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报编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安徽省主办学报的高校编辑人员。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50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回101份,回收率为91.8%。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为91.1%。
1.2调查工具
1.2.1一般情况问卷
自行设计一般情况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作年限。
1.2.2SCL-90症状自评量表
该表由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是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时实用、简便的量表。共包括90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1~5分别表示无、轻、中、重、严重5个程度。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或t’)检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92份问卷中,男性53名,女性39名;未婚8例,已婚84例;大专学历2名,本科学历38名,研究生学历52名;初级职称11名,中级职称26名,高级职称55名;20~29岁11名,30~39岁26名,40~49岁32名,≥50岁23名;从业时间在1~5年28人,6~10年31人,11~20年21人,≥20年12人。
结果显示:女性编辑在SCL-90总分、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评分上高于男性编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女性编辑在躯体化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和其他因子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组编辑在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躯体化因子评分上,已婚高于未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强迫症状因子评分上,未婚高于已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显示:在SCL-90总分及各因子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显示:不同职称组在SCL-90总分、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及其他因子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强迫症状因子评分上,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均高于高级职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在恐怖因子得分上,中级职称高于高级职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2.6不同年龄段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组在SCL-90总分、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敌对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躯体化因子评分上,≥50岁组均显著高于20~29岁组和40~49岁组(P<0.01),30~39岁组均高于40~49岁组和20~29岁组(P<0.05)。在其他因子评分上(饮食和睡眠),≥50岁组高于40~49岁组(P<0.05),见表5。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WTO)指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研究编辑心理健康状况文章有所报道[4-7],但均局限于理论的阐述,缺少一些实证的调查与研究,本文通过调查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心里健康状况,发现性别、婚姻状况、职称、年龄段对SCL-90部分因子产生影响。
3.1性别
本研究显示女性在SCL-90总分、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评分上,女性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女性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较男性差,可能因为女性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既要照顾家庭,又要顾及到工作,对于好强不服输的女性来说,事业与家庭的双重负担,使其自然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事实上,很多女性编辑常因工作、学习、家庭不能兼顾而身心疲惫,引发焦虑等心理症状,而且性别特征决定着女性遇事相对敏感,心理较脆弱,流行病学调查[8]显示,女性的焦虑和情绪障碍显著高于男性,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压抑,容易导致女性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因此,要给予女性编辑更多的社会支持,关心和照顾她们,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3.2婚姻
本研究显示已婚和未婚组在SCL-90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躯体化因子评分上,已婚高于未婚,可能因为已婚者比未婚者有更多的家庭负担,而在工作和家庭上都要兼得,无形当中增加了已婚者的生活负荷,长期以来其身体疲劳、不适等躯体化现象较未婚者有所增加。本结果还显示,在强迫症状因子评分上,未婚高于已婚。美满的家庭是一个人心灵健康成长的港湾,许多工作上的烦心事都可以跟自己的另一半诉说,精神上的排解对心理疾病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因此已婚者较未婚者来说相对有较多的排解渠道,往往不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9]。
3.3学历
本研究显示不同学历编辑人员无论在SCL-90症状总分还是在因子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学历在编辑的心理健康方面并不占主要地位。学历高并不一定就心理很健康,同样学历低些,也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来迎接工作。学历只代表过去,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个人能力与学历并不挂钩,心理健康状况和幸福感都与学历关系不大。奚卫珍等[10]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关系,而不同学历间护士工作压力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4职称
本研究显示,虽然不同职称组在SCL-90总分、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及其他因子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强迫症状因子评分上,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均高于高级职称,在恐怖因子评分上,中级职称高于高级职称。可能因为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编辑在工作中,业务能力相对来说比高级职称者低些,于是在工作中易反复比较,长期的工作习惯使其易产生强迫症状。中级职称的编辑人员在业务上已经成为骨干,对社会和自己都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可能除了编辑任务外,还要担任行政职务、授课、科研及其他一些社会工作,这个群体所受的压力若是长期得不到缓解,往往可能产生一些心理问题。鉴于编辑群体中级职称是工作单位中的骨干群体,作为单位的主管部门或单位领导,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组织支持,关心他们的生活。
3.5年龄
(一)相关政策执行不到位
在中国,对高校学报有专门的政策法规及规范,以便加强对高校学报的管理,推动高校学报的发展。但调查显示,各高校学报对相关政策及规范执行率普遍较低。如高校学报管理办法其中一条规定,相关学校需为学报编辑部提供所需的图书资料、设备以及办公区域,指导学报的出版编辑工作,提高学报编辑的出版水平。但现实中,大部分高校对学报编辑工作并不重视,其工作人员的待遇普遍较低,且投资也相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很多高校学报都还在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模式进行信息处理、编辑等工作,严重影响了学报的创新式发展。缺少科学、网络化的管理,导致很多高校学报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实际。
在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致使网络运用的能力也相对较低,无法用电脑进行稿件编辑、校对及排版等;编辑人员不会对相关图片、网页进行处理和制作,办公效率普遍较低,严重的影响了高校学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进程,跟不上现代报刊业的发展脚步。
二、网络环境下,改善高校学报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网上办公编辑系统
高校学报网站是学报的名片,很多读者愿不愿意更深入了解其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网站首页给人的第一印像。因此,网站首页建立有吸引力的链接是第一步。其次,网页的相关栏目要清楚明了,如信息、采集栏,稿件处理等栏目,让读者能很清楚的了解到有关学报的历史、特色及投稿要求等。最后,建立网上办公系统,让学报编辑可以在网上进行办。如,利用网络进行组稿、审稿等,提升学报的办公效率。
(二)设计适应网络运行的编辑流程
1.来往稿件登记。通常,高校学报都拥有专门的投稿邮箱,所有的来稿都会投到这个邮箱中。因此,编辑人员在值班时,应该先将这些稿件从邮箱中取出来,进行统一登记,之后依据稿件的类型配置单一编号,再将作者的资料存进信息库中。对于符合本学报要求的稿件,存入相应的文件夹中;不符合本学报要求的则第一时间告知作者,并给予退稿。
2.审核。高校学报的稿件审核主要分为三步:一审、二审及三审。一审是责任编辑对所管专栏的来稿给予初次审核,若来稿符合学报的基本要求,则将来稿交给相关的审稿专家,审稿专家审核合格后,提交二审。二审的稿件审查工作通常是由编辑部主任完成,如果稿件在二审中依旧合格,便可以直接交给负责三审的主编进行终审,最终由主编决定是否采用稿件。
3.稿件的检测和加工。通过三审的稿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检测,如果没有抄袭和一稿多投的情况,便可将稿件交给责任编辑,让其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加工。
4.校对和排版。校对和排版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美编人员自行对稿件排版,另一种则是将稿件交给印刷公司由印刷公司进行排版。待印刷公司排版完成后,将稿件发回编辑部,相关责编对排版样式进行校对、加工,确保稿件的内容及版式符合相关要求。
5.大样审读及交付印刷。经过“齐、清、定”之后,编辑部将大样交给相关的专家对其大样进行审查,专家指出问题后,编辑部对大样进行再次修改,修改完成之后交给主编签署意见,并根据主编所签意见,对大样进行最后一次修改,最后将大样发给印刷公司进行印刷。
三、培养高素质的高校学报编辑队伍
当前报刊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创新思维和策划能力直接影响学报的竞争力。学报纺编辑人员也可运用网络优势,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及整理,探究学术的发展方向,寻找学术研究的制高点,结合编辑团队的实际,为学报选题策划提供依据。
(二)不断提高法律素质
网络的传播快捷、方便,但同时也容易产生与版权费有关的问题。如,作者的著作权和学报汇编权利等。如果编辑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加强学报编辑人员的法律素养,提高编辑人员的意识,才能有效规避法律纠纷,使高校学报健康发展。
(三)熟练撑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69-02
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是指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在编辑出版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编辑意识主体性的积极、正面的发挥可以促进学术期刊的建设工作,对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一些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在不同程度被消解,不仅影响了编辑人员本身的工作热情和职业素质,也对学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本文试图对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消解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实现学术期刊的健康有序发展。
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的消解使其对本职工作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明显下降,逐渐形成只求应付完成分内工作,不求创新、安于现状的心态,逞论学报的建设和发展。
学报的稿源渠道一般有作者主动投稿、编辑主动约稿、策划专题征稿等多种形式,约稿和策划征稿都需要编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性地策划学术选题或研究方向,积极主动与外界联系约征稿件。而现实中,有一些编辑误以为自己依托高校学报这样的高端科研平台,稿件源源不绝,可以无需自己辛苦,坐等稿件上门,至于刊物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稿件则不在思考范围之内。满足于已有的期刊发展模式,缺乏策划组稿意识,有什么稿件就用什么稿件,这样一来,难免产生栏目失衡、质量平庸、缺乏创新、毫无特色等弊病,使得学报在学术期刊的市场大潮中丧失竞争力。
主体性的消解还使得编辑对职业素养缺乏重视,一些编辑认为自己只需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即可,对完成的程度则是只要没有差错即可,太高的标准是达不到也无需达到的。因此他们对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进修都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这种惰性思维不仅拖累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也从客观上阻碍了学报的发展建设。
是什么原因使得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被日渐消解?笔者认为,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缺失,除了自身素质偏低、观念陈旧外,还受到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一)学报边缘化
学报的边缘化主要体现在地位边缘化和管理机制边缘化两个方面。
1.学报的地位边缘化。虽然随着高校职能的不断深化改革,大部分高校都已将学报编辑部独立出来,但依然还有部分高校延续着旧有的机构设置,这种依附关系混淆了学报编辑部的工作性质,影响了编辑出版独立权的行使,对学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另一方面,由于学报早期的办刊宗旨更多地被界定为“展示本校学术科研成果的平台”,即使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学报已经呈现多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外向办刊宗旨,但以往的固有思维却难以在一时之间改变。一些学报部门虽然获得了独立的部门归属,但在学校内部并未能够引起领导、教师的足够重视,大家仍将其视为“服务性部门”而非“学术性部门”,这种身份的错误定位使得编辑人员在整个高校系统中往往“低人一等”,从根本上打击了编辑的工作热情。
2.管理机制边缘化。由于历史原因,现在部分高校学报的上层管理人员存在由非编辑出版专业人士担任的情况,虽然跨学科的人才配置可能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新的火花,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非专业的上级缺乏编辑工作范围内的专业知识,他们有可能在工作布置上偏离重点,否定普通编辑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这些都会导致编辑失去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久而久之,编辑会认为专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不重要,而只满足于完成上级安排的既定任务。
(二)缺少竞争及激励机制
1.职称晋升难。学报编辑虽然属于出版系统,但在职称的评定上却身处劣势。对学报编辑而言,高校在职称评定上没有自,需要由新闻出版系统评定,但此前却仍需要经由学校推选,也就是说,学报编辑需要经过两道关口方可进入职称评定系统流程中。在学校推举过程中,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以教师系列为主给予较多指标名额,而编辑出版系列则与其他教辅行政系列共同竞争相对较少的名额指标。编辑人员的职称评审条件相比教师系列严苛,与其他教辅系列相比也要更高;在随后进入新闻出版系统的评定时,还需要与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广播电视台的媒体人员共同竞争,在现行的评审条件中,更多的条款适用于社会媒体人员,而以创造学术价值为主的学报编辑人员竞争力相对较弱,尽管编辑人员付出了努力,收获却十分艰辛。学报编辑职称难以评聘,晋升动力不足,难免导致其工作消极懈怠,影响主体性的发挥。
2.经济待遇低。目前,大部分学报的管理运作主要依托学校划拨的经费维持,由于学校对学报没有硬性的管理指标要求,作为学校的边缘部门,在官僚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只要能够按时出刊、不出政治性错误就算完成工作任务,编辑没有绩效工资或经费奖金等经济奖励;而且学报编辑在高校属于教辅系列,与教师、科研系列相比,不仅职称评定待遇低,工资待遇也要低人一等。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奖励机制,编辑只需保证正常出版即可,无需考虑选题策划、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等问题,得过且过的心理滋生蔓延,主体性日渐衰退。
(三)办刊宗旨异化
关于学报的办刊宗旨,历年来学者的探讨颇多,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学报旨在向国内外展示、宣传学校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以此引导学术研究的潮流,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整体科研学术水平,亦即有学者提出的“办学报就是办学校”。笔者认为,科研成果和学术实力的展示绝不仅仅局限于本校范围,而是要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在符合自身刊物特色的基础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一所院校厚德博学、兼容并包的治学态度,也是符合办刊就是“办学校”的思想的。然而,这一办刊宗旨却往往被曲解“为学校服务”,认为学报应该只刊登或多刊登校内老师的稿件,不管稿件质量如何,甚至连领导的会议讲话和教师的经验报告都可以刊登,学报成了大杂烩,学术质量不断下降,不仅阻断了校外优秀的稿件,甚至校内的好稿件也向外流失,学报为了维持正常运作,只好不断降低标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编辑彻底失去职业目标。
而与之形成极端对立的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学报编辑不满于杯水车薪,试图将学报变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盲目增加刊期、页码,收取高昂版面费,罔顾稿件质量,只图经济效益,把学报引入歧途,连职业素养都丢弃,更何谈主体性。
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的消解成为制约学报质量的一大瓶颈,对学报的发展和编辑的成长都有极大的危害,面对这种严峻挑战,高校应从管理体制入手,加强对学报的重视,激发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树学报的学术品牌和社会影响力。
(一)坚持学术性
学报的本质属性是天然的“学术性”,作为学术型部门,传统的官僚组织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并满足其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解决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消解问题,必须重新建构学报编辑部的学术性管理。首先应明确学报是学校的重要科研部门,不仅肩负着展示学校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任务,同时也是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有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将学报从边缘化拉回学校科研力量的中心地位,并从根本上提升编辑人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感。
其次,对于学报的管理组织必须任用学术内行,充分发挥学报编委会的作用,切实按照本校的学术水平来组织稿件,以保证学报的学术质量,充分发挥“展现并提升”本校教师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平台作用。同时,专业的管理人员具备与编辑人员同样的知识背景和职业理念,可以更深入切实地思考和建立学习型的编辑组织,通过建立鼓励学习的激励制度,将编辑个人通过共同的职业愿景结合成为团体,增强编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培养其主体意识,构建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调动学报编辑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建立奖励机制
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消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利益的失衡。由于历史、观念的原因,学报编辑的身份始终得不到统一的认定,学报编辑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课题申报、科研奖励等方面都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这直接影响了编辑的行为选择。要重建编辑的主体性,学报需要给予学报编辑充分的认可,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一是提高编辑的经济待遇,在收入分配上与教师系列拉平标准,将编辑的工作绩效与待遇挂钩,并积极发挥学报经费的激励导向作用,将学报效益与经费划拨进行捆绑,以此鼓励编辑工作的创新。二是正确规划编辑的职称评定体系,编辑的职业期待与其行为选择密切相关,学校应为编辑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编辑在职称评定与科研奖励方面享有与教师系列同等的待遇。三是重视编辑个人职业素质的培养,学校要乐于创造条件,积极鼓励编辑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和同行之间的交流,并且对编辑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持包容和接纳的态度,对编辑的个性化、主观化的观念不是直接否决,而要进行精心培育和充分论证,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的编辑规范理念,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和实践智慧。
(三)把好学术质量关
学术质量是学报的立身之本、生命之源,严把学术质量关是提升学报影响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引导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学报的学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编辑的能力表现,学术质量低,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价值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利于提高编辑的主体意识。因此,必须严格把握学术稿件的学术水准,加强质量意识,坚持以质取胜。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报的质量,鞭策编辑发挥个人的主体性。
(四)转变个人意识
前文提及,影响编辑意识主体性构建的因素除了外部因素,也有编辑个人的意识问题。要对主体性进行重建,最源头的还是要纠正个人过往的错误观念,转变意识,加强主人翁的心态建设。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意识到编辑基本功的重要。编辑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关注各个领域、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术热点,不仅要成为本行业的专家,更要成为各个学术领域的杂家,集贤纳广,精益求精。其次,要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打破以往闭门守旧的陈旧观念,树立开放意识,增强社会意识,培养竞争意识,立足高远,面向世界,建设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我国的学术期刊市场竞争目前日益激烈,学术期刊进入加速转型阶段,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极为严峻,学报编辑作为高校学报发展的主宰者,对提升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编辑意识主体性消解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以期重建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督促其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到学报的创新、发展工作中,以使学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下高校学报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金正.论编辑主体的三个二重性――建构编辑主体性的理论尝试[J].中国编辑,2014(1).
[2]范海祥.学术期刊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再探[J].学理论,2013(28).
一、信息网络环境为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提供了的新课题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散,人类社会将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信息革命。网络化是信息革命的中心和特征,并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校学报编辑部也不例外。主要体现为:(1)工作环境网络化。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社会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被普遍推广使用,形成全社会的信息网和知识库。信息和知识成为最重要的商品和财富。[1]当前,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已具规模,基本连接了全国的教育与科研领域。主要科技期刊,包括高校学报,大部分进入因特网。[2]学报编辑出版进入了崭新的电子时代。不少编辑部已完全实现办公现代化、网络化。办公条件的现代化和网络化为学报编辑活动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和拓展创造了条件。(2)编辑出版活动网络化。办公条件的现代化和网络化为学报编辑出版活动的网络化提供了前提,带来了编辑出版活动方式的变革。学报编辑通过电子信箱接受稿件、将稿件传送给评审专家、把评审专家意见和编辑部修改意见或用稿意见通知作者、与作者交流意见和讨论问题;利用网络的传输功能与强大的检索功能对稿件作出客观、可信的鉴定,并选择对口的评审专家;应用光盘技术和网络技术编辑制作光盘版学报或将学报论文送上因特网……信息技术给学报编辑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将是全方位的。
社会大环境的变革和编辑部小环境条件的改善,必将首先导致编辑出版工作方式的改变,继而从思想上、工作理念上发生深刻的编辑出版理念的变革。工作环境和编辑活动的网络化必将促使学报编辑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报编辑出版理念正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必然会引发学报编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索和尝试。例如:
1. 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在信息高速直通车的时代,旧的编辑出版运作模式暴露出速度相对缓慢、效率低、信息利用率差、协调合作难等弊端。换句话说,旧的编辑运作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信息传递更新的要求。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普遍推广使用,使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在其发展中孕育、诞生。例如,编辑部办公系统、稿件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工作平台的组稿方式等的研究已初具规模。期刊“编辑电子化”“无纸化”已经不是梦想,是期刊编辑出版流程的重大变革。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化下的新的编辑出版模式将会是当前编辑出版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任务。
2. 新的编辑加工理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出版数字化是必然趋势。针对网络传播信息破碎化的特点,学报编辑应关注如何强化期刊的传播功能,如何提高论文在网络上的查询显示度,即研究如何把网络传播意识贯穿在论文的编辑加工中。
3. 新的经营理念和模式。主要体现在通过网上了解读者需求消息、出版信息,并通过网上组稿、宣传、发行等。信息网络环境不仅拓宽了期刊主体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也给他们提供经营的思路和方式。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影响面广、反馈快捷等优势,为期刊拓展市场和生存空间,是当前编辑人普遍关注的课题。
4. 新的办刊模式。信息网络时代,数字化期刊以其快速、面广和不受时间限制等优势冲击着传统期刊。而传统印刷版期刊仍因其随意、舒适、简单和耐读等特性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应该说,两者是一种相互补充、互相推进的关系。双版制会是大多数期刊编辑部首选的方式,并将长期存在。
此外,还包括网络环境下,对相关出版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适应范围的研究,及其新的理解或阐述等问题的研究;编辑与作者、读者的新型关系的研究;编辑如何利用网络选择审稿专家,并与其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的研究等等。换句话说,信息网络化引发的变革将深入到出版编辑活动的方方面面,深入到出版学和编辑学的各项研究任务中,并为学报编辑提供新的研究课题。
二、信息网络环境改善了学报编辑出版研究的科研条件
长期以来,学报编辑开展编辑业务研究存在很多难题。计算机的普及、学报办公的网络化改善了编辑科研工作的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网上资料的查询快捷、齐全、省钱
1. 快捷。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为编辑的信息采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无论是出版方面的专题搜索还是编辑研究资料的查询,均不受时间、场地和距离等条件的限制,且快捷。
2. 齐全。文化事业、信息知识传播(除图书馆学、档案学)类专业期刊现有205种,其中出版事业类的中文核心期刊 11 种。编辑出版类的专业性期刊相对偏少,远远不能满足编辑出版界人员的需求。因而不少高校学报开设了编辑出版学专栏,有的还办得有声有色,如河南大学学报,这些栏目的开设相应地拓展了编辑出版类论文的发表空间。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编辑出版类论文均分散发表在高校学报上。因此编辑出版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分布非常广,不利于查询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然而,编辑办公环境的网络化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当前,绝大部分的编辑部加入了“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维普网”等,编辑部成员可以利用这些网站提供的账号查询相关资料,开展编辑出版学研究,所获得的国内出版方面资料是比较齐全的。当然,我们还可以查找国内外同类的或不同类的其他所需的信息。
3. 省钱。由于编辑部人员少,属高校的弱势群体,因此科研资金比较缺乏。在高校,学报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师是重点服务对象。换句话说,高校无论在教学条件、科研条件或经费上予以重点扶持的是教师。学报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与教师科研工作的好坏密切联系的。由此可以想象,作为高校弱势群体、以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出发点的学报编辑部相应的科研条件会是怎样。资金的缺乏势必会造成资料的匮乏,编辑业务研究举步艰难。编辑部办公的信息网络化不仅改善了编辑部的工作环境,也改善了科研条件,可谓一举两得。
(二)网上交流直接且频繁
长期以来,各编辑部办刊经费普遍不多,人员编制相对较少,业务工作量较大等原因,致使学报编辑部人员外出的机会较少。编辑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屈指可数。这种情形不利于编辑工作经验的交流与讨论。出版编辑学是一门实用性科学。它来自于实践,又返回指导实践。一些新的出版编辑学理论和观点不能及时在广大的编辑部实践中普及、推广和应用,并获得相应的信息反馈,势必会影响出版编辑学的正常、健康的发展。互联网拉近了各编辑部的空间距离。人们可以在编辑论坛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很多科技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往往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不是一名普通的编辑学专业毕业生可以轻易驾驭的。因此,高校学报编辑都是由毕业于某一学科的专业人员担任。这些编辑人员全部都是在编辑工作的岗位上接触编辑业务,他们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各不相同,对编辑业务的理解和掌握肯定存在较大的差别,研究、思考编辑学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各异。互联网上广、多、全、杂的各类信息为不同编辑的个性化研究提供了前提。
三、正确应对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
学报办公的信息网络化为编辑出版学研究提供很多新课题,营造很好的科研条件,随着人们对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业务认识的逐渐深入,新问题和新课题还会不断出现。
1. 深入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直面信息网络化挑战的积极策略。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开展编辑出版学研究,逃避是行不通的。学报编辑出版的网络化、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直面挑战,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才能从中求生存、求发展,才不会被社会和时代淘汰。
2. 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完善和发展编辑出版学理论的必然要求。出版编辑学是实践科学,也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只有认真研究信息时代下出版编辑活动的特殊性,才能从特殊中发现普遍性和规律性,这是发展和完善出版编辑学理论的迫切要求。学报编辑出版学是编辑出版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报编辑是其主要的研究力量。开展学报编辑出版学研究是学报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 研究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学报编辑出版学是学报编辑个体发展的需要。编辑是编辑出版活动的主体,研究编辑出版业务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开展理论研究,有利于提高编辑个体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也是编辑个体适应时展要求,与时俱进,求生存,求发展,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需求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夏宁.知识经济与学报编辑智能[C]//学报编辑论丛:第八集,1999.
>>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编辑专业素养的要求及培养 高校学报编辑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融合 融合时代期刊编辑的跨媒体能力 浅谈网络化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综合素质与人才培养 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及优化途径探究 论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质 媒体融合时代的头版创新 浅谈媒介融合时代的编辑文化素养 新时期报纸编辑素质的新要求 网络时代对期刊编辑的新要求 浅谈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媒体融合时代两岸媒体的应对策略比较 在媒体融合时代积极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员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 对媒介融合时代媒体运营策略的几点思考 媒体融合时代危机传播的宗旨、原则和策略 浅析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策略 提高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业务素质 融合自觉:新媒体时代的编辑生存语境研究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美术设计创新方向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李韶驰,程文丽.网络广告公信力问题及其治理研究下载[J].探求,2016(1)
[4]胡虹.高校W报编辑的素质结构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郭宪.编辑应加强自我提升意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2)
编辑部的工作者闷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地修改、编辑,还要经常加班,有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我从来没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和厌烦,他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我想,正是这份对工作的激情支持着他们。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
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地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细心让我们严把每一份稿件,做到精益求精。
编辑部的工作既繁琐又枯燥无味,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得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稿件。如果没有耐心,他们不可能坐在办公室不厌其烦地工作着。细心同样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新闻播出效果的好坏。哪怕一个字,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会影响到新闻播出的质量。所以,即便他们再累也得提起精神,仔细检查,宁可多看几遍,也不愿意放过一个错误。如果细心。他们不可能做出如此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在编辑部工作也有很闲的时候。没稿件的时候,编辑们都会看看杂志和报纸打发时间,或是聊聊天,说说笑。而此时,我总会很自觉的地抓紧时间多看看些新闻编辑的书记或是拿出之前改好的稿件,学习和总结一些常见的稿件错误。
总之,编辑部是一个既充满欢乐气氛又可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地方。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核因子-κB;慢性期;急变期
[中图分类号] R7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b)-001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the NF-kB in acute transformation phase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and its significance.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1 to February 2013, 25 cases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CP) (CML-CP group); 16 cases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patients in the acute transformation phase (CML-BC) (CML-BC group); and 30 patie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or gigantic young cell anemia (control group) i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of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ashgar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Expression of NF-κB in bone marrow cell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tested by EMSA. Results Activity determination of NF-κB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ll negative, NF-κB activity of 4 patients in the CML-CP group were increased, and NF-κB of 14 patients in the CML-BC group were activity. Activation rate of the CML-BC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ML-CP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r P < 0.01); activation rate of the CML-CP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NF-κB mRNA in the CML-BC group (22.91±0.1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0) and CML-CP group (11.19±0.03),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chronic phase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activity of NF-κB in the CML-BC phase was enhanced, the expression was increased, so NF-κB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marker in predicting of CML-BP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Key words]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Nuclear factor kappa B predominate; Chronic phase; CML-BC phase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蛋白家族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内多种细胞的多效性蛋白质核转录因子,几乎表达于所有细胞的蛋白复合体,可以与多种基因启动子部位的κB位点发生特异性地结合从而促进其转录表达。当NF-κB被体内、外各因素诱导活化后,可转移至胞核内参与转录调控与恶性病变有关的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介导恶性肿瘤的发生、增殖,甚至诱导化疗及放疗耐受,决定肿瘤的组织构成和诱发黏膜损伤等。因此NF-κB过度活化可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反应,且在很多肿瘤的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持续激活许多类型的人类癌症细胞[1],与造血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2-5]。本研究通过凝胶迁移或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以及免疫荧光法检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hronic phase,CML-CP)、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以及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NF-κB的表达,旨在探讨NF-κB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前后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新疆喀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血液科住院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为成年患者,且符合张之南主编的2007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心功能不全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严重感染者。最终纳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病例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9~65岁,年龄(42.8±12.7)岁;血红蛋白水平为(59.2±19.4)g/L。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0~69岁,平均(39.5±10.2)岁;血红蛋白水平(53.8±18.3)g/L。同时选择我院同期其他科室诊断的非恶性血液病的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30例为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平均(32.7±6.9)岁,血红蛋白水平(50.1±15.6)g/L。三组性别、年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所有纳入对象均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
无菌操作取骨髓8 mL,肝素(50 U/mL)抗凝,用等体积PBS液稀释混匀,缓慢加入等体积人淋巴细胞分离液,-20℃下2000 r/min,离心15 min,取界面层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用PBS液洗涤2次,在显微镜下计数,台盼蓝拒染率大于99%。于同一标本中,取约2×107个细胞,-80℃冻存,用于提取白;另取约3×106个细胞,加TrizoL试剂(美国Invitrogen)1 mL,充分混匀之后,-80℃冻存,用于提取RNA。
1.3 NF-κB活化检测
应用EMSA方法进行NF-JB活化检测[4],主要步骤包括:①白抽提和活性测定;②双链寡核甘酸探针制备:设计NF-κB特异结合探针,sense:5'-AGTTGAGGGGACTTTCCCAGGC-3;antisense:3'-TCAACTCCCCTGAAAGGGTCCG-5';生物素进行5'端标记(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③DNA结合蛋白的凝胶电泳迁移测定:DNA/蛋白结合反应中,依次加入白5 μg,加水至20 μL,室温下放置20 min,加12p-探针2 μL,室温下放置30 min;上样,凝胶电泳(电压120 V)1 h,转膜(100 V)45 s,紫外交联10 s;④生物素自显影;⑤在图像分析处理系统上读取灰度面积值分析蛋白结合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骨髓细胞中NF-κB活化情况比较
EMSA法检测各组NF-κB的活化水平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NF-κB活性测定均为阴性,CML-CP组也仅4例患者检测到NF-κB活性稍增强,CML-BC组14例患者的NF-κB活性均增强。CML-BC组患者NF-κB活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CM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CML-CP组NF-κB活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三组骨髓细胞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
CML-BC组患者NF-κ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CM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ML-CP组NF-κB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肿瘤,死亡率极高,位居各类疾病死亡率的首位。其中白血病化疗缓解后复发是导致其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有效评估白血病患者疾病进展对疾病的有效控制极为重要。NF-κB是1986年Sen等[6]首次从淋巴细胞提取物中检测到的一种可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κB序列特异性结合的白因子。NF-κB蛋白家族由NF-κB1(p50/p105)、NF-κB2(p52/p100)、RelA(p65)、RelB及c-Rel组成,其共同特点是拥有一个约有300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Rel同源区,该区可与DNA结合、二聚体化、抑制性卡巴蛋白(IKB)相互作用及核定位信号区域。当NF在胞浆中与抑制性卡巴蛋白结合时处于非激活状态,但能被肿瘤坏死因子、生长因子、氧化剂、病毒或药物等激活剂激活[7-9],被激活的κB与抑制性卡巴蛋白解离,同时p65上的NSL被释放出来,促使p65/p50进入核内与靶基因的κB序列结合,形成NF-κB,导致表达及活性增强[10-11]。近年来,研究发现功能性NF-κB结合序列存在于多种细胞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中,多种致癌因素均可通过激活NF-κB促进细胞生长、抗凋亡,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12-13]。郑永亮等[14]收集急性白血病初治组、复发组和缓解组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标本,同时选取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分别检测了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NF-κB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初治组与复发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MGB1、NF-κB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在缓解组未见明显变化。结果提示HMGB1在急性白血病中过表达,它可能是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究其原因可能为NF-κB可激活细胞因子或其受体基因转录,从而促进非调节性淋巴细胞的生长或阻断凋亡。冯金等[15]研究发现,白血病细胞中存在NF-κB的持续性激活,其激活可导致白血病细胞凋亡受阻。胡亮杉等[16]研究发现,姜黄素诱导前后HL-60细胞中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表达无明显变化,促凋亡基因Bid和Bax表达增高,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高,并呈剂量依赖性,可见姜黄素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上调促凋亡基因Bid和Bax,这可能与NF-κB表达上调有关。此外,NF-κB还可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或DNA复制,从而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目前国内关于NF-κB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以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上[17-18],而关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前后是否有NF-κB的变化鲜有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集中观察NF-κB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变化情况,以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本研究采用EMSA法检测不同患者骨髓细胞中NF-κB的活化水平,结果显示,16例CML-BC样本中14例检测到了NF-κB转录因子的持续性激活,而25例CML-CP样本中仅4例样本检测到NF-κB活性稍稍增强,而30例对照组均仅检测到NF-κB的基础表达。在CML的慢性期中,NF-κB的低表达提示在CML中bcl-abl肿瘤蛋白的作用可能与NF-κB无关。而这一结果与此前Turhan等[19]和Reuther等[20]的研究结果相符合,他们的研究结果均认为,Bcr-Abl癌基因的抗凋亡活性在CML中与NF-κB无关,但CML急变期NF-κB有显著性的高表达。同时本研究还对各组骨髓细胞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发现,CML-BC组患者NF-κ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CM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CML-CP组NF-κB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进一步严验证了NF-κB在CML慢性期呈低表达,而在CML急变期表达活性及表达量均显著提高,与既往的大量研究结果相似[21-24]。刘婷婷等[25]的研究还对NF-κB基因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常核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存在NF-κB基因的表达异常,NF-κB阳性者预后较差,是影响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马武开等[26]研究还报道了通过激活NF-κB的转录参与了白血病细胞的耐药,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可降低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如新型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硼替佐米,通过抑制与κB解离,减少NF-κB的核转位、抑制NF-κB的持续激活,产生促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增加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NF-κB有可能成为CML急变期患者治疗的新靶点。但是相关研究还要继续深入,比如,慢粒急变期患者NF-κB的激活是否与AML患者相同,以及CML-BC期NF-κB的持续活化是否与Bcr-Abl癌基因相关,都值得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 Karin M,Cao Y,Greten FR,et al. NF-kappa B in cancer:from innocent bystander to major culprit [J]. Nature Reviews Cancer,2002,2(4):301-310.
[2] 付利,李业成,苏毅,等.NF-κB抑制剂PDTC对人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及MMP-9表达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8):8-11.
[3] 林桐,欧阳建,张启国,等.NF-κB/p65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36(10):872-875.
[4] 宋晓宁,杜恒飞,于路佳,等.去甲斑蝥素通过NF-κB/IκBα途径增强阿霉素的抗骨髓瘤效应[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2):809-813.
[5] 胡映秋,史子敏,鲁雄兵,等.NF-κB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4162-4163.
[6] Sen R,Baltimore D. Multiple nuclear factors interact with the immunoglobulin enhancer sequences [J]. Cell,1986, 46(5):705-716.
[7] Thomas G,Zhang L K,Habelhah H. Phosphorylation of TRAF2 within its RING domain inhibits stress-induced cell death by promoting IKK and suppressing JNK activation [J]. Cancer Research,2009,69(8):3665-3672.
[8] Kirchner D,Duyster J,Ottmann O,et al. Mechanisms of Bcr-Abl-mediated NF-kappaB/Rel activation [J]. Exp Hematol,2003,31(6):504-511.
[9] 刘敏,魏旭东,吕晓东,等.NF-κB m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18(2):359-362.
[10] Monica L,Guzaman SJ,Nerring DU,et al. Nuclear factor-κB is 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in primitive human actue myelogenous leukemia cells [J]. Blood,2001,98(8):2301-2307.
[11] Zhong X,Yu JP,Ran ZX,et al. Expression of NF-KB in the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and the relationship to tumor angiogenesis [J].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2,12(16):6-9.
[12] Sonenshein GE. Rel/NF-κB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the control of apoptosis [J]. Semin Cancer Biol,1997,8(2):113-119.
[13] Gilmore TD,Koedood M,Piffat KA,et al. Rel/NF-kappaB/IkappaB proteins and cancer [J]. Oncogene,1996,13(7):1367-1378.
[14] 郑永亮,辛柳燕,钟思思,等.HMGB1与NF-κB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5):1245-1251.
[15] 冯金,刘小勇.白血病细胞中NF-κB的活化状态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6):785-787. [16] 胡亮杉,熊文艳,余莉华,等.姜黄素上调NF-κB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J].山东医药,2011, 51(12):23-25.
[17] 朱斌,潘韶英,赵红,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NF-κBp65、P-gp、CYP3A4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4,54(28):68-70.
[18] 丁凯阳,杨艳,王芳,等.转录因子-κB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4,54(16):16-18.
[19] Turhan AG,Solary E,Vaichenker W,et al. Molecular patho-physiology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J]. Hematol Cell Ther,1998,40(5):217-221.
[20] Reuther JY,Reuther GW,Cortez D,et al. A requirement for NF-κB activation in Bcr-Abl-mediated transformation [J].Genes Dev,1998,12(7):968-981.
[21] 刘新利,李静,章骏.NF-κB信号与白血病[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35(4);516-525.
[22] 张纯,崔国惠,刘芳,等.NF-κB抑制剂PDTC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12):2349-2352.
[23] 张然然,张辉,陈福雄,等.核因子kappa B信号通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机制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6):1785-1790.
[24] 陶善东,邓媛,何正梅,等.Btk及NFκB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21(1):25-28.
[25] 刘婷婷,丁伟荣,黄艳辉,等.PTEN、NF-κB基因在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意义[J].江西医药,2012,47(6):473-477.
【关键词】 大学生;健康观念;问题;预防保健;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58-02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群体,不仅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道德素养、牢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而且又具有健康的身体。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由于缺乏对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校很少注重健康活动的训练,学校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活动也很少,使得大学生普遍处在亚健康的状态,身体素质不佳。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加强各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对于大学生的自身的个性形成和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校和学生都要加强对健康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
1 现代健康观念的主要内容
现代的健康观念主要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三个方面,我国公民只有同时具备这四个方面的健康要求,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
所谓躯体健康就是指身体各个发育正常,身体各个机构性能完整、无缺陷,具有健康的体魄。躯体健康从六个方面要求人们,分别时体型匀称、体重达到标准,具有抵抗普通的传染病和感冒等病情,眼睛敏锐明亮,发泽光鲜发亮、头屑较少,牙齿没有龋齿,干净、颜色正常,牙龈无出血现象,身体肌肤具有弹性。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精神健康、心理素质良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人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优点和缺点、自身的能力特长等,有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对于自身的缺陷能够坦然面对,接受自己、认可自己。个人具备发育完善的大脑,与年龄特征相符的智力条件,没有智力障碍和大脑疾病等。个人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接受自己,也可以接受身边的人,乐于助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并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工作、生活的乐趣,认可他人与自己一样有着重要的存在性和价值,在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等。此外,良好的心理健康还表现在热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断激励自己在工作中进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持有一颗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情绪变化不大,不会亦喜亦忧、多愁善感,不自卑、不焦躁,不自暴自弃,遇到困难不畏惧,能够勇敢面对,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总是处在乐观、满意和愉快的状态。所谓社会性健康又包括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两个方面。社会适应良好是指个人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明确的观点和认识,能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适应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能够承担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道德健康是指在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尊重健康准则,重视对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促进和维护。道德健康还包括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如捐献爱心、献血等,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等,这些都是衡量道德是否健康的标准。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性健康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只有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也能相应地推进躯体健康的发展,保持自身的整体健康状况。
2 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轻微或者严重的健康问题。大部分学生熬夜现象严重,晚上一点以后才睡觉的学生大有人在,晚上不睡,白天不起,周末可能会睡一个上午或者直到下午才起床。不重视早餐的重要性,早上为了赶课,不吃早餐,导致上午的课程还没有结束,就出现饥饿、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喝酒、抽烟等现象较多,一些男生甚至女生都会存在抽烟、喝酒的问题,他们认为生活中的压力太大,抽烟、喝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心情,调节情绪,却忽略了这些行为对健康的损害程度之大。大学生的生活缺乏规律性,最终导致了躯体健康受到损害。另外,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中,结果显示,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轻微的心理障碍,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缺乏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心理障碍使得他们产生自卑感,学习成绩下降,生活态度不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降低,最终导致轻微的人格障碍和精神障碍的出现。
大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针对躯体健康问题,是由于大学生的睡眠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因素形成的。现代的大学生都是居住在集体宿舍中,舍友之间的干扰性较大,又由于自身压力等的原因,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足够的睡眠时间,形成睡眠障碍。大部分学生的校园生活比较慵懒,很少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体育课程减少,更加得不到有效锻炼。锻炼意识薄弱,特别是女生,更加缺乏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影响自身的健康素质。大部分在校生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起床吃早餐,而三餐中最重要的则是早餐,它对于人的营养的补充十分重要,大学生却不能引起对早餐的足够重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和自理能力都不高,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表现出生活懒散、对事物不能提起兴趣、对生活的积极性不高等。由于学习动力不足,导致积极性下降,成绩不好,影响到自己的心情,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导致变得自卑、情绪不高等,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认为别人不如自己,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很大的人际交往障碍,有的学生为了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交往关系,忍受对他人的不满情绪,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心理健康。还有恋爱问题,由于被别人拒绝,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不能正确与异往,导致在爱情中受到挫折,从而不能正视自己所面临的情况,最终使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3 针对大学生健康观念转变的预防保健对策
对于学校而言,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定期向学生灌输健康知识。完善学校内部的医务室和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增加设备,选择优秀的医护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给学生开设一条良好的健康预防保健通道。此外,学校还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保证学生的健康,及时发现有健康问题的学生,并进行及时的健康维护,防止流行疾病在学校内部的感染,定期对宿舍卫生进行检查,督促学生保持良好的宿舍卫生等,从各个方面做好学生健康的预防保健工作。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注意调整自己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熬夜现象的出现。增强体育锻炼,坚持每天散步、跑步等,增强自身的体质,调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促进发育,增强自身的健康状况。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注意合理的饮食,保证一天三餐在规定时间内进食,一定要重视早餐的重要性,每天都要吃早餐,补充自身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杜绝暴饮暴食和节食等现象的出现。此外还要减少饮酒量和吸烟量,要充分了解酒精和烟草对身体的危害,自觉地维护健康,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针对心理健康的维护,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预防和保健。首先,要增强自己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特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时刻考虑别人的感受,坦然面对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和客观现象。有不良情绪要及时与他人交流,防止走极端、钻死角,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从书中学到更多的交往知识。最后,要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和规划。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思考未来想要达到的目的,并制定一定的计划,有步骤地一步步达成目标。避免失去方向、生活迷茫现象的出现,及时根据所处环境进行规划的调整,增强生活的计划性,为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对于社会性健康的维护,要在维护自己健康的同时,加强对他人健康维护的意识,提高个人素养,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定期的鲜血,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健康质量,还能帮助到需要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能力和特长,承担起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4 总结
总而言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一定要加强对自身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好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魄。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提高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从各个方面加强自己对健康观念的转变。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和健康同时发展,共同进步。此外,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做好健康的保健和维护工作,自觉提高自己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小兰,李永红.体检信息化系统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5):225-227.
[2] .高校医院在医疗改革中定位的几点思考[J].中国学校卫生,2010(02):102-103.
[3] 崔月颖,王小万.《塔林:增加财富与促进健康的卫生系统[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02):23-25.
为更好的促进、规范校报《**线》的工作和管理,就校报编辑部工作职责明确如下:
一:遵循党的新闻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学校的办报宗旨,执行校领导的指示决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保证报纸的编辑和出版质量,努力使报纸成为学校重要的舆论阵地和文明校园的宣传窗口。
二: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校报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除特殊情况经批准外,确保每期定时出版。
三:与全校各职能部门、社团组织保持密切的工作联系,熟悉全校各方面工作的情况,拟定计划,组织投稿,拓展稿源,保证稿件的质量。
四:报纸实行责任编辑二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并由校领导签发大样。 指导学生记者、会员写作投稿、编辑的工作,适时进行业务培训。
五:保管好报纸的电子版和大样档案,并留存社团活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