮,将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函数的应用却难倒了大部分学生,PowerPoint做几张简单的大家都说会,稍微复杂一点的都直摇头。会而不深主要原因是练的少,练得简单,或者是教师实训课上根本就没有明确的任务。现阶段很多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都是一节理论一节实训,理论课还是满堂灌,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的讲,下边听课的学生没有几个,有的睡觉,有的一知半解,实训课上教师没有明确完整的项目让学生练习,只是告诉学生练习哪些知识点,学生没有任务,没有学习的压力,也没有感兴趣的项目,没有动力,一节课下来还是什么都不会。

2高职高专学生现状

随着国家重点本科、本科的不断扩招,高职高专的招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也是高职高专招生逐渐多样化,目前高职高专的招生主要包括三部分:

(1)普招,即从普通高中招生;

(2)对口,即从中专招生;

(3)单招,即从职业高职招生[1]。普招升入大专的学生经历了高中的努力学习,学习基础较好,理解能力强,但应变和创新能力较差,对口学生相对底子较差,理解能力不好,学习的动力不足,单招学生在职业高职学过相应的专业知识,到了大学遇到很多课程都感觉学过,不想再听,不想再学,在职业高中已经养成了不想努力学习的习惯。很多高校为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部分对口和单招的学生安排到了普招班,这样很多班级包含了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让对口的学生听懂、如何让单招的学生发现新知识、发现自己在知识面上的欠缺,如何让普招学生较快的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是应用基础课需要考虑的问题。

3任务驱动教学法优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一个个具体的完整任务把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的完成实训任务,从而掌握理论课讲解的主要知识点[2]。任务驱动更接近现实生活,具有实际意义,对学生来说有较高的兴趣,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高。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很多优点:

(1)任务驱动教学可以使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增强,由于任务的驱动,使每个学生都不敢怠慢,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特别是实训课,每个学生都希望早点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训任务。

(2)任务驱动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加强,为了完成实训任务有的同学会主动自学新知识,也慢慢学会举一反三。

(3)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主动提问的人数增多,实训任务包含了很多项目,有的知识层次较深,不在只局限于课本,而是更接近社会的使用,很多同学不会,又感觉很有用,他们会积极主动的提问,问老师该如何处理,如何操作。

(4)任务驱动教学可以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更和谐。

(5)通过任务的练习,让学生实实在在做出了社会上非常有用的例子,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学生把实训任务完成,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会很开心快乐。

4任务驱动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如何实施,怎么才能做到任务合理、合情,与社会更接近,是学生在校期间感觉有用,毕业之后感觉讲的练得更能和自己的工作相适应,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紧抓教学目标和主题。通过实训,通过练习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基本概念、什么样的基本原理、什么样的基本方法或者技能等。了解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提供适合学生个性的实训任务,提供给他们合适的学习情境和资源。覆盖整个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知识内容,以及内容之间的联系,在准备学习任务时要尽可能的涵盖所有章节内容和知识点。设计任务主线,这个是最关键的,任务要有意义,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要有创新,过程从易到难,环环相扣,从前到后要贯穿一个主线。提供丰富的资源,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如计算机应用基础Word排版,要给学生提供素材,在素材的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入手进行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工具,在计算机中如提供网络、画图工具等以备需要时使用。要对任务进行考核,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才会积极的把自己完成的作业提交给老师,通过老师的评价与点评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5小结

第8篇:实训课教学范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计划的陆续展开,中国与世界市场之间的联系正变得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企业开始需要面临开拓国外市场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宏观目标。但是与生产需求越来越庞大的企业规模而言,人才的匮乏却是所有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一些问题,无论是一线工人还是懂的操作机械自动化的人员,就国内的现代人才市场资源而言,还处于一个绝对的劣势。所以,目前的就业形势可以常常看到,有能力的人才想要往高处走,中庸普通的人员想要进入企业,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如此一来,如何在培训的源头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已然成为众多高校机械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1 我国高校机械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存在非常大的间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以及市场对机械专业人才需求技能的加强,机械实训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基于传统教学的课程设置,许多教学环节都是仅仅注重知识的培养或者实践能力的增强。在知识培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过分地追求理论知识的完善,教学的内容苍白无力、枯燥乏味,学生在对公式和专业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其兴趣和积极性都会慢慢损耗干净,最后甚至还会还会厌学的情绪,这对于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与理论知识教学的内容完全脱节,机械实训中,高校教师完全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多数都是依赖学生自主动手,很少就真正深入一线,手把手地将理论知识上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的教学很明显就是传统落后的知识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方法,学生虽然实践了,但是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应用到位,导致学生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可有可无,而实践应用又完全依赖于经验,最终直接对机械专业实训课的学习方法产生了自我质疑。

1.2 学生积极性较弱,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关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宛如稻草人一般在讲台上重复地宣讲课本上的固定死的教学内容。这种一遍又一遍的教学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完全抛弃在一旁,教师成为了教学的机器,没有一点自主发散思维。就教与学的角度而言,教师是知识的主动施教者,学生相对而言是比较被动的,如果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目标的话,长久以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机械实训课中,教师必须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传统教学方法在现代经济市场的发展结构中趋显于落后和陈旧,我国大多数高校机械实训教学结构中都存在这种类似的问题,教师过分地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锻炼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大多数实训课程为了安全起见,是以实训为方法,以满足教学目标为目的,操作简单、过程枯燥重复、技术落后等等,这与追求创新和发展的教学理念完全相悖。

1.4 训练体系不完善,实训课程的地位不明显

机械实训课程中,传统教育理念的发展相对而言固定根深,现行的训练体系也是明显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的进展也仅仅是服务于理论教学。该点在国内大多数高校教学体系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A大学的机械实训课教学中,其奖励机制的设定就明显将理论教学的定位放置于实训课程之上。这样做的结果是,多数教师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奖励,将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都放在了理论教学上,实训教学却是很少关注。以上稍显落后和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存在,让高校机械实训教学的有效作用很难发挥出来,并且逐渐表现出我国实训教学体系的不完善缺点,不利于我国现代制造业的有机发展。

2 优化高校机械实训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2.1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重组机械实训教学体系

在全新的机械实训教学体系中,需要将机械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以性质、内容等指标进行分类,其中涉及到技能训练的需要着重点出,理论讲解过程中,仅仅需要围绕项目类的主要核心内容进行讲解即。这种分类方法便是著名的项目教学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专业进行专业化细分,例如:机械工程系中的机械制造专业,可以以项目的目标进行如下分类:触电急救、照明电路安装、配电箱的安装、电动机的测试和正常安装等等。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融合实训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依靠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在实训课程中得以引导,而依赖实训教学,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实用性,每一项都有其针对性,学生对后期的学习也会慢慢具备积极性和好奇心。

2.2 突出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积极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将会慢慢转移教学的主体,在原来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体系内,学生变成了绝对的中心,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地体现了出来,教师在教学体系中更多的是扮演一种辅助角色和服务角色的作用,只需要发挥自身的组织和管理功能,便能够在师生联系中获取足额的信息以便后期交流和课程教学的开展。

通过机械实训课教学,融合项目教学分类法和行动教学法,可以将项目教学的各个分支有效融入整个课程中去,在生产现状和教室内,师生既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互通,还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按质按量的完成,教学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将会逐渐实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也会慢慢培养起来。如此一来,机械师训的教学效果会明显得到改善,学生学习目标和任务也能够按时完成。

2.3 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奖惩制度的建立健全中,高校机械专业系应该代入更多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方法和内容,例如:在机械实训教学中,应该重视评价主体的科学构建,将知识和能力两种要素糅合在一起,严格控制实行和评价过程,动态跟踪登记评价,真正实现评价体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操作。

3 结论

高校机械实训存在的问题伴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而不断彰显出来,为了满足市场企业的正常需要和国家教育制度的完善要求,高校在机械课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有机提升学生的道德和高尚品格。

参考文献

[1] 郑金辉.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电子制作. 2014(16)

[2] 张宝国.机械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12)

[3] 王铁军.浅谈“教―学―赛―训”一体化技能教学法在机械实训课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01)

第9篇:实训课教学范文

一、着眼学生实际,在赏识中激发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一种愉快的心理倾向,成功的体验对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而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生。因此兴趣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老师自然也就永远负有培养的重任,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聪明。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底子薄,接受能力差”,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须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了解所学专业的的总体学习内容。应从专业基础课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习示波器使用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用老婆婆器观察电工电子实验台上信号发生器的各种输出波形,学会观察以后,再观察交流电源的正弦波形并测量其电压值,学生兴奋地发现,孩童时代就已感知能使电灯亮起来的照明电,居然能从示波器观察到“形状”和“大小“,为学生揭开了电的神秘面纱,学生开始对电有所认识,产生对电有关知识的学习愿望、自然也就激发出急切掌握万用表、示波器等测量设备操作使用技能的欲望。

其次,在赏识中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技能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勤奋、自主地学习专业技能,并化为待续发展的内部动力。同时,让每个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万用表的使用”这一教学内容中,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是学习万用表使用的理论重点,若直接讲授原理,学生必然觉得索然无味,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可利用“万用表电阻档需要接通电池才能工作,且黑表笔接电池正端,红表笔接电池负端”这一现象作为引出使用万用表知识点的“开场白”。教师可以在讲解工作原理之前,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万用表,并请学生到讲台演示。在好厅心的驱动下,学生很快就发现,当万用表两表笔相碰接时,仅在电阻档时表针能转动,而在电压档和电流档,则表针不能转动。在帮助学生总结以上现象后,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表针不能在每个档位都能转动呢?当学生急于探索其中的奥秘时,讲解万用表的工作原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教学,使专业技能得以持续发展

在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要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在提高学生动手技能水平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技能操作的理论根据。实验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每次实训课的学习内容都必须具备练习的有效条件:(1)明确练习的目的,让学生首先有明确的思想认识,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按照教学要求进行课堂练习。(2)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有关的基础知识,避免盲目尝试操作,提高练习效果。如对万用表的使用练习,要向学生讲清楚为何实施测量时,一定要养成“碰测”的习惯,为何MF47型万用表测量完毕后,一般要将万用表置于高电压测量的档位上或置于关机的档位上,使学生理解这是出于保证安全使用万用表,避免档误操作可能造成损坏万用表的道理。学生便很容易理解并习惯地遵守正确的操作方法。(3)练习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如在组织学习制作扩音机的课程实践中,指导学生先简后繁,有步骤有计划进行。应首先结合具体线路进行理论的讲解,然后按各个分单元电路分别进行器件测量、器件安装,讲解保证焊装质量的重要性,克服马虎、侥幸的心理。当线路通电调试出现故障时,注意引导学生重在思考、分析和判断,理解各级工作状态的测量,增设电气测量点,反复操作练习,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加深对整体线路的理解。同时启发学生学会多样化测量方法,学会使用万用表的测量、示波器的测量以及间接值的测量等。通过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产生切感,对所使用的食品设备增加熟悉感,可以消除专业课学习的单调枯燥感。

三、注重将技能与能力培养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需要一定的能力,而知识的技能的掌握又会促进能力的提高。所以学生的能力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知识和技能这两个要素。实验实训的教学特点是,既可以传授知识,又可以训练实际操作技能,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较好地完成电子技能训练课,参加电工电子等专业技能等级考试,并在为期两周的扩音机制作课程实践中,从简单的操作开始,学习相关理论的知识,了解每项操作的必要性。当器件准备就绪,学生都有一种迫切学懂扩音机线路工作原理的冲动,此时的理论知识学习,从以前“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理解了整体工作原理以后,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完成各项制作过程,并进入必要的高度和故障排除过程,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扩音机的安装制作实践中,不仅学到了制作的工艺技能,也学到了电气的测量测试工艺技能。当扩大音机闭市成功,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工作能力。

四、加强实验考核比重,提高真正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