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生护理范文

护生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生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生护理

第1篇:护生护理范文

1·1不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理服务应以病人为中心,各项护理操作应因人而异,但现行的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却基本上是以技术为中心的。在护理管理和教学中,常把技术训练考核、评比、竞赛作为一种激励手段,鼓励护士(生)按书本背书,按流程操作,却缺乏把训练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措施。如为卧床病人更换床单,目的是为病人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床单位,可是在质量标准中的要求却无法看出以病人为中心,如“中线不正扣5分”“一角不平紧扣4分”“小动作多扣4分”“动作敏捷,10min内铺好”,这种考评标准势必引导护士(生)在更单时只重技术不重人,只图动作快,不顾病人舒适与否。于是在考核中出现许多护士(生)从头到尾一言不发,翻身时快速将病人翻来挪去,而不管病人是带引流管的还是有伤口的或骨折固定的。结果是更单完毕护士满头大汗,病人一脸痛苦和抱怨;又如导尿操作,规定男病人用棉球10个,女病人用16个,连第几个棉球擦何处都有硬性规定,棉球数量不对要扣分,擦洗顺序错误要扣分,这显然偏离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临床上需导尿的病人病情不同,会阴清洁度相距甚远,要清洁干净,擦洗的次数、顺序,棉球的数量肯定难以一致。现行评价标准未考虑临床实际的千变万化,导致训练考评与临床脱节。许多护士在考场上干一套,在平时上班时又一套,说“如果都按考试那样做就没法干了”。

1·2不能适应开展整体护理的需要整体护理要求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把服务对象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护士在技术操作时,须主动考虑患者各方面的需要,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但现行的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却忽略了这一重要方面。操作前未考虑病人对这一操作的认知,操作中,未观察病人的反应,操作后,未评价病人的满意度。用这些考评标准去评价护士,就可能出现病人不满意的护士得分高,因为她不管病人的心理需求,麻利快速地完成了操作,而耐心询问说服的护士得分反而低。实际上,在开展整体护理中,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护理经常是综合起作用的,护理操作仅仅是护理服务的一种载体。对护理操作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应是病人的满意度。

1·3不利于培养护士(生)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现行的操作考评标准按各项操作流程编制,它能帮助学生学习和强化记忆,是护士(生)学习操作技能的指南,其作用毋须置疑,但由于它十分强调正规和统一,容易使护士(生)虽严谨但不灵活,虽规范但无创新。如有的护生见习中看到临床各科护士贴输液固定胶布方法不一,竟无所适从;有的护生到医院实习后遇到一次性导尿包不会使用,个别人竟把其中的碘伏棉球误为“咸菜”。认真反思一下,多年来护理队伍的创造力不足,应该说与护理教学及考核中过分要求统一答案,统一标准,统一步骤有一定关系,使护理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聪明才智被刻板教条逐步取代。

1·4不利于提高护士(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现有的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及可操作性,因此至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它未囊括护士在操作中的语言、举止仪表,不能反映护士(生)的沟通能力。因此,尽管在训练中反复要求护生注意语言沟通,操作前要解释,操作中要说明,操作后要交待,但仍不能被护生所重视,“哑巴”护士时有所见,即使是开口,也以应试模式出现,照搬老师的课堂用语或教学录像片上用语,如给病人作青霉素过敏试验,不论“病人”是老人还是幼儿,不论有无文化,都一律问“你对青霉素过敏吗?”显得十分生硬死板;假如病人反映治疗效果不好,不想打针,护士(生)就束手无策;在操作过程中需病人翻身,挽袖,屈腿等,均是“动手不动口”,没有相应的语言配合;操作中对病人的痛苦表情也漠然置之,毫无觉察。上述这些问题在操作考评标准中都不能得到反映。

2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在1995年护理专业系列教改的同时,大幅度对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及考评方法进行了改革。

2·1设立新的操作考评标准考评标准是对被考评者行动的指挥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上述弊端,我们重新设置了一套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标准”由三大部分组成:技能指标(70分)由原考评标准中科学合理的部分组成;态度指标(15分)包括仪表举止、表情语言(含操作前、中、后);整体印象(15分)包括病人的反应评价、考核者(教师或护理管理者)的总体印象、结合病例针对性提问等。

2·2改革旧的考核方法过去的操作考试,确定考核项目后,操作对象或为模型或为同学,对方的条件固定不变,无法体现病人的千变万化,一方面使学生“目中无人”,无法培养其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另一方面也无法训练和考察其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常常是整个操作考场寂静无声。现在,除“无菌技术”外,其余操作均设模拟病例,即确定考核项目后在进行考场时需再次抽签(病例签),确定该护士(生)是为一个具体什么样的病人输液、注射、导尿……如导尿术,“病人”或为尿失禁,或为尿潴留,或为术前留置尿管;更单的病人有的带有胸腔引流管,有的带有留置导尿管,有的上了骨牵引;“病人”的身份有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等,年龄有老有小。“病人”不同,则称呼、解释、交待甚至某些操作手法都不尽相同,每个考生遇到的“病人”及设置的干扰因素均不相同,迥然各异的情境促使考生面对具体的病人去思考,去沟通,去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第2篇:护生护理范文

【关键词】 护理带教;注重;能力培养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护生完成学业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培养护生进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护生在临床护理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理论基础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已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准备和过渡阶段。护生的素质与护理带教息息相关,其实习效果如何,与将来是否能迅速独立工作、做一名合格的护士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护理带教中应重视护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1培养护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病情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敏锐的观察力是获得患者有效信息的前提,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病人病情的细微变化,疾病恶化的先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病人不良的心理等都需要护士去及时发现,为早日确诊、正确处理、及时抢救、预防并发症以及制订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所以,护生从一开始就要有意培养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带教者也要经常不断地给予指导帮助,引导护生去多看、多问、多想,以提高护生的观察能力,为护生将来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护生进行资料查询,通过查询过程培养其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护生学科知识面,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记忆,使护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质的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护生自觉规范自己的专业行为,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工作中,鼓励学生做到大胆、细心。要求学生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让学生多操作,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护生护理文书的书写能力

护理文书是护理服务过程的文字反映,也是发生护理纠纷时重要的法律文件。因此要求护理文书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每一位护生都要从执法的高度看待护理文书书写,以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和求实的作风对待护理文书的书写。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和民众关注的问题,医疗文书的质量往往会影响到医疗纠纷的结果。因此,在护生的实践过程中,带教老师积极组织护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与法律的关联,体会到法律的神圣和尊严,让学生反复练习护理文书的书写,严格把关,坚持客观、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强调医疗文书不能丢失、涂改、隐匿、伪造或销毁。使护生增强责任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及安全意识,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防范护理风险。

4培养护生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是协调和处理护理实践中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护理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带教教师应注重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带教中,教师应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护生与人交流的方法及艺术,通过开展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等锻炼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启发思维能力,使护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情感与信息交流。在为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鼓励护生多与患者沟通,体会护理工作的真正内涵,从中学习沟通技巧,消除护生紧张心理。提高护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为临床实习创造好的实习环境,从而促进护生进一步学习知识和技能,使护生全面发展,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

5培养护生抗风险的能力

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在护理带教中贯穿法律知识教育,定期组织护生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工作职责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组织相关内容考试,加强护生风险意识培训,明确护生的法律责任。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文件、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护理诊疗常规,恪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护生进行每一项操作都必须在带教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完成,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及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的良好习惯。在带教中,带教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实习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时与学生交谈,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以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重者则根据有关的制度给予相应的惩罚,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加强护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护生抗风险的能力。

6培养护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由于护理工作技能强,操作多,工作繁琐,责任重大,规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衡量护理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贯穿整个临床实践,一踏入临床实践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每一项专科护理操作和基础护理操作进行规范的演示,要求每一位护生在实习期间严格按护理技术标准规范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工作制度,具体工作中,本着“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的原则,培养护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第3篇:护生护理范文

关键词:护生;志愿服务;重要性

自2004年参加护理教育工作以来,我们一直着手思考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虽然屡次在护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方面进行改革,但护理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问题护生”时时发生,如缺乏主动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没有足够的爱心和责任心;缺乏专业认知,对所从事的护理工作了解不够;不知如何主动关心体贴患者身心等情况。因此,加强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早期接触”临床,成为我们一项重要的课题。

近两年来,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如秉承“服务社会,快乐自己”宗旨的敬老志愿服务队每周都会去看望慰问老人;200多名同学在寒暑假期间在各大医院参与志愿活动,成为医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活动都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志愿护理服务的展开,社会、医院、学校、个人等多方面均反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学校、医院和护生三方共赢,值得大力倡导、积极推动。通过对护生见习日记的研究发现,护生感触最深的体会呈现集中的趋势。经过分析比较,归纳如下。

一、理论与技能

(1)理论。目前,我们采用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法。护生在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后,才集中接触临床。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基地,是实地见闻实地操练。“在学校学的那些药理病理又用上了,那些不仅是考试用的,更重要的是用到实际中去。”“通过见习,我学到了好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如用药后病人的临床表现,病人输液时出现反应的应急措施等。”护理学是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而我们的教育的形式都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使得多数科目的教学缺乏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护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常常会有茫然的感觉,对护理工作感到陌生。因此,“早期接触”临床变得尤为重要。临床志愿者服务作为护生“早期接触”临床的途径之一,不但可以改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而且可以让她们更加清晰地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更加透彻地认识了护理。

(2)技能。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应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之一,是临床医学“三基”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学校护理实训室建设上,我们尽可能地仿真医院模式,做好病区的模拟训练;成立学生护理部,让学生自行管理,排班并安排操作练习;每学期针对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操作抽考;实习前加强对各项操作技能的培训,并请医院临床经验丰富、有较强带教能力的教师进行指导、考评,从而使护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术程序。但是,护生在学校练习操作大多都是在模拟人身上进行,进入临床后面对真人往往紧张出错。“病人出现过敏性休克了,在书上有讲解过,但是看到病人晕厥的那一刹那我头脑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事情一多我就觉得脑子不够用,要做的事情往往会遗漏。”另外,由于医疗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越来越受到重视,带教老师不敢对护生轻易放手。只重视理论教学,不敢与实际操作相联系,致使护生也产生恐惧心理,操作时心里紧张,成功率低,引起病人的不满意。针对护生出现的各种情况,我们要求临床志愿护生每个寒暑假都去医院进行至少一周的见习,让临床志愿护生不断地在临床上去学习、去思考、去操作、去锻炼。有了踏实的基本功,再以知识为后盾,以不变应万变,会逐渐使她们沉着冷静,遇事不慌张。

二、人文关怀与职业素质

(1)人文关怀。现代护理提倡“整体护理”,而作为护理对象的人则应生理、心理、社会相统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然而,护理教育大多就病论病,重视专业知识和技术训练而忽略了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其次,护生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伸手拿来”现象较普遍,以致关爱、帮助、照顾等传统美德出现偏离。另外,电子产品的风靡,使得人际关系日益淡薄,少数护生甚至出现交流沟通障碍。这些因素使得护生进入临床后,忽视对患者的精神呵护,漠视患者的内心感受,沟通呆板。因此,我们除了在教学中实施“真人真做”外,每学期还让临床志愿护生进行为期一周的临床见习。这种边理论教学边临床见习的教学形式能让临床志愿护生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引发其同情心和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临床志愿护生通过询问病人,能学会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并能将死的书本知识变成活的案例印在脑子里。另外,利用假期安排社会实践,让临床志愿护生亲临社区、养老院、孤儿院、精神病院,接触这些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触景生情地感悟关怀的意义,提升道德水准。

(2)职业素质。护士的“素质”,是指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它不仅体现于仪表、风度、动作等外在形象,更体现着护士的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内在的素养。护士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所以根据护士的服务对象和职业特点,要求她们必须具备特殊的职业素质。刚上临床的护生,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就是很烦琐很累。“一会抽血,一会打针给药,一会查房,还要搀扶老人,为他们倒水,陪他们上厕所,巡查输液的药是否滴完,这些都是护士的工作,虽然普通但是不可缺少。”有些护生发现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加上非医源性医疗纠纷也不断上升,护生往往会对本专业工作产生“失重感”,导致工作热情明显下降,甚至有人要求退学不想继续实习工作。因此,职业素质的培养既要贯穿在平时的护理教育中,也要不断从工作实践中去发现、去提炼、去挖掘、去归纳总结。实施“早期接触”临床可以让临床志愿护生对病人提供无偿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住院病人给予细心、专业化的生活照顾,对病人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激发了临床志愿护生为病人奉献爱心的热情,促使其以后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提升医护人员的社会形象。

总之,“早期接触”临床可以让护生在收获点点滴滴的同时,以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走上以后的工作岗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从而成长为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卞龙艳.护理教学中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8).

第4篇:护生护理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护生;教育

为了在全面范围内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深化护理内涵,和谐院内医患关系,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其目的是: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生作为护理事业的储备军,对“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理解和认识度,决定着护理质量的好坏及护患关系的优劣。作为为社会输送护理人才的护理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任,如何在校内培养护生优质护理服务意识成为教学中新的趋势。

一、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及其对护理教育的影响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用优质的护理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护理工作及服务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加患者及社会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安全事故发生率,打造和谐社会。护士的学校教育、岗位培训以及职业发展生涯设计和制度安排,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和课题。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应该在医院开展,也要在广大在校护生中进行宣传,造成影响。我校护理专业抓住此契机,对在校护生进行了多方面的培养,以适应护理行业需要。

二、在护生中开展培养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措施

1.思想充分重视,提高服务意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在全国开展以来,各示范点医院纷纷进行动员,将卫生部的精神传达给每一名一线护士,统一认识,提高意识,努力践行优质护理服务。作为教学单位,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该工程的实施,但是为了保证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临床接轨,能够直接满足临床需要,我们也组织护生学习了马晓伟部长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过学习,让广大在校护生认识到在当前医疗背景下,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只有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社会和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构建和谐社会。2.夯实护理技术,提升护理质量基础护理实施的好坏,将直接关系护理质量。“夯实基础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工程里占的位置非常重要。因为护生在校期间,护理操作技术的学习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实验室。为了加强他们该技能的学习,实验教师统一备课,提前演练;在护理技术实验课上,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重点操作项目如无菌技术等都安排一次综合练习及考核,以便于老师发现问题,查漏补缺。3.改变护理理念,开展生活护理现在的在校护生都是95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养尊处优。对于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规定的建立无陪护制度感到很不理解,不愿意为患者提供床上洗头、擦浴、洗脚、喂饭等生活护理,他们认为这些工作很琐碎、很脏,是陪护干的。他们更乐于进行治疗护理。但是目前医院陪护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是家属从中介请的护工,他们为患者讲解不够专业和准确的医疗知识,提供不当的护理。这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很不利,甚至会对病人造成误导,最终造成医患纠纷。所以在“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中提出的无陪护制度,把病人还给护士是非常必要的。在护理实验室,教师将这些观点逐渐渗入到护生的思想中,慢慢使他们转变了自己的观念,积极的参与到了生活护理技术的学习上来4.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健康宣教意识(1)随着社会法律知识的普及,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各领域、各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要懂法、守法,遵守职业操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和风险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近年来法律纠纷事件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尤其要认识清楚自己的职责,了解法律的界限,做到高质量且安全的护理。我院邀请法律专业教师给在校护生开展法律讲座,在班会上普及法律知识,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新《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让护生明确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工作,哪些是执行医嘱的操作,提早明确自身工作的法律范围。操作过程中注意遵守各项护理操作原则,给药技术一定做到“三查七对”,做每项操作都要集中精力,不可因麻痹大意或精力涣散而出现差错事故,陷入医疗纠纷。(2)护士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护士有承担预防保健工作,宣传防病治病知识,进行康复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卫生咨询的义务.除此之外,我国法律规定,病人享有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安全权、求偿权、受尊重权、获取知识权,为了增强在校护生的健康教育意识、提升健康教育能力,在开展护理技术实训课时,教师会指导学生针对每一个护理工作设计健康教育内容。如在生命体征测量这项操作中,学生在掌握操作的同时,必须要根据病人测得的生命体征结果对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如:糖尿病病人应当在饮食及生活中注意哪些问题:发热病人的康复过程中的饮食,饮水,活动和休息分别怎样开展等等。5.利用见习机会渗透责任制管理模式我校每届护理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参加两周的见习,贴近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可以查漏补缺,弥补不足。在每次学生下去实习时,学校都会精密安排,每组学生都配有在校教师和临床教师双重带教,自从我院对加强护生优质护理服务意识以来,学生在教学医院见习期间,都由带教老师讲解责任制护理的模式,并且指导学生观摩该模式的实施,每名责任护士负责5-8名病人,实施“扁平化”管理。护理内容包括仔细观察病情、认真开展基础护理、大力加强健康教育等。让护生看到全面、全程、整体、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是如何开展的,为他们将来走入临床进行工作做了良好铺垫。

三、小结

我院护理实验室在护生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学习护理专业的热情,也正面影响了他们的从业及工作态度,为走入临床打下良好基础,也为提高医疗行业护理质量储备了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晓伟.转变模式求真务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入发展.中国护理管理,2010,12(10):5-8.

[2]蔡德芳,杜鸿斌,李江涛.护理健康教育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0-201.

第5篇:护生护理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护理实习的护生72人进行研究,实验组38例实习护生,年龄20~26岁,平均年龄为(23.1±1.4)岁,文化程度:6例为高中及以下,17例为大专,15例为大学及以上,全部都为女性。对照组34例实习护生,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为(23.2±1.3)岁,文化程度:4例为高中及以下,16例为大专,14例为大学及以上,全部都为女性。两组护生的基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的方法,实验组给予“511”带教,具体措施如下。

1.2.15个制度

第一阶段为课件审核,自身医护人员对课件质量进行严格审核,并对带教目标给予进一步明确;第二阶段为入科教育,让带教老师和护士长为实习护生进行心内科的环境地位、行为规范、收治病种、纪律要求和住院过程等方面的介绍;第三阶段为理论授课,将心内科常见的病种资料进行整理,针对实纲的要求进行授课内容的安排。授课方法为:问题的提出、思考与解决,还要使实习护生认真阅读心内科的住院过程管理,以及对急症的护理流程,定期开展专科带教的活动。第四阶段为实际操作,首先对心内科护理操作制定计划,然后带教老师对每个项目进行安排,要及时检查护生对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第五阶段就是双向考评,一般安排在实习结束前,给予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结合的出科考试,带教老师对学生评分,同时还要接受护生对工作性质评分,进行互评。

1.2.21本手册

将专科护理的方法,每次的考核成绩以及师生互评的内容进行收录、整理,然后护士长要对护生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和带教老师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还要观察护生操作的规范性。

1.2.31个会议

每周一下午都会有实习生的座谈会,让护生进行上周实习情况的汇报,然后带教老师会给予反馈,并提出相应的参考意见,然后对本周的学习目标进行安排。

1.3调查和评定方法

实习结束的前一天,要求全组的护生来填写问卷,全部收回,在调查问卷中操作和理论知识各占50分,有差、一般、好三个等级,主要进行综合能力、代缴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分值高,则说明完成的情况好。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42.9±2.7)分,操作成绩(44.8±1.9)分,总分(87.2±4.2)分。对照组护生的理论成绩(35.8±1.4)分,操作成绩(38.2±1.9)分,总分(74.3±3.1)分。实验组护生在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带教满意度

实验组中37例好,1例一般,0例差,带教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中22例好,6例一般,6例差,带教满意度为64.71%。实验组的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6篇:护生护理范文

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如何做好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改变传统带教模式,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是临床教学的重要课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在护生带教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现将带教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5月1日~2011年8月1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接收护理实习生36人,每批次到科室6人,其中本科生2人,专科生4人,实习时间为每批次2个月,科室设立带教组长。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带教工作由带教组长全面负责,拟定科室带教计划,及时反馈带教信息,做到带教质量持续改进。

方法:⑴制订带教计划:根据医院科教科及护理部的护生带教计划,结合优质服务示范病房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制定科室护生带教计划,包括教学管理组织,带教老师,教学形式,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教学检查内容,出科考试考核内容等,组织带教老师学习科室带教计划,并按带教计划对学生进行系统带教。

⑵带教老师的选择:护士长认真做好带教老师的选择,根据临床工作情况选择具有理论知识扎实与操作技能娴熟,业务水平高,政治素养好,思想觉悟高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带教工作,实际一对一的带教方式[1]。

⑶入科教育:护生由校园生活转入临床实习或由一个科室转入另一个科室,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因此做好入科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护生入科后由带教组长热情接待,讲解实习要求。①仪容仪表:淡妆上岗,仪表端庄,佩带胸牌、挂表,微笑服务;②劳动纪:强调严格遵守劳动纪的重要性,介绍各班次交接班时间及带教老师,建立完善的请假制度;③安全管理:强调职业安全及个人安全;④介绍病区的环境、布局、物品位置、人员分工,本科室护理特点、教学计划、出科考评内容,学习院部及科内的规章制度。

⑷培养护生优质护理服务意识:护生在校期间未涉及现代护理观类课程,因此培养护生优质护理服务意识非常重要。①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②目标: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③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通过组织护生认真学习,展开热烈讨论,更新护生服务理念,调动护生的积极性,懂得了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

⑸加强护理技术操作: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应注意培养护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由带教组长根据《临床护生出科考核项目》对每批次护生进行必考项目的示范操作及讲解,并指导护生的其它护理技术操作,在带教过程中,提出明确要求,使护生务必掌握护理操作规程及操作方法。

⑹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结合优质服务示范病房实际工作情况,每周由带教组长组织护生进行科内知识小讲课,讲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使护生了解掌握专科知识,能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导临床实践。如: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热情接待,讲解入院须知,进行卫生处置,术前及术后护理,一般和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让护生掌握护理工作流程。

⑺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包干制,因此带教老师和护生分床位到人,每位护生分管床位不超过4人,由带教老师作示范操作及讲解,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从基础护理到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康复指导,都能给患者提供连续、全程、全面、及时、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带教老师要求护生多观察老师如何与患者沟通,学习怎样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技巧,使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自觉观察语言交流技巧的实际运用。通过学习,由带教老师指导护生应用护理程序,对所管床位的患者根据护理级别进行护理,主动巡视病房,关心患者,理解患者感受,及时提供帮助,满足患者需要,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优点给予肯定及表扬,不足之处指出改正。护生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既增强护生的责任感,又使护生与患者关系更加融洽,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自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无1例投诉护生情况发生。

⑻督促、检查:在实习中后期,带教组长应对实纲规定要求掌握的专科知识、操作项目及分管床位情况进行抽查考核,以了解带教老师和护生对教学大纲的执行和掌握情况。对概念模糊或操作不规范的护生,带教组长应及时讲解和示范操作,使每位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对专科的理论知识、健康教育和操作规程基本掌握。

⑼出科考核: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考核,由带教组长对护生进行统一的专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对护生及带教老师所分管床位患者抽查1~2名(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落实情况等),完成所管床位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并上交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及时上报“护生出科考核报表”,一式4份,科教科、护理部、大科各1份,科室保留原始评分表。

讨 论

实行带教双向考评:实习结束时,由科室统一安排,带教组长分别召开护生和带教老师座谈会,征求双方意见或建议,无记名投票评出优秀带教老师和护生,给予表彰,树立学习的榜样。一方面围绕教学目标,对护生进行考评,找出各位护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同时让护生努力学习,自我提高。另一方面,了解掌握带教老师教学情况及带教管理,从中找出问题,根据问题不断提高和完善带教。通过对护生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率均99%以上,比传统的带教满意率上升了4%。

护理教学是关系到医院未来护理人才梯队和竞争力等重要方面,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需要每一位带教老师的共同努力,认真做好护生带教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生带教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临床带教工作。

第7篇:护生护理范文

关键词:护生;社区;志愿护理活动;实践;体会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医疗保证制度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口老年化加速以及疾病谱改变等现实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近年来,为解决好民生问题,国家大力倡导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的基层卫生服务模式。然而从运行情况来看,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此种服务模式普及的瓶颈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导护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护理实践,既能缓解人力资源不足,又能拓展护生实践渠道,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护理系2013级加入了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80名本科护生,完成为期1年的志愿护理服务活动。这些护生已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程及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但还未学习护理专业课程。

2 方法

2.1成立志愿护理服务队 为发扬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提高我院护生对社区公益事业的认识,我院于2009年4月成立了南丁格尔服务队,护理系主任任队长,护理系6名专业教师任副队长。服务队成立4年多来,志愿者由200来人发展为1000多人。

2.2制定志愿服务队规章 为规范服务队的管理,科学的开展志愿护理服务,服务队制定了《志愿者管理办法和服务守则》,明确了志愿者的准入条件、服务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制度。

2.3培训志愿服务队成员 志愿者加入服务队后,需经过统一的培训才能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每位志愿者每年至少接受2次以上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康复、家庭护理等。

2.4开展志愿护理活动

2.4.1家庭护理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的家庭护理,因其既能满足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又能帮助子女解脱因护理老人和繁忙工作带来的困惑,受到老人及其子女的青睐,成为促进和保持社区居民健康的有效途径[1]。服务队根据居委会提供的护理对象资料,每5人1组深入社区。首次均由居委会主任带领队员与护理对象见面,得到同意后,队员定时、定户为慢性病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照护者指导、血压监测、物理降温、心理护理、营养指导、心理护理和健康咨询服务等,同时建立健康档案,随时跟踪问效。例如,对老年痴呆的患者,从家庭常见的家居问题如误吸、误服、跌倒、走失等方面对家庭照护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

2.4.2中医养生保健护理 中医提倡的未病养生,防病于先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中医传统保健养生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基于志愿者对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服务队依托社区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护理推广站,普及中医药常识,特别是针对老年群体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推广老年人易接受、易操作、有明显疗效的中医养生保健护理适宜技术,例如艾灸、拔火罐、推拿按摩等。同时,定期举办专家社区义诊、健康教育、文体表演、健身锻炼、知识竞赛、科普游艺等活动,扩大中医养生保健护理的影响力。

2.4.3专题健康教育 目前,我国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人,慢性病占我国人群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2]。显然,慢性病患者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对象,而健康教育作为促进自我管理的重要方式,对慢性病的康复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服务队以慢性疾病为切入点,注重抓好健康教育的“四落实”。①落实地点,选择大型社区的中心花园,便于积聚人气,携带设备;②落实时间,选择周六下午5:00~6:30时间段开展活动,此时间段外出休闲散步的人较多,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有,便于知识的普及;③落实人员,队员每周利用半天的时间将印有慢性病案例的宣传单,上门发放至居民家庭,对居民进行邀请;④落实内容,为确保知识宣传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活动的讲解者和示范者均为某三甲医院保健科的一线医护人员。

3 结果

志愿者1年里服务社区居民4500余人,建立长期走访户健康档案100余份,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600份,为社区居民义务测量血压5000余人次, 开展健康教育讲课 200 余场。服务队多名志愿者被评为江西省红十字会评为“优秀志愿者”和“南昌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优秀志愿者勋章。

4 体会

4.1志愿护理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护生职业认同感 活动结束后,从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职业效能这四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在职业意愿与期望方面,85%的护生希望自己能成为1名合格的护理人员: 在职业意志方面,78%的护生愿意终生从事护理工作;在职业价值方面,90%的护生认为护理工作是被人尊重的,在护理岗位上能实现自身价值;在职业效能方面:70%的护生觉得自己能成为1名优秀的护理人员。护生参与社区志愿护理活动的实践表明:通过志愿护理服务这个载体,护生在社会实践中重新认知了护理职业的社会价值,激发了热情,坚定了决心,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同时,志愿护理服务对稳定了我院护生的专业思想,促进护生的职业社会化进程,引导和培养护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同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4.2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护生的双赢 服务队开展志愿护理活动以来,受访社区 80%以上的慢性病患者对疾病有了新的认识,85%以上的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改善,90%的患者能够很好的遵医服药,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降低了医疗费用。这种深入社区的志愿护理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机构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换而言之,志愿护理服务开创了志愿护理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的新路径,它既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弥补了医院服务的盲点,又锻炼了护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医院和护生双方共赢。

参考文献:

第8篇:护生护理范文

[关键词] 循证理念;职业防护;手术室护生;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b)-0151-02

循证护理亦称实证护理,其根本目的即结合临床实践为患者提高最优的护理服务。手术室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场所,其工作节奏相对较快[1]。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诊断技术在临床医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不过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会伴有或多或少的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等有害物质,这就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2]。手术室作为临床实习生较多的一个科室,绝大部分护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职业防护意识[3]。本研究将对本院所接收的107例手术室护生在采用循证理念进行职业防护培训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本院实习的107例手术室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98例,男性9例,年龄19~24岁,平均(20.36±3.81)岁。其中,中专护士12例,大专护士74例,大本护士21例,所有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以及教育背景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且所有研究对象在实习前均未接受过循证护理培训。

1.2 方法

1.2.1 确定循证问题 手术室的代教老师在对护生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技能的传授时,必须做好相应的职业防护知识教育,以此来提高手术室护生的职业防护能力以及防护知识。在对护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来完成各项护理操作,为护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她们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防护的相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本研究中,可以对其提出下列循证问题:(1)手术室护生所面临的具体职业危害有哪些?(2)手术室护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职业防护现状?(3)怎样才能提高手术室护生的职业防护培训?

1.2.2 筛选证据,评价文献 通过对各类数据库中所存在的与手术室护生职业防护培训有关的文献进行筛查。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得知手术室护生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职业伤害主要有环境因素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以及锐器刺伤等。目前手术室护生所面临的职业防护现状主要为缺乏相应的防护知识、缺乏相应的自我防护意识。一些手术室护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护理技术相对较为陌生,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差。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护生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意外伤害。

1.2.3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循证方案 (1)提升护生的自我防护水平以及防护意识:为了提升护生的自我防护水平以及防护意识,手术室的代教老师一定要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生进行职业防护的专题讲座,对手术室中常见的职业危害以及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进行讲解。并做好相应的岗前培训以及职业安全教育。(2)强化技能培训,对护理操作的流程进行规范:有研究资料表明,导致手术室护生在手术护理过程中出现职业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因此,手术室的代教老师在对她们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护理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导师演示以及护生实际操作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以便于降低他们出现职业伤害的概率。

1.3 评价方法

对本研究的107例手术室护生的自我职业防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培训后,所有护士在相关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上都有了明显提高,如锐器刺伤处理、传递锐器、血渍处理、眼内溅入体液处理、手套的脱戴、操作前后的卫生、七步洗手法、防护器具的使用、锐器、针头处理、以及掰安瓿方法等几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手术室工作性质与普通病房不同,护生初到手术室实习时,面对各种各样手术器械,陌生的工作环境,以及高新仪器设备等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甚至恐惧心理,加之护士自身掌握的相关职业防护知识不足,所以极易出现意外损伤,如切割安瓿损害,传递刀、剪、针、等锐器时发生刺伤等[4]。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通过防护教育可以使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下降41.5%[5-6]。因此,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做好自身职业防护,同时也要注重护生职业防护培训,进而达到全面提升护生职业防护意识,以及防护知识、防护能力的目的,为确保护生能够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章制度、自觉做好自我保护、为协助治疗,提高护理质量奠定坚实基础[7]。

本研究结果提示,由于手术室的工作环境较为特殊,护生在初到手术室时,由于对手术室的机械设备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很容易发生职业伤害的情况。通过利用循证理论来对手术室护生进行职业防护培训,使得手术室护生的职业防护能力、防护知识以及防护意识得以提高[8]。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舒翠君. 循证理念在手术室护生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24-225.

[2] 单雪梅,王伟,程瑛,等.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08,29(8):664-665.

[3] 覃梅梅,梁飞龄,许春荣,等.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09,23(11):1009-1010.

[4] 覃梅梅,梁飞龄,许春荣,等. 循证护理用于手术室临床带教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47-48.

[5] 郭逸群.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1):47-48.

[6] 王海燕,胡艳,赵君健. 实习护生针刺伤及伤后心理反应调查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3):237-238.

[7] 李勤,田迎春,刘淑香. 循证理念在乙型肝炎职业防护调查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563-1564.

第9篇:护生护理范文

通过探讨护患关系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如何提高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方法和建议,认为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过硬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表达方式等,才能有效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不断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理工作有效顺利的展开,已成为解决医患关系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人的沟通,展现了护理工作的又一功能。把患者当朋友、当亲人,并与之真诚的沟通,真正让服务对象满意,是狐狸工作的宗旨,也是护理工作的中心任务。

1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已经向着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发生着转变,医患双方在医疗行为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及配合程度很大方面决定了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护患沟通作为护士与患者及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是连接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是正确处理护患关系的主要内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患者住院期间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情绪波动幅度较大,通过恰当的沟通可以减轻身心痛苦,释放缓解压力,对于医生开展治疗和疾病的转归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人类对健康内涵更加深入的理解,患者既希望从护患沟通中获得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以配合治疗,也希望从护患沟通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与支持。

2 护患沟通所面临的问题

2.1护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不过关。护理工作包括大量平凡、琐碎、繁重的基础护理内容,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技术不熟练,难免在护理工作中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与纠纷,给病人和家属造成不好的印象,使得在乎患沟通中处于被动地位,给护理工作的开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2.2职业压力和心理素质不过硬。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也带动着护理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专业发展,知识更新,事业竞争带来的紧迫感,以及“三班倒”得轮换工作制度打乱了护士的生物钟节律,行业的高风险、高责任感变得越发的突出。部分护士由于对此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当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便感到力不从心,难以适应,表现为心理压力大、情感脆弱,焦虑,从而导致对待患者冷漠,语言生硬,严重阻碍了护患沟通。由于多数护士未受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则不会科学的进行自我调节和暗示,从而将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影响信息的传递,引起患者的不满。

2.3护理环境复杂多变。护士要服务千差万别的患者,要经常面对生离死别的场景,要处理各种变化莫测的病情,要在一个充满“应激源”的超负荷环境中工作,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加重心理负担,直接影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2.4社会关注支持不足。目前社会上仍有部分人对护理工作有偏见,护士未患者和社会付出的艰辛劳动,有时候得不到社会的公平认可。再加上护士社会地位较低,工资福利等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和商品经济的冲击,容易造成护士心理的不平衡感、失落感,引起工作中的矛盾纠纷。

2.5其他面临的问题。由于女护士自身的生理特点,在经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脾气暴躁,自制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如今“80后”“90后”“00后”护士逐渐增多,在家多为独生子女,吃苦的精神和服务精神不足,缺乏与人沟通技巧,因此很难迅速端正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遇上个别难缠的病人和家属,沟通效果会大打折扣。

3 提高沟通能力的建议

3.1夯实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是与患者良好沟通的桥梁,是开展工作的保证。首先要让患者及家属对自己产生好感,才能更好的与之沟通,维护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为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信任基础。与此同时,护士还应广泛学习护理专业的边缘学科,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人文科学知识,丰富知识储备,沉淀人生底蕴。

3.2重视心理健康,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目前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同样至关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升工作的积极性,树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度责任感,从而打通了护患沟通的渠道,减少了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升了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

3.3培养表达能力,加强沟通方式

3.3.1语言性沟通。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两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护患沟通中语言室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而往往在平时护理工作中忽视了语言的要求。为了达到沟通的有效性,首先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沟通时使用普通话,避免因使用方言而产生误会。二是沟通双方对语言应有相同的理解。如患者在不理解医学术语时,就需要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对于不善于与患者沟通的护士,应尽量为她们创造强化训练的机会。如参加演讲、讲课及查房讲评等形式的活动,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