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博士生培养范文

博士生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博士生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博士生培养

第1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关键词: 美国;博士生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5-0060-04我国自1981年初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博士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一直备受关注。经过全国高校多年的努力,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现已跃居世界前列\[1\],但是教育质量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博士生作为高端科技人才的领军群体,其教育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科研水平发展潜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阶段,需要大量从事高新技术研发和交叉领域的创新型高水平科技人才,机械学科的博士生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挑战。培养模式是指为了培养学生具备特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学校在特定教育经验基础上以某种教学思想为指导、某些教育理论为依据建立的范型\[2\]。科学的培养模式是博士生教育质量的保障。

美国拥有150多年的博士生教育经验,其培养模式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日益获得国际学术机构的认可和效仿。本文以美国机械工程专业具有代表性的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记为GaTech)为例,探讨美国机械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建议,希望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

创建于1885年的佐治亚理工学院是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公立大学。根据US News & World Report的统计,其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在全美连续4年名列第4,机械学科(Mechanical Engineering,简记为ME)研究生专业在全美排名第6。ME在读博士生约300人。下面以GaTech ME为例,介绍美国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所包含的主要环节及其要求\[3\]。

(一) 培养目标和方式

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时应达到以下目标:具有未来在工业界和学术界从事工作所需的基础,并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先进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数学、计算机、实验方法和技术等;掌握坚实的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具有宽广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基础,具有解决交叉领域问题的洞察力和技术;掌握科学研究所需的技能,包括任务规划、信息集成与综合、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等;提升领导力、学术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博士生学习年限没有特定要求,但要保证至少两个学期为全日制注册。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整个在读期间可分为两个阶段:(1) 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和导师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开始课程学习、科研的前期准备和调研工作,并通过资格考试。(2) 以科研为主,同时完成规定学分、教学训练、学术讲座等环节,最终在论文和答辩通过论文指导小组审核后获得学位。在学期间,导师有权根据学生的工作情况中止对学生的指导(经济资助保留至该学期末),学生有1个学期的时间寻找新的导师。如果学生是因为工作表现欠佳和学术纪律问题被淘汰,所在学院一般不再予以接收。学生也有权更换导师、转换学校或系、休学、退学等。学生已经获得的学分可以转至新的校系,资格考试成绩是否有效取决于转入校系的规定。

(二) 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1. 课程学习和其他环节学分要求。根据博士生培养计划的要求,博士生应获得不少于42学分的学位课程学分,其中本专业课程24学分,相关专业课程12学分,其他课程6学分。从课程难度上看,要求至少36学分的课程为6级或以上(课程难度共分为8级,难度逐级增大)。

另外还有5个非学位课程学分。为鼓励博士生参加本专业的学术讲座,设有2个学分,学生提供11个讲座的题目、演讲者和日期可获得1个学分。教学训练是博士生培养的另一个必修环节,占3个学分。学生在参加了教学培训课程后,选取一门专业课程,参加以任课老师为主的教学全过程,包括答疑、批改作业、辅导实验、考试等。最为重要的是博士生必须自己独立准备并讲授3节课。学期末任课老师和系里教学委员会共同评价博士生是否可以获得该学分。

2. 资格考试。在入学1年(直博生两年)后所有博士生都必须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但前提条件是已修课程成绩GPA不低于3.3。资格考试的重点是考察博士生是否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是否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是否具有完成博士学业所需的工作能力。每人必须分别参加3门分属3个不同专业方向的综合性考试,每门考试都分笔试和口试。资格考试通过后方可进入以研究为主的第二个学习阶段。如有一门课程的口试或笔试环节不通过,则在下次考试中有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不通过者,将强制中止博士学习。淘汰率一般在25%左右,有些专业甚至高于40%。

第2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关键词]博士生 培养质量 高校 学术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宋伟(1979- ),男,山东高密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博士,山东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团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45-02

一、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现状

博士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顶端培养产品,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学术人才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后备人才的生力军,他们代表了科技界、学术界的未来和希望。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博士生教育对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研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07年9月起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合在全国所有博士生培养单位和部分用人单位开展的博士质量调查工作,并在2009年12月形成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表明,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博士生导师均对博士生整体的培养质量给予了的比较积极的评价。报告大体上认为,经过近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已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同时,报告也指出,虽然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诸如优秀生源严重流失、博士生创新能力不足、培养机制相对落后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高校学术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对于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非常重要。

二、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理论阐释

生态学原本是研究生物“居住环境”的科学,但如今它已经渗透到许多研究领域,并形成了大量的交叉学科,如教育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关于学术生态的概念,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对其进行了界定。有学者认为,学术生态是指学术与学术、学术与行政、学术与其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彼此制约的复杂的统一体,它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有学者认为,高校学术生态可以分为内部学术生态(小学术环境)和外部学术生态(大学术环境);前者主要指高校校内和学术群落(学术团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种关系和氛围,后者主要指高校学术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生态要素的关系。简单来说,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是指: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术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发展学术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机整体。总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对于高校师生的学术发展和高校自身的提升进步是非常重要的,而构建良好学术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有“健康、向上、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

三、当前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是整个学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考察当前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看到整个学术界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现象。早在2001年李铁映就对不良学风之表现进行过形象的表述:(1)浮躁而急功近利:求数量、追速度而不求质量;东拼西凑;求大而不求精;夸夸其谈,言之无物。(2)缺乏学术道德:自吹自擂,目空一切,借端炒作,欺世盗名;抄袭剽窃,招摇撞骗;违背事实,不求实证。(3)教条主义严重: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言必称本本或外国。(4)理论脱离实践:闭门造车,无的放矢,脱离现实。(5)缺乏健康的学术争鸣与批评:或互相吹捧,或旁敲侧击,或互相攻讦。当然,当前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不仅仅表现在学风上,还表现在各个方面。

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也必然导致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博士生学习研究耐不住寂寞,不刻苦不下功夫,“读博士”成了“混博士”;违背学术道德,抄袭他人成果,伪造实验数据,引用不加注释;治学不严谨,没有科学精神,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急功近利,一稿多投,只求数量、不讲质量;参与论文黑市交易,存在“当”或“请”现象;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学分或影响论文答辩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功利化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导师要求不严格甚至是不以身作则;高校博士生学术道德教育不足;高校博士生培养机制存在缺陷;高校博士生学术评价简单化、形式主义;高校博士生学术团体的缺失;高校学术监督奖惩机制存在漏洞等。

四、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的途径

笔者建议针对当前的形势,可以按照“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即树立一个观念,把牢两个关口,抓好三个教育,完善四个机制,来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一)树立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高校健康发展重要基石的观念

高校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注重总结研究高等教育规律,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高校健康发展,保障学生尤其是博士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的观念。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学院负责人及导师等承担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有关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负其责、形成合力,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经常开展理论学习、深入检查落实、纳入部门个人考核体系等方法,努力营造适合博士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观念。

(二)把牢导师遴选关和博士生录取关

导师是学术生态环境中对博士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因素。因此,导师不仅对提高博士生的专业水平负责,也应对博士生的学术道德负责。因此,学校严把导师遴选关对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十分重要。学校在遴选导师时,不仅仅将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科研成果等作为重要依据,还应对导师的学术道德进行严格的考量,将不能恪守学术道德准则的导师挡在入口之外。

生源质量是决定博士生培养质量一个重要的因素,只有严把入学录取关,才能为以后的一系列博士生培养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提供前提,才能为培养出在科学和学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人才打好基础,也才能使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成为可能。因此,高校在严格博士生入学考试和录取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在参考考生的笔试面试成绩、硕士毕业院校、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一定的学术工作经验等因素外,还要考虑考生恪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基本素养,有不良学术行为的不能录取。

(三)抓好博士生专业课教育、公共课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

博士生尤其是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生要想在所研究的领域内有所建树,就必须打牢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博士生论文写作和从事科研的基础。而现在有些博士生治学态度浮躁,在专业基础课没有学好,专业经典书目不去精读,甚至对某些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开展有关研究,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这就需要导师和有关管理部门重视对博士生专业课的教育,通过指定专业必读书目、了解专业前沿信息、严格专业课程授课、加强专业课学习监督等方法,指导博士生开展系统扎实的专业课学习,打牢专业基础。

当前各高校所开展的博士公共课教育,一般是英语课和政治课的学习,毋庸讳言,对于这两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教育界是有普遍共识的。但为了提高教育效果,从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改革尝试也是有必要的。目前,各高校对英语的教学改革比较重视,诸如开展了某些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增加了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等,这对提高博士生的英语能力,适应“学术全球化”的趋势非常有必要。但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和改革力度就要小得多,有必要对政治课进行深入改革,以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设博士生学术道德教育课程,对于博士生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构建高校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进而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很有必要。博士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学术精神教育、学术规范教育、学术责任教育和学术创新教育等。学校一方面可设置有关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发展史和学术规范规章制度的相关课程或讲座,并将学术规范明确告知博士生;另一方面,要与博士生导师配合,通过正面事例的引导激发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进而最终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意志和学术道德行为习惯。

(四)完善博士生学术创新机制、学术交流机制、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监督机制

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博士生培养中的核心内容,学校一方面可以加大物质投入,通过诸如建设实验室、资料室、博士工作室等软硬件环境,打造培养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物质平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学术创新报告、开展学术创新大赛、加大学术创新奖励、鼓励博士生从事风险性创新课题研究等方法促使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发挥博士生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学术交流机制的形成是博士生快速健康成长的保障,学校一方面可通过促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组建博士学术团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实施联合培养等方法鼓励引导博士生多参加学术活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另一方面要注重导师在学术交流中作用的发挥,为导师建立相互交流和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鼓励导师带着博士生走出去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评价机制的完善对于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改革简单量化的学术评价机制,做到不仅仅关注量更要关注质,不仅仅关注最终结果更要加强过程培养,这就需要教育部门联合导师加大对博士生的全过程指导和培养,细化学期、学年学习任务和科研进程,加大学年和中期考核,防止博士生平时不努力,最后抱佛脚“赶”论文的现象。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监督机制的存在和良性运转对于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我们要构建良好的博士生生态环境,就少不了对博士生的学术监督体系。当然,博士生培养是一个有序的连贯过程,只有连贯的、系统的博士生培养监督活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构建的博士生学术监督体系要全方位、全过程并且要有奖惩甚至是淘汰机制,明确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对博士生的学术监督职责,调动博士生学术社团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洪捷,赵世奎,沈文钦,等.中国博士培养质量:成绩、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

[2]李涛,陈玉玲.学术生态危机与研究生学术生态的维护[J].现代教育理,2009(5).

[3]李铁映.关于学风问题的思考[J].学术界(双月刊),2001(5).

[4]王文江.构建和谐的学术生态[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第3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关键词】在职博士生 工程实践 生源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47-02

接收在职工作者攻读博士学位能够有效地促进多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成长,进一步提高教育和科技队伍的素质,同时也能促进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理工科院校的在职博士生主要来源于从事工程实践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这些在职博士生在学位论文阶段,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可以为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水平做出较大贡献。哈尔滨工业大学自1981年开始接收在职博士生,目前已经历了27年。作为一所以工科为背景的重点院校,所培养的在职博士生,在导师的有效指导下,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以及科研条件,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将理论知识创新性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进而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收益。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接收在职博士生,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大量工程师,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

1 对在职博士研究生生源结构的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面向在职人员设立的旨在提高学位层次的教育形式也在不断创新,渠道不断拓宽,在职博士生的生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总体上,工科院校的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其中高等院校教师所占的比例最大。由于高等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在获得硕士学位后,长期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已经在本领域内做出比较优异的成绩[1]。他们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希望通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地开展科学研究,更多地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将前沿的知识应用到教学、科研中,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对近四年来在职博士生的生源情况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比例较高,这部分以高等院校教师为主,约占在职博士生总数的8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人事制度也以适应经济基础出发点,开始施行人事制度。人事制度的施行使人才流动的频率和数量加大,人事高校教师的工作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为了降低风险,高校管理层在考虑资助人事教师再发展的时候,对在职教师申请博士学位的资助采取先发展后偿还的原则,同时也降低了资助的力度,因此,近几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职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但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在职教师继续深造的需求不断增大,2007年在职博士生招生规模也随之增大。

2 理工科在职博士生培养的特点

绝大多数在职博士生都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形式完成学业。由于与原工作单位存在着人事关系,所以入学时一般录取成委托培养。他们大多是原单位的教学与科研骨干,其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与原单位紧密挂钩。他们在完成单位科研任务的同时,与全日制学生采取同样的授课方式与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学习,执行同样的学分标准和课程考核标准,学位论文要求也与全日制在校生执行同样的标准。在职博士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

在职博士生在进行博士课题研究阶段,由于特点各异,他们进行博士课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部分在职博士生所在工作单位科研实力雄厚,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如表2所示。这部分在职博士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博士生导师指导,首先对博士课题制定合理的实验技术方案,做好前期准备;然后回原单位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强大的技术开发和协作能力的副导师指导,在职博士生能够有效的把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加快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进度。与此同时,学生需定期到学校与导师进行讨论、交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在学校进行开题、预答辩、答辩等环节。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大学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把二者的教育资源优势和科研资源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这对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另一部分在职博士生由于所在工作单位不具备开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条件。完成课程学习后,在职博士生在学校参加导师的在研课题,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参加学术研讨,报告博士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并定期与导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同时制定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

我校在职博士生的生源结构和培养方式决定了其培养特点:入学起点高,博士学位论文标准高,学生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历,学风严谨。

3 提高理工科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接收在职博士研究生可以促进高级专门人才的成长,但是如果对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不能严格把关,则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1 加强对在职博士生培养过程的管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对其培养培养过程的各个阶段制定并严格执行一系列规范,其中包括入学选拔、课程学习、开题、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撰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博士论文评议、博士论文答辩和学位委员会评议。这样一来,不仅加强出口审查,而且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严格加强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管理。

申请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在职人员,虽然其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科研能力比较突出,但是与应届硕士相比较,其外国语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在职博士生的入学选拔,严格遵循《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录取办法》,在入学考试的初试、复试阶段,与报考全日制的博士生一样进行同堂考试,划定统一录取分数线。为最大程度地考查研究生分析判断能力、综合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在复试阶段,加强学科与导师对研究生的面试环节,确保博士生的入学质量。

在课程学习阶段,由于部分在职博士生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时上课,各学科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由于在职博士生在课程学习、资格考试、论文研究等环节中都有被淘汰的危险,这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课程,拓宽自己的知识基础,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从而保证在职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的数量和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为鼓励博士研究生多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客观、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我校各博士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于本学科建设和博士生培养的制度。基于学校对博士生的要求,需要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因此在选题阶段,在导师指导下所选课题多为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职博士研究生利用从课堂、图书资源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搭建一个有利平台,并通过不断的实验论证,从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同时将创造性成果转化为先进产品。

博士学位论文是检验博士生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的一块“试金石”。为提高在职博士生教育质量及其论文的含金量,哈尔滨工业大学制定一系列措施实时跟踪博士开题,对在职博士生一年来对本学科基础理论掌握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科研活动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在职博士生提出答辩申请后,学位论文需经过导师、预答辩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审查,同行专家评审、校学位办审查等多个环节,对博士研究生的正式答辩资格进行审核。为了加强论文评议工作,我校对博士论文实行抽签匿名评审制,对评审结果达不到要求的博士论文不予组织答辩。

3.2 培养在职博士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生命,也是博士研究生必备的科学素质。广阔的科研教学平台、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育人环境、优秀的生源质量、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管理都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哈尔滨工业大学还采取促进学术交流、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等一系列举措,来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浓厚的科研兴趣,提高他们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以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为基础。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是国防科工委为建立新型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改善培养条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产、学、研培养基地。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已有的基地和中心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项目验收过程中得到国防科工委的高度评价。

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建立产学研结合研究基地为重点。产学研研究基地是大学通过创办科技产业或建立实践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建立了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并紧密与教学结合开展产学研工作,形成一条高效、快捷、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职博士研究生在产学研研究基地中,依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优势,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项目中,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在产学研结合中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以营造开放的学术交流氛围为关键。研究生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培养中的必修环节,是促进学术创新,拓宽学术视野,营造学术氛围的重要举措。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激励在职博士研究生踊跃参加学术活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要求学术讲座选听1学分、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2学分为必修环节。在校内,加大博士生学术论坛、研究生交叉学科学术论坛的组织力度,积极组织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搭建研究生学术实践交流平台,学校每年举行的公开学术报告大于300场,为在职博士研究生提供广阔的学术交流空间。在对外交流上,设立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研究生学术交流基金等,积极支持并试行博士生双边(多边)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在职博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和科技创新大赛,拓展学术视野,推动创新思维[4]。

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过研究生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工作部门协作,加强在职博士生课程、开题、答辩等环节的过程管理,同时鼓励在职博士生参加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 结语

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由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及科研院所的技术骨干组成,他们的科研能力强、经验丰富,通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对培养单位的科学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培养单位也加强对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鼓励他们进行科研创新,以保证在职博士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在职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好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6(4):74-77.

[2] 李亚青.徐宏韬.高校施行人事所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4):6.

第4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DAAD项目选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研究所,各学院:

为了加强我校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促进教育工作对外合作与交流,根据《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校发际字〔2015〕37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我校开展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国际合作培养计划”)。经协商,现将2021年度DAAD项目选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研究所、学院以单位形式提交申请材料。

二、培养方式和期限

派遣我校在读博士研究生到境外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以下简称“外方”)进行学习研究,回国进行论文答辩,取得国内学位。访学期限为12—22个月。

三、项目简介及录取人数

2021年度“国际合作培养研究生计划—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项目,资助学生到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联系的有关德国高校和除马普学会、弗劳恩霍夫协会以外的科研机构进行学习研究,录取人数10人。

DAAD成立于1925年,代表德国241所高校和103个大学生团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教育交流机构之一。详情请见:daad.org.cn。

四、申报原则和条件

坚持联合培养与科教合作紧密结合的原则,优先支持申报与中科院或国科大签署过院级或校级合作协议的境外单位。

申请人的具体要求条件为:

(一)系我校已完成第一学年课程学习的在读硕博连读或在读博研究生,定向培养研究生不得申请;

(二)外语水平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英语:雅思5.5 /托福 80及以上,

2. 德语:DSH2/德福16分/德语专业八级及以上。

(三)申请时应已获得接收单位的入学通知书或邀请信。

五、资助办法

入选者可从国科大获得如下资助:

1. 第一年在德访学期间奖学金(资助标准参照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奖学金标准执行);

2. 往返国际旅费1次;

第二年在德访学生活费(1200欧元/月)由外方负责。

六、录取、派遣和国外管理

1. 按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2. 与外方共同确定录取名单后,国科大将通知有关人员办理录取手续。硕博连读研究生在派出前应在国内完成第二学年学习且已经转为博士研究生。

七、德方申请方式

2017年起国际合作培养计划—DAAD项目德方的申请方式变更为通过DAAD-Portal在线申请并提交纸质版申请材料。

DAAD-Portal在线申请系统将于2020年11月4日开放,请于12月4日前通过该系统在线申请。申请人需进入DAAD奖学金数据库(funding-guide.de),通过列表筛选找到自己所要申请的奖学金项目页面(该奖学金英文名称为:CAS-DAAD-Programme / Joint Fellowship Programme for Doctoral Students of CAS),申请人可在该页面中找到DAAD- Portal在线申请门户网站的链接,首次登陆者需在该门户网站中进行注册方可进行后续的申请工作。

请按照Portal网站要求递交所有材料,DAAD申请材料清单中所要求的其他材料可上传至Portal网站“根据各国具体要求所需材料”类别中。证明、成绩单等翻译件可先在网上递交申请人自行翻译的材料,在确认获得资助后再将有公证效力的证明补交至DAAD总部。

在DAAD-Portal完成注册后,系统会生成推荐信模板,请将该模板发送给推荐人填写。填写完成的推荐信不需要在Portal中上传,只提交纸质版原件至DAAD北京代表处。

DAAD-Portal在线申请须知详见:

 

daad.org.cn/zh/find-funding/funding-programmes-in-germany/cas-daad-programme/

八、材料报送时间和要求

(一)请各研究所、学院于2020年12月4日前将下列材料报送至中国科学院大学,申请材料须按以下顺序排列:

1. 《2020年度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初选汇总表》(附件1),一式1份,中文,纸版和电子版(Excel格式);

2. 《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申请表》(附件2)一式1份,中文,纸版和电子版。研究所/院系须加盖公章。“在学期间”栏,请注明刊物名称、影响因子、是否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

 

 

联 系 人:李茂力

联系电话:010-88256206

邮    箱:lianpei@ucas.ac.cn

编:100049

址: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合作处

(二)请申请人于2020年12月4日前将DAAD项目推荐信纸版原件报送至DAAD北京代表处:

联系人:任婕 / 杨琪

联系电话:010-65906656转16或45

邮箱:phd@daad.org.cn, scholarship@daad.org.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8号亮马河大厦二座1718室,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

九、国际合作培养计划—DAAD项目在线说明会

为帮助申请人了解相关申请流程和注意事项,DAAD北京代表处和国科大国际合作处将于2020年10月28日联合举办在线说明会,相关信息详见附件3。

附件:

1. 2021年度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初选汇总表

2. 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申请表

3. 国际合作培养计划—DAAD项目在线说明会报名通知

 

第5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管理

前言:

在现代文化大潮流的推动下,文化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媒体与影视文化的到了良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知道的更多了解的更深,那么对于我们学生的我们来说,所要选择的专业就越来越多,这是出现了许多新兴的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随之慢慢的热门其来,很多学生多投身于其中,本文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技能的培养为主体,全面分析广播电视编导这个专业所需要的能力与技巧,以及如何培养此类的专业人才,在不久的将来,为祖国的影视媒体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为著名的广播电视媒体人,获得自己的一片天空。

一、教学课程结构问题

众所周知,一个出色的团队,必须要有合理的人员配置。而教育跟它一模一样,要想要出色的教学成绩,就必须要有合理的教学课程。良好的教学课程结构相当于电脑的硬件配置,想要写出好的程序,就必须要有基本的硬件。学生选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专业非常火。而一个火热的专业,却没有良好的教学课程结构,会让每一个选择此专业的学生心寒。学校要对学生负责,要对社会负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其教学课程结构还在摸索当中,理论课、实践课、课内实践、课外实践等等教学课程模式,到底哪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呢?几乎我国所有的专业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理论课大于实践课。而且还有每一个人都承认实践课学习的好处,但是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加重实践课的比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教学的专业,学生空有理论是无法创造出好看的电影、电视剧,还有好看的节目。若想当好一名导演或广播员,就必须要有大量的经验,历史多少次证明,没有经验的新人永远会被大浪淘沙抛弃。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至关重要。

二、教学理念与方法问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清华的校训,清华一直以来都为这个目标而奋斗。追求卓越,清华奋斗着。这是一种精神。一个学校必须有一个校魂,这是一个学校办校宗旨,也是其教学的理念。而一个专业更应该有教学理念,若是连你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都不知道,那么这个专业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想要培养一批广播人才和导演,而不是为了教育一批无业游民。现在一些大学跟风,什么专业火热,就开设什么专业。你有没有想过,你开设这个专业,你能够教育出足以让你自豪的人吗?答案肯定是不能。若是一个大学为了钱而选择开设专业,那么这个大学也没有存在的意义。

大学是为国家培养真正有用人才的地方,而不是你挣钱的场所。想要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校,你必须要首先明白你的教学理念,若是理念都不清楚,那么就算是你开设这个专业,也不会为你招来多少学生。

其次,教学方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传统的课授法似乎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尤其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这个专业不是仅仅老师讲讲理论就能理解,需要大量的锻炼才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给予学生大量的锻炼才是根本,教学方法应该多种多样,不应该拘泥于传统。只要能够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提倡。例如经常组织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设置问题

教学内容是一个永久的话题,首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型强的专业,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节目编导、策划、创造等方面的人才。所以教学内容必然是以此为基础。教学内容设置要清晰完整,层次化、体系化。清晰完整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到自己需要学习什么,老师也知道自己该教授学生什么知识。作为新兴的专业,其教学内容以培养高素质的广播员和电视编导为目的。首先学生要有理论知识,其次学生要有丰富的社会经历。再次,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品质。这些就是每一个专业,不仅仅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内容设置的初衷。

四、教学空间问题

传统意义上,教学空间就是教室,但是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而言。如果就仅仅在教室,老师讲讲课,学生就懂了,那么你错了。就拿广播而言,一个优秀的广播员,不仅仅有动人的声音,更多的是能说出一些让人共鸣的话,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能够与人感同身受。而这样的广播员是经历了很多,真正的懂得为何人们会哭,会笑。这些感情是老师能够讲清楚的吗?只有真正经历了,才能够懂。

导演这个职业更是需要经历很多,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需要千锤百炼。丰富的想象力,文采飞扬,这些仅仅是一个导演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导演的那种丰厚的感情经历才是最主要的。这些也不是老师能够教给学生的。

学校应该加强教学平台的创建,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

五、教学管理问题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管理体制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保障,在学校中,良好的管理体制也是必备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算是再好的感情,在一个企业中,也必须遵守规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课程,这就需要学生遵守纪律。而若是无良好的教学管理体制,可能会出现学生不遵守纪律,胡乱外出的事情。

有惩罚制度,当然也需要奖赏制度,建立科学的监督、评价制度。奖赏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适当的惩罚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一切为培养未来的广播员和编导准备。

结论: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其发展潜力很大,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只有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这个专业才能真正的良好发展,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调整课程结构,加大实践课时的比重;转变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践内容的设置清晰完整,层次化、体系化;扩展实践教学空间,扩宽专业技能的培养平台;针对学生实践,建立科学的监督、评价机制。只有真正的做到以上五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才能更好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英春;忻志海;;关于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12期

第6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科技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者发现,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将知识、技术传播到更大范围的问题,也就是说,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必须将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的传播。于是,科技传播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传播与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同样重要,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但是科技传播却能促进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扩大技术革新成果的推广,体现创新技术的社会价值,发挥科技传播的“服务”功能,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进程。

贝尔纳说过:“科技传播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也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培根提出:“科技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作为处于科技研究发展前沿的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科技传播能力是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放下书本,实战操作,参加社会实践,已经成为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被正式列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考核内容,在校生都必须修够社会实践学分才能毕业,大学生也从每年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实质性的锻炼,实践环节已然成为高校学生求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局限性

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客观的一些原因,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一些阻力,活动的规模、效果打了折扣。目前,在校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所受的局限性来自三个方面。

1.社会所受的局限性

中央16号文件中明确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了规定,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地从政策、资金、人员安排上予以倾斜和支持,各类工厂企业、社区单位要摆正态度,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从提高行业人员素质的角度,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角度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地方单位,受制于领导体制、地方财政和其他一些因素,活动的安排上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2.学校所受的局限性

从高校的角度讲,校方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当然希望尽一切力量把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好。除带领各院(系)一起帮助学生把个人的实践活动把好关、指导好外,高校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和地方政府、社区单位、企业联系,为学生开辟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可是,由于各个学校的实力不同,所设置的专业不同,和社会的联系紧密度不同,各地政府的支持程度不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等原因,使得学校受到一定的限制。

3.个人所受的局限性

马克思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科技传播的前提是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但是必须具备传播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实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能力的培养不是只关在教室里、实验室里就能滋养出来的,超强的实际动手能力、顽强的吃苦耐劳精神、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都需要从实践中得到锻炼。但一些大学生只看到眼前利益,看到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各种优先推荐机会都是和个人考试成绩挂钩的,并没有一个实践技能的检测成绩与实质性的评判依据,从而忽略了对实践的重视。

三、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1.全国各地组织对社会实践的配合程度不同

全国各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起,按照团中央的批示就开始狠抓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做法是送科技到农户、送培训到田间、送技术员到农技服务站,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是逐年递增的,各地政府和组织的配合程度不一。首先是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了在政策制定、活动组织、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差异,好的地区做成了“双赢”,差的地区形同虚设。其次是机构设置不清楚,国家虽然要求各级政府要做好实践活动的各项保障工作,但并没有具体指出社会实践活动由哪一部门来具体负责,造成高校与地方政府联系实践活动时,哪个部门都能管、哪个部门都不管的现象,这些都造成了实践活动的差异。

2.全国各高校对社会实践的支持程度不同

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都是比较重视的。高校按照团中央的指示精神,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科研处、实验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员,还有校医院、学生餐厅、车队等后勤部门的负责同志,保障经费使用和后勤食宿等问题。但不同的学校,从领导重视程度、资金保障、制度保障、活动策划力度上都有不小的差异。

3.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影响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可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却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年级的大学生,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外语,准备应付各种公务员考试、招工考试,利用一切可能联系工作,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所以,很多专业水平很高、综合素质很强的高年级学生往往不能参加或不能很好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认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以低年级学生为主,这与社会上需要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高的大学生前去实践的需求相矛盾。

4.新形势下部分毕业生的思想观念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是一路考试踏进大学校门的,书本知识丰富,社会知识匮乏。一些大学生就业思想不端正,不想从事条件艰苦的工作,不想去基层,不想去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不想去需要有奉献精神的部门。由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不纯,所以,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准备不充分、创意不新颖、团队合作意识差,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达不到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

5.新形势下部分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影响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大多数大学生思想端正、信仰坚定、人格健全,毕业后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报效国家,可是也有一部分毕业生享 乐思想严重,就业选择不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为目的,而是以物质享受为先决条件,实践活动不脚踏实地,讲究虚荣,只做表面文章,到基层、一线和农场去调研或实践时,怕吃苦,故而得到的信息也就不可能全面、客观,与那些沉下心来、不怕吃苦受累的学生比起来,个人收获相差很大,老百姓受益也少,科技传播效果不佳。

四、增强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提高的对策

1.改革实践的内容和参与形式,为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注入活力

社会实践是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实践的内容和参与形式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不断为提高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注入活力。

按照团中央的意见,各地每年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充分看清新形势、发现新情况、找出新问题,并提出改革的方案,随时调整当年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工作重心,内容上要涵盖校园学习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科技创新、课题研究、科研攻关、科技推广、政策宣传、社会调查和考察、军政训练、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基层挂职锻炼、科技支农、支教扫盲、企业帮扶、法律普及、信息咨询、环境保护、社区援助、勤工助学、文化宣传、文艺演出、公益活动,还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

组织形式上则可以灵活掌握,多数学校采取项目申报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策划,自己到校外联系,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项目申报,取得学校的支持后,个人参加或自行组成团队参加;各院(系)有计划、有组织地联系专项实践项目,院(系)团委负责向学校申报项目,获得批准后负责挑选队员,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地方政府或厂矿企业有时也会来学校联系,要求组成专项的实践团队,企业甚至可以自己挑选参加的队员,这些活动组织和参与形式的灵活性,更能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2.创新实践的方式方法,促进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提升

列宁说过:“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科技人才具备更高的综合水平。所以,要想促进大学生科技传播能力的提升,就必须认真设计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环节,根据新形势、新需求,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迎接新挑战。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实践和考查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性实践。学生在科技、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自己设计了很多简便易操作的方法,如发放书面宣传资料、口头宣传、开讲座、设讲坛、当面咨询、技术培训服务、手把手实际操作传授技术等。在基层乡镇挂职锻炼、社会调研和考察、乡村文化大院等项目中,学生的组织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洞察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学习社会知识的接受能力都会得到充分检验和提高。

3.完善实践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传播能力

要想把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必须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各种评价机制。由于社会实践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活动,对于实践的时间、主题、形式、活动策划、组织安排,以及实践的效果、收获,有时学校很难全部掌握,也就很难对每一个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给予准确的评价。但是根据这些年实际工作的经验,各个学校都建立了评价机构,制定了一套基本的评价机制,并逐步加以完善、健全,使其能充分体现出实践活动的目的、特点。只有逐步完善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践的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翟杰全.科技传播学的三大源头[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2]翟杰全.科技传播事业建设与发展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2).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7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全面收费制;资助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1-063-03

博士生资助作为博士生教育的一种制度安排,对博士生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关系到博士生的生存状况,更关系到博士生的发展可能与创新的实现[1]。对高校而言,博士生资助既是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博士生科研创新和博士生培养质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重点。

2013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由过去的“双轨制”进入全面收费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完善博士生资助体系,强化博士生导师的责任意识,改善博士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激发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将成为各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2]。

一、博士生资助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一)博士生资助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博士生资助体系主要局限于生活补质的助学金、学业奖励性质的奖学金和工资性质的“三助”津贴。一般来讲,助学金主要包括生活补助和针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困难补助;奖学金主要包括学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和社会及个人出资设立的专项奖学金;“三助”津贴即博士生通过从事“助教、助管、助研”等工作获得的工作津贴。就资助理念中的公平取向而言,资助的目标是促进教育公平,使有意向进入博士生教育的群体能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因此,要通过助学金尤其是生活补助的方式来资助博士生;就资助理念中的效率取向而言,资助的目标是提高博士生人才培养的绩效,是为了激励博士生学习,激发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种奖学金和科研报酬的激励作用来资助博士生[3-4]。然而,大多数高校由于资金缺乏等种种原因,没有发挥各种奖学金和科研报酬等效率型资助方式的作用,博士生获得的资助主要是以生活补助等助学金形式为主。

(二)博士生资助水平不高

从现有的博士生资助体系来看,博士生可以从“奖、助、贷、三助”等多种渠道得到资助,但从博士生人均受惠情况来看,博士生的受资助水平和受资助范围依然有限。助学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经费,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助额度也相应受限(哈尔滨工程大学现行1000元/月)。以激发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为目的的奖学金,主要奖励在科学研究方面能力出众、成果突出的部分优秀博士生,无法覆盖大多数渴望资助的普通博士生。再者,由于学科差异和导师科研经费的差异,只有部分学科发展较好、导师科研经费充足的博士生能够获得导师充足的经费资助。而受益面较广的“三助”政策,资助水平一般为300元/月,且需要博士生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完成工作,津贴水平与其工作价值和付出不成正比,吸引力也在逐渐下降。因此,从总体来看,现有资助体系博士生人均资助额度不足1500元/月,勉强可以满足博士生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无法满足博士生的发展需要。

(三)博士生资助政策落后

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各高校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博士生资助政策体系,同时加强了对博士生资助工作的规范管理。但对博士生资助政策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博士生教育实践的发展,无法满足博士生资助理念对公平和效率的要求。从宏观层面看,研究生资助政策文件在制定过程中缺乏与其他涉及研究生人才培养领域管理文件的协调,在文件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障碍和瓶颈。从微观层面看,当前博士生资助制度还未完全以博士生群体的实际生活需求为参照,没有考虑博士生的个体差异性[5]。同时,博士生资助条款普遍缺乏对资助结果的反馈及处理,缺乏具体实施和操作流程的监督管理,很难保证博士生资助的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6]。

二、全面收费制对博士生资助的影响

(一)全面收费制对高校的影响

首先,实行全面收费制后,学校的收入比改革前将大幅增加。一是国家财政拨款增加,国家对纳入国家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均安排定额拨款,且大幅提高拨款标准;二是学费收入增加,改变了以往博士生不交学费的传统做法。学校收入的增加势必使用于博士生资助的投入随之增加。其次,全面收费制将对学校博士生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产生重大影响[7]。从理念上来说,博士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对学习、科研环境的要求更高。在纵向上,需要学校提供比本科生和硕士生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横向上,需要学校提供比其他学校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否则,将面临生源的流失。从培养模式上来说,从课程设置到科研条件,从导师选配到培养过程,再到博士生资助体系的完善都需要与全面收费制相匹配。

(二)全面收费制对博士研究生的影响

博士生是实行全面收费制政策的直接对象,是受影响的主要群体。全面收费制促使博士生全面审视自己继续深造的动机和动力,更多地考虑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以及研究方向,考虑在付出一定成本的情况下,接受更加符合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的教育。同时,就我国高端人才聘用市场的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有明显的名校学历需求倾向[8]。这必然使博士生将综合实力更强的985高校作为继续深造的首选,这将进一步加速优秀博士生源向985高校集中流动的趋势。

三、全面收费制背景下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一)博士生助学金

博士生助学金用于补助博士生的基本生活支出。根据资金来源,可分为国家助学金和校发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即原有资助体系中的普通奖学金,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调整为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覆盖全国招生计划内所有全日制博士生,且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一万元,具体标准由财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确定,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校发助学金是实行全面收费制后,学校统筹国家拨款、自筹经费、科研经费、社会捐助等资金,根据自身财力设置的助学金。校发助学金除有补贴博士生基本生活支出的作用外,还兼有补贴博士生发展支出的作用。

(二)博士生奖学金

博士生奖学金是为奖励在读博士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而设立的。根据奖学金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等。

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支持博士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学业奖学金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与学费相关的基础学业奖学金和与博士生发展相关的优秀学业奖学金两部分。基础学业奖学金可覆盖所有博士生,奖学金等级可按照全部或部分支付博士生学费的标准确定。基础学业奖学金可解决实行全面收费制后,博士生支付学费困难的情况,支持博士生顺利入学并更好地完成学业。优秀学业奖学金覆盖部分博士生,奖学金等级可按照为博士生提供发展支出经费的多少确定。优秀学业奖学金可主要解决以往资助体系中,对博士生发展支出资助不力的问题。

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已于2012年开始实施。每年奖励博士生1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国家奖学金的设立很好地解决了优秀博士生发展支出的瓶颈问题。

专项奖学金由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设立,用于奖励在某学科、专业、领域或某方面特别优秀的博士生。学校应当广开渠道,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为博士生设置奖学金,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取消或减少学科、专业等条件限制,使更多的博士生有获得这种奖学金的机会。

(三)以“三助”为代表的勤工助学金

勤工助学金是学校设立各类助理工作岗位,以工作报酬的形式向研究生提供资助,最主要的形式为“助教、助管、助研”岗位。对应到博士生教育层次,“助研”岗位津贴形式是最适合且应当大力推广的博士生资助形式。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基本上都参与了导师的科研活动,在此过程中付出了辛勤劳动,产生了知识,应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助研津贴或者叫作科研报酬是博士生经济来源的合理和有效渠道。对于科研经费充足的学校或学科,应确定助研津贴的最低标准,并规范和监督发放流程,确保博士生助研津贴发放到位。当然,助研津贴在学科之间会有较大差别,对于人文学科的博士生,可适当加大“助教、助管”岗位的设置比例,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性。

(四)其他资助项目

其他资助项目主要是针对博士生殊群体,在鼓励其发展方面,主要可设置以下几种资助。

博士生国际交流资助:对于有意愿了解相关学科的国际前沿动态,积极拓宽学术视野的博士生,学校可提供额外资助,鼓励其参加在国外举办的一流的国际学术会议或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优秀博士创新研究资助:对于具备非常突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潜质,博士在读的前期科研成果突出,博士学位论文预期可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的博士生,学校可提供额外的、有利于其后续发展支出的创新研究资助。

博士生综合素质培养资助:对于对各种学科竞赛或科研立项有兴趣的博士生,学校可提供额外资助,鼓励其参与各种前沿学科竞赛和项目申报工作。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遭遇突发性经济困难、遭受意外伤害等情况的博士生,学校可设置专门的研究生困难补助基金,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四、新资助体系的特点

(一)博士生资助结构更加合理

与旧的博士生资助体系相比,新资助体系是以满足博士生基本生活需要为底线,以更好地满足博士生的发展需要为目标构建的,兼顾了博士生资助的公平与效率理念。在满足博士生基本生活需要方面,主要以国家助学金和校发助学金两种生活补助形式为主,基础学业奖学金很好地解决了全面收费制带来的学费压力问题,体现了资助的公平性。在满足博士生的发展需要方面,新的资助体系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强化资助的工资性质,二是突出资助体系对博士生的激励性质。强化工资性质主要体现在导师助研津贴发放的常态化和制度化,这种资助形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博士生资助,实质上是博士生用劳动换取报酬。突出激励性质主要体现在国家奖学金、优秀学业奖学金和对优秀博士生的专项资助的设置上,注重激发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这些资助项目的设置更多考虑的是博士生资助的“效率”因素。

(二)博士生资助水平大幅提高

新的博士生奖助体系的建立,可大幅提高博士生待遇。从985高校和设有研究生院的211高校的总体情况来看,博士生每年所获得的学业奖学金的额度完全可以充抵博士生每年的学费支出,一些优秀博士生还会略有盈余,用于支付其发展支出。博士生每月可获得的固定收入一般在2500元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其每月基本生活需要。特别优秀的博士生还可获得国家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用于鼓励科研创新、国际交流等其他专项经费的资助,满足其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导师作用将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博士生教育是在导师指导下的科研训练活动[9],博

士生导师是博士生教育中的关键人物。新的博士生资助体系,积极推进了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使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资助关系更为密切。在全面收费制背景下,博士生导师招收博士生要以一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为基础,博士生作为导师的助手和科研人员参与科研工作,获得助研津贴。为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要赋予导师对博士生的考核权和对助研津贴发放的调控权,导师有权根据博士生参与科研的情况,增加或调减助研津贴的发放额度,更有效的监督博士生参与科研工作。

五、新资助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博士生的定位

对于博士生的定位问题,我国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不再把博士生单纯作为学生来看待,而是认为博士生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学生,是作为未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大学教师或其他领域的高级人才供给;另一方面,他们更是科学研究的直接参与者,本身就是研究人员。因此,对博士生的资助要充分体现博士生的双重身份特点,即不仅因为博士生是“学生”而资助,更因为其是“科研人员”而资助。有了这样的定位基础,有助于我们对博士生资助的性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博士生资助的范围与结构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相关政策的配套

博士生资助体系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科研、财务等诸多方面。在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各项政策的统筹、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当前,博士生资助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科研管理体制与博士生培养体制的配合与互动[10]。我国目前的科研项目经费中,特别是纵向的科研项目经费中,劳务费所占比重过低,由于国家要求助研津贴主要通过科研项目中的劳务费列支,这就使得参加纵向科研项目的博士生无法获得与之付出的科研劳动相匹配的助研津贴。一些博士生导师虽然有科研经费,却无法以助研津贴的形式补助给博士生。因此,应当改革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办法,提高人才培养经费在科研经费预算中的比例,鼓励博士生参加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课题的研究,激发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三)资助经费多元化

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教育的成本应由在教育中获得利益的各方承担[11]。除国家、学校必须担当博士生教育成本分担和资助的主导地位外,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均能在博士生教育中获益,都应该作为主体对博士生教育提供资助。学校可充分挖掘自身人脉资源,发挥社会捐赠的重要作用;可充分利用科研优势,通过科研成果转让、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等途径多方筹集基金;可以以联合办学或定向培养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源设立企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博士生的资助。

参考文献:

[1][9]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基于12所大学博士生

调查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2.

[2][3]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暂行办法

[Z].校研字[2007]16号.

[4]彭安臣.大学博士生资助现状的调查分析[J].现代教育

管理,2011,(1).

[5][6]吴唐风.研究生教育收费背景下的资助体系构建

[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

[7]何兴.全面收费制背景下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

[8]张旭路.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J].中国经验研究,2013,(11).

[10]王仰麟,生玉海,黄俊平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研

究生奖助体系的构建――以北京大学为例[J].学位与

研究生教育,2009,(4).

第8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关键词:博士生助教 教学能力

博士生助教,又称为博士生兼任的助教,是指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为增长学识、提高技能,按照有关规定受聘,帮助主讲教师完成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教学或教学辅助工作。博士生助教制度是对于博士生助教的管理规范。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一些高等学校,为了促进人事制度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开始用博士生从事助教工作并最终过渡到完全取代现行的助教制度。实行博士生助教制度是一项十分有益的高校综合改革的举措,值得推进和坚持。

一、博士生助教制度的现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实行研究生助教制度,此后教育部相继出台一些文件进行推广工作,最先试行博士生助教制度的是清华大学,继清华大学之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许多高校也试行博士生助教制度,很多高校一直延续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强管理,不断推进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纲要》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战略规划,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博士生助教制度的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增大,高等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就业问题的出现,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怀疑,在高等教育内部教学方式改革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都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要求。博士生助教制度迎合了时代的需求,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对促进高校进行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各方面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题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博士生助教相对与硕士生来说,业务水平比较高,辅导质量比较高,能够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提供后备师资力量

博士生助教是大学教师发展的后备力量,助教的工作经历为他们今后从事教学积累了经验。面对大学教师资源紧张的状况,试行博士生助教制度,充实了教学第一线的力量,缓解了教学人员不足的现状。博士生助教通过担任教学实践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为以后从事教学工作做好职前准备。

(三)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博士生助教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教师,这有利于增强其责任感,改善工作态度。作为学生,博士生助教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师又要履行好工作职责,对教学和学生负责。担任博士生助教不仅能扩大知识面,更能够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工作之中。

(四)有利于教学方式改革

本科教学方式的改革为助教博士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本科教学方式改革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动性的发挥。对于一些专题研讨课,进行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形式,但受到师资缺乏的限制,小班化教学很难在所有课程中得到采用。而博士生助教制度的实施为进行小班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本科教学方式的改革。

三、博士生助教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助教制度的发展已相当完善,如哈佛大学在19世纪末,就已经建立了研究生助教制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助教管理制度,很值得借鉴。我国博士生助教制度起步较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博士生助教认识不到位

目前很多高校对博士生助教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助教作为培养和考核博士生的重要内容。另外高校对博士生担任助教缺乏信心,担心因其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而影响本科生的教学质量。而博士生助教作为今后大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博士生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高校应重视博士生助教的重要作用。

(二)博士生助教岗位设置不完善

保证每一位在校博士生都有相应的岗位,是贯彻博士生助教制度的基本前提。随着博士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博士生助教岗位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总量不足和在各院系之间的分布不均衡。因此,要求高校一方面充足博士生助教岗位的总量,另一方面,对于博士生助教岗位较少的院系,可以采取“接力”的方式,第一学期由一部分博士生担任助教,第二学期则由另一部分来担任,保证每一位博士生都有担任助教的机会。

(三)博士生助教培训机制不健全

从实施博士生助教试点院校情况来看,高校对博士生助教的培训,缺乏系统管理。培训工作多由博士生助教所在院系来组织,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统一的岗前培训,且培训多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高校缺乏对博士生助教岗位中和岗位后的培训工作,没有把培训工作贯穿于全过程当中,不利于对博士生助教工作状态的动态把握。因此,对博士生助教的培训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应有专门的部门全面负责负责,做好博士生助教的培训工作。

第9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 个。在这15 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解放军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 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 1 ] ;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 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 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