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pbl教学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以问题为中心;pbl;基于课堂学习;LBL;教学法;外科
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探索已经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其中一项重要课题[1]。实际操作中,随着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法在国内逐渐得到推广,从而使得传统基于课题学习(LBL)教学法逐渐受到冲击[2-3]。PBL属于一种在国际上被日益推崇的医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为,在教学过程中,将患者疾病作为主要问题,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的职能为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讨论分析[4]。该方法的有效应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5]。笔者所在医院借鉴该方法,在外科教学中积极开展研究,探索分析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在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不同效果,取得了有价值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列入对象均为2016年1-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外科临床实习的实习生,共计60例。含男42例、女18例;年龄22~26岁,平均(23.5±1.2)岁;在文化程度方面,含大专32例、本科28例。经同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LBL教学法,研究组采取PBL教学法。两组实习生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所有实习生均接受为期4周的临床实习教学,两组教师均为同一组(3名)外科主治医师。(1)对照组采取LBL教学法。由带教老师严格参照拟定的教学大纲实施教育教学。首先系统性为实习生讲解外科常见的相关病种及其知识,并引导实习生观摩观看相关实现录制好的教学录像。然后按照选定病例积极开展床旁讲解,由教师进行示教,主要内容为患者相关病史资料的系统采集、各相关专科检查查体、相关检查结果影像资料分析、临床初步诊断以及诊断的鉴别、患者疾病的发病机制分析研判、针对性治疗方案的拟定等[6]。(2)研究组均采取PBL教学法。由带教老师严格参照拟定的教学大纲积极备课,事先拟定好相关病例,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要求实习生提出自己的诊断初步结论、相关诊断依据、鉴别诊断、针对性治疗措施及分析发病机制等,引导实习生自主实施患者相关病史询问收集、各相关专科查科、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阅读处理等。之后,再组织实习生积极开展讨论。在其讨论过程中,引导实习生学会主动思考、针对存在的疑问和问题相互交流,主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积极根据需要整理资料信息,对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补充等[7]。
1.3观察指标
在完成4周的实习教学后,组织实习生参加考试,由考评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及操作需要出具相关题目,两组实习生接受相同考核考试;主要内容为:患者病史采集(单项计分10分)、相关专科查体(单项计分10分)、影像资料分析(单项计分10分)、诊断及鉴别(单项计分10分)、发病机制分析(单项计分10分)、治疗方案拟定(单项计分10分);上述6个单项,总分为60分[8-9]。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考核结果显示,两组的患者病史采集、相关专科查体、影像资料分析3个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及鉴别、发病机制分析、治疗方案拟定3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考试考核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以笔试形式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记录考试得分。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填写内容为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等。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主要影响及体会。统计学方法将所得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一般资料比较观察组学生52名,其中男生31名,女生21名;对照组学生52名,其中男生27名,女生25名。两组学生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理论成绩比较以笔试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测试,发现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略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成绩未出现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1。学习效果比较课程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观察组52份调查表中,1份作废,有效问卷为51份。对照组52份调查表中,2份作废,有效问卷为50份。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思维习惯、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方面提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讨论
3.1精神科教学难点
精神科涉及的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常见障碍[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精神科临床教学难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理解和记忆困难:精神科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很强主观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充分理解和掌握精神科相关症状的差异性;②诊断混淆:精神科疾病的诊断与其他常见内外科疾病的诊断具有明显差异,其最大的不同在于精神科疾病无法依靠客观实验室检查做出有效诊断,而是需要根据疾病特征、主观症状来进行临床判断。同样的症状出现在两个不同的患者身上,可能诊断却截然不同[3]。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掌握相关疾病的特征和症状特点。
3.2PBL教学特点和策略
开展PBL教学时,教师首先有计划地设置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指导,并且不能对问题直接给予明确答案,鼓励学生自己思索和查阅文献。展开大胆的联想和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反复的讨论,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精神科抽象的症状和理论知识。而这一过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PBL教学法通过多种灵活教学方式,例如举例、角色扮演等。优化教学内容,将精神科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具体化,让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第三,PBL教学法主要通过问题进行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思考和探索能力,锻炼创造性思维。有研究表明,PBL教学法能够拓宽学生学习思路,并将实际问题带进临床教学中。教师在调整教学内容的同时,学生可利用抽象化和模拟化学习方法解决问题,也可通过实践探究解决问题方法,且不受任何因素和条件的制约,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4-5]。此外,PBL教学可以将医学领域的不同亚专业知识进行充分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对精神科的知识要进行掌握,还需要融会贯通在其他医学课程中所学习过的内容,逐渐促进学生知识面向更多未知领域延伸。
3.3教学效果评价
本研究结果显示,理论考试成绩上观察组与对照组考试分数并未出现明显差异。考虑原因可能与对照组的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有关,七年制医学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背诵能力。但是传统教学方法更加强调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过程,很难参与和融入其中,课后则完全依靠死记硬背,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也使得学习过程更加枯燥。而通过课堂上的沟通和回答问题就可以发现观察组学生能够更加理解教学内容,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并能在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方面,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内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6]。这种现象不仅说明理论考试分数不能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也提示PBL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而这对于学生今后进入临床工作,独立面对各种病患时去独立思考处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3.4教学过程中注意事项
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中医诊断学应用PBL教学法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学效果良好,但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内容,中医诊断学PBL教学法的应用亦有其局限性。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PBL 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我们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现就此论述如下。
1 中医诊断学应用PBL教学法的必要性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运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还有诊断的辨证思维。因此,学习中医诊断学有一定的难度,单靠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以“填鸭式”灌输的方法很难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中医辨证思维,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差,缺乏横向思维,并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丧失对中医的信心和兴趣。PBL教学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教师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生解决拟真情景中的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中医诊断学PBL教学中,教师并不以讲台上演讲者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进行学习,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恰当指导下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学习途径收集和处理可以用于解决问题的资料,因此在学习中学生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学习,学生以他的个性和特征学习,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将中医诊断学及其它中医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真实的病例中,使各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通过这样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加强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①解决问题的技能;②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③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赏识和包容异类学习同伴的精神;④获取和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⑤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中医诊断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很有必要。
2 中医诊断学应用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和选择性
PBL的学习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学及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在医学课程的PBL学习中,学生们是从开放性的、真实的临床问题入手开始学习的,学生们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询资料、动手做事、相互讨论以及自我反思而获得和理解知识,而且,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依赖于他们自己所建构的知识之间的一致性、依赖于解决问题的成效。因此,实行PBL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教学内容也应该适合PBL教学的要求。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分诊法和辨证两大部分,诊法是辨证的基础,且内容较为零散,条理性不强,难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因此不太适合PBL教学;而脏腑辨证是辨证部分的核心内容,条理性强,与中医基础理论、四诊及其它辨证方法联系密切,易提出开放性的、真实的临床问题,能够发展学习者有效地解决中医临床问题的技能和高级思维能力,且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已掌握四诊、病因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好的学习基础,非常适合PBL教学,教学效果也较为理想。因此,中医诊断学应用PBL教学法具有高度的可行性,最合适的内容是脏腑辨证。
3 中医诊断学应用PBL教学法的效果
我校参与中医诊断学PBL教学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对PBL教学法反映良好,认为PBL教学法形式新颖,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这种讨论式的学习,使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拓宽思路,增强了记忆,巩固了知识,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运用能力得到加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将对今后开展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打下良好基础。通过中医诊断学PBL教学,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中医辨证思维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全新的一代中医生,能真正学会思考,有创新意识,能更好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跟上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真正做到终身学习。
4 中医诊断学应用PBL教学法的局限性
中医诊断学PBL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法,然而它也有其局限性:(1)学习广度及系统性稍嫌不足。PBL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每个学习小组对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掌握较好,但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是有限的、不全面的,这就可能造成学习广度的不足,影响知识的完整性,而且PBL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习的系统性不如传统的LBL医学教育模式。(2)不适合部分学生。PBL 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因此需要学生们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由于我国的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赖性,学生缺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有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差,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这种学习方法,不愿参与讨论,因此对部分学生而言,传统的LBL医学教育模式效果更好。(3)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我国中医类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中医课程,还要系统地学习西医课程和外语等大量的公共课,学习任务十分繁重。而中医诊断学P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就要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它同学交流沟通,大家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这样的学习,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因此,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LBL;PBL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12-02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应用遗传学理论和方法研究遗传因素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规律的学科[1]。随着人类基因组学及后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医学遗传学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石,其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医学问题认识和解决的方式[2]。这门学科具有跨度宽、难度大、综合性强、抽象等特点,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既让学生系统地接受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又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3]。将以问题为基础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4]和着重传统讲授的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5]有机结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方案之一。
PBL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正式提出,它的核心内涵是教学实践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该教学模式主张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由学生就某一问题或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探求答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近年来,PBL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到众多的医学教学实践中,但其应用方法还有待优化。
一、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对我校不同学制的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到开课的必要性、学习后具备的各种实践能力、授课方式、授课内容、考核方式等,统计结果显示,认为开设本课程非常必要的占61.29%,认为必要的占38.71%,认为没必要的为0;选修后认为非常好,对今后有很大帮助的占70.97%,一般的占29.03%,认为没有用而后悔的占0。在八年制班级中已经尝试了一次学生自己就某一专题讨论学习的方法,受到同学们的欢迎。问卷中同学们表示可以再多些讨论式教学(PBL)的占63.58%。这些调查研究的结果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通过改革医学遗传学教学方法,形成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医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使医学生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为后续的学习与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中选取的教学研究对象是八年制班级,该班级的生源良好,生物学及相关知识背景较好,理解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均较强,并且将来有较多的可能利用现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进行临床及科研实践活动,非常适合课题组开展PBL-LBL双模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同时,根据教学安排,每年度均有一学期可以进行教学法的实践工作,课题组可通过合理设计与操作,及时获取实践结果,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及验证,保证课题进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教学法实践
1.以LBL把握主线,以PBL丰富分支。医学遗传学的理论知识系统性较强,但由于信息量大,单纯讲授容易显得枯燥、不易理解。在课堂讲授时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将知识点按研究层次、研究角度进行编排,如根据医学遗传学的研究对象遗传病,首先将课程内容按研究层次分为基因病和染色体病,再根据研究角度将上述两部分内容各自分为基本原理和疾病实例两个部分,最终将主要内容划分成四个模块。为了丰富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形式,在每个模块的教学实践中再具体组织PBL的单元,包括提出综合性的问题和病例等形式。
2.四步式PBL教学。在组织PBL单元时,我们采取了通用的四步式的实践方法:1)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知识综合性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联系本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点来回答某一问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另一类是病例分析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的遗传学原理去解释病例,考察的是学生对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学生分组、组内分工、查询资料、组内汇总。学生可自由分组,每组6~8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关键问题分解,再由组内分工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由每组形成一份最终报告,用于展示交流。本环节通常每次设置两个问题,通过后续环节中的交流过程,让学生有交叉、互补式的学习效果。3)课堂展示交流。为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设置了课堂展示交流环节。每组学生展示报告内容,同时回答其余组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此环节的进行,让学生体验了撰写小论文的过程及要求,培养了他们的科研意识及能力。学生通过比较每组报告的同时更容易发现并提出新问题,这是对PBL单元教学的一个延续。4)教师归纳总结。教师一方面要对所提出的问题给出结论,另一方面还要对每组的报告有相对客观的评价,充分指出每组报告的优点与不足,让学生切实做到学有所获。
3.收获与启示。经过两轮的教学法实践,我们发现PBL教学法可以很好地组织医学遗传学的知识点和病例,这也与医学遗传学的课程特点有关,因此今后可以更多地采用PBL教学法组织教学单元。学生在PBL教学单元中也收获了进行主动学习的经验与信心,不少学生还因此进入到科研实践中。通过组织PBL教学单元,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有了更多的沟通与交流,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尽管如此,以LBL教学法组织整体的课程框架,其系统性不可忽视,尤其对于医学生而言尤为必要。
LBL-PBL双模教学法的合理高效应用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设置教学模块、设计问题、收集病例、分解知识点、归纳总结等环节都需要有全面的知识背景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才可完成,因此教师之间的合作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由于学科特点,教师对学科新的发展动态的及时更新与储备也十分重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尝试将PBL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一定的延伸,并探索相应的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更好地指导教学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璞.医学遗传学第2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2]L.H.哈特韦尔.遗传学:从基因到基因组第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宫京闽,唐珉,李刚.促进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1):122.
[4]Famer EA. Faculty development for problem-based learning[J].Eur J Dent Educ,2004,8(2):59.
[5]Mc 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 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59.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科研课题XJY12053。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提出,于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倍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1]。PBL教学法应用于药剂学教学,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药剂学教学引入PBL教学法的必要性
1.1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形成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等多门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加之受教学时间、场地等限制,药剂学以往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理论讲解占了很大比重,导致学习过程单调枯燥,学生由于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药剂学教学质量,就需要改革“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而PBL 教学法的引入无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2 PBL教学模式的优势 PBL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将要学习的内容与问题挂钩,使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作为引导者,任务是设计出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以及相互协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启发,在于“设疑”、“质疑”、“解疑”。提出的问题要来源于学科的应用;质疑是学生对问题的怀疑,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解疑即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PBL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让他们掌握知识,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2 PBL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提出问题 问题是PBL教学法的核心,如何精心设计问题是运用PBL教学法的关键。问题的选择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要有引导性。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教学过程中可能派生出来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讲授“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章节为例,可以“欣弗事件”为原型设计问题,先介绍“欣弗事件”的过程:欣弗为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的商品名,是一种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2006年青海、广西、浙江等省区陆续出现部分患者使用某药业公司生产的该药物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泻、呕吐、过敏性休克等临床症状,导致多人死亡。由此引出问题:患者注射欣弗后,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甚至死亡?欣弗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在哪里?如何保证灭菌制剂的安全?如此设疑可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2.2 分析问题 对精心准备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把学生引入精心设计的问题中去,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带着疑惑去思考。如教师围绕“欣弗事件”,给出鉴定结果:该公司生产的欣弗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私自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的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经检验,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学生就会对灭菌技术的要求引起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2.3 解决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对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教师可请学生代表进行回答,并组织学生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对讨论结果作出评论,并由此引出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还以“欣弗事件”为例,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灭菌与无菌制剂直接作用于人体血液系统,生产这类制剂时灭菌与无菌技术相当重要。灭菌参数要严格限定,不能随意改动,这类制剂对无热原及澄明度要求更高。学生因此对灭菌制剂产生深刻的印象,牢记具体的灭菌方法以及技术要求。
3 运用PBL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3.1 应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使用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应用于药剂学教学尚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例如,PBL教学法要占用大量的时间, 与计划学时数会产生矛盾。因此,应结合培养目标与学生特点,采用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如教师在讲授一些重点、难点内容的时候,适当运用PBL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最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PBL教学模式适于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以实际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而不是“填鸭式”的死记硬背,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3.2 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 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身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问题的“引导者”,这就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arrows等[2]认为:“理想的指导者应该既是一个学科专家,又是一个指导专家;稍差一点的指导者,即便不是一个学科专家,也至少应该擅长指导;最糟糕的指导者,莫过于虽然是一个学科专家,但却拙于指导”。因此,教师不仅要充实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同时也要多学习引导的技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还应具有“导演”般策划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者角色的能力。只有教师角色的正确转变才能使PBL教学模式顺利、有效地引入药剂学教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PBL教学法;生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46-02
PBL教学法立足于问题的学习,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下,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式学习为主线,活化课堂教学。该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效果,在运用于生理学教学中,带来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生理学的教学背景下,探讨了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应用效果。进而对该教学法的推广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教学经验。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校2011级中药专业的2个班级,共140人。将中药111班作为PBL教学法的试验班,中药112班作为对照班。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年龄、男女比例等,无明显差异。
1.2教材:两个中药专业班的生理学由同一教师授课,且使用的教材均为施雪筠主编的《生理学》。两个班级在教学的大纲、课时、目标等方面相同。
1.2教学方法:中药121班采取PBL教学法;对照班采取“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在PBL教学法的开展中,师生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开展、课后练习等内容,都是教学法实施开展的重要方面。本文在阐述PBL教学法的应用中,主要基于血液、内分泌、能量代谢等章节内容展开。
1.2.1师生的课前准备
12.1.1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师在PBL教学法中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需要充分认识教学大纲,以抓住教学要点,细化好教学内容。于是,教师在大纲需求的基础下,强化相关生理学的病例收集,突出教学的内容重点,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背景下,对教学问题进行归纳和提出,以强化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同时,教师需要合理的安排授课课时,对于教学问题的讨论进行设计,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12.1.2学生的学习准备:学生的学习准备是配合教学开展的前提,学生需要对于教师提供的病例,及相关的问题,进行仔细的思考和文献的查阅,以储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的交流,对于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于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1.2.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问题的解决,以及知识的巩固和深入。教师在学生课前自学的基础上,采取师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学生的交流、教师的精讲。对于学生间的讨论,教师可以进行分组,以7人为一组的讨论形式,组织各小组学生进行课堂上的发言,以及问题的补充、提问,以形成辩论式的教学环境;而对于教师的课堂精讲,主要是基于学生的交流情况,以及提问、讨论的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深化或巩固,并且,教师在对于各组的学生发言之后,进行相关的总结和点评,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
12.3课程考核:每堂课结束后,布置相关的作业,并敦促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而可以很好的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在课程考核中,主要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占到考核的40%和6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学习情况、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而期末考试在对实施了PBL教学法的章节考试中,在传统书面考试的形式上,增加了诸如判断、分析等PBL教学的新题目。
1.2.4评价分析:对于实验的结果,采用平均成绩的方式进行表示,且平均成绩以“x±s”的形式表出(x为平均数,s为标准差)。
2结果
3.1PBL教学法对于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PBL教学法;中职卫校;儿科护理
PBL教学法是一种具有较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此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而且可以从综合层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目前,中职卫校在利用PBL教学法方面尚处于尝试阶段,所以深入分析此种教学法在中职卫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江西省萍乡卫生学校(以下简称“我校”)2015级中职护理的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确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学生一共60人,其中观察组、对照组各30人,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以及入学成绩等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二)教学方法
对照组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遵循传统的“预习—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而教师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观察组采用的是PBL教学法,这种方法遵循“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的教学思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教学课堂中提出问题,有了问题之后,学生可以进行资料的收集,从而展开问题的讨论,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指导者,即对学生的疑惑做出科学的指导,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继续深入。
(三)评价指标
此次研究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理论知识成绩,第二项是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病例分析和体格检查两方面。因此,此次分析的评价指标要从两个大项进行。(四)统计学方法此次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各项指标用均数±标准差来进行表示,当P<0.05的时候,表示有统计学有意义。
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之后,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在病例分析和体格检查方面,观察组的教学质量综合评分得到了87.52%,而对照组的综合评分则只有73.14%,两组教学的差异明显(P<0.05)。对综合教学的成绩进行对比发现,PBL教学法的效果更加突出。
三、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PBL教学法虽然存在着很大的优势,但是依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PBL教学法强调的是以问题为教学的起点,也就是说教学要从问题出发进行探讨,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受传统理念的影响,灌输性较重,这就减弱了PBL教学法的探讨价值。第二,教师自身储备不足。因为PBL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儿科护理中的尝试比较少,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教学的开展还存在着认识上的缺陷。这种自身准备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第三,学生的主动性不强。PBL教学以问题为起点,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问题的缔造者和探讨者,从而强化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课堂的积极性,但是目前教师身份转换不够彻底,课堂活力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PBL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教师要进一步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升课堂的活跃性。教师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就意味着学生会成为教学课堂的主导者,其问题缔造者和探究者的身份将会得到尊重,而教师则会从原来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与指导者。通过教师和学生更加准确的定位,PBL教学法“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会更具活力。第二,教师要积极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总结。通过自我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总结,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指导,学生学习的专业性也会更强,掌握的理论和其他知识也会更加准确。总之,PBL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应用效果来看,PBL教学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法更有优势,所以值得在教学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司利君 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张立云.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34):203.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探讨了公共政策学的教学方法改革,但研究较为笼统,对公共政策学教学的特点缺乏针对性,忽视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效果也不如人意。下面探讨PBL教学法与公共政策学教学特点的契合。
(一)PBL教学法的内涵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白瑞斯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大学首创。它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理解并掌握知识的新型教学法。PBL教学法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研究和合作解决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作用是及时提供知识上的帮助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二)PBL教学法与公共政策学教学的契合
由于PBL教学法比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更能适应公共政策学的教学需要,因此与公共政策学的学科特点有很多契合之处。
1.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学生对政策问题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而公共政策问题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则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后主动学习相关背景知识,这在课堂有限的课时内是无法完成的。PBL教学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学生围绕问题查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等学习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找问题答案,使课上与课下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有利于构建循环学习模式
公共政策学各章节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可以在不同章节从不同角度予以阐释和理解,这就决定了公共政策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问题的解决过程为核心,很好地契合了公共政策学教学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特点。从提出问题开始,学生通过查资料,补充相关理论知识开始基础学习;然后通过研究、讨论等学习活动,进入深入剖析问题阶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带动学生进入“提出问题—学习—思考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循环学习模式中,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应用能力。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以往的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常常会发生教师的作用与课程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要么“满堂灌”,要么“蜻蜓点水”,难以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PBL教学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并营造有利于开放性探究学习的氛围,遵循自主性和探索性原则,把自己的一切教育行为定位于支持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转变教师的角色,发挥教师在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全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二、PBL教学法在公共政策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体系的梳理与问题引导
在应用PBL教学法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课程的理论渊源和框架体系,使学生对公共政策学的内容体系和教学目标有宏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解决以下问题。
1.课程总体认识要准确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程的内容体系,对各章节的内在逻辑关系有清晰的认识。首先,在政策科学理论的演变上,学生要能准确理解,并与政策实践的发展相联系;其次,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调整、监控和终结等各章节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衔接要进行详细介绍,使学生树立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的概念;最后,要对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理论进展有初步了解,从而促进学生把现实问题与政策学科发展联系起来,有利于深入掌握课程内容。
2.公共政策问题的引导
在对整体教学内容体系和理论框架的讲授过程中,按照PBL教学法的原则,应该对学科的理论问题和政策实践问题进行相关引导:一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公共政策从理论的视角去理解和认识;二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政策过程角度发现和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政策问题,从而在宏观层面使学生逐步养成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发现政策问题。
(二)教学章节的内容设计与问题研究
1.精心设计教学章节的内容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
PBL教学法不仅要实现知识和技能在师生之间的位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发展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培养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着眼,精心设计每一章节的问题体系,构建规范的问题链条,把学生对问题的研究由浅入深,不断拓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对政策问题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
PBL教学法的关键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核心,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按男女生比例以10人为一组,每章结束时安排一次案例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所思所想,然后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在课程结束后,每组进行案例汇报,其他同学现场提问,组员进行补充。因此,创设了研究问题的教学情景,缩短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了研究问题的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的引申与问题探讨
公共政策学教学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必须把课本内容与现实社会问题紧密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引申,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相关公共政策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通过问题探讨有机串联课本各章节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笔者把公共政策理论学习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探讨、推进中国政策评估事业的思考、21世纪中国政策体制改革等专题研究,弥补了西方公共政策学理论与我国政策现实相脱节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PBL教学法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的完善
(一)找准课程定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必须由传统的理论型向应用型及创新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要求。因此,公共政策学课程的定位应围绕培养学生分析政策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将理论问题通过现实案例表现出来,通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把公共政策学课程从偏重理论教学转化为侧重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训练。
(二)转变师生角色应用
PBL教学法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这样才能保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连贯性和有效性,避免教学双方产生越位、错位和失位问题。教师的角色应该定位为指导者、合作者和设计者,在教学中围绕对问题的认识和研究给予学生全过程的指导,并与学生形成合作关系,彼此交流意见,帮助学生探索问题,从而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转变,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化为知识的自学者和问题的研究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适应新角色,师生双方都要尽快进入并适应新角色。
(三)完善问题结构
关键词 PBL优势 案例 相关分析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PBL教学法简介
1.1 PBL的发展史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 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1.2 PBL教学法的优势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以问促学,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
2 PBL教学法的初探
2.1学生方面
2.1.1被动变主动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很多学生被动地在学习,所以课堂上通常看到学生打瞌睡,看小说玩手机等现象,原因就是他们感到自己在“被逼着”学习,而PBL教学法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教师要舍得放手,相信学生。通过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吸引过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2.1.2培养兴趣,提高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偏科就是因为对某些科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若是一味地讲知识点,学生难免会感到厌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情设置一些问题,比如在讲基因重组时,导课时老师展示了一幅图片,学生一看就有兴趣了,因为是科幻电影《蜘蛛侠》的图片,很多学生记得当时有个故事情节是:主人公被蜘蛛咬了一口,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学生有兴趣了就会主动学习了,查书的查书,讨论的讨论,看到这种现象让当老师的很欣慰,他们主动地在解决问题了。所以教学中要注重兴趣的培养,合理地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对于掌握学科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学生学的高兴,教师也教的轻松。
2.1.3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90后,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在课堂上运用PBL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讲激素调节这一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激素的作用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老师在课前设置了一个问题,找出课本中列举的激素分泌失调时可能引起的疾病,然后特意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学习小组,一个星期后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很多小组完成的很好,有几个组还把他们的成果做成了ppt,展示之前有2个小组的小组长首先就汇报了哪些同学负责收集的图片,哪些同学对文字资料进行了整理等等,他们的组员也很高兴,觉得自己在团队中很重要,而且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对他们的学习也很有利。
2.2教师方面
2.2.1适当放手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意味教师不问不管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适当放手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在必要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个是很重要的。
2.2.2合理设置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使用PBL教学法,不是说教师因此就轻松了,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学情合理地设置问题,要吸引学生,又不能跑题,当然提问时不要只停留在形式上。
2.2.3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仅对教材内容要熟练,而且对专业知识要掌握扎实,比如在讲神经调节这一节时,课本上就没有介绍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知识,初中的教材里讲的很简单,有些学生初中根本都没学过生物,在本节教师就要根据现用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深度广度如何把握,这个教师自己要把握好。
3结语
通过对PBL的简单探索,设计思路是根据学情,由浅入深,层层设置问题,环环相扣,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课程结束后,找学生交流了一下,学生反映这种形式的课堂他们的确主动了很多,效果也不错。这种学习模式使学生较快地学会思考,有创新意识,能更好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教师来说,例子的引入,问题的设置,学案的编写等环节是备课时要特别注意也要特别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注意把握学习的重点、难点,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怎么学到的,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怎样学习,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不断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何淑娟.PBL理论在高职photoshop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