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群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32-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竞争力。根据高职教学、学生、专业及产业就业岗位的实际,培养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经济增长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准确定位农业类专业群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农业类专业群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农业生产与经营需要,具备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经营、管理等职业岗位(群)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有较强的操作技能、经营管理水平的懂生产、会经营、能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培养规格 构建农业类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应始终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方面,培养三种精神,掌握四项技能。即围绕培养农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突出生产与加工两个方面;针对农业生产的需要,培养吃苦耐劳、扎根基层的敬业精神,善于沟通、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熟练掌握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四项核心技能。
创新办学体制
要建立专业理事会办学新体制 依托酒泉市农牧局,联合酒泉多家龙头产业,搭建“政府牵头,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实施”的多赢办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开门办学。构建政、校、企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并实施“一院两制”,即教学目标责任制,科研、生产、服务经济承包或股份制,为酒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提供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建设,使其成为信息反馈平台、质量监控平台、辐射带动平台和开放办学平台,整体提升高职教育水平。
创建并完善以“伴耕伴读”为平台,以顶岗实训预就业为模块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探索实践了“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四合一”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和“专业+公司”人才培养特色,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了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以“伴耕伴读”为平台,以顶岗实习预就业为模块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伴耕伴读”平台就是将学习与工作耦合在一起,工学交融、耕(做)读(学)一体;模块是指预就业岗位群。
开展全真情境教学,有效实践以“伴耕伴读”为平台,以顶岗实训预就业为模块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第一学期在校内完成职业综合技能课程和专业基本技能教学任务,第二、第三学期(含暑假),在校内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完成农业生产全过程,提高单项职业技能。第四、第五学期(5~9月,含暑假),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协岗进行农业生产管理工作,返校后完成学习内容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六学期,学生以见习技术员身份进入预就业单位顶岗实习。该模式的运行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学期制,取消了暑假,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安排教学,实现了学习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增加了学生的岗位锻炼时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
完善教学实验、技能实训、技术指导及顶岗实习的“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实验在基础实验实训中心进行,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技能实训在校内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进行,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技术指导实训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顶岗实习在企业生产基地预就业单位进行,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运行管理体系 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质量监控。以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为主,开展工学结合的运行管理研究,校企共同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方法,建立以院企合同化管理为主,以企业绩效考核为学生实习评价主要依据的管理机制。在实习期间,按照“八定”的工作要求(定岗位、定任务、定时间、定数量、定质量、定效益、定奖罚、定成绩)完成生产任务和教学任务,校企双方共同考核评价学生,根据评定结果,成绩合格者颁发企业经历证书,不合格者重修。
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并完善思想保障、组织保障、条件保障、机制保障体系,强化质量监控体系。注重“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功能,重点构建以过程管理为核心的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即实习期间的管理以学校为主体,考核评价以公司为主导,由学校、企业共建顶岗实训的质量监控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质量监控系统和人才质量评价系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为服务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实施岗位基础学习领域、岗位核心学习领域、岗位拓展学习领域教学创造条件,形成多元评价和校内、校外双重考核,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
辐射带动专业群发展
以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和畜牧专业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将种植、养殖、加工三个行业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农畜特产品加工技术、动物营养与料以及园林技术专业组成一个集合。由于专业群内的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围绕专业群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化,可以大幅度降低师资和实验实训设备等方面的投入,降低专业建设的成本。以专业群为基础,可以不断地调整专业方向,可以设计或增设相近的专业,以适应市场不同岗位的需要,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开展农业行业岗位调研,解构和重构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231”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农业类专业群“两体、三层、一主线”的课程体系。“两体、三层、一主线”课程体系是平行构建的基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岗位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分设人文素质、能力素质、行为素质三个逐层递进的模块,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分设岗位基础学习领域、岗位核心学习领域、岗位拓展学习领域三个逐层递进的学习领域。能力培养主线贯穿其中,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良好的核心能力。
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
多数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经历和积累不多,对生产实践知之有限,单独进行课程建设及开发必然定位不准;而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第一线专家虽实践经验丰富,对市场需求也掌握透彻,但对教学规律却不甚了解。由双方共同研究、制定课程建设计划,便可结合并利用高职教师与生产一线相关人员各自的特点,形成资源和优势互补,对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突破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模式。
突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包括“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两个方面。应重在内强“筋骨”,外引“活水”,共同构建示范性高职师资队伍,由以单一教师组成的队伍,转向由教师和技师按照技能实训教学要求比例组成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创新人才引进和聘请机制,强化“双师”结构建设 要引进具有丰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人才,以改变教学团队的结构,提高整体实力。
对校内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快速解决“双师”素质问题,优化“双师”结构 要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完善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对于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竞聘上岗等方面给予激励性政策,从而形成示范效应,不断激发教师自我培训、自我提高的积极性。
强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每个专业要确定1~2名德才兼备、学术水平高、专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社会教学资源整合能力的专业带头人,具体负责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骨干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清晰的课程开发思路、优秀的课程建设团队感召力,要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开发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突出技术名师建设 高职院校之大不在大楼,而在技术名师。所谓技术名师一是应具有高尚的人格、开阔的眼界、独立的见识、宽广的胸怀、积极的心态、容事的气度,体现出人格魅力;二是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过硬的教学能力,又要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并能不断追踪技术前沿,做到既能教,又能做,教做合一;三是要具有高超的协调能力和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真正成为引领教学团队不断进步的核心力量。
引企入校,共建共享,
深化实验实训条件内涵建设
以专业通用、资源共享为原则,整合实验实训资源,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使本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在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建立并实施“一院两制”,即教学目标责任制,科研、生产、服务经济承包或股份制,解决管理体制的后顾之忧。要引进甘肃昶荣园林有限责任公司在校内投资共建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并健全制度,高峰运营,促进校内实习基地良性发展。
校企文化融合,强化校风建设
通过政、校、企结合的长效机制的运行,使高职院校文化多元素相融,丰富多彩,建立充满关爱的人文精神及文明素质的校园。要让学生以一种感恩的心态面对社会,在实实在在的感恩活动中,学生更会有所触动,想到父母赚钱养家的不容易,从而感谢父母恩;感恩不仅是回馈,更是一种感激、乐观的生活态度。要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及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素质教育、精神实质教育以及深刻内涵教育。
要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的、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具体表现为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以及教师与学生要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学校还要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用基础教育塑造学生;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用理想教育鞭策学生;用挫折教育锻炼学生,用赏识教育激励学生;用爱心教育温暖学生;用协作教育团结学生;用礼仪教育亲和学生,用感恩教育感染学生;用责任教育督促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
完善毕业生就业体系建设
要以“分类指导,引导就业”为就业工作指导方针,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服务,在教学计划中专门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设立专门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工作指导小组,制定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方案和推荐程序。以学院与企业搭建的平台和推荐就业为基础,以自主就业和创业为主,构建毕业生双渠道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分类指导,引导就业。要实施毕业生使用情况跟踪调查,据此修改教育教学培养计划与措施。要通过定期对就业不稳、创业力不强的毕业生招回培训补课的方式,构建终身教育和服务体系。
有效开展社会服务,发挥高校辐射功能
全体师生要利用自身资源,服务当地农业生产建设,开展农业技术、种苗服务、兽医门店以及社会培训等,使学校与社会相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变化明显的培养效果
变化一:师生关系及社会关系悄然改变 过去学生只在学校实习,与社会大生产脱节,实习和实训内容少,时间短,实习结果只有教师的评判。理论与实习难以融合,不容易理解。另外,教师只管学生考分,片面地认为学生难教,教师的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形成恶性循环。以“伴耕伴读”为平台,以顶岗实训预就业为模块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在于克服学生高分低能、动手实践能力差的传统教育弊端,更重要的是环境变化了,师生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向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农户学习,定岗实训,实训结果与公司和农户受益产生直接关系,评判标准更真实、更有效,而且公开、公正,一目了然。学生可以提前接触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学习兴趣高,积极性大,理论与实训有机融合,效果好。使师生了解社会,使用人单位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了解学生。使社会关系发生明显变化,使学院真正成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基地。这种转变促使教师树立新的人才观与质量观,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创优势,以人才创品牌”的新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和专业群建设中。教师的观念转变也促进了学生潜质的释放。
变化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使学生认识到生产的艰辛,熟悉了工作环境,明确了专业目标和就业岗位,专业、行业、产业、学业、事业有机地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形成正确思想,美化心灵。有利于学生锻炼体魄,磨练意志,体验生活,了解国情、市情、民情,深化了解人生意义,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改造世界观。有利于学生调节心理状态,塑造完美形象。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大有改观。学生了解了生产过程,掌握了生产技能、技术,巩固了专业理论,增加了专业知识,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据统计,每门课程成绩平均提高了6.5个百分点)。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好教、好管、好就业的良性循环。
变化三: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 按照“平台+模块”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成为各大企业等用人单位争相订购的“抢手货”,就业形势十分喜人,每年呈供不应求的态势。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年底,就有多家农业企事业单位预订毕业生,有88%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签约。到毕业前的五六月份,毕业生更是一抢而空,甚至出现了一人可选择多家用人单位的喜人就业情形。学生熟悉就业单位和岗位,就业稳定性高,岗位和报酬提升快,就业质量显著提高。
变化四:办学的社会效果明显增强 我院2010、2011届两年农业类专业群的428名学生,通过“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一次就业率达88%。就业单位对学生表现的反馈普遍良好,部分单位反映学生表现优秀。陕西石羊集团和敦煌先锋种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我院的毕业生文化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过硬,又勤劳朴实,深受各部门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张晓华,等.略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的衔接[J].江西农业经济,2006,(3).
[2]彭世华.职业教育发展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3]王杰恩,等.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孙琳.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取向[J].职教论坛,2004,(2).
[5]卢宁宁.刍议“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行为教学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6-0026-05
一、概念界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工种的从业人员所能完成的工作范围越来越狭窄,工作内容越来越具体,因此协作变得更为重要。这种协作,不是简单的工种之间的组合,而是专业与专业的对接和整合。如何进行整合,不仅企业要不断进行探索,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机构也要努力尝试,不断探索,做好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
在教学领域,专业是指高职院校根据工作岗位的素质、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而划分的学业门类,也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中国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二)专业群
专业群的概念源于经济学领域中的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基于资源集聚的比较优势而带来的集聚效应、效率效应、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提高绝对竞争力,其目的是追求成本最经济、效益最大化。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教育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由其本质属性决定的。职业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其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模式由“规模式”走向“内涵式”,“集群”的概念也逐步由经济领域走进了教育领域[1]。
关于专业群的认识,目前存在不同观点,有的认为专业群是具有相似性和相近关系的专业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的组合;有的认为是围绕核心专业,将相近或相似关系的专业进行整合。按照专业相近或相似性组成的专业群,是由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或者若干个技术领域相同,或者若干个学科基础相近的专业(专业方向)共同组成。这种专业群强调是否拥有师资、实习实训条件等共享基础。围绕核心专业带动其他专业发展构建专业群的观点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跨二级专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能够形成合力,以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为目的而组成的专业集合,其专业群建设就是针对特色专业而进行的资源整合,有利于形成集团优势,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提高学院知名度[2]。
因此,关于专业群比较恰当的定义是:专业群是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3]。
二、专业群的类型
(一)双核心型专业群
双核心型是分别以两个专业为核心专业,形成如两轮马车式专业群,详见图1。这种专业群在内部形成两个小的专业关连性强、相互依赖的次级群。次级群之间形成竞争,能够相互带动,发展动力足,建设效果好。由于平衡发展的需要,专业能够共同发展,避免优势专业独占资源、非核心专业动力不足而发展滞后的现象。这种专业群的不足是教学资源容易分散,需要经常进行协调和沟通;而且由于竞争的存在,容易产生矛盾。
(二)单核心引领型专业群
这类专业群以实力强的重点专业为核心,将具有关联性的专业聚集起来,借助核心专业的优势,带动非核心专业的发展,详见图2。专业群内部,核心专业占有资源多,优先发展机会多,任务重,承担带领非核心专业发展的重任。但这种专业群内部竞争不足,资源分配容易不均衡,专业平衡发展的可能性小。
(三)单核心辐射型专业群
这种专业群有一定的历史积累,核心专业成熟,具有引领作用,发展受到重视,能够带动相关聚集专业共同发展,辐射专业宽,师资队伍、各类教学资源共享性好,平台型课程具有通用性,可带动后续相关专业发展,能够持续滚动,其辐射形式见图3。但这类专业群负累重,任务多,需要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四)协同发展型专业群
基于共同的工作目标,专业间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个工作任务,专业由于具有内在关联性,专业群中的专业处于相同地位,资源按照岗位及工序的不同进行分配利用,详见图4。这种专业群需要高度的协作才能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需要依托具体的企业或工作任务构建,对资源的依赖性强,效率高,目标明确。
三、专业群建设实践
(一)经管类专业双核心型专业群
依据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按照对外形成服务流、对内构建专业链的思想,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服务学院将现有的8个经管类专业集成在一起,形成基于企业价值链的专业链,并依据专业间的关联性,构建经管类专业群,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特色课程,形成了科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据价值链构建专业链的结构,如图5所示。图中的SME是专业群建设所依托的江苏省示范性平台——江苏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该平台为专业群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按照产业集群理论,通过专业间的整合与融通,实现资源共享,使专业能够共享公共资源、产生外部经济,降低成本,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专业群以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为核心专业,分别形成信息技术服务子专业群和商贸与管理子专业群,如图6所示。商贸与管理子专业群承担为顾客提供实体服务的任务,信息技术服务子专业群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群自身建设及能力的提升。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利用平台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的特点,将“江苏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真实的运营环境全程引入教学环境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螺旋式循环递进认知;以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以商业价值为设计基础,有计划、有组织地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商务项目的调研、设计、开发、实施、运营、总结等经营开发;打破专业界限,强调专业之间协同,专业与岗位需求协同,按照实际应用,安排不同专业学生扮演不同岗位员工,根据真实岗位需要进行教学指导,构建“真实情景、循环递进、协同集成”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专业群管理体制
打破专业界限,撤销教研室,将职能管理与项目化管理融合起来,以电子商务为重点专业成立信息服务技术教学事业部,以物流管理为重点专业成立商贸与管理教学事业部,事业部履行行政职能,倡导平行资源整合,各个专业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实行专业负责人制,教师按照自己的学科领域和专业倾向与专业负责人双向选择组成专业团队,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
3.深化校企合作
与行业典型企业合作,把握专业发展的脉络。如与江苏金蝶软件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金蝶讲堂”,聘请金蝶软件公司高级实施顾问为本专业群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和IT理论课程的承担者;与华东最大的灯具连锁企业南京创一佳集团合作成立“苏明学院”,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向与连锁经营专业纳入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合作开发相关课程;与深圳中诺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物流信息化研究中心”,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物流信息化实训平台;与中国电信天语呼叫合作成立“南信呼叫中心”。
(二)数控管理单核心引领型专业群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办学历史虽然不是很长,但多年来紧跟市场需求,改造传统专业,设置新增专业。学校根据数控技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以数控技术专业为重点进行建设,带动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其他几个专业的建设,已形成了以数控技术专业为骨干,以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为支撑的数控技术专业群。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改革。通过校企合作探索开发工学结合的职业核心课程,使学生通过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企业和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工学结合课程,提前了解学生,使人才的选择更有针对性。
积极探索和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意向,组织定向教学班,按企业要求组织教学。
根据各企业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确定课程设置,引入企业培训教材,改造现有课程,聘请企业专家举办技术讲座,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培养和考核学生。
导入双证书认证体系。在教学改革中,根据《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等行业证书认证体系的认证标准,对数控类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将相关的认证标准引入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使数控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经管类单核心辐射型专业群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云南省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结合学校背靠行业的优势,以及学校在云南机电行业及其相关专业研究和教学历史中所积淀的优势资源,通过专业群建设,实现以市场营销专业为龙头,带动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会计等相关专业的发展。专业群结构如图7所示[4]。
第一,专业群建设目标。构建以市场营销专业为龙头,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体系。市场营销专业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对整个专业群建设发挥引领和拉动作用,支撑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对专业群建设提供资源共享和支持条件。
第二,资源共享。利用现有专业的相关性,合理使用教学资源,降低建设成本,保证设备和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在现有实验实训室的基础上,利用与企业共建的形式,形成专业群实训教学大平台。
专业群内专业教师具有相互兼容性,能发挥现有师资的数量优势、结构优势和“双师”优势,在专业群内灵活调用、合理配置现有师资及其他教学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同时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使用率。
第三,课程建设。利用专业间的相关性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经验,指导其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共建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
(四)机械制造类协同发展型专业群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类专业群建设是围绕沈重集团的岗位需求,组建企业班,并将相关专业整合后,构建专业群。因为工程对象相同、技术基础相近或学科基础相似,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相同或相近,必然反映在共同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从2006年起,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类专业群与沈阳北方重工集团在多年校企合作基础上,联合培养焊接、材料成型、锻造、木型、热处理等岗位技术技能骨干,冠名为“沈重班”,实施“订单式”联合培养。沈重集团从入学新生中选拔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作为“沈重班”的学员,同时成为沈重集团预备员工。
1.“沈重模式”的实践
沈重集团在教学中注重企业文化教育,通过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岗位能力,传递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使命感和企业行为规范,并由此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机械制造类专业群在构建过程中,按照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从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出发形成专业群。
专业群在订单培养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利用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经过三年“沈重模式”实践,收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已有130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其中90%以上成为集团技术、技能骨干。目前,高职院校工艺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体基本上都类似于“沈重模式”,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要求,促进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并一定程度上开始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
2.专业群开放与资源共享
专业群内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相互补充,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可以不断整合优化,大大节省了教学单位在师资引进和培养上的支出。同时,专业群中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相似或相同,基本可以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这样就可以充分整合实训资源,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进而降低实践教学成本。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建设以来,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建设具有通用性的现代化综合实训中心,成为沈阳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业、现代服务企业员工技术提升的培训基地。
四、专业群建设建议
第一,要明确专业群建设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专业群建设不是简单地对教学资源和师资做加法,而是系统性的整合与优化。因此,专业群建设的前提是要对专业进行合理划分,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的专业才可以进行统一规划、协同发展,才可以纳入到同一个专业群。
第二,要建立专业群的有效评价机制。专业群建立完成之后,要对专业群进行评价。专业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资金、人员和社会资源,要进行教学环境建设,如果建设仅仅停留在硬件上,不能对内涵有所提升,专业群建设就失去实际意义。
第三,要杜绝“跟风”现象。有些学校师资队伍不合理,教学资源不充分,地方经济发展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进行专业群建设,不仅不能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还会造成不良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因地制宜,避免盲目建设;明确内涵,避免形式主义;把握原则,提高建设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瑞军,曲芳,赵丹.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2(1):1-3.
[2]黄雅娟.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探索[J].中国商界,2011(12):198.
[3]赵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6):3-7.
[4]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EB/OL].[2012-07-12].http:///gs/scyxtszy/ShowArticle.asp?ArticleID=39.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Specialty Clusters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DONG Shu-hua
(Nanj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Nanjing Jiangsu 210046, China)
【关键词】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策略;l展重点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8-0040-04
【作者简介】匡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党支部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一、建设“现代化专业群”的意义
(一)实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紧密对接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应当服务经济发展。当它落实到专业建设层面,必然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匹配,否则这只能是一句空话。实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无缝对接,靠的就是在宏观层面上进行专业布局的调整,使之与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现代化专业群的建设使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优化,不再被迫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无休止的重设与淘汰。
(二)降低专业建设成本,促进职业院校资源整合与优化
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使一些传统专业的优势丧失,造成大量相关设备的闲置,教学资源的浪费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专业群的建设有助于将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相关联,重新挖掘传统专业的应用价值,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另一方面,以往的专业建设常常从点上入手,花上几年时间探索、规划、建设一个专业,却发现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早已发生变更,导致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在专业建设中如何兼顾市场的针对性与专业的稳定性?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在于进行专业群的建设,将专业建设目标由机械的对接岗位转换为自主的衔接产业需求,通过确立“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两者的兼顾。相比以往分散的专业设置,专业群集聚了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具有滚动发展的功能。其依靠原有的专业师资团队和设备资源,不断调整专业方向或往相近相关的专业渐进拓展,能够减少专业再建成本。
(三)彰显办学特色,缓解职业院校间的专业同质化竞争
专业设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雷同化”现象严重。近年来,为了争夺生源,各职业院校都纷纷根据学生的择业意向开设专业门类,而这些门类都与一些热门行业相关,大都趋同。由此造成了各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门类新而不强、多而不精,犹如“万能超市”,但没有“主打产品”。事实上此举不但没有得到家长与学生的认可,反而降低了职业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导致大量办学资源的浪费。因此,进行专业布局调整,着重打造院校特色,集聚资源开办“精品专卖店”,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就是一所科目虽较为单一但特色卓著、举世闻名的院校,对职业院校而言也是如此,特色发展之路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专业群的建设正是形成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关键,它是落实职业院校特色兴校战略思想的具体策略。按照“扶强”“扶特”“扶需”的专业调整原则,优先发展的专业、重点发展的专业应是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特色专业,即专业群内师资力量强、办学基础好、社会需求大、有院校特色的优势专业。职业院校就是要通过建设若干个重点专业群,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提高院校知名度。
(四)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
工业化4.0、智能制造、互联网+……预示着又一个经济转型时代的到来,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培养目标上看,劳动力市场结构从“金字塔形”转到“橄榄形、纺锤形”,其需求越来越多的是复合型、智能化人才,学生所需要的不再是掌握针对某一具体岗位的硬性技能,而是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职业迁移能力与职业创新能力。专业群的建设淡化了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促进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此外,专业群建设注重结合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进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软实力,使学生拥有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因此,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特别是专业群集聚发展水平,是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建设“现代化专业群”的策略
(一)“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范例
1.政校合作式――上海职业院校进行“现代化专业群”建设采用的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即市政府引领、学校自主调整、专家团队审定。由政府统一组织、推进,各院校校长进行自上而下的梳理。每个职业院校不多于四个专业群,每个专业群内不多于四个专业。根据这一要求,由院校自下而上申报组建方案,专家组进行审核答辩,审核不过就要重新调整。其优点是在行政管理部门与基层实践部门之间形成了协商、对话的局面,有利于达成继续发展的基本共识。
2.校内合作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施行主任负责制、二级管理制、项目研发制。以跨学科项目研发为纽带,围绕项目的开展并联相关专业、整合专业资源、达成跨学科合作。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将核心型、拓展型、前瞻型专业结合在一起构建专业群,体现出专业群建设既要兼顾核心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关注未来人才培养的相关需求。
3.课程组建式――美国职业生涯群集改革(Career Clusters Initiative)以广泛的课程群集来搭建课程框架。美国教育署界定了16个职业生涯群,每个职业生涯群中又设置了2~7个职业生涯途径,形成了一个纵向的体现知识和技能层级的职业生涯群结构层级,即职业生涯群基础、职业生涯群途径和职业学生详细指导,它对应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三个等级:基础水平、必要水平和专业水平。根据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特点组建课程群集,由专业点建设换位到专业群的框架性、立体性建设,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
(二)专业调整的原则
1.“扶强、扶特、扶需”原则。
“扶强”是指扶持职业院校中具有明显优势和竞争力的专业,“扶特”是指扶持错位竞争的特色专业,“扶需”是指扶持培养社会紧缺人才的专业。根据这一原则审慎地决定各类专业是否要设置、是否要调整以及如何定位。对符合筛选条件的专业,进一步明确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其他专业都要考虑如何调整,或兼并,或停招,或转型。
2.坚持阶段性推进原则。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要“关、停、并、转”任何一个专业都不是一件小事,每一个专业在其所在院校都有一定的存在价值,都关联到一定的生源与师资队伍。如果没有一个可行的、有效的标准,一味地自上而下地推行,就很难实现合理化以及专业间的协同合作。在进行专业调整前要充分考虑各院校的实际情况,量力推行;要为学生的出路及教师的转型做好准备,阶段性地有序推进,不能急于求成。
(三)专业群的组建方式
1.专业性质一致性原则。
学科基础相同的若干专业可以构建成一个专业群。依据学科背景相似的优势,延伸与拓展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在该专业领域的综合素养,更宽泛地涵盖行业需求。如以经济、管理学科为基础的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可以构建成建筑经济类专业群。
2.产业归属一致性原则。
专业群的布局和调整应与产业结构相衔接。通过对产业链所需人才结构进行分析,构建与其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群体系。职业院校要把握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动态,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适时进行专业群的结构调整。特别是针对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根据学院办学实际,寻找、确定一些行业作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与依托,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形成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3.服务群体一致性原则。
专业群的设置应与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相一致。专业群的构建要考虑到相关工作岗位的设置背景,针对一系列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学生所接受的相关训练应结合企业岗位群的需要,并尽可能多地覆盖行业岗位群的必需技能。职业院校应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打包式”的立体化人才服务,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减少企业人才招聘成本,逐步形成相应的专业群。
4.互补性原则。
新兴专业的开设使传统专业的优势逐渐丧失,一些传统专业面临生源短缺、淘汰重组的困境。互补性专业群的构建既充分利用了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训基地等教育资源,又可以减少将原有专业重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这种方式使职业院校在适应市场变化的过程中能够用较小的成本渐进式地完成专业群的调整与更新。
三、建设“现代化专业群”的重点
(一)资源重组
一方面,重新优化整合院校实训资源。应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基础,按专业群分类组建实训基地,将分散的实训资源整合为共享型、开放型的专业化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实训运行成本,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另一方面,重组教学资源。按照以核心专业为主导、优势产业为基础、相关专业为补充的建设思路,对原有的教学资源进行重构。每个专业群都要围绕专业特色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将专业群内优秀的教学案例、相关专业讲解、特色专业点评等教学基本素材整合在一起,构建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
(二)课程重构
改变单一的专业课程安排,建构“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即由公共课程、专业群基础课程组成的“平台”课程和由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组成的“模块”课程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其中“平台”课程是针对学生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要求而设置的,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模块”课程是针对学生所必备的专业技能以及个性发展需求而设置的特色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建设应注重对学生通用能力与核心能力的综合培养,由单一型的知识传授转向复合型的能力培养。
(三)师资优化转型
专业群的建设需要教师能够承担多门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内容的跨专业交叉。师资团队的整体优化需要对专业群内的教师进行跨学科培养,使有不同专业特长、专业背景的教师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学习。职业院校应增加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拓宽教师专业教学的综合基础,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此外,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通过校企“互聘、互兼”的双向交流机制,产学研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专业群认同意识、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队伍,提升专业群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
(四)合作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一方面要满足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兼顾专业特色与就业市场需求。合作项目应与具体任务相衔接、以核心课程为主轴组建单元模块链,将专业群中的非核心专业与核心专业在课程设置、实验实训、师资等方面进行交叉融合。职业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联合企业与行业协会共同编制项目化实训方案,将专业协作围绕项目建设而展开。学生的技能培养与实践操作相衔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
(五)合作文化建设
专业群建设是一种系统化、体系化的专业设置模式。教师和学生不能只将其看成简单的集体重组,更应该对专业群形成内在认同。专业教师之间要相互探讨,相互借鉴,共同编排与重组课程,做好专业对接;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快速适应新的教育方式。师生群体要尽其所能,共同推进专业群建设。另外,要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一体化育人。这不是指专业群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简单契合,而是要企业参与到院校专业群建设中,协同制定专业群建设的人才培养项目。在职业院校中形成一种师生互助、校企共建的合作文化,为专业群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六)教学管理改革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上的意义。目前,全国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呼唤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从某种层面而言,加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经济的繁荣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打造出具有示范效果的商务英语重点特色专业群,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对于促进人才的综合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第二,学校改革方面的意义。建设商务英语特色专业群能够为学校打造出一批品牌专业,对学校的发展起到帮养性的作用,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亮点。此外,实施这一改革措施还能够对学校现有的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革,突出教学重点,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学校整个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而言,建设商务英语特色专业群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商务英语重点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上,都十分的模糊。每种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特点,实际上,商务英语专业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将学生培养为掌握现代化商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可见,商务英语专业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是非常强的,既重视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如果只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必然不高,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第二,英语专业的理论性和研究性非常强,如果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中忽视了“职业性”,那么必然会严重制约学生工作能力的提升。商务营销部门的工作性质在与外界的交往和商务往来上,实践性和专业性极强,虽然部分学校增加了国际商务课程,但是其教学活动仅仅集中在理论教学上,实践性不足,无法充分体现出这门专业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第三,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式还是就业方式上,并无显著的区别,但是从本质上而言,其层级是存在差异的。本科院校中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管理与其他的商务活动,后者则是培养实践性强,能够直接从事商务工作的人员,前者是后者的提升。但是,目前的院校并未将此明确的区分开来,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都相差无几,高校毕业生无法与高职和中职毕业生拉开差距。第四,在教学模式上,未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开展,缺乏社会灵敏度,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体系的构建上,都需要进行调整。此外,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上依然在参考本科英语专业,设置的职业训练与实践环节,占比并大,与学生日后的工作联系度也不高。此外,商务英语本身属于一门新兴课程,缺乏系统的大纲指导,致使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种种的问题,无法真正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第五,从现阶段高等院校的发展历史类分析,在以往,其在专业学科的建设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众多高等院校都存在扩张速度快的弊端,对于师资队伍的扩充稍显乏力,这种不成熟的师资必然会严重影响商务英语重点专业的教学水平。在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情况来看,其教师队伍大多是英语专业出身,虽然他们的英语水平非常的扎实,但是对于商务技能却并不够了解,即便是通过了考试获取了资格证书,也难以弥补其在实践方面的缺失。第六,长久以来,在高等教育的课程规划中,都是由教育部门来决定,但是,对于商务英语专业这门学科而言,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应该是以实践为主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密切围绕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开展。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企业是人才的最终启用者,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他们了解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方面的知识,此外,企业还拥有完善的设备和技术,有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就大多数商务英语重点专业的教学活动来看,企业的参与度严重不足,企业也无具体的政策性支持,学校与企业的互动主动性不足,致使专业课程的建设出现了一系列的障碍,学生缺乏岗位适应能力与新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建设实践
第一,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建设思路分析。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的建设需要以行业龙头为指导,政府财政部门需要予以适当的补贴,注重提升学校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注意培养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紧密围绕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求,重点开展商务英语重点专业群的建设,优化人才模式的改革和课程设置工作,建立起专业性的双师队伍,建立起针对性的实习以及实训基地。第二,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建设内容分析。在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上,需要重点立足区域地区经济的发展,辐射至全省优势行业,深入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专业中引入名师带头人、外籍教师、骨干教师以及行业专家,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为现代化人才的培养提供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同时,还要在学校内部成立起专业的商务英语资源中心,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商务英语语料库以及开放式公共平台,结合商务英语重点专业的教学需求做好“商务英语”、“综合商务”、“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翻译”等各个核心内容的建设工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项目导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改善现阶段的实习环境,建立起先进的实训中心,对现有的语言实验室进行升级。在建立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商务英语的相似就业岗位、共同学习环境需求,建立起共享性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将应用英语、经济管理、中文、英文系联系起来,注重商务英语与其他专业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教材设定之间的联系,循序渐进的提升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具体的建设步骤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其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时,需要注重相关专业的建设,加强与当地大型企业的联系,实现校企参与,实现循环式人才的培养,提升人才的综合实力。其二,做好相关产业的课程建设,商务英语需要加强与市场开发、应用英语、文秘专业的联系,共同努力确定好核心课程,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精品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其三,编写针对性的教材。学校可以组织专业性的商务英语教师根据各个专业的教学需求编制出针对性强的教材,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认证,共同来完成专业群教材的编写工作。其四,建立起重点实训基地。商务英语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的建设需要注重相关产业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教学活动提供实训基地,注重实践资源的共享。在社会服务方面,需要将商务专业的影响力充分利用起来,注重开拓专业群的各个方面,带动与之相关的产学研究项目的发展,为企业提供大量的综合性、创新性人才,为相关项目的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支持。
四、结束语
关键词:新常态;物流专业群;物流管理;物流金融管理
经济新常态是指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甚至低速增长的一种态势,此时经济结构需不断升级,需实行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增长。自2014年9月开始,物流业的发展表现为明显的“新常态”:从全年社会物流总额来看,2014年为210万亿元,2015年为220万亿元,只增长了4.76%,而往年基本都是增长8%。从行业发展结构来看,速递快运、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生活消费性物流增长快速,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升级;在增长放缓情况下,物流企业普遍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创新新的商业模式。物流行业要适应新常态下的要求,打造“主动适应、服务发展”的物流专业群显得日益必要。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
1.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诞生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推动高职高专教育的持续发展,规范专业管理,教育部2003年2月成立“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课题组,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研究工作的通知》(教高司〔2003〕8号文)。此时的高职专业的划分,其特色是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遵循了“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物流管理专业划分为一级大类“12财经类”中的二级类“1205工商管理”下的三级专业目录,其专业代码为120506,是“1205工商管理”下6个专业之一,自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正式诞生。
1.2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
2004年教育部教高〔2004〕3号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中,要求从2005年起高职高专教育的招生和统计等工作使用该试行的目录,而之前高职高专教育在校生仍按原专业培养至毕业。《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物流管理专业划分为“62财经大类”中的“6205工商管理类”,专业名称仍为“物流管理”,专业代码变为620505。但是,二级类中的“6205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变化却很大,如表1所示。以后的10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其专业名称及代码再也没有变化。
2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形成
2.1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的升级
作为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言,高职专业设置就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形势和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正式形成。以发展的观点来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形成就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产物。简而言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2.2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形成
从教职成〔2015〕10号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通知》开始,物流类专业群正式形成。不但成为二级专业类,并且有7个专业组成,分别为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物流金融管理、工程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这7个专业是在原来12个专业的基础上整合而来的。唯一新增的专业是“物流金融管理”;原属于电子信息大类的目录外专业“物流信息技术”和原属于制造大类的目录外专业“物流工程技术”正式调整进入“物流类”。由此,说明此次的高职专业目录调整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更符合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也是新常态下专业转型升级的结果。
3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建设
3.1新常态下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的时机
掌握人才培养具有天然的滞后性,这就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建设上需要具有前瞻性。在申报一个新专业过程中,教师团队会对社会需求和企业的需求作出广泛的调研与分析。若看不准某一专业人才需求的苗头,等到人才需求很旺盛的时候,再申报专业就晚了,这是因为从专业申报到学生毕业,最少也需要4年的时间。因此,要适应新常态下物流行业的发展,就要把握住物流发展的前沿及方向,适时申报新的专业,进而成为专业群。
3.2充分利用新常态下物流专业群的建设
基础建设一个专业群,需要经过充分调研、认真分析,打牢基础。以我院为例,现有条件下物流管理专业的各项条件是最扎实的。首先,物流管理专业是广西优质专业,也是学院建设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过程中重点建设专业,近三年,招生规模位于广西首位,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据麦可思对企业以及毕业生的调查,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满意度达到91%,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达到94%;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功能完备的中央财政支持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也是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已承办三次省级大赛,集装箱运输实务取得国家资源共享课项目,物流信息技术获得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等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还是课程体系建设,该专业都具有良好的基础,非常适宜打造成专业群。
3.3把握物流行业动态,适时申报新专业
在现有基础上,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一直在进行广泛而持续的调研,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质量、物流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调研、校外实习调研等等。笔者在近几年的调研中,发现物流金融管理和冷链物流管理领域对人才需求非常旺盛。新常态下,物流金融平台风起云涌,物流业与商贸业、金融业、制造业等“多业联动”,产业方面的合作也从传统的仓储、运输、配送等业务向集中采购、订单管理、物流金融、流通加工、仓配一体化等高附加值的增值业务、个性化创新服务拓展延伸,物流金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产品,物流金融管理为金融机构、供应链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业间的紧密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可以达到双赢目的。经济新常态下,物流金融管理主要包括发生在物流业务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租赁业务、投融资、信托、仓单质压、货物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是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通过近三年的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发现,在物流企业内部有36.78%的人员在从事与物流金融岗位相关的工作,最常见的工作岗位是会计、出纳、信托、抵押、仓单等票据管理与借贷、有价证券质押、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等等工作。因此,申报物流金融管理专业是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必需举措之一。
3.4适应新常态,整合既有专业,实现专业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物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则会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尤其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更是需要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当前,嵌入物联网技术的物流设施设备快速发展,车联网技术从传统的车辆定位向车队管理、车辆维修、智能调度、金融服务延伸。云计算服务为广大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好处。大数据分析帮助快递物流企业预测运力需求,缓解了“双11”等高峰时期的“爆仓”问题。2015年,由菜鸟网络牵头,国内主流快递企业全部普及使用电子面单,快递基础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加上国家发改委支持冷链物流、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诚信建设;交通运输部重视物流通道建设;商务部开展城市共同配送示范试点,商贸物流标准化、电子商务与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工信部加强物流信息化引导,开展物流供应链推进工作;邮政局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等等措施,都与物流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因此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趋于稳定需求的状态。结合这一现实,可以对现有物流类专业进行整合、转型、升级,从而形成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群。
4小结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放缓,势必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建设服务经济发展、提升学生就业水平的物流管理专业群显得日益必要。而基于现有专业基础、整合既有资源、适时申报新专业是现阶段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最好选择。
作者:吴砚峰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一、艺术教育专业课程群构建思路
(一)课程群设置的总体要求
课程群设置应以提高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综合艺术素质及适应能力为主线,改革培养模式,实行优秀选拔培养制度,采取分层专业教学,因材施教,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传统艺术教学主要是言传身教,忽略了许多现代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缺乏对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分析研究,缺乏对教学大纲的合理性调研,缺乏计划性和可控性,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艺术教学由于其独特之处,很难像普通教学一样,学生坐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艺术类课程主要是开放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马上将自身的反馈传达给老师,和普通教学只有通过考试才能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区别,老师可以随时通过学生的反应和接受程度,调整教学大纲。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教学就可以忽略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制定。
(二)加强通识课教学力度,强化专业,提高必修课教学效果
理论类课程群应是艺术教学与艺术活动的基础,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对基础理论、艺术概论、专业鉴赏等方面的理论以及中外艺术史、中外艺术教育发展有所了解。理论教学同专业课一样,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或各种实践活动中,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加深学生对中外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是十分有益的。学生对于本学科所处的环境与发展应充分了解,提高分析研究能力,拓宽知识面,扩充选修课教学门类,提高艺术文化素养,增加自修课学分课程;了解人文科学和边缘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加强实践环节,调整知识结构;增设艺术实践课,组建学院艺术团、民乐队、声乐队、舞蹈队,实现讲台知识与舞台能力的同步发展。与之相适应,学校应加快教材的建设步伐,重点加强通识基础课、舞蹈课、实践课程的教材建设步伐。深化实践课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将合唱、合奏、表演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排入课表。实行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实践互动机制,将实践领域扩大到中小学和社会服务的内容中。课时固定,场地固定,教师和授课对象则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作不同安排。
(三)课程群设置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可以在师范类艺术教育课程中设置现代音乐课程,其中包括现在社会上比较有前景的MIDI音乐、舞台灯光音响、小型电声乐队、录音技术等等。此类课程的开设,既满足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又为社会输送了对口的人才,还为学院本身创办了特色,一举三得。
(四)课程群构建对学校及教师的要求
教师应注重知识传授,加强技能培养,强化能力锻炼,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追踪社会发展热点,以较强的实力储备迎接教师教育市场开放的挑战。改革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学分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师生互选制度,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和互动选择权,教学相长,竞争发展,完善对教师、学生以及专业课程的评价指标,建立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书、课程群设置、教学基本要求等教学指导性文件应齐备,教学指导方案应有职业特色。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学生成为合格且有特长的优秀人才,促进其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
(五)课程群设置时应处理好的关系
艺术教育专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有许多尚未解决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在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在做好课程基本建设的同时,还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
1.艺术师范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从专业要求上讲,从事基础学校艺术课程教学的艺术教师,与从事艺术生产的艺术家有着本质的不同,艺术教师不但要求知识面宽,而且要多才多艺,了解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基本规律。而艺术家则不同,艺术创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个性,作为一名艺术家,不要求“宽”,而要求“专”,可以不了解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甚至相同艺术门类的不同流派之间也是壁垒分明。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艺术教师和艺术家的培养是根本不同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艺术师范教育基本上都是沿袭专业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招生到专业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这些环节在外在形式上与专业艺术院校几乎没有区别,只是在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方面比专业艺术院校稍有降低,艺术师范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几乎就是专业艺术教育课程的“压缩饼干”。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目标方面,片面强调学生某一项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种人才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素质教育”方针的顺利实施。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艺术师范教育违背了艺术教师培养的基本规律。
2.差异性与相融性之间的关系虽然我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但不同艺术门类在创作基本规律与传播过程上的差异,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特别是有关个别技能类课程的学习,在学习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冲突,有些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个别学生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这就迫使我们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差异性与相融性,各种艺术形式在什么层面上需要“合”,在什么层面上需要“分”。我们认为,在具体的技能训练方面还是要适当的“分”,在较高层面上要“合”。只有承认不同艺术的“差异性”,才能在尊重各种艺术形式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综合,只有充分承认不同艺术门类间的差异性,并在合理“分”的基础上“合”,才能做到真正的和谐与融洽。
二、艺术教育专业课程群的基本构成
艺术教育专业课程群的构建的重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艺术鉴赏能力,注重开发学生的艺术创新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提高艺术综合审美能力和全面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高等教育对象的大众化,并不是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降低,而是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艺术课程群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以及专业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学校如何设置课程群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发掘学生的潜在悟性,弥补学生的文化素质方面的欠缺成为学校教学的根本目标。学校应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课程群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以综合艺术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利用各门艺术创作基本规律与传播过程共通性的特征,开设出具有新技术内容的课程群。课程群的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大的类别:专业技能类、专业理论类、专业文化素养类和艺术创作研究类四类,按照专业必修、专业限选、专业选修和专业拓展四个模块开设课程群。高等学校既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又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要重视和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管理和研究,逐步使艺术课程精品化和教学规范化,狠抓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艺术课程。
(一)专业技能类课程群
作为艺术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是必须的,教师技能的高水准示范是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直接诱因。以音乐舞蹈方向为例:声乐、钢琴、弹唱、舞蹈创编等是专业技能课程群的框架,这类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艺术的独特表现方式(比如听觉、视觉、形态等),使受众直观地感受艺术的魅力所在。当然,我们并不是把几种艺术学科的主要技能课程简单地叠加,因为技能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简单的叠加只会使学生疲于应付,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而只会适得其反。以一种艺术门类的技能课程为基点,在实际课程教学环节中,融入相关的其他艺术表现手法,使艺术作品更具表现力和审美情趣。技能课程群的建构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二)专业理论课程群
专业理论的学习是学生是否从匠人成为专家的关键所在。学生对基础理论、艺术概论、专业鉴赏等方面的理论以及中外艺术史、中外艺术教育发展都应有所了解。理论教学同专业技能课一样,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或各种实践活动中,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加深学生对中外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是十分有益的。当下,有些院校对艺术理论课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教学中存在重技能学习轻综合能力培养的现象。学生对于本学科所处的环境与发展缺乏了解,缺少分析研究能力,知识面狭窄,不懂相关艺术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造成技术表现单一、僵化,只有形式没有内容。
(三)专业文化素养课程群
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打破传统的单科教学模式,以某一艺术学科为主,同时了解姊妹艺术学科和本学科的普遍联系,为艺术表现和艺术创新积累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元素,这是关键所在。通过课程群的相关课程的开设,能让学生逐渐感知艺术表现殊途同归,艺术的审美特征是一致的,认知的提高能激发其创造与表现的激情和能力。
(四)艺术创造和研究课程群
长期以来,我国的本科生的创造和研究能力一直处于低位,艺术生更是如此。其主要原因在于忽略了创造性课程的开设,有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实践类课程,本科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少之又少。艺术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充分重视创造性和研究性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找到艺术创造的灵感。
(五)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群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群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88-02
1高职院校专业群思想产生的理论根源及含义
专业群思想理论源于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一词对集群现象进行分析,并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含义。他指出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同时,迈克・波特还把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引向了新的领域,从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到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
将产业集群理论应用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就产生了专业群这一思想,目前学术界对专业群的概念普遍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专业群是指由一些工程对象、技术或者学科基础相同或者相近的若干个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另一种观点认为,专业群“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跨二级类的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之间的依赖和促进,形成合力,以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目的而组成的专业集合”。从这两种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专业群具有如下特征:(1)专业群是由与某一行业相关的多个专业所建立起来的,各专业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从学科建设和教学角度来看,各相关专业的聚合便于学术交流和探讨,有利于学科专业的发展,在实训室建设、实训设施使用上可以资源共享,对提高高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和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2)专业群需要有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 “双师型”教师团队来培养和开发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3)专业群对于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形成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形成特色专业和品牌优势,提高高职院校知名度和竞争力。
2产业集群理论指导下的专业群建设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提升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竞争力是在学校领导和教师长期的不懈努力下,在大量的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在“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和培养过程中,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中,逐渐积累建立起来并不断得到提升的。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教育要突出职业的特色,也就是职业专门化,这是职业院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生产、服务和管理领域实践人才为根本目标的,强调的重点是技术性和应用性。高职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高职教育要求它所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必须具备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结构。因而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也就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需要来进行设置和建设,结合具体行业的需要确定职业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规格和课程设置;然后,再据此在课程、教育方法和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不断发展的行业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2)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师资力量以及办学条件是提升职业院校竞争力的基础。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解决区域就业的供需矛盾。要顺利完成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1)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合作,订单式培养”之路。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对学生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既可以解决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有限、实习场所不足,降低职业院校对于专业实训场地建设的投入成本,又能够保证高职学生能够得到实践生产一线技术的机会。2)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具备“双重身份”,即传授知识的老师和具备较高技能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设计和改进职业教育的学习方法,将更多的技术、技能资源整合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加强专业群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专业群可以由同一学科体系的相关专业构成,也可以由跨学科的相关专业构成,专业群中的相关专业和学科可以共享实训基地和师资力量以及其他配套的教学资源完成实践性教学。通过专业群的建设可以形成职业院校独特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
2.1有利于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确保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即同时具有教师系列和其他职业系列中级及以上的职称。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应该是那些既具有高等学历,理论功底扎实,又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的专家,但是这些专家在企业内往往又是身居要位或者技术强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到学校教书育人。所以,职业院校更多需要自己培养和集聚教师资源。通过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内会保持相对稳定数量和质量的师资,再加上专业群内各专业和实践体系的相对稳定,利于建成实力雄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2有利于营造科研氛围,提高高职院校学术研究水平
利用专业群相关专业和师资集聚的特点,群内教师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和交流专业建设、专业技能等各方面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提高高职院校学术研究水平,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编写具有本专业特点和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的教材,既可以解决现有教材与教学相脱节,不能充分的服务教学的问题,又可以提高专业实力,夯实专业基础,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2.3有利于建设和使用实训基地,资源共享,降低实训成本
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就在于突出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训基地的建设,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在实训室建设完成之后还要不断地更新、维护和维修。如果基于该实训基地的专业人数太少或者过于分散,一方面会导致建成的实训基地不能充分利用,存在实训设施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会降低实训室建设的热情,影响到实训教学的质量。通过专业群建设,则可以将分散的相关专业进行集中,同时也将分散的实训进行集中,便于实训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充分利用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4有利于建设专业群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增强市场适应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为满足新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对从业人员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需适应行业的这种变化,否则,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对新技术、新行业不能胜任,无法服务于产业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专业群建设,通过专业群集聚的师资力量和实训基地等多方面的优势,加强专业间以及专业内的相关学科优势互补,不断调整专业方向,适应社会对专业技术的升级改造,形成经得起实践考验的强势专业,保证职业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赵鹏飞.浅谈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
[2] 应智国.论高职核心竞争力与专业群建设[J].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5(2).
[3] 闵建杰.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4] 刘家枢.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的重要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2008(7).
关键词:区域产业;高职院校;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243-02
2015年,我国根据“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编制并新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把747个专业划分为99个二级类、19个大类。这样的分类实际上强调了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以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为岗位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完善,高职专业群与地方特色经济产业已经形成了互相依托、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有利局面。
一、专业群的概念及构建高职专业群的内在必要性
(一)专业与专业群
专业是高职院校以及高等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划分职业领域类目的最基本单位。专业的设置以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前提,当雇佣市场上对某种专业人才有所需求时,就自然催生出以这种人才需求为服务面向的专业设立。专业群是由专业的概念衍生而来的,它的提出和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受产业集群理念的影响。专业群具有专业的基本特点,但不能把其简单的与专业的概念划等号。专业群的建设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是以高职院校的一个或多个重点、优势专业为核心,吸收其他“具有相同的工程对象和相近的技术领域”的专业,形成的一个有重点、有核心、有清晰结构的系统的协调发展的专业集群。简单地说,专业群是面向某一特定行业设立的一类专业。
(二)建设和发展高职专业群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高职专业集群的建设能实现教学资源的统一,包括师资队伍的集中,教学设备的公用,以及专业课程的部分重合。在有效节约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还有助于完善教学系统,丰富教学内容,简化高职院校的行政体系。如果专业过于分散,不但会造成冗乱的教师结构,还容易导致在重复性教学设备上投入过多,出现教学资金不足,甚至无法完成基本教学的可能。
第二,高职专业集群的建设能更有效地发挥高职院校核心专业的优势,为区域产业的发展繁荣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后备。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化是以一个或多个基础较牢固、历史较深远、师资较雄厚的优势学科为核心的,通过集约化办学,可以带动其他较弱势的学科,提升弱势学科的办学质量,达到以强带弱、各学科各专业全面均衡发展的稳定格局。
第三,高职专业集群的建设能够赋予高职教育以灵活性迅速适应我国变幻莫测的产业结构变动的需要。我国正在迈出产业结构与优化的步伐,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会不断产生新的岗位需求甚至新的行业,如果专业设置过于分散,就无法集中优势教育资源,过细的专业划分无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难以适应人才要求的变化。只有建设和发展高职专业群,把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实现专业与岗位的对接。
二、区域产业发展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要求
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定位一直是“为地方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专业群的建设思路必须要参考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思路,从我国现行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大方向来看,高职专业群的建设必须遵从以下三点原则。
1.培养更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转型变化。我国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劳动力导向为主,而是更多地向往高素质、高技术人才。近年来,中高级技师在就业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天价月薪”难招一名高级技工的社会现象频频发生,我国高科技产业正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缺口。这实际上是由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人才观念尚未转型,劳动力素质未能跟上经济转型的步伐。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这决定了技术和人才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承担起特殊时期的社会责任,加快转变教育理念,更改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争取迅速弥补上高技术人才的缺口。
2.延长专业人才培养链。我国应该根据特定产业运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实现人才培养。区域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我国一段时期内政府的宏观经济、政治政策的指向标。高职专业群的建设必须为岗位需要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例如,我国制造企业的业务领域逐渐从过去的仅专注产品制造业延伸到现在的“一条龙”业务链。许多制造企业不仅负责产品的制造,还相应地增加了前期的产品设计与研发环节和后期的销售与售后服务环节,把“开发、生产、销售”三大步骤合三为一,有效地避免了企业的依赖性,使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具备更多的活力和动能。因此,作为旨在为区域产业输送实用性人才的高校,在专业集群设置上必须从企业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相应地延长人才培养链,以满足我国企业在产业优化新阶段的新型人才需求。
3.培养更多的跨专业人才。关于专业集群的概念,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一些学者认为,专业集群是以某重点专业为核心缔造的有关此类学科的庞大的教学体系。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专业集群的建设需要把不同领域的学科、专业融合在一起,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多项知识技能的稀缺人才。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可以诠释专业集群建设的内在精神。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产业与产业间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对跨界人才、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极为旺盛。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将成为大趋势,也许在未来的几十年,高素质、掌握多学科知识的跨界人才将成为雇佣市场上的主力军。
三、以区域产业发展为服务域的高职专业群建设路径
1.高职院校依据区域产业人才需求特点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首先,高职院校需派专职人员实地调研区域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深入第一线,深入各企业,对现阶段各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所需人才的规模有个明确的了解。还需要高职院校对将来可能产生的人才需求、稀缺人才类型做出准确的预测。其次,要针对调研出的结果合理地进行专业定位和课程设计,意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甚至跨专业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企业的要求。最后,还应该充分发挥高职教学实践性强的教学特点,构建一个综合、完善的专业群实训教育平台,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
2.加强高职院校与周边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实现校企合作机制,能够把企业和学校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由目标企业派专员协同高职院校一同进行专业群的课程设置,更准确的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表达出来。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在高职院校设立定向委托培养机制,以获得更多为企业专门打造的合适人才。另外,企业一般相比学校拥有更多资金,如果高职院校能够寻求周边企业的合作,就势必在教育资金上能够取得巨大的保障。企业可以同学校一同建立专业集群实训平台,购买现金教学设备,甚至可以允许学生进入企业实地培训,这样大大减轻了学校的压力,也提高了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推行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化,集中优势资源。建立区域专业集团化办学,是教育体制改革下的一次全新的尝试。其具体做法为:以城市为单位,设立特定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如常州市制造业职教集团。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是以几所主要的行业高职院校为核心,以共同发展、通力合作、更好地培养人才为己任而建立的教育组群,其建立可以发挥各院校的特有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通过联合办学、经费共享、建立公用教学区、实训区,达到对学生真正的多层次、系统化、跨行业教育的目的。
4.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应该鼓励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向专业集群化方向发展。相关主管部门参与指导通常会避免高职院校在建设专业集群化时走弯路,有着提升效率、合理分配资源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承担起重点学科的甄选工作,选择一些具有办学特色、基础设施和教师资源优秀、办学水平高、毕业生素质被用人单位认可的高职院校,引导它们有意识的去建设以自身为核心的专业集群,并且,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总调控师”,能够更加便捷地协调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确保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5.高职教育的稳定性与灵活性都要考虑,遵循适度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教育也是如此。虽然说专业集群化可以提升高职教育面对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能动性,但高职教育整体的稳定性也十分重要。优质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经验的积累,没有稳定、长期的经验作后盾的教育是只能说是片面的,因此在高职院校建设专业群的过程中要量力而行,不能指望“一口吃一个胖子”,要从实际情况和客观环境出发,在稳定性的基础和保障下尽量创新,尽量追求专业群结构体系上的灵活性。
四、结语
专业集群的内涵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特定高职院校内具有相关基础的专业集约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是指高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通力合作,形成区域产业职业教育集团。企业提供实训平台和人才培养指标,政府实行宏观上的指引和调控,三方均做到有秩序的运作,分别发挥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专业集群的作用,为区域经济提供高素质、高技术的优质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朱涛,李荣兵,吉智,周天沛.基于区域经济产业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索――以徐州制造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4).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群;设置;成果
高职培养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而高职必须根据职业的需要设置专业。那么,是否市场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开设什么专业呢?事实上,即便是高职院校也不可能随时、不断地调整专业设置。关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专业群的设置和建设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下文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展开讨论。
我院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特色不明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3年这一段时间内,我院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的就业情况和教育部专业设置目录等,在电气自动化类专业方面涉及较多的专业,例如,工业企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气技术及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现代应用电器与电子、电气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不断变化与调整使得专业改革和建设目标不明确,难以积淀形成专业特色。
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专业的适应性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经常变化。而且在现代社会,人们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适应岗位变动的职业迁移能力也是高职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院原有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方式就很难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
办学效益不高从1995年开始,学校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增设比较迅速,例如,机电一体化、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楼宇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等。而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往往面临较大的教育投入问题,而这一时期也正是院校建设的重要时期,资金、师资队伍成为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同时,各专业的独立建设难免出现重复投资,资金利用率不高,缺乏专业带头人,师资队伍不合理等现象,从而加大了专业建设的成本和办学成本,使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降低。
我院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及其设置
我院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是指与机械、电气、电子等各类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职业群相对应的,有共同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关联基础的相近专业。
设置原则(1)有共同的行业基础或行业背景。从校外来说,是依托于现代制造业中各类典型的机电、电气、电子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形成的一类相近专业;从校内来说,我院是一所信息类学院,长期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办学,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长期办学积淀的物质基础、社会关系基础和文化基础为专业群的设置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有共同的课程内容。专业群由于面对现代制造业中大致相近的职业,例如电气设备安装人员、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装配人员、计算机与应用工程技术人员、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人员等,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反映在课程上就是不少专业群有共同的基础课程平台,共同的核心课程或者共同的实验实训课程。(3)有共同的实验实训设施基础。由于专业群有共同的技术、技能基础,有共同的课程,在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上也必然有大量的共用设备,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实训项目是共同的,这对于专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4)有共同的师资队伍。专业群的行业背景一致,理论和技术技能基础相同,需要的实验实训设施相近,师资队伍相应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共同的。这样,在专业群的基础上,必然形成师资队伍专业群落,形成电气自动化类专业建设的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5)有核心专业。在依托行业建设的专业集群中,江苏省特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处于核心的地位。该专业的办学历史长久,积累的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社会影响广泛。核心专业成为凝聚专业群的核心。
设置的方式以核心专业为骨干,以核心课程群、核心技能群为基础,以专业方向适应该行业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设置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是培养社会所需的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人才的有效办法。以专业群为基础,可以不断地调整专业方向,或者一个专业基础设置,多个专业方向,也可以设计或增设相近的专业以适应市场的细化需要。此外,专业群为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共同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在一定行业范围内的职业迁移能力。我们以行业为背景,以所面向的就业职业群为标准,结合我院的办学条件和优势对专业进行设置(见表1);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设置课程体系,明确专业核心课程群、技能群和专业方向课程群(见表2)。
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建设的成果
以核心专业的建设带动专业群的整体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作为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于2005年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三等奖,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同年通过江苏省信息产业厅教改试点专业验收。
以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保证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核心课程群中的《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等三门课程荣获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主编及出版教材共12种,校内讲义32种,其中《电机与电气控制》与《机械设计基础》两部教材设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有三个多媒体课件获省级奖励。
以专业方向的建设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通过不断地调整专业方向,或者对一个专业基础设置多个专业方向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同时,专业群为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平台。
以实训室建设为主,完善实训配套建设体系通过专业群的建设,我们还十分重视实训体系的配套建设,学校累计投入近一千万元,建成了较为完整、先进与稳定的实训体系,包括电工电子实训中心、自动控制实训中心、电子设备实习工厂、机电实训中心等,以满足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核心技能和专业方向能力培养的需要。其中,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江苏省首批基础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和自动化实训中心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以高水平师资建设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群教师团队建设成绩显著。教授、副教授占35%以上,博士、硕士超过50%,其中包括江苏省级教师1人,省级学术带头人1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6人,省“333”培养对象4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1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国家级专利1项,5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5项通过市级鉴定。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近四届学生的职业资格考核通过率达到98%,其中高级工通过率达到30%以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8%以上。近两年的社会调查显示,企业对我院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0%以上。近五年来,学生荣获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江苏省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2项、江苏省机械器人大赛一等奖1项,江苏省首届职业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有着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优势。实践证明,这是适合高职电气自动化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