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沟通技能范文

沟通技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沟通技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沟通技能

第1篇:沟通技能范文

[关键词]审计专业;沟通技巧;语言能力;理论实践

一、审计专业学生职业沟通能力薄弱的成因

(一)应试教育机械学习方式是沟通能力薄弱的普遍原因

“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导致当代大学生缺乏基本职业沟通能力的根本原因。从小孩子们就是在强压下被迫学习,本着为孩子好的初衷,父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并一直在灌输上了大学就不会管你的思想,导致孩子们在大学中充分的释放自己,除去一些主动学习并有明确目标的大学生外,大多数的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调查显示,部分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以上,而公共课达到了50%以上。考试全靠临时抱佛脚,能做到不挂科就实属万幸。职业的沟通能力,与大学生自身有重要的联系。专业课的出勤率都无法保证,知识储存的时间不足,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过硬,那么职业沟通技能当然也无法保证。

(二)陈旧的专业教学设计导致审计专业学生职业沟通能力更加弱化

1.教学设计

采用因果设计使学生只能机械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一言堂灌输下来,学生只要带着耳朵听就行,没有丝毫的主动性,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接收程度。如果专业课再抽象些,那就可想而知了。因为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调动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也就懒得动脑子想问题,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对于听不进课的学生,往往是老师上面讲,学生思想开小差,胆大的学生更干脆,你讲你的,我玩儿我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缺乏职业能力的传授导致学生丧失自我独立

没有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试图解决思考的问题,没有工作导向的相应引导,也就发现不了职业能力的刚性需求,从而失去了相应的职业判断,就更谈不上独立思考。这就是职业能力传授的欠缺。通过教学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发现职业能力所在,才能学习并提高职业能力,适应市场需求,完成职场工作的零过渡。

二、审计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俗话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国。”成功的审计人员,必须拥有非凡的沟通能力。若想要在职场中获得成就,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口才,就必须将沟通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许多用人单位也表示,大学里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当代大学生如何与社会沟通融入社会也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新浪教育也曾发表“大学生成职场菜鸟:不会使用打印机也不会聊天”此类文章。由此可见,为什么说沟通能力培养是最必不可少的。在审计过程中,专业技能必定托付语言沟通来体现。若想获得审计成功,那么沟通能力一定是一把不可或缺的利器。

三、审计专业学生入职沟通技能的重建

(一)审计专业学生应具有专业理论课程以外的知识能力

1.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人人都应该懂一点心理学。作为审计专业学生更是如此。在审计过程中与被审单位方面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能做到不使被审计单位本能地排斥,并配合审计工作的完成是审计职业技能与情商的充分体现。心理学可以使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人员的神情与动作话语连贯性方面得到一些关键真实性信息。

2.掌握口才学方面的知识口才学,《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为:名词,说话的才能。有口才的人说话具有“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等特征。有学者将口才更加明确的定义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表达主体运用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的口语表达策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口语表达的艺术和技巧。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口才学的应用也逐渐得到重视。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口才需要专业训练,专业的术语与标准的普通话会为你的沟通加分不少。

3.有一定逻辑学方面的知识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逻辑学的基本理论是其他学科普遍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审计行为中,缜密的逻辑思维是非常必要的。逻辑学的作用包括认知工具、表达工具、说服工具、分析工具。逻辑思维的运用能够轻易地发现被审计人员话语中的差错纰漏。

(二)审计工作需要培养沟通技能

1.要积极营造融洽的对话环境和氛围善于听取对方意见。智慧的沟通情况,在双方意见不一致时,一定要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理性的看待问题并给出个人意见。切记,不能以监督者自居,压制别人,强词夺理。

2.尽可能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在谈话过程中,尽可能的提出引导性问题。而不是要提出需要回答“是”与“不是”判断性问题。在提问时,多运用“请谈谈”“你觉得呢?”“你怎么看?”等语句。切勿使用“是不是?”“对不对?”等语句。简单的判断性问题很容易导致谈话的不流畅与气氛的尴尬,不利于审计人员的层层追问,全方面了解被审内容。

3.提出应通俗易懂的问题审计人员在提出问题时,应根据被审计单位人员的具体情况,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易过于专业与生硬。这样将尽可能的避免对方理解的误差,增强询问的效果。

(三)审计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理论与实践本就存在着辩证关系。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而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在审计当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可以说审计理论的产生源于审计实务的需求。在审计行为中,我们不能只重视单一的专业理论,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四)审计执业中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

1.做好计划。预计整体工作量,评价工作要点和需要的资料,确保自己与团队明白如何正确完成工作,评估并跟踪完工进度。做计划可以知道一共要做多少事情,知道每件事情大概要怎么做,知道大概还需要多少时间,然后,每天修正。正如雷军所说:“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弥补战略上的偷懒。”

2.事前要估计项目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有些东西不懂确实可以通过上网查,看模板等方式自己摸索出来,但效率很低。这个时候,一定要积极主动去请教同事或者上级,这样才能保证及时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3.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与礼节审计人员一定要注重仪容仪表,即便是刚入职的新人也代表着单位形象,一般来说你穿的西装革履和穿着普通休闲服装,对方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另外,一定要讲究礼节,如,进门前敲门,进出电梯让领导和女士先行,吃饭时主动帮忙端茶倒水等等。

4.注重完善其他方面的各项技能学好Excel,不断更新财经法规知识。推荐中华会计网,里面财经法规知识很多并且很新。看看前辈们的底稿,多读几遍,一点点知识也就积累了下来。可以学一些看似偏门,但关键时刻有大用处的技能。

5.养成归档整理、备份的习惯资料整理的井井有条,不仅自己查阅使用方便,分享时也方便。备份建议使用安全性较好的云盘,使用U盘时也应该设好密码,并且防止丢失。整理备份一般只需要十分钟即可,所以养成每天按时进行的习惯。遵守规定保证资料的保密性,项目结束、交接或者离职,都应该把涉及企业内部信息删除。

6.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审计人员又被称为“审计民工”,工作强度很大,身体素质必须要好,少抽烟喝酒,养成多运动,有时间就多休息的习惯。

7.保持守时守点的自律习惯作为审计人员,一定会经常有出差。出差时搭或飞机时要提前预留时间,跟同事、客户约好见面时间的话最好提前十到十五分钟到达。迟到几分钟可能不影响你的工作效率,但是很有可能让你的客户和同事产生你做事不严谨的印象。一些大公司的财务和高管也很忙,不守时到达时他们可能就出去了,确实会对工作进度有影响。

(五)培养审计沟通实践中应有的技巧

1.学会察言观色察言观色一词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而释义为: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和脸色。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曾有这样一个案例:因为审计人员是个新人,对于业务不太了解,在沟通中专业性受到怀疑,对面的海龟博士直接就问:“你们有没有接受培训?”而审计新人并没有听出话中含义,直接回答:最近收入不好,没钱搞培训。然后对方就叫他走人了,下午主管经理就告知他被客户投诉,让他去道歉,并且不要顶撞客户。这样一个案例给我们的经验就是:在审计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看到客户的形色动作,在微妙的表情中,观察到客户心理活动。这样才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吃大亏。

2.学会主动沟通由于审计与被审计双方的微妙关系,被审计单位大多是不愿意与审计人员做沟通的。很多被审计单位都认为审计人员只会找毛病查问题,只知道审计的监督职能但是却忘记了审计的服务职能。审计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与被审计单位做沟通,主动地去协调处理审计与被审计对象的关系。

3.学会善听善问沟通是双方的,在审计沟通过程中,既要倾听又要询问。倾听为了搜集证据,在话语中寻找问题,由浅入深,刨根问底,直到可以获得有效的信息。

第2篇:沟通技能范文

MaYan,ChenBuX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BeijingTian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

Abstract: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the critical and basic component of human relations. Recently, this relationship is very stressful. So enriching doctors’ communicational relationship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Compared with other doctors, housemen are lack of this skill. This paper offer a view on how to improve housemen’s communicational relationship.

Key word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housemantraining

摘要: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人际关系。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沟通技能的培养对实习生的临床工作及营造和谐医患关系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实习医生缺乏医患沟通技能的问题,文章提出需要学校、医院、带教老师及医学生自己多方面的努力,遵循科学的途径,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提高。

关键词:医患沟通 实习医生 培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日益重视自己的就医权利,同时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知从何时开始,医患间的关系变得日趋紧张,矛盾突出,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加重了医疗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形象。从目前情况分析,有相当一部分的医患问题和医疗纠纷是因为医患之间沟通的缺乏或不恰当而引发的。但在临床教学中往往更注重对实习医生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恰恰忽视了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使得医学生在进入医院后比较容易发生医疗纠纷。沟通技能的培养不仅是一种充分掌握病人心理以形成良好医患关系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是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人员在医学实践中能够建设性合作的基础。实习医生刚刚进入临床常常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和应对策略,因此,探索加强医患沟通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1]

1 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1.1 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现代医学模式起源与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转变,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性出发去认识、治疗病人。这种模式强调关心病人,关注社会,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共同提高。这种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培养尽快融入社会,能适应患者需求,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医学毕业生,就要求加强医学生和谐医患关系意识培养。[2]

1.2 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谐医患关系建设的需要。

在现代医疗服务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 既代表了广大患者的利益,又代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愿和利益。诊断的前提是对患者疾病起因、发展过程的了解,病史采集就是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质量,决定了病史采集的可靠程度和检查的针对性,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决定了疾病诊断的正确与否。[3]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更好更多地采集疾患信息,了解患者目前的主要问题,心理状况,减少对各种辅助检查的依赖性,及时明确诊断,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既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更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1.3 是当今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

一名合格的医生除了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之外,还要较高的人文素养,其中沟通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的《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传统的医学教育往往只重视临床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医患沟通能力的教育。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医生,除具备精湛的医术外,同时应不断提高医患沟通方面的综合素质。当前,医患沟通技能已作为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的一部分,医患沟通技能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涉及临床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一门科学。因此,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应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4]

2 培养实习医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方法和途径

2.1 加设医患沟通相关课程,加大学习力度。

西方医学院校历来非常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他们通过开设医患沟通系列课程,向医学生传授有关的医患沟通的知识和技能。在很多国家,医患沟通是医生必备的临床技能之一,也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许多学校都开设了“医患沟通的艺术”、“医生与病人相处的能力”及“情商教育”等课程。而我国的医学院校中仅有个别院校开设了医患沟通的相关课程,大多数医学院校只是在“临床技能”中讲授“问诊技巧”时,或在一些导论性课程中,略有涉及与病人沟通技能的教学,讲授的内容非常有限。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发展的需求,新的模式要求医生有更高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医患沟通。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医患关系的内涵,并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真正做到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关心民众疾苦,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医乃仁术的本质,构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因此,将人文课程纳入整个医学教育学科体系之中,适当增加一些人文医学学科课程,如医患沟通学等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2.2 强化法律意识,重视岗前培训。

医患关系不仅涉及伦理、道德,而且是一种合同及法律关系。作为实习生在上岗前不仅要熟悉临床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对基本的医疗法律和规章制度进行系统的学习。因此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医疗法律和医疗纠纷防范等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帮助实习医生充分认识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势,牢固树立依法行医意识,懂得尊重患者知情权、选择权的重要性。学习沟通知识,掌握沟通技巧,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避免或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3 注重临床带教,耐心指导,提升学员沟通能力

医学生的培养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训练,根据目前的临床教学实践表明,临床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会对医学生的知识见解、治学态度起到直接且深远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相关知识的传授,时刻重视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应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注意表率作用,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注意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研究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并关注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有效沟通。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医学生认为既往接受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方式为临床带教。优秀的带教老师必然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5]临床教师在指导医学生学习时,其敬业精神、与患者良好的沟通态度会自然而然地传授给医学生,这种示范作用对医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医学生刚进入临床时,往往会因为环境不熟悉,流程不清楚,面对病人时往往缩手缩脚,普遍信心不足,怕说错话、做错事,有些医学生甚至尽量避免跟病人接触。这既影响他们的实习,又影响医疗质量,甚至埋下医疗纠纷的隐患。因此带教老师要消除医学生的心理障碍,必须让他们树立信心。一方面要给予实习医生足够的尊重,对他们的良好表现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使得他们敢于并且乐于与病人交流;另一方面当他们出现差错时,带教老师尽量避免当着病人的面指出医学生的错误,应该对出现的问题仔细地分析原因,引导他们制定解决的办法,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要鼓励学生多接触病人,在与病人交流中不断提高与病人沟通的能力。

我院是一所以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每天有大量的全国各地的神经内外科患者怀抱着希望慕名前来就诊。复杂的病情,众多的患者,殷切的希望与相对较少的医疗资源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在我院急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场景:一名脑出血的患者坐着救护车从外地赶到我院来就诊。危重的患者,焦急的家属,在短时间内对于患者的医治是重要的,但如何能够取得家属的认可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心内科的医生,急性心肌梗死是一个常见的疾病。急重症的病情,高发的猝死概率,需要医生在短时间内告知并使患者及家属理解病情的危重,同时,还要与其沟通交流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向。目前,国家正在进行医疗体制的改革,在逐步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医疗价值。我院已经开始贯彻实施国家关于医药分开的医疗模式。随着医事服务费的提高,患者对于就医质量的要求就会随之增加。故而,对于一名临床医生来说,不仅要具备优秀的专业技术能力,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更是尤为重要的。

总之,医患沟通与交流是医学生所必需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良好的交流沟通可以起到缓解医患关系,增加医患间的信任的作用,它与医疗专业技术的学习一样重要, 二者不可偏废。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负责的工作,需要学校、医院、带教老师及医学生自己多方面的努力,遵循科学的途径,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提高。只有训练出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医学生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参考文献:

[1]李慧,邹大进,徐晓璐.浅谈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9,8(11).

[2]李正关.医学生和谐医患关系意识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0):700-701,712

[3]陈世荣.临床带教中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8,7(5):507-508.

[4]孔宪炳.外科实习教学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67-771.

[5]潘永惠,赵庆杰,李芳,等.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4):74-76.

第3篇:沟通技能范文

一、充分认识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何谓医患关系

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是医患关系,具体的来讲就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治关系。而着名的医史学家西格里斯精辟地阐明了“每一个医学行为始终涉及两类两事人:医生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更加扩充了医患者关系这一本制的概念,“医”已由单纯医治关系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者扩展为与其相关的社会关系,它既包括病人、病人的家属,又包括病人家属以外的监护人。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技术和非医疗技术这两大关系组成了医患关系。而在求医过程中医务人员与患者的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往往对医疗效果有着无形的作用,从而被称之为非医疗技术关系。医生和病人拥有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平等与合作的关系,这才能进行正常有序的医疗活动。

(二)国外对培养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情况

1987年英国医学会在医生资格的考试内容里添加了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1]。1993年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提出:“21世纪所期望的医师应该是交流的专家,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专家,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卫生小组的管理者,社会的支持者和初级保健的提供者。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五星级的医生(five star)应该是保健提供者、交际家、决策者、健康教育家、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世界医学峰会也对医师提出了应具备交际能力的要求”[2]。通过对国外医学教育的研究证实了,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对临床医学生与病人沟通能力的培养,而有效的医患沟通能明显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三)目前国内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现状。

在我国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医疗侵权使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提出,一种新的医患关系在逐步确立。改变了以往高等医学教育对临床医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视了医患沟通能力与服务理念的培养。当前的临床情况是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让部分临床医学生因缺乏与病人沟通的心理准备而无所适从;临床医学生在与病人交谈中常表现出胆怯、拘谨、紧张等情绪状态,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从而不能准确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和需求,又加上在医患沟通的技巧上缺乏相应的策略,造成了医患沟通不流畅,易发生非医疗性的医患纠纷。不良的医患关系不仅影响了临床医学生的实习效果,而且还损害了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开设多样化课程加强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一)目前国内外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模式

在西方医学院校中对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悠久的历史。开设了医患沟通的专业课程。“如在英国的许多医学院校有医患沟通、医生与病人相处的能力及如何告诉病人坏消息、情商教育等课程。在美国的医学院校普遍开设了与病人沟通、病人、医患沟通的艺术等课程”[3]。

当前,我国无论是校内的医学教育还是工作后的医学继续教育,其中涉到及医患沟通的内容非常有限,不仅重点不突出学时少,而且涉及的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只能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使得临床医学生对医患沟通方面的知识与技巧掌握不足,没有真正做到对临床医学生严格、系统、科学的培训,这是医学教育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所以医患沟通的培养必须要融入到医学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在原有的教学计划中增设相关医患沟通技能的课程。

(二)增设相关的基础课程或增加相关课程的内容

1、医学伦理学

古人云:“医者父母心”,这是人类社会对医生医德的一个永恒的要求。在临床医学生中应开展社会主义的爱心教育、良心教育、生命价值理论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金钱观,增强临床医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奠定良好的医疗品德基础。

2、医学法律法规

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生法律知识教育普遍滞后于专业知识教育,出现了临床医学生法律意识淡漠的现状,我们要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 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学生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防范医疗纠纷意识,避免纠纷的措施,使学生不仅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的知识。

3、医学心理学

在面对病人及其家属进一步询问时,往往由于临床医学的畏惧情绪,容易出现怕说错话、做错事、不信任、被轻视等心理问题。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开展临床医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职业教育工作。因此在医学心理学的内容中要涉及医患沟通的心理学知识、原理、技能、心理疏导等理论课程建设。从而加强临床医学生自信心,增强社会人文素质培养。

(三)开设形式多样的临床带教

临床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计划。在临床带教中,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的传授,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很强的示范效果,是其他教育方式所难以企及的。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研究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使学生在沟通中能够重视非语言性的信号,能够得到更准确的信息,最终达到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

首先,开设临床医学生实习前的岗前培训,进行医德医风、文明服务、医疗制度、技术操作规范等医疗安全教育。使学生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医疗法制观念,达到认识和规范上的统一。尽快适应临床上的工作与学习。

其次,定期举办对临床相关的“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训”的专题报告和讲座,在查房时带教老师可根据本科室的专业特点,主动将可能会产生的医患沟通问题,让实习学生利用设置好的技巧去与患者沟通,查房完毕后给予点评并及时总结。

最后,可以通过讲座示范的方式,邀请医院的专家及领导,针对典型的医患纠纷案例进行专题讲解。其中包括医患沟通的技巧、医疗法律和医疗纠纷防范等,帮助临床医学生认清当前的医疗形势,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意识,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依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来开展形式多样的临床活动。并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学校和医院的资源,开展辩论赛、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

三、完善教学中的考核机制

第4篇:沟通技能范文

关键词:沟通技能;项目经理;提升策略

沟通是指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在商业高速运行的今天,对于企业中的我们,学会如何及时、准确、高效的与人沟通、表达自己、了解他人,已经是上班族的必修课之一了。

国内电信运营商即使上市多年,仍然由于特殊的起源及企业架构,企业内部的运作依然国企氛围浓烈,而且长期的甲方垄断地位,导致企业对员工个人沟通的技巧培养不足,甚至缺少必须的习惯传承及分享。企业的员工可能会适应企业本身的沟通模式,但是,一旦面对陌生客户或者突况,沟通能力的不足马上暴露无遗。这一点,在电信运营商的项目经理身上表现最为突出。

电信运营商每天都发生大量的项目,由于项目本身就是一项临时性的工作,所以项目关系人相互未必熟悉、甚至会非常陌生,这必然导致各种沟通问题,进而对项目产生的各种负面因素。企业的现状是:因为项目经理沟通技能的不足,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甚至项目失败的例子时有发生。所以,积极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甚至成为左右项目进展的决定性因素。

电信运营商的项目经理沟通技能不足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笔者认为是企业与个人两大方面。本文将从这两方面,重点分析造成项目经理沟通技能不足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一、企业方面原因及提升策略建议

1、企业原因

第一,企业本身国企气氛浓烈,形成了特定的沟通风格,企业里的管理者传统的管理思想很强烈(官本位),成为有效沟通的障碍。主要表现为管理者自我为中心与等级观念强烈。

第二,企业缺乏重视、缺少对沟通技能的专项培训。企业的现状是非常注重对技术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训,而忽略管理技能的培训。尤其是对于临时性的项目,企业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是项目的成败,而不愿意过多关注具体影响项目的软性因素。

第三,企业现行使用的大多数是"老师傅带新人"制度,即一个本岗位的资深老员工通过言传身教来向本岗位的新人传递经验。但是,由于同岗位员工存在的竞争关系,必然导致这种制度的不可行,甚至出现反效果。所以,即使是资深项目经理"带"出来的新任项目经理,在独立承担项目的时候,也时常表现得手足无措,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想边总结,往往形成是各种各样的做事风格,缺乏必要的企业沉淀与总结。经过观察,电信运营商的新任项目经理需要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得对项目应付自如,这必然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率的降低与客户服务的不足。

第四,项目经理通常是由技术专家兼任或者技术员晋升而来,直接学习管理专业的专业人员很少,所以,电信运营商的项目经理通常是一个优秀的技术专家,但却通常不是合格的项目经理。

第五,奖惩制度不明确,项目经理主观能动性低。由于电信运营商对项目经理的激励措施不足,惩罚力度不够,导致做好做差一个样,大锅饭的现象严重。项目经理也因此表现得主观能动性低,主动做好沟通工作的意愿不高。

第六,地域与文化差异。电信运营商作为重要国企,面向全国招聘,员工来自五湖四海,这种做法极大的丰富了企业文化。但是,也正因为来自各个地区的员工,他们的沟通方式都带有本地区的沟通特点与特色。比如,北方人说话大嗓门,南方则相对温和;北方人喜欢直爽干脆,南方人则迂回婉转。经验告诉我们,单一的、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沟通方式通常不适合所有的项目干系人,问题也因此产生。

第七,专业领域的壁垒。越是大型项目,涉及的专业领域就越多,但是,项目经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只熟悉某几个专业,甚至是一个专业,这时,因为对专业的不熟悉,必然产生各种沟通的误会与障碍。最常见的,就是营销专业与技术专业的矛盾,电信运营商每天都在上演营销与技术的战争,永无休止,究其根源,是专业领域的不同,引起思想上的不理解。

2、提升策略建议

第一,企业领导者需要以身作则,放下自我为中心的官本位的思想,公正、真诚的与员工进行沟通,以身作则的营造一种和谐的沟通环境。以上文施工问题为例,按理来说,施工完工告知客户(G院)是理所当然而且是必须的事情,但是,这个简单而必要的程序却长期被忽略。企业长久以来的自我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这个问题上暴露无遗。

第二,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沟通技能,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沟通技能培训机制。而且是针对全员的沟通技能的全面提高的培训,不仅仅是管理层也不仅仅是项目经理。以上文刘工为例,刘工曾经在"老师傅带新人"制度下,获得超过一年的"培训"。但实际上他不注重个人形象,过多佩戴饰物、个性化的发型,说话不分场合等等的问题,显然告诉我们,他连项目经理的基本素质都不清楚,独立承接项目就无从谈起了。

第三,取消"老师傅带新人"制度,改为从各个专业领域的优秀项目经理或者管理干部中选材,作为企业的内部培训师,以专职或者兼职的形式,对企业员工定期开展沟通技能的培训,或者是经验交流分享。如果是专职的形式,需要人力资源部专门设置此类岗位。如果是兼职的形式,注意给予培训师足够的激励。

第四,在选拔任命项目经理时,应该增加项目经理沟通能力的考量因素。建议使用小组面试或者内部竞聘等形式,增加管理层对项目经理的了解,并从客观上加强项目经理本身对沟通能力的重视。

第五,制定清晰的考核细则,奖惩明确,调动项目经理的主观能动性。

第六,各地区的沟通方式特点,不是简单的上课说教可以解决的,建议企业组织多层次的项目经理活动,特别要注意让来自各个不同地区的项目经理互动,让项目经理从实践中感知不同的沟通方式,并从中学会如何应对。

第七,适时适当轮岗,打破专业壁垒。建议企业适时适当的情况下,采用项目经理轮岗的方式,让项目经理本人,切身实地的感受来自不同专业的问题。那么,当他再回到项目经理岗位,或者更高的管理岗位,就能更好的理解各个专业的问题与需求了。

二、个人方面原因及提升策略建议

1、个人原因

笔者认为,除了从企业的角度建立新的企业文化,制定新的制度外,针对项目经理本身,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项目经理主动学习意愿很低。电信运营商很多项目经理本身来自技术领域,他们对技术知识的学习意愿很强,却不重视管理知识的学习,对于沟通能力的学习意愿更低。根据笔者观察,很多项目经理认为,沟通就是说话,沟通能力与生俱来,根本不需要再学习。他们表现出对管理知识、沟通能力的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低。

第二,项目经理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具体的事务上,而没有精力做好管理协调的工作。这种现象在电信运营商非常普遍,有组织分工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项目经理本身从技术岗位晋升而来,没有及时转变思维适应新岗位,他们更愿意自己做具体的事情,而不是通过有效沟通实现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项目经理也因此花费过多时间做具体事务,没有时间实践项目。

第三,项目经理过于追求项目的进度与结果,忽略在项目中锻炼沟通能力的过程。电信运营商是大型国有企业,企业内出现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就会出现项目小组成员偷懒少做事,甚至是不做事的情况。这是项目经理锻炼与发挥沟通能力,提升管理水平的最好时机。而许多项目经理本身过于强调项目的进度与结果,他们认为只要把事情做完就可以,谁做都一样。因此,他们错过了很多在项目中锻炼沟通能力的过程与机会。长此以往,即使是所谓的"资深项目经理"或者是"老师傅",也未必是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

2、提升策略建议

第一,主动增强沟通能力的学习与培养。项目经理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加强沟通能力的知识与培训,比如,参加在职的研修班,企业内部培训或者各种私营机构的能力提升训练等等;项目经理也可以透过与优秀的领导同事的交流,获得沟通能力的经验。把上述渠道获得的知识,经过实践与总结,内化为自己的个人心得,全面提升沟通能力。

第二,项目经理应及时转变思维,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学会使用有效的沟通方式,达到整合项目小组成为团队的目的。

第三,项目经理应该注意在强调项目进度与结果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过程控制,只有在过程中注意锻炼与发挥自己的沟通能力,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进而是"优秀的"项目经理。

参考文献:

[1]许成绩,等.现代项目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2]沈晓青,等.项目管理中的有效沟通[J].财经界,2007,(8).

[3]王庭军,贾小波.浅谈项目管理中的沟通[J].管理观察,2008,(9).

[4]金正昆.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J].现代交际,2007,(1).

[5]张涛,等.有效的沟通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谈专业管理团队如何做好项目沟通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06.(7).

[6]佚名.人际交往--你应该知道的技巧[J].生活,2005,(8).

[7[美]克里思-马修斯.硬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8]王强.圈子圈套1、2、3部及解码篇[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9]亚伦-皮斯,芭芭拉-皮斯.身体语言密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10]孙秀英.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J].时代经贸,2007.(7).

[11]李淑娴,焦弘.消除人际沟通障碍实现组织有效沟通[J].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范文学者、进修教师专刊,2006.

第5篇:沟通技能范文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和交流的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护患沟通技巧不仅是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的技能,而且还是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所必备的能力。笔者从事护理教学十多年,对培养护生沟通能力的方法有几点体会,现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同行切磋。

1.影响实习护生与患者沟通的因素

1.1 学生性格因素

外因:个性倾向于外向者、操作技能水平高以及专业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其具备较高的临床沟通能力[1];内因:具有良好性格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表现较为突出,不良性格则会对护患沟通产生不良的影响,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不愿与患者交流。

1.2带教老师因素

带教老师不仅具备担当教学工作的职责,而且还要负责临床护理工作,繁重的工作减少了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没有充足的时间指导护生;且患者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医疗纠纷也日趋增多,为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带教老师工作以完成分内任务为主,不管患者存在的问题或者不为患者提供合理建议,这些问题均给实习护生带来不良影响。

1.3患者因素

近年来,患者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在着将治病定位为消费、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是理所应当以及参与教学是额外付出的错误观念,不积极配合、支持护生的临床实习。

2.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方法

2.1 提高护生沟通自信心,提高沟通技巧

护生刚开始临床实习时,存在着不熟悉环境、不清楚护理流程、缺乏自信心以及不知如何应对患者的问题,究其原因,学生存在着自信心不足、担心自己说不好、不会说,甚至受到患者嘲笑;针对此情况,带教老师要运用真诚的态度鼓励、肯定学生,鼓励学生与患者互动,善于发现学生一技之长,鼓励其积极勇于参与实践,增强自信心。

2.2 加强护生的礼仪培养

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艺术性、特殊性以及整体性的特点,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具备专业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护士仪表端庄,着装得体,使用文明语言,热情、礼貌的接待患者,多运用鼓励、安慰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注重运用得体、自然、美观的微笑、眼神以及手势等,运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鼓励、感染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尊重、诚信、放心。

2.3 注重护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护生的焦虑、自卑心理会影响沟通行为的实施,多数护生在与患者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会存在紧张感。因此,带教老师在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维护护生的心理素质,以鼓励为原则,提高护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信心。

2.4 树立教师形象,注重言传身教

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护生。因此,首先要注重提升带教老师素质水平,与患者加强良好沟通,为护生树立榜样,如带教老师较优秀,则会给护生带来积极影响,言传身教会给护生的职业生涯带来较大影响。另外,由于医学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要达到带教老师在服务中教、护生在服务中学的目的,并注重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但实际过程中,大多数患者不愿意配合进行教学示范,由此,带教老师要尊重患者人格,关心患者,保障不影响患者病情的前提下,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在接触护理患者时应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到舒适,在操作前应说明操作的目的、采取的方法及需要的时间,征得患者的同意后才能实施。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对患者多一份关爱、理解、策略和技巧,对护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2.5 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带教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办法来训练护生的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2]。如交互式教学模式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既注重提高临床技能水平,又强化护患交流沟通技能,二者在临床实践中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情景模拟法与角色扮演法,不仅能够引起护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答、反应能力、评判思维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团队能力。另外,带教老师在和患者沟通、治疗的过程中,可安排护生在旁学习观察,经过学习后,指导学生独自进行收集资料、讨论健康问题、指导健康以及与患者沟通等能力;运用对话、讨论分析、角色扮演以及交互式教学等方法,给护生创造锻炼的空间。此外,带教老师可通过举例一些不良的护患沟通导致发生的差错事例或者口角,扩展学生知识面;带教老师主动参与指导,如有必要及时补充,结束后及时点评,肯定、鼓励学生,并纠正其中存在的不足;与此同时,在患者面前,带教老师要减少护生压力,并加强心理支持,多理解、关心、表扬学生,避免批评、责备学生,为护生建立优越的学习环境,最终提高护生沟通水平[3]。

综上所述,护理新理念要求护理人员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带教老师在对护生沟通能力薄弱的原因进行分析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意识、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并为护生创造实践条件,提高沟通水平,为护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燕,岳颖,等.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21-123.

第6篇:沟通技能范文

一、怎样进行有效教学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有效教学

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使这门学科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紧密联系,利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展示。通用技术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使用具备明显的实用性,这门课程的开展不仅能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工具和手段,同时还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高中通用技术在根本意义上说也是一门基础性强、并且实用性强的课程,此种背景下,教师更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教学的直观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展示技术的原始面貌及其基础的设计过程和生产过程,这对于实现有效教学也将起到重要的帮助和影响。

(二)教师和学生共要共同参与到有效的教学活动中

在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单单需要学生参与其中,同时教师也应该参与其中,并且教师的参与还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这门课程有效性。所以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辅助。首先,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自己在台上演戏就可以,而是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所以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相分离,就很难在教学的过程中独立存在。其次,教师在对自身科学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也不宜过高,也就是不能对学科进行充分科学价值定位,而是需要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的创造性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不仅要求教师的教学有效而富有创造性,还强调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在共同协作中分享、学习、提高。通用技术创造性有效教学活动的实施离不开教师跟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相互信赖。在沟通方式上,教师可针对全班同学进行提问,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活动。例如,教师针对有效的教学活动应如何设计、实施这一问题,可采取组织小组同学进行合作探讨的方法,促使活动充满创造性、互动性及合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合作能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通用技术课学科能力结构与测评的提升策略

(一)通过技术学科引导的作用,重点关注思想教育和引导,实施高效的实践教学

从学科能力角度来讲,通用技术学科能力一般都是将技能和技术知识最为基础内容,其中的重点方法和思想可谓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用技术教师要重点注重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结合教学,将动脑和动手实现有机的统一,不可在通用技术课程之中,仅仅将其做作为纯理论课程来落实,应当确保学习防范和技术思想实现融合,促使学生对操作技术深层次的领悟。

从结构层次角度来讲,不同的能力培养给学生的后期实践能力带来极大的影响,例如,基于技术评价能力培养层面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对一些经典作品或是案例进行探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借助操作技能训练以及模型制作等方式,促使学生明确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方案、设计欣赏等教学方案,促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设计实践方案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方案可以为学更好的体会设计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间接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二)通过立意的考核方式,对通用技术学科中的内容和目标予以明确

从通用技术学科能力结构层面进行分析,可知,技术试验的落实、工具的操作以及模型装配方式等,都是通用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实施这些环节的过程中,不可一味的应用纸笔进行测试,同时技术问题也不可借助纸笔的作用进行测试。

所以,要想促使通用技术课程更具高效性和科学性,就应当将能力测评和纸笔测试二者予以结合。

笔者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可以将通用技术课程评价核在线测试、操作技能和实物作品评定方式进行融合,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第7篇:沟通技能范文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方法:人际沟通技巧一、讲出来

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绝对不是批评、责备、抱怨、攻击。

二、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

批评、责备、抱怨、攻击这些都是沟通的刽子手,只会使事情恶化。

三、互相尊重

只有给予对方尊重才有沟通,若对方不尊重你时,你也要适当的请求对方的尊重,否则很难沟通。

四、绝不口出恶言

恶言伤人,就是所谓的“祸从口出”。

五、不说不该说的话

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往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来弥补,正是所谓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甚至于还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终生遗憾哩!所以沟通不能够信口雌黄、口无遮拦,但是完全不说话,有时后也会变得更恶劣。

六、情绪中不要沟通 尤其是不能够做决定

情绪中的沟通常常无好话,既理不清,也讲不明,尤其在情绪中,很容易冲动而失去理性,如:吵的不可开交的夫妻、反目成仇的父母子女、对峙已久的上司下属……尤其是不能够在情绪中做出情绪性、冲动性的“决定”,这很容易让事情不可挽回,令人后悔!

七、理性的沟通 不理性不要沟通

不理性只有争执的份,不会有结果,更不可能有好结果,所以,这种沟通无济于事。

八、觉知

不只是沟通才需要觉知,一切都需要。如果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如不想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时,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我错了”,这就是一种觉知。

九、承认我错了

承认我错了是沟通的消毒剂,可解冻、改善与转化沟通的问题,就一句:我错了!勾销了多少人的新仇旧恨,化解掉多少年打不开的死结,让人豁然开朗,放下武器,重新面对自己,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甚至于我是谁

十、说对不起!

说对不起,不代表我真的做了什么天大的错误或伤天害理的事,而是一种软化剂,使事情终有“转圜”的余地,甚至于还可以创造“天堂”。其实有时候你也真的是大错特错,死不认错就是一件大错特错的事。

十一、等待转机

如果没有转机,就要等待,当然,不要空等待成果就会从天下掉下来,还是要你自己去努力,但是努力并不一定会有结果,或舍本逐末,但若不努力时,你将什么都没有。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方法:人际沟通原则1、正直原则。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

2、平等原则。主要是指交往的双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根本特征就是平等,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贯彻平等原则,就是一澳求在交往中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别人的感情。古人云:“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取决双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3、诚信原则。指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信守诺言。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肝胆相照,襟怀坦荡。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诺事情要尽量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马克思曾经把真诚、理智的友谊赞誉为“人生的无价之宝”。古人也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诚则灵”。其诚是换取友谊的钥匙。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写道:“只有抛掉虚伪,以诚相见的人际关系,才识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

4、宽容原则。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交往中,对别人要有宽容之心,如“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计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让人,最终将会成为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宽容之心,还须以诚换诚,以情换情,以心换心,善于展再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回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第8篇:沟通技能范文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提升大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的初衷,开设《职业沟通》选修课程,通过制定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创新等设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沟通能力的指导与训练。

关键词:可持续就业;职业沟通;定位;内容;教学创新

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国高校新增了不少专业,让更多的人都有机会接受到高等教育。但是当每届学生毕业之后,数量庞大的求职群体和社会提供的岗位总是有一定的差距,就业特别是可持续就业问题已经成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可持续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毕业生要具备较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企业中长期稳定就业、有不断发展的能力;二是毕业生要具备敏锐察觉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中,选择适合自己并具有发展前景的位置的能力。

通过对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包括顶岗实习)的调查和对用人单位的实地调研,我们对毕业生的现工作岗位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毕业生中的75%以上从事的是没有技术含量、发展空间极低的基层工作,并且一旦换了新的工作岗位或用人单位,很难较快地适应环境;他们中的很多人频繁地跳槽,但其实却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应该如何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职业沟通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是需要经过后期培养、训练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每个人都必须与外界交流,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可持续就业能力,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年轻人如果将来想顺利就业,特别是实现可持续就业,除了自身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外,还必须懂得职业沟通,掌握一些沟通的主要技能,熟练运用职业沟通技巧,把自己有效地推销出去。因此,我认为高职院校应该开设基于提升可持续就业能力的《职业沟通》课程。

一、《职业沟通》课程的定位

目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7号),各类高校已经“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但大部分高校都遵循着大一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大二时开设《创业教育》、大三时开设《求职面试技巧》的惯例,老师在上课时,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至于学生是否掌握到职业生活中需要应用的一些能力,教学部门和授课老师都无法做出考核,但也就是因为缺少实际的能力训练,导致毕业生在社会上不能可持续就业,经常会出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情况。

由于本课程更侧重于能力的训练,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学生才是训练课程的主体。为了不影响职业指导课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必修课的地位,建议可将该课程列入选修课进行开设。

如果说必修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成为高技术、高技能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其更好地立足社会奠定扎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则本选修课的开设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熟练掌握职场礼仪等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职业沟通》课程的培养目标与讲授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训练,大学生应当明确职业沟通的重要性,能够正确地分析案例中反映出的潜在问题,对“社会人”、“职业人”角色的清晰定位,掌握职业沟通的具体内容,锻炼自己“听到别人愿意说”、“说到别人愿意听”、“敏锐的观察力”、“常见的公文写作”、“团队合作”等能力,同时学生本人也开始变得自信、开朗,愿意为将来个人可持续就业、与企业共同发展做出主动、积极的努力。

本课程实行模块式训练教学,共包括六个部分,分别为:沟通从自信开始、做个有思想的倾听者、说话的技巧、慧眼看世界、写作能力为你加分、我们来比拼等,共计三十六学时。

三、《职业沟通》课程的教学创新

(一)教学环境。

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学生们都是在一个固定的教室里,桌椅一排排顺序地摆放,学生直接入坐就可以了。但本课程要求的教学环境是:一间开放的、可以随意摆放桌椅的大教室,在需要进行活动训练的时候可以把桌椅放到教室靠墙的两边,所有学生在教室的中心地带活动。或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把学生组织到室外场地,不拘泥于规定的固定场所。

(二)课堂组织。

其它课程的课堂组织中,往往都是老师主讲,学生只是参与其中的听者。但由于本课程着重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所以课堂教学重在训练。

在课堂组织中首先将全班同学随机编成八人一组,给团队命名,推选出一名组长;各团队的成员围坐在一起,课前五分钟破冰开场,加强团队的沟通与了解;课堂的最后十分钟由各团队对本次教学任务或训练项目进行讨论后,推选一名组员进行总结性发言,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教学内容。

职业沟通不外乎是听、说、看、写这四个部分,但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住,只有做过的才会真正懂得。”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理论知识讲授够用即可,太多一味地照本宣科反而会淡化了其沟通能力的培养,重点强调的是体验式参与训练与反馈交流、分享,让学生在训练中提升沟通能力,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力和对事情的分析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环节的教学任务,制定出不同的授课方法。

如在课堂的教学导入中一般选择典型案例或故事讲授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具有创造性地、个性化地学习与分析问题;为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可以针对相关要讲授的内容预先设下疑点或悬念,即任务驱动法,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针对职场上的求职、面试、工作安排等具体事项,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增强他们的自信,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给出一个话题,让各团队组织专题讨论,经过小组内部思想的交流,由团队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五)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也和其它的课程不一样,不是写篇论文,也不是出题目让学生写出书面答案,更不是由老师个人计算成绩。

考试内容:情境模拟或谈判或推销或写作等;

人员参与:各团队的每名组员共同商议五分钟后,集体完成

评委:所有不参加考核的学生都是评委,由他们经过讨论、评议后为参加考试的学生打分,取最后得分。

职业指导课程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树立进入社会应具备的“职业人”意识和态度;而职业沟通课程强调的则是学生的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听会想、能言会辩、能写会画、能想会做,从而为学生可持续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职业沟通教程[M],武洪明 许湘岳,人民出版社,2011年

[2]商务沟通[M],[美]理查德・吕克,李雪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3]沟通与演讲[M],张韬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第9篇:沟通技能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 人际沟通

Th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medico to communicate ability interpersonally the raise

Yang Yuqin Zhao Zongyi

Abstract:The medico communicates ability to have certain problem interpersonally,needs to strengthen them to communicate ability interpersonally the raise.May use humanities medicine curricula and so on increas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elects many kinds of methods to train the medico to communicate ability interpersonally;Takes to train the student to pay attention to medical trouble in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so on emotion sex act.

Keywords:Medic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64-02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者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同情应看作与技术不相称,是医者无能的一种表现。“沟通技能”是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7大领域之一。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指出的国际医学教育七项基本要求中就有一项是“交流技能”。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将来的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目前医学生人际沟通现状

据报道,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1],其中人际关系不良、社会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在大学生日常心理咨询中占近50%的比例[2],已和学习问题、恋爱问题共同构成影响大学生心理行为健康发展的3大问题。人际关系困扰是造成大学生留级、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之一[3]。国外研究亦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能促进学业的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空虚、心情压抑、抑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要比一般综合院校的大学生高,人际关系也较一般大学生敏感。71.1%的医学生认为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亦存在有人际关系困扰和沟通障碍,导致他们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沟通。[4]

陈军[5]对20所医院1000名实习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发现,对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感到非常满意的人数9.7%;认为自己沟通能力一般47.3%;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在与患者和他人沟通时感到困难的24.4%;74.8%被调查者对礼仪的概念模糊,不知道礼仪包含哪些内容。

尼春萍[6]对医学生《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对202名学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71.1%的医学生认为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亦存在有人际关系困扰和沟通障碍,导致他们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沟通。90%以上的学生认为开设该课程很有必要,选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92.9%的学生建议授课突出实践,93.9%的学生希望采用情境模拟或结合自身实际撰写论文考核;97.9%的学生感到学习有收获。

马伟光[7]发现,83.3%的护士对与病人交流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病人的不同情绪采用不同的交流技巧。

2.医学生人际沟通不良的原因

根据调查,全部接受过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人文学科教育的医务人员只有 15.4%,70.8%的医务人员部分接受过人文学科的理论教育,13.9%没有接受过[8]。目前,我国重视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人文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在本科教育和毕业后的医学继续教育,医学生和医生们几乎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医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人文知识的教育及实践(这些学科都涉及医患沟通问题),一旦进入工作岗位,便不同程度并以不同方式显示出来。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大部分医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对病人没有爱护观念,态度冷漠,而且缺乏沟通技巧,不能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3.改善医学生人际沟通的建议

3.1 增加人际沟通等人文医学课程。

美国、德国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而我国一般为10%或者更低。医学院校有必要借鉴美国的医学院校普遍开设的《与病人沟通》、《病人》、《医患沟通的艺术》以及英国医学院校开设的《医患沟通》、《医生与病人相处的能力》及《如何告诉病人坏消息》、《情商教育》等课程。开设医患互动和人际交流的专门课程,让医学生了解他们在人际交往上有什么特点,他们有什么需要,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以期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经验分享进一步探究人际关系与沟通的相关内容。反思自己人际交往的缺点和障碍,通过自我反省和分享他人经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与行为,达到不断提高自己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的目的。使他们逐渐掌握人际沟通技能,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于他们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同时把人际关系发展策略以及沟通技巧的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中来,提高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改善医患关系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3.2 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医学院的经验,如对学生开设共情课程,系统地训练医学生如何观察病人的表情和身体语言,如何从语调中理解病人的感受,与病人进行有效交流,如何更好地感知病人的痛苦和需要。二是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特点。葛焕琦[9]等在医学生培养的早期阶段接近临床实习之前,利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 利用SP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对医学生在沟通方面的表现做出评价,如是否有耐心,反应是否敏捷,言语和肢体语言是否得体,态度是否坦诚和气等,以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SP又称模拟病人或病人指导者,是从事非医疗工作的健康人,经专职培训后,能发挥扮演病人、充当教学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三种功能。在美国和加拿大,70%的医学院校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SP参与教学,甚至还用于住院医生的毕业后教育。

我国一些学者如张泽洪[10]对医护人员进行敏感训练。敏感训练是利兰•布雷德福(LelandBradford)和他的同事在进行无领导者团体的研究时,无意之中发现的一种进行人际关系训练的技术。”就医务人员而言,敏感训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使受训的医务人员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合理且能办到的,要尽职尽责地给予满足;合理但客观上办不到的,要耐心解释;不合理的要求,要讲明道理,以求得病人谅解,使病人对医院有一种信任感、安全感。”

3.3 重视培养学生关注医患沟通中的情感。

李娟[11]用SEGUE量表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评价研究,发现医学生在沟通内容上“只重视疾病”。医学生与病人沟通内容上没有完成从“只重视疾病”向“重视病人”方向的转变。在信息收集上。多数学生对影响疾病的社会、情感心理因素问的不多或不全,问及疾病对生活影响的更少。有研究表明在言语沟通方面,89.9%的医务人员认识到和患者沟通时语言最重要的是通俗易懂,但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医学专业术语进行沟通的比例高达 94.4%[8]。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沟通此时是一种任务的工具,从解决问题出发,以技术性为基础的技巧,所需要的是专业知识,医护人员使用的是工具性言语。过多的使用专业术语进行医患沟通,达不到沟通的基本要求和效果,患者很可能感到他们的病情和感受等没有被医护人员理解和认识,患者对沟通信息的一知半解,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有时还会造成误解,引发纠纷。

应该重视患者需要的沟通还包括和医护人员进行社会情绪性的情感性沟通。即需要医护人员视患者为一个个体,而不是一个个案。情感性的言语包括具有鼓励性、令人放松、友善地、开放与诚实的、表示关心、给予信息、表示赞同、对病患介绍自己、称呼患者的名字、与患者聊天等。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力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青年研究,2000(6);41}5

[2] 梁执群、卢莉、朱素娟等.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11~212

[3] 姚晓燕.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问题研究,甘肃高师学报.2003,8(1):110~111

[4] 雪晴.应重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内蒙占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6(6);30~31

[5] 陈军.医学实习生对公共关系技能需求的调查与思考,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10月第28卷

[6] 尼春萍等.为医学生开设《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选修课的调查分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年第14卷第7期

[7] 马伟光、李继平.医院场所暴力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5):23~25

[8] 冯军强.某综合医院医患沟通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引导的研究,第三军医大2008硕士论文

[9] 葛焕琦.谈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12月第2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