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双导师制范文

双导师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双导师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双导师制

第1篇:双导师制范文

1、成立高校、教学单位及教育部门三级领导小组

高校领导小组的职责为:对高等院校的指导教师和中小学、幼儿园指导教师的选聘,职责,培训,监督,考核与激励等方面做出规定,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教学单位领导小组的职责为:结合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工作及师范技能训练与达标工作等,扎扎实实,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双导师制”工作顺利开展。教育部门领导小组的职责为:推荐中小学名师作为双导师的遴选对象,加强对高校教师到中小学工作的管理。

2、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参照《高等院校指导教师聘任办法(试行)》和《中小学、幼儿园指导教师聘任办法(试行)》(教师[2012]828号)文件精神,高校制订《高校指导教师聘任办法》,联合当地教

育局制定《中小学、幼儿园指导教师聘任办法》,结合《高校教育实习管理办法》,科学编制《“双导师制”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从而保障“双导师制”工作的扎实推进。

二、科学规定“双导师制”教师的任务是“双导师制”工作取得成功必要条件

1、共同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

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在中小学、幼儿园跟踪指导实习生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上课不少于60课时。被高校聘为“双导师”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到高校开展观摩课、案例教学、班主任工作等课程教学,指导师范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授课不低于20课时。

2、共同开发教师教育课程

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开发教师教育类课程,主要是教师教育实践类及中小学教学改革类课程。

3、共同指导师范生教学实践(实习)

担任教育类课程的高校教师,按计划到中小学、幼儿园指导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实习)不少于5周。作为实习基地的中小学、幼儿园积极接纳并妥善安置实习生,选派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习生指导教师。

4、共同开展课程评价

高校教师在中小学、幼儿园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专业与所在实习基地的教师共同听课、评课、上公开课、观摩课。被高校聘为“双导师”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高校与学科教学类教师一起共同开展课程评价。

5、共同开展教学研究

高校选派的教师教育导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一起进行教学改革,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实施,对有特色的教研项目由高校进行立项共同开展研究。

三、对“双导师”进行考核与表彰是“双导师制”工作取得成功的激励条件

1、制定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目标

根据高校制定的“双导师”考核方案,每学年考核1次,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双导师”考核由高校和合作单位共同进行,对中小学导师的考核,高校评分占70%,派出单位评分占30%;对高校导师的考核,高校评分占30%,挂职锻炼单位评分占70%。

2、制定奖惩制度,激励导师工作

第2篇:双导师制范文

改革六方面的内容

一是将教育实践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设置足量的教育实践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切实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

二是组织开展规范化的教育实习。要求教师教育院校制订教育实习课程标准、实施计划、实习手册、评价标准等工作规范,做到实习前有明确要求、实习中有严格监督、实习后有考核评价。建立师范生实习资格考核制度和实习档案制度。

三是全面推行教育实践“双导师制”。由教师教育院校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充分发挥高校指导教师的理论与研究优势和中小学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优势。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院校还应联合行业企业,遴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指导教师。

四是建立健全指导教师激励机制。教师教育院校对教师指导师范生教育实践要在折算工作量、职称晋升、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要将中小学教师指导师范生教育实践的业绩,作为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重要条件。

五是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本地区师范生规模结构和服务方向,与教师教育院校共同遴选建设长期稳定、多样化的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各省(区、市)遴选建设一批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

六是切实保障教育实践经费投入。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建立师范生教育实习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完成师范生教育实践任务的需要。

什么是“双导师制”

根据《意见》,“双导师制”即师范生教育实践由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

那么,师范生的导师如何遴选和配备呢?

对于师范院校中的导师,《意见》要求,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安排数量足够的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担任师范生的导师。

对于教学一线的导师,《意见》提出,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协同遴选优秀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此外,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院校还应联合行业企业,遴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指导教师。

第3篇:双导师制范文

>> 基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双导师制研究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模式研究 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双导师制”的创新应用研究 “双导师制”下的《电子商务活动策划》课程改革与实践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双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 导师制下的药学本科双创教育实践与思考 “双导师制”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金融硕士教育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的完善 基于校企双导师制的“JavaEE企业级开发实训”课程改革的探索 实践导向 双导师制 实践基地 双导师制与医学高等护理教育 师范教育将实行“双导师制” 高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的探索 本科课程导师制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实践教育导师制探讨 导师制在开放教育中的尝试 CDIO教育模式下的导师制研究 基于团队导师制的高职学生目标教育 谈导师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在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类课程试行“双导师制”的意见――河南省教育厅..

③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http:///srcsite/A10/s6991/201110/t20111008_145604.

html.

参考文献:

[1]裘克安.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8.

[2]胡国富,胡宝忠,李凤兰.导师制的起源和在高等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182-183.

[3]王文立.大学校园导师与学生互动关系之研究[D].教育部咨询委员会(台北),1994.

[4]何进财.大专院校导师制度实施概况之调查研究[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1998.

[5][苏]伊・谢・科恩,著.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自我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86:12.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

[7]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编.《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18.

[8]王宇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访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J].网络科技时代,2007,(03):7.

第4篇:双导师制范文

关键词:师范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应用型;K12教育

作者:吴迪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1-0080-04

近年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高等教育办成国家满意、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师范专业的改革尤为重要,其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质量。据调研了解,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师范专业培养出的师范毕业生,还不能直接上讲台,满足不了中小学课堂的直接需求。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矛盾,要求高校师范生教育模式创新改革。进一步规范完善师范专业的“双导师制”,注重专业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提升实践能力,能够站稳讲台,实现高校师范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无缝对接。因此,探讨高校师范生“双导师制”的实现路径,是对师范教育专业改革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是高教与基教联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

一、师范教育专业“双导师”实施的必要性

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M.赫伯曼(MichaelHuberman,1997)提出,人们正日益认识到教师的责任感、经历、知识和技能可能是决定学校效能的核心要素,明确指出实践技能也是重要的要素之一[1]。事实表明,不管社会关注,还是现实中高校教师、中小学校长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都已经感到,作为刚出校门的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教师职业素养等,已经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教育实践,缺乏系统性岗前的教师职业实践锻炼。师范教育伴随着课程改革,需要中小学教师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实施,但是传统的高校理论教学虽然建立了较深厚的师范专业知识积淀,但是社会变化和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学生和家长也向教师和学校提出各种挑战,向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如何顺应时展,做好师范专业毕业生入职各项准备,需要师范专业教育深入到实践中去,而不止于课堂、课本。

在所有的行当职业中教师职业特征决定其独特性,教师教书育人,育人作为本质工作,这就要求育人过程的标准的一致性。对新入职基本没有授课经验教师和常年授课经验丰富教师的要求标准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无授课经验就使用其他评价标准,教师就是教师,岗位职责一样,课堂教学及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等参照的标准也一样。其他大部分的职业都有一段时间的学徒期,例如医科专业毕业生和工程专业毕业生等,但是一位新教师的岗位任务(课堂教学及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等)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相同,由于没有经验还需进行反复学习摸索,直接进行课堂授课还要更难一些,由于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统一标准,所以不会因为是新教师就不一样。从公众的视角来看,社会要求教育质量的相对整体统一,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教育是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要基本同质,学生不应该也不可以在新教师的班级就要受到次一级的教育。这也就要求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在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已达到最起码的教学技能水平,而不是在岗位上再积累学习,已经没有更多的过渡期,这就要求在学校不仅要打好理论基础,还必须有实践经验的支撑。

澳大利亚著名教育专家史蒂芬·比利特(StephenBillett,1993)指出工作场所学习是一种在真实情境中参与实践任务(比如准教师在教室授课),并从他人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途径。工作场所学习理论强调在正式情景中学习,该理论也可直接应用指导师范生培养,教师工作的场所是学校,师范生作为准教师,就必须到学校,在学校学习提高,进行教育实习。这也是现行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学实习,师范生的学习环境由高校组织并由中小学校提供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要特别强调“双导师”的共同指导作用,“双导师”的指导方式和个体特征影响师范生的学习质量[2],师范生的质量反映到教学技能水平,直接影响所进入学校的基础教育水平。

二、现阶段高校师范教育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教育阶段作为大部分学生通往社会的最后培养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基本素养与专业知识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所形成知识、素养和能力等是进入社会从事各类岗位工作的必备条件。对于师范生而言,专业学习阶段所掌握的教师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是毕业后立足于“讲台”和“课堂”的根本[3]。由于师范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在未来从事的职业有较大的差异性,师范专业特别要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4]。但是实际培养过程中,往往出现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等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多数高校进行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应用型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师范教育专业受固有发展模式所限,筹备专业认证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不断增多。通过实际调研,发现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范专业优势不明显不突出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教育学类专业培养目标是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及管理机构胜任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师范教育专业一般最终培养目标就是能够胜任教育、教学,走上教师岗位,尤其以中小学教师为主,服务于K12(基础教育阶段)。这就要求师范毕业生除了具备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理论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扎实的专业基本职业技能和方法,较强的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5]。然而现阶段高校培养出的师范生职业素养普遍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板书、课堂设计以及多媒体课件应用等方面专业技能十分欠缺,相比非师范专业学生,师范专业相关职业技能并不显著。我国在2003年教师资格改革之后,各专业的学生均可以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进入教育机构,扩宽了从业渠道,导致教师来源呈现多元化,师范专业学生就业时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上升。针对这一问题,师范专业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才能在就业市场有较突出的专业优势。

(二)理论知识的转化与知行合一有待提高

当今社会教育更强调知行合一,能够结合实际应用,实践应用能力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就目前大部分的师范教育而言,实践环节较为薄弱,难以做到知行合一。同时高校师资力量多重学历,缺少工作经历,缺乏对实践实训方面专业教师储备,经验丰富的教授也仅仅是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应用训练,造成师范专业毕业生往往是理论知识相对丰富,实际教学水平远远满足不了当下中小学教育的要求[6]。总之,高校师范生普遍反映出“理论强动手弱”,从重抽象知识到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专业改革依旧任重而道远。

(三)沟通交际互动交流能力较为薄弱

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是一次成功的交流过程。调研发现,多数高校师范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教学方法的传授,造成师范生实践应用和教学方法能力缺失,课堂设计能力薄弱,导致在从事基础教育时,课堂无趣、枯燥,严重缺乏交流互动等。具體表现为,毕业生在K12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手抱教案,埋头进行教案讲学,或者是在黑板上不断抄写教案内容,整堂课变成满堂灌,并没有与课上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造成学生无法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7]。

三、高校师范教育专业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下大部分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建设依旧沿袭陈旧教学模式,很难精准培养出适应K12教育的一线教师,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这对我国整体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相关高校必须对师范专业改革高度重视,分析问题成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根源。

(一)高校师范教育普遍偏重于理论讲授,忽视实践实训

现如今,高校师范专业教育除了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之外,并没有进行大量有效的实践教学教育,即使开展了实践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师范生实践教学课程应该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训、教育实习、教育考察以及教育调查等,但是由于实践教学条件所限,大部分课程名为“实践”其实与理论课程无异,依旧在课堂上听教师讲授,学生无法参与到真正实践当中。同时由于课程教学惯性影响,教师普遍比较偏向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造成现阶段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普遍偏低。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忽视实习实践基地的日常建设,没有较稳定的实习场地,面对每年大量的师范毕业生,无法满足师范生的实习要求,导致高校师范生毕业之前,原本需要的“集中实习”变成了自由的“分散实习”,自行联系学校即可,同时管理难度增加,实习造假屡见不鲜,导致教育实习实训效果欠佳[8]。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分散实习”弊大于利,真正能落到实处太难,多数时候变成了“走过场”“混学分”,无法真正提高师范毕业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师范教育专业质量标准缺失,评价体系有待加强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品德好、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现有依旧延续传统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多是结果性评价,例如专业课成绩等方面的评价,过程性或隐性评价标准缺失,比如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技能水平等指标,这些隐形的能力素养等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评价,或者是涉及较少,例如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与学习过程等均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无法真实反映出一个师范学生是否具备独立备课上课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由于质量标准缺失从而导致专业评价体系不完善,以致高校师范教育远远满足不了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培养出的学生也和市场需求相差甚远。完善的专业评价体系应该是系统的综合性评价,能够真实反映师范生是否全面掌握了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与知识体系,并不是单纯依靠一个终结性纸质考试便可以进行评价的。

(三)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实际职业需求缺乏有效关联

显而易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与高校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K12教育的重点需要传授学生通识性的知识,帮助学生培养最基础的能力素养。因此,K12教师需要具备较为全面的职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生情况分析洞察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课程研发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教育创业实践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现阶段的高校师范生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了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高校师范生走进教室就成为了一个标准的“教书先生”,往往复制了高校教师传授知识方式方法,忽视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并不能对K12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这种教师显然无法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和对教育创新改革的要求,K12也迫切需要具有应用型和复合型能力的教师,从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新时代合格接班人。

四、高校师范生“双导师制”实现路径分析

鉴于上述的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就需要持续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解决现实问题,那么实施“双导师制”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大量的符合现阶段K12教育要求的教师。所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主要是指高校专业教师与中小学一线教师通过联合多层面指导,共同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机制。对于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能够得到高校教师专业方面的传授引导,还能够得到基层教师的实践指导;对于处于教育实习的师范生而言,不仅能够得到高校指导教师的跟踪指导,还能够得到中小学教师的直接实践指导。

(一)双导师责任明确

“双导师制”中高校专业指导教师与中小学教师需要有明确分工:高校指导教师主要是对师范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等方面的教授指导,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方面的指导,对准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促进其各项能力的提升与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丰富;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就相对而言比较具体,主要是参与指导师范生从教技能训练,需要指导师范生从教角色的转化,组织师范生进行必要的实践教学,总体而言,就是指导“学以致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合理应用相关实践技能以符合基础教育要求。

(二)开展专业知识方面的培养

“双导师制”中师范专业新生进入高校之后,就可以尽早安排双导师,配备相应的校内专业导师和校外中小学实践导师。为确保教学效果,根据实际可以限制每位导师所带人数。校内专业导师的具体任务就是对新生进行必要的入学教育后,在专业学习各个阶段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学业答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对学生选课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校内导师可以根据需要定期开展专业课程交流讨论会或基础教育相关专题讲座沙龙等,使学生逐步掌握基础教育方面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要求,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早做好专业和职业规划,并做好与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沟通,形成对学生的多层次立体化教育引导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提升实践技能的培养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在完成部分专业基础课学习之后,便需要进行必要的实践训练,这个阶段需要突出校外导师作用。通过到校外认知见习等,校外导师要将K12一线的基本情况较详尽地解释说明清楚,让学生对未来职业有较清晰明确的认识。校外导师也可以定期参与到专业教学活动中,通过讲授K12教学过程的基本情况,让学生逐渐了解基础教育管理、中小学学生特征等相关知识。除此之外,通过进行必要的教育实习实际指导,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逐步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实践应用,并根据实践教学真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用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指导学生加以改进。通过实习实训的有效指导,促使师范生早日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缩短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时间。

第5篇:双导师制范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应用型 学分制 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21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Tutorial System"

in the Credit System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GONG Jingfang

(Jiyang College,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Zhuji, Zhejiang 311800)

Abstract Independent college is facing for the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oriented transformation and credit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utorial system plays a vital role to improve the credit system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 article explores that constructing to applied Independent college of the dual tutorial system which under the credit system. It puts forward "1 + 1" double tutor system model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emphasiss on strengthening the employment of students and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as well as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application 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applied; credit system; double tutor system

我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零散到系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和深入的过程。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科生导师制理应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对象。现阶段我国高校推行的学分制,已与选课制、导师制、学籍管理制度、学分互通换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随着学分制的全面启动,建立适合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已势在必行。由此看来导师制可以说是学分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之一。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指导学生学业的同时,更要不断加强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

1 “1+1”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及优势

1.1 “1+1”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

学分制管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自,学生可以按照自身意愿,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技能自由发展,但由于对专业知识结构缺乏了解,无法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制定完善的学业规划。同时,在全面推进高校应用型转变的大背景下,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互通的桥梁,在帮助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1+1”双导师制的目的是为深化学分制改革,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体、全面和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结构,也具有融入社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业人才。

1.2 “1+1”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推动“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独立学院师资短缺,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可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本校教师在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过程中,经过密切沟通合作,可以增加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2)有利于加强与企事业的产学研用结合,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校内指导教师在负责学生学习指导的同时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技术顾问,为单位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建立学校、学生与企事业单位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构建共享、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3)有助于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合。企业拥有一线的生产设施、工作环境及管理制度,与学校共建实习基地,提供较好的实训平台。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边学、边做,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掌握的技能进行实践训练。通过企业实习基地,使教学在企业真实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与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技能。

(4)有利于学分制的全面深化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引导、学业规划指导、专业学习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培养学生增强专业学习兴趣与专业自信心。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专业发展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选课、合理安排学业进程,实施学业规划和学习计划。

(5)有利于实现学生实习与就业岗位的对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交流平台,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同时培养,有效促进了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学生由毕业到就业的零过渡。

2 “1+1”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1”双导师指导机制即为在校学生同时配备1名学业导师和1名创业导师,负责学生学业、科研、学科竞赛,以及社会实践、职业发展、社会能力等各方面的学习和指导。

2.1 导师的选聘和聘任

导师的聘任由学校统一安排协调,依据聘用条件对全校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全面考核,确定聘用人选,建立导师名册。每学年开学初,按照各新生班级人数,为学生配备导师。

2.1.1 学I导师的选聘范围和聘任条件

担任学业导师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高度的责任心,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第二,要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本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熟悉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具有较强的的专业指导能力;第三,要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宽广的学术视野;第四,原则上具有中级职称或有硕士以上学位。

学业导师聘任范围一般为本校专任教师。进校二年(含)以上的专业教师符合条件的,必须担任导师。为保证指导质量,进校两年内符合条件的教师,最多同时指导学生不能超过15人。

2.1.2 创业导师的选聘范围和聘任条件

创业导师选聘范围一般为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或高级管理人员。首先,要具有丰富的实务操作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其次,能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供技术和就业创业知识咨询与培训等;第三,能够为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和有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咨询。

2.2 导师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导师按照培养方案制定指导计划,根据教学计划执行进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定期的指导。

2.2.1 导师的基本职责

导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指导学生自主选学和自我发展,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法和创新计划,解答学生的学业和专业等方面的咨询,引导学生就业和创业。要对学生选择专业、学业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学业导师和创业导师各施其职、相互沟通。学业导师重在引导学生专业学习,负责理论知识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并做好与创业导师的沟通。一、要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培养学生增强专业学习兴趣与专业自信心。二、指导学生制定并督促实施学业规划。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科偏好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专业发展目标、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逐步实施学业规划和学习计划。三、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介绍专业方面的最新动态、学科理论和实务的新变化。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等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业导师的课题研究。四、关心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学习出现问题的学生寻找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制定课程重修计划,落实学业帮扶措施。五、为创业导师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 解决实务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创业导师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为学生实习和社会实践、就业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一、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单位,建立产学研实习基地。学生通过观摩,充分了解实务和一般工作程序,提高专业认识。二、指导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就业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引导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精益求精,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三、参与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结构优化调整、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帮助学校不断提高应用人才培养质量。四、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定期到校内开设实务方面的讲座。

2.2.2 导师的工作要求

导师要熟悉学生,关心学生,根据学校要求和学生特点,制定导师工作计划,并严格按照导师工作计划执行。学业导师和创业导师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即指导同一批学生。学业导师可以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与创业导师保持联系,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 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学业导师要主动联系学生,和学生保持相对稳定的接触,每学期初必须与学生见面,每月对学生的指导不得少于1次/人。并于每学期末提交一次对所指导学生的评价和工作总结。

创业导师的指导采用集中或分散的方式。辅导期间,学生按导师工作计划到创业导师所在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参与创业导师的工作和业务活动。要求每月对学生的指导不得少于2天。

2.3 学生的职责

学生要尊重导师,主动与导师联系,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按照导师指导计划和学业规划,执行学习计划;认真、积极参与导师确定的各项活动,完成导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客观、公正评议导师的指导情况。

2.4 导师的管理

导师一般任期四年,学生毕业后即可自动解聘。由二级学院负责导师的聘任,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负责导师的管理。

2.5 导师的考核与奖惩

对导师工作的考核可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学校组织,各二级学院具体实施。考核一般采取导师自评、学生评议、学院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学业导师和创业导师分别进行考核,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级。 (下转第44页)(上接第42页)

根据实际情况,为学业导师计算一定的工作津贴。学业导师考核一般包括导师的政治思想表现,敬业精神;指导学生选课的质量及效果,指导的次数;指导学生写作论文的篇数及发表情况;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习竞赛和科技活动的获奖情况;外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以及计算机二级通过率等方面。按一定比例,确定考核等级为“优秀”的导师,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给予奖励。

考核结果可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级别提高和年度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考核不称职的导师,不应计工作量,并适当取消导师资格年限。

创业导师的考核可由导师所在单位负责人和学院负责人通过定期抽查导师的工作记录、走访学生等形式了解导师工作的进展情况来进行。考核侧重对“勤”和“绩”的考核评价。在“勤”方面考核导师是否经常主动联系自己的学生进行专业等方面的个性化交流、工程实训、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在“绩”方面考核导师所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创业能力等。考核为优秀的导师,颁发荣誉证书。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YJGYB201404)

参考文献

[1] 苏益南.完全学分制下的本科生导师制管理[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3).

[2] 周萍,樊如放.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2(12).

[3] 张仕英.浅谈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构建[J].药学教育,2005(6).

第6篇:双导师制范文

Key words: dual-mentor;subject teaching;education master;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status;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8-0288-03

0 引言

2009年12月,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之若干意见》中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1]。而对于生物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双导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通过生物学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从事生物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而目前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推行的双导师制,则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分别由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共同指导[2],其中理论导师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指导等,实践导师则负责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从事实际教学的能力。一般而言,理论导师是培养单位为学生配备的校内导师,大多数由教学和科研能力突出且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担任,而实践导师主要由具有丰富的学科基础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教育教师担任。

随着当前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不断强化,使得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师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要求的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性”特点,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科教学知识”与“实践教学能力”双管齐下,探究教育硕士培养的高效、科学的方法。

1 实施双导师制对生物教育硕士培养的必要性

1.1 生物教育硕士培养现状

目前而言,现有的生物类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主要由两个导师共同进行指导,其一是负责研究生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指导的校内导师,由培养单位选派高校中教学和科研能力突出,且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所担任;其二是负责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校外导师,主要由中学一线具有丰富的学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基础教育教师担任。校内外导师高效合作对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充分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为今后从事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生物教育硕士的学制通常为两年,其中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主要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由校内的理论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所有必修选修课程的学习,按照教学计划修够所需学分;第二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主要是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实习,学生主要采取集中或散点实习的方式在中学开展基于前期理论学习的教学实习,通过教学实习一方面巩固前期理论学习的成果,另一方面则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丰富教学经验,以为将来从事教学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二学年研究生则主要从事教学理论的研究、学位论文的钻研、撰写,以及后期的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因此,第二学年的主要工作同样也需要校内外导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从而使得学生更加扎实地投入到相关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之中,以此为今后从事一线教学提供高效保障。

1.2 双导师制对生物教育硕士培养的优势

相对于目前的双导师制而言,教育硕士的传统导师制即为单一导师制,通常只是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能力突出且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一力承担对教育类硕士的培养重任。由于高校教师通常有比较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同时也承担着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因而花费在教育硕士培养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同时,还由于高校教师较长时间地脱离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学实践工作,因此对于教育硕士的指导也仅限于理论研究层面,这就使得培养的教育硕士也是重理论轻实践,更是出现学生对教学实践锻炼不足,承担基础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就生物教育硕士而言,由于生物学科发展迅速,各方面专业知识更新较快,实验技术方法层出不穷,很多知识点可以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进行对接,教育硕士研究生固然能够快速高效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技术方法,但是如何能够深入浅出地将相关知识传授给教学对象却是需要认真推敲和琢磨的,而在这一点上,校内导师明显是存在短板的。

因此,对于教育硕士而言,双导师制培?B模式的优势不言而喻。其优势主要可以通过与传统导师制的对比窥见一斑。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导师制而言,双导师制补充了具有丰富的学科基础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线基础教育教师作为校外导师,共同参与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用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能完善教育硕士培养的不足,在校内外导师的联合培养下,教育硕士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又掌握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则能够更加迅速、更加全面的成长,从而更好地适应并承担今后教书育人的伟大重任。

2 生物教育硕士双导师制的建设现状评析

2.1 双导师制下的生物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各院校生物类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双导师制。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力图对每个生物教育硕士进行最大化的全面培养,校内导师充分利用更加专业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理论指导,通过授课、报告、学术交流、论文写作指导等方式全面深化学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水平,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地追踪现行基础教育的理论积淀过程。同时,校外导师充分发挥自身多年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通过各种实践课程及活动指导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教学潜能,提升其教学实践水平,为今后的顺利入职做足准备。

2.2 生物教育硕士双导师制的现状与评析

2.2.1 生物教育硕士对双导师制的评价

通过对生物教育硕士的问卷调查与采访,学生普遍对校内导师的评价较好,主要是因为在攻读学位期间与校内导师的接触机会和时间较多,通过经常的沟通和学习,使得学生在教育理论知识水平方面的提升效果较为明显。相对而言,由于校外导师多为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平日的教学任务繁重,使得学生与校外导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较为有限,交流沟通方式主要以电话、QQ或者微信为主,并且交流时间和次数有限,少有面对面的沟通,加之一些学生不善交流,则校外导师与学生的沟通就更加形同虚设。当然,针对校外导师教学任务繁重的现实,学生表示能够充分理解,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还是希望能够出台更加有效的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能够真正得到来自一线教师的切身指导,从而使得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游刃有余地承担各类教学任务。

2.2.2 校内导师对双导师制的评价

对生物教育硕士校内导师的调查和采访结果表明,校内导师认为?F行的双导师制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明显的促进和提升作用,学生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只有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与实际的切实结合,从而更加有效地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予以践行。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校内外导师有必要通过交流和沟通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诚然,校内导师既有教育硕士培养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学校各级各类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及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任务,如何更加高效地肩负教育硕士校内导师的任务,这也是当前生物教育硕士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

2.2.3 校外导师对双导师制的评价

通过对与承担教学实习的中学、校外导师、相关一线教师等进行采访调查,发现校外导师对生物类教育硕士双导师制的认识主要表现在:①校外导师可以充分发挥其一线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从而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知识、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传授;②在指导教育硕士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与学生以及校内导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如此可以教学相长,不仅对于学生培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提升。

3 双导师制对生物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提升作用

3.1 理论指导方面的提升

自2009年在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以来,学生成了校内外两位导师之间沟通与进步的桥梁。针对于教育硕士的培养在实践方面的需求促成了理论指导的发展方向,而立足于基础教育实际的理论指导则更加具有针对性。相对于孤立的理论学习而言,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牢固掌握相关教育理论的基础知识,并有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加有利于今后的基础教学实践过程。

3.2 实践经验方面的提升

对于在校接受较多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生物教育硕士而言,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指导,可以更加高效地促进教育硕士的进步和成长;并且在学校教育教学特色的大环境下,凭借更加高效的创新实践平台(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促成了生物教育硕士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学实践机会,这也使得学生在攻读学位阶段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基础教学理论研究探讨和实践锻炼机会,因而也进一步提升了本校教育类硕士在同领域内的有效竞争力。

3.3 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

通过对已就业的多所中小学的教育硕士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各学校比较一致地认为,相应教育类硕士在承担基础教学的工作后在教学和日常管理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教学研究潜能,这对于一线教师提升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生物教育硕士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的确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效果。

4 学科教学(生物)教育硕士双导师制的有效提升策略

4.1 加强校内外导师之间的沟通

虽然双导师制在生物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校内外导师沟通不畅的问题,同时校外导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一定程度上没有真正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校内外导师的有效沟通渠道。鉴于此,作为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有必要出台针对于教育硕士培养的双导师履行的相应管理条例,以使得校内外导师充分明确自身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从而更加高效地激励双方导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此外,还可以考虑让校外导师为研究生开设教学实践的课程,或者不定期举办教学实践沙龙等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尽早且充分地与一线教师接触,汲取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自己今后的教学实践加油充电。

4.2 以教育教学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

同样地,以双导师制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生物教育硕士的培养可以考虑借助于校内外导师的教育教学项目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的个性化、具体化培养。对于校内外导师而言,或多或少都会承担一定的各级各类教学教改项目,而导师则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自己指导的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实施的不同环节。这些项目可能涉及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或者是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导师则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让指导的教育硕士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工作,相信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学生一定能够从中汲取到最新的教育理论成果,获得教育教学方法或者技能的提升,这种项目导向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对相对空洞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同样也更加有利于生物教育硕士的成长与发展。

4.3 充分发挥导师专业优势,侧重实践能力培养

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生物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扎实的生物学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具备较强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的中学生物教师,因此,对于生物教育硕士的培养要更加注重教?W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作为承担教育硕士培养任务的校内外导师而言,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尤其侧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从事紧密联系基础教学实际的教学实践训练,诸如,增加学生教学实践的时间(除了在校实习半年以外,增加平时课程实习的机会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习期间充分参与课程教学、班级管理以及各项教学事务等等),采取多样化的学位论文形式(包括教材分析、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案例设计等)。

第7篇:双导师制范文

论文关键词:双导师制;新员工;培训;供电企业

为了适应电网的高速发展,加快人才强企战略实施进程,国内各供电企业根据每年人才需求计划招聘优秀大学应届毕业生入企,优化调整企业的青年人才队伍结构,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优势智力资源。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网新技术不断发展,供电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每年引进的新员工数量也不断攀升,如何快速有效提升新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一直是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领域探讨的课题。

阳江供电局借鉴国内外先进电力企业人才开发的成功案例,并结合自身实际,推行双导师制新员工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实践经验。下面以阳江供电局为例,探讨双导师制在供电企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并为双导师制在供电企业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一、国内供电企业新员工培训问题现状

近年来,各供电企业非常重视新员工的培训工作,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制定相关计划不断加大培训师资建设和资金投入,开展多样化的专业和技能培训,取得一定成效,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培训体系方面

现有培训体系中新员工培训部分欠缺统筹的规划性、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浅泛、培训效果评价标准模糊。培训项目繁杂且项目之间衔接性较小,也缺乏对培训质量的有效监督措施,没有形成一体化的培训体系。

2.培养模式方面

为了让新员工熟悉企业各部门业务运作,供电企业一般会采取定期轮岗制的粗放新员工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靠新员工的主动性学习为主,过于开放自由,缺乏具体目标。短暂的轮岗周期使得新员工未能深入了解专业知识,技能难以得到持续的锻炼,进而导致学习兴趣减小,技能提高水平期望值降低。此外,生产一线的新员工因未具上岗操作资格,加之缺乏实操培训基地,整个实习过程局限于以理论学习为主,观摩技能实操演示为辅的形式,较少通过亲自操作深刻体会设备结构原理、运行和操作要领,技能水平提高较为缓慢。

3.师资条件方面

目前,各供电企业已经建立内训师体制,并具备了一定数量的内训师,满足了企业内部专业技术和技能方面一般性培训需求,但是部分中小型供电企业的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覆盖面窄,直接面向新员工的授课较少、调动实践引导性不强;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员虽覆盖面广,也存在个别基层班组缺乏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资格人员的情况。总体来说,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未能形成师者与学徒一对一的紧密关系。

4.新员工自身方面

新员工在经过统一的入职培训后分配至各实习岗位,由于对所在岗位专业、技能人才晋升渠道不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也没有得到所在部门个性化培养和引导,往往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产生困惑,出现迷惘甚至焦虑的不良情绪。因此,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导师帮助新员工树立科学、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二、双导师制概念及其优势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它通过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这种差异化的导学关系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并被逐渐推广至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中,发展成为企业导师制,即将企业内部有丰富生产经验和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与年轻员工或经验不足但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建立支持性关系,帮助他们尽快提高业务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导师制是企业快速有效培养技术人才的途径之一。

本文提及的双导师制是以南方电网公司人才晋升渠道为依据,实行“专业技术导师”和“技能导师”制度,分别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建立导师与新员工的“导学”关系。目的是调动企业的资深技术管理者或技能专家、新员工教与学的积极性,通过签订师徒关系合同建立新员工培养新模式,以快速有效提升新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的目标。它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1)清晰员工职业发展道路,帮助新员工树立正确职业生涯目标。该制度贯彻执行南方电网公司人才发展战略,结合本局实际情况提供专业技术和技能两条职业发展道路,对正处于职业初期的新员工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改进新员工培养方式,实行差异化、一对一的精细化培养模式。双导师制度的实施,整合和调动供电企业自身的优势师资参与人才培养,构建学习型组织平台,通过一对一的师徒关系实现知识与经验的传承,能更快更好地培养新员工成为专业技能人员。同时,通过不脱产培训达到专业技能人才培训目的,节约外出培训时间,降低培训成本。

(3)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导师制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导师本身的管理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也可以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优秀管理者队伍,实现双赢,具有较大的人才开发意义。

三、双导师制的创新实践应用

阳江供电局在新员工培养体制探究过程中,积极推进双导师制的创新实践应用,2011年4月制定了《阳江供电局实习生双导师制实施细则(试行)》(下称《细则》)、《阳江供电局实习生双导师带徒合同书(专业技术导师使用)》、《阳江供电局实习生双导师带徒合同书(技能导师使用)》,以及《员工辅导记录表》,建立起有特色的双导师制新员工培养模式并首次实施。指定人力资源部作为新员工实习期间的管理部门,负责制度落实、过程监控、效果评估、考核和反馈等重要环节的管控,角色履行的主要工作如下。

1.建立专业技术导师库和技能导师库

导师对新员工的培养不仅仅在于技术或业务方面,还需要能够有效地激励新员工,解决新员工在职场中遇到的问题和与人沟通等问题,因此还需要导师具有责任心和充裕时间。在过往导师制实践中,由部门指定人选作为新员工导师的方式效果不理想,原因是选定人员通常因工作繁忙无暇对新员工进行悉心指导,往往委派部门的技术或业务骨干来代替自己指导新员工,而替代者由于并没有导师的责任制,对于指导新员工不一定会尽心尽力,致使导师制流于形式。为了避免出现此类情况,首先根据细则要求筛选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员,建立初步的双导师库。然后分发至各部门负责人及导师本人征求意见,综合考虑初选人员的讲授能力和工作时间,保证导师有能力、有时间胜任新员工的培养工作。可接受并严格审核由部门或班组人员三人以上联名推荐工龄达到一定年限,技能水平达到一定要求的员工入选技能导师库,做到每一班组都有技能导师,构建全面的技能培训网。最后,由人力资源部汇总审核并双导师库以供新员工自主选择,并每年根据人员变化和考核结果进行动态管理。

2.签订双导师带徒合同书

新员工进入全新的工作环境,需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期去熟悉岗位业务规范和技能要求,充分了解部门班组文化,建立起与人沟通的关系。在相互了解的前提下,新员工按照《细则》要求自主分别选择与岗位、工种相对应的专业技术导师和技能导师签订双导师带徒合同书。导师则分析新员工特点和学习领悟能力,因材施教,制定符合实际的个性化、详细的培养计划和具体目标,交给所在部门初审后由人力资源部最终审核确认备案。

为了保证培养效果,双导师制定的培训计划中应有具体化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分别从专业技术管理和技能方面加以侧重,设立适当的培养目标,作为导师成果考核内容之一。如设立生产一线本科学历新员工可实习期满后通过助理工程师资格认定、技术水平达到相当于本专业高级工技能鉴定水平的目标;非生产一线岗位的本科新员工实习期满后通过助理工程师资格认定,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本专业的岗位任职资格的目标;硕士学历新员工期满转正后,技能水平通过本专业高级工技能鉴定目标,再经过一年时间,专业技术水平达到相当于本专业中级技术资格水平的目标。

此外,《细则》规定不允许一师带三徒或以上情况出现,不允许跨岗位、跨工种建立师徒关系。同时,要求导师做好实习过程辅导记录,客观反映各新员工的技能水平存在的问题,以便做好针对性专项培训,弥补短板,使新员工技能得以全面发展。

3.实施监督机制

新员工签订双导师合同后,培养工作进入实践阶段,也是决定培养成效的关键过程。因此,我们采取了多样化、容易操作、施行有效的措施对培养工作进行全程管控,保证制度落地和培养效果,具体如下。

(1)实行随访制度。相关管理人员通过即时随访和短期随访制度,以面谈、电话访谈等方式与新员工、导师及归口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及时掌握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和新员工的学习近况。双导师制首次实施过程中,教育培训专责在双导师合同签订两个星期后,对制度落实情况分别对导师和新员工进行首次随访,结果显示各导师都能按照细则要求履行导师职责,通过专项岗前知识培训磨合师徒关系,增强交流效果。新员工表示自实行双导师制度后,有了经验丰富的前辈作为专门老师作为督导,平时羞于问怯于主动学习的情况得以较大改善,避免了形成松散的工作习惯,日常工作的目标性更强并能够在符合自身实际条件下设立短期专业技能提升目标。

(2)定期回顾,形成一体化的培训体系。每3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双导师制新员工培养模式的效果评估,检查培训计划的实际落实情况和目标兑现情况,收集实施意见并加以分析总结,不断完善计划和制度,实行PDCA闭环管理。

(3)实施导师考核和人才激励。在合同期满后,组织专家委员会根据合同制定的培养目标对双导师的工作进行评审,对于完成目标兑现的导师,实行绩效奖励并作为岗位竞岗选聘的优选考虑人选。另外,如期间新员工在导师指导下取得技能竞赛成绩、通过专业职业考试,则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未完成培训计划的新员工或未能兑现既定目标的导师则采取新员工延期转正和延长师徒合同期限的惩罚性措施,直至计划完成和目标兑现,不断激发广大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学习型企业。

第8篇:双导师制范文

关键词:在职教育硕士;双导师制;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7-0029-05

实施“双导师制”已成为国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从双导师制自身的内在功能优势与阻碍其功能优势发挥的现实不利因素两方面来论述在职教育硕士双导师制建设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建设机制的角度探讨在职教育硕士双导师制的建设路径。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双导师”建设提供启示。

一、双导师制建设的必要性

(一)双导师制的功能优势

双导师制的功能优势主要表现为:校内导师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校外导师具有大量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两位导师共同指导,交流情况,相互配合,有助于充分发挥研究生培养的导向功能,有助于充分发挥研究生培养的整合功能。

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双导师制,这种做法有利于校内的理论导师和校外的实践导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有助于确定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进而有助于双导师协同设计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并最终有利于发挥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导向功能:在双导师制的框架下,校内导师可以在研究生入学时起就对他们的研究方向给予引导和确定,倾注更多精力进行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以便更好地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与教学进行改革;校外导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让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获得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使其能够在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之间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链接,从而将专业实践经验提升到普遍的理论高度,让普遍的专业理论获得丰富具体的专业实践经验支持。

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在职硕士研究生对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进行整合,进而有助于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践经验理论化和教育理论实践化。双导师制使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日常的教育理论学习和学位论文指导等工作;校外导师则主要负责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工作。双导师都是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具体指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并通过协同创新来有效提升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学术水平。校内导师侧重于拓宽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开放其思维,培养其学术科研能力;校外导师可以进入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中肯指导。帮助学生成为一名更有经验的中小学高级专职教师,这就使得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得到理论指导的同时,其实践能力亦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为成为专家型实践教师夯实了基础。

(二)当前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双导师制虽然在理论上具有传统单一导师制所不可比拟的功能优势,但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却使得双导师制难以发挥自身的功能优势:

第一,在双导师制度的建设上,很多高校没有健全的双导师遴选制度,进而导致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足,导致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有些院校的校外实践导师只是徒有虚名,没有切实地指导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

第二,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上,很多高校的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与学术型教育硕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并无明显区别,有些教师甚至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硬套在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身上,没有在授课、论文指导等培养环节突出在职教育硕士应具备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进而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难以成为高级专门实践型人才。此外,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学术型硕士生源质量更好,可以多加培养以便其提前攻博继续为我所用,从而忽视了对在职教育硕士究生的培养。

第三,在校外导师确定的时间早晚上,很多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实践导师确定的较晚,没有在开学初就确定或全部确定双导师的人选,从而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难以及时选择适合自己的校外实践导师,进而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权威人士的有效指导。

第四,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上,很多校外导师在实践教学中出现“放风筝”现象,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缺少沟通交流,对校外导师不甚熟悉,对学生的实践情况了解不足,从而导致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不能同时进行,进而造成了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脱节。[1]

二、双导师制的建设机制

双导师制的功能优势以及双导师制现存的各种问题使得推进双导师制建设势在必行。推进双导师制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于双导师的遴选,在于双导师的教学,在于双导师的考评与激励。只有三种机制相互协同,共同作用于双导师的建设,才能使其不断完善与提高。

(一)双导师的遴选机制

双导师制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在于完善双导师的遴选,从而保障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导师质量。因此,应从双导师的遴选方面完善在职教育硕士的双导师机制。

第一,应当充分了解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中小学优秀教师资源状况,遴选具有丰富科研指导能力的导师作为在职教育硕士的校内导师。遴选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作为在职教育硕士的校外导师。被选上的导师必须具备基本条件是:校内导师要有良好的学术能力,凡具有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都具有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校外导师要有丰富的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应具备副高级以上的专业职称,至少应包含中小学课程专家、中小学教学专家、中小学管理专家、教育技术实验与研究专家、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专家、中小学教学实践与改革专家等方面的专家。[2]遴选工作应由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所在的高校负责完成,必须对校外导师进行资格认证,约定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应积极探索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优秀导师的引进机制,通过聘用等多种形式灵活有效地将志立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吸收到高校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中来,逐步提高中小学专职教师和管理者担任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比例,使来自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高层次专业教师和管理者承担在职教育硕士课程教学的比例高于三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满足基础教育实践需要的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基础教育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这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二战后,美国的专业学位迅速发展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则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法国的高等教育直接划分为大学教育和工程师教育。

(二)双导师的教学机制

双导师制顺利实施的根本在于理顺双导师的教学机制,使校内外导师在教学中产生协同效应。进而促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大面积提高。为此,应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毕业论文指导方面切合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个体特点和基础教育领域的行业特点。

1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主的设计思想,应面向在职教育硕士实际工作的需要,侧重应用性。突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强化可操作性。坚持职业性和理论性并重的原则,以适应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提高职业层次、谋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校内理论导师应做好吸收新知识、新概念、新理论的准备;校外导师则应做好吸收新思想、新方法的准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课程设置上的调整,随时吸纳新理念与新实践,设置应用性、实践性、边缘性和跨越性的课程体系,与时俱进,培养创新型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

此外,由于在职教育硕士在单位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工作往往比较忙碌,这使得在职教育硕士的学习时间难以像全日制学术研究生教育那样充足。鉴于此,在职教育硕士的课程安排应科学合理,讲授内容要简明扼要,不能大而不全,授课时间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形式。导师应积极帮助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实现从“师”到“生”的角色转换,使他们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并鼓励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用更多的时间自学。

2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式

传统导师制以直接授课为主,形式较为死板,有些教师甚至几年如一日地用同一个教案对在职硕士研究生进行课堂教学,这种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阻碍了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和理论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双导师”机制中,校内理论导师应尽量避免出现授课方式不灵活、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弊端,应采取多种授课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对在职硕士研究生进行理论指导。例如:采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资料的收集及课堂的讨论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采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远程教学,使教学地点不拘泥于教室,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可以在空闲时间、在任意地点完成校内理论导师进行的教学活动。总之。应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授课时间和地点以保证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自主选择,这符合并尊重了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成人学习的特点,因而可以有效调动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随意性。恰恰相反,校外实践导师应严格按规定学时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教学,对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实践指导。绝对杜绝校外导师因为其自身事务的繁忙而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放鸽子”。校外实践导师应针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疑惑进行有效实践指导,使其能够将所学到的教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去中,进而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师职业生涯得到升华。

3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指导

与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同,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属于专业学位论文,应强化应用取向,其选题必须来源于基础教育实践或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教育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校内外导师密切配合,与研究生共同协商与建构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的主题。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这就要求校内外导师应根据研究生研究的问题来确立研究问题的表达形式,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此外,选择学位论文表达形式的重要依据在于该种表达形式是否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校内外导师应根据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所研究的问题以及教育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来选择利于其问题和能力表达的形式。

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应多种多样,在答辩成员中,基础教育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型教师应占据主导性地位,其意见应成为衡量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的最重要依据。这就要求校内导师应该放弃传统经验所带来的历史成见,将自身原本所拥有的主导权自觉让位于校外导师,从而使专业行业实践标准而不是专业学术标准成为引导和衡量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的终极标准。

(三)双导师的管理机制

双导师的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对双导师的考评和激励上,二者的根本目的在于以评促建,即在对双导师进行真实考评的基础上对双导师实施有效激励。进而达到促进双导师自身发展,促进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目的。

1 双导师的考评机制

考评双导师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对在职教育硕士生的导师资格进行复查、认定,复查与认定的对象不仅包括在岗招生的所有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而且包括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申请者,进而使真正具有指导能力的专业人才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在职教育硕士生导师队伍,与此同时,让定期审核不通过的校内外导师暂时停止招生,以打破以往的导师终身制模式。第二,建立和完善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数据库,包括校内学术型研究生导师数据库和校外实践型研究生导师数据库:一方面应依据在职教育研究生的规模和导师的流动情况来加强导师数据库建设:另一方面应依据导师数据库和中小学职业市场变化来确定在职教育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第三,建立和完善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内外导师的三级考核机制,使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岗前考核”、“学期考核”和“聘期考核”相互配合,形成考评校内外导师的合力,以确保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质量与规模。

考评双导师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主要是指对双导师的考评要在内容、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做到客观公正,使考评的结果能够反映导师的真实情况;第二,整体性原则,主要是指对双导师的考评既要全面系统,又要主次分明:应围绕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育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力争做到面面俱到,与此同时,考评体系应突出重点,能够抓住关键因素和主要矛盾,从而做到主次分明。第三,指导性原则,主要是指对双导师的考评应遵循“以评促建”的原则,对双导师的考评应为双导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服务,为提升指导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服务。

2 导师的激励机制

真正推动导师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不是考评,而是考评背后的奖惩。为此,要使校内外导师在工作时间上得到保障,在待遇上劳有所得,在学术上获得尊重;要和校外实践导师所在的中小学制订有效的监管制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益等,具体约定校外实践导师的课酬、论文指导费、津贴标准,以增强双导师的责任意识,使其意识到自己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进而使其能够从思想品德、学术研究、教学能力等方面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与教育。

激励机制能否顺利实施,导师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高校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导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双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必须注重提升校外实践导师的地位,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要在观念上重视校外实践导师,对校外实践导师和校内理论导师在管理和待遇上力争做到公平合理。加强对校外实践导师的管理和激励,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对优秀的校外实践导师进行奖励并开展经验交流,对不能履行职责的导师予以解聘。通过激励与考核来促进双导师更新知识,把握学科前沿,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总之,无论是校内理论导师还是校外实践导师,都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都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负责。[3]

参考文献:

[1]孙洪锋,曹娜,论“双导师制”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J],学理论,2012,(6):201-202

第9篇:双导师制范文

>> 国际贸易专业“双导师制”模式创新与实践 双导师教学模式下导师任务目标实现研究 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双导师制”的创新应用研究 “双导师”教育向“双师型”教育的跨越 专业导师教学制在中职国际贸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思路探析 基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双导师制研究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模式研究 应用型本科“双导师制”模式探索 推动高职双轨教学完善双导师制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的探索 “双导师”制:音乐教师教育的“绿色通道” 浅谈MIB双导师制下校外导师作用的发挥 双导师制与医学高等护理教育 实践导向 双导师制 实践基地 师范教育将实行“双导师制” 高职院校推行双导师制浅议 双导师教学模式下学生任务目标实现研究 探析双导师制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双导师制”在培养高师学生实践能力中的作用与研究 在职教育硕士双导师的建设机制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姚世军,沈建京.军校应用型专业研究生双导师培养模式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09,(10).

[3] 潘煜双.“双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嘉兴学院财会本科专业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08,(4).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