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涉农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原县职业高中和教师进修学校合并组建。学校占地面积51500平方米,年9月。建筑面积43300平方米,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77名。学校先后开设了农经类、机电类、电子类、计算机信息技术类及管理服务类五大专业群近20多个专业。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培养目标满足市场,毕业生出路服务市场”办学思路,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培养素质为中心,立足实际,着眼农村,克难勇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培训并转移农村劳动力近万人,成为县“科教兴县”教育兴农”主阵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市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县是全山区县,辖11个乡镇,261个村,10.23万户,2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98万人。农用面积广,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匮乏,经验不足,致使很多可利用和可开发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制约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滞缓了全县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自1983年建校起,学校立足县情,本着“服务农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的指导思想,相继开办了农机、园林、林特、食用菌等专业,并逐步打造成我校的骨干专业,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90年代后,学校围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国家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要求,根据需要重点开设了果林、茶林、种植养殖、农学等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山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毕业生。年,根据国家专业设置新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需求,依据学生及家长的志愿选择,学校增开了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年秋季招收涉农专业学生144名,年秋季280名。
二、学校具备开办涉农专业的条件
1、师资力量。目前,我校有教职工177人,专任教师153人,学历达标率94%。涉农专业教师13人,其中本科学历11人,专科学历2人,均为中学一级以上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近几年,学校根据专业设置需要,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从县农业局聘请了2名专业农技师兼职授课,缓解了实习指导教师欠缺问题。
2、课程设置。根据国家专业设置要求,结合我县经济、地域、气候特点,采取征订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办法确立课程科目。比如在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开设上,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德育课和文化课,有计划地选开部分专业技能课,并结合农村实际,自编了《农村政策与法规》《农业技术推广》等专业教材,这样,既保证学生学到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切合实际的专业技能,使教学更富有本土化、更具有针对性。强化教学管理,在课程落实上实行“三表”(即课程表、教师任课表、作息时间表)监控制;在常规管理上,坚持教研组月查、教务处普查、学校领导抽查制度,确保教学高效。
3、实习基地。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确立了“种植优质烟叶、‘绿生’茶叶,栽培天然木耳、香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这为我校涉农专业的开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开阔学生眼界,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学校积极争取,多方联系,在以往建立土门蔬菜大棚种植、茶叶等基地的基础上,又与集团、镇核桃产业基地等建立联系,使其成为学生实践、见习场所。今年,我们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与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合同。这样,学生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场地,学生实习、实践率达100%,真正达到了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目的。
4、学制管理。建设新农村,更需要懂技术、高素质的人才。不少家庭生活困难,迫切希望孩子早日学成回家创业,尽早脱贫致富。面对实际,我们实行“2+1”模式。即学生入学的前两年完成必需的专业理论学习、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拓展意识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后一年重点熟悉相关岗位技能要求、提高专业技能,达到现岗操作标准。“2+1”模式产生了三大效益:一是解决了特困生就学问题;二是强化了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培养了农业科技带头人。学生撰写的经验论文《边学习边脱贫,再学习再致富》在《教育与职业》刊物发表。
5、社会环境。我们重视鼓励引导学生扎根农村,回乡创业,成长为科技带头人,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助推学校发展。林特专业的毕业生李知华,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开办了食用菌加工厂,学校组织对口师资跟踪进厂指导,使其年产值达60万元,成为我县菌类生产的民营大户,在他的影响下,所在村组的乡亲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菌类生产,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是98级农科专业毕业生,三年的职校生涯,勤奋好学的他夯实了专业基础知识,学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管理方法。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出色的管理才能,仅5年时间,他就走上了农村领导工作岗位,成长为村的党委副书记、湖北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据统计,学校累计为村组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800余名。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了学校发展的大环境,上中职学校,读涉农专业,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家长的愿望,学生的选择。
三、思考和展望
一、江苏省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办学现状
1. 涉农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全省8所农牧职业院校中有5所为职业技术学院,3所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8所院校中开办专业总数最多的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有69个,其中涉农专业36个,占52.17%;专业数最少的是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22个,其中涉农专业10个,占45.45%;涉农专业比例最高的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达61.40%,最低的是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仅占11.78%。
2010年,8所农牧职业院校在校生总人数为68496人(不含成人教育在籍学生),其中涉农专业的学生为28994人,占42.33%。8所院校校内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37901.77万元,其中涉农专业为19527.67万元,占51.52%
2. 涉农专业办学的主要成绩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十一五”期间,各院校以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涵盖国家标准中相应职业等级的鉴定考核内容,毕业生的双证率均保持在95%以上。各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通过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就业创业指导,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级职业院校中保持在较高水平。到2010年底,8所农牧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5所高职院均为“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办学基本条件明显改善。近十年来,8所农牧职业院校在学校占地、建筑面积、教学经费、师资队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办学基本条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通过校地携手、校企合作和校校联合办学,形成了包括校本部、江苏农博园和茅山校区在内占地3282亩的“一主两园”校园格局,生均占地面积达179.41平方米、实践场所占有面积8.14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达9.1平方米,百名学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达57.49个,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13.11台。
各农业职业院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软件建设,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教学改革需要,增加和修改教育教学管理文件已达100多个,教学规章制度、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完整。
三是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多年来,各农业职业院校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努力服务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特别是在实施省委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各具特色的为农服务模式。如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与江苏移动公司合作开通“农信通”,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自1998年以来开通了“农业110”热线,累计接听电话10万多个,为周边地区农户、农业企业及时解决疑难问题7万多个。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科技优势,倾情服务现代畜牧业,建成了一批集农民创业、学生实训、教师锻炼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畜牧业养殖基地。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市农业委员会合作成立“学院――园区”结对开展技术服务,全程参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使农业示范园区的技术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四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8所农牧职业院校以培养目标为起始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以就业保障为落脚点进行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各校均在涉农专业上取得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成果。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行业特点和生产规律,围绕就业岗位(群),以岗位能力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构建项目化课程,创建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国家重点专业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省级精品或立项精品教材6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编写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校本教材67本,开发了68个多媒体课件,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制定国家林业标准1项、省农业标准7项等,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紧扣畜牧产业链设置特色鲜明的专业,创新形成了“三业(专业、产业、就业)互融、行校联动”,探索了“课堂――养殖场”、“德技并进”等人才培养模式;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培植具有高职特色的绿色专业;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办学,与久发农业科技生态园紧密合作,建立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开放办学、引领服务的办学新路。
二、涉农专业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科专业发展缓慢,农业职业教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
在近十年的农职院校快速发展中农科专业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科专业学生数仅有微量增长。2000年8所学校中农科专业毕业生数为4489人,而2009年农科专业毕业生数为5250人,从人数上讲农科类学生数有所增长,但增长十分缓慢,与其它专业学生增长数相比差距明显,尤其是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科类人才需求相比则差距更大。二是农科专业办学萎缩,现代农业发展急需专业的办学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农科类专业大多为园林类、花卉苗木类、养殖类等,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较快的设施农业类专业、蔬菜类专业、农业机械类专业、传统的种植类专业办的很少。三是毕业生就业取向是大城市、大企业,而到急需人才的乡村农业技术岗位、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创业发展的人很少。
2. 实训教学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还不明显,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现象
主要表现在:一是涉农专业实验实训仪器设备陈旧,更新缓慢或不愿更新。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度不够,个别院校从机构设置上就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两个单位两张皮的问题。三是预就业式实训目前成为实训教学的主要方式,一般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则无法保证。
3. 对生源减少条件下如何办好农业职业教育缺乏心理准备和发展思路,存在办学短期行为
目前生源减少的预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源低谷已经到来。多数院校看到这一事实并开始采取对策。而个别院校存在着短期行为,还乐道在建新校区扩大规模的憧憬之中。
三、办好涉农专业的对策新思考
1. 尽快实现涉农专业免费教育
江苏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职业教育强省,农业大省和强省需要农业人才支撑,面对涉农专业招生难,在已实现中职涉农专业教育免费的基础上,亟需实现高职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并由省级财政立专项支出,以保证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得到真正落实。
2. 加大涉农专业办学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应看到涉农专业办学的不足对发展现代农业所需人才培养的影响,重视和支持涉农专业办学,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投入的规定,保证办学基本经费需求,促进农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3. 进一步提升涉农专业办学内涵
农业职业院校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拓展办学思路,办好涉农专业,积极探索适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按照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提升办学内涵,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建议涉农专业教师在进修提高的同时,每2年必须到乡镇农技站挂职工作半年,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对于已经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凡在乡镇农技站(或在村、园区)累计挂职工作满2年的可转评相应的农业技术职称,以切实提高农业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实行选拔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制度,开通与国外农业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渠道,培养一批熟悉世界农业职业教育的领军型教师。
4. 拓展涉农专业学生就业渠道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drop points to complete the year's enrollment plan. Even so, the enrollment rate of students in some institutions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Since dropped down points,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y can not ensur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the agriculture-related professional bear the brunt in this crisis, the channel of students suffered more frequent extrusion.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stud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hallenge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example of widening the channel of students about agriculture-related fields in Hainan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ique.
关键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生源;措施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griculture-related fields;student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010-02
0 引言
作为海南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2000年成立第一所高职院校以来,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目前,全省有17所普通高校,其中高职高专院校11所,突破了全省高校总量的半壁江山,几乎是本科院校的2倍。这些成就,得益于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的实施,以及高校扩招的教育发展形势。但是,经过10年的发展后,全省高职院校面临了生源危机。这在2010年秋季招生中已显现出来,尤其是涉农专业,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的畜牧、园艺技术专业,虽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中得到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专业,但在百舸争流的生源竞争中也没有占多大的优势或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甚至受到了冷遇。
笔者深入海南省18个市县的教育局、林业局、园林绿化管理处(站)、劳动就业局、城市管理局、中等职业学校等单位,开展畜牧、园艺专业招生和人才需求调研。通过与地方相关单位负责人的交流与沟通,得到了很多有利于扩大生源的信息。经对调研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与省内、国内高职院校进行比较研究,形成了以下浅见,或许对全国兄弟院校扩大涉农专业生源渠道有启发和参考。
1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生源现状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生源无论是录取分数、入学报到率,还是新生素质,总体都比较低。海南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生源“三低”的特点更加显现。
1.1 招生录取分数低 高校扩招以前,降分录取新生的现象并不多见,但由于近几年全国高校数量的增多和不断扩招,降分录取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高职院校,基本要降分录取新生,才能保证招生计划的完成,这在近几年高校招生中更为普遍。2010年海南省高职招生中,全省11所高职院校全都降分录取。有的高职院校不仅年年降分,而且涉农专业常常调整招生计划,通过组织落榜生补报志愿,才能基本完成年度招生计划。这种局面的出现,显现了全国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生源危机在逐年增加。
1.2 新生入学报到率低 在20世纪八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时期,学生历尽寒窗苦读的艰辛而获得的高校入学资格,是不轻易放弃的。但是,随着我国高校数量的增加和不断地扩招,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逐年增多。近几年,新生报到率下降已是全国高职院校的共性。海南高职院校的报到率参差不齐,位于省会海口市的学校,其报到率会高很多,而在琼海、文昌等海南二线城市的高职院校,其报到率又低于省会城市的高职院校。但涉农专业的新生报到率,即便学校座落在省会城市,也难以改变低于二线城市高职院校的颓势。
1.3 生源素质普遍低 高职院校每年录取的新生,大多数是考不上三本院校的考生,其中不乏高职院校为完成招生任务,而一再降分补录的考生。可想而知,较本科院校学生而言,高职院校所录取的考生,生源素质会逊色很多,涉农专业学生素质甚至相差更大。据有关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新生入学时分数悬殊较大,有的院校同一班级学生之间分数相差50分左右,有的班级最高分与最低分甚至相差100多分。分数相差悬殊,反映了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新生整体质量不高和个体素质差距较大,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不在同一层次上。
2 影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生源的主要原因
随着2010年“杭州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由注重数量的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的内涵建设发展。未来10年,发展实力良莠不齐的高职院校将迅速分化,使好的更好,而办学整体实力弱的高职院校将出现萎缩,一批高职院校面临重组、淘汰、退出历史,将是不容置疑的结局。尽管海南省11所高职高专院校都面向全国招生,但现阶段也只是“维持生计”,海南高职院校生源形势从2011年起将出现空前的严峻。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生源问题起决定性影响的原因较多,但主要因素不外乎以下几种:
2.1 社会、家长及考生对高职教育特别是涉农专业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 首先,相比之下,本科院校的办学层次、质量、知名度、影响力,一般都比高职院校高,受到社会的认可。加上近几年来本科院校不断扩建新校区,新建的独立学院依托本科院校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由于本科院校扩招,录取门槛也相应降低,如果成绩达到录取线,家长及考生宁愿多掏学费读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也很少考虑报考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其次,由于中国“学而优则仕”和“重商抑农”的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对农业及其从业人员或多或少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家长及考生忽视了涉农专业的重要性。大多数城里的考生不愿意报考涉农专业,农村的孩子报考了涉农专业,毕业后也不愿意从事农业行业工作。这些因素,无疑加大了涉农专业生源危机。
2.2 大学适龄人口逐年减少 新生人口逐年减少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特征,而高考人数与人口出生率成正比,人口增趋缓,大学适龄考生也将减少,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生源。在2010年秋季招生中,全国部分高校虽经征志愿、降分数录取,仍然无法完成招生计划。海南省目前人口为800多万人,人口基数小,每年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较内地省份而言,范围小,生源少。这导致了海南高职高专院校出现了生源危机,尤其是涉农专业。
2.3 成人教育与职业培训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成人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人高考呈现低龄化趋势。目前,高中、中专毕业生免试读成人大专的办学模式,在成人教育中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出现了学生年龄结构变轻、脱产学生增多的局面。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通过半工半读的成人教育途径获得学历证书,有的甚至放弃被高职院校录取的入学资格,就读成人高校。高职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职业教育。家长及考生深知,就读高职院校,就是为了接受职业教育,很多家长及考生认为,既然读大学就是为了谋职,况且毕业了也不一定找到满意的工作,还不如放弃就读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直接参加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早就业。在全国84万弃考的高中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早些进入就业大军。这一认知和需求,进一步减少了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生源。
2.4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及就业质量低 近几年来,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几乎是全国普遍现象,已成为政府艰巨任务的不争事实。即便就业,底薪低、福利差等就业质量,也影响了高中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意愿。这种状况让不少考生质疑读大学的价值,对于那些在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录取线上徘徊的考生而言,坚定了他们选择注重社会工作经验的决心。
2.5 家庭经济困难让愿意就读涉农专业的考生望而止步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学费,一般比其他专业要低很多,这对家境贫困的考生有吸引力。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现开设的45个专业中,高尔夫球会管理专业每年学费10000多元,其次是艺术类专业,而最低学费的专业,就是畜牧、园艺技术等涉农专业,每年才5000元。即便如此,对于每年纯收入只有几千元的家庭来说,每年要支付学费、食宿费、生活费近万元供一个子女读最低学费的涉农专业,还是承担很大的经济压力。在对考生进行的咨询过程中,甘肃、贵州等西部省份绝大多数考生的首要问题就是学费问题。尽管国家已出台了完善的助学金政策,但巨大的经济压力还是阻断了不少社会底层家庭子女完成学业的梦想。
2.6 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高校陆续扩大招收我国内地新生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高校在资源、声誉、教学水平等方面,较我国内地高校具有很多的优势,吸引了我国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攀升,且留学生年龄不断降低。中国教育报数据显示,200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2.93万人,与2008年度相比,出国留学人数增加了4.95万人。2009年,低龄学生出国留学人数达到高峰,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比往年增加20-30%,参加“洋高考”,赴海外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也增加了10%以上。据报道,台湾地区高校2011年起,将放宽招收大陆考生的限制,这势必加剧本就激烈的内地高校生源争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生源渠道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3 高职院校拓宽涉农专业生源渠道的措施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海南省唯一在建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要增强面对生源危机的认识,明确涉农专业招生任务的艰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切实拓宽涉农专业的生源渠道。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3.1 要提高育人质量是宣传涉农专业的最佳手段 “以质量取胜”,是企业界总结了一句很精辟的经营法宝,说的是再好的广告词,都不如实实在在地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说服顾客,从而赢得市场。这句话嫁接到教育界,就是高职院校要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水平,以学校取得的教研成果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以毕业生在社会和工作岗位上创造的业绩,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同时,学生是流动的活广告,从入校到学成毕业,在校学习几年的所见所闻所感,让他们对学校的校风、管理、成果等,最有发言权。他们毕业离校后分布在全国各地各行业,他们的表现和言语,比高职院校在任何媒体上做任务宣传广告,都有说服力和经得起考验。
基于“质量是最好的宣传手段”的考虑,高职院校必须义无反顾地加强涉农专业的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为扩大招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要多媒体、多层次、多方位宣传涉农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3.2.1 加大校内外网络宣传 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中国现有2.53亿网民,主要是包括考生在内的青少年占绝大多数,网络推广是低成本但最有效的扩张方法,可以有效地推广涉农专业,网聚大量生源,是任何宣传媒体都不可替代的招生宣传渠道,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外网络媒体加大涉农专业招生宣传。同时,校内网站是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是校外学生了解学校的最主要渠道。为了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涉农专业,要加强校内网站的宣传力度,丰富网站内容,让考生从文字、图片、视频中了解涉农专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3.2.2 校外平面媒体宣传 每年招生期间,有针对性地选择家长及考生关注度比较高的全国影响力大的报纸主打招生广告,加大学校形象展示,特别是展示涉农专业的质量、特色和优势,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2.3 策划并组织好现场宣传 在所有的宣传媒介中,现场参观校园并展示,是最直观且最有说服力的招生宣传手段。高职院校要在每年招生前,分批组织考生及家长代表亲临学校参观、咨询、体验,以良好的校风、严格的管理、先进的设备、丰硕的成果,向考生及家长介绍包括涉农专业在内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就业信息等。此外,选派招生工作人员赴省外参加当地举办的现场咨询会,深入省内各中学现场宣传学校及涉农专业,耐心细致地回答考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增强考生报读涉农专业的决心。
3.3 要建立完善的奖学机制和助学体系以吸引考生报读涉农专业 高职院校要结合校情实际,切实建立和完善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和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这是学校改革发展和扩大生源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优秀学生奖励机制比较单一,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有限,加之资金较低,缺乏将奖学金颁发纳入有效的宣传进行策划,在社会上没有产生影响力和震撼力,从而对考生报读涉农专业没有很强的吸引力。建议高职院校出台与时俱进的奖学金制度,对高分考生实行一次性奖励,吸引二本批次落榜考生和更多更优秀的考生报读高职院校涉农专业。
另外,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城镇低收入家庭和农村,需要资助的贫困生较多,助学金供求矛盾突出。虽然各高职院校都有国家贷款等助学措施,但助力体系和动作模式还不完善,能享受到国家资助的学生占少数,难以鼓励家庭困难的考生报读涉农专业,难以保障学生在校安心读书完成学业。高职院校要多方筹措资金设立校级多种多项奖学金、助学金。
在调研中,各市县有关负责人都建议涉农专业应向国家提出免费就读,这样不仅使家庭困难的学生能报读涉农专业,而且可解决涉农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建议高职院校向政府提议:一是改变助学金发放方式,使高职院校和受助学生真正得到实惠;二是争取政府将有关涉农专业的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序列。
在高职院校竞争激烈,招生工作压力大的形势下,海南职业技术学院要发挥国家示范校的品牌作用,打造海南省职业教育龙头学校,施展各种有效招生手段,让更多考生享受到国家示范校的优质教育,为海南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策略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分得比较细,种植的不学养殖与加工,养殖的不学种植与加工。许多农业企业却是一个综合经营性的单位,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人才。职业教育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面对新的政策和发展机遇,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如何调整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农业企业经营和管理人才,正是养殖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处理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的过程,教师、学生、教材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全三角。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可以说,教师的“己知”和学生的“不知”的矛盾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教师的“己知”。所谓教师的“己知”,就是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一个受过农业专业训练的毕业生,对农业科学的概念、定律、定理都有了基本了解,但对那些基本概念中的细节问题,往往会不十分清楚,理解也不够深刻。在教学过程中,钻研教材就成了解决教师本身的“知”与“不知”的矛盾的过程。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熟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抓住主线,明确重点,确定难点,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网。
二、把握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还应钻研如何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是能力基础,知识绝不等于能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某种能力的因素,是钻研教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如总结解题思路,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定律和概念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总结概念能力的好方法。学校传授给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有限的,学生毕业后,这些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能力又会加速知识和技能的扩展与更新,如此反复深入。这样的循环既能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因此,农业类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过渡到传授知识与掌握技能和培养能力并重。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手段。
三、重视“知识”与“品德”的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教书又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人才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方面农业类专业教师不能是只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教师总会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思想,这一点恐怕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农业类专业教材中也确实有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如唯物主义思想、辩证的思维方法、爱国主义思想及农学家们的勤奋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农业类专业教师要本着对学生全面负责的态度,除了教给学生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热爱祖国,为振兴祖国农业的精神,要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从教材中挖掘这些因素,并把它渗透到教学中去,有机地和知识教学结合起来,钻研教材时有意识地注意这个问题是完全必要的。
四、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农业专业不同于别的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不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其他学科之间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把精力放在短短的课堂内,而应该适应农业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农业实践教学体系。
同时,在农业实践中,作为重要的环节便是实验,实验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现在很多学校没有对农业实践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导致这些学校缺乏足够的具有针对性的实验科目,给实验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农业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对实验教材进行重新的编写,并对以往的实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并编写成册,为学生的有效实验提供参考。
五、加强教学实践的考核与评估力
考核和评估是中职农业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考核和评估时,可以从实验基础知识、技能、探究能力以及态度观念等多个角度综合进行,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评估模式。对于实验基础知识来说,可以采用课堂自测累积的方式。而对于探究能力,则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设计和执行能力的考察和评估。另外,教师可以从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来考察和评估态度观念。并将这些模块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整理和累加,得出学生的综合实验成绩。
综上所述,中职农业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应用性极强,必须对教师教学进行强化。只有不断提高农业教学质量,才能培养掌握农业理论的高科技人才,并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所服务,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路花.中职涉农专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教通讯,2014,(3).
[2]李婵.浅谈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J].广西农学报,2013,(1).
一、《植物生物学》教材简介
2011年编辑出版的第三版《植物生物学》,在保持了2004年编辑出版的第二版《植物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和特点的基础上,本着加强基础、提高质量、跟进植物科学发展新进程、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原则进行了修订,本版教材有如下四个特点:
(1)教材设置十七章节。本版教材内容包括绪论和17章正文,主要知识板块为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发育;植物的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和光合作用,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植物界的多样性,主要植物类群及其系统发育与进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植物与环境和植物资源保护利用的基本知识,以及真菌界的系统地位和主要代表特征,内容设置科学合理,适合中职涉农专业学生生物学学习的需要。
(2)知识更新遍及各章。本版教材在内容上的修订力度较大,吸收了近年植物科学领域的有关新成果,加强和充实了植物生理方面的内容,其知识更新遍及各章。其中,对于有些不同的观点进行了客观介绍而不急于下结论,以供读者分析思考和探索。
(3)知识“窗口”特色突出。设置知识“窗口”是本教材的突出特色,本版的知识“窗口”共有28个,大多由相关专家撰写,这些“窗口”从多个方面反映了植物科学的新进展,知识处于学科前沿,有助于师生了解植物科学的一些研究近况。
(4)教材配套数字课程。本版教材配套建设了数字课程,这些数字课程包括各类群代表植物的彩色照片、部分植物生长发育的录像片段,植物拉丁文及其发音,以及与植物生物学有关的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网站等。
二、对《植物生物学》(第三版)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通过对教材《植物生物学》(第三版)特点的分析,我认为,作为中职涉农专业生物学课程,其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提高学生对《植物生物学》(第三版)价值的认识
生物科学是影响21世纪人类生产的一大重要学科,世界各国已充分认识到生物技术在高科技领域中的特殊地位,并予以高度重视。我国也已把生物技术列入“863”高科技计划,作为重点研究和优先发展的课题。2011年修订的《植物生物学》(第三版)包括绪论和十七章节,其知识反映了当今植物科学的新进展,知识处于学科的前沿,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教师在对中职涉农专业学生授课时,应先介绍本门课程的发展史、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让学生明白《植物生物学》(第三版)乃是目前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农业生物技术人才的最适用教材,以增强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学习《植物生物学》(第三版)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二)让《植物生物学》(第三版)教学活起来
课堂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活起来是生物教学活起来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源情况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活起来进而使生物教学活起来。例如,在《植物生物学》(第三版)课堂教学中,对于生物微观结构和生理发展过程等教学内容,教师可灵活运用幻灯、动画、多媒体、网络等多样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生物发生的现象和过程,从中受到启发和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同时,视听结合教学能使学生对《植物生物学》(第三版)遍及各章的新知识进行轻松愉快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科学最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植物生物学》(第三版)的课堂教学活起来。
(三)改革《植物生物学》(第三版)教学模式
在《植物生物学》(第三版)的教学中,需要教师的变通,让教学遵循灵活性原则,即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独特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中职涉农专业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目前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新授课――总结――复习本课内容――处理习题――下课,这种单纯的知识教学是当前广为盛行的所谓“规范”的教学模式。从本人多年的教学体会来看,这种完全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模式无法吸引现在的中职涉农专业学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也起不到真实的教学效果。本人提倡采用讲授、阅读、学术讨论、小组学习、现场调查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它将传统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增加讨论课,以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兴趣、提高素质的目的。例如,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28个知识“窗口”的阅读以及对教材配套的数字课程的学习,或由教师指导适当开展一些学术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使学生了解植物生物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或热点,十分有助于活跃学生的学术思想,并可引导和激发学生探求植物科学未知领域的欲望。
(四)拓展《植物生物学》(第三版)教学视角
对《植物生物学》(第三版)的教学,教师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尽量拓展教学视角,以培养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1.哲学视角。尽量拓展哲学视角,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向学生开展生物科学方法论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树立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性是其突出特点的观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哲学素质。
2.美学视角。从不同的方面让学生感受美,如生物的自然美,生物学知识的科学美,教学语言和课堂结构的节奏美,教学器具的结构美,生物学家的心灵美等。正确引导学生追求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做到以美引真,以美促善。
3.心理学视角。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遵循和运用其规律指导教与学,可使教师更有效地教,学生更有效地学,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4.伦理学视角。让学生接触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像人口、健康、粮食、环境、能源和资源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伦理道德观和对人类的爱心,最终实现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
关键词:中职涉农;人才培养;工学交替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6.08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岗位能力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需求标准培养合格人才成了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这些人才必须具备相关专业基本社会能力、认知能力和专业技能操控能力,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被社会接纳和认可。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包括一线技术工人在内的应用型职业人才的责任,目前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单一,导致中职涉农专业毕业生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适应性差,不能满足当今社会需要。教育部、人力Y源社和会保障部、财政部在2016年6月印发的《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文件指出:“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该文件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1中职学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中职学校生源差,涉农专业社会影响低
生源差几乎是所有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共同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长和学生对涉农专业的认识不足,不愿读相关专业;二是即使愿意读涉农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实在是太差,学生的行为习惯太差。从而导致相关涉农专业久久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其社会影响力低。
1.2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在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
中职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明显存在短板,现有课程设置没经过“调查研究-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行动领域序化整合-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环境搭建-教学资源支撑-评价模式构建”这一严密逻辑过程,课程设置缺乏融合性、复合性和前瞻性。
1.3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陈旧,教学效率低、就业率低
大部分中职学校在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上还是一种封闭式教学为主,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就业单位不愿接收学生。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和单一化,没有针对相关专业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二是学校寻找合作企业难、校企合作不稳定、顶岗实习劳动强度大,学生难以适应。三是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差,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
1.4毕业学生很难专业对口就业,工作层次低
目前的中职学校为了招生,申办专业太多,专业缺乏有竞争力,定位存在偏差。“毕业即失业”也不再是大学生的“专利”了,中职学生就业时大部分很难找到对口的专业,有的在就业时降低标准,选择不需要多少专业技能的“大众岗位”,或者干脆选择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工作层次低。
2构建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基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三轮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中职学校应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岗位能力、职业能力,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岗位基本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四种能力构建相应课程体系和对应的评价体系,为解决中职学生就业不对口,学生技能不过关等诸多问题提供了有意帮助。
涉农专业注重农业的实践过程和成果培育,但其生产成果培养周期长、季节性强、受时间约束明显,这要求涉农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分阶段教学,教学跟着生产走,理论和实践交替式进行。“工学交替、三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能突破以上局限,要求学生在三年的中职生涯中分阶段嵌入生产实训,交替式地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让学生尽多地熟悉涉农专业生产周期的不同状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1“工学交替、三轮递进”之第一轮:识岗见习阶段
本阶段设在第一学年度,主要学习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提前了解以后的工作岗位情况,为后续阶段的学习和企业的见习,教学实训奠定较好的基础。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和培训基地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和观摩与专业有关的情况。
2.2“工学交替、三轮递进”之第二轮:入岗实习阶段
本阶段设在第二学年度,重点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进行系统学习、不但要掌握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在学校和企业进行实训操作,采用理论在前,实践在后的方式,以师傅带徒弟的“师徒”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3“工学交替、三轮递进”之第三轮:顶岗实习阶段
本阶段设在第三学年度,在继续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巩固并强化相关专业课程技能的学习,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要重点放在实习实训上,在学校和企业安排实习实训老师、实习单位的师傅进行“指导――纠正――监督――评价”几个实训环节,确保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现理论知识实践化、操作进程规范化、脑中疑问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以后融入社会的能力。
3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配套措施
中职学校要培养社会所需涉农专业人才就应该紧跟时代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仅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不够,还应该做好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和评价模式改革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涉农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地,以能力本位为指向”的方针,将课程划分为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实现学生的文化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人才规格与职业标准相适应。
3.2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在学校里学生的知识技能直接来源于教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教师的思想要与时俱进,业务水平技术水平也要与社会接轨。所以培养涉农专业的师资尤其重要,重点是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3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改革
由政府引导,学校和企业联动共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学校采用建立农业产业化培训基地和建立“校中厂”、企业建立“厂中校”等方式,真正实现企业员工的“订单培养”,让学校和企业均能享受校企合作的红利,打通“学生技能最后一公里”。
3.4构建多元主体综合评价模式
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应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评价,由学校、企业、行业、班级等组成多元评价主体,对学生的四种能力进行动态、整体和综合性的评价。
通过基于校企合作的涉农专业“工学交替、三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学校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认清了涉农专业发展的方向。构建了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模式,使整个中职专业建设系统化。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Z].2010,(9).
关键词:高职教育;涉农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流转、农村合作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不断兴起,社会对涉农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1]。如何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中心,满足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实际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未来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2]。这给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则通过真实的任务情境,丰富的学习机会,团队成员的协作共事,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满足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全国高职课程项目化教改虽已实施数年,但据了解涉农专业课程项目化教改,目前研究者较少,有些不够深入。笔者结合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园艺技术、园林工程、设施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涉农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刻剖析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在教学理念、课程开设、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考核方式、效果评价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开发了课程标准,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项目化课程,现简介如下:
一、涉农专业在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简单把课程项目化教学理解为案例教学
虽然突破了传统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弱化了知识点的讲解,采用案例教学法。但是案例过于分散,各案例没有内在联系,没有按项目规划案例,同时,课堂上缺乏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学生的互动性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改革开发的项目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力支撑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性教学组织的支撑。如果学生缺少体验与操作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而目前涉农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教学组织的复杂性与实践教学基地不足等条件的限制,使得改革课程开发的项目要么脱离实际,要么难以组织而无法实现[3]。
3、教学计划缺乏弹性,考试形式单一
目前我们在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教学计划过于教条,缺乏弹性,是制约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瓶颈。同时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很难使职业能力与其考分匹配,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更无法真实展示学生的创新意识。
4、教师层面的问题
整个课程项目化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师教学方法,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决定能否有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协同操作与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
(1)教师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受长期以来知识传授教育的影响,对项目化教育教学改革认识不透、理解不透。总认为教好知识,上好课,完成书本教学计划,“有了知识,就有能力”。殊不知,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教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
(2)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问题。目前,教师存在只知道专业学科体系,不知道按课程能力目标重组课程。只会知识讲授,不会行动导向。只了解专业内容,不了解学生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和过程,只怨学生缺乏“专业素养”,不了解新时期学生的兴奋点、兴趣、积极面,只看到缺陷。不少教师甚至认为“自己教学水平高,学生水平低”。教师不了解职业岗位要求,不会进行能力需求分析,不熟悉实际项目、举不出课程案例、找不到课程项目。
(3)教师生产实践能力的问题。课程项目化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而目前大多数的教师由于缺乏在企业的实践经历,大都是采用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多数教师少有甚至没有动手实践过,熟练的操作技能更是谈不上,也不能简单的以一个证书来确定“双师型”教师。
二、涉农专业在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涉农专业在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理念的调整
(1) 客观看待学生。进入高职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自学能力相对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但大多数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只要方法得当,经过合理的引导、适当的训练,完全可以在技能操作方面形成自己的特长,使其在就业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
(2)转变教师的评价标准。评价教师的标准应与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及他们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评价一名教师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看学生能从他所引导的教学活动中学到多少有用的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这样的评价标准就不仅仅要求教师精通知识,学会课本+粉笔+课件的灵活运用,更要求教师有一手过硬的技能,即必须同时具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能力。评价标准的变化将促进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促使教师向“双师型”转变。
2、根据行业人才需求调整并确定项目课程体系
对某一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人才市场调研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取舍的过程,是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基础。其开发主体一般是行业、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其开发成果是专业培养目标。
项目课程整体改革方案,必须从行业岗位需求出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体系,科学地处理好适用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就业竞争能力与发展后劲的关系。如园艺技术专业,我系首先让本专业的专业教师和试验、实训等教辅人员深入园艺园林企业和往届本专业毕业生中开展广泛的调研,搜集行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同时,对本校在校的园艺园林技术专业学生也做一个调查,搜集他们对基础学科和研究性学科理论的接受情况、愿望,弄清他们对动手操作能力掌握程度。然后,由本专业教师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加展开讨论,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项目。并且根据社会需要随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并设计相关课程项目。以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3、完全打破学科课程体系,进行项目设计
根据专业岗位实际需要和工作需求,完全打破学科课程体系,以工作项目为核心重组专业知识。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分解、重组和更新,本着专业理论“必须够用”、专业实践技能扎实的原则,整合出既能适应专业岗位工作实践需求,又较符合本专业实际师资、设备条件的专业项目课程,这样就加强了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完整性、实用性、实践性,尽可能地避免了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并尽可能地使每一项目课程都让学生掌握实际岗位工作的某一项实践技能[4]。如:设施农业技术、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植物生长与环境》是由《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气象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整合而成。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果蔬加工技术》中果汁加工项目与《软饮料加工技术》的果汁加工项目相整合。果酒加工项目与《食品发酵技术》的果酒加工项目相整合。同时园艺技术专业的《果树栽培》嫁接技术最好安排到春季或夏季,而修剪技术最好安排到冬季;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作物栽培》最好按季节实施教学;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肉制品加工技术》中的腌腊制品腊肉、香肠加工应安排到冬季进行等等。为此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灵活运用教学计划,采取季节式、分段式、错位式、特色产品引领式等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培训专业项目课程师资,为项目课程教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专业教师长期在教学岗位上,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我系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和实验、实训管理人员到具有一定规模的园艺园林企业进行轮训,同时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等。让他们真正掌握园艺园林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弄清园艺园林企业各工作岗位的日常工作内容,工程技术人员总结的工程经验和工作技巧,达到返校后能胜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
5、改革考核方法
考试分项目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以考促教,以考促学。通过分项目分层次的考核,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构建与就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平台,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效果评价
1、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涉农专业师生对项目化教学的认识有了显著地提高,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更加贴近市场行业需求,教师都能主动开展项目化教学,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效果有了显著地提升。
2、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基本上实现了与涉农企业岗位需求的零对接。我系11级学生在河南新陆春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教学实习半年,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的全过程并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3、通过项目化教学活动的实施,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能力。
4、涉农专业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季节式、分段式、错位式、特色产品引领式等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铁明太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8.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2012.3.16.
[3]《探索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之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陈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7.1.
【关键词】社会服务 模式 涉农专业 提升路径
一、供销系统营销专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研究分析
(一)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供给现状分析
我们通过访谈的形式,对浙江省供销系统多个高职院校营销涉农专业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发现各个院校对社会服务普遍较为重视,具体模式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1)“引凤入巢”社会服务模式。我们调研的院校中普遍设有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在日常教学中通常用于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及实践性课程,同时也可为企业、机构提供技术、管理培训等。通过这类培训,一方面,学校可了解企业对人才专业素养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节约引进培训人才、建设培训场所等经费,实现双方的共赢。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营销实训基地”(网上供销社),是依托湖南现代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职教集团、湖南省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湖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等四个校企合作平台,与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出资入股建成。还有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农产品营销工作室”校内实训中心等。此外,很多供销系统高职院校均设有农业商贸类职业技能和农产品经纪人等考试培训,且同时也作为资格证书的考点。这也促使了高职院校能在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核上提供服务。
(2)“对外开放”社会服务模式。高职学院高职院校的“对外开放”社会服务模式主要是教师智力输出。由于高职学院师资往往具备“双师素质”,既获得教师资格,又兼有专业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这些教师走进区域社会,进行涉农技术推广、涉农营销技能等各类讲座,或是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可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校内知识和行业技能通过教师及专业服务的的“对外开放”实现了外溢效应。例如,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农产品营销工作室“, 旨在对师生进行多方位的培训, 该校进而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实现对师生的专业技能鉴定与认证。而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进行合作,紧紧依托行业,以学训一体的实训形式既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对接, 又成为农产品质量检测技能人员的培训基地,充分实现实训基地的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3)“校企互动”社会服务模式。高职院校普遍通过设立“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方式实现与企业的互动。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利用企业或机构的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校外实践教学场所。专业指导委员会则以专业为单位进行设立,会成员主要由行业专家构成。除此以外,根据调研结果,高职院校还提供人力资本共享、咨询服务、技术开发服务、行业标准设立服务等,在供给方面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这些高职院校正努力从各方面不断开拓,其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建立已见雏形。
(二)供销系统行业企业社会服务能力需求实证分析
高职院校的源起往往基于某些行业或区域发展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和区域性,因此其社会服务职能也往往具有相类似的特征,主要服务于区域社会。由于我们的供给方选择的对象为浙江省供销系统高职院校,因此,相对应地,我们选择了同一区域的相关企业作为社会服务的需求方。我们以浙江省为主体区域,充分依托供销系统资源,对供销系统相关行业及企业进行了调研,以更好地对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需求方进行分析。为此,我们发放了15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84份,基本涉及到了大部分供销系统行业企业,从需求的角度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进行了实证分析。
(1)供销系统社会服务的总量性需求。我们的调研显示,供销系统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三大职能重要性的排序中,61.9%的机构认为涉农人才培养最为重要,38.1%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服务,只有2.38%认为科研最为重要,。人才培养占绝对比例,这符合高校办学之根本。供销系统行业企业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能反过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行业要求。
同时,供销系统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已经提供的社会服务现状表示非常满意的仅占2.38%,45.24%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尚未与高校建立合作平台,58.33%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功能非常有必要。由此可见,供销系统行业企业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总量较大。
(2)供销系统社会服务的结构性需求。社会服务的形式需求。社会服务的形式已实现了多样化,在已进行过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中,采用最多的形式是理论讲座,占48.81%;其次是技能培训,占39.29%;再者分别为岗前培训、设立行业标准和资格证书考试培训。但82.14%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认为众多形式中最主要的是技能培训,55.95%认为最主要的是岗前培训,48.81%认为最主要的是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其次分别是理论讲座、设立行业标准、学历再教育,咨询服务仅占8.33%。可见,技能培训是目前最主要的需求形式,这与实际采用的主要形式有所不同。
社会服务的潜在需求。除了与行业的合作,67.86%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认为,社会服务还可以体现在服务社区上,即利用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加大专业知识的宣传;27.38%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认为还可以知识下乡、服务三农;26.19%认为为区域政府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由此可见,社会服务的潜在需求空间非常之广阔,涉及到了金融行业以外的众多领域。
二、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需矛盾及其原因分析
(1)总量上的供不应求。虽然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给逐步发展,但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并未满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西方发达国家地方高职院校建立的初衷相比,我们的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初衷更为侧重于教育而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这与我们传统中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的办学理念有关。而供销系统内高职院校这一问题也仍然存在。
(2)结构上的供需矛盾。主要有形式上的矛盾和主体矛盾。首先,区域社会需求的主要服务形式与实际采用的主要形式存在着的错位,由于供销系统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滞后性,导致了高职院校在根据专业而提供的相关社会服务过程中往往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不同步,因而对区域社会的具体需求缺乏深入认识和了解,这将影响到社会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次,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需求定位于技能和实践,以工作为中心;而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定位则侧重于理论方面,以知识讲座的形式存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供给主体本身的高校却对自身的定位并不准确,一味追求“小而全”,忽视了精细化和专业化,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形式错位的本质原因之一。
(3)缺乏缓解供需矛盾的平台。就目前而言,区域社会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交流平台,两者之间没有统一的共同目标,这是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尚未能满足区域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两者之间进行合作的主要障碍所在,是缓解供需矛盾和健全社会服务功能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提升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路径探讨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社会服务的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将成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的障碍。究其原因,这与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重“学”轻“术”,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机制欠缺,缺乏沟通与激励等原因有关。我们认为要改善这一供需体系及现状的矛盾,需要从专业、院校、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1)进一步明确供销系统院校“服务三农”的社会服务职能。首先,在社会服务中,供销社职业院校要率先成为培育新农村现代职业技能者的人才高地。其次是要明确供销社职业院校成为农村现代职业技能的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职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继续支持和引导各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在全国引导性奖励、支持建设一批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供销社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在商贸物流、农业物资、再生资源、信息科技等方面的专业、行业特长,抓住机遇,争取财政支持,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以及科研方向不断创新的源动力。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培训
1 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参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人员多为农机拥有者,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很多人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专业培训,处于“无师自通”的状态。在他们的脑海里,只要能够操纵农机开展作业就行,而对其维护、保养、作业要求等并不关注,凭经验逐步摸索,有毛病就修,没毛病就干,把农业机械当成累不坏的工具,导致常常在关键时候出毛病,影响整个作业期,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 培训工作不受重视
一方面销售厂家对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短,流于形式。销售方往往只注重卖商品,千方百计推销自己的产品,而对顾客的售后服务就没有那么热心了,在培训方面不愿花钱费力气。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一级农机管理机构严重弱化,对驾驶员培训工作无法顾及,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作为保障,导致基层农机驾驶员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只能依靠县级以上农机校或监理部门开展培训,驾驶员培训参与率严重不足。
1.3 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农机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管理和财务知识、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理念,这在没有竞争或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影响有限。但是,随着农机合作社业务的开拓和农机作业市场的竞争,信息不灵、缺乏沟通、管理粗放、责任不明、分配不当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尤其是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如果没有畅通的信息渠道,没有便捷的通讯装备,跨区作业就能以实现。同样,缺乏科学管理能力,会限制合作社成员积极性的发挥,导致成员之间不和谐,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1.4 土地规模限制发展
尽管近年来土地流转速度加快,但很多农民小农意识依然存在,他们不愿把土地交给农机合作社去管理经营。在土地规模依然有限的情况下,农机专业合作社无法放开手脚在大地上驰骋,需要到处寻找尽量连片作业的作业市场,影响了合作社机具潜能的正常发挥。
2 开展合作社人员培训的途径
2.1 大、中专院校是农机化技术培训的依靠力量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技术培训也被提上议程。一些大、中专院校的涉农专业免费为农机合作社人员进行学历、技能教育。在教学计划安排上,结合农机合作社成员的特点,寻找农闲时间办班,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技能培养,强化素质教育。通过短时间学习与实践,使学员掌握一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对农机合作社的管理者来说,还需要在管理方面提高自己,掌握一定的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制度管理知识,为农机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2 农机推广站和农机校是农机化技术培训的主要力量
农机合作社人员培训应同当地农机推广部门、农机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利用农机推广部门、农机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力量,做好驾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利用阳光工程等机会,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能力水平。省级农机推广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和资金投入,改变以往理论脱离实际的说教式培训,将农机新技术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农机推广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掌握不同地区农机技术需求,协同各类专家、学者同农业生产相关部门,编撰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的农机推广技术实用教材,包括影像光盘、推广图册、电脑课件等,使农民一学就会、一看就懂,提高培训效果。
2.3 依靠网络信息技术是农机化技术培训的发展方向
网络信息技术以其高效快捷的优势,成为今后农机合作社人员开展远程培训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省级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机合作社的信息网络,建立专门的农机合作社网站,开设与农机合作社工作相关的栏目,以技术培训为重点,以管理培训为补充,为农机合作社人员提供现代化的学习平台,同时为农机合作社提供信息服务,为其跨区作业提供支持。
2.4 调动社会力量办学是农机化技术培训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