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影艺术范文

电影艺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影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影艺术

第1篇:电影艺术范文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在一部影片中叙事蒙太奇主要起叙述作用,而表现蒙太奇主要起修饰作用。

叙事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片最带用的一种叙事方法,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从情节发展的相互关系来看,叙事蒙太奇大概又分为:平行蒙太奇、重复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叫板式蒙太奇、错觉式蒙太奇。格里菲斯、希区柯克都是极善于运用平行蒙太奇的大师,通过平行蒙太奇这种剪辑手法使整部影片情节更加紧凑,内容更加集中。而重复蒙太奇的运用主要是为了达到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的目的,不同的蒙太奇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

表现蒙太奇是以相连的或相叠的镜头、场面、段落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击,产生比喻、象征的效果,从而产生一个镜头本身不具备的或更有意义的含义,在视觉上、心理上造成强烈印象,增加情绪感染力。引发观众的联想,创造更为丰富的涵义,从而表达某种心理、思想、情感和情绪。其主要分为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

二、蒙太奇对电影的影响

爱森斯坦关于蒙太奇理论有句名言:“两个蒙太奇镜头的队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是爱森斯坦这一论断的有力证据,通过蒙太奇手段,电影的叙述在时间空间的运用上获得了极大地自由,而且,通过两个不同空间的运动的并列与交叉,可以营造紧张气氛,或者表现分处两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蒙太奇的运用,使电影艺术家可以大大压缩或者扩延生活中实际的时间,造成所谓“电影的时间”,而不给人以违背生活中实际时间的感觉。电影的时空不同于现实的时空观念。

如敖德萨阶梯其实并不长,但《战舰波将金号》通过不同的视点、不同的景别的反复组接,大大扩充了阶梯的空间,使敖德萨阶梯显得又高又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对蒙太奇的把握不能过长,否则会令人乏味,也不能过短,否则会让人感觉仓促。电影和电视是最年轻的艺术,同时又是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艺术。蒙太奇对电影电视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三、结语

第2篇:电影艺术范文

[关键词] 商道 娱道 理道

电影艺术自产生伊始,关于电影“商业”与“艺术”之争就不曾休止。既然承认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客观存在,那就没有必要定义什么“商业电影”、“艺术电影”。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都不能离开“商业”和“艺术”中的任何一方面。由此看来,如此分类尚需商榷。这就要求对电影艺术的本体从全新的角度进行再认识。与传统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是电影艺术从产生之初就有着自觉的“商意识”和“娱乐性”。电影艺术的商业性和娱乐性是成就电影艺术在美学和商业上成功的基础。电影能进入艺术的大门不仅由于它的商业性和娱乐性,还由于它具有“自然理性”,称其为“自然理性”就意味着它非人为地强加于艺术之上的,而是作为艺术的一种自然本真属性,即“艺本无道,实法天成”。电影艺术的此三点自然本性即为本文所论汲之电影艺术的商业性、娱乐性、自然理性,即电影艺术之商、娱、理三德。

一、本位商意识内在驱动:电影艺术之商道

传统的艺术事实上也是为了谋利,但是大凡标榜正统艺术的人都耻于言利,这就造成一种误导舆论的假象――艺术讳言利。艺术不仅谋利而且谋大利,但是包括艺术家和理论家在内的精英们却不怎么承认这一事实,而是将这种自然的内在意识粉饰成艺术的附产品,谓其“爱屋及乌”。这种“行其事而不名其实”的伪装掩饰了艺术的本来面貌。正是这种伪饰误导了人们对于艺术的本真的认知。事实上商意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内在驱动作用不容忽视。对于艺术的商业性如此讳莫如深,不仅妨碍了人们对艺术本真认知,而且严重地束缚艺术的发展的进度,而当下关于电影艺术的“商业”与“艺术”之争就是明证。这种理论的滞后带来的不良影响在电影产业化过程中显现得尤其突出。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会自发或自觉地去考虑利的实现问题并且将这种潜在的商意识融于艺术的创作的美学层面。正是这种内在的商意识的驱动会使电影创作去考量受众的接受心理、认知习惯并将这种商意识潜形于艺术本体之内。只有承认并能正视这种本位的“商意识”的内在驱动作用才能创作出为受众广为接受的好电影。这样实现电影艺术在美学上和商业上的全面成功才不致于成为空话。

贾克・瓦伦堤曾经这样描述电影艺术与商业的关系:电影制作是艺术和商业的联姻。实则不然,电影的制作过程已经有了自觉的商意识参于到艺术创造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已经不能再把艺术和商意识对立起来看问题了,尤其不能够行其事而不名其实,这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既然如此那就必须把商意识纳入艺术本体论来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客观地认识电影艺术的内在本性,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也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事实上,如果总是把艺术与商业对立起来分析问题,那就势必会造成正如波德尔马克尔所言的由于商业和美学的勉强结合产生的混乱、浪费和缺乏计划的矛盾。

商人不一定是一个艺术家,但是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其必须要精通一定的商道,只有具有“商意识”的艺术家才能真正获得艺术创造的美学上和商业上的成功,否则可能连成功的机会都不会有。可见商道之于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是相当重要的,若称之为艺术家安身立命之本也不为过。电影艺术自其产生之初便有着自觉的商意识那就是电影艺术之商道。艺术的成功就是其在美学和商业上的综合成功,如果没商意识的作用谈美学上的成功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艺术美学代表不了艺术全部本体,而艺术的本体是商业和美学的浑然天成。所以说商意识是艺术本体的必然要求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无稽之谈。

二、因受众共喜忧:电影艺术之娱道

众所周知,娱乐性对于电影艺术十分重要。大家不会否认电影娱乐性经营商业利益的目的性。电影艺术的娱乐性并不仅是游离于艺术本体之外只注意艺术商业价值。电影艺术的娱乐性通过对美学层面的深潜作用来实现其艺术价值。如果能称得上是电影艺术那就意味着,娱乐性是极自然地融入了艺术的每个环节之中或者说艺术的每个环节都彰显着娱乐的特质。而且不会有任何人为加工的痕迹,也就是说电影艺术的这种娱乐性是一种自然天成的本性而不是一种人为附加属性。电影艺术的这种娱道所强调的是“艺术因受众而动”,而非主张“寓教于乐”者所强调的“受众因艺术而动”。电影艺术的这种娱道承认了受众在艺术接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正是这种电影因受众共喜忧的娱道成就了艺术成功。

每每谈及艺术的娱乐性就会有力倡“寓教于乐”的批评之声。这种批评乍听起来好像是无可挑剔,但是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其违反艺术本性之缺陷。艺术的成功在美学上是讲求自然天成。如果有了太多的人为加工因素于其中就会使艺术在美学上的成功失色不小。有些时候这些人为的加工因素会毁掉整个艺术创作,导致艺术失败。这一点在电影艺术上的表现极为明显。而且在电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这样的失败多是惨重的。而某些批评者所倡的“寓教于乐”的人为加工特质十分明显。就是这种强行介入使得电影艺术的自然本性上多了更多不自然的因素,这就为电影的艺术失败埋下了隐患。当进入受众的接受视野时间题就会爆发,而结果就是受众不予认同,进而导致整个的艺术失败。

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就必须要清楚电影艺术的受众的接受心理。持有上述“寓教于乐”观点的批评家坚持认为受众是可以为艺术作品的思想所把握的,所以他们主张赋予艺术更多说理和教化性的内容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实质上,包括电影艺术在内所有艺术形式都无法达到其所谓的通过艺术作品的思想去把握受众的目的。因为每个受众都有着不同的先在经验和期待视野。先在经验和期待视野的不同就导致了受众对艺术的接受的不同。与此同时,受众的接受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结构,而是富于机动变化的动态结构。这就加剧了受众在接受选择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不确定性。受众在接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艺术应该随受众而动”而非“受众随艺术而动”。这就是电影艺术为什么会失败于“寓教于乐”根源所在。

先在经验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或是通过被动教育而获得。然而通过被动教育所被动获得的先在经验却又有太多人为强制因素,因此这种通过被动教育所获得先在经验的可靠性是令人怀疑的。任何一个受众都不会喜欢个人自主意识被的感觉。此决非艺术本真所欲。故艺术不应强调太多的教育的功能,也不要谈什么“寓教于乐”。既然艺术可以“与人乐”为什么不去使乐尽可能 最大化呢,而要在受众心灵休息过程之中附加太多的强行教育呢?其实,给人以更自由的娱乐空间可以更好地愉悦受众的心理,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受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巴赫在其《最终剪辑》中描述影片《天国之门》的制作过程时所提到,这是米切尔,西米诺导演的一部大幅超支的西部片。本来是想“以丰盈的艺术性一鸣惊人”,结果是由于人物和故事服务于导演所痴迷的“辉煌电影效果的狂欢”,因其在娱乐性上的失败而导致该影片“史诗性的失败”:它没有“调动观众在最基本的、自然人性层次上的同情和怜悯”。巴赫认为观众所希望的就是他们的情绪能够被唤起:

观众所希望有趣的事情让他们兴奋,让他们消遣,让他们充满悬念,让他们能自我认同,哪怕激发他们的愤慨;他们哭着……“给我安慰,给我快乐,给我悲伤,给我感动,给我梦想、欢笑、颤栗和哭泣!”而最重要的事情是,观众希望电影“让他们愉快回家”。观众期待电影能为他们提供真实生活经验的替代品,而且电影故事要能包含让他们获得情感满足的元素。观众愿意看到影片对接近理想生活的展示,而不是他们已经知道的实际生活。观众希望看到在可能的限度内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他们更喜欢在银幕上展示他们自己的白日梦。

与《天国之门》的“史诗性的失败”成鲜明对比的同是好莱坞制造的《泰坦尼克号》却在商业和美学上取得了典范式的有规模的成功。它的成功正是依赖于其在广大受众群体中激发众多情感的能力。这部电影拥有“不同的感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看法去让每个观众起码在其中一段时间中感到快乐”。这正是其在娱乐性上的成功而成就了它在商业上和美学上的成功,即其在娱乐性上的成功成就了它在艺术上的成功。上面的一反一正两个实证很好地说明了电影艺术的“娱道”就是“艺术随受众而动”而非“受众随艺术而动”这一深刻道理。

三、理性自然去雕饰:电影艺术之理道

自然理性是包括电影在内的所有的艺术形式天然具有的本性。这种本性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自然天成的。理性是客观的,而且也是自然的,是自然万物所固有的,而非人为的,这是自然理性区别于人的主观感性之处。也就是说艺术之“理道”讲究的是“道法天成”。

长期以来,由于受以伦理为本位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受“文以载道”的文化批评观的无形制约,电影理论界一直就存在着一种伦理批评模式。这种批评在本质上是具有政治性的社会学的批评。因此在这些批评者看来,只有具有“挽救劣风败俗”、“警惕人伦”、“改造人性自然”和“彰显社会正义”的动机,才能够成其为“陈其道义”、“风格高尚”的作品。反之,则为不良风格的影片就会肇致“世风浇薄”、“道德日非”。毋庸置疑,这种观点是比较狭隘和机械的,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势必会为电影艺术实践证伪。电影受众接受过程不是带着严肃的心情,也不想面对严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拥有足够的严肃,因此他们所要求的基调有所变化。任何事情都要和日常体验不一样――展现给他们的东西必须包含生命、动作、情感、轰动、惊讶、冲突、迅速或者喜剧。而这些正是电影艺术的自然理性能给予的而非人的主观强制感性所能给予的。

第3篇:电影艺术范文

关键词:电影艺术;电视艺术;蒙太奇;二次传达;科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42-01

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否是同一门艺术,这是学术界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有诸多相似之处,以至于很多学者将其二者统称为“影视艺术”,但是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也存在着诸多差异,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可以对电影与电视的不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笔者认为: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分支,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二者的差异正逐渐模糊。

一、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艺术共性

(一)都运用蒙太奇来实现其艺术创造

蒙太奇手法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把不同的镜头艺术性的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它的形成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看事物、看世界的方式。以张艺谋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为例,影片中多次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如:对比蒙太奇,回忆的彩调和现实的黑白色调,冷暖对比;重复蒙太奇,红袄、红发夹、红布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可以算是一条线索,引导着剧情的不断发展;隐喻蒙太奇,途中青花碗的破碎隐约意味着父亲的这次离去,回来时不会那么顺利,埋下伏笔等。以电视剧《铁梨花》为例,交叉蒙太奇将主人公的喜悦与伤悲、期望与绝望、命运的坎坷描绘的深入人心。由此可以看出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突出特征。

(二)从创作过程看,属于二次传达,传播结果定型

文学、绘画等艺术是一次传达,即经过作者的创作,艺术表现已经固定,不可更改。音乐、舞蹈、喜剧等为二次传达的艺术,先有作者作曲、编舞、写剧本、然后在经过演出实现艺术创作,这便是二次传达。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同样属于二次传达的艺术,先有剧本,在经过导演、编剧、摄影、演员、特效、剪辑等成型,并且不再变化。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播放,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异。

(三)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大众化与多样性

大众化与多样性既是内容体现也是形式的体现。大众化可以理解为被广大观众普遍认知,或是广大观众立体视角的全面展示,而非自我单一的认知,多样性则是百花齐放,既可以拍规模宏大的历史大片,也可以反映普通百姓生活,大众化与多样性是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魅力的基础。北京大学副教授陈宇认为冯小刚电影获得市场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冯小刚电影首先是拍给老百姓的”,它们面向市场,贴近现实生活,且没有重复,总在创新,抓住了观众的期待。

二、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艺术个性

(一)心理感受与视觉不同

电影艺术艺术氛围浓厚,在大屏幕上观看电影镜头,图像的清晰度高,影像尺寸大,视觉冲击力强,能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震撼,电视艺术则不同,屏幕缩小,清晰度大大降低。电视的观看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看电视的过程中,观众可以讨论剧情、可以发表看法、可以随意变换频道、可以发泄情绪,轻松自然,提供给观众的是类似于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电影强调感染、电视则更强调感受。

(二)传播环境不同

电影艺术是在影院,而电视艺术则是在家庭。电影播放时影院内的漆黑环境及良好的音响效果,能够给观众营造一种强烈的观影氛围,把观众一步步引向对银幕世界的专注和认同,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后者现实感较强,收视环境熟悉,电视艺术作品又是夹在新闻、广告和综艺节目中,因而更容易使观众接受现实主义的作品。基于不同的传播环境,观众的反馈也不同。电影观众不可能边看边评,因为这会严重影响别人的欣赏。他们只能默默地接受,悄悄地酝酿,褒与贬都只能在观看结束之后。电视艺术则不同,周围是熟悉的人,边看边说,没有约束,当场反馈,参与性极强,很符合现代人的社会心理。

(三)表现手法不同

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画面、色彩和场面调度等方面的表现手法相同,但基于各自不同的特点,两者各有侧重,电影艺术在表现手法上倾向于使用远景、大全景、全景等大场面来展现,体现纵深感和大气势,电视则更多以近景和特写为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影、视艺术的差异性正逐渐模糊,在技术的支持下,电视也可以运用长镜头、大全景来表现宏伟壮阔的场面,相反,电影也并不一定要选择大场面及长镜头,小成本故事片、喜剧片也许更受观众的欢迎。现在人们更多地选择用网络形式观赏,因为它克服了许多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因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两者的差异性正逐渐的模糊,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利于影、视艺术的创作者找好自己的定位,为广大的观众创造出更出色、更影响深远的作品。

第4篇:电影艺术范文

关键词:实验影像;电影艺术;新媒体艺术

“影像艺术”英文“videoart”,其最初指60年代,艺术家采用便携式磁带摄影机制作的录像作品。当代的‘影像艺术’,其技术与艺术理念发生着变革,早已超越了本义,不断与行为、表演、装置、互动、新媒体艺术结合,有着极强的先锋与实验性,其涵盖了所有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不同形式的作品。新媒体艺术家刘旭光对其界定为:“一切流动的影像都可称为‘实验影像’,从美术史角度看,从有研究材料,拼贴艺术以来不断增加画面的高度,然后走出画面,走向空间、走向大地,行为、影像、装置交互、互动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整个是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已成为一种主流艺术语言,影像的渗透力要强于其它艺术媒介。”影像文化已成为日常生活的物质力量,其商业和艺术价值不断凸现,实验影像是伴随着电影而生,其技术原理和制作设备与电影艺术不可分割,它对电影的发展有极大影响。相比较而言,主流电影更具大众娱乐性,注重于故事叙述;而实验影像在艺术审美和技术表现上,更具先锋实验性,注重于形式创新或思想传达,打破了传统电影美学观念,在影像记录的本质特性、现实美学、传递方式、表现手法、媒介跨界等问题上探索得更为深刻。

一、国内实验影像发展现状

近年,新媒体艺术已成热门,艺术家或是热衷于影像本体研究,亦或热衷于影像技术表现,再或是热衷于影像美学观念的继承与革新。从国内实验影像形态来看,它继承发展了电影百年来各阶段的艺术样式,大致可划分为三类:一是对百年影像观的继承,将实验电影表现手法运用于创作中,强调影像技法的实验与技术性,如早期的故意失焦、晃动、意识流、胶片刮痕、老电影风格等,无论是通过影像观念还是技术上刻意使观众注意力疏立于影像的拍摄、剪辑等技巧方式;二是强调影像本体记录性质或偏向现实美学探讨,通过直接记录传达思想;三是强调创作者主观感受,通过媒介形态融合,在表现形式与概念、互动与交互、艺术时空上实验,根据创作者的视觉经验表达艺术认识,或是对视觉可能性及媒介相互关系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创作者采用何种方法,它已成为当代青年艺术家们热衷的个人表达形式。

二、实验影像的发展脉络

实验影像与电影二者本同源,都以视觉画面为中心,它属电影的特殊类型,一般情况被划为艺术电影范畴。纵观其发展脉络,从艺术理念、技术革新及制作方式变化来看,它有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其依靠传统胶片为媒介,可看作实验影像的实验电影胶片时代;第二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电视繁荣及便携摄影机的普及,磁带成为主要媒介,可看作实验影像的磁带时代;第三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后,作品依赖于数字技术,在媒介的表现形式与创作手法、艺术观念的继承与变革上都有较大变化,可看作实验影像的数字时代。这一划分笔者通过媒介的变化,只谈相对并无绝对性,而实验影像的发展,各艺术流派及文化理念对其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其创作内容、手法、表现形式都极为宽泛,呈现出多元融合的泛艺术特征,鉴于此,笔者本文只梳理实验影像在技术媒介变化下的发展脉络。

1、胶片时代的实验电影阶段

二、三十年代,由于社会文化和艺术思潮的影响,实验电影在欧洲快速发展。此时期,电影理论家积极探讨电影本体问题,追问其艺术地位,大量借鉴其它艺术门类诸如戏剧、绘画等,并与之区别。诸多先锋艺术家有着不同主张的艺术流派相继出现,如先锋电影、印象主义电影、抽象电影、立体主义电影等,它们虽有不同艺术主张与创作偏向,但也有极相似的关联:即主张反对电影叙事,提倡以纯艺术、纯视觉方式制作电影,提出“形式电影”、“光的电影”、“视觉音乐”等概念。早期以默片为主,画面重要性使得它与绘画存在本质联系,众多艺术家从绘画领域引进如印象主义、抽象主义等艺术主张到创作中,其影像观更多是把静态画面转向动态画面,换言之,早期实验电影的表达是动态的美术。如法国立体主义电影代表人费尔南.莱热的实验电影《机械舞蹈》,由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形象构成,如帽子、白色圆圈、三角形、来回摆动的球体、棱镜分射出的光线等,画面被处理成立体主义绘画风格,讲求视觉性和节奏感。30年代,电影中心渐由欧洲转向好莱坞,叙事成为了主流模式,相应建立起更符合叙事的视听语言系统,实验电影转向学院派和先锋派。直到四、五十年代,却在美国快速发展,在继承欧洲实验电影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手法基础上,对影像叙事的可能性大胆探索,主要在视听形式、叙事方式和内容本身三方面。五十年代末,如亚当斯•西特尼首创出结构主义实验影片、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题材和技法上的大胆与先锋、实验电影大师斯坦•布拉奇治对影像叙事的谨慎及题材技法的先锋表达等,其影像被看作是“地下电影”,渐渐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美国“地下电影(undergroundfilm)”运动。此时,影像以胶片为传播媒介,通过不同艺术流派与创作观念的推广,其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艺术理念。

2、磁带时代的录像艺术阶段

录像艺术的起点一般被认为是1963年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使用索尼便携摄像机在出租车上拍摄的纽约第五大道街景及咖啡屋影像,他结合电视屏幕组合的装置艺术《光影教皇》,被看作是拉开了录像艺术的序幕。此时的作品,更多融合各类流行文化和先锋艺术观,如电子音乐、波普艺术、激浪艺术等都能在作品中找到相应形式,录像艺术成为一种新的表现情感和思想的媒介,其主题扩展到各类社会文化热门,它不仅关注视觉画面、技术、创作手法等传统实验内容,更把传播本身看作自身创作主题,关注传播的公共性、电视文化等问题,使得磁带时期的录像艺术表达上,更具有现场性、装置、行为和互动的特征。60年代到90年代,磁带技术和便携摄像机的普及,影像艺术创作一方面因制作方便简单走向个人化、私密性,另一方面它也突破了传统实验电影的表现,关注传播本身,在艺术表达上与装置、行为等艺术紧密结合,注重传播者、传播媒介与观者间关系的探索。

3、数字时代的新媒体艺术阶段

90年代互联网的崛起,影像艺术进入了数字时代,它与装置、互动技术、网络技术、剧场和音乐演出广泛结合,成为受时代追捧的新媒体艺术,其制作媒介依托数字技术,美学理念延续和继承了各时期美学观念,更继承了影像的前卫实验和先锋精神。新时期艺术家是科技产物的获利者,通过互联网、CG等先进设备与平台超越了传统影像的表现,虚拟影像的强视觉冲击,更多展现了影像艺术与先进技术的结合。可说,新媒体艺术已模糊了传统和现代艺术媒介的界限,成为了艺术发展的先锋,更因其媒介特性使其表现上兼具综合、互动、扩展的特征。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新媒体影像技术,结合投影和三维技术,以动态影像展现了《清明上河图》。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在不断的挖掘影像视觉表达的可能性,不断凸现商业和艺术价值。

三、实验影像与电影艺术的关系及影响

实验影像的媒介从胶片、磁带、数字技术发展到从实验电影、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它作为艺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思路转变:即从美术与电影的创作、完全独立存在的现场装置艺术、与所有艺术门类跨界融合的综合艺术,它的发展和形式内容不断变革,就如同探险途中走在最前面的探索者,其宗旨在于求新、求变、求怪;反传统、反理性、反文化,试图建立一个打破传统束缚的体系,总是带来新艺术样式和创作思潮,笔者认为这也许是它存在的意义所在,它不需要像主流电影更偏向大众娱乐性,反而注重艺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创作技法和内容上的大胆革新,给电影艺术带来更多影响与变化。

1、制作观念与创作的影响

实验影像前卫先锋的理念给电影制作带来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它使电影语言向多元化演变,如拼贴、组接、解构等手法在电影叙事中常被运用,如影片《弗里达》,导演大量采用人物动态表演结合静态图片拼贴方式;另一方面,它使电影向边缘扩展,如真人结合数字动画、多屏分割等手段在电影中也是常被运用。

2、视听风格与技巧的影响

实验影像的视听风格、影像技巧一向大胆,如光影、时空、叙事结构的探索,这对电影艺术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90年代曾一度风迷于形式表达,诸如《罗拉快跑》、《低俗小说》、《暴雨将至》等片子采用复杂叙事结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其实早在四十年代,美国实验电影人玛雅•黛伦的《午后迷惘》,最早开始采用此类复杂叙事,主要展现一个女人在午睡时的五次经历同一事件,这与90年代的多线索复杂叙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3、观看与传播形式的影响

实验影像对电影的观看传播也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它使电影的观看播放方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电影的传统观看播放是观众聚集影院,而如今可随时在PC端、手机、电视、移动屏幕上观看,且它更为便捷随意。另一方面,它使电影的观看播放从传统的单向走向互动,电影的发展也更偏向不断满足观众的个人体验需求,从而催生互动电影的研发。

四、结语

实验影像不仅技术、设备、工艺方面进行革新,其对影像题材、主题内容、视听风格、音响等方面也先锋性运用,如今大量广告、MV及电影广泛吸收其创作观念与表现技巧。实验影像与电影区别在于,主流电影以故事叙事为主,传导观念或理念为第二目标;而实验影像则以情绪和理念先行,叙事只是辅助手段,甚至是反对叙事。尽管如此,实验影像和主流电影艺术是相互影响,二者有着共性特征,又有着差异性。

作者:李龙莲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实验影像发展重在对“本体”问题的研究——刘旭光访谈》,张敏捷,《ART概》2009年12月刊

第5篇:电影艺术范文

电影折射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与伦理观。当下,人们越来越依赖感性形象,“电影艺术家仍然忠实于美学的原始意味和主题。用运行于时间中的光影,他们把视觉所得转化成电影艺术———不仅仅是被看的艺术,而是看的艺术。”全球化时代,电影在艺术层面的审美与启悟功能,在思想层面上的教育与励志功能,在商业层面上的消遣与娱乐功能等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电影文化研究内涵与其他文化构成一样,包括文化主体、文化本体和文化客体,其主体就是与电影有关的人———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电影文化本体是电影作品本身,电影文化客体就是传播的方法与途径及接受者的接受效果。在后殖民语境中,第三世界国家本土文化策略即为地区性审美文化建构,“超越边界和移居的典型剥夺感和兴奋感成为后殖民地时代艺术的主题”其目的就是要打破媒体统一的文化格局,挣脱媒介把世界拴在一起的绳索。

国内电影文化研究综述国内电影文化理论包括大陆、台湾与香港的电影美学、艺术与技术评介、中外优秀影片评析、电影的历史描述与文化传播研究等。

(一)初始阶段(1960-1979):政治与文化的变奏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开始出版电影研究专著,张雨田《中国电影事业论》(1968)与刘一民《中国电影前途的探讨》(1969)政治性较强,侧重于电影法、电影政策与电影事业建设及发展前途方面。中国大陆电影文化理论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西方电影理论被大量引入,对中国电影理论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正是借助于巴赞、克拉考尔的理论,中国电影界形成以第四代导演为代表的纪实浪潮,创作一大批“散文化”和“生活流”探索之作主要有《如意》、《沙鸥》、《青春祭》、《乡音》、《邻居》、《野山》,标志着中国电影开始丢掉戏剧的“拐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二)发展阶段(1980-1999):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织20世纪80-90年代,电影文化研究专著主要有李幼燕《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1986)论述电影语言、电影表现与现实、电影叙事学、现代派与先锋派电影理论与实践等。1988年,陈飞宝编《台湾电影史话》审视台湾电影与社会框架之间的互动关系。1989年,罗慧生《现代电影美学论集》将电影美学分为纪实性与分解性,研究电影的样式、思潮与哲理。1990年,胡安仁《电影美学》从电影的艺术审美本质、本体或非本体审美元素、审美形态、审美心理及思维等方面研究电影艺术的感性审美现象。

1991年,姚晓蒙《电影美学》论述苏联蒙太奇学派、电影心理学、巴赞理论、电影符号学、电影叙事学、电影中的意识形态及中国电影理论等。1995年,孙沛然《影视文化导论》从审美文化、现代意识、西方电影与中国影视等方面建构学科体系。1998年,孟涛《银色的梦:电影美学百年回眸》阐述了现代电影的美学要素。

(三)成熟阶段(2000-):多元文化理论的对话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逐步与世界接轨,转向后现代、后殖民、全球化理论,研究成果丰硕。2000年,胡克等主编《中国电影美学》、《当代电影理论文选》文化分析美国想象与市民喜剧、文明与文明的野蛮、认同危机与东方主义、历史虚构与民族想象等。还有张卫等主编《当代电影美学文选》、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颜纯钧主编《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等中外电影对比研究著作。2004年,黄文达《外国电影发展史》、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2005年,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胡星亮《西方电影理论史纲》、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应宇力《女性电影史纲》相继出版等。

2006年,彭玲《影视心理学》、叶永胜,张公善编著《电影:理论与鉴赏》等介绍民族文化、民族身份、心理学等研究视角。2007年,黄文英主编《2007台中学研讨会:电影文化篇论文集》涉及台语片受日本影片影响、客家文化、台中电影的未来等主题。2008年,黄琳编《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杨少伟《影像风景:电影文化要论》、秦喜清《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从不同角度阐释电影的文化内涵。

2010年,王海洲《香港电影研究城市、历史、身份》涉及观众学、民族性、本土化等理论问题。2011年,王志敏《电影美学形态研究》结合电影文本分析中外电影美学理论。[美]张英进主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剖析电影的民族主义、都市主义与泛欧洲主义等。2012年,徐志英主编《英语电影文化透视》透析东西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国内电影文化研究存在三方面问题:其一是集中在电影文本内容、改编理论及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电影方面,缺少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文化的关注,还没有独立的少数民族电影理论专著。其二是缺乏从电影文化学构建的角度对当代电影的总体梳理,当下,理论界已从多维视角观照当代电影创作实践,探讨其文化、政治、人类学、美学等学科价值与意义,但缺少生命美学、政治美学与生态文化研究视域。“第三个问题,依然与观众的期待视野有关,那就是必须处理对中国政治及其与电影的关系的认识。”

第6篇:电影艺术范文

[关键词] 电影;观众;互动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项目“新媒体艺术中互动艺术应用的研究”(项目编号:11B082)。

互动技术简称视频动作捕捉技术,通过先进的视频动作捕捉系统和成熟的三维引擎将传统的空间转换为新奇的互动空间的一种多媒体互动技术。视频动作捕捉技术通过高速动作捕捉系统捕捉并分析视频动作捕捉接收器处人的身体动作,利用成熟的三维引擎执行相应的指令从而实现实时互动。人只需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或手势,便可和虚拟人物进行互动,并改变视像和音乐的显示。

从互动技术的执行过程我们发现,其中虚拟人物、视像和音乐的显示,视频动作捕捉接收器处人,正好可以对应电影形象和音乐以及观众。因此有电影人提出,互动电影的本质,是一部真正由观众决定的电影,真正的互动电影,应该是在电影播放现场完成的,片方在拍摄电影时,需要准备多个结局,在放映终端上,还需要影院解决升级问题,即设计出带选择按钮的椅子,可以根据观众意愿切换的播放系统,那样将会由观众控制参与电影剧情发展。

虽然这种互动电影的概念是随互动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观念,究竟未来互动电影怎样发展还是变数,但在电影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早期电影还是新型电影,无论国内电影还是国外电影都可以看到电影与互动之间的关联。

一、电影与观众的沟通与互动

电影是脱胎于戏剧的艺术形式,但与电影相比,戏剧艺术有局限性,它没有办法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舞台上像演员的一只手这样的细节上,因为演员的手在舞台上只占整个舞台空间的万分之一,而电影可以通过特写镜头表达这样的细节,电影是与镜头相关的,可以把观众注意力控制在想要观众感知的任何情境。正因为电影的这种优势,电影艺术的视觉艺术部分是以电影画面为媒介,声音艺术部分以音响为媒介,在电影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最为关注电影作为视听结合的艺术,它的银幕形象、银幕空间,关注视觉艺术和声音艺术两部分的创作,关注电影创作的光与声,关注各种元素共同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并由此再现和表现生活。

除了关注电影的画面和声音的重要性,人们同样关注电影的画面和声音是需由观众的视与听所共同感受的艺术,关注观众感受的重要性。原本电影与戏剧一样,都要面对观众并且要吸引观众注意力,电影和戏剧艺术目标都要吸引观众,[1]但是,戏剧是现场的演出存在与观众间较为近距离的联系,存在现场互动,而电影是机器设备生产出来后再放映给观众,因此电影不存在演出现场的互动,但电影作为和戏剧一样的表演艺术,它的对象是观众,因此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是电影自身的需要。但其实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技术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更多关注电影的故事情节——如《魂断蓝桥》《鸳梦重温》那样的经典故事;电影的画面——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唯美画面;电影明星——如《将爱情进行到底》《梅兰芳》注重片中用明星出演,而几乎忽视角色的演出是否给观众真情实感;电影音乐——如《卡萨布兰卡》《人鬼情未了》的经典音乐;甚至电影服装——如张曼玉主演电影《花样年华》、张瑜主演《庐山恋》等影片对服装的注重;尤其随着商业化的发展,电影依靠大场面大制作支撑票房,如《天地大冲撞》《地心历险记》这类影片,而忽视了电影与观众内在的互动关系。

电影与观众的互动关系是内在的,不容忽视,必然在影片中表现出来,如电影《双食记》的男主角在自杀前,他的脸放得很大,面对观众,眼里流露出既痛苦又即将解脱的神情,似乎在向观众寻求帮助,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作为电影这种视听艺术,这部分影片情节处理,正是该片在视觉艺术上通过画面,与观众建立的互动关系。在电影中听觉艺术部分,同样与观众存在互动关系,影视艺术与听觉艺术相关部分包括语言、音响、音乐三个部分,语言包括对白、旁白和独白。[2]旁白的概念是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第一人称自述或第三人称的评论和解说,用于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背景等,让观众的欣赏有一个思想准备,以引起某种悬念或对剧情作议论和点评。独白主要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动机。包括(1)以自我为交流对象的独白,即人物的“自言自语”;(2)用演讲、答辩、祈祷等形式与其他对象交流的大段述说;(3)用别人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心态,是内心独白的变奏。1950年出品的美国影片《日落大道》是一部黑白电影,其中男主人公的旁白和独白贯穿整部电影,男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对观众讲述他自己的生活,包括刚出场时如何艰辛,在日落大道的发财经历到死亡的过程,完全体现了电影通过声音与观众的互动关系。

第7篇:电影艺术范文

 

自上世纪30年代起各国即相继成立国家电影资料馆,专责电影艺术档案的搜集、整理和保存。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会议又通过“关于保护与保存活动影像”的提案,认定电影具有教育、文化、艺术、科学及历史价值,已形成一国文化传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地区电影文化资源丰富,但自台湾电影诞生以来,由于缺少专门机构负责搜集、整理、保存电影艺术档案,不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拷贝皆已毁损或遗失,即或上世纪50年代,乃至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拷贝皆因电影公司倒闭而流失。这种情况严重导致有关台湾电影史的研究困难。鉴于电影艺术档案流失以及电影资料乏人搜集整理,1979年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附设一电影图书馆。1989年,更名为电影资料馆。

 

台湾电影资料馆位于台北县树林市忠信街9号3楼及4楼的新加坡工业园区,楼面总面积约842平方米。藏品馆内置独立的制冷系统和气体式干燥及除酸器,以确保储藏库的恒温控制,整个藏品馆可常年保持恒温、干燥、无酸环境。资料馆还配有影片清洗室、影片检查室、录音室、翻拍室等影片整理工作室,设备配置有超音波影片清洁机(英国LIPSNERSMITH公司生产的CF7200型)、16及35mm倒片机、STEENBECK35mm剪辑机、双画面35mm看片机、有声数据转拷MD与TAPE、计算机等设备。完备科学的馆藏布局与设施为台湾电影资料馆电影艺术档案的收藏和电影艺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

 

依据保存状况,台湾电影资料馆馆藏资源保存的影片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画质清晰、状况良好者;第二类是影片有轻微酸化、轻微刮伤等轻微受损,但仍可以转拷为录像带或数字信息者;第三类是影片已旧、脏、锈或偏色,但仍可以转拷为录像带或数字信息者;第四类则是影片有油斑、油渍、严重刮伤、重霉等,但仍可以转拷为录像带或数字信息者;第五类则是影片已严重酸化、卷曲、硬化、变形,无法转拷者。经过30多年的积淀和历任馆长的努力,目前台湾电影资料馆馆藏资源丰富,其中包括华语影片14109部、外语影片2896部、电影光盘10928片、电影录像带计16136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台湾电影资料馆配置了有效、准确和崭新的电影数据检索系统。系统收录数据主要包括“:影片部分”收录1951—2002年间台湾出品影片资料;“文献部分”收录1949—2003年间台湾电影相关文献出版资料“;史料部分”收录1949—2006年间台湾电影相关新闻大事纪要;“新闻与纪录片数据库”收录1945—2000年间台湾新闻影片、纪录片片目数据,相关文献与访谈纪录等“;电影论述广场”收录台湾电影产业观察、影评文章;“影视产业智库”收录台湾电影影展相关统计、台湾电影、电视节目研究统计图表,台湾电影映演模式统计数据、欧盟影视政策研究等。为了向馆外读者提供资料馆的资源和服务,台湾电影数据库网站还提供互联网远程服务。

 

台湾电影资料馆还十分重视推动电影艺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迄今,台湾电影资料馆已在美国哈佛大学电影资料馆、加拿大国家电影资料馆、芬兰电影数据馆、巴西国家电影资料馆、墨西哥国家电影资料馆等22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30余次珍藏影片特展,并在法国电影资料馆、东京国际影展等场馆举办了“侯孝贤回顾展”“、宋存寿导演回顾展”“、20世纪90年代台湾纪录片回顾展”等活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电影的国际声名和影响。

 

台湾电影资料馆在电影艺术档案管理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严格遵循国际电影资料馆联会的办馆理念:即维护及保存电影文化遗产,台湾电影资料馆的职责范围包括:搜集、整理及保存电影资料;电影史料、电影理论的整理与研究;举办电影欣赏活动及电影教育;促进电影文化交流。

 

二、科学和谐的内部管理机制是资料馆运转协调的保障:台湾电影资料馆的组织架构由行政组、资料组、展览组和出版组构成,四组各有分工,密切合作

 

三、电影艺术普及是电影美学熏陶的重要途径:台湾电影资料馆定期举办不同专题的展览。以2009年12月份周末电影主题展为例,节目安排有“台语电影影片巡回展—戏梦五十”“、南方影展”“、台湾国际动画影展”等专场主题电影周。

第8篇:电影艺术范文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坐落在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现设有表演、编导、动画游戏、数字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14个专业,目前在校生2000余人。

作为国家文化部高等艺术教育的共建试点单位,学院坚持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办学宗旨,强调艺术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全面推行产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技能应用为主线,培养技能型艺术专业人才。学院凭借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培养更具市场适用性,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2012年、2013年、2014年,学院连续三年,在上海市众多高校就业率排行榜中名列前三。

学院积极发展与国内外知名高等艺术学府的联系与合作,多渠道为有意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打通“学历提升通道”。

国内: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知名高等学府,建立“专升本”合作,为艺术类学生学历提升指明方向。

国外:美国DIGIPEN理工学院、美国纽约电影学院、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等均是国际知名的高等艺术学府,学院积极打造“3+2”专升本、“3+3”专升硕的留学深造平台。

二、专业设置、招生人数与各专业收费标准

2015年学院自主招生计划220名,其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齐全的应届高中生15名,历届高中生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的应届高中生10名,三校生195名。

三、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与考试科目

1、自主招生报名、现场确认

报名时间:2015年2月11日--2月13日

报名网址:上海招考热线(shmeea.com.cn或shmeea.edu.cn)

现场确认时间:2015年3月6-7日9:00—16:00

2、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入学测试(文化、技能测试)

考试时间:2015年3月14日(周六)上午8:30

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3、专业考试及面试

考试时间:2015年3月13日(周五)。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考试地点: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浦东新区达尔文路188号)

4、各专业考试内容

2015年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自主招生 分专业考试内容

招生专业

专业考试科目

考试形式

1

影视表演

台词、形体或声乐、集体小品

面试

2

影视表演(模特表演)

形体、台步

面试

3

主持与播音

指定稿件朗读;命题说话

面试

4

编导(电影制作)

编导类综合常识;影视作品分析

笔试+面试

5

广播电视技术(摄像、剪辑技术)

6

人物形象设计(影视服装与化妆)

素描(女青年头像图片默写)

笔试+面试

7

影视动画

素描

 

 

笔试

8

电脑艺术设计(游戏美术设计)

9

艺术设计(CG绘画)

10

艺术设计(影视/舞台美术设计)

11

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

12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互动多媒体)

13

音乐表演(音乐演唱/多媒体音乐制作/音乐教育)

乐理;视唱练耳;个人才艺展示

面试

14

舞蹈表演(中国舞/国标舞)

舞蹈基本功测试;个人舞蹈作品展示

面试

15

新闻采编与制作

统一素质技能测试;面试

笔试+面试

16

公共事务管理(文化艺术管理)

统一素质技能测试;面试

笔试+面试

四、免试条件

1、以下考生可免当年的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的文化及专业测试,通过学校组织的面试即可录取(免试录取数不超过招生计划的50%):

1)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或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中级或以上证书,且填报的第一专业与获得的证书对口者;

2015年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自主招生 分专业免试对应证书

招生专业

专业免试对应的证书(其中之一即可)

主持与播音

礼仪主持人(四级)及以上

编导(电影制作)

1、摄影师(四级)及以上

2、剪辑师(四级)及以上

3、数码影像技术人员(四级)及以上

4、数字视频合成师(四级)及以上

广播电视技术(摄像、剪辑技术)

人物形象设计(影视服装与化妆)

1、化妆师(四级)及以上

2、服装制版师(四级)及以上

3、美容师(四级)及以上

影视动画

1、漫画师(四级)及以上

2、游戏美术设计师(三级)

电脑艺术设计(游戏美术设计)

艺术设计(CG绘画)

艺术设计(影视/舞台美术设计)

1、灯光照明师(四级)及以上

2、舞台监督师(四级)及以上

3、广告设计师(四级)及以上

4、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四级)及以上

5、网页设计制作员(四级)及以上

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网页制作/互动多媒体)

公共事务管理(文化艺术管理)

1、秘书(中级)及以上

2)高中、中职阶段获得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或优秀团干部称号者;

3)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比赛个人二等奖以上者;

4)获得上海市奖学金一等奖或校级以上三好学生,并获得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中级证书者,且填报的第一专业与获得的证书对口者。(校级三好学生确认时需提供学校“三好学生”证书);

2、以下考生可免当年的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的专业测试,但须参加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的文化测试:

1)参加上海市2015年美术类统考,成绩在280分及以上,报考美术类专业者;

2)获得上海市级以上文化艺术类比赛二等奖及以上,或区级文化艺术类比赛一等奖。

五、录取办法

1、我院2014年自主招生专业含艺术类、普通文理类专业。凡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且不符合免试资格的考生,均需参加我院组织的专业校考。

2、录取办法:

艺术类专业(表演类、播音类、编导类、美术类、舞蹈类、音乐类)

1)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齐全的应届高中生

录取总分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门成绩折算分)*50% + 校考成绩*50%。

2)三校生、历届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的应届高中生

录取总分 = 自主招生统一入学测试成绩*50% + 校考成绩*50%。

普通文理类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公共事务管理)

1)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齐全的应届高中生

录取总分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门成绩折算分)*70% + (自主招生统一素质技能考试+校考成绩)/2*30%。

2)三校生、历届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的应届高中生

录取总分 = 自主招生统一入学测试成绩*70% + (自主招生统一素质技能考试+校考成绩)/2*30%。

退役士兵:单独组织考试,录取方式参照相关文件。

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满分为1000分(十门课程)。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等第与分数折算关系:A等=100分,B等=90分,C等=75分,D等=60分,F等=40分。自主招生统一入学测试成绩满分150分。校考成绩满分为100分。

3、一志愿录取,根据专业按考生录取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总分相同,按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4、二志愿、征求志愿填报我院的考生,在专业类别对口的情况下,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门成绩折算分)或自主招生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学院地址:上海浦东新区达尔文路188号(地铁2号线张江高科站南800米)

第9篇:电影艺术范文

首先,通过电影的画面,可以展现这个地域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民俗风情。如广西与《刘三姐》、云南与《阿诗玛》、江南与《苏州河》、东北与《红高粱》、西北与《黄土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与地域民俗在第一时间内就将观众导向所指的地域,能够将地域性最直观的感受瞬间带给观众,成为观众判断故事发生地域的第一要素。可见,这些自然风景和民俗风情就成为展现独特地域性必不可少的本土资源。但是,如果电影艺仅仅是呈现这个地域表层次的自然风景以及民俗风情,那么这个地区独特的地域性并没有真正得到呈现。例如最近热映的影片《无人区》,该片展示了新特的戈壁沙漠风光以及新疆的一些民居场景,甚至片中人物还操一口地道的新疆土话,但是该片并没有真正展示出新特的地域性。这部电影只是借新特的自然风光以及一些简单的民居场景来演绎一个在“非正常奇特环境”中人性博弈的故事而已。

在这部影片中,新疆的戈壁沙漠等只是一个假借虚构的“奇特环境”的虚壳,只是为了使演绎这个故事的环境似乎更可信而已。这部影片并没有挖掘出新疆这一地域独有的文化内涵。所以,《无人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独具新疆地域性的影片,新疆本地人看了也会感到陌生奇特的。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表现出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性,导演在创作中还必须挖掘出这个地域深层次的地域文化。所以说,在电影艺术中,展示电影的地域性不仅仅在于呈现表层次的自然地理环境,还在于展示孕育于这片地理地域之内的地域文化,这些更为深层次的地域性的展现与表层次的自然景观、地域民俗等共同构成了电影艺术展示出的迥异于他的地域性的本土元素。虽然自然景观、地域民俗与地域文化都是展示一个地域独特地域性的本土元素,但是,在电影艺术的“声画—视听视阈”下,展现这些元素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如果说我们通过影像去欣赏某地域的自然景观,这种自然景观带给人的标志与差异性是直白的,显而易见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自然景观中可能包含的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地域差异。那么在按照导演意图融入故事情节的自然景观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往往需要更多的经验才能够正确地领会感受。”所以说只有体会到导演在电影中展示的地域文化,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电影的地域性。“在电影作品中,真实的地域文化能够超越地域的限制,在更为广泛的空间中达成地域形象的标签化效果。”所以,挖掘出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是电影艺术展现地域性更为重要、更为深刻的环节。那么,如何去挖掘这个地域的地域文化呢?

二、电影艺术表现地域文化的方式

地域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结合的结果,“地域特色是人性和自然结合的成果,人类的一切活动和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打上了地域的烙印,认识和发掘地域特色对于认识人生和艺术都是非常有益的”⑦。所以,导演要展现这个地域的地域文化就是通过电影的镜像语言,立足于“人与自然结合”中折射出的“人性”的展示,也就是要挖掘出这一地域“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念、人生哲学、民族心理、美学取向、文化传承等生命智慧层的信息。在电影艺术的“声画视听视阈”下,导演竭力将这一地域生命智慧层的信息缝合进表层次感性形态的“本土元素”———自然地域与民俗事象之中,通过声画手段对这一地域人民生活情态的呈现,运用多种电影化表现技巧挖掘出这一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电影艺术通过一个地域独特的“本土元素”来展示这个地域的地域性,这些本土元素在电影叙事过程中承担着一定的话语叙述功能。

导演在创作中充分挖掘出这些“本土元素”的文化内蕴,以“声画—视听思维”的方式完成其对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影像阐释。正如二人转的诙谐、信天游的高亢、昆曲的柔婉等,都是从内在骨子里透射出来独特的地域性。电影艺术要从骨子里展现这个地域独特的地域特色,必须充分利用电影艺术独特的“声画”手段,运用真正的“视听思维”方式才能够真切呈现出来。诸如《黄土地》通过影像化的手法将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与奔腾不息的滚滚黄河水那静态与动态的情态隐喻性地激情展示,既揭示了黄土地贫瘠的深厚,又展示了滚滚黄河暗含的博大的力量,同时揭示了黄土地与黄河水对劳动人民深厚的养育之恩以及人们与黄土地和黄河水的相依关系。另外,黄河水与黄土地又被赋予深刻的象征性,成为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展示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劳动人民独特的民族性。此外,那高亢粗犷质朴的信天游,又彰显了中华儿女独特的生存信念和朴实的人生情怀。由此可见,只有真正运用电影艺术“视听思维”的方式,充分利用电影“声画”效果,才能真正完成导演对这个电影独特地域性的阐释。所以,在电影艺术中,为了呈现这一地域深刻丰富的地域文化,影片中的“声”“画”呈现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就是富有深意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电影深化主题、刻画人物、完成导演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也是电影真正做到“从世俗走向神话”的资源。如在新疆本土电影《鲜花》中,导演极力展现了新疆哈萨克草原的自然美景:绿色而连绵起伏的草原鲜花朵朵,苍翠的山岭白雪皑皑,白雪覆盖的苍茫大地一望无际,在皑皑雪原上矗立的阿吾勒、流淌着潺潺溪流的小溪……这些优美的画面令人如痴如醉,美不胜收。此外,《鲜花》在创作中影片还极力展示了哈萨克民俗,努力打造出一部民俗风情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