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用药范文

临床用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用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床用药

第1篇:临床用药范文

1重视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宣传工作

选派高年资的临床药师在门诊窗口进行合理用药咨询,宣传工作,向患者得供用药品种介绍、给药途径、服药时间、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及药疗、膳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信息,使医生或患者避免不合理用药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增强患者依从性,同时帮助患者具备简单的自身用药监护能力,以便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救治措施,把不合理用药降低到最低水平。部分大医院在这方面已经作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

2重视药师下临床,指导合理用药,当好医生参谋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科室参与会诊,病理讲座为医生、护士和病人提供药物信息咨询服务,并根据病人为疾病种类、性质、发病时间、既往用药史、有无药物过敏等情况,结合药物学和药敏学知识,协助临床医生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适当的剂型,结药途径,给药方法和疗程的制定,通过监测病从用药过程,发现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临床药师对各科医嘱进行审核,并对用药品种较多的病人或医嘱进行针对性的抽查与分析,一旦发现不合理用药或可疑之处,可及时与医生联系,协商解决,把不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但要求药师具备较强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使能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药师对临床病人用药加以监护,直接参与制定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建立特殊病人用药档案,并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这是药师职能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是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活动的目的,也是临床药学的一个飞跃。

3重视药物的个体化使用

合理用药的核心是个体化给药,许多药品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临床医生必须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来决定最合适的药品和恰当的剂量,目前广为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测定药物在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以药代动力学原理计算药代动力参数,设计出个体给药方案。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参加查房、会诊、体内药物浓度检测等,依据病情,病理生理学、药动药效学、病原学以及生化检验资料数据等,参与对典型病例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并协助方案的执行,修改与评价。

4重视药物经济学,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药物经济学是将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于评价临床治疗过程,并以此指导临床医生、药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药物品种繁多,价格不一,可供临床选择的余地较大,药品费用合理支出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所以,合理用药应是治疗药物必须符合临床指征且功效明确,价格适中,治疗药物的调配要准确无误,质量要保证安排内有效,通过鉴别,测量和对比不同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成本与效果结构,使药物达到最好的效应。这样避免了以前只强调用药安全有效,却忽视了支付药物费用的情况,同时也为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

5重视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

合理用药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制定治疗及用药方案,因此医生对选用药物的治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毒副作用、用药途径、剂量及用药时间、价格应充分了解掌握。最好选用那些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并且价格适中的药物。在联合用药中要注意配伍合理等。事实上,目前医生经验用药、习惯用药占绝大部分,对药物合理配伍不熟,用药前的细菌检验及药敏检查较少,护理人员缺乏协助医生用药的意识,对医生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不能劝止或劝止不听。因此,要通过学习、讲座及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强化依据药敏结果,使用药物的观念,强调医护人员的协作精神,提高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

第2篇:临床用药范文

1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

1.1合理用药的生物医学标准[2]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包括:药品准确,用药适应证适宜,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实用性、使用及价格适宜,剂量、用法与疗程妥当;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不良反应小,药品调配及提供给患者的用药信息准确,患者依从性良好。

1.2合理用药国家指标(INRUD)

1.2.1处方指标:(1)每次就诊处方药物平均品种数;(2)处方药物使用非专利药名的比例;(3)每百例就诊使用抗生素的比例;(4)每百例就诊使用注射剂(不含预防注射和计划免疫)的比例;(5)每百种处方用药中,基本药物或处方集药物的比例。

1.2.2患者关怀指标:(1)每例患者接触处方者(医师)的平均时间(不含等候时间);(2)每例患者接触发药者(药师)的平均时间(不含等候时间);(3)每百种处方中,患者实得药物的数额(%);(4)药袋标示(姓名、药名、用法)完整的百分率;(5)患者正确了解全部处方药用法的百分率。

1.2.3行政管理指标:(1)有无基本用药的目录或处方集;(2)抽查库房是否确有本地区所需主要药物并可保障供应。1.2.4补充指标:(1)应诊而不使用药物治疗的百分率;(2)每次就诊平均药费;(3)抗生素占全部药费的百分率;(4)注射剂占全部药费的百分率;(5)用药符合病因、对症、预防并发症等治疗指导原则的病例数(%),抽样调查当地5种最主要的常见病或传染病的现场治疗情况为代表;(6)患者离开就诊单位后,对全部医疗照顾总体上表示满意的百分率(全部是指医疗单位的诊断、治疗、人际关系等所有服务,总体是指患者需求和希望得到了满足);(7)能获得非商业性药物简介、药讯、治疗指导原则、处方集等公正的药物信息医疗机构比例。

1.2.5住院用药附加指标:(1)并用2种及以上抗生素的病例数(%);(2)使用麻醉性止痛药的病例数(%);(3)用药医嘱完整的百分率;(4)用药记录完整的百分率;(5)用药医嘱兑现率;(6)采用标准治疗方案的百分率;(7)为经适当细菌培养而静脉注射抗生素的百分率。

2临床药学的特点是医药结合,合理用药

2.1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临床合理用药服务临床药师是推进合理用药的主体。合理用药比合理治疗更具复杂性也更有意义,因此临床药师的医学知识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它是药师开展临床工作的基础,是传统药师角色转变的必由之路。临床药师要主动自我开发,通过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强化培训,以便尽快做好从事临床医疗实践的准备如,快速补充一些临床专业知识和多学习与临床用药有关的跨学科的知识。但不容忽视的是,药师的药学知识也需要通过培训进行提高和更新,对于临床药师而言,药学知识是立足之本,临床知识是桥梁。临床药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才能了解患者的综合情况,才可理解医师选择药物治疗方案的原因、目的,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讨论,减少交流沟通的障碍,以便更快、更好地融入到临床医疗实践中去。

2.2深入临床,促进合理用药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查房是药学服务的主体。药师要进行专科用药调查分析,收集与反馈有关的药物信息,学习和了解专科疾病的特点与用药规律,并协助处置专科的合理用药工作。与医师讨论药物治疗方案、监测药物治疗过程和效果、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相互作用。通过查房,使临床用药更安全、有效、经济。

2.3药学监测对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对医嘱的依从性、给药剂量是否合理。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对一些重点药物和重点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DM),并根据测定结果,运用药代动力学理论,调整用药剂量或用药间隔,观察患者用药后药效及不良反应,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反馈药品不良反应(ADR)。一旦发生ADR,临床药师应按规定及时收集和填报ADR报告,并及时上报ADR监测中心。及时发现和确定实际存在或潜在存在的药物问题,防止药疗事故的发生,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2.4收集、整理药学情报信息临床药师要通过阅读药学专著、各种期刊杂志、药物手册、药物说明书、新药介绍、药学专著和上网获取药物的最新动态、药物治疗中的最新成果、ADR以及那些最适合临床需要的信息。把以上收集的药物信息按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老药新用、相互作用、禁忌证、药物价格、产品来源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定期制成药讯供临床医师和护士参考,为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方面提出合理化的用药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3]。

2.5向医患提供用药咨询用药咨询服务是临床药师与医师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是药师走近患者的有效方法。药师应具备较强的与人交往的沟通能力,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语言技巧,深入到病房和门诊,了解临床的用药情况,回答医师、护士、患者提出的用药问题。做好用药咨询,有效沟通医患双方的信息,共同促进合理用药。

第3篇:临床用药范文

[关键词] 合理用药;药物联用;配伍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6(c)-129-02

不合理用药既可影响药物疗效,又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不仅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较大危害,而且造成药品资源的巨大浪费[1]。为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本文通过对我院住院病历医嘱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8年1~10月每月住院病历100份,10个月共1 000份,涵盖医院各大科室,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以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临床药物治疗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为依据, 统计病历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对典型的病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用药的方法。

2 结果

在抽查的1 000份病历中,含不合理用药医嘱病历96份,不合格率为9.6%,不合理用药医嘱分类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96份不合理用药分类统计结果[n(%)]

3 讨论

3.1 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

在统计结果中,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比例居首位,主要体现在选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合理和给药时间不合理三方面。①选药不当。例如: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用头孢唑肟钠预防感染。甲状腺切除术术口为Ⅰ类清洁切口,原则上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如患者有高危因素需使用抗菌药,头颈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本例未根据手术切口部位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患者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因素进行选药,这也是围术期抗菌药物选药不当的主要原因。②用法、用量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最常见的是给药次数不合理和给药剂量不合理,主要原因是未根据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给药,如时间依赖型的药物一代头孢每天只给药1次,未能使给药间隔药物浓度维持在最低抑菌浓度(MIC)之上,降低了药物预防感染的效果。③给药时间不合理,包括术前无用药和使用疗程偏长。例如: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术,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而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在术前2 h内给药,最好是在术前0.5~1.0 h给药[2-3]。

3.2 用法、用量不合理

用法、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①注射剂配置浓度不合理;②给药剂量不合理;③给药次数或方法不合理。例如:患者真菌感染,给予口服氟康唑胶囊 100 mg,3次/d。氟康唑胶囊血浆消除半衰期长达30 h,血浆浓度与给药剂量成正比,因此该药每日只需给药1次,首剂加倍。

3.3 联合用药不合理

联合用药不合理包括:①药物相互拮抗;②药物联用减少吸收,降低疗效;③药物联用加重副作用;④重复用药或同类药物联用。例如:患者诊断2型糖尿病,给予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30 mg,2次/d;那格列奈120 mg,3次/d。而那格列奈有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该作用点与磺脲类制剂相同,所以不能与格列齐特缓释片联用。

3.4 药物配伍不当

在我院主要见于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不当。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一般都含有微量鞣质、蛋白质等双键化合物,这些微量杂质在不适宜的溶媒中易发生盐析或形成溶解度较小的络合物,聚集的络合物会使混合液体中的微粒显著增加[4],因此中药注射剂宜根据说明书选择合适的溶媒,否则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3.5 选药不恰当

未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是选药不当的主要原因[5-7]。例如:在患者痛风性关节炎急症期使用别嘌醇。别嘌醇促尿酸结晶溶解时可诱发并加重关节炎急性期症状,因此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症状消失后(一般在发作后2周左右)才用,不宜在痛风性关节炎急症期使用。

4 结论

我院住院病历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当和选药不当等几个方面。不合理用药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必须重视。通过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合理用药,才能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Buke C, Hosgor-Limoncu M, Ermertcan S,et al.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J].Journal of Infection,2005,51(2):135.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94-1596.

[3]Bmtzler DW,Houek PM,Surgieal Infection Prevention Guiddines Writers Workgroup,et al.Antimierobial prophylaxis for surgery:an advisory statement from the National Sueal Infection Prevention Project[J].Clin Infect Dis,2004,38:1706-17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90,330-337.

[5]张万英.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99-120.

[6]谭海森,曹华.医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41-43.

第4篇:临床用药范文

关键词:儿童合理用药

按照我国习惯一般年龄为0~14岁的称为儿童。儿童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同时更要注意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一旦使用药物不当,就会造成对儿童的损害,轻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重者引起组织器官功能性、器质性的改变并引起致残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儿童用药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1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用药特点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解剖、生理和生化功能,特别是肝、肾、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与成年人(>18岁)相比有相当大的差异性,在就是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连续不断的过程。儿童发育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和儿童期3个阶段。出生后28 d为新生儿期,出生后1个月~3岁为婴幼儿期,3~12岁为儿童期。小儿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存在不同的用药特点。

1.1新生儿用药的特点 由于新生儿的组织器官及生理功能尚未成熟,体内酶系统亦没有健全,因而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不同于其他的年龄组儿童、更不同于成人。

1.1.1从药物的吸收来看,局部用药透皮吸收快而多,如果局部用药过多可致中毒,例如:硼酸、水杨酸、萘甲唑啉;口服吸收多、代谢慢、排泄慢;皮下或肌注由于新生儿周围血液循环不足而影响吸收,多不采用。静脉给药吸收快药效可靠,但要注意液体容量、药物制剂和液体的理化性质以及输液的速度。

1.1.2从药物的分布来看,影响药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的程度。新生儿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力低,药物游离型较多,浓度高,易发生药物中毒。例如,苯巴比妥很容易中毒。

1.1.3从药物代谢来看,由于新生儿酶系统尚未成熟,药物代谢缓慢,血浆半衰期长,易出现毒性反应。例如,氯霉素引起新生儿灰婴综合征,新生霉素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磺胺药、硝基呋喃类药物引起新生儿溶血,都是因为体内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1.1.4从药物的排泄来看,新生儿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及肾小球滤过率较成人低30%-40%,很多药物因新生儿的肾小球滤过能力低而影响排泄,使血浆药物浓度高,半衰期延长,而易出现毒性反应。因此,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用药间隔时间宜适当延长。

1.2婴幼儿用药的特点 婴幼儿期的药物代谢相对新生儿期来讲要成熟得多,但从解剖生理特点来看,发育仍然尚未完全,用药仍要注意。

1.2.1口服给药时以糖浆剂为宜,口服混悬剂在使用前要充分摇匀,维生素AD滴剂绝对不能给熟睡、哭吵的婴儿喂服,以免引起油脂吸入性肺炎。

1.2.2注射给药,由于婴儿吞咽能力差,同时大多数不配合家长喂药,在必要时或垂危的患儿采用此种给药方法(因肌内注射局部血液循环不足而影响药物吸收,多采用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

1.2.3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患病后常有烦躁不安、高热、惊厥,可适当加用镇静剂。但对镇静剂的用量,年龄越小,耐受力愈大,剂量则相对偏大。但禁用品如吗啡、哌替啶等,因易引起呼吸抑制。同时,慎用氨茶碱(因兴奋神经系统)。

1.3儿童用药特点(>3岁)

1.3.1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的排泄比较快。

1.3.2注意预防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儿童对水及电解质的代谢功能较差,如长期或大量使用酸碱类药物,更易引起平衡失调,应用利尿药剂后也容易出现低钠、低钾现象,故应间歇给药,同时,剂量不宜过大。

1.3.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也应慎用。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泼尼松等,雄激素的长期应用使骨骺闭合过早,影响生长发育。

1.3.4 骨和牙齿发育易受药物影响。四环素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着色变黄,妊娠、哺乳期妇女有及

2小儿用药注意事项

2.1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由于小儿的年龄、体重逐年增加,体质比较弱各不相同,用药的适宜剂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同时,还要注意延长间隔时间,切不可给药次数过多、过频。

2.2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经。一般来讲,口服给药较安全,应尽量口服给药。但不适用于新生儿,较大的婴幼儿,循环较好,可用肌内注射。婴幼儿静脉给药,一定要按规定速度滴注,切不可过快过急,要防止药物渗出引起的组织坏死,同时,要注意不断变换注射部位,防止反复使用同一血管而引起的血栓性静脉炎。另外,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药物很容易透皮吸收,甚至中毒,切不可涂敷过多过厚,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3儿童禁用的药物

3.1 17岁以下儿童禁用的药物:氟喹诺酮类、氟哌啶醇等。

3.2 14岁以下儿童禁用的药物:地西泮。

3.3 8岁以下儿童禁用的药物:四环素类。

3.4 3岁以下幼儿禁用的药物:硫喷妥钠。

3.5 2岁以下幼儿禁用的药物:左旋多巴、依他尼酸。

3.6 1岁以下幼儿禁用的药物:芬太尼。

3.7 6个月内婴幼儿禁用的药物:丙磺舒。

3.8 3个内婴幼儿禁用的药物:吲哚美辛、羟嗪、苯海拉明、甲氧氯普胺。

3.9 新生儿、早产儿禁用的药物:氯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呋喃妥因、酚酞、阿米妥、苯巴比妥、茶碱、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异烟肼、地高辛、毒毛花苷K、新生霉素、水溶性维生素K、西地兰、磺胺类药物、水杨酸盐、苯甲酸钠咖啡因、抗疟药、呋喃类、对氨基水杨酸、阿司匹林、非那西丁等。

参考文献:

[1]罗玉瑶,金梅,周远志,等.我院2262例门诊儿童处方用药分析[J].中国药事,2009,(04).

[2]杨建萍,曾银霞.我院门诊儿童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事,2009,(05).

[3]谭家风.谈儿童的合理用药[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01).

[4]方芳.浅谈儿童合理用药[J],黑龙江医药,2010,(04).

[5]胡德荣.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01).

[6]李涛.儿科合理用药与临床药学[J],兵团医学,2010,(01).

[7]杨栋梁,谢红光,周宏灏.少儿合理用药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医学,1995,(02).

[8]东星月,安薇薇.儿童合理用药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02).

第5篇:临床用药范文

随着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药物品种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国际上现有原料4500种,并且平均每年增加20-30种。药品品种日益增鑫,滥用药物及不合理用药也日益增多,医疗单位的药费也日益增多,但临床药物水平在某些方面并未伴随着药品增加而提高,有很大一部分消费在一些治疗意义不大的药品上反而延误病人治疗,甚至由于用药不当发生药疗事故。或者由于滥用药物引起药源性疾病。

临床药代动力学与合理用药: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物别是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药代动力学在指导药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用于指导给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血药浓度的测定:

血药浓度测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血药浓度不仅是药效动力学的根据,也是药代动力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安全幅度小,血浓个体差异大,药理作用强度与血药浓度过密切相关,而治疗效果不易在短期内作出判断的药物,测定其血药浓度,从而依据血药浓度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是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的可行办法之一。

洋地黄是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确切的药物,其缺点是最适剂量不易掌握,稍一不慎常致中毒,甚至死亡。特别是在长期用药时,因功能变化或因换用别种强心甙,或因换用生物有效度不同的制剂,引起血药浓度变化导致事故。因此有必要根据病人血药浓度、体重、肾功给药途径,前阶段用药民政部等来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

半衰期:

半衰期是药代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半衰期一般指血浆半衰期即药物的血浓度一降一半的时间,它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等)速度即表示药物在体内的时量关系。

每一个药物都有各自的半衰期,由于药物的半衰期各不相同,因此按照一般习惯每日给药三次的给药方案并不适合所有的药物,更不适合每个病人。

为了维持恒定的有效浓度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按一定的时间间隔给药是必要的,在临床上可适当根据药物有效浓度从而达到满意效果,按一定时间间隔给药是必要的,在临床上可根据药物有效浓度给合半衰期确定给药时间。

如磺胺嘧啶过去的给药是成人每日四次每次1克,首次2克作为冲击量,并使用等量的碳酸氢纳,近年来通过血药浓度和半寿期的研究。确定磺胺嘧啶的半寿期为17小时,因此将磺胺嘧啶的给药方案改为每日二次每次1克,经临床证明既安全也有效。

又如地高辛过去的缓给法给药方案是每日3次每次0.25㎎,三天后达到洋地黄化之后每天再用0.25㎎维持,8天通过药物的逐渐积累之后就能达到洋地黄化,以后的以0.25㎎维持既能达到满意疗效又能减少中毒机会。

肝功能:

肝脏是代谢药物主要器官,有些药物经肝代谢有一定毒性,肝功能不好时避免应用或慎用。

1、对肝功能有损害的抗生素:

四环族在肝脏积贮较显著,并在胆汗中浓度较高,可20-50倍于血药浓度,由此排入肠道而又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

大剂量静脉滴注四环素可引起脂肪浸润性肝脏损害,严重者可以致死,孕妇尤易发生,所以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以肝代谢的药物:

氯霉素主要要肝脏中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灭活,因此慢性肝炎和肝功能不良时应避免诮用氯霉素,其它的如亲手霉素利福平等,当肝功不良时长期应用易于引起药物的体内蓄积,升高血浓度易产生不良反应,这类药物应慎用。

肾功能:

第6篇:临床用药范文

在临床领域中,对消化道疾病患者治疗时一般都主要选择预防复发、促进愈合、缓解症状等药物。在门诊处方中也有很多药物都是用于治疗胃炎,如雷贝拉唑、氢氧化铝以及奥美拉唑等.近些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及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临床上关于胃炎治疗的药物也有所增加。本文主要对我院120例喂养患者临床处方用药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27~68岁,平均(46.7±4.3)岁;营养不良性胃炎患者34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胃炎伴糜烂15例,萎缩性胃炎9例,浅表性胃炎36例。

1.2研究方法

对120胃炎患者处方用药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药物使用的相关书籍、药物使用相关临床文献与说明书对其进行分类归纳。

2结果

120例胃炎患者用药处方中,胃黏膜保护剂药物68例(56.67%),影响胃酸分泌药物19例(15.83%),胃动力药18例(15.00%),抗酸药6例(5.00%),抗菌药物4例(3.33%),其他药物5例(4.17%)。由此可见,在所有处方用药当中,排在前3位的药物种类分别为胃黏膜保护剂药物、影响胃酸分泌药物、胃动力药。这提示在对胃肠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症状,做到合理用药,从而减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将药物疗效充分发挥出来。

3讨论

在临床领域中,关于胃炎治疗药物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常见的药物有黏膜保护剂类药物,碳酸氢钠中和胃酸药物,抑制胃酸形成药物以及消除发病机理方面的药物[2].在胃炎治疗方面,选择用药时多以保护黏膜、预防病变为根本之策,因而胃黏膜保护剂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而影响胃酸分泌类药物的选择,则主要是为了改善患者的胃部环境,帮助促进消化道损伤修复[3].很多胃炎患者均伴有胀气、嗳气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都表明患者胃排空异常,因而胃动力药物的使用频率也较为频繁。除此之外,抗酸药物与抗菌药物的应用范围主要局限于少数的危重病症中,所以在处方中一般都是通常几种药物联合应用实现治疗的目的。

3.1胃黏膜保护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胃黏膜保护剂能已经受损的黏膜表层再次覆上保护膜,从而加速受损创面的愈合,使胃黏膜实现再生。通常该类药物包括次硝酸铋、果胶铋、生胃酮等药物,大多数的铋剂都是复方药剂,其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就是乐得胃与胃铋治,这两种药物在治疗轻度胃炎方面能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二者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能会诱发患者胃肠穿孔[4].

在进行配伍用药时应促排空药,从而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3.2影响胃酸分泌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大多数的胃炎疾病都是因患者胃肠粘膜丧失或降低了抵抗力而引发,有的胃炎是由药物或食物的作用导致,这些致病因素往往会破坏患者的黏膜壁,从而诱发病变[5].而通过影响胃酸分泌药物的使用可以对侵袭黏膜壁因子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但临床医疗人员需要充分掌握药物的具体作用机理,从而进行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提升临床治愈率,减少胃部疾病的复发率。

3.3胃抗酸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抗酸药物是一种碱性化合物,该类药物能够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使胃蛋白酶的活性减弱,减轻胃壁组织损伤及胃黏膜刺激。常见的几种抗酸药物主要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以及三硅酸镁等,该类药物一般含在复方制剂中,发挥着胃炎辅助治疗的效果。

3.4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胃炎疾病的发展程度与患者胃部细菌数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治疗胃炎的关键就是将胃中的幽门螺杆菌充分杀死。通常都将铋剂与抗菌类药物联合用于重症顽固性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铋剂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机体胃肠黏膜,还能吸附大量的毒物与废物,并促使其排除体外。

应用抗菌药物联合泵抑制剂进行细菌杀灭,在综合治疗下帮助患者尽快愈合胃黏膜,从而有效提升了临床治愈率。莫西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泮托拉唑等药物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显着的疗效。

3.5其他药物

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康复新液、叶酸片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也能发挥一定的疗效。本次研究中,在所有处方用药当中,排在前3位的药物种类分别为胃黏膜保护剂药物68例(56.67%)、影响胃酸分泌药物19例(15.83%)、胃动力药18例(15.00%)。因此,对胃肠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用药的时候,医护人员应当充分掌握患者的临床病症,采取最合理的用药方案,从而使药物发挥出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广聚.胃炎、胃溃疡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08:254-255.

[2]吴芳,王玮,张红果,等.胃炎治疗药物用药处方的合理使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06:1057-1058.

[3]刘维海,杨文科.从胃炎用药处方分析谈其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J].中国药业,2012,18:74-75.

第7篇:临床用药范文

药物导致的肾损害

药物导致的肾脏损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药物不断应用于临床,而大多数药物是肾脏排泄的,容易损害肾脏。②随着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造影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的社会构成增加,老年人的肾脏老化和萎缩更容易发生肾脏损害。

药物性肾脏肾损伤的形式包括:①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AIN):AIN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更是医源性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有过敏体质者发生AIN的几率较高,患者可有或无全身过敏表现(发热、关节痛、药疹、高嗜酸粒细胞血症等);肾脏表现为少量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明显,白蛋白尿通常≤1 g/日)和肾功能急性减退。患者往往有与肾功能不平行的低钾血症、较重的贫血和酸中毒,可出现尿糖。像皮肤过敏一样,除了已知对某药过敏或过敏体质,很难预料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关键是当使用某种药物后出现肾功能急性减退时要想到这种可能性,及时停药。当与急性肾小管坏死鉴别诊断困难时需要肾活检协助诊断。易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药物见表1。②急性肾小管坏死: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一般有明确的危险因素,例如各种原因导致的绝对循环容量不足和相对循环容量不足时,肾脏灌注相应减少,使用易产生肾毒性的药物时,往往会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减退。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区别是贫血较轻、不出现糖尿,必要时需要肾活检协助诊断。

合理药物剂量调整是保障

对于存在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临床医生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肾功能损害会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肾脏清除,从而使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造成机体多系统损害,出现肾脏、肝脏、骨髓和神经系统等毒性。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增高还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意识改变、嗜睡、椎体外系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死亡。红霉素、氯霉素的肝脏毒性,链霉素的耳毒性,呋喃类的周围神经毒性,多黏菌素的呼吸抑制作用以及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惊厥等。②低蛋白血症患者,常规药物用量可导致较高的游离药物浓度,可增加治疗窗窄的药物毒性。③酸中毒等病理、生理状况可降低或增加药物的蛋白结合力,从而增加或降低游离药物浓度,而增加毒性。

因此,临床医生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肾脏病类型和肾功能状况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拟使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然后根据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药物的初始剂量和维持量进行调整,如减少剂量、延长给药间隔或两者兼之,这是保证安全用药的重要手段。

慢性肾病(CKD)患者 CKD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复杂多样,使得对药物剂量调整难以用单一模式进行。许多专著,如美国医师学院出版的《成人药物剂量调整指南》等,都有某些药物在较大GFR范围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药物剂量调整方法的描述,查阅这些专著是指导临床药物剂量调整的较好方法。从这些信息可获得药物首次剂量和维持剂量的调整方法。应当注意,所有这些信息都应当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和合并用药情况使用。如果从教科书和文献资料不能获得推荐剂量,则可计算适当的药物剂量。一般根据药物血浆半减期(t1/2)和患者肌酐清除率,决定用药剂量和方法。

计算药物剂量调整因子(Q):

Q=1-Q=1-[fe×(1-1/病人Scr)]

fe是药物经肾脏排泄的百分数,可从药理学书籍中获得;Scr的单位是mg/dl。

如果维持每次药物剂量不变,用药间隔为“肾功能正常时的用药间隔/Q”。这种方法往往导致血药浓度波动较大,治疗窗较窄的药物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临床工作中,为了杀灭致病微生物,往往希望血中维持一定的抗菌药物浓度,因此更合理的方法是调整每次给药剂量,而不改变用药间隔。

肾功能不全时的每次用药剂量=肾功能正常时的剂量×Q

若同时选择更改剂量和间隔,假设已经选定用药间隔,则每次的剂量可以用公式计算:

每次用药剂量=肾功能正常时的剂量×Q×选定的用药间隔/正常用药间隔

上述计算公式受严格的适用条件限制,简单照搬而忽略监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另外,参照教科书和文献资料推荐的药物剂量也不保证百分之百可靠,因为患者复杂多样,影响药代动力学的因素很多,如药物-药物以及药物-食物相互作用等。CKD患者常伴有低蛋白血症,药物与蛋白结合率相应减少,药物游离部分增多,药物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强。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重量减轻,肾功能减退,但同时由于肌肉萎缩,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并不明显。因此老年人血肌酐水平不能作为衡量肾功能和用药的指标。由于多数药物在肝脏灭活,在肾脏清除,肾衰竭时若伴有肝功能不全,则更应减量。基于上述原因,临床应用中应当特别注意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必要时进行血药总浓度或游离浓度监测,不断调整药物剂量。

肾脏参与了大多数抗生素的排泄,CKD患者在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进行剂量调整,如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等。有些药物大部分经肾外排泄,剂量不需要调整,例如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钠主要由肝胆系统代谢排泄,在严重肾功能减退时,血药浓度不致明显增高,半衰期无延长,且药物本身毒性小,故不需调整剂量。

维持性透析患者需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药物清除量等于机体的清除量与替代治疗清除量之和。如果替代治疗清除量较大,除了需要根据肾功能状况调整药物剂量外,还要根据透析的清除量对剂量进行调整或补充:由于血液透析是一种间断治疗,应每次透析后补充被清除的药物;由于腹膜透析是一种持续治疗,应根据机体清除量与腹膜透析清除量之和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间隔。

血液透析过程中,药物通过弥散从血中清除,其清除率决定于药物特性、患者特征以及所选择的治疗模式。分子量90%或药物分布容积很大的药物难以通过血液透析清除。高通量透析能清除分子量较大的药物。可通过选择大面积透析器、提高血流速和透析液流速、延长透析时间来提高药物的清除率。对于非蛋白结合的药物,透析清除率可以计算为:

透析清除率=尿素清除率×60/药物分子量

而高通量透析时,由于透析器的膜孔径较大,而大多数药物的分子量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相比,清除药物的能力较低,一般来说,如果血液透析不能清除的药物,腹膜透析也不能清除。腹膜透析的药物清除率可计算为:

透析清除率=尿素清除率×(60/药物分子量)1/2

由于药物的分子量各不相同、蛋白结合率也不尽相同,因此难以用单一公式表述单次透析药物的清除量。对于治疗窗窄并且不良反应大的药物,应当及时检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为了更好地监测血药浓度,一般在用药4~5个半衰期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进行。在药物分布均匀后立即采血可获得血药峰浓度,而在下次用药前采血可获得血药谷浓度,用于判断稳态血药浓度是否在要求的治疗窗,并帮助调整下次给药的间隔和剂量。

第8篇:临床用药范文

随着时间医学的研究进展,形成了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卫生学,时间运动学,宇宙时间医学和实践护理学等分支学科。

1 时间护理的概况

时间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所存在的生物节律,对病人在用药、治疗、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学科,即属于护理学范畴,也属于时间医学的一部分。

早在二、三千年前,祖国医学就有了关于人体时间节律的论述。如《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天地间阴阳二气是生物变化的根源。至于昼夜节律对人体的影响,《内经》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中药学的“性味归经”理论,揭示了药物对机体某部分时间的选择性,中医很重视中药归经部位在什么时辰生理敏感性最明显,从而找出病人对药物感受最强或最适治疗时间。

2 时间护理与临床用药

2.1 时间护理与临床用药学时间药理学又称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同期性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随着时间药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药物作用和代谢的时间节律的深入研究,为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毒副反应提供了新手段。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常常是在保证发挥药物作用的前提下,采取控制剂量的方法,将全天剂量根据药物在人体内吸收、排泄的情况,以均分法给药,如肺炎病人抗菌素使用每日二次(6点、14点或6点、18点),高血压病人口服缓释降压片每日一次(7点)等等。这是按时钟给病人用药治疗,而没有按药物在人体内发挥治疗作用的时间节律来给药,将会由于给药时间间隔太长,血药浓度下降较快或药物在体内堆积过多而引起药物中毒。如心脏病人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在4:00比白天高40倍,如果在夜间给病人白天同样剂量的药物就可能引起洋地黄中毒,另外,在抢救有机磷中毒时,用阿托品治疗,使病人达到阿托品化,但阿托品化剂量与中毒量很接近,稍过量,就可出现阿托品中毒的表现,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许多临床经验证明,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或了解一些常用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节律性,即药物治疗作用的时间节律,并根据不同药物的节律性选择不同的用药时间,主要选择作用明显疗效较高的时间给药,可用小剂量取得最大的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如青霉素过敏者皮试反应一般午夜反应较重,中午反应较轻,临床上青霉素皮试一般都在白天,这样有利于观察结果,减少过敏反应。

第9篇:临床用药范文

口服降糖药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Ⅳ抑制剂)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

磺脲类、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DPP-Ⅳ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双胍类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噻唑烷二酮类可改善胰岛素抵抗;α-糖苷酶抑制剂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

各类口服降糖药降低HbA1C的能力见下表。

各种口服降糖药在有效降糖的同时,具有不同的降糖特点。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可降低血糖,减少体重,还被显示可减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还可导致体重增加。噻唑烷二酮类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体重增加和水肿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罗格列酮还与骨折和心衰风险增加相关。格列奈类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都比磺脲类少,肾功不全者可以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常见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出现低血糖时应使用葡萄糖、牛奶或蜂蜜。

联合用药 随着2型糖尿病的进展,1种口服药常常会难以控制逐渐升高的血糖,需要联用第2种药物。联合用药可优势互补,减少用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的基本原则是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不宜联合使用。最常见的是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其中,在二甲双胍与格列奈类促泌剂的联合使用中,联合瑞格列奈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明显优于那格列奈。

胰岛素治疗

口服药只是增加体内胰岛素分泌或增强胰岛素作用,不能代替胰岛素。当患者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必须及时开始起始胰岛素治疗。在某些时候,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变成最佳的甚至是必需的维持血糖控制的措施。 胰岛素是机体内惟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其降糖作用是最直接的。生理状态下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小剂量、持续分泌的基础部分;另一部分是受食物摄入等因素刺激产生的大剂量、追加分泌的餐时部分。

胰岛素的分类 基础胰岛素包括长效动物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主要用于降低基础血糖水平。餐时胰岛素用来控制餐后血糖,注射后即开始起效。短效人胰岛素和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常用于餐时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是将餐时和基础胰岛素以固定比例预先混合的一种制剂,同时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

胰岛素使用起始时机 1型糖尿病患者自发病后, 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仍HbA1C>7%时,应起始胰岛素治疗。另外,对新发病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患者和病程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初诊的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在围手术期、感染、妊娠情况下,也应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方案 胰岛素治疗方案分为起始治疗和强化治疗。起始治疗中基础胰岛素的使用方法:继续口服降糖药治疗,联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睡前注射。起始治疗中预混胰岛素的使用方法: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可选择1~2次/日的注射方案。在上述胰岛素起始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的血糖水平仍未达标(HbA1C>7%)或出现反复的低血糖,可采用强化治疗,即每日多次皮下注射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根据患者情况,可采用餐时+基础胰岛素3~4次/日皮下注射或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3次/日皮下注射方案,也可利用胰岛素泵采取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胰岛素常见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糖、体重增加、脂肪萎缩或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