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主题教学范文

主题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主题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主题教学

第1篇:主题教学范文

关键词:主题词;教学法;直观感觉;理性认识。

中文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Theme Teaching Method

――Exploring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of College Mathematics Through Teaching the Structure of Non Homogeneous Linear Equations Solution*

ZHANG Xiao-jun,YANG Shu-she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tao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 Linhe 015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studying concrete cases und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ntext, elaborates “the Theme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obtained through experiment, inquiry and summary. It is an optimized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 suitable for classroom teaching at all levels and for various types of programs.

[Key words]theme; teaching method; visual sense; rational knowledge

一、“主题词”教学法的提出

大学专科数学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引导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在探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化的要求及人类对需求标准的提高,使得单位时间内提高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究的课题,也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所以,我们在进行“河套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整体优化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实验、经过探究、总结经验,提出“主题词”教学法。

“主题词”教学法区别于其它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使学生在接受新内容之前对将要探究的问题有一个线索性的直观感觉,当完成新内容的学习以后,再回顾“主题词”,使学生能以系统性的观点,对所学内容在更高层次上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主题词”既不同于“关键词”,也不同于教学“重点内容”,它包括了“重点概念、知识点、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和数学能力的提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二、案例

以《线性代数》[1]§3.7“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为例说明“主题词”教学法。

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程序:数学感悟(关于数学的名人名言)――教学内容(章、节、名称)――回顾相关内容――主题词――新课――小结――思考题――思考题提示与参考答案――练习与作业――练习与作业提示与参考答案――结束语(修身、励志、读书等名人名言)。

每节课,在引入本节课的讲授题目之后,先回顾、复习相关的内容,然后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本节课的主题词。(图1)

先让学生对本节课要求掌握的重点(以主题词的形式出现)有一个直观的感知认识,要求学生做暂时速记,然后再进入师生探讨状态,即引入新课。主题词的范围包括:主要本节课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概念、内容体现的思想与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如§3.7的主题词中,“1.非齐次线性方程组;2.特解;3.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4.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既包含了概念,又蕴含了求法(解决问题的办法――由齐次线性方程组解决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而“5.特殊到一般;6.有限到无限;7.转化与化归”却包含了一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主题词”是按照内容与思维的循序递进顺序进行排列的,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使逻辑思维逐渐形成。如,§3.7中,要求“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要经过以下步骤:(图2),即,通过对方程组的“增广矩阵”进行初等行变换,首先要得到“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特解”(特殊),再得到“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特殊),从而得到“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一般),即所谓的“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当新课结束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师与学生从“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及思想、方法与解决问题的办法等”方面共同对本节的教学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图3)

回顾本节课的“主题词”,一个体现本节课“重点概念、方法、思想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简洁、明了、系统的框图(图1)又重新展示在学生面前,而此时,学生对“主题词”的感受与理解已经完全不同于新课之前,对之已经有更深刻、更高层次的与理性认识。

三、“主题词教学法”的成效

人的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它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组成。人们获得知识或运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直观感觉,即直觉。直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所以,利用这一认知的特点,“主题词”教学法使学生在接受新课之前对新课内容从整体与脉络方面(包括重点)有一个直观感知,然后以“主题词”为线索对新内容进行记忆、理解、思维和想象等,获得对客观事物一般规律的认识。经过“回顾主题词”,使学生对“知识、思想、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到提升。

如,§3.7通过“主题词教学法”,学生实现了如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了线性方程组、矩阵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转化;

2.更深刻地理解了阶梯形方程组(最简形方程组)的特征及作用;

3.理解了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4.会求线性方程组的特解与通解。

(二)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线性方程组的一般解,学生掌握了“无限的、未知的(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事物可由有限的(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特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已知的事物(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来表示, 从而实现了从无限到有限的转化、复杂到简单的转化;实现了通过有限讨论(推理到)无限、由简单代替(推理到)复杂,培养了学生“无限与有限”、“转化与化归(复杂转化为简单、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无限转化为有限等)”的辨证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1. 通过用增广矩阵(分离系数的思想)代替线性方程组,将求解方程组问题转化为矩阵的初等行变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所追求的“简单美”;

2.通过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求矩阵的秩等的算法,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意志品格;

3.由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中的任一解向量都可由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线性表示,体会数学中无限的问题可由有限的事物来表示的“简单美”与解决问题的 “转化与化归”的重要思想与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采用“主题词”教学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对教学目标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检测[2],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主题词”教学法,不仅适用于大学数学课,也适用于其它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型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杨树生、张晓军.《线性代数》[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2] 王跃恒、李应求.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线性代数教学研究 [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8期59―61.

[3] 郭华明.浅析德国大学特色教学法 [J].中国地质教育,2006年,第3期106―108.

第2篇:主题教学范文

【关键词】教学 重要 认识 语文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基础,是根本。主题阅读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积淀着语文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体现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阅读还能陶冶人们的心灵,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修养和品位。

如何让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生活的美,享受阅读的喜悦,提高语文水平?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阅读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教师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经常在课堂上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收获。还可以采取一些特别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悬念,让学生激起读书的兴趣,例如:我在向学生推荐《鲁宾孙漂流记》时,是这样说的:“同学们,假如让我们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生活,你设想一下会遇到哪些困难?如果让你在这样的地方生活10年?你做的到吗?可是鲁宾孙却凭借自己的双手,独自在荒岛上开辟了一个王国,要想知道详细内容,请同学们课外阅读《鲁宾孙漂流记》。”这样的悬念,很自然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如,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外看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比一比谁讲的故事最多最精彩。讲得多的同学,可以得到班级内的量化加分。这样的方法,同样会刺激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大量阅读书籍。再就是精彩段落摘录比赛,每过一段时间,就在班内组织一次精彩段落摘抄比赛,看谁摘抄得最多、最有价值,整理得最条理。这些活动都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总之,只要教师肯动脑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会有很多。

二、同主题对比阅读

学期初,把单元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典范的篇目,进行单篇精读。读完后,每篇跟踪3篇同主题不同题材文章,进行阅读拓展训练。如,学习课文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把握后,我又让他们看我搜集的另外几篇文章:小说《妈妈的眼睛》、《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诗歌《纸船》,让学生阅读这几篇文章,并与课本上的文章进行比较,通过接触母爱题材的各种文体,把握文章的主旨,概括文章的写作技巧,并进行母爱主题的写作训练。比较学习后,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并且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搜索生活中母爱的细节,有了感恩之心,积极地拿起笔抒写自己的感受。通过训练,学生写出了许多好的作品,其中有诗歌也有散文,这样的比较阅读学习,使他们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激发了他们更强烈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现在的人教版语文课本,每个单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一般的,每单元讲述了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每单元的文章基本都是同主题的。这样我一般采取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对单元进行对比阅读、整体教学,同时选择一定数量相似、相关或相对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市有关民俗的文章,有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春酒》、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等。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学习这些课文,不仅能够感受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能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在学习这些文章时,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同一题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在比较中,掌握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语言特色。同时,联系我们当地的民俗风情,要学生学习本单元几篇文章的写作方法,练习写家乡的某一种风俗,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选择精美段落进行细读,这个过程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在全班交流。课堂上,教师注重了整体框架点拨教学,使得学生的视界更宽阔,让他们在有限的篇目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三、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我们这些年都订阅主题阅读丛书1-6册,里面收集了大量的精品文章,各种题材分类编撰,给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方便,节省了学生搜集资料的时间。主题阅读丛书中的篇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阅读。老师调整课时安排,增加自主阅读课的时间,每学期开设4节自主阅读课,让学生们在阅读课上自由驰骋,相互交流学习。

另外,选择“主题学习”中有代表性的文章,教给学生一些读书方法,如浏览性泛读、速度、品味性精读,圈点、勾画、批注摘记、归纳、感想等等读书方法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从方法上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课上,老师不统一安排阅读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选择文章,自由选择读书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好故事好文章推荐活动,让同桌之间,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介绍自己读过的故事,由学生向学生推荐介绍或互相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思考、表达、倾听等,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学生喜欢竞争,愿意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因此,教师要结合“主题学习”的单元主题和题材特点,多设计和开展一些竞赛类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开展成语接龙擂台赛、成语积累大王、古诗背诵大王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者进行精彩段落品评,讲故事,语文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讲述、竞赛、品评、交流等活动中发现不足,寻找差距。进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形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人人争相读书的好氛围。

第3篇:主题教学范文

>> 自由、开放、科学――落实科学探究教学培养科学精神 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科学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挖掘生活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挖掘教学素材 探索智慧教学 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挖掘教学素材 渗透情感教育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试论基于光速测量培养科学精神的教学探索 巧借语文教学之力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科学精神的途径 探讨在物理教学中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思考 《CAD/CAM》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 例议数学教学中强化科学精神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初中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09-14/2016-09-27.

[2]张德生.化学史简明教程[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99.

[3]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第4篇:主题教学范文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育 美术创新 开放式教学 创造性思维

一、无主题美术教学内涵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无论是以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的科学,还是用形象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典型的艺术,都给人类文明带来质的飞跃,我们要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终身兴趣。从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学生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主要来源于他们的兴趣,而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同的,甚至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点和兴奋时间不同。所以,传统单一主题的实践课会导致学生学习暂无兴趣或兴奋点、兴奋时间不合拍,实践活动被动、消极和懈怠现象的时有发生,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和教育资源。为了改变和扭转这一现象,让美术实践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了让教育资源更合理有效地得到应用和发挥,进行“无主题”美术实践课研究,展开一些较为具体的、作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试图探索出更加符合本地美术教育的新路。

这里的“无主题”并不是没有主题,而是不确定主题或多主题,是相对于单一主题而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由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教材并结合专业特色设立单一主题而进行。“无主题”美术实践更多地体现为在学生自主选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开放式教学,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的服务性理念上。

二、无主题美术教学研究

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绝不仅仅是照本宣科、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无主题”美术实践活动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有选择性地实践学习。通过“无主题”美术实践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审美鉴赏力、个性等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得以体现,通过活动,又丰富、发展着个体的个性潜能、资质和素养。在“无主题”美术实践课的学习过程中,侧重于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知识的实践性和相关课程之间的关联与共性、差别与个性,从而使美术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的舞台。

“无主题”美术实践研究建立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课堂教学,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使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来自于教学实际。在美术实践活动中进行小范围尝试,及时反馈,及时调整,范围选定为一个班,四十三位同学。

“无主题”实践活动研究过程中,首先根据美术学科总体培养目标及各发展方向的具体要求,制定《“无主题”美术实践课题手册》。并根据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参选范围,编撰出分册,包括《素描课题手册》、《折纸课题手册》、《卡通人物课题手册》、《简笔画课题手册》、《黑板报设计课题手册》等。《“无主题”美术实践课题手册》及分册的撰写都是各位参与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心得,这种来自日常实践的总结,反过来作用于教学,从而形成一种新模式。

在“无主题”实践过程中,试点班级的同学们依照自己的选题,参考《课题手册》的要求进行各自实践。教师对于同学们的提问予以解答,对于同学们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并且对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发掘专业教师的优势与特长,努力寻求学校方方面面对研究的支持与配合,营造出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无主题”实践深入课堂教学,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使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来自于教学实际。课题组成员采取分工合作的工作原则,这样既保证了各个分科项目的个性特征,又保证了各分科项目在整体意义上的协调与共性。在研究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探讨与争鸣,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征求学生及其他学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交流中将课题研究引向纵深。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采取回避态度,对研究中蕴含的诸多未知因素做好思想准备,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在“无主题”美术实践中,学生翻阅《“无主题”美术实践课题实用手册》,以确定本堂实践课自己的实践内容,依照自己的选题、参考《课题手册》的要求进行各自实践。选择素描课题的学生有的在画几何形体,研讨透视规律,有的在画静物,研讨调子的处理和质感的表现;选择折纸课题的同学有的在折纸,有的通过对折好的作品进行装饰;选择黑板报课题的同学则进行着构图实践……学生的脸上洋溢着热情与自信,不时托腮思索,不时笑逐颜开;不时俩俩商谈,不时提疑发问。这和常规的美术实践课上,有的学生被动地跟着实践,有的学生表现出懈怠,部分学生干脆打着哈欠,甚至埋头大睡,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无主题”美术实践课上,教师阐述各课题间的共性与差异并游走于同学之间,对于同学们的发问及时予以解答。对于同学们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优秀作业及时予以表扬。

三、无主题美术实践课优点总结

第5篇:主题教学范文

一、注重生活化的主题教学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数学眼光于生活实际中捕捉数学问题,以所学数学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分析,促进学生自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生活化主题教学则是把数学教学主题通过趣味性游戏、鲜为人知的生活故事、生活场景等生活化情境表现出来。同时,把数学思想、数学问题、数学方法融于这些情境中,通过活泼生动的情节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与探究欲望。在数学教学中,现实化主题教学的基本教学结构为:设置生活化情境—引发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运演知识与矫正反馈—课文延伸。

二、加强数学活动式主题教学

在数学活动式主题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对教学主题进行展示,而是适当指导与引导学生,促使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或者数学活动展开合作与探究,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的相关数学实验作为数学教学的开展方式,教师起指导作用。其中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数学素质,提高学习能力,而其教学目标则是优化数学教学。

例如,在讲圆的对称性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操作:首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圆形图片,AB是圆的直径。(1)将圆沿着AB进行折叠,两旁部分相互重合,可知此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2)如果将圆沿着圆心开始旋转180° ,可以看到两旁部分也互相重合。我们可以发现,圆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然后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圆不但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形。教师向学生说明:如果一个圆沿着其圆心旋转任意角度,都可以和原来的图形相互重合,这就是圆的特殊性质,即旋转不变性。通过这条特殊性质,我们可以推出圆心角、弦、弧、弦心距间的关系,这也是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这样,通过数学活动式主题教学,将学生引入新课的教学中。

三、活用演绎归纳式主题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较为抽象的学科,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如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判断能力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展演绎归纳式主题教学,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归纳,学会知识概括,学会知识迁移。其中,归纳是以个别事实为出发点对一些普遍性结论中存在的推理方法进行有效概括。而演绎则是指从某种普遍性原理中总结出个别的以及特殊状况下结论的推理方式。

在数学教材中,不少知识都有着它们形成的实际背景,如直角坐标系、角的概念、有理数加法等都是由实际中进行抽象概括而来的。在教学这些知识时,教师可利用知识背景的还原,使学生于知识背景中借助观察、实验、操作、猜想、验证、演绎、归纳等获得知识。这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而加深知识的理解,构建知识结构。这样,教学不再是让学生简单接受或者知识记忆,而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

四、把握问题焦点式主题教学

问题式主题教学即教师紧紧围绕目前已学知识利用某个挑战性较强的数学问题,抑或由数学视角,以出现在其他学科或日常生活中的某个探究性问题为数学课堂主题。在一主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抽象表示至符号转换,然后到知识的检验与应用。通过问题焦点式主题教学,不但有利于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还有利于把数学知识所蕴涵的艺术形态转为教育形态。

第6篇:主题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模式;生活主题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模式之“生活主题教学”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周围世界,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超越现实生活,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科学地实现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积极地形成学生的国家、公民及集体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综合能力的发展。

“生活主题教学”要结合实际生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求,围绕热点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实现科学理论知识和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四必六选”的教学模块则是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的综合体现,无论从课程的选择、学科的组织形态及教学内容上,都具有灵活性,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高中政治教学模式“生活主题教学”应该怎样实施呢?

一、单元的主题要环环相扣

高中政治的教学要求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这节课的主题思想,要围绕什么样的中心来阐述主题的内容。生活主题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为主题,对主题内容进行详尽、精确的说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必修模块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现今文化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教授。

二、以现实生活为取材

生活主题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要以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兴趣、能力、经验及需求相结合,将要教授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内容尽量设计得淋漓尽致、身临其境,这样学生的印象更深刻,理解会更深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三、真实课堂的建构

真实课堂的建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将教学走向生活,直接将理论建构在生活世界当中,引导学生用善于批判性的思维来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赋予生活主题教学最透彻的活力。

第7篇:主题教学范文

一、主题班会案例描述

(一)班主任组织,揭示班会主题

(二)主持人开场白

(三)表演小品“我的一天”,现场表演或事先剪切成视频。展示校园情景,然后按照个人文明礼仪、校园文明礼仪、食堂文明礼仪、课堂文明礼仪几个校园情景文明礼仪进行讨论。

(四)情景文明礼仪

个人文明礼仪

1.第一小组为主,评价小品“我的一天”中涉及个人的文明礼仪现象(哪些符合文明礼仪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正确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2.班会前将校园个人文明礼仪典范制成视频,展示。

3.第一小组主持,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查找问题,对照检查,自我整改。

4.总结班级个人文明礼仪规范:言谈礼貌、仪态举止、谈话姿势、个人及宿舍卫生习惯。

校园文明礼仪

1.第二小组为主,评价小品“我的一天”中涉及校园文明礼仪现象(哪些符合文明礼仪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正确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2.班会前将校园文明礼仪典范制成视频,展示。

3.第二小组主持,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查找问题,对照检查,自我整改。

4.总结班级校园文明礼仪规范:同学交往的礼仪、尊师的礼仪。

食堂文明礼仪

1.第三小组为主,评价小品“我的一天”中涉及食堂文明礼仪现象(哪些符合文明礼仪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正确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2.班会前将食堂文明礼仪典范制成视频,展示。

3.第三小组主持,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查找问题,对照检查,自我整改。

4.总结班级食堂文明礼仪规范

课堂文明礼仪

1.第四小组为主,评价小品“我的一天”中涉及食堂文明礼仪现象(哪些符合文明礼仪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正确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2.班会前将食堂文明礼仪典范制成视频,展示。

3.第四小组主持,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查找问题,对照检查,自我整改。

4.总结班级课堂文明礼仪规范。

(五)主持人总结

二、案例分析

大学生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大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所以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手段之一。

三、指导建议

大学生堪称“准职业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和外在的礼仪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四、资源拓展

目前,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出现了某些大学生礼仪行为不文明的现象。学校和有关部门应齐抓共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才素质。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文明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人与社会达到高度的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大学生礼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黄菊良.大学生礼仪修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8篇:主题教学范文

关键词:学前卫生学;主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一、主题式教学概述

主题式教学也称为主题教学、主题性教学、主题学习(thematic teaching,thematic instruction,theme study)等,是指围绕主题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建构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主题的形式整合课程资源,目的是使学生在主题学习、探究、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多元智能和多种学习探究技能,培养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实际能力。主题式教学具有教学内容主题化、教学资源整合化、教学组织弹性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师生关系合作化特点,具有整体性、互惠性、超越性、灵动性与开放性的特征。主题式教学使学生所获得的不仅是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大范围来理解主题,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情感态度,其本质上是一种培育“完整的人”的整体性教学方法。主题式教学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产生影响,至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的教育领域。

二、主题式教学在“学前卫生学”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

1.“学前卫生学”课程的特点与主题式教学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综合运用卫生学、营养学、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课程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与主题式教学的整体性特征较为契合。

2.学前教育的主题式教学特点

在学前教育领域,主题式教学近年来一直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形态,学习“学前卫生学”课程时实施主题式教学,不仅是于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尝试,也可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亲身体验这种在幼儿园普遍采用的教育教学形式,为他们更好地进行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践活动及将来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后提供一定的经验。

三、“学前卫生学”课程主题式教学实践

1.主题的选择

(1)明确学习目标:主题式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主题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能力,使学生所获得的不仅是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情感态度。因而学习目标不仅关注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育工作的知识技能,激发其对幼儿的爱心、耐心、关心等专业情感态度,还应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自信心、责任感、团队精神及个性发展等。

(2)选择主题:根据主题式教学的学习目标和“学前卫生学”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模拟创设幼儿园保教工作情境,让学生扮演幼儿园保教工作者的角色,以“幼儿的科学保育”为线索,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课程要求,结合幼儿保育工作确定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确定“家有宝贝初长成”“好营养,好味道,好健康”“不,我不要生病”“宝贝,远离危险” “阳光宝贝,快乐成长”“幼儿园的一天”“宝贝的健康卫士”“花园里花朵真鲜艳”等8个主题,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幼儿生理与生长发育特点及保育、营养膳食卫生与管理、幼儿常见疾病预防及护理、幼儿安全工作与常见意外伤害处理、幼儿心理健康常识、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保教卫生、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园环境卫生等。为了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感,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园的工作氛围,各主题名称在体现课程相关内容的同时力求童趣化,更贴近幼儿园真实情境,尽量接近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主要形态的主题活动名称形式。这样也更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围绕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2.主题活动的开展

(1)引入主题:教师创设与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如搜集资料的方法、资源等。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思考、讨论等方式对主题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2)活动设计:教师根据学目标和主题提出可供参考的活动方式(例如专题讲座、主题辩论、主题论坛、知识竞赛、小组讨论、小组作业、角色扮演、戏剧小品、歌舞、宣传海报制作、动漫制作、实践操作、健康教育、保育调查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提高活动成效;同时也允许学生根据确定的主题、所理解的知识技能内容及典型幼儿保育工作内容来自主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活动开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自主探究、理解主题内容的基础上,自己选择或设计活动方式,撰写活动方案,根据方案分工合作,在课前进行相关准备,在课堂或课外开展主题活动。

(4)辅助活动:除了课堂上以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活动,同时还应积极利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创建课程学习群,教师在群里共享参考书籍、文献资料、相关专业期刊或网站链接等信息,供学生自学、查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讨论和远程指导等辅助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活动,掌握知识。

3.教学实例:幼儿园的一天

(1)引入主题。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的卫生保育工作,放心送孩子到幼儿园?”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围绕主题到图书馆、网络、幼儿园等搜集相关资料,准备设计和开展活动。

(2)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围绕主题开展自主探究,通过查阅资料和思考,根据主题内容及教师提出的参考活动方式,经过讨论,决定用情境表演的形式呈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卫生保育工作,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活动,撰写活动方案,与教师讨论修改后,各小组成员分工进行准备。

(3)活动开展。根据主题活动方案,以一系列情境表演方式向家长呈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项保教卫生工作内容。各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家长、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健医生、园长等角色,将幼儿园一日生活主要环节演示出来,特别突出其中的保教卫生工作情境。

(4)o助活动。在设计、开展主题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师生通过课程学习群分享与幼儿园一日生活保教卫生工作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讨论活动方案等。学生在自学的同时,通过网络学习和交流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相关知识。

四、“学前卫生学”主题式教学反思

1.主题式教学的效果

主题式教学也许不能将所有的学科知识都教给学生,但却能让学生在设计与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从书本以外获得更多知识和能力。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不仅能掌握幼儿园卫生与保育工作的知识技能,还可提高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活动规划、交流沟通等能力,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而且,为了更好地开展主题活动,学生需要自主学习、整理、筛选相关知识,练习相关技能,与单纯由教师讲授课程内容相比,这一过程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为牢固。

2.主题式教学的不足

采用“学前卫生学”主题式教学实践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主题活动通常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并且难以将所有的学科知识都包含在活动中。与教师讲授通常按单一学科知识系统传授相比,学生获得的知识较为分散,容易遗漏一些知识点。

二是与单纯讲授相比开展主题活动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的工作量都非常大,从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到师生共同进行活动方案设计、修改、准备工作,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分享,正式开展主题活动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都比较重,时间精力有限,有时候准备工作不足导致主题活动的效果不够理想。

三是少数学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讲授方式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认识到主题式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参与主题活动不够积极投入,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存在“南郭先生”现象,这部分学生在主题式教学中受益甚少,而承担了较多工作的小组成员也容易产生埋怨,这些都会对主题式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主题式教学过程中应改进的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主题式教学的开展应注意以下方面的改进:

一是应适当结合讲授内容开展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前后以课堂讲授或网络课堂的形式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系统讲授,以弥补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零散或遗漏的不足,也能满足部分尚不适应主题式教学但仍然依赖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学生的需求。

二是将管理意识纳入主题式教学过程,有计划地安排主题活动工作,提高活动组织效率,在教师和学生的任务都很重且短时间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通过管理学习时间、改进小组分工合作方式等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更好地完成大量的主题活动前期工作,准备更充分,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三是在开展主题活动之前做好学生方面的工作,通过联系心理学教育学知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观摩示范活动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主题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充分认识到主题式教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主题活动。

四是改进小组作业及评价方式,将小组开展主题活动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小组成员,真正做到分工合作,人人各负其责,齐心合力完成小组共同任务,保证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在主题活动中有所收获,真正受益。为了更好地实现主题式教学的目标,这些方面的改进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袁顶国.从两极取向到有机整合:主题式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张青青.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第9篇:主题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 科学幻想画 创新意识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这样说,“科学与艺术――一枚硬币的两面”。时至今日,科学与艺术的融通已经成为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多年的美术教学、辅导实践中,笔者带领学校美术教师团队开展了“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依托科学幻想画这一载体达成科学与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联手,为两者的结合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实践

1.教学主题的选择:学生金点子与教师研讨相结合,确定年段教学主题。

与科学教研组联合开展学生“科学创新金点子”的收集活动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孩子的幻想是最不受约束的,但是很多孩子通常不知道从哪里去想,教师要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并不是只有太空、海洋,关注人类本身和普通人的生活,用科技改进生活就是科学创新,这样会有更丰富的科幻空间。

在人类问题的思考中突破,比如:人类面临哪些可怕的灾害或者危机?有哪些问题人类目前无法解决?自然灾害问题、环保问题、能源问题、交通问题、生命问题等。启发学生的思维,将大问题分成小问题,如环保问题可以细化为酸雨、汽车废气、水源污染、森林减少、土壤沙漠化、臭氧层破坏等问题。于是,盘旋在森林上空的“云层吸水自动消防员”、“处理污水的鱼”、“南极冰层加工厂修补臭氧层”等新鲜的科学创意就冒出来了……再比如说,去年5月的汶川地震以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就想到了很多关于解决地震问题的创意:“不怕震的学校”、“小区自动防震修复系统”、“汶川小朋友的震后心理救助楼”,等等。

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改进: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日常生活,鼓励他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采访周围的人,采用“更理想”、“更方便”的标准去大胆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哪些产品不够“理想”?可以怎么改进?学生在观察、体验过程中果真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以及有创意的对策,如:很多人不注意保护水源,水污染日益严重,要是有一群群会处理污水的神奇大鱼在江河湖泊里自动工作,随时把垃圾和污水吸进肚子,经过内部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排放出清水和可以让水生物吸收的有机物质,那该有多好!

长时间出差,家里的花草无人照管怎么办?智能花盆有自动检测仪,发现缺少阳光、养分、水就会自动开启进行供水供肥、人造光照系统,让植物们健康成长。

交通问题困扰着每个现代人,未来取代危害人类健康的尘土飞扬、拥挤不堪的马路是纵横穿梭在楼房之间的透明管道,各种交通工具在里面行动自如,既方便又环保。

马路下面每次埋管子总要把柏油路面挖开又合上,既浪费人力又影响交通,是否能制造出装拉链的马路,可以像我们穿衣服一样很快捷地打开又拉上……

这些来自生活体验的小小“金点子”在科幻画创作中发挥了大作用,孩子们的题材变得丰富多样,作品也生动起来。

2.教学方式的实施:以年段为单位集中教研,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方面,针对科学幻想画的特性确定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思路,另一方面,针对学校专职美术教师人数的不足,个别年级还有美术兼职教师的现状,制定了以年段为单位集中教研,巡回教学的策略。每段确定一名美术专职教师率先备好课,然后组织团队讨论,修改后全校开课研讨。

以笔者在607班进行的《我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研讨活动为例。课前,先请学生了解南极考察的意义以及困难,并填好(表1),对于南极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考察等方面有较为科学的了解。课堂上,在讨论“我国第三个新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时候,运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重在引导学生针对什么困难或者解决什么问题,相应地展开想象,而不是天马行空地脱离现实瞎想。(见表2)

建议:可以为新南极考察站起个名字,体现特色(设计特色、中国特色)

课后拓展内容(见表3):你能想出三个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问题,或者生活中的困难的金点子吗?

3.教学思路的拓展:举办科幻画展评,实现师生和家长三方互动。

在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如何进一步提升、保持孩子们的创作积极性,并满足他们的成功感,是团队教学研讨中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举办科幻画展评,家长参与三方互动的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评先以班级为单位全员进行,请同学们推荐出班级优秀作品参加校级展览。校级展览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中交流与评议,同学、老师和家长三方均可参与投票。活动的宗旨是“让每个孩子在参与中收获成功、感受快乐”,评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老师、家长三方都积极投入其中,达到了关注、交流和激励的目的。

二、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团队参与

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以团队形式开展研究,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美术教师单打独斗辅导少儿科幻画的局面,形成了教师“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团队中,大家都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彼此信任、互补长短,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用美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与讨论来分享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辅导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创造真心向往的“共同愿景”,不断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

2.综合学习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实现无限的创意?这需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综合。比如说,“科技创新金点子”活动的实施、科幻画展评活动、查阅科学资料都是利用课外的时间。另外,课堂上学生的创作受时间、材料的限制,在表现形式上大多比较单一,表现内容又不够丰富。有了科学幻想的好思路好内容,如何运用多种材料和绘画形式更好地进行表现?这需要美术教师在课外进一步辅导。很多优秀的少儿科幻画作品就是在课堂上构思了创意,画出了想法,并在课后进一步探究、改进,经历一个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综合过程后创作出来的。

3.三方互动

三方互动基于以往学校里师生互动,家庭中家长与孩子互动的局面而言,它把师生、家长三方通过多元互动统合成一个整体。传统教学中往往只能达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家长的参与,通过课前、课后的活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达到师生、家长三方之间互动的协调,依托网络构建超越课堂教学时空的多元开放的教学模式。无论是课前的“金点子”征集、课后的科幻画展评,还是通过网络平台的作品展示,都引导孩子积极地采访家长,热情地动员家长,把家长也“拽”进少儿科学幻想画的世界成三方互动。

4.网络运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积累,成立网络科幻画主题教学资源库,开展网络科幻画展评活动是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策略,也是一大特色。资源库以年级段为单位建立文件夹,以科幻画教学主题为名字建立子文件夹,里面包括教案、课件、相关资料、学生作品、活动照片等内容。通过网络科幻画主题教学资源库,美术教师可以达到更充分的共享与交流,并为今后的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完整的资料。

三、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成效分析

1.对学生的作用:小作品大天地

科幻画主题课堂教学着重培养的是两种意识和一项能力,一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问题、体验日常生活的意识;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运用科学想象去解决、不断改进这些问题的意识;三是在创新思维和绘画艺术之间建立起连接的桥梁,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很多孩子经历了科幻画主题课堂教学,体验了把抽象的创新思维转化为可视的艺术形象的过程,就爱上了科幻画这种创作思路和形式。课堂上,他们的积极性高,参与、竞争意识强,俨然是一个个“小小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变得对于科学知识、信息更感兴趣,一些原先不爱科学的女孩子纷纷爱上了看科学类杂志和书籍,美术课前经常有同学来交流他所知道的最新发明,孩子们在寻找科学幻想画创新金点子的同时不断地关注自然界、社会和他人。

2.对教师的作用:小主题多元提升

和学生一起经历科幻画主题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自我学习、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和学生共同关注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一位美术教师曾高兴地说,“科幻画教学给我这个‘科盲’扫了‘盲’”。确实,这样的过程让美术教师把视野拓展到美术领域以外,对于科学知识、科学世界、科技创新有了更多的关注,并产生了兴趣,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同时,科幻画主题课堂教学研究团队创造了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为教师个体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和谐的“同伴互助”关系使得无论是工作时间较长的美术专职教师,还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兼职老师,通过活动都在自身的基础上对少儿科幻画创作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多的思考,从而提升了教学、辅导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备注:文中少儿科学幻想画作品均为笔者辅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