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农业范文

高等农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农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农业

第1篇:高等农业范文

[关键词] 高等农业教育;“三农”;对策

[作者简介]吴芝花(1981—),女,讲师,江西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江西南昌 33004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作为与农村、农民、农业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在农业教育与研究体系中处重要地位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既是自身本质属性的体现,也是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又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高等农业教育在“三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等农业院校中的农业科研,为农业提供了实用生产技术

首先,高等农业教育利用其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高水平的专业创新队伍、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多种渠道的信息资源,研制出许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新思想、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其次,高等农业教育不断创新农业科技,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及时把新型成果向农村推广,用先进农业技术来武装农民大脑,指导他们从事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高等农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素。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素质需要提高,特别是在农村急需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一方面人才严重匾乏,一方面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严重流失,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三农”中的农业、资源、环境、人口等,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在为农村培养和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高校比其他高校更具有优势。

(三)高等农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随着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范围和领域也发生了变化。高等农业教育不仅着[于农业生产的中间部分,着重于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等技术性问题,而且也关注产前、产后的系列问题。高等农业教育着[培养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懂农业生产,还要懂销售、经营和管理。高等农业教育的综合化将大大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市场意识,扩大农民的从业范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扩大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尚存在的问题

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当前的高等农业教育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有些农业院校,由于农科招生困难、农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而弱化了农学专业,淡化了作为农业高校的性质转而发展其他学科建设。非农化是帮助农业院校适应学科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拯救农业院校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越过了一定的“度”,它还会走向反面。

二是受传统思想观念及社会大环境影响,加之农村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待遇低,条件艰苦,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学生学农不爱农,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是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严重影响农业高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是高等农业教育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力量非常不足,培训质量也较低。由于农民参加培训的时间极为有限,多是应需、应时培训,加之受培训设备、资金、师资的影响,只能是初浅的入门培训,且没有技能鉴定和资格证书,外出务工缺乏吸引力和竟争力,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

三、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发展对策

(一)明确学校定位,加强教学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应该融入乡村发展潮流之中,农业大学的社会功能就在于一个“农”字,否则就与其它类别的高等教育没有区别了。高等农业教育要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转变陈旧思想观念,下大力气打破传统教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改革力度,紧密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增设新专业,以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教育服务“三农”。

(二)合理设置专业,安排教学计划

高等农业教育要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状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在确保不削弱传统的农学类专业地位和水平的同时,拓展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角色和使命。充分考虑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的需要,按照培养“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的复合型、实用型大农业“通才”要求,积极发展农理、农工、农经、农管、农文的交叉专业和与农业科技相关的新兴、边缘和高新技术学科专业,积极推动农科与非农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三)培养科技人员,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应以“面向农村,面向未来,面向农业现代化”为导向,更加广泛地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能够适应艰苦环境、扎根农村的具有农民身份的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其次,学校要按照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等。

(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作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高等农业院校,拥有丰富的人力、科技资源,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辐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具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比较优势,在知识的再生产、创新及应用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首先,加强科学研究工作。要加强科研工作,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开展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工作。要围绕农业生产中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间题,组织力量进行攻关,推进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的形成,重点攻克农业重大科技难题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其次,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根据有关地区的实际需要,组织科技人员担任有关地区、单位的技术顾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先进的科技成果及科技知识在农村开花结果;建立校外科技示范和实践基地,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为“三农”服务,提高农业产业效益,为农民增收助一臂之力。

(五)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高等农业教育还应注重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以“知农爱农、学农为农”为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农村为发展空间、以农业为求职取向,立志农村、服务农业、献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大业。首先,高等农业教育要以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媒介,把鼓励、支持、帮扶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理念贯穿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进农民,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交往之中,加强对农村的全面认识,增进与农民的友好感情,了解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明晰自身面临的现状和所处的位置。其次,认真贯彻落实好“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引导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自觉自愿到农村去,为农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采取优惠措施,提供宽松条件和待遇,吸引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创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

[参考文献]

[1]杨沛林.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综合研究, 2009,(12).

[2]王文凯,孙文学.高等农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对策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6).

第2篇:高等农业范文

该大学注重通过文理渗透,加强基础教育;注重科学研究与本科教育紧密结合,提出了“本科生教育不能孤立于科研活动之外”的经典观点,学校的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都向本科生公开,使他们及时了解本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最新动态;注重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量上强调少而精,留有足够时间开展学术活动或备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交流和学习国外知名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来思考和探索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在注重拓宽专业口径、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

一、北京农学院国际化办学促进特色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由此可见,首都高等教育在强调“特色鲜明”的同时,也注重强调高等教育的“开放融通”,充分体现了国际化和特色化之间的不可分割和有机融合。北京农学院作为一所北京市属的以农为主、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始终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注重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农林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发展机制以及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来强化办学特色,完善办学模式,提升办学水平。首次将国际化提升为学校的发展战略,为促进特色发展搭建了牢固平台。学校在2009年召开的第二次党代会上,正式将“国际合作”作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六大战略”之一,强调要坚持“开放办学、面向世界”,走具有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的开放式办学道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在拓宽国际合作办学领域、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加快国际合作与交流步伐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为了加快推进“国际合作”战略的实施,学校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国际合作”工程,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并在落实国际合作协议、实施学生“3+1”联合培养、新增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教师和干部境外学习交流、参加或承办国际重要会议和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突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校进一步强化“都市型现代农业教育”办学特色奠定了基础。

以国际化带动和促进特色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与社会影响明显提升。学校积极探索适应自身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日本麻布大学、波兰波兹南大学等开展了研究生交流学习项目,先后派出50多名研究生攻读学位或学习交流,拓宽了研究生培养途径;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和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开展了本科生“3+1”联合培养项目,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质量;与美国、荷兰、法国的涉农类公司企业开展了高职生“2+1”研修项目,近百名学生赴国外农业公司实习实践,学习了国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技术。学校不断加大教师和干部国外学习交流的力度,近3年来先后组织50个代表团200余人次教师和干部赴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学习和交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启动了中层干部境外培训“百人计划”,通过交流和学习,广大教师和领导干部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教育教学水平和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北京农学院未来国际化办学的思考和布局

随着首都建设“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的不断推进,必然要求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北京农学院作为一所地处首都的高等院校,作为一所为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特别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农业院校,应该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国际合作战略,全面推进国际化办学步伐。要以首都实施“‘中外合作办学促进计划’,建设若干个中外合作办学品牌项目”为契机,继续有针对性地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和干部国际化短期培训项目,深化开展和实施各个层次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在巩固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3+1”合作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加强与美国、荷兰、法国、波兰、日本等国家高校间的合作,积极开辟与其他欧美国家和农业强国高校之间新的合作项目。要以实施“‘首都优秀学生留学奖励计划’,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契机,在前期中英、中澳“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继续选派一批素质高、基础好且有较大培养前途的优秀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特别是农业强国的涉农院校留学深造。切实加强学生国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在国外涉农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学生国外实习实践基地,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实践动手能力。要以实施“‘留学北京行动计划’,提高学历生和研究生比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教育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建设,积极争取教育部政府奖学金项目和其他留学中国奖学金项目,力争使留学生培养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第3篇:高等农业范文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农村发展;路径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福建省是一个农业资源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人力资源充裕,但人力资本不足: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农民仍不富裕:农村经济有所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还不协调。新时期福建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战略发展目标。目前最繁重、最艰巨的目标任务在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此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应逐步向农村区域转移、向农村经济社会倾斜,以达到工农、城乡两个“轮子”统筹、协调发展。

高等农业教育在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路径,探究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之间协调发展的规律。从而促进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良性循环,相互推进。

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正确分析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了解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实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农业教育提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二、研究现状分析

多年来,一些研究者也进行过高等农业教育的研究。据查阅的有关文献资料显示。研究者们围绕“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一些的论文。主要观点有:

(一)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孙济中(1994)明确指出:“办教育就要研究教育,不研究教育怎么办好教育?”。就高等农业教育来说。它的许多规律尚未被我们认识。被我们掌握。面对这一现实怎么办,唯一方法就是加强对它的研究。通过不断研究,使人们对它的认识符合它本身规律,从而把握主动,做好工作。白秀玉(1991)在《重视高等教育研究,掌握办学规律》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研究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学校领导尽快掌握教育规律,做好领导和管理工作;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高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高等农业院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大力培养大批合格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宋明爽等(1997)提出,必须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探索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以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来指导高等教育实践。

(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龚祖文等(1998)谈到,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研究,还不能做到很好地为高等农业教育实践服务,高教研究与高教实践的“两张皮”的现象还未克服,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单一,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研究不够:研究制度远未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彭冬阳等(2001)将研究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五点:1.对高等教育研究缺乏正确认识和应用的重视:2.高等教育理论不成熟,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3.研究的重复性较大,缺乏新的突破:4.研究方法过于陈旧,很少进行认真细致的实证研究和实验:5.各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不健全等。

(三)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措施和建议

彭冬阳等(2001)在文章中就如何进行高等农业教育研究提出了三点措施:提高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加强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宋明爽等(1997)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科研的几个思路: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意识,重视教育科研投入力度:要完善高等农业教育制度措施,以高等农业教育制度去引导教职工重视高等农业教育教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高等农业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T作:重视加强对教师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以督导促进教育科研。

(四)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李水山认为高等农业大学农业类专业(非农专业)、农村学生(县城以上城市)、毕业后服务于“三农”(非农业岗位就业)的规模比例从过去的8:2变为2:8了,简单追求大学规模效益导致了教育“离农”现象的不断加剧。高等农业大学的合并导致高等农业教育发生倒挂现象:郭明顺进一步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办学理念核心,树立建设现代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塑造和培育科学考评、合理激励、唯才是举的人才理念。塑造和培育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李娜着重针对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办学特色的策略展开实践研究,提出应依托农业发展背景,明确特色办学理念、注重实用,探索有农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案;陈士俊、程燕比较和研究中外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的特点并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农业教育先进经验,从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加快高等农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提高农业高校的办学效率和培养机制的建议。田玉敏、杜丽华分析国外高等农业教育的基本结构模式和支撑农村发展的路径,并从国外成功经验中得到了相关发展路径和模式借鉴作用。

第4篇:高等农业范文

中药学专业涉及内容广泛,种类众多。栽培的方式就分为扦插、播种、育苗移栽等多种,收获的部位又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不同药材种类的育种、栽培、管理、收获、加工等方式都不尽相同。要掌握这些常规药材的种植技术,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实践。虽然实习基地管理相对成熟、规范,但大多是单一药材的规模种植,所以对学生实践而言药材种类相对比较单一,学到的知识不够全面。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利用学校的科教园区试验田,开辟了10亩(1亩≈666m2)的中药材实验区,全部交给学生班级自行种植,老师为学生提供种子和种植规划、种植技术方面的指导,学生负责试验田的种植、管理和采收。在试验区内,学生种植了丹参、、地黄、红花、牛膝等不同类型的河南省主产药材50多种。在种植和管理期间,学生独立进行扦插、育苗、移栽、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和加工,掌握了不同种类药材的育种、栽培、采收方法。药材收获之后,学生还可以将繁殖材料之外的部分产品拿到市场出售,还可以借此了解药材市场的行情。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解决,从而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项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责任心,学生甚至在暑假期间都自行分工,轮流在实验区对药材进行管理,使学生的学习真正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野外实习

河南省的伏牛山区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天然药材宝库”,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独特,其中生长着许多珍贵生物和野生药用植物[4]。充分利用好这些天然资源,为教学所用,有助于扩宽学生视野,提高认知能力。为此,中药学专业在大学一年级的暑假,开设了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主要内容是调查野生的中药材资源。实习地点选择在了被誉为“天然物种宝库”的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龙峪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在这两周的时间里,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深入到深山老林,搜寻和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同时记录采集地的地理信息、气候信息和图像信息。在此期间,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累计发现、认识和记载野生药用植物300多种,对这些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生长环境、分布特点、濒危状况等都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通过野外实习,学生每年采集药材标本1000余份,引种20多个,认识野生药材100余种。目前,这些标本在学校标本室集中存放,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3密切联系生产,突出专业优势

河南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种类和储量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丰富的资源储备也催生了一批大型药材生产和加工企业,庞大的产业链条也带来了巨大的技术需求。每年,在政府的牵头下,学校老师都会以“科技特派员”或者“生产顾问”的形式深入到这些中药材生产和加工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扩大了专业的影响力。每年的学生实习期间,部分学生也会跟随老师一起深入到田间地头,走遍全省各地,到生产一线去了解中药材GAP生产情况,掌握药材市场动态,了解生产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到更加实用的生产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对实际生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生产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生产问题的能力。在校期间,学生还可以自愿参加到老师的科研当中,担当教师的科研助手。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从事一些田间调查、取样和室内的分析测试工作,并有机会外出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科技前沿,开阔视野,提升科学素养。

4重视第二课堂,激发学生潜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专门开展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设立了专项资金,以项目的形式支持学生自主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学生中间还根据个人兴趣成立了“中药材协会”,并且吸收本专业以外的学生参加。每年,协会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从事一些自发的研究和探索,内容主要集中在中药材产品的加工和开发方面。例如,由学生自主研发的“八味丹参茶”项目获得了学校举办的“挑战杯”科技竞赛一等奖;自制的茶、决明子茶、金莲花茶、金银花茶、地黄茶等饮品,经常性地赠送给广大师生品尝,得到了一致好评。第二课堂的开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活跃了专业文化,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5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中药学专业在我校是一个新开设的年轻专业,近年来经过不断发展进步,已经成为校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得到了学校大力支持。近年来,学校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整合实验室资源[6],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加大了对中药学实验室的投资力度。先后投入500万元,购置了气质联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药材提取装置等大量仪器设备,改善了实验用房条件,建设了药用植物学实验室、中药加工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学生在实验室可以完成药用植物标本的制备、切片制作、鉴定分类、成分提取、品质分析、药理和药效检验、中药材炮制和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实验,使室内试验和室外实习得到了有机衔接。除了硬件建设以外,还积极开展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传统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试验的比例,删除了一些过时的、应用性不强的实验项目,将教师科研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实验方法和部分科技前沿引进到实验教学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实验室条件的改善和功能的扩展,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宏观的生产技术延伸到了微观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使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生产,还能更加直观的了解科技前沿,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提高了人才培养层次,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6结束语

第5篇:高等农业范文

[关键词]园艺特色专业产学研结合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58-03

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1] [2]江西省是园艺大省,2011年全省果蔬面积约1791.9万亩,产量1913.2万吨,园艺产业是我省种植业中的第二大产业。同时,随着江西省生态农业的建设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推出,园艺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协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是江西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在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等方面具备了鲜明特色,是江西省园艺人才培养的基地,多年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教学改革、教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探索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园艺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及任务

(一)园艺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我校依据江西省园艺产业发展需要,努力培养高素质园艺人才,力争将园艺专业建设成在江西生态建设和园艺产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级人才基地;专业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手段,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实践性教学为教学特色,始终保持在江西省“园艺高等教育、园艺科学研究、园艺科技推广、园艺社会服务”的领先地位[3] [4];紧密结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攀高,不求大,不趋同,立足自身特色,推进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江西振兴园艺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建设成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和优势、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园艺本科专业,为江西省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江西省农林类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 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任务

在课程建设上,我校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实施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建设工程,以园艺专业必修课程为核心建设精品优质课程群。在实践性教学上,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建立一个融课堂实验、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农业推广于一体并互为补充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建设一支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质量好、科研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并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肯于创新,且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显著及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在教学条件建设上,加强校内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园艺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在科学研究上,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课题为载体,为学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加大科研转化教学工作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在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上,加强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专业自评体系,建立起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机制。[5][6][7]

二、园艺特色专业建设成效

(一)形成了一套具有江西地域特色和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

我们将园艺专业建设立足江西,坚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主要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等方面具备了鲜明特色,按照培养专业知识全面而系统、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思路,以我校园艺学科为支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改革、促进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实现“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突破口”的目标,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新增专业方向观赏园艺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方向特点和要求,既在基础课程上与园艺专业保持一致,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面向本省产业发展需求,为本省园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专门人才。其次,加强园艺专业实验室和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在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从“以校内园艺实验平台和实践基地为依托的课程实践教学、以教师校企合作项目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为纽带的毕业实习、以省内园艺相关生产企业为依托的顶岗生产实习”三个阶段,多层次、渐进式地构建了与都市农业和园艺产业化发展相衔接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再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努力开展对外服务,为学生实践提供机会,提高教师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并且进一步聘请校外创业导师,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现代园艺产业的发展态势,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最后,改变本科生论文选题完全来源于老师的科研课题的传统,根据企业和生产需求,为本科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并将相关试验全部或大部分安排在企业完成,着力解决生产上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

(二)组建了省内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我校园艺学科立足江西,坚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针对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奉新猕猴桃、上栗黄瓜、瑞昌山药等特色果蔬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创新、园艺植物发育生物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处理技术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为江西园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学科点骨干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近五年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百余篇,获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此外,通过选育,获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认定的品种有4个,并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等多项奖项。

我校园艺学科目前组建了“江西省果蔬保鲜与无损检测重点实验室”、“南昌市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点―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等科研教学高水平平台,建成了园艺作物标本馆,建立和完善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验室总面积达4000m2以上,仪器设备总价近2000万元。有内容系统、设施完善的校内实习基地200余亩,有各类固定校外实习基地10余个。

(三) 打造了一支知识新颖、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根据园艺专业现有教师状况,我校结合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本专业建设成功的关键。经多年建设,本学科拥有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职称结构均较合理的学术队伍。通过与国家重点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选送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青年教师蹲点锻炼、实行导师制、采用以老带新的培养方式等,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通过校企结合办学,加大“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等,加快造就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双师培养为重点,企业兼职教师为补充,提高素质为核心”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师学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能更好地参与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重大技术难题攻克,并取得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我校已获批准“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在近三年内,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我校教师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推进了精品课程《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等课程的建设和教材建设(《果树栽培学各论》、《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学各论》、《园艺学实验教程》等)。此外,我校还新增校外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3个,组建了校内实训基地。这些平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探索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园艺专业学生培养模式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园艺专业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训练计划”,以课题立项的形式,每年资助10个“园艺专业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训练计划”项目,带动100多名学生参与,以鼓励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制订和完善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建立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大学生英语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等校内大学生科技竞赛基地,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发明和创造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和鼓励广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力争园艺专业有1~5项省级以上获奖项目,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五年来,我校园艺专业招收本科生300余人,本科生学士学位获得率达96.1%,考研录取率为30.8%,平均一次性就业率为87.7%。近五年来,园艺专业4次评为省级社会实践先进营队,有1人次获第四届“挑战杯”校外学术科技竞赛江西赛区特等奖,1人次获江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1次获江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奖,2班次被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1人次获江西省大学“谈科学发展观”征文一等奖,2人分别获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二等奖、三等奖。

(五)构建了一套符合现代园艺生产要求的课程体系

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作为江西省特色专业,特别强调突出区域特色,立足地方,面向江西园艺作物生产,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思路和特色。通过对农业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按照“拓宽专业口径;减少计划总学时,减少必修课程;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选修,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的原则于2010年重新构建了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将所有园艺专业实验课程重新进行了整合,避免了不同课程实验重复做的弊端,并依托我院国家级植物生产实践教学中心编写了《园艺学实践教程》一书,目前在所有园艺相关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六)建设和完善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自项目建设以来,先后建成了园艺作物标本馆、园艺作物标本园、园艺作物展示馆,三年来园艺实验室共投资275万,更新与配置了实验仪器,建造了1000m2的智能温室1座,使校内实习基地和实验田室更现代化。在江西华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农望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原野食用菌公司、江西中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学生实训基地,以项目为依托,在江西樟树、新余建立了长期试验示范基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到这些单位进行毕业实习。

三、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园艺业建设发展趋势尚有差距,建设的视野还不够宽广

园艺产业已充分表现了全球化的特征。因此,作为培养园艺作物栽培、育种、加工、销售的高级人才的园艺专业,其特色应“立足当地,放眼全球”。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而园艺又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果树、蔬菜产区,如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和遂川金柑等都是我国主要的名、特、优柑橘。1995年南丰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南丰蜜橘之乡”的称号,2003年南丰蜜橘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原产地保护产品。2002年赣南脐橙已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九大优势农产品之一,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项目和品牌。因此,建设园艺特色专业,培育特色专业都必须站在全球园艺大环境、全国园艺生产的高度来认识,并且还应深化和提高认识,不断提高特色专业建设水平。

(二)园艺实验室、实践基地硬件建设还需要完善

实践性强是园艺专业的专业特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已形成了重视实践、实践教学效果突出的经验和教学方法。但是,随着园艺产业作用和效益的不断深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园艺学科对实践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符合时展的要求。实践性教学过程需要继续完善和提升其理论高度。目前,由于经济投入有限,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硬件建设、实践条件与现代化教学实践的需要仍有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特色专业建设是长期目标,需要在阶段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深化完善和提高

园艺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初步显示了办学特色。本项目获批后,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全面,指标更加具体,措施更加可行,成就更加显著。但是,特色专业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它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园艺产业发展而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我们将在完成本项目任务的基础上制订长、中、短期规划,制订年度计划,为把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不断推向新水平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俊龙,林江辉,胡锋.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9-61.

[2]王平祥,陈晓琳.试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142-144.

[3]林江辉,李俊龙,胡锋,顾南.建设品牌与特色专业,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南京农业大学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7(3):44-45.

[4]谭豫之,刘为民,白菲.中国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5):44-46.

[5]郑先哲,李文哲,冯江.特色专业建设中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98-99.

[6]司,武艳艳,孙志颖,邵宝健,杨学举,董金皋.“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2):161-163.

[7]廖明,黄大乾,姜峰,朱蕾.基于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8):111-113,127.

[8]刘辉,许慧.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73-74,82.

第6篇:高等农业范文

关键词:C程序设计;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实例教学模式;实用性程序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116-02

Study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C Program Design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IU Li-qun, WANG Lian-guo, HAN Jun-ying, LIU Cheng-zhong

Abstract: To resolve the flaw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teaching mode of C program design. It discusses new four teaching modes including project study teaching mode, instances teaching mode, practicable program teaching mode and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Its purpose is to resolv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oblems of C program design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computer program designing ability.

Key words: C program design; project study teaching mode; instances teaching mode; practicable program teaching mode;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1高等农业院校C程序设计教学现状

“C程序设计”是一种被广泛学习、普遍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的高级语言形式、低级语言功能具有特殊的魅力,是高等农业院校理工科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目前,高等农业院校C程序设计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3]:1)只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注重语言的语法学习,而忽视用软件作为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质。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自身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挥。3)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很差,只能理解例题以及相近似的问题,自己不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高等农业院校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

以上传统教学的弊端是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农业院校的特色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2.1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精讲多练,以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探索式地学习为主,以网站答疑讨论为辅,试题库在线测验为补充的教学模式。1)实行“精讲多练”,教师只作入门性的、重点的、带有启发性的讲授,而不仔细讲授细节,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用多媒体课件或其它各种学习资料进行自学,大部分学时进行上机实验教学,充分利用上机练习等掌握所学的内容。2)调整传统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在上课前先给每个学生,或若干学生一组,布置一项程序开发课题,该课题力求既结合生产实际,又能涵盖课程教学的要求。教师提出学生自学和开发、研究的进度,设计教学进程,让学生在课题开发的过程中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基础理论和程序开发的思路与方法,学期结束前完成该项目,其成绩记入操作设计分。3)上机教学时,教师跟踪辅导,根据学生上机操作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进度和深度,为每个学生打平时表现分,记入学生平时成绩库。4)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网站,网站的主要内容是:在线学习平台、辅导答疑论坛、在线考试试题库。5)参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题型,设置在线考试试题库,根据安排的教学进度,每个重要学习单元都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上机测试,达到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在线考试,现场打在线测验分,并记入平时成绩库。6)网络教学平台的辅导答疑论坛,各教师负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在答疑论坛发表见解的次数和见解深度,打答疑讨论分,并记入平时成绩库。7)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上机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又由在线测验分、答疑讨论分、平时表现分、操作设计分按照一定的权重构成。

2.2实例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C语言教学的弊端,提倡基于“任务驱动”的“实例教学模式”[4]。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实例讲授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把重点放在解题思路上。从开始就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解决的问题领域,从具体实例理解C语言的开发特点和程序总体框架,通过实例本身既学会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算法设计,又掌握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语句。即在C语言的环境下,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构建数学模型、设计算法、最后编程实现。

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针对性的实例。1)开始阶段设计的实例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C语言的总体功能和程序的总体框架上。2)在学习中间阶段设计针对某些数据类型或应用特点的实例、针对模块分解和组合的实例、针对算法分析与设计的实例等。3)在学习的后期进行综合课程设计,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3实用性程序教学模式

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如猜数游戏、身高预测、体型判断、洗扑克牌等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程序实例,并补充了代码风格、函数封装、流、程序调试、常见错误分析等现代程序设计必备的知识,重视在新形势下的新方法、新规则和新思想的传授,把程序设计领域最新、最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C语言中,着重培养学生无论以后在学习、工作中使用什么语言编程,都能灵活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能力。

2.4双语教学模式

作为程序设计语言,本身的语法表达采用的就是简单而含义明确的英文单词,语言的控制结构、语法关键词、数据类型、函数名称等都是采用英文单词表示。而C的上机操作环境均采用英文信息显示,如英文菜单、操作提示信息和编译错误提示信息等,因此计算机与英语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5]。在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计算机及程序设计方面的英文专业词汇,部分或全部教案采用英文形式,将有助于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和尽快熟悉、适应以英文信息为基础的软件开发环境。

3结束语

传统的教学观念以C语言语法为主,忽视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结合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创新教育为导向、深化农业院校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建设为目标,提出了四种新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实际的教学问题,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王方.C语言教学模式:“简单任务+归纳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3):112-116.

[2]刘彩虹,郭政,于建海,等.C语言教学探讨[J].信息与电脑,2011(2):113.

[3]王圆妹.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2):385-386.

第7篇:高等农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对策

作者简介:沈宪文(1972~),男,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1.3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1-88-02

一、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用人单位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学历、科研能力要求增高

目前,我国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用人单位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中低层次的人才需求则呈现下降趋势。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中,研究生供求平衡,本科生供大于求,而专科生则较明显地呈现出无人问津的现状。从科研能力选择而言,事业单位要求高端农业技术人才,企业单位要求具有熟练实验经验的毕业生。

(二)社会环境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制约

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首先就不得不面向农业生产的最前线,深入农田,走进农村。然而,越是基层,越是农村,越是欠发达的地区,其用人单位的人才引进机制越是不健全。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导致了对农业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和使用的忽略,也使得社会对农业院校的毕业生需求大打折扣。

(三)农业院校毕业生的择业观不科学

从就业地点选择上看,多数毕业生都希望到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地理位置好、生活待遇好的单位就业:从就业观念上来看,农业类毕业生在选择将来的职业时,首先考虑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等单位,而不是把乡镇、县区、中小型企业放在首位。这就反映出择业观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较大反差。

(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

如今用人单位不仅重视毕业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视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用人单位在选人时多持宁缺勿滥的审慎态度。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毕业生未能达到要求,并且由于专业限制,就业面相对狭窄。竞聘上岗相对比较微弱。所以很容易产生失败感和挫折感,更有学生自暴自弃。没有针对性,随意选择一份工作对待就业。

(五)大学毕业生就业信心不足

来自新华网的调查显示,50.5%的农学类专业学生认为其专业为冷门,很难就业甚至是无法就业,尤其是女生就业难度更大,72.6%的女同学认为将来从事不了本专业工作岗位。可见,农业院校学生在就(择)业过程中信心明显不足。一些同学为克服其专业和自身不足带来的影响,在自己的求职简历上大下功夫。实际上,在面试考核过程中,与自身能力大相径庭,也让用人单位愁眉紧锁,这些无不看出农业院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的无奈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疏漏。

二、农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间断性

高等院校具有阶段性工作特点,农业院校也不例外。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是从三年级学生人手,主要进行就业理论、国家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求职方面、面试技巧等指导;大学四年级,主要通过讲座、报告会、就业模拟招聘会等形式开展就业创业宣传。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严重缺乏完整性、连续性。

(二)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肤浅性

1、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科学性。目前,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注重理论讲述,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对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就业指导内容仅限于咨询与服务已不再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要,高校应提供全方位、多体系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培训。

2、就业指导形式比较单一。在农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一般以动员大会、报告会、知识讲座、就业专业指导课的形式向毕业生进行填鸭式灌输,缺乏对每个毕业生自身的特点进行专门化的就业指导,

3、指导方向存在盲点。农业院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忽略了农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实际利用价值。实际生产中,农业专业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对农科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根据各学科的特色,进行专一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优势,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与目标,只有这样,高校的就业指导方向才能走出工作误区。

(三)就业指导的辅导教师专业水平较低

农业院校中承担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基本由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的老师、学团老师以及各院(系)思想政治辅导员组成。多数老师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了解甚少,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也不够丰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党政机关管理体制上的问题,招生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不仅要负责每年招生计划的报送,高考信息的汇总,还要承担全国就业信息的收集、就业岗位的搜索、就业市场的开辟、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数据的上报等日常事务性工作,这就造成了指导老师无法在指导学生就业工作中进行深度开展和广度扩宽。

(四)就业指导观念偏激

农业院校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不是特别的高,所以许多高校为提高学校的一次性就业率而一直强调“先就业再择业”,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直接导致不良结果――不时跳槽儿,用人单位很是头疼,从而产生顾虑,望而却步,不敢吸纳应届毕业生。

三、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建议和途径

(一)政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保障

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不仅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制定更多的就业优惠政策,更要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农业基础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就业平台:其次,政府要高度重视和推进社会充分就业,尤其是重视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农业类专业人才,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继续解除毕业生户口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束缚,在档案管理和五险一金等方面给予相应的社会保障。同时,省级政府根据本省的特点制定毕业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激励大学生自行创业。除此之外,高校还应鼓励毕业生积极报考选调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就业,

高校毕业生不仅是社会现有工作岗位的竞争者,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开拓者。中央、省级、市级应对毕业生创业实体进行投资性的政策倾斜,积极地协助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产品销路等服务。

(二)更新择业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号召中国几亿农民要与时俱进,接收农业技术推动农田丰收。学校应为毕业生举办专门的农业招聘会。提供农业需求信息与服务。毕业生更应根据人才市场供需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规划。明确认识到大学既是培养社会精英,也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小型社会。

(三)高校要设计新型合理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1、高校要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进行全程化、理论化的就业指导,以便在大学四年中,更加明确学习方向。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提示学生应主动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价值、用途,讲解所学专业与将来从事职业之间的必然联系: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应集中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针对测评结果,进行一一指导: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就业政策、面试技巧、择业心理、就业模拟大赛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系统的、具体的指导使学生具有主动择业、资助创业的能力:针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应侧重于就业岗位的收集、各场招聘会日期的确定,求职技巧的掌握、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有关事项,就业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办理人事档案有关程序等。

2、有专门的辅导员老师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考核,并建立学生专门职业生涯规划档案,为学生量身订制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3、加强就业指导,建立健全专业化、系统化、特色化就业指导体系。从新生入手,通过科学的、专业的方法,进行引导,及时解决就业压力给学生带来的困惑,不断梳理学生的不良行为,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竞争。

(四)毕业生要培养献身农业的职业观

近10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就业压力日趋渐大,竞争日益激烈。农业类毕业生。尤其是女同学,更是受到严重的冲击。如果农业类毕业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择业观,对工资待遇、工作地点、工作环境要求过高,将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毕业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端正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式与政策,克服刚步入社会的初期困难,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丰富实验经验,锻炼综合能力,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解决就业问题。

21世纪,高等教育正朝着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道路发展,所以毕业生只有树立大众化的择业观、走大众化道路,才能在适合的岗位上有的放矢。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开发自己的潜能,渐渐地拓宽就业渠道,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保证自己生存问题。

参考文献:

[1]毛素琴,浅析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06):65-67。

[2]韩春霞,我国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2006,(16):91-92。

[3]赖李明,浅议农业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发展[J],农村经济,2004,(12):136-137。

[4]王浩,浅谈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08,(05):137-138,

第8篇:高等农业范文

目前,课程组师资结构合理,副教授以上职称占90%,获得博士学位者达到80%(含1人在读),老中青比例适当,平均年龄41岁。课程组拥有3个农业机械性能实验室,4个农业机械结构实验室和1个畜牧机械实验室,实验设备先进齐全。同时,充分依托兵团农业机械重点实验室、兵团农业机械检验测试中心、机电学院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和电气工程实验中心的优势资源,进行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工作。

2课程在国内外现状分析

《高等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干专业课。目前,国内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都开设此课程,并均为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如北方主要研究旱田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等;南方主要研究水田作业机械、园艺机械等;在东北,主要研究联合作业机械、粮食生产机械等。各个地区的高等院校,都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农机化发展特色,形成了以《高等农业机械学》为主干课程农机化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在新疆开设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的主要有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播种、风能转化、精准农业、旱田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等。石河子大学做为教育部和新疆兵团共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更加紧密结合兵团农业机械的发展特色,形成以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番茄生产全程机械化、特色农产品加工、节能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程、信息农业技术等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此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逐步融合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许多新材料新工艺也广泛用于农业机械。做为农机化工程核心课程的《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内容与体系也在不断充实完善以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发展的趋势,培养适应时展的农业机械专业高级人才。

3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

石河子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是自治区重点学科,《高等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干专业课。新疆是农业大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处领先地位。如何将学科建设的优势转变为教学优势,同时结合兵团的发展重点,将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推动兵团乃至新疆、全国需要的有用人才是课程建设与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一方面要从石河子大学农机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结合《高等农业机械学》的课程特点,精选教学内容,重点在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问题和新方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要立足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思路,提升学习和研究的专业高度。在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下全面介绍课程的基本概念、分析和设计的基本工具及方法,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科的前沿。结合兵团发展的重点,同时将与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农业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高等农业机械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科研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组教师应在科研的取向、课题的来源两方面下工夫。①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对农业机械典型部件进行分析和参数优化;②立足新疆“大农业大农机”的发展特点,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结束语

第9篇:高等农业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分绩点;学业预警

与“精英教育”时代相比,不可否认,大众化教育时代的生源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推进,在给学生更多自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指导体系,加之学生学习能力不足、依赖性强,学生因违纪、学业问题等延迟毕业、受学籍处理乃至被退学的人数持续增加。为尽快扭转此局面,各高校相继建立了学位预警制度,由传统的“事后处理型”向“事前事中预防型”转变,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一、学业预警制度的作用及必要性

学位预警与记过等处罚不同,他只是一种严肃而正式的提醒,目的是引起学生及家长的重视,通过学校、家庭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学生尽快步入正轨,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

(一)学业预警与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资格和学习状态及结果的认定。学籍异动是学籍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包括休学、复学、退学、转专业、转学、降级、延期毕业等。降级、退学、延期毕业等这些异动无法补救。但实施了学业预警制度,就会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中,那些“不近人情”的事会大大减少,学籍管理者的劳动强度也相应大大降低,可谓“双赢”。

(二)学业预警与教学质量

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达标,不仅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而且会给学校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学业预警机制为高等教育工作找准了切入点和根本点,既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必要工作,又是高等院校德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建立和实施学业预警机制,全方位的对学生实施“监控”,发现学生学业上、思想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协助、保护和干预,这样势必会拯救大批“后进”学生,促进校风、学风好转,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校的声誉。

(三)学业预警与“三位一体”教育

高等院校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绝大部分高中生都能升入大学,大学生层次结构复杂,学习质量下降,课程不及格比例增加,重修、补考现象愈加严重。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还在于家长认为孩子考上了大学,生活就有了保障,没了后顾之忧,直至孩子四年后不能如期毕业才发觉――为什么没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究其原因是学校没能在家长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家长对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中缺少了解,错过家庭对学生的最佳监管时期。学业预警恰恰承担了此任务。高校实施学业预警制度后,增加了家长管理环节,充分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学校、家庭、社会良性互动,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业修习过程中的不足与缺憾,使其端正态度,积极修炼自身综合素质,改变安逸现状,实现人生价值。

二、学业预警的内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设立了学位预警制度,但是,不同的高校因管理机制不同,预警的内容就有着细微的差别,现就以我校为例,阐述一下学业预警的内容。

(一)旷课预警

学校学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一门课程旷课超过8学时的,将会取消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因而通过考勤对学生进行旷课预警。由任课教师随时做好记录,单门课程旷课达到6学时或累计缺课(含请假)达到课程总学时的四分之一时,给予旷课预警。

(二)降级及退学预警

每学年第一学期结束时,不及格课程学分达到本学期应修课程总学分的二分之一者,给予降级预警;第六学期初,不及格课程学分达到所修总学分的二分之一者要给予退学预警。

(三)毕业及学位预警

第三学年初,有10门及其以上课程不及格者;第四学年初有6门及其以上课程不及格者,给予毕业预警,以便学生做好统筹,在最后一学期能修读完全部课程;第三、四学年初,未达到学位绩点者(各专业授予学位的平均绩点有细微差别)给予学位预警。

(四)修业年限预警

我校实行的是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校修读4-6年)在校学习时间达5年不能达到当年毕业标准、完成学业的,给予修业年限预警。

三、学业预警工作的落实

学业预警的工作是学籍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由学院领导、辅导员、教学干事、班主任共同完成。每学期补考结束后,由学院教学干事从教务管理系统中导出数据,分类整理,形成预警名单,然后送交到相关负责人手中,再由负责人填写《大学生学业预警通知书》并将其送交学生本人。(通知书原件由预警部门保存,复印件给学生)同时及时以电话、短信、QQ、微信等方式和预警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将家长这个“后台”搬到“前台”,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一”的信息交流平台,管理者全程跟踪,及时做好档案更新,为“改造”好的学生解除预警。此项工作应建立长效机制,不能流于形式,摆空架子,要把学业预警工作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使学校管理形成良性循环,已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学业预警并非单纯的信息沟通机制,而是一项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措施,学业预警管理应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助人成功的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积极作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共同用信心、爱心去教育学生,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一虹.大学生学业预警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29):176-177

[2]华金秋.台湾高校学习预警制度及其借鉴[J].江苏高教,2007(5):136-138

[3]李全玲.加强学业预警机制建立,完善学籍人性化管理[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9):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