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娱乐真人秀节目中,2013年1月18日,湖南卫视播出了中国首档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真人秀《我是歌手》,在这档节目中,节目采用了观众短信互动的方式,在节目开办的复活赛中,还运用网络平台,让观众在贴吧发帖支持自己喜爱的歌手,来获取最终的复活名单。这些方式的应用,无疑是把电视与手机、网络这些“第五媒体”融合到了一起,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和节目的吸引力。在娱乐真人秀节目方面,如《快乐女声》,在电视读报节目中,曾有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马斌读报》、凤凰卫视杨锦鳞的《有报天天读》、江苏卫视原来的一档节目《孟非读报》等,这些节目在媒体形态上将电视和报纸融合在了一起,在节目形态上将新闻播报和新闻评论结合在了一起。关于读报节目,马斌这样说:“读报原本是和电视特性不相配的,我们的节目能成功,胜在‘内容为王’,虽然我们的消息来源是二手的,但每一条新闻都经过重新包装,融入了我们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读报节目的出现,将资源整合了起来,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重要的资讯,这是读报节目成功的原因之一。电视节目形态融合是电视业发展的趋势,这些融合类新节目的成功原因,还有主持人这一重要环节。作为节目的呈现者,主持人对于文化素养这一方面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我们更应该审视一下在电视节目形态融合趋势下主持人的文化素养。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素养的范畴与界定
主持人的文化素养包括: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生活阅历以及学习能力。文化素质是节目主持人的艺术修养、知识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是主持人业务素质的前提和基础。主持人只有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达到沟通交流和文化传播的最佳效果,以适应社会多元文化的需求。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公众人物,无论是在镜头之内还是镜头之外,都应该有一种文化自觉精神。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这里所说的文化特指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谐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电视媒介的正确导向,在这其中,主持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汉语中对“文化”一词这样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一种价值标准,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还是一种艺术创造。“我们通常所讲的文化素质,一般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狭义的文化素质,一般是指某个人所掌握的以书本为载体的文化知识,而广义的文化素质则泛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任何对于契合该社会主流文化价值取向的方向,甚至包括人的行为举止、穿衣打扮、生活阅历等各个方面。”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素养的提升
电视节目形态融合是对节目的创新,创新是为了争取受众资源,增强电视节目传播的影响力。有了好的传播方式还要有好的内容,特别是融合类的节目,由于节目中形式多样,切忌形式大于内容。电视节目以其图文并茂、可视性、生动性、可感性等优势,在媒介传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电视技术依然优于其他的传播媒介,媒体以及媒体人应当树立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主持人的传播活动与栏目定位有很大关联,关于文化素养的提升与重建,不仅仅要从主持人自身做起,还要从我国电视节目方面着手。
1.主持人应具备的文化素养
2013年1月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与《中国广播电视年鉴》联合的“2012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中,受媒体关注的“十大主持人”分别是:崔永元、周立波、撒贝宁、孟非、董卿、谢娜、张绍刚、朱军、何炅、白岩松。这些主持人之所以受大众欢迎,都是具有一些成功的原因。(1)丰富的生活阅历。一位主持人要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只有见多识广,才能对事物有深刻的见解。否则,会在节目主持中暴露种种问题。试想,一名刚刚20出头的主持人,如何与60岁的老者产生思想的碰撞?所以,主持人特别是年轻的主持人,一定要多多历练,努力使自己的文化积淀变得厚重起来。生活阅历是主持人文化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2)学习能力。事实证明,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都具备很强的主动学习能力。电视节目主持人处在大众传播媒介最前沿的位置,特别是在电视节目形态融合的趋势下,主持人不单单是主持一种节目形态,多个领域的介入势必要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在节目中如鱼得水。主持人的学习能力也是文化素养的一大组成部分。(3)丰厚的文化底蕴。主持人的文化底蕴在访谈节目中最能够凸显出来。从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现状来看,具有较深文化底蕴和修养的主持人比较匮乏。特别是在谈话节目中,会出现主持人被嘉宾“牵着鼻子走”的现象。例如,林白和姜华对易中天的采访,主持人完全不能够掌控现场,易中天也直白地说“你们今天完不成任务了”。关于访谈类节目,笔者认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主持人是杨澜,她的睿智和能言善辩散发着文化的魅力。(4)良好的口才能力。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眼球,良好的口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主持人的谈吐要有一定的吸引力,讲究说话的技巧。这是建立在主持人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的基础上的。主持人在与观众、嘉宾交流的过程中,要讲究情与理的交融。语言应真挚、自然、和谐、含蓄。例如崔永元,他幽默的话语、敏锐的思想、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使他受到了大众的欢迎。(5)亲和力与人文关怀。主持人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交流、沟通氛围,说出的话语信息要给受众以启发和感受。亲和力可以消减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这是一种心与心的平等与交流。这一方面朱军比较具有代表性,他的主持风格以煽情著称,在《艺术人生》中,很少有人能够经得起他的“催泪弹”,他总能够拨动观众最为敏感的神经,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2.做文化高素质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制造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推动了高职院校生源迅速增长,教学规模逐年扩大。但是,高职院校的生源毕竟属于专科最后一批,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不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相对较差,表现为高职生的文史哲知识基础薄弱;缺乏人文情感,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明确;欠缺吃苦耐劳精神,容易随波逐流。刚入校的高职生摆脱了应试教育,进入到宽松的环境,容易被文化快餐吸引,于是,大行其道的文化快餐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最爱。文化快餐对高职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知识来源的选择上,学生在书籍上的消费投入日趋减少,而在数字产品上的资金和时间消耗相对增加。学生选择的绝大多数是来自于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供给的快餐化信息,热衷于以音像为媒介的间接阅读,获取的是短暂的感官享受,肤浅的思维。
2.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学生偏重于通俗文化、网络小说、娱乐休闲等内容,阅读的态度呈现出功利化、随意化的倾向。传统经典的阅读日渐边缘化,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尤其是工科院校学生仅仅把阅读传统经典当作课余消遣,且有一部分学生对此丝毫不感兴趣,从未阅读过,也不打算阅读。
3.在教学方式的喜好上,快节奏、大容量、花样翻
新的多媒体教学代替了以研读、感悟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而乐于被高职院校学生所接受,快餐式教学虽然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它追求的只是形式上的新奇有趣,多媒体的过多运用也容易导致喧宾夺主,读文变成了直接的看图、听音,抹杀了文字的独特魅力,遮蔽了学生对丰富文化内涵的感悟,阻碍了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和提升。
4.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文化快餐对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负面作用。高职生本身就欠缺自主学习能力,再加上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淡薄,文化快餐过度的通俗化和图像化,造成学生阅读思考的缺失,遇到问题不再思考自己解决,而是直接求助于更为快捷的途径,久而久之,形成了惯性,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5.在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上,网络在校园的普遍推
广使用使原本在校园还占一席之地的图书馆阅读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高职生把空余时间交给了电脑和手机而不再去图书馆学习,一小部分高职生甚至从不去图书馆。一方面是学校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却是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降低。图书馆资源利用的现状也说明了高职生对文化快餐的全盘接受。
二、文化快餐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的利弊
1.文化快餐对高职生文化素养提高的有利面
在一个充满文化快餐消费的社会中,社会大众特别是学生对它的认同说明它有其积极的一面。首先,“快餐文化”也是文化,虽然营养有限,但它多少还是补充了高职生贫乏的文化知识。现代大众传媒对经典文化进行视觉化、通俗化、娱乐化的改造,高深难懂的书面文字变成通俗易懂的平民化口语和生动形象的故事,更易于被学生主动接受。比如,大家认可的《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把传统文化的内容通俗化、趣味化,对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的距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次,文化快餐不仅满足了高职生及时充电的需求,而且,它带来的多元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再次,高职生理论学习的时间少、实践学习的时间多;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少、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多,面对有限的时间,学生又需要各种精神食粮,文化快餐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享受和乐趣,给学生带来了很好的精神满足和抚慰。
2.文化快餐对高职生文化素养提高的危害性
文化快餐对高职生文化素养提高所起的推进作用是有限的,而不利影响却更为突出。首先,文化快餐是一种浅层次的、无深度感的消费文化,过多接触会造成学生思辨能力弱化、审美能力退化、文化欣赏水平降低,使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发生重大改变,部分学生精神生活陷于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状态。很多学生在校三年貌似在不断地“阅读”,但是,在毕业生综合素质测定和就业后用人单位评价上不仅看不出,而且还表现得浮躁、肤浅。其次,大众媒体不断炮制出来的文化快餐具有世俗化、趋同化、泡沫化倾向,存在对传统经典的随性戏说、解读,甚至为了通俗而通俗,为了利益而媚俗,极大地妨碍了学生对经典本义的理解,容易误导学生。再次,文化快餐关心的是文化对于受众的刺激性、吸引性和迎合性,这种目的性所带来的满足是短暂、贫乏的,趋向于造就的是一种消费型享乐型人格。相反,经典阅读带来的满足是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它可以增强人的生活信念和热情,陶冶和净化人的心灵和人格,推动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这种满足是恒久、丰富的,趋向于造就的是一种建设性成长型人格。高职生长期浸泡于文化快餐中,成为文化媒介的奴隶,一直获得的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满足,无益于优秀人格的塑造。尽管文化快餐具有一定的文化补充功能,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文化快餐”只应是辅,不能取代正统、经典的文化而成为文化的主流和主导,高职院校肩负着提高高职生人文素质的重任,更不能漠视这一现实,必须积极做出应对。
三、合理有效引导文化快餐,探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途径
1.对文化快餐进行有效引导
正如纸质阅读不能取代网上阅读,传统文化也不能淘汰快餐文化。传统文化是打基础、拓深度、建构知识体系的有效方法,而文化快餐则是广见闻、拓视野、增加知识点的便利途径。要引导高职生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掌握两种阅读的比例,不能任由趣味性强的文化快餐占据自己的时间,要引领他们摆脱浮躁功利的心态,通过各种方法把从文化快餐中涉猎到的知识点积极引导到以文、史、哲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上,以打下较为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2.培养学生文化自觉
培养高职生的文化自觉是提升其文化素养的内在需要,文化自觉的培养需要加强对文化的认知能力,加强文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开放性的学习观。文化自觉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跨学科、跨专业去涉猎文化知识,在开放性的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满足于流行的、已知的理论和观念,对现成知识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又对未知的知识领域进行大胆假设和探索,这有利于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素养。
3.摒弃快餐式课堂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本身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理解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带头阅读经典著作,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教学与提高学生修养紧密联系起来,主动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不断去读好书,开阔视野。教育者的心态和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心文化与职业素质教育42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文化课教师都要注重言传身教,自觉摒弃快餐式备课和快餐式教学,要认识到文化素养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学生也才会认真对待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4.创造便捷、高效的经典阅读途径和方式
首先,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要加强人文方面图书的投入,提高经典著作拥有的数量、质量。其次,要推广丰富的传统文化阅读方式,通过开设文学欣赏、经典作品赏析等选修课程,通过举行专题讲座、文化讲评、专家学者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与经典文化接触的频率,使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和研讨成为常态。同时,要举行多种多样的促进经典阅读的竞赛类活动,借助经典诵读、阅读感悟、经典舞台剧等比赛方式推进文学经典阅读方式的多元化,激发兴趣,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素质。
5.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环境是无形的教育资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学生的文化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要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以雕塑、宣传栏、道路建筑、校史博物馆等来展现学校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组建或参与文化艺术方面的学生社团活动,使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高职院校也可充分发掘校外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可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在实践活动中参观优秀企业,参加社会调查,参与社会服务,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各种文化,认识到自己在文化素养方面的不足,从而主动鞭策和督促自己加强学习,提高修养。
6.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
【关键词】文化强国;农村文化;文化干部素质;科学素养
十报告中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民族,将是一个没有凝聚力,缺乏创造力的民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一个民族的伟大梦想的今天,新的社会形势已经对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提出了崭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当今农村的一些迷信、组织等不良文化现象,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其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推进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其本身科学素养的高低将决定着工作程度和成效。
一、农村文化干部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基层文化干部担负着做好群众文化宣传、文化组织工作,也担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在群众中宣传、传播科学技术、科学文化知识,让群众学会科学思维,提升科学认知,是农村基层文化干部的重要职责。
(一)提高科学素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重要一环在生产力。一个国家公民的科学素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后劲。而全国第八次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出奇的低,特别是广大基层农村,农民的科学素养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二)提高科学素养是落实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需要
科学的人文价值、精神意蕴会从不同方面影响着社会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可以说是最后一站与农民群众紧密相连的文化节点,因此,需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贴近群众,关注农民,花大气力推动其科学素养的提升。
(三)新时期干部的全面发展要求提高科学素养
本次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党员干部不仅是一个专业人才,更应该是一个“通才”。在这轮党的群众路线学习中,不仅要加强党性修养,加强理论学习,还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作为基层文化组织者和传播者,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二、对农村文化干部科学素养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高度的科学觉醒
农村基层文化干部必须有高度的科学意识,应该将科学意识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当前,农村的文化氛围参差不齐,许多地方迷信抬头,电脑算命、电脑测算等东西大行其道,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组织,群众对于基本的科学知识不懂,非常浅显的科学骗术大有人信。作为基层文化干部,必须随时保持高度的科学觉醒,自己首先要具备这种意识,才能够看得见、看得准、弄得明伪科学,才能够帮助农民把好科学脉。
(二)较高的科学修养
科学修养是基础,说到底,是一名基层文化干部的落实科学素养工作的能力基础。但这一问题不容乐观。在广大基层农村,存在着两种人才结构的倾向。一是文化干部年龄偏大的现象,一种是年龄偏年轻的现象。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一个人科学修养的提升。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爆炸的当今,如果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和缺少长时间学习的经历,都很难与时代的脉动相吻合。而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了解科技最前沿的东西,这恰恰是一名文化干部所必须做到的。
(三)灵活的工作方式
农村的文化宣传与组织工作难度大,在科学素养的传播方面,我们需要看到这种现实,而不被这种困难所束缚。这就需要广大农村基层人员开动脑筋,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需要选对传播的人群,这一点更重要也更有意义。从农村出现的组织来看,他们宣传欺骗的重点对象一是老人,二是妇女,三是长期有病人员。这也应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人群。
(四)持之以恒的毅力
科学素养的传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层文化工作者不仅需要满腔的热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这需要基层工作干部要有扎根农村,奉献于基层文化传播的精神支撑,也需要各级领导对广大文化干部的理解和支持。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最大的帮助,也需要及时的鼓励和鞭策。
三、提升农村文化干部科学素养的方法
文化强国,人才先行。农村基层文化干部科学素养的提升,应该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顶层制度构建
基层农村的文化干部分散面广,人员构成复杂,上一级领导部门有责任做好全局的制度设计与构建。这一点与文化强国的步伐相比,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二)加强专门培训
据了解,针对基层农村文化干部科学素养的培训少之又少,甚至很多单位从来没有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对于科学素养的认知,从这一层面上看,存在着全局认识不足的问题,需要尽快扭转。
(三)落实责任考核
在基层文化干部的工作职责中,我们会看到相关科学素养工作方面的影子,但在考核方面远远不够。这不单单需要科技部门来落实这项工作,更需要文化管理部门加强这方面的考核力度,与文化强国的目标相联系,真正引起足够重视。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旗帜,这面旗帜中离不开广大农村基层工作者的努力,同样在文化的元素中更多少不了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炳金.谈乡镇文化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09,(14):212.
关键词 舞蹈意境 颤步 舞蹈创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Knowledge, Cultural Literacy and Dance
XUE Yue
(Zhengzhou Tourism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9)
Abstract There is a very close link between tourism dance courses teaching with other disciplines, the knowledge of other disciplines involved in teaching, tend to produce the effect of finishing touch. Associated with the dance, such as literature, history,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 the introduction of dance teaching, dance pedagogy make the general habit of the use of improvements and improving.
Key words dancing mood; flutter step-by-step; dance create
舞蹈教学,主要依靠动作示范和语言讲授两种形式。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学科知识,主要就体现在语言授课之中,体现在对学生的讲解、启发和指导之中。本身学生在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是不断通过已知推出未知,而学习舞蹈专业知识其实也是不断调动已有知识来认识、理解新的知识,这样一个过程。
1 知识与舞蹈意境
意境是艺术所创造的一种氛围。意境是弦外之音形外之意,但是终究离不开形象的表现。形象与竟境的关系相当微妙,往往是形象差之毫厘,意境则谬之千里。那么,怎样才能创造出一种好的意境呢?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1 文学知识对产生意境的作用
影响学生在舞蹈活动中能否产生意境的主要思想束缚,在于文学、史学哲学及人文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是否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学、美学知识和修养。例如,在教学生跳蒙古舞时,用文学语言来启发学生:眼前是辽阔美丽的草原,眼睛要看得远些,情绪要奔放些。当一些神情呆滞的学生理解了舞蹈的意境后,表演情绪逐渐活跃起来;笔者在《形体训练》课第八章“舞蹈”的教学中曾安排过这样一堂观摩课:伴随着结束部分放松的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笔者在一旁启发学生,我们就是那群满载而归兴高采烈的小姑娘,自然个个神采飞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主要在于通过启发,使她们深入意境,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这种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调动了包括文学语言在传达与接受老师意图的作用以及学生有关地理、民俗、美感等具体知识的相互作用。比如,藏族舞动作中膝盖的屈伸颤动,同学们往往不易掌握。可以告诉学生,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那里空气稀薄,气候严寒,藏民们又习惯于背东西上山,加上鞋是用皮制的较沉重,走起路来相当吃力,要体味他们这种沉和拖的感觉。这样同学们再做动作时,原来那种机械生硬的屈颤,被孩子们记忆中的上山感和沉重感取代而逐渐掌握了要领。因此,学生具有相当的文学、美学及各种相关知识和经验,便能更好地表现出诸如憧憬、渴求、兴奋、激动、痛苦、茫然等应有的表情来。
1.2 地理等学科知识对意境的创造作用斐然
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艺术形象的环境、气候;历史知识有助于掌握艺术形象的气质、神韵;生理知识使学生自由地把握运动和形态的规律;哲学使学生具有概括、抽象能力等等。
2 知识与舞蹈动作的准确性
舞蹈要靠动作形象来完成,而形象是有它的客观规定标准的。这种标准的把握,不能单靠老师教,学生练来实现,因为舞蹈有其具体的力度,速度、幅度、柔韧度等要求,老师还要以各种知识来配合学生去理解,这样才能融会贯通,把握住舞蹈动作的准确性。
2.1 数学知识对舞蹈的影响非常明显
舞蹈队形变化是数学或几何图形的表明。队形偶数与奇数的变换可使一排变成两排或三四排成倍地增长,从而加强了舞蹈的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此外,各种三角形、四边形、菱形、扇形、圆形等,人们都不陌生,可是如果学生在头脑中缺乏有关队形变化的正确概念那么就难于在舞蹈过程中加以体现了。在评价舞蹈时,人们要求的整齐、准确,就是一种数学要求。舞蹈整体感的实现,就靠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认识感觉和体现的正确与否。所以,当排练舞蹈队形变化时,我们可以把将要变的队形先告诉学生。如几排同时向前走保持直线不交叉,就告诉学生这是几何学中的平行关系。如果需要交叉后再打开的队形,就告诉学生交点在哪里,这个交点不能移动以免影响整体队形。成圆形时,告诉学生圆心(下转第18页)(上接第3页)在什么地方,每个人从自己到圆心是半径,半径长度相同不变,避免越跑越小或越跳越大。舞蹈中大跳动作在空中经过的弧线初学者搞不清楚,可用手势划出抛物线形,使学生们做到心中有数。加快了学习进程,同时也使学生知道运用科学道理变换队形,这样排练起来既准又快。
2.2 舞蹈无时不与力学原理有关
舞蹈是一种力的运动。重力、重心、平衡等概念的理解与否,同舞蹈表演质量、水平、更有直接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对学生讲主力腿、动力腿、重心、转换、抬腿多少度,划圈多少度等等与其它学科相关的教学语言,学生接受快慢程度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直接相关。如学生初学一位二位跳时,不知身体哪一部位用力和怎样用力,他们多半是撅臀式或用胸前拱,带动身体跳起。这种不正确方法一跳不高,二落地易跌倒,难以掌握身体的平衡。可用物理学“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原理,告诉学生跳是在蹲的基础上,加上起跳时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能跳起。对地面推的劲越大跳得就越高,让大家用力蹬地面,帮助学生找到了什么是用力和怎样用力,使学生循序渐进,跳得越来越高。另外,一些踏步、虚步的重心问题对舞蹈者的动作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搞不清楚就把动作做反了,所以每一动作都要讲清和搞清重心在哪条腿上。
在学习颤步时,让学生理解膝盖伸直向上时是物理学中的力,屈伸向下是靠惯性回到静止状态。这样做便轻松自如,既有性又有韧性。一些类似向上甩后再下来的动作都应告诉学生放松,随着惯性自然而下,避免因用力而僵硬,紧张。
2.3 联想朗读法
一些慢板及一些推拉回环动作(如云手、单手双手臂波浪、摇臂等),做起来应该是细腻、柔顺、圆润、耐人寻味的。可启发学生联想朗读,从中找出韵律和韵味。朗读时有抑扬顿挫、流畅回环的韵律美,语调、语流、速度恰当掌握,才会使人感到声情并茂,余音绕梁。做舞蹈动作也是如此,也要有抑扬顿挫,要舞情并茂,并帮助学生找出舞蹈的韵律。如云手等拉推动作的韵律在经过动作交替时的一刹那,要加力度、韧性和控制力,这就要有棱角、有力度且含蓄、细腻,增强动作的准确性和内在韵味。
3 知识与舞蹈创造力
舞蹈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一般的舞蹈技能和情操陶冶,还要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获得舞蹈创造能力。
舞蹈创造,狭义的指艺术作品创作,而广义的则指对舞蹈作品的能动理解掌握和创造。一个舞蹈,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表现水平,这里有学生的表演能力问题也有再创造问题。舞蹈教学很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创作能力。而舞蹈创造又是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舞蹈表现是严格依赖于形体动作的,既抽象又具体,除专业知识、技术、技巧外,如果没有哲学、美学、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史、民俗学等多种知识就很难达到较高水平。
舞蹈既然与知识有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就应当把各种学科知识与本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吸吮各种学科知识的“养料”。在教学中也要使学生兼受各种知识的培养,从而培养和增强她们的舞蹈接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及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校慧.东方艺术美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0.4.
[2] 孙美兰.艺术概论.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波斯彼洛夫.论美和艺术.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2.
[4] 何其芳.人民文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9.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仰望历史的星空,那举世闻名的传统文明还在星光闪烁,熠熠生辉。认识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是当前语文教育的总目标之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浅谈如下。
一、注重读写,感悟积淀
读和写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的精华,也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读,是人们有效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它是以了本文由收集整理解文字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这种活动,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是一个不断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贮存信息、提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特别是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塑造作用。写,是把人们思维活动的内部语言转化为表情达意的外部语言的一种活动,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写作,能更准确、严密、快速地反映身边的客观世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注重读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更有效地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形成文化积淀。
1让感悟贯穿学习的始终。语文学习中的感悟,像是一条线,贯穿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感悟是读者把所感知的材料联系起来,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想象与联想、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的一种思维活动。感悟是了解事物本质含义的能力,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引领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来体会文本资料带来的心灵感应。
2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学生走进文本、对话文本、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在诵读中引领感悟,能使读更加有目标、有层次、有质量。如《矛与盾》这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在指导诵读时,可用在文中标间隔号的方法强调语句的停顿,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体会文言文简约精练的美,感受文章诵读时的节奏美,品味传统文化的古典韵味。
二、多元学习,形成内化
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素养,注重“基础训练”的教学长期以来是以读读、写写、练练为主,枯燥乏味,缺乏情趣。长此以往,不仅会削弱学生学习的情趣,还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也很不利。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积淀传统
文化,单靠几本教材,依靠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扩大阅读范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运用,形成内化,是必不可少的补充。
1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较好地利用教材资源。如利用“语文园地”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成语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成语典故的奇情妙趣;“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旨在让学生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奇情妙趣;“趣味语文”则从阐释、概括各种常见专用“语文”的角度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奇情妙趣。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育;文化素养;培育
一、在中职英语教育中重视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如今社会日新月异,纵观国内国外形势,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英语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文化素养的培养更是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塑造学生品性,进而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1.对塑造学生品行有积极作用
人的行为是由人的思想控制的,如果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薄弱,无疑会影响其行为举止。与其对学生专门进行德育教育倒不如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优秀的文化知识,促进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媒介,是文化的载体,对于中职学生学习外语,更是要以文化为基础,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语言。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加入西方文化,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共同点,激起学生对中国西方文化的兴趣,从而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学习英语,并且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培育。
二、中职教育及中职师生现状
1.中职教育现状
我们都知道,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旨在培养一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可是随着“高分低能”等字眼的出现以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呼唤使得中职教育更加偏向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育,对于英语、语文这样的文化基础课基本上就被无情地忽略。物极必反的道理谁都知道,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制约,专业技能也黯然失色。
2.中职学生现状
选择在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几乎都对应试教育有抵触心理,他们的基础差或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成绩不是一个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在他们的思想里拥有专业技能也能顺利就业,这样的思想直接导致他们文化素养薄弱。而且不少中职学生来自农村,对英语课程还比较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渗透文化素养的培育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就至关重要了。
3.中职教师现状
中职教师大多数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和手段在他们的思想里根深蒂固,依旧是读单词、翻译句子枯燥地进行英语教学,采用分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课堂严重制约学生发展。当然也有一些年轻老师语言功底深、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可是他们组织教学的能力有待提升。这样的师资力量无疑会阻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
三、在中职英语教育中加强文化素养培育的几点建议
1.提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
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他们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因此,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英语老师首先就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时代在进步,老师也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一方面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英语文化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老师之间要相互研究讨论,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争取在把教学内容和文化素养的培育有机结合的基础上,采取有趣、新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
2.创设平等师生观,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课堂上老师是主体,负责在讲台上说,学生被迫地不断接收老师的信息。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形成,为此,中职英语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和陪伴者。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传递信息、彰显文化的载体,为此,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课本、走出课本,借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带来丰富英语知识。也要平等看待课堂上的每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在轻松的环境中创造性学习。
3.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渗透文化知识
在英语课堂上培育学生文化素养离不开新颖、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方法选的好,往往会事半功倍。这就需要老师以教材为载体,渗透文化信息,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素养对学好语言、对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深远影响。比如,在学习每单元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其文化背景;在学习文章时,让学生自己用中文翻译,体会中西方说话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了解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放映与教学有关的短片或音乐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精神依托。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在每次上课前先讲一讲自己对中西文化的看法,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英语背后的文化知识,这无疑对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
总之,在中职英语教育中对学生培育文化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影响。这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挑战,英语老师要转变观念,在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英语文化知识;学生要积极配合老师,也要明白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全面人才。师生要共同努力,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为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传统文化;优秀素养;培育方式;国学经典
近年来,社会上开始出现“国学热”,以多种教育模式开展国学经典的教育,旨在提高儿童的传统文化素养。笔者认为,这不仅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同时也提示当前学校教育体制,应该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儿童素养培育的一部分,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践方式。“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资源,但它又处处存在,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儿童如同一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引导性,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结合学校教育模式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师资优势,可以发挥更好的培育效果。
一、潜移默化、点滴浸润
“国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书面内容”,可以实现与现代教学模式的完美集合。同时,根据“文化”的一般属性,不应强调儿童在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中“掌握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而是应该将重点放在兴趣培养上,让他们爱上传统文化,并自动担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第一,结合教学日常展开经典诵读。诵读是儿童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国学经典著作中,有很多关于优良品德的描写,如《三字经》中,就蕴含着许多道德故事和做人的道理。同时,诵读也是一项有益于身心的学习实践,个体诵读可以培养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提高记忆力,集体诵读可以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让个体更好地融入集体。第二,敦促儿童养成主动写作习惯。“读与写”的结合能够培养儿童持之以恒的精神,写作同时也是消化、理解国学文化体系中优秀资源的重要途径。写作的内容不应要求过高,可以是简单地抄写诗词歌赋,也可以是成语解析,教师在点评写作内容时,也应该注意国学经典内容的融入。第三,构建校园传统文化实践机制。校园是一个群体聚集的环境,同龄人之间具有一定的默契,借助学校机制便于组织、管理的优势,构建一个传统文化实践机制,能够将“强调”变成“日常”,并形成一定特色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方式。例如,改变传统的上课问好方式,将“老师好”换成“先生好”,将鞠躬礼变为拱手礼,同学之间的称呼也可以变为“年兄”、“年弟”,这样既促进了国学文化氛围的构建,也便于儿童快速进入角色,当教师再提出传统文化的相关要素时,儿童的接受效率更高。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儿童由于自身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对外界事物缺乏有效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但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所见、所听、所感的对象都会转化自身的行为。因此,老师和家长作为儿童的主要教育者,应该担负起“榜样”责任。一方面,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在脱离了教育环境之后,更要以身作则,时时刻刻都应该避免做出“坏榜样”。“言传身教”不限于课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展开。例如,学校环境中要求儿童彼此爱护、相互谦让,因为玩具、食品等发生纠纷的时候,可以通过“融四岁、能让梨”的典故来教育儿童,让儿童学会“谦让知礼”,当然,为了强化这种教育机制,教师还应该及时作出补偿和奖励,为主动谦让的儿童提供相应的玩具或食品。家庭作为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同样存在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契机,如来了客人要打招呼、懂礼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以身作则”所发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效应更加明显,儿童的思想比较单纯,一种刺激较为强烈的情况下,必然会成为习惯养成的驱动力。例如,家长平时用大量的思想道德故事教育儿童,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处处违反,这必然会导致儿童的跟随;又例如,教师教育儿童珍惜粮食,那么自己在吃饭的时候必须先把米粒吃干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进而促使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立足校园、构建环境
“性相近、习相远”,文化环境对一个人的后天影响很大,其作用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禀赋。立足校园展开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环境的构建,可以随时随地对儿童进行熏陶。第一,营造国学氛围。狭义上的“国学”即古文言知识体系,包括诗词歌赋等内容,在文化表征上与现代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语言环境和书写环境造成的,习惯普通话和白话文的儿童,很难再回归到用毛笔写字、用文言文说话的程度。但相应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广泛地存在于此类典籍中,为了更有效地展开素养培育,就必须营造一个“相对地”国学氛围。例如,古色古香的走廊、笔墨书香的教室等。第二,打造国学生活。在日常中“之乎者也”的表达方式没有施展空间,隔断了“学以致用”的教育连接,可以营造儿童国学生活化的环境,让儿童在一定空间、一定时间、一定对象的情况下,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用古文言说话,唱民族歌、跳民族舞等,应用这种方式加以强化教育内容,将已经远去千年的传统生活“穿越”到现代来表现。
【参考文献】
[1]钟樱,周刚.培育儿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路径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04:79-81.
[2]赵景欣,彭耀光,张文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23-28.
纵观媒介融合时代下的中国大众文化传播领域,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能够不断利用新技术手段上传和分享信息资源,人人都能够成为“记者”、“编辑”,文化正逐渐让位于技术。同时,媒介不仅是优秀文化的传播载体,也变成了社会大熔炉,传播渠道的复杂多样,传播内容的参差不齐等,使深受市场经济影响的文化正以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的形式呈现。因此,在这样一个文化被娱乐化精神瓦解的新媒体时代,如何把握住出版业的核心――“文化经营”,坚持文化本位的根和魂与编辑在大众传播中对于文化的坚守息息相关,发挥编辑的文化创新精神以及编辑在文化领域的主体和中介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一、媒介融合趋势下,编辑文化地位的量变和文化失守现象
媒介融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在技术手段、组织结构、传播载体、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呈现融合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对于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途径等也产生了强烈撼动与冲击。从媒介从业环境来看,媒介融合催生了众多的新媒体,使得信息流动更加自由化,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受众群体更加大众化,信息聚合更加零碎化,大大模糊了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的界限。以互联网为主力的媒介融合,能够使得传统的传播对象利用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上传”观点、“分享”经验,从信息消费者转变为集“受众”与“授众”于一体的新的大众传播者。而由于大众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反又使其自身被包围在海量且杂乱零碎、鱼龙混杂的信息浪潮中,整个社会信息系统因严重缺乏文化素养的积聚与传承,媒介载体同时也变成了文化垃圾的聚集和质变的场所。编辑对于出版内容的把关正逐渐受到这些新媒体技术及随之而生的传播渠道的强烈地冲击。
因此,编辑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它必须承担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积累、继承和创新的建构使命。”①消除编辑工作者所面临的文化困惑,提升编辑的文化素养,不仅关乎中国文化的积存与对外传播,更关系到全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和振兴文化产业,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将产生巨大意义。
二、现代编辑文化失守的具体表征和原因探析
1、理论层面
对于任何时代的编辑来说,文化既是编辑选择的基础又是其选择的产物,既依赖于一定时代的文化框架又受其制约。因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编辑主体文化价值的发挥,都联动着时代的脉搏。
在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编辑都被授予文化创造者和传播者的重要社会身份。而在商业气息浓厚的现当代,除了编辑出版工作相关行业能够始终对于编辑的工作性质给予一定的肯定之外,编辑仍然是一个不被完全肯定其价值的行业。同时编辑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也较为匮乏,主要是靠编辑从自身的素质以及前辈的经验和教训。
2、自我认知
(1)从意识形态来看,传统的编辑在选择编辑这个职业时,往往是倾慕于编辑所具有的文化品味和精神象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编辑已不单纯是文稿编辑的代表,编辑的工作从选题、策划、约稿、市场调研、发行营销等各个环节都被提出了更加市场化的需求。编辑逐渐为市场所操控,即使有责任心的编辑也会因公司、企业经济指标等要求,陷于浓厚的商业气息中。
(2)从实践层面来看,由于编辑自我认知地位的不够,自身工作性质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逐渐丧失,从而又制约了编辑在文化出版实践中的工作。以博客、微博、手机、虚拟社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得更多的“专业人才”介入到网络出版等传播过程中。而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技术提供的平台而产生的“微内容”、“微记者”让信息更加复杂凌乱,“受众”成为信息的“把关人”。同时“网络水军”的注水,也引导着情绪高涨的大众,衍生了一批批“网络民主暴力者”。
3、外部环境
媒介融合语境下,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整个出版业态逐渐向复合型方向转变。尤其是借助Web2.0互联网技术,新媒体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用户中心论”的上传时代,他们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消费者,而是兼具了内容提供者身份,甚至填补着编辑在某些领域的缺陷。而在媒介化的社会中,“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②对于编辑而言,就意味着新技术下的信息大爆炸逐渐侵蚀掉传统的阅读空间,转移走大量传统阅读时间,却没有转移相对应的阅读内容,编辑更多的是在“不停地转换门户网站,不断跳跃式地浏览不同的娱乐和生活信息等,甚至信息垃圾也在耗费编辑的宝贵时间,久而久之就会削弱编辑的阅读力、判断力、逻辑能力和文字功底。”③正如尼葛洛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指出的:“网络真正的价值正越来越和信息无关,而和社区相关。”因此,编辑面对的整个外部环境是一种掺杂着娱乐精神、享受主义、个人中心等新媒体语境下的大众传播环境。
总而言之,编辑所面临的文化失守已经不单纯是其所面对的多媒体时代,而是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技术的宠儿,并让位于技术。整个社会各个层面所体现出来的娱乐现象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担心的那样:“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一切公众话语权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④
三、编辑的使命与担当――文化守望与困境突围
编辑在文化领域的失守,必然对现代的编辑在文化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融合时代文化失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内容在出版工作中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而且是全球媒介文化语境下,文化整体价值失去了其特有的权威性、有效性、传承性,编辑主体对文化积累的构建难以突破技术性制约。在这种环境下,编辑的文化素养不仅是对文化的一种运用能力,它更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境外文化的完善、现代文化的创新以及对未来文化的超越。那么编辑又将如何担当起他的文化使命,实现困境突围?
1、要审视编辑的个人价值观和“良心”
在传统的编辑出版活动中,虽然编辑进行加工的周期比较长,工作细致繁琐,但有价值的出版物却往往成为经典,广为流传。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四大名著改编的图书、电视剧等,尽管条件艰苦、周期长,但却因其幕前幕后过硬的功底,难以被逾越。而现今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往往因为高收视率、点击率等的诱惑,以及编辑自身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出版传播的产品存货周期短且没有太大的社会价值。这都需要编辑在进行编辑活动中,主动承担起其作为编辑主体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正如有人所说:编辑,社会的良心也。在媒介融合这个复杂的环境下,只有“体察民情,关心民瘼,顺乎民心,维护民意,方可肩起社会责任;登临远眺,吐故纳新,横贯古今,激浊扬清,方能不负文化使命!”⑤
2、培育更加健全的法律机制和媒介环境
传媒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法律作为规范整个社会行为准则的有力武器,是编辑能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的后盾。一方面,需要相关国家政府部门颁布法律条令和行为准则,并且得以强有力地执行。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部门和传媒自身做好大众文化走向的规范引导和鼓励宣传作用。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下新媒介的优势,不断创造出以当前技术为支撑的新内容。对于媒介自身,要注重编辑部门的评价体系,不应以单纯的收视率、点击率等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从而调动编辑守卫文化、创造文化的热情。
3、规范多媒体内部以及产业链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从2011年3月到4月在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三网融合高峰论坛上的结果来看,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媒介内部因各自的利益斗争会使三网融合“夭折”。在现今中国,由于受到传媒环境以及媒介自身发展利益的要求,诸多能够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意见在短时期内难以达到一致。虽然,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三网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从长远看,其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除了国家法律、政策等外部的支持外,各媒体内部更应放弃成见,达成一致的目标。
媒介融合趋势势不可挡,而以传媒为中心,向其他行业延伸,并与相关行业构建的产业价值链,使传媒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技术支撑。传媒行业一边要担起诲人的社会文化功能,另一边要面对产业价值链上其他环节的利益分成,很难把握媒体的纯净度。因而需要传媒集团在价值链构建中,调整自己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的关系,改变以往主要依托广告收入的行业状况,要依托传媒本身的品牌优势,缔造核心业务。同时在产业价值链的打造中,需要确定短期、中期、长远的目标,考虑价值链的整体效益,为媒介融合的良好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而编辑在这样的一个文化大背景下,需要开拓视野,提升国际战略思维和水平,才能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进行文化创新并肩负起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①张西山:《编辑的人格分析――编辑的文化视界》[M].人民出版社,2007
②④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③郝振省,《数字出版为编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报业网,[EB/OL].2010-
10-1.省略/News.aspx?id=306435
⑤任火,《编辑,社会的良心》[J].《编辑之友》,2009(7)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身心发展;审美观;教育载体
群众文化活动是非专业的人,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活动,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创造,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的。丰富的内容不仅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彩,而且还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境界,是提高群众素质的重要推动力。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心理健康、富有激情、知识广博,创意无限的高素质人才,群众文化活动在培养群众文化素养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激发群众的创造性,激发参与的主动性,促进群众身心发展
我们都知道,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各类活动可以挖掘、发现群众中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可以激发蕴藏在群众中的文化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类不同人群的兴趣爱好,可以促进群众心理健康,提高健身水平。好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创造精良的文化艺术产品,创造美好的文化艺术氛围环境,创造文化和艺术的崇高精神境界。因此,为了让更多的文化活动惠及群众和更多的文化成果与群众共享,群众文化活动要互动性、丰富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不能单纯进行枯燥的说教,也不能纯粹追求感官的娱乐与刺激,而应该寓教于乐,文以传道,艺以载道,让老百姓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同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多层次的开发群众中各类人才的潜力。尤其是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以情动人,可以使群众开阔眼界,了解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享受美的同时,接受心灵美学教育,并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得到心灵净化。群众通过文化艺术活动接受这种教育是自愿的,因此容易激发他们的热情,点燃他们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性情。
二、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利于群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文化艺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依靠形象来反映美、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按照美的规则把握和再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并用美的感染力来影响社会生活。群众文化活动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群众文化活动的产品是一种精神产品,是时代精神的折射。人类通过多种途径认识美,多种方式创造美,多种艺术追求美,进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丰富、艺术的繁荣。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群众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炫彩斑斓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都给人以力与美的享受,群众通过各类文化活动,不仅可以积累活动的经验,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其生动、形象、直观、活泼、感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进而塑造人的灵魂,陶冶情操,锻炼思维能力,激感,实现人格的完善,精神的丰富,道德的高尚。因此,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激发群众对艺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追求理想,促使他们不断追求完美,追求新奇,在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群众良好素质的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