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书馆文化范文

图书馆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馆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图书馆文化

第1篇:图书馆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图书馆文化;图书馆

中西文化存在很大不同,社会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社会环境制约的图书馆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中西方图书馆文化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一、中西图书馆制度比较

(一)西方图书馆制度

由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进产生了西方意味的公共图书馆。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繁荣的商品经济时期,要求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使人们接触到了大量的新兴事物,渴望通过学习知识了解这些事物的本质,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提倡所谓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使西方图书馆的内容进一步得以完善,出现了公共图书馆的观念。所以,由于人民大众的要求和官方的重视双重原因,进而催生了西方公共图书馆的出现。西方图书馆采取的是政府有限权力管理与公民自治结合的管理模式,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向下负责的机制,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了解公民对图书馆的需求,遵照民意,开办了公共图书馆,并通过了图书馆法案,以法律条文来规定图书馆的建设与运作方式。

(二)中国图书馆制度

20世纪初期,新式图书馆观念由我国早期改良主义者引入国内,是国人认识西方图书馆的开端,有力冲击了中国古代藏书楼在我国的影响,引进了西方新式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大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使中国藏书楼的管理方法得以转变,逐步转为近代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中国先进人士看到西方图书馆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认为图书馆可以承担教育救国的重任,所以迫切要求创立图书馆,以启发人们的思想,官方政府中的开明人士极为拥护这一主张,因此政府创办的公共图书馆得以出现。受教会藏书楼和教会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技术的启发,中国图书馆先进人士大胆创新,在各种图书馆的创办中大力引进西方管理模式和技术。

二、中西图书馆管理思想比较

(一)西方图书馆管理思想(以美国为代表)

1、重视实用

实用性是美国图书馆的基本观念特征,美国图书馆受杜威实用哲学影响较多。杜威的实用图书馆学思想表现在他对图书馆管理的许多领域,而最典型的要属他的分类思想。在杜威的名著《十进分类法及相关索引》的导言中,他就宣称他不是追求什么理论上完整的体系,而只是从实用的观点来设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可见,实用就是DC的基本出发点。DC是现代图书分类法中产生最早,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是建立在图书分类实用性原则基础上的,杜威作为美国具有影响的学者和图书馆学家,其实用思想在美国图书馆界具有深远影响。

2、图书馆提供公平服务原则

让所有的居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是西方图书馆的基本定位。日本图书馆学家小野泰博说,如果想知道西欧式民主主义是什么,最好看一看欧美的公共图书馆。因为这里存在着朴素的民主主义的原貌。“任何人都能平等地利用公共财产,遵守同一规则。”图书馆的平等原则就是在西方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影响下把权利平等地分配给一国的全体成年人,成年人通过运用公民权来行使权力。国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把无代价地向人民提供各种服务看作是自己的义务。由这种政治思想和实践中产生的力量,推动了向所有公民提供免费的图书服务。这就是西方图书馆文化的思想特征。

3、图书馆运行依照法律进行

西方的许多公共图书馆建立之初就制定了图书馆法,以法律形式保障了公民阅读权利的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经费由纳税人的税费来维持。用法律来规范,这样就避免了政府拨款的随意性和图书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纳税人既可以监督政府,又可以监督图书馆的服务。使公共图书馆的运行限制在法制框架内。

(二)中国图书馆管理思想

1、尊重知识、注重收藏、为领导决策服务

中国图书收藏经历了漫长的藏书楼阶段并逐渐形成独特的藏书楼文化,在历经数代后收藏意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到今天仍旧成为一种文化时尚。中国图书馆发展到今天,图书馆的功能在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而在不断更新和扩大,但最终对复合图书馆的发展期望同时昭示的是对收藏传统的尊重与回归。传统阅读方式在物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2、图书馆开放力度不够

古代藏书楼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珍宝,同时留下了现今仍有借鉴意义的藏书法,但与西方国家图书馆相比,中国图书馆在藏书的开放和开架方面明显力度不够。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图书馆的影响,又由于“新图书馆运动”的开展,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以及80年代后,图书馆藏书开架在一定程度上比过去有所改善,但由于受藏书楼思想的影响,重藏轻用始终在束缚人们的手脚,即便是有了一些开架,也显得并不彻底,有时甚至企望重新回到闭架的时代去。

图书馆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而独立的文化现象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具有的丰富的外延和内涵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研究图书馆文化有助于塑造图书馆整体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力,并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为社会文化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新芳.论数字图书馆的文化建设[J].情报科学. 2011(02)

第2篇:图书馆文化范文

一、网络文化的简要概述

(一)网络文化内涵

所谓网络文化,主要以网络作为传播载体,在虚拟的空间中实现信息传递,如传播和猎取等,进而达到文化信息交流的目的。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关键部分,能够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重要影响,不仅能够促进人们共同进行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同时还能成为高校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高校图书馆信息交流的方式,网络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网络文化特征

首先网络文化主要借助电子的高科技文化,实现了文化传播的丰富多样性和广泛性,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其次是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它不受任何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能够为人们提供多元化的信息空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再次是网络文化的虚拟性。这主要体现在网络空间上,由于网络空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而网络文化就是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得到广泛传播。最后是网络文化的交互性。这主要体现在网络信息交流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网络文化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二、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之间关系

由于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关键组成体,一旦形成网络文化,它不仅是一种挑战,还是学习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机遇。而图书馆文化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的文化,象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文化能够为网络文化提供补充和引导,而网络文化能够为图书馆文化提供更加广泛的阅读空间。所以,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是缺一不可的内容,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从而实现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以及科学精神之间的融合补充,推动了高校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共同发展。

三、如何实现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互融互补

(一)充分实现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良性互动

通常情况下,网络文化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性,能够和图书馆文化协作发展。所以,要充分实现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良性互动,就要先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中的精华,为图书馆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成为图书馆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然后要充分发展网络文化的有利之处,建立相应的图书馆文化数据库,从而将图书馆文化和民族精神充分传播并发扬光大,实现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良性互动。最后要时刻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意识,从而使网络文化和图书馆文化得到健康发展。

(二)网络文化和图书馆文化缺一不可

不少人会片面的认为,互联网的搜索和导引能够直接代替图书馆的各项功能。然而,事实上,网络文化始终替代不了图书馆文化,这主要因为网络文化仅仅是一种网络工具,而图书馆文化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占有主导作用。所以,网络文化的兴起能够直接促使图书馆文化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实现世界文化和图书馆文化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使网络文化和图书馆文化之间的交融互补成为热点。

(三)不断建设优秀的网络文化

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十分复杂性,且发展不平衡,甚至和西方文化的传播产生诸多冲击和挑战。另外,网络上常常出现不少盗版信息或者虚假信息等,使得网络文化的健康性受到诸多威胁,对此,人们应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从而使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由于国内外图书馆相继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网站,使得图书馆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强化对网络空间信息资源的管理,满足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性能。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优秀的信息文化资源,从而将不良文化剔除在萌芽状态,甚至用先进的优秀文化抵制西方不良文化,不断建立起优秀的网络文化,推动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共同发展。

四、网络文化和图书馆文化互融互补的作用

第3篇:图书馆文化范文

(1)每学年新生到校,图书馆会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主要介绍图书馆的概况;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读者信息检索能力。并结合图书馆实际介绍图书的分类、编目、排架等情况。通过入馆教育,使读者在今后的学习当中爱护图书、做文明读者,让读者真正认识到损毁图书是不道德的行为。在学生中营造一种“爱护图书光荣,窃毁图书可耻”的舆论氛围。

(2)加强图书馆员工的精神文明教育。为实现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全馆员工以身做责,坚持文明服务,使用文明用语。在第一线工作的馆员们认真接待每一位读者,规范操作,减少差错,宁可自己累一点,繁琐一点,尽量满足读者需求,馆员多次受到赞扬。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精神面貌和服务态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反过来也影响了读者的态度。读者的不礼貌语言少了,而多了一份对馆员的尊重。

(3)提供个性化服务模式,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图书馆设置了教师资料室、报刊阅览室、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工具书阅览室、电子图书阅览室等开放式的阅览室,对在馆图书进行了细致的系统分类,读者可在管理员的引导下或者通过在电子查询台,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在馆阅读或者借出阅读。

(4)加强网络建设,增添多种借阅服务方式。图书馆每天14小时对全院师生开放,师生可以随时到图书馆借阅、阅览。图书馆还新增加了两台自助借还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完成借还业务。在新增加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师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随时浏览电子图书、查阅电子期刊资料、观看图片、下载课件等。

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读者读书的积极性,强化校园文化

(1)宣传世界读书日活动。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读书日当天,图书馆会对全院师生进行全面调查,对在过去的一年里借阅图书和利用图书馆信息资的优胜者进行奖励,更好的调动读者读书的积极性。

(2)委派专人建立报刊栏,对报刊栏内容定期更新。为了扩大影响图书馆定期编制新书通报、书目通报、情报编译等导读活动等;还编印图书馆通讯,在师生之间大量发行,使他们更加了解图书馆,从而利用图书馆,以达到提高他们信息素养的能力。这样读者就能够更加的了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便于有效利用图书馆。

(3)发动全馆党员,开展党员特色服务活动。每年七一,图书馆党支部会发动全体党员献爱心资助特困学生,鼓励特困生奋发向上,全面发展,用实际行动树立图书馆教师良好形象。并让党员利用休息日定期利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和历史记录片,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加强与读者间的交流平台,开展有问必答活动。图书馆利用现有资源创建多种方式为师生进行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每天开馆14小时,为读者提供借阅、阅览、咨询等服务,在这些服务的基础上设立馆长信箱、党员特色咨询台、办公电话公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用qq、emailbqq与读者进行交流和咨询,架起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第4篇:图书馆文化范文

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员、高校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让高校学子了解国学,了解道家思想,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并将道家思想融入渗透到图书馆文化中,发挥图书馆的文化育人作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学是华夏诸子百家之学术,道家就是国学的一个思想派别。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道、无为、自然、天性等,以老子为代表。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道”、“德”思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根基,也给我们今天的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精神给予深刻的启迪。

道家学派的典籍《道德经》里:“有无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局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知人和万物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并没有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的环境、图书馆的设施,都不是冰冷坚硬无生命的物体,图书馆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思想文化的结晶和体现。

在图书馆管理中,要平等对待图书馆的设施,要实现和谐之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新境界。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经常打扫,图书馆的人文设施;应该轻拿轻放,图书馆的桌椅板凳;应该呵护图书馆的花花草草。这是一种基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追求,它升华到了哲学意识。图书馆的万事万物融为一体,师法自然、取乎自然、与自然相通,协调一致,和谐共处。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充满生意盎然和灿烂的活力,充满浩然之气和酣然创意。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知老子让我们要与人为善。

图书馆应该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一切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行动指南。由于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是领导、教师的家属亲眷,所以文化层次相对不高,在对待读者特别是学生读者的态度上稍显恶劣。然而只有诚于心,才能行于外。因此作为图书馆管理员,无论是高学历的引入者,还是学校家属亲眷,都应该用真诚的服务态度,坚持表里如一的精神为读者服务。现代图书馆有五条法则:书是供使用的;书是供所有人使用的;为每本书寻找它的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五条法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文化。

在图书馆管理服务中,要以读者为中心,尊重读者、研究读者、方便读者,以优质的服务赢得读者,使读者依赖图书馆文化,从而把这种依赖转为对学校的重视,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最终回到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目的上来。图书馆工作的价值所在就是使读者乘兴而来、愉快而归。

第5篇:图书馆文化范文

一、人性化的读者服务

1、便利快捷的查询服务

日本大学图书馆不仅提供图书馆网页查询服务,而且还提供传真、电话等查询服务途径。在日本大学图书馆,读者可在校园内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查阅图书馆提供的书刊情报资料、文献目录、国内外多数情报源的介绍资料等。此外,为了便于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在提供便捷的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同时,仍然保留有卡片式目录供读者查阅。

2、便捷的借还书服务

日本多数大学很早就实行“一卡通”借阅服务,“一卡通”不仅可以当作学生证使用,也可作为借阅证来使用,只要扫描“一卡通”上的条码即可直接借书,不需要另行办理借书证。图书馆还为广大读者提供“预约盒”服务,读者可将预约单投入“预约盒”进行预约,也可在网上办理图书的预约和续借,图书馆工作人员会及时处理预约并主动与读者联系。同时,图书馆为读者还书也提供了多种渠道,针对还书期限已到,而图书馆闭馆、读者上课或忙于其它事情不能按时还书的情况,图书馆也考虑的非常周到,在图书馆墙壁上特定的地方设立了还书口,读者只需将书放入还书口即可完成还书。此外,在同一地区内,读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在这一家图书馆借书,在另一家图书馆还书。这种人性化借阅服务大大方便了读者,缩短了借还期,避免了因不能及时还书留下的不良记录,同时也提高了书刊的利用率。

在很多日本公立图书馆,读者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自由出入图书馆,阅览无须办证、也不用登记或出示相关证件,可以免费查阅图书资料。如果需要外借图书,只要持有能确认身份的证件,即可当场办理借书证进行图书外借。通常情况下,在图书馆的入口处都会设有多台自动照相办卡机以便读者办理借书证。

3、多语服务

日本是接受外国留学生较多的国家,其中有来自中、韩等亚洲国家的留学生、也有来自非洲、美洲、欧洲等国家的留学生。因此,在日本多数图书馆馆藏标识、指示都用多种语言制作,在国立图书馆、市立图书馆都可以看到用日语、英语、汉语、韩语等文字书写的标识。计算机检索终端也提供中、英文检索平台。此外,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外语能力、文化修养等方面也有较高要求,以便满足各国、各层次留学生的需求。

4、便捷的辅助服务

(1)在日本图书馆内各楼层均设有投币复印机、刷卡复印机等设施。读者如果需要复印,只需到服务台填写表格注明复印的书目以及内容,以备知识产权查询,办理简单的手续后便可进行相关内容的复印。这样就可以免去借还书的程序。

(2)日本图书馆一般都有专供读者使用的信息区,这里设有CD-ROM终端、国际互联网终端、多媒体设备等,读者在这里可以点播、上网检索或浏览查阅,有的信息区还备有电脑席,供读者自带电脑上网使用。

(3)日本图书馆还为残障读者提供服务。对于到馆的残障读者,图书馆除了提供必要的专门设备之外,还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他们受过护理培训,会使用手语,也会帮助读者进库取书还书。对不能来馆的残障读者,图书馆提供邮递送书服务,邮资由图书馆支付。部分图书馆,专门铺设了盲人通道,将读者可能去的每个角落连接起来以便为盲人读者引路。此外,针对残障读者,图书馆还提供放大字体资料、扩大阅读机、出声装置、将纸质图书制成录音等服务,一些志愿者还为盲人和弱视读者提供对面朗读服务。

(4)日本图书馆还专门设置了儿童阅览室。该区的书架设计都比较低矮,以便儿童取书。区内其他家具的设计,也尽量符合儿童心理,摆放一些玩具,设置一些益智游戏,松软的地毯可供儿童玩耍。一律都配备低矮阅览桌椅,方便儿童坐阅。座椅上还有收听插口,可供孩子收听录音故事使用。因此,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一些妇女带孩子来图书馆阅览。

5、“馆际互借”服务

日本图书馆之间开发馆际互借服务系统(ILL),大学图书馆、公立图书馆都可签订加盟协议,实行馆际互借。如果读者在办证的图书馆找不到想借的书,可以通过馆际互借系统来检索其它图书馆是否有馆藏,并在办证图书馆向有收藏的图书馆提出借书申请,获批后这本书就会被邮寄或由协力车送到这个图书馆。读者无需承担任何费用,邮资从各图书馆设置的专项经费中支出。先进的互借网络,极大地满足了读者借阅需求,也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

6、“图书再利用”服务

日本多数图书馆还设有“图书再利用角”,主要是为了废旧书刊的再利用。日本提倡节约,很多废旧物品都不浪费尽量做到物尽其用,“图书再利用角”就是其中之一。图书馆将废旧书刊放在“图书再利用角”,供读者翻阅,如果读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刊,可以免费带走。“图书再利用角”还有个人或单位提供的废旧书刊,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闲置的书刊放在“图书再利用角”,这样也可为贫困生提供一些资料,节约买书昂贵的费用。

二、完备的现代化设施

现代化设施是图书馆所藏文献得以有效利用的关健,日本图书馆的现代化设施更是随处可见。

1、日本图书馆借阅厅里均放置多台计算机检索终端,供读者检索目录、提交索书条。索书条通过机械传递系统到达中央书库,书库内工作人员根据索书条找到相关资料,再运用机械传递系统传送到读者手中。

2、为了方便搬运图书、减小工作人员工作量,日本国立图书馆在阅览室、外借出纳台与书库之间利用空气传送管道、传送带来提取、搬运图书,省时又省力。还有操作便捷、准确的机器人操作光盘,为前台计算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书库内,工作人员使用小型自行车按提书单提取图书。此外,为了节省空间或增加藏书量,书库内书架配有滑道由电动控制,可根据需要启动开关使书架前后滑行,而不用时书架可以密集排列。

3、为了充分提示图书内容,图书馆内书架采取不同颜色来指示不同种类图书,不同颜色荧光灯来标记不同架位图书内容,使读者一看便知。图书馆对书刊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用空调严格控制书库的温度湿度,用紫外线灯、荧光灯,防虫咬的熏蒸技术来保护图书,用密封门隔断通路提高气压,这些措施都有效的保护了图书。另外,对于一些贵重资料,则采用复制、缩微、电子化等媒体转换手段进行保存或收藏。对于破损书刊,则利用特殊的纸、皮革(专用猫皮)等材质来修复。

4、为了节约能源,日本图书馆在书库内采用的是感应照明系统。当工作人员进入书库时,照明系统会自动开启,上架或取书完毕离开书库后,电灯会自动关闭。

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

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传统文化、全社会都重视“礼”的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其服务对象――读者所体现出来的人性化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内涵和修养的再现。在日本,合格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完成相关的培训课程,经国家公务员统一考试后才可获得资格。合格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分为司书(图书馆馆员)和司书补(助理馆员)两个类别。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的行为或多或少地都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馆员只有服务周到、细致,读者需求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态度和蔼耐心,对读者的提问百问不厌,才能真正与读者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的关系。读者进馆时,工作人员面带微笑先问好,和声细语,谦恭有礼。特别是在参考咨询岗位的工作人员,对待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读者,尤其是对老年读者,不厌其烦的进行详尽的解答,读者离去时,还起立相送。

良好的服务态度与日本人从小的教育环境有关,同时也与他们对图书馆理念的理解、对工作的敬业是分不开的。

第6篇:图书馆文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文化;文化再造

1 高校图书馆文化再造的背景

先生说过:“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场所。过去高校图书馆往往将服务的重心放在对教研活动的支持,在文化服务方面较为忽略,对图书馆的定位仍停留在:高校图书馆是以高校师生为服务对象,是学生课堂之外知识信息补充的重要途径,作为收集、整理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场所,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不知,新时期图书馆所面临的社会环境、高等教育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必须根据学校的的战略发展目标及社会要求为学校的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必须向学校及社会证明其价值所在。优秀的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灵魂和无形资产,它是维系图书馆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高校图书馆应当基于知识管理和智慧服务的理念,顺应时展趋势,升华图书馆文化建设内涵,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和优势。

2 高校图书馆文化再造的个人构想

有学者将图书馆文化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三个层次,即观念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也有学者依据文化层次理论结构对高校图书馆文化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次对高校图书馆的基本架构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要营造基于智慧服务的图书馆文化,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2.1 理念

培养先进的文化理念,将本馆的发展目标、服务使命渗透到每位馆员心中,形成共同的图书馆语言,如创立箴言、馆训之类的办馆理念,或者对馆员进行常态的专业的培训,培养如勇于奉献、真诚服务、刻苦钻研、顽强工作的精神;服务规范培训如职业礼仪、语言文明、态度热情、衣着得体等,都能将立馆、兴馆、强馆之理念输入到每个馆员的职业灵魂中。

2.2 氛围

打造鲜明的图书馆文化与学术氛围,提升图书馆学术地位,加强馆员之间、馆员与同行、馆员与社会之间的学术交流,充分调动馆员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业务创新能力和学术创新的热情,积极探索知识管理、智慧服务等新技术、新方法,优化学科馆员配置,打造学术研究团队。

2.3 环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其良好的视觉形象是图书馆文化构建的组成部分。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将图书馆整体物理空间进行功能再造,构建良好的高校图书馆物质文化环境,如张贴名人字画、温馨提示,设置宣传橱窗、特藏展厅等。同时,还应对馆藏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既要有相当充足的专业资源,又要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类资源,另外根据图书馆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特定读者群配置相关的特色资源,使读者尽享文化知识的熏陶。突破图书馆只是一栋华丽建筑的概念,将房舍、资源、设施、网络、管理、文化、环境多要素综合,建立新型的信息共享空间,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如休闲氧吧、茶吧、咖啡吧的设置,可将学习和休闲有机结合起来,吸引更广大的用户群,维持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校园人气。

2.4 创新

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图书馆管理文化,创新图书馆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绩效评估方式,重组图书馆业务,合理配置图书馆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制度创新如:组织结构上实现扁平化,建立以工作流程为中心的组织结构。一线的馆员与读者直接接触,应对他们进行部分授权,使他们拥有部分决策权,能够避免读者反馈信息向上级传达过程中的失真和滞后,改善服务质量,真正使读者满意。图书馆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使馆员和读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实现人与馆的和谐交流,也是图书馆存在的基本使命。构建智慧的学习空间,通过交流把属于个人的或未被认知的知识挖掘出来,在组织中传递和转移,从而达到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的目的。

3 结语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料,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作为高校办学支柱之一,是为大学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文化机构,是学校信息资源的发源地,承担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使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不仅可以对大学生读者传递和展示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等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进行熏陶和塑造。传承文化是图书馆的使命,文化教育则为图书馆的基础职能。通过文化改造,图书馆才能更有机地融入到学校的整体战略发展过程之中,有效地证明自身的生存价值与发展优势。只有如此,才能够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作出更大贡献。图书馆文化再造是图书馆完成战略转型与超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缪其浩.“业务流程重组(BPR)”与图书馆改革.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2.

[2]孙晓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文化构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33(10).

第7篇:图书馆文化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的一朵奇葩,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其核心讲究天人合一,和谐共存。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上刻写的“中和位育”就是典型的儒家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何传承和创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把古老的传统文化变成推动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首先要直面文化未来,正确看待世界的进步,积极探索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有效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努力的挖掘、整理以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再次书写华夏文明新篇章。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赋予新时代文化的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精神果实。冯友兰先生曾经指出,虽然中国民族的古老文化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但她并没有死去,而是成为了中华新文化的重要来源,是新时代中华文化的起点,是未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养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赋予读书馆浓郁的文化色彩,同时又可以增强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对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图书馆文化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又为图书馆文化增添了文化气息。

二、如何更好的实现高校图书馆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培育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是图书馆实践活动的方向,也体现了图书馆的运行目标、馆员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以及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激励和约束馆员的行为及思想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图书馆在长期的实践中自觉地形成的一种可以代表其风格和形象的精神面貌。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图书馆全体员工就可以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不断地积累和开拓图书馆的事业。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人文内涵和创新两方面的内容,引导者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智力,更好的实现自我的价值。高校图书馆承担着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开展智力教育,传递信息知识的社会职能,其本身就是收集、整理、保存、归纳、传承文献资料的机构,是文化的集聚圣地,高校图书馆的存在就是一种知识文化的创新。

2.优化高校图书馆文化环境。合理的规划馆舍的布局,是衡量高校图书馆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区的分布要一目了然,对于广大师生查找资料比较方面、快捷、自由。高校图书馆的设备安装和配置应该方便读者使用图书,高校图书馆内还可以适当的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营造温馨轻松的阅读氛围,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熏陶功能。读者的感觉知觉的产生容易受到图书馆的内部环境设施的影响,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室内设计要人性化,要求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暑假干净整齐,布局和谐,营造出一种轻松、温馨的阅读环境,使读者可以尽快的投入到阅读之中。

3.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都要以人为本,应该做到以读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首先,高校图书馆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馆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做到尊重知识和人才,注重馆员的自我修养,积极营造馆员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条件,不断的提升馆员的素质、形象和社会认知。其次,高校图书馆要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人是图书馆文化建设以及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读者对图书馆的积极使用和关注是图书馆生存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这对于建设图书馆文化以及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总结

第8篇:图书馆文化范文

关键词 广西图书馆;品牌文化;构建

著名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曾这样解释品牌:“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结合,用以识别某个消费者或者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而在品牌中沉积的文化特质和品牌经营活动中的一切文化现象,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和个性形象等价值观念的总和,则可称之为“品牌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品牌被企业视为市场营销与竞争的“利器”,广泛地渗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

随着信息社会和现代图书馆的不断发展,行业冲击与图书馆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仅表现为信息产品与现代技术的竞争,更主要的表现为信息服务、品牌服务与图书馆文化的竞争。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充分体现自身特有的功能,从而留住已有的读者,吸引更多的潜在读者。

1 构建图书馆品牌文化的重要性

1.1 可增强图书馆对公众的吸引力

图书馆品牌文化是无形的,尤其是品牌文化中的价值观、经营理念、服务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并不直接表露于图书馆外部形态上,而是通过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态度等方面体现出来。在建设图书馆品牌文化过程中,必须将图书馆的精神、管理理念、职业道德、意识、价值观等融入其中,所以图书馆一旦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一定可以把公众稳定长期地吸引到图书馆来,从而增强图书馆的竞争力。

1.2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办馆效益

图书馆的办馆效益是通过图书馆的利用率、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来体现的,通过图书馆品牌文化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光顾图书馆,办馆效益自然也就随之提高。

1.3 更能加强图书馆的基本职能

建设图书馆品牌文化,增强吸引力,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赋予图书馆的职能。一个“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图书馆与一个“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图书馆,其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那种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对馆藏状况揭示得不够充分且毫无特色可言的图书馆所承担的基本职能也会丧失殆尽。

2 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培育构建

2.1 服务文化的确立

服务品牌是指图书馆以高质量的、独特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延伸全方位地满足读者,它不仅有高超的服务艺术、丰富的知识底蕴,更重要的是凝聚着一种服务文化:它让读者在获得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得到一种审美愉悦和馆员与读者之间高尚的爱的体验。例如,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下简称广西图书馆)引进超市服务经验,实行“站立服务”“微笑服务”“即时服务”“及时服务”“提醒服务”“细微服务”“延伸服务”等,从而让读者到馆后享受到满意加惊喜的“超值服务”。

2.2 品牌意识的树立

图书馆文化品牌是由服务理念、环境、手段、内容、质量、承诺以及服务能力、保障体系、技术设备、馆员素质等等许多要素组成,形成的一种图书馆形象与实质。它包含图书馆的硬件与软件,硬件是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则是指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硬件设施水平,打造图书馆文化品牌,使之在图书馆享受到环境之优美、“商品”之精致、服务之周到、文化之深厚、地位之尊贵等,全面提升图书馆的办馆效益。

2.3 文化内涵的深化

图书馆与文化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有密切地关系。因为人们接触到多元文化的机会远远超过了从前,图书馆本身也处在多样文化的包围之中,其举动对本地的文化传承无疑影响很大。所以,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培育要求必须提高到更高的文化层次上,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开拓出新的服务道路。如广西图书馆,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面提高读者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信息素质等多方面的能力,终于荣获了全国奖项——“八桂群星服务奖”。

3 图书馆品牌文化的构建

3.1 核心能量的构筑

文化品牌是图书馆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图书馆建立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它可以为图书馆创造长期优秀的服务业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广西图书馆发展的战略应定位为:以培育图书馆文化为基础,以创建图书馆服务品牌为核心,以构筑图书馆雄厚的核心能量为目标。一是要在培育群体的图书馆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努力创建个性化的品牌服务,从而打造全新的图书馆服务形象;二是要促使全体馆员都遵从于图书馆服务品牌的信念和行为,向读者兑现图书馆的品牌承诺,从而达到百分之百的读者满意。这样,才会形成图书馆独特的核心能量。

3.2 公众形象的重塑

从广西图书馆与读者互动交流平台可以看到,该馆积极而正面的服务形象正在不断为广大读者所认可和赞誉。然而,这还只是重塑形象的一小部分。要知道,图书馆建筑、规模、布局、环境美化、馆员的衣着举止以及精神面貌是公众对图书馆的第一印象;图书馆的办馆宗旨、管理风格、服务质量、文化氛围、工作效率以及馆员的内在素质是影响公众的主导因素;图书馆物质文化系统往往会引起读者产生微妙的首应心理效应,并作为以后评价图书馆的重要依据;图书馆精神文化系统是公众对图书馆更为深刻的认识,必须做不懈的努力树立独特而良好的形象;图书馆行为文化系统中馆员个体形象的优劣、管理决策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总体形象的塑造。因此,打造图书馆文化品牌,必须通过不断的形象积累才能塑造稳定的图书馆形象进而形成长期的完美形象。

3.3 特色优势的创建

图书馆应根据各馆所承担的任务、结合馆藏文化信息的特点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通过横向比较,发掘出自身的与众不同,从而确定自身的特点形成优势。特色图书馆以特色馆藏与特色服务为核心,并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取得独特的服务效果,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例如,广西图书馆的“地方特色资源”,集中了广西各地的历史名人、历史沿革及其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文物珍宝、农村科苑等,实行借阅一体,网上浏览,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充分展示了该馆独特的文化层次,也进一步扩大了该馆品牌文化的效应。

第9篇:图书馆文化范文

关键词:信息时代 高校图书馆 文化建设

信息时代是图书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时代给作为信息枢纽和文明基础的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图书馆面临严峻的挑战。图书馆在新时代如何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并形成持久发展能力和新的推动力,已成为图书馆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在长期的办馆实践中形成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图书馆全体员工共同拥有且共同遵循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具体体现在物质和意识形态上,它的主体包括所有图书馆馆员、广大师生员工读者群在内的大学图书馆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包括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以及做风、学风、传统习惯和馆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图书馆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及馆内的信息传媒等。图书馆文化的实质是其服务精神及行业理念。每个图书馆员的奉献精神和诚信敬业的行为方式和表现方式,构成了图书馆独特的、崇高的行业规范和职业准则。

二、图书馆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图书馆中赏心悦目的环境、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名人的画像,无不在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鼓舞学生们奋进。其次,图书馆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电影节和各种文化沙龙等,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还培养了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第三,在图书馆这一大众的环境中,图书馆工作人员优质服务的表率作用、优秀师生读者的楷模示范作用,让每一位到过图书馆的读者都接受了一次行为道德的洗礼。这一切。都是校园文化的缩影。

2 图书馆文化支撑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图书馆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高校的文献中心。各种信息资源不仅为大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了文献保障,还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提供了精神食粮。同时。图书馆还能全方位地支持和服务于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的开展,可以说,图书馆提供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的水平和质量。学校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各类比赛、知识竞赛、专题书评等都是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并且都离不开图书馆的文化资源。

三、如何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教育机构,不仅推动着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而且在校园文化中也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搞好高校图书馆的人文建设,把“以人为本”贯穿于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之中。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根据二十一世纪我国高校的发展方向,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应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健全服务体系。做好服务工作。在这一规程指引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将自己的办馆理念和办馆宗旨定位在:积累、组织、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全心全意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服务,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在这种理念的作用下,高校图书馆应把“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作为服务宗旨,把读者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所以,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活动中,应真正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使师生能够公平、公正、自由、方便地利用和获取各种文献信息,平等享受各种服务,真正体现“图书馆是所有人都可以利用的场所”这一宗旨。

2 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协调图书馆工作、规范图书馆活动及员工行为、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协调图书馆群体内外关系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图书馆制度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规章制度包括领导制度、人事制度、奖惩制度、学习进修制度等。高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要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适应和满足现代人的自尊、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员工参与管理。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等在规章制度中要有所体现,这种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和谐统一的高校图书馆制度文化,对于馆员和读者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倡导“以人为本”环境设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其建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一座环境幽雅、造型美观、位置适中的高校图书馆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此,高校图书馆建筑应该具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其造型应与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统一、融合,使读者一进馆区就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并在特有的建筑文化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人性熏陶。图书馆的内部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空间,它是馆员、读者工作和学习的场所,内部空间环境的氛围也直接影响着读者的情绪。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环境设计应以“人”为中心组织空间,根据图书馆内部环境的特征。利用材料、光线、色彩、室内绿化及各种图书设备创造出一种人为的和谐氛围,实现图书馆的实用功能、社会功能和艺术美感的统一。例如:在图书馆大厅、阅览室、办公室摆放一些常青植物,墙上贴几幅字画,馆员的语言亲切自然。阅读环境雅静整洁,茶水的方便供应,借、阅、视听一体化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等,所有这一切都散发出文化的气息,体现出馆员对读者的关爱。

4 实施“以人为本”的服务文化。我们知道。图书馆的工作对象是文献信息。服务对象是读者。这就是说。读者是图书馆的主体,读者服务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所以,高校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就是要通过这种服务理念。想读者之所想,为读者提供方便,在阅读环境、开放时间、借阅方式、书架设置、信息产品的提供等方面,体现出“倾情・亲情”的服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