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动导向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国是世界上最为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也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德国职业教育界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Unterricht)的讨论,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
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我们医学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分离,不能较好地完成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引入“行动导向”理念,构建“行动导向”实践教学体系是改进我校实践教学环节的一条可行之路。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它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评价它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一个先进的教育观念,一种指导思想,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模式,一种新的思潮,一个改革的代名词。其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心+手+脑。
3.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
整个过程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的作用就是一个被咨询者,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积极性空前提高。
4“.行动导向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某一特定专业目标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特定职业中的真实情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学习者通过在真实情景中的角色模拟,在项目的完成中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完成自我学习。“行动导向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
4.1倡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具有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和焕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功能;
4.2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具有针对性强、效率高的特点;
4.3既可以让学生在护理技能操作中发挥主体的作用,又可以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
4.4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培养组织能力的环境。
5.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所以要求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现将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简单列举一下。
5.1大脑风暴法———让学生观看录象片导入新课
5.1.1起始阶段:教师解释方法,说明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进入论题。如:运用所学护理专业知识,探讨如何预防医院感染。
5.1.2意见产生阶段:学生即兴表达各自的想法和建议。如:建立医院感染的监督体系、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等。
5.1.3总结评价阶段:师生共同总结,分析实施或采纳每一条意见的可能性,并对其总结。
5.2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当一次老师
5.2.1使小组活跃起来:认定提出问题,使问题明确,解释问题探讨争端。
5.2.2挑选参考者:分析角色,挑选角色的扮演者。
5.2.3布置场景:划定表演者的行动过程,再次说明角色,保持气氛轻松。
5.2.4培训观察:决定要注意哪些方面,指定观察任务,做好分工。
5.2.5表演:开始角色扮演,作好记录。
5.2.6讨论和评价:回顾角色扮演、观察情况反馈、讨论主要焦点。
5.2.7共享经验与概括:把问题情境与现实、经验与现行问题联系起来。
关键词:行动导向 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许多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创造开发了一些适应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新的职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其中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最被广泛推广,它使职业教育进入一种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作,对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如何才能实现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呢?应该明确以下内容。
一、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概念: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又为实践导向、行动引导、活动导向、行为引导型等说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是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由于这种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二、行动导向型教学法能力本位基本教学原则
行动导向型教学原则是培养具有关键能力的人材。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它泛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或者说是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的特征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种能力依然存在。他使劳动者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由专业关键能力和专业工作能力组成。专业关键能力是人们在全球化经济中所必需要具备的,有如: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不断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它是从事各专业工作都应具有的能力。专业工作能力则是适应某一行业相关工种业务和技术的能力,是学生通过学习领域的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培养的能力。
2、社会能力:是个人所具备的情感、态度和社会交往、沟通、与人合作、乐于助人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组织表达、勇于承担责任和社会参与的能力。行动导向型教学要求学生在团队活动及社会的交往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技术的训练培养表达能力,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社会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
3、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在行动导向型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研究教材、提高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会学习的方法。同时通过学生在自行制定工作计划、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在评估工作结果等活动中形成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调整教学计划,开发新的课程体系
1、企业调研:
企业调研的内容包括企业设置了哪些工作岗位,每个工作岗位有哪些工作任务,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对员工有哪些基本要求。
职业和岗位分析:
通过企业调研对岗位进行分析,列出设置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从而来确定操作领域。再对每个岗位进行分析,列出
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并找出典型的工作任务。
3、确定学习领域:(专业需要开设哪些课程)
通过企业调研和岗位分析,确定操作领域,确定这一职业需要开设的课程,就是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针对这一职业可以确定若干个学习领域。
确定学习情景:(课程需要设立哪些项目)
针对某一操作领域和学习领域,找出其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就是学习情景。学习情境是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可以是一个项目、一个模块、一个案例、一个任务、一个情境。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结构:
从实践入手,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完成工作任务步骤和技术。即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咨讯,教师下达工作任务,学生按任务要求查找相关信息;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和分析信息资料,制定操作方案;决策,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讨论、分析、确定方案;实施,学生根据操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检查,教师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对照,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评价,教师和学生对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分数,讨论和反思学习过程,实现学习迁移。
几种主要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法:
1、大脑风暴教学法
“大脑风暴”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并对其意见的正确性或准确性教师不进行任何评价的方法。它是一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被广泛应用与教学、企业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在职业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通过大脑风暴法,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也称为建议集合)。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映,从而获得大量的信息,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张贴板教学法
张贴版教学法是在张贴版面上别上由学生或老师填写的有关讨论或教学内容的卡通纸片,通过填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卡通纸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教学法。
3、案例教学法
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他真正重视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课堂上,每个人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
4、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扎根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他力图帮助个人了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共同致力于分析社会情境,分析人际关系,并形成处理这些情况的恰当而民主的方法。
5、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即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许多情况下,参加项目教学工作小组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工种,甚至不同的职业专业领域,目的是训练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部门的同事合作的能力。
6、引导课文教学法
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它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和发展。在引导课文教学法中,学生主要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学生需要按照给定的引导问题,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从书本抽象的描述中刻画出具体的学习内容,并由此建立其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在更高的程度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参考文献:
目前高职学校课程设置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理论课程仍然是课程的主体,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落实,教学仍停留在多理论、少实践的阶段,导致学生就业对口率不高,职业忠诚度低。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在课程中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1]。行动导向教学是让学生习得工作过程知识。工作过程知识的特征在于实现了实践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的相互关联。理论一旦能引导行动并能解释行动,就成为工作过程知识。实践知识既包括能引导行动的显性知识,又包括与情境相关的隐性知识。
行动导向教学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方向一致:(1)是行动学习而不是理解与记忆的方式学习;(2)学生主动学习;(3)改变学校封闭式教学,与职业场所密切联系;(4)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5)学习如何解决问题;(6)跨学科学习。
为了将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引进英语口语教学,笔者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申请了用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进行口语教学改革的课题任务,将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商务沟通能力,这是外贸从业人员的核心职业能力。他们在开发客户、推销产品、谈判磋商、技术咨询、客户投诉等外贸关键业务环节都需要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重点是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忽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商务思维与技能,学生不会分析客户的具体需求、对话的场景、对话的对象与目标,选择合适的语言完成沟通交流任务。在这种脱离具体职业情境的一般语言能力训练的构成中,口语技能不受重视,口语训练低效,不能满足外贸从业人员的商务沟通要求。本文拟探讨在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如何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工作任务,习得工作过程知识,提高自己的商务沟通能力。
一、行动导向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传统教学是浅层、被动、模拟的学习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是深层、主动、自由运用的学习方法。
(一)由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过渡。
传统的教学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认为知识是通过外界的刺激而获得的,所以教学以灌输为主。在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上,经常是50多人的班级,很多学生口语得不到课堂实践的机会。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总是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层次上,只满足于理解与记忆课堂知识,不愿做更多的思考和学习,即习惯于浅层学习。
行动导向教?W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只有与自身经验相结合才具有价值,由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2]。行动导向教学要求理论知识要与真实的任务相结合,学生就得将记忆、模仿的低级学习方式上升到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的高级思维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死记硬背代之以自由讨论、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产品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通过一个个工作任务的完成,学生不再局限于某一门学科的学习,也不再是几个知识点的掌握,而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运用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这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展。
(二)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所以传统教学教师处于核心地位,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技能的获取只是通过反复的机械训练,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建构主义认为,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经验各不相同,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境交互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辅助者。行动导向口语教学要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可理解性语言大量输入和输出的语言环境,口语学习离不开纯英语的交流环境。传统英语口语教学还是按照教学计划逐课进行,教师不会安排大块的时间为学生营造可以随意交流的口语环境。在行动导向口语教学中,学生为完成口语交流任务,自觉寻找资源进行练习和创造,主动将课内学习任务与课外活动连接起来,完成足量的输入与输出任务,从而提高口语能力。
(三)由模仿向自由交流过渡。
模仿是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学习由模仿开始,但是只求形似而未掌握本质的模仿只是画虎类猫。模仿中重要的是思考、进步和创新,最后达到自由应用的目的。模仿到了一定阶段就要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创新,这样才会前进。
再者,沟通交流的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传播、接收、解码、反馈六个环节。这里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差错,导致沟通失误或者沟通不畅。行动导向口语教学要求真实的沟通,真实的沟通是自由应用的沟通,能够反映出沟通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方法策略;模仿沟通因为任务的简单性与程式化而难以发现沟通中的问题。
二、行动导向口语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扮演着组织、引导、辅助和监督的角色。教师不能单凭手上的教材进行教学,而要将精力放在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理和组合及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编排上,教学作用于学生的经验而不是死记硬背。行动导向口语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如下:
(一)设置真实的学习任务,营造深层学习氛围。
传统口语教学的局限是班级人数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口语得不到课堂实践的机会。口语课只是听老师不停地输出,学生鲜有机会和勇气互动。虽然老师会采用小组讨论、情景重现、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加学生口语表达和互动的机会,但是因为学习任务是虚设的而非真实任务,没有环境和条件限制,完成任务的过程流于简单和肤浅。学生缺乏主动性,参与积极性不高。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真实的任务与有意义的学习相关,能够挑战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经验与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外贸情境中使用英语口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而非只是为习得口语语言做形式上的问答练习。完成真实任务的另一个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能力可以应用于校外环境,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途径。如果学生的语言输入来源不仅是课堂上的阅读与听力,而且来源于学习、实践、应用、评价,这就增加了学习的复杂程度,学习更加深入。可以?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水平来学习。
真实的交流提高了对语音语调的要求。传统学习中语音语调主要通过模仿训练,因为学生的惰性及缺乏反馈,学生的语音语调错误难以解决。真实交流中,如果语音语调不正确,就会造成沟通障碍,因此,学生就不得不认真地练习语音语调,从而凸显了口语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要唤醒学生内心自我成长的需要,有研究表明,行动导向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即因兴趣和快乐而学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是持续学习的动力。
传统课堂口语任务与学生经验关联度不大,学生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高。行动导向口语教学需要完成工作任务,沟通的效果直接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结果,学生就会主动地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比起传统教学的问答模式,行动导向口语学习增强了互动效果,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兴趣还来自于高质量的学习。传统英语口语教学只重视语言的准确性,不重视语境的准确性。语境准确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在什么环境下说什么话。传统教学通过听、读了解外国文化,学生对此缺乏体验,难以理解,更无法了解在交流中如何应用这种知识。行动动向教学为学生设置了语境,让学生熟悉语境,在语境中练习该怎么说,对方在语境中回应反馈使学生很快发现自己的问题,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当学生们熟悉如何应对各种语境时,在具体语境中就能够准确应对了。内容也是口语学习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使用非母语的英语时,随口说出来的东西通常是浅显的,不利于提高自己表达复杂意义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学生事先看资料,组织自己的观点,同时考虑对方的观点并做好自己的回应,随着现实问题的解决逐渐提高自己表达复杂意义的能力。
(二)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自由交流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是指导者、建议者、协调者、辅助者,教学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从“个体学习”转向“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撑点”,教师可以激活学生的意识,从杂存的各种碎片中找出奥秘。学生向教师寻求启发,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会让他们觉得困惑,会带来思考。
教师应该营造有利于师生互动的环境。因为上课时间有限,班级学生多,老师与学生深度交流的机会不多。网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网上社交工具与学生在课下时间沟通交流,慢慢融入学生的生活。这样做有利于强化老师与学生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业进步。
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的学习愿望。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欣赏的态度及良好的人格魅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学生课堂参与越多,在学习过程中越主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就越多,学习的体验越愉快。教师的鼓励也会改变学生对于口语和听力的态度,让多数学生愿意参与口语训练活动,愿意尝试使用新的口语语言,他们不再担心因为回答错误而被别人嘲笑了。
教师需要悉心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很多学生在心理、认知、人际交往等方面还没有为行动导向学习做好准备,即使是那些有所准备的大学生,由于在大学和中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对合作学习缺乏清晰的认知。合作学习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让他们知道作为一个团队成员有哪些义务,从而获得处理团队成员冲突的经验和能力,学会对自己的角色负责任,为团队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交流中学习口语,在社交中了解人际交往与协作的规则,可以增强英语口语表达的复杂性,使学生的交流更加自由。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推销学;学生主体;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和自媒体运用的普及,企业对营销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培养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是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方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基于此,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学模式的转换。
一、推销学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推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主要涉及推销原则、推销流程、推销技巧、推销员从业素质和能力。据统计,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推销员的比例较高,因而,作为推销员必修课程的《推销学》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推销学》教学存在诸多需要面对的课题。
(一)教材内容亟须更新
在教材编写上,《推销学》很多教材内容陈旧,多重视理论叙述,针对性不够强,对实践操作内容关注较少。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经济的发展,市场千变万化,推销也相应出现新的趋向,教材中的案例较为老套和过时,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也较少,而对出现的新的市场变化研究不够深入,而对网络推销、团购推销、微信营销等新的推销方式认识不够到位。市面上,《推销学》教材较多,经典教材却较少,相关学科前沿关注较少。
(二)教与学理念亟待转变
《推销学》的教学过程像其他课程一样存在“一言堂”“满堂灌”现象,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对知识和实践的掌握情况施教,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讲,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少学生抱着60分万岁的思想,也有些学生只是上课记笔记,临考时背笔记,只管考试取得高分的学生,在社会中不一定也是高分,部分学生善于纸上谈兵,而不善于实践操作,走上工作岗位茫然无所适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教与学理念亟须转变,学生必须要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三)课堂教学内容亟须接轨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市场信息变化也随之加快,市场营销相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营销手段、营销内容、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购买心理和购买状况、购买手段都发生了变化。然而教材更新缓慢,如果教师对市场动态和信息备课不充分,或者不能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当的实例,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激起学生营销理论联系营销实际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市场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内容,努力做到课堂与现实接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现实市场的关注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四)教师与企业亟待沟通
传统高校教学,企业很少参与高校人才培养,高校对企业的实际需要关注得也不够,然而高校培养的人才恰是要满足企业的需要,高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出现了脱节。基于此,在人才培养上,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提出了非常严格要求,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较强的决策谋划能力,此外,还应熟悉企业市场实际操作,与企业界经常保持广泛深入的接触和良好的关系,对企业的销售实践要了如指掌,对企业遇到的问题也要有深度的思考。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培养双师型人才,成为高校《推销学》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2014年教育部职业教育司工作要点明确指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因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起点和归宿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必然需要在教学中广泛使用。
(一) 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内容
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套教学理论,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教学过程中以职业情境为参照系,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强调行动即学习,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习, [1 ]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基本技能,而社会综合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往往被忽视,行动导向教学法非常重视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2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锤炼学生的社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率先由职业教育强国――德国引入,现已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所推崇。
(二)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包括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主要涉及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大脑风暴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试图让学生通过参与“过程”获得“能力”,以达到激发内在求知欲和促进深层次理解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3 ]
三、《推销学》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
随着“十二五”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将发生变化,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较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成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推销学》教学中的引用,将有利于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职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推进,会计专业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被企业单位所需求。由于涉及的需求层次的不同,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向也就有所不同。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初、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如何培养,才能应对新形势下的经济领域变革的人才需求,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1 传统中职会计的教学缺点[1] [2]
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育的目标却很不明确,没有针对性,校与校之间互相模仿,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设置课程体系。而且专业建设的发展没有与企业的发展步伐相匹配,教学方法单一,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因此,首先需要清楚传统教学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和缺点。
1)课程建设不与时俱进。传统中职会计课程建设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体,知识只存在于课本里头。而且课程建设没有进行阶段性审核,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必要的更改,与社会需求出现严重脱节,造成所培养的人才非用人单位所需要的。
2)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主要以教为中心,基本跟着教案开展课程,教师教授知识的时候,按部就班,一个章节接着一个章节的讲解课本知识。虽然学生也能够从中收获到知识,但是这样的只是不够系统化,缺乏实践的环节。
3)课程间串联不够。传统的会计各个科目之间基本各自为政,之间的关系没有串联起来,让学生学完一门课程继续学另一门,就会导致开展一门新的会计课程时,就会忘记前面的课程内容。如果能够把这些课程之间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不仅能让学生全面吸收知识,也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2 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分析
2.1 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知识[3] [4]
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 Unterricht)是德国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给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1996年德国开展“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的研讨,提出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照企业的生产任务进行组织教学,改变传统的专业学科体系,采用新的职业行为体系,教育目标要求全面发展职业技能,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从而确定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学习课程方案。此种教学法注重实践,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2 行动导向教学的特征
行动导向是教学上的一种新模式,通过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规律进行理性分析,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积极、主动的活动者,而教师的作用是咨询和辅助。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的身份并不比传统的教学轻松,教师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尤其在行动的教学设计上,教师不仅要注重吸取传统的教学长处,要了解多学科间的关系,还要与企业的专业人士进行合作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行动导向教学是全面的,学习的核心是完成一个可以用的或者是可以进一步加工或学习的行动结果。学习要以学生的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起点,不断挖掘新的问题,发展学习兴趣,学生从开始就得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中。
3 中职会计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
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将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并非简单的学习理论知识,而是通过了解实际中的会计工作行为,将知识与技能结合到任务中,学生面对特定的情境进行思考与学习,通过各个情境的问题,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行动导向模式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5] [6]
图1 中职会计行动导向教学体系
3.1 简述会计专业学习工作任务
会计专业一直是中职学校的一个重点建设专业,会计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要与企业人员共同研讨开发,学习任务要来源于企业生产应用中,把学习和工作直接联系在一起,不能局限于书本,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企业的相关业务的法规、政策和日常成本的计算与统计分析等,学生通过学习工作任务,掌握这些会计业务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3.2 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包含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中职会计培养的人才要了解会计信息生成的规则与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掌握系统化的财会理论知识,熟练企业的会计事务管理,能够独立完成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会计账簿的设计,运用会计知识对小型企业进行对账、结账。
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在掌握技能知识外,还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会计的新知识、新技术,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阅会计方面的信息。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后,能独立完成会计项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在学生步入社会前,学校有义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要敢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善于与合作伙伴的沟通,做事要能踏实肯干。
当然,会计专业又划分很多不同的学科,各学科的学习目标又各有不同,因此在课程设计时,一定要分清楚该学科的轻重点,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3.3 学习情境的设计
学习情境的设计是根据特定的工作任务来展开的,是行动导向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创设时,要考虑学校的教学资源状况、学生的水平状况以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度等,然后设计出学习的各个情境,会计专业中每门课程都可以划分成多个学习情境,又可以把学习情境细化为各个小的工作任务,比如:会计职业的人知、认识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程序、会计账簿等,并对情境进行详细描述。这些任务要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从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演化出来,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理念,并在学校会计实训基地进行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践模拟。
教学情境要由简单到复杂,综合度渐渐递增。学生通过情境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沟通能力,不仅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实现教学、学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
3.4 采用行动导向法组织教学
会计业务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工作步骤以及工作内容,教学时就是师生基于一个工作项目而实施的教学活动。教师按照工作过程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操作,讲解与练习相结合,学生按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实践操作,在教学中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会计主管、制表员、出纳员、记账员等,并开始各自的工作,教师给每个角色制定一定的工作要求以及操作手法,学生通过这样的岗位设置,可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了解整个会计核算的流程,通过合作交流,学生能够体验到职业角色的真正内涵。
教学中,角色之间可以互相对换,不仅可以学习到不同岗位的技能和职责,也可以确定自身最适合哪一个岗位,进行更深入的专项研究。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把学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学与时俱进,知识与技能转到学生的整个学习体系中。
3.5 考核评价
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评价,行动导向评价体系既要有教师评价,也要有学生间的互评和自评。教师可以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学生对专业的评论可以掌握学生会计职业道德,这方面也是评价体系里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还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报告的描述情况和价值进行评价。行动导向教学是按照小组开展的,因此小组之间要互相讨论,进行研讨,掌握小组的学习情况,互相借鉴和交流学习经验。每位学生在小组中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也占总评价的一部分。通过不同层次的评价,不局限在课堂上的学习成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行动导向教学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起教学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贡献自己的智慧,都是学习的参与者。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追求知识无限,学生对知识更加感兴趣,不是逼迫学习,而是主动自主的投入学习的探究中。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意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懂得尊重他人,能够有团队协作精神。作为教师,要不断吸收先进的会计知识,并传输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与时俱进,对未知问题展开探讨。不仅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靳微.论中专会计教学的改进.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40-141.
[2] 潘念中.中职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科教导刊,2011(16):48-49.
[3] 韩茂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释义及实践解读.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6):146-148.
[4] 刘松林,谢利民.行动导向理论的教学论解读.职业技术教育,2009(13):12-17.
[关键词] 行动导向; 教学模式; 反思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69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102- 02
1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的优势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是指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
(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核心理念是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比较适合于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高职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就业。
(2) 社会交往能力、工作方法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并不是通过某些专门的课程来传授,而是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行动导向”地习得。即通过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所以行动导向策略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3) 通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有助于转变教学观念,为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的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
2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教师必须具有和充实足够的知识能力来为学生进行任务设计。教师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使用多种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并构建个体的知识体系。所以在此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环节功能的缺失和疏漏会导致行动教学效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1) 行动导向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由于任务的典型性、覆盖性不足将会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掌握不够到位。比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行动导向教学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在设计任务时重点不突出,覆盖的知识面不足,难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 教师设计任务时,相互之间缺少交流与协作。例如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分离的情况下,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在课程中仍然是严格地相互割裂的。当这两类课程分别由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承担,而这两组教师之间又缺乏足够的合作时,技术实践过程对技术理论知识学习的“激发作用”,技术实践知识与技术理论知识的整合效应,都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内在地要求是完全打破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之间的界限,以工作任务为纽带把这两类知识整合到统一的课程中。
(3)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要求具有“完整行动模式”。按照“完整行动模式”组织教学,应尽可能要求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订计划、独立决策、独立实施、独立检查和评估,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时不够到位,造成部分环节缺失。这样学生就不能完整地经历整个工作过程,使能力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也不够完整。
(4) 课业内容设计不到位。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观点,当把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整合到同一门课程中后,如果在这一门课程中,仍然把它们分为理论单元和实践单元,分阶段地分别予以学习,也是对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机械理解,并没有真正体现出该模式的精髓。比如现在有些专业课程,虽然这门课程中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验、实习,但这两部分内容明显地是分开来予以安排的,通常是在前面系统地阐述理论知识,然后在附录部分安排几个实验或实习。在这种课程内容组织模式中,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的教学必然是割裂的。因此,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原理,在每一个具体知识点的组织过程中,都应当按照该模式来展开课程内容。
(5) 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的单向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并非意味着课程内容的组织只能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单向方式进行组织,而是主张从技术实践知识出发建立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学习技术理论知识后,应当重新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发挥技术理论知识对技术实践知识的促进作用。如此往复几个循环,才可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3 针对出现问题的一些反思和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行动导向教学这一新的模式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综合起来,行动导向强调四大方面:一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二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学习活动要根据职业目标和职业典型工作过程来开展;四是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行动导向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都可以在教学中选择性地运用。教师发挥的作用仍然是首位的,所以教师要不断改进并丰富教学方法。
(1) “项目教学”法。即在教学中选择一个核心课题,据此为学生设计一个项目,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此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非常高。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必须具备,还必须能够寻找到适合的用于教学的假设项目合同,说适合是指该项目应能涵盖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还必须在备课时做大量的案头工作,以应对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使学生的行为掌控在教师的视野之下。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则可以学习“行动导向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和优化学习测评方法。
(2) “头脑风暴”教学法。让参与者敞开思想,集体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弥补知识缺陷,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最后对提出的设想逐一客观、连续地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这样可以缓解学生对填鸭式理论学习的排斥,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潜能, 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向积极主动地学习。
(3)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行动来学会处理问题,通过角色扮演,给学生的行动提供生动的实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模拟一个场景,让学生根据特定情景,预设不同角色,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不同角色,进行课堂表演,大胆做出技术动作,与其他同学交流。
总之,“行动导向”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基础,致力于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其对事物的理解力和洞察力,此方法主张教学过程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负责意识,倡导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倡导师生的双向互动。这依然需要教师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实现等等。所以,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法,都离不开教师,需要我们教师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且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愿意付出辛勤的汗水来学习、收集、设计并实施和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反馈等一系列工作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汤巧英,丁荣涛. 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J]. 科教文汇,2009(6).
[2] 冯军,陈韵西.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 经济师,2011(8).
[3] 赵大伟. 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索[J]. 黑河学刊,2011(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educational reform is springing up and is weeding through the old to bring forth the new. Module teaching and integrated teaching are adopted successively. Task-oriented and process-driven work are continuing to spread which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moting of teaching reform. But all these methods are still used mainly by teachers' teaching,there is no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tudents' weariness of study. Action-oriented teaching,allowing students to "learning by doing" which could be compatible with the previous ways but also can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and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关键词:行动导向;实训教学;流程
Key words: action orientated;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process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188-01
0引言
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习不再是教师的外部控制,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我控制的过程。
1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几个重要环节
1.1 教学准备
教师必须充分认真的准备,主要包括: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设备的准备和检查、教学工具及实习工具的准备、传授知识的储备。传统教学,教师只注重教学设备和教学工具的准备,对教学流程的设计关注度不够。行动导向教学,教师必须充分关注、认真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准备,并做好各种预案。行动导向教学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更高,教师应该能够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1.2 下达教学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合理导入,营造氛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度,激发学生学习及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②下达任务,明确任务要求。下达任务后,要让学生明确安全规则,懂得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学生一定要明确任务,并知道完成任务的途径和具体时间。
③多种途径,获取必备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任务、课外学习、查找资料或播放课件、知识讲解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必备的知识。在这个环节,一定要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
1.3 合理分组并进行组内分工
每个小组以4-7人为宜,少了不利于培养协作精神,多了不利于共同参与。分组时应考虑学生的能力、性格、性别等因素,要利于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发挥特长、全员参与,避免学生被边缘化。学生分组后,由学生自己选出组长,并根据任务合理分工。
1.4 分工合作,协调完成任务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获得必备知识,合理分工后,开始具体操作。在具体实施阶级,既要目标明确,协调工作,又要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巡视,注意管控,特别是安全操作方面的问题,随时提供咨询和指导。这个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主要体现在这个阶段。首先,学生要全员参与,动手、动脑;其二,学生要有创意有方法;其三,学生要能通过查找资料等自主学习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
1.5 作品展示
在规定的时间,学生完成任务形成自己的作品后,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可根据作品的形式,选派一位同学讲解或集体展示。一定让每个组在规定时间内充分展示各自的亮点,既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又让别的同学有所教益。
1.6 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可在学生作品展示时随机进行,也可在所有学生作品展示完毕后统一进行,也可由学生相互提问,进行辩论。教师要将个别问题和普遍问题给学生讲深讲透。让学生既要明确正确的作品形式,又要知道可以保留的独创的内容。
2以行动导向设计发电机拆装实训流程
【关键词】英语 课堂教学 行动导向
一、关于行动导向教学法及其理论依据
20世纪70年代,德国职教界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意指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能直接相关,但对个体生涯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其后,在不断地讨论与质疑中,对关键能力的讨论逐渐化成了对职业行动能力的讨论,使“关键能力培养”成一种教育模式走进了职业教育实践,形成了行动导向教学。其具体实施原则为:行动能力应通过实际行动获得和发展,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导向等。
“行动导向法”从理念上是非常先进的,它解决了目前困扰我国职业教育界面临的两大难题。首先是学生学习被动,传统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学习主动性低,课堂上老师忙个不停,而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不高。其次是学生能力差,目前的教学还是“结果导向”,教师是主体,学生依葫芦画瓢,不能对新学知识进行重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得不到提高。那么,采用“项目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凯瑟和绥腾福斯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归纳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原则:①学习理解过程中的行动优先原则;②行动和学习与兴趣相关原则;③社会和合作教学组织原则。学生和教师以团队形式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④目标指向原则。学生和教师都明确计划和行动的目标;⑤日常知识和科学知识结合原则。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语言的教学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教学两大部分。
(1)语言知识的教学,主要谈谈语音和词汇的教学。语言知识主要指语音,词汇和语法内容。它们构成了英语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会外语,获得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起点。由于单词的读音与拼写有着密切联系,语音基础扎实与否会影响到词汇的学习,语音基础还会直接影响到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发展。语音知识的教学是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在此主要谈谈因素的教学。因为音素既基础又关键。在给学生讲解完学习音素的有关知识后,就该和学生一起建立一个练习项目来巩固因素。
比如在教/b/时,可以引导每个组的学生说出一个或几个学过并含有该音素的单词,如group1说ball , boy. Group2 说bounce , behind 等。然后group3把以上几个单词编成一条绕口令如:A boy bounces the ball behind the door.再组与组之间进行快速朗读比赛,要求快,准,齐。并且教师要做好评分及评价的工作,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在熟悉此音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设置一段对话,如:
A: Where were you standing?
B: Outside my flat.
A: Where was the man?
B: He ran out of the bank.
A: Was he carrying anything.
B: A black bag.
A: Thank you, Madam.
让学生边读边圈出含有/b/的音素单词,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两人一组,一位扮演警察,另一位扮演目击者来演示对话。这样可以避免了训练的枯燥无味,而增加了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词汇犹如楼房的砖瓦,是语言交流的基础。词汇教学活动被视为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词汇掌握的熟练程度就成了词汇教学的重点。
课堂词汇教学中,“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个不错的方法。全班集思广益,围绕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如clothes,列举出学过的相关的词汇,构建一个单词网。Clothes: shirt, skirt, coat, trousers, pants, jeans, dress, etc.
构词法是词汇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在完成了词根,词缀及构词规律的知识讲解后,引导学生设计一些活动,以加深印象,如教师给出一个词根time,让学生加上词缀或其他词。Time(时代周刊),timetable(时刻表),timer(定时器),timely(及时的),time-consuming(费时的)等。这其中既有热点词汇又有专业词汇,以这种方法增加了词汇量,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还可以促使学生把英语和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以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
(2)语言技能的教学。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常见的语言交际技能的活动有7种:指令类的活动,信息转换活动,信息差活动,信息拼图活动,解决问题,日常对话任务和角色扮演及戏剧表演。(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1992)(Stem).这7类活动中,学生可以在有趣的活动语言中用语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和交际水平。
以解决问题(Solving Problems)为例,来了解语言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力。解决问题是活动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或问题的解决之道为最终目标的活动。为了解决问题,学生积极地运用目标语言讨论问题,交流思想,共同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是一种常有效的活动,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很有帮助。
如设计一个计划活动(Planning activities)。为了制定出令人满意的计划,每位参与者都必须充分发表意见,通过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如安排野炊(Planning a picnic)。教师让全班组成6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问题可以:
When to go
Where to go
How to go
What to take (food, drinks, etc.)
What to do
组内每位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达成一致,制定出该小组的野炊计划,然后向全班汇报。最后还可以加上有趣的评比活动,从所有小组的计划中选出最经济的野炊计划,最环保野炊计划,最有趣野炊计划等。(活动参考Byrne,1986)
【关键词】行动导向 生物分离 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81-01
一、引言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借鉴国内外职教成熟的课程模式,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构建了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阶段模块课程模式、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课程模式等,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较好地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状况。这些课程结构体系注重了体现职业定向性、与生产的直接相关性和受教育者综合素质提高的兼容性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但是,对于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课程形态。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使命可分解为三个关键词,“育”、“职”和“高”,因此,无论宏观还是微观课程,都应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1]
而能力是培养出来的而非灌输得来的。要实现教学目标,必然要改变“老师讲授、学生倾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行动导向”是德国职业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及方法。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针对许多职业不断提高的复杂度和抽象性,学生可以通过掌握专业和跨专业知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在实践中,行动导向教学遵照完全行为模式,即“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六个环节,课程实施反应出工作过程的结构完整。
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课程的一个教学单元的实践为例,探讨行动导向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二、课程实施与职业能力培养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将《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课程分解为三个模块——单元操作技术、典型活性物质制备和工艺设计,完成从简单到复杂的工作任务。[2,3]下面以“层析分析技术”这一教学单元纯化为例,说明课程的实施方案。
该单元全部学习时间为10个学时,按照完整行为模式,教学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
1.资讯
学生根据任务书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可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会使用参考教材、网络资源、从大量资源中寻找有用素材等方法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较短时间内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注意力。
2.计划
学生个人先根据实验目的设计预实验方案。然后与组内其他同学进行协商,确定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除了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真正检验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乃至与他人交流的礼仪等社会能力。
3.决策
根据实验方案细化实施方案。详细计划出每一步所要用到的设备、试剂等,并预先设计好记录表格。在准备过程中再次理解了工作的原理,而且锻炼了计划能力;通过细化过程,可以减少失误,节约成本。
4.实施与检查控制
按照预定方案进行实验。保留了传统实践教学的优点,有助于操作技能的培养。
5.评估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评估阶段是一大突破。在提交实验报告前,有一个成果展示阶段。同学们将自己的实验进行总结,制作成PPT,向全班同学宣讲,并接受质询。制作PPT,进行演讲,不仅锻炼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拓展了美学思维(如何将PPT制作的简洁和美观)。在演讲和答疑的过程中,更是让学生充分理解了任务的目的,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与实验报告同时提交的还有自我评价表,对于在自己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思。自我评价创造了一个自省的计划,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动机,并厘清努力的方向。
6.资讯
最后再次回到“资讯”模式,是对学生学到的信息进行梳理。教师提出拓展性的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新知识,争取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从课程实施效果讨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确实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能力培养。通过教学实践,收集学生的意见,尽管更多的是经验型评价,也可以从中看到学生确实被触动了,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由于分离纯化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核心课程的地位。即使没有进行课程改革,整体课程设计中也有较多的实验项目,实践学时比较多。但通常是小项目,以技能训练和加深原理理解为教学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本课程的实施,强调完整行为模式,技能培训部分学时(即行为模式阶段的“实施”部分)与原来相当,但是训练目的从简单技能培训提升到学习工作过程知识的高度,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理论学习颠覆了以往“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理念,提倡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实践过程不仅重视操作,更通过多个任务的设计,使学生对于操作之外的时间控制、成本控制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属于行为模式阶段的“资讯”、“决策”、“计划”、“检查”采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使学生学到了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必需且够用”的知识。可以说,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保留了原来实践课通过动手来学习技能的优点,更从多个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但也应当注意,行动导向教学不应当仅仅追求形式的完整,而应从内涵出发,把握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一核心目标,科学合理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目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职课程建设是件长期的事业,需要每个一线教师积极实践,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尹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思考.科教导刊.2012四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