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危机管理范文

医院危机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危机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危机管理

第1篇:医院危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危机管理;医院;护理管理;应用

1医院护理工作中危机的形成原因和危机管理的特点

1.1医院护理工作中危机的形成原因

基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维权观念越来越强。为此,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与治疗过程中往往有比较高的要求,像是之前的一些合理的护理现象,而在当今看来,患者会感觉其属于侵权的情况。再者,在新时期医疗改革的影响下,医疗行业有着医疗结果难以预见、治疗风险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这造成了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难以实现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常常由于一个行为或者是一些言语就会造成紧张护患关系的形成。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护理工作者的技术操作能力与服务水平等也直接影响到护理危机出现的概率,像是经常地更换护理工作者以及新护士违规操作、对患者态度差、缺少熟练的操作技术、语气不委婉等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3]。

1.2医院护理管理中危机管理的特点

危机管理的特点有3个,即应急性、预防性、不确定性[4]。因为在护理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面临危机要素,随时都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具备不确定性的特点;危机管理的主导是预防,在萌芽时期就扼杀突况,从而降低突况导致的不可见的形象损失以及可见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具备预防性的特点;出现危机的过程是4个时期,即前兆、发生、持续、恢复,而危机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处理这几个时期的情况,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具备应急性的特点,从而能够有效地化解危机,大大地降低对院方形成的不利影响。

2危机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提高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为了实现医院护理工作者素质的全面提升,院方应当培训所有的护理工作者规范化的礼仪;引导与激励护理工作者参与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以多样化的方式实现学历水平的提升;安排所有的护理工作者开展一系列护理操作技术的比赛项目,从而让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操作能力、理论水平都提高[5]。总之,只有实现护理工作者素质的提升,才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才可以使系统化和全面性的护理模式实现。

2.2注重护理管理,懂得探究出现危机的原因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当及时处理护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及沟通,通过各种方式来发现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可以建设危机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每周评价护理工作。对于存在的缺陷以及可能出现的护理危机进行分析和讲解,探究原因,要求所有的护理工作者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出现一些类似的现象,从而能够防范护理危机。护理部在每月组织护士长会议,积累经验,引导护士长探究危机隐患,且努力探究处理问题的有效措施。针对危重疑难患者,实时地探讨和制定护理规划,搞好预见性的护理工作。针对不能够预见的危机实施下面的策略:(1)实现管理的精细化[6],把管理方式细化至最小的单位,每个科室选择1名质控员,从而实施管理和监控。(2)护理管理工作者到各个科室贯彻实施一系列的制度,以及进行有效地监督,注重管理会出现的危机。(3)注重跟患者交流,建设良好医患、护患关系,护理工作者经常密切地接触患者,应积极地跟患者交流,且有相应的语言表达技巧与沟通能力,实现健康教育、入院指导、出院指导的制度化与常规化。

2.3高度关注,实时地处理危机

在出现危机导致患者不满的情况下,能够由下面几点加以处理:(1)清楚患者不满的原因所在,有目的性地加以解决;(2)清楚服务理念,对护理工作者的行为与语言进行规范;(3)认真地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操作流程;(4)当事者实时地向患者道歉,且搞好之后的一系列护理事项,从而得到患者的原谅;(5)实时地联系医务科处理对医疗技术存在意见的病人的问题;(6)在出院时以及出院之后征求患者的建议[7]。

2.4健全一系列的制度,完善护理危机的预防措施

对于医院护理危机的预防管理需要实施下面的策略:(1)设立危机预防及处理机构。对一些可以预料的危机,管理者要有先见之明,提前采取措施,可避免护理危机的发生。针对不好预防的危机,实施周密的应变策略。定期地对危机处理工作者开展演习,让他们明确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对策。如果出现危机,就能够对危机进行控制,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2)制定真正能够实施的危机预防组织规划。护理部需要建设和完善危机出现的组织机构,即实施四级预防管理体系[8],当事人报告给科室的护士长,护士长再汇报给总护士长,然后总护士长汇报给护理部主任,最后护理部主任汇报给管理护理的副院长。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应用危机预防体系,一致地组织人员,各负其责。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应当兼顾可行性、具体性、长期性,从而在出现危机之前真正地预防危机。综上所述,在护理质量的提高中,护理工作者的素质非常关键,其能够有效地确保护理的安全性。护理工作者只有确保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术熟练、职业责任意识强烈,才可以确保患者护理的安全性。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当及时处理护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及沟通,通过各种方式来发现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危机事件[9]。如果出现了护理危机,管理工作者需要激发危机的处理体系,冷静面对和处理,努力探究完善的策略,且对危机处理体系进行重新地评估,从而实现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在对危机进行处理的情况下,护理管理工作者应当反应迅速,亲身指导,承认面临的问题,且实时地进行解释。最为理想的情况是当面处理问题,消除患者的不满。在医院护理危机管理中,应当建立与健全一系列的制度,像是护理部危机管理登记制度、护理投诉制度、护理管理差错事故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患沟通制度、管理纠纷病例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护理质量监控制度等等。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特殊服务场所的医院在全部的医疗工作过程中,由于出现护理危机而导致患者存在比较复杂的投诉内容。为此,护理部需要建设一种对护理危机进行识别和跟踪的系统,要求各个护理工作者务必实时地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危机。从而实时地实施有效的完善策略。总之,在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当中,针对护理管理工作者来讲,危机管理充满了挑战,这就需要危机管理工作者不但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懂得法律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哲学知识等。这样,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者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实现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让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以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丽美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松柏镇卫生院护理部

参考文献:

[1]张元云.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6):261-262.

[2]韩方.人性化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3):1223-1224.

[3]黄水英.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优质病房服务中的运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58.

[4]王建英,李英涛,李娇.老年冠心病80例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7):161-162.

[5]丁冯喆.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8):2990-2992.

[6]胡艳春.静脉输液及其不良反应的健康教育和护理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7):75-77.

[7]朱娜,马洪,詹旭蕾.层级质量控制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0):71-72.

第2篇:医院危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 医院危机管理;媒体关系管理;危机传播;医院与媒体关系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15 -02

一、危机管理的定义及医院危机的特点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医院危机作为危机管理中的一部分,既有危机发生的一般特点,又有作为公共卫生事业所特有的方面,结合起来,大致归纳如下:(1)突发性:尽管危机可能有很长的潜伏期,但它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带有突然爆发的特点;(2)不确定性:危机的形态多种多样,很少是由单一因素造成,多是由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等错综复杂的因素互动而导致的,给突发性危机事件的预测、后果的预计和处理带来种种困难;(3)破坏性。对危机的不当处理往往会给医院经营带来很大的损失和医院员工们非常不利的生存发展空间,甚至给日常工作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4)敏感性。在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医院发生的危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给解决危机造成难度;(5)紧迫性。对医院来说,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危机会急剧恶化,遭成巨大损失;(6)处理的非程序化性。危机的种类不一而足,处理的方式方法也应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二、医院危机传播的特点与媒体关系管理概述

(一)医院危机传播的特点

1、酝酿时间更短,预防难度更大。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码产品的日益普及,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宽广,普通受众可以迅捷地成为危机事件的首先报道者,医院管理者甚至来不及采取补救性的说明,酝酿成不可收拾的危机事件,危机的预防难度进一步加大;2、危机扩散更加便捷。当代社会己经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共振系统,单一性、局部性危机事件会在很短时间内扩转为并发性、全局性危机,甚至成为影响巨大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危机;3、危机发展速度惊人,带来的危害更大。企业危机一旦发生,传播呈指数趋势增长,受众知晓率爆炸式提高,危机事件迅速放大、恶化和蔓延,因而当前企业危机波及的范围和造成的危害比以往更大;4、牵连性更广。对于某一个危机事件的报道往往会影响到相关的领域,一个危机的爆发可能由于“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连锁反应,往往会导致整个行业的危机。

(二)媒体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媒体管理

媒体关系强调合作双赢,强调尊重、遵守政策法规,强调公众满意宗旨,尊重公众权益、对公众负责、一视同仁,主要有:1、非功利性原则;2、时间性原则;3、效率性原则;4、协同性原则;5、安全性原则;6、合法性原则;7、持续性原则;8、适度性原则等,核心内容就是要多一点双向传播,少一些单向灌输。

危机管理者必须重视媒体,必须对媒体所拥有的传播特权、话语霸权和议题设置有充分的准备和认识。尽管媒体不同,但由于媒体的天然属性,媒体还是拥有一些共同观点,而这些共同观点对于危机管理者了解媒体,有效进行媒体管理都是必备的常识,这些共同观点主要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中立,是媒体一直努力追求的立场;猎取花边新闻以吸引当前受众并发掘潜在受众;趣闻总是反映人们的兴趣焦点;要尽可能快而又便捷地获取新闻。

(三)媒体管理与危机管理的关系

在西方的研究中,媒体管理都是危机管理中的一个核心部分。罗伯特·希斯博士认为,“媒体管理是进行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成功的媒体管理可以弱化公众及媒体对危机管理中暴露的失误的消极印象,从而排除压力集团的干扰,抑制消费下滑,防止股价下跌。而“媒体管理”的含义不仅仅是一个“管”字。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管理的含义包括引导与控制,趋利避害,个人认为媒体管理更重要的是“维”字,危机事件发生,相关医院应该清楚维护的是什么,这是能否解决危机,被大众继续接受的关键所在。从实际出发,保证真实、客观的报道,维护正义和真理,将能够使危机化为转机,有效解决危机。

三、如何处理危机传播及面对媒体

对医院管理者来说,如何正确引导媒体舆论与出色运营医院一样重要。医院出现危机情况下,面对危机传播,首先最好不要让关键媒体在危机中是第一次与医院打交道,其次就是别遮掩,优先保证主流媒体渠道疏通,再次千万不要慌,临危不乱,另外还要注意上下发言一定要一致,不该说的不能乱说,言简意赅,最后要注意千万不要有推测言辞,说话斩钉截铁,铿锵有力。接受媒体采访时要做到“七应该”和“七不应该”:

应该:1、明确目的,制定日程;2、加工并确定关键信息;3、预测媒体问题,制定应答口径;4、始终控制采访局面,答问与引导相结合;5、做回你自己,切勿表演;6、使用最简单的语言,善于概括;7、诚实,诚实,再诚实。

不应该:1、绝对不能和记者“私下交谈”;2、绝对不要说“无可奉告”;3、绝对不要与记者争执;4、不要过度使用或单纯依赖数字;5、不要提供你不能确定的信息;6、不要试图阻挡记者拍照;7、不要忘记你的回答应该针对普通读者,想象你面前的记者的水平恐怕也不怎么样……

四、医院在危机管理中的媒体管理策略

(一)将媒体管理培训纳入医院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

危机发生了,医院及其有关负责人面对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呢?危机发生时的记者最想要了解的又是什么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医院必须了解记者的职业特点,对记者的提问要做到心中有数。一般而言,对于记者最关注的危机问题,例如:危机发生的过程,到底有没有人员伤亡?死伤者有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危机事态和局面是否已经受到控制? 有关部门何时开始处理危机?都做了哪些工作? 危机还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等要了然于胸,以免被记者“问倒”。了解了记者的采访需求,那么医院就应当根据记者的要求去洞悉整个危机事件,对每一个问题要精心准备,注意措词,不要让记者抓住明显的矛盾、漏洞或把柄。

(二)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媒体合作平台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医院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并要舍得投入资金。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媒体沟通体系,由专人负责与媒体进行定期沟通,并按医院所在行业的特性,将媒体分为不同类别,如专业类媒体、大众类媒体、平面类媒体等,医院内部指定专人,按照不同媒体的不同特性,定期与各媒体记者进行沟通,一方面将医院的各种正面、良性的信息传达出去,满足媒体对医院发展了解的需求,同时也随时了解媒体对医疗行业、相关医院的观点,在积极的互动交流中,使医院的意志与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媒体报道的论调。同时,医院要定期与媒体主编、记者进行联谊,建立稳固关系,确保发生危机事件时,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对媒体舆论传播有决定影响的关键人,以控制住媒体对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与范围。

(三)在危机爆发前,强化预警,对媒体报道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医院要进行有效的媒体舆论引导,首先就要了解媒体关注的焦点,所以危机预警体系及媒体监测体系的建立是第一要素。医院可以指定专人负责每天、每周对全国各地的媒体报道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了解近期媒体关注的重点,以及其他医院的动向,找出危机可能发生的领域,然后根据最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

(四)危机爆发后,积极与媒体展开合作,全力化解危机

新闻媒体危机公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万能的。针对媒体在危机公关中的局限性,我们的医院更应该做好与媒体的合作,并全力的化解危机,具体做法:1、首先,以企业为新闻主体,积极向媒体提供真实信息;2、其次,适时召开新闻会;3、接着,根据危机进程,精心选择媒体,快速有效地遏制危机;4、再次,主动将事件公布于媒体与大众;5、最后,在危机得到控制后,积极致力于企业形象的恢复和重建。

五、医院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媒体关系原则

在医院处理危机传播以及面对媒体关系中,医院、媒体以及公众各方都交错在一起,而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尤为重要,笔者依据个人经验以及学结出了原则,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1、差异原则;2、情感原则;3、简洁原则;4、准备原则;5、重复原则;6、时机原则;7、自我原则;8、平衡原则。

六、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公众对于医院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事业要求越来越具体化,严格化,同时现代媒体传播业也随着微博、论坛、电视平面等日趋成熟,医院在发生危机时如何面对危机传播以及如何处理好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关键。以上从医院危机传播的特点以及如何面对媒体等方面进行了解析,希望能对相关的医院管理者以及媒体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国际危机管理概论[M].时事出版社,2003.

[2]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 鲍勇剑,陈百助著.危机管理——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 苏伟伦.危机管理——现代企业失误管理手册[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5] [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4.

[6] [ 英]迈克尔·里杰斯特.危机公关[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7]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8] 张建华,王立文.企业生存的第四种理由[M].海南出版社,2002.

[9] 郭志台.媒体公关——如何用好营销新利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0] 李磊,公共关系实务[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11] 张玉波.危机管理智囊[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 谢玉华.公共部门关系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1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

[14] 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证实[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3.

第3篇:医院危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院;统计分析;管理服务

一、引言

统计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统计分析包含了医疗、科研以及教学、信息交流等内容,统计分析工作贯穿于整个统计工作,是统计工作的核心,统计分析被视为统计工作的标尺,从目前我国医院统计分析的情况来看,统计分析对数据的要求很高,单一的统计数据是无法满足统计分析工作的,统计数据需要直观、客观以及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分析手段要及时、准确,这样才能够为医院领导提供有力依据。

二、加强统计工作者自身的学习和统计基础建设,为医院管理优质服务创造条件

统计信息为医院领导提供了总结工作、研究工作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也是制定医院政策以及发展计划的凭证。统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了医院管理工作的质量。在进行人员培训的时候,要统一培训,学,在医院中要建立人才培训专项资金,为医院人才培新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另外,医院在培养统计人才的时候,要具有超前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将提高医院医疗工作效率和质量作为前提,建立统一培训基地,原始数据的搜集、储存以及处理实现一体化、规范化,这样才能够确保医院信息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每个科室之间,临床科室之间以及职能科室之间都能够随时共享数据信息,全面建立信息处理系统,实现统计分析工作的高效、高质。

三、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做好医院统计分析工作

1.统计分析简报制作要及时、灵活

医院统计分析工作以分析简报为主,通过简报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医院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比较频繁出现的问题。统计分析人员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整理、分析之后,就制定更加完善、有效的管理策略。工作人员通过经常观察医院局域网数据的变化,以一周、一月或者是数日的医疗指标为基数,针对门诊工作量、床位使用率等指标进行具体分析,从中获得医院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了解到当前医院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而分析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管理者依据这些问题就可以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策略,为医院医疗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2.不定期有针对性的做好专题统计分析报告

在强化医院统计分析工作的过程中,以为医院服务为总体目标,相隔一段时间,医院就要组织进行专题统计分析报告,针对医院某个具体工作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全院床位量变化因素分析等,通过对近期一段时间医院床位的变化情况,以及数据波动分析得出人员、设备以及周边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而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3.定期全面性的做好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除了要做好分析工作简报,不定期开展专题统计分析报告之外,还需要定期做好综合统计分析报告。所谓综合统计分析报告就是针对一个季度或者是一段时间为单位,对这段期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针对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当前医院完成目标的情况,通过掌握分析这些指标,找出医院目前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有计划的制定更符合医院未来发展的计划和管理策略。

四、全方位的统计,全方位的为医院经营管理服务

1.制定医院的年度总体计划和季度经营计划,为医院经营决策服务

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制定短期工作计划。以年度或者季度为时间段,合理制定工作内容、管理制度,医院发展面临着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生存与发展,都需要依靠科学的经营目标以及发展规律,分析得出这些内容要借助很多历史资料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工作者应该科学总结和整理医院以往的数据和资料,并依靠科学的分析方法,总结分析出医院可能出现的危机,以及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2.参与医院经济运行过程的监督,实现目标管理

监督管理是医院工作者行为以及思想的保障,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医院工作目标,提升运行效率以及经营利润,医院管理者应该将统计分析工作纳入到考核机制中。针对每个工作环节、每个部门的运营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与管理,定期对每个科室进行统计和评价,对资金使用、材料消耗、病床的使用、周转、收入、支出等,各费用核算指标的考核,将既定管理目标与客观现状进行对比,考核评价责任科室的业绩,确定履行的责任和相应的奖惩,不断完善医院目标管理办法,增进医院综合效益。

3.负责对科室和各部门的统计咨询和服务

在强化统计分析工作的过程中,医院经营者和管理者应该将经营、管理业绩以及考核评价作为重点内容,将医院整体发展作为目标,不断完善统计分析工作方法和制度。医院管理者要明确一点,那就是统计分析贯穿于医院所有工作环节和内容,尤其是在医院管理以及咨询、服务工作等方面的作用更加不可忽视。医院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因此医院要对科室、各部分的统计咨询为重点分析内容,同时统计分析还要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推动医院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医院来说,统计分析十分必要,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以助力于医院发展,在强化医院统计分析时,也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医院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医院医疗服务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第4篇:医院危机管理范文

1.1一般资料

收集目前我国关于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标准化的相关资料,同时在我院中对于我院在实施卫生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要点进行相应的分析,在我院中进行卫生经济管理标准化的各项标准的实施。资料的来源为我院在实际的实施工作过程中和经济有关的各种数据,例如医院中的多种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名称以及医嘱等相关的词条。

1.2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首先需要坚持改革精神,在医院工作过程中,紧密的结合医院的实际工作特点以及医院中的卫生经济管理的相关需要,并且坚持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合法的在我院实施相应的经济管理标准化。同时在医院的内部中,为了更好的符合经济管理标准化的相关要求,也必须在医院的内部实施相应的配套管理,在医院的外部则需要注意到要有利于促进医院的行业管理。同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将在医院中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较好的减少在实际的实施卫生经济管理标准化过程中的劳动小号过大的情况,也能够更好的将相关的效益以及工作效率进行极大的提升。在研究的实际方法的方面,首先需要注意到对于我院在进行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的各种检查、治疗以及化验过程中的名称等进行收集并实施总结,同时在此过程中使用一对一、多对一以及一对多的方法确定好其中的关系,并可以对计算机的标准代码实施扩充处理,通过这种形式就能够较好的实现对我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各种数据库进行相应管理。在治疗过程中,需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同时需要对于这些资料进行分类的整理,确定好各种项目的标准名称以及相关的内容和范围,并在此过程中,建立结构和编制相关的代码,对其中各个项目进行相应的代码编制处理。在此工作完成后需要实施组合以及归集的处理,可以根据在实施我院卫生经济管理标准化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实施进一步的对应,建立起标准词典数据库,并实现自动化的检验标准,同时对这些自动化检验标准进行推广使用。

2结果

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对我院的卫生经济管理方面的分类标准进行相应的确定,同时也能够对医院中各系统的实际词典库进行较好的建立。并对于较多的医疗服务项目以及和其他系统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较好的确定,因此能够实现在医院中各个系统之间数据的自动归集以及统计,使我院的卫生经济管理以及我院的计算机网络化过程取得较好的成功。同时对于医院而言,通过实施标准化经济管理后,也能够大大的提升医院经济管理工作过程的效率,同时能提高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3讨论

第5篇:医院危机管理范文

1.绩效管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定位的内容

第一,绩效管理部门的设置。医院是否应该设置绩效管理部门必须要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决定。在过去,绩效管理属于人力资源部门的管辖范围,然而近几年,绩效管理的范畴已经打破了传统,许多企业单位开始设置单独的绩效管理部门。对于一些大型的医院,一方面其相关的管理工作内容较多,另一方面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创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应当设置独立的绩效管理部门,这样可以为医院的管理工作创造更多的有力条件。对于一些小型的医院,则可以通过人事部门进行绩效管理工作,无需设置独立的绩效管理部门。第二,绩效管理岗位的设置。这其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设置职位的问题,如主管领导、科室领导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其次,要对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设置,如相应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绩效奖金发放等各方面,只有甚至了明确的工作内容,工作人员才可以进行定位,明确奋斗目标;最后,对各个绩效管理工作岗位的任职资格进行设置和评定,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才可以胜任,应当根据绩效管理岗位的不同制定相应的任职要求,任职资格评定标准、程序以及相关的考察方法,这样才能使工作人员术业有专攻,绩效管理才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第三,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职称评定直接影响闲逛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投入状态,在进行职称评定过程中,除了参考其他医院的评定方法,还应当将工作人员的评议作为评定标准,使得评定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和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为了保证评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应当把专业人员和卫生体系的管理人员纳入评定体系当中。

2.绩效管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定位的现状

第一,绩效管理部门的设置问题。当前,许多医院虽然已经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绩效管理的定位却往往不准确。例如,某些医院认为绩效管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所以将其置于人事部门;一部分医院则将其归入财务科只因为其涉及奖金的发放;也存在部分医院将其归入信息科,因为绩效考核时是基于信息及数据的收集;当然,还有医院设置独立的绩效管理部门。由此可见各个医院的不同管理层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相互之间差异巨大,也就导致了当前绩效管理部门定位不明确的现状。第二,绩效管理人才选拔与任用的争议。在该问题上,各个医院设置的条件和门槛各不相同,人才选用缺乏统一的标准,比如当绩效管理归入人事部门时则会任用经济师任职,当归入财务部门时往往选择会计师担任等,这样混乱的选拔和任用标准使得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无法很好的完成。第三,绩效管理人员职位发展不明确。基于上述的绩效管理部门的设置与人才选拔和任用等方面的不足,导致许多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职位发展不明确,职称申报方向模糊。据资料显示,在医院方面,归入财务科的岗位人员如果选择申请人力资源方向的高级经济师,那么当与人事科部门的干部身份相比,往往受到各种质疑,而如果选择申请工商方向或者其他方向,医院往往没有相应的职位,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二、绩效管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能够给管理者提供一个可量化的、细分的奖励和惩罚参考标准;第二,可以评定工作人员的工作结果和部门的目标的符合程度,从而能够起到督促、校正相关工作人员不断修正自身的工作目标,提高整个部门的效率和目标实现率;第三,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在医院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绩效管理方法有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更好地激发广大医护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工作积极性;第四,伴随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各个医院所要面对的社会竞争力愈发激烈,通过加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使用科学的绩效管理与考核手段,可以保留和吸收更多专业的、有丰富经验的人才,能够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快速发展。以人力资源的开发、筛选以及配置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绩效管理已经成为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高、获得更好经营效益关键环节。

三、关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问题的建议

首先,医院管理层应当建立正确的绩效管理意识。一方面要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应当将绩效管理的定位进行正确的定位,对于相关岗位的设置应当与医护工作人员的个人职业发展、专业技能的提升匹配起来,确保各个职位都有良好的保障;其次,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医院作为一个以技术为依托的机构,其医护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素养,因此不仅要创造良好的发展和福利环境,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绩效管理的队伍,还应当加强现有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紧密地与企业的绩效相结合,使其更加适应医院的管理需要;最后,应该建立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既要明确绩效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又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建立能被工作人员接受的公平绩效体系。除此以外,应当建立完善的考核流程,应当将绩效管理人员一起纳入其中,技能体现考核的科学和公正性,促进绩效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结论

第6篇:医院危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益医院 卫生技术人员 绩效管理 工资管理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绩效考核结果用途很多,其中之一是发放绩效工资,而绩效工资发放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目标的实现。笔者作为复退军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现针对公益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绩效工资的利弊进行分析,并试探提出加强和改进绩效工资管理的相应对策。

一、医院绩效工资的主要优点

传统的工资分配是统一标准“大锅饭”式,与岗位工资一样,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激励作用很弱,只可以防止卫生技术人员对工作产生不满。而作为“激励因素”的绩效工资,起到的激励作用很强,至少有两点。

1.分配方式更加公平,激励提高工作能力。从分配方式上看,将卫技人员收入与其本人或其所在科室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是工资计算方式的变化,是一种相对规范和相对公平的方式。同时,绩效工资的提高则能更进一步客观地反映医生、护士、药师等卫生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差异,从而使绩效好的卫技人员得到更多的奖励,促进他们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2.分配目的更加清楚,激励提高工作效率。从短期来看,目的在于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绩效工资作为管理手段,让那些松散惯了的卫技人员不得不转变工作态度,一心一意扑到工作中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从长期来看,长期的绩效工资体系是一种改进卫技人员工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因为实行绩效工资是正规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不是领导者一时心血来潮给一些奖励,而是一种长久的奖励制度。对卫技人员来说,就不用经常担心自己的工作白做,而是可以去合理规划自己的长期职业目标,更加集中精力医治病人,不断创新、不断挑战自我,最终使自己的能力提升一个档次。对公益医院来说,得到人心稳定的好处,效率提高,能够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去创造医院的业绩。

二、医院绩效工资的负面影响

从上述优点可以看出,在当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十分必要。但是,作为公益医院把卫技人员的绩效管理与工资收入挂钩起来实行并不容易,至少有四种负面影响。

1.工作量和医疗绩效难考核。事实上,卫技人员的工作任务很难标准化和量化的,他们的真正绩效、价值也很难一时评价。原因是一个好医生对病人的医疗效果,不像工人完成产品的数量那样容易显现出来。如果无量化指标考核时,主管领导不想得罪人,一般以“合格”、“优秀”应付了事,没有人“不合格”,甚至会出现“轮流坐庄”现象。如果全部以量化指标考核,将会导致为获取绩效工资只做量化范围内的工作,打击了卫技人员的创造性,最终可能会有损公益医疗工作本身。

2.激励效价低。绩效工资分配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问题,而是应该达到如何调动卫技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如何实现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和提高工作效率。在中国公益医院中,政府举办的属于事业单位,由于出于发展战略的考虑,实际上直接用于工作表现或实际贡献影响的奖励性工资份额通常不足40%,甚至仅1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奖励性工资的吸引力和效价,削弱了绩效工资的实际效果。

3.不利于团队合作。如果实行的绩效工资激励导向是内部竞争性的,那么就可能不利于卫技人员之间的团结和信任,破坏团队精神。他们之间互不干涉,不沟通,封闭信息,保留经验,甚至可能争抢工作,不利于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项目。另外,实行绩效工资还可能会破坏院长和卫技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对医院造成时间、人力及资金方面的巨大浪费。

4.可能影响医疗机构宗旨发挥。公益医院是为病人服务的疾病治疗机构,不同于工厂企业,病人不同于产品,卫技人员不是工厂的工人。用经济收入的办法来管理卫技人员,那样虽然是有了明显的绩效,但是最后评定绩效只能与收治病人数量、经济收入等挂钩,而这却有违降低群众看病费用的大方向。如果鼓励追求高效益,那么就会有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而损害病人的利益,这与公益医院的宗旨不符。例如,医生为了追求高效益,就会给病人开高额处方,迫使其花冤枉钱,成为“看病贵”的受害者。

三、医院应加强和改进绩效工资管理

通过分析绩效工资制度利弊,我们认识到在卫技人员中实行绩效工资,其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工资水平和持续改进工作绩效。正因为如此,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从工资管理迈向绩效管理,加强和改进绩效工资管理。

1.工作任务量化。要将目标、办法及职责等进行量化和细化,并在职代会上反复讨论、修订,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案中,要以卫技人员被聘任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大小、技术含量高低和环境优劣确定岗位级别,以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等的量化标准来决定绩效工资总量。例如,同是护士,在不相同的临床科室,所付出的劳动不一定相同,绩效工资向关键岗位的医生、护士倾斜,向工作量大、紧张、压抑的科室倾斜,在方案中要有具体化规定。

2.提高激励效价。按照国务院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被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将全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也就是说,以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工资将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公益性质越强,其岗位工资占比越大。那么,公益医院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办法,将绩效工资的比例确定为20%的人多拿一些、70%的人差不多、10%的人少拿一些,金额差距至少在10%以上。按月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打分,考核结果出来后,及时、足额兑现有吸引力的“性价比”高的绩效工资,使卫技人员有清晰、具体的期望。

3.把绩效工资同个人和组织的绩效相挂钩。为避免同事之间因绩效问题的“勾心斗角”而牺牲团队利益,医院要用理解包容、团队协作精神、公益责任、医院文化、集体荣誉感来加强队伍建设。在制定绩效工资体系时要让所有的员工都参与,把绩效工资同个人和组织的绩效相挂钩,紧密联系指标、业绩、实际贡献大小,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同时,要规范考核程序和方法,做到公平、公正,充分发扬民主,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

4.坚持公益导向。本着强化履行社会公益责任的原则,用公益责任调动卫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服务质量。改变医院收入结构,由“以药养医”转向“以技养医”,增加知识价值和劳务价值的收入,解决降低成本与提高待遇的矛盾,用市场经济的方式促进履行公益责任,也让卫技人员分享医院发展带来的收益,从而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

总之,笔者认为,公益医院不能简单地把绩效工资理解为是涨工资。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在管理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绩效工资为载体,努力提高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与考核结果的公信力,想方设法促进绩效工资制度创新实行,更好地激励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第7篇:医院危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 网络设备 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9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00-00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在医疗领域它为其信息化建设也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条件,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也是医院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发展会使计算机网络设备更好的为医院提供服务,也是医院各方面工作顺利进展的基础,避免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浪费。

1 医院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设备

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主要有服务器、边际设备、中心机房以及网络布线,一个信息系统是否具有安全性的关键是看其对上层的数据库以及服务器能否为下层计算机提供连续的可靠数据[1]。所以在医院服务器的设置过程中需要进行连续电源的安装,这是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如果医院出现停电问题也可以避免其对数据库信息的损坏,并且在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设置中还需要在其内部系统中运用网关,确保了网络数据包的交换进行了保密处理,需要在医院的认可之后才能进行访问。计算机网络机房的选择应该是对湿度、电磁、温度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对于其中的主要工作换进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雷电、水火等的干扰,还要确保网络布线的安全性与合理性,避免信号干扰问题的产生。

2 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策略

2.1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除尘管理与网络协议管理

医院中的计算机网络设备通常都是需要频繁运行的,在运行中会产生静电并且吸附大量的灰尘,灰尘聚集之后存在在设备表面会干扰其正常工作[2]。如果除尘不及时就会大大降低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运行速度,所以医院内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随时的确保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洁净,对机房的整体卫生情况进行定期的清扫管理,确保设备的内部与外部都可以避免受到灰尘的损伤。另外,在局域网的运行中TCP/IP网络协议是必不可少的协议类型,它可以确保不同的网络设备之间达成连接和连通。Netbeu就是通过Microsoft网络进行支持的网络协议之一,其特点就是速度快,在进行TCP/IP这种共同协议的使用中,需要对每一台计算机设备设置静态的TCP地址,有利于工作站的管理与维护。

2.2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工作站的管理

医院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需要制定专门的规范制度和奖惩规则来进行实施,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对网络信息管理的认识。在开机的时候需要首先将外设电源打开,接下来是主机电源,关机的顺序则是相反的,管理人员应该避免出现直接关机或者非正常关机的操作行为,另外,医院不同部门的计算机用户需要定期的修改登陆密码,做好相关口令的管理,使得用户的使用权限与协调能够得到统一。对医院工作站应该进行“硬保护”,比如将光驱、软驱去掉,将CMOS设密码且屏蔽USB接口,机箱加锁或者封条防对CMOS放电等,可以防止工作站发生人为方面的破坏与入侵。

3 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维护策略

在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中需要根据其运行环境与基础情况进行维护策略的设计,保证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操作系统的维护[3]。在维护之初需要根据医院内使用的不同的网络系统进行具体的分析,大多数都使用的是Windows系统,可以在维护中对医院网络系统的访问设置权限,这是基础的维护措施,另外需要对操作系统内的病毒库进行定期的更新,这样可以防止不断变化的病毒的侵入。对于医院内的计算机还要进行严格的体检,确保操作体系的安全运行,对于多余的数据端口也要及时的切断,增强医院数据资料的安全性,这样计算机自身的维护能力也会得到增强。此外,还可以建立安全维护制度,根据医院的实际设备使用情况制定相关的安全维护规范,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实现网络设备的科学化维护,比如对医院内的设备进行分组进行维护,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严格的遵守规范制度,不断提升人员的设备故障的维护与排除技能。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工作状态增强其实际维护情况,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方法手段进行不断的改善。

4 结语

医院中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相关管理与维护工作可以说是医院的一种自我优化,对于其中的信息化发展进程进行不断的完善,使得医院的综合能力得到进步,对于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防止重要医疗资料丢失的手段,提高医院自身的科学化管理水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网络设备是医疗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伍毅强.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及维护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11:199.

第8篇:医院危机管理范文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口腔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现状,提出维修与管理方案。方法:了解我院口腔医疗器械的使用、维修和管理情况,归纳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维修和管理口腔医疗器械的实用方法,保障医疗器械可以正常稳定工作,提高治疗效率。结果:通过对医院的口腔医疗器械进行维修和管理,器械的使用寿命更长、治疗效率和使用安全性更高,充分发挥了口腔医疗器械在口腔疾病中的治疗价值,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结论:需要定期维修医院的口腔医疗器械,同时还需要加强日常管理,科学、有效的维修保养可提高医疗器械的工作效率和治疗安全性,从而更好地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关键词:医院;口腔医疗器械;维修方法;管理方法

近年来,口腔医疗器械的种类越来越多,设备呈现自动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这对器械的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我院口腔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完善、科学的维修和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1现状分析

目前,我院口腔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①维修方面。现阶段,我院口腔科用于检测和维修口腔医疗器械的工具和手段是落后的,没有紧跟时展的步伐,导致器械的维修质量无法保障。同时,关于医疗设备的定期维修和管理,对于定期更新、维修设备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加上一些相关维修和保养的记录不全,医疗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对临床一线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②管理方面。医院关于口腔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制度尚未受到充分重视,制度仍然停留在制订阶段,却始终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并且,在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人员分工不明确、配备不整齐的情况,导致一些医疗器械经常出现损坏、准确度低、运行效率低、可信度差等情况,影响口腔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

2研究方法

2.1医院口腔医疗器械的维修方法

口腔科门诊常用的医疗器械主要有3种类型,分别为连体式、分体式和便携式。作为口腔科的医护人员,要注意做好对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充分发挥治疗仪器的作用,同时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仪器使用的相关说明,避免对医疗器械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对于口腔科的电动牙科椅,更要注意维修和保养,升降运动丝杆、椅背仰卧运动丝杆和滚珠导轨等至少每年换一次油。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电动牙科椅涡轮箱间的皮带会出现松动的情况,需要进行定期维修,将钢杆轴上的可调节皮带轮螺钉拆下,取下一两片垫片后,重新安装上,并对皮带的松紧程度进行再次检查,以松紧度适宜为准。连杆箱的介轮要保证每年补充一次油,高速涡轮牙钻车头需要每天使用清洗剂进行清洗。在仪器使用半个月后,要对微型轴承进行一次清洗。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空气过滤器需要每周进行一次放水。如果在正常使用和平衡状态下,减压阀出现漏气的情况,则需要对气阀和溢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要注意检查流阀处是否有尘埃。如果有,则需要在检查的过程中进行清洗。在调节压力时,如果压力难以调节,则需要对弹簧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弹簧是否有破裂情况。若弹簧破裂,则需及时更换。在使用观片灯时,要尽量减少观片灯的开启次数,使用水过滤器清洗,避免出现回水不畅的情况,每个月至少要清洗一次。

2.2医院口腔医疗器械的管理方法

2.2.1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管理

在采购口腔医疗器械的过程中,要将经济性和实用性作为采购的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口腔医疗器械的样式和种类越来越多,功能更加齐全,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价格不一。因此,在采购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对需要购置的仪器进行预先检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综合仪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购进性价比高的医疗器械,在保障仪器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医院的经济投入,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2.2.2建立健全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制度

虽然现阶段医院内已经制定了医疗器械的维修制度,但仅仅局限在制度层面,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因此,要对现有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建立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制度模式,并对维修人员的具体分工进行明确,实行岗位责任制。同时,要定期组织人员到外院和社会上进行交流和学习,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规范,注重对维修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知识水平。邀请专业技师到医院内向维修人员和医护人员讲解各种机型设备的使用原理、性能、保养和操作过程,指导医护人员如何正确操作使用医疗器械,发挥医疗器械的最大效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一线工作。

2.2.3做好定期使用、定期检查、及时维修

传统的维修观念是在发现问题时进行检查和维修,这会耽误治疗和使用。因此,要将定期使用和定期检查工作放到及时维修之前,落实日常保养制度。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昂贵的口腔医疗器械,要安排专职检修人员进行定期检修,并及时排除故障,做好器械的保养。此外,还需要做好仪器的消毒工作,要在每次治疗后对操作台和周围区域进行消毒。

3结果

通过对医院的口腔医疗器械进行全面维修和科学管理,器械的使用寿命延长,用于口腔疾病上的治疗效率更高,且治疗安全性也得到保障,充分发挥了口腔医疗器械在口腔疾病中的治疗价值,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

4讨论

若要保障口腔医疗器械的高效、安全使用,就必须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负责,做好定期维修、科学管理,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和使用效率,体现出口腔医疗器械的使用价值,为临床一线的治疗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医院要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以医疗器械的现代化为基础,这也是其他医疗器械应用和管理中可以借鉴之处。现代化的医院能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效、可靠、安全的医疗设备,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同时还可以为医院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医院的口腔医疗器械需要进行定期维修,科学的维修保养可提高医疗器械的工作效率和治疗安全性;同时,还要加强对口腔器械日常管理,高效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规范口腔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维护,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患者,提升医院的整体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庄娜.探究医院口腔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7):309,313.

第9篇:医院危机管理范文

1.1一般资料

我院药剂科共涉及医护人员13名,其中男性5名,女性8名,年龄24~50岁,平均为(31.93±1.08)岁。

1.2方法

结合以往调查可知,影响医院药剂科在急救危险品管理方面的水平主要表现存在于3方面:(1)急救药品有效涉及标志不清楚。结合实际可知多数药品有效期均直接打印的最小包装上,而部分急救危险品多为散装,缺乏具体标示,导致医护人员在判断药物有效期上存在难度;(2)储存问题。多数药物均放置在玻璃瓶中,在强光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对其质量造成影响;(3)医护人员未对该方面工作加以重视。为此综合性管理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完善药品登记情况。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求对应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药品登记。包括药物剂量、生产厂家、有效使用期限等。并严格按照存在条件进行存放,在出库运用于临床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要再次对各方面信息进行核对;(2)强化药品检测。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对检测过程质量加以控制。并落实急救危险药品管理责任制,针对每种药物的管理落实的具体医护人员上,并进行双人双锁。以周为时间单位,针对药物有效期进行核对,并结合医院使用情况及时对各方面储存数据进行更新。及时购置将要使用完的药物,确保各类急救药物能正常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并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则进行使用;(3)对医护人员专业素养进行提升。医院需定期组织药剂科医护人员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学习,确保其充分掌握各类急救危险品的管理要求。并指导其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其以更加严谨态度从事日常管理工作;(4)针对药品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药剂科需要结合医院急救药品使用情况对自身管理制度持续进行完善;(5)完善对新急救药品管理工作。针对购置的新急救药品,医护人员需要对药品性能、储存条件等进行详细了解,并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医师。

1.3观察指标

针对实施前后2年时间内药剂科急救药品未及时补给以及未在有效期内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百分制针对科室医护人员各类急救危险品了解程度,操作规范性进行评定,并随机在实施前后各1年内抽选100例患者针对服务满意度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各方面数据进行统计,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则以%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前2年时间内,共计有23例急救药品未及时补充,18例急诊药品的有效期内进行使用,而在实施后2年时间内仅出现2例药品未及时补充,3例未在有效期内使用。实施前,医护人员急救危险品了解程度评分为(82.02±1.98)分,操作规范性为(83.31±1.33)分,实施后对应评分为(94.52±2.01)分,(96.23±1.78)分,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患者满意度为98.00%(98/100),实施前为82.00%(82/100),实施后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药剂科与其他临床科室一样,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均存在有重要作用[2-3]。急救危险品与常规药物不同,其在救治病情较为严重患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受到药剂科对该方面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较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急救危险品管理潜在有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临床各方面救治工作[4-6]。综合性管理侧重从以往管理中潜在的问题出发,从各个角度入手对管理模式进行完善,进而达到对急救危险品管理质量提升的作用[7-8]。本次研究中,我院将综合性管理模式运用于药剂科急救危险品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前后对比可以发现,在该管理模式下可有效降低药品未及时得到补充以及未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情况,且医护人员操作规范性以及对各类药品了解程度均得到提升,进一步表明该管理模式在药剂科急救危险品管理中的有效性。

作者:于莲 王桂春 单位: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参考文献

[1]胡国红.精神科新的入院安全告知程序在开放病房的运用[J].医学信息,2010,5(6):1587.

[2]郑文领,纪阳.谈精神科开放病房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810-811.

[3]庆华.精神科开放病房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的做法与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6):93-94.

[4]蒋惠珍.浅谈精神科护理中的告知程序及应用实践[J].医药前沿,2012,2(2):350.

[5]陈红艳.告知程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327-328.

[6]莫婕.精神科护理中的告知程序应用实践[J].健康必读,2013,12(3):289.