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籍管理范文

学籍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籍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学籍管理范文

>> 上下联动,助推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行稳致远 浅谈多功能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的可行性需求分析 学生电子学籍档案管理风险的规避方法分析 电子学籍档案管理在普通高中的探讨 浅析中学电子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学籍信息一站采集 高校电子学籍档案法律效力探析 电子学籍有望制止择校痼疾 浅议高校学籍管理与学籍电子注册 教育部将建立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 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系统2014年将正式开通 全国电子学籍系统2014年开通?防造假代码终身不变 全国中小学生获得正式电子学籍号 高校学籍管理浅谈 基于J2EE技术开发的中职学校电子学籍系统的设计 基于J2EE技术开发的中职学校电子学籍系统的实现 甘肃将为390万中小学生建电子学籍 严防“高考移民”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获得正式电子学籍号 电子注册制度与学籍管理改革问题初探 利用电子注册提高学籍管理的效率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3-25.

[3]教育部教基一[2013]7号文件.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Z].

[4]保障教育公平――聚焦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EB/OL]. http:///jrzg/2013-08/25/content_2473364.htm.

[5]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简介[J].基础教育参考, 2013(19):8-9.

第2篇:学籍管理范文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有的学籍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医学院校的学籍管理。首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的教育对象、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旧的学籍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大众化的教育发展需求。其次,由于新时期的大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强烈,如果再按照旧的学籍管理制度,不能有效的因材施教,就会影响到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

还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努力培养适应于时代,适应于社会的医学人才,而旧的学籍管理模式,带有很强的计划性,很难适应新时期人才市场供求变化的发展。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学院校必须优化医学管理工作,改革旧的学籍管理模式,使学籍管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另外,一些管理者缺乏对于学籍管理的正确理解,学院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籍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学籍异动处理不严谨;导致一些学生的学籍注册信息错误或缺失。给学生毕业找工作带来麻烦。

再者,一些学籍管理者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对学生主体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也影响了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在新形势下,医学院校的学籍管理要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要以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通过科学化的学籍管理,优化医学院校学籍管理的数据和信息,进而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二、优化管理模式,创新高校学籍管理工作

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学籍管理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管理工作,因此,管理者要改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要制定一套系统的管理体制,做到学籍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生的学籍制度,不仅是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授予学位、重修、补考以及能否毕业等的重要依据,还是学生在校期间考试作弊、处理违纪行为的重要依据。

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学籍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籍管理规定,遵循依法原则、学校特色原则、稳定性原则、适度和梯度原则和创新性相结合原则,不断完善、补充学籍管理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籍管理模式。另外,对于学籍管理规定中原则性的重大问题,学校领导以及教学领导机构应当予以审定,要有计划的进行学籍管理改革,采用优化模式,明确学籍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为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于学籍管理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要深刻认识到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学籍管理各环节工作。在收集、处理学籍信息时,要做到及时、细致和准确。在收集处理的过程中,要保证执行按程序,处理有依据。同时,在优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还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化管理学生的学籍信息,构建学籍管理的信息网络,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学籍管理。实现管理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共享、进而提高学籍信息管理工作效率。

三、结语

第3篇:学籍管理范文

学校的学籍管理是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和办学质量。基于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要求学籍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1、在工作上: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的政策,服从领导安排,尊重关心教师,团结同事。爱岗敬业。在积极完成自己的主要职责外,协助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完成学校的各项事宜。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并能严格遵守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自己的自我充电意识,科研意识,信息网络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争做最优,并且积极协助领导和同事搞好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争取能为创建和谐校园尽一份力。

2、在政治思想上:我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行为规范。平时能关心时政,认真学习和领悟同志提出的荣辱观,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真诚,热情,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努力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使自己的知识。能力适应于所负责的工作。

3、在责任上:我一直本着坚持原则,严于律己的态度做事,在我任职的九年中,从无任何弄虚作假行为和事故发生;并且能善于认真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吸取其他优秀的工作经验,并能将优秀的理念结合实际运用到工作中,使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二、踏实工作,勤奋上进,争做学籍工作的排头兵:

(一)、宣传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我们加大对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将学籍管理规定和最新补充规定等公布在校园网上,将教学管理的主要文件印制成单行本,做到新生入校人手一册。此外,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学习学籍规章制度也作为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2、加强政策的实施:能根据实际出台一些相关的管理办法,如我们相继出台的《管理办法》、《违纪处分实施办法》的严格实施,对加强学籍管理,规范教学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业务管理工作:

学籍管理工作繁重而复杂,其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其中包括学生注册、考试、成绩记载以及在学习期间出现的转学、休学、复学、退学、取消学籍和学籍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从宏观上看,各年级学籍管理工作是周而复始循环进行的;从局部看,它又是阶段性的,需要按照其先后次序一项一项地实施。只有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虽然我的工作看似繁杂而琐碎,但是我仍旧用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面对,并且做到尽善尽美:

1、我一直坚信:充分的准备和早期的安排是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最重要的重要的前提条件。所以每次在学校的新生注册工作中,我总是早早的开始准备相关的资料,掌握最新的消息,做到了心中有数。所以在我任职期间没有出现过一次的报盘错误的情况。

2、在各系部,各班级的学生情况出现人数变动时,我能做到勤问。勤学,勤做,对上级下发的文件,学生学籍档案材料我能做到勤看,勤写,勤整理。对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相关知识我能做到勤学,勤思考。

3、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又艰巨的工作,因为学籍管理是和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密切相关,有可能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使一个学生几年的苦读付诸流水,所以我深知自己做的每一项工作特别重要,有时候一次报盘我要自己核对几次,然后找学生审核,自己在发现问题,在纠正,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在我从事学籍管理的九年当中没有一次因为工作疏忽而影响学生就业。

第4篇:学籍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现代化

高校现代化学籍管理中学籍电子注册管理,由国家教育部、省级教育厅、校级学籍管理中心三级管理。实现了公平公正、规范招生录取、高校现代学籍管理、打击防范造假学历、杜绝社会一系列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违法乱纪行为发生。从2001年国家开展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以来,逐步出台了学历电子注册管理制度,学籍注册管理制度继而是学年电子注册制度,2005年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21号令,保障我国高等学校学籍学历管理稳定发展,与时俱进,教育部开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功能强大,严肃且权威,逐年完善,不仅在学籍信息,预计毕业生,重名重号功能开发,还有学历图像功能开放,更新升级,学生学历查询为社会服务做出巨大贡献,规范了全国高等教育学历学籍管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维护了高校高等教育的秩序和名誉。为维护高等教育公平公正,为加强现代化学籍管理,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认识,切实做好学籍管理

为了维护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认识贯彻执行教育部学生司和省教育厅部门的各项工作规范和政策法规,坚持原则、按章管理、严守工作职责、严肃工作纪律、严明管理程序、严格自我约束、强化服务理念、自觉履行制度约束。

二、严密工作程序,健全机制,认真做好新生报到和入学资格复核

学籍管理第一项是新生入学注册学籍,所以新生入学资格审查非常关键,在新生入学报到时必须设立专门核查项目,选派专业人员进行认真严格有效的入学资格审查,各高校应采取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平台下载新生录取图像信息,档案考试照片与报到学生是否一致,对存在疑问的学生询问讨论研究,调查核实,对入学报到学生身份证件、录取通知书、户口迁移证书等各种资格证明材料逐一查验真伪,涉嫌录取通知书造假或加分证明、身份证件、档案照片作假等不实情况,一定严防冒名顶替,学生入学时或者入学后,发现弄虚作假或者接到投诉举报事件等违规违纪事件,一定认真负责地进行调查、取证,立即取消学生的入学资格,已报到的必须取消学籍,一律不能电子注册学籍。严禁通过新生入学过程更改录取通知书,发生专业变化情况。

三、规范程序,做好电子注册学籍

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是依据教育部学生司学籍学历管理平台下载的录取数据为准的,不得更改学生信息,对于特殊原因造成学生信息有误的,学生提供相关有效证明材料,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在学年注册或在校期间进行信息更改。对于学信网上没有录取信息的学生,一律不能给予电子注册学籍,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必须按照“一个不能多,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错”的要求完成,认真如实标注放弃入学、取消入学、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学籍状态,坚决杜绝将不复查,不报到学生,给予注册学籍的行为发生,以维护教育的公平。

四、及时准确,如实注册特殊形式学生学籍

高校要依据学籍管理程序及时准确、严格规范、作为专科起点升入本科学生,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高职高专生、第二学历、第二学位、预科生转正报到入学等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加强复查的同时进行前置学历复核,不能将前置学历不通过学生学籍电子注

五、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政策完善

学信网上新生学籍查询建立学信档案,高校要利用新生入学报到和学籍注册的关键时期,利用学校广播、新生入学教育、海报、校园网络、班级活动等多种形式,集中做好学籍信息查询和相关政策宣传及查询途径、方法的指导工作。学信网是国家高等教育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唯一网站,集中组织学生,登录学信网进行学籍信息查询、校对,并及时将查询校对情况,上报厅级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各高校学籍管理人员要及时登录“学信网”平台,做好本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注册、查询、核对和异动工作,并及时跟进工作进度,下载未查询学籍学生名单,有针对性地了解、监督、检查、指导学生查实学籍,确保学信网学生的考号、姓名、专业、层次、学制、身份证号等信息与学生本人实际情况一致。

六、实事求是,格做好学年注册

统筹协调相关部门,严格按学生学籍实际状态标注退学、开除学籍、取消学籍、死亡、参军等已经离开学校的学生学籍状态。坚决杜绝“一键注册”的学年注册形式,将学信网学生信息一一核查,全部注册,不能出现敷衍了事的不负责的行为。所以,学年注册工作,必须确保学籍信息客观、真实、准确无误。

七、服务社会,及时完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符合国家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标准,方可进行学历证书上网注册,证书信息必须与学信网一致,如证书号、毕业、结业情况,即时注册、即日查询,从而严厉打击社会上学历弄虚作假。

八、严肃转学、转专业等学籍异动

各高校必须依据转学、转专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学籍学历管理办法执行转学、转专业程序,坚持原则、严谨慎重、规范办学、公平公正,杜决“先借读,后转学,先转专业,后报教育管理部门”等严重违规现象发生,对于无正式学籍或者休学、已开除学籍的学生不得转学、转专业,利用转学转专业之学籍异动手段达到从低分学校转入高分学校、从低分专业进入高分专业、低批次进入高批次的目的。甚至是跨类别和科类等事件均要严密防范、坚决查处,并追究各级部门责任。遏制社会不良风气。严防大学生高考后利用转学、转专业继续舞弊。

九、提高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

各高校应从学校事业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本着对学生、社会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要配备品行端正、作风严谨、业务精准、善于专研、能够吃苦、甘愿奉献、敢于坚持原则、乐于服务学生和社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专职人员从事学籍管理工作。新任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应参加业务培训,熟悉学籍管理政策工作程序后上岗,应尽力保持学籍管理队伍相对稳定,没有特殊原因,不应频繁更换学籍管理人员。各高校要为学籍管理工作拨付专项工作资金,提供完备场地设施,确保学籍学历管理工作顺利完成。

十、加强监管,确保学籍学历信息安全准确

高校严格按照学籍管理“秘钥工程”的相关要求,指定专门高素质工作人员凭“数字证书”和密码登录学信网。平台秘钥、密码由专人管理,并定期更换密码,不得泄露密码,任何领导与工作人员不得打探、索要秘钥、登录学信网,更不得查阅、更改学信网上学生信息等。高校还得保证学籍管理场地安全,不泄露学籍信息、学历信息。证书制作、成绩管理等都要安全,不能在开放式场所管理学籍学历,应强化安全、注重防范工作。学籍管理日常运行应由工作人员及时在学信网下载文件通知,了解工作动态,确保学籍学历管理现代化。

作者:赵丹梅 陶金 苗慧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韩文伟.高校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的现状及展望.中国电力教育,2009(1)

[2]何磊.学籍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云南大学,2012

第5篇:学籍管理范文

(一)管理人员思想上重视不够

学籍管理贯穿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涉及学生的入学复查、注册、成绩登记、奖励惩处、毕业等多个环节,学生在校期间产生大量的学籍档案,需要每学期及时归入学生档案袋,我校目前没有专门的学籍档案室或者场地足够大的地方来容纳、整理学生个人档案,直到学生毕业时才来整理学生个人档案,学生的部分档案可能由于时间太长造成遗失或者遗忘没有归档,如学籍异动、奖惩等材料。

(二)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国家根据社会的发展,出台了有关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我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相应的制订了《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学生学籍管理一些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籍管理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学生学籍的实际管理中仍然有许多学籍管理工作需要规范,学生学籍档案的材料涉及到组织部、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各教学系,各部门产生的学生个人材料如何归档,毕业生如何将毕业生档案移交学校档案部门,都需要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方便操作的制度来执行、协调。没有相应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导致学生个人档案不完善,学校档案中缺少部分学生的学籍、毕业生档案。

(三)各系学生学籍管理人员不稳定,学习、培训不足

各系、各部门做学生学籍材料大多是新来的老师,做秘书一至二年后就转行搞教学,人员变化快,刚熟悉工作又要更换工作岗位,新来的人员熟悉工作需要一个过程,虽然每年新生入学时教务处都对各系的秘书如何做好新生注册等有关学籍工作做了培训,但在涉及到具体学籍工作时仍然有许多问题存在,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隐患。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但管理人员几乎很少得到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

(四)部分管理人员缺少业务知识和现代信息条件下的计算机操作知识

学籍电子注册制度及教务管理系统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在整理学生数据时要快速、准确,数据格式要正确,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知识。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学籍管理人员缺乏精通业务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一些学籍管理人员缺乏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和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很难培养科学的管理能力,进行学籍管理工作比较吃力。有的学籍管理人员是兼职的,他们很少甚至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更没有学过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籍管理水平的提高。[2]学籍材料涉及全校学生,数据量多、更新速度快、工作量大,部分学籍管理人员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没有认真学习学籍管理的相关知识,只满足于完成现有的工作任务,满足于现有的工作模式、管理模式和使用现有的软件,没有认真去思考如何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学籍管理工作没能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

二高校学籍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对学籍管理的认识,重视学籍管理工作

学籍管理的重要地位不是人为强加的,而是由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以及学籍管理在学校管理和校风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决定的。[3]它影响着教学秩序的稳定,也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科学规范的管理能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反之,管理上不去,教学和人才培养必然出现混乱,甚至影响办学效益和办学信誉。因此,高校必须提高对学籍管理的认识,把学籍管理作为一门学问来看待,加强学籍管理的研究,注重学籍管理的创新。重视学籍管理工作,保持教学管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不只是在教学检查或评估时重视,在日常工作中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并保持相对稳定。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空间够用的档案室,保证学籍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制定适合本校的、切实可行的学籍管理制度

高校要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学籍管理制度,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具体实施细则、工作程序和运行模块,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注重从制度上规范学籍管理的行为,从程序上严把学籍管理的质量,从运行中提高学籍管理的水平。在新生入学、毕业等方面要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在休学、复学、转专业等方面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制度要以人为本。要制定学籍档案的整理、归档、移交的制度,便于各系部按照规范的要求来做好学生学籍档案。要正确认识新时期学生间学习能力差异加大、学习目的多样化的事实,实施更富有弹性和超前性的学籍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和实施科学的学籍管理,使学生个性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三)规范管理,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学分制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全面推行,学籍管理工作也更为复杂,这对学籍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籍管理队伍的培训和建设,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籍管理人员的潜能,调动起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建立有效地评价机制。学校在注重思想教育的同时,应对表现优秀的学籍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以体现学籍管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也可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学籍管理工作既是学校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又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每天要面对繁杂的教务常规管理和日常行政工作。从事这项工作,要有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要爱岗敬业,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认真而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三是熟悉各项规章制度。要抓紧业务学习,熟记各项规章制度的要点。四是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意识,只有树立起了高度的服务意识,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让师生满意。为师生服务就是为教学服务,是教学管理手段之一。五是加强业务培训。要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计算机水平和档案管理水平,尤其增强计算机实际运用和操作能力,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使管理干部掌握工作规律,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使纷繁庞杂的日常事务变得井井有条,提高管理效率。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籍管理人员,通过专门和系统地学习,提高知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若不重视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一味使其沉浸在事务性的工作中,不仅机构缺乏活力,而且也制约了学籍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六是开展学籍管理研究活动。要经常组织学籍管理工作者进行专题学习研讨,充实与搞好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新知识,使他们逐步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特点,自觉地钻研业务,提高工作能力。[4]总之,学籍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加强学籍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校学籍管理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控制、激励和调节作用,达到稳定教学秩序、优化育人环境、实现教育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四)积极推进学籍管理的二级管理

第6篇:学籍管理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1学籍管理的重要意义

1.1学籍管理的记录凭证功能

(1)记录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及家庭基本信息。技工学校学生被录取、入学注册后,通过填写学籍表,记录学生的基本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入学成绩等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的各种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学校可以有的放矢制定学生在校期间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循序渐进的步骤;通过记录了解学生的家庭信息,可以对照国家相关政策,比如农村户籍学生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的免学费政策的执行,国家资资金使用的重要依据。(2)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重要原始记录。学生在校就读的3—5年期间,通过每学期学生考试、考核成绩的记录,判断学生学业能否合格。学籍管理对学生有明确的管理目标要求,对于考核合格的学生准予通过毕业或升级;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则要进行补考、退学或不授予毕业证书等处理。同时,对考核成绩优异的学生还要进行鼓励和奖励,而对有作弊或弄虚作假行为的学生要给予严肃处分,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3)学生在读期间政治、思想、表现的重要凭证。学生在校期间,在政治上的进步,如入团、入党的重要信息,均记录在档;学生在读期间,受到的各种表彰的审批原始件,均放入学籍档案;学生在读期间,如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到“警告”以上处分,至毕业尚未取消处分的审批资料均留档。

1.2学籍管理对学生学习的保障、激励作用

学籍资料的记录和保留,可以督促学生重视在校期间的学业和表现,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进取,以留下最优秀、光辉的人生档案,从而实现对其教育成才的目的。比如,有学生因违纪受处分,我们明确告知学生,如果在校期间不能撤销处分,那么毕业时档案将记下受处分的人生污点,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学生往往都很努力改正错误,争取在半年或一年内表现良好,从而撤销处分,毕业前消除这一污点。

1.3学籍资料对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为用人单位提供了解学生的有力依据

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学籍档案是学生本人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才华、特长以及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表现的重要依据。这使学生精准就业及用人单位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用其所长,也使学生更好地发挥特长和优势,实现就业目标及人生价值。

2技工院校学籍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技工院校迎来了成长的飞跃时期,学籍管理显现出了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学历层次多样、生源结构复杂,学生素质差

最近几年,我国针对技工院校在招生、就业及教育教学等方面政策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在招生方面,有中技和高技、成人大专等不同的层次,招生对象学历层次多样,生源结构复杂,这些改革对培养人才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学籍管理工作也面临新问题。例如在管理内容上呈现出复杂性,经常出现学生休、转、退,中技升高技等现象。随着技工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录取的门槛放低,有些专业为完成招生任务,甚至免试入学,导致就读学生思想素质、道德水平以及培养潜力普遍下降,学生构成体系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同时,自2006年以来,国家实行农村户籍学生国家助学金,2012年秋季以来,农村户籍学生免学费等资政策,更加大了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

2.2学籍管理制度滞后,社会认可度低,导致学生对档案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随着技工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学籍管理制度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需求,暴露出较多的问题,比如:学籍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有些陈旧、落后的信息已失去留档的意义,而一些重要信息在学籍档案中无法体现,学籍档案呈现不严密性。同时,部分技工院校一味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对学籍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加上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技校毕业生的学生档案也认为可有可无,不重视学生档案发挥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外资、合资或私人企业因为没有人事权,因而完全忽视学生的档案收取及保管。这样一来,一方面是记录学生重要成长轨迹的学籍档案学校视若珍宝,而用人单位却弃如敝帚。如此以往,恶性循环的结果便是本是人生重要档案资料,往往束之高阁,或被丢弃,失去了学籍档案的重要意义。

2.3学籍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学籍管理是一项精细而繁琐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学籍管理基本采用计算机信息平台,各种资料的记录、学籍的变更及资助信息的显示和统计、上传、汇总都需要具备一定业务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人才能完成,大量数据的操作和分析更需要一定专业素养。近年来技工院校规模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技工院校学习,对学籍管理工作及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情况还有一定差距,有些技工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在专业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工作压力加大,人员流动更换频繁,由此导致很多工作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学籍管理质量。

2.4学籍管理中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的滞后

学籍管理是一项非常庞大、具体、繁琐且原则性比较强的工作。技工院校开始尝试借助现代化工具对学籍进行管理也是近几年的事,初步实现了技工院校自己的网络与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籍平台网络化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规范或重复设置的现象,容易出现数据矛盾或冲突的现象,给实际工作带来麻烦。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全省学籍平台和全国电子注册平台,同一个学校,同样的学生,两个平台,一个主要用于学生注册,休、转、退学及毕业证的办理;另一个主要用于资助金政策的落实。两个平台都很重要,但如果两个平台由不同部门操作,或不能同时更新,可能导致信息的不一致,造成数据的混乱而引起管理的混乱。而班主任在提供学生基本资料录入时,因两个平台的内容、格式不一样,同样的工作得重复做两次。这一切,一直困扰着我们基层的学籍管理员。因此,我们大胆改革,尝试将两个平台的信息整合,利用计算机编程等先进科学的手段,设计为一表多用。班主任只需录入一次,可以根据需求,生成多种形式的表格,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统一了数据,也是我校数字化管理档案的一次技术上的飞跃。

3加强技工院校学籍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与时俱进,学籍资料的设置更趋于科学、合理、适用

关于学籍管理,传统的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监督制约,而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学籍管理目标更偏重于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全面成长,记录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能力及市场生存能力为主要目标。技工院校应逐渐实现由封闭式的资料记录转化为开放型的学生成长的理念;注重记录学生的个性特征,体现学生动态的思想和技能的发展和进步。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只有更接近社会,才能更适合社会需要。因此,学籍管理应以服务为本,既要关心学生,又要严格管理,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本着对学生服务的理念,在学籍管理工作中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以人为本”贯穿到学籍管理的整个过程。

3.2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提高数据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效率

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籍管理制度,是技工院校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教学理念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手法的创新,个人专业能力也要不断提升,对现有的学籍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比如:严格学籍注册手续,规范学历电子注册程序,量化学生考核制度,制定毕业证书发放制度等。将繁琐的数据处理交给现代化的计算机程序来管理,同时注意记录和保存好学生的纸质档案,这是学生毕业后单位和社会查找学生在校期间信息的重要原始资料。我们学校办学40多年来,不断有历届的毕业生来学校查找原始资料作为凭证,到单位办理职称、入户籍、升工资等等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业务,一些早年毕业生,到退休的时候,才发现档案由于各种原因,缺失一些重要要资料,而重新回到学校查找并证明。可见,保管好纸质档案是多么的重要。

3.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增强队伍稳定性

首先,对学籍管理人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通过学习让学籍管理人员掌握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软件的运用。同时要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其次,还要不定期的组织学籍管理人员到知名技工院校学习交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学籍资料中班主任记录下的学生的每一科成绩、每一学期的操行成绩,每一学期的评语,这是学生一生求学生涯中重要的财富和珍贵的回忆,我们每一个学籍管理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专业素养,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学籍档案。同时对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出更科学的技工院校学籍管理方法,使学籍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3.4充分掌握利用学籍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信息化技术是现代各行业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的新动力,学籍信息系统也是在学籍管理上实现科学、高效、公正的基本条件。当前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以前半手工操作加小型数据库的学籍管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籍管理中。通过校园网创建学校自己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库,汇集学生在校的各项信息,便于随时调用和统计分析,实现资源共享。作为学生也可通过自动化检索,借助学校网络信息系统查询了解自己的学籍信息、课程表、考试成绩等。学籍管理是一项专业、持久、精细、繁琐的管理工作,要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就必须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反思和总结,不断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学籍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只有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学习管理经验,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更加优质的技工人才。

作者:王泽娟 单位: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卢建萍.论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J].科技视界,2012?.

[2]李玲.浅谈学籍管理信息化的现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

[3]高林琴.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2011.

第7篇:学籍管理范文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27-03

一、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改革的必要性(意义)

1.实现学籍管理功能最大化的需要。高职院校以培养复合型高技术人才为出发点,有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方法,因此,学籍管理工作的优劣不仅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关系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讲,高职学校学籍管理的重要性是通过引导、激励以及保障三大功能来体现的。只有学籍管理工作良性运行,学生才能以融合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的管理规定要求自身,并达到理想标准,从而实现学籍管理的引导功能。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的学分、学业等奖励性规定,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成长的激励。此外,学籍管理通过对教学活动等一系列流程的约束和监控,为学校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故,建立完备有效、运行良好的学籍管理机制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功能,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基石。

2.顺应当今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已步入了以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为标准的信息时代。在我国信息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信息化管理必然是大势所趋。而学籍管理信息化作为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必然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3.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的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职教育理念要求高职院校运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一线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样的现实目标必然对高职学籍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籍管理制度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革除自身不适应现今教育发展趋势的部分,立足生源,切实从现实出发,设计出一套适应现今高职教育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状况的学籍管理制度,将高职教育注重技能性及操作性的特性融入其中,才能顺应现今社会需求,真正使我国高职教育实现新的发展。

二、当前高职学籍管理现存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日益深化,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不断更新。原有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及培养方案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故而,在实际教学管理中会涌现出各种新问题。学籍管理作为贯穿整个高职教育过程的重要内容,必然也要变革固有模式的弊端,以优化自身管理体制,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1.缺少人本主义思想,与思想教育脱节。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缺少以人为本、以服务学生为先的人本化理念。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工学结合、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把培养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学工作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籍工作却只注重对具体数据分析和流程的管理,忽视了对学生的相关思想教育。对于各种强制性的规章约束,并未向学生做出细致的解释和说明,难以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

2.制度更新滞后,难以适应实践变化。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大部分沿用高校的传统模式化的相关制度,难以适应现今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在日常学籍管理中经常出现现今管理制度与高职院校灵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矛盾的情况,这必然造成学籍管理制度的混乱。因此,根据日常教学管理实践,逐步完善和充实学籍管理的内容,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学籍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3.忽视动态管理运行机制,缺少信息反馈。受传统高校管理理念的影响,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学籍管理的工作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忽视了整个学籍管理动态运行机制的完善。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对学生数据的处理和存档,并没有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成效,没有形成系统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反馈信息,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籍管理对于教学改革的引导功能难以实现。

4.权责分层分工不明,执行力不足。在部分高职院校中,真正的二级管理体系并没有建立。二级教务部门并没有真正担负起主要管理角色,大多通过上传下达,由一级学院来进行管理决策,经常导致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5.管理人员缺乏技能培训,素质相对偏低。由于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相对简单,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较低,使得现今管理人员的能力难以适应学籍管理方式改革的需要。此外,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必然要求学籍管理人员有相应的计算机技术,能熟练操作学籍管理软件并进行日常维护,而部分院校并未对学籍管理人员进行此类技能培训,不仅降低了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无法保障学籍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数据的准确性。

三、建立新型高职学籍管理体系(改革对策)

优化高职教育学籍管理机制,建立新型学籍管理体系,使其更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地有效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新型高职学籍管理体系应以激励教育促进学生参与为动力,以管理制度的完善为依托,以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为主导,真正实现科学二级管理,建立集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一体的学籍管理运行机制。

1.激励与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主动性。高职学籍管理是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切身利益的教学管理工作,因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一方面引入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籍管理引导出学生自主自愿的学习及与自身相适应的学习平台,满足学生的长远发展需要,从而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在管理工作中融入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籍管理的意义,使学生自愿自觉遵守学校相关规定,以引导学生自主管理为目标,使学籍管理工作的进行更加顺畅。①建立学分奖励机制。变革死板的学年制教育方式,逐步向弹性的学分制转化。②灵活运用榜样激励方式。通过近距离的学习和对比,达到促进学生良性竞争的目的。③将思想教育与强制性约束相结合。针对考试中的违纪现象,管理工作不仅要严格考风考纪,更要从思想教育出发,将违纪的危害性和后果向学生传达清楚,让学生形成内心确认,自觉遵守考试规定。与此同时,对于发现的违纪现象,绝不姑息,严格按规定处理,从而达到警示作用。

2.加大学籍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高职学籍管理制度相对滞后,是目前部分院校学籍管理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给高职学籍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更需要各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为全校学籍工作更高效、稳定、系统地运行提供保障。

3.反馈,加快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化,信息化的学籍管理已经成为每个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①建立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新生信息管理软件、在校生信息管理软件等,及时掌握学籍管理异动,建立动态电子学籍档案库。同时,利用计算机终端通过校园网来实现对整个学校的学籍管理。建立统一的学籍管理数据库,学校师生可以通过校园网了解自身的学籍、成绩或教学情况,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工作效率。②及时处理学籍管理信息的反馈。学籍管理人员定期对学籍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定时公布学籍处理信息,及时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预防,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为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依据。

4.管理层级,改进管理模式。①变被动为主动,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学籍管理工作转变传统的被动管理方式,提高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通过对以往学籍管理信息的分析,及时解决问题,防止出现恶性循环。②建立二级管理机构。学籍管理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性工作,需要进行科学明确的分层,理顺权责关系。教务部门作为学籍管理工作的主体,各系部配合其具体工作的实施。但随着高职教育专业多样化发展,教务部门已经难以负荷整个学校的全部学籍管理工作,因此在系部建立一个二级学籍管理机构势在必行。③理顺学籍管理流程。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和烦琐的系统化工程,要确保这一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必然要建立一个运作流畅的体系,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除此之外,在学籍管理过程中,教务部门和系部要权责明确、分工细致,并且定期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形成高效优质的管理运行机制。

5.素质建设,提高管理质量。学籍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级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是否能有效运行。由此可见,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学籍管理队伍,是真正实现新型学籍管理体系的关键。①提高业务能力。②强化个人素质。③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紧随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摒弃现行管理模式中的糟粕,不断在实践中进行自我完善,建立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学籍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学籍管理的有效运行,促进教学质量地稳步提高,为高职院校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玉敏,许璟.新形势下高职院学籍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2]谭玲玲.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8,(16).

[3]张志祥.学籍管理工作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5,(8).

[4]林小星.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籍管理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5]黄艳.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改革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4).

[6]莫宇强.关于如何规范高职学籍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思考[J].家教世家,2012,(6).

[7]冯爱秋.高职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4).

第8篇:学籍管理范文

学籍管理工作包含有多个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能够很好的体现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体情况,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社会、企业对各类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加剧,使得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1.1对学校而言,学籍管理工作能有效促进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从学籍管理的内容上看,其包括学生成绩管理、毕业资格审核等多个内容,能够反映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在学校的整体动态状况,而这些情况的获取需要教务、招生、学生管理等多个部门的整体联动,而只有各部门职能的充分发挥才是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的前提。同时学生的成绩状况等内容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学校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2对学生而言,学籍管理工作能有效督促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增强

学籍工作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关联,无论对于其在校还是今后步入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学习成绩以及毕业资格审核及学历注册等内容更与其未来发展休戚相关。通过建立动态、及时、全面的学籍信息系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校的整次,及时弥补学习中的不足,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1.3对社会而言,学籍管理工作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基本情况和整体素质

随着学籍管理的网络化发展,企业能够更为便捷的查询到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从而为其用人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籍管理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本身就是以培养技能型人员为目标,通过学籍管理的相关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出学生技能掌握的情况,为企业留人、用人提供保证。

2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局面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和市场、企业对员工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所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因此学籍管理工作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突出时代特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从而满足新时期社会、企业的要求。

2.1生源背景复杂,管理难度加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学校采取更为多样的方式进行招生,因此其生源不仅仅有传统的普通高中的学生,还有委培、“3+2”、五年一贯制等形式的中职学生,学生素质层次不齐,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也要求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更加细致、更加严格的落实相关制度。

2.2办学模式多样,复杂程度增加

从办学模式来看,院校为了适应市场以及企业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等方面采取了订单式、政企校联合办学、“2+1”等培养形式。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如何建立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变得更为迫切。

2.3学生观念变革,管理标准提高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籍管理工作面临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个性突出,个体差异性大,如何将学籍管理的规范性、整体性与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有机结合是当前学籍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维权意识增加。学校在如何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方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而学籍管理工作与学生个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如何实现学籍管理的规范性与维护学生个人隐私之间的平衡,将是今后学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3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不足

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受到思想观念、管理模式、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管理工作距离时代要求、学生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籍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思想观念落后,对学籍管理的新特点认识不足

在不少院校管理者的认知中,将学籍管理工作片面的认为是档案工作,重视日常的数据统计、归档,忽视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如何利用学籍管理工作来提高院校整体管理质量方面思考的还不深。另一方面,重视度不够,仅仅将每个学年的开始和结束作为学籍管理的重要时间段,不是其日常管理,难以在整体上提高学籍管理的质量。

3.2管理制度缺失,对学籍管理工作开展力度不够

在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一是职责不清。没有将学籍管理工作看作是院校的整体工作,而是片面认为其是教务部门一家的责任。而实际上,学籍管理涉及院校教育、行政等多个部门,单凭教务部门的一己之力难以实现学籍管理的目标。二是内容不清。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个性化特征日益突出,如何通过学籍管理反映学生的特点是当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刀切、标准式的模式往往难以体现学生的特点,与时代的发展相违背。三是目标不清。学籍管理工作必须时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开展,既要能从严管理,也要创造更为人性的环境来维护学生自身的权益。

3.3信息层次较低,学籍管理的整体性体现不明显

当前学籍管理工作主要依靠相关的教学管理系统来辅助,但出于安全、稳定等因素的考虑,学籍管理工作的操作仅局限于某个人,而实际上由于学籍管理涉及院校的多个管理部门,因此需要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实现共享互联,甚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也应当有权利了解和查询自身的相关数据。但由于在校园网络建设、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因素的原因,使得不少高职院校在学籍管理工作的方式上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影响了学籍管理质量的提高。

4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发展途径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新时期时代特点,笔者认为,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就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管理手段的技术性、执行阶段的严肃性等原则,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

4.1端正思想,树立学籍管理的正确观念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具体的工作人员,都必须重新认识学籍管理工作重要意义,从为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一是树立动态观念。改变传统学籍管理阶段性的认识,树立动态管理观念,及时更新学籍信息,同时要主动向学生反馈相关的信息,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状况,增强学习紧迫感。二是树立团队观念。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之间应当主动配合,教务部门应建立部门联系员制度,及时更新、上传相关信息。三是树立人本观念。从为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工作中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具体的工作人员更要突出服务精神,改变传统以管理代替服务的错误认识。

4.2健全体制,增强学籍管理的质量效益

从体制角度来件,一是要丰富学籍管理模式。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招生方式的多样性,在学籍管理实践中也要丰富学籍管理层次和模式,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是对于校企联合办学、定向委培等方式招生的学生,在实施学籍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数据的准确性、实效性和全面性,帮助企业、学生本人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是要改革学生管理流程。在执行学籍管理制度、行使学籍管理权限时,必须树立法治意识,要有正当程序予以保障和制衡。比如在学生自动退学处理时,应包括学生所在系对学生学籍情况的了解过程、对学生学籍情况及学校相关学生管理规定的告知程序、给学生异议期、所在系、教务处上报院长办公会程序等,缺乏其中任何一项程序,都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的侵权,从而成为学生状告学校的理由。三是要完善管理软硬件条件。院校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方式的信息化水平,方便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参与学籍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也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参与培训以及自学等方式适应新时期学籍管理工作的要求,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4.3转变模式,凸显学生自身主体性地位

第9篇:学籍管理范文

精细化管理又称精细管理、精益管理、零缺陷管理,指管理活动的精确化、标准化、程序化和细致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系统规划,是通过细化规则,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的各个单元精确、高效、协调和持续运行。现代工业化中的精细化管理最早是由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WinslowTaylor)在其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日本企业将精细化管理运作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形成了现代精细化管理理论,并迅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我国,上世纪60年代的大庆油田、本世纪的海尔等一批企业都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优秀典范。精细化管理具体表现在通过对每个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职责的精确定位,把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对应的责任进行具体化、明确化,再对目标市场、工作内容、工作对策、考核指标和保障制度等进行细化。通过运用定量化、标准化等手段,把管理工作简单化、流程化、数据化、信息化,同时在此基础上实行刚性的制度管理,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做好实效反馈,强化责任落实,从而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用“精、准、细、严“四个字概括,精指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不仅要把产品做精做好,更要把服务及管理等工作做到极致,挑战完美极限;准指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指对象细化、内容细化、管理细化,特别是执行步骤要求细化;严指严格控制、严格落实,严格执行制定的标准、规范和制度等。

二、高校学籍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法规,并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制定的有关实施细则,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产生的动态数据的管理。学籍管理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首先新生学籍注册;其次是对在校生学年注册和异动处理,学籍异动主要包括休学、复学、退学、留级、转专业、转学等;最后是对学生毕业资格审核,完成学历注册。也就是说学籍管理工作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整个在校过程。学籍信息的有误直接关系到毕业证书的有效性。学籍管理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管理质量,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成千上万条学籍数据中,只要有一条数据出现问题,就可能对某位学生后续工作、学习造成巨大的问题。因为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背景越来越复杂,办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学籍管理难度和复杂度不断加大,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由于部分师生对学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出现学生修改基本自然信息后未及时提交学籍信息修改,如更改姓名等现象,导致学籍信息不准确。

2.由于部分师生不了解学籍异动的相关流程,出现学生未办理学籍异动手续就已离校的现象,从而出现实际在校生数与在籍人数出现误差,导致学籍数据不准确。

3.由于各部门系统的独立性,出现个别部门因未及时维护相关异动信息,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学籍信息不一致。

三、学籍管理需要精细化管理

鉴于学籍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学籍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实现精细化管理一般需要通过细节化、数据化、流程化、规范化、严格化等方法步骤。

1.细节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前提

指将一项工作或任务,按合理的逻辑结构,细分为若干组成部分;或者按工作时间顺序,将工作、任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和工作单元。有利于建立和改进工作流程,有利于对工作时间的控制和各环节执行时限的确定,同时包括对各岗位和部门之间、各个工作单元的具体责任进行细化及相互衔接管理的细化。如何科学、合理地实现细节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学籍管理工作并不只涉及学籍管理部门,而是涉及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其相应的工作任务。以我院学籍管理为例,学院系部对学生的所有材料进行初审;医务室对医院证明等材料进行审核(因身体原因申请学籍异动的);教务处对所有材料进行复审;院办负责学籍发文及相关材料存档。而异动后的学生需要离校,还需涉及宿管办、学生处、图书馆、财务处、卡中心等部门。

2.数据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基础

是细节化工作的深入。把管理内容数据化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衡量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最好标准是让数据说话。恩格斯指出:“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当数学引入后才能成为科学。”精细化管理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分析、研究,确定如何进行具体的精确操作。它把管理上的执行细节、工作内容、效率反馈尽可能地数据定量化,使管理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学籍管理涉及最多的是学生数据,而学生数据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学籍管理中数据化是非常必要的。以我院学籍管理为例,在每学期其中,均会对每个院系部手中掌握的学生数据和异动学生数据进行收集,并与教务处掌握的学生数据进行进一步比对、核实,避免出现上述学籍数据与实际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同时,我院实行数字化校园,实现各部门系统数据的对接,这样只要学籍管理部门对异动学生进行操作,相关部门中的学生数据会进行相应的修改,从而避免各部门数据不一致现象出现。

3.流程化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式

是在把工作或任务细化为若干个工作单元的基础上,对各个工作步骤或环节进行分析、简化、改进、整合、优化,使各个工作岗位、工作步骤和工作内容更好地衔接配合、协同动作,从而提高管理的整体效能。我院在学籍管理中,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及相关规定和学院学籍规定对不同类型的学籍操作制定详尽的流程,并对所有师生公布,以便师生了解学习。以退学为例,其基本流程如下:学生本人申请并按要求填写《学籍异动申请表》→学生所在院系部审核→教务处审核→分管院领导审批→院务会讨论→学院发文→院系部通知学生办理离校手续,教务处在教务管理系统和学信网上进行学籍异动处理。

4.规范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条件,指根据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需要

合理地制定并固化相关工作规程、基本制度及各类工作任务或事务管理的作业流程,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并要求在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这些工作规程、制度和流程实施,实现管理工作的井然有序和协调高效。鉴于学籍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的复杂性,规范化是必不可少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否则可能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工作带来不小的问题。例如未按照相关规定,对不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进行转专业操作,则学信网上省教育厅无法审核通过,从而导致学生电子学历与纸质毕业证书不一致,社会上将不承认其毕业证书的有效性。

5.严格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